3.4《走出同学交往的心理误区》

3.4《走出同学交往的心理误区》
3.4《走出同学交往的心理误区》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走出同学交往的心理误区》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的重要性,3月4日下午第三节,心理咨询室在初中部七八年级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走出同学交往的心理误区”。活动内容从两个方面展开,话题一:友情是亲密的,要不得距离吗?话题二:友情是和谐的,来不得冲突吗?各个班级的学生在心灵使者的带领下,对两个话题认真思考,热烈讨论,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学生在活动中丰富了知识,加深了对同学之间交往认识。

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让学生明白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是心理相容,促进心理相容的途径之一就是彼此缩短心理距离,而适度的距离更会使人享受到友谊的快乐。同学交往中的冲突不能全盘否定,应当辩证地看待,合理地化解。

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能力拓展提升 一、选择题 11.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20 000元,每生产一单位的产品,成本增加100元,若总收入R 与年产量x (0≤x ≤390)的关系是R (x )=-x 3 9 000+400x,0≤x ≤390,则当总利润最大时,每年生产的产品单位数是( ) A .150 B .200 C .250 D .300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得总利润P (x )=-x 3 900+300x -20 000,0≤x ≤390.由P ′(x )=0,得x =300. 当0≤x ≤300时,p ′(x )>0;当300

13.要制作一个圆锥形的漏斗,其母线长为20cm ,要使其体积最大,则高为( ) A.3 3cm B.103 3cm C.163 3cm D.2033cm [答案] D [解析] 设圆锥的高为x ,则底面半径为202-x 2, 其体积为V =1 3πx (400-x 2) (0<x <20), V ′=13π(400-3x 2),令V ′=0,解得x =2033. 当0<x <2033时,V ′>0;当203 3<x <20时,V ′<0 所以当x =203 3时,V 取最大值. 14.若一球的半径为r ,作内接于球的圆柱,则其圆柱侧面积最大值为( ) A .2πr 2 B .πr 2 C .4πr 2 D.12πr 2 [答案] A [解析] 设内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1,高为t , 则S =2πr 1t =2πr 12r 2-r 21=4πr 1r 2-r 2 1. ∴S =4πr 2r 21-r 41. 令(r 2r 21-r 41)′=0 得r 1=2 2r . 此时S =4π·22r ·r 2 -? ?? ??22r 2

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学习任务单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班级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 使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 提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环节一 自主完成,课前思考 解答应用题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一般都要过三关:一是读懂题意,二是构建相应数学模型,三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2018年课标Ⅱ卷理18】下图是某地区2000年至2016年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单位:亿元)的折线图.为了预测该地区2018年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建立了与时间变量的两个线性回归模型.根据2000年至2016年的数据(时间变量的值依次为 )建立模型①:;根据2010年至2016年的数据(时间变量的值依次为)建立模型②:. (1)分别利用这两个模型,求该地区2018年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额的预测值; (2)你认为用哪个模型得到的预测值更可靠?并说明理由. 解答: 笔记: y y t t 1,2,,17?30.413.5y t =-+t 1,2, ,7?9917.5y t =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年份 608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环节二课堂展示,交流探讨 例、某大学饭堂邀请你作为分析师分析饭堂窗口开设数量的优化方案,饭堂最多可开设九个窗口,开设窗口数x与用餐人数及平均消费额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开设每个窗口需支付的成本费为44(百元)元: (1)结合图中数据,以窗口数为自变量x总用餐人数为f(x),作出散点图,并用函数建立总用餐人数f(x)与开设窗口数x间的关系; (2)同样请建立平均消费额g(x)与开设窗口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由(1)(2),分析题意,建立饭堂每日盈利h(x)与开设窗口数x间的函数关系式。(4)请利用(3)中的h(x)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帮助饭堂设计较为合理的方案。 问题:①由散点图,用餐人数与开设窗口数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 ②平均消费额与开设窗口数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③如何计算盈利? ④何为最优方案?需要计算什么量?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练习题及答案修订版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练习 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奇妙的透镜 [沪科粤教版§、§内容] 1、我们学过的光学知识中,有两种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在一个焦点上,它们是() A.凸透镜和凹镜? B.凹透镜和凸镜 C.凹透镜和平面镜? D.凸透镜和凹透镜 2、下列光学元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光学元件用序号代表) () A.(c)、(d)、(e) B.(a)、(d)、(f) C.(a)、(b)、(f) D.(b)、(c)、(e) 3、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 A.岸上的观察者看站立在清水中的人,觉得他的腿变短了 B.平静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 C.小孔成像 D.汽车司机通过观后镜看到车后的景物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一光斑,若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后向右移动 D.仍在原位置 5、当物体从凸透镜的焦点移向镜前过程中,它形成的虚像将()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6、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现象的缘故. 7、如图所示,空杯底部放一枚分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分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子里倒水,随着水面升高,将会看到 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 8、平行光沿凹镜主轴入射,则反射光________到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镜的 ________. 9、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内接于半径为的圆的矩形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 A .32 B .16 C .16π D .64 2.设底面为等边三角形的直棱柱的体积为 V ,那么其表面积最小时,底面边长为( ) D .3.若商品的年利润y (万元)与年产量x (百万件)的函数关系式为y =-x 3 +27x +123(x>0),则获得最大利润时的年产量为( ) A .1百万件 B .2百万件 C .3百万件 D .4百万件 4.把一个周长为12 cm 的长方形围成一个圆柱,当圆柱的体积最大时,该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的比为( ) A .1∶ 2 B .1∶π C .2∶1 D .2∶π 5.要做一个圆锥形漏斗,其母线长为20cm ,要使其体积最大,则其高为( ) A cm B .100cm C .20cm D .20 cm 3 6.某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交通状况逐渐受到大家更多的关注,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从上午6时到9时,车辆通过该市某一路段的用时y (分钟)与车辆进入该路段的时刻t 之间的关系可近似地用如下函数表示:3 213368 4y t t t =-- +-6294 ,则在这段时间内,通过该路段用时最多的时刻是( ) A .6时 B .7时 C .8时 D .9时 7.三棱锥O -ABC 中,OA 、OB 、OC 两两垂直,OC =2x ,OA =x ,OB =y ,且x +y =3,则三棱锥O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 ) A .4 B .8 C . 43 D .83 8.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20 000元,每生产一单位的产品,成本增加100 元,若总收入R (x )元与年产量x 的关系是()R x =3 400,0390,90090090,390,x x x x ?- +≤≤???>? 则当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高二数学◆选修2-2◆导学案编写:刘方贵张晓丽审核:仇国宗陈兆平袁全升2011-03-21 1 建立数学模型§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教学目标: 1.使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 用 2.提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导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优化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导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优化问题. 一.创设情景 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通常称为 优化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导数是求函数最大(小)值的有力工具.这一节, 我们利用导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二.新课讲授 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是解决有关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实际问题,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1、与几何有关的最值问题; 2、与物理学有关的最值问题; 3、与利润及其成本有关的最值问题; 4、效率最值问题。 解决优化问题的方法:首先是需要分析问题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当的函 数关系,并确定函数的定义域,通过创造在闭区间内求函数取值的情境,即核心问题是 建立适当的函数关系。再通过研究相应函数的性质,提出优化方案,使问题得以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导数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利用导数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典例分析 例1.海报版面尺寸的设计学校或班级举行活动,通常需要张贴海报进行宣传。现让你设计一张如图 1.4-1所示的竖向张贴的海报,要求版心面积为128dm 2,上、下两边各空2dm,左、右两边各空1dm 。 如何设计海报的尺寸,才能使四周空心面积最小? 本节课精华记录预习心得:解决数学模型 作答用函数表示的数学问题 优化问题用导数解决数学问题 优化问题的答案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图3-4-1 光的折射 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 1.如图3-4-2所示,用PQ表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O点是光线的入射点,AO是入射光线,NN′是过O点的法线,∠AON是入射角,OB是进入水中的________光线,∠BON′是________角。

图3-4-2 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器材:玻璃水槽、激光笔、硬纸板、量角器和一块玻璃砖。 实验步骤: (1)让光线斜射入空气和水的分界面,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2)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________;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将________;若让光垂直射向水面,则进入水中的光线方向________; (3)把水槽换成玻璃砖,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结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________;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________。 实验评估:(1)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可显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果硬纸板可转折,同样可以验证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用水和玻璃砖进行多次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生活中和自然中的折射现象 1.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其实都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比实际位置都________的虚像。 2.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方向不断改变,也是折射现象。海市蜃楼、星星眨眼等现象都是由于折射使光的传播路径发生弯曲形成的。 类型一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例1 2017·苏州如图3-4-3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图3-4-3 [易混辨析]解答这类问题时,要结合生活实例与光的三个基本规律进行分析。光的折射涉及两种介质或同一种不均匀介质;光的反射发生在同一种介质中,且必须有反射面;光沿直线传播发生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但不存在反射面的问题。 类型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例2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3-4-4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下表数据:

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

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 新乡市一中刘秀辉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事实上是一个体验生活、不断积累生活经验的过程。数学课程 中许多问题的解决,实际上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或若干个选择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际 背景下学会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选择”。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设置“真 实情景”的活动平台,使学生在对数学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中学会选择最佳解决方案。下面 是我在《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中的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 如何做出最佳选择的。 一、创设问题情景,搭建“选择”平台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请同学们看大 屏幕,认真观察老师为大家收集的几个生活中的问题,看这些问题背景材料有什么共同特点? 背景材料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100页数学活动1)一种笔记本售价为2.3元/本,如 果买100本以上(不含100本),售价为2.2元/本。某班级要统一购买练习本,怎样购买才划算? 背景材料2:某地上网有两种收费方式 用户可以任选其一: (A)记时制:2.8元/时 (B)包月制:60元/月 此外,每一种上网方式都加收通信费1.2元/时。你能帮一位新上网客户策划一下选用哪种 收费方式? 背景材料3:为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牧野文化,新乡市一中七年级某班班主任带领学生准 备去牧野公园参观,参观门票是每张20元,售票员告诉老师说有两种优惠方式:一种是老师 免费,学生按7.25折优惠;一种是全体师生都按7折优惠。如果你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怎样购 买门票划算? 背景材料4:某市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全球通”使用者先缴50元月租费, 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付电话费0.4元;“神州行”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如果你的爸爸因为工作需要刚刚购买一部手机,你能帮他参考选用哪种收费方式吗? (同学们边看边小声议论,问题展示完毕,便有同学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生1:我认为这些生活的数学问题,都提供了多种方案,让我们做出选择。 生2:在选择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案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师:同学们的见解很独到,很精彩!对问题的理解比较到位。让我们快行动起来,来探 究这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吧! 二、实际问题探究,引领学生学会“选择”

34表示物质构成的表达式(一课时)

3.4 表示物质构成的表达式(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 2.认识化合价的概念,知道有正价、负价,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初步学会根据已知的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 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4.通过化学式涵义的讲解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实事求是 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化合价的涵义,常见化学式的一般写法和读法。 2.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和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1.化合价的涵义,常见元素化合价的记忆。 2.常见单质及二元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3.有关化学式计算的一般规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写法与读法。 2.认识化合价概念,知道有正价、负价,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教学重点 化合价的涵义,常见化学式的一般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 1.化合价的涵义,常见元素化合价的记忆。 2.常见单质及二元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什么是元素?用什么来表示元素? 2.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硅、氢、氟、氯、钠、铝、钾、钙、铜、锌、银、金、钡 3.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F、H、N、O、5Fe、10Mg [设问引入]我只有元素组成,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由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的物质,是否也可以用一种或几种元素符号组成的式子来表示呢?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到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见任何一种纯净物都有一定的组成,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这些元素的质量比或原子个数比都是一定的。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物质,常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如用O2、H2O、MgO、KClO3分别表示氧气、水、氧化镁、氯酸钾的组成。 [板书] 一.化学式 1.概念: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讲解]各物质的化学式是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的组成后得出的,一种物质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例:从水的化学式H2O,我们可知 (1)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 (2)在水分子中氢原子数与氧原子数之比为2∶1 H2O不仅是水的化学式,还表示一个水分子,有些化学式不仅能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还表示这种物质的分子构成,如H2O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还表示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板书]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组成该物质的元素 微观①表示构成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②表示构成一个该分子的原子及其数目 二.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直接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金属单质镁 Mg 铁 Fe 铜 Cu 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碳 C 硫 S 磷 P 稀有气体氦气 He 氖气 Ne 氩气 Ar 2.由分子构成的单质,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氧气 O2氮气 N2氢气 H2氯气Cl2臭氧 O3

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二、预习内容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如何用导数来求函数的最小

二、学习过程 1.汽油使用效率最高的问题 阅读例1,回答以下问题: (1)是不是汽车速度越快,汽油消耗量越大? (2)“汽车的汽油使用效率最高”含义是什么? (3)如何根据图3.4-1中的数据信息,解决汽油的使用效率最高的问题? 2.磁盘最大存储量问题 阅读背景知识,思考下面的问题: 问题:现有一张半径为的磁盘,它的存储区是半径介于r与R的环形区域。(1)是不是r越小,磁盘的存储量越大? (2)r为多少时,磁盘具有最大存储量(最外面的磁道不存储任何信息)? 3饮料瓶大小对饮料公司利润的影响 阅读背景知识,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请建立利润y与瓶子半径r的函数关系。 (2)分别求出瓶子半径多大时利润最小、最大。 (3)饮料瓶大小对饮料公司利润是如何影响的? 三、反思总结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收集一下各种型号打印纸的数据资料,并说明其中所蕴含的设计原理。【资料】打印纸型号数据(单位:厘米)

§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教学目标: 1.要细致分析实际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设定所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y 与自变量x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列出函数解析式()y f x =,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函数()y f x =的定义域; 2.要熟练掌握应用导数法求函数最值的步骤,细心运算,正确合理地做答. 重点:求实际问题的最值时,一定要从问题的实际意义去考察,不符合实际意义的理论 值应予舍去。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有()0f x '=常常仅解到一个根,若能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 在x 的变化区间内部得到,则这个根处的函数值就是所求的最大(小)值。 教学方法:尝试性教学 教学过程: 前置测评: (1)求曲线y=x 2+2在点P(1,3)处的切线方程. (2)若曲线y=x 3上某点切线的斜率为3,求此点的坐标。 【情景引入】 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通常称为优化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导数是求函数最大(小)值的有力工具.这一节,我们利用导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例1.汽油的使用效率何时最高 材料: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短缺的矛盾突现,建设节约性社会是众望所归。现实生活中,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汽车的每小时耗油量与汽车的速度有一定的关系。如何使汽车的汽油使用效率最高(汽油使有效率最高是指每千米路程的汽油耗油量最少)呢? 通过大量统计分析,得到汽油每小时的消耗量 g(L/h)与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 (km/h )之间的函数关系g=f(v) 如图3.4-1,根据图象中的信息,试说出汽车的速度v 为多少时,汽油的使用效率最高? 解:因为G=w/s=(w/t)/(s/t)=g/v 这样,问题就转化为求g/v 的最小值,从图象上看,g/v

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含答案)

§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课时目标 通过用料最省、利润最大、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使学生体会导数在解决 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会利用导数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1.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通常称为____________,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________是求函数最大(小)值的有力工具,运用________,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 2.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要把问题中所涉及的几个变量转化成函数关系,这需通过分析、联想、抽象和转化完成.函数的最值要由极值和端点的函数值确定,当定义域是开区间,而且其上有惟一的极值,则它就是函数的最值. 3.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用函数表示的数学问题→用函数表示的数学问题 ↓ 优化问题的答案←用导数解决数学问题 上述解决优化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_________ _过程. 一、选择题 1.某箱子的容积与底面边长x 的关系为V (x )=x 2?? ?? 60-x 2 (0400) ,则总利润最大时,年产 量是( )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沪粤版)2019-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 册同步练习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当发生光的折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减小5°时,折射角也减小5° D.光的折射过程中,光路是不可逆的 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入射角等于60°B.折射角等于40° 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玻璃 3.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的是()A.B. C.D. 4.下列不能用“光路具有可逆性”解释的现象是() A.人在岸上看水中的游鱼时,鱼儿也能看到岸上的人 B.汽车的灯光照前方的自行车尾灯上,灯光又沿原方向返回

C.小明在平面镜中看到小红,小红通过平面镜也看到了小明D.用潜望镜能观察到水面的情况 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B.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 C.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 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雨后睛朗的夜晚,背着月光行走,为了不踩着地上的积水应该不走亮处 B.“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句中的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错觉 C.“井底之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才造成的“坐井观天,所见其小”D.“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是既有光的反射也有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 7.如图光现象中,形成原因和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雨后彩虹 B.水中倒影 C.铅笔“折断” D.海市蜃楼 8.小李把一个硬币放在碗里,移动碗直到眼睛看不到为止,保持头部不动往碗里倒水,倒到一定程度时,小李又重新看到硬币。小李用作图方法说明结论正确的是() A.B.C.D. 9.关于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树木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光的反射产生的 B.树木在平静水面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 C.透过露珠看到被放大的树叶叶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海面上的“海市蜃楼”是光在海面发生反射后成的虚像 1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教学设计】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4.1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⑵知道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并能用该规律分析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 象。 ◆过程与方法 ⑶经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重点培养通过观察和分析,从现象中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 ⑷观察生活中因光的折射而发生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⑹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乐于用学过的知识研究其中的原因。 2.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内容有: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运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是学生学了光的反射后,接触到的又一重要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普通存在,学生可能注意过一些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却不能理解其中的原因,因此学生对研究光的折射怀有较强的求知愿望。光的折射规律不仅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同时又是理解透镜作用的基础。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通过教材图3-37所示的实验,首先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然后让学生做“活动1”中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一些奇妙(而又不 能明确解释)的现象,并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欲望;“活动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最后运用光的 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本节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最大区别,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光的折射规律。传统教材比较重视科学知识,而本教材增设了两个学生活动,“活动1”激发学生产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兴趣,“活动2”让学生经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这些都给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自主探 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节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是解释生活中折射现象的主要依据,另外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光的折射规律及其探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折射现象,既涉及到光的折射规律, 又与人的视觉习惯有关,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带答案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1.要制做一个圆锥形的漏斗,其母线长为20cm ,要使其体积最大,则高为( ) cm B .1033cm cm D .2033cm [答案] D 2.用总长为6m 的钢条制作一个长方体容器的框架,如果所制作容器的底面的相邻两边长之比为3:4,那么容器容积最大时,高为( ) A .0.5m B .1m C .0.8m D .1.5m [答案] A [解析] 设容器底面相邻两边长分别为3x m 、4x m ,则高为6-12x -16x 4=? ?? ??32-7x (m),容积V =3x ·4x ·? ????32-7x =18x 2-84x 3? ?? ??00,x ∈? ?? ??17,314时,V ′<0,所以在x =17处,V 有最大值,此时高为0.5m. 3.内接于半径为R 的球且体积最大的圆锥的高为( ) A .R B .2R R D .34R [答案] C [解析] 设圆锥高为h ,底面半径为r ,则R 2=(h -R )2+r 2,∴r 2=2Rh -h 2, ∴V =13πr 2h =π3h (2Rh -h 2)=23πRh 2-π3h 3,V ′=43πRh -πh 2.令V ′=0得h =43R . 当00;当4R 3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模拟训练 (新版)粤教沪版

第四节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一、填空题 1.下图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 传到中。 2.如图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干光的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些(选填“深”或“浅”)。 3.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认为,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 (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你猜想的理由是。 4.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 二、选择题 1.下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2.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 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3.在下面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B.向右移动后静止 D.仍在原来位置 5.下面关干一些光现象的说法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 A.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第三章第4节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了解解决优化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二、预习内容 1.概念: 优化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顾相关知识: (1)求曲线y=x 2+2在点P(1,3)处的切线方程. (2)若曲线y=x 3上某点切线的斜率为3, 求此点的坐标。 3: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如何用导数来求函数的最小(大)值? 4.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 通过你的自主学习, 你还有哪些疑惑, 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要细致分析实际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正确设定所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y 与自变量x ,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即列出函数解析式()y f x =, 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函数()y f x =的定义域; 2.要熟练掌握应用导数法求函数最值的步骤, 细心运算, 正确合理地做答. 重点:求实际问题的最值时, 一定要从问题的实际意义去考察, 不符合实际意义的理论值应予舍去。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 有()0f x '=常常仅解到一个根, 若能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在x 的变化区间内部得到, 则这个根处的函数值就是所求的最大(小)值。

二、学习过程 1.汽油使用效率最高的问题 阅读例1, 回答以下问题: (1)是不是汽车速度越快, 汽油消耗量越大? (2)“汽车的汽油使用效率最高”含义是什么? (3)如何根据图3.4-1中的数据信息, 解决汽油的使用效率最高的问题? 2.磁盘最大存储量问题 阅读背景知识, 思考下面的问题: 问题:现有一张半径为的磁盘, 它的存储区是半径介于r与R的环形区域。(1)是不是r越小, 磁盘的存储量越大? (2)r为多少时, 磁盘具有最大存储量(最外面的磁道不存储任何信息)? 3饮料瓶大小对饮料公司利润的影响 阅读背景知识, 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请建立利润y与瓶子半径r的函数关系。 (2)分别求出瓶子半径多大时利润最小、最大。 (3)饮料瓶大小对饮料公司利润是如何影响的? 三、反思总结 通过上述例子, 我们不难发现, 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学案】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举例说明并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 2.尝试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会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判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认识到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可逆. 一、光的折射 1.观察图3-37: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这是光的反射现象;另一部分光进入水中,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2.动手完成“活动1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图3-38(a)现象:看起来铅笔好像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图3-38(b)现象:开始看不到杯中的硬币,向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就可以看到硬币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二、光的折射规律 3.完成“活动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中的图3-39实验,界面是PQ;入射点是O;入射光线是AO;法线是NN';入射角α是∠AON;折射光线是OB;折射角γ是∠BON'; 4.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斜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表所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 空气中的入射 0°30°45°60° 角

水中的折射角0°22°32°40° 玻璃中的折射 0°17°27°30° 角 结果表明: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向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中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5.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生活中和自然中的折射现象 6.生活中和自然中有哪些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答案海市蜃楼等. 7.下列各图中,能够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图是(B) 1.解释为什么铅笔斜放在水中时看上去会向上弯折? 答案从水中铅笔的某点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后,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看过去,该点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上,此交点在物体的上方,所以看上去会向上弯折. 2.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总是将钢叉向看到鱼的下方投掷,为什么? 答案从鱼的身上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看过去鱼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上,此交点在实际鱼的上方(即鱼的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要将钢叉向看到鱼的下方投掷. 3.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若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吗? 答案不一定.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即实验中光从光疏介质斜射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即实验中光从光密介质斜射入光疏介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教案张华

学校:临清一中学科:数学编写人:张华审稿人:张林 § 1.4.1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教学目标】 1、会解决使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深入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 题中的作用; 2、提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导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优化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作用,并利用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优化问题。 【教学过程】 ( 一 )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我们知道,汽油的消耗量 w (单位:L)与汽车的速度 v (单位:km/h)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汽油的消耗量 w 是汽车速度 v 的函数.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①是不是汽车的速度越快,汽车的消耗量越大? ②“汽油的使用率最高”的含义是什么? 通过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并给出本节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 1)提出概念 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通常称为 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导数是求函数最大(小)值的有力工具.这一节,我们利 用导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 2)引导探究 例 1:海报版面尺寸的设计 优化问 学校或班级举行活动,通常需要张贴海报进行宣传。现让你设计一张如图 1.4-1所示的竖向张贴的海报,要求版心面积为 128dm2, 上、下两边各空 2dm,左、右两边各空 1dm。如何设计海报的尺寸,才能使四周空心面积最小? 探究 1:在本问题中如何恰当的使用导数工具来解决最优需要?例 2.饮料瓶大小对饮料公司利润的影响①你是否注意过,市场上等量的 小包装的物品一般比大包装的要贵些?②是不是饮料瓶越大,饮料公司 的利润越大? 【背景知识】:某制造商制造并出售球型瓶装的某种饮料.瓶子的制造成本是 0.8r 2分,其中r是瓶子的半径,单位是厘米。已知每出售1 mL的饮料,制造商可获利 0.2分 , 且制造商能制作的瓶子的最大半径为6cm 问题:①瓶子的半径多大时,能使每瓶饮料的利润最大? ②瓶子的半径多大时,每瓶的利润最小? 探究 2:换一个角度:如果我们不用导数工具,直接从函数的图像上观察,会有什么发 现? 例 3.磁盘的最大存储量问题 计算机把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磁盘是带有磁性介质的圆盘,并有操作系统将其格式化成

物质的组成表示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达式》,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个方面) 一、教材分析(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其中“《物质组成的表达式》”就是我们要仔细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化合价、化学式的写法及其计算,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制取氧气,为本节课的学习垫定了一定的基础,后面我们还要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可见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第二部分)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我制定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要求) 1)理解化学式和分子式的含义,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以及)2)认识化合价的概念,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以及) 2)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3,(第三部分)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具的准备(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制定如下) (1)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式和分子式的含义,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2)教学难点:化合价的概念,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4,(第四部分)学生情况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化学思维,虽然本节课的内容针对整本教材来说不是最困难的,但是他们对于课程内容整体把握以及对于实验的观察描述,判断总结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要注重加强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第二个方面) 二、教法分析、学法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情境引入法以及问题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关于学法,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所以本节课我制定的学法是,小组合作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的现象及结论,用反复练习的方法来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 (第三个方面) 三、教学过程(我将它分为六个环节,首先第一个环节) 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识 课的开始,我将向学生创设一个情节。在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些商品的标签,上面写着该物质的成分,还有一些符号,比如一些很热销的化妆品,在其包装盒上有H2O的符号。这时提出问题:H2O代表什么?是根据什么书写的?通过该问题调动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积 2,讲解新课,探究新知识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图3-4-1 光的折射 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 1.如图3-4-2所示,用PQ表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O点是光线的入射点,AO是入射光线,NN′是过O点的法线,∠AON是入射角,OB是进入水中的________光线,∠BON′是________角。 图3-4-2 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器材:玻璃水槽、激光笔、硬纸板、量角器和一块玻璃砖。 实验步骤: (1)让光线斜射入空气和水的分界面,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2)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________;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将________;若让光垂直射向水面,则进入水中的光线方向________; (3)把水槽换成玻璃砖,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结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________;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________。 实验评估:(1)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可显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果硬纸板可转折,

同样可以验证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用水和玻璃砖进行多次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生活中和自然中的折射现象 1.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其实都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比实际位置都________的虚像。 2.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方向不断改变,也是折射现象。海市蜃楼、星星眨眼等现象都是由于折射使光的传播路径发生弯曲形成的。 类型一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例1 2017·苏州如图3-4-3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图3-4-3 [易混辨析]解答这类问题时,要结合生活实例与光的三个基本规律进行分析。光的折射涉及两种介质或同一种不均匀介质;光的反射发生在同一种介质中,且必须有反射面;光沿直线传播发生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但不存在反射面的问题。 类型二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例2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3-4-4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下表数据: (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且折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大小等于________度。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