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适应系统和社会发展

复杂适应系统和社会发展
复杂适应系统和社会发展

复杂适应系统和社会发展

周光召

一、引言

20世纪以前,宏观系统一直是科学主流所研究的对象,当时着重

研究的是线性相互作用在平衡和稳定状态的系统,这种系统一般具有确

定的运动规律,所以我们常常能预测它未来的行为。但是总归世界上有

很多随机的因素在起作用,所以也能预言,它们的行为在随机因素作用

底下产生的偏差多大。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是要把复杂的系统分解组合成

简单的单元,通过分析各个单元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求得对整体运

动状态的了解。

过去所研究的系统,尽管有的时候结构也很复杂,比如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很复杂,现在里边有上亿个晶体管,至少有几千万,最新的可能要上亿,但是它的行为在一定范围之内还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电脑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尽管非常复杂,但是我们叫它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个产品常常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包含的部件和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比如说数码相机包含了光学、机械、微电子芯片、软件等等,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但这些都还是确定的复杂系统,它的行为比较确定。复杂技术组合的产品,现在对经济的发展已经是越来越重要了。

从70年代末开始,关于混沌现象和分形理论的研究,通过对一些现象的数值模拟,使我们认识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的开放系统,在特定的条件底下就会发生所谓的混沌现象,或者突显现象。在混沌出现区域的时候,系统对外界环境的偶然因素是非常敏感的,可以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样系统长期的运动状态就变成不可预测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无序的状态。不是完全无序,是一定程度的无序。同时也发现在混沌区的附近有可能突然形成具有特定的时间结构,一种有序的状态,叫做分形。这样就出现了由无序向有序的转变,随后就发现混沌和分形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生物界,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观察到混沌和分形的出现。

了解有关的规律,就有助于进行管理和调控。因此,对处于一种非稳定的、非平衡的状态,进行快速演化或者不断调整的复杂系统的研究,就成为本世纪科学研究的重点。

对非线性作为下的复杂系统的研究,大概是这20年左右的事情,从70年代末开始,还没有系统成熟的理论,缺少定量观察分析的手段。但是,对一些现象的简化模型,现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机越来越大,所以数值模拟的现象越来越丰富。在这个模拟过程中,形成了很多重要的、定性的概念。有很多科学家对这个作出了贡献,但是今天我们没有对他们做介绍。这些科学家的功绩,可以在一本《复杂》的书中看到。简单和复杂,必然性和偶然性,有序和无序,稳定和发展,量变和突变,竞争和协同,适应和淘汰,遗传和进化这些相互矛盾概念的对立和统一,在复杂性的研究中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辩证法已经成为这方面研究的有力工具。

下面我们对非线性作用下的复杂系统做简单的介绍,它的理论还不完全成熟,不同的学者看法也不完全一样,我们只是做最初步的介绍。

二、系统的一般概念

“系统”一词在古希腊时代就有,是组合、整体和有序的含义。在物理科学中,太阳系指的是以引力相互作用维系的太阳和九大行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在生物学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等都是联合执行同种功能之间的组织器官的结构。

系统分成很多层次。一个系统的内部通常都是结构分明的子系统。系统本身又可能是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肉眼看不见的分子系统也是复杂的系统。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种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肉眼看不见的宏观世界,也是结构层次分明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又是更大星系的一部分。太阳系里边的地球本身又是复杂的、大的系统。系统有很多层次,像太阳系,下面是地球,然后是生态系统,细胞到分子,到原子,往下走。过去是一层层往下走,所以叫这种方法还原论的研究方法。现在要发展一层一层往上走,看看上边每一层有什么特殊的性质,这是一种整合的办法。

什么叫简单系统,什么叫复杂系统?一个完全无序、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无疑是简单的系统,比如说一个很完美的晶体,一个金刚钻也是一个很简单的系统。一般讲,描述简单系统需要的信息量是少的,描述复杂系统状态的信息量多。所以,复杂系统的状态,一般讲是处在完全有序和完全无序的中间,并不是在两头。

一个包含信息量大的复杂系统的状态,是由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而产生的。比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由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一些偶然因素,像突然的天灾、战争的结果,有些统治者的个性、错误决策等等,这些都是带有偶然性的因素所决定。一个人的历史也是这样的,从出生到现在,可能考上那个学校,没考上这个学校,选择了这个专业没选择那个专业,或者生一次病等等很多偶然因素,这些都有可能决定后面的发展,每发生一次偶然事件,很可能就走上了一条不同的路。

什么叫非线性?就是作用和作用的效果,日常生活中非线性很多,去买一件衣服是这么多钱,买十件衣服一定给你打折扣,八折,就表示他不是按照比例来增长的。这就是一种非线性的作用。当然,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出很多都是非线性作用的。有了非线性作用力的话,就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就是某些反映系统性质的参量,就会呈指数上涨,可能会越来越多,比如散布一个谣言,一个传两个,两个传四个,最后就会指数上升,越传越多。

非线性相互作用,会产生一种正反馈,原来是多少,再反馈回来变得更大。比如喇叭正反馈,声音发出去再反馈回来,回到我这儿使它更放大,这个喇叭就要尖叫,这就是正反馈。这样就会造成系统不稳定,喇叭一尖叫,大家就不能工作了。在某些条件下,由于正反馈,就会使系统的长期行为作用的参数和系统的初始状态或者编辑条件非常敏感。就像成语所说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另外的条件下,又可能在混乱中产生秩序,突发形成一些有序状态。

非线性相互作用,还会引起运动过程中的突变,比如冲击波、雪崩、地震、股市崩溃等等,突然发生的,都是因为非线性作用有一个正反馈的效应,一个很小的影响,慢慢越来越大,大到一个程度突然爆发了。

在探讨复杂系统的结构和演化的时候,有几个基本规律起基本的作用。它们的内涵不仅有大量实验事实的验证,而且成为我们研究复杂系统的基本出发点,我们把它叫做原理或者论。有三个比较重要的,一个是守恒原理,一个是开放论,一个是进化论。

守恒定理说的是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不管怎么发展变化,总有一些量是不变的。像物理系统里的能量、电荷,化学系统里有多少碳元素,经济系统里的资金、货物,这些都是从一个手转到另外一个手,但是量不会凭空多出来或者少了,这些量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无端消失。在整个运动变化期间,总和是收支平衡的,这种量就是守恒量,会随时随地满足守恒的方程。

在能量过程中,能量守恒,有一种能量叫做热能,和所有的能量不一样,它是物质利用分子和原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量。有序就是要有规则,无序就是没有规则。所以热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无序

的能量。温度高的热能比温度低的热能,序还是高一点。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不是很容易转化成规则运动的能量。热力学第二定律,说的是由于存在摩擦、电阻等等,叫耗散因素,和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封闭系统。有序的运动,最后就会通过摩擦、电阻等等耗散,转变成无序的能量运动。热量只能从高温流向低温,最后趋势热平衡,而不能相反。或者封闭系统内的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如果想要将热量从低温提到高温,就要有电冰箱,要消耗电。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宏观物理学的基本定律。我们生活的世界上,由大量原子核分子组成的物理、化学、生物的以及更高层次的社会的物质结构都要遵守,对封闭系统运动的无序度就会不断增大。而且封闭系统进行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其中有序状态会逐渐消失,转为无序的热平衡状态。人封闭起来,不吃不喝,这个人很快就死了,然后就腐烂了,和外边的环境变成一样的,变成无序的热平衡状态。

有序的结合或有序的运动,不能在封闭系统里产生的,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重要的结论,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开放的一个重要原因。

封闭使系统状态走向无序,但是自然界中不断从无序状态中生成有序组织的物质,像晶体、生物、社会组织等等。它们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因为他们不是从处于热平衡的封闭系统中产生的,而是从远离热平衡中的开放系统产生的,这就是开放论最重要的出发点。

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和外边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像资金、人才、知识、装备、货物等等,就显得生机勃勃。从清代开始的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的长期落后,而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的迅速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个真理。

这个系统常常受到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就会偏离平衡的状态。如果作用力的总和使得系统偏离了以后,原来的两个作用力就不平衡了。结果使它恢复平衡状态,这种系统就会叫做稳定的状态。否则就要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比如我们把一个球放在一个碗里,一定停在碗底,如果拉起来一点就滚几下,还要停在碗底,碗底是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如果要把它放一个球在这儿,再把一个小球放在这个球的顶上,放得好可以待一会儿,稍微碰一下就会滚下去了,这种就是不平衡的状态,作用力稍微偏离一点,状态就偏离了。在不稳定状态的系统,在外界偶然的干扰下,就会偏离原有的轨道,而且发生大的甚至是灾害性的变化。

三、有序向无序转化,走向混沌

从牛顿力学的观点来看,相互作用力和状态的初始条件或者边界条件完全给定以后,系统的运动轨迹就完全给定了。原来我们讨论地球的运动,今天地球怎么运动,就知道一年以后它怎么运动。钟摆以每秒为周期的摆动,这也是一个周期运动。在一般的情况下,周期运动的运动轨迹是按照力学运动的规律完全决定的,地球轨道也是一个周期运动,一年一个周期。

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人们曾经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按必然的规律产生的。以后的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性就会转化为偶然性。即使牛顿力学这种确定论的力学,也会产生一种混沌的现象。

在非线性相互作用力的周期运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外部的边界参数或者初始参数改变的时候,改变到一个程度,就会突然出现周期加倍的分差的现象,绕着它,转一圈就回到原来的地方,原来是绕两圈,周期加速了一倍。如果再改变,周期还会再加倍,原来要转两圈,现在转四圈才会到原来的地方。到了某个极限,运动突然变成混沌。混沌在相图上可以绕一个有限的区域,每一天都能够跑到,不是只是在一个圈上。这种周期加倍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假如在农村待过,去种果树,就会发现如果营养给得好,果树每年结的果子都很好。如果某些条件给差了,就要出现大年、小年,一年结大果,再一年甚至不结果,第三年再结果,周期就分杈了。再把这个条件改变,也许要四年才能结一次果,这都是周期分杈的现象。

周期运动通过周期加倍而出现混沌,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像果树、人口,很多方面,包括心脏的跳动,心脏是有周期的,如果哪一天你发现心脏第一个周期和第二个周期不一样大,一个跳的强一点,一个跳的弱一点,这就麻烦了,产生二联律,经过两个周期才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再发展期间就变成三联律。

1985年的时候物理学家做的实验,看到参数在变化的时候,在不断分叉,到最后形成混沌。在混沌的状态底下,只要比较两条初始条件处于细微差别,处于混沌的运动轨迹,开始的时候彼此靠近,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越来越大,但是整个轨道都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比如说有一个双胞胎,生下来的时候是完全一样的,基因都一样,但是他们也许上学的时候,有一个人突然得了感冒,结果考试没考好,有一个进了名牌大学,一个进了普通大学,以后两个人,尽管给他们的条件基本一样,一个偶然的事件就使以后变得越来越不一样。

蝴蝶效应,影响运动的条件,一旦处于导致混沌的区域,运动对外界的干扰就非常敏感,偶然性就会起到重要作用。其实混沌现象,最早是大气科学家发现的。因为大气运动应该服从牛顿的运动学规律。但是大气的相互作用,和大气、海洋、生物的运动都是非线性的。

因此在某些条件下,大气运动就会出现混沌现象。在这种时候,他们就发现,在上海有个蝴蝶……,一个礼拜以后在北京就下暴雨,叫做蝴蝶效应。现在大家有时对气象预报的同志有点埋怨,有时说天晴,怎么突然下雨,这是正常现象,近期的预言可以,但是长期预言很困难,这叫蝴蝶效应。

人口的例子,有一个很简单的方程,XN+1的人口,首先是正比于DN代的人口,人口也不能无限制的增长,由于地球有限,食物有限,有一个限制,成了一个1-XN,1是象征的,也许是一百亿,把它规范化了。实际上所有的人口方程大体上多是这样的。最后人口就趋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到3.3的时候,人口就会一会儿多,一会儿少。到了再大的时候,人忽然多,忽然少,对人来讲,现在还没有观察到后边的现象,因为人口生殖率还没有那么高。不过对昆虫的已经观察到了,专门做实验了。

由于有可能出现混沌,要保持系统的稳定,不要陷入混沌状态,复杂系统状态的及时反馈、调控和自适应机制是不可缺少的。一般生命系统都有这种机制,如果没有这种机制就麻烦了。比如感染细菌,细菌有自我繁殖,而且有某种正反馈的现象,越来越多,几代以后,细菌多的不得了。如果自己没有杀死细菌的调控机制,根本就活不下去。任何一个系统要保持稳定,必须要有及时反馈、调控和自适应的系统。生物是这样的,一个社会组织也是一样的。

四、怎样从无序中形成有序的结构

在远离热平衡的开放系统中,通过和外界不断交换物质,吸收有序的能量和信息,排除经耗散而变得没有用的能量和信息,逐步发展确定结构和运动行为的有序状态,并且进一步由简单的结构向复杂结构进化。这种结构在科学上称之为耗散结构,生物系统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耗散结构。一旦新陈代谢停止了、封闭了,不去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生命活动就结束了。

其中某一种模式的涨落,如果能通过非线性作用反馈加以放大,就逐渐会形成其主导模式的统治模式,会抑制其它模式的作用,迫使内部的子系统臣服,按照统治模式的格式进行相似的自我复制,并按照统一步调行动,形成具有特定时间和空间结构的整体。比如所有的政府机构一旦形成以后,开始由于某种革命或者某种选举,是一种涨落的行为形成以后,就成了一个统治的模式,就会从省政府,县政府,上面有什么机构下面就会有什么机构,基本按照这种模式复制过来,某种程度相似的结构,特别是你不自觉的话,肯定是上面一个什么机构,下面一个什么机构,很多机关也是这样的。

很多系统的有序结构,都发生在系统的临界状态附近。什么叫临界状态?比如水结冰的时候,零度的时候就是临界状态,由液体变成固体。100度的时候,由水变成了气,那也是临界状态。有一种状态由另外一种状态转变的时候,临界的那个地方相互作用,就变成长程的,影响很远。现在信息的作用总是长程的,因为信息传播的越来越快,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一件事情,美国“9.11”事件一发生,一会儿全世界就都知道了。所以,信息的作用非常大,才能用反恐把全世界都臣服在它底下,使得别人都无法反抗,作用是长期的。内部子系统之间常常相关,使得产生的有序态自相似形,特别是自然的系统,社会系统比较复杂,将系统的任意局部加以放大,结构和原来的系统是相同的。用简单的规则就可以产生复杂的空间结构叫做分形。最简单的是雪花,在刚好零度附近产生的,而且雪花不管是在东北是在华南,只要到了那个温度,就会突然自动形成,而且形成出来漂亮结构的,有序的状态。

五、复杂适应系统

有很多复杂系统,在特定的外部条件底下,可以通过自组织形成特定时空结构的有序状态,在环境的影响下能够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不断演化形态而生存、繁衍和发展。如果适应能力赶不上环境的变化,就会衰亡下去。我们称这种复杂系统是复杂适应系统,生命毫无疑意是一种复杂的适应系统。

复杂适应系统有以下特征:

第一、由子系统构成,但它的结构、运动模式和性质具有整体的特点。不是子系统简单叠加之和,甚至部分子系统的变化,对整体特点都不产生大的影响。包括一个人有部分的地方损坏了,也不会影响这个人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第二、处于远离热平衡的开放系统。

第三、内部子系统相互之间是分线性的。

第四、在一定环境条件范围内,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和进化的功能,自动形成有序的状态,适应环境的变迁而演化繁殖,内部结构的衰老和外部环境的恶化,也会造成解体。

第五、历史的偶然因素,会对演化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假如一个胎儿在母亲怀孕的时候,突然受到外力,或者母亲吃了什么药,对胎儿就要产生致残或者很严重的后果。

《复杂》一书里有句名言,要在混沌的边缘上,才会有新的思想或者新的结构产生。

混沌状态或者复杂适应系统的有序状态,只有在必须的条件具备的时候才能发生。常常反映这些条件的参数也非常敏感,少许的改变可能突然改变它的状态。如果对产生的条件有正确的认识,就会给调控这些状态提供可能性。

心脏跳动本来是有序的状态,但是如果出现二联律,心率变动,到混沌区去了。过去是用高电压猛击一下,再拉回来,把这个参数变回来,现在就知道了只要对敏感区,用一个几十伏的电压击下去就会恢复过来。参数很敏感,问题是能不能找到区域,有很大的危险。

进化论的问题。按照达尔文学说,地球上现在生存的物种都是由共同的祖先长期进化而来的产物,而进化是基因变异、遗传繁殖和自然选择三种因素组合作用的历史过程,但其中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因素。即使同一种族的个体之间,由于多种原因基因也不完全相同。

个体的形状和体能会有差异。在相同环境下,有的个体在相互竞争中体能强,有的也会采取更好的策略,伪装或者共生,适应当时的环境,这些个体就能够繁殖更多的后代,它们的体能和智力就会遗传,并且繁殖下去,在种群中取得优势。

什么叫有益?没有绝对标准,是对当时的环境而言的。一旦环境改变,原来适应的可能不再适应,数量就会减少,原来不适应的可能更为有益,数量增加,生物的种群发布就会重新发生变化。现在到底是进化还是不是进化很难说,生物界有的人提倡把这个叫做演化,总之对当时是有益的。

在生物进化学说被广泛接受以后,进化的概念向两个方向扩展。一个是把生物进化的一般结论应用于人类,另一方面将其推广到无机自然界,将生物进化印象导致人类起源和社会进步的观念,人类学已经基本上科学地阐明了从猿到人的进化轮廓,社会学也大体论述了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进步图式。开放系统是进化的必要条件,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进化学说还在不断发展中,在科学界还有不同的声音。

复杂适应系统的举例,生物进化。地球上天天都有各种各样具有耗散结构的复杂系统产生、发展和消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积累信息,使得自身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以自学习和自组织的方式自发地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组织形式的演化过程,这种过程是典范的地球上生物的进化过程和这一过程对地球环境和气侯变迁产生的影响。

一个例子是讲恐龙绝灭。在地球生存史上,曾经周期性的出现过冰期,遭受过空间小行星的撞击,有过大量的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有些灾害如此严重以至于当时的生物品种大部分都遭到绝灭。5亿4千万年出现过五次大的生物绝灭的灾害,最厉害的是一次发生在2亿1千万年以前,当时火山爆发、地震,生物在短短的时间内都死掉了。

恐龙是在2亿1千万年灾害过后以后才大量发展的。地球的气侯回到非常温暖的时期,为恐龙的繁殖创造良好的环境。哺乳动物的祖先竞争不过恐龙,当时的哺乳动物没有发展大型的、智能较高的动物,只有一些小型的生活在地下的哺乳动物,比如鼠类在当时得以生存下来。从一个更远的意义上讲,人类跟老鼠也有共同的祖先。

恐龙统治了很长时间,到后期,大概1亿2千6百万年,地球气侯发生了变化,几百万年里温度在下降,很多热带生物相继绝种,陆地变得干燥,内陆形成酷暑和寒冬,植物生长不好,恐龙数量开始减少。恐龙生长环境恶化的时候,大约是6千5百万年前,就发生了外来小行星的碰撞,这次碰撞造成了尘埃、温度下降、全球黑暗,使得恐龙灭绝,陆上物种减少了88%,海上的物种减少了50%。这次灾害终止了恐龙的统治,爬行动物的统治,这样使得当时藏在地下的老鼠,靠吃腐烂生物受的影响小,所以存活下来,在这儿之后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机会。今天生物界的基因都在恶劣环境下,经过千锤百炼得以生存下来,同时历史的偶然性作为机遇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因素,今天人类有没有还不太清楚。一个复杂适应系统的进化,可能由于强大外力的干预而停止。小行星碰撞作为环境的恶化,促使恐龙绝灭。

自然生态系统是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复杂适应系统,在生态系统物流和能流的每一个环节,每个生态位上都生存着许多物种,在保证生态环境中物流和能流守恒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系统的各种资源进行繁衍。

生态系统中,可能通过基因变异或者物种迁移,产生新的物种,与原有的物种竞争生存的资源和空间。现在我们国家对外来引进物种特别注意,现在外来引进的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我们国家的生态问题,原来以为是好的一些东西,从外国引进来,结果大量的繁殖,无法控制。

距今400到500万年前,在非洲南部已经出现了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可能在700到80万年前,由于非洲东部地区持续干旱,森林破坏,非洲猴开始沿三路进行演化,第一支抱住树木不放,后来成了大猩猩。第二支开始向森林边沿转移,不脱离森林,在草原上寻找食物,演化成黑猩猩。第三支是弱者,没办法跟其他两支竞争,只好走出森林,寻求新的出路,被迫用双足走路,开发出杂食的习惯,不要爬树了,同时因为环境很严酷,懂得相互合作、分享食物,最后实现向人类祖先古猿的转变。现在有些条件很好的人很危险,不一定最后发展的很好,有些弱势的将来就有可能发展起来。

最近的研究表明,今天的人类和他们血缘最近的祖先黑猩猩的基因密码排列秩序,只有1.23%的差别。由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在几百万年中形成的一小点差别,就形成了我们和远祖之间的鸿沟。为生存竞争所迫的猴子,离开果实累累的森林,到平原上寻求发展,无疑在开始阶段经历了艰苦的考验,艰难的时势造就了万物之灵的人类。

人类在发展进化过程中,不断以其独有的智慧和勤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文化和知识开始发展后的短短一万年内,人类把整个地球变得面目全非。现在有些人老是觉得环境不好,做科学研究,一定要到最好的学校,最多的钱支持,我一直认为,拿钱少的在艰苦环境奋斗的科学家,有些人成为大家了。

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高技术和产业也是一个不断进化的复杂适应系统。在开放条件下,通过复制就是技术扩散,变异就是技术和产品的创新,通过竞争或者共生,像参股的共生,经过市场的选择和适应,在价值链的每个环节就会形成新的相关的产业,包括为产业服务的金融、运输、电信、保险、销售、维修等等服务业,他们共同形成了既分工又协同的产业生态系统,通过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不断实现进化。产业聚群是产业生态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电子产业已经形成了工业系统,最适宜相关产业的发展。

有一个有名的经济学家说了一段话,技术创新和竞争性市场空间的相互作用,是资本主义工业过程中的基本驱动力,技术创新就是基因的变异,竞争和适应是复杂适应系统基本的要点。在竞争市场上,一个正常、健康的经济并不处于平衡的状态,而是经常被技术革新所破坏。企业家在观察市场经济的时候,总是注意资本主义如何管理现存的结构,更聪明的办法是去了解这些结构是如何被创造出来,并且如何摧毁它们。在经济的系统中也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不断创新,不断调整的结构。

高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从复杂系统的概念出发,首先是国家目标,特别是国防的需求,是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催生婆,在发展的初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的出生还是要靠外力,但是高技术产业及其产业的发展壮大,却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通过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不断演化壮大的过程。

高技术的创新,就是基因的变异,决定于技术人员活跃的思想和高超的技术水平。有一个新思想带来的技术革新,可能创造一个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的复制、创新、变异不断进行。新公司和新产品每天都在出现,市场竞争激烈反应迅速,性能、质量合速度成为市场选择的关键,这些都促使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演化。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之间,能产生正反馈的作用,微电子芯片的进步提高电脑的功能和速度,扩大电脑的市场和应用面。反过来,电脑的发展增加了芯片的需求量,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快了芯片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的进度。这种高技术之间的正反馈作用,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高速扩张。

在价值链上,不同高新技术产业联盟,快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特尔和微软,这种兼容大大加速了微电子芯片和电脑的发展。垄断在一个短的时期,能给垄断企业带来高额利润,但是会使整个系统的进化停滞了,对整个社会是不力的,因此在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反垄断法,我们国家也很快有反垄断法。高技术替代方案很快产生,高技术企业不能靠垄断技术而获得持续发展,依靠垄断技术最后都遭到失败。苹果公司当年是最有名的电脑公司,不愿意把电脑设计公开,使得其它厂商不能生

产兼容的产品,尽管它的技术很优异,早占领市场,最后还是败给了IBM的PC。这些都说明高新技术企业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迅速发展。高技术企业依靠杰出的人才,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但是在开放的条件下,必然形成人员的流动和随着人员流动带来的技术转移,当某个环节出现了技术革新思想,就像在生态系统出现新的生态位一样,会有技术人员脱离,去创办相关的产业,占领新的生态位,用原有的企业形成新的,常常是效率更高的分工,在整个高新技术产业里协同发展。

人员流动有个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企业管理模式存在问题,或者不支持创新,或者决策错误,市场前景不好,或者待遇过低,和市场价值偏离。过分频繁的人才流动,不利于一个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人才竞争会迫使企业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有创造力职工的激励。从整个社会来看,适度规范的人员流动能加快技术的转移,能够繁殖。加快淘汰落后的技术和企业,创造更健康的竞争环境和新的就业途径,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从社会、政府的角度,不应该行政的阻止这些人员的流动,应该加以适当的规范,在一定条件下,要给予必要的支持。

作为生产力的高技术快速发展要求,生产关系迅速调整,高技术企业的技术构成、产业结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市场战略,都要随着技术的变迁,而不断革新。不停顿的创新和变革,是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常规。凡是跟不上的企业不是被兼并,就是经历大的起伏和波折,能获得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是其中的少数。

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系统发展的速度和动力是由系统的开放程度和内因起决定作用的。内因中人才群体的整体素质,招募和使用人才的政策起主要作用。而领导层的素质,反映在对发展目标和市场战略的选择,对资源的发掘和集中使用,对人才的识别、培训、激励和量才使用,对研发和质量的重视,对市场开拓的策划,提高为顾客服务的效率,对工作的协调和组织能力等方面,又在起关键的作用。

高技术企业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竞争力和持续的创新力是高技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知识、人才、资金、信息和市场是支持高技术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要形成良好的高技术生态系统,其周围必须有提供知识和人才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有风险资金的投入,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有市场的强大需求,还要有为市场服务的完整体系。核心是要提高竞争力和创新力,要有人才、知识、市场和基础设施,在社会上要具备好的条件。

中国科学的繁荣,必须让科技界形成复杂的适应系统,在急剧的变动环境下,通过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不断向高级阶段进化。

首先要有开放的环境,要有知识创新,相当于基因突变,还要传播,相当于繁殖。传播不仅是知识传播,将来还要吸引更多的人才,也是我们的一种繁殖。要加强学术交流,竞争和协作,同时要有好的应用和评价系统,就是怎么进行学术选择和市场选择。每一个环节,政策都要正确,措施都要得当。如果政策正确措施得当,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就能够形成复杂适应系统,就能够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不断发展,不断进化,那时的科学繁荣就会指日可待。而现在我们老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不是创造好这些政策和环境的条件,让他自身在这个条件里很好的成长,这里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开放的环境,一直到现在,中国各个机构之中,学校、研究所之间的交流比国外还是要差。我们的知识创新,基因突变不够,我们的传播,尤其是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和传播现在不够。对科学人才的吸引,现在有的学科也比较危险,学生不学了。当然,学术交流、争论,特别是学术争论现在很不发达,没有形成真正竞争的公平的环境。我们的选择,单纯凭一种指标选择,比如说SCI的论证也是不够的。这些措施都需要研究,怎样能够形成一个自我发展的,当然要在社会的支持下,因为是开放系统,总要跟外界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如果自己发展起来了,有更多的成果输送出去,就会有更多的资源进来,就能够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发展,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就是再急于求成,再拔苗助长,恐怕只能作出更多的弄虚作假、浮夸这些情况出来。

当人类社会的进化由基因突变转向智能创新,自然界物种由天择转向人择,当人类活动造成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引起在气侯、生态、经济、政治等领域,可能发生危机和灾变,导向混沌的历史时刻,人类对其历史和后代,对宇宙万物的生息担负了空前的责任。

自私和愚昧,掠夺和霸权是进化过程遗留给人类的兽性。人要超越生物就必须战胜自私和愚昧,必须反对掠夺和霸权。当人类战胜自身的弱点,在公平竞争积极进取的同时始终和大自然及其同类和谐共处、协同进化,人类就会进入到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就会有光辉灿烂的前景。

大学生怎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一.前言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如此,人生亦然。作为一名已经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目前大学生找工作,面临职业选择问题。选对了方向,走对了路,一路顺风,春风得意,步步高升;选错了方向,走错了路,步履维艰,事事不顺,事业难成。歌德曾说过:“垃圾就是放错位置的人。”作为一名大学生就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得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特别是在当今就业困难的形势下,更需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好人生的方向,走出人生的关键一步。 二、自我分析 也许认识自己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了,所以人要花一辈子时间去认清自己,摸索自己。大学时光,匆匆而过,很关键的一件事就是要找准定位,发现自己的能力潜在处,然后伺机而发。我很理性,做事之前都会考虑事情的变故以及自己的做法是否妥当,寻求最佳的方案。同时富有正义感,做事说一不二,为人正值稳重。最重要的是本人对法律知识很感兴趣,尤其是对案件具有较强的敏感度。本人喜欢推理,喜欢对一些法律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尽管水平有限,但是激情颇高。同时做事细心谨慎,精益求精,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当然金吴足赤,人无完人。本人缺陷也很多,譬如有时不够自信,办事偶尔会犹豫,想法过于复杂,不喜欢在众

人面前说话等等。 三、职业选项 1、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司法机关 最近几年,国家通过司法考试招收国家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但与逐年增加的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还很少,同时考试难度很大,录取率较低,出现众人过“独木桥”的局面。但是只要认真准备,充满信心,考取公务员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2、步入社会做完整的法律人 受大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律师事务所在找人的时候,如果应聘者没有通过司法考试,不能给他们带来案源,他们通常是不考虑的。但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有案源的恐怕只是很少一部分。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怎么样撬开律师事务所的大门呢?在我国仍然有一些律师事务所是通过办好每件案件来吸引案源的。法律毕业生应该找这样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在很多人眼里,律师是个看起来很美的职业:丰厚,衣食无忧。所以,当律师成了大部分法律毕业生共同的选择。 3、从事科学教研工作 在科学教研工作的好处是稳定,生活有规律。但是,法学毕业生有机会还是步入社会比较好。在现实社会中,老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对社会生活了解不够多,科研和

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中专自我总结(共3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中专自我总结 时光似箭,珍贵的中专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中专三年是我一生的重要阶段,是我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各方面能力为以后谋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我知道,这又是我人生中的一大转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专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通过三年的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我不断的挑战自己、充实自己,为实现今后人生的`价值时刻准备着。三年里,对专业知识我一丝不苟,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同时我也特别注重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涉猎。开括了视野,为以后进入公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将自己锻炼成一名复合型人才。三年里,我特别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学校的各种活动我都积极、踊跃的参加。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全面发展。在学习上,态度端正、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曾多次获得二、三等奖学金,积极配合老师教学。 自信来自实力。中专三年,我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健康、自信的我,当同时我也认识到,当今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一前提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当然,我自身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不断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三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走向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会更加努力拼搏,迎接更多的挑战。 第2篇中专自我总结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从一个纯真幼稚的孩子,经历了无数个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成熟、稳重的我。一个个的挫折和坎坷让我明白了,人生就是一个充满荆棘的道路,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中专生的我们应该善用于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第3篇中专自我总结 后面为你推荐更多中专自我总结! 我的生活准则是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中专自我鉴定。我的最大特点是勇于拚搏,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在实际工作中,更重要的是牢固树立了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朝夕耕耘,图春华秋实;十年寒窗,求学有所用。相信在贵司的培养和自我的奋斗下,我定会胜任本职工作。 三年的中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018届初中思想品德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模块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36分) 专题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学习目标——明确方向 1、理解: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2、理解: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理解:主动参与多样化的班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体会温暖与力量。 3、运用:关注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4、理解:正确认识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5、运用:根据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运用: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二、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知识点一、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见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1)从众心理的含义和作用。①含义: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仃所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都是从众心理的表现。②作用: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没有主见,墨守成规;积极的一面是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智慧,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2)好奇心的含义和作用。①含义:好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之一。青少年好奇、好动、好模仿,对于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探究心理和愿望。②作用: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原因,同时也是培养兴趣的先导。青少年明辨好奇的对象,培养和保持自己正确的好奇心,对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如何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和好奇心?①认识方面: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转变观念和认识,明白盲目从众,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人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②行动方面: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有主见的意志品质;把合理的好奇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培养兴趣,不盲目从众;要积极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识点二、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见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九年级第二课)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钵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保障集体利益,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维护集体的利益,是每个成员的责任。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时也会发生矛盾,这时我们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者牺牲一些个人利益。 (3)关爱集体的表现: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

如何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大学生经过几年的紧张学习,面临最急迫的问题就是就业,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进步的节奏逐渐加快,社会对人才的复合性和适应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受到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想狭隘,灵活性、创新性欠佳,动手能力较差,加之大学校园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刚进入社会时,往往会出现不适应的感觉。如: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够;社会实践中表现出动手能力不足及社会责任感不强;人际交往存在较大的障碍,团结意识薄弱;认知能力较差,不能正确的评价自我和他人等等。综合起来,就是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这一现实的存在,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往往对即将步入的社会感到陌生、茫然、恐慌和不知所措,以致难以适应工作环境 因此在这里我想强调适应社会能力的必要性。 1、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人生存在这个社会当中,既要承担个体生活上的角色,又要扮演社会中的角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当今社会在高科技的推动变化下已经进进信息时代,全球化的知识经济初显端倪,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对每一个社会人提出新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把握着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建设及发展的栋梁之材,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这种使命和责任与当代世界的状况,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挥的程度,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所以,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2、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最优秀的一部分,担负着继续上一代的事业、知识和优良传统,开创社会发展新局面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凡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都包含于其中。显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所包含学习适应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适应能力都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几个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 3、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完善 心理学把每个人一贯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称为个性。个性一旦形成,就会对大学生的行动乃至整个一生的活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个性是在大学生的一系列熟悉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些活动中,他们渐渐熟悉社会、感受社会、应对社会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压力和障碍,这是大学生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外部条件,也是个性发展的基本过程。另一方面,只有具备完善的个性,大学生才能更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 4、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和发展健康的心理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适应程度和结果的具体体现。假如一个大学生经常与别人,特别是与同伴脱离交往,或者被同伴排斥在群体之外,就会发生心理疾病。大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形成了独占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他们一般求知欲看和探索欲看强猎冬要求独立自主的意识与日俱增,遇事喜欢独立思 考和判定,不愿盲从别人的意见,情绪反映强烈、易冲动,遇事有持续而深刻的情感体验。正由于大学生具有上述心理和行为特点,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轻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题目。在生活、学习顺利时,往往眉飞色舞、趾高气扬,碰到挫折就轻易一蹶不振,情绪陷进长时间的忧郁、苦闷、消极、自卑。大学生心理的这种两极性,很轻易导致他们的心理障碍,影

最新(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一部分) 一、组织教学——展示目标(指复习目标) 1、理解: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运用:联系“追星”现象和“小团体”现象,分析在生活中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2、理解: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3、运用:根据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二、引导自学——组织活动: 1、战胜不良诱惑(见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八年级上册第四课)(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①受社会全体的无形压力,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②我们身边的很多诱惑吸引着我们③青少年染上不良嗜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从众和好奇心有关④提高、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控能力,利于明辨是非、抵制诱惑,杜绝不良嗜好 (2)如何正确看待“社会流行”①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经济、文化、心理的反映②有商业运作的背景和从众心理的推动③传递着拜金主义,包含消极、颓废的内容④只流行一时,时过境迁,被新的流行所取代⑤我们要独立思考,了解它的意义、价值,避免盲目效仿追随 (3)如何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①人们的追求多层次,有高尚的、中庸的、低俗的、邪恶的②有时处于似是而非、界限模糊的情况③面对突发事件和众人追逐,保持头脑冷静,学会理性分析④学会以法律、道德、规章制度为标尺加以判别⑤思考不同价值选择导致不同后果,杜绝不良嗜好 (4)典型事例杨丽娟痴迷刘德华 (5)如何正确看待中学生追星事件 ①是从众心理的表现②适度的追星是一种调节,无伤大雅③过度追星影响学习生活,忘却自我而不能自拔,变成人生悲剧④引以为鉴,冷静思考,避免盲目追星 (6)诱惑我们做出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正面因素①社会上人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②班级里同学们勤奋好学、团结互助 负面因素①“黄、赌、毒”及邪教的诱惑②打架斗殴 (7)如何把握从众心理 ①战胜自己,把握正确的良知标尺②必须打破情面③坚定守护美好理想 2、树立正确学习观念(见九年级第十课) (1)产生学习压力的原因①老师的期待②家长的希望③同学的你追我赶④社会大环境的要求⑤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①适度的学习压力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力②过度的学习压力会使我们陷入焦虑,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③如果没有压力,要适度加“压”,在现有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④如果压力过大,要学会缓解,适当降低期望值,提高自信心(3)克服考试焦虑①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②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③充分复习,不断增强自身实力④采用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 (4)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③培养适度的学习压力④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 (5)如何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①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将面临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②有的同学希望选择继续升学,有更高的追求,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③我国高中和高等教育不发达,有的同学要走上就业之路④选择就业,了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有足够的思想准备⑤择业的因素有自身素质、兴趣爱好、经济报酬、国家的需要⑥要明白职业选择是双向的⑦选择就业,要先就业再择业,克服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鄙视第三产业、恐惧体力劳动、谋求“铁饭碗”错误观念 3、热点分析 (1)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 ①人口②资源③环境④未成年人保护⑤就业压力⑥玉树地震 (2)如何进行时事点评 ①吃透材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②分析评论它的形成原因、③正反两方面的影响④反

大学生如何更好的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

确立全面发展目标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其价值观、人生观、心理、思想能力等诸方面,都有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有机统一的纵深发展与完善的历程,现实的社会要求和学校育人功能亦不同程度地影响乃至制约着学生个体身心成长和思想品德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因此,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确立全面发展目标,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一个目标”,抓住“一个核心” (一)坚持“一个目标”,就是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全面发展教育中,首先,要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德育对智育的发展起着指引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思想政治觉悟越高,就越能自觉地、刻苦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越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智育又是德育的必要条件,只有搞好了智育,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准则,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关系。体育和德育、智育互相配合,而道德和知识都寄托在身体上,没有身体就没有道德和知识。再次,要处理好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的关系,美育既独立于德智体三育之外,又渗透在德智体三育之中。在德智体各育之中,增加上美育的因素,就会使各育的内容更丰富多彩,从而向更高的程度升华。 (二)抓住“一个核心”,就是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必须紧紧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冲破各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根本原因就在于她一直有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必须以深厚的科学理论修养作依托,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注重以德育为先,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当然,这是从办学指导思想上说的,不是指工作安排上的孰先孰后。由于德育的内容集中反映了教育的性质和方向,也是加强智育和增强体育的动力。因而只有加强德育,才能把智育和体育搞好。 二、依靠“三支队伍”,做到“五个统一” (一)依靠“三支队伍”。一是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解决好他们的教师职务聘任问题,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真正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二是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对可持续设计过程的启示

摘要: 设计活动是个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在生态时代背景的要求下,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更需要设计活动的可持续。系统论的观点对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从全局的视角审视设计活动。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就是系统论的一个分支,可以解释设计活动的复杂性。通过对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的分析,可以提炼出设计活动的主体对环境的适应与反适应。从而能够对人类设计活动的可持续有所启示。 关键词: 设计可持续复杂适应性系统设计过程系统设计 1.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提出及发展 在资源和环境危机对我们的现实世界展现出了强大破坏力的同时,有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讨论也逐渐增多,对生态时代的呼声也更加强烈。我们中华民族流传的思想中就有诸多如何与大自然悠然共处的持续之道。如今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念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的。1992年6月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会议通过了旨在保护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议程》。可持续设计就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主导而产生的设计方式。目前,设计行业已广泛认同“可持续设计”这一理念,同时也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 2.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的含义 适应性系统理论(cas)最早是由霍兰于1984年提出的,其理论的最基本观点是适应性主体通过与外界持续的交互活动,不断发生作用,通过“学习”和“积累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促进整个系统的不断演化,使系统不断复杂并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霍兰在其著作《隐秩序》中认为,适应性系统是由用规则描述的、相互作用的适应性主体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是开放的系统,是与其环境相作用的系统,系统能适应环境中的变化,其内部结构也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适应。在系统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自适应改变系统本身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特点,从而不断向前发展和演化。根据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一个适应性系统,通常能够表现出两种突发的特性:一个是由于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自发秩序;另一个特性是不断进化而引起的创新行为。 适应性系统理论(cas)主要研究具有学习能力系统的变化,系统在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自身内部的行为和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对外部环境产生反馈行为以适应环境。系统能够主动并积极地收集和处理信息,且在此过程中积累经验,并从中掌握外部客观世界的规律,指导自己未来的行为,因此会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 在复杂性科学的研究中,适应性系统理论(cas)是探讨系统诞生后,如何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并且维持系统的稳定,从而逐步发展的一种理论,也就是解释系统适应环境从而发展自身的理论。 2.1适应性主体(adaptive agent) 系统的主体是具有一定生命特征的构件,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具有自己的目标、内部结构和生存动力。适应性是指“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特性或生活方式的能力。”主体可以通过与外界持续的交互活动,不断地与外界发生作用,通过“学习”和“积累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以适应外界大环境的变化,并且与其他主体保持协调一致,从而促进整个系统的不断演化。 对于设计而言,从事设计活动的人可以是设计这个复杂系统的主体,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师、消费者、甚至是某些具有人工生命的设计产品都可以是系统的主体。这些主体,都具有统一的特性,就是具有主动性和适应性,主动地适应外界大环境的变化,同时对自身内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了解社会发展变化,具有亲社会行为。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具有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2.亲社会行为的含义是什么 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3.亲社会行为的具体途径有哪些? (1)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大事;关注身边小事。 (2)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秩序和规则,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爱护公共设施。 (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小事做起;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和关心,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在共同的事业中能与别人合作,面对利益能与别人分享;参加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 4.如何正确认识好奇心? 好奇心强的人,兴趣广泛,对生活有强烈的情感,用强烈的好奇心去接触社会,感受生活。对好奇心把握不好容易误入歧途,沾染一些不良行为。好奇是兴趣的开始,我们应该由好奇开5.什么是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在生活中,我们不能盲目效仿,要独立思考,理性选择。 青少年应该怎样面对“社会流行”?(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流行风”?) “流行风”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看到它的两面性,不要盲目崇拜、效仿,要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自觉摆脱消极影响,跳出“流行风”旋涡;善用“明星”的优秀品质和成功经验来鼓励自己 始,培养广泛而有益的兴趣爱好,进而发展为高雅情趣,促进自己身心健康。 (二). 能够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具有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能够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1.学会辩证的看待网络:一方面,网络可以使我们更多、更快的感受社会生活和多元的文化信息,提高社会参与度;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和视野;可以更方便的与他人交流沟通;网络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促进了我们的成长。但另一方面,网络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沉迷网络,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学习和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交流交往;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会使还不成熟的我们形成不良的品质和错误的价值观;此外,在网络生活中,我们还可能受到不法侵害,或者受到不良影响,误入歧途。 2.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我们应逐步培养对于各种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3.行为要求: A.应当明白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环境,并不是现实世界的真实“拷贝”,是经过刻意筛选的,一些不良信息被刻意放大; B.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不盲从,要理性评判的看待; C.对于那些非法的、垃圾的、庸俗的信息,要学会明辨,以丰富的知识和正确的道德品质抵制这些不良影响;积极同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D.提高警惕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严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如不在网络上使用不文明的语言,不攻击别人的网络账号,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探究别人的隐私等),做文明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9)

积极适应生活的发展和进步 一选择题 1、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法国作家法朗士指出,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没有好奇心,或者缺乏好奇心,他的生活将永远是平庸的,缺乏趣味,因而必定是可悲。这告诉我们()。 A 人人天生都有好奇心 B 好奇心可使人高雅起来 C 好奇心可促成兴趣的发展,进而陶冶情趣 D 好奇心就是高尚的道德 2、一个同学课余时间说相声、看喜剧片、讲笑话,这是一种()。 A 好奇心理B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 C 从众心理D要强心理 3、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 ①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②培养正当的好奇心③参加丰富的文化生活④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A 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青少年具有“从众”心理,他们需要群体生活,愿意和同伴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但是,有一部分青少年对“从众”心理的认识有偏差,下列几种看法中,属于对“从众”心理认识上错误的选项是() ①盲目“随大流”②不加分析与区别地盲目模仿别人③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有益活动④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A 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在现实生活中,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心理现象B从众心理总能克服固执已见、盲目自信等 C从众心理总会抑制我们的个性发展D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有从众心理 6、小南说:“其年级时,成绩从第一名落到第二名,我的烦恼开始了;八年级,学习占满了我的生活,为了学习我失去了朋友;九年级,学习更加紧张,跟更加沉默了”。你会给小南什么建议?() ①确立比现在更高的目标②多交良师益友③正确对待学习压力④及时调整心态 A①②③B①③④C ②③④D①②③④ 7、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要实现人生不同阶段的目标就要() A 学会选择 B 提高素质C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D做好人生规划 8、下列关于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正确的是() A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困扰 B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动力 C 产生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与我们内心需要好人感受有关 D 只要学习好就不会产生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 9、面对学习压力我们应该认识到() A 适度的学习压力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B适度的学习压力会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但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C适度的学习压力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使我们更加优秀 D 适度的学习压力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10、在生活旅途中,没有不受伤的,坚持、再坚持就会成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在生活道路上有各种各样的坎坷,但一定会有人帮助自己 B 在生活道路上,只要受到心灵创伤才能坚强 C 在生活道路上,一切都是平淡无味的 D 在生活道路上,唯有选择坚强

如何成为一名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时代的知识分子群,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后备,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情况,决定着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的实现与否。所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要着重大意义和必要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那么该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呢?: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学习,包括动机职能、行为职能、知识职能等方面不断的追究进步,而且在宏扬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需要学习和发展社会。这要求大学生自己通过书籍、影片、舆论以及可以参加个人能力相关培训等手段学习。通过自身的学习,也是了解事物发展的内因,在认识时代的使命和自身压力后坚持学习,才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决定要素是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古话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只有自己不断的挖掘出先进的个人或者先进的事例才能从中学到认识,如果一个大学生在几年内学完了所有的课程且考生也通过,可是当他找工作的时候,他的思想品德也会是考察内容,人才市场需要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好多外资企业在招聘面试时故意设置考察个人素质的题目。因此大学生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国家,对个人也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应该如何才能够走对自己人生的下一步相当重要。 再者,大学生素质教育另外一个因素是外部条件,就是教育。为师,为父母者,都需要加强对学生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可以同过教学,谈话以及各种其他方式促使大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有句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很容易就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各个方面要求都很高,那么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就不断的更新自己,以适应这样好的优良环境,自身的素质也会自然提高,相反如果是一个形如黑社会的环境,那大学生自己想好也很难,因此要求社会、国家、学校等要合作努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那么怎样创造好的环境来提高大学生素质。比如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活动来达到提高大学生素质的目的。 提高大学生素质并不是很难的事,关键是要大学生每个人付出实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慢慢累积,日久必成大事!相信一定能够成功大学生中的精英。

专才比全才更适应社会发展一辩稿

专才更适应社会发展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方认为:专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人才是指有某种特长的人。专才指精通一、二门专业的人才。其特点是,致力于某一方面或学科的研究,在这学科中,有较深的造诣与功力。说明一点:既然专才精通该其领域的知识技能,显然也是熟知其领域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否则不能说在其领域有精深造诣。全才是指全面发展的人才,他是对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的知识面广博的人才。显然,专才没有全才涉猎面广,但专才比全才在其领域有更深的造诣和功底。社会发展指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运动过程。适应: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我方判断更适应社会发展的标准是:谁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说谁是社会发展急需的人。 第一,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与分工相对应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细,故专业也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社会中越来越细的分工,越来越多的领域要想进一步,深一步发展自然要求对该专业有着及其精深的造诣,显然专才满足了该需求。不仅如此,创新进步必须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现代社会要求分工,当然也要求整合。难道专才就做不到整合吗?我们说分工不等于分裂。分工要求的是更加有效的合作,大家想到整合,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合作,而合作谁更有效率?当然是该领域专才与该领域相关领域的专才合作更为有效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当然更需要专才了。 第二,专才拥有某一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会比全才更具有吸引力。而在复合交叉领域内,最终的研究与实现,也落实在单一领域。每一领域都有每一领域的专才,相比之下全才的个人作业缺乏效率,分工把精力集中于个别的领域,更有利于实现社会价值,适合社会发展。 第三,适应社会发展在于适应社会需要,人才与社会之间则是双向选择的关系,全才选择面广,却同一时间只能被社会选择其涉猎领域的某一领域,而且还有不确定性。全面广博只是炫耀的资本,分工细化的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的是高精尖的人才,也就是专才。 综上所述,专才更适应社会发展。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及其应用--由来、内容与启示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及其应用--由来、内容与启示 作者:陈禹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科学实验室 刊名: 系统辩证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YSTEMIC DIALECTICS 年,卷(期):2001,9(4) 被引用次数:91次 参考文献(11条) 1.贝塔朗菲;秋同;袁嘉新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 1987 2.维纳;郝季仁控制论 1963 3.钱学森;宋健工程控制论 1980 4.龚德恩经济控制论概论 1988 5.尼科里斯;普里高津;罗久里;陈奎宁探索复杂性 1986 6.哈肯;郭治安高等协同学 1989 7.钱学森;戴汝为;于景元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1990(01) 8.波索马特尔;陈禹沙地上的图案 1999 9.霍兰;隐秩序;周晓牧查看详情 2000 10.霍兰;陈禹涌现 2001 11.卢克莱修;方书春物性论 1981 本文读者也读过(4条) 1.谭跃进.邓宏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系统工程2001,19(5) 2.廖守亿.戴金海复杂适应系统及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期刊论文]-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 3.杨城.谢志龙.YANG Cheng.XIE Zhi-long复杂适应系统的多层级建模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2009,35(22) 4.邱世明复杂适应系统协同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学位论文]2002 引证文献(91条) 1.李栋华复杂适应视角的产业系统和产业竞争力[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1) 2.王静.王耀球.李维国基于CAS的化肥供应链建模方法研究[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09(12) 3.施宏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协同过程与功能结构[期刊论文]-情报杂志 2008(1) 4.任昊利.李新明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电子信息装备体系模型研究[期刊论文]-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8(5) 5.于冬.踪家峰.高璇面向城市信息系统的复杂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管理科学 2004(z1) 6.孙洪军.王治宝.刘大海基于Agent技术的证券市场庄家控股仿真模型[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16) 7.周毓萍.李清基于适应性学习机制商业银行动态能力提升的研究[期刊论文]-金融与经济 2011(12) 8.彭英.杨照.侯金伶复杂组织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电信企业为例[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11(1) 9.于夕真基于CAS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探索[期刊论文]-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0(z2) 10.饶明波.张淼.李凯.万晓冬基于Agent的坦克分队系统实体建模[期刊论文]-四川兵工学报 2010(9) 11.苏娜.陈士俊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科研团队成长机制研究[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 2009(2) 12.陆西宁.周延年政府人力资源离散动态预测模型的研究[期刊论文]-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8(4)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一部分模块一第二章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交往的品德复习习题1

第二章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交往的品德复习习题1 考点9个人与集体 1.(2017·江西11)(多选)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款民用大飞机C919成功实现首飞。国内有20多个省市、200多家企业、30多所高校参与了C919研制。研制团队勠力同心,实现了一百多项关键技术攻关。为了完成研发任务,有的人员长期离开年幼的孩子,有的放弃休假时间坚守工作岗位。这告诉我们(BCD) A.创新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B.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C.维护集体利益有时要牺牲个人利益 D.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 2.(2016·江西4)“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阎肃,一生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作品。他说,一首歌、一台戏,唱响它、演好它,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它是“红花绿叶相映美”的结果。从个人与集体关系看,阎肃的话告诉我们(D) A.个人对集体来说是不重要的 B.集体的力量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 C.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 D.集体的力量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 考点11和谐相处 (2017·江西4)让山里的孩子们走出大山,是“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江西奉新县澡下镇教师支月英最大的希望。为了这个希望,她用一生最好的年华,扎根深山36年,用爱燃烧自己的青春,为大山里的孩子们照亮前进的路,点亮精彩的人生。面对老师的这种大爱,作为学生的你(D) A.对老师的话应无原则服从B.要侍奉老师,赡养老师 C.应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D.要尊敬老师,感恩老师 考点12文明交往与文化交往 1.(2015·江西3)在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俄罗斯军人踏步时要将下巴扬起受阅,彰显自豪感;中国军人受特有的东方内敛文化影响则不要求扬起下巴,显得更加威严。这让我们认识到(D) A.各个国家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B.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C.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一切外来文化 D.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交相辉映 2.(2016·江西18)一位母亲给13岁的儿子买了部手机做生日礼物,并以书信的方式与儿子“约法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孙战森 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独立思考和自控能力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学习观念、升学与就业 战胜困难、摆脱逆境个人与集体关心社会、亲近社会情系民族文化与国家命运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3)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战胜困难、摆脱逆境) (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个人与集体) (5)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6)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情系民族文化与国家命运) 【学习重点】 (1)(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独立思考和自控能力)。 (2)(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学习观念、升学与就业)。(3)(个人与集体)。 【学习过程】 一、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独立思考和自控能力 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含义: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现象的很好说明。影响:消极表现在抑制个性的发展,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没有主见,墨守陈规。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智慧,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因此对于从众心理,我们要认真分析,做到有选择的从众,不能随意盲从,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2、好奇心(含义)好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之一。青少年好奇、好学、好动、好模仿,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知道为什么、探索其奥秘。(作用)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原因,同时也是培养兴趣的先导。青少年明辨好奇的对象,培养和保持正确的好奇心,对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如何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1)对于好奇的事物要明辨是非,择其善者而从之。(2)把合理的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3)培养兴趣,不盲目从众。 (4)要积极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1)独立思考能力要求全面、发展的思考问题,能够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并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能够随时检查和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发现错误和不恰当之处,并予以调整。(2)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善于根据长远目标或社会要求来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够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扰和诱惑,能够克制自己的冲动。 二、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学习观念、升学与就业1、如何正确认识学习压力? 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关键在于如何辩证的对待压力。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干劲,提高学习效率;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增加,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身心健康。 2、导致学习压力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缓解? (1)自身方面的因素:如得失心太重、期望值过高、准备不充分等。 (2)外在方面的因素:如课业负担较重、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考试竞争过于激烈等。在学习压力面前,一味抱怨外在因素反而会加重压力感,积极的态度则是努力调节自我,变压力为动力。具体的方法: 3、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克服考试焦虑要“对症下药”,即根据考试焦虑的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调控方法,如: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4、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1)端正学习动机,知道学习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是将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需要。 (2)培养学习的兴趣。(3)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5、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1)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各行各业的人们所从事的正当工作,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可少的,对社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2)应届的初中毕业生,不管是考入普通高中、升入中等专业学校或职业高中,还是就业,都面临着人生选择的问题。要做出合理的选择,就要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指导,认真衡量自身实际,仔细推敲选择的出路,做好升学或就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三、战胜困难、摆脱逆境 (做法)1、如何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逆境?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逆境,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用;认识到战胜困难和摆脱逆境能使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2、怎样才能战胜困难、摆脱逆境? 需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往往能在困难和逆境面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掘潜能,积极解决问题,最终取得成功。 四、个体与集体 1、如何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人的一生始终生活、学习、工作在各种集体之中,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集体。因为个人的许多基本需要,必须通过集体才能得到满足。个体如果游离于集体之外或者被集体所排斥,势必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 (2)集体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每一个个体,因为集体的规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集体的利益需要大家共同维护,集体的发展壮大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如果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同心同德,不仅会增强集体的“合力”,而且会增强每一个集体成员的力量。 (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体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2、如何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不但体现在服从集体的安排、为集体出谋划策、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而且更多地体现在每一个集体成员的日常交往和活动之中。 (2)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互相理解、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公平竞争、分工合作、利益分享等,都能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增强机体凝聚力。 五、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1)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危机时期民众心态的分析与模拟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危机时期民众心态的分析与模拟 通过对危机状态下社会行为、心态状况方面的考察、分析和模拟,以复杂适应系统的观点分析了SARS爆发至消亡的一个月时间内,民众在行为、情绪、压力等方面的变化及特征。以网络调查得到的数据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反映民众行为、心态的各项变量间的相互关联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统计分析得到的定量模型,通过设定微观主体的行为规范,建立了基于主体的计算机模型。在该模型上,通过模拟分析一些可控因素对于稳定民众情绪、缓解社会压力的效果,发现了如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对防治手段的了解程度等影响比较突出的关键因素,为危机条件下制定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标签:SARS;复杂适应性系统;计算机模拟;社会心理 一、研究背景 对社会心理、行为模式的分析和预测,是一个综合的危机预警和应对机制构建过程当中不能不考虑的重要课题。一些心理学研究者从流言、临床心理咨询、公共卫生体系等多个角度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基于风险认知理论构建统计模型对心理预警和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就深具启发性。 我们认为,这一课题涉及政治、心理、经济等许多学科领域,其范围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使我们不能孤立地、静态地思考问题,必须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针对2003年SARS时期民众社会心态和行为现状展开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危机事件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二、模型建立 (一)研究思路 本次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当时的社会心理状况加以采集汇总,然后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反映民众行为、心态的各项变量特点进行概括,并对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进行深入分析和抽象总结,进而得到定量的统计模型。 考虑到我们分析的对象是民众的心理、行为模式,我们所要考虑的整个系统是由众多处于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个体(人)所组成的,作为个体的人不仅仅是外界环境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同时也是构成环境的一部分,他们能通过与其他个体和外界之间的交流相互影响,不断地进行适应性的变化,因此这些个体可以被认为是具有适应性的活的“主体”。所分析的系统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主体的这种适应性。我们所面对的系统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特点,根据这种观点,我们可以建立基于主体的计算机模型,使研究更进一步。在构建计算机模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又比较困难的问题就是对主体行为规则的抽象和设计,这里我们利用统计分析得到定量模式,比较方便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