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病例讨论ppt课件

尿路感染的护理计划

尿路感染的护理计划 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根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孤立或散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再感染和细菌持续存在,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 根据感染发作时的尿路状态又可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及尿脓毒血症。尿路 感染常多发于女性,尤其多发于性生活活跃期及绝经后女性。常见的护理问题有:I ?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2 .排尿异常与膀胱、尿道炎症有关。 —、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相关因素] 1.感染。 [主要表现] 1.体温增高,呼吸变快,口干,全身肌肉酸痛。 [护理目标] 1.体温降到正常范围 [护理措施] 1.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体温的变化。 2?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合适,注意保暖,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 3.鼓励病人多饮水,摄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4.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退热药。

5.加强个人卫生,如口腔卫生、会阴清洁、皮肤清洁。 [重点评价] 1.体温降到正常范围 二、排尿异常与膀胱、尿道炎症有关。 [相关因素] 1.尿频、尿急、尿痛 2.感染。 [主要表现] 1.尿频、尿急、尿痛 [护理目标] 1.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 1?休息: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取屈曲位,尽量勿站立或坐直;保持心情愉快,防止过分紧张加重尿频。 2.增加水分摄入:尿感者每天摄水量不低于2000ml,保证每天尿量在1500ml以上。 3?保持会阴的清洁,不憋尿。 4.缓解疼痛:指导病人进行膀胱区热敷或按摩 5.遵医嘱用药。

尿路感染护理

(每二周一次)科室:神经外科 时间地点授课人 主持人课时 参加人员 主题尿路感染患者护理 内容: 一、概述 尿路感染可从无症状性菌尿至引起脓毒血症的严重肾感染等各种临床情况。尿路感染是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入侵尿路引起感染,产生脓尿和菌尿,是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留置导尿管是最主要的原因。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其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主要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和脓尿,也可有终末血尿等。严重感染者可出现寒战、高热、腰痛、排尿困难等。若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 2.体温过高。 3.排尿异常。 三、护理措施 1.疼痛护理:采用局部按摩或热敷的方法解疼痛,必要时這医嘱给予镇痛药,并观家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2.诱因:去除积极查找尿路感染的谲因,矫正尿路畸形,解除尿路梗阻,积极治疗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 3.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四、健康宣教 1.向患者详细介绍尿路感染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并配合参与治疗。 2.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日常生活中要多饮水、不憋尿。 4.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劳逸结合。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用清水中洗会阴部2次,或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大便后清洗会阴,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增加会阴清洗的次数。避兔使用高锰酸、盐水、硼酸等清洗会阴部 6.妊娠5个月以上者,睡觉以侧卧位为宜,避免因子官压迫输尿管导致尿流不畅。 7.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者。养成"二次排便"的习惯,即在排完尿后数分钟再次排尿,以便冲刷输尿管和尿道,必要时在尿控学专家的指导下进行间歇清洁自我导尿以保护肾功能并降低感染可能性。 8.遵医嘱服药,抗生素应餐后服用。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时,应多饮水并服碳酸氢钠,以增强疗效。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本病以妇性多见。老年男性因前列腺肥大,尿感发生率可增加。老年男性和女性的发生率可高达10%,但多为无症状性细菌尿。有症状的尿感,仍以育龄期的已婚女性多见。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本病多为细菌直接引起的尿路炎症,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约占70%以上,其次依次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沙雷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偶见厌氧菌感染。另外,其他微生物侵入尿路也可引起尿感。我重点阐述细菌感染引起的尿路炎症。 二、发病机制 1、感染途径上行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由于女性的尿道较男性短而宽,且尿道口离肛门近,尿道口常有肠源性革兰阴性杆菌寄居,在诸如性交等情况下,这些细菌可进入膀胱,故受感染的机会增高。此外,可见少量的血行感染。 2、机体抗病能力正常情况下,细菌可进入膀胱,但并不都能引起尿感的发生。这与尿液的冲刷作用、尿路黏膜的杀菌能力、男性前列腺的杀菌作用及尿液不利于细菌生长等因素有关。 3、易感因素在各种易感因素影响下,尿路抵抗力会被削弱,容易发生尿感。最主要的易感因素是尿路的复杂情况(如尿路结石、尿道异物、肿瘤、膀胱-输尿管反流、多囊肾等)所导致的尿流不畅,其尿感的发生率较正常者高12倍,有这种情况的尿感称复杂性尿感。泌尿系统畸形人,会因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发生尿感。此外,长期卧床的慢性病、艾滋病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会因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易发生尿感,。其他常见因素有尿道内或尿道口周围的炎症病变、局部使用杀精化合物避孕、导尿和尿路器械检查、遗传因素等均可增加尿感的易感性。 4、细菌的致病力细菌进入膀胱能否引起尿感与其致病力有很大关系。如大肠杆菌,只有少数具有特殊致病力的菌能引起症状性尿感。细菌的致病力决定于其对尿路上皮细胞的吸附能力。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尿路感染病人得护理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就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就是膀胱炎。本病以妇性多见。老年男性因前列腺肥大,尿感发生率可增加。老年男性与女性得发生率可高达10%,但多为无症状性细菌尿。有症状得尿感,仍以育龄期得已婚女性多见。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本病多为细菌直接引起得尿路炎症,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约占70%以上,其次依次就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沙雷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与葡萄球菌。偶见厌氧菌感染。另外,其她微生物侵入尿路也可引起尿感。我重点阐述细菌感染引起得尿路炎症。 二、发病机制 1、感染途径上行感染为最常见得感染途径。由于女性得尿道较男性短而宽,且尿道口离肛门近,尿道口常有肠源性革兰阴性杆菌寄居,在诸如性交等情况下,这些细菌可进入膀胱,故受感染得机会增高。此外,可见少量得血行感染。 2、机体抗病能力正常情况下,细菌可进入膀胱,但并不都能引起尿感得发生。这与尿液得冲刷作用、尿路黏膜得杀菌能力、男性前列腺得杀菌作用及尿液不利于细菌生长等因素有关。 3、易感因素在各种易感因素影响下,尿路抵抗力会被削弱,容易发生尿感。最主要得易感因素就是尿路得复杂情况(如尿路结石、尿道异物、肿瘤、膀胱-输尿管反流、多囊肾等)所导致得尿流不畅,其尿感得发生率较正常者高12倍,有这种情况得尿感称复杂性尿感。泌尿系统畸形人,会因机体得抵抗力下降而发生尿感。此外,长期卧床得慢性病、艾滋病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得病人,会因机体得抵抗力下降而易发生尿感,。其她常见因素有尿道内或尿道口周围得炎症病变、局部使用杀精化合物避孕、导尿与尿路器械检查、遗传因素等均可增加尿感得易感性。 4、细菌得致病力细菌进入膀胱能否引起尿感与其致病力有很大关系。如大肠杆菌,只有少数具有特殊致病力得菌能引起症状性尿感。细菌得致病力决定于其对尿路上皮细胞得吸附能力。

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尿路感染作为一种危害性非常大,发病率高的疾病,很多人都饱受着这种疾病的侵害。对待尿路感染我们不仅需要尽快接受科学的治疗,还需要做好正确的护理措施,这样才会让病情尽快好转。患上尿路感染的人,一定要休息,最好是卧床休息1周的时间,同时患者也不要做一些重体力活。 ★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l)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休息:急性发作期的第1周卧床休息,慢性的肾盂肾炎一般也不宜从事重体力活动。 (2)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饮食及饮水指导:进食清淡并且要含丰富的营养的食物,补充多种维生素。多饮水,一般每天饮水量要在2 500ml以上,督促病人每2h排尿1次以冲洗细菌和炎症物质,减少炎症对膀胱或者是尿道的刺激。

(3)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高热护理。 (4)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疼痛的护理:肾区疼痛为肾炎症所致。减轻疼痛的方法就是卧床休息,立或坐立,因为站立时肾受到牵拉,会加重疼痛。采用屈曲位,尽量不要站 (5)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药物护理:遵医嘱给予的抗菌的药物使用,如口服复方磺胺甲嗯唑期间要注意多饮水,并氢钠,以增强疗效、减少磺胺的结晶的形成。尿路感染的疗效的评价标准是:①见效:治疗后要复查菌尿转阴。②治愈:完成抗菌的药物疗程后,菌尿转阴,于停用抗菌药物l周和1个月分别复查1次,敞口无菌尿,则可认为尿路感染已治愈。③治疗失败:治疗后持续菌尿或复发。 (6)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清洁中段尿培养标本的采集:向病人解释检查的意义和方法。做尿细菌定量培养时,最好用清晨第1次清洁、新鲜中段尿液送检。为保证培养结果的准确性,留

取标本须注意以下几方面:宜在使用抗菌药物前或停药后5d标本;留取标本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先充分清洁外阴、包皮,消毒尿道口,再留取中段尿,并在1内做细菌培养,或冷藏保存;标本中勿混入消毒药液,女性病人留尿时注意勿混入白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