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考研考研考点精编(含历年真题解析)》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考研考研考点精编(含历年真题解析)》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考研考研考点精编(含历年真题解析)》

目录

Ⅰ序言 (5)

Ⅱ考前必知 (7)

Ⅲ复习方略 (8)

Ⅳ考试分析 (10)

一、考试难度 (10)

二、考试题型 (11)

三、考点分布 (11)

四、试题分析 (12)

五、考试展望 (13)

Ⅴ复习指南 (15)

Ⅵ核心考点解析 (29)

《材料力学》 (29)

第一章绪论 (29)

第二章拉伸、压缩与剪切 (38)

第三章扭转 (55)

第四章弯曲内力 (59)

第五章弯曲应力 (62)

第六章弯曲变形 (67)

第七章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 (72)

第八章组合变形 (78)

第九章压杆稳定 (84)

第十章动载荷 (89)

第十一章交变应力 (93)

第十三章能量法 (97)

第十四章超静定结构 (108)

Ⅶ往年真题与答案解析 (121)

往年考研真题试卷 (121)

吉林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21)

吉林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24)

吉林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27)

吉林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30)

吉林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33)

吉林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37)

往年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141)

吉林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41)

吉林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51)

吉林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60)

吉林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69)

吉林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78)

吉林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88)

Ⅰ序言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考研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以下简称《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是联合专业课老师根据学校指定教材精心研发和编写的考研全程备考教辅,既从宏观视角构建学科知识框架,又从微观层面对核心考点、历年真题进行全面解析,可节省考生梳理教材的大量宝贵时间和精力,使考生复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主要内容

考前必知:包括历年报录情况、学费与奖学金等,信息面全、可靠性高,考生可对专业课的考研情况了如指掌。

复习方略:详细阐述考研专业课高分复习策略,推荐最有价值的相应复习参考书目,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最佳复习方略。

考试分析:包括考题难度分析、考试题型解析、考点章节分布、最新试题分析、考试展望等,使考生在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迅速掌握复习重点、难点内容。

复习指南:包括复习提示、知识框架图。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有助于考生通晓各章节的主体内容和结构,快速形成学科体系、强化记忆。

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该内容相当于笔记,但比笔记更系统、更全面、重难点也更分明。

往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往年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能有效指明复习方向,并且往年真题也常常反复再考。该内容包含往年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每一个题目不但包括详细答案解析,而且对考查重点进行了分析说明。

二、主要特色

立足教材,夯实基础。以指定教材为依据,全面梳理知识,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让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学科基础知识有全面、扎实、系统的理解、把握。

注重联系,强化记忆。复习指南分析各章节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各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帮助考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串联零散的知识点,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存储,提取和应用。

深入研究,洞悉规律。深入考研专业课考试命题思路,破解考研密码,为考生点拨答题技巧。

三、使用说明

1、全面了解,宏观把握。

备考初期,考生需要对《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中的考前必知列出的历年报录情况等考研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合理估量自身水平,结合自身研究兴趣,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为考研增加胜算。

2、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基础阶段,考生应借助《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中的考试分析初步了解考试难度、考试题型、考点分布,并通过最新年份的试题分析以及考试展望初步明确考研命题变化的趋势;通过认真研读复习指南、核心考点解析等初步形成基础知识体系,并通过做习题来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知识点,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过好基础关。

3、强化复习,抓住重点。

强化阶段,考生应重点利用《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中的复习指南(复习提示和知识点框架图)来梳理章节框架体系,强化背诵记忆;研读各章节的核心考点解析,既要纵向把握知识点,更应横向对比知识点,做到灵活运用、高效准确。

4、查缺补漏,以防万一。

冲刺阶段,考生要通过巩固《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中的核心考点解析,全面研究往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通过分析,提炼出命题思路和要点,有效把握专业课往年出题方向、常考章节和重点章节,做到主次分明、有所侧重地复习,并加强应试技巧。

5、临考前夕,加深记忆。

临考前夕,应重点记忆核心考点解析中的五星级考点、浏览知识点框架图,避免考试时因紧张等心理问题而出现遗忘的现象,做到胸有成竹走向考场。

Ⅱ考前必知

一、学费与奖学金

(一)学费

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二)奖助学金政策体系

学校奖助学金分为国家奖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等。此外还根据实际需要设立部分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按岗位工作发放津贴。

1.国家助学金

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2000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每年发十个月)。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

2.学业奖学金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额主要以具备参评资格的学生人数为基数按比例进行分配,名额向基础学科、亟需学科倾斜。对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本科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优秀研究生给予第一学年的学业奖学金。

Ⅲ复习方略

首先,说一下复习的时间问题,好多考生对这个问题感到迷惑,对于大学学过材料力学的考生,可以在9月中旬着手复习,最晚在10月初复习,对于没有学过材料力学的一定要早做准备,最好在八月中旬开始复习,以免后来复习任务重,比较慌张,看的不仔细。下面说一下复习策略:

(1)从基础知识入手

俗语说,万丈高楼平底起,任何事情的开始都是从基础开始的,专业课复习也不例外。所以最重要的当然是课本了,刘鸿文版的《材料力学》分上下两侧,基础知识讲解在上册,第二册重点讲能量法和超静定,首先考生要对课本的大致内容有所了解,对着考研大纲标注哪些是重点章节,哪些地方出计算题,哪些地方出简答题,证明题等,然后有重点地看。课本上的例题,公式,以及公式的推导过程都要弄清楚,教材最好看3遍,至少两遍。每章的例题也要看,因为很有可能就出与其相关的。

(2)从笔记入手,完善复习

这里所说的笔记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考生自己在复习的过程中自己整理的笔记。这部分笔记由于要考生自己去整理,因此整理的时候建议考生多看多对比,除了指定教材外也要多看看其他的辅导参考书,用于完善自己所整理的笔记。

另一方面的笔记是指,别人整理的专业课笔记。由于有的专业课不开设专业课辅导班,因此对于外校考生,尤其是外地区考生,专业课笔记就尤为重要。可以说,笔记是对指定参考书最好的补充。如果条件允许,这个法宝考生一定要志在必得。在具体操作上,应先复习书本,后复习笔记,再结合笔记来充实参考书。笔记的搜集方法,一般来说,有的专业比较热门,可以在市面上买到,还有的专业由于相对冷门,那么考生就需要和该专业的同学建立联系,想办法把笔记拿到手,或者参加一些考研辅导班进行专业课辅导。

(3)从真题入手,找准复习前进方向

由于历年真题集中体现了该专业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所以考生自己在复习的时候要重视真题。通过真题,考生对专业课考试的试卷题型、考查范围和重点内容等会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在做第一遍真题时,不要在意自己做的对错,因为刚开始复习,对重难点还不是那么清楚,所以可能有的知识点没有重点看,这时候不要气馁,再回过头看课本,然后过一段时间再做一遍真题,这时候应该思考老师出题的思路,风格,尽量每道题都会做,此时不要求做题速度,重点是查缺补漏,临近考试的一个月,基本上隔三天就做一套真题,这时候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可以为自己每次做的打出成绩,一直坚持到上考场前。在此提醒考生在选真题集的时候要选用本专业综合实力最强的招生院系的历年专业课真题,因为这些真题的质量会更高,对于自己复习提高的效果也更好。

(4)多动手练习,熟能生巧

材料力学不像文科那样,需要记忆很多东西,它主要考查计算,所以考生的计算能力一

定要强,不但算的快还要算的准,这就要求考生平常复习时,切勿眼高手低,觉得这道题目简单而忽视过程,一定要完完整整地写出过程,而且真题的重复率比较高,考生可以从历年真题中找到常考的结构,对一些基本结构的弯矩图能记准,记牢,再考场上能很快画出,这样对解题的速度有很大的提高。如果每个结构都分析外力,然后画内力图,这样大大浪费时间,尤其像2013年,好多考生也就刚刚做完,连检查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要求考生在平常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动手,这样在考场上才能熟能生巧,取得高分。

考研使用教材:

865材料力学科目考研指定参考书目:

《材料力学》(第二版)聂毓琴,孟广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Ⅳ考试分析

一、考试难度

1.考试难度

吉林大学865材料力学科目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考试的难度适中。对于材料力学这门课,主要围绕四种基本材料变形(拉压,剪切,扭转,弯曲),其中以弯曲的考点考查最多。刘鸿文编写的第五版《材料力学》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在考试中占得比重较大,下册主要讲能量法,由于能量法解题方便快捷,所以考生一定要掌握,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计算能力一定要强,尤其体现在2013年的试题中,2013年试卷难度适中,但计算量较大,很多考生因为计算错误而没有取得高分,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动手练习,不能眼高手低,觉得这道题会做而不写过程,一定要按考场上做题一样,完完整整地写出解答过程。

通过近几年的真题分析,我们发现在专业课命题上,有如下规律:

(1)专业课总分150分,每年考题非常固定,十道大题,每题大约15分左右。

(2)在每一年的专业课试卷中,知识点考查非常固定,画内力图,组合变形校核,应力分析,压杆稳定,动载荷,交变应力,能量法求变形,一次超静定,有时还会涉及拉压实验,及一些简单的问答,基础概念性的问题极少出现,但考生也应注意,平常多看看,记一记。

(3)重要的已考点考研专业课试卷中,很多考点会反复出现,一方面告诉大家这是重点,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家记忆重要知识点,灵活掌握各种答题方法。所以对于反复考查的知识点,一定不要局限于答案,而要对答案进行变化。

(4)反复变化的出题方式近年考研试题中,有些考点反复考查(如组合变形校核,应力分析,压杆稳定,动载荷,交变应力,能量法求变形,一次超静定),但是却经常会变换题型来考查,例如第七章的应力应变分析,往年都是直接给出一个单元体,然后给出5个小问题,而2013年确是考生要从给出的题目中画出单元体,计算出各个方向的应力,这就比较费时间,而对四种常用强度理论的考查也是比较新颖,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小问答题。虽然考查的形式千变万化,但是考的内容还是基础,只要基础掌握好了,自然能稳操胜算。

(5)从多年的历年真题分析看,很多题目都是课本上的原题。如2008年第10题,2009年第9题,2012年第9题都是课本上的例题。这就是说,在专业课的复习过程中,应基于课本,课后习题是最好的练习题。要做到课后习题基本会做,课本习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都已掌握,这样,无论题目如何变化,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2、出题风格

吉林大学865材料力学科目的考试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偏向于对基础知识点的考查。而且每一年的题目基本都是稳定的,计算题以及作图题,但考查的知识比较广泛,每年考查的知识点相似,便于考生掌握重要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最初要全面的复习参考数目的知识点,后期应该结合专业课真题复习,历年经常出现的题目应作为重点知识点进行复习。

二、考试题型

865材料力学科目的考试题型主要有作图题,计算题这两种,偶尔也出简答题,不过从历年考题来看,只考查过一次,所以考生重点掌握作图和计算这两种题型。

1.作图题

作图在材料力学考题中应该是贯穿整个试卷,每一道题都会作图,做多了题目以后考生会发现,整个过程就是在画图,套公式,得结果。历年真题中,第一道就是画图,一般15分,画内力图,这道题相对比较费时间,所以考生要准确快速的画出,这就要求考生平常要多练,对一些基本结构的内力图要熟练于心。

2.计算题

计算题是从考试到结尾一直在做的事情,865材料力学科目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它只有十道大题,每道都是计算题,而且计算量都不小,稍微出一点错,这道题可能就不得分了,所以考生务必注意。

3.简答题

这类题目极少出现,一般会在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拉伸试验和第十一章交变应力出题,所以考生多看看这三章的内容,尤其是需要记忆的东西,一定要记牢。

4.证明题

这类题目出的概率也不大,出题会在第七章应力应变分析,第九章压杆稳定及第十三章能量法这三章出题,考生只需重点看这三章即可。

三、考点分布

《材料力学》

四、试题分析:以2012年为例

吉林大学865材料力学科目2012年的专业课考试题目相对简单,紧扣课本,充分考查了考生对指定教材的熟悉及掌握程度。相对于前几年(从2007年起)的考试题目,今年的专业课试卷是平稳过渡,和我们预测的是大致相同的。

首先,从题量上来说,2012年基本与前几年保持一致。其次,从题型上来说,也是基本保持一致,但出现了三道小证明题,看到证明考生或许有些慌张,但仔细分析,这三道题目都比较容易,也是比较基本的题型,只是换了中考查方式。

再次,从考研的侧重点上来看,本次试题和以往的考查重点一样,第一题和往年一样给出一个结构画出其内力图,比较常规的题目;第二道题目考查第八章组合变形的知识点,和往年一样,都是设计结构的直径;第三题考查第七章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是比较基本的题目,只要记准公式就能轻松做出;第四题考查第六章的内容,求结构的变形,这种

类型的题目几乎也是每年必考,根据十三章能量法的图乘法能很快求出;第五题考查第十四章超静定结构,超静定每年必考,分值一般较大,考生要多练习,掌握技巧,一般只要能找准变形协调方程,题目就相对容易;第六题考查第八章动载荷的知识点,动载荷只要记住一个原理,求出动载荷系数,其余按景定结构做即可;第七题考查第九章压杆稳定的知识点,也是每年必考,一般结合第五章弯曲强度来考,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只要按部就班的做,一般都能最对;第八题考查第十一章交变应力的知识点,也是每年必考,属于记忆的部分,相对容易;第九题分三个小题,第一题考查平面几何性质,可能考生没有复习,这部分内容在课本附录中,以理解为主;第二题考查第十三章互等定理,能量法章节是重点,一定重点掌握;第三题考查压杆稳定的推导,掌握课本上的推导过程,举一反三,所有的压杆稳定就都能推导。

因此,从整体看,这份专业课试卷的难度不大,偏向于考查基础知识的应用,不存在难题和怪题。

综上,2012年的考研真题比较平稳,重点仍考查考生对指定教材的熟练程度,考查考生对课本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考查的知识点,题型也基本与过去相似。

五、考试展望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今年,我们认为吉林大学865材料力学科目考研真题会呈现以下趋势:

1.每个章节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基本是和过去相似,课本上的基本概念,一些常用的公式,定义仍然是考试的热点。考生复习的过程中,可参照第三节所列出的各章节知识点分布,掌握考试重点。

2.从题型上来看,仍计算题为主,题量以及题型会保持稳定。

3.根据上面的展望,可以列出今年考研有可能出现的知识点:

Ⅴ复习指南

编写说明:

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考研初试科目材料力学,官方指定教材有两本:一本是《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另一本是《材料力学》聂毓琴,孟广伟机械工业出版社。而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大学期间学的都是刘鸿文这一本,这本书对材料力学的讲解非常清晰,很适合作为考研备考书。聂毓琴、孟广伟版本的《材料力学》在内容、讲解的知识点与刘鸿文这一本的一样,只是章节顺序有所不同,所以本考点精编(含真题解析)主要以刘鸿文版的《材料力学》编写的,考生完全不用担心会有知识点没复习到的情况。刘鸿文这本书是材料力学最经典的教材,只要考生能认真复习,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材料力学》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节包括10个知识点,材料力学的任务,可变型固体的性质及基本假设,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变形与应变的概念,杆件的分类,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其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6个,材料力学的任务,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变形与应变的概念。

在历年考题中,本章只出现过一次,是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的(回答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所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理清知识点,重点记忆即可。

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通过熟悉教材内容,理解并记忆材料力学的任务,要通过练习学会截面法的应用,理解应力的概念的时候要用极限的思想。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构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

1.连续性假设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2.均匀姓假设

绪3.各向同性假设

内力的概念,初步掌握截面法计算内力的方法

正应力,切应力,正应变,切应变的基本概念

四种基本变形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

第二章拉伸、压缩与剪切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主要介绍了轴向拉,压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首先介绍了轴力的计算,轴力图的绘制,三种强度问题的计算方法,然后介绍了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变形量及解决一次超静定的方法,最后介绍了材料在拉压变形中的力学性能(实验)。

在历年考题中本章多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偶尔也会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简答题通常是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做考查,即是实验的部分,这也是本书中唯一能考实验的地方,所以应当重视。

复习上建议考生首先要理解透拉压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能快速准确的绘制内力图,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三种强度计算问题,最后,牢记常考的实验内容。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拉轴力的计算和轴力图的绘制低碳钢拉伸试验伸典型的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及相关指标

压横截面上的应力计算,拉压强度条件及计算铸铁压缩

缩纵向变形

剪拉(压)杆的变形计算

切横向变形

轴向拉伸或压缩的应变能

拉压超静定的基本概念及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第三章扭转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的重点是外力偶矩的计算,要记住公式,圆轴扭转是的强度条件与刚度条件,剪切与挤压的强度条件,要准确掌握。校核是本章重点。

在历年考题中本章从未单独命题,但仍然是材料力学的基础,在第八章的组合变形计算中应用较多,所以考生不能忽视,应打好基础,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复习上建议考生能理解扭转的受力特点,能快速准确地画出内力图,熟练掌握圆轴扭转的强度与刚度校核计算。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概念

扭转受力特点

变形特点

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

扭薄壁圆筒的切应力

纯剪切

转互等定理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第四章弯曲内力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的重点是要准确的画出内力图,要多做练习,这是考试时的第一道大题,也是必考题,要通过理解和练习掌握内力图的规律,前提是正确的列出平衡方程,并求出支反力。

在历年考题中,本章都会出一道大题,而且都是第一道题目,考查画内力图。由于是第一道题目,所以考生要能快速作答,考场上好多考生在这道题目上浪费的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后面题目完不成,因此考生应引起重视。

复习上建议考生能准确掌握截面法的概念,对前面几章的内容熟练掌握,然后通过练习能记住几种典型的受力结构内力图的画法。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求解各种形式静定梁的支座反力

弯明确剪力和弯矩的概念,理解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规定

曲计算任意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的数值

力建立剪力和弯矩方程

剪力和弯矩

正确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第五章弯曲应力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的重难点是正应力和切应力的求法,以及强度条件。对一些材料力学的概念名词有所了解,如弯曲中心,型心主惯性轴等,最后要知道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

历年考题中本章很少单独命题,常常以组合变形的方式出现,然而弯曲是材料力学课程中最重要的章节,试卷中60%的题目都会涉及弯曲变形,因此考生一定要重视。

在复习过程中,要了解纯弯曲梁弯曲正应力的推导方法,熟练掌握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最后了解提高梁强度的主要措施。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

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

弯弯曲切应力合理安排支座

曲降低M max

应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合理布置载荷

力增大W Z 合理设计截面

合理放置截面

第六章弯曲变形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为非重点章节,只要能理解其中的一些概念即可,对一些求解方法如叠加法求变形有一定的了解,求刚度及变形主要用到以后的能量法。

在历年考题中,本章很少出现大题,一般以解答题为主,不会涉及计算,考生要能画出一些基本变形的挠曲线就可以了。

复习上要先理解挠度与转角的概念,知道用积分法求解的公式,但不用计算,然后了解叠加法的概念,为以后的复习做好准备。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挠曲线的微分方程

弯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

曲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变基本概念

形简单超静定梁

求解方法

第七章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

一.本章复习提示

本章的重点是应力极值的求法,特别是正应力,二向应力圆及三向应力圆的画法,要了解胡克定律,四大强度理论是重点,要通过一定的练习达到熟练的地步。

在历年考题中,本章都会出一道大题,分值在15--20分左右,通常会有五小问,只要记住公式,拿满分是没有问题的。

在复习的时候首先要了解一些概念,然后就是记公式,只要把公式记准,这道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二.本章知识框架图

应力状态的概念

应二向应力状态分析

力三向应力状态

应广义胡克定律最大拉应力理论

变四种常用强度理论最大伸长拉应变理论

最大切应力理论

形状改变比能理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