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督学督导案例3篇

责任督学督导案例3篇
责任督学督导案例3篇

责任督学督导案例3篇

【篇1】

【案例背景】

1所学校常规教学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着1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着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作为学校督导员,如何解决学校在常规教学方面的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在督导工作中,对常规教学进行督导是督导室的任务之1,对教学进程和效果进行检查评价,催促教师不断地提高本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对学校教学工作总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和催促,能够为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根据。

【案例描写】

20xx年11月,学校督导室在对学校常规教学工作进行督导时,发现了1些我校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部份教师课堂教学方式陈腐,有些教师存在拖课现象,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批改不够细致,有些教师试卷讲评课效果不佳。教研组的每周的教研活动总是会有人有课调不开,评课时,大家多半也是唱“赞歌”,不讲真话,也不愿意说实话,隔靴搔痒,活动收效甚微。

是直接地跟学校“摆事实”、“讲道理”,检查、督导,强势干预?还是间接的引领、指点、催促他们弄好常规教学?我首先分析了学校出现这问题的缘由。选择了引导、催促的方式来帮助学校强化常规教学,重视教学进程,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针对发现的问题,结合我们西流河中学采取的“堂堂清”教学模式,我和王波兵校长、分管束学工作的刘桂明副校长和教务处、年级组的同志召开了1次座谈会,提出了我发现的1些问题,并拿出了我的建议,大家1致认为,学校在常规教学上的问题是存在的,乃至是严重的,我的建议

是公道的,针对性很强,最后大家统1了认识,结合学校实际和特点,构成了以下共鸣。

1、全面加强集体备课制度,把课堂教学交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讨论,明确在教学中“活”字,并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师生互动的内容和时间、学生自主和互动交换的学习内容和时间进行探讨,对缺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换、探究质疑的课堂教学方案实行1票否决制。在目前实施的进程中,教师的反响强烈,但在学校领导的耐心引导下,教师正在逐渐适应,并积极参与,推动情势和效果很好。

2、加强校际交换,全面增进教学改革。为了让更多的教师了解和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建议学校与其他学校加强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向兄弟学校学习,帮助教师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构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我的牵头下,教科室带队,分学科安排带教研组长和部份骨干教师到仙桃市第3中学听课交换,进行学习。并约请3中的部份老师到我校上课示范、讲座指点,同时在学校里展开课堂教学的讨论,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制定以学生为主体的备课、评课标准,展开情势多样的课堂教学比赛,面向全部学生切实提高教学效益。经过近1段时间的学习和讨论,我参与并会同教务处、教科室和教研组长1起制定了1套符合学校实际的教案、课堂教学评比标准(初稿)。其中明确把“对学生长时间学习发展有益”作为核心。要求在课堂上创设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有主动学习、合作交换、探究质疑的进程和充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作为教案、课堂教学的主要评价根据。同时对教师每堂课是不是对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进行测试评估,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督导室和教导处加大了平时巡课的力度,不定时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了抽查、检查,大部份教师能够依照要求,认真备课,个别教师备课反思不深入,检查后立即就将检查结果及时向各教师反馈并催促其改进。我还常常深入教学第1线展开听课评课活动,对授课教师好的方面予以充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本人及教研组进行反馈。学校领导对我的督导工作是10分重视的,认真配合,教师们对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能虚心接受,努力改进。

【案例反思】

作为督导员,1定要增强督学责任感,善于从细节中发现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督导员要置身于学校当中,做师生的良师益友。督导员是为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服务员,不是甚么“钦差大臣”。推动督导创新,增强督导的亲和力。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讲求方式方法,在和谐的氛围中引领学校发展。

教学工作与教育督导工作,其根在于亲近并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其本在于提升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质效,其魂在于服务与创新,其职能底线在于充分发挥对教育工作的调查和指点。身为督导员,身为西流河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层中的1员,身上担当的是对学校发展监督和指点的重担,相信在全部教师的配合努力下,1定会开辟出更宽更广的教育天地。

【篇2】

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是深化教育督导改革、将中国教育督导制度走进大众、深入人心的重要举措。xx县政府迅速响应,积极探索,责任督学挂牌工作展开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我本人有幸成为责任督学中的1员,深感责任重大。在工作实践中我的体会是,

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还刚刚起步,虽然我们在承当“教育警察”的角色,但社会、学校订这件新兴事物的了解和接纳程度其实不高,我们在工作中有许多困惑和阻力。与以往的专项评估督导和定期督导不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属于常常性督导,常常性督导的特点是责任督学要频繁的、不定期的下到学校展开工作。初次下学校,校长们还是热忱欢迎的,但去的次数多了,难免有抵牾情绪,毕竟督学是上级行政部门派来的,1来不希望学校内部的事情被督学知道太多,2来也怕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3是对责任督学的督导水平和能力持怀疑态度。

[案例描写]

9月6日下午,我在对xx镇古堂小学进行开学工作督导,离开学校时,恰好学校放学,我在学校大门处视察学生离校情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学生离校时大门口拥堵,接学生的家长在门口路段拥堵无序,而且还有用农用3轮车接送学生的现象,很多用摩托车接学生的家长不戴头盔(更不用说给学生豫备头盔了)等,针对这类情况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的情况,我及时与学校校长等人作了以下沟通:第1、向学校指出,交通安全事故,对学校和家庭是把双刃剑,学生即便是离开了校园出的事,作为学校,也会10分遗憾。第2、向学校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1是学校在放学时应排队离校,并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2是在校园门口路段划分家长接送区,便于家长有序接送;3是召开家长会和发放1封信,就接送学生安全等问题告知家长,获得家长支持。学校很乐意地接受了我的建议,目前,该校门口的情况有了很大改良。

[案例反思]

该案例说明,对责任督学有较高的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