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

浅析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
浅析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

浅析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

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速度始终无法与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同步,特别是占电子商务物流总成本达30%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存在配送延时、顾客满意度不高和包裹丢失等诸多问题,已成为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科学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可以有效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配送时间和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

标签: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

一、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

电子商务物流指以物流业务为核心,通过整合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这“四流”的优势,开展电子商务相关应用服务。

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指客户通过电子商务途径完成商务交易后,交易物品被运输至配送中心,通过一定运输工具,将物品送至客户手中的过程。最后一公里配送是整个电子商务物流的末端环节,也是电子商务环境下供销商、物流服务商与客户面对面接触的唯一机会。做好最后一公里配送,不仅是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顺利实施的保障,更是提高顾客体验、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打好时机。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顾客普遍反应配送服务质量较差,配送自动化程度较低,设备较为简陋,造成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效率低下,订单量较大时派送员往往不能及时将货物配送至客户指定处。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物流乃至电商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概述

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指将货品派送至顾客指定地点(例如提货点、小区门岗处等),而非仅仅包含将货品送至顾客手中,拓展了物流配送的含义和方式。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的研究人员对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由传统单一的送货上门模式扩展至多种配送模式并存。

(一)送货上门模式

送货上门是物流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将货物送至客户处,实现门对门的物流服务。生活中,派送员进行货物配送前会事先与顾客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告知到货时间或重新约定送货时间。派送员将货物送至顾客家门口,部分顾客会现场验货,若物品准确无误,顾客会签字确认,派送员对货物进行扫描登记后,收取回执单。现阶段此种配送模式的使用依然最广泛,国内几乎所有的快递公司都提供此项服务。

我国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解决方案

1.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多样化,市场运作来检验 用时髦的互联网思维语言来说,“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到网购的用户体验,因此越发成为竞争的“胜负手”之一。但目前市场各方对“最后一公里”解决方式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多种模式并存,其中在我国主要有电商送货上门模式、公交地铁站快递柜模式、便利店模式、大学校园物流平台等。每种模式各有其优劣势及适用条件和范围,尚未形成占据主导优势的解决方案。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快递柜模式和便利店模式。 智能快递柜是能够对快件进行识别、暂存、监控和管理的设备。快递员将快件送达指定地点后,只需将其存入快递柜,系统便自动为用户发送一条短信,包括取件地址和验证码,用户在方便的时间可至该终端前,输入验证码即可取出快件。 而便利店模式则是电商企业以便利店为提货点,按单收费,试图借助其网点分布优势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一线电商,包括京东、天猫、苏宁、当当、亚马逊、顺丰优选、1 号店全部推出了商品自提服务,便利店自提似乎成为不少电商企业的“标配”。便利店模式又可分为自建和联营,自建的典型如顺丰“嘿客”,联营的典型如此前京东与好邻居的合作。 2.政府关注与重视,做好支持与保障 规划出台,政策制定,措施落实行动,为电商物流业发展护航。2014 年10 月4 日,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 年)》。其中电子商务物流工程被该中长期规划列入了重点工程。2014 年10 月10 日深圳市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深圳电子商务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并开始实施,这是中国首个规范和促进电商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若干措施中提出支持结合商业中心、大型社区、产业园区等建设布局电商物流服务网点,规划建设快件自取设施,提升社区网络配送能力,解决电商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 3.电商物流与社区物业合作,推动社区物流发展 截至目前,韵达快递已与万科物业在我国23 个省(区、市)的近400 个万科社区启动了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和发展 趋势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商物流保持较快增长,企业主体多元发展,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发展规模迅速扩大。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为20.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为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32424亿元,同比增长31.6%。2015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6.7亿件,同比增长48%,其中约有70%是由于国内电子商务产生的快递量。总体看,电子商务引发的物流仓储和配送需求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2.企业主体多元发展。企业主体从快递、邮政、运输、仓储等行业向生产、流通等行业扩展,与电子商务企业相互渗透融合速度加快,涌现出一批知名电商物流企业。

3.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第三方物流、供应链型、平台型、企业联盟等多种组织模式加快发展。服务空间分布上有同城、异地、全国、跨境等多种类型;服务时限上有“限时达、当日递、次晨达、次日递”等。可提供预约送货、网订店取、网订店送、智能柜自提、代收货款、上门退换货等多种服务。 4.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企业信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发展步伐加快。条形码、无线射频识别、自动分拣技术、可视化及货物跟踪系统、传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移动支付技术等得到广泛应用,提升了行业服务效率和准确性。 (二)面临形势。 随着国民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和互联网、物联网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电商物流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渠道下沉和“走出去”趋势凸显,将进入全面服务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新阶段。 1.电商物流需求保持快速增长。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电子商务在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各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与之对应的电商物流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同时,电子商务交易的主体和产品类别愈加丰富,移动购物、社交网络等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

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 当前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极为迅速,电商以其价格低、种类丰富和购买方便等优势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虽然电子商务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线下消费方式,但是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也给电商物流带来了一系列的机会和问题。与传统物流相比,电商物流除了传统的干线运输、零担运输、城市配送和仓储业务外,还有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和仓库的拆零分拣业务,而这两项业务由于其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是困扰电商发展的重要一个问题。 一.“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现状 1国内“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现状 中国快递业兴起于90年代末期在20世纪,近20年来,以改善物流和物流,互联客户的需求,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行业飞速发展。中国有规模不等的快递公司,现在一百万,但国内的快递公司,技术落后,效率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服务,都市快报的重复建设,使物流整体效率低。如何提高快递行业的运作效率,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家”被列入重点规划项目,即:做大做强快递物流业务,统一配送的城市,打破分割封锁,整合现有资源。现在我们国家的专家和学者对物流联盟的研究相对很成熟了,但是对快递联盟的研究,特别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联盟的研究还处在很初级的阶段,一些地区的快递行业也已经积极的探索联盟模式了,比如现在北京市的“云快递和上海市各快递公司联合构建的“快递物流超市”就是典型 的物流联盟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国外“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系统的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物流标准化现状:从重点研究物流标准系统的加拿大来看,它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时间算是比较早的了,跟随着物流基础设施包括物流设备也已经建立,技术,物流和物流信息的应用程序包括一套物流标准的身体语言,但加拿大物流标准体系,也还存在好几种标准,比如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自己的标准,越分越细。国际标准是公认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包括标准的联邦和省政府级标准水平,由于同样的这两个标准,每一个省一级的标准是一致的可能,并逐渐转化为国际标准。行业的标准是由各行业协会所指定的,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也正逐步趋向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的转化,企业的标准是各自企业根据自己企业的需要和创新所制定的,目前受到的约束力和局限性比较厉害,各个企业也正在积极修改自己的物流体系标准,向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紧密的接轨,来减少物流装卸次数,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减少物流配送成本。日本国家对强化物流信息应用标准和应用在日本企业对物流技术平台极为重视。差不多所有的物流企业完全是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处理和控制物流信息的,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所以,日本特别重视物流信息标准化方面的建设和研究。95年,就制定了国内物流标准的信息。近几年来,物流标准信息电子数据交换更成了日本科研机构研发的重点目标。在日本,有关物流的普及和标准化,是在96年在通产省和运输在日本成立,委员会物流的EDI实现的支持。该委员会制定的海关标准的基础上,物流业,并成立了“高度物流信息化系统开发事业”通产省于98年开始实施此项计划。该计划由

中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的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

中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的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姓名:吕柯辰班级:DZ计073 学号:510712306 摘要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时间不长,存在多方面问题,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需求。在分析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及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我国物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之后,提出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发展我国物流企业的策略。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业;策略

Abstract The e-commerce environment makes logistics industry's development and faces new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demonstrate the new development trend. The logistics service of our country develops time non- long, the problems in many aspects exist,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under the e-commerce environment. Under analyzing e-commerce and relation and e-commerce environment of logistics develop of our country logistics industry problems that face at present, propose developing the strategies of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e-commerce. Keyword:E-commerce Logistics industry Countermeasure

试论物流业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试论物流业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应用,配送成本高、仓储费用高、配送渠道不完善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不应忽视物流业的发展。 关键词:物流电子商务对策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电子商务日益显示出其美好的前景。据中国互联网络络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人,普及率为25.5%,较2008年底增长4000万人,如今越多的网民已习惯于价格透明和购买方便的网络购物。但是我们在关注电子商务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物流。 1 电子商务与物流概述 电子商务是指人们利用电子手段进行的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商务活动。物流是指为物品及其信息流动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电子商务的实施过程包括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信息流,指商品信息的提供、单证的转移、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资金流,指资金的转移过程;物流,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商流,指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四流中的前三流均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实现,而物流,除少数电子化商品和服务可完全依赖网络方式完成外,其他大多数商品和服务还需借助工具进行传输。在电子商务条件下,顾客通过网络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交割过程,但电子商务活动并未结束,只有商品和服务真正到达顾客手中,商务活动才告终结。因此,物流实际上是后续和服务环节,也是其最重要的关键环节。 过去,人们对电子商务过程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信息流、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而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认为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然可由传统的经销渠道进行。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能力的滞后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因而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测试中国国内网上购物环境,有关媒体曾组织了一次“72小时网上生存试验”,结果表明,物流是其中最大的问题。有些参试者在试验期间网上订货,在试验过后的2个月甚至半年后才收到商品。此外,还存在诸如物流成本过高、配送渠道不完善以及缺乏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不同程度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因

校园物流_最后一公里_配送现状分析研究_万婧

校园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分析研究 万 婧 宁波大红鹰学院 摘 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购成为大学生消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们享受这种足不出户体验网购的感觉,而校园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不尽人意。快递系统终端服务相对落后且效率较低。本文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主要对校园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分析以及配送现状的研究,找出目前高校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对一”取货服务,建立智能自提柜服务的校园快递点,以及建立校企合作点,规范化管理。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提高校园快递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校园快递 最后一公里 智能自提柜 配送服务 一、引言 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高校校园快递业务的需求也呈井喷式发展,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购物方式,使网络购物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大学生消费群体逐渐成为网络服务的主力军之一。高校校园快递主要以民营快递公司如顺丰、申通、圆通、韵达、中通、汇通、天天等大中型快递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大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企业的物流运作和管理能力尚难满足高校师生的服务需求。校园快递终端业务效率低下,甚至影响正常的校园秩序。如何规范管理校园快递业务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师生的快递服务满意度,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快递企业、高校和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校园快递服务问题的分析,寻求高校师生和快递公司能够取得共赢的思路。 二、校园物流运营现状及存在问题 1.运营现状。经调查,宁波大红鹰学院内的快递公司主要有顺丰、中通、韵达、汇通、天天以及一些小型快递公司,如优速、快捷、宅急送等。由于学校有两个校区,上半学期与下半学期学校学生数量相差较大,导致快件数量也有所变化。上半学期的快件数量远少于下半学期。快递站每天营业时间为:8:30-17:00。每天接的快件大约在1000-2000之间,特殊情况如“双十一”期间可达3000-4000左右。快递服务部以货架形式对快递公司送来的快递进行上架、编号及录件、发短信。平时场地绰绰有余,但是遇到购物节场地仍不足。目前,快递服务部每天排班6人,一个店长5个员工,基本都是一些勤工俭学的学生。快递公司中,韵达、中通、汇通和天天每日分别送货两次,其余小公司每天1次。每天9点左右,韵达快递和顺丰快递首先到达快递室,之后中通、汇通陆续到达。在快递件签收方面,员工们已能够进入快速和稳定的状态。每天学生取件时间集中在下课期间,其中在午餐时间11:30—12:30 的时段人数最多,通常也是店内人手不足的时间段。由于扫描确认设备在高峰期时使用紧张,因此在人手不足时容易出现丢件和疑难件的问题。快递业务大致分为寄件和派件业务,服务形式主要为自提和上门取件两种。目前服务部快递配送方式为区域二级站点手动分拣。在校园内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一般。在处理问题快件上,往往是当天的学生店长在下午五点半整理完一天的收入与支出后,对问题件汇总表格中的当天或隔天问题件进行处理,基本做到所有问题件登记快递当天解决,解决不了的也需要给收件人一个满意的答复。如若真的丢失了快件,将做赔偿。赔偿依据为收件人购买物品时的结算单,这样大大提高了服务站的服务水平。 2.存在问题。 2.1快递公司较多,送货时间不固定。顺丰及韵达基本每天早上9点左右达到校园快递服务部,而其他快递公司时间不固定,有时集中在中午一个时间点,导致员工编号来不及而物流显示签收,学生来取件却取不到件。 2.2校园快递量不稳定。由于学校有两个校区,每学年学生人数不同导致快递量有所差距。 2.3快递成本高,价格不合理。学校快递室包括寄件服务。江浙沪首重6-8元不等,续重2元。省外价格较高,首重9-16元不等,续重价格更高。 2.4服务时间有限,取件效率低,滞留件现象严重。快递站每天取件时间为:10:30-17:00。学生收到短信后来快递服务部的电脑 第二,政府政策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创造环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有机补充的体制。民营经济作为活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活力,应该得到不断支持。国家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本身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密切相关,但是不能忽视民营经济的活力,应该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生存环境,经济转型中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政策优惠倾向。这就要求,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减轻企业负担。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组成中,民营经济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民营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活跃了市场、繁荣了经济、增强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了税收。第三,改变地方政府GDP政绩考核标准。政府绩效考核中,GDP不能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尽管建立合理、公平和科学的地方政府政绩评价标准是当前必须。真正解决政府动力问题,才可能使转型过程顺利进行。 四、结语 长久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方向和新的思路。不可避免的是新经济体制下,旧体制的负面作用还潜在这很强的影响,加上我国国情的特殊性,造就了我国经济转型必将是一个全新且极其缓慢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明白,经济转型所遇到的困境,首先表现在作为“三驾马车”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没有改变,特别是政府主导型的投资拉动的滞后负面效果,在我国国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必将影响我国经济转型的绩效。其次,我国产业转型进程缓慢,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相互分割,企业经济结构转型困难,企业市场的竞争能力偏弱;最后,我国政治体制转型滞后于经济体制转型,经济转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政治体制保障,因此,必须构筑我国经济转型的条件,从产权关系界定、政治体制转型与经济体制转型相互协调,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三个方面着手,实行渐进式的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李洪斌,李华."十二五"经济转型的必然性和动力机制[J]. 社会科学家. 2011(4):9-12. [2]柳希超,丁长青,新形势下中国经济转型刍议[J]. 现代经济探讨. 2010(10):43-46. [3]陈文科. 论中国经济转型的难点[J]. 江汉论坛. 2011(3):5-15. [4]郭俊华,卫玲. 中国经济转型问题若干研究观点的述评[J]. 江苏社会科学. 2011(2):69-74. [5]孙景宇. 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演变[J]. 江苏社会科学. 2012(1):45-50. 作者简介:刘若江(1981— ),女,陕西西安人,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转型经济学;西安财经学院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助理研究员。 经 济 论 丛 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 214

关于“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

关于“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 关于“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问题的研究近年来,电商物流发展逐渐放缓,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面临着升级。而这其中,“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是唯一与顾客直接联系的物流环节,存在配送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整个物流配送的效率。面对这一难题,各大公司也在相继探索提升“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效率的途径,以改变单纯依靠人力送货的局面,比如淘宝的菜鸟驿站、京东的无人机,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本文以“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为出发点进行相应的探究。 1 “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电商物流末端配送主要是以人工送货为主,但也相继有新的配送方式出现并推广,呈现出物流配送方式多样化的趋势。其次,主要有以下几种末端配送方式: 11 人工送货 其形式是快递员驾驶小型电动车进行送货,以短信或电话的方式通知收货人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取货。但这种配送方式受时间点限制较大,且存在返货配送情况,以及受交通、天气影响较大,准时性得不到保证,一般以配送员时间为准,成本较大。 12 自提 主要出现在城市小区和大学校园,以自提柜和自提点的形式存在。由于其不受时间限制,用户可以随时取货,从而缓解了配送压力。缺

点是若自建,前期投入成本较大;若加盟方式建,加盟商户类型复杂,且一般是副业经营,服务质量难以保证。但是,从整体上看,这种配送方式具有明显优势,效果显著,因此,有望成为现阶段的主流配送。 13 众包 由于这种方式整合了有业余时间的人力资源,实现点对点的配送,完美避开了接单量不均衡的问题,不仅节约了配送时间,也使配送区域扩大。但也由于广泛而复杂的配送人员,对人员管理难度大,以及存在货物、人员安全方面等问题。在未来,只能应用于短途配送。 14 无人机 目前,仍处于试运行阶段,将投用于我国农村末端物流的配送。这种方式由于利用了无人机的飞行优势,能够轻易解决山地阻碍,解决了偏远地区的送货问题。但是由于无人机本身承重的局限性,只能运送小型包裹,且有关管理条例还不明确,也存在使用安全等问题,所以只是丰富现有配送方式。 2 “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2.1 配送成本高 “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是一種小批量多批次的配送,加之配送地点分散,耗费的人力、装卸搬运成本较多;配送需求存在差异,车辆存在不满载和空载返程的情况,耗费成本较多。此外,如遇收货人无法及时取货,配送员甚至会返送,造成二次配送成本。 2.2 时效性差 主要表现在,目前的末端物流配送一般是由配送人员凭经验选择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和趋势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和趋势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Bar Code)、数据库技术(Database)、电子定货系统(EOS : 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电子数据交换(EDI :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快速反应(QR : Quick Response)及有效的客户反映(ECR : 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企业资源计划(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等先进技术与管理策略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物流领域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这个过程,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值网(VAN : Value-Added Network)上的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Intranet)。比如,台湾的电脑业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基本是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可见,物流的网络化成为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和发 展趋势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商物流保持较快增长,企业主体多元发展,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发展规模迅速扩大。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为20.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为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32424亿元,同比增长31.6%。2015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6.7亿件,同比增长48%,其中约有70%是由于国内电子商务产生的快递量。总体看,电子商务引发的物流仓储和配送需求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2.企业主体多元发展。企业主体从快递、邮政、运输、仓储等行业向生产、流通等行业扩展,与电子商务企业相互渗透融合速度加快,涌现出一批知名电商物流企业。 3.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第三方物流、供应链型、平台型、企业联盟等多种组织模式加快发展。服务空间分布上有同城、异地、全国、跨境等多种类型;服务时限上有“限时达、当日递、次晨达、次日递”等。可提供预约送货、网订店取、网订店送、智能柜自提、代收货款、上门退换货等多种服务。 4.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企业信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发展步伐加快。条形码、无线射频识别、自动分拣技术、可视化及货物跟踪系统、传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移动支付技术等得到广泛应用,提升了行业服务效率和准确性。 (二)面临形势。 随着国民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和互联网、物联网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电商物流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渠道下沉和“走出去”趋势凸显,将进入全面服务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新阶段。

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方案“放心屋”

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解决方案“放心屋” 对于消费者而言,便捷,高效的快递对于其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不论是电商还是传统的快递业务,哪个能够用最好的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哪个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国外利用便利店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快递+便利店”在国外发达市场已是成熟的模式,具有成功的先例。在业内人士看来,“快递+便利店”模式可以降低配送成本,有效地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 受快递行业性质影响,快递企业经常面临消费者急于寄送快递,快递员却无法按时上门取件;或者快递员送货上门,消费者却因上班不在家的尴尬。这一问题成为整个快递行业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快递+便利店”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消费者只需将寄送快件放至便利店,快递员便会统一收取。便利店也可代消费者收取快件,方便消费者收货。此外,此模式也能为快递员减负,实现集中效率,为企业节省人力成本。同时,快递增值服务也会为便利店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便利店模式存在的问题 “快递+便利店”模式存在的发展空间有目共睹,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模式也将使快递企业面临竞争加剧、成本升高等诸多挑战。 目前,“快递+便利店”模式并不会增加消费者支出,甚至有所降低。但对企业而言或需考虑成本问题。在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看来,若便利店收取货量大,将面临高昂的房租成本和人工成本。 港湾网物流配送体系“放心屋” 放心屋(CareFree)是广西航洋放心屋商业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的便利店商业品牌。

未来几年,航洋放心屋将立足南宁、服务社区,在2015年开店50家,2016年开店100家,2019年内形成广西区内连锁便利店旗舰。作为24小时经营的便利店,放心屋将配合港湾网电商平台做好线上线下无缝结合的工作,为顾客提供快速配送以及就近自提的便捷服务,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电商物流中_最后一公里_问题研究_杨聚平

第4期总第270期 2014年4月商业经济与管理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No.4Vol.270Apr.2014 收稿日期:2013-12-17 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311007) 作者简介:杨聚平,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研究;杨长春,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研究;姚宣霞,女,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物联网及安全研究。 电商物流中“ 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杨聚平1,杨长春1,姚宣霞 2(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100029; 2.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电子商务物流中“最后一公里”作为唯一直接与最终用户接触的阶段,存在配送成 本高、服务质量低等问题,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电子商 务“最后一公里”配送方案的基础上,对现有成功配送方案的成功原因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定性分 析。从人文、地理、经济和配送需求等方面对电商客户进行了特征提取和聚类分析,划分了客户群 体。并以客户群体为导向,构建了一个集公共电子提货柜、人工自助提货和送货上门等多种配送 方案的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综合配送模型,以解决该阶段配送中存在的众多问题。 关键词: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配送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2154(2014)04-0016-07Research on the “Last-Mile ”Issue in the E-Commerce Logistics System YANG Ju-ping 1,YANG Chang-chun 1,YAO Xuan-xia 2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China ; 2.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The “Last-Mile ”in E-Commerce logistics being the unique stage to face client is the bottleneck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owing to the problems of high cost and low service quality.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existing successful solutions and their scopes of application based on a deep research on the existing distribution models at home and abroad.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uster analysis are made on E-Commerce customers from the aspects of social cultur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economic level and requirements for “Last-Mile ”delivery ,on the basis of which ,E-Commerce customers are divided into four client groups.A client group oriented “Last-Mile ”delivery model is put forward by integrating the unattended pick-up ,attended pick-up and door-to-door delivery service into it.The proposed “Last-Mile ”delivery model can not only meet the de-livery requirements from different client groups but als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domestic E-commerce Logistics ,and then lower the costs as much as possible. Key words :E-commerce logistics ;“Last-Mile ”delivery ;distribution system 一、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根据华夏互联网研究中心的调研数据,2009年,全国个人网上购物金额为2483.5亿元,约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98%。2010年为4992亿元,同比增

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课堂作业)

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 ----以电子商务物流为例 小组成员 庞天裕201122318 蔡小龙201122323 高宁201122305 王聪201122290 马晓瑞201122287 李艳娜201022216 2012年11月11日

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研究 ----以电子商务物流为例摘要: 论文试图解决电子商务爆炸式增长与最后一公里物流之间的矛盾。首先,论文阐述了最后一公里物流的特点及其在电子商务中地位。其次,通过实证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最后一公里物流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区域配送中心、标准化配送等方法,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物流;区域配送中心;配送标准化 1.最后一公里物流的特点 最后一公里物流通常是一种短距离、小批量、高频率的运输形式,它以服务为目标,以尽可能满足客户要求为优先。如果单从运输的角度看,它是对干线运输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属于末端运输、支线运输,主要由汽车运输进行,具有城市轨道货运条件的可以采用轨道运输。 最后一公里物流具有五大特点:时效性,即需确保在客户指定的时间内交货,使得客户在预期的时间收到期望的产品,这是客户最重视的因素,也是配送运输服务性的充分体现;安全性,即将货物完好无损的送到客户手中;沟通性,即物流人员通过送货上门服务直接与客户接触,是与客户沟通最直接的桥梁,代表着公司形象和信誉,在沟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拓展客户量;方便性,即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要求为优先,尽可能的让

顾客享受到便捷的服务;经济性,即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为客户提供优质、经济的配送服务,实现双赢。 2.最后一公里物流的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讲,最后一公里物流在整个物流流程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据统计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占到整个物流配送成本的30%以上,从成本占有比重上可以看出,虽然这段距离只是里程的万分之一,却在整个配送服务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商务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最后一公里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利润源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在电商界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最后一公里战争。 3.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3.1与电子商务协调的物流配送基础滞后 虽然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观念、制度和技术水平的制约,我国物流配送相较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与社会需求差距仍然较大。以国内电商企业聚美优品为例:聚美优品“三周年庆”首日,交易额就达到了5亿元,订单数超过200万,其中,最高峰时期每秒订单数超过1000单;三天共斩获10亿元,活动效果堪比淘宝双“十一”。然而5天过去了,不少消费者在首日下的订单还未到货,此前便有消费者指责聚美送货速度太慢,不能在网上跟踪货物。可见聚美优品无法在第一时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即便配送人员全力以赴,最后一公里物流的阻碍依然使整个物流雪上加霜,最终转喜为悲。

浅析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及特点

电子商务物流前景 【摘要】电子商务为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统一。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配送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文章针对电子商务物流进行了研究,对比了国内外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引言。 随着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电子商务也越来越显示出其美好的前景。CNNIC《第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9 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1. 08 亿人,年增长45. 9% ,网络购物使用率继续上升,目前达到了28. 1%。 电子商务即为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三者统一。可以认为,电子商务是信息流的保证,而物流则是交易执行的保证,没有先进的物流配送模式,电子商务只能是一张空头支票。 2 物流的概念。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意思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 其起源可以追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围绕战争供应建立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的“后勤”(Logistics)理论。20 世纪50 年代,日本从美国引进了“物流”的概念,到了7 0 年代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20 世纪80 年代

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概念至今。 根据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物流的定义,物流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 国际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特点。 电子商务物流是指基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网络化的物资或服务的配送活动,包括软体商品(或服务)的网络传送和实体商品(或服务)的物理传送。电子商务给全球的物流业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也使传统的物流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 3. 1 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电子商务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在美国,而当时美国的物流管理技术自1915 年发展至今已有90 多年的历史。美国企业的电子商务信息化最显著特点是:采购、仓储、配送在一体化前提下实现全方位信息化,并成为美国电子商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研究

2017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 题目: 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研究____ ———以阿里和京东为例_________ 院系名称: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教师职称: ___ 2017年5月25日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迅速成长,而与之伴生的物流产业也如雨后春笋随之发展起来,并且物流不仅仅只是货物的运送,现今更是到了对物流的速度、服务、质量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考量。同时由于城市化的加剧,相应的城市配送问题被很多人所重视,所以城市物流发展良好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农村物流却不尽相同。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也是物流配送的一块短板,要想彻底的发展好电商以至农村电商,首先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将围绕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这一课题,在对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现状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以阿里巴巴和京东为例来实践探讨,从而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以促使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得到更好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1)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和人们需求的增加,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配送服务质量差、缺乏物流高级人才等问题。 (2)想要给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一个全新的面貌,那解决城市物流末端配送所存在的一些弊端是必然的选择。 (3)阿里的菜鸟网络和京东的B2C在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效。阿里的平台整合高效、快速的物流配送以及京东自建物流体系的高水准、优质服务都各有千秋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4)未来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呈现3大趋势——“快递+便利店”模式、物流与公公交通有机结合、绿色配送。 关键词: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阿里京东

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市场现状分析 电子商务是一种以数据交换EDI和因特网的网上交易为要紧内容的全新商务模式。随着网络的盛行,国内的网上交易进展也步入了一个新台阶。电子商务已成为网上交易最重要商务活动之一。 一、金融危机下我的国电子商务: 2009年的金融危机使国内许多传统行业一下子土崩瓦解,而电子商务却逆势飘红,据权威资料统计去年我国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制造的新增价值占我国GDP的1.5%,拉动GDP增长0.13%,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规模达1.9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0%,毋庸置疑,电子商务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一个火车头。中国电子商务在十几年的进展中正逐步趋于成熟,其市场现状也在进展中不断演变。

二、我国电子商务进展存在的问题: (1)区域进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进展远优于中西部地区。 (2)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电子商务的进展急需出台电子商务合同规范,加强对电子商务合同的监管,以减少或消除在线交易双方的风险,促进信用体系建设。 (3)虚拟市场监管不力,这方面要紧出现的问题包括在线产品信息治理、交易服务的监管及消费者权益爱护等。 (4)物流配套体系仍需完善,我国尚未建立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物流治理水平低,现代物流业发达程度欠缺,全国范围或更广范围的物流配送能力尚显不足。 (5)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由于受到我国电子商务教育体系仍处于摸索过程中,且电子商务本身进展迅速等因素共同阻碍,使得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加大。 总体上来讲,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进展程度低,目前尚停留在对安全、保密、认证、法律等技术手段和标准规范是否成熟可靠的讨论上,实际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进展水平仅为美国的0.23%,总体上处于初级时期。 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进展,网络经济带来的新问题已不断出现,电子网络纠纷案件逐渐增多,虚假广告、网络诈骗、域名争议等案件时有发生。

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分析精编版

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分 析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分析[提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各个行业带来新的商机,其中影响最直接的就是物流业,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物流的匹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相关法律、政府的大力支持、物流型人才的培训与应用等方面考虑,解决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匹配度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匹配度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5日 一、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现状 (一)电子商务的意义。近年来,伴随着电子商务迅速崛起,我们的消费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生活中,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就是在利用电子产品购买商品,电子商务的出现创建了一个快捷方便的购物环境,这不仅降低了购物成本也节省了购物者的宝贵时间,让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更高。正如人们所说,最大众的也是最时尚的,其实电子商务的最终意义也就是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便捷。 (二)我国电子商务的地位。我国的电子商务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较而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由于国外电子商务发展较早,尤其是欧美国家如、NielsenOnline雅虎等,自身物流行业就很发达从而为其电子商务的兴起支起坚实的后盾,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后期两者相互融合使电子商务物流更

加成熟。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比较晚,并且发展缓慢,所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问题也在不断的涌出,技术不全面、设备的落后不齐全等各个因素都表明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专业化道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还没有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运作模式。我国的电子商务以及物流的前进方向道阻且长,这些都需要我们这些后来者的不懈努力。 (三)物流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2009年2月25日我国物流业迎来了一条好消息,物流业踏上了十大振兴纲要的高速列车,我国十大振兴产业的确定对将来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从物流业跻上末班车便可以看出,物流业的发展值得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物流业的发展会因为国家政策的改变而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产业链的不断优化,物流业的明天必将是五彩缤纷,定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二、我国电子商务及物流发展趋势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前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我国城市经济发达程度几乎成正比状态,东部以及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相比西部三线小城市地区明显发达,而北部和中部的二线城市则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自2005年以来,我国电子商务交易市场额处于不断增长状态。一方面政府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2007年国家“十一五”计划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颁布和2009年物流行业踏入到十大振兴产业的专车中;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在各种类型企业中的广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