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 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

人文关怀 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
人文关怀 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

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

俞吾金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然而,我们发现,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人文关怀的维度被在一定程度上遮蔽起来了,从而使马克思的理论形象受到了误解。

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其人文关怀的维度是如何被遮蔽起来的?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对马克思哲学的不同的解释模式:

第一种解释模式是:马克思哲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我们不妨把这种解释模式称之为“工具论”。虽然这种理论承认马克思哲学追求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全人类,但它又坚持认为,第一,这个目标是长远的;第二、这个目标是通过长期的阶级斗争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人们在解释其学说时,通常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遗忘乃至压抑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的维度,而把其阶级斗争的属性加以强化或夸大,甚至干脆把它理解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或手段。更有甚之,人们干脆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纯粹的阶级斗争学说,并使之与人文关怀尖锐地对立起来,以致谁要谈论人文关怀,谁就是在曲解或非难马克思哲学。

第二种理解模式是:马克思哲学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我们不妨把这种理解模式称之为“科学论”。诚然,马克思哲学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当人们仅仅着限于从“科学论”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哲学时.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维度也会被掩盖起来。因为“科学论”关注的仅仅是马克思哲学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性,而对其他的重要特征,特别是人文关怀的特征,往往不予重视。此外.“科学论”还强调,在人类社会中惟一起作用的力量就是“规律”或“必然性”,这就从根本上否认了人类活动,特别是人类争取自由和解放、探讨和追求人文关怀的必要性。总之,把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对立起来,并用前者去否定后者,必然会导致对马克思理论形象的扭曲。

第三种理解模式是: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哲学。我们不妨把这种理解模式称之为“实践论”。“实践论”是这几年最流行的理解模式。与上述两种理解模式相比,乍看起来,“实践论”是最接近对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维度的,其实不然。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含义。人们通常把生产劳动理解为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当然,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人们也探讨了实践的其他形式,如科学实验、阶级斗争等。但人们的基本共识是,在马克思那里,实践的其他形式都是从生产劳动这一基本形式中引申出来的。其实,问题正出在这个共识上。人们通常以下面这种方式来理解马克思,即自由是对必然的理解,只要劳动者认识了外部世界的因果律,也就在劳动中达到了自由;而把这种方式的自由推广到其他的实践形式。如科学实验、阶级斗争中,人们也就在相应的实践领域中获得了自由。在这里,存在着对马克思思想的惊人的误解,而这一误解又是与人们对康德哲学缺乏了解联系在一起的。按照康德的看法,纯粹理性和认识论关系到自然,而实践理性和本体论则关系到自由。在这个意义上,生产劳动只是认识论和科学技术意义上的实践形式,而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形式,所以它并不真正关系到康德和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自由。与人的自由和人文关怀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实践形式,即人类在政治、法律、道德和宗教方面的实践活动,只有在这些实践领域里,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维度才会清晰地呈现出来。正是有感于此,德国哲学家哈马贝斯把“交往行动”(作为一种体现人文关怀的实践活动)与“工具目的性行动”(作为生产劳动)区分开来。

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为什么上述三论会流行起来?这并不是偶然的。

首先,人们在理解马克思哲学与它所继承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关系时,往往把它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割裂出来,并使之与这一传统对立起来。诚然.马克思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尤其是近代以来的、以奢谈“抽象人”和崇拜“抽象的人性”为特征的人文主义思潮做过深刻的批判,但马克思的目的并不是要否定乃至抛弃西方人文主义的伟大传统,而是要使它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总之,马克思的意图是留下小孩、倒掉洗澡水,而不是把洗澡水和小孩一起倒掉。而马克思的一些后继者在解释马克思哲学时.总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夸大马克思哲学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之问的差异,从而把两者尖锐地对立起来。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是:马克思哲学的解释者自己放弃了人文关怀的提法,并把这种提法让给资产阶级哲学家.使之成为他们的专利。这种理论上的自我束缚和自我否定,给马克思哲学的传播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其次,马克思哲学的解释者未能超越近代西方哲学的视野,因而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人”这一存在者与其他存在者之间的本质差异。由于这一差异没有以普遍的方式进人到意识的层面上,所以,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维度对于解释者来说,始终是封闭的。传统哲学教科书把马克思哲学的基础误解为一般唯物主义,因此,它是从“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基本命题出发去解释马克思哲学的。正是在这个基本命题中,“人”这一特殊的存在者与其他存在者之间的差异被磨平了。从这样的基础出发去论述马克思哲学。必定事实上,只要这一哲学基础还没有成为反思的对象,哪怕人们天天在讨论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人文关怀仍然像一张贴到马克思哲学上去的邮票,随时都可能被撕下来。

再次,社会主义国家最初是在东方建立起来的,由于东方社会长期以来处在亚细亚式的、专制主义的统治下,所以独立人格及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人文关怀在东方社会中缺乏相应的土壤。这就使东方社会的学者在解读马克思的哲学文本时,自然而然地把这一维度给遮蔽起来了。这种遮蔽是如此之严重,以至于一些东方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后,仍然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而完全不谈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维度。

每一个认真地研读过马克思著作的人都会发现,马克思哲学充满了人文精神。无论是他青年时期写下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还是《博士论文》或《巴黎手稿》;无论是他思想成熟时期写下的《资本论》,还是《—年经济学手稿》或《人类学笔记》.无不包含着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著追求,无不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首先,马克思是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伟大继承者。他不仅通过对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说”的肯定,张扬了“自由”这一人类追求的最高价值,不仅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揭示了劳动者的真实处境和人性复归的可能性,而且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解读了西方哲学,特别是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的黑格尔哲学,强调其本质乃是对人的问题的真正的关注。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这样写道:“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因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的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第一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人的自然。第二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自然的精神。第三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以上两个因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事实上,马克思正是沿着西方人文主义的伟大传统来从事自己的哲学思考的。

其次,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既不赞成历史唯心主义者脱离现实的生活条件,奢谈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也不赞成抽象的经验论者撇开人的社会特性侈谈人的本性。马克思强调,他自己在哲学上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观察方法:“这种观

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的人。”实际上,马克思也正是从这样的“现实的人”或“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来探讨社会历史问题和哲学问题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的问题和人文关怀决不是贴到马克思哲学上去的一张邮票,而是贯彻马克思全部学说,尤其是其哲学思想的一条红线。

再次,马克思哲学的宗旨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物质理论的实质并不是奢谈“抽象的物质”,而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物质的普遍样态——商品的拜物教的批判,提出“剩余价值理论”,全面揭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并鼓励劳动者起来在实践中改革这种关系。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在谈到生产领域时指出:“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段话充分体现出马克思对人的自由和人文关怀的重视和追求。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构成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根本性的维度。我们应该探讨并阐发这个维度,恢复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用以指导我们的实际生活。

(载于年月日《光明日报》)

例文是一篇篇幅相对短小,行文比较简洁的论文,这里所要分析的仅是标题和正文的写法。标题看似反映文章所研究的问题,其实是对观点的揭示,“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正是文章所要论述的基本观点。正文是由序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的,序论部分(第一自然段)阐释概念,提出问题,明确观点。可以说,作者所采用的是典型的开宗明义武写法,开篇便直接表明自己对问题的基本看法,然后解释基本概念的含义,指明问题之所在。同前面一篇例文一样,这篇论文的本论部分的结构形式也是递进中有并列。第一个部分分析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关怀维度受到遮蔽的三种解释模式,第二个部分分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过程中,使其人文关怀维度受到遮蔽的三种解释模式广泛流行的原因,第三个部分从正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先“破”后“立”,先“反”后“正”·论述不断深八,最后切入问题的实质。在每个部分之中,各个段落平行并进,分剐从不同的角度说明问题。侧如,第一个部分的三个段落分别分析三种解释模式,第二个部分也以三个段落分析三种解释模式广泛流行的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三个部分的三个段落则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主义精神。结论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非常简短.主要高度概括论证结果,申明基本观点。

选篇论文虽然篇幅短小,但逻辑构成是完整的,论证也较为严密。另外,构段规范,并善于使用段中主旬表明段落的中心意思,是例文很突出的特点之一。

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论近代英国的经济革命

高德步

英国是第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其市场经济制度,是在没有任何样板和没有受到任何外来影响的情况下,从传统经济中发育出来的,就它的发展过程来讲,完全是一种自然过渡或进

化,但就其生产关系变更的性质来讲,却是一场革命。本文认为,英国的市场经济是在几个世纪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经过量变到质变、萌发到革命的过程,最后在世纪中期完成了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本文试图从经济史角度对这一过程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产权革命和私有财产制度的产生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私有财产制度。私有财产制度在古代罗马曾发展到一个顶峰,但是到中世纪则衰落下来。所以,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是在封建制度内部重新孕育出来的。中世纪封建财产关系的特点是一种相互承担义务的“契约”关系。在这里,个人的“独立人格”不论领主还是农奴都是不完整的,因而个人的独立财产权也是不完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关系内部的发展,核心问题是人从封建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并独立地占有财产。这就是“产权革命”。从英国历史看,这种产权革命是通过拓殖运动、解放运动和圈地运动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完成的。

.拓殖运动。罗马军队撤离后,由于失控,大不列颠陷入长达几个世纪的混乱状态,直到公元世纪,才伴随封建化的完成而安定下来。随着社会安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人口也逐步增加,并对封建化的土地形成沉重的压力。这就导致了一世纪的拓殖运动。

这场拓殖运动的意义,并不亚于)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它是封建制度衰落和走向瓦解的起点。这是因为,拓殖运动打破了封建地产的绝对统治地位,产生了非封建地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被开垦的土地基本上是荒地、森林和沼泽,是封建地产范围以外的土地。尽管抽象地讲,“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这些土地都是原有封建主没有实际控制的土地。由于这些新土地不是来自上级领主的封地,因而垦殖者也用不着为占有这些土地而承担过多的封建义务,土地的转让也容易得多。所以,这些土地一开始就具有“私产”性质。

拓殖运动的发动者,主要是各种形式的封建主,不过,他们可能大部分是没有领地继承权的贵族子弟。他们通过拓殖运动掌握了地产,成为第一批不依附上级领主、拥有相对独立地产和独立人格的下级领主。当然,“上级领主”包括国王都参与了拓殖运动,不过,不论怎么说,所产生的土地产权,实际上都屈于拓殖者。他们由于拥有了相对独立的土地产权而获得了相对独立的人格。而构成拓殖运动劳动大军的农民,则“在十分自由的条件下取得了租地。所以,拓殖运动也产生了最早的“自由人”——自由的领主和自由的农民。

.解放运动。随着拓殖运动的展开,越来越边远的土地得到了耕种,这样就扩大了地区间要素禀赋的差异性,交换的利益也大大提高了,这就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封建主消费的多样化和对货币财富的追求。封建阶级成员的浪费与疯狂的糟蹋,相互征战、争讼,驱使他们采取毁灭的方法取得货币。同时,封建主通常不熟悉经营业务,不知如何从在自己眼前进行的土地开垦中获利,以及如何从土地财产及其产品价格上涨中得到好处。在许多场合,他们愿意出卖土地和解放农奴,借以换取地租或固定租税。

另一方面,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交换价值提高,劳动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这样,在农民与领主之间,事实上存在一个争夺劳动力的情况。虽然农奴不得不在领主保留地上劳动,但效率肯定不高,而且越来越低。这就使领主发现,出卖自由,从垄断面包烤炉和磨坊中取得收入,以及用租金代替劳役更有利可图。总之,放弃他们拥有的劳役的粗心、无用、偷懒,使产出很少而花费很大的劳动是明智的。因此,用这种劳动交换落入农民手中的货币就更为可取,因为这比过去更容易。

从农民角度来看,商品经济越是发达,农民越是进入市场,对自己的劳动的价值就越是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因此,他们希望在自己的份地上多投入一些劳动:在同一时间里,他们投在自己份地上的产出,比在领主土地上的产出要多得多。所以,他们愿意以货币来代替劳役。“在以货币代替劳役的同时,获得人身自由的人口大量增加,一些获得自由的人有

能力或者有机会赎买土地,成为殷实的自耕农,他们也可以将地产传给后代。”

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导致下级领主从上级领主那里“赎买”自由,下级领主接受封地,条件是为上级领主服兵役。英国封臣的骑兵役通常是每年天。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他们服兵役的机会成本也越来越高,因而,希望免除兵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为这种免除服兵役提供了条件。所以就出现了地方领主交纳一笔货币给国王来代替兵役的做法,而国王用这些钱来雇佣军队。

.圈地运动。由拓殖运动产生的非封建地产,被拓殖者们“十分聪明地加以利用,同时又保持其占有。”这就使土地上的产出大大增加起来,加上贸易的扩大,使土地的价值大大提高了。这利:变化反过来影响了原有的封建地产,“土地价值的上升导致人们为建立排他性的所有制和可转让的权力而努力。”于是就产生了早期的圈地。事实上,早期的圈地发生在—世纪,它是在拓殖运动的尾声中开始的;一方面,土地不是那么容易地获得了,另一方面,越来越少的公地开始受到掠夺式的利用,有势力的封建主利用他们在庄园中的特权圈占公有地,将其变为私人地产。事实上,圈占公地的行为与拓殖运动并无本质区别。

以后,特别是地理大发现后,圈地运动受到羊毛价格上涨和养羊业的刺激,受到工业和城市发展对农产品需求扩大的刺激,不仅公地,连农民的份地也被圈占了,不仅领主,甚至富裕的农民也主持了圈地。不过,世纪以前,圈占土地是一种“暴力行为”,它只造成了圈地者对土地的实际占有,直到圈地成为“合法圈地”以后,圈地者才真正拥有了对土地的合法权利。至此,私有土地制度最终产生了。在这个时代,土地是财产的主要形式,因而,土地私有化基本上代表一切财产的私有化。事实上,土地上的房屋,农民的少量工具,以及土地上的一部分产物,从来就是私有的。

二、商业革命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

.商业革命。世纪末到世纪初是英国市场发育阶段。尽管早在世纪盎格鲁一萨克逊人就较早地接受了市场交易的启蒙教育,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市场开端,是在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导致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和需求大爆炸,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扩张,整个大不列颠——从商人到手工业者到农民,都为商品生产而运转起来了。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商业冲动。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一切旧的陈腐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形式都衰落了,而另一方面却涌现出一系列新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形式。在农村,圈地运动打破了中世纪的沉寂,独立小农被成批地扫除,出现大农场和租佃农场;在城市,行会制度瓦解了,代之兴起的是行业公会和股份公司等。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出现了银行和交易所?近代金融制度也产生了。

然而,这一时期市场经济活动基本上是无政府状态的。需求迅速膨胀,物价飞速上升,人们放弃了中世纪的道德观念,贪得无厌地追求利润,那些本已寿终正寝的陈腐关系和规范失去了效力;而另一方面,市场本身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市场活动基本上是无约束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一些新的组织形式,如股份公司、交易所等,又给那些牟利活动以新的法术,这又加剧了市场混乱。一时间疯狂投机,商业欺诈,不一而足。

这种混乱状态,对于彻底打破旧的制度是有利的,但并不一定就有利于新制度的建立。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资本主义发展,政府实行一系列干预政策,用法律手段来制约市场活动,即限制市场竞争,建立竞争规则,保证合法的、平等的竞争环境。总之,是使竞争有序化。英国经济史学家沃尔克指出:“中世纪寸,贸易和工业是以地方为基础的,由自治市、基尔特和庄园权力实行控制。世纪初,由于经济生活趋于建立在全国统一基础上,因而,中央政府接替了以前交给乡镇和自治市当局的责任。伊利莎白时代是重建时代,这里产生了大量的和有效的立法。法律要作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简要回答是,它试图使就业、制造方式、价格水平和海外贸易秩序化。这个说法很恰当地描述了当时的情况。

.政府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世纪和世纪上半期,是英国市场发展至为关键的阶段,即制度建设的阶段。这一时期,英国政府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第一,保护财产和合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指出:“商业经济要达到繁荣,就必须确立,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确立对财产的保护。”商人对于他们所经营的东西,必须拥有财产权,他对这些财产的权力必须是可以证明的,而合同则是在财产基础上达成的某种协议。年,英国通过《人身保护法》,对私人生命财产给以法律上的保护;同时,政府还颁布了不少关于商品交易和证券交易的法令,如期票法、合伙契约法、货物买卖法等。

第二,保护消费者。这一阶段,政府实行了商品检验制度,规定货物如何制造,如何度量以及如何买卖。例如在纺织业中,政府建立一整套检验员、视察员和监督员制度,通过条例来保证布匹的长短和质量。此外,还有一种对面包的定量、定价制度,规定要按照谷物价格来确定面包重量,取缔搀假。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消费者。

第三,保护发明者和投资者。年,英国颁布了历史上第一个专利条例,被称为“第一个包括各项要点的国家专利法”。这个专利法例外地准许发明者有一定年限的专利权,从而成为许多制造公司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一项法令,“禁止进行股票投机买卖的可耻行为”,以消除“南海泡沫”事件的恶劣影响,促进了投资活动。

第四,保护劳动者。年英国颁布了第一个工厂法,对劳动时间、劳动条件以及女工和童工的使用等都作了具体限制和规定。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市场活动逐渐规范化、有序化。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政府的各种活动也产生了副作用,因为政府的干预很难掌握一个合适的“度”。

.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世纪下半期到世纪上半期,是英国自由市场形成阶段。这一时期,英国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在政府的控制下经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已逐渐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商业资本实现了向工业资本的过渡,产业革命顺利展开,各种经济活动已经有序化。因而,政府的控制不仅多余,而且成为市场运行和经济发展的障碍。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呼吁解除政府控制,实行自由放任。然而,实行了一个多世纪之久的保护政策,造就了一大批利益集团,就如整顿市场秩序一样,自由放任也经历了同样的艰难过程。这里,斗争突出反映在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问题上。工业资产阶级积极推进自由贸易,与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大垄断商人展开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从世纪年代起,英国与几个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贸易协定,废除所有输出品的限制。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年废除了谷物条例,年又废除了航海条例。这一系列事件成为英国自由贸易的里程碑。在国内,一系列不合理的干预制度也被废除了。至此,英国实现了自由市场制度,政府基本不干预市场。任“看不见的手”调节,英国进入成熟市场经济阶段。

三、工业革命和自由企业制度的建立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除财产私有制和自由市场制度外,还包括自由企业制度,而这一制度的基础是工业革命奠定的。

.自由企业的萌芽与“原始企业”。中世纪的基本经营组织,是家庭和家庭作坊,其基础是手工劳动和自然分工。他们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要受到庄园和行会的制约。中世纪的产权变革,首先使农奴经济摆脱庄园控制,可以直接为市场而生产,自主决策,独立享受市场利益,独自承担市场风险,从而农民家庭生产活动初步具有“经营”性质;另一方面,中世纪晚期行会势力也逐渐削弱,出现不受行会控制的各种商号、公司等,行会本身也蜕化了,有些行会通过申请特许状,成为具有法人地位的“健全而永久的联谊社团体”。这样就出现了自由企业的萌芽。

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和世纪英国对外贸易的扩张,极大地刺激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被诺思称为“原始企业”的手工工场。这个时期的工场手工业,从技术上看,与中世纪并无本质变化,但它是一种组织上的创新。分散的手工工场,即分料到户制,是家庭工业与市场结合的一种形式,商业资本家(包买商)在其中起决定作用。事实上,包买商是这种“企业”的业主,他承担市场风险,而手工劳动者则成了他们的雇工。不过,这种分料到户制存

在过高的监督成本,这就促使它向集中的手工工场过渡。“一些需要专门技能和特别细心的加工程序,被包买商集中到一个房子里,交由雇佣工人去进行,这样,就出现一种新的企业形式——手工工场。其特征不是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而是手工生产活动在一个统一指导下单纯集中到一个车间。通过各个行业已形成的劳动分工,这种集中又导致了劳动的综合。”

集中的手工工场已经具有“工厂制度”的基本特征,如集中生产,有固定的场地,采用较细致的分工,有少量的管理人员等。所以,乎工工场已经具有近代企业的雏型。法国经济史学家保尔·芒图指出:“手下'场有大量的雇佣工人,那里流行着非常完善的分工,它有许许多多的与近代工厂相似的特点,也许呈现出更加惊人的景象。但它在工业演进上却占着一个小得多的位置。这是路程上的一站,而且是马上走过去的一站,在那里的停歇几乎没有表现出来。”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从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度的飞跃,首先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尽管说集中的手工工场已经具有工厂制度的各种基本要素,但很不稳定,生产活动究竟是集中在工场中还是分散在家庭中并不一定。例如,棉纺织业最初的革新——飞梭和珍尼机的发明,并没有使这个工业进入工厂,这两项技术都是适合于在家庭中使用,不过是提高了在屋里工作的纺工或织工的生产量而已。年,阿克莱特利用他的水力纺纱机建立了第一个工厂,以后人们纷纷仿效,把工厂建在河流旁边,用水流推动轮子,带动机器纺纱,后来出现了蒸汽机,工厂开始设在城里。由于机器的采用,使固定资本的规模和比重大大提高,并具有专用性和不可分性,同时,工厂的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分散的手工生产,竞争优势日益明显。所以,采用工厂制度是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基本要求。这样,工业就再也不可能回到家庭中去。工厂制度就这样确定下来,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

由于机器的使用和工厂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的分工进一步扩大了,在工场手工业中就已出现的业主与雇工的分离也固定下来,从而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不仅如此,工厂内部还出现了另外两种分离:一是管理人员和直接生产人员的分离,二是技术工人和直接生产工人的分离。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真正的科层组织:业主一工头一工人的层级制度。工厂制度最终形成了。

.公司制度。工厂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集中生产体制和管理的层级制。一般说来,它只反映企业内部的生产组织形式。由于机器的采用,资本规模要求的提高,促使单个资本的合作,而资本的专用性和不可分性,又导致资本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要求,这样就导致公司制度的发展。与工厂制度相比,公司制度是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它集中反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发达的产权关系。

股份公司的出现,早于工业革命一个多世纪,如东印度公司建于年。不过,股份公司首先出现在商业、金融业以及交通运输业中,甚至在工业革命期间,工业制造业也很少采用公司的组织形式。只有在工业革命完成后,公司制才与工厂制结合起来,才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大规模生产体制,只有在大规模生产基础上,才有稳定的资本股份制、管理的层级制,以及专门的经理阶层。

英国经济史学家考特指出:“在新的制度形成的形势下,资本往往带有盲目性,也就是说,投资者投向他所不熟悉的部门,而且,由于股东们不亲临工厂,不为工人所知,所以,谁也不知谁是投资者,投资和经营管理的职能区分开了,领取薪金的经理们渐渐处于发号施令的地位。由于经理和股东之间的关系问题总是难以搞清楚的,随着以合股形式筹集资金,一个以不同规模和不同形式组成的新的经济领域出现了。在这个领域里,专职经理们连续不断地制定出任务和政策,由高度集中的资本和劳动力费力地去贯彻。”这段论述很好地说明了工厂制度和股份制度酌关系。

.工业革命的制度性影响。工业革命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最终确定下来。可以说,它为英国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画了一个完整的句号。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工业

资产阶级成为国家经济的主导力量,并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他们要求更自由的经营环境,同时要求更加有规模的市场。因而他们倡导了进一步的社会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最后扫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另一方面,将市场惯例上升为法律。例如,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废除了学徒条例、居住所法、最高工资法令等,在工业革命完成后,又进一步废除了妨碍贸易的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废除了妨碍公司发展的泡沫条例等。与此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规范和调整市场和社会关系的法律制度,如合同法、交易所法、证券法、公司法和工厂法等。因此,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成为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这样英国最终完成了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四、结论

从英国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的几百年历史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不可能通过一次剧烈的革命或变革就能完成的,另外,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包括许许多多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说采,产权关系的变革是这一系列变革的开端,而工业革命是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其中市场体制的发展贯穿在这个过程的始终。最后,私有财产制度、自由市场制度和自由企业制度,共同构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三位一体模式。

当然,这里我们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所考察的仅仅是英国近代以来的“古典市场经济体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到世纪末世纪初以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英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所能给我们提供的借鉴是有限的。不过,既然我们的目标也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那么这里必然存在某些共通之处,所以,了解这一过程,不学它的经验,但可吸取其敦训。这就是我们研究英国市场经济发展史的意义。

(注释及参考文献略)

税务机关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税务机关是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机关,一直处于反腐败斗争的前沿阵地。多年来,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和机制改革,税务机关已逐步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腐败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遏止,使税务机关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促进了税收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就整个税务系统来讲,如何从源头上根除腐败现象依然当前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腐败产生主要环节

导致税务机关易产生腐败行为的主要环节往往发生在“权”与“利”的结合部位,也就是权力相对集中或与纳税人关系较为密切的关口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行政审批关。如减、免、缓、欠税款审批,涉税行政处罚事项审批,经费的审批,办公用品的审批等等。在这些审批事项中,如果缺乏科学严密的运行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就容易导致把关不严,该审批的不审批,不该审批的乱审批。

二是税款核定关。税额的高低,关系着纳税人的直接利益,一些人为了少纳税,总是想方设法腐蚀税收一线管理人员。如果定额核定工作程序不严密,监督制约措施跟不上,很可能导致不廉洁行为的发生,使定税行为使去公平、公正性。

三是发票管理关。发票不仅是收、付款凭证,还具有特殊的功能,如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纳税人据以抵扣进项税额的合法凭证,这种特殊功能使得围绕发票发售、使用、管理等环节的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始终不断。

四是税务稽查关。稽查是税收征管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口,处于征纳双方矛盾的焦点,权力相对集中,从选案到实施检查,从审理定性到做出处罚决定,都与纳税人的利益密切相关。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偷税逃税,或为了减轻、逃避法律的制裁,往往采取请客送礼、行贿等手段寻找突破口和保护伞。

除了上述重点部位和环节外,税收征管的过程,就是与纳税人和物质利益打交道的过程,就是权力与利益的碰撞的过程,就是腐蚀与反腐蚀交锋的过程。如不能正确处理权力与义务、执法与服务的关系,不能做到严守纪律、廉洁自律,不能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欲”,任何部位和环节都可能导致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二、产生腐败行为的主要根源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税务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和消极抵触心理,自我放松要求,自我降低标准,给各种不廉洁行为的滋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从近年来开展的警示教育案例中可以清楚看出,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都是从思想上的蜕变开始的。

二是制度落实不到位。党风廉政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纸上写的多,嘴上说的多,墙上挂的多,认真落实少。有些同志对制度规定熟视无睹、漠然处之,使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三是征管机制约束不到位。税收征管软件的“机械”和“刻板”在促进税收征管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为党风廉政建设筑起了一道新的防线。但从现实情况看,人为的因素在税收管理中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如税额核定,发票管理、税务稽查等,都赋予工作人员一定的权利,而在这些方面监督制约的机制不够健全,约束相对无力。

四是监督管理不到位。失去监督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对税务干部的监督管理,还存在着失之以宽,失之以软的问题。特别是没有把干部的“八小时之外”纳入有效的监督管理之下,给个别私欲膨胀的干部留下了空档和可乘之机,导致了“吃、拿、卡、要、报”等为税不廉行为和收“人情税”、罚“人情款”等现象。

五是惩处力度不到位。目前对于腐败问题普遍存在一种不正常心理,认为一些小节问题算不上腐败,见怪不惊,不值一提;发现问题想方设法遮掩,“家丑不可外扬”,内部做无关痛痒的消化处理,一旦发生“质变”,追悔已晚!

三、以人为本,标本兼治,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

(一)筑牢防腐思想根基。要正确认识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要以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为重点,以从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特别是通过开展树立先进典型、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等,引导干部职工充分认识腐败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要始终把教育放在首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免疫力。要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项政治纪律认真执行,真正做到依法治税,依法治队,从思想源头上筑起防腐败、反腐败的牢固防线。

(二)纳入日常系统管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来管理。要建立组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抓到底。做到有计划、有任务、有步骤、有检查、有落实,只有常抓不懈,才能抓出实效。

(三)实现“制度管人”。一是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关于税款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处罚以及人事、财务、物资等具体管理办法,结合税收征管改革、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部位和环节,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构建全方位的执法监督体系,减少腐败现象发生的条件。二是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把税收政策、执法程序、执法责任、违法违章处理等情况公之于众,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通过信息化建设,把税收执法的各个环节都纳入计算机管理,网上运行,使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运作更加规范公开,实现由“人管人”到“机器管人”的转化。

(四)强化监督制约。税务人员代表国家行使执法职责,手中掌握一定的权力,与形形

色色的纳税人打交道,如果不动提高自身廉政修养,自觉接受监督,就会陷入迷途,甚至自毁前程,身败名裂。目前,重点从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两个方面完善规章,为实施有效的监督提供制度保证。一是监督关口前移。要加大对干部的监督力度,主动监督,提前监督,解决监督滞后、乏力的问题。二是拓宽监督渠道。建立健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合理分解和配置权力。三是延展监督领域。除了对干部工作时间内搞好监督外,还要将监督的重点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四是形成监督合力。要把易出问题的环节作为监督重点,把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监督的合力,将监督制约贯穿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更加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