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最新最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最新最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整理(最新最全)

第一章 知识点总结

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

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陆上国界线20000多千米,有

14个陆上邻国(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西边是巴基,还有阿富汗,印、尼和不丹,三国在西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4.中国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5.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台湾海峡属东海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日、菲、文、马、印尼)

7.东西部晨昏差异:两地经度不同,我国东西跨经度广,约60度,经度没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8.我国行政区域划分

9.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10.“三字经”法记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黑吉辽,内蒙古,京津冀,晋豫鲁,赣皖浙,苏浙沪,滇黔蜀,鄂湘渝,陕甘宁,青新藏,桂粤琼,港澳台

1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2.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13.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4.人口增长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人均粮食、布匹减少,医院就医困难,给国家、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居世界后列,全国每年新增财富大部分北新增人口消耗掉,用来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财富就减少了

1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3)开发历史原因: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1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其余55个民族占8%,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记忆口诀:西北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

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大的东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临太平洋,有众多的

岛屿的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个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18.汉族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

19.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20少数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族的泼水节、孔雀舞,

(藏族)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本章重点地图:图1.4 图1.7 图1.11 图1.16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1.地势特征:西部高,东部低,呈阶梯状。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第一级阶梯雄踞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

2.阶梯分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极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丘陵10%、平原12%)

4.主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平原顺序为从大到小)

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5.山脉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较多,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大别山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小兴安岭(以上为主要的)

6.各山脉两侧的主要地形区:

7.要想充分合理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应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坚决杜绝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禁止乱开矿,滥采矿,以及过量捕杀野生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资源。

8.受纬度位置

....影响,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7月份(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其他地方普遍高温,均在20摄氏度以上。1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秦岭——淮河

9.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10.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五个温度带,从北到南依次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青藏高原位于高原气候区

......

.....,是高原山地气候

11.受海陆位置....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多在1600mm 以上,而西北内陆有大片地区年降水量在50mm 以下。

1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13.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降水量>800mm )、半湿润地区(400mm<降水量<800mm )、半干旱地区(200mm<降水量<400mm )、干旱地区(降水量<200mm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在西北地区。 14.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共同影响,我国形成了显著的季风气候 15.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17.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锋面雨又称梅雨 18.季风区的气候特点:雨热同期 20.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21.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22.

内流河 内流区 内流湖 咸水湖(青海湖、纳木错)

23.外流河 外流区 外流湖 淡水湖(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24.额尔齐斯河(西北)流入北冰洋,雅鲁藏布江(西南)流入印度洋,长江、黄河流入太平洋;我国没有河流流入大西洋。(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25.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季风区内

26.内流河的水文特征:1.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2.水量较小,3.汛期短,4.流程短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7.黄河和长江的概况: 自古黄河称"三善",善淤善决善搬迁。如果要把黄河治,三游方法不一般。

上修水库调水量,中保水土是关键,下游固堤分洪流,淤灌也能夺高产。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

28.长江频发洪灾原因:1.流域内支流多,暴雨时同时涨水;2.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作用减弱;3.上游植被遭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道弯曲,不利水流下行

29.如何更好的利用长江的水运价值?1.平垸行洪;2.裁弯取直;3.退田还湖;4.疏浚河道;5.加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

30.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 31.长江的两个称号:“水能宝库”、“黄金水道”

32.课本图2.2 图2.4 图2.6 图2.15 图2.17 图2.21 图2.26 图2.33 图2.36 图2.37

第三章 知识点总结

1.自然资源的定义: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水能,都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

3.可再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虽然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更新或循环使用,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这样才能在一定意义上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利用不合理,不注意保护和培育,开发速度大于其再生速度,一味的浪费,那么就会使可再生资源失去其可再生性,变成为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总有一天会枯竭,逐渐“取之用尽”。 4.我国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地大物博”中的“物博”的含义:总量大,种类多。

6.导致我国自然资源形势 逐渐恶化的因素

7.解决这种趋势的措施: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加强保护、节约意识;3.节约资源,开发新能源。 8.对资源的循环使用有效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拒绝贺卡都从源头和去路上保护了环境,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垃圾。

9.土地资源的分类

东部季风区,气候相同,气候湿润,在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耕地),在山地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林地),这说明地形对土地类型分布的影响;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地形都有山地,那么为什么会有林地和草地之分,原因是草地在西北内陆,气候不受季风影响,是大陆性气候,而林地是在东部季风区,这说明在地形相同的时候,气候也影响土地类型的分布。

10.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等边远地区。

11.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土地沙漠化严重;2.水土流失严重;3.乱占耕地 12.针对我国不容乐观的土地资源国情,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更新,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 土地、水、水能、森林、太阳能、潮汐能、动物

非(不)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不可再生、不可更新、不能循环使用的, 用一点就少一点 1.人口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势必还会减少)

2.人为因素(人为的利用不当,浪费,不注意保护,管理不善)

农业用地

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耕地---东部季风区---平原、低缓丘陵 林地---东部季风区---山地 草地---西北内陆非季风区---高原、山地

13.保护耕地的措施:1.依法用地,规划用地;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3.开展宣传活动;4.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入;5.禁止乱占耕地

14.我国土地资源 的主要特点

15.秦岭--淮河:1.1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 2.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3.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5.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6.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7.以这条线为界,以南,冬天河流无结冰期,以北,冬天河流有结冰期; 8.水田旱田分界线

16.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指:江河湖泊的水和浅层地下水,占淡水资源的0.3%,其余为两极和高山冰川和深层地下水。

17.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 1.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2.水污染、水浪费现象严重; 看出我国水资源短缺:3.我国水资源从总量上丰富,但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18.

我国水资源的 分布特点

水库的重要的功能:调控径流和水量,它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灌溉、城市供水 南水北调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中线、东线把水调到华北地区。

19.水资源南多北少:主要是因为南方河流多,水量大,汛期长,水资源丰富; 北方河流少,水量小,汛期短,水资源短缺

季节分布不均匀:主要是因为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受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来的温暖 湿润的气流影响,夏秋季节降水多,水资源丰富;冬春季节受冬季风影响,受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来的寒冷干燥的气流影响,冬春季节降水少,水资源短缺(缺乏)。 20.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华北、西北地区

第四章 知识点总结

1.交通运输的概念:利用交通工具把人和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优点(优势)

缺点(劣势) 总量丰富 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 类型齐全 1.人均占有量小 2.比例构成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分布不均匀(见知识点9) 4.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时间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兴修水库:三峡水库,小浪底水利枢纽

空间上:南丰北缺 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解决措施

2.现代交通运输工具/

方式

3.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4.四大“米市”成名的原因:

5.从总体情况看,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密度较小

6.铁路运输时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7.

8.

另:大秦线(大同—秦皇岛)运煤专线

飞机 航空运输 火车 铁路运输 汽车 公路运输

轮船 水路运输 管道 管道运输(这种方式只运物)

交通:沿江沿湖,有便利的水路运输 气候:雨热同期,适于水稻生长 市场:人口稠密,有巨大俄消费市场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1.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种“身份”。如:长江三角洲,既属于自然区域,又属于经济区域;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既属于行政区域,又属于自然区域(热带),也是经济区域(旅游区)

2.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而且同一种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河北省和北京市属于同一级别,但尺度不同;河北省、威县、贺营乡、赵庄属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

3.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解线: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具有相似性,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有相似性

5.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另外7个要熟悉)

6.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与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基本吻合

7.北方地区: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个省及京、津二市的全部,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青藏地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该地区典型的气候特点——高寒

4.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1.深居内陆,距海较远;2.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3.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表现在:东部高原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沙漠分布,只有星星点点的绿洲,河流少,且多为内流河

14.本章重点地图:图5.4 图5.21

1.知识点总结

北京

21.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背靠群(燕)山,有便利的交通,如: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

2. 纬度位置:40°N (北纬),116°E (东经) 海陆位置:与渤海的直线距离仅150km

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

相对位置: 西面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和广袤的大西北 南面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东南) 东面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自然条件: 华北平原的北部;西部、北部高,东、南低,西、北、东北三面环山; 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流经北京境内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中南海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

政治中心 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

城市职能: 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和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集中 文化中心 众多体育馆

各类博物馆,展览馆众多 唯一团体集中 国际交往中心

70万年前 有人生活(北京人)

3.北京悠久的历史 3000多年前——公元10世纪 蓟城 北方重镇 金、元、明、清在此建都 形成于元、明两代 旧城格局 呈棋盘状 中轴对称,“凸”字形

4. 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 北京古城城址的变迁与水源有密切关系,不管城区如何变迁,有一个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始终要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随着城市职能的丰富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水源的丰裕程度直接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城址的变迁。

1.城市空间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建卫星城

6.北京城市建设 2.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 遵循的原则: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4.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香港

8.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9.“上天”、“下海”是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北 京

10.香港城市建设中仍保留有大片绿地,体现了香港在人多地狭的条件下,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了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11.香港的主要地形:低山、丘陵 香港的新界连接大陆的广东省 12.香港的美誉:“东方之珠”、“购物天堂” 澳门的美誉:“海上花园”

13 港、澳的 香港:珠江口东侧,与深圳经济特区相邻 祖国东南方向 地理位置 澳门:珠江口西侧,与珠海经济特区相邻 广东省 香港:1.香港岛,2.新界,

3.九龙(半岛),

4.200

多个岛屿 组成部分 澳门:1.澳门半岛,2.氹仔岛,3. 祖国内地:社会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政策

港澳地区:资本主义制度

14

1.国际贸易中心

香港的产业 2.运输中心 构成 3.金融中心 4.信息服务中心 5.旅游中心 澳门的支柱产业——博彩旅游业 自然资源 祖国内地 经济联系 劳动力资源 经济合作 资金 优势互补 香港 技术 互惠互利 人才 管理经验

台湾

15 组成部分: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诸多小岛 东:太平洋

地理位置 西:台湾海峡—福建 南:南海 北:东海

资源:森林,矿产,水产 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农产品:水稻,稻米,甘蔗,茶叶,水果 特产:树种:樟树。产品:樟脑

主要地形:西部—平原,中部—山地(1/2以上),东部—少量平原

16 台湾的主要地形—山地。主要山脉—台湾山脉。最高山—玉山,最大湖泊—日月潭, 最长河流—浊水溪 前:农业,农产品 17,经济的转变(20世纪60年代) 后:“进口—加工—出口”型

台湾经济转型的有利条件:1.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2.海岛多港口;3.吸收外国资本;4.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18 新竹科技园成功的原因:1,高素质。2,低成本。3,政府支持。4,交通便利

多 地

港澳

地区与

祖国内

地的经

济联系

19 台湾美誉:“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南盐库”

新疆

20. 位置:西北边陲(面积最大的省区,有8个邻国)

概况地形:高山、盆地 "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西民族:以维吾尔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高原山地气候(高寒)

1.光照充足 1.沙漠广布,水源匮乏

优势条件 2.昼夜温差大不利条件

气 3.绿洲地区水源丰富 2.蒸发旺盛,渗漏严重农业主要农作物:1.小麦 2. 玉米 3. 高粱

特色农产品(农业):1.棉花 2.甜菜 3.各种瓜果

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产品的深加工,葡萄沟的品牌效益,农业产业化

东资源:石油、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

起止点:轮南至上海;途径9个省区(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全长4000km 西 5个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1.能够使本地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

气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 2.大量运输到东部市场,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意义 3.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输东 1.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给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

输 2.清洁能源,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21.新疆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中,因为这里有冰雪融水汇成的河流,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绿洲边缘容易发生沙(荒)漠化,所以在该区域进行生产生活时应该注意保护植被,并合理利用水资源

本章重点地图:图6.1 图6.3 图6.13 图6.22 图6.24 图6.28 图6.31 图6.37 图6.40

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珠江三角洲

1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路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温暖多雨,一月份平均温度0度以上,降雨量1500mm左右。,

3经济特区:(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福建),海南省(1988),

4多层次的开放体系:珠三角地区形成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区位优势:

5发展优势:人文优势:

政策优势:

6资金来源:港澳地区为主74%

7发展途径:①利用其紧临港澳的优越的地理位置,②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③引进大量外资④引进先进技

术设备和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

8支柱产业:加工制造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

9销售地区: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渠道:港澳渠道 10经济模式:“前店后厂” 店:港澳 厂,珠江三角洲

11意义:20世纪末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12 城镇的发展:加工制造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3

土地利用:形成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相互交错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1.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14城镇发展的表现 2.城镇数目不断增多 3.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4.城市人口的比重增加

1.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5城镇发展的原因 2.工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 3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促进了非农业用地的扩大

西双版纳

位置:云南省,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 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分为雨季(5—10月),旱季(11—4月)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

旅游资源:独特的雨林景观(望天树、板状跟、独木成林、绞杀植物),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 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独特的民族风情(13个少数民族、佛教建筑群、竹楼、 泼水节、竹筒饭、孔雀舞)

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1.政策支持 2. 位置优势 3.资源优势

本区国家级的旅游景区: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 支柱产业:旅游业 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多个部门的发展,并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 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

存在的问题:1.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2.景点分散,没有形成规模 3.不法商贩影响了西双版纳的声誉 4. 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5.景点大同小异,缺乏特色 措施见课本P64活动3

33.知识点

黄 位置(范围):北方地区,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天寒冷干燥,夏天高温多雨(多暴雨,集中在7、8月份) 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黄土厚度:一般超过100米 成因:风成说 黄土来自中亚、蒙古,方向西北到东南 地形特点: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谷密度大

土 1.地形特点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气候 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水土流失的原因

3.黄土的性质 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溶于水

4.植被 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毁林毁草,陡坡开荒

5.人们开垦采矿、修路使地表疏松 人为原因 高 1.农作物产量下降 后果 2.耕地面积减少

西 双 版 纳

3.给下游河道整治和防洪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1.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2.自然灾害自然、人为

3.遭到破坏,难以恢复

原 1.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生态建设的措施 2.合理的安排生产活动

3.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长江沿江地带

位置(范围):25?N----35?N 上海——四川攀枝花,3000多千米,长江两岸100—200千米

地形: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势低平

自然特征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一般多于1000mm

(条件)长江沿岸资源及利用方式:上游:水能资源丰富——水电业

中下游:水资源丰富——淡水养殖和内河航运

资源:上游:矿产种类丰富,谁能资源丰富下游:矿产种类单一,水资源丰富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纽带作用——沟通承东启西的纽带

西部资源富集地区

基础与条件: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

动力: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

辐射作用

方向:南北辐射

意义:南北经济融为一体

●城市分布特点:上游城市较少,密度较低;中下游城市较多,密度较大。

●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上海的条件:1.最大的港口 2.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最大的商业中心 4.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5.重要的金融中心

6.国家级的浦东经济开发区

●上海(特大城市)的带动作用:1.为周边县市提供技术指导 2.为近郊农产品提供市场 3.为县市及所属乡镇企业提供管理者和管理经验 4.为证券交易提供充裕资金 5.与周边县市加强经济协作,促进经济建设和城市发

3.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垃圾解决措施:1.建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2.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3.建立垃圾回收厂,循环利用

●酸雨: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雾、露、霜酸雨的危害: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受酸雨污染强度和范围的大小排序:华中>西南>华东

8.走向世界的中国

第二章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第三章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的改造,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第四章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

第五章我国应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第六章目前,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第七章我多对保卫世界和平,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使人类社会的进步,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22.八章重点地图:图7.1 图7.10 图7.13 图8.1 图8.21 图8.22 图8.26 图8.2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