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卷

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闻之,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③关关雎鸠,____________。(《关雎》)

④______________,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子衿》)

⑥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两句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犹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jiá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小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见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委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震作起来了。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jiá( )然而止飒.( ) 步履.(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2分)

(3)文中的“委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家书》在12月的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__________》及《__________》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

4.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碳生活”。我市某中学决定举办“我的低碳我做主”综合实践活动,现邀请你一同参与。(12分)

(1)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与低碳生活相关的情况。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

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3分)

关于“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许多人争做“低碳族”,他们认为过“低碳生活”是非常环保时尚的事。如果你的父母也想赶这个“时髦”,向你请教该怎么做,你会怎么说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以“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8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某同学在践行“低碳生活”后的感悟,请按要求修改。(3分)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我们面临的是日益恶化的环境,即将枯竭的能源,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其实只要举手之劳就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A】既要增强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B】又要坚持走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永续发展。

①【A】处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语序不当,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8分)

小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须熏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

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大减弱。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5.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多次引用农谚进行说明,请概括这样写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科学性是说明文的生命。请结合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做简要分析。(6分)

(1)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

..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请从你知道的节气中任选—个加以介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2分)

魔季

张晓风

①我沿着草坡往山上走,春草已经长得很浓了。唉,春天老是这样的,一开头,总惯于把自己藏在峭寒和细雨的后面。等真正一揭了纱,却又谦逊地为我们延来了长夏。

②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

............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

..了.,.那白茸茸的芦花海也都退潮

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有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我慢慢走着,绿在我里,我在绿里。

③那边,清澈的山涧流着,许多浅紫、嫩黄的花瓣上下漂浮,像什么呢?我似乎曾经想画过这样一张画——只是,我为什么如此想画呢?是不是因为我的心底也正流着这样一带涧水呢?

④我们已把窗外的世界遗忘得太久了,我们总喜欢过着四面混凝土的生活。我们久已不能想象那些溪畔草地上执竿的牧羊人,以及他们仅避风雨的帐篷。我们同样也久已不能想象那些在垄亩间荷锄的庄稼人,以及他们只足容膝的茅屋。我们不知道脚心触到青草时的恬适,我们不晓得鼻腔遇到花香时的兴奋。真的,我们是怎么会疾驰得那么厉害的!

⑤忽然,走来一个小女孩。如果不是我曾看过她,在这样薄雾未散尽、阳光诡谲闪烁的时分,我真要把她当作一个小精灵呢!她慢慢地走着,好一个小山居者,连步履也都出奇地舒缓了。她有一种天生的属于山野的纯朴气质,使我不自已地想逗她说几句话。

⑥“你怎么不上学呢?凯凯。”

⑦“老师说,今天不上学。”她慢条斯理地说,“老师说,今天是春天,不用上学。”

⑧啊,春天!噢!我想她说的该是春假,但这又是多么美的语误啊!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去念一册册的山,一行行的水。去速记风的演讲,又数骤云的变化。春天春天,春天来的时候我们真该学一学鸟儿,站在最高的枝柯上,抖开翅膀来,晒晒我们潮湿已久的羽毛。

⑨那小小的红衣山居者好奇地望着我,稍微带着一些打趣的神情。

⑩我想跟她说些话,却又不知道该讲些什么。终于没有说——我想所有我能教她的,大概春天都已经教过她了。

○11慢慢地,她俯下身去,探手入溪。花瓣便从她的指间闲散地流开去,她的颊边忽然漾开一种奇异的微笑,简单的、欢欣的、却又是不可捉摸的笑。我又忍不住叫了她一声——我实在仍然怀疑她是笔记小说里的青衣小童。我轻轻地摸着她头上的蝴蝶结。

○12“凯凯。”

○13“嗯?”

○14“你在干什么?”

○15“我?”她踌躇了一下,茫然地说,“我没干什么呀!”

○16多色的花瓣仍然在多声的涧水中淌过,在她肥肥白白的小手旁边乱旋。忽然,她把手一握,小拳头里握着几片花瓣。她高兴地站起身来,将花瓣往小红裙里一兜,便哼着不成腔的调儿走开了。

○17我的心像是被什么击了一下,她是谁呢?是小凯凯吗?还是春花的精灵呢?抑或,是多年前那个我自己的重现呢?在江南的那个环山的小城里,不也住过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吗?在春天的时候她不是也爱坐在矮矮的断墙上,望着远远的蓝天而沉思吗?她不是也爱去采花吗?爬在树上,弄得满头满脸的都是乱扑扑的桃花瓣儿。等回到家,又总被母亲从衣领里抖出一大把柔柔嫩嫩的粉红。啊,那个孩子呢?那个躺在小溪边打滚,直揉得小裙子上全是草汁的孩子呢?她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18啊,春天多叫人迷惘啊!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谁负责管理这最初的一季呢?他想来应该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家了,当他的神笔一挥,整个地球便美妙地缩小了,缩成了一束花球,缩成了一方小小的音乐匣子。他把光与色给了世界,把爱与笑给了人类。啊,春天,这样的魔季!

(选自《张晓风自选集》,有删改)

9.阅读全文,概括文中实写的两幅主要画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赏析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

..了。

..了,那白茸茸的芦花海也都退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语境,理解第⑧段画线句的深刻含义。(3分)

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标题为《魔季》,为什么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个小女孩?(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17段用了十个问号,可是读起来一点也不显得单调,反而别有韵味。仔细阅读这段文字,说说这样表达的作用,并分析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

(3)日光下澈.____________

(4)斗.折蛇行____________

(5)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第一自然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自然段描写__________,第三自然段探寻水源,第四自然段突出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______________的特点。(2

分)

17.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自然段又写“悄怆幽邃”?(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5分)

18.请以《我读懂了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第二单元检测卷

1.①欣然规往②青山横北郭③在河之洲④与君离别意⑤纵我不往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1)戛sàlǚ(2)震作振作(3)疲乏;没有精神(4)比喻排比

3.(1)国内战争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2)矛盾论实践论

4.(1)大多数人能够关注低碳生活。(2)示例:“爸爸妈妈,践行‘低碳生活’,跻身‘低碳族’并不难啊!只要你们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就可以啦,例如出门多骑自行车,少开车;随手关灯、关电视;购物多用菜篮、少用购物袋等。这些都是‘低碳生活’啊!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加入‘低碳族’的!”(3)示例:“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走进“低碳生活”,为我们的美好生活献计献策,共建我们最美好的家园。(4)①增强促进②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1)①小满的时间;②小满的含义;③小满时农作物的生长特点;④小满时的气候特点;⑤人们饮食的注意事项。(每点1分)

6.文章多处引用农谚说明了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生动形象,有说服力。

7.(1)精确到分的具体时间准确说明了今年小满节气到来的时间。(2)“渐次”意思是逐渐,指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逐渐进入夏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8.示例: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亚岁”等。冬至这一天,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所以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说法。

9.①绿色的谷和清澈涧水里的花瓣(2分)。②“我”与小山居者凯凯相遇的画面(2分)。

10.“清瘦”这里用来形容去年的秋天,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山之萧瑟景象,从而反衬出春天山上的丰盛之美(2分)。“退潮”这里是写白茸茸的芦花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时芦花的繁茂和美丽,像白色的浪花一般,而到了春天,满山是绿色,通过这样的颜色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2分)。

11.春天的时候我们人类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

12.①通过小女孩凯凯对春的反应和大自然景物的照应来衬托出春的美妙;②通过小女

孩的话,自然引出作者的观点“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③小女孩的纯朴快乐就像春天一样美好;④小女孩的年纪就正处在人生中的春天;⑤小女孩让作者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春天的故事。

13.①运用了多个疑问句和反问句。多个疑问句连用表现了作者联想的过程,构成了悬念,使读者被带领吸引着往下读,引出了下文写童年自己,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②紧接着是几个反问句,回忆了童年时自己春天的生活,非常强烈地表达了对江南的怀念,对童年的追忆,对母亲的爱。③最后又是两个疑问句,表现了作者对童年不再的怅然若失之情。

14.(1)格外(2)大约(3)穿透(4)像北斗星那样(5)凄清

15.(1)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2)坐在小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16.潭中景物(游鱼相戏、潭水清澈) 幽静(清幽、寂静、冷清等)

17.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18.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