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方案

路基施工方案
路基施工方案

路基施工方案

第1章编制说明

1.1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南京市城市三环(仙林大道-省道122段)SG1标段路基工程施工,以确保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该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

1.2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7)《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CJJT 177-2012);

7)《江苏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8)《江苏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南》;

9)《城市三环(仙林大道—省道122段)一期、二期工程SG1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2月)、地勘报告;

10)国家、部颁及江苏省、南京市的施工技术(验收)规程、质量标准、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标准和文件等。

11)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机具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以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3编制原则

1)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

2)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实施全员、全过程、全范围严密监控,坚持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

3)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

4)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在施工中发扬创新精神,以科技为先导,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积极寻求节约投资的合理化建议,对技术方案进行优化;

5)实行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施工方案和信息优化处置,实现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

第2章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城市三环(仙林大道—省道122)一期工程、二期工程SH-SG1标段SG1标段位于宁句城际以南,主要包括城市三环-省道122枢纽互通,其中城市三环范围为SHK9+542.300~SHK10+048.000,长约0.506km;省道122主线改造桩号范围为S122K9+642.232~S122K10+804.616,长约1.162km;省道122辅道改造桩号范围为S122K9+605.000~S122K10+810.000,长约1.205km。此外,SG1标段还包括城市三环省道122枢纽互通4条互通匝道。

SG1标段平面位置图

现状省道122为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路,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辅道采用机非共板的断面型式。老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整体状况较好。本次省道122改造不涉及跨线桥梁,只对主线路基和挡墙段进行拼宽和抬升,同时对辅道进行拼宽改造。

省道122现状断面图

现状省道122

根据设计道路纵断面图及路基横断面图,S122主线最大抬升高度约2.4m。S122辅道路基主要零填和挖方路段,其中SK9+642~SK10+180为大挖方边坡段,路堑边坡最大开挖深度约10.6m。

SK9+820处路基土方横断面设计图

2.2自然条件

2.2.1气象条件

本建项目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受季节环境支配,全年干湿冷热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雨热同季,光照充裕,无霜期长,全年无霜期240~280天。干旱、雨涝、低温、连续阴雨、台风、冰雹等气象自然灾害间有出现。根据历史记录,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雨量为1033mm,年大降雨量为1825.8mm,降雨多集中在6~9月。南京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春夏季多东、东南风,秋冬季多北东北、东北风,常风向东北风,出现频率为10%,全年5级以上平均风日31天,8级以上平均风日17.7天。

2.2.2水文条件

1)地表水

项目场区的主要大型地表水体为九乡河,三环主线跨沪宁高速和S122省道后,平行于沿线分布着九乡河,桥墩主要位于九乡河沿岸,个别桥墩位于九乡河水体中。

2)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为主要为潜水、弱承压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松散地层中,大气降水是潜水主要补给来源,潜水位的升降明显受降水控制。弱承压水主要分布于中下部砂性土层中,其上部有黏性土隔水层,承压水季节变化影响较小,迳流滞缓。基岩裂隙水主要富集于强风化及破碎中风化基岩中;岩溶水主要赋存于灰岩区的溶蚀空洞及溶蚀裂隙发育段。项目区地下水位埋深受季节性降雨影响较大,主要补给方式为地表水下渗补给,主要排泄方式有向地表水泄流、人工排泄等。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埋深在1.2~4.2m之间。

2.2.3工程地质条件

依据本项目勘察成果及区域地质资料,场址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人工填土、粉质黏土;第四系上更新统(Q3)黏土、粉质黏土夹碎石、角砾土;下伏三叠系黄马青组(T2h)砂岩。

地层分布特征一览表

层号岩土名称岩性特征揭露厚度(m)

1a 杂填土杂色,稍湿,稍密,主要成分为房屋拆迁建筑垃圾、

粉质黏土、碎石,既有道路主要以路基填筑土为主。

0.38-6.5

1b 素填土素填土:灰黄色,稍湿,松散,主要成分为粉质黏土,

新近填土,既有道路主要以路基填筑土为主。

0.4~6.5

1c 淤泥质填土灰黑色,软塑~流塑,主要成分为粉质黏土,河道水

塘淤积成因,新近填土。

0.5~2.7

1-1 粉质黏土棕黄色,可塑,干强度、韧性中等。0.3-4.1 1-2 粉质黏土灰色,软塑,干强度、韧性中等,局部夹粉土。0.6~3.3

3-1 粉质黏土、黏土黄褐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底部夹少量风

化岩碎屑,切面稍有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

0.4~4.2

4-1 粉质黏土夹碎石灰黄色,可塑,夹碎石,粒径0.2~2.0cm,含量约

10~40%。

0.5~2.9

5-1a 粉质黏土灰黄色,可塑,中偏低压缩性,局部含铁锰结核,混

细砂,分布不均匀,切面无光泽。

0.6~5.4

5-1b 层角砾土局部为碎石土,杂色,饱和,稍密,粒径1~10cm,

个别大于10cm,呈棱角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间

隙充填粉质黏土、砂粒,碎石含量50%~70%。

0.5~7.0

6-1 全风化砂岩、砂

质泥岩

灰黄色,岩芯呈砂土状,具中等~中偏低压缩性。 2.3-8.1

6-2 强风化砂岩风化强烈,岩石结构大部分破坏,手捏易散碎,层底

部夹少量中等风化岩碎块,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

等级分类为Ⅴ级,遇水易软化。

1.8-5.4

6-2c 破碎强风化砂岩青灰色,岩体破碎,岩芯呈土夹碎块状。 1.8-5.4

6-3 中风化砂岩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岩体较完整,少量闭合裂隙发育,属较硬岩,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Ⅳ级。

6-3c 破碎中风化砂岩青灰色,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岩体较破碎,岩芯呈短柱~碎块状,岩芯采取率约70%,属于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2.3道路横断面设计

1)主线挡墙段

主线挡墙段全宽(26.6+ΔB1+ΔB2)m,断面布置为:0.5m(护栏)+(12.5+ΔB1)(快速主线)+0.6m(护栏)+(12.5+ΔB2)(快速主线)+0.5m(护栏)=(26.6+ΔB1+ΔB2)m。

改造段全宽(54.6+ΔB1+ΔB2+B1+B2)m,断面布置为:3.0m(人行道)+11.0m (机非混行车道)+B1m(侧分带)+(26.6+ΔB1+ΔB2)m(主线挡墙段)+B2m (侧分带)+11.0m(机非混行车道)+3.0m(人行道)=(54.6+ΔB1+ΔB2+B1+B2)m。如下图所示。

S122改造段典型横断面图(主线挡墙段)

2)主线地面段

主线地面段全宽(54.0+B1+B2)m,断面布置为:3.0m(人行道)+11.0m(机非混行车道)+B1m(侧分带)+0.5m(路缘带)+(3.75m×2+3.5m)(主线)+0.5m (路缘带)+2.0m(中分带)+0.5m(路缘带)+(3.5m+3.75m×2)(主线)+0.5m (路缘带)+B2m(侧分带)+11.0m(机非混行车道)+3.0m(人行道)=(54.0+B1+B2)m。如下图所示。

S122改造段典型横断面图(主线地面段)

3)上下匝道段

上下匝道匝道桥断面宽10.0m,断面布置为:0.5m(护栏)+1.0m(路缘带)

+3.5m×2(匝道机动车道)+1.0m(路缘带)+0.5m(护栏)=10.0m。

改造段全宽79.0m,断面布置为:3.0m(人行道)+11.0m(机非混行车道)+12.5m (侧分带)+0.5m(路缘带)+(3.75m×2+3.5m)(主线)+0.5m(路缘带)+2.0m (中分带)+0.5m(路缘带)+(3.5m+3.75m×2)(主线)+0.5m(路缘带)+12.5m (侧分带)+11.0m(机非混行车道)+3.0m(人行道)=79.0m。如下图所示。

S122改造段典型横断面图(上下匝道段)

2.4路基设计

2.4.1路基填料要求

路基填筑材料不得采用膨胀土及高液限粘土,填料考虑外购土方。弃土和清表土尽量用于分隔带绿化带填土。老路路面挖除方量压碎后可代替碎石用于路基底部回填。

1)S122主线及互通匝道

S122主线及互通匝道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填料最小强度、最大粒径及压实度应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规范标准。

主线路基填料技术要求

路面地面以下深度(cm)

CBR 填料最大粒径

(cm)

压实度(%)

(重型)机动车道

填方

0~30 8 10 ≥96 30~80 5 10 ≥96 80~150 4 15 ≥94 >150 3 15 ≥93

挖方和零填

0~30 8 10 ≥96 30~80 5 10 ≥96

2)S122辅道及上下匝道

S122辅道及上下匝道采用城市主干路标准,路基填料最小强度、最大粒径及压实度应满足《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规范要求。

辅道路基填料技术要求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CBR

填料最大粒径

(cm)

压实度(%)(重型)机动车道/机

非混行车道

人行道

机动车道/机

非混行车道

人行道

填方

0~30 8 5 10 ≥95 ≥92 30~80 5 3 10 ≥95 ≥92 80~150 4 3 15 ≥93 ≥91 >150 3 2 15 ≥92 ≥90

挖方和零

0~30 8

人行道换

填40cm路

床,要求

CBR≥5%

10 ≥95 ≥92 30~80 5 10 ≥93 ≥92

2.4.2一般路基设计方案

本次道路改造可分为不新建路床段、轻质路基拼宽段、新建路基段、拼宽路基段,具体范围如下表:

一般路基设计方案一览表

部位桩号范围设计方案

主线左幅

SK9+642~SK9+825 轻质路基拼宽SK9+825~SK10+100 新建路基SK10+100~SK10+705 路基拼宽SK10+705~SK10+810 轻质路基拼宽

主线左幅

SK9+642~SK9+825 轻质路基拼宽SK9+825~SK10+100 新建路基SK10+100~SK10+640 路基拼宽SK10+640~SK10+810 轻质路基拼宽

辅道左幅

SFK9+605~SFK9+700 不新建路床SFK9+700~SFK9+825 路基拼宽SFK9+825~SFK10+100 新建路基SFK10+100~SFK10+240 路基拼宽SFK10+240~SFK10+500 新建路基SFK10+500~SFK10+750 路基拼宽SFK10+750~SFK10+810 不新建路床

辅道右幅

SFK9+605~SFK9+700 不新建路床

SFK9+700~SFK9+825 路基拼宽

SFK9+825~SFK10+280 新建路基

SFK10+280~SFK10+537 人行道挡墙段新建路基SFK10+537~SFK10+750 路基拼宽

SFK10+750~SFK10+810 不新建路床

路基设计方案分布图

2.4.3 一般填方路段

1)S122主线机动车道及互通匝道

机动车道土基压实度不小于90%,新建路段路基原地面清表后向下翻挖20cm 掺6%石灰处理,其上设置2层20cm6%石灰土作为压实过渡层,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2%及94%;路基中部填料采用6%石灰土填筑压实,压实度≥94%;路床80cm 采用6%石灰土填筑,压实度不小于96%。

2)S122辅道机动车道/机非混行车道及上下匝道

机动车道土基压实度不小于90%,新建路段路基原地面清表后向下翻挖20cm 掺6%石灰处理,其上设置20cm6%石灰土作为压实过渡层,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2%;路基中部填料采用6%石灰土填筑压实,压实度≥93%;路床80cm 采用6%石灰土填筑,压实度不小于95%。

3)S122人行道

人行道原地面清表后压实处理,压实度要求不小于87%,路基中部填料采用素土,压实度不小于91%;路床40cm 采用6%石灰土填筑,压实度不小于92%。

一般填方路段路基设计图

不新建路床路基拼宽新建路基泡沫轻质土西侧人行道挡墙新建路基

W N 匝道

路基段

NW 匝道路基段

EN 匝道路基

NE 匝道路基

2.4.4零填、挖方路段

1)S122主线机动车道及互通匝道

对于零填、低填路段,地表挖除绿化土30cm,填前压实补偿按10cm计。对于机动车道,反挖至120cm厚路基底部,填筑前对基底进行翻挖20cm原槽掺6%石灰处理,以保证压实度达到90%。

2)S122辅道机动车道/机非混行车道及上下匝道

对于零填、低填路段,地表挖除绿化土30cm,填前压实补偿按10cm计。对于机动车道,反挖至100cm厚路基底部,填筑前对基底进行翻挖20cm原槽掺6%石灰处理,以保证压实度达到90%。

3)S122人行道

对于人行道,清表后反开挖至路床底部,基底压实度不小于87%,其上填筑40cm 厚6%石灰土路床,压实度不小于92%。

2.4.5新老路基拼接路段

1)主线路基拼宽(主线SK10+100~SK10+700左幅及SK10+100~SK10+640右幅)

为了保证拼接路基与旧路基的良好衔接,使其成为一个较好的整体,确保新老路基拼接成功,新老路基拼接处需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向内倾斜度不小于3%,同时自下而上,开挖一阶及时填筑一阶。

为了协调拼接路基的变形,均化荷载,减少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在新建路面下第一级台阶处铺设一层钢塑土工格栅,宽度为5m,宽度不足5m处应满幅铺设。同时,在路基底部铺设一层钢塑土工格栅,宽度为3m,钢塑土工格栅每延米拉伸屈服力≥80KN/m,最大负荷伸长率≤3%。具体方式如图所示:

主线路基拼宽断面图

2)主线挡墙拼宽段(SK9+642~SK9+679左幅、SK9+642~SK9+681右幅、SK10+764~SK10+810)

对于拼宽宽度小于3m的现状挡墙段落,因挡墙基础布设受限,需拆除原有老挡墙。原挡墙拆除后于拼宽处最外侧新建挡墙,在原有挡墙基础处回填碎石至原地面线以上10cm。为了协调拼接路基的变形,均化荷载,减少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于新老路基搭接处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0m。拼宽范围内采用泡沫轻质土回填,泡沫轻质土四周包封防渗土工布,顶部设置20cmC30混凝土板,其上铺筑新建路面结构。

主线挡墙拼宽段断面图(拼宽宽度<3m)

3)主线挡墙拼宽段(SK9+679~SK9+825左幅、SK9+681~SK9+825右幅、SK10+705~SK10+764左幅、SK10+640~SK10+764右幅)

对于拼宽宽度不小于3m的现状挡墙段落,原有挡墙拆除至路面结构底以下20cm,并于拼宽处最外侧新建挡墙。挡墙拼宽范围内,基底回填碎石至原地面线以上10cm,其上采用轻质泡沫土回填,轻质泡沫土四周包封防渗土工布,泡沫轻质土上设置20cmC30混凝土板,伸入老路范围不小于1m,其上铺筑新建路面结构。

主线挡墙拼宽段断面图(拼宽宽度≥3m)

4)人行道外侧挡墙拼宽段(SF10+280~SF10+536.598右幅)

对于人行道挡墙拼宽段落,原有挡墙拆除至机动车道路床底,并于拼宽处最外侧新建挡墙。挡墙拼宽范围内,采用碎石土回填至机动车道路床底,机动车道范围内,路床结构采用6%石灰土,其上铺筑路面结构;人行道范围内,采用素土回填至路床底面,其上新建路床及路面结构。

人行道外侧挡墙拼宽段断面图

2.4.6高架承台回填

对于新建道路范围内的高架承台回填,采用中粗砂回填至承台顶面,中粗砂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0%。回填前承台周边刷热沥青贴油毛毡,以减少辅道与桥梁承台搭接处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中粗砂上铺筑路床及路面结构,分隔带向内1米范围内回填素土,压实度要求不小于87%。

机动车道范围内放坡开挖,放坡坡率根据现场地质状况进行动态设计,基坑回填时开挖台阶,每级台阶不小于30cm。桥梁承台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路面施工作业,施工时桥梁承台范围内应避免大型机械直接作用或震动碾压,必要时需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新建道路范围内的高架承台回填设计图

对于现状老路道路范围内的高架承台回填,采用级配碎石回填至老路路面结构层底部,级配碎石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0%,回填前承台周边刷热沥青贴油毛毡,以减少辅道与桥梁承台搭接处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老路搭接处需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以30cm计,级配碎石上浇筑C30素混凝土至沥青中面层底部,分隔带向内1m范围内回填素土,压实度要求不小于87%。

为减少承台开挖对现状老路的影响,基坑采用垂直开挖支护。桥梁承台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路面施工作业,施工时桥梁承台范围内应避免大型机械直接作用或震动碾压,必要时需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高架承台基坑回填

2.4.7路基支挡及防护设计

本标段填挖高度小于3m的边坡采用植物喷播防护;填挖高度不小于3m的边坡采用三维土工网植被护坡防护。

本工程路肩挡土墙用于主线、互通匝道起坡点至桥头间路段,以及现状人行道外侧已有挡墙拼宽路段。

1)悬臂式挡土墙:

主线SK9+825~SK9+892.232左幅、SK9+825~SK9+853.712右幅、NW匝道、WN匝道挡墙墙后填料采6%石灰土;

辅道SFK10+280~SFK10+360、SFK10+525~SFK10+536.598右幅人行道外侧挡墙墙后填料采用碎石土;

悬臂式挡土墙设计图(Ⅰ~Ⅴ型)

主线SK9+624~SK9+825、SK10+705~SK10+810左幅、SK10+640~SK10+810右幅挡墙墙后填料采用泡沫轻质土。

悬臂式挡土墙设计图(Ⅲ`、Ⅳ`、Ⅴ`型)

2)扶壁式挡土墙

SK10+360~SK10+525右幅人行道外侧挡墙墙后填料采用碎石土。

扶壁式挡土墙设计图

挡土墙设置一览表

序号部位起讫桩号

长度

(m)

高度

(m)

类型

1

匝道EN东侧挡

墙ENK0+015~ENK0+040 25 0.80~1.34 悬臂式Ⅰ型

2 ENK0+040~ENK0+050 10 1.54~1.89 悬臂式Ⅱ型

3 ENK0+050~ENK0+085 35 1.89~3.52 悬臂式Ⅲ型

4 ENK0+085~ENK0+109.33 24.33 3.52~4.6

5 悬臂式Ⅳ型

5

匝道EN西侧挡

墙ENK0+015~ENK0+040 25 0.80~1.34 悬臂式Ⅰ型

6 ENK0+040~ENK0+050 10 1.54~1.89 悬臂式Ⅱ型

7 ENK0+050~ENK0+085 35 1.89~3.52 悬臂式Ⅲ型

8 ENK0+085~ENK109.33 24.33 3.52~4.65 悬臂式Ⅳ型

9

匝道NE西侧挡

墙NEK0+573.250~NEK0+600 26.75 0.80~1.31 悬臂式Ⅳ型

10 NEK0+600~NEK0+630 30 1.49~2.05 悬臂式Ⅲ型

11 NEK0+630~ENK0+645 15 2.05~3.47 悬臂式Ⅱ型

12 NEK0+645~NEK0+665 20 3.47~4.72 悬臂式Ⅰ型

13 匝道NE东侧挡

墙NEK0+573.250~NEK0+600 26.75 0.80~1.31 悬臂式Ⅳ型

14 NEK0+600~NEK0+630 30 1.49~2.05 悬臂式Ⅲ型

15 NEK0+630~ENK0+645 15 2.05~3.47 悬臂式Ⅱ型

16 NEK0+645~NEK0+665 20 3.47~4.72 悬臂式Ⅰ型

17 匝道NW东侧挡

墙NWK0+892.376~NWK0+915 22.624 4.23~3.48 悬臂式Ⅳ型

18 NWK0+915~NWK0+942.649 27.649 3.48~3.12 悬臂式Ⅲ型

19 匝道WN西侧挡

墙WNK0+123.803~WNK0+145 21.197 3.37~3.44 悬臂式Ⅲ型

20 WNK0+145~WNK0+172.49527.495 3.44~4.22 悬臂式Ⅳ型

21

S122西侧挡墙SK9+642.235~SK9+655 12.765 5.47~5.17 悬臂式Ⅴ’型

22 SK9+655~SK9+825 170 5.17~3.66 悬臂式Ⅳ’型

23 SK9+825~SK9+853.830 28.830 3.66~3.41 悬臂式Ⅳ型

24 SK10+640~SK10+725 85 2.18~3.44 悬臂式Ⅲ’型

25 SK10+725~SK10+780 55 3.44~4.98 悬臂式Ⅳ’型

26 SK10+780~SK10+804.882 24.882 4.98~5.95 悬臂式Ⅴ’型

27

S122东侧挡墙SK9+642.087~SK9+695 52.913 5.97~4.94 悬臂式Ⅴ’型

28 SK9+695~SK9+825 130 4.94~3.66 悬臂式Ⅳ’型

29 SK9+825~SK9+845 20 3.66~3.35 悬臂式Ⅳ型

30 SK9+845~SK9+900.207 55.207 3.35~3.09 悬臂式Ⅲ型

31 SK10+705~SK10+760 55 2.00~3.44 悬臂式Ⅲ’型

32 SK10+760~SK10+795 35 3.44~4.79 悬臂式Ⅳ’型

33 SK10+795~SK10+804.596 9.596 4.79~5.19 悬臂式Ⅴ’型

34

S122西侧人行道

挡墙SFK10+280~SFK10+360 80 5.00~5.00 悬臂式Ⅳ型

35 SFK10+360~SFK10+525 165 6.00~6.00 扶壁式

36 SFK10+525~SFK10+536.598 11.598 5.00~5.00 悬臂式Ⅳ型合

1461.916

悬臂式挡土墙断面尺寸表(单位:m)

类型墙高墙顶

墙趾

悬挑

墙趾

根部

墙趾

端部

墙踵

悬挑

墙踵

根部

墙踵

端部

面坡

腋宽

面坡

腋高

背坡

腋宽

Ⅰ0.8~1.3 0.3 0.3 0.3 0.3 0.5 0.3 0.3 0 0 0 0 Ⅱ 1.5~2.0 0.3 0.5 0.3 0.3 1.0 0.3 0.3 0 0 0 0 Ⅲ 2.0~3.5 0.4 0.6 0.4 0.4 1.3 0.4 0.4 0 0 0 0 Ⅳ 3.5~5.0 0.4 0.8 0.4 0.4 1.4 0.4 0.4 0 0 0.4 0.4 Ⅲ’ 1.0~2.5 0.4 0.6 0.4 0.4 1.4 0.4 0.4 0 0 0 0 Ⅳ’ 3.5~5.0 0.4 0.8 0.4 0.4 1.4 0.4 0.4 0.4 0.4 0 0 Ⅴ’ 5.0~6.0 0.4 1.0 0.5 0.5 1.8 0.5 0.5 0.6 0.6 0.4 0.4 路肩挡土墙统一采用C30混凝土和HRB400、HPB300钢筋现浇,挡土墙每10~15m设置一处沉降缝,沉降缝缝隙宽2cm(扶壁式3cm),内外侧各5cm用沥青麻丝填塞,中间用沥青板填塞。挡土墙基础采用30cm碎石垫层+20cmC30素砼垫层。挡土墙混凝土达到90%设计强度后方可开始填筑路堤填料。

2.5主要工程量

SG1标段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目内容规格单位数量

路基

清表

m3

8068 清淤1570

总填方

石灰土6% 65803

碎石土6467

素土33813 总挖方

土方9461

石方37684 钢塑土工格栅㎡11908

特殊路基泡沫轻质土

挖方

m3

1648 泡沫混凝土8753 C30水泥板988 防渗土工布㎡3638

路基支挡、

防护

种草防护混播植物种子㎡5597 三维衬砌防护

三维土工网

10828

客土喷播10828

钢筋A8 kg 1962

悬臂式挡

土墙

挡土墙基础

挖方

m3

10423

碎石垫层h=30cm 3326

C30素砼h=20cm 1210

回填石灰土6% 5393 挡土墙墙体

水泥砼C30 4436

墙背砂夹碎石725

透水土工布

1741

防渗土工布11743

PVC塑料管φ8 m 276

HRB400钢筋

kg

385316

HPB300钢筋28559 墙顶护栏

水泥砼C40 m3192

HRB400钢筋kg 45012 中央隔离墩

水泥砼C40 m3367

HRB400钢筋kg 284 坡面排水

平台截水沟

砼C30

m3

199

开挖土方154 坡顶截水沟

砼C30 112

开挖土方241 边沟

HRB400钢筋

kg

27607

HPB300钢筋1531

砼C30 m3464

第3章施工部署

3.1组织管理机构设置

3.1.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本标段路基施工由S122改造工区负责,根据施工需要,拟配置1个路基施工队伍,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如下图:

指挥长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安全主任)

项目副经理

(生产协调)

项目副书记项目商务经理

工程管理部安

桥梁工区S122改造工区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3.1.2

根据施工需要,配置如下管理人员。

工区职别姓名备注

项目部

项目经理徐方常务副经理王玮项目副书记方勤斌总工程师孙建刚生产经理段世铭质量总监余勇安全总监吴红蛟技术负责人夏小伟测量负责人苏虎机电负责人宋浩文

S122改造工区工区长陈香磊工区内管理人员配置详见“各工区现场管

理人员配备表”

3.2施工总体安排

根据南京城市三环(仙林大道~省道122段)SG1标段总体施工部署及交通组织方案,S122省道改造施工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20.02~2020.08)将社会车道导改至中间主路,沿主路外侧搭设围挡,进行辅道改造施工。第二阶段(2020.09~2021.02)将社会车辆导改至两侧辅路,沿辅路内侧搭设围挡,进行主线改造施工。

第一阶段交通疏解示意图

第二阶段交通疏解示意图

1)工期要求

根据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S122省道改造路基工程分两阶段施工,其中S122辅道路基工程计划于2020年4月6日开工,2020年5月20日完成,计划工期45天;S122主线路基工程计划于2020年9月5日开工,2020年10月19日完成,计划工期45天,即路基施工总工期控制在3个月内。

2)施工进度指标

路基施工进度指标

工序工效备注

基槽开挖2000m3/d/工作面

路基回填施工方案

路基回填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桩号范围 ( K0+000-K0+077.356 ) 、(K0+290.382- K0+313.680) ,路基长度约164.4 米,宽度为16.5 米。 2施工部署 1 、机具准备:现场准备一台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2.、劳动力分配:现场安排专业施工人员现场管理、监督指导,保证施工质量。 3、施工准备 1、回填材料基地采用沙石或者沙石料,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回填,采用其他类土填料,必须保证液限小于50% ,塑性指数小于26 ,有机含量小于5%,若风化岩石及浸水后不易崩解的岩石等。 2.、压实机械 18 吨压路机 3、回填厚度每层不得高于30cm 。 4.在回填前要做击实实验,确定最小干密度等技术指标。 5、土方回填准备将基底的杂草、有机物、淤泥清除完毕后,请监理部门验收。监理验收合格后,运用夯实机夯实,验收合格后,超好基底深度,以控制回 填深度。 4、土方回填 1、回填顺序 压实度实验T控制测量T摊铺T碾压

2、回填土含水量控制回填料不易过干,过湿。过干要预先洒水,过湿要 翻松、晾干处理。 3、回填方法在进行回填前要对路基的中线、边线进行恢复,以满足设计 要求; 达到设计要求尺寸后及监理部门对基底检验合格后,在进行平铺、平摊,控制好摊铺厚度。 摊铺完毕后,进行碾压,碾压时要先从两边向道路中线碾压,再进行整体碾压,在压路机不能碾压的部位,要用人工进行碾压。每层碾压后都要进行击实实验和检验压实度、恢复中边桩、向监理部门报检。 4,排水处理边坡上设置排水沟,设置一定的横坡度,保证雨水能及时排除。 5、质量控制严格控制土的质量,回填料中不的有树根、草皮、垃圾物 等,雨天 要进行晾干处理,满足施工条件后,再进行施工。 6、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酒后进入工地。 2、施工作业人员文明施工,不得随意乱丢施工材料、建筑垃圾。 3 、大型机械行走距离边坡不得小于3 米。 4、非施工人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5、严格登记制度,规范上、下班时间,规范施工

路基挖方施工要点

路基挖方施工要点 一、路基场地清理 1、路基开工前首先对图纸所示的各类植被、垃圾、有机杂物等进行现场核 对和补充调查,发现与图纸不符,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核查。 2、将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所有植被、垃圾、有机杂物等和原地面顶部20cm范围内草皮和表土进行砍伐和清除运走,符合设计图纸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3、所有清除的杂物均放在路基用地范围以外不妨碍施工的设计指定位置做 备用或废弃,以堆放稳定、不干扰交通和污染环境、整齐美观为原则。 4、清理完毕后,将遗留下的坑穴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填平夯实,检查 合格后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二、路基土方开挖 1、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不得乱挖或超挖。开挖时如发现土层性质 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线前,应预留一定 宽度,预留的宽度应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 3、根据开挖地段的路基中线、标高和横断面,精确定出开挖边线,并提前 作出截、排水设施,土石方工程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设施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 施相结合。 4、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宜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300mm厚的保护层。 5、路基开挖逐层施工,土方开挖以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进行挖运。开挖弃放 在指定的弃土场进行弃置,若弃土场不能满足弃方要求时,应尽早重新选择弃 土位置并修改相应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但弃土场的位置不能选在沿江、沿山坡和其他图纸规定不能横向弃置废方的开挖路段。 6、开挖中要注意边坡的修整,避免边坡不顺,而当发现土层性质变化时, 将及时修改开挖边坡,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7、挖方标高应按照设计标高开挖避免超挖,挖好的土石方路堑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以JTJ051-93重型击实试验标准进行检验,其压实度均不应小于95%,若不符合则进行翻松碾压,使压实度达到要求。若挖方路床以下土质不良时, 将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深度和范围,采取挖除,换填或其他措施进 行处理并压实。 8、土方路堑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可按下列方式进行: (1)横挖法:以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 挖的方式成为横挖法,本法适用于短而深的路堑。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为了发挥施工机械的施工效能,路基土方与构造物同步施工。路基土方的填筑,拟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车或推土机配合装载机装土自卸车运输。 用自卸车运料填筑路堤的机械化作业程序为:在取土场用挖掘机挖装或推土机集料,装载机装料,自卸车运料到填方路基上,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压路机压实,每道工序均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本段均为填方,地下水位高,土方均来自于路基外的取土坑(取土一般至原地面下不超过3米),由于土质含水量较大,因此按设计要求,路堤部分采用石灰进行处治。 1、路基施工前的准备 ⑴认真细致的核对设计图纸,然后进行路基范围的施工放样,用全站仪定出路线控制桩,公里桩,五百米桩,桥涵构造物控制桩,然后再用经纬仪配合放样。 ⑵清理与掘除,对原地面处理。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30cm内的草皮、农作物根系和表土进行清除,并且堆放在弃土场内。树根用挖掘机挖除,坑穴采用规定材料分层回填,然后对原地面翻松30cm,用路拌机拌和掺入5%的消石灰处理,先用推土机进行粗平,然后用带自动找平装置的平地机精平,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⑶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排水状态,确保施

工场地积水不排入农田、耕地或污染自然水源,同时引起淤积,阻塞和冲刷。 2、路基填筑 本标段共有填方1041781立方米。 (1)先做试验路段:在开工前28天根据不同土类做长100米左右试验路段,以确定适宜的施工顺序、最佳含水量、松铺厚度、最优机械组合、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等。 (2)依据试验段所确定的施工方法和所用填料及机具分层进行路堤填筑。填筑方法为自卸车运输到指定位置倾卸,推土机或平地机整平,然后人工按设计石灰剂量均匀撒布石灰,用路拌机反复拌和均匀,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利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成型。 (3)路堤填筑时,每边应超填50cm宽,并且边部多压1-2遍,以确保路堤边缘的压实。 (4)整个路堤填筑过程中,必须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严格进行操作,以确保整个路堤均匀、密实、稳定。 (5)做好施工期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6)沿河塘路段需填筑挡水埂后,再抽水、清淤,纵横向挖成台阶。清淤后按设计回填。 (7)路基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8cm。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一、路基工程 本施工段路基工程以石方开挖为主,主要工程量为:路基挖土方7422m3,挖石方1286m3;路基填筑利用土石方583399m3 ;防护工程主要为浆砌片石拱形护坡、挡土墙、实体护面墙、土工格栅喷播植草等。 石质路堑开挖采用浅孔微差松动爆破法为主,用风动凿岩机配合潜孔钻机钻孔,边坡采用预裂爆破,路床面采用密集小型排炮施工,推土机配合挖掘机清碴,自卸汽车运碴。 填方地段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分层摊铺,大型振动压路机压实。 (一)路基填筑 1.清理场地 1.1施工前根据设计用地范围,进行公路用地放样,标明用地和拆迁范围。 1.2公路用地内的树木、灌木丛、草皮等在施工前采用人工砍伐或移植,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砍伐挖除的树木、树根要移植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 1.3路堤基底原状土强度不符合要求时需换填,换填深度不小于30cm,并予以分层压实。 1.4位于路基作业区的坑穴、空洞等应沿其周边开挖成台阶,用原地土或砂性土分层填筑。 1.5路堤基底在清完地表后,应整平压实到规定强度,基底压实度一般不小于96%,当路堤填高小于0.8m时,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6%。 1.6地面横坡陡于1:5时,原地面应挖成向内倾斜(坡度4%)的台阶,分

层夯实,台阶宽度不小于2m,其中挖方一侧,在行车范围之内的宽度不足一块板宽时,应挖够一块板宽,其上路床深度范围之内(路面结构层以下50cm)的原地面土应予挖除换填,并按上路床填方要求施工。 1.7填方地段在清理完地表面并整平压实到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填方作业。 2、路基填筑 填土路基采用分段施工方法进行填筑。 2.1试验段施工 选择100m的路基作为施工试验段,通过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最适宜的碾压机械、最有效的填层厚度、最经济的压实遍数、最佳的控制含水量以及最合理的施工控制方法等。经试验段施工制定出工艺标准和工艺流程后再全面组织施工。 2.2填料选择及压实度标准 所选择的填土填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应级配良好、含水量适中,并且土中含有有机质不超过5%,土中的易溶盐含量不得超出允许数量。本工程中所用填土的材料要求及压实度标准见下表 土质填料填料要求及压实对照表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1)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概述 (一)土方工程概要 **高速公路威信,主线起点桩号为K**+**,终点桩号K**+**,长公里。本标段所在自然区划分V3,沿线地貌类型较为复杂。 我项目部计划在K+~K+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实验段全长m,平均填土高度为m。 (二)试验段的选取 该段m具有通段代表性,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优化组织,机械合理配置,确定并提出标准施工的方法和合理的技术参数,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 具体项目如下: 1、确定合适的使用材料 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填前处理方案 1)确定填料最佳含水量的控制方法 2)确定整平、整型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3)确定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4)确定挖土、运输、整平和碾压机械的合理组合 5)确定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6)确定作业队(组)的人员组成和分工,画出施工和质量管理框图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或面积 5、确定每次铺筑的松铺及压实厚度 二、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试验段位置 拟在K+ ~K+ 段做路基填筑试验段,长度m,该段位于昆明路延伸段上,平均填土高度在m。 (二)路基填料选择 该段路基填筑料,主要是调用路堑挖方作为填料。试验段所用的填料应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做好原材料试验检测(各种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三)机械的选型和配套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如下: 表1: 项目部成立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总工程师**担任组长,副总工程师**、工程部长**为副组长, 组员有路基主管工程师、 安质部长**、质检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试验工程师**、队长等。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组成和分工如下: 现场施工负责人:

高填深挖路基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高填深挖(高边坡)路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京昆高速公路河北省石家庄至冀晋界公路LJ-11合同段位于井陉县南峪镇的常坪村、辛庄乡小峪村,路线走向为向西偏北。起于K59+420,终至K62+480,全长3.06km,其中左线路基长度为792m,右线路基长度为667m。路基挖方:529246m3;路基填方:385692m3。高填方区主要为K61+080~K61+390段,最大路堤填高为26.5m;深挖区主要为左线ZK61+160~ZK61+500及ZK61+980~ZK62+161段,最大路堑挖深为26.4m。 二、编制依据 1.《施工招标文件》项目专用本、设计图纸、技术补充专用条款等相关文件; 2.交通部颁布的现行《公路路基施工设计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等有关设计和施工规范文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 4.当地的气候、人文、水土等调查走访资料; 5.本企业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装备能力、及同类工程施工经验。 6.《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7年第1号) 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三、施工计划 计划施工工期为2013年11月5日~2014年8月30日。 四、深挖(高边坡)施工工序及工艺 (一)清表 1、施工工艺 - 1 -

清表工艺框图 2、施工控制要点 (1)根据批准的施工图纸,首先放路基中、边线,并在距中桩必要的安全距离 处设立能控制路基高程的控制桩,以便能随时能进行施工控制,其间距不大于50m , 然后标明路基边线轮廓,报监理工程师复核。 (2)按照批准的坡脚线和坡口线作为清表的边线,人工配合机械将此范围内至 少30cm 厚的表土、农作物、杂草、垃圾、树根等全部清除,运至选定的弃土场。 (3)填方段两侧挖临时排水沟,根据现场情况对路堑堑顶开挖临时截水沟并铺 设塑料薄膜(能确定截水沟型式时,直接成型),将坡面雨水引出路堑外。 (4)清表后平整场地,人工配合机械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挖台阶,并且进行填 不合 格 不合格 合格 合格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清除表土 自 检 报监理检验 下一道工序

土方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路基工程的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工程简况 吕梁环城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第二合同段,起讫桩号:左线K0+646-K2+900;K0+670-K2+900,全长约2.2Km。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土方64万m3;利用土石方17万m3;路基处理土工格栅3354.2m2,强夯和冲击碾压3354.2m2,排水工程5163.1m3;防护工程5172.3m3;大桥2座/840m;隧道2座/822m。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本合同段位于黄土丘陵区,地貌为黄土梁、黄土冲沟,地形起伏较大,谷坡陡立,平均坡度在50。以上,次级冲沟发育,植被稀疏,坡面以灌木为主,梁脊与谷底高差均在50米以上。 2、地质条件 地层主要出第四系全新统(Q4)冲洪积物、上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风积物、上第三系上新统(N2)冲洪积物构成。 3、水文气象 本合同段黄土梁脊两侧为深切冲沟,大气降水大部分沿斜坡汇入冲沟流失,少量雨水渗入形成地下水也会在雨后不久侧向排入冲沟。未发现地下水及地表水分布。 三、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 本合同段所处地形复杂,高填深挖交替频繁,其中包括:路基挖土方374252.4m3;路基填土方261315.8m3;特殊路基3%水泥土处理4557.2m3、土工格栅3354.2m2、黄土处理340m3等工程,具体施工方案如下:(一)路基施工准备工作 1、测量准备:开工之前,先按设计所交控制桩进行全线贯通测量,现

场恢复和固定路线。 2、试验准备:施工前对图纸提供的挖方、取土场、料场的路堤填料取有代表性样本进行试验。 3、路基施工前,先选择200m(全幅路基)地段作为试验段,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松铺厚度、碾压机械配套、组合及碾压次数。 (二)原地面清理 砍伐或移植清理路基用地范围内竹树木、灌木丛等,砍伐的树木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20cm厚度范围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予以清除,并且堆放在弃土场内。场地清理完成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并保证清表压实后压实度≥93%。 (三)路基挖土方 在挖方作业之前,根据挖方地区及挖方断面图,确定开挖方案,以保证快速、合理地完成挖方,保证适用材料不被浪费,污染,从而可以经济合理地被利用。 1、开挖时,先放出开挖边线,根据边坡开挖,严格控制标高并鉴定边坡是否稳定,如不稳定,采取必要措施加固防护。 2、在整个开挖过程中,做好排水工作,保证施工路段排水畅通。开挖过程中,每一施工层都设有纵向排水坡度和通道,防止雨水浸泡边坡坡脚和下渗。对利用方、弃方、非适宜材料分类开挖,适用材料和非适用材料不得混杂,被污染的适用材料按弃方处理。 3、土方开挖以机械为主,分段进行。每段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由高到低逐级开展。 (1)路堑较深时,横向分成几处台阶进行开挖; (2)路堑既长又深时,纵向分段分层开挖,每层先挖出一通道,然后开挖两侧,使各层有独立的出土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 (3)填挖交替及半填半挖路基,对填挖交界处进行强化处理。当地面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烟台金山湾生态城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勘查资料 2、路基施工设计招标文件 3、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二、工程概况 金山湾生态城项目基地东西约4000 米,南北约5500 米。地势平坦,现状金山湾由池塘、盐田、芦苇荡、滩涂和浅海域等多种生态系统组成,形成了典型的河口—滨海湿地特征,目前用地多被养殖池和盐田所侵占,需要填筑的路基有环湾西路、金湾路、龙华大街、龙图大街和清河路。 三、施工总体部署 1、施工道路 路基填筑之前,修筑一条顶宽8m,按双向2%设置路面横坡,填筑采用山皮土分层碾压,路面铺筑20cm泥结碎石。道路两侧按1:1.5进行放坡,便道两侧设排水沟。为满足施工期间大型车辆会车需要,每隔60~100m设置一个会车道,会车道长为20米,宽3.5米施工便道,来满足施工需求。 2、施工用电 综合考虑到现场施工用电情况,拟从青荣铁路南侧100m自西向东

的10KV高压线上接线拉到施工现场。 3、施工用水 综合考虑到现场施工的用水情况,拟采用在施工现场打x口水井,水井深度30-40m,直径50cm,来满足施工需求。 四、施工进度安排 xx路段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10月x日,完工日期为2014年3月x日,共计xx天。 五、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艺流程 附录1—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准备 1、填筑前需先恢复路基中线并加密中桩,测标高,放出坡脚桩,桩上注明桩号,标上填筑高度。 2、复核设计图纸,复核线路中线、水准点及横断面,设置中线桩及基础边桩,设置临时水准点。 3、落实劳力、机具设备、电源等情况,调查料源,做好试验鉴定,根据设计图进行备料,保证各种材料及设备及时进场。在开工前必须先在挖基范围内挖设纵横探沟探明地下管线的位置。为确保地下管线的安全,应联系其管辖单位进行迁移或商定防护措施。开工前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方可开工。 4、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高填深挖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高填深挖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说明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1)《云南省蒙自至文山至砚山段高速公路第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1-2003);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B30-2004);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7-2006); (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106); (6)《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E41-2005); (7)《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8)《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E50-2006); (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10)《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11)《云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第二册--工程施工》1.2 编制说明 1.2.1工程名称 国家高速公路网G5615、G8013高速公路云南省蒙自至文山至砚山段高速公路第1合同段。 1.2.2工程相关单位 建设单位:中交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勘察设计单位: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陕西高速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2.3本方案所涵盖的范围为国家高速公路网G5615、G8013高速公路云南省蒙自至文山至砚山段高速公路第1合同段K0+000~K1+845范围内的高填深挖路基工程,随后根据施工安排,及时编制分部工程、重点工序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 1.3 编制原则 (1)按总体进度计划编制路基施工计划。以此为前提配备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坚持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辅助的总体指导思想,充分考虑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对劳动能力和机械设备效率的影响,加强医疗保障和劳动保护。 (3)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认真阅读合同文件、设计文件,严格按照文件中对质量、工期、安全、环保等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4)突出重、难点工程。根据工程工期紧,当地交通不便,雨季对施工影响较大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对预制场路段路基施工作为重、难点工程,精心组织施工。 (5)施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遵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业主、当地政府对环保的要求,制定完善的水土保持、植被保护和环境保护等措施。 (6)采取平行作业、流水作业、顺序作业形式组织施工。做好

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一、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1、路基土石方采用机械化施工。路基施工前,先完成具备施工条件的涵洞和通道,然后按整体式路基填筑。 2、本合同段以高填路基为主,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填筑速度、分层厚度、填料粒径和级配,加强碾压能力,减少工后沉降。施工时根据具体土、石边坡性质制定与其对应的施工方法及边坡防护措施。 3、低填及填挖交界处按设计施工土工格栅,并对路槽底部做超挖处理。填挖交界处处理见下图: 4、堑坡开挖自上而下,按2m左右分层开挖,及时施做边坡防护、锚杆、喷砼加固。路槽底面超挖50cm后碾压回填。 5、路基附属工程随土石方进度及时施工。 二、土方开挖施工方法及要点: 1、施工方法: ㈠施工准备:

⑴了解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实际情况,以利正确布置施工。 ⑵开挖前,对施工范围内的树木、树根、灌木、杂草等予以清除。 ⑶路堑施工前应先做好堑顶截、排水,天沟铺砌。 ⑷打通施工便道,根据施工布置,机械设备到位情况,正确放出路堑边坡开挖线。 ㈡施工工艺及要求: ⑴土方开挖时,宜将运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于指定地点。 ⑵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 ⑶经常检查边坡开挖坡度,纠正偏差,避免超挖、欠挖。 ⑷坡面平顺,无明显的局部高低差。 ⑸高路堑边坡开挖边坡应设置平台,且平台面应有向路基侧沟排水的坡度。 ⑹需设防护的边坡,要按设计要求及时支护,不得长期暴露,造成坡面坍塌。在挖方时先预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支护时才刷坡,边刷坡边支护。 ⑺路堑基床施工:

①路堑开挖接近堑底时,其表面应达到平顺整齐,表面做成向两侧的4%排水坡,表面以下地层不得扰动和泥化。 ②基床表面需采取换填措施时,填料及压实应严格按设计或规范要求执行。 ⑻弃土: ①路堑上侧严禁弃土,置于山坡下侧时,应每隔适当距离留有缺口,并保证堑顶地面水能顺利从缺口排出。 ②弃土堆位置与高度应保持路堑边坡和自身的稳定,并考虑地形以及对附近建筑物、农田、水利、河道、交通的影响。 2、质量控制与检验: ⑴对于基床表层换填的地段,每隔50米检测一个断面,每个断面三个点,线路中心一点及两侧路肩两点。 ⑵路堑路基面施工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宽度:路肩边缘至边缘不应小于设计宽度。线路中线点至路肩一侧的宽度允许偏差为±3厘米。 ②路肩高程:在100米长路基内的个别地段不超过±3厘米,但其连续长度不应大于10米。 ③平整度:在每100米长路基上,用米长直尺,垂直于线路中线,间距大致均匀地抽测10次,量得的最大凹凸差,土质基面不超过厘米。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2.3.3.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2.3.3.1.路基工程概况 2.3.3.1.1.路基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线路里程DK164+800~GDK179+300.路基长约1.79Km,占本标段线路总长12.3%。区间路基土石方102.92万施工方,站场路基土石方448.44万施工方,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3.3-1。 2.3.3-1表路基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2.3.3.1.2.路基工点类型 本标段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风沙路基、边坡防护路基、黄土路基、黄土路堑。 2.3.3.2.路基面形状和宽度、路基基床、过渡段 2.3.3.2.1.路基形状 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路拱,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人字排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 由中心向两侧设4%的排水坡。路基排水设施的纵坡,不应小于2‰,地面平坦地带或反坡排水地带,仅在困难下,方可减少1‰,单面排水坡段长度不宜大于400m,必要时增设横向排水设施引入附近的沟渠或涵洞。排水设施如侧沟、天沟、排水沟或截水沟应按1/50频率设计,沟顶应高出设计水位0.2m。 2.3.3.2.2.路基宽度 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路堤宽度:单线7.8m;路堑宽度:单线7.7m。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按照规要求加宽。 2.3.3.2.3.路基基床 ⑴路堤基床表层填筑A组填料,厚0.6m;基床底层填筑1.9m掺5%水泥改良土。路基本体填筑C组填料。路堤边坡坡率1:1.5~1:1.75; ⑵路堑基床表层换填0.6m厚的A组填料和0.1m厚的中粗砂夹铺一层两布一膜;基床底层1m厚换填掺5%水泥改良土。路堑边坡坡率1:1.25。 2.3.3.2.4.过渡段 GDK174+282 GDK165+150 GDK174+407.00 设置路隧过渡段, GDK164+900、GDK168+905.00、GDK174+300设置路涵过渡段, GDK169+328.29设置路桥过渡段。 2.3.3.2.5.路基工程施工要点 2.3.3.2.5.1.路基工程管控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K146+000~DK2+993.445 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第Ⅰ标段,地处宁波市区,地貌为海积平原区,河沟密布,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较发育,水位埋深0.5~2.0m。地下以粉质黏土为主,多呈软塑状。本标段设计速度目标值:160km/h,分为K146+000~K148+400;K148+614.35~K150+860.00;K150+860.00~K153+620.00;K153+620.00~DK2+993.46四个区段,线路总长9.007km。原地基采用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方式,桩顶设置0.5m碎石垫层,其间铺设一层高强度双向土工格栅(K153+620~DK2+993.46右侧段间铺设一层高强度土工格室),基床底层1.9m采用A或B组填料,基床表层0.6m采用A组填料填筑。路堤工后沉降量为正线:ΔS≤20cm,桥路过渡段:ΔS≤10cm。填筑总方量为:A、B组填料为97886m3。 全线采用机械化施工,路桥、涵过渡段及其它特殊地段采用人工填筑施工并以机械配合。一、编制依据 《新建铁路甬台温线路基设计总说明》 《甬台温铁路新建工程软土浸水路堤设计图》 《甬台温新建铁路路基设计大样图集》 TB 10001—2005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TB 10202—2002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 J 161—2002 TZ 212—2005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 二、填筑材料及质量要求 1、桩顶碎石垫层 采用未风化的碎(卵)石和砾石(渗水性好),其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物。 2、土工格栅、土工格室 精编双向土工格栅:副宽≥5.0m,抗拉强度不小于80~110 KN/m,对应延伸率10%。 精编双向土工格栅:副宽≥3.0m,抗拉强度不小于25 KN/m,对应延伸率10%。 高强度土工格室:抗拉强度≥200 MPa,延伸率≤10%,焊缝强度≥1500N/10cm 3、基床以下路堤填料 采用B组碎石土,其粒径大于60mm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尖棱状为主),细颗粒含量≤30%,最大粒径≤300mm。

铁路路基施工方案

哈家咀段路基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依据本工程队的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的技术要求。 2)兰州至中川机场线路施工设计图。 3)《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 —200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 —2009、《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 —201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 —2010 。。 4)现场踏勘、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 5)国家法律、法规及甘肃省有关规定和当地民众的民俗风情。 二编制原则 1)遵守国家和甘肃省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件要求。 2)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保、水保等保护工 作。 3)认真做好施工调查研究,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施工方案比选,因地制宜的制定施工方案。 4)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以求先进的施 5)先重点后一般,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强调施工组织设计的

科学性、实施性、可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 三编制范围 新建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项目哈家咀段路基DK40+500 / DK41+801.23 、DK42+471.60 ?DK42+753.30 段范围内的路基 工程。 四工程概况 本段路基工点位于兰州市永登县树坪镇,线路与机场高速及 201省道并行。DK40+500?DK41+801.23 段位于碱沟河谷阶地 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河谷切割较深,工程与河床平行,行走于 碱沟一级阶地上。DK42+471.60 ?DK42+753.30 段位于李麻沙 沟阶地区,该段谷地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河谷宽约100? 400m,高程1681?1796m。工程与沟床近平行,行走于李麻沙沟一阶级地上。 工点处涉及地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黏质黄土、 细沙、中砂、砾砂、细圆砾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第1章编制说明 1.1 编制目的 为指导()路基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为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1.2 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路基工程施工。 1.3 编制依据 1.3.1()施工平面图。 1.3.2 设计主要依据的规范、规定和标准 国标GB/T19000族标准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T004-89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交通部颁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J10436-2004 以及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部及天津市技术标准、法规文件等。1.4 编制原则 1.4.1 严格执行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 1.4.2 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管理目标。 1.4.3 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1.4.4 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1.4.5 施工方案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方案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第2章工程综合说明 2.1 工程简介 ()位于()。工程主要内容()。本分部分项工程为路基工程施工。计划开竣工日期为()工期()天。 2.1.1路基横断面布置 按图纸给定的距建筑物的距离确定服务区道路及停车场位置进行施工放线。

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方案

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71-2005) 二、施工方案 1、土方填料,对每一取土场做路基填料强度(CBR)试验,对不符合规范和设计规定强度的填料不允许用于路基填筑; 2、非适用材料:指在通常情况下,不能被压实或不能被形成稳定填方的材料,其中包括: ⑴沼泽土、淤泥、泥炭、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⑵含有树根和易腐朽物质的土。 ⑶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 ⑷液限(ωL)大于50%,塑性指数I p大于10的土。 3、路基施工前,路基范围内的所有植物、根系、有机杂质及腐植土必须进行清理及掘除。然后按压实度≥90%(在93、94区填高范围内,按相应区域压实度控制)的要求进行填前碾压。 4、始终保持场地的良好排水状态,防止雨水冲刷路基和浸泡地基,雨季填筑路堤时,应随挖、随运、随铺、随压,并在雨前和收工前将铺散的土压实。 路堤施工: 1、每段路堤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从最低处分层填起。在

进行路基填筑施工前,应对基底作好填前压实,保证压实度≥90%,路基填筑时,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并保证每层填料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填筑至路基顶面最后一层不应小于精加工最小压实厚度15cm。上土时填筑厚度控制在20cm范围内,并依据试验段成果进行控制。填筑前要放出边桩,确定填土宽度。为保证路基边部压实,路基填筑时每侧加宽50cm。 2.每层填筑前应用石灰画格子,每车土倒一个方格。挂线施工:土方施工中,中心线、边线、开挖线、边坡线、横线等要以木桩或钢筋按标准位置定线、挂线. 3、每层填土从低侧向高侧碾压,边部要多压两遍。碾压时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压,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压实度按规范要求控制。压实机械组合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机械组合方式进行。 4、土的实际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方可进行碾压,碾压时压路机宜采用高频低幅档,速度不宜过快,速度不大于4km/h。 5、每层压实后人工将边坡修整,使边坡大致成形,线型顺畅。只有当上层填土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能填筑下一层。 6、每个段落填土都须首先考虑纵坡的调整,务必在进入路床(压实度96%)范围内,纵坡与设计纵坡相适应。 7、不同性质的土质填筑路堤时,按不同类别的土质分层填筑,同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小于500mm。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0mm。 8、填土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

广西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高填、深挖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广西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高填、深挖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广西省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A01-2标 高填深挖路基 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2014年3月

高填深挖路基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合同文件》; 2、《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两阶段施工设计图》;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FHEC-LJ-3-2007; 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6、《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JT/T528-2004 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TJGD-2006) 9、工程地质情况和现场施工条件;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分部位于广西省梧州市苍梧县境内,起讫桩号为主线K22+945~K30+797,全长7.852km, 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10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6m,分离式路基宽度13m,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合同段内共有路基挖方173.8万方,填方77万方,路基填筑基本上以移挖作填为主。本合同段内属于高填方路堤主要有三处,合计582.5米,深挖路堑主要有八处,合计605米,其中K25+720~K25+783右侧最大挖深33米。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2-1: 高填或深挖路基分布情况一览表表2-1 起讫桩号处置长度 (m) 中心最大 挖深(m) 中心最大填 高(m) 最大边坡高度(m) YK26+220~YK26+340 120 23.85 31.64 ZK26+240~ZK26+350 110 YK26+440~YK26+780 340 26.36 30.16 ZK26+390~ZK26+780 390 YK27+160~YK27+280 120 20.28 26.05 ZK27+180~ZK27+265 85

土方路基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2 1.1编制依据2 1.2编制原则2 二、工程概况3 三、施工安排4 3.1 进度计划4 3.2 人员安排4 3.3 机械设备安排5 四、施工方案5 4.1路基回填压实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5 4.2施工准备7 4.3 软基处理8 4.4 填土路堤12 4.5 路基填挖交界、半填半挖路段的技术处理16 五、质量控制16 六、安全技术措施17 6.1 安全管理制度17 6.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9 6.3 临时用电安全措施20 七、文明施工的措施21 7.1施工现场场容21 7.2施工现场料具22 7.3机械管理22 7.4环境卫生和卫生防疫23 7.5防污染措施23 八、雨季施工技术措施24 8.1预计施工管理措施24 8.2雨季施工技术措施25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黄陂区汉口北滨湖路延长线建设工程》施工设计图纸。(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TGB01-2003;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7)我项目部编制的《黄陂区汉口北滨湖路延长线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原则 (1)本方案遵守设计文件,严格按照各相关施工和设计规范、验收标准中各项规定进行编制。 (2)工期安排根据业主对总工期的要求,考虑雨季对施工产生的影响。路基各分部分项工程以服从整体施工安排为前提,均衡展开施工,用最节省的投入达到最佳的工期、质量效果,在保证路基施工的前提下保证整体工期、质量、安全、效益等目标的全面实现。 (3)施工计划主抓关键工序,组织平行作业、流水作业,科学

公路工程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序言 ............................................................................. 2 一、编制依据 ................................................................. 2 二、编制说明 ................................................................. 2第一章、工程概述 .................................................................. 2 一、工程概况 ................................................................. 2 二、沿线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 2 三、材料来源 ................................................................. 2 四、施工工期 ................................................................. 3 五、施工组织安排 ............................................................. 3 六、项目管理组织部署 ......................................................... 3第二章、清表施工 .................................................................. 4 一、工程概况 ................................................................. 4 二、准备工作 ................................................................. 4 1、测量放样 ................................................................ 4 2、弃渣场的选定和弃渣运输便道的修筑 ........................................ 4 三、清表施工 ................................................................. 4 1、清障 .................................................................... 4 2、清表土 .................................................................. 4 3、弃渣 .................................................................... 5第三章、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 5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 5 二、土工试验 ................................................................. 5 三、施工测量 ................................................................. 5 1、控制点检测与横断面复核 .................................................. 5 2、导线点、水准点的增设 .................................................... 5 四、土方开挖: ............................................................... 5 五、涵洞防护工程、排水沟基坑开挖.............................................. 6 六、浆砌石、挡土墙、水沟...................................................... 7 七、圆管涵施工 ............................................................... 7第四章、排水工程 .................................................................. 8 一、砌石施工 ................................................................. 8 二、砌石工程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9 三、砌石质量检查 ............................................................. 9 四、水泥砂浆勾缝 ............................................................. 9 五、反滤、排水工程施工........................................................ 9第五章、砌筑防护工程 .............................................................. 9 一、挡土墙施工 ............................................................... 9 1、基坑开挖 ................................................................ 9 2、挡土墙墙身 .............................................................. 9 3、墙背回填 .............................................................. 10 二、锚喷防护施工 ........................................................... 10 1、钻孔 .................................................................. 10 2、注浆 .................................................................. 10 3、锚杆杆体的组装与安放 .................................................. 10第六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