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实验室多系统实验考试环境构建

计算机实验室多系统实验考试环境构建
计算机实验室多系统实验考试环境构建

 第29卷第6期2009年12月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 I Z HOU UN I V ERSI TY Vol 1291No 16Dec 12009

收稿日期:2009-08-12

作者简介:陈泽恩(1976-),男,广东惠东人,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操作系统,网络信息处理。

计算机实验室多系统实验考试环境构建

陈泽恩

(惠州学院 教育技术中心,广东 惠州 516000)

摘 要: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专业实验和专业考试都已经无纸化,对于高校公共计算机试验室多样性的要求日渐提高。然而要同时使各类的专业实验和无纸化考试的正常进行,多重操作系统并存势在必行。但由于多个操作系统之间可以互相访问,这样对实验测试和无纸化考试都存在一定的影响,现提出利用L inux 下的Grub 多重操作系统启动管理器实现多个操作系统同时并存但又不互相影响的方法。

关键词:系统启动;多重操作系统启动管理器;Grub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34(2009)06-0082-05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行业的普及,学生迫切需要获得相应的证书来证明自身的能力,以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因此目前在许多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已经与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样成为学生必参加的考试之一,由于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大部分高校作为考点主要都把考试地点安排在设备相对集中的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然而普通高校中的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在承担各种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各种不同类型的上机考试,普片的做法都是多种操作系统并存。不过一般方式安装的多系统有很多不足:一是对硬盘的分区要求比较苛刻,其中第一个系统分区必须是主分区,多个系统都会在此分区保存一些系统文件,容易引起系统冲突,比如控制文件Boot .ini 很容易丢失或被修改,从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启动;二是并存的多系统是相互可见的,不同分区文件的误删除等都会造成其他系统无法正常启动;另外,如果其中一个系统被病毒感染,另外的系统也很难幸免。这样对于一些重要的考试或实验测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英语等级考试等。如何在确保不影响正常的各种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保证等级考试的正常进行,成为各高校的研究课题。本文重点在于研究利用L inux 下的Grub 在安装多个操作系统的同时,实现多系统互不影响。1 操作系统引导分析

111 系统引导过程

对于在I B M 兼容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而言其引导过程,基本上是依赖MBR (Master Boot Record )主引导分区。此分区位于硬盘0面0道1扇区,共512个字节,包含了一段主引导程序、占40H 字节的四个分区表信息以及末尾标志为55AA 的两个字节(仅用来表明是正常的主引导分区)。这一段程序没有内置到硬件或固化到系统B I O S 中,但是对于计算机而言,却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系统启动时B I O S 读入和启动都通过这个扇区。绝大部分操作系统都遵循此分区表约定规范。下面简单描述操作系统引导过程的几个主要步骤(以从硬盘启动为例)

(1)开机;

(2)B I O S 加电自检(POST ---Po wer On Self Test ),内存地址为0fff:0000;

(3)将硬盘第一个扇区(0头0道1扇区,也就是Boot Sector )读入内存地址0000:7c00处;

(4)检查(WORD )0000:7dfe 是否等于0xaa55.若不等于则转去尝试其他介质;如果没有其他启动介质,则显示“No ROM BASI C ”,然后死机;

(5)跳转到0000:7c00处执行MBR 中的程序;

 第6期陈泽恩:计算机实验室多系统实验考试环境构建(6)MBR 先将自己复制到0000:0600处,然后继续执行;

(7)在主分区表中搜索标志为活动的分区.如果发现没有活动分区或者不止一个活动分区,则停止;

(8)将活动分区的第一个扇区读入内存地址0000:7c00处;

(9)检查(WORD )0000:7dfe 是否等于0xaa55,若不等于则显示“M issing Operating System ”,然后停止或尝试软盘启动;

(10)跳转到0000:7c00处继续执行特定系统的启动程序;

(11)启动系统。

以上步骤中(2),(3),(4),(5)步由B I O S 的引导程序完成,如图1;(6),(7),(8),(9),(10)步由MBR 中的引导程序完成,如图2

图1 B I O S 的引导过程

图2 MBR 的引导过程

112 多重操作系统启动管理器

系统启动管理器,是在计算机启动后运行的第一个程序,用来负责加载、传输控制到操作系统的内核,一旦把内核挂载,系统引导的其它部份,比如系统的初始化及启动过程则完全由内核来控制完成。一般的多系统启动引导管理器(如S mart Boot M anager,BootStar,PQBoot 等)都是将标准主引导记录替换成自己的引导程序,在运行系统启动程序之前让用户选择想要启动的分区。而某些系统自带的系统启动引导管理器(如NT Loader,L I L O,GRUB 等)则可以将自己的引导程序放在系统所在的分区的第一个扇区中。在X86架构的机器中,L inux 、BS D 或其它Unix 类的操作系统中GRUB 、L I L O 是大家最为常用,但对于多重系统引导管理器,你只能选择其一,不能两个同时使用。由于GRUB 几乎能引导所有X86架构的操作系统,并且功能强大、使用简单,本文将以GRUB 对多个操作系统启动进行管理从而来实现计算机实验室多系统试验考试环境构建。

?

38?

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9卷2 多系统引导过程的实现

211 实验环境

本文的实验环境:计算机为ACER (宏基)M461。CPU 为Inel (R )Core (T m )2Duo cpu E73002166GHz;2G B DDR2的内存;80G S AT A 串口硬盘。根据实验室的日常实验需求和考试的要求:在硬盘上安装3各独立互不影响的操作系统,分别是满足现有公共课教学任务的windows XP 操作系统;满足网络专业课程的windows 2003操作系统;满足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英语等级考试的windows XP 操作系统。要求在登录到其中一个系统时,只能看到本系统分区和一个独立的公共共享文件分区,其他两个系统分区均是隐藏的。也就是说该系统在取得引导权之前先隐藏其他两个系统分区,并激活该启动系统分区,这样就可以避免了各个系统之间可以互相访问而带来的影响,从而达到实验或考试的要求。

212 多系统引导的实现

21211 先用Nort on (诺顿)图形分区工具Partiti on Magic 将硬盘进行分区。由于本文的系统构建有3个操作系统,

所以要求在硬盘上分3个主要活动分区,1个逻辑分区。如图3:

图3 分区规划情况

主分区(1):安装windows XP 系统、12G 、NTFS 格式,用于日常各专

业实验教学;

主分区(2):安装windows 2003系统、15G 、NTFS 格式,用于网络实

验教学;

主分区(3):安装windows XP 系统、15G 、NTFS 格式,用于安装特定

的考试系统和考试软件;

逻辑分区(4):无操作系统、34G 、NTFS 格式,用于日常公共部分的

文件保存。

21212 分区结束后首先在主分区(1)安装windows XP 系统,可以选择

全新安装或者GHOST 版本安装。进入XP 系统后安装GRUB for

win 2

dows 的版本Grub4Dos111,如图4。图4 GRUB 程序安装

进入安装界面后点击“磁盘”所对应的“刷新”按钮,然后选择系统所对应的硬盘(HD0);点击“分区列表”所对应的“刷新”按钮,然后选择“整个磁盘【MBR 】”;单击“安装”后,提示:“The Mbr/B s has been successfully in 2

stalled ”

(MBR /BS 已成功安装)表示GRUB 系统启动引导管理器在MBR 的安装完成。21213 重新启动系统后会进入系统启动引导管理器GRUB 控制台,我们必须通过输入命令来启动主分区(1)的windows XP 系统(//后为注释,无需输入)

Unhide (hd0,0) ∥显示隐藏的主分区(1)

Rootnoverify (hd0,0)

∥选择主分区(1) Makeactive ∥激活所选分区

?48?

 第6期陈泽恩:计算机实验室多系统实验考试环境构建

Chainl oader+1∥加载启动文件

Boot∥启动系统

21214 为了避免每次启动进入系统都要输入繁琐的命令,同时方便对各个系统启动时进行管理,我们进入启动主分区(1)的windows xp系统后在根目录用记事本编辑Menu.lst文件。如下所示:

default()

ti meout10

“启动1#W I N DOW S XP”

title1#W I N DOW S XP

unhide(hd0,0)

hide(hd0,1)

hide(hd0,2)

r ootnoverify(hd0,0)

makeactive

chainloader+1

“启动2#W I N2003”

title2#W I N2003

unhide(hd0,1)

hide(hd0,0)

hide(hd0,2)

r ootnoverify(hd0,1)

makeactive

chainloader+1

“启动3#W I N DOW S XP考试系统”

title3#W I N DOW S XP TEST SYSTE M

unhide(hd0,2)

hide(hd0,0)

hide(hd0,1)

hide(hd0,3)

r ootnoverify(hd0,2)

makeactive

chainloader+1

21215 重新启动系统后出现Grub的选择菜单,如图5

图5 Grub选择菜单

剩余的两个操作系统可以使用GHOST版本的系统直接恢复到所选择的分区来安装,也可以用引导盘在所对应的分区全新安装操作系统。各个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分别对其各类驱动、软件进行安装和设置。自此,一个可

?

5

8

?

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9卷以满足日常教学任务和特殊考试的计算机实验室多系统试验考试环境构建完成。

参考文献:

[1]舒贞权、任伟利.微型计算机和原理[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江永忠.L I L O 的引导机理/PC 进阶[M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3]方刚.计算机机房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张华桁.一种无操作系统依赖的多系统引导解决方案[J ].计算机应用,2003(9):130-132.

[5]李晓秋.计算机维护原理及技术[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刘颖.译.Eleen Frish Unix 与L inux 系统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50-161.

[7]DAN I L E P B.深入理解L inux 内核[M ].陈莉君,译.3版.北京:电力出版社,2007,9:800-318.

【责任编辑:吴跃新】

The Con struction of M ulti -System Exper im en t or Test Env i ronm en t i n

Com puter Labora tory

CHE N Ze 2en

(Educational Technique Center ,Huizhou U nivertsity,Huizhou 516000,Guangdong China )

Abstract:Vari ous p r ofessi onal experi m ents and exa m inati on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computerized because of the p r omp t popularity of computer technol ogy,which results in the high de mand of the computer labs .Theref ore,It is i m perative f orMultiboot Syste m t o work in har mony s o that the experi m ents and exa m inati ons can be conducted s moothly .However,the operati on syste m s can visit each other,which will exert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m.This paper ai m s at the method t o have the Syste m work well by the use of Grub .Key words:syste m start -up;M ultiboot boot l oader;GRand Unified Bootl oader

?68?

计算机实验室建设要求

计算机实验室建设要求 引言 高等学校计算机实验室承担着计算机实验教学和学生自主上机学习的任务。由于计算机实验室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计算机实验室场地设计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要。为了保证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工作人员能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安全系统的设计是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工程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计算机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对防火、防静电、供电、布线问题不容忽视。 一、防火问题 火灾是各类计算机机房可能遇到的各种灾害中发生次数最多,危害最大的灾害之一。一旦发生火灾,将直接危害人员、设备和珍贵资料的安全。因此我们在机房建设中应该考虑到防火的问题: 1)要在机房、媒体库、活动地板下、吊顶里及主要空调管道中易燃物附近设置火灾报警装置。有条件的机房,可按面积和设备的分布装设烟感、温感探测器,全面监护不同的区域空间,以便及时发现灾情,采取措施。应设置卤代烷12l1或1301灭火器。禁止使用水、干粉或泡沫等产生二次破坏的灭火剂。 2)计算机房装修材料应符合rr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难燃材料和非燃材料,应能防潮、吸音、不起尘、抗静电和防辐射等。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TJl6—74规定的二级耐火等级。在建淘宝网设中,计算机机房的顶蓬和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及其他装修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机房内装饰应采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墙壁和顶蓬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 3)计算机房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设于机房两端。.机房出口应设置向疏散方向开启且能自动关闭的防火门。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打开。出口明显标记疏散路线和方向示意图。消防通道内不得堆积杂物和易燃物品,不得封堵消防疏散通道,以便发生火灾时安全疏散人员。 4)机房内线路必须切实注意防火性能,电缆和其他电器管道在穿过楼板或墙壁时,必须使用耐火材料与墙体隔开。弱电线路与强电线路的百度收录电缆分开设置,电器线路尽量减少接头,杜绝由于接触不良引起的电路打火现象。机房所有电源线应采用铜芯线,在接头处安装封闭接线盒;电力线截面应与负荷相适应,不准超负荷运行;有条件的机房,可采用专用插座。此种插座外壳为铝合金,含有绝氧因子,防火特性突出,具有优良的耐压、耐热与耐潮湿特性。 二、静电问题 静电能量一般不大,但电位很高,会形成很强的电场,如果不注意防范,会对网络系统产生干扰,使系统运行出现随机故障。为防静电,我们在机房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装修时不使用容易产生静电的装饰材料。天花板及墙面材料应选用抗静电材料做成的材料。地面安装防静电地板,可有效防止静电聚集。有条件的,可以架设防静电地线,使通过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最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维护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委令第20号)、《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28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等有关法规和规章,以及《安徽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皖教秘科〔2014〕3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全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所有实验场所。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学校安全稳定与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与项目安全审核制度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辐射安全管理、实验废弃物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水电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实

验室内务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工作。创建安全、卫生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各学院、科研平台、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第三条校长是学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分管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制(以学校与各单位签订的《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书》为准)。 第四条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丰富师生的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职工、学生安全意识。 第五条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各单位和教职工年度绩效考核、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职责 第六条学校成立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由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科研处、保

小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

小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 目录 编制说明6 小学实验室及功能室使用面积和间数指标表7 小学实验室及功能室设置分类表8 实验室环境要求9 一、科学实验室10 二、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12 三、机器人制作实验室--------------------------------------------- 14 四、语言实验室15 五、音乐室15 六、舞蹈室16 七、美术室17 八、综合电教室18 九、综合实践活动室19 十、生物园20 十一、小气象站20 编制说明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适应小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小学教育装备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山东省小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 一、指导方针: 1 、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建设,应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 3、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的优良环境,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4、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 5、突出环保,注重安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各级各类小学。 三、本标准含8 个实验室(功能室)及一园一站的装备标准,它们分别是:科学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综合电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及生物园、小气象站。 四、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建设应有一定的前瞻性,设计方案应便于分步建设;改建、扩建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设备。 五、技术依据: 1 、按教育部规定,小学一个班的生源配置为45 人。为了广泛适应各地实验室建设的不同需求,本标准将实验室建设分为两类。其中“二类”要求是学校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一类”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提出的较高要求,其数据指标为教学要求的下限。

实验室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1、实验室建设现状: 包括:专业设置、学科建设情况、实验室设置、实验室设备拥有量、资金额、基本实验开出情况、组数、创新性实验开出率、现有实验用房面积、实验人员队伍现状等。 2、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 3、2005-2007年的建设目标。 4、各实验室的具体发展规划: 基础实验室目标定位、新增哪些实验完善哪些实验 专业实验室淘汰哪些特色实验事例;创造什么品牌; 5、实现发展规划的资金预算安排(按现有仪器设备总额每年递增10%计算) 必须完善补充的实验装备主要设备的名称、功能、实验 形成特色的实验装备内容、预计机时数、服务的学 更新换代的实验装备达到何种水平 具有较高展示度的实验装备预计所需资金。 6、实验室队伍建设、人员配备情况、通过培训进修使现有人员达到何种水平,拟采取稳定实验人员队伍具体措施。 7、实验室环境建设。 供参考 实验室建设规划书 系部:计算机应用技术系

单位负责人签字: 填表日期: 2004年7月1日 实验设备处制 填表日期:2004年7月1日 目录(成稿后编制) 一、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实验室现有情况 现有建制实验室名称及发展沿革: 现有两个实验室:计算科学实验室(三个分室)、数学建模实验室建立于2001年。 人员情况:兼职教师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人。 场地情况:计算科学实验室(三个分室)位于15号教学楼502、504、506室;数学建模实验室位于15号教学楼501室。设备情况:计算科学实验室现有三个分室,共有140台微机,其中两个网络机房,一个普通机房(机器老化,不能使用)。两个网络机房中有一个能够用于专业上机,另一个只能用于基础课上机。数学建模实验室现有一个网络机房,共有50台微机,可用于专业上机。两个实验室能用于专业上机的只有两个机房,共100台微机。 承担实验教学内容及工作量:计算科学实验室服务课程有:计算机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数学实验、数学模型、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值分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原理、计算机集中训练和毕业设计等。数学建模实验室服务课程有:数学实验、数学模型、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集中训练和课程设计等。 二、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实验室建设目标与规划论证 1. 规划依据(必要性)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实践基地,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建设基础及方案 根据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及本系目前专业设置情况并考虑到下一步的发展需要,计划将计算科学实验室的三个分室进行改造,保留两个分室,撤销第三分室(第三分室现只有30台微机,全部不能用于正常上机,只能用于部分语言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将“数学建模实验室”更名为“应用数学实验室”。为满足新上统计学本科专业的教学需要,需新建“应用统计实验室”。各实验室的具体规划如下: 1) 计算科学实验室

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

ID:BKJX 四川师范大学 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 (试用) 所在院系: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教务处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该表填写的首要依据为教务处已经审核的现行专业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必要时以附件形式附后)。 2、各院系、教学单位须对现有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并填写现有设备情况使用表和申购设备与教学计划对应表。此项作为立项的重要依据。 3、对该项目的申报,各院系、教学单位在现有基础条件下,应结合本科专业、硕士博士点、以及团队优势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充分论证,要体现“教学必需、基础优先、全局协调、联合共享”的基本精神。 4、在表三中,设备现状栏根据设备现有性能填写。表四中,课程编码按教务处教学大纲填写;所对应设备按照需要购置的先后次序进行1,2….n编号;对应教学内容栏请简要填写;人时数计算公式为:每次每台使用人数×学年度实际使用总时数。表五中的设备编号要与表四中一致。表六主要填写对实验室必要改造、大型精密仪器配套设施、以及该项目其它必要的需求经费。 5、院系论证应组织学科专家、相关专业教师、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技术人员以及管理员参加并进行充分讨论。最后形成结论,由实验室主任和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单位盖章,如无实验室主任签字,请分管实验室的领导签字。有关论证会议记录上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备案。 6、该表中所填内容与数据必须真实可信。否则,不予立项。如表格空间不够,可自行增添页面。

一、基本情况(表一)

二、申购设备的理由(表二)

三、已有主要设备及使用情况(表三)

河北省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方案

附件一: 河北省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方案 (试行) 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二00七年四月 1 / 1

编制说明 一、制订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 二、指导方针: 1、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建设,应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实验室的建设,应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 3、实验室的建设,应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探索教学的新模式,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 4、实验室的建设,应体现整合教育资源,营造浓郁的学科氛围,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5、实验室的建设,应科学、合理,注重环境保护,保证安全卫生,建设绿色实验室,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的装备建设。其中,九年制学校和完全中学在本标准中没有单列。在实际执行中,九年制学校可根据学校规模参照本标准小学和初中的相关内容综合考虑;完全中学可参照本标准的中学部分内容综合考虑。 四、分类 普通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建设的要求分为两类,即“基本要求”和“规划建议”。“基本要求”是学校实验室装备建设应达到的最低要求,“规划建议”是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为有较高实验室装备能力的地区和学校提出的要求。 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验室,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的要求。 五、相关说明: 1、中学按每班50人设计,学校规模大于48个班(16个平行班)的,以本标准中48个班的数据指标为基准,学校规模每增加12个班(4个平行班)时,理、化、生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各增加一套。学校规模小于12个班的可参照表中4-7个平行班的数据指标执行。 2、小学按每班45人设计,学校规模大于48个班(8个平行班)的,以本标准中48个班的数据指标为基准,学校规模每增加12个班(2个平行班)时,科学教室及其附属用房各增加一套。学校规模小于12个班的可参照表中2-3个平行班的数据指标执行。 3、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建设,必须坚持先规划设计后建设的原则。规划应有一定的前瞻性,设计方案应便于分步建设;改建、扩建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设备。 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二零零七年四月 1 / 1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主要功能 1)样品的管理(Sample Management) 是指样品进入实验室到分配检测项目直至完成并认可检测结果出具证书的过程。样品被登录到LIMS 后,系统将严格按照预先定义好的有关规范对其实行管理。样品登录后,系统将自动分配一个按照一定规则命名的sample ID作为该样品在实验室中唯一的标识,并打印出条码。所有与样品有关的信息在样品登录时都将被记录下来,如送样单位付款单位接收报告单位的信息、需要出报告的日期、检测的项目及要求、样品的状态及描述、接收样品的日期部门及人员等。样品登陆后,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会自动给相关的技术小组下达工作任务,即自动分配样品。检测结果可以从仪器直接传输或者人工键盘输入,并且会有三级审核认可的过程,只有通过认可的结果才可以进行发布和产生分析证书。 2) 质量控制的管理(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LIMS 应该提供相关的功能模块为实验室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影响实验室质量的诸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严格规范实验室的标准操作流程(SOP)。为了保证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监测测试仪器的稳定性,过程质量控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对质控样品的数据分析,自动评价实验室总体或者个体的质量状况。通过对一定时间内样品关键质量数据的分析,预测其质量的趋势。 3) 仪器集成(Instrument Interface) 将测试仪器跟LIMS 集成,实现从测试仪器到LIMS 的自动数据传输代替测试和质量控制结果的键盘输入,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减少错误率,缩短样品在实验室中的生命周期。 4)统计报表。 提供报表软件,生成准确反应实验室需求的报表,包括统计、计算等。通过开放式数据库连接,同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5) 厂家的管理。 包括厂家基本信息、厂家意见反馈、厂家送样历史记录、厂家样品监测信息、厂家与实验室业务往来统计、费用统计和厂家信誉额度等信息。

活动方案之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方案

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方案 【篇一:实验室建设需求方案】 信息学院专业实验室 建设需求方案 项目名称:信息学院实验室更新项目项目类别:教学型建设地点:校本部实验楼申报部门:信息学院隶属部门:信息学院管理人:杨某某联系电话: 136000000000 信息学院 2014-06-08 目录 一、需求设计 (2) (一)拟建设的多媒体教室 (2) (二)设计说明 (2) 二、技术方案 (5) (一)信息学院专业实验室总体要求 (5) (二)设备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7) 三、商务要求 (15) (一)、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要求 ............................... (二)、质量保证 (15) (三)、售后服务要求 (16) (四)、到货要求及交货地点 (17) (五)、验收 ................................................................... (六)、付款方式 ........................................................... (七)、其他要求 (18) 四、预算 (19) 本项目总预算金额:126.5万 一、需求设计 为了满足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及软件工程专业的实 践教学,以及本专业学生课程设计和以及毕业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为建设信息学院专业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奠定基础。根据申报项目 方案,现进一步提出建设需求设计如下: (一)拟建设的专业实验室 (二)设计说明 1、墙体改造

墙体改造方式说明:拆除原803实验室前后墙,在803中间位置建 墙体将802、803和804分成各68个座位面积相等的两个实验室 (即原来3间的分别为35、35、40个座位的 实验室,改造成2间各68个学生座位的实验室,分别作为软件工程 专业实验室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验的用房,(以下称实验 室a和实验室b)。这两个实验室中每个实验室前后各开两个门。移动原804实验室西边窗户的位置,使其与另外一个对称。(见附图1)原805实验室格局保持原状,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综合分 室用房(下称实验室c),如 下图示意图: 旧机房改造后的布局平面示意图 改造方式示意图 天花板和门窗墙壁改造要求说明:新建a\b两个实验室中的天花板。根据天花和隔墙的改造,相应调整光管及其开关的位置。照明线路 独立,不与其它电器设备共用电源。 改建后实验室墙体的粉刷(包括走廊一侧外墙以及靠近厕所的小 806室内墙),以及对实验室内现有裸露排水管的包墙封装(见附图5)。 门、天花板、窗户、墙体粉刷改造规格要求 2、学生用机/桌椅/网络端口 改造后的3间实验室分别常规配置学生用机、桌椅分别为68套、 68套和46套,三间共计共182套。网络端口分别为:75、75、53 共203个网络接口。(每教室预留7个信息点:台式电脑1个,笔 记本1个,网路中控1个,无线路由2个,网络摄像枪1个和1个 备用信息点。其中5个设置在讲台里面,另外1个设置在教室后墙 中部位置。)参见附图9. 3、教学设备及其它 每间实验室配置教师用机1台,投影仪及电动屏幕1套,音箱/功放 和有线话筒1套,教师用桌椅1套;可推拉白板1套。参见附图8. 【篇二:网络实验室设计方案】 计 算 机 网 络

小学创客实验室建设方案

小学创客实验室建设方案 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创客教育,教育部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人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 创客教育由教、学、想和造四个阶段组成,需要建立相应的创客空间(创客教室)及配套的创客教育课程。 一、创客空间(创客教室)建设方案 (一)创客空间布局 1.创客空间总览图 完整的创客空间实验室主要由教学区、操作区、作品展示区、加工台、电子元器件储存区、储物柜和交流讨论区组成。应根据学校实验室大小以及实际规划的不同面积和大小对创客空间进行不同的设计和规划。 2. 功能区设置 2.1教学区 这个区域主要用于老师给学生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为学生们的创新做基础性铺垫。

2.2操作区 学生活动操作平台,配置桌椅,可以定制,也可以使用普通的课桌。宽阔的课桌和舒适的座椅,将会有更好的制作体验。 2.3作品展示区 创客实验室会产生非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的成果,鼓励和激发学生创造的思维。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很酷的展示区。展示区的职

能不仅可以存放学生的作品,还可以存放一些有趣味性,较高技术含量的作品,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兴趣。 2.4器材收纳区 创客实验室的器材管理,将会是学校面临的一大难题。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管理办法,来解决硬件资源在使用时出现的问题。所以,需要一个合理的收纳区域,来帮助解决这样的问题。 2.5多媒体交流区 创客实验室的网络功能,是我们加入网络共享平台的窗口。我们不仅可以完成自身的基本需求,如课堂教学,编程,查阅资料等;还可以与其他创客分享作品和交流经验。

计算机系多媒体技术实验室建设方案

计算机系多媒体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设计原则 根据专业教学需求和多媒体实验室的设计规范,系统设计需要满足以下一些设计的 原则,并提供解决的办法。 1、标准性原则:公司投标的产品均符合目前已有的主流多媒体影视技术的标准及规范, 深刻掌握并可靠运用2的技术规范贯穿整个平台产品线,具备不断跟踪标准发展的技术能力。 2、可扩展原则:系统具有极强的可扩展性,在保证初期实验的前提下,预留有充分的 扩展空间,保证将来各种新实验的开展。系统采用成熟的网络架构构建核心的网络存储平台,核心设备均选用具备扩展插槽的弹性架构设备,具备不断根据应用发展扩展实验平台的能力。 3、可升级原则:能够实现可预见的平滑升级,确保在系统不作大的变更前提下,平滑 升级到更高的层次。对于各功能工作站,公司均具备一次或二次开发的能力,可以根据应用环境和需求的变化升级。核心设备均采用模块化设计,也具备一定的升级能力。能够很好满足未来的应用需要。 4、全开放性原则:系统须采用开放式设计,保证各大厂商设备、系统的良好集成性能, 确保与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相关平台的衔接。系统的所有设备均采用国际或国内市场主流的设备,存储平台性设备均为国际知名品牌设备,遵循国际标准的网络存储协议以及的网络交换协议。各应用工作站均采用在2的标准框架内开放性的设计,能够很好的完成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 5、安全性原则:主干设备从存储设备的电源,风扇,提供了完善的安全保证,可以满 足系统的稳定运行的需要。 6、可管理性原则:系统须具备健全的网管功能,可对网络、设备、进行实时全面的监 测和控制。整个系统具备多级的管理模式,从基础的存储器管理,服务器以及交换机的管理到应用级的数据库管理,提供了完善的多级分层的管理系统,可以可靠的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通过健壮的管理系统,保障了系统正常运行和信息的安全。 7、先进性原则:采用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比较成熟的技术,保证平台在较长时间内 不落后。系统所选设备在其领域内须具备先进性、系统功能。系统采用的设备均为比较领先的技术,尤其的网络交换和存储系统,均采用比较领先的技术和设备。

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XX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报告实验室名称:分析测试实验室 学科分类:分析化学 依托单位:XX理工学院 主管部门:XX市科学技术局 申报时间:二00五年十二月 通讯地址:XX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邮政编码:473044 联系人:薛刚 联系电话:0377-XX传真:0377-XX电子邮件: XX市科学技术局 二00五年制

一、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建设实验室的目的、意义 XX理工学院分析检测中心目前以生物与化学工程系仪器分析实验室为基础、以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室为依托,主要从事食品、农副产品、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测试、技术研究与开发。除满足本系相应专业的教学任务之外,亦可面向XX众多相关企业进行生产与技术开发过程中的技术试验和分析测试工作。 本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和近五年的人员培训工作,已经和XX的十余家企业合作,进行了农副产品、化工与矿产品、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生化药物、食品的微生物、理化指标分析、农兽药残留分析、重金属分析等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锻炼出了一支技术水平强、熟悉ISO/IEC17025标准(国际分析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技术人员队伍。2002年,该实验室通过了由教育部统一部署的高校基础实验室的评估;在XX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帮助和指导下,已于2003年底通过了河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ISO/IEC实验室的认可工作。 二、国内外该学科发展概况及前景(包括国内同行情况),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水平等 该实验室是河南省高校中首家通过ISO/IEC认可的实验室,具备了国际标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目前XX市通过ISO/IEC认可可对外进行农副产品、化工产品等分析检测服务的实验室有两家,而每年XX进出口农副产品的金额约2千万美元,检测项目90余项,检测项目费用100多万元。但XX市商品检验检疫局下设的实验室因其技术力量、设备等软硬件条件有限,只能进行少量的项目检测,XX理工学院分析检测实验室技术力量雄厚、设备比较齐全,可从事79个项目的分析检测工作。本实验室已初步成为面向XX地区从事农副产品、化工产品的生产等行业进行技术开发和分析测试服务的实验室。XX市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农副产品、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等行业被列为重点经济支柱发展产业。因此建立农副产品(含生物技术)方向的重点实验室势在必行。众所周知,这些实验室中,分析测试在研究和开发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在这些学科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中,分析测试仪器所占的实验室投资比例超过50%,而分散建立这样的实验室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往往缺乏水平较高的操作人员。 XX理工学院分析测试实验室以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全体教师为技术依托,以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中心等为硬件依托,近年来在为地方建设服务上已经做出了不少工作。本系现有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9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26人,已形成了一支包括化工、生物、精细化工和食品技术等结构合理的技术队伍。近年来,为适应XX市及其周边地区区域性经济发展的要求,本实验室先后与河南天冠集团公司、XX普康制药集团公司化学制药厂、XX衡淯制药集团公司,河南宛西制药集团公司和张仲景现代中药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展了麦白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发酵菌种选育及其发酵过程优化控制,葛根素、黄姜皂素、枳子黄色素提取纯化、利用酒糟开发活性酶发酵饲料,工业有机废水的综合治理等横向协作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项目,并且为XX举办了三届内审员培训工作。 三、主要研究工作规划、设想及预计达到的目标、水平 [1]因XX众多的中小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没有足够的满足技术开发和分析测试的实验室,本实验室按ISO/IEC要求,在承担农副产品工艺技术开发和产品分析测试工作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农副产品的检验检疫的方法以及相应标准的制订,加快检验检疫的进程,提高检验检疫水平,为XX地方经济服务。 [2]XX为农业大市,特别是无公害蔬菜作为XX农业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土壤、空气、水质以及蔬菜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迫在眉睫。本实验室在进行无公害蔬菜指标检测的同时,主要研究无公害蔬菜的快速检验检疫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XX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示范文本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员工 人身安全,维护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创建“平 安校园”,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 委令第20号)、《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 令第28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44号)等有关法规和规章,以及《安徽省高等学校实验 室安全管理办法》(皖教秘科〔2014〕32号)等文件精 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全校开展教学、科 研活动的所有实验场所。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学校安全稳定 与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与

项目安全审核制度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辐射安全管理、实验废弃物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水电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实验室内务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工作。创建安全、卫生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各学院、科研平台、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第三条校长是学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分管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制(以学校与各单位签订的《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书》为准)。 第四条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丰富师生的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职工、学生安全意识。

中小学无人机创客实验室建设方案

中小学无人机创客实验室 建设方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空中机器人中小学创客实验室建设方案 (初稿) 河北恒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8月17日 一、背景 空中机器人又叫无人机,近年来在军用机器人家族中,无人机是科研活动最活跃、技术进步最大、研究及采购经费投入最多、实战经验最丰富的领域。 近些年来,空中机器人从军用走向了民用,同时也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形态和用途。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多旋翼飞行器,多旋翼飞行器以其简单的结构、超强的机动性、独特的飞行方式以及军事和民事领域展现出的巨大应用价值,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以及科研机构的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员对其研究以及学习。 从教育部获悉,2017年本科院校新增7个无人机相关专业,从侧面印证了无人机行业的前瞻性,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无人机智控科技在社会上将掀起一阵新的科技浪潮。 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等内容。 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从今年秋季开始,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并且今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中国STEM教育协作联盟倡导的“以人文引领的学科融合性教育”是STEAM教育理念的延伸,将给国内的中小学人工智能学科教育带来新的探索和尝试。 二、理念和必要性 随着无人机尤其是多旋翼飞行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用途已经深入各行各业,尤其我国无人机行业发展速度很快,对于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据估算,我国2018年需要的无人机操作维护人员至少达到20万人未来甚至更多,为面对未来人才的急剧需求和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时代,我国对人工智能基础教育项目的重视越来越大,而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更是提出了对中小学人工智能相关教育的战略规划,为培养未来的人工智能人才,人工智能基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具体的体现便是空中机器人创客实验室。 本方案根据中小学自身的特点,结合本公司产品情况进行中小学科普课程设计,实验室设施不仅可以满足中小学生对空中机器人有一定系统的认识,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能在平时的课程练习中习得飞行技能和一定专业的编程知识。从认识到组装,从组装到趣味飞行,从趣味飞行到功能性任务完成,再到能力的升华,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可谓一举多得。 三、空中机器人创客教育实验室建设目标 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空中机器人创客教育实验室,以此为依托促进学校的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发展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人工智能有一定的认识和学习。 教师可以依托实验室的硬件以及技术环境进行课程设计和科学理论的普及,进一步促进学校科技智能教育的发展和相关学科课程的升华,促进学校教学能力的提升,为学校的教学发展增添一抹科技亮色。

网络实验室设计方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规划方案

目录 第1章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目标 (2) 1.1 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3) 第2章规划方案简介 (4) 2.1 实验室设备汇总 (5) 2.2.实验室设备拓扑图 (6) 2.3.实验的布线拓扑图 (7) 第3章综合布线的实施 (8) 布线系统设计原则、范围、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8) 耗才清单.......................................................................................................9. 系统验收.. (10)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目标 网络技术是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领域,在校大学生网络技术实践能力的高低,是检验计算机网络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因而网络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也就成为培养信息化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实践平台。 (1)建立多样化的实验环境。让参与网络技术学习的学生能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认识了解和掌握网络设备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动手进行必要的网络设计、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和网络应用的实验,通过一系列的验证型、演示型、自主设计型、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验技能,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满足专业教师学习网络、从事网络技术研究和应用系统开发的需要。网络实验室应涵盖目前主流的网络技术和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要求系统能够模拟先进的网络技术环境,搭建网络工程;实验设备和实验内容应能非常灵活地进行扩展,从而为专业教师研究当前网络最前沿的技术动态和发展(例如网络安全、IPv8、V olP等)提供完善的实验平台,并能在此平台之上从事网络应用系统与技术的研发,提高学校整体网络科研与教学应用水平。 (3)满足实习基地建设的需要。网络实验室的建设要面向社会,为社会尽可能多地培养紧缺的IT人才。但今天的IT人才市场,越来越关注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新建的网络实验室,要能够模拟宽带数据城域网及大型园区网的组网方式和业务思路,并可以构建多种类型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可以让学生亲自搭建网络、亲自动手调试和配置网络,通过在网络实验室中的实验和操作,真正提高他们的网络技能和实战能力。此外,网络实验室还应充分考虑多种技术的融合、多个平台的操作、多厂家设备的互联,可以提供仿真的网络设备配置环境,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系统,掌握更多的设备使用。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原则 先进性。网络实验系统应能代表目前较为先进的网络技术,提供能够跟踪主流、前沿网络技术的综合网络环境,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所选网络产品要求支持协议类型丰富、配置灵活、可扩展性强、支持万兆交换、满足Ipv8等网络技术研究的需求。 实用性。网络实验系统不同于一般网络系统的集成,更不是简单的设备堆砌。网络实验系统应有完整的网络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内容丰富,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应与社会需求接轨,应尽可能采用业界主流的标准命令行配置界面,以便学生在完成实验课程后可以轻松上手调试其他业界主流厂商的网络设备,拓宽就业渠道。 可靠性。网络实验室在用于实验和研究时可能会产生不可预知的结果,系统应能有效地屏蔽这种影响。具体要求包括:各组实验互不干扰;组内实验过程中的不同实验者、不同的实验之间互不干扰。另外,网络实验系统的测试运行不能对其他正常运行的网络环境产生影响。 (4 ) 开放性。网络实验室应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伴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升级。扩展性包括设备端口扩展、网络协议扩展和网络结构扩展等。即在网络结构设计合理的情况下,新的网络节点能够方便地加入到现有网络。根据组网需要,各实验台组之间可以方便地共享实验设备,以便于搭建更大型的、更复杂的网络环境。(5) 可管理性。网络实验室应满足各种实验研究课题的不同网络需求,网络设计要考虑保证其扩展及变化的灵活性,网络实验系统的管理要求灵活、高效,系统环境的重构要求简便快捷,系统应支持在VLAN之间进行第三层交换时能够实施有效的安全控制,能对外部接入实施有效的安全控制。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维护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创建“平安校园”,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委令第20号)、《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28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等有关法规和规章,以及《安徽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皖教秘科〔2014〕3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实验室”是指全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所有实验场所。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学校安全稳定与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与项目安全审核制度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辐射安全管理、实验废弃物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水电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实验室内务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工作。创建安全、卫生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各学院、科研平台、各级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第三条校长是学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分管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分

级负责制(以学校与各单位签订的《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书》为准)。 第四条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丰富师生的安全知识,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职工、学生安全意识。 第五条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各单位和教职工年度绩效考核、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职责 第六条学校成立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由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科研处、保卫处、后勤服务集团、基建处等部门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定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督查,筹措相关建设经费。 第七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要求,在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全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其主要职责为:负责制订、完善全校性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及时发布或传达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指导、督查相关单位做好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危险化学品、辐射源、病源微生物等实验室的重点监管工作。每季度组织实验室安全检查,

实验室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实验室管理系统 第一章:引言 1.1课题背景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促使现代工业技术在快速发展,随着科研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 原来的人工管理模式已显得不太适应, 而对于高校实验室, 无论其规模的大小, 每时每刻都会产生例如实验设备信息、实验数据、设备维修等等这样大量的信息, 这些数据、信息不仅是一些测量、分析的数据, 还有许多维持实验室运行的管理型数据。在以往的手工管理、纸袋储存数据的方式下,这些海量般的数据、信息, 使得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以及使用人员为维护这些数据浪费了大量的物力和时间, 效率低下, 并且经常出错, 更谈不上数据的快速科学分析。 在这一背景下,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MS)开始出现, 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成为一项崭新的实验室管理与应用技术。在当今这样一个网络信息时代, 除了提高实验室自身专业水准, 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准已经是唯一的选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MS) 无疑会把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信息时代的高水平。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高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以实验室信息管理和实验信息管理为主的先进的网络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实验室信息和实验信息的查询手段。传统的人工管理实验室这种古老的方式来进行,已完全不能满足学校对实验室规划的需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也是使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的竞争逐渐整合为工作效率的竞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教学实验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

简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 曾光 作者简介:曾光(1978-),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实验中心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 摘要:如何在适度应新的形势下更科学、规范的管理实验室,对保障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应从安全管理、设备管理、教学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专业教学进入我国高校以来,计算机实验室作为这种专业培养体系的实践平台其重要性也随之突显。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系列课程不断的更新与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意识也日渐浓厚。如何在实验室现有的条件下提供稳定、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服务,必须首先从抓好实验室管理工作入手。 一、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问题是首要问题。安全隐患的存在是导致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患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设备安全管理 计算机硬件设备一般价值昂贵,一旦被损坏,不仅造成设备上的经济损失,而且可能影响正常的教学实验工作。因此,首先要加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使用管理。一是专用线路与UPS的使用管理。实验室用电应该接在专用的电源线路上,服务器供电要采用专用电源,不与其它串接。计算机实验室宜选用电压稳定度好、抗干扰能力强的在线式UPS。二是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使用管理。根据硬件设备的具体配置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硬件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建立设备使用日志,严格登记使用过程的情况。三是常用硬件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包括主机、服务器、显示器、键盘、软驱、鼠标、打印机等维护保养。 (二)环境安全管理 一是加强用电管理。如及时检查线路的磨损状况,更换破损的电源插座,对陈旧线路进行更新改造,确保线路安全运行。二是设备管理。实验室内应安装空调设备以便克服高温,潮湿,低温和干燥等因素给计算机带来的危害。三是卫生与安全管理。如定期除尘,以及安装防盗报警装置,加装钢筋护窗,全封闭的金属门等。另外由于计算机实验室上机人数多,人流量大,而且开放时间长,容易发生设备丢失被盗的情况。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对相应设施定期检查,按照建立的设备档案进行清点。 (三)软件安全管理 由于计算机病毒日益猖獗,目前已成为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大敌,管理不好,就可能耽误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体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可充分利用“还原”技术(如三茗保护卡、小哨兵等)通过一键还原来实现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