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

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
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

商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数学五年级上册33-35页

教学目标:

1.知道求商的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初步理解近似值比精确值在某种范围更有应用性。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3.能根据实际不同的情况,初步学会选择确定去近似值的方法和取近似值所需要的精确度。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认真计算、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方便快捷的方法求出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去超市购物,一般采取什么方式购买?

(有时需要零买,有时需要整买)

2.提供信息

师:在这幅图中你读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

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并提出问题。

教师摘记问题并板书:

平均每块腊肉的多少元钱?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能列示计算出每块腊肉的价钱吗?为什么这

样列示?

学生明确一盒97元平均分成8份得数就是每一块的价钱。尝试计算出答案。

师:算一算得数是多少?结合生活想一想,对这个得数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三、交流评价,评价质疑

1.汇报交流

学生板演算式和竖式计算的过程。

97÷8=12.125(元)

师:谁能说一说你对得数的理解和看法。

生1:计算出的是每块腊肉12.125元,也就是12元、1角、2分、5厘,生活中没有必要那么精确,所以我认为得数精确到百分位就可以,约等于12.12元。

生2:我认为生活中精确到十分位就可以了。

师:你们想法都有道理,看来生活中有事对结果要求也不是要非常精确,所以我们要学会求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求商的近似值。

2.总结概括

师讲解:计算钱数时通常会保留两位小数或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或是分,在求商的近似值时也是会用到“四舍五入”的方法。

教师板书:

保留两位小数:97÷8=12.13(元)

保留一位小数:97÷8=12.1(元)

保留整数:97÷8=12(元)

3.总结方法

(1)计算下面各题。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8.97÷8≈ 24.5÷3≈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7.8÷0.3≈ 43÷13≈

想一想怎样既对又快的计算出结果?

(2)学生先计算,在交流计算经验,教师巡视。

(3)汇报交流,重点交流计算的经验。

方法一:观察商的下一位。

生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时,只需要计算到百分位来选择“四舍五入”的方法。

生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时,只需要计算到千分位来选择“四舍五入”的方法。

方法二:观察余数的大小。

生: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时,商就除到第一位,再观察余数,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的一半时,说明试商下一位一定是5或大于5就会用到“五入”方法求近似值,小于除数的一半时试商一定小于5,所以会用到“四舍”方法求近似值。

(以上方法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余数想一想,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的计算中只要灵活求出商的近似值,方法可以多样。)

师小结:看来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据保留的位数,只需要再继续往下多除一位就可以求出商的近似值;还可以只除到那一位,再观察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求出商的近似值,省略掉不必要的计算。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一位小数)(课件出示)

18.9÷2.3 ≈43÷13≈

24.5÷0.65 ≈ 5.41÷3.7≈

7.8÷6.3 ≈ 1.4÷0.45≈

学生计算得数,汇报订正答案时交流计算方法。

(2)填一填(课件出示)

2.解决问题。

(1)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值。(课件出示)

妈妈买0.8千克萝卜花了0.9元,平均每千克萝卜多少元钱?

学生计算解决,体会在计算时,有时候尽管没有明确告诉我们需要保留小数,根据实际需要必须进行保留。同学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2)怎样去近似值比较合适。(课件出示)

1.为了绿化校园,学校买来

2.2千克草种,每千克草种9.28元。买草种花了多少钱?

2.保管员要把2.2千克草种放进小玻璃瓶中保存,每个小玻璃瓶最多只能盛0.35千克,准备6个这样的小玻璃瓶够吗?

学生小组交流解决,汇报中让学生明白数学能服务生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五、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由于实际生活情况的需要,虽然仍需要求商的近似值,但出现了不满5也要进1的进一法,满5也要舍去的去尾法;看似同四舍五入法矛盾,但它符合生活实际。因此我们又多了另外两种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这些方法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来确定。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有哪些近似数,哪些是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哪些是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得到的。

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题 6.9+4.8+3.1 0.456+6.22+ 3.78 15.89+(6.75-5.89) 4.02+ 5.4+0.98 5.17-1.8-3.2 13.75-(3.75+ 6.48) 3.68+7.56-2.68 7.85+2.34-0.85+ 4.66 3 5.6-1.8-15.6-7.2 3.82+2.9+0.18+9.1 9.6+ 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73.8-1.64-13.8-5.36 47.8- 7.45+8.8 0.398+0. 36+3.64 15.75+3.59-0.59+14.25 66.86-8.66- 1.34 0.25×16.2×4 (1.25-0.125)×83.6×102 3.72×3.5+ 6.28×3.5 36.8-3.9-6.1 15.6×13.1-15.6- 15.6×2.1 4.8×7.8+ 78×0.5232+4.9-0.9 4.8×100.156.5×9 .9+56.5 7.09×10.8-0.8×7.09 25.48 0.52) 4.2÷3.5 320÷1.25÷8 18.76×9.9+ 18.76 3.52÷2.5÷0.4 3.9- 4.1+6.1- 5.9 4.02+ 5.4+0.98 5.17-1.8-3.2 13.75-(3.75+6.48) 3.68+7.56-2.68 7.85+2.34-0.85+4.66 35.6-1.8-15.6-7.2 3.82+2.9+0.18+9.1 9.6+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人民币兑换说课稿

《人民币兑换》说课稿 这节课是第五单元小数除法中的第四节,通过“人民币兑换”的情境,学习求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 1、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难点: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说教学流程】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具体的情景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了使学生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按照教材呈现的一个“美国小朋友寄书”的情境,让学生思考这本书折合成人民币该怎么办,并想办法解决。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利用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求积、商近似值的方法。 在学生想出6.7美元折成人民币时要用乘法计算时,引导学生独立计算得出结果后发现问题并尝试独立解决。使学生认识到积的近似值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值。接着出示第二个情境“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少美元?”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交

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求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积取近似值是先精确计算,在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商取近似值是直接根据要求多除一位,然后取近似值。 3、巩固练习 教材68页的练一练,涉及到了多个国家的货币与人民币的兑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反思: 《人民币兑换》一课是通过人民币和其他货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因为在学生的生活中很少或根本用不到外币兑换,缺乏生活经验,所以理解人民币的兑换问题会有一定困难,那这节课的难点就在外币兑换时,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

五年级数学计算练习(2) 简便计算。 (1)7.3×0.64+0.36 ×7.3 49×0.126×8 1.01×0.99 0.85×7.5+8.5×0.25 0.05×3.2×40 (2)2.7×3.7+0.37×73 1.5×102 1.25×0.7×0.8 7.09×10.8—0.8×7.09 56.5×99+56.5 (3.5+3.5+3.5+3.5)×2.5(3)1.6×1.25 17.5×2.3—7.5×2.3 2.6×8.13+2.6×11.87 4.87×2.34+48.7×0.266 0.99×32 (4)5.68÷0.125÷8 1.68÷0.2÷5 1.76×99+1.76 25×7.5×0.4×2 0.8×5.6×1.25 59×0.28+6.2×5.9+5.9(5)0.99×59 4.2÷0.25 (0.5×12.5)×(2×0.8) 7.4÷0.25÷4 5.8×8.5+5.8×0.5+5.8 2.5×3.38×4 (6)2.5×3.38×4 17.5÷1.25÷8 0.35×201 23.74×8.6—8.6×13.74 52.34÷2.5÷4 (7)2.1÷0.5÷0.6 7.5×36÷7.5 7.5×46.7+52.3×7.5+7.5 4.5÷0.8÷0.125 4×8×0.25×12.5 2.016×1999+2.016 (8)3.2×98 8.4×2.77+0.23×8.4 7.9÷1.25÷8 4.3×2.5×4 4.5÷0.8÷0.125 (9)6.25×0.23+17.7×0.625 25×100.4 7.23×0.125×8÷72.3 1.25×8.8 2.5×(8+0.4) (10)0.25×2.9×40 12.95+3.86+6.14 4.25×3.7+7.3×4.25—4.25 1.18× 2.58+7.42×1.18 1.25× 3.2×2.5 (11)(3.7+3.7+3.7+3.7)×2.5 0.125×408 2.36÷2.5÷4 4.87×1.25×8 3.7×9.9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习题

简便计算(1) 5.32+7.93+4.68 2.5×0.39×0.4 32.1-8.3-1.7 12.39-(5.18+2.39) (25+2.5+0.25)×4 1.8×3.5+2.5×1.8 12.5×8.8 3.6×1.2÷3.6×1.22 6.8×3.6+2.68×64 1.31×12.5×8×2 1.25×32×0.25 3.8×0.99

4.6×99+4.6 7.5×101-7.5 1.25× 2.5×(80×4) 4.6×47+4.6×54-4.6 7.68÷2.5÷0.40.45×72+45×0.18+4.5 5.5×99 0.125×72 12.5×0.4×2.5×8 9.5×101 4.2×7.8+2.2×4.2 0.87×3.36+4.64×0.87

4.08×0.25 490×0.35 5.28×99 12.5×4.12×0.8 5.7×10.1 49×0.125×8 0.4×63×2.5 0.5×7.6×20 0.34×101 4.86×99 4.9×101 8.75 ×11-8.75 9.9 ×212 0.68×101

3.26 ×5.7-3.26×0.7 55.6×99+55.6 1.25 ×213×0.8 6.1×3.6+3.6×3.9 4.75×99+4.75 2.73×99 1.2× 2.5+0.8×2.5 101×0.45 0.25×4.78×4 0.65×202 7.2×8.4+2.8×8.4 0.78×98 4.8×0.25 1.5×105 0.3×2.5×0.4

56×1.25 1.25+4.6+0.75 1.6×7.5×1.25 49×0.125×8 0.4×63×2.5 0.5×7.6×20 9.6×100.1 42×10.2 9.8÷0.5÷2 28.4×99+28.4 0.94×2.5-0.9×2.5 4×0.8×12.5×2.5 3.6×101 0.125×72 0.25×39+0.25

五年级上册数学.3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悄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这里只是通过例7—道计算钱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由于计算钱数时一般算到''分"就可以了,那么题中的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千分位,也就是要先算出三位小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怎样把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处理。接着,让学生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这一题是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使学生更明确,算出的小数位数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按要求在小数除法的计算中正确地截取商的近似值。并且能够灵活的处理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2、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师以引导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数,并且在练习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问题, 使知识活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卷一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9+4.8+3.1 0.456+6.22+3.78 15.89+(6.75-5.89) 4.02+ 5.4+0.98 5.17-1.8-3.2 13.75-(3.75+ 6.48) 3.68+7.56-2.68 7.85+2.34-0.85+ 4.66 3 5.6-1.8-15.6-7.2 3.82+2.9+0.18+9.1 9.6+ 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73.8-1.64-13.8-5.36 47.8-7.45+8.8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66.86-8.66-1.34 0.25×16.2×4 (1.25-0.125)×8

3.6×102 3.72×3.5+6.28×3.5 36.8-3.9-6.1 15.6×13.1-15.6-15.6×2.1 4.8×7.8+78×0.52 32+4.9-0.9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25.48-(9.4-0.52) 4.2÷3.5 320÷1.25÷8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卷二 18.76×9.9+18.76 3.52÷2.5÷0.4 3.9-4.1+6.1-5.9 5.6÷3.5 9.6÷0.8÷0.4 4.2×99+4.2 17.8÷(1.78×4) 0.49÷1.4 1.25×2.5×32 3.65×10.1 15.2÷0.25÷4 0.89×100.1 146.5-(23+46.5) 3.83× 4.56+3.83× 5.44 4.36×12.5×8 9.7×99+9.7 27.5×3.7-7.5×3.7 8.54÷2.5÷0.4 0.65×101 3.2×0.25×12.5

五年级上数学简便运算题200

5.17 —1.8 —3.2 35.6 —1.8 —15.6 —7.2 6.9 + 4.8 + 3.1 0.456 + 6.22 + 3.78 13.75 —(3.75 + 6.48) 3.82 + 2.9 + 0.18 + 9.1 15.89 + (6.75 —5.89) 3.68 + 7.56 — 2.68 9.6 + 4.8 — 3.6 4.02 + 5.4 + 0.98 7.85 + 2.34 —0.85 + 4.66 7.14 —0.53 —2.47

0.398+0.36+3.64 (1.25 —0.125) X 8 5.27 + 2.86 —0.66 + 1.63 47.8 —7.45+8.8 0.25 X 16.2 X 4 36.8 —3.9 — 6.1 13.35 —4.68 + 2.65 15.75+3.59 — 0.59+14.25 3.6 X 102 73.8 —1.64 —13.8 —5.36 66.86 —8.66 — 1.34 3.72 X 3.5 + 6.28 X 3.5

56.5 X 9.9 + 56.5 320- 1.25 - 8 15.6 X 13.1 — 15.6 — X 2.1 15.6 7.09 X 10.8 — 0.8 X 7.09 18.76 X 9.9 + 18.76 4.8 X 7.8 + 78 X 0.52 25.48 — (9.4 — 0.52) 3.52 宁 2.5 宁 0.4 32+ 4.9 — 0.9 4.2 - 3.5 3.9 — 4.1 + 6.1 — 5.9 4.8 X 100.1

商的近似值

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苏教国标本五上P99例8,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教学目标】: 1.探索并理解求商的近似值的不同方法; 2.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求出商的近似值,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应用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求出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一个计算器 【设计理念】:在连贯的故事情景中引导学生凭生活经验探索、争辩、交流,找到合理、恰当的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提高合理、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星期天“阳光”小学五(1)班的3名老师和40名学生一起去公园游玩,他们尽情地玩乐,开心极了,在玩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设计意图:在玩中学数学应该是学生所喜欢的。创设这样的情境学生会感到数学是自己身边的,是鲜活、有趣的,因为解决玩当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谁不原意啊!] 二、解决问题 [问题1]多媒体出示师生对话的情境图:公园离学校800米,同学们以平均每分钟60米的速度步行,大约几分钟可以达到公园? 1.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用计算器) 2.汇报交流,重点说出“大约”的意思,是怎样求近似值的? 师:其实求近似值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只不过我们没有注意吧了! [设计意图:数学是精确的,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只要知道大略的结果就行了。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说明求近似值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为新课中合理求商的近似值埋下伏笔。] [问题2]出示买票的情境图:售票处规定个人票每张一律15元,团体买票(超过10人)每张一律12元,王老师拿出5张100元的人民币最多可以买多少张票? 1.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交流买票的方案。(以团体的方式买票) 2.学生尝试解答。 3.交流想法和答案。(可能有500÷12=42.666……≈43(张);500÷12≈42(张) 4.将上面不同答案的学生分成两个阵营进行争辩,找出合理的答案。(引导学生知道42.666……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确实是43,但如果联系实际卖了42张票后剩下的买不到1张,所以最多买42张) 师:进了公园同学们迫不及待的来划船的地方。 [问题3] (图片出示)公园规定,为了安全每条船限坐6人,同学们至少需要租多少条船? 1.学生尝试解答 2.交流学生的想法和答案。(可能有43÷6=7.1666……≈7(条);43÷6≈8(条) 3.引导学生找出合理的答案 4.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在解决上面三个问题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知识?但又有什么不同? 5.全班交流,使学生知道要联系实际求商的近似值。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陆续接触这些内容),大部分

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数学《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这里只是通过例7一道计算钱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由于计算钱数时一般算到“分”就可以了,那么题中的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千分位,也就是要先算出三位小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怎样把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处理。接着,让学生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这一题是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使学生更明确,算出的小数位数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按要求在小数除法的计算中正确地截取商的近似值。并且能够灵活的处理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

值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2、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师以引导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数,并且在练习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问题,使知识活学活用。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主要分以下几部分来进行教学的 (一)复习铺垫 通过复习和谈话,既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又揭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今天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作准备,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二)自主尝试 多媒体出示例题7的情景图学生通过读题列式,尝试计算来初步探究问题 这里多媒体出示生活情境图,为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小学五年级上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

小学五年级上数学简便运算归类练习 明确三点: 1、一般情况下,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有括号时,先算,没有括号时,先算,再算,只有同一级运算时,从左往右。 2、由于有的计算题具有它自身的特征,这时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单,同时又不容易出错。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3、注意,对于同一个计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与不用简便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相同。我们可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检验我们的计算是否正确。 一、变换位置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12.06+5.07+2.941773+174-77330.34-10.2+9.66 25×7×434÷4÷1.7102×7.3÷5.1 125÷2×8 7×3÷7×3195-37-95 二.加括号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 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即在加减运算中,括号,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根据加法结合律 a+b+c=a+(b+c),a+b-c=a+(b-c),a-b+c=a-(b-c), a-b-c=a-(b+c) 1132+752+353 874+295-95 752-383+83 41.06-19.72-20.28 2、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 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即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根据乘法结合律 a×b×c=a×(b×c), a×b÷c=a×(b÷c), a÷b÷c=a÷(b×c), a÷b×c=a÷(b÷c), 1.06× 2.5×4 17×0.6÷0.3 18.6÷2.5÷0.4 700÷14×2 三.去括号 1、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

《商的近似值》说课稿(含试卷)

《商的近似值》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中截取近似值有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一般是采取“四舍五入”法截取,前面已学过积的近似值截取,对商的近似值截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教学时,通过结合实例教学,要求学生明确截取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当小数除法有时碰到永远除不尽或有时虽然除尽,但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多的小数位数,这就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初步学会在小数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目的,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二、说学生的认识 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已基本掌握,也已学习了积的近似值的截取,对商的近似值的截取也能略知一二,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把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除到百分位,就看百分位上的数直接截取,应看千位上的数是用“四舍法”或“五入法“再来截取,尤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感到更加困难了,如:有一堆煤共有100吨,用一辆载重3吨的汽车来运,几次能运完?学生计算得1003=33次……1吨,往往是根据已学的知识用“四舍法”把余数1吨直接舍去,直观地取整数33次,这样出现了这堆煤还留有一部分,学生这种直观地思考忽略了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去考虑。 三、说指导学生学习 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认知基础、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揭露认知上的矛盾。 1、简单回顾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设计让学生求6.8496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设计的这个数字既有四舍,也有五入,还有保留三位“五入”后的数字变化,可以说一题中涵概了许多知识分量。 2、生活实例引入,在探索中求知: (1)例1我们五(一)班期中考试,全班总分是5089分,请你算一算他们班的平均分有多少分? 不告诉学生人数,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他们当然能够计算这题的平均分:508955 尝试计算后,学生发现此题不能除尽,得508955=92.52727……(分) 此时教师归纳: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小数除法不能除尽时,我们按实际情况保留一定的 小数位数,取它的近似值,应是多少分?(五入法92.5分)。 整个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判断、推理,由实际生活知识引入到所要学的内容,并在 从中悟出其中的道理。 3、反馈练习: (1)要求学生从下列每组中自由任选一题进行计算(板演和自练) A、保留一位小数 49.63 3.850.76 B、保留两位小数 4.8425 38.3612 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并指名说说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肯定对的,找出错误原因,加以纠正,然后由学生互相去讨论,总结商的近似值的取法,最后加以归纳总结,使学生更加明确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即要保留一位,要看第二位,也就要除到第二位。这个方法是学生在尝试练习中自己得出的结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语文教学需要感悟,数学教学也同样需要学生的感悟,感悟方法,感悟规律。 (2)我国的原煤产量1981年是6.2亿吨,1991年达到10.9亿吨,1991年的原煤产量是1981年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A、学生读题后,问你读题后想到什么?教给学生读数学题的方法,读了题目,学生应该知道用除法计算,并且是不能除尽,要保留一位,需要除到第二位。让学生养成先通盘考虑,然后进行计算的好习惯。培养习惯应该是数学课的重要任务,不能只授知识,无素质、习惯的培养。 计算后,强调一些细节问题:如横式中用“约等于”连接,竖式的正确书写及答案中写上“约”字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和书写习惯。 4、巩固练习: (1)按要求在下表里填上商的近似值:这个表是书本的试一试,我把它放到巩固练习处理,因为这个题,

五年级上册简便运算

五年级上册简便运算 0.25×4×4.78 0.65×201 4.8×0.25 2.33×0.5×4 1.5×105 1.2× 2.5+0.8×2.5 0.034×0.6+0.066×0.6 0.5×1.25×2×8×11 3.2×2.5 104×2.5 1.25×(4-0.8)100.1×99+100.1 63×0.1 485×10.2-48.5 2.69×99 2.5×32×12.5 1.58-99 273-27-73 284-68-84 487-187-139-61 1034+78+320+102 308+176+92 125×32×25 25×12 125×72 3200÷4÷25 103×12 17×32-17×22 98×17+2×17 (200+4)×25 2100÷14 250×12÷50 25×18×4 17.8÷(1.78×4) 102×0.45 0.49÷1.4 1.25×2.5×32 66.86-8.66-1.34 3.6×102 15.6×13.1-15.6-5.6×2.1 4.8×100.1 25.48-(9.4-0.52) 18.76×9.9+18.76 17.8÷(1.78×4) 15.2÷0.25÷4 3.83× 4.56+3.83× 5.44 27.5×3.7-7.5×3.7 (45.9-32.7)÷8÷0.125 7.2×0.2+2.4×1.4 3.9×2.7+3.9×7.3 0.25×16.2×4 3.72×3.5+6.28×3.5 4.8×7.8+78×0.52 56.5×9.9+56.5 4.2÷3.5

3.52÷2.5÷0.4 9.6÷0.8÷0.4 0.89×100.1 4.36×12.5×8 8.54÷2.5÷0.4 3.14×0.68+31.4×0.032 8.9×1.01 1.25×2.5×32 (1.25-0.125)×8 36.8-3.9-6.1 32+4.9-0.9 7.09×10.8-0.8×7.09 320÷1.25÷8 3.9- 4.1+6.1- 5.9 4.2×99+4.2 14 6.5-(23+46.5) 9.7×99+9.7 0.65×101 5.6÷1.25÷0.8÷2.5÷0.4 7.74×(2.8-1.3)+1.5×2.26 12.7×9.9+1.27 2.31×1.2×0.5 21×(9.3-3.7)-5.6 2.3×16+2.3×23+2.3 28.6×101-28.6 46×57+23×86 101×0.87-0.91×87 3.2+0.36+4.8+1.64 12.7-(3.7+0.84)7.6×0.8+0.2×7.6 1.28×8.6+0.72×8.6 0.8×(4.3×1.25)0.86×15.7-0.86×14.7 15.02-6.8-1.02 9.43-(6.28-1.57)13.7×0.25-3.7÷4 10.7×16.1-15.1×10.7 1.23+3.4-0.23+6.6 36.54-1.76-4.54 0.85×199 12.5×0.96×0.8 3.12+3.12×99 2.4×102 5.4×11-5.4 3.65× 4.7-36.5×0.37 2.22×9.9+6.66×6.7 0.79×199 0.25×36 0.25×0.73×4 0.25×8.5×4 10.4-9.6×0.35

(完整版)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题

6.9+4.8+3.1 0.456+6.22+3.78 15.89+(6.75-5.89) 4.02+5.4+0.98 5.17-1.8-3.2 13.75-(3.75+ 6.48) 3.68+ 7.56-2.68 7.85+2.34-0.85+4.66 35.6-1.8-15.6-7.2 3.82+2.9+0.18+9.1 9.6+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73.8-1.64-13.8-5.36 47.8-7.45+8.8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66.86-8.66-1.34 0.25×16.2×4(1.25-0.125)×8 3.6×102 3.72×3.5+ 6.28×3.5 36.8-3.9-6.1 15.6×13.1-15.6-15.6×2.1 4.8×7.8+78×0.5232+4.9-0.9 4.8×100.156.5×9.9+56.5 7.09×10.8- 0.8×7.09

25.48-(9.4- 0.52) 4.2÷3.5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3.9-4.1+6.1-5.9 4.02+ 5.4+0.98 5.17-1.8-3.2 13.75-(3.75+ 6.48) 3.68+7.56-2.68 7.85+2.34-0.85+ 4.66 3 5.6-1.8-15.6-7.2 3.82+2.9+0.18+9.1 9.6+ 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47.8-7.45+8.8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42.5-(6.07+1.13) 73.8-1.64-13.8-5.36 66.86-8.66-1.34 0.25×16.2×4 3.72×3.5+6.28×3.5 36.8-3.9-6.12 5.48-(9.4-0.52) 4.8×7.8+78×0.52 3.6×102 6.4×0.25+3.6÷4 32+4.9-0.9 4.8-4.8×0.5 (1.25-0.125)×8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4.2÷3.5 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4.78÷0.2+3.44 3.9-4.1+6.1- 5.9 0.49÷1.4 1.25× 2.5×32 3.6-0.6×2 3.65×10.1 3.6-3.6×0.8 15.2÷0.25÷4 5.6÷3.5 9.6÷0.8÷0.4 4.2×99+4.2

《循环小数》 :说课稿

《循环小数》说课稿 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一个新的知识点,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有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课标》指出:“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自己的知识”。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想一想,在观察、比较、讨论中获得循环小数的概念。然后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两个小数相除,如果不能的到整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呢?”得到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较差,对于小数计算掌握不是很熟练,因而在教学时可能在进行小数的计算时浪费的时间比较多,根据教学的重点,少一点计算,多一些对小数的观察,从而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的概念。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观察、勤思考,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与无限小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介绍生活中的循环现象,进而看看数学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看课件。 师: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预设: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对你们的发现你有什么问题吗?

(完整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

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9+4.8+3.1 1.25 X 2.5 X32 0.456+6.22+3.78 15.89+(6.75—5.89) 4.02+ 5.4+0.98 5.17—1.8—3.2 13.75—(3.75+ 6.48) 3.68+7.56—2.68 7.85+2.34-0.85+4.66 35.6-1.8-15.6-7.2 3.82+2.9+0.18+9.1 9.6+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73.8 -1.64-13.8-5.36 47.8—7.45+8.80.398+0.36+3.6415.75+3.53 0.59+14.25 0.25 X 16.2 X 4 66.86—8.66—1.34 3.72 X3+.56.28 X3.5 (1.25—0.125) X8 3.6 X102 36.8—3.9—6.1 15.6 X13—.115.6— 15.6 X2.1 4.8 X7+.878X0.52 32+4.9—0.9 4.8 X100.1 56.5 X9+.956.5 7.09 X10—.80.8 X7.09 2 5.48— (9.4—0.52) 18.76 X9+.918.76 3.9— 4.1+6.1— 5.9 3.65 X10.1 0.89 X100.1 146.5—(23+46.5) 3.83 X 4.5+63.83 X 5.44 4.36 X12.5 X8 9.7 X9+99.7 27.5 X3—.7 7.5 X3.7 8.9 X1.01 7.74 X(2.8—1.3)+1.5 X2.26 3.9 X2+.73.9 X7.3 12.7 X9+.91.2721 X(9.3—3.7)—5.6 15.02-6.8-1.02 5.4 X11-5.4 2.3 X16+2.3 X23+2.3

商的近似值的说课稿

商的近似值的说课稿 有关商的近似值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中截取近似值有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一般是采取“四舍五入”法截取,前面已学过积的近似值截取,对商的近似值截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教学时,通过结合实例教学,要求学生明确截取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当小数除法有时碰到永远除不尽或有时虽然除尽,但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多的小数位数,这就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初步学会在小数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目的,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二、说学生的认识 学生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已基本掌握,也已学习了积的近似值的截取,对商的近似值的截取也能略知一二,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把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除到百分位,就看百分位上的数直接截取,应看千位上的数是用“四舍法”或“五入法“再来截取,尤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感到更加困难了,如:有一堆煤共有100吨,用一辆载重3吨的汽车来运,几次能运完?学生计算得100÷3=33次……1吨,往往是根据已学的知识用“四舍法”把余数1吨直接舍去,直观地取整数33次,这样出现了这堆煤还留有一部分,学生这种直观地思考忽略了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去考虑。 三、说指导学生学习

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认知基础、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揭露认知上的矛盾。 1、简单回顾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值,设计让学生求6.8496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设计的这个数字既有四舍,也有五入,还有保留三位“五入”后的数字变化,可以说一题中涵概了许多知识分量。 2、生活实例引入,在探索中求知: (1)例1我们五(一)班期中考试,全班总分是5089分,请你算一算他们班的平均分有多少分? 不告诉学生人数,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他们当然能够计算这题的平均分:5089÷55尝试计算后,学生发现此题不能除尽,得5089÷55=92.52727……(分) 此时教师归纳: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小数除法不能除尽时,我们按实际情况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取它的近似值,应是多少分?(五入法92.5分)。 整个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判断、推理,由实际生活知识引入到所要学的内容,并在从中悟出其中的道理。 3、反馈练习: (1)要求学生从下列每组中自由任选一题进行计算(板演和自练) a、保留一位小数49.6÷33.85÷0.76 b、保留两位小数4.84÷2538.36÷12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请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0.25×0.20.125×3.2×2.535×40.2 0.25×4÷0.25×4.5×9.93.5×99+3.5 3.5×101-3.53.5 3.5×2.7-3.5×0.7 4.9÷3.5 7.35÷.35 3.29+0.73+2.273.29-0.73-2.2.5+2.5-7.5+2.5 7.325-3.29-3.32.325-7.325- ×9.9+3.5×0.1.5÷0..5÷0.25÷÷7.325- ×2.7+35×0.7÷0.6-0.5÷0.÷0.12÷8 3.29+0.73-2.29+2.23.29×0.25×0.125×8.8 63.4÷2.5÷0..9÷1.4.9÷ ÷0.7 0.35×1.25×2×0.8 28.6×101-28.6 14-7.32-2.62.64 ×0.4 7.6×0.8+0.2×7.6 0.25×36 2.5×2.432.4×0.9+0.1×32.40.86×15.7-

0.86×14.7+8.67+7.36+11.39.16×1.5-0.5×9.163.60.85×19 ×3.2×2.552.7÷45 15÷0.252.4×102.31×1.2×0.5-3.6×0.0.25×8.5×4×40.2 0.125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便计算归类练习 一、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12.06+5.07+2.90.34+9.76-10.3425×7×4 34÷4÷1. 1.25÷25×0.102×7.3÷5.1 二A、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a+b+c=a+ ,a+b-c=a +,a-b+c=a –,a-b-c= a-33-15.7-4.41.06-19.72-20.28.29+0.73-2.29+2.27 7.325-.29-0.73-2.27.325-.325- B、当一 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 单元说课稿

小数除法单元说课稿 一、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解决问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时安排 为了完成好本单元的教学,对本单元的内容作了以下安排: 3、学情分析 在教学小数除法前,我对曾对班内同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通过复习整数除法我发现学生存在很大的教学潜能,这些潜在的“能源”就是教学的依据,教学的资源。从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对整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巩固。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都很注意学法的指导,特别是转化这种学习方法在教学小数乘法的时候我就已经强调过了。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设计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下面和大家聊聊我的教法和学法: 1、教法 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知识框架或原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综合以上各因素,这节课我主要是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己找到解决新知识的方法。这里再补充一句,迁移包括知识的迁移和学习方法的迁移两种。 2、学法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把一种问题转化成另一种问题来思考的解题策略即我们所说的“转化” 的学习方法,通过学法的迁移以及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在学法指导上还采用了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了“四让”的特色。 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研讨;评价让学生参与。 下面我谈谈我在本单元所用的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学生生活情境资源、学生个体差异形成的资源 最后我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我的教学构想: 本单元重点是小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小数。难点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本单元的设计重点说一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而要理解这一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

五年级上册小数简便运算150道经典练习题

73.8-1.64-13.8-5.36 66.86-8.66-1.34 0.25×16.2×4 3.72×3.5+6.28×3.5 36.8-3.9-6.1 2 5.48-(9.4-0.52) 4.8×7.8+78×0.52 3.6×102 6.4×0.25+3.6÷4 32+4.9-0.9 4.8-4.8×0.5 (1.25-0.125)×8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4.02+ 5.4+0.98 5.17-1.8-3.2 13.75-(3.75+ 6.48) 3.68+ 7.56-2.68 7.85+2.34-0.85+4.66 35.6-1.8-15.6-7.2 3.82+2.9+0.18+9.1 9.6+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47.8-7.45+ 8.8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42.5-(6.07+1.13) 4.2÷3.5 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4.78÷0.2+3.44 3.9-4.1+6.1-5.9 0.49÷1.4 1.25×2.5×32 3.6-0.6×2 3.65×10.1 3.6-3.6×0.8 15.2÷0.25÷4 5.6÷3.5 9.6÷0.8÷0.4 4.2×99+4.2 0.89×100.1 146.5-(23+46.5) 17.8÷(1.78×4) 5.83×2+4.27 (45.9-32.7)÷8÷0.125 9.7×99+9.7 4.36×12.5×8 1 5.6×13.1-15.6-15.6×2.1 0.65×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