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知识点总结

环境工程学知识点总结
环境工程学知识点总结

环境工程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水中杂质及去除方法

悬浮物用重力沉降法去除

胶体加混凝剂去除

溶解物

2、污水处理流程

污水—格栅沉降池—初次沉降池—曝气池—二次沉降池—消毒—排放

3、给水处理方法

典型生活饮用水处理流程

地表水为水源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水

地下水为水源原水—消毒—处理水

4、水质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预处理见课件

5、膜分离优点缺点

优点:不需要投加药剂,去除的污染物范围广,可通过选用不同的膜实现预定的分离效果,运行可靠,设备紧凑,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

缺点:设备费和运行费高,运行中膜易堵塞,需要定期进行化学清洗,前处理要求较高,存在浓缩液的处理与处置问题等。

第二章

1、调节池的作用:

(1)适当缓冲有机物的波动以避免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冲击负荷。

(2)适当控制pH值或减小中和需要的化学药剂量。

(3)削减进入物理化学处理系统的高峰流量并使加药率能与进水相适应。

(4)当工厂不生产时还能保证水处理系统的连续供水。(5)控制废水向城市管道系统的排放量,是废水负荷分配比较均匀。

(6)避免高浓度有毒废水进入生物处理厂。

(7)调节由于季节的变化而引起的流量变化。

2、格栅的作用、类型见课件

作用:去除废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和杂物,以保护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一种预处理方法。

3、沉降类型特点

自由沉降絮凝沉降成层沉降压缩沉降

自由沉降特点:沉降过程中,固体颗粒不改变形状和尺寸,也不互相粘合,各自独立地完成沉降过程。

颗粒的沉降速度在经一定的沉降时间后保持不变。

絮凝沉降特点:在沉降的过程中,颗粒尺寸,质量均会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浓度上稀下浓,SS浓度随水深度变化而变化,且呈现非线性

变化。

沉降的过程中颗粒的沉降速度也是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

成层沉降特点:每个颗粒的沉淀将受到其周围颗粒存在的干扰,沉速有所降低,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各自保持相对不变的位置共同下沉。

压缩沉降的特点:此时固体颗粒互相接触,互相支承,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液体被挤出界面,固体颗粒群被浓缩。

4、沉砂池类型

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离心式,曝气式等

建议尽量采用曝气沉砂池和环流式沉砂池

5、沉淀池

分为普通沉淀池和浅层沉淀池两大类

按工艺布置可分为初沉池和二沉池

按照水在池内的总体流向,普通沉淀池又有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三种。

6、混凝对象机理影响因素

对象:胶体,悬浮微粒

影响因素:水温水的pH值和碱度水中悬浮物浓度水利条件混凝剂用量混凝剂性质共存物质见课件

7、澄清池类型

根据泥渣与废水接触方式的不同,澄清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悬浮泥渣型

另一类是泥渣循环型

8、离子交换活性炭吸附见课件

9、消毒方法优缺点

氯消毒法二氧化氯消毒漂白粉和漂白精消毒次氯酸钠消毒氯胺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

氯消毒法优点:杀菌,灭病毒效果好,有持久的消毒作用,成本低,见效快,投加系统简单,可靠

缺点:消毒效果受pH值影响,可生成副产物三氯甲烷THMS 和其他中间产物,

二氧化氯消毒优点:消毒能力比氯强,不产生THMS,不受pH值影响,有很强的氧化有机物能力和除酚能力,且不产生氯酚臭味

缺点:易挥发,易爆炸,不能储存,须现场制备,生产成本高

氯胺消毒优点:作用时间长,能保持水中余氯较久,当水中含有机物和酚时,不会产生氯臭和氯酚臭,同时大大减少了THMS产生的可能

缺点:靠化合性余氯起作用,其杀菌能力比自由氯弱。

臭氧消毒优点:消毒效果好,不受水的pH值影响,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紫外线消毒优点:消毒效果好,不受水的pH值的影响,不存在THMS之虑,处理水无色无味

缺点:消毒效力受水中悬浮物影响,无持续杀局能力,消毒费用高

10、不同水质加氯量与余氯量关系

(1)如水中无细菌,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等,则需氯量为零

(2)当水中有机物少,且主要不是游离氨氮和含氮化合物是,需氯量满足后出现余氯,且余氯量随着加氯量的增加而增加

(3)当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氨或氮化合物时,或采用氯氨消毒时,情况较复杂

第三章

1、细菌生长曲线迟缓期对数增长期减速增长期内源呼吸期

2、活性污泥法工艺影响因素曝气方法见课件

影响活性污泥增长的因素:溶解氧营养盐pH和温度

曝气方法:鼓风曝气法,机械曝气法

3、SBR、CASS、DAT-IAT工艺

4、曝气池容积计算见课本226页

5、污泥膨胀

6、氧化塘类型

好养氧化塘碱性氧化塘曝气氧化塘厌氧塘

7、生物接触氧化法特点

工艺特征

(1)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生物丰富

(2)曝气作用保持生物膜活性和高浓度生物量,可接受高负荷率,处理效果好,减少池容和战地。

(3)抗冲击负荷率强,操作简单,运行方便,无污泥回流,无污泥膨胀,无滤池蝇,无臭味,污泥生成量少,但颗粒大,易于沉淀。

(4)具有多种净化功能,运行得当可以脱氮

(5)设计运行不当,填料可能堵塞,布水与曝气不易均匀,可能在局部出现死角。

8、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因素

滤池高度负荷率回流供氧

9、厌氧生物处理机理影响因素

机理:酸性消化和碱性消化见课本247

影响因素:温度酸碱度负荷碳氮比有毒物质见课本249 10、生物除磷脱氮技术流程机理影响因素见课本259至266页

11、污泥体积变化计算当含水率变化时见课本270页

12、土地处理技术类型

慢速渗滤快速渗滤地表漫流地下渗滤

13、土地处理过程机理见课本283页

14、湿地类型机理

类型:表面流湿地地下潜流湿地垂直下渗湿地

机理:湿地系统是通过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的,其中包括物理的(沉降,过滤)、化学的(沉淀,吸附,氧化,还原)、生物的(好痒,厌氧微生物代谢)和植物的(植物吸收和收割,植物代谢)作用,与土地处理系统机理相似

15、除尘器静电除尘机理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计算除尘器的选择见课本372页385页

第十一章

1、垃圾焚烧的优缺点

缺点:投资大,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及有毒气体二恶英,二恶英的最大危害是具有不可逆的三致毒性,即致畸,致癌,致突变。

优点:通过垃圾在焚烧炉内经过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处理过程,达到大量消减固体量的目的。

对环境工程专业的认识及个人规划

对环境工程专业的认识及个人规划 李海红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与科学类01班222015320260079) 摘要:本论文介绍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认识以及个人规划。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 踏入西南大学已经有一个学期的时间了,从刚开始的懵懂不知到现在的熟悉了解,不仅是对老师同学间的感情熟络,也是对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进行了基础了解与个人学习生活的规划。下面我将重点谈论一下我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了解以及个人学习生活的相应规划。 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工程专业肩负着培养能运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以改善环境质量,使人们得以健康和舒适的生存的专门人才的重任。环境工程学科是一门新兴的、综合的学科。比较中外环境工程教育的历史和现实,不难发现: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也谈不上生命力。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应在坚持“统一性”的基础上,注意发展“特殊性”,突出“个性”。 专业开办之初,学校就确立了在遵循环境工程专业统一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我校立足火电行业的学科优势,办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下,我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定位为“培养面向以电力企业为代表的能源动力类行业中的工业废水及废气的污染排放控制及监测与评价,兼顾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了解了该专业的基本发展内容以及对学生的总要求后,再通过导论学习真的是深感环境对城市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21世纪,各种环境问题参差不穷。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我国重大的海洋环境与保护

环境工程学(整理知识点)

一、水质指标 水质:水的品质,指水与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水质指标的种类: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学指标 固体、碱度、硬度、COD、BOD、TOC、TOD 固体:在一定温度下(103~105℃),将一定体积的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的总量 BOD:表示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经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所需氧量。用单位体积污水所耗氧量表示(mg/L) 二、水中的杂质: 按颗粒大小分为:粗大颗粒物质、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溶解性物质 三、污水的类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 四、沉淀的类型 四种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压缩沉淀 五、浅层理论及其斜板沉淀池 浅层理论:水深为H的沉淀池分隔为n个水深为H/n的沉淀池,则当沉淀区长度为原来长度的1/n时,就可以处理与原来的沉淀池相同的水量,并达到完全相同的处理效果。沉淀池越浅,就越能缩短沉淀时间 斜板沉淀池: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采用分层沉淀池,排泥十分困难,所以一般将分层的隔板倾斜一个角度,以便能自行排泥,这种形式即为斜板沉淀池。 六、混凝 1、胶体双电层结构及其稳定性原因 (1)胶体结构:胶体结构很复杂,是由胶核、吸附层及扩散层三部分组成。 (2)胶体颗粒在污水中之所以具有稳定性,其原因有三: 首先,污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质量很轻,在污水中受水分子热运动的碰撞而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同时,胶体颗粒本身带电,同类胶体颗粒带有同性电荷,彼此之间存在静电排斥力,从而不能相互靠近结成较大颗粒而下沉; 另外,许多水分子被吸引在胶体颗粒周围形成水化膜,阻止胶体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妨碍颗粒之间接触并凝聚下沉。 2、混凝的机理 污水中投入某些混凝剂后,胶体因电动电位ζ降低或消除而脱稳。脱稳的颗粒便相互聚集为较大颗粒而下沉,此过程称为凝聚,此类混凝剂称为凝聚剂。 但有些混凝剂可使未经脱稳的胶体也形成大的絮状物而下沉,这种现象称为絮凝,此类混凝剂称为絮凝剂。 按机理不同,混凝可分为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物网捕四种。 3、搅拌的作用 促使混合阶段所形成的细小矾花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形成大的、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絮凝体(可见的矾花),以使其在后续的沉淀池内下沉。 七、离子交换 (1)实质:不溶性的离子化合物(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其他同性离子间的交换反应,是一种可逆的化学吸附过程,又称离子交换吸附。 (2) 结构:树脂本体、活性基团(由固定离子和活动离子组成) (3) 离子交换过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主要吸附水中的离子,并与水中的离子进行等量交换(4)物理性能指标:外观、粒度、密度、含水率、溶胀性、机械强度、耐热性

环境工程实验室工作总结

环境工程实验室工作总结 周贵忠 2008.08.15 1环境工程实验室发展背景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随着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成立而诞生,因此在新成立学 院之前环境工程专业实验由化学院综合实验室开设,没有专门专业实验室,也就是说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2006年4月底,环境工程专业与化学院分家,具体分家原则是原有实验室面积及设备归原学院管理,环境工程专业分家的结果是得到近35万元设备(包括陈旧已使用过仪器设备),0平方米实验室用房。2006年8月通过招投标形式,环境工程实验室到位水处理设备2万余元。 本人是在以上条件和背景下开展实验室工作的。 2工作总结 2.1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发展:三年间,环境工程实验室的实验员配备、实验室面积、实验经费等发生了质的飞跃:L I I实验员 □实验室(间)口实 验经费(万) 2.2.1实验室筹建工作 2006年11月,环境学院组织人员学习其他兄弟院校的实验室建设。 2007.3月起,开始规划环境工程实验室实验室,主要参与了实验室工程图纸、实验室内部设计、试验仪器安装调试、铭牌制作等工作,其中建设的水污染控制实验室成为典型实验室。 2.2.2实验室面积 2006年4月前,环境工程在化学院,没有建设专业实验室。 环境学院成立后2006.4~2007.6,暂时在印刷楼有2间放置仪器设备的房子。 目前环境工程与其他2个专业一样,拥有16间本科用专业实验室,面积达到360m2。 2.2.3固定资产 环境学院成立前,环境工程专业在化学院,固定资产很少。 2006年4月环境学院成立,新学院成立从化学院交接一部分实验设备(共计35 万

(完整版)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考试重点词汇

Environmental quality 环境质量Acid rain酸雨 Sulfur dioxide二氧化硫Nitrogen oxide 氧化氮Automobile exhausts汽车尾气Infectious diseases传染病Waterborne diseases通过水传播的疾病 Carbon dioxide二氧化碳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环境破坏 Aquatic life 水生物 Detection limits 检出限Qualitative 定性的Quantitative定量的Characterization 表征性能描写Unpleasant odors 难闻的气味Trace l level 痕量微量Carbon oxide碳化物 Carbon monoxide 一氧化碳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Sulfur oxide 硫化物 Sulfur dioxide二氧化硫 Sulfur trioxide 三氧化硫Nitrogen oxide 氮化物 Nitrous oxide一氧化二氮 Nitric oxide一氧化氮 Nitrogen dioxide 二氧化氮Ethane 乙烷 Propane 丙烷Photochemical oxidants 光氧化剂 Ozone臭氧 Aldehydes 乙醛 Sulfate salts硫酸盐 Hydrogen sulfide 硫化氢Ammonia氨气 Sulfur acids 硫酸 Nitric acid 硝酸 Primary air pollutant一次污染物Second air pollutant二次污染物Biofiltration生物过滤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化合物Trickling filter滴滤器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市政污水处理厂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污水 处理厂 Rendering plant 炼油厂 Ethanol 乙醇 Biodegradation 生物降解 Bioremediation 生物治理 Suspended solid(SS)悬浮颗粒 物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VSS) 挥 发性悬浮颗粒物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生化需氧量 Heavy mental重金属 Domestic sewage 生活废水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化学需氧量 Sewage 污水、废水 Microorganism微生物 Microbe微生物 Bacteria(复数) Bacterium(单数)细菌 Oxidizer氧化剂 Oxidant氧化剂 Dissolved oxygen溶解氧 Residence time 停留时间 Eutrophic lake富营养化的湖泊 Sanitary sewage 生活污水 Aeration tank 曝气池 Sedimentation tank 沉淀池 Eutrophication 富营养化 Adsorption 吸附 Activated carbon 活性炭 Activated sludge活性污泥 Coagulation 絮凝、凝固 Flocculation 混凝 Sedimentation 沉淀、沉积 Hydrophilic 亲水的、吸水的 Oxidizing agent 氧化剂 Reverse osmosis 反向渗透 Membrane膜 Groundwater地下水 Surface water 地表水 Aluminum sulfate 硫酸铝 Screening (用拦污栅)隔离 Turbidity 浊度,浑浊性 Colloidal胶体 Chlorine dioxide 二氧化氯 Ultraviolet light 紫外线 Limestone 石灰石 Incinerator 焚烧炉 Hazardous waste 危险废物 Refuse垃圾、废物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环保部 Hydrogen sulfide 硫化物 Decontamination 净化,消 除……的污染 Aerobic 需氧的 Anaerobic 厌氧的 Decibel meter 分贝仪 Subsonic 亚声速的 Supersonic 超声速的 Muffler消声器 Ecological disruptions 生态破坏 Aquatic ecosystem 水环境系统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环境影响评价 Kinetics 动力学 Steady-state 稳态的 Point source discharge点源排放 Receiving water收纳水体 Nitrogen oxide 氮氧化物 Photochemical oxidant 光化学氧 化剂 Carbon monoxide一氧化碳 Coliform bacteria 大肠杆菌

水环境化学氧还整理

? 4.5 天然水中的氧化还原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例:在测定某水样的CODCr时,50ml水样中加入25ml的重铬酸钾溶液和其他试剂,加热回留2h后,以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消耗19.06ml。以50ml蒸馏水为空白,经过同样的测定步骤,消耗滴定液20.70ml。已知硫酸亚铁铵的浓度经标定为0.311 mol/L ,求该水样的CODCr值。 氧化还原半反应 任一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看成由两个半反应组成。氧化还原半反应都包含着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的两种物质,其中氧化态高的称氧化型,氧化态低的称还原型。氧化型+ ne 还原型? ? 4.5.1 天然水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平衡 ? ? 体系的氧化还原平衡有两方面的含义: 1)表示体系中电子给予体和受体间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电子势位发生无限小变化时,随即发生可逆性的电子迁移;2)包含在系统中的所有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都相等。 ? 4.5.2 水体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水体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分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和生物氧化还原反应。 ? 4.5.3 电子活度和氧化还原电位 (1 )氧化还原电位 半反应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的倾向可以用氧化还原电位(电极电势)值反映。这个数值越大,表明该体系内氧化剂的强度愈大。故又称之为氧化电位或氧化势。 用一种元素的氧化型和还原型组成氧化还原电对,简称电对,如Zn2+/Zn。

标准电极电势(电极电位、氧化还原电位) 在标准状态下测定的电极电势称标准电极电势。以单位E0表示,单位为伏特(V )。 ? E0(H+/H2)= 0.0000V E0(Cu2+/Cu )= 0.337V E0(Pb2+/Pb )= -0.126V 标准条件下,一个体系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是设标准氢电极的电位为零。 在25℃、[H +]为1.0 mol/L (pH =0)、一个大气压的氢气压力下,硬性规定标准氢电 极的氧化还原电势为0,即E0=0.0000V 。 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 标准电极电势数值越小,其还原型的还原性越强,氧化型的氧化性越弱,反之亦然。 强氧化剂 + 强还原剂 弱氧化剂+弱还原剂 Zn + Cu2+=Zn2++ Cu E0(Cu2+/Cu )= 0.337V E0(Zn2+/Zn )= -0.762V 若使原电池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放电,原电池所做最大有用功(电功)应等于化学反应中Gibbs 自由能变的降低,即 由电学原理,任意一个原电池所做的最大电功等于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即电动势ε )和通过的电量(Q )的乘积:电功(W) = 电量(Q) × 电势差(E) ε — 电动势(V ),F — 法拉第常数 96485(C·mol-1),表示每摩尔电子所带的电量 。n — 电池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当半反应中还原型物种含量增加,则氧化还原电位减小,还原型的还原性增强。 当半反应中氧化型物种含量增加,则氧化还原电位增加,氧化型的氧化性增强 正确书写Nernst 方程式: ① 气体物质用分压(Pa)表示并除以 p (105 Pa),溶液中的物质用浓度(mol L -1)表示并除c°(1mol L- 1)。 ② 纯固体或纯液体物质不写入。 ③电极反应中电对以外物质也应写 入,但溶剂(如H2O )不写入。 Z n n -0.76280.00000.3370.5350.7701.0851.3583 Fe 22H 22Ni -0.232Cu I - Fe 2+Br --氧化型还原型+n e - /V 氧化型的氧化性增强 还原型的还原性增强 2

结构动力学心得汇总

结构动力学学习总结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感受颇深。我谈一下自己对这门课的理解: 一.结构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界对结构系统进行动力分析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保证多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安全、经济适用,是我们结构工程专业人员的基本任务。结构动力学研究结构系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的分析原理和计算方法。它是振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一些复杂工程问题中的综合应用和发展,是以改善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和可靠性为目的的。高老师讲课认真负责,结合实例,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便于我们学生寻找事物的内在联系。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方程的建立、单自

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无限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问题、随机振动、结构抗震计算及结构动力学的前沿研究课题。既有线性系统的计算,又有非线性系统的计算;既有确定性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影响的计算,又有随机荷载作用下结构动力影响的随机振动问题;阻尼理论既有粘性阻尼计算,又有滞变阻尼、摩擦阻尼的计算,对结构工程最为突出的地震影响。 二.动力分析及荷载计算 1.动力计算的特点 动力荷载或动荷载是指荷载的大小、方向和作用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的荷载。如果从荷载本身性质来看,绝大多数实际荷载都应属于动荷载。但是,如果荷载随时间变化得很慢,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影响与

静荷载相比相差甚微,这种荷载计算下的结构计算问题仍可以简化为静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问题。如果荷载不仅随时间变化,而且变化很快,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影响与静荷载相比相差较大,这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问题就属于动力计算问题。 荷载变化的快与慢是相对与结构的固有周期而言的,确定一种随时间变化的荷载是否为动荷载,须将其本身的特征和结构的动力特性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决定。 在结构动力计算中,由于荷载时时间的函数,结构的影响也应是时间的函数。另外,结构中的内力不仅要平衡动力荷载,而且要平衡由于结构的变形加速度所引起的惯性力。结构的动力方程中除了动力荷载和弹簧力之外,还要引入因其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和耗散能量的阻尼力。而

环境工程学科名人及其工作介绍

4.环境工程学科名人及其工作介绍 4.1陈俊一(Jeffrey Chen) 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土木系,1969年取得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曾任美国DRAVO工程公司研发部经理,兼任匹兹堡大学博士生导师、美国铝业公司(ALCOA)LANCY 环境公司研发部主任。现任水环纯(STS)泛亚销售部技术经理。目前研究重点在“深床生物膜应用于水处理及脱氮的科技”,在此领域内有多项著作专利,现为美国环境工程院院士。 4.2郝吉明(1946.8.25-) 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1984年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经过20年的系统研究,在酸雨控制规划方面取得的成果,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了主导作用。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促成我国轻型车排放标准与欧洲标准的接轨。针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特点,在大气复合污染的形成及控制策略方面有深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代表性箸作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手册》、《酸沉降临界负荷及其应用》、《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等。兼任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与环境委员会委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3陶葆楷 陶葆楷,1906年10月1日出生于江南水乡无锡,给排水工程与环境工程学家、工程教育家,是我国卫生工程、环境工程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培育的几代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给水排水专业和环境工程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长期研究实践的总结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雨量实用计算公式,为改善我国环境工程的落后面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于1935年编写了我国最早的一本《给水工程学》中文教材,其中收集了我国的人工凿井法、井水提升法和井管保护设施等,在结合中国实际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他还编写了《卫生工程名词草案》一书。编写了《下水工程学》、《军事卫生工程》两本教材。参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他从50年代中期就着手进行暴雨强度分析方法及计算公式的研究,提出了适应于我国条件的暴雨公式,编写了“暴雨强度分析方法”,经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被收入设计规范,并自1975年在全国试行。此后,陶葆楷仍不懈地进行辛勤笔耕,他先后独自编写或与他人合编了《给水工程》(1954)、《排水工程》(1954)、《排水工程》(上册)(1965)、《排水管道工程》(1974)、《炼油厂污水处理基本知识》(1975)、《污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1979)等教科书及学术参考书,以及一大批学术论文。此外,他还担任全国给水排水专业的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并主持日常工作,经他参与讨论、审定的给水排水专业教科书、参考书则更是众多。 1976年以来,陶葆楷提出了在清华大学设立环境工程专业的倡议,得到了有关领导部门的支持和批准,这样,我国第一个环境工程专业就于1977年在清华大学诞生了。至今,我国具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45所,陶葆楷是我国环境工程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4.4顾夏声 (1918年5月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环境工程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81年加入九三学社。 他在工程方面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主持和指导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顾夏声主持的“城乡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机理及高效厌氧反应器研究”课题以及他指导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层(UASB)

环境工程学知识点大总结

知识点1 静电除尘:原理是利用静电力从气流中分离悬浮粒子。特点是静电力作用在粒子上,对微小粒子也能有效捕集,除尘效率大于99%,处理气量大,能连续操作,可用于高温高压的场合。设备组成是放电电极和集尘电极。比电阻过高或过低都会大大降低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适宜围为104~5*1010Ω·cm。粒径大于1微米的颗粒,电场荷电占优势;粒径小于0.2微米的微粒,扩散荷电占优势;粒径为0.2~1微米的颗粒,两种荷电都必须考虑。静电除尘器的分类:1按集尘器的形式分:圆管型和平板型。2按荷电和放电空间布置分:一段式和二段式电除尘器。3按气流方向分:卧式和立式。电除尘器的结构:电晕电极、集尘电极、清灰装置、气流分布装置。袋式除尘器:原理是利用棉、冇或人造纤维等加工的滤布捕集尘粒的过程。特点是1、除尘效率高,对细尘也有很高的捕集效率,一般可达99%以上2、适应性强,能处理不同类型的颗粒污染物3、操作弹性大,入口气体含尘浓度变化较大时,对除尘效率影响不大,对气流速度的变化也具有一定稳定性4、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便于回收干料、不存在污泥处理。吸收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在吸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或者与吸收剂发生选择性化学反应,从而将有害组分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该法具有净化效率高、设备简单、一次性投资少等特点。吸附指气体混合物与适当的多孔性固体接触时,利用固体表面存在的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把混合物中某一组分或某些组分吸留在固体表面上。吸附剂再生:1加热解吸再生: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在等压下随温度升高二降低的特点,在低温下吸附,然后再提高温度,在加热下吹扫脱附。 2降压或真空解吸:利用吸附容量在恒温下随压力降低而降低的特点,在加压下吸附,在降压或真空下解吸,或采用无吸附性的吹洗气可达到解吸的目的。 3置换再生法:对某些热敏性唔知,因其在较高温度下容易聚合,故可2采用亲和力较强的试剂进行置换再生,即用解吸剂置换,使吸附质脱附。催化剂由主活性物质、载体和助催剂组成。催化作用指化学反应速率因加入某种物质而改变,而加入物质的数量和性质在反应终了时却不变的作用。固体废物指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对原过程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处理原则:(1)无害化,指通过适当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不至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2)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容量。(3)资源化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能源,作为新的原料或者能源投入使用。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压实、破碎、分选、脱水和干燥。风力分选技术:原理是利用空气流作为携带介质,以实现轻、重颗粒分离的目的。风力分选机械有两种类型:水平风选与垂向风选机。水平风选机由工料输送带、送风机和带有隔断的分离室组成。垂向风选机有两种,第一种是常规槽型垂向风选机,第二种是锯齿形风选机。脱水与干燥:机械过滤脱水是以过滤介质两边的压力差为推动力,使水分被强制通过过滤介质,固体颗粒被截留,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类型有三种:机械过滤设备包括真空抽滤脱水机、压滤机。离心脱水机。污泥自然干化脱水。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中和法、化学还原法。固化处理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讲危险废物固定或包容于惰性固体基质,使之呈现化学稳定性或密封性的一种无害化处理方法。氧垂曲线:在河流受到大量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有机物这种氧化分解作用,水体溶解氧发生变化,随着污染源到河流下游一定距离,溶解氧由高到低,再到原来溶解氧水平,可绘制成一条溶解氧下降曲线,称之为氧垂曲线 水体自净:1、物理过程:包括稀释、扩散、挥发、沉淀、上浮等过程 2、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包括中和、絮凝、吸附、络合、氧化、还原等过程。 3、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被水生生物吸附、吸收、吞食消化等过程,特别是有机物质由于水中微生物的代活动而被氧化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为我国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将我国地表水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I

环境工程认识实习报告大连工业大学

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实习是一种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我们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实习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当堂授课以及工人师傅门的现场现身说法全面而详细的了解相关工艺过程。实习的过程中,学会从技术人员和工人们那里获得直接的和间接地生产实践经验,积累相关的生产知识。通过人事实习,学习本专业方面的生产实践知识,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有用的经验。 实习还能让我们早些了解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专业以外的知识,让我们也早些认识到我们将面临的工作问题,让我明白了以后读大学是要很认真的读,要有好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好的实际动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让你明白了以后要有一技之长,才能迎接以后的挑战,也让你知道了大学是为你们顺应科学发展的垫脚石和自身发展的机会。 同时,认识实习能培养我们全面思考的能力,培养我们灵活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我们更详细的了解了和我们同专

业的工作人员是如何工作的,虽然由于专业知识有限,我们了解的还不是很详细,但是我们对我们自己以后要做的工作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更有利于以后理论的学习,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实习厂一:大连东泰夏家河污水处理厂

单位所在地: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市夏泊路23号单位类别:排水公司/污水处理厂 单位规模:20人以下 主营产品或服 水厂运营污泥处理 务: 需要产品或服 沼气中水 务: 工艺核心:本工程为大连东泰夏家河水务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采用德国CWSBR工艺,日处理能力为3万吨。本水厂在通常的PLC为主的过程控制的基础之上,配备了多套智能化软件搭建了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以达到最优化控制,并能为运营提供各种方便,节省运营成本。我公司主要负责全厂的电气和控制系统的详细设计、控制系统的制作以及全厂电气的调试。该系统所有工艺参数以及工艺流程都可以通过上位计算机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环境微生物学知识点

环境微生物学知识点 教材:环境工程微生物周凤霞白京生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单元知识一绪论 1.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概念现状 2.微生物作用 微生物概念微生物作用(有益、有害) 3.微生物特点 个体小繁殖快种类多结构简单易变异 单元知识二环境微生物主要类群 1.原核微生物 ①细菌(形态结构及作用 ②放线菌(形态菌落培养污泥丝状膨胀的类型) ③蓝细菌(特征作用水华、赤潮类别) 2.真核微生物 ①酵母菌(类型结构特征应用 ②霉菌(类型结构特征应用特种污水处理优势 ③真核微型藻类(分类作用水华、赤潮类别) 3.原生动物 ①鞭毛虫(形状特征指示性作用) ②肉足虫(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 ③纤毛虫(形状特征分类 ④包囊(形成原因过程指示性作用) 4.微型后生动物 ①轮虫(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 ②线虫(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 ③水蚤(形状特征分类指示性作用) 5.病毒 ①病毒特征 ②病毒结构 ③繁殖(5 ④溶原性 单元知识三微生物原理 1.微生物营养 ①营养要素(5大要素 ②营养类型(4个) ③培养基(原则分类作用生化营养保证) 2.生长曲线(曲线多周期过程及对比分析 3.环境因素影响(温度ph 4.微生物代谢(酶 5.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污泥驯化) 单元知识四微生物生态

1.微生物环境分布(土壤大气水体) 2.微生物间关系(共生互生寄生拮抗 3.微生物与物质循环(C N P 循环污水处理中应用)单元知识五微生物的环境污染 1.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赤潮) 2.产生毒素 单元知识六微生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1.污水生物处理分类(好氧厌氧兼氧) 2.活性污泥法(微生物组成净化机理培养驯化) 3.生物膜法(微生物组成净化机理培养驯化)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非常好)

2015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结构、反应及实验基本操作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 混合物胶体 浊液有机化合物 物质 纯净物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金属 二、化学反应的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概念: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表示方法: 单线桥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2====Br2+2KCl 2 KBr + Cl2 ==== Br2+2KCl 得到2e- 三、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表示。约为6.02x1023 N 3、微粒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NA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5、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 M m 6、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Vm V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 B 单位:mol/l 9、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C B = V nB 10、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①. 计算 m=c ×v ×M ②.称量③. 溶解 ④.转移 (洗涤2---3次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⑤.定容⑥.摇匀⑦. 装瓶贴签 四、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1、分散质大小(nm ) <10-9 10-9 ~10-7 >10-7 2、胶体的性质: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 用于 区分溶液与胶体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4、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 酒精 SO 2 CO 2 NH 3等 强酸HCl H 2SO 4 HNO 3 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碱NaOH KOH Ca (OH )2 Ba (OH )2 大多数的盐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碱 水 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 冷凝器 4、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 六、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SO42-检验: 加Ba(NO3)2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NH 4+ 检验:加入NaOH 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 3+检验:加入KSCN 溶液出现红色 Fe3++3SCN-==Fe (SCN )3 Al 3+检验:加入NaOH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七、原子结构 质子 Z 原子核 1、原子 A Z X 中子 N = A-Z 核外电子 Z

2014环境工程中级职称学员继续教育学习心得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与工作 2014年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因此,各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与世界接轨。 以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科学素质为目的,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开展了2014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在参加了环境工程专业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后,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切实感受到了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的必要性,既增加了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对环保事业发展的理解和信心,有效的提高了自己的工作业绩。这次培训在专业课上着重讲解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我通过这次学习,掌握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工作程序,并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初步的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满足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下面我谈一下参加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学习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及重要性 通过学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重点、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法律、规章、条例与细则。我们知道了如何依据建设项目实施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在环境管理要求上实行分类管理,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文件的类别进行介绍,并对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要求进行讲述。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并于197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 NEPA)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要求所有联邦机构对所采取的行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和分析。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考。环境影响评价首先是从建设项目领域开始的,指在建设项目兴建之前,就项目的选址、设计以及建设施工过程中和建设完成投产后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分

环境工程学第一章知识点蒋展鹏

绪论&第一章 名词解释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使得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破坏了环境系统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降低了环境质量,对人类或环境系统本身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公害:凡由于人类活动污染和破坏环境,对公众的健康、安全、生命、公私财产及生活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均为公害。 污染物质: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即为污染物质。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保护的和改善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群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质:水与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水质指标: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水质标准:由国家或政府部门正式颁布的有关水质的统一规定。 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水体自净: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水体基本上或完全地恢复到原来状态,这个自然净化的过程,即为“水体自净作用”。 水体污染物:凡使水体的水质、生物质、底泥质量恶化的各种物质均称为“水体污染物”。COD: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外加的强氧化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BOD:在水体中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总固体: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在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试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一词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即指的是人类的环境。人类与其环境之间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的对立统一体。人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同时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于环境,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反过来,污染了的或受损害的环境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不利影响。 什么是环境工程学?他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怎样? 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改善环境质量,使人们得以健康、舒适地生存与发展的学科。 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脱胎于土木工程、卫生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母系学科,又融入了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措施。因此,它有着两方面的任务:既要保护环境,使其免受和消除人类活动对它的有害影响;又要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免受不利的环境因素损害。具体讲就是重点治理和控制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环境化学知识点梳理

1影响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因素 土壤的理化性质(PH,土壤质地,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重金属的种类、浓度及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期(4)复合污染(5)施肥 2生物富集biologicaNTRATION:指生物通过对环境(水、土壤、大气)中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的积累,使其在集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条件:1、污染物在环境中较稳定2生物能吸收3不易被生物转化分解的 3生物放大biomagification: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4生物积累;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5多氯联苯(PCBs)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光化学分解和生物转化 6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为什么能够进行远距离传输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易于挥发至大气中,随大气进行传输2.POPs具有稳定性(或称为持久性),能在环境中长时间存在而不发生降解 正是由于其挥发性强流动性大,并且持久性强,导致其能能在环境中持续存在并远距离传播. 7全称是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简称PPCPs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 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PPCPs种类繁杂,包括各类抗生素、人工合成麝香、止痛药、降压药、避孕药、催眠药、减肥药、发胶、染发剂和杀菌剂等。许多PPCPs 组分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旋光性和极性,大都以痕量浓度存在于环境中。兽类医药、农用医药、人类服用医药以及化妆品的使用是其导入环境的主要方式。由于该类物质在被去除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被引入到环境中,人们还将其称为“伪持续性”污染物。城市污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其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和受纳水体的水质。大多数PPCPs 以原始或被转化形式排人到污水中随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 8持久性有机物(POPs):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PCPBS多氯联苯,二噁英,多环芳烃。多溴联苯(PBBS) 特性:(1)持久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地存在(2)生物蓄积性,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有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3)半挥发性,能够经过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的极地地区(4)有毒性,在相应的环境浓度下会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有毒效应,在POPs公约规

结构动力学课程总结

结构动力学课程学习总结 本学期我们开了《结构动力学》课程,作为结构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结构动力学》是我们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所以同学们都认真的学习相关知识。《结构动力学》是研究结构体系在各种形式动荷载作用下动力学行为的一门技术学科。它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数学建模、演绎、计算方法、测试技术和数值模拟等多个研究领域,同时具有鲜明的工程与应用背景。学习该门学科的根本目的是为改善工程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和可靠性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动力学的基本规律,有助于在今后工程建设中减少振动危害。 对一般的内容,老师通常是让学生个人讲述所学内容,课前布置他们预习,授课时采用讨论式,先由一名学生主讲,老师纠正补充,加深讲解,同时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对较难或较重要的内容,由教师直接讲解,最后大家共同讨论教材后面的思考题,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结构的动力计算与静力计算有很大的区别。静力计算是研究静荷载作用下的平衡问题。这时结构的质量不随时间快速运动,因而无惯性力。动力计算研究的是动荷载作用下的运动问题,这时结构的质量随时间快速运动,惯性力的作用成为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根据达朗伯原理,动力计算问题可以转化为静力平衡问题来处理。但是,这是一种形式上的平衡,是一种动平衡,是在引进惯性力的条件下的平衡。也就是说,在动力计算中,虽然形式上仍是是在列平衡方程,但是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所考虑的力系中要包括惯性力这个新的力、考虑的是瞬间的平衡,荷载、内力等都是时间的函数。 我们首先学习了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的概念,所以在学习多自由度系统和弹性体系的振动分析时,则重点学习后者的振动特点以及与前者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抓住了重点。由于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分析的公式推导是以矩阵形式表达为基础的,我们开始学习时感到有点不适应,但是随着课程的进展,加上学过矩阵理论这门课后,我们自觉地体会到用矩阵形式表达非常有利于数值计算时的编程,从中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现代技术的优越性,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我们学习的兴趣。

环境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认识实习是大学生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能让我们学到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见识,为今后我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环境工程近两年的时间了,但目前对这个专业的了解还是很浅显,而且对今后从事的相关工作也很模糊,通过这次实习,是我对这个专业所对口的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 (一)观看中国环保之路30年的历程 实习时间:2013年9月2号下午 2号下午,学院领导组织我们环境工程专业的全体同学,观看了主题为中国环保法治30年的教育录像.通过观看录像,我深有感触.不仅了解到了老一辈环保事业工作者的艰辛工作环境和面临的一系列难题,而且重温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事业,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环境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逐步加大,。随着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就越来越高,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完善,环保执法力度在不断加强,我国的环境水平一直在呈上升趋势. 在此次实习之前,我一直浅薄地以为我国真正开始重视环保是在近几年.而当我认真观看过了录像,我了解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的背后,环保事业也一直在快速的成长,壮大,中国的经济发展从来不是要建立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其中的一个事例就很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1973年10月, 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邓小平同志陪同加拿大总理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及夫人一行来到桂林。当时,桂林和全国一样正处于抓革命促生产的时期,漓江两岸风景区,建起了工厂。一座座烟囱直插云端,黑烟无情的吞蚀着石山的绿被。小平同志目睹这一幅幅惨景,心情异常沉痛,当着陪同的地方领导严肃地指出:“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文化名城,如果不把环境保护好,不把漓江治理好,即使工农业生产发展得再快,市政建设搞得再好,那也是功不抵过啊!”为了治理漓江, 为了发展桂林的旅游业, 邓小平和大家一起讨论着, 出主意, 想办法。 十多年来, 自治区、桂林市领导多次研究过漓江治理问题, 提出了重要决策, 各有关部门坚持不懈地开展了漓江水质常规监测、污染源调查和科学研究;沿江工业污染采取了果断的措施, 关、停、并、转、迁了27个污染严重的工厂、车间;建成了多个污水处理厂,增加了多套污水处理的设备.当时由于关闭了多个重污染的大型工业工厂 ,一度造成当地经济面临崩溃.但随着桂林山水建设的不断进步,来桂林旅游的中外客人不断增多,旅游事业又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