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与经典同行”中华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2019年“我与经典同行”中华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2019年“我与经典同行”中华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2019年“我与经典同行”中华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建规范、健康的校园语言文字应用环境,切实提高全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特制订此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一代新人,依托校本教材,开展“我与经典同行——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打造新时代的优秀少年,使普通话、规范汉字真正成为教学工具、交际工具、校园工具。

二、活动目的: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以经典诗文,自动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其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4、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校园文化,形成经典的校本课程。

全乡学生及全体教职工

四、活动时间

2019年9月上旬

五、诵读内容

以《中华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为主要诵读内容。按年级进行,主要以《三字经》和第一部分的诵读诗文为主。

六、诵读比赛形式

1、比赛分为教师组、学生组、师生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2、诵读比赛可以多种形式进行:

(1)诗文诵读表演:突出古诗文的文化韵味,形式丰富,不拘一格,可使用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可以是单个人表演;可以是全班或部分学生集体表演;还可以师生合作表演。

(2)唱经典:古诗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音乐美。在诵读的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诵读的兴趣,可以歌唱形式。如孟郊《游子吟》,苏轼《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李商隐《别亦难》,白居易《长恨歌(片断)》等古诗词歌曲,同时让学生还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歌曲曲调去唱古诗文;也可在游戏(如跳橡皮筋)中编成歌谣。如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你拍一,我拍一”就变成了“人之初,性本善”。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到了诵读经典的乐趣。

(3)师生诗文书法比赛:以《中华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为主内容,进行粉笔、钢笔、铅笔、毛笔作品展示(现场表演)。

1、各校要对此项工作认真部署,积极组织。要求师生积极主动参与。

2、从9月15日到10月10日为各校组织活动时间,自行开展,选出优秀学生和教师代表参加全乡比赛。

3、诵读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具有感染力。

4、教师诵读的诗文可以创新,不一定拘于校本教材,只要是主题积极向上的中国古代及现当代经典爱国主义诗词,体裁不限。

环城乡中心小学

2019年9月9日

小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愚公学校小学部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一、活动主题: 诵中华经典,做博学少年,建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的: 通过经典诵读比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受到经典美文的陶冶,激发阅读经典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 三、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 四、比赛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3年10月中旬 地点:小礼堂 五、比赛安排: 1、比赛分三组进行:低年段组(1,2年级)、中年段组(3,4年级)、高年 段组(5,6年级)。 2、比赛时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一班到二班的排序。 《 六、活动准备: 1、各班语文教师高度重视,扎实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积极参加本 次比赛,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 2、各班语文教师要认真选材,努力创新形式,悉心指导,丰富内容,确保 比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各班将自选诵读篇目于下周一上报给王小芳老师。

附: 、 经典诵读活动集体赛细则 一、评委 评委:领导班子及各班数学教师 总分员:王小芳候兰兰 二、评比细则: 1、评分标准 (1)精神面貌好。(3分) 。 (2)普通话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3分) (3)诵读时间:3分钟内。(2分) (4)诵读形式丰富,感情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感染力。(2分) 2、各项比赛内容分开评分,各评委评分采取10分制,7分起评,评分保留 两位小数。 3、全部评委所评得分需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得分。依 据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各年级组评出一、二等奖。 4、指导教师奖的评定: ( 本次比赛活动,指导教师由各班语文教师担任。获奖的班级,其语文教 师获得指导教师奖励。

高中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高中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承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 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 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成立学校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何飞胜副组长:杨丽华、黄利民成员:廖延安、欧美英、李玉玲、张荣英、张家贵、陈铮、杨剑文、邱煜婷、陈月英、江艳、林华、杨秋娟、兰卫芳、陈海玲三、活动目标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操,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

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四、活动原则1、参与性原则:大众参与,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五、诵读内容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如:六、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保证学生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 1、早读:利用部分时间诵读经典。 2、语文课前3分钟。 语文老师负责,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开题报告 一、研究课题的意义: 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品德和审美方面的教育。因为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就诵读这些经典,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记忆力。人的智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记忆力水平,而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充分的开发和锻炼而不断提升的。儿童时期是开发记忆力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开发期,将永远无法弥补。让学生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是最佳的方式之一。当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精华,通过反反复复的诵读而深深的印进学生的大脑里,其智力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当这种背诵成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时候,学生的记忆力会得到非常好的锻炼。 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研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只有学生广读博览,有了丰富的海量的语言储备,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有宽厚的基础。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倡导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的要求。 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笔,自主探索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诗文诵读成果,手抄报上诗画合璧、图文并茂,既锻炼学生的综合性语文实践能力,又可以巩固诵读的成果。 通过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爱国团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博大宽和、兼容并蓄、勤奋睿智、刚健有为、坚忍不拔等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的民族传统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

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方案

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方案 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方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齐风韶韵,流传四方。从古到今,多少经典诗文,以其思想之深邃,辞章之精华,内涵 之丰富,浸润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成长!为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和 审美能力,丰厚校园人文底蕴,在金塔县中学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举行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一、活动主题:品味中华诗韵,共创书香校园 二、活动时间:2011年5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参赛单位:高一、高二年级各岀八个班参加比赛(由年级组确定参赛班级) 四、活动组织 1、承办单位:教科处、办公室、语文组 2、主要负责领导:王吉宏成军和马振升付宗荣 3、主要负责人:俞世平吴福斌周建方许明铎卢玉海 五、活动程序与要求 1、参赛班级自选中华经典诗文一篇(首、段),或若干篇(首、段)进行串联组接,朗诵时间8分钟以内。各班选定的诗文要报语文教研组审核后方可排练。 2、以表现语言艺术为主,可用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辅助表现。要求普通话标准,抑扬顿挫,表情自然大方、声情并 茂,服装道具与诗文相衬;要能体现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或表现作品的深刻内涵及历史背景;能表达岀诗文的神韵。 3、诵读形式可在集体诵读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创新。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要喧宾夺主。 4、为保证质量,比赛前将由活动负责领导及负责人组织验收,不合格者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5、比赛方式:比赛拟采用舞台表演方式。节目表演顺序现场抽签决定。 六、评比奖励 1、比赛的评委赛前确定。 2、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评分采用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 3、评委将根据节目内容、表演特点及诵读者的表演情况进行现场打分。 4、根据成绩分别评岀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予以奖励。 古诗文诵读大赛评分标准

三年级下学期中华古诗文诵读必背篇目

三年级下学期中华古诗文诵读必背篇目1、夜雨(唐)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2、长干行其一(唐)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3、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长干曲四首(其二) (唐)崔颢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5、怨情(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送上人(唐)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7、遗爱寺(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8、新嫁娘词(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9、弹琴(唐)刘长卿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0、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1、宫词·故国三千里(唐)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12、清平调·(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3、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4、山中留客(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5、少年行(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16、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7、瑶池(唐)李商隐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18、蚕妇吟(南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19、杂诗(唐)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20、牡丹(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方案

戴庙小学“乘着梦想的翅膀”美文诵读 比赛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典诗文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 经典古诗文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无数古圣先贤智慧 结晶的文化宝典。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反映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扎实有效地开展 古诗文诵读活动,传承中华文化,诵读经典诗文,开发儿童各种潜能,传承中华文脉,陶冶高雅情操,使学生阅读经典,增强文化底蕴,享受阅读的乐趣,获得智慧的启迪,提升人文素养。 二、活动目的: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 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 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使 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4、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人文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时间: 2016年12月9日下午2:00 四、活动地点: 餐厅 五、参加人员:学校全体老师暨学生 六、活动程序: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按班级开始朗诵比赛。

3、宣布活动结束,校长总结。 七、组织机构: 组长:张德兵 成员:各班班主任 活动主持:胡娜娜 活动评委:张德兵郑伦陈春艳徐方明 计分:马国友 后台:李向阳 拍照:王英 音响:许胜国 字幕:向秀婷 秩序:袁宏霞陈文健 八、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本次活动要求1-6年级各班以班级集体参与,班主 任必须参加,每班一个诵读节目。作品自选,可以是中国古代、近 代或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诗歌、散文体裁不限,内容健康向上。 表演形式要不拘一格,活泼新颖,个性突出,展现班级特色。可根 据节目需要,结合才艺表演,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创新性地展示诗文 的意境。表演时间为3-5分钟。 九、评选方法此次比赛取各位评委所评分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十、评比奖励本次活动共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 三名,“最佳创意奖”、“最佳舞美奖”、“最佳音乐奖”各一名,“金话 筒奖”五名。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范例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范例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

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 1、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小学篇)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各年级诵读内容附后。 五、活动方法 1 、开设经典诵读课、活动课。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担任教

《中华古诗文诵读》主题班会教案讲解

《中华古诗文诵读》主题班会 活动流程 一、宣读班誓 二、全班齐唱《我快乐》 三、节目表演 1、背古诗《悯农》、《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 2、相声《慈母心》 3、舞蹈《读唐诗》 4、名诗对诵 5、女生唱《咏鹅》 6、全班齐背《弟子规》 四、班主任做总结

主持词 女:尊敬的各位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齐:大家好! 女: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华古诗文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 男: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内容极其丰富。 女:有的写景,有的写物; 男:有的抒情,有的叙事; 女:有的写人民的悲欢离合,有的写国家的治乱盛衰; 男:有的情意缠绵,有的豪迈奔放。 齐:今天,让我们徜佯在中华古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一下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一年级(37)班《诵读经典诗文,学做少年君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男:全体起立,唱班歌《快乐鸟》。 女:嗳,你说,我们小学生最大的任务是什么? 女:那还用说,当然是学习了。 男:我国古代诗人写了许多有名的古诗,很多同学都会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生背古诗《悯农》、《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男:几位同学朗诵得真好。 女:他们真爱学习,我们一定要多向他们学习啊! 男:好了,好了,今天班会,我们就少谈一点学习,好吗? 男:在古诗文中,有许多作品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到现在还能指导我们的思想、行为。 女:是的,让我们通过相声《慈母心》来感受一下吧。 (两位同学表演相声) 女:嗳,你知道吗?唐朝可是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 男:是啊,那一首首唐诗如歌似画,有苦有乐,就好像是祖先在向我们诉说。请欣赏舞蹈《读唐诗》。

读书节——经典美文诵读活动方案

冠县店子镇中心小学 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典诗文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经典古诗文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无数古圣先贤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反映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推进我校阅读工程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营造经典诵读的学习氛围,深化经典诵读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的: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以经典美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4、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人文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美文、提高自身修养 四、活动时间: 2019年4月30日下午15:00

(4月28日下午16:00前向曲书平老师报名) 五、活动地点:亚圣广场 六、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七、活动程序: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按班级顺序和教师顺序开始朗诵比赛。 3、宣布活动结束,校长总结。 八、组织机构: 组长:郭安雷 副组长:丁德宽李兰芹 成员:曲书平赵进辛秀秀 活动主持:辛秀秀 活动评委:黄艳齐俊芝马庆华每个年级再推选一名评委。 九、活动要求和评分细则: 活动要求: 本次活动要求1-6年级每年级1名学生参赛,1名教师参赛。内容为各年级课内文章、必读书目(片断)、选读书目(片断)、经典美文。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自备)。可以采用演诵、唱诵等各种形式。 计分规则和评分标准 1.计分规则 除去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以平均分计分。

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活动方案.doc

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一、目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发挥学生特长。 二、比赛方式:配乐朗诵 三、参赛内容:古今中外优秀诗词歌赋,经典散文。 四、比赛要求:脱稿,背会全文; 口齿清楚,节奏准确,声音洪亮; 感情充沛; 配乐合适。 五、参赛对象:初一、二学生。 六、时间安排:下周为班内选拔阶段,每班选拔3—5个节目于周五例会前报杨主任处; 下下周周二下午进行初赛,周四下午进行决赛。 决赛时,初一二全体师生参加。 七、建议:考虑参赛学生的服装,整洁大方; 参与人数上可以单人、双人、多人; 参与形式上可以上齐诵、领诵、表演诵; 可以辅助表演、舞蹈、道具、情景剧。 八、奖项设置: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 优秀节目辅导奖两名。

一、目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发挥学生特长。 二、比赛方式:配乐朗诵 三、参赛内容:古今中外优秀诗词歌赋,经典散文。 四、比赛要求:脱稿,背会全文; 口齿清楚,节奏准确,声音洪亮; 感情充沛; 配乐合适。 五、参赛对象:初一、二学生。 六、时间安排:下周为班内选拔阶段,每班选拔3—5个节目于周五例会前报杨主任处; 下下周周二下午进行初赛,周四下午进行决赛。 决赛时,初一二全体师生参加。 七、建议:考虑参赛学生的服装,整洁大方; 参与人数上可以单人、双人、多人; 参与形式上可以上齐诵、领诵、表演诵; 可以辅助表演、舞蹈、道具、情景剧。 八、奖项设置: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 优秀节目辅导奖两名。

一、目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发挥学生特长。 二、比赛方式:配乐朗诵 三、参赛内容:古今中外优秀诗词歌赋,经典散文。 四、比赛要求:脱稿,背会全文; 口齿清楚,节奏准确,声音洪亮; 感情充沛; 配乐合适。 五、参赛对象:初一、二学生。 六、时间安排:下周为班内选拔阶段,每班选拔3—5个节目于周五例会前报杨主任处; 下下周周二下午进行初赛,周四下午进行决赛。 决赛时,初一二全体师生参加。 七、建议:考虑参赛学生的服装,整洁大方; 参与人数上可以单人、双人、多人; 参与形式上可以上齐诵、领诵、表演诵; 可以辅助表演、舞蹈、道具、情景剧。 八、奖项设置: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 优秀节目辅导奖两名。

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

“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分类:国学课题 | 标签:特色活动 2012-11-07 20:01阅读(295)评论(0)“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我校发展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特色已有6年,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教育的基础工程。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 1、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4)每周利用星期一的诵读课进行赏析品诵,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5)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 三、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内容: 参考我镇阅读考级书目和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教材选用古诗词130首,其中收录小学必背古诗70首。

教师美文朗诵比赛方案

教师美文朗诵比赛方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晓阳中心小学教师经典美文诵读大赛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教师养成读书、诵读的良好习惯,提升教师审美情趣和文学艺术素养,营造和谐的人文校园氛围。学校决定在第二届“读书月”期间组织教师经典美文诵读大赛,现将活动的相关事宜作出说明。 二、活动主题:诵读中华经典弘扬校园文化 三、比赛安排 1.比赛时间:11月19日 2.比赛地点:三楼会议室 3.参赛对象:全体教师本着自愿报名,兼顾学科的原则参加比赛。11月18日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4.诵读内容:规定内容《我们爱你啊,中国》 5.诵读形式:参赛人员独立脱稿诵读,诵读时间不超过5分钟;比赛时可自备道具、配乐、视频等,形式多样。 6.评分及奖励:本次比赛满分为100分,成绩统计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按其它成绩的平均分降序排列,确定一、二、三等奖,进行物质奖励。 四、人员安排 1.评委组成:凤阳中心小学 2.计分人员:王锐羽 3.摄像:郑世荣 4.主持:李丹

五、诵读要求 1.用普通话诵读。忠于作品原貌,不添字、漏字、改字、回读,诵读时在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等方面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范。 2.力求字正腔圆,语音清晰、响亮、富有感情。所谓字正,就是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合乎普通话要求;所谓腔圆,就是要读得流利自然。 3.读出抑扬顿挫。感情的处理符合文章的情感基调,读出文章中情感的变化。 4. 教师诵读时间为5分钟以内;学生诵读时间在分钟以内;诵读时配乐磁带及播放设备自备;参赛人员衣着要得体,要能体现人民教师和小学生良好的良好精神风貌。

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方案--附演讲稿

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材料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精神,创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为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活动目的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丰富我校师生人生内涵、开阔人生境界、净化灵魂、启迪智慧,在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是学生更好地明志、立德与做人。 三、活动时间 2011年9月21日 四、活动设计 (一)加大学科教改力度,尝试将传统经典引入教学、测评内容。 (二)组织进行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经典诵读活动始易行难,贵在持之以恒,难在善始善终。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主持稿 一、开始 女:敬爱的老师们!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女:有这样一种书,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mí)新,人们称之为“经典”。 男:古诗文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她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女:经典古诗文是一座巍巍丰碑,它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 男:经典古诗文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 女: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短小精悍,词句优美。 男:它节奏感强,易读易记。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女:今天,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以继承古代文化。男: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 女: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蒙学经典。 男: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诗文。 女:读书,让我们与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相遇相知。 男:读书,让我们那荒芜的心灵得到滋润。 女:让我们与好书为友,打好人生底色。 男:让我们与经典作伴,润泽精彩童年。 女: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男: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女:让年轻而澄澈的心灵,一路书香,一生辉煌! 男:现在,我宣布:三年级一班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女: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结束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青少年诵读优秀的古典诗文,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更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本着这个初衷,我们选编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本》。 全书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三’‘百’‘千’”,收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部古代蒙学经典;第二部分“四书五经”,节选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中部分有代表性的篇章;第三部分“古文观止”,收录了20篇经典古文,其中10篇以劝学励志为主题,10篇以爱国治国为主题;第四部分“经典故事”,收录了5则神话故事和10则寓言故事,均出自古代典籍;第五部分“经典诗词”,精选了古诗词93首,按年级排列,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为了方便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所有古诗文原文之后均附大意。 本书选篇精当,既考虑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又兼顾到青少年读者的古诗文阅读水平,希望它能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限于编者的水平,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方家指正。 第一部分:“三”“百”“千” 一、三字经 二、百家姓 三、千字文 第二部分:四书五经 一、四书 1.大学(1章) 2.中庸(4章) 3.论语(10篇) (1)学而篇(6章) (2)为政篇(7章) (3)里仁篇(10章) (4)雍也篇(4章) (5)述而篇(9章) (6)泰佰篇(4章) (7)子罕篇(9章) (8)颜渊篇(8章) (9)子路篇(11章) (10)宪问篇(11章) 4.孟子(6篇) (1)公孙丑上(2章) (2)滕文公下(1章) (3)离娄上(4章) (4)告子上(4章) (5)尽心上(7章) (6)尽心下(4章) 二、五经 1.诗经(7篇) (1)关雎(周南) (2)小星(召南) (3)子衿(郑风) (4)鸡鸣(齐风)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测试题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共75道小题,每题一分) 1、《________》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 书。“__________”这部书所记的思想核心。孔子是_________的创始人。 2、孔子曾被尊为“_________”。《论语》中《为政》的几句话轮廓式地勾勒出一条孔子所走过的漫长的生活道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_________”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俄国学者称赞《__________》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_。 5、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曾以一条弧线表示《水浒传》的结构。这条弧线以____________为起点,步步上升,至梁山英雄排座次到达顶点,此后便逐渐下降,至____________________ 降至终点。 6、“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其中“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____。 7、清代著名理论家、批评家金圣叹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史记》、《西厢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为“六才子书”。 8、“《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是________ (人名)对《水浒传》的评价。 9、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______。

美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美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为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全校学生的普通话朗诵水平,使学生们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充分展现自己的艺术潜能,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一次美文诵读比赛。通过比赛提高学生普通话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与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 一、活动主题:诵读中外美文,争做博学少年。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2、使广大的学生借优秀诗词美文朗读的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 三、参赛对象:全校学生 四、比赛要求: 1、活动形式多样,以个人、小组、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赛。 2、时间、内容不限,可以是课内美文,也可以是课外优秀散文、诗歌或中外经典诗文、诗歌。但最好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比赛从朗诵内容、语言表达和服装动作等多方面综合评分。 3、各参赛单位可在朗诵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播放背景音乐,配备服装道具,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 4、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五、比赛时间:第十二周周三下午 六、评选方法: 评委由教导处选派一部分老师组成,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为该选手(队)的终得分。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二年级1名三年级1名四、五年级1名 二等奖:一、二年级2名三年级1名四、五年级2名 八、计分细则: 1、采用100分制。 2、语言流畅,吐字清晰,音量适中,语速得当。(30分) 3、所选的诗词适合儿童年龄特点,思想健康向上。(10分) 4、仪态大方、着装得体、动作适当。(10分) 5、普通话声、韵、调准确。(20分) 6、处理符合作品意境,感情充沛,感染力强,台风好。(20分) 7、现场效果(包括语音语速、朗诵形式、整体配合、精神面貌等),形式新颖,令观众耳一新。(10分) 九、有关注意事项: 1、各班级应按要求认真组织,辅导学生进行比赛。 2、比赛时,凡需要播放背景音乐的请事先做好安排,服装可自定。 3、时间、地点或其它方面如有变动,均以最后通知为准。

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方案

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方案1 一、活动意义及活动目的: 汉语独体单音的天然特色使有节律的吟诵成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学习方式,现代朗诵便成为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致敬和皈依。为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信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更好推进母语教育,特在我校开展中华诗文经典朗诵大赛。 二、主办单位:河北联合大学教务处河北联合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文法学院文艺部文法学院团委学工办 三、参赛对象: __-2014学年第二学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班学生及__级其他有兴趣的学生。 四、比赛要求: 1、课程班学生于2014年3月3日至3月21日到本班班长处报名。各班班长汇总于第五周(3月24~28日)上报本班任课老师。经过班级选拔,每班至少推选一组参加学校比赛。合诵人数不得超过10人。 其他学生同时到文法学院学工办报名,报名以班级为单位。联系教师:田晓宇,手机。 所有报名学生同时登陆教务处学科竞赛报名系统(网址:陆教务处学科竞赛报名系统(网址:)报名。 2 、朗诵篇目为中国文学经典诗歌、散文、小说及其节选。 3、朗诵时间6分钟以内。每篇作品配有ppt背景。可以使用配乐、伴舞、古典服装等辅助手段。 4、第七周(4月7~4月13日)周六对报名作品进行初选,确定参加决赛名单;地点:第五教学楼。 5、进入决赛的选手于2014年4月25日(第九周)前将参赛题目、参赛内容(包括ppt背景)、配乐材料及简短的介绍词等上交文法学院学工办。联系教师:田晓宇,手机。 6、决赛时间定于2014年5月10日(第十一周周六)下午2点30分,地点:以升讲堂。

小学中华古诗词诵读演出主持人串词

小学中华古诗词诵读演出主持人串词 男(甲):寒霜染大地,浓雾锁江天,我们跟随秋天的脚步在美丽校园中阳光生活。女(甲):奇文共欣赏,读书破万卷,我们跟随诗人的神韵在诗意校园中感受经典。 男(乙):当飒飒的秋风掀开了中华诗国的宝库时,一首首唐诗宋词就从幽幽远古跳跃出来。 女(乙):当秋日的暖阳照耀着祖国花朵的笑脸时,一首首唐诗宋词就从他们口中传唱出来。 男(甲):字字珠玑, 女(甲):句句经典! 男(乙):声声诵读, 女(乙):津津有味。 合:朗诵古诗词,我们就是在和诗人们进行心灵的聚会。我们在朗诵中游览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我们在朗诵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在朗诵中汲取和传承民族精神! 女(甲):在古诗词中,有很多文字浅显而意境悠远的好诗,它们有的咏物,有的状景,有的说理,有的甚至是儿童启蒙的教材。这些好诗,无论男女老幼,说,几乎都能脱口而出;写,几乎都能信手拈来。

接下来请欣赏由一年级表演的节目《古诗词诵读<画鸡><春晓><静夜思><三字经>》。 男(甲):在我们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毛泽东,同样,在我们中华古诗词的瑰宝中,毛泽东仍然是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我们记住领袖毛泽东,诗人毛泽东。 请欣赏二年级为我们朗诵毛泽东的一首著名的词——《沁园春·雪》。 男(乙):同学们,你们知道“精忠报国”的故事吗?你们了解“莫须有”的典故吗?一曲《满江红》之所以千年传诵不衰,不仅仅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样的好句,更因为我们从这首感情激扬,气势磅礴的词中看到了一位民族英雄的气节。 有请三年级为我们朗诵岳飞的一首著名的词——《满江红》。 女(乙):春花秋月本来是一年当中最美好的景色,可是面对亡国之恨,反而更加增添了诗人的许多忧愁。少年不识愁滋味,细品诗人写情愁。请欣赏四年级朗诵的《虞美人》。 男(甲):诵读“大江东去”,我们激情荡漾,神游“故国英雄”,我们真情流淌,想起“三苏父子”,我们豪情满怀。请欣赏四年级的配乐朗诵《赤壁怀古》。 女(甲):古诗是美丽的,一行行诗句整齐地排列着,我们看到它是美丽的,品味着蕴含在诗句中的意境,我们同样感到它是美丽的,如果把它谱成曲子,唱着它,我们更能感受到古诗的音韵美。请欣赏由三年级表演的《古诗歌曲联唱》。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四年级 2017、9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一、活动理念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小学篇)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送别、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当代美文。 四、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 1、早读:看书吟诵 2、语文课前3分钟。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我们见缝插针,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吟唱或强化记忆。 3、课后:开展丰富诵读社团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五、活动方法 1 、开设经典诵读活动课。每周一节。通过开展早读、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课等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

小学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小学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思想: 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中华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落实区教育局提出的“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中华经典诵读内容 《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百家姓》、《诗经》、古诗文、经典神华故事和寓言故事等。 四、教育原则 完整性原则:忠实原著全文,不断章摘句。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并合理对待。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积极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诵读经典。 知性合一原则:文以载道,读经典与良好品行的养成结合,读圣贤书,养君子德。 全体性原则: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经典教育。 五、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的实施 1、活动责任人:各班语文教师 2、活动时间及方式:

(1)营造班级经典文化氛围:本期第一期板报各班以“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为专题布置。 (2)各班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二、星期四下午写字课15分钟,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做到日有所诵。 (3)充分发挥品德,班会课的课堂渗透作用,做到知行合一。 (4)各班语文教师先在本班学生中进行初赛,由学生评委、老师评委共同选出优秀者,再在年级中复赛评出优胜者。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为营造书香校园,进一步丰富学校的人文底蕴,创设师生浓郁的读书氛围,也为了让同学们能持之以恒地养成诵读中华经典的良好习惯,5月24日下午,我校五年级学生举行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来自各班的同学声情并茂地诵读了《三字经》、《论语》、《诗经》以及《水调歌头》《满江红》等几十篇中华经典名篇。那一字字,一声声的标准音节,抑扬顿挫,时而深沉,时而柔美,时而激越,他们用自己富有节奏感的艺术性语言表达着自己对参赛作品的理解。 从比赛过程来看,参赛的同学们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同学们精神饱满,通过诵读很好地诠释了国学经典的内涵。每一首作品的结束都有一个高潮,显得虎虎有生气。有的同学把经典诗文用歌曲的形式演唱出来,并且还制作了经典诵读手抄报,令人耳目一新。总之,每个班的同学各有风采,各有特色。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也切实把弘扬民族精神融入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小学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_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闫沟小学 2018.5.25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了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的孩子们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使孩子终生受益,同时为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展示我校课改实验的成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结合我校工作计划的安排,将开展小学生经典美文诵读系列活动,意在把学生引入经典美文的海洋,让他们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从而打下扎实、厚重的文学功底。 二、诵读内容 各年级的诵读内容包含必备部分和选背部分,其中必备部分为《小学生语文读本》中“读读背背”的内容,选背部分由各年级语文教师参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小学必备篇目制定。 三、具体措施: 1、保证诵读时间。充分利用早晨、上课前、下课后等时间,以及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全面对学生进行“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思想宣传和教育,激发学生对诵读古诗词的强烈兴趣和愿望。各班级在具体开展活动时,可以采用读、背、吟、唱、画、说、写、等形式开展。古诗与练笔相结合,以诗促写。通过自创小诗、改写、扩写、续写、仿写古诗、写“学古诗、背古诗”的感受、诗配画,画填诗、办与古诗词相关的板报、专栏、班刊以及个人小诗集等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经典美文诵读能力。

2、加强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鼓励各班级自行设计评价记录表,如在班级中设立“诵读星”、“每周最佳”等,结合学校的经典诵读评比过级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学校成立评选及考级小组,分集体和个人两种形式进行。优胜班级颁发经典美文诵读优秀班级,个人颁发经典美文等级证书。 3、利用学校广播站,开展经典美文的诵读展示。可以请学校教师到广播站进行古诗欣赏讲坛,也可以请学生进行古诗诵读展示。 4、选择适当时机,学校将邀请家长、各级领导参加我们的活动汇报会,我们将借此大力宣传和表彰优秀教师和学生。学校将组织学生开展“诗文诵读节”,将学生的诵读成果予以展示和表彰。 5、积累诵读资料。在诵读过程中,要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等等,以利于进一步开展诵读实验研究。 四、具体安排: 三月份 1、布置经典美文背诵材料,各班级按照各个年级段的要求进行诵读。 2、各个班级制定经典美文诵读计划、布置经典美文诵读角。 四月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