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消费品HS管控

绿色技术研发中心环保法规系列培训
美国消费品有害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HS)管控法规
蒋 婷
jiangting@https://www.360docs.net/doc/923831407.html,
2011-11-30

主要内容
一、美国消费品HS管理 二、CPSIA进展 三、加州消费品HS相关法规 四、其他HS法规 五、企业应对建议

美国消费品HS管理

HS 相 关 法 规
TSCA
?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 ,TSCA) 1976。 ?建立了商用化学品报告、记录、跟踪、测试和使用限制等要求在内的一整 套化学品管理制度。 ?类似欧盟REACH法规 ?主管部门是美国环境保护署(EPA) ?《联邦危险物品法案》 (Federal Hazardous Substances Act,FHSA ) 。 ?宗旨:法案要求那些有一定危险性的家用产品在其标签上标出警告提示, 提示消费者这种潜在的危险,并指示他们在这些危险出现时如何保护自己。 ?赋予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权利去管理通过标签警示不足以维护公共安全 的有害物质,尤其是儿童产品; ?《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Improvement Act 2008, CPSIA)。
FHSA
CPSIA
?该法令主要针对为12岁或以下儿童设计并生产的消费品,要求保障并改进 其安全性。 ?法令编号:H.R.4040 实施日期: 2008年08月14日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中外合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特别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的环节。 一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经过最近几十年的调整与发展美国已建立起了相当成熟、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赖于劳动力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劳动力市场是美国人力资源配置的主体场所而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则是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最显著特征。 美国各类用人机构特别是企业通常采用向社会劳动力市场公布人员需求信息进而以市场化的公开、公平和完全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各类员工的招聘和录用。在美国各大企业或各州政府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大学、社区学院、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及社会劳动力市场公布人员需求信息以供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或拟转换工作的在职人员进行分析选择。而几乎所有的准劳动力则从高中阶段起特别是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就十分重视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和变化动向以使自己的所学既符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倾向,又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未来的就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正式就业以后如果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或能力倾向有新的自我认识或发现劳动力市场可以提供新的更理想的职业机会人们便可通过劳动力市场

实现职业流动或工作转换。 (2)美国企业普遍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 岗位等级主要依据“岗位评价”的结果来进行确定和划分。岗位评价有多种具体方法如百事可乐公司采取HAY评价系统进行评价。HAY评价系统把静态的岗位评价与动态的绩效评估结合起来,其要素为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所要求付出的劳动强度及工作环境等,员工本人所具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员工的工作绩效。岗位评价的结果是制定工资制度和确定员工工资等级的主要依据。在美国,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一般每年调整一次。为提高员工工资调整的合理性及科学性,真正实现对于优秀员工的激励和奖励,许多企业在作出员工工资决策时通常综合考虑下列三个因素1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价格水平变化2消费品物价指数的变化3以绩效评估方式评定的员工工作绩效。 (3)人力资源的全球化引进 美国能在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成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世界第一流大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全球化的方式引进世界其它国家的优秀人力资源。1965年美国政府对《移民法》进行了修改把移民重点从对民族成分的考虑转到了照顾家庭团聚、政治难民和获得所需技术及专业人才。在本世纪前的将近90年中美国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大批移民。移民在保证美国劳动力的适度增长特别是优秀人才的积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美国实行比较完全的市场经济制度竞争环境相对公平经济发展水平高;美国具有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完善的教育发展条件,优秀人才较易得到良好的培育并在科

有害物质管理方案办法

一、目的 为确保我公司提供的产品符合与环境有害物质减免有关的法律法规、指令以及客户的要求。 二、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对公司原辅料、外协加工品、制程品、成品(包括包装)的环境有害物质的管控。 三、职责 3.1业务部:负责客户环保物质要求的识别、确定,有关环境物质要求的内外部沟通、处理或传递。3.2采购部:负责购买合格供方之材料,并联合品质部对供应商进行稽核,要求其签订环保协约,定期收 集更新SGS测试报告及MSDS资料。 3.3工程部:负责承认材料符合环保法规及客户要求。 3.4仓库组:负责原物料、半成品、成品之标示,划区存放,同时对进出库进行管控. 3.5生产部:负责按单生产及防止制程交叉污染。. 3.6品质部:负责对环保材料从进料到制程及成品出货,均需作有效的全程物料管控。负责对全体员 工开展环境有害物质的教育训练工作,并负责建立相关的体系文件﹐以及记录的归档; 四、定义 4.1.环境有害物质(EHS: ENVIRONMENTAL HAZARDOUS SUBSTANCES):零件﹑材料等里含有的物质或是制造时使用的物质,对人体及地球环境有明显的环境影响的物质; 4.2.管理级别------------------按照以下3种管理级别进行管理. (a).1级:对于该物质及其用途立即禁止使用; (b).2级:对于该物质及其用途规定一定时期予以禁止.超过表中规定的日期之后,不能在部件及材料 中使用,到达期限时指定为“1级”. (c).3级:目前虽然没有规定日期以及削减目标,但指定了计划削减在部件中、材料中含量的物质及其用途. 4.3.含有----------------------含有系指无论是否有意﹐所有在产品的部件﹐设备或使用的材料 中添加﹐填充﹑混入或粘附的物质(包括在加工过程中无意混入或粘附于产品中的物质)。 4.4.杂质----------------------包含在天然材料中﹐作为工作材料使用﹐在精制过程中技朮上不 能完全去除的(natural impurity)﹐或者合成反应过程中产生﹐而在技朮上不能完全去除的物质。此 外﹐为了与主原料加以区别﹐在为了改变材料的特性而使用称为“杂质”时﹐也按“含有”处理。 但是﹐在制造半导体设备等使用的掺杂剂(Dopant)﹐虽然是有意添加的﹐但实质上在半导体设备中 仅有极微的残存﹐这种情况不作为“含有”处理。 4.5 SGS----------------------Societe Generaie de Surveillance S.A. 瑞士通用集團,總部於1878年在瑞士 日內成立.(瑞士通用集團與中國標準技術開發公司合資成立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 司.國際論證服務部亦於同時成立. 4.6 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物質安全資料表

有害物质过程管理(HSPM)体系要求-2017版 QC080000标准中文版

有害物质过程管理(HSPM)体系要求-2017版 QC080000标准中文版

有害物质过程管理(HSPM)体系要求 前言 本出版物由IECQ 管理委员会(MC)制订。 本出版物与包含IECQ HSPM 方案程序规则的IECQ 03-5 直接相关。 本IECQ 国际规范(以下称为国际规范)及其要求源于以下理念:只有有效地融合管理规范,才能实现有害物质减免(HSF)产品和生产过程。本国际规范是对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QMS)框架的补充,与其协调一致,目的是对过程进行全面、系统、透明的管理和控制,以实现HSF 目标。 IECQ QC 080000 第四版针对第三版的使用反馈进行修订。第四版中的变化包括: ––与ISO 9001:2015 一致; ––采用了ISO 附录SL 高层结构;

––适应全球不断增加的有害物质法规。如REACH1法规所规定的新增受控物质、变更控制、产品召回,供应链内的信息沟通,以及向ECHA2通报SVHC3; ––响应适用的法律法规义务,强化了成文信息的要求。如RoHS4指令改写后的要求(如符合性评定、技术文件的编写、自我声明的编制、标志的使用等)现在都可以通过IECQQC 080000 来管理。 IECQ QC 080000 规定了组织如何建立和实施关键过程来管理其有害物质,而不是强调如何去除和回避产品中的受限物质。 用于识别、控制、量化和报告电工产品或其部件中有害物质(HS)含量的各种过程,必须足够详尽地予以定义和理解,以便让所有相关方确信产品的HSF 状态。这些过程必须适当成文,并以受控和一致的方式执行,从而: ––有利于验证适用顾客要求和法规的符合性 ––可以进行高效且有效的符合性检查 ––有利于在组织及其供应链得到一致推广 ––使得符合性和执行方法能够相互协调

美日企业的管理模式比较及其适用范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23831407.html, 美日企业的管理模式比较及其适用范围 作者:陈佳梅 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01期 【摘要】本文研究了美、日管理体制方面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日本的企 业更重视员工对通用知识的运用,因而日式企业的管理制度的特点表现为:抽象的工作内容设计、员工加入到管理中以及横向协调,表现为分权式的管理制度。而美国企业则更在意员工对专业知识的运用,所以美式企业的管理制度的特点表现为:规范严谨的工作设计、专业管理和纵向协调,表现为集权式的管理制度。最后,本文比较了两种管理模式之间的不同并分析指出了两者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美国企业;日本企业;适用范围 社会上很多的企业家和学者都非常关注美日企业之间的这两种不同的管理体制。有一些人觉得,两国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是这两种管理模式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两国之间的文化是不可复制的,所以两国的管理体制也是不可能复制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没有任何两种完全分裂的管理理论,世界各国的管理理论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日本的管理制度是在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管理经验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日本的管理体制不能说是完全由日本的文化决定的,只能说是美国的管理经验结合了本土文化,但仍然是美国模式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本的管理经验渐渐得到了美国企业的重视。现在,团队管理、员工参与、及时生产等管理方式在美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而这些都是日本管理体制的特点。所以美日两国的管理体制并不是独立的毫不相关的,而是同一体系下不同的发展模式。 一、美国企业的管理模式特点 (一)短期雇用制 美国的文化与个人的价值观导致了人员流动率很大。 (二)快速的评估和升职过程 美国公司比较重视个人的能力,而不重视一个人的资历。员工进入公司后,拥有管理学硕士学位的人可以直接进入管理层,受教育多的人起点也高。企业的中、高层,不管是从公司内部一步步提升上来的,还是从别的企业中挑选过来的优秀人才,都会给他们一样的待遇。员工只要自己有能力和冲劲,取得了好的工作绩效,就能通过公平竞争,很快得到提升和重用,不必熬年头,论资排辈。 (三)专门化的职业发展模式

最新QC080000-2017有害物质管理体系文件

最新QC080000-2017有害物质管理体系文件有害物质管理手册 文件编号:HSPM/JZ-01-2017 版本:A0 修订日期:2017-02-11 制定 审核 批准

文件修订履历一览表 N0. 版次修订日期修订说明编制审核批准备注

目录 章节标题页数1.0 总则共7页 1.1手册封面1 1.2 修订履历 2 1.3 目录 3 1.4 有害物质管理手册颁布声明 4 1.5 公司简介 5 1.6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6 2.0 手册的管理共1页 3.0 概述共3页 3.1 术语、定义和引用标准 2 3.2 范围及应用 1 4.0 有害物质管理体系共4页 4.1 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总要求 1 4.2 体系文件要求 2 5.0 管理职责共6页 6.0 资源管理共1页 7.0 产品实现共5页 8.0 测量、分析和改进共4页附件 附件1 组织架构图 1 附件2 GB/T19001:2008与QC080000 IECQ-HSPM章节对照表 2 附件3有害物质管理方针 1 附件4 HSF管理目标指标 1 附件5 职责分配表 1

有害物质管理手册的颁布声明 上海憬之礼品包装有限公司有害物质管理手册,编号:HSPM/JZ-01-2015。 本手册是根据GB/T19001:2008、QC080000 体系进行研发、生产和服务的有害物质过程管理模式的要求,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辑而成。经公司总经理审定,现予以批准颁布,自2015年01月01日起实施。 本手册是本公司有害物质管理的概述,阐明了公司的有害物质管理的方针、目标、组织架构及有害物质管理的体系要素要求,是各项有害物质管理活动的纲领文件,是指导全体员工的工作准则和行为规范。公司全体员工务必遵照执行。 总经理: 批准日期: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1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形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已经开始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修改,但直到现在为止,历史上形成的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仍没有多少变化。他们的基本特点是:注重市场调节、制度化管理、劳资关系的对抗性。 1、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在调节人力资源分配中的作用 美国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对配置社会上的劳动力资源,起着极为关键的中介作用。美国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市场的依赖性很强。从雇主一方面来说,无论是需要什么人才,比如:经理、秘书、勤杂、研究人员或生产工人,就到市场上登广告,通过规范的人员筛选、招聘程序,聘用企业需要的人才,或者通过有目标的市场竞争,把自己需要的人才从别的企业“挖”过来。对于企业不需要的人,则会几乎是毫不留情地予以解雇,由市场这一杠杆来重新安排其就业和去向。对劳动者一方来说,从在学校学习、选择专业起,就要注重劳动力市场的动向,使所学知识、专业既符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又与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和将来的就业机会结合起来。就业以后,员工如果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变化,或是发现了新的更为理想的就业机会,也会拂袖而去,毫不犹豫的另谋高就。市场对这种变换工作的人员不仅不予歧视,反而认为能在这种市场流动、竞争中找到更好工作的员工是“市场价值”很高的优秀员工。如此,企业中雇主和员工之间就是直截了当的短期的市场买卖关系。劳动者付出劳动,雇主付给合理的报酬,员工对企业也很少忠诚可言。在这样一种一短期的市场买卖关系为核心的就业关系下,企业员工的流动性很大,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就相对较差。 2、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和人才提拔上的“快车道” 美国的企业管理,自泰勒的“科学管理”诞生以来,历来讲究制度化,这个特点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表现为: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对常规问题处理的程序和政策都有文明规定。比如:美国一家汽车制造厂中蓝领工人的工种,有电工、机械工、清洁工、搬运工等达数百种之多。并且每一工种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技术技能要求、工作岗位职责等都有明文规定。在美国企业中,谁在什么位置或干什么工种,,谁就做什么,不同位置和工种的工作人员是不能随便交叉使用和“侵权”的。在这样明确和细分的分工条件下,企业内部实行垂直领导,等级关系明确,上级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下级对上级的指示必须无条件执行。专业化和制度化加上注重市场细节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在招聘和提拔员工时,都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员工进入一个企业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受教育较多的人,进入企业时的位置通常要比同时进入该企业的受教育较少的人的位置要高;企业的高层领导,即可以从企业内部提拔,也可以从别的企业“挖”得;新员工只要能在工作中作出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就可能很快得到提拔,而不必论资排辈、“熬年头”。 3、对抗性的劳资关系 美国企业中劳资双方的关系是对抗性的。这种对抗性的劳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认为管理是自己的事,至于工人的劳动贡献,已通过工资形式加以补偿了,工人不应该再有别的要求,不应该参加管理,也无权过问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的管理者利用自己信息上的优势,总是想尽办法压底员工的工资。

ROHS禁用有害物质管理办法

RoHS禁用有害物质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符合RoHS指令,为客户提供绿色环保产品,达到保护人类健康的目的,特制定之。 二、范围 我司采购的原材料、辅料及生产成品。 三、RoHS有关术语 3.1 RoHS法令 欧盟为了限制有害物质在电子电器产品中的使用,并透过妥善的回收及处理废弃电子电器产品达到保护人类健康的目的,于2003年颁布2002/95/EC号法令,即RoHS法令(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Pirective)—电子电机产品之危害物质限用法令。 3.2 RoHS有毒有害物质 3.2.1 铅(Pb)吸收到体内的铅,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化合物,都会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主要症状为贫血、虚弱、便秘、腹部剧痛、麻痹、手腕脚腕的发麻等。 3.2.2 汞(Hg)哪怕吸入一点水银蒸气,就会引起中毒症状。如水银长期持续滞留在体内,可损伤内脏和神经系统。 3.2.3 镉(Cd)镉的中毒性强,如滞留在体内,会引起神经性障碍而妨碍酶的活动。 3.2.4 六价铬(Cr+6)如长期吸入高浓度的六价铬,会引起鼻中隔穿孔。它毒性强,如直接接触身体会引起皮肤炎。 3.2.5 聚溴联苯(PBB)毒性物质,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及胎儿的生长。 3.2.6 聚溴二苯醚(PBDE)毒性物质,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及胎儿的生长。3.3 我司对RoHS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规定 Pb<100PPM;Hg<5PPM;Cd<5PPM;Cr6+<5PPM;PBB<5PPM;PBDE <5PPM;属包装类的产品(如纸箱、塑料袋等)Cd+ Pb+ Hg+ Cr6+总含量小于100PPM。 3.4 均质材料 对RoHS有毒有害物质的测试,是对“均质材料”而言。“均质材料”表示无法通过机械方式分解为不同材料的某种材料;“均质”表示整体组成均匀,因此“均质材料”可以是各种塑料、陶瓷、玻璃、金属、合金、纸、板、树脂以及涂层;“以机械方式分解”表示从原理上说,材料可通过机械操作分离,如拧松、

国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国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一、以人为本 当今世界,处于日、美两种管理模式的统治之下,他们各有所长,互相争宠。八十年代,以日式的管理模式占据世界管理领域的宝座。而九十年代,由于日本受泡沫经济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日本经济的衰退,人们又将目光转向美式管理。中国企业要想在世界经济中不被冲倒,必须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即学习日、美两种管理模式,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的特点相结合,缔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模式 日、美两种管理模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其传统化、思想、教育体制为基础形成的。若想更好地研究他们,必须从它们产生的根本原因着手,充分了解它们的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的差异 美国人继承了欧洲人的传统,在性格方面表现的开朗,具有责任心,办事果断,并且敢于冒险;但不乏冲动,个性化较强,日本人由于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性格上更为内向,办事谨慎,考虑周详,但顾虑太多,办事犹豫不定,缚足不前 在生活上,美国人由于传统的冒险性,寻求生活上的刺激,不安于现状,所以造成很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更着眼于现实,注重当前消费,他们很少为还孩子的学费和买房子问题担忧。而日本人,传统的落叶生根,寻求生活的安定、和谐,使他们更着眼于未来,注重长远利益,为自己的生活进行长期打算、考虑 在教育制度上,美国人实行开放式管理,而日本人则为封闭式。美国人将孩子独自一人留在大无边际的草原上,然后让他走自己的路。即使遇到河流、高山,他们也须自己寻找穿越的路径。学校仅传授孩子们如何去探路,并未指定他们走那条固定的路线。正如一位美国教师所说:“我们教给孩子如何去获取他所需要的更多知识,而不是给他们灌输固定的东西,让他们记住。”所以从小在孩子心中养成坚强的性格,强烈的责任心,但由于家人给予他帮助,家庭关系相当冷漠,只能靠自己去解决困难,形成了坚强的性格和思想上极具个性的人。另一方面,中国思想影响下的日本人,希望孩

QC080000(ROHS)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

QC080000(ROHS)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目录 1、QC080000标准架构 2、术语和定义 3、无有害物质操作实现的结构 4、QC080000问答 5、 ROHS指令的解读 6、ROHS 最新豁免清单 1、QC080000标准架构 前言 0 介绍 1 范围 2 标准化参考 3 术语和定义 4 质量管理系统 4.1 概要 4.2 文档编制要求 5 管理责任 5.1 管理承诺 5.2 用户焦点 5.3 HSF政策 5.4 规划 5.5 责任,权力和通讯 5.6 管理审查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的供应 6.2 人力资源 6.3 基础设施 7 产品实现 7.1 HSF进程规划和产品实现 7.2 用户相关进程 7.3 设计和开发 7.4 HSF产品的购买 7.5 生产及服务的提供 7.6 在HSF进程中使用的监控控制和测量装置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概要 8.2 HSF进程的监控和测量 8.3 不合要求的HSF产品控制

8.4 HSF数据的分析 8.5 HSF进程管理系统的改进 2、术语和定义 对于此规范的用途,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 HS危害物质是指如在WEEE或RoHS指令中列出的任何原料和如禁止使用的任何附加的用户要求,并与禁用物质互用。 HSF 无有害物质是指如在WEEE或RoHS指令或其它适当的标准或法规中列出的任何减量或排除的材料。 信息服务提供商指一个分析、监控,或提供与设计、获取、制造、维修或者扶持铅含量应已知的产品的相关信息的实体或者组织。 能指出某些作业在本标准的极限中是被允许的。 产品消费者指购买一个产品用作使用或零售的一个实体或组织。 产品维护者指负责保持产品就位后可以被使用的一个实体或组织。 产品制造商指生产制造有害物质含量数值必须已知的一种产品或一套产品的一个实体或组织。 产品修理者指在产品发生故障后,将其修理或修复的一个实体或组织。 产品供应者指(a)将从制造商处获得的产品分配给后来的消费者或使用者,或(b)将一个加工产品整合为一个更高水平的产品后提供给后来的消费者或使 用者的一个实体或组织。 产品使用者指当产品就位后,使用其项目的一个实体或组织。 禁用物质危害物质是指如在WEEE或RoHS指令中列出的任何原料和如禁止使用的任何附加的用户要求,并与禁用HS互用。 应指出必须遵从的强制性的要求,以便符合本标准。 得指出在多种选项中建议其中的一,不排斥其它选项,或是指出某些作为是较好的但非必须的,或是指出某些作业是不被建议的但并未禁止。 3、无有害物质操作实现的结构

美日企业管理模式比较

美日企业管理模式比较内容提要:通常对美日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都是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本文从知识和决策权的角度研究了美日企业管理体制的不同。日本企业重视专用知识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模糊工作设计、员工参与管理和横向协调为特点的分权式管理制度。美国企业重视通用知识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规范工作设计、专业管理和纵向协调为特点的集权式管理制度。最后,本文分析了两种不同管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关键词:管理模式通用知识专用知识决策权 美国和日本企业管理体制之间的差异一直是学者和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这两种管理模式形成和存在的根源在于两国不同的文化。由于两国的文化是不可移植的,因而两国的管理体制相互之间也是不可能移植的。沿用到中国,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中国应该发展具有自己特殊的管理理论,而不是用西方的管理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实践。另一派学者认为,不存在任何两种分裂的管理理论,世界各国的管理理论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日本的管理实践是在五六十年代学习美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日本的管理体制不能说完全是由日本文化决定的,只能说是在本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美国的管理经验,是美国模式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学习日本的管理经验。如今,日本管理体制中的团队管理、员工参与、及时生产等管理方式也在美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日本和美国的管理体制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封闭的体系,而是同一体系下不同的发展模式,因而可以用统一的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目前,关于美日企业比较体制更多的是描述性研究,缺乏在统一理论框架下的严谨理论分析。本文运用知识和决策权匹配理论,认为美日管理体制差异的核心在于知识在组织中不同的分布状态,以及导致的相应的决策权分布差异。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美日两国形成不同管理模式的原因,以及不同模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一、知识和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关系

有害物质的管理办法

有害物质管理办法 1.0目的﹕ 为保证我司产品符合环境标志的要求,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2.0范围﹕ 针对已供货给我司的所有物料供应商,(只指生产用物料,不含用于办公类的物料) 3.0定义: 原材料生产商:有独立生产能力,将其生产的产品作为原材料提供给我司的供应商。 原材料销售商:不具有独立生产能力,只是代理销售其它厂家生产的产品的供应商。 4.0职责﹕ 4.1采购部:负责对供应商有毒有害物质的管控。 4.2研发部:负责对供应商样品确认过程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确认与管控。 4.3品质部:根据对供应商来料进行相应的确认和检查。 5.0管理办法﹕ 5.1供应商原材料有毒有害物质管控的一般要求: 5.1.1所有原材料供应商除了满足我司相关质量、技术要求外,必须承诺配合我司达到相应的环境要求和有毒有害物质限制要求。作为我司原材料供应商原则上必须与我司签订相应的《RoHS保证协议》,以符合欧盟《RoHS指令》要求。 5.1.2采购部需引导和推进供应商导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引导供应商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获得环境认证的供应商。 5.1.3先前已与我司签订了《RoHS保证协议》的供应商,可以继续保持,并要求供应商将其提供给我司的原材料,出具有权威检测机构对相应有害物质的检测合格的对应报告书(如:SGS报告)。 5.1.4原则上,采购部需要求供应商每年提供其最新的检测报告给我司备查,并将供应商提供的最新检测报告备份给质量部作为来料检查核对的依据。 5.1.5对于原材料销售商,可以接受其提供的由原始生产厂家出具的检测合格报告

书(如:SGS报告)。 5.1.6对于某些的供应商(如:唯一供应商、品牌供应商或海外供应商等)或某些原材料销售商,由于某种特定原因,没有与我司签订《RoHS保证协议》或未能提供、出具检测合格报告书的,采购部需要整理出相应的供应商目录,其中包括该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名称、并注明未签订协议、未提供检测报告的原因,报公司备查,并由研发部、品质部、采购部联合对这些供应商所提供的物料的符合性,作出对应的处理办法。 5.1.7所有供应商提供给我司的协议文本必须加盖其单位公章。 5.2供应商原材料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要求: 5.2.1研发部在样品确认阶段需对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材料的材质、有毒有害物质的符合性进行资料验证,必要时可以送有资质的相应测试机构进行检测。 5.2.2品质部对来料是否贴有RoHS标识,该供应商是否有最新的SGS等检测报告等内容进行检查。必要时可送样到有资质的相应测试机构进行检测以核实其资料的准确性。 5.2.3对于未与我司签订协义或未提供检测报告的物料,质量部上报公司批准后,定期送样到有资质的相应测试机构进行相应项目的检测,以达到符合相应的要求。 5.2.4若在样品确认过程、来料检查、送样外测等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我司要求的,由采购部按相应协议对供应商进行责任承担追讨。 6.0记录 6.1《RoHS保证协议》 6.2《有毒有害物质限制保证协议》以上6.1、6.2协议由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商签订,并保存到供应商取消资格时为止,上述协议签订后需Copy给质量部保存备查。

IECQ HSPM QC080000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标准-中文版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QC080000 (IECQ HSPM)第二版 2005年10月 国际电工委员会关于电子部件的质量评价 体系(IECQ) – 电子与电器元件和产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 体系要求(HSPM)

内容: 前言 (3) 0 介绍 (4) 1 范围 (4) 2 引用标准 (4) 3 术语和定义 (4) 4 质量管理体系 (6) 4.1 总要求 (6) 4.2 文件化要求 (6) 5 管理职责 (7) 5.1管理承诺 (7) 5.2 以客户为中心 (7) 5.3 有害物质减免(以下简称:HSF)方针 (7) 5.4 策划 (7) 5.5 职责, 权限和沟通 (8) 5.6 管理评审 (8) 6 资源管理 (9) 6.1 资源提供 (9) 6.2 人力资源 (9) 6.3 基础设施 (9) 7 产品实现 (9) 7.1 HSF过程和产品实现的策划 (9) 7.2 与客户有关的过程 (10) 7.3 设计和开发 (10) 7.4 HSF产品的采购 (11) 7.5 产品和服务提供 (12) 7.6 用于HSF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设施的控制 (12)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13) 8.1 总则 (13) 8.2 HSF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13) 8.3 HSF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13) 8.4 HSF数据分析 (14) 8.5 HSF过程管理体系的改进 (14)

国际电工委员会 ---------- 电子与电器元件和产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要求(HSPM) 前言 本IECQ规范和相应要求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如果没有管理规范的有效整合,不含有害物质(HSF)的产品和生产过程就不能实现。为全面、系统地和清晰地管控达成HSF目标所需的过程,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QMS)的补充,并且与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结构相一致。本规范是基于EIA/ECCB954标准“电子和电器部件和产品中有害物质减免标准和要求”,并为生产者在满足HSF要求和客户要求提供指南,这些客户要求可能包含法规要求,例如欧洲议会和理事会2003年01月27日发布的“关于在电子和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特定有害物质”指令2002/95/EC和欧洲议会和理事会2003年01月27日发布的“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2002/96/EC。 注释: 要求在一个广泛范围的产品中减少包括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和多溴二苯醚(PBDE)的一系列特定有害物质的法规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存在或正在准备制定。所以,电子和电器产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必须能知道他们所用的产品是否是HSF产品,或者如果产品不是HSF产品,其有害物质的含量可知。 用于识别、控制、量化和报告在电子和电器部件或元件中有害物质的含量的各种过程必须被明确确定和细致理解,以确保所有当事方相信产品中的HSF状况。这些过程必须适当地文件化并且在一种受控制的和一致的情况下实施,以促进适用要求和法规的符合性验证,进而可以进行有效的和有效率的符合性检查,以便生产者和使用者在许多不同的场合都可以实施,以调和执行方法和符合性之间的矛盾。总之,他们必须在全世界的产品贸易中减少技术壁垒。

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办法

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办法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923831407.html, 好好学习社区 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办法

1.目的: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对物质生活的高质量要求,环保问题已 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关注的大事.为顺应国际环境的发展趋势,惠州飞展电子积极 推动绿色环保产品的生产,幷拟定该办法(以下简称“环境管理办法”)。以达到维 持﹑保护和提高环境质量﹐遵守法规法令﹑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健康与合理谨慎 地使用自然资源﹐以及减轻驿生态系统影响的目的。 2.适用范围: 2.1 本公司采购之相关塑胶件、线材、包装材料、等各种辅助性材料以及符合环保要求之 半成品、成品之每一个生产过程及进出库管理. 2.2 采购之相关环境有害物质在生产过程及送外管理. 3.术语的定义: 3.1.环境有害物质: 零件﹑材料等里含有的物质或是制造时使用的物质,对人体及地球环境 有明显的环境影响(侧面)的物质,惠州飞展电子厂要求供货商实施调查。 EHS: ENVIRONMENTAL HAZARDOUS SUBSTANCES 3.2.管理级别:按照以下3种管理级别进行管理<具体参考《环境有害物质管理标准》>. (a).1级:对于该物质及其用途立即禁止使用; (b).2级:对于该物质及其用途规定一定时期予以禁止.超过表中规定的日期之后, 不能在部件及材料中使用,到达期限时指定为“1级”. (c).3级:目前虽然没有规定日期以及削减目标,但指定了计划削减在部件中、材料中 含量的物质及其用途. 3.3.含有﹕含有系指无论是否有意﹐所有在产品的部件﹐设备或使用的材料中添加﹐填 充﹑混入或粘附的物质(包括在加工过程中无意混入或粘附于产品中的物质)。 3.4.杂质﹕ 包含在天然材料中﹐作为工作材料使用﹐在精制过程中技朮上不能完全去除的(natural impurity)﹐或者合成反应过程中产生﹐而在技朮上不能完全去除 的物质。此外﹐为了与主原料加以区别﹐在为了改变材料的特性而使用称为 “杂质质时﹐也按“含有”处理 但是﹐在制造半导体设备等使用的掺杂剂(Dopant)﹐虽然是有意添加的﹐但实 质上在半导体设备中仅有极微的残存﹐这种情况不作为“含有”处理。在本技 朮标准中(具体请参考飞展 <<环境有害物质管理标准>>﹐在指定允许的情况下

国际企业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

#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世界各国的竞 争主要是经济竞争,经济竞争最直接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国企业能否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获胜,最关键的是看企业是否有先进的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积极创新自己的管理模式,创造了一个个经济奇迹,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1现代国际企业管理模式 现代国际企业的管理模式主要有/英美模式0、/日本模式0、/德国模式0及/东南亚模式0。英美模式是以个人为单位构筑起的,在结构上呈扁平状,无视权威,强调自由和平等,运行路线是由下而上。日本模式是以/家庭0为最小单位而构筑的,与前者横向式的结构特点相比,在结构上呈现明显的垂直状,服从权威,遵从秩序,善于协调矛盾和冲突,偏好和谐与平衡,运行路线是由上而下。1.1美国企业管理模式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仅有200年的历史,其社会文化带有深厚的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特征。财产私有前提下的自由市场经济与理性主义促成了美国企业管理独特的模式。美国管理学家威廉#大内(Willia G.Ouchi)在5Z 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6一书中,描述了美国企业管理模式的七个特征: (1)美国企业雇用制的特点是短期雇用。在美国的企业里,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阶层,经常会有50%的年度职工补缺率,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随时按合同雇用和解聘职员。企业职工的流动性比较大,其就业形成了高市场化的模式:/少数管理者+多数临时工0。 (2)美国企业晋升制的特点是迅速的评价和升级。美国企业各自都有一套相对独立的职工考核系统,在人才的选拨、评价、晋升方面能适应雇员流动迅速的特点。这种方式使企业内部的各类人员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很多经理都认为,如果3年内没有得到重大升职就意味着失败。美国企业的晋升制使一批年轻的专业人才能居于公司较高的职位,形成了美国企业管理人员年轻化、专业化的特点。 (3)美国企业管理人才的发展模式是专业化。美国内部的专业化程度就非常高。企业内部高度的专业化分工,迫使技术和管理人才必须维持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并使专业技能达到标准化的水平,以便能适应任何公司的需要。 (4)美国控制的方式是明确的控制。美国企业内高度的专业化程度,使具有不同才干的人员之间缺乏彼此的了解和支持。所以为了把这些人的专业成就有机地组合起来,适应企业的总体目标、工作目标和业务规程,这就形成了具有明确性、客观性特点的美国式的控制方法。如美国企业内通过实行财务总监制,加强企业运作的透明度;通过年薪制将企业经营者工作显性化、市场化等。 (5)美国企业的决策方式是个人决策。从形式上而言,美国企业的决策是集体决策,但实际却是个人决策。美国经理们在制订决策之前往往先征集智囊人物的意见,让不同观念激烈争论。决策的备选方案一旦形成,就需要该项决策的主管一个人来决断。 (6)美国企业的责任制是个人负责。企业内部实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进行明确的指标控制以及个人决策方式等等,决定了企业内部的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和目标责任,因此,美国的企业主要是实行个人负责的责任制。 (7)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美国公司采取的是/股东主权加竞争性资本市场0的公司治理模型,强调股权的分散化以及股票在证券市场上的流动性。这种所有权的分散使得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从而产生专业的经理人员和专业的投资人,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1.2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面积小、资源少的岛国,这种自然条件形成了日本人节省资源、追求效率的工作原则;同时,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具有同一历史、语言、宗教、文化,因而逐渐形成了以集体为重而不是以个人为重的价值观;另外,日本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注重人的作用是中日文化的共同特征。所以,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家族主义。家族主义是日本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具有的特色的,它与现代科学管理方式相结合,发展成为集团主义的管理思想,如全面质量管理(TQC)、团队。集团主义思想的基本特点是要求充分发挥/集团0(全班组、全车间、全公司等)的力量,保持集团内部的协调,维护和发展集 国际企业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 彭佑元 =摘 要> 通过对美、日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针对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从中得出一些借鉴和启示,为建立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管理模式 管理制度企业文化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F 270 第1期(总第57期)机械管理开发 N O.12000年2月ME CH ANICAL M ANAGE MEN T AND DEV ELOPME NT Feb.

IECQ-HSPM有害物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考试卷

I E C Q H S P M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 考试卷 学员资料; 姓名(中文、拼音):身份证号码: 公司:部门:职务: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试满分100分,75分合格; 3.请使用正楷字体书写答卷,书写潦草或字迹不清,可视作弃答; 4.考场内不得吸烟、喧哗和作弊,一经发现将取消考试成绩。 一、判断题(20分) 在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在括号中用“√”表示,不正确的用“×”表示。 (×)1、包装材料(打包带、胶带)、涂料、油墨中铅和铅的化合物的允许浓度为不超过规定的测定基准(94/62-EC等)5PPM以下 (×)2、QC080000:2005标准是EIA的RoHS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标准; (×)3、RoHS指令要求于2006年7月1日起,销售到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设备禁止含有:铅、镉、水银、三价铬、特定溴系难燃剂(PBB&PBDE)六种有害物质; (√)4、WEEE指令要求于2005年8月13日之后,所有进入到欧盟的十大类电子电气设备在报废时需由生产者交纳一定的垃圾处理费用; (√)5、DNV RoHS符合性认证是:以产品材料宣告表为形式的产品认证; (√)6、按QC080000:2005标准的定义:HS有害物质是指“引用于WEEE或RoHS指令中所列明的任何一种物质,这些物质禁止使用和可替换”。 (√)7、产品的包装上应注明产品的批号(LOT NO),其目的是为了出现质量、环保问题时能追溯责任者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8、不合格的HSF产品的处理方法是返工/返修; (√)9、国际电工委员会制订的关于RoHS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标准是:IEC62321;(×)10、WEEE和RoHS是欧盟的环保法令。

美日企业管理模式比较

美日企业管理模式比较 摘要 美国和日本企业管理体制之间的差异一直是学者和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这两种管理模式形成和存在的根源在于两国不同的文化。由于两国的文化是不可移植的,因而两国的管理体制相互之间也是不可能移植的。通常对美日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都是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本文从知识和决策权的角度研究了美日企业管理体制的不同。日本企业重视专用知识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模糊工作设计、员工参与管理和横向协调为特点的分权式管理制度。美国企业重视通用知识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以规范工作设计、专业管理和纵向协调为特点的集权式管理制度。最后,本文分析了两种不同管理模式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关键词:管理模式通用知识专用知识决策权

目录 摘要....................................................... I 引言 (1) 1知识和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关系 (1) 1.1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关系 (1) 1.2知识的分布决定了决策权 (2) 2美日企业管理体系中知识分布的差异 (2) 2.1美国模式中的劳动力市场 (2) 2.2日本模式中的劳动力市场 (3) 3知识分布导致的美日企业决策权差异 (4) 3.1规范和模糊的岗位设计 (4) 3.2专业化管理与员工参与式管理 (4) 3.3纵向信息沟通与横向信息沟通 (5) 4两种模式的适用条件 (5) 4.1环境变化程度 (5) 4.2行业特征 (6) 4.3外部劳动力市场 (6) 参考文献 (6)

引言 美国和日本企业管理体制之间的差异一直是学者和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这两种管理模式形成和存在的根源在于两国不同的文化。由于两国的文化是不可移植的,因而两国的管理体制相互之间也是不可能移植的。沿用到中国,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中国应该发展具有自己特殊的管理理论,而不是用西方的管理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实践。另一派学者认为,不存在任何两种分裂的管理理论,世界各国的管理理论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日本的管理实践是在五六十年代学习美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日本的管理体制不能说完全是由日本文化决定的,只能说是在本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美国的管理经验,是美国模式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学习日本的管理经验。如今,日本管理体制中的团队管理、员工参与、及时生产等管理方式也在美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日本和美国的管理体制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封闭的体系,而是同一体系下不同的发展模式,因而可以用统一的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目前,关于美日企业比较体制更多的是描述性研究,缺乏在统一理论框架下的严谨理论分析。本文运用知识和决策权匹配理论,认为美日管理体制差异的核心在于知识在组织中不同的分布状态,以及导致的相应的决策权分布差异。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美日两国形成不同管理模式的原因,以及不同模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1知识和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关系 1.1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关系 知识和决策权在美日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中的分布差异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日本管理模式中的质量圈、参与管理等管理方式都强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企业的部分决策权下放到基层员工。而以美国为首的盎格鲁撒克逊管理模式则强调职业管理者的专业决策,通过决策和行动活动的分离,将决策权控制在职业经理人手中。为什么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会形成不同的决策权分布体系呢?Hayek (1945),Jensen和Meckling(1992)等人的研究表明,决策权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取决于组织以通用知识还是专门知识为战略重点,以及知识如何分布在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中。Hayek(1945)首先明确提出了经济效率取决于决策权威和对于决策起支撑作用的知识之间的匹配关系。他将知识分为科学知识和与特定地点和时间相关联的知识两种。人们一般认为科学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而实际上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知识表现为与特定时间和地点相关联的知识。与特定地点和时间相关联的知识本质上不能进入统计,并很难以统计的形式传送到任何集中的权威那里,因而决策者根本不会获得有关特定时间与地点环境的知识。 由于市场经济中大多数知识是无法传递的,因而保证知识和决策权匹配的惟一方法是进行决策权的分解,采用分权的方式,由各个生产组织单独决策。Jensen和Meckling(1992)进一步认为“尽管有关特定时空环境的知识不能被概括成统计数字,但它们却能被传送到决策机构中的其他位置。问题不在于知识能否被转移,而是以多大的代价转移以及是否值得转移”。由于组织的效率取决于知识与决策权的匹配,当知识与决策权不匹配或者知识对于决策权有价值时,保证两者的结合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种是将知识传递给有决策权的人,另一种是把决策权传递给拥有相关知识的人。一方面将知识传递给具有决策权的人的过程中,面临着由于劣质信息而导致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