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

精心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是吸收外来文学营养使之民族化﹑继承民族传统使之现代化的过程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近代中国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于这一文化背景下﹐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直接关系着现代文学的发展。现代文学在发展初期﹐为打破抱残守缺的国粹主义的思想统治﹐进行文学的彻底革新﹐曾对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潮﹑文学流派﹐包括各种文学形式﹑表现手法﹐作了全面介绍与广泛吸?中国现代)上

20代”文学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前后﹐进步文艺界又进行了长达10年之久的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在确认文艺的大众化方向的前提下﹐这次讨论涉及了文学语言的通俗化﹑旧形式的利用等问题。鲁迅所提出的必须“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以促进现代文学自身创造与发展的主张﹐即是这次讨论的理论成果。在创作实践上﹐则出现了鲁迅的《二心集》﹑《伪自由书》等杂文﹐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日出》﹐老舍的《骆驼祥子》﹐艾青的《大堰河﹐我的褓姆》等中外影响熔为一炉﹐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艺术个性的现代作品﹐标志着现代文学艺术上的日趋成熟。

左联时期为克服创作上的“欧化”现象﹐促进现代文学的民族化﹑群众化作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左联本身所带有的“五四”形式主义向“左”发展的成分﹐也妨碍它去彻底克服同是根源于形式主义的“欧化”倾向。

40年代﹐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现实突出了新文学运动与普通工农兵群众生活仍然存在着距离的矛盾﹐更为迫切地提出了文学民族化与群众化的历史要求。毛泽东在理论上首先明确提出必须“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创造“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并由此展开了关于民

)对“五

(第一部)

40年代在延安抗日根据地开始的戏曲改革运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到了新的发展﹔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大量传统戏曲剧目经过整理﹑改编﹐获得了新的生命﹐运\用传统戏曲形式反映现代新生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70年代中后期﹐在摆脱了思想与文化的10年禁锢之后﹐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和深入﹕不仅包括西方现代派在内的各种创作方法﹑流派﹑风格的作品广泛地介绍到中国﹐中国现代文学艺术也越来越为世界文坛和各国人民所关注。在现代文学面向世界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中一切好的内容和形式﹐溶化到本民族文艺的血液之中﹐以丰富和提高本民族的文艺﹐成为新时期作家艺术探索的重要课题。历史的发展正在纠正这种探索中出现的选择不慎和消化不力的现象﹐使之走上健康﹑积极的道路。与此同时﹐作家

在探索文学民族化道路时﹐较多地注意了深入开掘由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所决定﹐在民族文化长期熏陶下形成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描绘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民生活﹑风物习俗﹐在选择与吸收民族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创造民族风格时﹐也表现了多样化发展的特色﹐民族风格与个人风格得到了更好的结合与统一。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积极的思想斗争中向前发展的现代中国面临一个动荡的大变革的时代﹐处于这样历史时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呈现出不同阶级﹑不同趋向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潮纷然杂陈﹐彼此冲突而又互相影响与吸收的复杂面貌。这种情况决定了现代文学在尖锐激烈的斗争中取得自身

20

序言》)。如何对待小资产阶级作家﹑小资产阶级思想及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文学﹐对于现代文学﹐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现代文学史上的多次论争都与这一问题直接相关。曾经发生过否定或贬低小资产阶级作家和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文学的“左”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也有过混淆小资产阶级革命性与无产阶级革命性﹐放弃或削弱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右的偏差﹐这两种倾向都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消极影响。正是在纠正上述错误的过程中﹐无产阶级渐渐团结了大多数小资产阶级作家﹐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在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小资产阶级作家仍然作为可靠同盟军﹐与无产阶级作家一起组成了新中国的文艺大军。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发展﹐同时是在内部斗争中实现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内部斗争呈现着更加复杂的情况﹕既有在历史转折时期由于对客观形势认识的不同而产生的革命战略﹑策略问题的争论﹐更有为克服因对马列主义掌握的偏差而产生的革命幼稚病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这种革命幼稚病在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主要表现为思想上的教条主义﹐组织上的宗派主义﹑关门主义﹐以及忽视文学的艺术特征﹑否定艺术规律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坚持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展开必要的内部思想斗争﹐促进了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内部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实践日益密切的结合。

1949历

但一些争以及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考试(20)姓名:班级:默认班级成绩: 95.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鲁迅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集是()。(1.0分)1.0 分 A、 《朝花夕拾》 B、 《故事新编》 C、 《呐喊》 D、 《彷徨》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子夜》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1.0分)1.0 分 A、 喜剧大团圆格局 B、 时代感强烈 C、 零度写作 D、 语言风趣幽默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1.0分)1.0 分 A、 《祝福》 B、 《狂人日记》 C、 《伤逝》 D、 《风波》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雷雨》中最具“雷雨”性格的人物是()。(1.0分)0.0 分 A、 鲁侍萍 B、 周朴园

C、 繁漪 D、 四凤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51945年5月,《白毛女》第一次在()公演。(1.0分)1.0 分A、 北京 B、 上海 C、 延安 D、 南京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下列作品不属于赵树理的是()。(1.0分)0.0 分 A、 《小二黑结婚》 B、 《山乡巨变》 C、 《李有才板话》 D、 《李家庄的变迁》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 7《生死场》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 萧军 B、 骆宾基 C、 萧红 D、 端木蕻良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 胡适 B、 刘半农 C、 萧红 D、 瞿秋白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不包括()。(1.0分)1.0 分 A、 《春蚕》 B、 《九十九度中》 C、 《秋收》 D、 《残冬》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0 老舍创作的艺术成就,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1.0分)1.0 分 A、 对封建旧家庭制度的批判和控诉 B、 对北京文化和人文景观的出色描写 C、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 D、 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描写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1《<子夜>与国货年》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 胡适 B、 鲁迅 C、 瞿秋白 D、 陈独秀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2关于战国策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 战国策派是抗战期间兴起的一个以林同济、雷海宗、陈铨为中心的文化流派。B、 1940年,在昆明创办了《战国策》半月刊。 C、 战国策派曾在重庆《大公报》上开辟《战国》副刊,推崇尼采“超人哲学”D、 战国策派在北京创办了戏剧社,主演战国时期的王侯将相的故事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3赵树理的小说可以称为()。(1.0分)1.0 分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它选出来,并填在题中的括号里。错选或未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1895年,严复在(B)上发表著名文章《原强》,引述了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学说,阐述了“物竞天生,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思想。 A、《新民丛报》 B、《直报》 C、《吕言报》 D、《强学报》 2、裘廷梁于1897年在《苏报》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正式提出了(D)的口号。 A、“我手写我口” B、“打倒桐城妖孽” C、《定庵集》 D、“崇白话而废文言” 3、冯桂芬倡导散文改革的宣言是(B)一文。 A、《校邠庐抗议》 B、《复庄卫生书》 C、《定庵集》 D、《弢园文录外编》 4、梁启超于(B)年在日本东京创办我国第一个小说杂志《新小说》。 A、1987 B、1902 C、1900 D、1903 5、1911年,青年鲁迅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D)。 A、《狂人日记》 B、《呐喊》 C、《仿徨》 D、《怀旧》 6、梁启超倡导文学革新的理论核心是“新民说”,代表作是(A)。 A、《少年中国说》 B、《清代学术概论》 C、《夏威夷游记》 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7、黄小配的《五日风声》是一篇反映“辛亥广州起义”事件的报告文学,也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于(D)年5月在《南越报》上连载。 A、1919 B、1912 C、1910 D、1911 8、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期,处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甲午战争期间,几乎是与(C)运动同步发展的。 A、维新 B、新文化 C、洋务 D、资本主义民族民主革命 9、随着近代西方哲学思潮大量涌入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发生了全面的冲突和交汇,逐渐形成了以(A)为主线的中外思想杂糅的哲学氛围。 A、进化论 B、男女平权 C、阶级斗争 D、民主论 10、沐浴着“新世纪曙光”诞生的(C)杂志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鲁迅等人的文章。 A、《新小说》 B、《清议报》 C、《新青年》 D、《瀛寰志略》 11、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末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文艺批评家(A)。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康有为 D、章太炎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研究

1、在家道中落后,鲁迅“逃异地”“走异路”,()年,来到远离家乡的(),进了新式学堂,开始接受“西学”教育。 2、鲁迅二十年代出版的小说集()与(),以深广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为中国现代小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郭沫若的短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小说。 4、在茅盾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有一类作品是他体验了人生以后创作的,如();又一类作品,则是作家为了写小说而去体验人生,如()。 5、屠维岳是茅盾长篇小说()中的人物。 6、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包括()、()、《电》三个中篇。 7、1923年初,老舍在天津南开中学校刊上发表的短篇习作(),可以说是他的处女作。 8、1951年,老舍被北京市政府授予()的光荣称号。 9、沙子龙是老舍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0、《雷雨》中的()被认为是《雷雨》悲剧结构中最不和谐的一个音符。 11、沈从文于()年离开湘西,独自来到北京,开始了新的人生道路。 12、张天翼1928年11月写的(),标志着他的创作“走向新的路”。 13、赵树理的创作具有即时性、()和()的特征。 14、钱钟书创作的散文集有()。 15、1944年8月,张爱玲第一本小说集()出版。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8分) 1、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因接受了新思想而被家乡的群众视为异类、一个“吃洋教”的“新党”是() ①狂人②吕纬甫③魏连殳④涓生 2、()是反映封建科举制度吃人本质的小说。 ①《药》②《白光》③《明天》④《祝福》 3、()是属于鲁迅前期的杂文。 ①《二心集》②《热风》③《三闲集》④《花边文学》 4、郭沫若的诗剧《女神之再生》取材于神话故事() ①凤凰涅槃②天狗吃日③后裔射日④女娲补天 5、在郭沫若抗战时期的历史剧中,不是取材于战国时期史实的历史剧是() ①《屈原》②《南冠草》③《虎符》④《筑》 6、茅盾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创造》写于() ①作者1916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后不久 ②文学革命初期的1921年 ③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 ④大革命失败后的1928年 7、茅盾《子夜》刻画的“海上寓公”形象是() ①曾沧海②冯云卿③范博文④李玉亭 8、小说()被称为巴金的成名作。 ①《雾》②《可爱的人》③《家》④《灭亡》 9、巴金小说中的(),可以看作《家》中高克定型的延续和发展。 ①枚少爷②姚国栋③杨老三④周伯涛 10、()不属于老舍刻画的“理想国民”形象。 ①李景纯②赵子曰③马威④瑞全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精选范文)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脉络 中国的小说经历了一种从个人到大众,从庙堂到社会的锐变,小说不再成为人们消闲的工具,而是越来越成为反映社会现实,有益于民生的文学样式。这与五四以来的白话新文学的发展不无关系,正是白话文学的提倡,才使得人们从华丽辞藻,追求韵律的古典文学写作中解放出来,关注文学本身,关注“为人生”的文学,因此,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确在这很短的时间中,诞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一方面源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向前发展,为广大作家提供了广泛的创作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另外一方面新时期以来,对“人”自身的发觉,也为作家表现人生,挖掘人性,提供了很好的意识导向。 总之,以五四为开端,中国的现当代小说历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从最初的思想启蒙,到后来的战火硝烟,再到意识形态的强加,最后到了新时期这种百花齐放。中国现代小说积累了丰富了的作品与理论形态。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是自由精神普遍深入到情感领域的产物.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到五四达到高潮。

五四运动时期: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思潮发生分化.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低谷中探索,它大致沿着两条途径发展:①是由五四浪漫主义蜕化出30年代的田园牧歌型的浪漫主义,;再到40年代浪漫主义,一度回归文坛中心,新时期则再次复兴,不久它就整体性地消失在80年代中期涌起的现代主义潮流中了;②是与政治结缘,由革命浪漫主义蜕变为文革时期的伪浪漫主义。 30年代后半期:在国内政治生活中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在文学方面则要求左翼文艺界以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调整文艺路线,其中包括重新评价“五四”文学,评估浪漫主义的地位和作用,以拓展文艺的社会基础。这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是郭沫若 40年代: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思潮回归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它作为一种因素融入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代表是:胡风。还有一个以徐讠于、无名氏等为代表的“新浪漫派”,新浪漫派赞同创造社的文学观,坚持“情感表达的自由”,代表作有:徐讠于的《阿拉伯海的女神》。 30年代末到整个40年代:浪漫主义思潮从地域条件方面获得了回旋的空间。代表作家是:解放区的丁玲和孙犁,国统区的路翎。把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和“精神奴役的创伤”落实到创作中,转化成“人民底原始的强力”和流浪意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尔雅答案

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巴金 D、老舍 正确答案:B 2.《祝福》收录在()。 A、《呐喊》 B、《彷徨》 C、《而已集》 D、《坟》 正确答案:B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篇。() 正确答案:√ 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

B、《在酒楼上》 C、《伤逝》 D、《祝福》 正确答案:C 3.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4.《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5.《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C 2.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 A、《祝福》 B、《狂人日记》 C、《伤逝》 D、《风波》 正确答案:D 3.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正传》 C、《祝福》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1919~1949) 与戏剧、小说散文比较,中国新诗的80年发展是相对薄弱的。小说毕竟还有鲁迅、沈从文、巴金和老舍;戏剧有曹禺、老舍和高行健;这些作家都得到了世界的承认。而诗歌却缺少这样的人物。中国新诗面对两个难以超越的高峰: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一是西方自莎士比亚以来的诗歌成就。诗歌的存在必须有精粹成熟的民族语言,诗歌与语言联系最为紧密,而现代汉语才产生不到100年,用只发展了100年的尚处于年轻阶段的语言能写出成熟的诗歌来吗?中国新诗就它的超越对象来说是显得稚气了一些,但就其自身发展速度来说确是迅速的,而且是成绩斐然。 中国新诗只80年发展历程——现代文学的30年和当代文学的50年。 现代文学中的30年是新诗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A.第一个10年: 1.尝试中的新诗 胡适是“第一个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1920)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个别诗歌具备现代汉语抒情形式,大部分诗歌仍不能摆脱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同期诗人还有俞平伯(《冬夜》)、康白情(《草儿》)、沈尹默(《三弦》)、周作人(《小河》)、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等。 新诗的手法一是“白描”,二是比喻象征。这样早期的白话诗也分为两类,一是运用白描手法的客观写实倾向,一是托物寄兴的现代主义倾向。后者在传统诗歌里并不常见。 2.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郭沫若的《女神》(1921)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和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都在这本诗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湖畔派诗人”:汪敬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爱情诗合集《湖畔(1922)。 “小诗体”: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是形式上的半格律体,处处体现出艺术的节制,后来的闻一多与之相似。 3.新诗的规范化——新月派 如果说《女神》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的彻底破坏精神,冲决了传统诗词的格律,新月派则应需而生,它以`北京《晨报副刊》为阵地,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徽因、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主张“理性节制情感”,闻一多倡导新诗的格律化,提出诗歌的“三美”理论: 音乐美(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绘画美(中国诗画相通理论)、 建筑美(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红烛》、《死水》是他诗歌创作的集中体现。徐志摩是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飞动飘逸的诗情与对形式美追求相结合,使徐志摩总是抓住每首诗特有的“诗感”、“原动的诗意”,寻找相应的诗律。《志摩的诗》是在不断的实验与创造中寻求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4.早期象征派的诗歌 穆木天提出纯诗的概念,主张诗歌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诗的世界是潜在意识的世界”,诗是“内生命的反射”,“是内生活的真实的象征”。其次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说明是散文世界的东西。”李金发的《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是早期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之作。 B.第二个10年: 1.中国诗歌会 是左联领导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继承前一个十年蒋光慈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传统,殷夫为代表。特点:一是反映革命斗争和时代重大事件;二是强调诗歌的意识形态化,诗歌的主体并非诗人自己而是一个战斗集体;三是艺术表现上注重写实。这多少背离了诗歌的本质即个体生命情感的宣泄。 2.后期的新月派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纲要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纲要复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1、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线索; 2、现代文学产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 3、具体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阶段和特点 (一)内容思想 上编:第一个十年(五四文学·1917-1927):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思想。中编:第二个十年(左翼文学·1927-1937):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下编:第三个十年(抗战和解放文学·1937-1949):民族解放意识和人民解放意识,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 (二)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为主潮。 (三)代表作家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张爱玲、徐志摩、闻一多、丁玲、赵树理、戴望舒艾青、、萧红、艾芜、钱钟书、艾青、路翎、穆旦等。 考核题型分析

试题按能力层次分为三种,即识记性试题、领会和简单应用性试题、综合运用性试题. 命题一般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2分)、名词解释题(2题,每题4分)、简答题(3题,每题8分)、论述题(2题,每题14分)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陈独秀提出“三大主义”的《文学革命论》,发表在( A ) A.《新青年》 B.《新潮》 C.《小说月 报》 D.《现代评论》 2.《故事新编》是一部( A ) A.历史小说集 B.散文集 C.现代小说集 D.杂文集 3.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是( B ) A.郭沫若 B. 冯至 C. 徐志摩 D. 刘半农 4.在文学研究会作家中,作品具有浓郁异域色彩的作家是( D ) A.叶绍钧 B. 王统照 C. 王鲁彦 D. 许地山 5.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 C ) A.1917年1月 B.1917年2月 C.1918年5 月 D.1920年3月 6.认为诗仅仅是“个人灵感的记录”的诗人是( D ) A.冯至 B.汪静之 C.冰心 D.李金发 7.下列哪一组作品是田汉1920年代所作( B ) A.《获虎之夜》《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 B.《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新儿女英雄传》 C.《火之跳舞》《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 D.《新儿女英雄传》《火之跳舞》《风云儿女》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课后题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 1.1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 1.《祝福》收录在《彷徨》第一篇 2.《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 3.《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D A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C、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 D、以上都是 4.《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1.2鲁迅的《呐喊》《彷徨》(二):《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象 1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2华老栓是下列那篇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D 3《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V 4《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V 1.3鲁迅的《呐喊》《彷徨》(三):鲁迅小说的艺术格局和语言创新 1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了()结构。

A、草蛇灰线 B、双线交错 C、横截面 D、意识流 我的答案: C 2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 A、《故乡》 B、《阿Q正传》 C、《祝福》 D、《药》 我的答案: B 3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V 4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V 1.4 鲁迅的《呐喊》《彷徨》(四):鲁迅小说的风格构成 1有学者认为,()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A、《伤逝》 B、《阿Q正传》 C、《狂人日记》 D、《药》 我的答案:C 2鲁迅小说的风格是() A、剑拔弩张,忧愤深广 B、精粹警拔,自然朴实 C、横眉冷对,忧国忧民 D、怨愤满溢,哀嘶不止我的答案: B 3鲁迅小说完成了语言上的革命,小说的语言是纯粹的白话文。x 1.5 鲁迅的《呐喊》《彷徨》(五):爱情题材的小说 1《伤逝》收录在()。 A、《呐喊》 B、《彷徨》 C、《朝花夕拾》 D、《坟》我的答案: B 2子君和涓生是鲁迅哪一部小说的主人公?() A、《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考试2017年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考试(20) 成绩:95.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1.0分)1.0 分A、 《故乡》 B、 《阿Q正传》 C、 《祝福》 D、 《药》 我的答案:B 2下列不属于巴金爱情三部曲的作品是()。(1.0分)1.0 分A、 《雾》 B、 《雨》 C、 《电》 D、 《寒夜》 我的答案:D 3解放区小说的题材不包括()。(1.0分)1.0 分 A、 土地革命 B、 发展生产 C、 武装斗争 D、 文化革命 我的答案:D 4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少女的特点是()。(1.0分)1.0 分A、 热情奔放 B、 恬淡自守 C、 孤高自傲 D、 愚昧无知 我的答案:B

5《围城》的意义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是()。(1.0分)1.0 分A、 反思 B、 批判 C、 寻梦 D、 逃离 我的答案:C 6老舍市民文学的特点是()。(1.0分)1.0 分 A、 对封建旧制度的反叛 B、 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 C、 对阶级矛盾和社会现实的呈现 D、 对城市与人的关系的探讨 我的答案:D 7下列作品不属于赵树理的是()。(1.0分)1.0 分 A、 《小二黑结婚》 B、 《山乡巨变》 C、 《李有才板话》 D、 《李家庄的变迁》 我的答案:B 8下列不属于许地山的作品是()。(1.0分)1.0 分 A、 《命命鸟》 B、 《辍网劳蛛》 C、 《商人妇》 D、 《酒后》 我的答案:D 9鲁迅小说的风格是()。(1.0分)1.0 分 A、 剑拔弩张,忧愤深广 B、

精粹警拔,自然朴实 C、 横眉冷对,忧国忧民 D、 怨愤满溢,哀嘶不止 我的答案:B 10关于《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人物形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A、 莎菲追求真正的爱情,不屑以世俗的过日子为目标的婚姻观 B、 南洋留学归来的凌吉士是莎菲心向往之的理想人物 C、 莎菲追求独立的人格和爱 D、 莎菲认为家人对她的是盲目的 我的答案:B 11茅盾的农村三部曲不包括()。(1.0分)1.0 分 A、 《春蚕》 B、 《九十九度中》 C、 《秋收》 D、 《残冬》 我的答案:B 12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1.0分)1.0 分 A、 《药》 B、 《在酒楼上》 C、 《伤逝》 D、 《祝福》 我的答案:C 13关于巴金前期的创作,下列表述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 取材于青年生活,主角以知识分子为多。 B、 歌颂青春的美丽和成长,诅咒封建黑暗势力对青春的毁灭 C、 批判无政府主义倾向,对民主与自由持保守态度。 D、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流派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流派发展及其特点 一、问题小说 五四以后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充满青春气象的中国,而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而新文化运动又启蒙了中华民族,人们就开始思考怎样是健全的社会,理想的人生等问题。这些问题又迫使小说家去探索去回答。并且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尤其是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大量的欧洲、俄国的表现社会与人生的作品介绍到中国来。其思想令中国青年耳目一新,导致中国式的问题剧的风行,也直接推动了问题小说的创作。。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的流行,主要反映了大批知识青年的觉醒。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冰心,倪焕之,叶绍均等 二、乡土小说(田园抒情小说) 二十年代中期在鲁迅影响下出现的以文学研究会一些成员为主的‘乡土小说’派。”,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彦鲁、台静农等。 三、以蒋光慈为代表的革命小说派。 革命派小说是太阳社,创造社在1927年以后到三十年代初所形成的流派。当时,创造社的成员由艺术派转向革命派,郭沫若,成仿吾等投身实际革命工作,郁达夫却退出了创造社。太阳社的将光磁先与创造社成员合作,借创造社的刊物发表革命小说《少年漂泊者》,《鸭绿江上》等。1927年,他和孟超等结成太阳社,随后与创造社、共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作了一系列的革命文学小说。 四、新感觉派 三十年代初期形成的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

●《祝福》收录在(彷徨)。 ●《呐喊》、《彷徨》的取材与写作意向是: ●对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批判与揭露、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及提出改造国民性的 问题、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索。以上都是 ●《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共11篇。()√ ●《呐喊》、《彷徨》的底色和基调是忧愤深广。 ●《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 ●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鲁迅写作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是《伤逝》。 ●华老栓是《药》里面的主人公。 ●《药》采用了双线交错的结构,直指国民劣根性。()√ ●《狂人日记》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揭露。 ●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风波》。 ●下列选项中采取仿传记体形式的是()B、《阿Q正传》。 ●从结构上看,《呐喊》、《彷徨》有三分之二均采用横截面结构。 ●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甚高,认为《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伪饰。 ●鲁迅的小说创作是清醒的开放型现实主义。 ●有学者认为,《狂人日记》是一篇类诗体、寓言体小说。 ●鲁迅小说的风格是精粹警拔、自然朴实。 ●鲁迅小说完成了语言上的革命,小说的语言是纯粹的白话文。错误 ●《伤逝》收录在彷徨B。 ●精神胜利法来源于鲁迅塑造的哪一位人物?()A、阿Q ●子君和涓生是鲁迅小说《伤逝》中的人物。 ●《阿Q正传》带有“漫画式”特点。 ●《阿Q正传》是对封建社会造成的精神上麻木的讽刺和批判。 ●下列作家不属于创造社的是()。D 周作人 ●问题小说的特点是()。B理性化 ●成仿吾、田汉、郁达夫属于创造社,周作人不属于。 ●《超人》、《寄小读者》、《繁星》属于冰心的作品,《雅舍小品》不属于。 ●冰心小说的结构较为单一,但语言非常清丽、婉约。 ●下列不属于叶圣的作品是(B)。A、《多收了三五斗》B、《狗日的粮食》C、《先生在难中》 D、《倪焕之》 ●下列不属于许地山的作品是(D)。A、《命命鸟》B、《辍网劳蛛》C、《商人D、《酒后》●庐隐的代表作是()。B、《海滨故人》 ●与许地山审视现实的写作相比,叶圣的创作深受影响,体现了一种禅悟。错误 ●叶圣的创作理念深受俄国作家契科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 ●废名的作品是(A)。A、《竹林的故事》B、《南行记》C、《春桃》D、《酒后》 ●乡土小说代表作家不包括(D)。A、台静农B、许杰C、王鲁彦D、郁达夫 ●乡土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 域风格的农村。 ●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不包括(D)。A、对时代病的描写B、塑造了零余者的形象C、采 取自叙传的形式D、具有复调小说多元视角杂糅的特点 ●郁达夫的代表作是(A)。A、《沉沦》B、《茶馆》C、《尝试集》D、《守岁》 ●鲁迅认为创造社作家都是文学专业出身,才子气过重。错误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纲要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纲要 复习方法及注意事项 1、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线索; 2、现代文学产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 3、具体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阶段和特点 (一)内容思想 上编:第一个十年(五四文学? 1917—1927):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思想。中编:第二个十年(左翼文学? 1927—1937):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下编:第三个十 年(抗战和解放文学? 1937 —1949):民族解放意识和人民解放意识,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 (二)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为主潮。 (三)代表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张爱玲、徐志摩、闻一多、丁玲、赵树理、戴望舒艾青、、萧红、艾芜、钱钟书、艾青、路翎、穆旦等。 考核题型分析 试题按能力层次分为三种,即识记性试题、领会和简单应用性试题、综合运用性试题. 命题一般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 分)、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2分)、名词解释题(2题,每题4 分)、简答题(3题,每题8分)、论述题(2 题,每题 14分)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陈独秀提出“三大主义”的《文学革命论》,发表在(A ) A.《新青年》 B.《新潮》 C.《小说月报》 D.《现代评论》

2. 《故事新编》是一部( A ) A. 历史小说集 B.散文集 C.现代小说集 D.杂文集 3. 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是( B ) A. 郭沫若 B. 冯至 C. 徐志摩 D. 刘半农 4. 在文学研究会作家中,作品具有浓郁异域色彩的作家是( D ) A. 叶绍钧 B. 王统照 C. 王鲁彦 D. 许地山 5. 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 C ) A . 1917年1月 年2月 年5月 年3月 6. 认为诗仅仅是“个人灵感的记录”的诗人是( D ) A. 冯至 B. 汪静之 C. 冰心 D. 李金发 7. 下列哪一组作品是田汉 1920 年代所作( B ) A. 《获虎之夜》《咖啡店之一夜》 《名优之死》 B. 《咖啡店之一夜》 《名优之死》新儿女英雄传》 C. 《火之跳舞》《咖啡店之一夜》 《名优之死》 D. 《新儿女英雄传》 《火之跳舞》《风云儿女》 8. 中国新文学史上“多余人”形象是( A ) A. 《家》中的觉新 B. 《灭亡》中的杜大心 C . 《寒夜》中的汪文宣 D . 《家》中的觉慧 9. 老舍执教于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时创作作品有( A ) A. 《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 B.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C. 《月牙儿》、《微神》、《断魂枪》 D. 《残雾》、《张自忠》、《面子问题》 10. 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观念与创作倾向是 A. 表现社会主义的理想 C. 表现阶级斗争与社会矛盾 D. 表现理想的“人性” 11. 郁达夫 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 C ) A. 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 性苦闷的情绪 C. 命的思想 12. 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 B ) 1 3.萧涧秋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于( A ) A. 柔石的《二 月》 B. 蒋光慈的《短裤党》 A.《踪迹 》 B. 《毁灭》 C. 火把》 D. ( D ) B. 表现农民的命运与前途 隐逸的思想 D. 追求革 C. 丁玲的《梦珂》 D. 艾芜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它是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现实生活为土壤的,与时代紧密相连。它一方面继承、发扬了我国民族文学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又借鉴、吸取了世界文学潮流中的丰富营养,在中外文学的交融中,以现实主义为主流,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进一步走向民族化、大众化,走向更高、更完善的艺术境界。当代文学有以下特色: 一、文学与时代的密切联系。 这一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总体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中国当代文学无论经过什么样的历史波折,无论文艺方向的提法有什么不同,也无论党对文艺方针怎样调整,其社会主义总方向的实质始终是鲜明的。 二、由一元到多元的文学格局 中国当代文学向前发展,由一元走向多元格局。除了创作实践、理论探讨领域,当代文学思潮多元化体现得更为鲜明。当代文学观念、文学价值的嬗变,借鉴、探索迭起,风格、流派争妍,文坛空前的活跃,呈现多元、开放的格局。 三、探索与困惑并存 文学随时代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文化差异和文化矛盾逐渐展示出来。当代文学的主要冲突从80年代针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提倡文学独立,更多地转移到如今文学创作与商业操作之间的冲突上来。在市场体制下,纯文学与通俗文学都无法离开出版运作和文化消费市场的选择。知识分子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和位置趋向“边缘化”,他们开始对自身的价值、曾经持有的文化观念产生怀疑。因而,90年代以来在文学表现的内容中,乐观情绪受到很大的削弱,犹豫困惑、批判反省的基调得到凸现,形成了一个探索与困惑并存的重要特点。 灵魂的还乡——论苏童的小说《米》

在苏童早期的“枫杨村的故事系列”的小说《1934年的逃亡》、《飞越我的枫杨村故乡》、《逃》等作品中, 有大量的关于人们逃离故乡去城市谋生的描述,这是苏童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小说创作的一个母题。小说中笼罩着的是逃亡者对自己生生不已,魂牵梦绕故乡的追忆缅怀和强烈的归乡心绪,使人难以忘怀。逃亡者虽以不同的方式逃离乡村进入城市,却以相同的心态寻找归乡之路,踏上归乡之途。在《1934年的逃亡》中,苏童借“叙述人”之口倾诉了逃亡者的心曲“我的枫杨树老家沉没多年\我们逃亡到此便是流浪的黑鱼\回忆的路途永远迷失。”这是枫杨树人的迷惘、惆怅在字里行间渐渐跳越,激荡;留给人不尽的遐思。我们可以说这些小说是逃亡者在城市异乡向故乡的一次次的眺望。 长篇小说《米》即是通过一个极富传奇性的故事, 描述了枫杨树人的精神在异乡城市的流浪,表现他们的存在与虚无,现实与梦想,罪恶与救赎。小说包含着深刻的生命哲理和丰厚的文化内涵,苏童从容不迫的叙述让人们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很明显,这部《米》的内涵,主题表现已不同于他以往的原乡小说的叙事抒情形态。小说既没有缅怀故乡风物的纯朴固陋,也没有追忆少年往事的真率和灿烂多姿,乡里的奇情异事,而是一改过去荡气回肠,柔美沉溺的叙述美学风格,在对城市之俗之恶的大加铺陈中,绵亘着对故乡往事凄惨沉痛的回忆;或关于贫穷,饥馑,洪荒,或关于漂泊无定,或面对时移往事灵魂深处的悲凉感伤,或丧失生命之根的内在隐患。我认为,在这里,原乡题旨和小说的传奇性故事本身一样,仅构成了小说的表层形态,它的深层意蕴则是小说对人的命运、存在问题颇具文化、哲学意味的思考。 在沾染难以治愈的性病之后,五龙做过一次认真的反思:也许他会在暗病的折磨下丢失整个生命,他冷静地寻找他不可饶恕的错误,他发现他的心灵深处始终仇视着这个城市生活。但他的肉体却在向他们靠拢、接近,千百种诱惑难以抵挡,他并非被女人贻害,而是被一种生活的欲望和梦想所害。于是,五龙遭受阿保之子报玉的残害后对城市彻底绝望。实际上,苏童写作小说《米》的初衷以及文本本身展现的意旨并不在于对寻根意义的探询,而是着力地表现人对无限漂泊的恐惧和客居异乡异地灵魂的无定。灵魂最终的归属离不开故乡的土地和“元气”,因此,晚年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答案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小二黑结婚》的故事原型是()。1.0 分 A、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B、岳冬至事件 C、郝桂女从军 D、小裁缝事件 我的答案:B 2巴金晚年创作的充满忏悔精神的作品是()。1.0 分 A、《随想录》 B、《管锥篇》 C、《语丝》 D、《朝花夕拾》 我的答案:A

3关于赵树理小说特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赵树理小说的结构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具有完整性,讲故事有头有尾。 B、赵树理善于将描写融化于叙述之中。 C、赵树理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均有突破,有不同于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的素质。 D、赵树理的小说不足之处在于不注重时效性,没有真正融入农民生活。 我的答案:D 4关于巴金小说的评述,下列选项错误是()。1.0 分 A、《雾》重在展现如雾一般软弱、犹豫的性格。 B、《雨》充满了阴郁气氛,描写爱情的比重较大。 C、《寒夜》中批判了无政府主义倾向,塑造了多余人形象。 D、《电》写的相对明朗,有无政府主义行动的影子,富于戏剧性。我的答案:C

5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1.0 分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故乡》 我的答案:A 6子君和涓生是鲁迅哪一部小说的主人公?()1.0 分 A、《狂人日记》 B、《风波》 C、《祝福》 D、《伤逝》 我的答案:D 7曹禺的《雷雨》中,序幕和尾声的作用是()。1.0 分A、塑造人物

B、间离效果 C、制造悬疑 D、前后照应 我的答案:B 8下列选项中采取独幕剧方式的是()。1.0 分 A、《祝福》 B、《狂人日记》 C、《伤逝》 D、《风波》 我的答案:D 9沈从文在《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这篇文章中谈到了三个女性,其中不包括()。1.0 分 A、丁玲 B、张兆和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脉络特征以及价值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脉络特征以及价值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程,它是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现实生活为土壤的,与时代紧密相连。它一方面继承、发扬了我国民族文学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又借鉴、吸取了世界文学潮流中的丰富营养,在中外文学的交融中,以现实主义为主流,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进一步走向民族化、大众化,走向更高、更完善的艺术境界。现当代文学有以下特色: 一、文学与时代的密切联系。这一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总体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无论经过什么样的历史波折,无论文艺方向的提法有什么不同,也无论党对文艺方针怎样调整,其社会主义总方向的实质始终是鲜明的。 二、由一元到多元的文学格局 中国现当代文学向前发展,由一元走向多元格局。除了创作实践、理论探讨领域,当代文学思潮多元化体现得更为鲜明。当代文学观念、文学价值的嬗变,借鉴、探索迭起,风格、流派争妍,文坛空前的活跃,呈现多元、开放的格局。 三、探索与困惑并存 文学随时代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文化差异和文化矛盾逐渐展示出来。现当代文学的主要冲突从80年代针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提倡文学独立,更多地转移到如今文学创作与商业操作之间的冲突上来。在市场体制下,纯文学与通俗文学都无法离开出版运作和文化消费市场的选择。知识分子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和位置趋向“边缘化”,他们开始对自身的价值、曾经持有的文化观念产生怀疑。因而,90年代以来在文学表现的内容中,乐观情绪受到很大的削弱,犹豫困惑、批判反省的基调得到凸现,形成了一个探索与困惑并存的重要特点。 同时随着新中国成立带来的巨大历史变革,人民当家作主、创造历史的自觉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新中国的作家坚持真实地、历史地、在现实的变革和发展中反映生活,自觉地把革命现实主义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最根本的创作原则与方法。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在50、60年代逐渐形成了代表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学的主导性风格与特征,即注重题材与主题的重大性与时代性,自觉追求具有“巨大的思想深度” 与“广阔的历史内容”的史诗性,对民族性格进行具有历史的纵深度的开掘,创造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以及从历史进程中所汲取的昂奋的战斗精神。思想上艺术上的这些特点,在《红旗谱》、《创业史》、《红岩》、《茶馆》等优秀作品中,都表现得相当鲜明和突出。尽管这一时期的文学在多样性发展上有所不足,并存在着粉饰现实的偏差,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及时代特色的主导性风格的初步形成,无疑表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日见成熟的趋向。 “文化大革命”中政治生活的逆转,人为地遏止了正在发展着的上述文学趋势,粉饰与歪曲现实的文学逆流却获得恶性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经过拨乱反正的艰苦努力,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获得了恢复与发展,以题材的广阔性、揭露生活矛盾的深刻性与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构成了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文学的批判功能与歌颂功能得到了辩证的统一;作家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揭露与鞭挞阻碍民族振兴的腐败和消极的事物和现象,歌颂和赞美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伟大事业中新的思想感情和新的人物。 作家倾心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努力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写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与独特性,在历史的纵深运动中揭示人物思想性格形成的根源及发展趋向;乔光朴(蒋子龙《乔厂长上任》)、陈奂生(高晓声《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陆文婷(谌容《人到中年》)等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就显示出了作家们的这种追求,表现了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化。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要求: 1、历史分期与各时期的总体特点; 2、各时期的主要文学现象和文学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室 教学过程: ★一、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历史分期 P1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 借用钱理群的话说:现代文学“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指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所发生发展的历史。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 最新的分法,是用“三个十年”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十年:五四时期,1917—1927年(20年代)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30年代)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40年代) 二、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一)前五四文学时期 1898年戊戌变法:梁启超、康有为 梁启超:创办《清议报》,开始“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严复:翻译英国赫胥黎《天演论》,宣传达尔文的进化论; 林纾:开拓“汉译小说”,翻译了近180种西方名著。 (二)新文化运动 P3 序幕: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新青年》 主要内容:“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打倒孔家店”,是思想革命

和文学革命的统一。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三)文学革命的兴起及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1、文学革命的兴起及其原因 1917年1月1日,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同年2月1日,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在胡、陈旗帜下,钱玄同、刘半农等也纷纷撰文表示支持和赞同,并不断补充和丰富文学革命的内容,一场破旧立新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坛上逐步兴起。 文学革命兴起的原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外国文学的启蒙和影响。 2、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主张的评价 ①胡适的文学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着开创性的作用。关于文学内容、社会作用的重视与提倡,所持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对控制当时文坛的陈腐的封建旧文学,形成了很大冲击。特别是白话文学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现代化变迁。但主张多为形式上的点滴改良,且有较大的妥协性。 ②陈独秀的文学主张从彻底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立场出发,不仅反对旧文学的语言形式,更反对旧文学的反动思想内容,从而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主张文学革命的态度较之胡适,也要坚决和激进的多。但在否定了封建旧文学后,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回答却欠具体。从西方汲取来的文学观念,本身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混乱。 ▲3、文学革命的实质 (1)文学语言的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的“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2)文学观念的革命P4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