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50题

语言学概论50题
语言学概论50题

语言学50题

1.动物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动物语言的表现是现场的刺激引起的,所能传递的信息种类有限,可以列举。动物每次表现都是用浑然一体的叫喊或动作表示一定的意思,没法拆卸成单位,另行组装。是一种简单粗疏的工具。

2.从功能、构造、习得三方面论述人类语言的特点。

功能开放,人类语言是开放的系统,能够传达的信息无限的丰富。构造灵巧,人类语言具有远非动物语言所能企及的合理、灵巧的构造。它由两层组成,一是语音层,一是符号层。习得,人类的语音都要经过传授才能习得。

3.试述语音的任意性、离散性和层级性。

①任意性,如果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不是任意的,必须有道理可说的,那么只有两类事物能用自然的声音表达,一类是事物本身所发出的声音,一类是自发的激情。那么就有极大多数事物不能用声音描绘。所以,只有任意性才能保证任何事物都能用语音来表达。

②离散性,指每个单位有独立的存在,彼此不相混淆。人类语言的各个层级由一个个离散的单位组成,保证了单位的自由拆装,而且可以使组装成的上一级单位内涵分明,便于从成分断定整体。

③层级性,语言不分层级就没有条理,语言划分了层级,就可以用较少的单位有规划地组成数量上扩大许多倍的上一级单位,逐渐递增,从几十个单位三次翻番而达到无穷多的句子。

4、幼儿习得语言会经过哪些共同阶段?针对幼儿学话的机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提出过哪些假说?幼儿学话和成人学习外语,谁效果更好?为什么?

共同阶段有:1、咿呀期2、独词句阶段3、双词句阶段4、电报体阶段5、接近成人阶段

成人学外语,条件比幼儿更优越。但是结果不如幼儿。

幼儿学的是说话的规则,儿童花在学话上的时间相当多,父母耐心的教导。本族的只是对于成人学习固然有参照作用,但更多是不利的。

5.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它们区别与联系。

瑞士学家索绪尔《语言学教程》索绪尔把语言定义为潜存在某一社会集团全体成员大脑中的语言体系,而言语则是每一个社会集团个体成员个人意志和智能的行为,只有语言才是语言学的唯一研究对象。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从属的和偶然的,语言和言语互相依存,语言即是言语的工具,有事言语的产物。

6.语言作为一种符号有什么特点?

①符号作为事物的标记,具有约定性。所谓约定,或者由某些人规定,或者是社会习惯。

②符号是语言里的单位,语言里除了单位还有规则,语言形成的规则也有任意性,任意性是指允许各个民族对自己语言的各个环节作出自己的安排,所以语言具有民族性的特点。与任意性相对的是象似性,也叫临摹性。所谓象似性是说语言符号的能指(形式)与所指(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可论证的,有理据的;以及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语言结构直接反映经验结构。

③线条性,当符号和符号组合,形成更大的单位时,只能在一条线上伸展,不能在两维的面上或三维的立体空间摆开。再则,说话中符号的组合是有层次的。

8.语言有什么功能?

①交际功能

②思维与认知功能

③美学功能

社会语言学

人类语言学

地理语言学

心里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

数理语言学

实验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10.简要说明信息的交流过程,语言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信息的交流大体上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说话人为了表达某一信息,首先需要在语言中寻找有关的词语,按照规则编排起来,对信息进行编码;然后通过发音发送出去,经过空气的传递,达到听话人一方。听话人接收以后,进行解码,还原为信息,理解其内容。作为信息的载体,语言自始至终参与全过程,它还可以转换成文字、图形、数字、冲脉等代码形式,参与这一过程。其中编码和解码是两个根本环节,语言是信息的载体。

11.什么是语言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

①基础研究是对语言的基本构造、基本性质所进行的研究。

②语言学的应用研究统称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运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研究的成果,阐明、解决其他领域中的语言问题,把语言学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

12.如何理解语言单位的对立性差异和非对立性差异?语言单位的切分和归并的标准是什么?

①所谓“对立”指的是需要判明的单位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出现时能够区别意义,这时它们应该属于不同的单位。所谓“不对立”有两种情况,一是可以

在上下文出现,但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二是“互补”。

②标准:切分需要标准,这种标准必须真正有助于对结构规律的描写解释,这也需要通过归并的检验才能得到确认,因此归并又是衡量切分是否正确的手段。

13.举例说明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是组成结构的词之间的关系;聚合关系是有同样的组合能力的词之间的关系。“买书、看书,写书”,“看,写”放在“买”的位置上,说明它们也有与“买”一样的组合能力。把“书”取下来,安上“菜,鞋”都行,于是它们与书形成了一个聚合。

语言单位的聚合关系

组合体中的各个单位往往可以被其他单位替换,这些可以通过联想、进行类比形成的语言单位间相互替换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14.语音的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质

元音和辅音最大区别是什么?

①在共鸣腔是否受阻碍

②肌肉是否均衡紧张

③气流缓急

④有无噪音

舌面元音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舌位的前后。②舌位的高低。③唇形的圆展。

15.举出国际音标的八个标准元音并描写它们的发音特征。(舌位前后、高低、是否圆唇)

【i】前元音、非圆唇音、高元音

【e】前元音、非圆唇音、半高元音

【ε】前元音、非圆唇音、半低音

【a】前元音、非圆唇音、低元音

【u】后元音、圆唇元音、高元音

【o】后元音、圆唇元音、半高元音

【?】后元音、圆唇元音、半低元音

【ɑ】后元音、圆唇元音、低元音

16.按发音部位,辅音可以分成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按发音部位可以分为双唇音【p】[m]、唇齿音[f][v]、齿间音、舌尖齿龈音、舌尖硬腭音、舌叶硬腭音、舌面硬腭音、舌根软腭音、小舌音、声门音。

17.按发音方法,辅音可以分成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按发音方法,辅音可以分为:①塞音:【p】【t】,擦音【f】【s】,塞擦音【ts】【ts】【t 】等;②鼻音:【m】【n】【?】;③边音:【l】;④闪音:【】;⑤颤音:【r】【R】;

⑥半元音:【j】【w】。

18.什么是音位?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原则有哪些?举例说明。

(1)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通过语素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2)①对立,划分不同的音位。例如,“你,哪”可显示不同音节。②不对立,a自由分布,音位的自由变体,例如‘破屁’.b互补分布,语音不相似对应不同音位,语音相似对应条件变体。

19.什么是音位变体?举例说明汉语普通话/a/音位的变体。

(1)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成员是该音位的不同变体,有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两种。

(2)/ɑ/音位是从【a】【A】【ɑ】【ε】等音素中归并出来的,这【a】【A】【ɑ】【ε】便是【ɑ】音位的变体。

条件变体:同一音位的各个变体如果有互补关系这些变体便是条件变体。

自由变体:同一音位中的两个或几个变体可以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下出现,但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这样的变体便是自由变体。

20.举例说明语言中的超音质音位。

不是从音质角度划分的音位都是超音质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英语里content 意义不同便是靠重音位置的变化表现出来的。(重位或势位),现代汉语,调位是由音高决定的,所以也是超音质音位。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个调位阴阳上去。它们还可以有变体,上声从调值来看,有214、211、35等变体,去声有51、53。

21音节和音节结构。

音节是发音时肌肉一次紧张形成的语音片段。音节是语音结构上的最小单位。音位可以组合成音节。

结构有:a领音(啊,衣).b起音+领音(大,地).c领音+收音(安,因)d.起音+领音+收音(班)

22.举例说明语流音变现象。

语流音变:说话是音位和音位之间能够相互影响而是前音或后音发生某种变化,这种变化叫语流音变,也叫联音音变。

表现在:①同化:如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山门”【s an55m?n35】读作【s am55m?n35】;

②异化:如俄语的6Om6a(炸弹)在俗语中读作6OH6a,其中双唇

M被后面的双唇音异化为舌尖齿龈音H;

③弱化:如“哥哥”由【】变为【】,第二个“哥”声调

和韵母都弱化;

④加音:如“美啊”读成【】,增【i】音,【A】因同化移前成【a】;

⑤脱落:如“豆腐”【】中最后一音节中的【U】因弱化而脱落,

读成【】⑥换位:如有北京人把“言语”【】说成【】,

【y】同【i】的位置互换。

23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即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并列式土地人民联合短语

偏正式天气温度偏正短语

述宾式染色取巧述宾短语

述补式说穿改善述补短语

主谓式自立月食主谓短语

说明如何划分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

一个语言单位如果加上一定的语调等条件可以独立成为句子,可以单说的是自由语素,否则是粘着语素。

所有的自由语素都是词,但词不一定都是自由形式,大多数虚词都是粘着语素。现代普通话里的自由语素:马牛羊鸡、葡萄、怕、好。粘着语素:泽众非师炽民烈。

24.什么叫语法手段?常见的。说明。

语法是词的构成、变化和组合规则的总和。变化和组合规则中表现的形式可以归纳为若干类型,这就是语法手段。常见的语法手段有10种:①词序(“修好了场地”与“场地修好了”)。②虚词(把、被)。③构形后缀(book与books)。

④内部屈折(是靠词根中元音或辅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语法意义的手段,如foot 与feet)。⑤重音⑥声调(好)。⑦重叠(漂亮与漂漂亮亮)。⑧语调⑨异根法(good 和better)⑩零形态(一种语言可以用某种语法手段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也可以不采用任何语法手段来表示没有该种语法意义,这样用与不用也可以形成对立,这时把不用语法手段的形式叫做“零形态”例如英语复数名词要加S,但其单数形式却没有形态变化。这时我们就可以说它的语法形式是零形态。)

25语法范畴。

是把语法意义概括起来的更大的类型。常见的类型有:①数(表现出来的事物的数量,一般分单数与复数:我与我们。)②格(英语中I主格my属格me受事格)③性(阴阳中性)④人称(表明词所属的人或事物是说话人还是说话的对

象,或是说话涉及的第三者(我你他)⑤时(是属于动词的范围,表明句子中谈到的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与说话时间的相互关系。现在时过去时)⑥体(表示动作进行的持续与否的状态。了着过)

26划分词类的标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

标准是意义标准,形态标准和结合能力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结合能力标准。因为对于形态不丰富或不足以作为划分的标准的语言,划分词类便主要靠词与词的结合能力。这种结合能力一般包括词在句子中作什么成分,能够同哪类词结合或者不能同哪类词结合等。

语法形态类型:词根语、黏着语、屈折语、编插语

27.词义的发展模式

原生义:可能通指一大类事物的全体,而其直接派生义则专指这一类事物中的一种或一个。概括事物也可能原来只专指某一种或某一个个别事物。

派生义:则扩大至通指这一类事物的全体。

词义的关系:相同关系、相反关系、包含被包含关系

28、什么是义素?如何进行义素分析?

义素是构成词义的基本要素。将义素能将词汇聚于其下的“汇聚力”所形成的域,看成一个场,称为“语义场”。每一个义素都能成为一个语义场,如按人、物体、时间、空间、性质等来分析词义,就称义素分析法。

29、句子产生歧义的原因:词汇因素:①词形同而词性不同(锁)②词形同而词义不同(倒茶)。

语法因素:③词跟短语同形(开关)④层次可作多种切分(某区北部)⑤句子成分可作多种分析(写好书)

语义因素:⑥施受同形(鸡不吃了)⑦领属关系与非领属关系同形(他的画很好)。

30.如何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歧义?试举例说明。

松花江的洪水终于退下去一米多了。

31.词义之间有哪些关系?

词义之间的关系分为:相同关系、相反关系、包含被包含关系、离散关系、类比关系

32.施为性行为:表态性的施为性行为,如许诺、警告、威胁

宣告性的施为性行为,如宣判、宣告、通知、通告

指使性的施为性行为,如指示、建议、请求、要求

表情性的施为性行为,如祝贺、感谢、埋怨、赞叹

33.什么是地域方言?地域变异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社会人口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因此任何一种语言也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在每一个语言地域分布的不同部分,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变异,不同于其他亲属方言。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成为方言,又称地域方言,是共同语的地域变体。

地域变异表现为地域方言,包括次方言,与之相对的有共同语和规范语。(注意:地域方言的主要表现:1、语音和一般词语方面。2、词汇方面,表现为同一意义用不同词语表示。3、语法上,表现在词序、虚词等方面。)

34.什么是社会方言?语言的社会变异包括哪些变异?

社会方言指的是在一个语言团体某一群体或者某一阶层内通用的词语。

语言的社会变异包括阶层变异和行业变异、性别变异和年龄变异、种族变异和民族变异。

35.什么是语言的功能变异?

说话人在具体场合下,言语因谈话目的、对象的不同也会产生变异。这种由于谈话场合的不同而产生的语言特点,综合起来就叫语言的功能变体或变异。

书面语体和口语的联系与区别

书面语体通常是指经过一定修饰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而形成的语体。书面语以口头语为基础,但是与口头语又有明显差别。书面语没有口头语那种用声音做媒介而伴随因素,没有那些丰富多彩的语气语调,书面语只有采取复杂的句子结构,没、精心选择的词语、恰当的篇章结构来弥补它的不足。由于书面语可以保存和传递,还可以字斟句酌地力求准确,它的功能就与口头语有所区别。

37、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来的。

合作原则的基本点是,交际双方为使交际能顺利进行下去,,双方必须合作。

准则是:①量的准则:所说的话提供的信息要与交际的目的相适应,既不超出也不少于交际目的的需要。(信息适量);

②质的准则:所说的话是真实的。(信息真实);

③相关准则:所说的话同对方的话题相关联。(话题相关);

④方式准则:说话简明清楚。(简明清楚)。

38、会话含义是如何产生的?

①关于量的准则:量是指信息量。违反可以从两个方面:少给信息和多给信息。

②关于质的准则,要求信息真确,不说假话和反话。故意违反质的准则就是故意说假话;用暗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段来说话,有时也是故意违反质的准则。

③关于相关准则:故意违反这个就是故意说些不切题的话,避开某一话题。④关于方式准则:故意违反方式准则,包括用歧义句、用语义含糊的说法、说得罗嗦冗长等。

39、论证语境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

A:一是限定作用。在一定的语境下,言语片段的选择是有限定的。(他昨天来过这里)

二是调节作用。语境对言语片段的调节作用,常常表现为对言语策略的调节。

在不同的环境人们可能采用不同的言语策略。

三是生成作用。有些言语片段的意义,要在语境的参与下才能获得交际时的

施为意义;否则字面上意义同实际含义是无法沟通的。(送信的刚来过)

四是确定作用。表现为对言语片段的确切含义作出判断和选择。(手势、上下文、讲话的时间地点)

五是补足作用。常常表现为可以对句子的省略部分给予补足。句子的省略,其实也是受语境制约的,通常可以补足。

40.什么是语言使用中的“不虞现象”?

A:不虞现象,就是始料不及的现象。语言使用中的不虞现象,就是在运用语言时发生了原来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虞现象表现为语义层(常由歧义引起)和语用层。

41.语言演变的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42语言演变的规律有什么特点?

①条件性,语言演变的规律,要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

②时间性,只在一段时期内起作用,在某个历史时期内起作用的语言规律,到

了另一个时期,即使处于同样的条件下,也不会遵循原来的规律发生语音变化。

③地域性,语音演变只在一定的地域内进行,在甲地发生的音变不一定在乙地也同样发生。

43词义演变的途径和结果。

途径有三:引申、“吞并”和组合能力的改变。

引申是以本义为基础,派生出与本义有关联的新的意义。引申分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直接引申是本义直接派生出新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再引申。比喻是词义引申常用的一种方式。

演变的结果:①义项的增减(兵)②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菜、子、涕)③词语感情色彩的转移。(升格、降格)

44.词汇演变的内容?

一新词的产生。①是利用已有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创造新词。②是旧词新用。(时髦)

③是词义分化。(叉)④是借词。

二是旧词的消亡。(豜)。三是词语的替换,即“事物改名”。(德谟克拉西改为民主)

45说明汉语中借词种类。

①意译词。是利用本族语言原有的构词材料(词根词缀)和构词规则构成新词创造新词语,去表达外来事物。例如,“火”与“柴”构成新词“火柴”表示一种新的取火物品。

②仿译词,是指“马力”“蜜月”之类的词。“马力”是“horsepower”逐词素的意译。

③音译加意译,一部分音译,一部分意。例如冰激凌借自英语“ice cream”.

46.什么是“皮钦语”和“混合语”?

皮软语是在某些与外族人接触较多的地区(如通商口岸或国境接界的地方),因语言间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现象。

混合语是creole(克里奥尔)的意译,实际上也是一种“皮软语”,所不同的是,“皮软语”只是在特定场合,做临的语言时的交际工具,在言语社团内部仍然使用本民族(母语);混合语则是皮软语的升格,变成某一地区人民的母语,是同别的语言一样完备的交际工具,有的还有书面形式。

47.什么是亲属语言?什么是语言的谱系分类?

1、亲属语言是从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若干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

2、根据语言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

48: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由字或者字母及其书写(或拼写)组合规则体系组成的。文字是语言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作用:1文字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扩大其作用。2是文字并不只是消极的充当记录语言的工具,而且能积极地促使人类的思维更加精确,促进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的发展。3是文字是学习语言的工具,通过文字可以学习古代语言和外语。

49.文字三要素是什么?

音形义是文字的三要素

语言文字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音、形、义。音即读音,每个字都有一定的读音。同时以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则形成了文字。无论是声音还是符号,都要表达一定的意义,这就是义。全面研究这三者的关系是语言学家的职责,我们研究文学主要是书面的文本,所以我们在这里只论及文字的形与义,侧重点是义,兼及字形,音则阙如。

50.从文字能够记录语言并形成该语言书面语的角度,可以把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系列,它们分别是什么?

1、表词文字

2、表音文字:(1)音节文字(2)音位文字

1、指出汉语普通话a 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

1) a音位的条件变体有四个:[a]、[A]、[ɑ]、[ ](1分)

2) 发音特点(3分)

??[a] 前、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A] 央、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ɑ] 后、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 前、半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3) 出现条件(3分)

??[a] 在韵尾[i]、[n]之前

??[ A] 无韵尾

??[ɑ] 在韵尾[u]、[ ]之前

??[ ] 在韵头[i]或[y]同韵尾[n]之间

2、“狼孩子”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狼孩子的故事说明了:A、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离开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C、孩提时期是学会语言、掌握语言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如果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时机,?就很难学会一种语言。

3、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及其产生的地方?

A、圣书字、产于古代埃及

B、楔形文字、产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

C、汉字、产于中国

D、马雅文字、中美洲

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表音文字发展的三个阶段。

2、什么是显性语法意义?它具有什么特点?A、通过词形变化、?辅助词和词序等手段所反映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B、成分之间是连续的;是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成分之间的关系是单一的

3 说明印欧语系的主要特点。?A、没有声调,有固定重音B、主要使用附加成分和内部屈折等语法手段C、没有量词

4、从声音产生的角度来看,辅音的不同由发音体的不同和发音方法的不同决定的。元音的不同主要由共鸣器的形状和大小的不同决定。

2、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A功能上。元音能自成音节,辅音通常不能。B、物理上。在共鸣腔内是否受阻;肌肉是否均衡紧张;气流缓急;有无噪音;声音响度。

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三种。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本大题共10 分) 1. ()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 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 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 进入20世纪以后,语言研究的主流由历史比较语言学转为 ()。 4.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5. 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 ()。 6. 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 7. 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字 母。 8. 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起了补充说明的 作用。 9. 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 )?; 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10. 南京方言的“兰”、“南”不分,从音位变体的角度来说,[n ]和[l]是 属于()变体。 二、单项选择题: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本大题共15 分)

1. 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 的语言学流派是() 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2.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 A.语言 B.言语 C.言语行为 D.言语作品 3. “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是聚合关系。 B.是组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4.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A.音素 B.音位 C.语素 D.音节 5. 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A. 屈折变化 B.变换重音的位置 C. 变化中缀 D.异根 6. 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7. [ε]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8. 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 A.都是成词语素 B.都是不成词语素 C.“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 9. 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

试卷代号:1093 语言学概论(本) 模拟试题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5分,共10分) 1. 音位变体 2.借词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3.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不同的阶级使用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说明语言具有阶级性 C.人类多种多样的语言说明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 D.语言是一种纯自然的现象 4. 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口头语言中 5.单纯词就是由一个( )构成的词。 A.词根 B.词干 C.词缀 D.词尾6.下列各种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不可捉摸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lass”的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指玻璃杯,这是隐喻 D.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以利用来突出对立面 7.下列说法只有( )是错误的。 A.语法的规则可以类推,但也有例外,如“wife”的复数不是“wifes” B.}昆合语又叫克里奥尔语,它可以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 C.混合语只限于某社会集团使用,缺乏广泛性 D.“墨水”原指黑墨水,现指各种颜色的墨水,这种变化是词义的扩大

三、综合分析题(共40分) 8.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8分) ① [u]: ② Ea]: ③ [m]: ④ [x]: 9.分析下面词语中各个构词语素的类别,是词根、词缀还是词尾。(12分) ① going ②老乡 ⑧绿化 10.指出下列词组的结构类型。(10分) ①学生和老师 ②空气新鲜 ③热烈欢呼 ④摆放整齐 ⑤阅读报纸 11.指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词尾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10分) He buys many books.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13.语言符号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分层的核。g,是ffA?其上层由哪些要素构成? 各要素在数量上有何特点? 14.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并简要说明这些特点之间的相互影响。 15.什么是双语现象?双语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1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1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音位 2.、词尾 3、词类 4、基本词汇 5、共同语 二、填空(20分,每空1分) 1、、、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 3、美国布龙菲尔德的代表著作《》是这一学派的奠基之作。 4、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5、汉语“学习”中的两个语素属于,英语“being”中的ing是,“reader”中的er是。 6、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7、从语法结构类型角度分类,一般把语言分为、、、四种类型, 8、、和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9、共同语规范的主要对象是。 三、单项选择题(16分,每题1分) 1、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定的。 A.英语 B.法语 C.拉丁 D.希腊 2、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舌头的作用是起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属于被动发音器官 3、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 A.[g]—[d] B.[b]—[p] C.[s]—[z] D.[t]—[d] 4、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元音发音时声带可以不振动 D.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6、下列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A.领导大街reader B.国家月球railway C.老师刷子unlike D.考虑作家classmate 7、下列词组()的结构与“我的故乡”相同。 A.休息几天、太可笑 B. the red sun 、 a warm welcome C.yo waken me 、to tell her D.祖国富强、人民幸福 8、下列句子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是()。 A.He am a studentes. B.She is a students. C.I were a student D.Y ou are a student.

00541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 复习题 (课程代码 00541) 、单项选择题 1.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的代表学者是 【 】 A . 乔姆斯基 B . 索绪尔 C . 布隆菲尔德 D . 洪堡特 2. 中国将传统的音韵、文字、 训诂、虚词等研究统称为 【 】 A .小学 B .经学 C .语言学 D . 文字学 3. 音高主要决定于 【 】 A .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 ?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 ?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D .发音体振动的声波形式 4. 汉语普通话的j 1 su cn j 1(计算机)可以切分岀的音素数量为 【 】 A ? 3 个 B ? 6个 C .7 个 D . 8个 5. 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可以将拼音 b 和p 区分开来的区别特征是 [ 】 A .送气与不送气 B . 清音与浊音 C .双唇音与舌面音 D . 塞音与塞擦音 6. 北京话中将“慢” [man]+ “慢儿” [mar] 读作“慢慢儿” [mai mar] 属于语流音变中的【 】 A .同化 B 异化 C .弱化 D .脱落 7. 下列不是成语的是 【 】 A .过河拆桥 B .风风火火 C .醉翁之意不在酒 D . 爱屋及乌 8. 在汉语中管某种东西叫“书 sh u” 英语中叫“ book ”, 这反应了语汇在产生时的【 】 A .理据性 B 普遍性 C .任意性 D . 民族性 9. 下列属于借词的是 【 】 A .尴尬 B 看好 C .拜会 D .袈裟 10 .下列属于体词属性范畴的是 【 】 A .体 B .态 C ?数 D ?时 11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论语》中的名句,它至今仍被人广泛引用,且理解起来不大费 力, 这是由于语言的 【 】 A .抽象性 B .递归 性 C .系统性 D .稳定性 12 .词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部分是 【 】 A .通俗意义 B 非通俗意义 C .理性意义 D 非理性意义 13. 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 , 这种分类是 【 】 A .句子的句型类 B .句子的句式类 C .句子的功能类 D ?句子的繁简类 14. “天气凉了”和“这汤太热,把它凉一凉”中的“凉”是 【 】 A ?冋音关系 B .多义关系 C .同形关系 D ?同义关系 15. 文字起源于 【 】

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题

语言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B.语言就是说话,说话就是语言。 C.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D.语言具有地方色彩,说明语言不具有社会性。 2.下列说法只有是错误的。 A.汉语的声调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 B.语言中的轻重音是由音重变化形成的。 C.音位具有区别词形的作用。 I).音素具有区别词形的作用。 3.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老”可以同“新、旧、少、嫩”等构成反义词。 B.“大”和“小”是绝对对立的反义词。 C.“红”与“黑”这对反义词具有非此即彼的关系。 D.反义词“冷”和“热”具有相对性。 4.下列说法只有____正确。 A.意译词如“激光”、“电话”都是借词。 B.仿译词如“机关枪”、“铁路”都是借词。 C.“尼姑”、“和尚”、“玻璃”是借词。 D.“爱神”、“北极熊”、“超人”都是借词。 5.下列词义的变化,属于词义的缩小。 A.“meat”原指菜肴,现在指荤菜。 B.“走”本义是跑,现在指步行。 C.“江”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 D.“book”原指一种树木,今指成本的著作。 1.C 2.D 3.D 4.C 5.A 3.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不同的阶级使用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说明语言具有阶级性 C.人类多种多样的语言说明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 D.语言是一种纯自然的现象 4.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I).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ji【j头沿吉中 5.单纯阋就是由一个( )构成的词。 A.词根 B.词干 【!.词缀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型

题型复习: I . Choose the best answer. (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30分) 1. __________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 A. Psycholinguistics B. Language acquisition C. Sociolinguistics D. Biolinguistics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belongs to the lexical categories? A. conjunction B. determiners C. verbs D. prepositions II.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a proper term. Initials have been given in each item. (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20分) 1. M___________ is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and of 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 2. V_______ are produced with little restriction of the airflow from the lungs out through the mouth and or the nose. III. Write phonetic description that corresponds to each of the following symbols. (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0分) [?] low front lax (unrounded) vowel [t?] voiceless palatal affricate IV. Using one or more of the constituency tests (i.e. stand alone, move as a unit, replacement by a pronoun, one-replacement), determine whether the boldfaced portions in the sentences are constituents and provide the grammatical category of the constituents. (每小题2.5分,本大题共10分) 1. I saw a dog in the room. 2. I send him a letter. Answer: 1. I saw a dog in the room. a dog—NP, a constituent (1) stand-alone test: What did you see in the room ? A dog. (2) Move as a unit test: A dog is what I saw in the room. (3) pronoun test: I saw it in the room.. 2. I send him a letter. send him—not a constituent (1) stand-alone test: What did you do? * send him. (* means wrong) (2) Move as a unit test: * Send him is what I did. (3) pronoun test: *I did a letter.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1 一、名词解释 1.1.个别语言学 2.2.言语 3.3.音位 4.4.义素 5.5.语法手段 二、判断题 1.语言和种族无关。() 2.语言自始至终都没有阶级性。() 3.任何词义都具有抽象性。() 4.凡能区别意义的音节叫闭音节。() 5.以元音收尾的音节叫闭音节。() 6.分析语是以词形变化为主要语法手段的语言。() 7.由一个词根加词缀构成的词是派生词。() 8.洋泾浜是语言转用的表现。() 9.语言的分析和统一来自于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10.语法与词汇相比,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三、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呈码填在括号内) 1.现代汉语属于() A.普通语言学 B.应用语言学 C.共时语言学 D.历时语言学 2.[i]是一个() A.舌面元音 B.舌尖元音 C.卷舌元音 D.舌根元音 3.[p]是一个() A.音位 B.音质音位 C.音素 D.音节 4.[b]是一个() A.双唇浊音 B.双唇清音 C.双唇鼻音 D.双唇擦音 5.下列词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A.天子 B.傻子 C.席子 D.椅子 6.以声音的高低来区别意义的语言单位叫()

A.重位 B.时位 C.两位 D.音质音位 7.下列词语中属于音译词的是() A.电话 B.马力 C.葡萄 D.面包 8.下列单位中属于成词语素的是() A.菠 B.猩 C.的 D.槟 9.下列文字中,属于表音文字的是() A.纳西族东巴文 B.汉字 C.俄语 D.古埃及圣书字 四、多项选择题(在下列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把正确的答案号填在括号内) 1.舌根清时有() A.[g] B.[k] C.[k‘] D.[x] E.[h] 2.下列词中,处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词是() A.桌子 B.椅子 C.沙发 D.柜子 E.鞋子 3.下列词形变化中,运用附加手段的是() A.pen-pens B.Long-Longer C.foot – feet D.man – men E.go – went 4.“数”是有些语言的名词所具有的() A.语法范畴 B.语法形式 C.语法意义 D.词法范畴 E.语法手段 5.分析手段指() A.内部屈折 B.附加 C.语序 D.异根 E.虚词 6.下列语言中属汉藏语系的是() A.日语 B.苗语 C.侗傣语 D.维吾尔语 E.越南语 7.下列句式中属于多义句式的是() A.我说不好 B.王师傅已经了解了 C.一辆老吉普车 D.接近电影的尾声 E.小王也不知道 8.下列语言属于印欧语系的是() A.法语 B.英语 C.德语 D.阿拉伯语 E.维吾尔语 9.语法单位指的是() A.音位 B.语 C.词 D.词组 E.句子 10.[P]是一个() A.双唇音 B.塞音 C.舌面音 D.擦音 E.清音 五、分析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言语: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征候: 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指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音步: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若干(北京话和英语为两个)音节的节奏单元。 词法:指的是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的规律和类型。 句法:指的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性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词缀又分为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两类。 派生词缀:派生词缀是加在词干上构成新词的词缀。这种构成新词的方法叫派生法,所构成的词叫派生词。派生词缀又根据在单词中的位置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类。 屈折词缀:屈折词缀加在词干的后边,不构成新词,传递不同的语法关系或语法范畴,如数、时、格等。如books中的-s是屈折词缀,传递复数;wiser中的-er是屈折词缀,传递比较级概念,等。 孤立语:又称分析语或词根语,这类语言的特点在于其一般不是通过词的内部形态变化(又称作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分析语缺乏多数的格变化。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都是孤立语。需要注意的是,"孤立语言"与"孤立语"是不相同的,"孤立语言"指的是与任何其它的语言不存在亲属关系的语言。 屈折语:是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俄语、英语为代表。 黏着语:一种语言的语法类型,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日语、土耳其语是典型的黏着语。 复综语:按类型分类法分类的语言的一种。特点是把主语、宾语和其它语法项结合到动词词干上,以构成一个单独的词,但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 词义:是词的内容,是主观主体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词义所反映的是有关客观事物现象的一般的或本质的特点.特点:概括性--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上下位义: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上位义更具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多。 语义角色:语义角色是根据句中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而抽象出来的,它们反映了人们对古往今来变动不居的人类经验中"物体"与"动程"多种多样具体关系的模式化抽象。基本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外围语义角色主要有:工具、方所、时间。 真值: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词义表达的是"概念",句义表达的则是说话者对现实世界中某个现象或事件的"判断"。句子所表达的"判断"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现象或事件,语义学中看作是"句子真假"或"句子的真值"问题。 蕴涵:通俗的说,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句义间的蕴涵关系直接与词义的上下位关系相关。(例:a、

语言学概论真题及答案_语言学概论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 文学院新闻学14级4班陈秋霞2014033004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语言是由人的发出的有的声音。 2、是否能够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3 4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A、音素B、音位C、语素D、音节 2、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系叫()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3、发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音部位之间形成的窄缝比较大,气流略有摩擦。这样发出的音叫() A、元音B、半元音C、浊擦音D、塞擦音 4、汉语的“我”,翻译成英语在不同的句子成分中,分别是“I ”、“me ”、“my ”、“mine ”,这里使用的语法手段是() A、重叠法B、重音移动法C、异根法D、外部附加法 5、能够充当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的语法单位是() A、语素B、词C、句子D、句群 6、现代汉语属于() A、比较语言学B、共时语言学C、历时语言学D、一般语言学 7、现代汉语属于()

A、比较语言学B、共时语言学C、历时语言学D、一般语言学 8、汉语“帽子”、“棋子”两个词() A、前者是复合词,后者是派生词B、都是复合词 C、前者是派生词,后者是复合词D、都是派生词 9、根据构成词的语素数量的多少,把词分为() A、单义词和多义词B、类义词和同义词 C、单纯词和合成词D、复合词和派生词 10、下列诸现象中属于构词现象的是() A、汉语的“桌”加“子”变成“桌子” B、汉语的“同学”加“们”变成“同学们” C、英语的“help ”(“帮助”,现在时)加“ed ”变成“helped ”(“帮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 A. 语言。 B. 言语。 C. 言语行为。 D. 言语作品。 2、人运用语言可以说出无限多的句子,这反映了语言的:(C) A. 民族性。 B. 符号性。 C. 生成性。 D. 系统性。 3、被社团作为母语使用和学习的语言是: A. 人工语言。 B. 自然语言。 C. 共同语。 D. 世界语。 4、从语言学分科来看,《语言学概论》课属于: A. 一般语言学。 B. 具体语言学。 C. 共时语言学。 D. 历时语言学。 5、“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 是聚合关系。 B. 是组合关系。 C. 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6、汉语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接近于古汉语,这反映了语言发展的: A. 渐变性。 B. 相关性。 C. 规律性。 D. 不平衡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义项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B.义素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C.词义的主要内容是语法意义。 D.词义不包括语法意义。 8、有人说语言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这说明语言具有: A. 交际功能。 B. 思维功能。 C. 文化录传功能。 D. 认知功能。 9、“衣领”是“衣服”的: A. 上义词。 B. 下义词。 C. 总义词。 D. 分义词。 10、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 A. 乔姆斯基。 B. 菲尔默。 C. 皮亚杰。 D. 韩礼德。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语言是无限的,言语是有限的。 B.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 C.语言是一般的,言语是个别的。 D.语言是具体的,言语是抽象的。 12、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A.文字。 B.语言。 C.书面语。 D.手势语。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符号都有任意性。 B.有些符号有任意性。 C.只有语言符号有任意性。 D.语言符号没有任意性。 14、词汇变化比语音语法快,这体现了语言发展的 A.渐变性。 B.稳固性。 C.相关性。 D.不平衡性。 15、“小王喜欢小李”中“喜欢”和“小李” A.是组合关系。 B.是聚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16、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 A.思维功能。 B.标志功能。 C.交际功能。 D.认知功能。 17、日语属于 A.屈折语。 B.粘着语。 C.词根语。 D.编插语。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课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语言是人类社会的,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 3.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 4.音位变体可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例如汉语某些方言中,声母“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位属于。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反义词可以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例如“老年”和“少年”属于。 7.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使用实物和帮助记忆。 8.地域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 9.词语的借用过程中存在着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和汉语之间。10.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但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 11.中国传统语文学中的小学包括、和文字。 12.美国语言学家的《语言论》,奠定了描写主义结构语言学的基础。 1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展示了人类语言的创造性和规则性的矛盾统一。 14.语言符号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被称之为。 15.“约定俗成”这个成语出自,是语言观的一种体现。 16.提供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有选词、、虚词和词形变化。 17.人们在说话时候,常常把豆腐发音为[touf],这种语流音变现象被称为。 18.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19.按照语言的谱系分类,汉语属于语系,德语属于印欧语系中的语族。 20.中古汉语中声母为浊塞音和浊塞擦音的平声字在普通话中声母变为了的清塞音和清塞擦音。21.辅音的音质是由和发音部位所决定的。 22.“北平”现在叫“北京”,这在词汇发展中属于词语的。 23.本世纪初的瑞士语言学家_______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24.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5.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26.任何符号都是由形式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27.构成线性系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叫。 28.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具有音色、音重、音长和四个要素。 29.汉语某些方言中,声母“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位属于变体。 30.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31.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happinesses中的“happy”是词根,“ness”是,“es”是词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15

语言学概论(本)模拟试题 1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0分) 1、聚合关系 2、语流音变 3、基本词汇 4、形声字 5、借词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内部又分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大学派。 2、中国、()和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口腔、鼻腔和咽腔在发音中的主要功能是起()的作用。 4、各个音位的变体,如果其出现条件要受环境的制约,那么就是这个音位的()。 5、基本词汇在使用上不分地域,不分阶层,因而具有()特点。 6、同义词“鼓励——怂恿”的区别是()不同。 7、腓尼基字母向西发展产生了(),拉丁字母是在它的基础上产生的。 8、文字造字方法发展的总趋向是()。 9、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例如(),以长沙话为代表。 10、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大多变成了双音节词,例如“龟、蝇”变成了“乌龟、苍蝇”。这种变化是词语的()。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到题中括号内。 1、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B. 语言就是说话,说话就是语言 C. 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都以如汉语、英语这样一些个体形式存在着 D. 语言具有地方色彩,说明语言不具有社会性 2、有甲乙两个声波图,甲声波比乙声波振动次数少,乙声波比甲声波振幅小,因此()。A.甲声音高,乙声音弱B. 甲声音低,乙声音弱 C. 甲声音低,乙声音强 D. 甲声音弱,乙声音低 3、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老”可以同“新、旧、少、嫩”等构成反义词 B.“大”和“小”是绝对对立的反义词 C.“红”与“黑”这对反义词具有非此即彼的关系 D.反义词“冷”和“热”是相对反义词 4、下列说法只有()不正确。 A.实物记事是文字的源头 B.表意文字能记录语言的语音 C.表音文字能记录语言的语音 D.日文中夹杂有汉字,但日文是拼音文字 5、下列词义的变化,()属于词义的缩小。 A.“meat”原指菜肴,现在指荤菜 B.“走”本意是跑,现在指步行 C.“江”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 1. ( 单选题) 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本题 2.0分) 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 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C、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征 D、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2. ( 单选题) 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 B)(本题2.0分) A、[u, ε] B、[α, Λ] C、[α,y] D、[o, a] 3. ( 单选题) 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 B)(本题2.0分) A、[k, 1] B、[p, k] C、[p, n] D、[t, v] 4. ( 单选题)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 A)(本题2.0分) A、音位 B、音素 C、音节 D、音渡 5. ( 单选题) 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e],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uo de],这是语流音变中的( A)(本题2.0分) A、顺同化现象 B、逆同化现象 C、弱化现象 D、异化现象 6. ( 单选题)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C )(本题2.0分) 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 C、社会属性 D、心理属性 7. ( 单选题) 英语“students”中的“-s”是( C)(本题2.0分)

A、虚词语素 B、词根语素 C、构形语素 D、构词语素 8. ( 单选题) 从词的构造方式看,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D)(本题2.0分) A、木头 B、念头 C、苦头 D、山头 9. ( 单选题) 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A )(本题2.0分) A、分布标准 B、意义标准 C、形态标准 D、逻辑标准 10. ( 单选题) 下面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 D)(本题2.0分) 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 B、我们大家/首都北京

全国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大题.

09年1月-02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大题汇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口语(09-1) 27.仿译词(09-1) 28.语言符号的强制性(09-1) 29.语气意义(09-1) 26.音位变体(08-10) 27.语法手段(08-10) 28.语音对应关系(08-10) 29.中介语(08-10) 26. 克里奥耳语(08-1) 27. 借词(08-1) 28. 音节(08-1) 29. 词的语体色彩(08-1) 32.轻音(07-10) 33.语言规划(07-10) 34.语言遗传机制(07-10) 35.应用语言学(07-10) 26.组合关系(07-1) 27.词的理性意义(07-1) 28.双语现象(07-1) 29.音位(07-1) 30.洋泾浜(07-1) 32.发音部位(06-10) 33.向心词组(06-10) 34.音节文字(06-10) 35.第二语言教学(06-10) 26. 聚合关系(06-1) 27. 社会方言(06-1) 28. 语言符号的强制性(06-1)29. 词义的模糊性(06-1) 30. 派生词(06-1) 32.音素(05-10) 33.基础方言(05-10) 34.语言迁移(05-10) 35.语言获得(05-10) 34. 词形变化(05-1) 35. 派生词(05-1) 36. 语言转用(05-1) 32.韵律特征(04-10) 33.语系(04-10) 34.文化局限词语(04-10) 35.中介语(04-10) 32. 语法单位的形成关系(03-10) 33. 义素(03-10) 34. 音位文字(03-10) 35. 语言的亲属关系(03-10) 32. 语流音变(02-10) 33. 语法范畴(02-10) 34. 蕴含(02-10) 35. 他源文字(02-10)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简述国际音标的优点。(09-1) 34.词缀和词尾有什么不同?(09-1) 35.汉语的语素、音节和汉字是一一对应的吗? 3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及其对语言的作用。(08-10)31.举例说明汉语词双音节化的作用。(08-10) 32.说明什么是儿童语言获得的“模仿说”和“强化说”。(08-10) 33. 词义的模糊性和歧义有什么区别?(08-1) 34. 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08-1) 35. 一般语汇的主要类型有哪些?(08-1)

《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 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 B.唇齿音 C.正齿音 D.双唇音 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 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 B.语法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 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 B.妈妈 C.声声 D.人人 7.“在家休息”是一个 A.动宾词组 B.主谓词组 C.偏正词组 D.兼语词组 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 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 A.转移欢关 B.语义汉关 C.语音双关 D.替代双关 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 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 12.谈话体属于 A.书面语体 B.宣传语体 C.文学语体 D.口语语体 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 A.避讳 B.图吉利 C.讨口彩 D.自谦 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玄宗 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 A.儒家学说的兴盛 B.道教的兴起 C.名教的影响 D.佛教的传入 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 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2.关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B.“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 C.“言语”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D.“语言”是从“言语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均质的系统 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C A.传统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4.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B A.音渡 B.音素 C.音位 D.音节 5.[p‘]的发音特征是A A.双唇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D A.[i,u] B.[e,o] C.[A,y] D.[?,a] 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D A.节律重音 B.语法重音 C.固定重音 D.强调重音 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 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C A.单纯词 B.派生词 C.复合词 D.简缩词 1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C A.笼子 B.鸽子 C.瓜子 D.日子 11.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 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 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 12.在“这些书我看过了”这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 B.是成分,不是组合 C.是组合,不是成分 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 13.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 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 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 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 14.“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主要差别是C A.理性意义不同 B.语体色彩不同 C.形象色彩不同 D.语气意义不同 15.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C 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 B.你去请他比较好 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 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 16.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B 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 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 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17.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A A.正字法改革 B.字符类型改革 C.文字类型改革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y]是() A. 前高不圆唇元音 B. 前高圆唇元音 C. 后高不圆唇元音 D. 后高圆唇元音 答案:B 2. 语言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先分成两大类,即() A. 基本词和非基本词 B. 名词和动词 C. 实词和虚词 D. 典型类的词和兼类的词 答案:C 4. “外语系一个来自外省的都没有。”这个句子可切分为() A. 3个层次 B. 4个层次 C. 5个层次 D. 6个层次 答案:C 5. “主格”和“宾格”是某些语言中名词和代词所具有的() A. 语法形式 B. 语法手段 C. 语性范畴 D. 语法意义 答案:D 6. 下列词组属于体词性词组的是() A. 内科医生 B. 默默流泪 C. 唱山歌 D. 很亮堂 答案:A 8. 下列句法结构中,属于主语是一层套一层的主谓结构的是() A. 这几道难题有些他已经问过老师了。 B. 你俩谁对谁错? C. 前些天我出差你可能不知道。 D. 下雨天远处的物体不容易看得很清。 答案:C 9. 下列句子属于完全主谓句的是() A. 下雨了! B. 院子里有棵槐树。 C. 在外面呢! D. 你的车呢?

答案:B 10. “导师布置给我们一大堆作业”中,谓词的变元有()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答案:C 11. 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A. 同化 B. 异化 C. 弱化 D. 脱落 答案:B 解析:异化指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12. 舌根清音有() A. [b] B. [g] C. [k] D. [i] 答案:C 解析:A项为双唇音,B项为舌根浊音,D项为元音。 13. 下列词组中属于向心词组的是() A. 他眼睛大 B. 木头房子 C. 吃的 D. 老王知道了 答案:B 解析: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 14. 下列词中其义项不含非理性意义的是() A. 书包 B. 良药 C. 尾巴 D. 东风 答案:A 解析:非理性意义表现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方面。BCD三项均含有非理性意义。 15. 汉语的词类划分比较适合用() A. 形态标准 B. 意义标准 C. 分布标准 D. 形态和意义标准 答案:C 解析: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有三种:形态标准、意义标准和分布标准。前两条标准比较适用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言语: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征候: 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指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音步: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若干(北京话和英语为两个)音节的节奏单元。 词法:指的是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的规律和类型。 句法:指的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性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词缀又分为屈折词缀和派生词缀两类。 派生词缀:派生词缀是加在词干上构成新词的词缀。这种构成新词的方法叫派生法,所构成的词叫派生词。派生词缀又根据在单词中的位置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类。 屈折词缀:屈折词缀加在词干的后边,不构成新词,传递不同的语法关系或语法范畴,如数、时、格等。如books中的-s是屈折词缀,传递复数;wiser中的-er是屈折词缀,传递比较级概念,等。 孤立语:又称分析语或词根语,这类语言的特点在于其一般不是通过词的内部形态变化(又称作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分析语缺乏多数的格变化。汉语、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都是孤立语。需要注意的是,"孤立语言"与"孤立语"是不相同的,"孤立语言"指的是与任何其它的语言不存在亲属关系的语言。 屈折语:是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俄语、英语为代表。 黏着语:一种语言的语法类型,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日语、土耳其语是典型的黏着语。 复综语:按类型分类法分类的语言的一种。特点是把主语、宾语和其它语法项结合到动词词干上,以构成一个单独的词,但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