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学者关于宋朝和籴、和买制度研究综述

中日两国学者关于宋朝和籴、和买制度研究综述
中日两国学者关于宋朝和籴、和买制度研究综述

中日两国学者关于宋朝和籴、和买制度研究综述

https://www.360docs.net/doc/926624375.html,/article.php/12425

中日两国学者关于宋朝和籴、和买制度研究综述

李晓孙尧奎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北京 102249)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山东济宁 272025)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第3期

在宋朝经济制度史上,和籴、和买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故为中外研究者所瞩目。据初步统计,自1930年代以来,中国、日本学者共发表直接论述宋朝和籴制度的论文32篇、和买制度的论文7篇,另有8部著作涉及相关问题。综合分析这些成果,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70年代。这个时期的研究由日本学者发起并居于主导地位。

森住利直首开其端,《北宋初期的便籴》(《史渊》3,1931年)简要考察了便籴的语义、北宋初期在北部沿边和京师等地实行的便籴制度,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茶、香药专卖制度等。他的《南宋四川的对籴》(《史渊》10,1934年)认为,对籴就是在税米之外再强制征购与税米数量完全相等的粮食。

日野开三郎随即连刊数文:《宋代的便籴》(《东洋学报》23—1,1935年)考证了便籴的词义和概念,对便籴法实行的地域和演变过程做了简单考察,并以较大篇幅详细论述了河北路的便籴数额以及与便籴制度相关的各官僚机构。此文虽然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但也属于北宋便籴制度研究的开创性成果之一。《北宋时代的博籴》(《历史学研究》4—3,1936年)认为,所谓博籴就是用现钱以外的物品支付的籴买方法。《以神宗朝为中心看北宋的结籴》(《史渊》20,1939)认为,所谓结籴法,就是官府让商人承包粮食缴纳的籴买办法,官府向承包者赊贷钱物作为资本并征收利息,其目的是让没有资本的商人也能参加籴买粮草的应募,丰富官府的粮食储备,同时抑制胥吏等的不法行径。结籴与市易法有密切关系,它是作为市易结揽法的一部分被实行的。因此考察结籴法不仅是研究北宋时期粮食经济的必要途径,对于研究市易法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小沼正《北宋末的均籴法》(《东洋学报》25-1,1937年),详细论述了均籴法的创始及其在北宋末年的演变情况。认为均籴法最早由童贯施行于北方沿边三路,后因方腊之乱,从北方扩大到了东南地区,其用途也从筹措军粮演变为筹措漕粮。均籴法就是根据家产财力摊派籴买量,这虽然有其合理性,但由于籴本缺乏、官吏渎职、揽户介入等而被滥用,徒有籴买虚名,实际上几乎转化为一种租税,致使人民怨声载道。

佐伯富《宋代的坐仓》(《人文科学》2、4,1948年)对于宋代坐仓购粮之法的条件、原因、演变过程、规定等做了系统论述。认为北宋驻军多的开封、三路等地,都是不大出产军粮的地方,必须仰仗东南诸路漕运。但由于运费过高,故较早就开始当地筹措,熙宁后更出现了坐仓等各种不同的名目。

山内勤《宋代仁宗朝的见钱和籴法》(《静冈大学教育学部研究报告(人文·社会科学篇)》18,1968年),简要叙述了北宋仁宗朝作为改革茶法的对策而实行的见钱贴射法、见钱和籴法。认为这些对策的共同点是采用现钱支付的措施革除虚估之弊,以重建财政。但这个现钱政策由于受到铜钱集聚、运输的限制,逐渐崩溃。

河原由郎《北宋前期交引的财政意义——以河北路的粮草为主》(《福冈大学研究所报》16,1973年)考证了交引的起源,论述了粮草购买中交引的财政性意义。认为交引信用制度是国家利益和商人利益均衡、调和的产物,作为财政政策的三说法和见钱法,就是以此为背景相继出台的。

斯波义信《宋代市籴制度的沿革》(《青山博士古稀纪念宋代史论丛》,省心书房1974年)虽发表稍晚,但承此热潮之余,堪称该阶段日方最全面、水平最高的代表性成果。此文突破了以往的微观个案研究的模式,对宋朝的市籴制度分阶段、分地区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认为随着募兵制的实施,宋朝军队的粮食消费急剧增大,但来自正税的粮食收入却相对固定且不断减少,市籴制度就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北宋的市籴主要面向北部三路驻军的补给,南宋的军饷则大体上由和籴提供。

烟地正宪《关于北宋时代的承揽制》(《山口大学文学会志》28,1977年)在日野开三郎的基础上,研究了宋朝购买官需物资时的承揽制(亦即承包制)。认为承揽制就是让民户或商人用实封投状的方式通过竞争承包官需物品的筹措,其物品包括军粮、宫廷用品、水利土木工程材料、军器制造材料等。承揽制作为与市易法有密切联系的经济政策,是在市易司的掌管之下实施的。王安石推行承揽制的目的,是纠正由州县实行科买或科配所造成的弊害,通过预先支付货款赞助中小商人的活动,并确保官府能够以稍微低廉的价格获得物品。但在神宗死后,

承揽制发生变质,承揽者与州县官吏相勾结,对百姓实行摊派,其弊害并不亚于科买。

中国学者在宋朝和籴制度研究方面的开拓者为戴裔煊,其《北宋便籴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现代史学》4—4,1942年)以及《宋代钞盐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1957年),都堪称我国相关研究的里程碑,其中有些观点影响至今。前者也像日本学者一样率先注意到了便籴这种信用性的交易形式。后者虽主要研究盐专卖制度,但对与沿边军需粮草市籴制度有关的人中、折中法等也多有涉及,是研究宋朝和籴制度的必读著作。

我国台湾学者宋唏《北宋商人的入中边粮》(《大陆杂志》6—7,1953年)论述了北宋商人对河北、河东、陕西人中军需粮草活动表现出的不同。认为商人入中军需粮草,不仅为军需物资的补给作出了贡献,也促进了茶盐贸易和边境贸易的开展。

关于宋朝预买绌绢制度的研究,有日野开三郎《五代藩镇的举丝绢与北宋朝的预买绢》(《史渊》16,1937年),详细考察了五代时期的举丝绢和北宋时期的预买绢之异同,认为两者虽然在形式上都是先贷钱物后收绢,但有着本质差别,举丝绢是高利贷性质的榨取贫民的手段,预买绢则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救助贫民之法。并论述了北宋前期预买绢制度的创始和演变过程,认为预买绢制度只在北宋前期尚保留着创始的初衷,宋神宗熙宁以后成为财政政策的牺牲品完全遭到歪曲,堕落成为榨取农民的弊政。

梅原郁《北宋时代的布帛和财政问题——以和预买为中心》(《史林》47—2,1964年)研究了北宋时期布帛的生产情况和包括军人衣料、赏赐、官员服装、籴买粮草本钱、输出外国等方面的情况。认为就总体来看,宋代布帛生产的发达,是依靠中央集权王朝通过权力和政策而形成的“官市场”以及寄生于这个官市场之上的民间市场而实现的。他还认为和买绢、预买绢是两种购买方式,并论述了和买绢向预买绢的转变、以及预买绢从强制购买逐步向税金化转变的过程。

我国台湾学者赵雅书《宋代和买绢之研究》(《国立编译馆馆刊》2—2,1973年),对宋代和预买绌绢制度的起源、内容、演变过程等做了较全面的论述,是台湾学者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认为和买绢是宋代特有的制度。北宋时的和买绢已被人讥为聚敛之术,但仍有一点救困济乏的意思,入南宋之后则完全变成一种新的附加税了。和买绢的兴起,是由于宋代丝织品的生产量和赋税收入量虽均超过唐代,但用途繁多,支给倍增,乃至人不敷出,遂有和买绢之名目,科于正税之外,以增加政府收入。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我国大陆和港台地区、日本等地形成了更大规模的热潮,尤以大陆学者的成果最丰。

关于和籴的主要论著有:朱家源、王曾瑜《宋朝的和籴粮草》(《文史》24辑,1985年),是中国学者研究宋朝和籴制度最为全面细致的一篇论文。文中论述了军饷与和籴的关系、官府的籴本种类、和籴的各种名目、和籴的两种主要方式置场和籴与抑配征购等。认为和籴粮草自北宋初迄南宋末,始终是一项似税非税的经济负担,籴本构成的演变、以及从置场为主到抑配征购为主的演变,是把握和籴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两条主要线索。籴本由钱、银、茶、盐之类转变为以纸币、官告、度牒之类为主,必然导致置场和籴衰落,造成抑配征购为祸的酷烈。至于籴本构成的变化,主要是由宋朝各代的财政状况和军饷需求决定的,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勒索等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魏娅娅《宋代和籴利弊初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3期)),把宋代和籴的演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宋初至熙宁为第一阶段,和籴基本属于公平交换,对保证国家边防需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熙宁至北宋末为第二阶段,已带有强制性,开始向赋税转化,但又起着供给军需保证国防的作用,故利弊相参,带有二面性;南宋时期为第三阶段,和籴实际上变成了不是赋税的赋税,破坏社会经济,也无法起到保证军粮供给的作用。

胡建华《北宋人中制度背景初探》(《西南师大学报》l989年第l期),认为战争导致后勤供应紧张,运输加重农民负担,商人地位的提高,茶盐等偿付物充足,官府可以利用入中时间差获利等,是北宋人中制度实施的背景。

我国台湾学者梁庚尧《宋神宗时代西北边粮的筹措》(《刘子健博士颂寿纪念宋史研究论集》,同朋舍1989年),认为宋神宗时,为了经略西北,筹集军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继续采取入中的方式用盐换取粮草,二是招募弓箭手开荒生产,三是从内地支移税粮前往沿边,四是朝廷不断动用各种财源作为陕西、河东的市籴本钱。但由于天灾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加上商人哄抬物价等,效果不佳。他的《北宋元丰伐夏战争的军粮问题》(《陶希圣先生九秩荣庆祝寿论文集:国史释论》,食货出版社1987年)认为元丰四年宋军伐夏之所以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包括籴买在内的军粮筹集措施效果不好,运输也发生问题。

袁一堂围绕和籴接连发表了数篇论文。《唐宋时期和籴制度兴起的背景及原因研究》(《人文杂志》1994年第1期)认为中唐以后,形成了两大粮食市籴系统,即官府消费的和籴系统及民间消费的平籴系统,又从募兵制、运输困难、商品经济和货币收入增加等方面论述了唐宋时期和籴制度盛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原因。《宋代市籴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认为北宋的市籴制度包括和籴、便籴、平籴三种籴法,分为官府粮食消费和民间粮食消费两大系统,并论述了三种籴法的演变情况。《北宋的市籴与民间货币流通》(《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除了以大部分篇幅讨论了与前二文基本相同的问题之

外,还分析了市籴制度对于民间货币流通的影响。认为东南地区的通货短缺和西北地区的通货膨胀,是北宋货币流通体系所特有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固然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市籴引起的。《宋代便籴“三说法”考略》(《文史》45,1998年),对于文献典籍中的几种“三说法”进行了细致考辩,认为不同的“三说法”对应着便籴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实质是榷茶盐、易边储。

李晓《北宋榷茶制度下官府与商人的关系》(《历史研究》1997年2期),论述了北宋时期沿边购买军需粮草与榷茶制度、交引交易市场的联动关系,以及围绕入中粮草和分配茶利官府与商人既利用又斗争的关系。

郭正忠《秦九韶与米斛籴粜》(《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利用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所著《数书九章》中的资料,探讨了与和籴制度有关的度量衡、会子价格、牙人佣金、通判与和籴的关系等问题。在挖掘和使用新材料方面可谓别开生面。

姜锡东《宋代商业信用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有专门章节论述了官府市籴粮草所采用的交易结算方式(当场付款、异地延期付款、预付货款、赊买)、预付货款与和预买制度的演变、交引与交引市场等。是书把和籴、和买的若干制度环节置于信用经济的大视野中考察,令人耳目一新。

汪圣铎《两宋财政史》(中华书局1995年)主要从财政收入的角度论述科买、科籴、预买绌绢等制度,同时也从财政支出的角度简要谈了北宋时期的边费与边籴、南宋时期的和籴等。从财政支出方面看,宋朝的科买都程度不同地带有变相赋税的性质,科籴更加明显,预买细绢则由官民交易的科买变成了正式赋税。在财政支出方面,北宋的边籴与南宋的和籴,都是由军事供应造成的财政上的重大问题,在军费开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

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988年)、郭正忠《宋代盐业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葛金芳《宋辽夏金经济研析》(武汉出版社1991年)、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黄纯艳《宋代茶法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等著作亦对和籴制度有所涉及。

自20世纪70年代初斯波义信《宋代市籴制度的沿革》之后,日本史学界关于宋朝和籴的研究沉寂了二十余年,90年代重现热潮,涌现一批颇有分量和新意的成果。

宫泽知之《北宋的财政与货币经济》(《中国专制国家与社会统合——中国史像的再构成Ⅱ》,文理阁1990年),考察了宋代军事财政的特点、北宋财政与全国性商品流通、王安石新法时期的货币财政。其核心观点认为宋代有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脱节的商品流通,一是农村的社会自发的商品流通,二是全国性的商品流通。两者属于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前者量的积累并不会直接导致后

者的出现,而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就是财政。社会自发的商品流通在宋代只占很小的部分、还没有发展起来。宋代的商品流通特别是全国规模的流通,是以宋朝的专卖制度、票据制度、货币政策,总之是以财政为媒介形成的。或者说,宋代的商品流通是由以获取军粮和专卖为核心的国家财政政策所主导的。他把这样的流通称作“财政性物流”。此文把沿边籴买军需粮草和专卖制度、票据制度、货币政策相结合,置于财政政策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中加以观察,大大拓宽了研究视野,提升了研究的宏观层次,从而得出了富有启发性的新观点,堪称杰作。

究竟什么是“财政性物流”?在《中国专制国家的财政与物流》(《中国的历史——统合的系统与多元性发展》,东京都立大学出版会2002年)一文中,宫泽知之较明确地给出了定义。他认为财政性物流是一个与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而自生的商品流通即市场性流通相对的概念。这两种流通经济只是概念上的区别,在现实的流通中未必能严格辨别。只有财政性物流不能构成流通经济史的全部。财政性的物流大致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国家直接组织财货输送而形成的物流;二是财政间接编成的物流,即通过财政上的优待、票据制度、专卖制度等对商人进行行政性的诱导而形成的流通;三是国家自己生产的物品商品化形成的物流,如盐、茶、酒专卖等;四是官需物资从社会向国家集中和再分配形成的物流,前者如租税、和籴,后者如官僚和军队的薪俸、救荒和福利、土木工程等。此文还分析了财政性物流出现的原因。

烟地正宪《宋代草的筹措及商品化》(川胜守编《东亚生产与流通的历史社会学研究》,中国书店1994年),研究了战马所用的草料和治河等水利工程所用的梢草的购买。认为北宋秆草、梢草之供给,由于王安石新法而发生变化,说明部队行军沿途所需马草多向民户和商人购买。

蛭田展充《宋初陕西的军粮补给政策》(《史滴》19,1997年),讨论了宋真宗咸平年间形成对立的两种军粮补给政策,一种以梁鼎为代表,主要依靠赋税调拨;另一种以林特为代表,主要依靠商人和商品流通的力量。这两种政策反映了京师和陕西在财源分割方面的矛盾。他还提出了陕西的军粮补给未必是从开封直接得到的观点。

后藤久胜《北宋时期河北粮草交引的流通与京师交引铺的保任》(九州大学《东洋史论集》26,1998年)对北宋便籴制度之下,人中粮草交引流通过程中的“土人”、“行商”的情况做了考证辩析,论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论述了人中粮草交引的结算与交引铺担保制的出现。他认为宋代的茶盐交引交易市场与便籴制度有密切联系,《北宋京师与江淮地区间的商业流通》(九州大学《东洋史论集》28,2000年)一文分别考察了京师、江淮地区的交引交易市场,并从交引的流通看宋代长途商业贸易的发展。认为宋代远距离商业的发展,与其说是由于

大商人的长途交易,不如说是由于中小商人较短距离交易的扩大,并且由此形成的市场圈,也是以数州的规模存在于各地,具有自我完善的特性。

继加藤繁之后,日野开三郎也认为构成边境地区向官府销售粮草中心的是开封的米行商,他对开封米商的资本实力和输送粮食的机动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客商组织大规模的商队在边境和开封乃至江南之间往来这样的看法,在很长时间几乎成了日本的宋史研究者的一种思维定式。西奥健志《北宋西北边境的军粮运输与客商》(《鹰陵史学》27,2001年)一文详细计算了从开封到北宋西北沿边地区的粮草运输成本,认为这种直接运输在当时是极其困难的。在沿边地区向官府销售粮草,基本上是以当地商人为中心展开的。他认为,在宋代从开封或江南地区向沿边地带的物资流通,不是以粮草为中心的。从而得出了与上述思维定式完全不同的结论。宫泽知之揭示了组织从江南向北边的财政性物流的大的框架,但未言及具体的物流情况。西奥健志《北宋边境的军粮支出》(《鹰陵史学》28,2002年)认为应该在由国家组织的向北边、西北边的物流的大框架下,探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财政性的物流。此文估算了河北、河东、陕西三路的军粮消费量,认为北宋前期除了宝元、庆历的混乱期之外,其总量大约不到1000万石,边境地区在500万石左右。这是继续研究北宋补给、物流体制的基础性工作。

关于宋代和买绢的研究继续推进,主要右赵葆寓《宋代“和买”起源考略》(《天津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认为宋朝预付绢价的“和买”,起源于“和市”。他的《宋朝的“和买”演变为赋税的历史过程》(《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2期)不同意一些论著认为宋朝的和买从来就是一项横征暴敛的税收的观点,对于和买从受人民欢迎的经济政策逐渐演变为一项全国性赋税的过程作了大致勾勒,分为三个阶段。宋真宗时开始的“和买”,起初给价较高,颇似无息贷款。到宋仁宗时,由于局部地区强行摊派,变成了有息贷款,但仍比地主盘剥要好。从神宗熙宁起到北宋灭亡,是和买逐步向赋税演变的过渡期。南宋建炎三年则是最终演变为赋税的转折点。

王曾瑜《宋朝的和买与折帛钱》(《宋辽金史论丛》2,中华书局1991年),是迄今研究和买制度最为详尽的一篇长文,它几乎囊括了关于宋朝和买制度的所有资料,对和买的若干重要方面做了论述,如和买的起源、摊派和买的地区、置场和买与预买两种交易方式、和买的演变、南宋的折帛钱等新税、和买在南宋赋税中的地位、和买的摊派方式及对不同人户构成的负担等。姜锡东《宋代和预买绢制度的性质问题》(《河北学刊》1992年第5期)也把宋代和买制度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不同时期和买制度的性质。认为宋真宗至宋哲宗时期,和买的性质是商业信用;宋徽宗在位至南宋高宗绍兴八年,其性质是高利贷;宋高宗绍兴九年至南宋灭亡,其性质由高利贷又变成赋税。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界对于与宋朝和籴、和买制度的研究,虽持续时间长,积累成果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选题领域畸重畸轻,研究内容不平衡。现有成果主要集中在和籴、和买绢帛制度的演变等方面,尤以和籴受到的关注最多,而对于这些制度与市场发展的关系、及其内部的衔接营运状况等缺乏必要的考察。

二是缺乏整体性的系统研究。现有成果几乎全部是个案研究,既缺乏前后贯通,更欠横向联系,基本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很少注意到这些个案之间的共性特征。

三是视角较陈旧。谈和籴,多着眼于供军;述和买,常立足于赋税。

四是缺乏理论营构。不太注意运用财政学及现代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阐释古代史事,故难以从老话题中挖掘出新的内涵,也无法有机整合同类问题开展宏观层面的考察,进而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这种研究现状,既为今后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良好基础,也留下了巨大的拓展空间。2000年以来,李晓提出“政府购买”的新概念,并推出十余篇论文的系列成果,从政府消费与市场联系的角度,就宋朝政府购买的预算制度、管理机构、运营机制、采购方式、结算手段、经费来源、资金调拨、制度变革、交易主体的复杂关系等进行了多侧面系统性的考察。尽管购买粮草、纺织品等属于政府购买的重要内容,但研究角度和内容等都已与和籴、和买有所区别。这种尝试是否得当,当俟方家评鉴,本文暂不缕述。与此相类者还有张锦鹏《宋代商品供给研究》之“政府采购制度与商品供给增长”(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本文写作时,蒙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伍跃先生提供部分日文资料复印件,特

表感谢!)

什么是台谏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什么是台谏制度 篇一:题目f7a75f1b6bd97f192279e9ab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 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

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的人治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的人治 提要:宋朝是中国古代台谏政治最发达的一代。本文的着重点不是宋朝的台谏制度,而是就两宋台谏制度的实际运作,结合儒家的名节观,异论相搅与一道德的争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风闻言事等,进一步探讨古代台谏政治的成败得失,分析和批判古代的人治。 关键词:法治、法制、台谏、名节、异论、腐败、人治。引言 法治固然需要有完备的法制,能做到事事有法可依,但纵观中华数千年史,更重要的还是对任何权力能够进行有效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以下是关于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商都县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按照****市建设"五区"战略部署,立足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进一步明确了构筑"一条通道"、夯实"两个基础"、发展"三个特色产业"、打造"三大基地"的发展思路,即立足商道文化,积极构筑北接二连、通达蒙古,东联**、面向京津**的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通道;夯实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基础;突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自生釉陶瓷和高新医疗科技特色产业;打造全市最大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全区首个自生釉陶瓷产学研基地和华北地区首个高新医疗科技产业基地,积极构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新格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亮点。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9亿元,同比增长1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5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1亿元,同比增长2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00元,分 ·

别同比增长15%。 壮大支柱产业,经济建设加速发展 商都县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政策驱动,龙头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推动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集中全力抓项目,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始终把招商引资、争取项目作为扩大投资、强化基础、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以赴引项目,千方百计争资金。认真落实"三三制"工作方式,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创新招商机制,组建了6个招商分局,聘请了38名企业负责人为招商局副局长,发挥了以商招商的优势,加大了"点对点"招商力度。2013年,全县引进并开工建设项目42个,协议总投资106.5亿元;争取到国家、自治区各类项目241个,到位资金6.76亿元。一大批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商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强化措施育产业,特色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竞争力。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建设了太美和希森马铃薯加工、恪青蔬菜加工、冷山糖业甜菜加工、奥淳酒业粮食加工、大北农生猪养殖、中谷奶牛鲜奶加工"七大龙头",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把田间地头变成了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2013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其中专用薯7万亩、脱毒种薯6万亩;蔬菜 ·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 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如两宋时期,政府在外贸港口设 立的市舶司、交子在四川地区的出现等。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 问题的能力。两宋时期,我国商业居于当时世界上的繁荣之列。北宋出 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朝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贸易国 家。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比较北宋都城东京和唐都长安在城市 布局和商业活动上的不同特点,得出宋代都城商业繁荣程度超过前代的 结论,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耕获图》、《宋代海船》、《清明上河图》、交子会子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利用《北宋形势图》,对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一个认识,让学生明确 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 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利用《北宋形势图》,对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个认识,让学生明确 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 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发展 1 .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自宋代开始,经济 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 2.两宋时期,水稻在南方种植面积迅速增长;从越南引人优良品种占 城稻;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的首位;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3.宋代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茶树普遍种植;北宋至南宋

中国海防的起源

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偏见,即认为中华古老文明基本是农耕经济的产物,传统上认为中国古代“有海无防”。对待军事历史研究,美国《海权论》作者马汉指出:“现在有一种轻视过去的错误看法,认为那些都是陈旧过时的东西,加之人们生来的惰性,甚至视而不见海军历史中蕴藏着那些长期有效的战略教训。”中国海防起源于何时呢?这一问题影响到学术界对中国整个海防史的认识。澄清人们对海防起源问题的认识,应该是海防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我国筹划沿海防务可以追溯到很久,从人类有了军事实践活动那天起,海就与战争联系在一起。所以,有政权就有海防,自从阶级和国家产生以后,濒临海洋的国家便有了海防,这时候的海防活动主要是对付本国的敌对势力、海盗或其他少数民族。 先秦海防说。明史专家范中义认为:“我国在沿海设防可追溯到很早。”国家海洋局的杨金森在《中国海防史》“概述海防前史”部分,论及海防起源时,认为“齐国无疑是有了海上的设防,而从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而言,吴国也有了海上的防御。所以这一战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海防建立的标志。”另外,现代学者黄鸣奋著《厦门海防文化》和驻闽海军军事编撰室编《福建海防史》等著作都是从先秦海防开始写起的。《中国海防史》中说:“这些事务虽然不是典型意义的海防,但与明代以后的海防事务有联系,把这些历史事务作为前史研究,应该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 “中国海防的实践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唐代海防说。 《边防论》的作者毛振发认为: 但是‘海防’的文字概念则出现较晚。”由于连绵的对外战争,朝廷担心来自北部沿海国家的威胁,早在公元7世纪,唐朝就在山东的莱州(今山东掖县)设立东莱守捉(唐代戍边部队的基层单位),在登州(今山东蓬莱)设立平海军,以加强对山东半岛沿海的控制。 宋代海防说。从史料来看,清代儒者惠士奇在其《防海》文中说:“防海之法,莫详于宋:有海军,有海船,有海道。”青年学者卢建一在其专著《闽台海防研究》中说:“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来看,宋以前未见有海防的记载。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后,开始有了海盗,也就有了海防水寨的最初记载。”年轻学者王青松博士致力于研究南宋海防,他在文章中说,为了应对来自海上的军事威胁,南宋政府加强了对海防的统一领导,设立了沿海制置司。在防御上,实行了以海上防御为主的海防战略,在沿海建立了多支水军,并建立了相应的警戒和通信系统,同时又依靠巡检、县尉等其他政府武装以及民间武装,在千里海岸建立起了严密的防御体系。当然,也有学者虽然承认宋代海防说,但宋代海防与明代海防相比却差得很远。台湾学者王家俭在《清季的海防论》中提出了“我国……历代对于海防经营大都不如塞防经营那么锐意而积极。……至于防海之法,虽有宋代渐趋整备之说,可是,宋代的海防究不如明代海防严密”。 明代海防说。清代学者蔡方炳在其《海防篇》中说:“海之有防,历代不见于典册,有之自明代始,而海之严于防自明之嘉靖始。”《广东通志》就有“古边防而无海防,海之有防自明始”的记载。清代学者在考据方面的学术研究影响到以后的认识,根据这些文献记载,人们得出明朝中国有海防并且被学术界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海之有防”并不是海防的起源,“历代不见于典册”,只是从海防一词来说的,不能因此而否定海防物质的存在。明朝开始有海防,这种观点代表了学术界的普遍看法,不仅因为明代出现“海防”一词,而且明代抵御外敌从海上入侵,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防御体系。卢建一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海防思想与海防体系的建立都应从明代开始。”范中义认为:“明以前,除元朝有抵御外敌从海上入侵的作用外,其余多是对付本国的敌对势力或其他民族,而且仅限于个别地域,没有完整的防御体系。因此这些不过是海防的萌芽,真正形成防御体系,则在明代。”另外,由于明代为我们研究古代海防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海防资料,所以,中国海防研究的大多数成果也都集中于明代,在海防制度、海防基础建设、海防思想等方面都有相对杰出的成果出现。

中国文化史复习提要(1)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简述中国文化史的分期及各个时期的主要内容。 ?1.远古至夏朝建立以前为中国文化的起源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先民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建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2.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以青铜器、铁器、牛耕的出现,宗法制、分封制的建立以及六经的编定为标志,是中国文化的形成阶段。 ?3.战国、秦、汉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内容更加丰富,而政治领域内影响中国数千年之久的皇帝制、郡县制和各级官僚制度形成;以造纸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成果,《左传》、、《史记》、等为代表的史学著作相继出现,道教产生,佛教传入,是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 ?4.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民族迁徙、冲突中互相交流和融摄,实现了南北文化的沟通。同时,玄学从儒、释、道争论中诞生,各民族文化风习也在战乱中薪火相传,可谓中国文化内部冲突与融摄的阶段。 ?5.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唐诗、建筑、佛教造像、纺织、科技等标志性成果接踵而出;辽阔疆域内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的行政管理制度及以“胡化”为特征诸族荟萃的社会风俗习惯,都说明这是中国文化的繁荣阶段。 ?6.宋辽夏金元时期,南北各地城市崛起,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以理学为主导的儒学新派别在三教合一的时代潮流中形成;宋词、元曲等文艺形式适应士人和市民的情趣而出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层出不穷;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这一时期占其三。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阶段。 ?7.明清前期,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冲开封建统治者的重重束缚和限制,通向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不断扩大;近代启蒙思想、考据学从封建极权政治下产生出来,并在反封建宣传,历史文化整理、总结和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科技成果显著,以《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为代表的章回小说,数以千计的地方史志及《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特大型典籍的编写,都是文化领域的辉煌成果和中国文化继续发展的标志。然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涌入,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又面临比较劣势,处于出现转机的阶段。 ?8.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在民族、国家危机的同时,中国文化也第一次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和危机。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正视现实,主动向西方国家学习工艺、制度和观念文化,先后掀起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反映西方文化面貌的机器制造技术,民主共和制度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在中国封建时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两汉的荐举、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几个阶段,其中尤以科举制存在的时间最长,直至晚清才最终消亡。可以说,科举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官取士制度,而唐宋两代又是科举制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 科举制度萌芽于隋代,但当时惟有“秀才”、“进士”两科,各方面的制度既不健全,存在的时间也很短。到唐朝建立后,科举制度才获得较大的发展。唐代科举考试大致分初试和省试两部分进行,举子最终通过礼部主持的省试,便为及第或中举。当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九经、五经、三史、三传、明法及明算等等。在这些科目中,以进士科的地位最为显赫重要。进士科考试包括诗赋、策论及儒家经义,重点则在诗赋方面。进士的前三名有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别称。其它诸科考试的内容各有侧重,或以对儒经的默诵、理解为主,或以对礼法、专史和律令的掌握为主,换句话说,就是都带有一些专业技术性的特点。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制度受到极大重视,武则天曾亲自在洛阳殿策问考生,此即“殿试”的发端,但以后殿试并未形成定制。另外,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针对武士考试的“武举”制度。唐时,科举制度虽已日渐发达,其制度本身还存在许多弊端,其地位也尚未居于绝对优势。概要而言,其局限性表现在:其一,考试制度不够公平、严密。唐代省试的主考官——“知贡举”,一般较为固定,通常由礼部侍

郎等官员担任,与此同时,科考过程又允许大臣“公荐”。于是,主考官对外公开和大臣举荐考生制度的存在,便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请托现象。达官贵人既可以凭借权势替亲友向考官说情,甚至决定录用名单,而普通举子也只得奔走于考官和显宦门下,以求其推荐。因此,取士往往并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唐人便指出“今之得举者,不以亲,则以势,不以贿,则以交”。其二,因上述现象的存在,中举者无不视考官为恩师,而考官则视举子为弟子,又产生了彼此结成门生座主关系的问题,唐代政坛上朋党之争与此有莫大关系,如著名的牛李党争即是一例。其三,科举考试结束后,中举者只取得了入仕的资格,要坐官的话,还必须通 过吏部主持的“身、言、书、判”的考核,其间不公现象依然存在,如韩愈“三试于吏部卒无成”。最后,录取人数有限,其中进士一次最多不过二三十名,少的时候仅数人,这都反映了科举在唐代发展的局限性。 两宋时期,由于一方面统治者长期奉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另一方面,压制科举的世族门阀势力消亡,因此,科举制度获得了极大 的发展,其地位也显赫无比。史称“宋承唐制”,可以说宋代的科举在很多方面都继承了唐朝的制度,但有鉴于唐制中诸多积弊,又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宋代改革科举制度的举措相当多,最主要的有以下诸方面内容: (1)固定“殿试”制度。宋代的科举考试从程序上看,由州、省和殿试三级组成。州一级考试合格者称“贡生”,由州府保举赴京城参加礼部负责的全国性省试。而省试合格者最后必须通过皇帝主持的殿试。如前所述,唐朝仅在个别时期实行过殿试,宋太祖为了打破科举中门生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宁夏高三适应性考试(六)文综-历史试卷

宁夏高三适应性考试(六)文综-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期末) 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典中经常出现“贵和尚中”,“决今日讼以止明日讼”的语句。在地方官看来“无讼”是其追求的执政境界之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 外儒内法的结果 B . 儒学执政理念的追求 C . 封建法制的完备 D . 追求执政境界的结果 2. (2分)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影响其演变的因素是() ①古代帝王所创造②受书写工具影响 ③有利于交流传播④摒弃传统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3. (2分)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以下各项反映了宋明理学这一特点的是 A . 宣称“仁义”是最高的道 B . 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C .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D . 提出“尊王攘夷”,强调“华夷之辨” 4. (2分)《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 A . 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 B . “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 C . 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 . 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5. (2分)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两人都出生在贵族家庭 B . 都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 C . 两者都主张以德治国 D . 两人都提出“中庸之道” 6. (2分) (2017高一上·宝坻期中) 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此条款侵害了中国的() A . 司法主权 B . 关税自主权 C . 领土主权 D . 内河航运权 7. (2分)日本福泽渝吉曾说:“汲取欧洲文明,必修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据此说法,中国近代最先向西方学习并开展的活动应该是() A . 洋务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8. (2分)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 增强企业活力 B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 (2分) (2018高二下·灌南期中)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跟踪报道。下列四组文章中发表于这一年的是() A . 《东方风来满眼春》《要搞快一点》《要敢闯》 B . 《标准只有一个》《实践标准与科学预见》 C . 《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D . 《评“左”比右好》《怎样看待正当的家庭副业?》 10. (2分)“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恩格斯做出这样的评价,是因为拿破仑()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各国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紧密联系,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它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其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涉及到国家经济体制、企业趋利动机与技术进步等三个因素。(1)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体制障碍。(2)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推动了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发展。(3)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其表现主要有:第一,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到了8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3/4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第三,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把世界经济全球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和完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世界生产力迅速提高。(2)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3)国际贸易迅速增长,商品结构、贸易地区均发生重大变化,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人才、资源等各种要素流动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障碍大幅减少,加快了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4)国际金融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被看作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5)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工业化的重心正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随着发达国家制造业比重的下降,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迅速上升。 但是,经济全球化在加强各国相互依存,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1)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2)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3)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扩大。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主要的负面影响在于:加剧了各国间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收益大都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于完成于南宋之时。 2、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束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旺;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 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国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从东汉末年开始到西晋后期,大量的北方人迁到江南,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了,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片荒地,到五代和以后,江南地区有了哪些重要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板书课题。 二、授课 师:讲古代的经济,主要是三大方面,即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共同研究探讨从五代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板书一、农业的发展 学生:1、从唐朝中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2、中原地区的森林长期被砍伐,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这一时期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3、统治者的扶植、重视。宋真宗推广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小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因:(幻灯片展示)1、为躲避战祸,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2、自然条件优越。3、政府重视、扶持。 教师:下面来看一下,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下面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农业发展的概况。 学生:A从越南引进的新品种──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明间流传“太湖熟,天下足”的言语。主要产地在南方。 B棉花种植,有两广、福建扩展稻了长江流域。 C茶树栽培也很广,江南的丘陵地区,新开辟了许多茶园。 板书二、手工业的兴盛 过渡: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 1、纺织业方面: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B、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C、南宋时,棉纺织业发展稻了东南沿海。 2、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宋四六研究综述

宋四六研究综述◎施懿超 发布时间:2008年1月28日 13时56分 施懿超 广义的宋文包括散体的古文,也包括骈体的四六文。从宋文研究史的角度来看,宋文的研究和诗、词等相比相对较弱。从民国初年到1949年的这一时期内,专门的宋文论著极少,有关宋文的论述多较为简略地见于文学史、分体文学史、文学批评史著作中,涉及骈文的部分亦如此,这一时期出现一批骈文专著。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三十年中,对宋文的研究又往往集中于个别大家和少数名篇,范围过于狭窄,对骈文的研究几乎为零。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宋文研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才真正展开,对骈文的重视也是此后的事了,台湾学者有关骈文的论著大致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始。本文对宋四六研究现状的分析大体分民国时期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两个时期展开。 一、民国时期研究状况 民国初年到1949年时期研究状况。民国时期的骈文研究相对兴盛,出现一批骈文专著,关于宋四六的研究自然是其重要部分;同时文学史等著作也对骈文给予一定程度的论述,其中对宋四六多有专章或专节论述。这一时期的宋四六文研究可说是初具规模,对宋四六的一些基本问题有了初步的论述,宋四六研究格局初定,许多观点被七、八十年代以后骈文研究学者包括台湾学者所沿袭。 骈文著作方面有谢无量《骈文指南》、瞿兑之《中国骈文概论》、金秬香《骈文概论》、钱基博《骈文通义》、刘麟生《骈文学》和《中国骈文史》、蒋伯潜、蒋祖怡《骈文与散文》等若干种。此外还有如王仁溥《评注骈文笔法百篇》、王承治《骈体文作法》、张廷华《新体广注骈体文自修读本》(全二册)、金敏伦《(分类精选)骈体应用文》(上、下)、金茂之《四六作法骈文通》等一些以指导初学为主要目的的骈文选本。文学史、文学批评史著作方面有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柯敦伯《宋文学史》、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等多种,谢、钱同时有骈文著作问世,所以将两类著作放在一起论述。 骈文著作方面有谢无量《骈文指南》、瞿兑之《中国骈文概论》、金秬香《骈文概论》、钱基博《骈文通义》、刘麟生《骈文学》和《中国骈文史》、蒋伯潜、蒋祖怡《骈文与散文》等若干种。此外还有如王仁溥《评注骈文笔法百篇》、王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24.西周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 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这反映出 A.周王通过赏赐青铜器笼络诸侯 B.分封制推动中原文化传播 C.西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水平高 D.工官制实现器物标准生产 25. 杨朱主张沿着自己的私利行事,墨子强调不讲仪节约束地兼爱他人。对此,孟子批判说: “无父无君,禽兽也。”这体现了孟子主张 A.反对私利 B.反对爱人 C.重礼尚义 D.民贵君轻26.《两汉三国学案》载:“夫汉家以经义断事,每有大议论、大狱讼、辙引经义以决之。”这反映出 A.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B. 政治生活的伦理化 C. 汉代社会秩序混乱 D. 儒学成为日常规范 27. 王羲之40岁以后,给朋友的书信,抄写的文章,草拟的文稿等,凡是他的书迹备受世 人珍爱、收藏,或作为书写字体的范本。王羲之书法名满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A.王羲之书法艺术难以模仿 B.人们好恶决定书法家命运 C.造纸术改进便于艺术普及 D.社会氛围宽松与注重主体价值 2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史学著作,其中《宋史》最为浩繁,各种著述、实录、会要、奏议、文集等应有尽有,卷帙浩大,为二十四史之冠。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A. 中央集权加强 B. 社会危机严重 C. 文官政治发达 D. 印刷术的进步 29.明代中叶,“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 光绪年间,“熙攘往来,编审(人丁调查和登记制度)不行,版图之籍亦莫可得而稽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中叶到光绪时期 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B.土地税始终高于工商税 C.农民的流动性逐步加强 D.统治危机加剧民族危机 30.下表为清政府在对外文书中,天朝”和“中国”词汇使用频率统计简表: 上表信息的变化反映出 A.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B.清廷注重提升政府形象 C.民族国家意识形成 D.清朝对外观念有所调整 31.西方人对《瀛环志略》给予宽容赞扬,而对《海国图志》未给好评,如有传教士认为其“伟大宗旨是讨论夷人的战略才能和优越之处,以及可供采纳以打败他们之武器”。据此,西方人对当时中国译介西学的态度是 A.惧怕中国产生抵御侵略思想 B.拒斥中国宣传学习西方技术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谈及中国的经济。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市场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中央为实现“保八”“维稳”等目的也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回归中国经济本质,其发展减缓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从国际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对全世界经济产生 了重大影响,作为活跃在世界市场上的中国自然也没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在短时间内波及全球,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社会民生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严峻,加之中国经济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 响程度可见一斑。再者,美国等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制约作用。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在国际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有的市场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国家的焦虑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国拿来当牵制中国发展的理由。 国内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消耗消耗大,环境损害成本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强度不大,凡此种种皆对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我国现在经济仍以农业、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产品多用以出口。而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对外依赖大。众多“MADE IN CHINA”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严峻挑战。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中国以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内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电子信息行业已经刻不容缓。 第二,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有地理位置因素,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及教育水平的差异。沿海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给予的优厚的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近年来虽然出台了相关措施来支援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看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仍旧很大,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城乡差异就显

宋代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原因

宋代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原因 2011级财税学院 注册资产评估师2班 王轩

一、选题原因 宋代在我国古代历史中作为一个饱受非议的朝代,政治腐败、军事羸弱,自然而然的被扣上“弱宋”之名。如果但从经济层面看待宋朝,那么宋朝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空空前繁荣的朝代,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促成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因此,提出研究宋朝经济这一问题。 二、前人研究成果 1、宋朝经济概况(参见百度百科,词条“宋朝”经济科技) 农业 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现,例如梯田(在山区出现)、淤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这大幅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积。至道二年(996年),全国耕地面积为三百一十二万五千两百余顷,到天禧五年(1021年)增加到五百廿四万七千五百余顷。各种新的农具在宋朝出现,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鞅马。新工具的出现也让农作物产量大幅成长。一般农田每年可亩收一石,江浙地区一年可达到二至三石。北宋时宋真宗从占城引进耐旱、早熟的稻种,分给江淮两浙,就是后来南方的早稻尖米,又叫占城米、黄籼米[1]。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农业发展迅速。一些北方农作物粟、麦、黍、豆来到南方。棉花盛行种植于闽、广地区。茶叶遍及今苏、浙、皖、闽、赣、鄂、湘、川等地。种桑养蚕和麻的地区也在增加。 手工业 北宋的主要矿产包括金、银、铜、铁、铅、锡、煤等。北宋时期金属矿藏达到两百七十余处,较唐朝增加一百余处。仁宗时期,每年得金一万五千多两、银廿一万九千多两、铜五百多万斤、铁七百廿四万斤,铅九万多斤、锡卅三万斤。 宋朝的丝、麻、毛纺织业都非常发达。西北地方流行毛织业,四川、山西、广西、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麻织业非常发达。到了南宋时期,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和广西南部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两浙和川蜀地区丝织业最发达。宋朝政府还在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设立织锦院,也就是官办的丝织作坊。而相关的印染业也因此发达起来。 宋朝官窑、民窑遍布全国。在瓷器上雕画花纹是北宋时的新创,划花用刀刻,绣花用针刺,印花用板印,宋瓷还有锥花用锥尖凿成花纹,堆花用笔蘸粉堆成凸形,再施白釉。宋瓷不仅是生活日用品,而且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北宋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近年来在亚非各地都有大量出土,证明瓷器是当时的重要输出品。时至今日,宋瓷已成为中国古代着名的艺术品,而享誉海内外。 宋朝时期,主要的造纸材料包括丝、竹、藤、麻、麦秆等。四川、安徽、浙江是主要的造纸产地。四川的布头笺、冷金笺、麻纸、竹纸,安徽的凝霜、澄心纸、粟纸,浙江的藤纸等都闻名于世。甚至还有纸被、纸衣、纸甲等。纸张的大量生产与活字印刷术为印刷业的繁荣提供了基础。宋朝的印刷业分三大系统,官刻系统的国子监所刻的书被称为监本,而民间书坊所刻的书被称为坊本,士绅家庭自己刻印的书籍属于私刻系统。东京、临安、眉山、建阳、广都等都是当时的印刷业中心。当时坊刻书中以浙江最好,称浙本,四川次之,称蜀本。福建的刻书以量取胜,称建本,其中尤以建阳麻沙镇最多,世称麻沙本。社会上流行刻书的风气。其中以临安国子监所刻的书品质最好。宋朝的刻书以纸墨精良、版式疏朗、字体圆润、做工考究、传世稀少、价值连城而闻名于后世。 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明州造出两艘万料(约600吨)神舟。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个隔水仓,一两个隔水仓漏水,船也不会沉。隔水仓技术,经马可·波罗介绍,传入欧洲。宋朝的主要造船厂分布在江西、浙江、湖南、陕西等地区。虔州、吉州、温州、明州都是重要的造船基地。太宗时期,全国每年造船达到三千三百余艘。到了南宋,由于南方多水加上海上贸易日益发达,造船业发展更快。临安府(今杭州)、建康府(江宁府,今南京)、平江府(苏州)、扬州、湖州、泉州、广州、潭州、衡州等成为新的造船中心。 金融商业 宋朝商业繁盛,通行的货币有铜钱、白银。太宗时期,每年铸币八十万贯。到神宗熙宁六年,已达六百余万贯。由于商品入口,宋朝大量铜钱、白银外流,造成硬通货短缺。真宗时期,成都十六家富户主持印造一种纸币,代替铁钱

宋代官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综述

宋代官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综述 (一)前言 在我国绵延的陶瓷史上,宋代堪称一个高峰期,全国各地瓷窑林立,名窑迭出。最主要的是开始出现了官办和民营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窑场。并且出现了“官窑”这一概念,广义上的官窑系指官方设置的专门烧造宫廷、官府用瓷的窑场,本文所说的官窑是狭义上的官窑,即传统学术中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之一的官窑。 对于官窑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人顾文荐所撰《负暄杂录》和叶寘《坦斋笔衡》,两书记载宋代官窑的内容基本相同,但都已失传。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撰《说郛》、《辍耕录》分别收录了《负暄杂录》和《坦斋笔衡》中有关“窑器”方面的内容。以下为引文。《辍耕录》卷29《四部丛刊》窑器条下,引叶寘《坦斋笔衡》。 陶器自舜时便有,三代迄于秦汉,所谓甓器之也。今土中得者,其质浑厚,不务色泽,末俗尚靡,不贵金玉,而铜磁遂有。 秘色窑器,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进,不得臣庶用,故云秘色。陆龟蒙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霄盛沆瀣,共稽中散斗遗杯。”乃知唐世已有,非始于钱氏。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 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为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1 (二)北宋官窑之争 目前学术界围绕北宋官窑的问题有不少争议,争论的焦点是北宋时朝廷是否在汴京,即今河南省开封市,设置过官窑,也就是怎样理解“京师自置烧造”这句话。 一种观点认为顾文荐所说的“京师”是指北宋都城汴京,即朝廷所在地。清代蓝浦撰《景

河北省2020年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pdf

河北省2020年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与孟子“民贵君轻”的君民关系思想不同,荀子力主“尊君爱民”,认为“人之性恶”,需要外 力教化。这反映出当时A. 君权神授思想遭到批判 B. 儒家民本思想得以发展C. 君民平等成为儒家共识 D. 法家思想为儒家所接受 2. 唐代中后期,枢密院是宦官掌握的内廷机枢。五代时,枢密院变为武夫掌控、文臣俯首的权力机 构。到宋代,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这一变化有助于A. 提高政府 的 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B.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C. 增强军队的有效指挥与实际作战能力 D. 消除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 3.宋代的士大夫们允许自家女儿、儿媳改嫁,还为其他妇女的再嫁提供方便。王安石因其子王雾精 神失常,替儿媳庞氏择婿而嫁;范仲淹作主将守寡的儿媳嫁给自己门生王陶;还办义庄为再嫁妇女提供资金。这反映了当时A .婚姻自主较普遍 B .理学影响力有限C .对外贸易较发达 D .市民阶层的扩大4. 徐光启《农政全书》系统地介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棉花栽培经验,内容涉及棉花的种植制度,土 壤耕作和丰产措施,其中最精彩的就是他总结的“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的丰产十四字诀。徐光启 A. 弘扬了著书立说的光荣传统 B. 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C. 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种植结构 D. 秉承了精耕细作的生产理念 5.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 成……“见让位于袁, 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 对这种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 主观设法有悖法治原则 B. 宪政实行推进民主进程C. 政体变化导致政局不稳 D. 分权制衡维护共和制度 6. 近代一批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思想观念的藩篱,开始以

宋代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宋代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尤为特殊的一个朝代,它上承汉唐下启明清,成为华夏文明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宋代不仅拥有丰富卓越的文化成果、叹为观止的思想成就,更拥有充满活力的经济以及生机勃勃的都市文化。葛金芳认为,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的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①。 对于宋代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学术界成功颇多。有关论文、著作数量十分丰富。有关的论文如《略论宋代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②、《宋代经济的历史地位评价辩析与葛金芳教授商榷》③、《中国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浅析》④等,相关著作有漆侠的《宋代经济史》⑤,以及和邓广铭合编的《两宋政治经济问题》⑥等。另外,在古人留下的文章和著作中,亦能对宋代经济状况有个直观了解。例如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⑦、洪迈的《夷坚志》⑧,除此之外,日本人斯波义信的《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⑨等都可做参考。 宋代经济的发展,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范围广,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下面我将从农业、商业和手工业三个方面对宋代经济发展做简要介绍。 一、宋代的农业 在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中,耕地面积是经济实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宋代农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耕地面积的扩大、粮食产量的提高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商品化程度提高。厉文君在《宋代的经济开发与社会转型考略》一文中将宋代农业与唐代做了一系列的比较,介绍到:“宋代国土小于唐代,但由于围田、 ①葛金芳《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5年第1期 ②王世英《略论宋代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 ③徐志新《宋代经济的历史地位评价辩析与葛金芳教授商榷》《现代财经》2005年第11期 ④易彪《中国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浅析》《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3期 ⑤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⑥漆侠、邓广铭《两宋政治经济问题》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⑦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库全书本 ⑧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2006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