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水_饮用水中氰化物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法

水源水_饮用水中氰化物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法
水源水_饮用水中氰化物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法

二十三水中氰化物的测定

实验二十三水中氰化物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练习水样预蒸馏操作。 2.用比色法测定废水中氰化物。 二﹑实验原理 水样加入硝酸锌和酒石酸,在pH≈4的条件下进行预蒸馏,可蒸馏出简单氰和部分络合氰,流出液以1%氢氧化钠吸收。在中性条件下,水样中氰离子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其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生成戊烯二醛衍生物,再与吡唑啉酮进行缩合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比色测氰含量。 三﹑实验仪器 1.分光光度计 2.500mL全玻蒸馏器及连接导管 3.接收瓶(100mL容量瓶) 4.50mL酸式滴定管 5.250mL锥形瓶 6.50mL比色管 四﹑实验试剂 1.15%酒石酸溶液:取15g酒石酸(H 2C 4 H 4 O 6 )溶于100mL水中。 2.0.1% ﹑1%﹑2%氢氧化钠溶液。 3.0.05%甲基橙指示剂。 4.10%硝酸锌溶液:取10g硝酸锌[Zn(NO 3) 2 ·6H 2 O]溶于100mL水中。 5.0.02%试银灵指示剂:称取0.02g试银灵(对二甲氨基亚苄基罗丹宁),溶于100mL丙酮中。 6.铬酸钾指示剂:称取10g铬酸钾溶于少量水中,徐徐加入硝酸银溶液至产生微红色沉淀,放置过夜,过滤。用水稀释至100mL。 7.氯化纳标准溶液:称取0.1169g氯化纳(优级纯,预先经400--500℃灼烧至产生爆裂声后,然后在干燥器内冷却﹑储存)用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溶液浓度为0.0200mol/L。 8.硝酸银标准溶液: ⑴AgNO 3 标液的配制:称取0.33g硝酸银溶于水中,稀释至 100mL。储于棕色试剂瓶中,待标定。

⑵AgNO 3标液的标定: ① 吸取10.0mL 氯化纳标准溶液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50mL 水,同 时另取一锥形瓶加入60mL 水做空白实验。 ②向溶液中加入4滴铬酸钾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不断摇动锥形瓶,直至溶液由黄色变成砖红色为止,记下读数,平行测定两次,取平均值V 1,同样滴定空白溶液,取其平均值V 2。 2 10.10)/(V V C L mol -?= 硝酸银溶液浓度 式中:C —氯化纳标液浓度(0.0200mol/L ); V 1—滴定氯化纳标液所用硝酸银标液体积,mL ; V 2—滴定空白溶液时所用硝酸银标液体积,mL ; 9.磷酸盐缓冲溶液(pH 为7):称取34.0g 磷酸二氢钾和35.5g 磷酸氢二纳于烧杯内,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L 。 10.1%氯胺T 溶液:称取0.5g 氯胺T 溶于水,稀释至50mL ,摇匀,储于棕色瓶中。使用时配制(如置于冰箱中可保存3—7天)。 11.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 异烟酸用液配制:称取1.5g 异烟酸,溶于24mL 2%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mL 。 吡唑啉酮溶液配制:称取0.25g 吡唑啉酮(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溶于20mL N-二甲基甲酰胺中。 将异烟酸溶液与吡唑啉酮溶液按5:1(体积比)混合。临用前配制。 12.氰化钾标准溶液: ⑴氰化钾储备液的配制及其标定: 配制:称取0.25g 氰化钾(剧毒物!),用0.1%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mL ,储于聚乙烯瓶中。 标定:吸取10.0mL 氰化钾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水和1mL 2%氢氧化钠溶液,再加2—8滴试银灵指示剂,用硝酸银溶液滴定至由黄色刚变为橙色为止,记录消耗硝酸银溶液的毫升数。平行测定两次,取平均值V 1。 同时取60mL 水,操作同上,做空白实验。取平均值V 2。 计算: 204.5)()/,(21?-?=-V V C ml mg CN 氰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 式中:C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V 1—滴定氰化钾标液时消耗硝酸银标液的体积,mL ; V 2—滴定空白时消耗硝酸银标液的体积,mL ;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分析技术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分析技术 静态顶空分析法普遍应用于环境样品土壤、泥浆和水等机体中易挥发物的分析。例如,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溴甲烷等这样一类挥发性有机物,由于其成分的吸入对人和动物的肝脏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相关的管理部门制订出了关于饮用水、水源水、排放污水等严格的控制指标,水质监测部门广泛应用顶空进样技术进行监测分析工作。 静态顶空分析法还普遍应用于制药行业中溶剂残留的分析。在美国药典中,最早检测的5种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三氯乙烯、1、4-二氧六环和苯等。随着药品生产过程中溶剂种类的增加,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性,中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还要求检测其他的溶剂残留量。 通过测量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静态顶空分析法还被法院用来加强对酒后驾驶的法律监督。法律监督部门也用顶空方法分析纵火现场的挥发性毒物或助燃剂的种类。 静态顶空分析法还可用于聚合物中的单体、溶剂和添加剂的分析、变压器油的气体分析等。例如,塑料制品当作食品外包装或容器时,产品质量监测部门将严格其中的有毒有害残余物的含量。 静态顶空分析技术是顶空分析法发展中所出现的最早形态,而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静态顶空分析技术(简称顶空进样技术)主要用于测量那些在200摄氏度下可挥发的被分析物,以及比较难于进行前处理的样品。静态顶空分析法在仪器模式上可分为三类: 顶空气体直接进样模式: 由气密进样针取样,一般在气体取样针的外部套有温度控制装置.这种静态顶空分析法模式具有适用性广和易于清洗的特点,适合于香精香料和烟草等挥发性含量较大的样品.加热条件下顶空气的压力太大时,会在注射器拔出顶空瓶的瞬间造成挥发性成分的损失,因此在定量分析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减少挥发性物质在注射器中的冷凝,应该将注射器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并且在每次进样前用气体清洗进样器,以便尽可能地消除系统的记忆效应。 平衡加压采样模式: 由压力控制阀和气体进样针组成,待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达到分配平衡时对顶空瓶内施加一定的气压将顶空气体直接压入到载气流中.这种采样模式靠时间程序来控制分析过程,所以很难计算出具体的进样量.但平衡加压采样模式的系统死体积小,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同样为了减少挥发性物质在管壁和注射器中的冷凝,应该对管壁和注射器加热到适当的温度,而且在每次进样前用气体清洗进样针。 加压定容采样进样模式:

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氰化物的检测方法三 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蒸馏酒及其配制酒二木薯二包装饮用水二矿泉水中氰化物的检测,第二法和第三法适用于蒸馏酒及其配制酒二粮食二木薯二包装饮用水二矿泉水中氰化物的检测三 第一法分光光度法 2原理 木薯粉二包装饮用水和矿泉水中的氰化物在酸性条件下蒸馏出的氰氢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在p H=7.0条件下,馏出液用氯胺T将氰化物转变为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吡唑啉酮作用,生成蓝色染料,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三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在碱性条件下加热除去高沸点有机物,然后在p H=7.0条件下,用氯胺T将氰化物转变为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吡唑啉酮作用,生成蓝色染料,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三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 B/T6682规定的三级水三 3.1试剂 3.1.1甲基橙(C14H14O3N3S N a):指示剂三 3.1.2酚酞(C20H14O4):指示剂三 3.1.3酒石酸(C4H6O6)三 3.1.4氢氧化钠(N a O H)三 3.1.5磷酸二氢钾(K H2P O4)三 3.1.6磷酸氢二钠(N a2H P O4)三 3.1.7乙酸(C2H4O2)三 3.1.8异烟酸(C6H5O2N)三 3.1.9吡唑啉酮(C10H10N2O)三 3.1.10氯胺T(C7H7S O2N C l N a四3H2O):保存于干燥器中三 3.1.11无水乙醇(C2H6O)三 3.1.12乙酸锌(C4H6O4Z n)三 3.2试剂配制 3.2.1甲基橙指示剂(0.5g/L):称取50m g甲基橙,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 L三

顶空_气相色谱_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14种有机溶剂残留_周相娟

基金项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11QK045) 作者简介:周相娟(1976-),女,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 通讯作者:佟世生,E-mail:shishengt@163.com ·论著·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 14种有机溶剂残留 周相娟1,聂鲲1,钟丽君1,佟世生2 1.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北京100094;2.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北京100083 摘要:目的建立化妆品中十四种有机溶剂残留的自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的测定方法。方法通过对顶空平衡温度、顶空平衡时间以及样品体积等一系列顶空条件、色谱质谱条件和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确立了各种化妆品中有机溶剂残留的分析方法。化妆品中十四种有机溶剂经90?顶空温度提取30min后,经HP-INNO-WAX毛细管柱分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丙烯腈和乙腈的线性范围为0.5mg/L 50mg/L,其余12种有机溶剂的线性范围为0.05mg/L 5mg/L。14种有机溶剂的检出限为1mg/kg 3mg/kg,回收率为73.6% 98.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 6.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杂质干扰少,适用于化妆品中14种有机溶剂残留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有机溶剂残留;化妆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中图分类号:O65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685(2014)06-0773-04 Determination of14organic solvent residues in cosmetics by 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ZHOU Xiang-juan*,NIE Kun,ZHONG Li-jun,TONG Shi-sheng *Haidian District Institute of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Beijing100094,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14organic solvent residues in cosmetics by auto-mated 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ethods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headspace(such as tem-perature,time and sample volume),GC and sample treatment were optimized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analysis of organic sol-vent residues in cosmetics.Cosmetic samples were extracted by headspace at90?for30min,then separated by HP-INNO-WAX capillary column,and determined by GC-MS.The retention time of the peaks was used for qualitative analysis,while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was use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Results The method had good linearity over the range of 0.05mg/L 50mg/L for12orgainc solvent residues,while that of acrylonitrile and acetonitrile was between0.5mg/L 50mg/L.The detection limits of the14organic solvents ranged from1mg/kg to3mg/kg with recoveries of73.6% 98.5%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of1.7% 6.7%(n=6).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rapid,sensitive and sta-ble,it is suitable for simultaneous monitoring of14organic solvent residues in cosmetics. Key Words:Organic solvent residues;Cosmetics;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在香水、洗发水、指甲油等液体、膏状的化妆品配方中常常需要使用一些除水以外的有机溶剂,如醇类、酯类、醚类、酮类、芳香族类。这些有机溶剂除了主要的溶解性能以外,还具有挥发、润滑、润湿、增塑、保香、防冻、收敛等特性[1]。化妆品中使用的这些有机溶剂多数是有毒的,尤其对于像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有机溶剂而言,其毒性较高。化妆品是与人类直接接触的产品,长期使用含有这类有机溶剂残留的化妆品,势必造成人体的危害。为此《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中把许多有机溶剂规定为禁用物质[2]。已有的方法中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测定多采用气相色谱法[3]。本实验将自动顶空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不仅目标化合物的种类与之不同,而且采用了质谱技术能够准确定性。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能够满足化妆品中14种有机溶剂残留的同时测定。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6890N-5975B气相色谱-质谱

水质总氰化物测定操作规程样本

水质总氰化物测定 操作规程

水质总氰化物测定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饮用水、地面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测定水质中的总氰化物。最低检出浓度为0.004mg/L;测定上限为0.25mg/L。 总氰化物是指在磷酸和EDTA存在下,于pH<2介质中,加热蒸馏,能形成氰化氢的氰化物,包括全部简单氰化物和绝大部分络合氰化物,不包括钴氰络合物。 2引用标准 GB7486-87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 3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样品中的氰化物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后生成戊烯二醛,最后与吡唑啉酮缩合生成蓝色染料,其颜色与氰化物含量成正比,在638nm波长进行光度测定。 4仪器 4.1 分光光度计; 4.2 25ml具塞比色管; 4.3 500ml全玻璃蒸馏器; 4.4 100ml量筒或容量瓶; 4.5 600W或800W可调电炉;

5药品及试剂 测定过程中,只使用公认的分析纯试剂和不含氰化物和活性氯的蒸馏水或具有同等纯度的水。 5.1 磷酸(H3PO4):1.69g/ml 5.2 氢氧化钠(NaOH): 0.1%、1%、2%、4%溶液(m/V) 5.3 EDTA二钠:10%溶液(m/V) 5.4 乙酸铅试纸 称取5g乙酸铅[Pb(C2H3O2)2·3H2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将滤纸条浸入上述溶液中,1h后,取出晾干,盛于广口瓶中,密塞保存。 5.5 碘化钾-淀粉试纸 称取 1.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搅成糊状,加入200ml沸水,混匀,放冷,加0.5g碘化钾和0.5g碳酸钠,用水稀释至250ml,将滤纸条浸渍后,取出晾干,盛于棕色瓶中,密塞保存。 5.6 硫酸溶液:1+5 5.7 亚硫酸钠(Na2SO3): 1.26%溶液(m/V) 5.8 氨基磺酸(NH2SO3H) 5.9 磷酸盐缓冲溶液(pH=7) 称取34.0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和35.5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于烧杯内,加水溶解后,稀释至1000ml,摇匀,放入试剂瓶,存于冰箱。 5.10 氯胺T:1%(m/V)溶液

气相色谱法(附答案)

气相色谱法(附答案) 一、填空题1. 气相色谱柱的老化温度要高于分析时最高柱温_____℃,并低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老化时,色谱柱要与_____断开。答案:5~10 检测器 2. 气相色谱法分离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沸点差别越小、极性越相近的组分其保留值的差别就_____,而保留值差别最小的一对组分就是_____物质对。答案:越小难分离 3.气相色谱法分析非极性组分时应首先选用_____固定液,组分基本按沸点顺序出峰,如烃和非烃混合物,同沸点的组分中_____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答案:非极性极性 4.气相色谱法所测组分和固定液分子间的氢键力实际上也是一种_____力,氢键力在气液色谱中占有_____地位。答案:定向重要5.气相色谱法分离中等极性组分首先选用_____固定液,组分基本按沸点顺序流出色谱柱。答案:中极性 6.气相色谱分析用归一化法定量的条件是______都要流出色谱柱,且在所用检测器上都能_____。 答案:样品中所有组分产生信号 7.气相色谱分析内标法定量要选择一个适宜的__,并要求它与其他组分能__。答案:内标物完全分离 8.气相色谱法常用的浓度型检测器有_____和_____。答案:热导检

测器(TCD)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9.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质量型检测器有_____和_____。答案:氢火焰检测器(FID)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10. 电子捕获检测器常用的放射源是_____和_____。答案:63Ni 3H 11. 气相色谱分析中,纯载气通过检测器时,输出信号的不稳定程度称为_____。答案:噪音 12. 顶空气体分析法是依据___原理,通过分析气体样来测定__中组分的方法。答案:相平衡平衡液相 13. 毛细管色谱进样技术主要有_____和______。答案:分流进样不分流进样 14. 液—液萃取易溶于水的有机物时,可用______法。即用添加_____来减小水的活度,从而降低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答案:盐析盐15.气相色谱载体大致可分为______和______。答案:无机载体有机聚合物载体 16.所谓气相色谱固定液热稳定性好,主要是指固定液在高温下不发生__、__和分解。答案:聚合交联 17. 气相色谱程序升温的方式有_____升温和_____升温。答案:线性非线性 18.气相色谱法分析中,不同的色谱柱温会对柱效、_____、_____、_____和产生影响。

分析化验 分析规程 氰化物的测定

氰化物的测定 方法一硝酸银滴定法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CN-含量在0.25~100mg/L间含氰污水中CN-的测定。 2 分析原理 向水样中加入酒石酸和硝酸锌,在pH=4的条件下加热蒸馏,简单氰化物和部分配合物(如锌氰配合物)均以氰化氢形式被蒸馏出,并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吸收液中的氰离子,生成可溶性的银氰配离子[Ag(CN)2-]。过量的银离子与试银灵指示液反应,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指示终点的到来。 3 试剂和仪器 3.1 试剂 3.1.1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 = 0.01mol/L。(临用前配制) 3.1.2 150g/L酒石酸溶液。 称取15g酒石酸,溶于水后,稀释至100 mL。(有效期六个月) 3.1.3 0.5g/L甲基橙指示液。 称取0.05g甲基橙,溶于70℃的水中,冷却,稀释至100mL。(有效期六个月) 3.1.4 100g/L硝酸锌[Zn(NO3)2·6H2O]溶液。 称取10g硝酸锌[Zn(NO3)2·6H2O],溶于水后,稀释至100 mL。(有效期六个月) 3.1.5 20g/L或40g/L NaOH吸收液。 称取20g氢氧化钠(AR),溶于水后,稀释至1000mL,浓度为20g/L NaOH 吸收液。(有效期六个月) 称取40g氢氧化钠(AR),溶于水后,稀释至1000mL,浓度为40g/L NaOH 吸收液。(有效期六个月)

3.1.6 试银灵指示液 称取0.02g试银灵(对二甲氨基亚苄基罗丹宁)溶于100mL 丙酮中,贮于棕色瓶中,置于暗处,有效期一个月。 3.2 仪器 3.2.1 500mL 蒸馏烧瓶。 3.2.2 蛇形或球形冷凝管。 3.2.3 可调电炉(600W或800W)。 3.2.4 250mL 锥形瓶(用作吸收瓶)。 3.2.5 10mL 棕色酸式滴定管。 4 操作步骤 4.1 氰化氢(HCN)的蒸出和吸收 4.1.1 量取过滤后水样200mL,移入500mL 蒸馏烧瓶中(若氰化物含量较高。可酌量少取,加水稀释至200mL),加数粒玻璃珠。 4.1.2 往吸收瓶(250mL 锥形瓶)中加入20mL 20g/L NaOH溶液作为吸收液。 4.1.3 将蒸馏烧瓶、冷凝管、吸收瓶和接引管依次连接,并使接引管下端插入吸收液液面以下。检查各连接部位,使其严密。 4.1.4 从蒸馏烧瓶顶端加入10mL 硝酸锌溶液,7~8滴甲基橙指示剂,迅速加入5mL 酒石酸溶液,立即盖好瓶塞,使瓶内溶液保持红色,打开冷却水,以2~4 mL/min馏出液速度进行加热蒸馏。 4.1.5,当吸收瓶内溶液体积接近100mL 时停止蒸馏。用少量水洗冷凝管和馏出液导管后,取下锥形瓶,用水稀释至100mL 标线处。此即水样的碱性馏出液A。 4.2 空白蒸馏及吸收 按4.1.1~4.1.5操作,用试验用水(200mL)代替样品进行空白试验,得到空白试验流出液B。 4.3 样品测定 4.3.1 于100mL 水样的碱性流出液A中加入0.2mL 试银灵指示剂,摇匀。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时,即为终点,计录用量

第六章顶空气相色谱

第六章顶空气相色谱 6.1顶空气相色谱法的概念和类别 一、顶空气相色谱的概念 顶空气相色谱是指对液体或固体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的一种间接测定法,它是在热力学平衡的蒸气相与被分析样品同时存在于一个密闭系统中进行的。例如测定血液中的乙醇。把血样置于一个密闭恒温的样品瓶中,测定恒温后样品瓶蒸气相中的乙醇浓度,通过校准曲线计算血样中的乙醇含量。这一方法从气相色谱仪角度讲.是一种进样系统,即“顶空进样系统”。有不少仪器公司有商品的顶空进样系统。有关顶空气相色谱分析的名称,我国一般称为:顶空气相色谱分析,但是有人称为:“液上气相色谱分析”,这样的名称不全面,因为有不少样品是固体。所以本书还是用顶空气相色谱分析。 二、顶空气相色谱的类别和特点 1静态和动态顶空气相色谱 一般顶空气相色谱分为静态和动态顶空气相色谱,所谓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是在一个密闭恒温体系中,液气或固气达到平衡时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蒸气相中的被测组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的典型装置如图7.1所示。 动态顶空气相色谱也叫做吹扫-捕集分析法,这一方法是用惰性气体通人液体样品(或固体表面),把要分析的组分吹扫出来,使之通过一个吸附剂进行富集然后再把吸附剂进行加热,使吸附的组分脱附,用载气将其带到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2.静态顶空和气态顶空的比较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静态顶空所用仪器简单,仅用一个玻璃瓶就可以进行分析,要求能够达到两相平衡,而且在取样时仍能保持这种平衡,但是一般情况下作为分析用的玻璃

瓶每个只能应用一次,日产分析需要处理大量的玻璃瓶,增加了强度,此外平衡还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 动态顶空气相色谱法需要较多的仪器,也要较多的时间。该方法的成本较高。由于吹扫会带入杂质到样品中,大量的水蒸气会带入到捕集器中,还需要选择适当的脱附剂,该方法有时往往会出现吸附或脱附不完全的问题。 6.2 顶空气相色谱法的原理 一、色谱峰面积和样品蒸气分压的关系 在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时当顶空瓶中样品t 面的蒸气压相当低时,峰面积(Fi)的大小与样品上面的挥发性组分的蒸气压(p i )成正比关系,即: i i p F ∝ (6-1) 由(7-1)式可导出下式: i i i p c F = (6-2) 式中i c 是特定物质的校正因子,决定于检测器的性能。 在真实体系中蒸气分压通常用下式表示: i i i i x p p γ0= (6-3) 式中p 0i ——纯组分i 的蒸汽压; x i ——在样品中含有组分i 的摩尔分数; γi ——组分i 的活度系数。 如果样品是一个理想的溶液(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其活度系数(γi )为1,(6-3)式即可用拉乌尔(Raoult)定律表示: i i i x p p 0= (6-4) 这种理想的溶液有:正庚烷/甲基环己烷;对二甲苯/间二甲苯,2-甲萘/1-甲萘,反十氢化萘,顺十氢化萘,邻硝基氯苯/对硝基氯苯,己烷/庚烷,苯/甲苯,氯苯/乙苯,乙醇/异丙醇等。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样品为非理想溶液,非理想溶液的γ大于l 或小于1。大于1的非理想溶液有:庚烷/甲苯;辛烷/乙苯;乙醇/丁酮;环己烷/二氧六环;乙醚/乙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醇/庚烷;苯胺;乙醇/水等。 γ小于1的非理想溶液有:丙酮/l ,1,2-三氯乙烷;反二氯乙烯/二异丙醚;反三氯乙烯/四氢呋喃;顺二氯乙烯/丁酮;丙酮/氯仿等。 活度系数γ不仅决定于溶液中i 组分和其他组分的性质,也取决于所有组分的摩尔分数,同时也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二、顶空气相色谱分析中的校正因子 从(6-2)和(6-3)式可导出下式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

093858 张亚辉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气相色谱保留值定性及归一化法定量的方法和特点; 2、熟悉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掌握微量注射器进样技术。 二. 实验仪器与试剂 1. GC-2000型气相色谱仪,4台 2. 医用注射器,1支 3. 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 三.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以气体(载气)作为流动相的柱色谱分离技术,它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极性或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它分析的对象是气体和可挥发的物质。 顶空气相色谱法是通过测定样品上方气体成分来测定该组分在样品中的含量,常用于分析聚合物中的残留溶剂或单体、废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食品的气味性物质等等,其理论依据是在一定条件下气相和液相(固相)之间存在着分配平衡。顶空气相色谱分析过程包括三个过程:取样,进样,分析。根据取样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顶空气相色谱分为静态顶空气相色谱和动态顶空气相色谱。本实验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 色谱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峰面积(峰高)百分比法、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和标准加入法。本实验采用归一化法。归一化法要求所有组分均出峰,同时还要有所有组分的标准样品才能定量,公式如下: (1) 式中x i 代表待测样品中组分i 的含量,Ai 代表组分i 的峰面积,fi 代表组分i 的校正因子。 因为所测样品为同系物,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各组分校正因子相同,则(1)式可化简为 %100??= ∑i i i i i A f A f x % 100?=∑i i i A A x

载气携带被分析的气态混合物通过色谱柱时,各组分在气液两相间反复分配,由于各组分的K值不同,先后流出色谱柱得到分离。 气相色谱的结构如下所述: (1)气路系统(Carrier gas supply) 气路系统:获得纯净、流速稳定的载气。包括压力计、流量计及气体净化装置。 载气:要求化学惰性,不与有关物质反应。载气的选择除了要求考虑对柱效的影响外,还要与分析对象和所用的检测器相配。 净化器:多为分子筛和活性碳管的串联,可除去水、氧气以及其它杂质。(2)进样系统:进样器+气化室 液体进样器:不同规格的专用注射器,填充柱色谱常用10μL;毛细管色谱常用1μL;新型仪器带有全自动液体进样器,清洗、润冲、取样、进样、换样等过程自动完成,一次可放置数十个试样。 气体进样器:推拉式、旋转式(六通阀)。 气化室:将液体试样瞬间气化的装置。无催化作用。 (3)柱分离系统 填充柱:内径2~4 mm,长1~3m,内填固定相; 毛细管柱:内径0.1~0.5mm,长达几十至100m,涂壁固定液毛细管柱因渗透性好、传质快,因而分离效率高(n可106)、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小。 柱温:是影响分离的最重要的因素。(选择柱温主要是考虑样品待测物沸点和对分离的要求。)柱温通常要等于或略低于样品的平均沸点(分析时间20-30min);对宽沸程的样品,应使用程序升温方法。 (4)检测系统 检测器是气相色谱仪的关键部件。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热导检测器(TC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等,本实验选用热导检测器的结构,主要根据不同的气体有不同的热导系数,对待侧物进行检测。热导检测器包括:池体(一般用不锈钢制成);热敏元件:电阻率高、电阻温度系数大、且价廉易加工的钨丝制成;参考臂:仅允许纯载气通过,通常连接在进样装置之前;测量臂:需要携带被分离组分的载气流过,则连接在紧靠近分离柱出口处。四、实验条件 色谱柱:长2m,102白色担体60~80目,涂渍角鲨烷或PEG为固定液,液担比为5﹕100 柱温:80,气化室温度:100,检测器温度120,载气:氢气 五、实验内容 (1)配制苯、甲苯、二甲苯标准混合液(各取1,5,5)取1μL,测谱图,归一

气相色谱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掌握分离分析的基本原理; 2、了解顶空气相色谱法; 3、了解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 4、掌握定性、定量分析与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分离是利用上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气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气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进行时,组分就在其中的两相中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由于固定相各个组分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使彼此分离,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将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的变化转换成一定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后在记录仪上记录下来,即可得到各组分的色谱峰。根据保留时间和峰高或峰面积,便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1)顶空色谱法及其原理介绍 顶空气相色谱是指对液体或固体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的一种间接测定法,它是在热力学平衡的蒸气相与被分析样品同时存在于一个密闭系统中进行的。这一方法从气相色谱仪角度讲,是一种进样系统,即“顶空进样系统”。其原理如下: ?一个容积为V、装有体积为V o浓度为C o的液体样品的密封容器,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气相体积为Vg,液相体积为Vs,气相样品浓度为Cg,液相中样品浓度为Cs, 则:平衡常数 K=Cs/Cg 相比β=Vg/Vs V=Vs+Vg=V o+Vg 又因为是密封容器,所以 CoV o=CoVs=CsVs+CgVg= KCgVs+CgVg Co=KCg+CgVg/Vs=KCg+βCg=Cg(K+β) Cg=C o/(K+β)=K’C o 可见,在平衡状态下,气相组成与样品原组成为正比关系,根据这一关系我们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顶空色谱法的优点 顶空色谱进样器可与国内外各种气相色谱仪相连接,它是将液体或固体样品中的挥发性组分直接导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的理想进样装置。 它采用气体进样,可专一性收集样品中的易挥发性成分,与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相比既可避免在除去溶剂时引起挥发物的损失,又可降低共提物引起的噪音,具有更高灵敏度和分析速度,对分析人员和环境危害小,操作简便,是一种符合“绿色分析化学”要求的分析手段。固相萃取和液相萃取时不可避免地带入共萃取物干扰分析。顶空分析可看成是气相萃取

固废中氰化物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一.方法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处理后的样品中的氰化物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后生成戊烯二醛,最后与吡唑啉酮缩合生成蓝色染料,在波长638nm处测量吸光度。 二.方法的适用范围 取样100 mL时的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04mg/L,适用于固体废物中氰化物的监测。在本方法选定的仪器及前处理条件下,未发现有干扰测定的物质。 三.仪器 1. 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 2. 恒温水浴装置,控温精度±1℃。 3. 250ml锥形瓶。 4. 25ml具塞比色管。 5.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 本标准均使用经检定为A级的玻璃量器。 四.试剂 1. 氢氧化钠溶液ρ(NaOH)=1g/L:称取1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摇匀,贮于聚乙烯塑料容器中。 2. 氢氧化钠溶液ρ(NaOH)=10g/L:称取10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摇匀,贮于聚乙烯塑料容器中。 3. 氢氧化钠溶液ρ(NaOH)=20g/L:称取20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摇匀,贮于聚乙烯塑料容器中。 4. 磷酸盐缓冲溶液(PH=7):称取34.0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和3 5.5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水,稀释定容至1000ml,摇匀。 5. 氯胺T溶液ρ(C7H7ClNNaO2S·3H2O)=10g/L:称取1.0g氯胺T溶于水,稀释定容至100ml,摇匀,贮于棕色瓶中,用时现配。 注:氯胺T发生结块不易溶解,可致显色无法进行,必要时需用碘量法测定有效氯浓度。氯胺T固体试剂应注意保管条件以免迅速分解失效,勿受潮,最好冷藏。 6.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 6.1 异烟酸溶液:称取1.5g异烟酸(C6H6NO2,iso-nicotinic acid)溶于25ml 氢氧化钠溶液(3),加水稀释定容至100ml。 6.2 吡唑啉酮溶液:称取0.25g吡唑啉酮(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 C10H10ON2,3-methy-1-phenyl-5-pyrazolone)溶于20mlN,N-二甲基甲酰胺[HCON(CH3)2,N,N-dimethyl formamide]。 6.3 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 将吡唑啉酮溶液(6.2)和异烟酸溶液(6.1)按1:5混合,用时现配。

水中微量氰化物测定的实验方法选择

水中微量氰化物测定的实验方法选择 发表时间:2011-06-13T08:28:57.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王兰 [导读] 吡啶-联苯胺法,试剂使用吡啶做溶媒,毒性大,有致癌作用,另外试剂不够稳定。 王兰(黑龙江省绥滨农场疾病控制中心 156203)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1-0222-02 【关键词】水中微量氰化物测定 氰化物是目前主要污染水源的毒物之一,水样测定时是必测的项目,如何选择一种灵敏度高,测定时所用试剂毒性较小的方法,是需要探讨的问题。含有常用的4种方法用同一水样进行测定,其结果进行一次比较。 1 方法的选择 (1)吡啶—联苯胺比色法,(2)异烟酸—吡唑酮比色法;(3)吡啶—吡唑酮法;(4)吡啶—巴比妥酸法。 2 操作方法及步骤 2.1 试剂准备取蒸镏水(无离子水)250毫升,加上CN0.05毫升置于500毫升全玻蒸镏器内,加甲基橙指示剂,加入1 0毫升醋酸锌,投入1克固体酒石酸,此时使溶液从橙黄色调至橙红色,进入蒸镏。用50毫升容量瓶,加入2%NaOH吸收液?将冷凝管插入容量瓶,务必将冷凝管插入吸收液中,以2~3毫升/分控制蒸镏速度,收集镏液50毫升混匀,备以测定。 2.2 测定方法 2.2.1 吡啶—联苯胺比色法 原理在酸性溶液的环境中,加入溴,使氰化物转变为溴化氢,内中多余的溴加入硫酸肼除去,最后加入吡啶—联苯胺,生成戌—联苯胺,生成戌烯醛衍生物,呈桔红色,进行比色测定。 NH2CN+R-NH-CH=CH-CH=NRHBr 试剂:(1)1:4醋酸(C.P);(2)0.5%硫酸肼;(3)饱和溴水(4)6 :4吡啶溶液;(5)盐酸联苯胺溶液([NH,(C6H5)2·2Cl);(6)硝酸银溶液;(7)试银灵指示剂:(对二甲氨基亚苄丹宁(CH3)NC6H4CHC3OS2NH)0.02gA·R溶于1 00ml丙酮中)。 氯化钠标准液,氰化钾标准液配置后,进行标定:氰(CN-量(mg/L)=a×f×0.0141×0.5204a × 0.5204a滴定氰化钾溶液时,消耗硝酸银毫升数 ×:滴定氯化钠标准液时,消耗硝酸银(ml)数Xo:滴定空白液消耗硝酸银(ml)数氰化钾标准液1r/mlC- N-。 步骤:(1)向1 0ml比色管中注入5.0ml上述蒸镏液(氰化物不超过2μ);(2)取10ml比色管7支,分别加入 KCN标准液0.0、0.1、0.3、0.5、1.0、1.5、2. 0ml,再各加0.2%NaH液至5.0ml(3)先向标准液色列空白管中加入1 :4醋酸液2~3滴,使溶液呈酸性,然后按照此量向水样管及各标准管中加入1:4醋酸混匀,再各加2~3滴饱和溴水,加后退色,加至不退色止,混匀,加塞,1 0分钟放置后,逐滴加硫酸肼溶液至溴的黄色退尽,再多加一滴摇匀,消除管壁上多余溴存在。(4)将吡啶——盐酸联苯胺加入,每比色管中加入4.0ml,最后加蒸镏水至1 0ml,摇匀,静止1 0分钟后,进行比色。(5)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采用530毫微米波长,1cm比色杯,比较光密度,并记录结果。 2.2.2 异烟酸——吡唑酮比色法 试剂 (1)0.15%异烟酸溶液。(2)显色试剂:称取1-苯基-3 甲基-5-吡唑酮0.1克溶于8ml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加40ml试剂l混合即成(临用新配)。(3)0.05M磷酸盐缓冲液(PH6.8)。(4)1%氯胺T溶液。 步骤:1)取5.0ml水样蒸镏液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1 : 4醋酸2滴,再加2.0ml缓冲液,混匀后各加入0.1 ml氯胺T溶液,加塞轻轻混匀,放置5~6分钟,加入异烟酸吡唑酮3.0ml,混匀,室温下放30分钟,于620μmm波长,2cm比色杯,测其光密度,查标准曲线,计算水样中氰化物的含量ml/L,(2)标准曲线的制做:取1r/mlCN的氰标准液0.0、0.1、0.3、0.5、1.0、1.5、2.0ml于7支1 0ml比色管中,加 0.2%NaOH液至5.0ml,其余操作同样品。所得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2.2.3 吡啶——吡唑酮法 原理: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用氯胺T使氰化物转化成氯化氰,加入吡啶-吡唑酮试剂后,生成兰色染料,根据色深浅进行比色定量。 试剂:显色剂,吡啶-吡唑酮混合液 其它试剂同异烟酸-吡唑酮。 2.2.4 吡啶-巴比妥酸法 原理:氰化物与氯胺T作用生成氯化氰,再与吡啶和巴比妥酸反应,生成紫红色的二巴比妥酸戌烯二醛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 试剂:显色剂 0.18克巴比妥酸加少量水,加入3.3ml 1:3盐酸lml吡啶,溶解后,加水烯释至100ml,其他试剂与异烟酸法同。 步骤: 与吡啶-吡唑酮法相同,只是此法加显色剂为吡啶-巴比妥酸显色剂,混合后放40℃水浴中30分钟,于580μm波长1cm比色杯测其光密度,由标准曲线查含氰量mg/L。 3 四种方法稳定性比较 3.1 见图。(1)吡啶-联苯胺比色法;①室温下放10分钟;②室温下放40分钟;(2)异烟酸-吡唑酮比色法:40℃水浴,30分钟比色结果; (3)吡啶-吡唑比色法:室温下放置30分钟比色,(4)吡啶-巴比妥比色法:40℃水浴放置30分钟比色;(5)吡啶-巴比妥比色法:40℃水浴放置

气相色谱顶空进样器的参数优化(精)

气相色谱顶空进样器的参数优化 静态顶空(SHS)-气相色谱法是一项适合测定固体或基体复杂的液体如:血液、涂料和污泥中挥发性物质的技术。 使用SHS时,一般需要将样品置于密封的容器中,在受控的水浴上(中)仔细加热,直至挥发性物质在气液(固)两相中的浓度达到平衡。欲分析的化合物的浓度在两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如下式所示: K = Cl / Cg 其中: Cl和Cg分别为平衡时挥发性物质在液相和气相中的浓度1。移取气相中整数体积的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中。 本文将介绍在一般的分析中选择最优化的参数时所能获得的最大精密度和灵敏度。讨论的参数如下: 1.样品制备步骤 2.顶空进样器的控制参数: a.样品平衡时间和平衡时样品的搅拌震荡效果 b.顶空瓶和传输线的温度。 以下所有的比较实验都采用Varian公司的顶空进样器“Genesis”来进行。 此处所讨论的大多数原理都适合简单的顶空气相色谱,即那些使用气密性注射器从密封的顶空瓶中手动抽取气体的进样器。 Genesis自动顶空进样器相比于手动技术能够提供更多的优点。通过软件用户能够建立四个方法。用户能够对任何方法中的某个参数进行编辑,而顶空进样器则按照这些参数进行自动设定。之后气相色谱按照被分析物质的特点进行分析条件的最优化。另一个优点是自动建立方法,包括自动分析50个样品、每个样品恒定加热以及通过加热的定量环来移取气体,确保结果的重复性。 使用仪器 仪器:带有Varian Genesis自动顶空进样器的Varian3400气相色谱。安装有SPI进样器和FID检测器。SHS系统的传输线直接连接到SPI的载气输入口,并由Genesis的流量控制器控制色谱柱的流量。带有应用功能扩展包的GC Star工作站进行数据采集。 色谱柱:

顶空气相色谱仪操作

操作规程颁布日期:年月日

操作规程颁布日期:年月日 1 依据: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使用说明书,AgilentG1888顶空自动进样器使用说明书。 2 适用范围:Agilent7890A-G1888顶空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操作。 3 环境要求:实验室温度:10~35℃; 相对湿度:30~80%。 4 操作方法: 4.1开机 4.1.1打开高纯氮气(或氦气)气瓶,用肥皂水检查气路是否漏气。 4.1.2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画面,双击打开Agilent化学工作站—联机图标。 4.1.3打开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电源(7890A的IP地址已通过其键盘提前输入进7890A),仪器经自检后显示状态正常(仪器自检需时约10~30秒),此时7890A 的通讯遥控灯亮。 4.1.4打开空气气瓶及氢气发生器(要经常检查氢气发生器内纯水是否充足)。4.1.5启动AgilentG1888顶空自动进样器,仪器经自检后显示状态正常(仪器自检需时约1~5分钟)。 4.3 编辑方法: 4.3.1 打开方法菜单,进入方法编辑。 4.3.2 写出方法信息,编辑进样器类型及位置。 4.3.3 进入仪器参数设定:⑴进样口参数的设置;⑵色谱柱参数的设置;⑶炉温的设定;⑷检测器参数的设置;⑸输出信号的设置;⑹以上参数编辑好后,按确定键。 4.3.4 进入顶空参数的设定:⑴进入顶空配置,设定顶空进样器的IP地址,传输线端口,单位等参数;⑵连接软件与顶空进样器;⑶设置顶空参数,比如平衡温度,样品环温度,传输线温度,平衡时间,GC周期,样品瓶压力等参数。

操作规程颁布日期:年月日 4.3.5 编辑好参数后,即会进入到积分参数设定的页面,积分参数可先不做修改,按确定键,进入报告的设定,选择好报告按确定键。 4.3.6 打开方法菜单,保存方法,给一个新的文件名。 4.4 样品分析: 4.4.1 在方法菜单中调入需使用的方法,运行方法。 4.4.2 待基线稳定,可进样分析。 4.4.3 从进样口注入样品,同时按主机键盘上的START键进行样品分析。 4.4.4 待分析完毕,打印或填写出分析原始记录。 4.5. 实验结束后,退出化学工作站,退出系统,关闭电脑。将主机各个部件降温冷却,待炉温低于50℃,进样口、检测器低于100℃,关掉主机电源,最后关掉气源。 4.6 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清理检测完毕的样品,整理仪器间内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