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应急预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编制应急预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下一步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应做好的几个方面

(一)制定应急预案必须注重预案的合法性、规范性

要确保预案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使预案有法律依据具有权威性。

(二)在预案类别上注重针对性避免千篇一律

应急预案种类多样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责任主体国家将应急预案大体分为“政府总体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五类。各类应急预案的功能和作用不同预案编制的要求也就各异不能千篇一律必须注重其针对性。

一是政府总体应急预案应体现在原则指导上政府总体应急预案是各级各部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总纲和依据因此编制时只能在分类分级、工作原则、预案体系、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原则规定不可能提出处置的具体办法

二是专项应急预案应体现在“专业应对”上。专项应急预案是政府及部门为应对某类或几类突发事件而制订的涉及数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因此编制这类应急预案时必须对突发事件的具体类型级别、专门应急处置机构、应对方式及政策措施、具体处置程序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而不能笼统、含糊。否则就缺乏针对性、专业性

三是部门应急预案应体现在“部门职能”上。制订预案时必须明确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分类以及应对的组织机构行动原则和处置措施等

内容。尤其要突出主办部门职能职责及权限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及其指挥权限做到各负其责协同作战

四是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应体现在“具体处置”上。编制预案时必须确立基层单位是其内部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责任主体强化各单位对各类危险源的防控和监管措施明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和具体的处置程序、方法。预案应一事一案越简明具体越具操作性决不能搞“大而全”。如制定农村应急预案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常见且易发生的山洪地质灾害、旱灾、火灾、森林火灾、动物疫情、群体性上访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分别编制简明实用的应急预案。基层预案应明确“六个一”即一个应急分队、一个24小时开通的值班电话、一面报警铜锣或一套高音喇叭、一个信息安全员、一套应急处置措施、一套应急设施设备。确保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能做到在发现、报告、预警、指挥、处置等环节迅速到位紧密衔接

五是重大活动预案应体现在“预防措施”上在编制时要认真分析重大活动基本情况及活动开展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包括预计参加活动的人数、活动地点、周边环境、现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主办部门情况以及存在的风险隐患在此基础上预先对相关应急机构的职责、任务和预防性措施做出安排防范于未然。

(三)在预案的编制中要注重完整性、可操作性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当充分体现应对突发事件各环节的工作明确突发公共事件事前、事发、事中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何时做调动哪些资源做这不仅要求预案内容完整而且更讲求可操作性。

一是讲究“明”。每个预案应当明确体现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各环节工作一看就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谁负责、决不可模棱两可含含糊糊。

二是做到“实”。编制预案就是要实事求是、实际管用这是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

三是力求“精”。编制预案在文字要求上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应主题鲜明、内容详实、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简练。

(四)在预案管理上要注重实效性避免“束之高阁”

应急预案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编制的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且突发公共事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必须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

一是深入进行应急预案的宣传解读。如果干部群众对预案不了解、不熟悉就会直接影响到应急预案实施的效果。

二是要积极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应急预案培训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整体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使党政干部、应急管理干部、基层干部、企业负责人以及应急救援人员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三是要结合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应急准备的重要环节通过演练可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验证预案在应对各种情况下的适应性可以检验应急工作机构是否完整应急反应和应急救援能力是否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否协调一致从中找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组织开展单项演练、专项演练、协作演练、综合演练等多种形式的演练增强演练效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一篇学校突发公共安全应急预案

第一章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三章学校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二篇学习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章学校自然灾害应急处理预案

第二章学校其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三章学校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第四章学校实验室应急预案

第五章学校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六章学校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第七章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第八章学校用电安全应急预案

第九章学校群体事件应急预案

第十章学校集体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三篇学校饮食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章学校食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第二章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第三章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第四章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第五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第四篇学校危害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章学校突发治安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第二章学校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第四章学校防恐及非法活动的应急预案第五章学校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第六章学校防溺水安全应急预案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浙江富豪特电器工具有限公司 企 业 安 全 生 产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处臵安全生产事故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部门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应对工作。 4、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行业特点和部门实际情况,本应急预案体系包括河北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专项(车间)应急预案和现场处臵方案。本预案属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车间)预案和现场处臵方案共同构成公司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车间)应急预案是针对专项的及各车间具体的事故类

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主要明确救援的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现场处臵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臵、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臵措施。 5、应急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二、本单位危险性分析 1、单位概况: 公司是一家水泥生产企业,位于,从业人数200人左右,主要产品为水泥熟料和水泥成品。生产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产品的固定性;生产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生产机械设备多;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大;立体交叉作业和高空作业多;由于这些特点,给生产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并可能殃及邻近作业人员,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经过现场勘察与分析,公司在生产活动中存在以下危险源:机械伤害、带电设备触电伤害、交通意外伤害、高处坠落伤害、爆破伤害、粉尘、火灾等有害因素。

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的编制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应急预案的编制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结合生产经营单位实际情况,从公司、企业(单位)到车间、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 1 编制准备 编制应急预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全面分析企业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b)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 c)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d)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e)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 f)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2 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资料收集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应急能力评估 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能够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应急预案编制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29639—2013 2013-07-19发布 2013-10-01实施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体系构成以及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附件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0.4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预案emergency plan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3.2 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 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4 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5 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4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 概述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6个步骤。 4.2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4.3 资料收集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4.4 风险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 a)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b)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 c)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4.5 应急能力评估 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 4.6 编制应急预案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见附录A。 4.7 应急预案评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关于转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的通知 各公司、直管项目经理部: 现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转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按照《导则》要求全面清理并修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应急救援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一、各公司对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按照《导则》内容逐项对照检查,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修改完善。 二、各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对管辖的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明确项目应当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具体内容,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台账”,并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进行管理。 三、各直管项目经理部按照《总经理部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川路桥安【2014】84号)对分包单位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修改和完善进行指导,明确具体内容,并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进行管理。

二0一四年五月十五日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29639—2013 2013-07-19发布2013-10-01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体系构成以及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附件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之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

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 1 制订预案的目的 虽然人们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然而由于自然灾害、环境因素、设备因素、人为原因等不安全因素的客观存在,或由于人们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认识不足,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当事故的发生不可避免,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是惟一可以抵御事故灾害蔓延和减缓灾害后果的有力措施。为了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的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已初步认定的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重大事故危险源的评估;对所有被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部位或场所,应事先进行重大事故后果定量预测,估计在重大事故发生后的状态、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及设备破坏和损失程度,以及由于物料的泄漏可能引起的爆炸、火灾、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 所以,如果在事故灾害发生前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制定周密救援计划,组织、培训精于抢险队伍和配备完善的应急救援设施,而在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就能从容及时地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有效的应急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灾害后的系统恢复和善后处理,能够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以拯救生命、保护财产、保护环境。 综上所述,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 (2)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2 制订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

生产安全是“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相互协调、保持最佳“秩序”的一种状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由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发生后损失的控制两个方面构成。 (1)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提高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将事故控制在局部”是事故预防的两个关键点。从事故预防的角度看,事故预防应由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共同构成: ①技术上采取措施,使“机一环境”系统具有保障安全状态的能力; ②通过管理协调“人自身”及“人一机”系统的关系,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生产经营单位职工对生产安全所持的态度、人的能力和人的技术水平是决定能否实现事故预防的关键因素,提高人的素质可以提高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可靠性。 (2)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是事故损失控制的两个关键点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看,事先对可能发生事故后的状态和后果进行预测并制订救援措施,一旦发生异常情况: ①能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理; ②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 ③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 ④同时又能及时恢复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定期进行演练。只有这样,才能在事故发生时做出快速反应,投入救援。 综上所述,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救结合”。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云峰、蒋仲安、时训先、钟茂华、刘功智、郑双忠。 引言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解决目前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要素不全、操作性不强、体系不完善、与相关应急预案不衔接等问题,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写质量,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制定本标准。 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经营单位的组织体系、管理模式、风险大小以及生产规模不同,应急预案体系构成不完全一样。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公司、企业(单位)到车间、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 应急处置方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立足自救。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风险种类、生产规模等特点,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2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2.3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2.4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2.5恢复 recovery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3 应急预案的编制 3.1 编制准备 编制应急预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b)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 c)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d)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e)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 f)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3.2 编制程序 3.2.1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3.2.2 资料收集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 3.2.3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3.2.4 应急能力评估 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3.2.5 应急预案编制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3.2.6 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4 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 4.1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4.2 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4.3 现场处置方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和内容 ★○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 a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b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c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d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e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f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g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固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h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一《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阐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1.2 编制依据 阐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1.3 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使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 1.4 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1.5 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2 施工单位概况 2.1 施工单位概况 2.2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相应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4.2 预警行动 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4.3 信息报告与处理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 5 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整理)应急预案编制依据及原则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安全事故应急求援预案的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4、《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6、《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7、《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9、《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律规定、结合本市建设 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造成的施工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建筑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市建筑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各施工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机制。 3、充分准备、科学求援 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 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美、预案演练等工作。

5、条块结合、网格管理 继续发挥网络化管理的优势,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动态管理,建立施工工地全方位监管的长效机制,提高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的协同应对能力。 三、事故分级 为有效处置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依据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四个级别。、 1、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 (2)造成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 (3)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4)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社会影响特别巨大。 2、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Ⅱ级)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2)造成50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3)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社会影响巨大。 3、较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Ⅲ级)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2)造成10以上50人以下重伤; (3)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建筑物遭受损坏,社会影响较大。 4、一般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Ⅳ) (1)造成3人以下死亡; (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 (3)造成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预警级别: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等四个预警级别。 应急响应: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单位和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体系构成和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以及附件。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可参照本标准执 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0.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应急预案emergency plan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3.2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 备。 3.3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 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4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5应急演练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4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概述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 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 6 个步骤。 4.2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 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 制工作。 4.3资料收集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4.4风险评估 主要内容包括 : a)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b)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 c)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4.5应急能力评估 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 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 4.6编制应急预案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以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和 可操作性,做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参见附录A。 4.7应急预案评审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评审。应急预案评审合格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管理。 5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实用文档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事故风险等情况,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000.4—2003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 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AQ/T9007—20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预案emergency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 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 文案大全

应急准备emergency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 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 应急响应emergencyresponse 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 3.4 应急救援emergency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 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紧急措施 或行动。 3.5 应急演练emergencyexercise 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救援活 动。 4预案编制程序 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分工和职能,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 (或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 计划,组织开展预案编制工作。 4.2 资料收集 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 业企业事故资料、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企业周边 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4.3 风险评估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全套).doc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全套)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全套) 2018年4月 目录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应急预案体系 1.5应急工作原则 2、公司施工生产的危险分析 2.1 公司概况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4、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4.2预警行动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5.2响应程序 5.3应急结束 6、信息发布 7、后期处置

8、保障措施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8.2 应急队伍保障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8.4 经费保障 8.5 其他保障 9、培训与演练 9.1培训 9.2演练 10、奖惩 11、专项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 、附录 一、重大风险因素清单(公司级) 二、应急组织体系图(公司级) 三、应急响应流程图 四、事故快报表 五、通讯联络表(公司级) 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高效、有序地开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消除事故影响,确保正常的施工生产工作秩序,维护企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应急预案。 1.2 编制依据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2.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1.2.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1.2.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2.6中建股份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手册》; 1.2.7中建五局《施工管理手册》; 1.2.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1.2.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3 适用范围 1.3.1适用区域范围 本《预案》针对公司各项目重大风险因素的预控措施,制定了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同样适用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救援、处置(恢复)、结束等应急程序,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综合指导性文件,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各工程项目部/区域公司。 1.3.2适用事故类型、级别 本《预案》适用于工程项目发生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等各类各级事故的应急救援。 1.3.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循本《预案》,协助或者配合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 1.4 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特点,编制公司层面的应急预案,即本预案。 各工程项目部依据本工程项目的特点、地域、气候等,针对本项目建筑施工中可能存在的生产安全事故类型及潜在的重大危险因素,结合本《预案》,编制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形成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公司级预案--项目级预案--专项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可作为项目综合应急预案的一部分,针对专项工程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明确救援程序和救援措施。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专项应急预案包括:大模板工程应急预案;脚手架工程应急预案;深基础土方工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指南)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6个步骤。 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1、总则。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应急预案等。 2、适用范围: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 应急预案体系: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可用框图形式表述。 应急工作原则:说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可能事故风险描述:简述施工现场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形式及组成单位或人员,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明确构成部门的职责。应急组织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4、预警及信息报告。 预警。根据施工现场变化状况、事故险情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或有关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行预警,明确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的程序。 信息报告。信息报告程序主要包括:信息接收与通报(应急联系人,联系方式);信息上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报告程序) 5、应急响应。响应分级;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级别和发展态势,描述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处置程序。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 应急结束。明确现场应急响应结束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6、后期处置。主要明确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评估等内容。 7、保障措施。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明确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兼职应急队伍等);物资装备保障(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运输及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其他保障(根据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经费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8、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案培训。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及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演练的形式、范围、频次、内容以及演练评估、总结等要求,以及应急预案修订 9、附件。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和单位签订的应急救援协议或备忘录。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是监理部应急预案的编制指南,也是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的工作指南。具体内容可参阅GB/T 29639-2013 。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016年版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体系构成和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处置卡的主要内容以及附件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核电厂、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应急预案 emergencyresponse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应急准备工作方案。 3.2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 3.3应急处置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4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4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概述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应急预案编制、推演论证、应急预案评审和批准实施8个步骤。 4.2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相关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预案编制工作组中可按实际情况邀请周边相关企业、单位或社区代表参加。 4.3资料收集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历史事故与隐患、地质气象水文、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及应急人员能力素质等有关资料。

企业安全应急预案制度

企业安全应急预案制度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所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等事故的应对工作。 4、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建材行业的特点和公司实际情况,本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专项(车间)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本预案属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车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共同构成公司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车间)应急预案是针对专项的及各车间具体的事故类别、

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主要明确救援的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5、应急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二、本单位危险性分析 1、单位概况: 宁夏中宁县竣杰隆砼业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位于石空工业园区,从业人数40人左右,主要产品为混凝土。生产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产品的固定性;生产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生产机械设备多;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大;立体交叉作业和高空作业多;由于这些特点,给生产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并可能殃及邻近作业人员,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经过现场勘察与分析,公司在生产活动中存在以下危险源:机械伤害、带电设备触电伤害、交通意外伤害、高处坠落伤害、粉尘、火灾等有害因素。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编号:AQ-BH-03225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说 明 Preparation of emergency plan for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事先制定的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 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以及协调等方面的方案和计划。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49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根 据建设工程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 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行施工 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救援预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 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材、设备, 并定期组织演练。 编制要求: 要求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程序简单,步骤明确,保证发生事 故时,能及时启动,有序实施; 要统一指挥、责任明确。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工程概况与作业环境 1、工程概况:主要有工程名称、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基坑深度、建筑物的形状、长宽、高度。 2、作业环境:主要有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交通道路、地下管线、地质、高压线、通讯电缆及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等情况。 3、项目部人员构成情况简介。 二、应急准备 1、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建立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明确组织机构人员的职责。具全包括应急组织机构人员设置、姓名、职务、联系电话、救援人员分工情况等。 2、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配备 针对工程的特点有针对的、有选择的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列出应急工具清单,注明存放位置、保管负责人。如消防用具:灭

《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本指南就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作出说明。岗位应急处置程序由各企业结合岗位操作规程自行规定。 本指南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制定,主要适用于指导生产安全、环保等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可参照执行。 一、总体预案主要内容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明确预案编制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和作用等。 2.编制依据 明确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部门文件,有关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以及集团公司关于应急工作的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等。 3.适用范围 规定预案适用的对象、范围以及突发事件类型、级别等。 4.工作原则 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满足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要求。 5.预案体系 明确预案文本构成,并辅以预案体系构成图,表述预案之间的横向关联及上下衔接关系。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体系的构成。一般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中心、

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应急工作主要部门、应急工作支持部门、信息组、专家组、现场应急指挥部等构成。 2.机构及职责 规定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协调管理范畴、负责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具体操作步骤等。 (三)风险分析与应急能力评估 1.企业概况 简述企业地址、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生产装置、工艺流程、生产设施等内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品、放射源、“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点等危险源分布等情况,生产作业现场、公众聚集场所及其它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场所、设施、建(构)筑物布局等情况,以及周边区域的公众、社区、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环境(气候、河流、地质)以及医疗、消防、公安、交通、环保、安全监管、通讯、新闻媒体等情况。 2.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种突发事件类别,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 对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危险目标,应分析其关键装置、要害部位以及安全环保重大危险源等突发事件的类型及风险程度,作为事件分级的主要依据。 针对各种类型突发事件的风险程度,对本企业的应急资源、处置能力以及员工的综合应急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列出不足。在应急保障中针对这些不足项,采取适当的强化保障措施。 3.事件分类与分级 事件分类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种突发事件类别划分。事件分级应与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相对应,参照突发事件风险分析结果,依据事件可能的后果划定。 (四)预防与预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