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

影响我国医院职业安全的问题

◆医务人员意识淡薄

◆国家缺乏有关规范与指南

◆职业安全尚未列入医院管理

◆用于职业防护的设施装备落后

◆职业安全监管较滞后与不到位

◆两部[2002]108号文件:附件:职业病目录中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有 1. 炭疽2. 森林脑炎3. 布氏杆菌病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所涉及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生物安全

2、辐射安全

3、化学安全

4、物理安全

5、生理安全

6、心理安全

与传播相关的媒介

职业性感染经血传播疾病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人体的血流,其形式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其中被污染的针头或锐器伤是最常见的。

◆含病毒浓度高:血液、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脑积液及含有血液的唾液

◆含病毒浓度低:尿、便、汗、泪液、母乳

◆常规血液检测的窗口期

病毒平均天数范围(天)

HIV226--38

HCV6638--94

HBSAG5624--128

血液中病毒载量有差异

不同的血源性病毒病引起感染所需的数量有很大的差异,通常HIV感染者的每ml血液中含有1-100个病毒微粒;而HBV患者每ml血液中含有1亿个病毒微粒。

不同的疾病感染率有差异

◆如果被感染HBV血液的针头扎伤而又未及时处理,感染HBV 的几率为6-30%;如果该病人e抗体阳性,感染的几率将是27-43%。

◆14个研究结果表明,被HIV污染的针头扎伤,受感染的几率为0.27%。

◆110名被HCV污染的针头扎伤,4人呈现NANB型感染,其中3人HCV抗体阳性,感染的几率为2.7%

各血液成分病毒含量不一

◆病毒在各血液成分中分布不一,通常白细胞最高,红细胞最低:

白细胞>血浆>血小板>红细胞

医院内锐器刺伤

◆经血液传播疾病所造成的医院感染常被忽视,甚至未被广大医务人员所重视。

◆所谓经血传播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经破损皮肤进入医务人员的流,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被血液等污染的锐器刺伤。

◆目前已知的血液为载体的疾病超过20种,但仍有一些尚未确定。

◆美国CDC报告,每年医务人员被针刺或经皮肤受伤害的达60~80万人。

◆我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075人中有866人(80.6%)曾发生过针刺伤,该数据高于美国Homry调查(1983年)的61.1%。这866人在一年内共发生针刺伤3780人次,人均刺伤3.5次,其中被污染针头刺伤占60%。

◆台湾学者对8645名医疗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针头伤和利器伤年发生率分别为1.3次/人和1.2次/人,在所有刺伤中,

54.8%的针头已证实被血液污染。

◆美国对703例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调查,100%与感染性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接触有关,其中95%因利器刺伤所致。

医务人员医院内感染

◆美国CDC报道,136人可能感染HIV,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医务人员已有57人被确证HIV,其中护士24人,因皮肤刺伤而感染的占84%(48人)。

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危险性

有调查显示,医务人员感染了经血传播疾病后也可以通过医疗过程传播给病人,1970~1987年美国公开发表文献报道,提示9组病人的HBV感染与被患乙肝的口腔科医生的治疗有关。1990年一名患AIDS

的牙医将HIV传播给了6名他治疗过的病人。

刺伤相关因素

刺伤深度:

深度刺伤比浅度刺伤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大:

使用的器械和被污染液体的数量:

大量的血液比少量的血液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大。中空的针头沾染的血量比解剖刀大的多。

接触途径:

针刺比黏膜接触引起感染的可能性更大。针从病人(传染源)身上取出后的时间长短:一只刚从病人血管抽出的针头比一只数小时或几天前使用的针头传播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病人相关因素

HIV相关疾病的阶段:

与再度感染HIV的患者接触,被感染的几率更大。

血液中病毒的存在或浓度:

病人体内的病原菌浓度受病人所接受的抗病毒治疗类型和用药剂量的影响。

医务人员相关因素

整体健康状况:普遍认为,医护人员的总体健康状态决定接触时被感染的可能性。HIV/HBV/HCV在病人群体中的普遍性:这些病毒中的一种或几种在病人群体中出现的越多,医务人员接触感染几率也越大。

接触的频率:在一个部门中,几乎要为每一位病人进行静脉穿刺的医护人员比其他医护人员接触病毒的可能性大。

坚持采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措施:一个坚持采用安全措施(如开始实施穿刺时戴手套、避免用双手回套针帽)的医务人员受到病毒危害的几率相对较小。

接触感染后的快速自我保护措施:

尽管没有现行数据说明快速自我保护措施可以降低感染危险,快速自救却的确是一项公认的基本常识。没有什么证据表明(如杀菌剂或漂白剂等)比肥皂和水更能降低感染的风险。

造成经皮肤损伤的器械种类

带有针头的注射器引起的损伤占37%,由于注射器是最常使用的器械,而且用后处理上的困难是出现这一高发的原因。在带针注射器引起的损伤中,32%与IV导管未端连接

其他针头有关。

造成经皮肤损伤的器械使用

与静脉输液相关的治疗造成42%的损伤事故。这个数字再次说明,在进行静脉穿刺或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应非常谨慎。

接触感染的医务人员的岗位特征

在医护人员全体中,接触感染最大几率的是护理人员(事故率63%),其次是临床医生(14%),包括外科医生、实习生、医学专科生、牙医,其是医疗技师/实验员(10%),最低是呼吸治疗师。

资料: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2

常见的经血传播的疾病

目前,医院内经血传播的主要病毒性疾病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了解这些疾病的一些流行病学特征对我们预防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乙型肝炎病毒(HBV)

在医院中与血液接触的医务人员感染乙肝的机会较多,乙肝是医护人员最突出的问题。

HBV的流行病学特点:

全球3.5亿HBV携带者,占总人口5%,亚洲和非洲是高发区,人群HBV携带率8%~15%。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平均年发病率为120-140/10万。其中尤以乙型肝炎(HB)为突出。中国有1.2亿人携带者。占全球的1/3;其中约1/4将发展为慢性肝病,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癌。目前,有现症慢性乙肝患者2000多万人。每年有23.7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的疾病,其中有15.6万人死于肝癌。

HBV是一种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它属于一种复合体DNA病毒,1970年Dane等在电镜下鉴定了Dane颗粒,即HBV颗粒。从而阐明了病毒颗粒的表面成分HBsAg、核壳成分HBcAg和HBeAg。HBV是很小的包膜病毒。HBVDNA和HBV特异聚合酶由核壳包裹成为核心颗粒,再由含HBsAg的脂蛋白外膜包裹。

该病毒是3.2kb的部分双链DNA病毒。直径约为42m,分核心及

外壳(包膜)两部分,核心直径27m,内含环状双股DNA和多聚酶,其外是脂蛋白外壳。包膜上的蛋白质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肝细胞内合成并大量释放于血液循环中,其本身并无传染性。核心部分含有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是病毒复制的主体。

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很强,能耐受60℃、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气消毒可以灭活。

HBV的病原学特点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

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

3、e抗原(HBeAg)

4、e抗体(抗-HBe)

5、核心抗体(抗-HBc)。

乙肝三大抗原系统意义

第1、4项阳性者,代表病毒复制。

第1项阴性,第4项阳性为曾感染但已经痊愈。

大三阳指:第1、3、5项阳性,为急性期感染。

小三阳指:第1、4、5项阳性,为慢性期感染。

携带者指标:第1、5项阳性。

乙肝痊愈指标:

第2、4、5项阳性

第2、4、5项单项阳性。

第4、5项阳性

HBV主要传播途径

1、垂直传播母婴传播一般认为人群中的HBsAg携带者中约有1/3来源于母婴传播;若按HBsAg携带率为10%、宫内感染率5%~10%保守估算,我国每年有8万~16万新生儿感染者。

HBV宫内传播机理尚不明了,但有两条受人关注:

(1)血源性:如先兆早产等因素引起胎盘微血管破裂导致母血进入胎儿血循环使胎儿感染;

(2)细胞源性:HBV从母亲蜕膜细胞至胎儿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细胞间传递而引起胎儿感染。

HBV主要传播途径

2、经血液或破损皮肤传播(或医源性传播)由于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血液中,因此,经血液传播是重要途径,包括输血或血制品、血液透析、文身、扎耳眼儿、牙钻、被针头意外刺伤、共用刮脸刀及牙刷等。

HBV主要传播途径

3、性接触传播HBsAg阳性男性精液肯定有传染性。黑猩猩阴道内放入HBsAg阳性病人的精液后感染了乙肝的实验更直接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婚前检查乙肝病毒标志是非常重要的。

4、其他传播方式除以上3种传播途径外,当口腔黏膜(包括牙龈)破损时有可能经口感染。通过昆虫也可能传播。

乙型肝炎的诊断

对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靠化验检查。常规检查有肝功能,包括血清胆红素(T-BiI)、谷丙转氨酶(GPT)、乙肝表面抗(HBsAg)等。血清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升高,均说明肝内有炎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说明已感染了乙肝病毒。

个别病人需做特殊检查,可检查HBV-DNA,PCR,以确定有无病毒复制。慢性患者,须查甲胎球蛋白(AFP),以排除肝硬化及肝肿瘤。除做化验检查外,肝病患者还应该做B型超声检查。

乙肝的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包括:

1、抗病毒治疗;

2、免疫调节治疗;

3、中医药治疗;

4、“保肝”药物对症治疗;

5、基因治疗;

6、心理治疗及基础治疗。

职业暴露HBV后应急预防

针对乙肝易感者与对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即血清抗HBs阴性者。当接触血清HBsAg(+)血液后,措施有两条:

其一,应急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首次应该在暴露后48h 内完成。HBIG的效价必须达到1:200000(即200l/ml)以上,用量0.6ml/kg的保护效果较理想(原文可能有误!应该是0.06ml/kg,上传者注),对既往接种过疫苗而无血清学应答者,宜接种HBIG

两次(相距3—6个月)。暴露后一个月,如未发生乙肝,宜重复应用HBIG一次。

职业暴露HBV后应急预防

其二,应急接种乙肝疫苗,暴露后6个月内应予血清学随访,并注意有无相关的临床表现与肝功能变化.至于血清学抗体HBs≤10l/ml 的医务人员,需加强接种乙肝疫苗一次,并接种HBIG一次。上述措施应尽早(48h内)完成。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乙肝疫苗接种后,部分个体对疫苗无应答或低应答。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这与个体所携带的基因别不同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白种人和日本人携带HLA-DR3和HLA-DR7比较高;而中国人

HLA-DR14-DR52基因的携带率较高。

丁肝

丁肝只发生在有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中,它通过类似乙肝途径传播。防止乙肝感染的措施也对丁肝病毒有效。

二、丙型肝炎病毒(HCV)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丙肝流行病学特点

◆1988年发现;

◆第一个用分子克隆证实的病毒,其感染表现与HBV相似,但更易于肝硬化与肝癌;

◆感染人群中,80%慢性化,20%肝硬化,74%肝癌;

◆据WHO统计,全球HCV感染率约为3%,估计全球1。7亿人感染HCV,是HBV携带者人数的50%,HIV感染者的5倍;

◆中国感染者占总人口的2%。

丙肝流行病学特点

◆感染后潜伏期可长达十几年;

◆1960-1965年接受过输血的美国人携带HCV达300万-400万,2010年,HCV对美国社会

的破坏力将超过AIDS;

◆美国每年约1万人死于丙肝,预计到2010年将上升至3万人,这个数字是AIDS患者死亡人数的两倍。

丙型肝炎的病原学

HC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易变异,目前可分为6个基因型及不同亚型,按照国际通行的方法,以阿拉伯数字表示HCV基因型,以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基因亚型(如1a、2b、3c等)。基因1型呈全球性分布,占所有HCV感染的70%以上。我国常见的丙肝基因型为1b和2a;其中以1b更常见。

丙型肝炎的病原学

HCV抵抗力较强,耐热,对氯仿敏感。HCV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100℃5min或60℃10h、高压蒸气和甲醛熏蒸等均可灭活病毒。

HCV的传播途径

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我国约90%的丙肝患者是由本途径感染的。

HCV的传播途径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HCV的传播途径

3、性传播:经对性工作者、男性同性恋调查发现,HCV感染率显著高于一般人员;与HCV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

调查发现,性病患者合并丙肝的发生率高达10%~30%。

4、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

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HCV的传播途径

5、部分HCV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丙型肝炎的自然史

暴露于HCV后1~3周,在外周血可检测到HCV-RNA。但在急性HCV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时,仅50%~70%患者抗-HCV阳性,3个月后约90%患者抗-HCV阳转。

职业暴露HCV的预防

◆对此类血源性感染尚无适当的预防方案。预防性应用干扰素、抗病毒药是否奏效无定论,故不推荐。

◆对暴露者的血清学随访抗HCV十分重要,暴露后24~48h内,6个月与12个月检查三次抗HCV是必要的。一旦血清抗HCV由阴转阳,似应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不必等待肝功出现异常。

AIDS/HIV的流行病学特征

全球截止2004年底,估计全球有3940万人感染HIV/艾滋病,其中95%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而且每天有大约8000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到2010年前,世界126个中、低收入国家还将有45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40%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3

AIDS/HIV的流行病学特征

全球截止2004年底,估计全球有3940万人感染HIV/艾滋病,其中95%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而且每天有大约8000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到2010年前,世界126个中、低收入国家还将有45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40%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AIDS/HIV的流行病学特征

2003年底,我国有48%的县报告了HIV/AIDS,现存HIV/AIDS约84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7%;其中吸毒人群占41。3%,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占31。1%,异性传播人群占7。9%,男性同性恋人群占0。2%。

AIDS/HIV的流行病学特征

我省存在局部集中流行的现象,同时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全省防治形势十分严峻,据保守估计,目前我省HIV/AIDS数达到7500例。

在感染HIV的人群中,仅10-15%的人被发现,而85-90%的感染者表现轻微甚至症状全无,但已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病毒。

HIV的医院内感染

医务人员HIV的感染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报导,美国已证实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病例57例(98%与皮损感染有关);法国报告医务人员职业感染11例。

职业暴露的危险度评估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

职业暴露的危险度评估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分级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3、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职业暴露HIV后的预防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省、市CDC均已建立抗HIV用药药库,并有24h值班电话。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职业暴露HIV的处置

1级与2级暴露者,使用基本用药方案;3级暴露者,应采用强化用药方案。职业暴露HIV后,专家推荐三步曲处置方案:

1、挤血,用肥皂在流水下清洗;

2、75%乙醇浸泡15min;

3、预防用药(最好在2h内使用)。

职业暴露HIV后用药方案

基本用药方案:目前专家推荐齐多夫定(zidovdine)与拉米夫定

(1amivdine)联用,前者每日600mg,后者每日300mg,连服4周。目前有两者的复方“双汰芝”(Combivir)片上市,每片含前者300mg 与后者150mg,用量同上

强化用药方案:如系高度暴露,再加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indinaviL 商品名佳息患)或奈非那韦(nelfinavir),前者用量为每日3次,每次800mg:后者用量为每日2-3次,每次750mg。

所谓高度暴露是指下列情形之一,即①暴露血量较多;②暴露源的HIV滴度高;③暴露源为耐药毒株。此外,暴露血液循环,或投药时间延误过久,似应视为高度暴露或按高度暴露处理。

职业暴露HIV后的随访

随访有两大内容:

一是血清抗HIV检测,包括暴露当日,6w,12w与6m,至少4次;二是服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对症处理。

职业接触AIDS/HIV的预防

医务人员接触艾滋病病人时,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1、当暴露的皮肤或衣服可能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穿白大衣、戴手套;

2、当血液或其他体液可能溅起时,要穿塑料防护衣、戴防护眼镜和口罩;

3、医务人员特别要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或刺伤,污染的一次性尖锐物体用后应立即收集,在特定的容器内处理不再使用;

4、接触病人后用肥皂彻底洗手,特别是手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时,必须立即洗手,脱去手套后还要洗手;

5、医务人员如有伤口、皮炎等,不应参加艾滋病的直接护理工作,也不要接触污染的仪器、设备;

6、口腔科,外科及行尸体解剖的医务人员即使对一般病人操作时也要注意避免被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污染;

7、如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慎将污染物,如血液、体液等溅入口内,要立即吐出,并用水漱口。

职业暴露HIV后登记和报告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及时向当地CDC 报告。

院感中双向防护

医疗实践再次告诫我们,在院感控制中,医务人员仅采取自我防护是不够的,尚需考虑对病人的预防,也就是需要双向防护的新的隔离预防。为此,美国CDC于1996年,在“普遍预防”与“体内物质隔离系统”的基础上,发展了“标准预防”,并很快被世界各国所采用,我国于2000年12月出台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也吸收大量内容。

资料: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与标准预防-4

标准预防的概念

◆由于隔离方法多种多样,容易出现混淆而无所适从,1996年美国医院感染控制顾问委员会(HICPAC)对隔离系统进行了修订;1; 疾病分类隔离系统由以前的七类改为三类型,即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

2; 更新了某些按病隔离的内容,如增加了对MRSA等新出现的耐药性病原体的隔离措施;

3; 将普遍预防和BSI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形成了标准预防(StandardPrecations)。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系统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触隔离。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病人,也防护了我们医务人员。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即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空气飞沫)。

◆实施“标准预防”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主要策略。

标准预防内容

洗手

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卫生部规范中要求:要有洗手设施和正确的“六步法”洗手,医疗护理活动前后等情况下认真洗双手。

勤洗手防感染

1、各类医学操作前洗手

2、穿戴防护品前后洗手

3、接触不同患者间洗手

4、从污染到清洁前洗手 5 、接触患者体液后洗手6、接触各类检样要洗手7、离开工作岗位时洗手8、咳嗽喷嚏以后要洗手9、饮食搓眼抠鼻前洗手10、便前便后都不忘洗手11、与他人握手后要洗手12、从公共场所回家洗手

规范洗手措施

规范洗手内容:

“六步法”洗手、摆式洗手龙头、抗菌洗手液、取缔公用毛巾、加盖污物桶。

手套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新 版)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第一条为维护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院工作人员中出现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职业危害指医院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伤害。 第三条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医疗、护理、医技、药技、行政、后勤等所有工作人员。 第四条对职业危害的预防,医院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为主进行预防。 第五条各科室、部门应积极主动掌握工作环境、性质下可能产生的执业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建立健全有科室特色和针对性的防护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第六条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险因素、危害程度及时告知员工,让职工知晓职业危害有关情况。 第七条各科室、部门应提供符合防治职业危害的防护设施和个人

医务人员标准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标准防护措施 一、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6.医务人员发生血源传播性疾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采取以下局部处理措施(在发生科室完成):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伤口向下,尽可能自然流出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1、职业危害(Occupational Hazard) 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时,可能接触许多危害身体健康的因素,这些危害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使人体产生职业性损伤,严重的产生职业病。但是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绝大多数使可以预防的。只要人们懂得职业卫生知识,充分了解职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有害因素是怎样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进而改善劳动条件,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2、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 是强调人的健康与工作环境相关的科学。所关心的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疼痛的存在,更重要的在于重视工作环境安全、卫生问题与人类身、心、社会各方面的联系。 3、容易导致锐器伤的危险行为? 进行操作时,光线不足、体位不稳、患者不配合 徒手传递锐器徒手缝合创口 徒手安装或拆卸手术刀片注射器使用后用双手会套针帽 用手分离注射器和针头弯曲针头 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破损玻璃等锐器 用手直接抓取污物用手直接挤压污物 锐器盒放置不合理、不方便及时处理锐器 锐器使用后处理不及时锐器盒装载过量 4、CDC1995年提出“标准预防” 其核心容包括: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护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5、标准预防包括那些关键措施?

遵守手卫生规。 血液体液可能污染面部时,要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 血液体液可能污染皮肤或衣物时,要穿防护服。 每一个都要遵守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收治患者时要根据感染源的可能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仪器/设施和环境怀疑被具感染性的体液污染后清洁消毒。 收集患者使用过的织物时应避免抖动,以防污染空气、环境表面和人。 遵守安全注射的原则。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6、正确处理废弃物品 禁止回套针帽,如果没有可利用的条件,可用单手操作手法 7、WHO对安全注射的定义 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不使卫生保健人员因接触产生任何危害 不使废弃物对社会环境构成危害 8、口罩分几类?如何选择口罩? 口罩有纱布口罩、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 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接触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 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外科口罩的正确佩戴

血透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一)工作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透室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二)工作人员每年一次定期进行乙肝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 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三)工作人员遇针刺伤后要求 1、紧急处理办法: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 毒液(如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染管理办 公室备案。 3、被HBV 或HC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推 荐在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 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1~3 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可 予以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四)工作人员着装及个人保护装置穿戴要求 1、更换工作服后进入工作区,应先洗手或用手消液,按工 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等。 2、医务人员操作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的要求。 3、处理医疗污物或医疗废物时要戴手套,处理以后要洗 手。 (五)工作人员手卫生要求 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 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 3、医务人员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 手,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深静脉插管、静脉穿刺、注射 药物、抽血、处理血标本、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处理伤口、处理或清洗透析机时。 4、在接触不同患者、进入不同治疗单元、清洗不同机器时应 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并更换手套。 5、以下情况应强调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脱去个人保护

装备后;开始操作前或结束操作后;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 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及伤口前后;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触 摸被污染的物品后。 (六)工作中采取防护措施,保证工作人员职业安全。 1、有预防经血传播疾病的警惕性,按操作规程安全操作,避 免针头刺伤及避免血液、体液溅入眼粘膜等粘膜及皮肤破 损处。穿刺针、针头分离放入利器盒。 2、接触强酸及强碱时,操作要小心谨慎,防止漏溅。存放位 置固定,切勿与其他溶液混放,盖子要扭紧,有明显标记。 3、血液、体液溅入眼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1、医务人员应接受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增强职业安全意识,尽量减少造成 医务人员伤害的不必要操作,有效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2、配备合格的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面罩,眼罩、防护服;提供可靠的清洁消毒 灭菌和监测技术及暴露后预防免疫等。 3、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 (1)热力消毒灭菌,防皮肤灼伤; (2)紫外线消毒,避免直接照射到人; (3)化学消毒,应防过敏及皮肤黏膜损伤; (4)化学消毒灭菌,应防有害气体对人体危害; 4、遵寻标准预防原则: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5、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 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进行手消毒。 6、在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应当戴手套、 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和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7、在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医务人员的身体时,应穿具有防渗 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8、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必须处理时应戴双层手套。 9、使用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将用过的针头或锐器直接放入耐刺 的利器盒中 (1)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2)禁止将针罩罩回针头。 10、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时,应严格按照职业暴露处理和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做好 登记报告工作。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标准预防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标准预防措施 (一)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二)标准预防措施 1、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①摘除手套后;②接触病人前后;③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 2、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粘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粘膜和衣服的污染。 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清洁和适当消毒。 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粘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6、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7、医护人员进行各种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8、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医务人员要树立无菌观念,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操作原 则,进入人体组织和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完整皮肤黏膜的 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 1.消毒灭菌原则 ; ⑴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物品使用后皆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⑵手术器械及其它诊疗器械灭菌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 ⑶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 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⑷使用的消毒产品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遵循使用的 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2、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两前三后”(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的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需洗手。 3、患者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和婴儿暖箱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柜内。湿化瓶及婴儿暖箱用水为无菌水,每日更换。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瓶、接头等可拆卸部分定期消毒。 4、保持室内清洁,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床头柜、新生儿暖箱等物体表面使用清洁或消毒布巾擦拭。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 5、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科等的病房及其它部位的地面、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液擦拭,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 6、病区治疗室应每天1—2次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消毒时间每次不少于30分钟;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5%的酒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有灰尘、油渍应随时擦拭。体温表每次用后用75%的酒精浸泡消毒(传染病患者使用 500m g∕L84消毒液消毒);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 7、随时控制交叉感染。发现传染病及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应隔离治疗(酌情单间隔离或床旁隔离),相同疾病或感染者可同居一室。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一)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 l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 l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 2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 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和适当消毒。 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黏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6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7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8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三)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 1.基本防护: 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2.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护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SARS病区的工作人员;转运疑似或临床诊断传染病的医护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使用以防护用品;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 3.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要给SARS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做传染病尸解的医务人员。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应使用面罩 (四)基本防护要求规范洗手内容:“六步法”洗手摆式洗手龙头抗菌洗手液取缔公用毛巾加盖污物桶手套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播微生物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获得的病原微生物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手套的屏障 ◆戴手套是为了避免与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的物质接触,其目的是双重性的,既保护医护人员,也保护病人;应用操作控制 ◆应用操作控制是指以将潜在的刺伤事故发生的可能降至最低的一种操作模式。◆用过的针应立即丢入到适当的防刺、防渗漏的利器收集箱内。如果用后的针不能立即处理,应使用单手回套;不要将针放入已经过满的利器收集箱中;相关工作完成后,再脱掉手套; 摘掉手套后或接触体液后立即洗手。面罩、护目镜和口罩 戴口罩和护目镜可防止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体液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 隔离衣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1.doc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1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维护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院工作人员中出现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职业危害指医院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伤害。 第三条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医疗、护理、医技、药技、行政、后勤等所有工作人员。 第四条对职业危害的预防,医院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为主进行预防。 第五条各科室、部门应积极主动掌握工作环境、性质下可能产生的执业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建立健全有科室特色和针对性的防护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第六条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险因素、危害程度及时告知员工,让职工知晓职业危害有关情况。 第七条各科室、部门应提供符合防治职业危害的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第八条加强工作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上岗前对职工进行医院感染、职工防护、安全工作技术和方法等岗前培训。医院不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对员工进行有关知识培训。

第九条医院为职工提供员工保健体检,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让职工享受到有关的健康服务。 第十条要求职工本人加强防护,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 工作习惯,凡违规操作,责任自负。 第十一条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件时,应在十二小时内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加强信息沟通与传递。信息上报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概况:发生时间、部位以及事件现场情况;事件的简要经过;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按程序开展具体的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第十二条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应及时调查事件的发生原因和事件性质,估算事件的危害波及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害情况,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十三条对已受损害的接触者可视情况调整工作岗位,并予以合理的治疗,促进职工康复。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48981

.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一、医院为医务人员提供有针对性、必要的防护用品,为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提供相关健康检查和预防治疗费用,以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二、院感办对全院职工进行职业暴露与防护知识培训及相关技术指导。 三、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时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的诊疗和护理工作时要佩戴手套。若手部皮肤存在破损时,戴双层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四、在进行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飞溅的诊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除需佩戴手套和口罩外,需带防护眼镜;在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大面积飞溅,有污染操作者身体的可能时,还需穿上有防渗透功能的隔离服或围裙。 五、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穿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进行安全处置;抽血时使用真空采血器,并使用蝶形采血针。 六、严禁对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复帽;禁止徒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防止锐器刺伤或划伤。 七、严禁共用个人防护用品。避免使用过的个人防护用品与物体表面、衣物或病房以外的人员接触。 八、为不同的病人进行诊疗或开始另一个诊疗操作时,每次均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并洗手。 九、使用过的个人防护用品放入相应的废物袋中,并根据医院相关制度进行处置。 十、对血透室、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高危部门的医务人员及从事医疗废物处置的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进行免疫接种。 十一、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实施相应处理,并报告院感办。院感办针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并分析查找原因,组织对暴露级别进行评估,并对暴露人员进行观察和相关治疗。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标准预防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标准预防措施 (一)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就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就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与微粒隔离。 (二)标准预防措施 1、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就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①摘除手套后;②接触病人前后;③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她人时。 2、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粘膜与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粘膜与衣服的污染。 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与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清洁与适当消毒。 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粘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6、锐利器具与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7、医护人员进行各种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8、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医务人员要树立无菌观念,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操作原 则,进入人体组织与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完整皮肤黏膜的 器械与用品必须消毒。 1.消毒灭菌原则 ; ⑴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物品使用后皆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⑵手术器械及其它诊疗器械灭菌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

血液透析中心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室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为保护血液透析室卫生人员职业健康,避免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有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制定此制度,要求血液透析室全体卫生人员认真遵照执行。 一、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有破损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进行隔离预防。 二、基本要求:①要防止血源性疾病和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②强调做好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③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三、防护措施 (一)进入透析室前应更换整洁工作服、拖鞋,从工作人员通道进入透析室,进入工作区应先洗手,再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二)在透析操作中严格遵循手卫生和防止锐器伤的要求: 1.卫生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注意: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脱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6.处理医疗废物时戴手套,处置后洗手。 (三)接触化学消毒剂等有害因子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一、职责 1.感染管理科、预防保健科共同负责青医附院感染性疾病相关的职业防护管理工作。 2.医院应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配置完整、充足。 3.医院有关科室与部门应加强对本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供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配置完整、充足、便于工作人员获取和使用。 4.医务人员应掌握相应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与技能、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实施预防控制措施、避免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5.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后勤保障部等负责相应人员与部门的职业安全防护的培训与督查工作。 二、感染性疾病相关的职业防护的概念及发生职业暴露的处置规定 1.感染性疾病相关的职业防护是指预防针刺伤、血液体液暴露等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的相关防护措施。 2.感染性疾病相关的职业防护涵盖的人群包括:青医附院工作人员、在青医附院工作的实习学生、进修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 3.上述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锐器伤、血液体液暴露时按照“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及流程”立即采取适宜的处置措施,并按照要求及时报告,并到相应的业务科室或机构就诊、随访。感染管理科按要求将职业暴露的相关信息进行报告。 4.节假日及夜间发生职业暴露时报总值班室。 5.上述人员发生针刺伤等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的职业暴露后,在初诊及随访期间产生的检查费、预防性治疗费由相关人员持有效证明材料,经预防保健科及分管院长签字后到规划财务部报销。 三、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

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⑴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带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⑵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⑶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5.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6.干热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40℃以下再开箱,以防炸裂。 7.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具体操作步骤、常规保养和检查措施应按厂方说明书的要求严格执行。 8.接触戊二醛等消毒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吸入体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应及时用清水清洗。

标准预防 (2)

标准预防 一、定义 标准预防:将所有患者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患者,即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特点是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手卫生是医疗机构内预防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标准预防的主要组成部分。标准预防还包括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患者安置、仪器(设备)和环境清洁消毒、织物清洁消毒、安全注射、职业防护多项预防感染措施。 二、手卫生 医务人员手是医院感染相关病原体的重要传播媒介,医务人员应遵循以下手卫生基本原则。 (一)手卫生基本原则: 1、基本要求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 2、洗手、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液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3、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之间、手套破损或

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二)五个重要手卫生指针 “二前、三后”: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风险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注意: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若符合上述手卫生指征且需戴手套时,则戴手套前或脱手套后,仍须执行手卫生。 三、个人防护装备 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呼吸防护器、护目镜、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等。 1、使用原则 (1)预期可能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时,需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2)离开患者的房间或区域前脱卸并丢弃个人防护装备。 (3)脱卸或丢弃个人防护装备过程中应避免污染自身与周围物品表面。 2、个人防护的使用应遵循《手套使用标准操作规程》、《隔离衣使用标准操作规程》、《面部防护用品使用标准操作规程》、《个人防护装备(PPE)穿脱标准操作规程》。 四、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是通过源头控制预防呼吸道病原体传播的一项综合措施,适用于所有具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的人员,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和探视者。 所有具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的人员,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和探视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手帕遮掩口鼻,否则应用臂弯遮掩口鼻;2、若病情许可,应戴口罩,否则尽可能与其他人员保持至少1m的间距;3、使用后的纸巾应丢进垃圾桶;4、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做手卫生。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一、职业暴露的医学管理 定义:本职业暴露的医学管理包括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职业安全知识及处理程序。 为了保护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安全,减少不规范的医疗操作造成的医源性感染,在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或其他体液时,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应该坚持采取必要的防护,避免直接接触。 1、暴露部分的处理 医务人员的完整或有破损的皮肤或被病人的血液或血性体液溅到时,应该立即用肥皂和水充分清洗被溅到的部位;如果暴露的部位是粘膜(如果结膜、口腔),那么应该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所暴露之处。当医务人员被可能带有血液的器械扎伤或割伤后,应该及时挤压受伤的局部,鼓励出血,同时在流水下,用肥皂清洗伤口,然后在受伤的局部涂上消毒药水。 2、报告 医护人员个人在作好暴露部位处理后,立即、主动向院感科报告,以便尽早征求专家对该次职业暴露的处理意见。报告的要点包括:暴露的日期及时间;暴露发生的过程;暴露的严重程度;暴露源病人的情况;暴露的工作人员身体状况。 3、评估 处理职业暴露的专业人员通过上述信息,明确了暴露的种类、体液类

型和暴露的体液量、暴露源的现状、暴露者的易感性,评估该次暴露造成暴露者发生传播危险性的大小,作出暴露者是否有必要采取预防性用药的决定,以及使用基本或强化暴露后预防性治疗方案(PEP),具体用哪些药。 4、实施职业暴露后预防性治疗(PEP) 一旦决定实施PEP,原则上越早开始预防效果越好,最好在暴露后1-2小时之内开始。 5、随访 不论暴露者个人有否进行暴露后预防性治疗(PEP),院感科都应该对暴露者进行定期血清学随访。 6、咨询和健康教育 不管暴露者是否需要预防性治疗(PEP),院感科都应该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缓解其心理压力,采取必要防护措施,防止进一步播散。 二、医务人员防护的原则 1、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 2、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①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②脱去手套手后立即洗手; ③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

血透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页眉内容 34 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一) 工作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透室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 (二) 工作人员每年一次定期进行乙肝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 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三) 工作人员遇针刺伤后要求 1、紧急处理办法: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备案。 3、被HBV 或HC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推荐在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1~3 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可予以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四)工作人员着装及个人保护装置穿戴要求 1、更换工作服后进入工作区,应先洗手或用手消液,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等。 2、 医务人员操作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的要求。 3、 处理医疗污物或医疗废物时要戴手套,处理以后要洗手。 (五)工作人员手卫生要求 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 3、医务人员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深静脉插管、静脉穿刺、注射药物、抽血、处理血标本、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处理伤口、处理或清洗透析机时。 4、 在接触不同患者、进入不同治疗单元、清洗不同机器时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并更换手套。 5、以下情况应强调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脱去个人保护装备后;开始操作前或结束操作后;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及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触摸被污染的物品后。 (六)工作中采取防护措施,保证工作人员职业安全。 1、有预防经血传播疾病的警惕性,按操作规程安全操作,避免针头刺伤及避免血液、体液溅入眼粘膜等粘膜及皮肤破损处。穿刺针、针头分离放入利器盒。 2、接触强酸及强碱时,操作要小心谨慎,防止漏溅。存放位置固定,切勿与其他溶液混放,盖子要扭紧,有明显标记。 3、血液、体液溅入眼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职业暴露和标准预防

护士职业暴露和标准预防 在医学领域里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原性疾病的情况,多是由于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地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从而感染了某种可以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针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风险分析、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供最新和最实用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技术和信息,以达到正确地预防和治疗职业伤害的目的。 医务人员为高危人群,其中护士是最危险的人群。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液传播途径传染病患病率的上升,护士因职业暴露而引发血原性疾病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趋加重。 一. 护理职业暴露 自有医疗护理事业后,就有职业暴露。护理人员工作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中,周围存在着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心理因素,在为病人进行护理操作时,其经常暴露(置于、显露)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存在着诸多的暴露危险,应引起高度注意,并加以防范,进行全面和标准的预防。 全面预防是指无论病人是否患有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所有病人的血液及特定体液均被视为可能具有艾滋病、乙肝、丙肝及其他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医务人员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二. 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 (1)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 μml。 (2)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途径 皮肤刺伤(80%),皮肤接触(27%~43%),黏膜接触(<10%)。 三. 血原性传播疾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 (1)传播途径病人血液中会有致病因子,是造成医务人员感染血原性传播疾病的先决条件,医务人员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感染的几率较常人高。血原性致病因子对医务人员传染常发生于锐器和针刺损伤皮肤黏膜或破损皮肤接触等方式传播,多发生于护士,其次是检验科人员及医生。 (2)高危人群长时间从事采血、急救以及妇、产科、血液疾患的操作,接触血量越大,时间越长,机体获得致病因子的量越大。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流程237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一、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二、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带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二)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三、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四、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五、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七、接触戊二醛等消毒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吸入体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应及时用清水清洗。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通知,为做好我院感染管理工作特做如下规定:。 1、药剂科购入的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索证管理。 2、各临床科室的治疗室、换药室、每季做一次空气培养、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1次并有登记记录。每半年对紫外线辐射的强度进行监测。 各科使用的器械消毒液由药剂科统一配制,使用中的消毒液,应保持有效浓度。 3、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制度。一次性用品用后科室进行毁形. 4、定期对换药室、注射室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并及时反馈监测结果。 5、医用垃圾用黄色袋、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分包装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极其它危险性废物。根据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准和标识》等相关文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修订本制度。 一、医疗废物分类和暂存 1.产生医疗废物的有关科室应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 2.治疗室内废物筒应加盖,分生活垃圾、医疗垃圾、锐器盆等。未被污染的如外包装、盐水瓶、青霉素瓶等可作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棉签、敷料等置于黄色医疗废物袋中;玻璃安瓿、破碎玻璃器皿置锐器盒中,小心处理以免割伤。放射性废物置红色医疗废物袋中。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工作需要,制定制度。 (一)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l、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 l、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 2、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 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和适当消毒。 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黏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6、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7、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8、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三)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 1、基本防护:

防护对象;在医疗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 2.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护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转运疑似或临床诊断传染病的医护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 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 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 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 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 3.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对传染病尸体进行解剖的医务人员。 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应使用面罩 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医院供应室担负着各临床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洁、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站,也是污染物品的集中点。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防护能力和保证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显得十分重要。 一、危害因素 1、生物因素 医疗用品在供应室进行去污、清洗、消毒和灭菌,再返回临床使用的循环程序中,频繁地接触病毒和细菌。污染物品的数量多、种类复杂,成为交叉感染的媒介。这不仅仅是造成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也是危害供应室护理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 2、物理因素 消毒灭菌时高压锅、排气扇等的噪声,可损伤人体的听神经,引起心血管系统等的生理变化。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时可以引起角膜炎、结膜炎及皮肤红斑,它照射产生的臭氧,对呼吸道也有损害。热力灭菌法在使用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