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设计

发动机进气设计
发动机进气设计

发动机进气设计

进气部分认识:

Plenum:稳压箱Cylinder Runner:进气歧管

我们主要研究方向是稳压箱体积和进气歧管长度,进气总管的长度与布置有关。总的来说稳压箱体积影响着扭矩和功率还有发动机响应,进气歧管长度影响着平均有效压力,当然对扭矩和功率是有直接影响的。

1稳压箱体积选择:

由于缺乏实验装置,只好借鉴国外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进气总管和进气歧管一定的情况下(进气总管长度符合动态效应),改变稳压箱

体积,通过一系列测试来探

究不同稳压箱体积下发动机

的表现。(F4I发动机)

扭矩与功率

这附图是稳压箱体积1.2L时

与6.0L时发动机的扭矩曲线,可以看到在7000之前,较小的稳压箱有比较小的一个扭矩优势,但是超过7000转之后,较大的稳压箱可以保证扭矩持续输出。图中可以明显看到较大的稳压箱的引擎扭矩远

大于小稳压箱。由于赛车的

加速与扭矩有着直接关系并

且FSAE比赛对车速要求不

高对加速要求很高,所以要

在扭矩提升上下很大功夫才

行。作图时最大功率的对比。

稳压箱压力

左边这幅图则是稳压箱压

力与凸轮轴角度变化的关

系图,其中TC是上止点,

BC是下止点。IVO/IVC分

别指气门开启与关闭。可以

看出较大的稳压箱在进气

时可以提供很好的稳定压

力,而小的稳压箱在上止点与下止点时压力波动很大。有可能是因为稳压箱体积太小会影响到每个进气歧管的动态效应,歧管里不同时段的compression wave 受到了削弱,这可以从下图的2.4L的稳压箱的充气效率急剧下降看出。原因可能是因为小稳压箱里的膨胀波比大稳压箱要大,所以互相影响

很大,导致充气效率下降。

Transient Response瞬时响

这里用到了一个方法就是

60ms throttle transient 大

概就是油门瞬间开启吧。

这幅图是平均有效压力

(平均有效压力越大引擎

做工能力越强)与cycle就

是冲程的关系。可以看到

6.0L的平均有效压力在6

个冲程之后才达到平均水

平。最小的稳压箱有最好的

响应,其他体积则差不多。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6个cycle的延时,就算最有经验的车手能感觉的出来么?所以不要用太大的稳压箱都是可以的。

14号图,体现的是缸内压力与冲程在油门瞬间开启时和之后的状态,也可以看出,不要选太大的稳压箱都是可以的。图15是歧管压力与cycle。小的稳压箱在节气门全开之前,已经让歧管压力超过了大气压最后一幅图:。是瞬间开启油

门时气体充满稳压箱的时间

对比。看完这么多数据。下面

总结一下:

1:不论用多大的稳压箱,在

fsae的限流规则下引擎在

6500转左右会有一个峰值,我

们在传动与末级减速比,也就

是大链轮的大小上要考虑到。

2:6.0L的稳压箱较1.2L的稳压箱提高了31%的扭矩(12500rpm)3:进排气的动态效应在大的稳压箱中才能得到发挥。

4:Torque development was only delayed by 1 to 2 engine

cycles 60 ms when comparing the largest and smallest plenum volumes. 5:小于4.8L的稳压箱都能在油门全开前将进气歧管充满。

6:基本上人是感觉不到引擎的延迟的。

所以综合的来看把稳压箱定在4.8L是比较合适的,可以让我们的赛车有比较高的扭矩。而它的副作用是比较小的。

2.进气歧管长度的计算:

这里介绍一下进气系统的动态效应:

合成波。为了是第一次反射密波

在进气后期到达气门口,进气歧

管长度和转速要合理匹配。

这里可以通过音速与节气

门开启频率等来计算L的

长度。由于时间比较紧。我

就套用公式来计算。

其中k是指气门开启的总

角度与派的比值。a 是指音

速也就是波的传播速度,v

是指在进气歧管入口处的

气流速度,就是稳压箱里的

气流速度,这里取v=0。N 是引擎的转速(角速度),也就是你想用到那一段的转速。因为动态效应是与转速对应的,只能在一定转速下发挥作用。与部长交流后我们定在6000转左右。下面是f4i发动机的数据。

通过给出的进气门开合提前与晚关角,我们可以得出进气门开启角度为270度。所以K=3/2。又a=speed of sound=340.4m/s N=200pai rad/s 可得L=0.20316m =20.3cm

用另外一种方法计算,见上图- - q为1.5 2.5 3.5 4.5…….时上循环的残余密波到达,对充量系数有利。具体过程问我……因为进气的部分比较复杂,影响的因素也特别多,所以只能在大方向上计算长度,计算的结果还需要试验来验证。

3.制造工艺:

由于使用铝或纯碳纤维来制造进气机构,在造型上有着极大的限制所以要使用更好的办法,下面介绍一下。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 Composites 就是FDM快速成型系统,制造材料是P400 塑料。可以分各个部分成型后用epoxy黏在一起。

具体就是这个样子。在合肥已经找到制造的厂家。料外壳上包裹3层碳纤维复合

材料。碳纤维与塑料的粘合剂使用PTW&W PT2520

这是具体网页截图。这种粘合剂可以耐高温。碳纤维与塑料粘合的时候需要抽真空,目测市场上有许多这种产品,(放棉被用的那种)虽然不是全真空但是也是比较紧的。

另外还需要在进气歧管的内部涂上这种粘合剂,保护塑料在高温环境正常工作。(具体工艺到时候再说- -)最后是一张成品图,

当然我们的几何形状与之很不一样。这种设计会导致各歧管进气不均匀,左3管的进气量是最大的,这是由于气流具有惯性造成的。4.布置:

对于布置,降低重心将节气门放在后面的做法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引擎后部的空气热度首先就会影响进气效果,其次压力不够。为了降低重心这样布置带来的副作用是更大的。而侧置的进气需要将赛车正面进入主管的空气调转180度吸入引擎,速度损失与压力损失也是很大的,我们的赛车由于没有空气动力学套件,也就是没有尾翼,不需要让出主环中间的空间,应该好好加以利用。所以我认为上置的进气是最好的选择,再看这两幅图,

进气总管的变化其实影响并不会很大,只是在低转速有一定提升,所以总管的锥度保持在10度以下,保证进气速度,长度可以向布置妥协。

Catia图:

X此图无法显示

By 业大学越影车队发动机部江泽文

发动机排气系统设计规范

发动机排气系统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柴油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新开发的带发动机的车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94-2017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GB 7258-201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JB/T 1094 《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3 定义 本文件所指排气系统,其定义为搭载传统汽、柴油或者天然气发动机的发动机排气系统,包括混合动力车型的发动机排气系统。 发动机排气系统由排气管路、催化消声器、后处理系统(包含尿素泵、填蓝罐、填蓝加热电磁阀、氮氧化物传感器等部件)、消声器悬置系统等组成。随着环保法规对车辆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排气系统在车辆的系统组成和系统设计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使排气系统满足各阶段国家及地方法规的要求,提高对排气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水平,需对车辆的排气系统的设计提出较规范的要求,以便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参照执行。 3.1 催化消声器 用于汽车尾气处理,是集气体净化、气体减噪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设备。一般情况下,设备前部设置曲面造型多孔盘片将会有利于降低气动噪音;而尾气净化(即NOx脱除),则依赖于尿素溶液喷雾蒸发和后部催化剂层的共同作用下的SCR反应工艺。 3.2 插入损失 对于消音器来说,插入损失是指空间某固定点所测得的安装消声器前后的声压级或者声功率级之差。 3.3 排气背压 指发动机排气的阻力压力。一般在增压器废气口至消声器入口的管段处测得。 4 要求

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及其故障诊断技术

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及其故障诊断技术 1进气歧管真空度△P定义 现代汽车四冲程发动机的进气行程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吸入混合汽,同时因结构及工作原理的需要,空气又必须通过空气滤清器、节气门、进气门等层层“路障”而进入汽缸,时间有限和道路阻塞二者作用使得进气管内的压力低于外界大气压力。进气管内的进气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力之差,称为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P。 △P是各汽缸交替进气时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事实上,发动机运行中,空气滤清器之后直至汽缸,进气管内的真空度以空气滤清器、节气门、进气门为分界点,分三段逐次增大。通常若无特殊说明,发动机进气歧管真空度△p约定为“掐头去尾讲中段”,即自节气门至各缸进气门之前该段进气管内的真空度,并且设定该段内的真空度各处相等(微小差异可忽略)。 2△P故障诊断原理 首先,△P取决于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汽油机负荷采用“量”调节,即依靠节气门开度α的变化控制进入汽缸混合气的量,改变发动机输出功率。以满足汽车行驶时的负荷要求。△P随α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随发动机转速n 升高(降低)而增大(减小)。技术状态良好的发动机,△P与α和n具有确定的函数关系:△P=f(α,n)。 其次,△P还与发动机技术状况有关。与之有关的技术状况一般可归纳为4类。其一,进气管道(包括在其上取用真空的真空管路)和汽缸的气密性;其二。空气滤清器和排气系统的“通顺性”;其三,点火正时和配气正时控制的准确性;其四。混合气的燃烧性(即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未燃烧)。 至此,不难推知,以上所述的气密性、通顺性、准确性和燃烧性等4性,无论何者变差。都会破坏发动机△P固有的函数关系△P=f(α,n),即4性变差△P必失常。发动机△P故障诊断技术就是利用此原理,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实测发动机△P,以及与发动机固有的变化规律△P=f(α,n)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对进气管道和汽缸的气密性、空气滤清器和排气系统的堵塞程度、点火正时和配气正时的控制精度以及混合汽的燃烧质量等做出技术状况判断,进而根据△P 的实测值与标准(经验)参考值之差大小,对发动机相应部位或系统进行较为准

发动机进气系统布置指南

8.1 进气系统简介 整车技术部设计指南 第 8 章进气系统布置 90 8.1.1 进气系统空气滤清器总成的功用 进气系统包含了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传感器、进气软管、节流阀体、进气歧管、 进气门机构等,是发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给发动机提供燃烧所必须的空气。 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在满足空气吸入量的情况下过滤掉最微小的杂质颗粒,保护发 动机。不同的地区因土壤,气候及道路的情况不同,空气中含有的尘土等杂质成分和含 量也有所不同,就其化学成分来说,多数是二氧化硅。当它们进入发动机气缸的摩擦表 面时,就会刺破润滑油膜,加剧发动机气缸的磨损,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安装空气 滤清器能减少气缸、活塞和活塞环等零件的磨损。据有关资料报道:轿车如不安装空气 滤清器,气缸磨损将增加 7 倍,活塞磨损增加 3 倍,活塞环磨损增加 8 倍。因此,现代汽车发动机都在化油器或电喷发动机的节流阀体前部装有空气滤清器。另外,优质空气 滤清器能有效降低发动机吸入空气时的噪音。 8.1.2 涡轮增压、中冷技术简介 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动机的排气来推动涡轮的叶片,以使发动机吸入更多 的空气加速燃烧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性能的技术。但是发动机的排气温度非常高,也就 导致了涡轮的温度更高,如果没有中冷,那么发动机吸入用于燃烧的气体温度也会很高,不但燃烧效率低(空气的温度越低,含氧量越高),而且对于发动机温度的控制也非常不利。所以中冷其实是在涡轮把空气吸进来以后,通过大型叶片的散热器把温度降低,提 高涡轮增压的稳定性,延长寿命,而且对功率也有提升! 据实验显示,在相同的空燃比条件下,增压空气温度每下降10摄氏度,柴油机功率 能提高3%-5%,还能降低排放中的氮氧化合物(NOx),改善发动机的低速性能。因此,也就产生了中间冷却技术。 柴油机中间冷却技术的类型分两种,一种是利用柴油机的循环冷却水对中冷器进行 冷却,另一种是利用散热器冷却,也就是用外界空气冷却。当利用冷却水冷却时,需要 添置一个独立循环水的辅助系统才能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这种方式成本较高而且机构 复杂。因此,汽车柴油机大都采用空气冷却式中冷器。 中间冷却技术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过热无效果白费工夫,过冷在进气管中形成冷 凝水会弄巧成拙。因此要将中冷器和涡轮增压器进行精确的匹配,使得压缩空气达到要

第四章 电控发动机进气与废气排放控制

第四章电控发动机进气与废气排放控制 第一节进气控制系统 第二节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来源 第三节油蒸气挥发和窜缸废气净化控制 第四节废气排放净化控制 小结 1.电控动力阀控制系统通过改变进气管通道的截面积改变进气量,以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 2.电控进气惯性增压控制系统是利用进气气流惯性产生的压力波来提高进气效率的。 3.废气涡轮增压控制系统控制废气流经涡轮室对进气增压o 4.废气中的有害成份主要是C0、HC和N0x,C0在混合气浓时多,HC在怠速和减速时最多,N0。在行驶时最多。 5.汽车排放废气主要来自发动机燃烧后的排放、曲轴箱窜气和汽油蒸发o 6.汽车排放控制有发动机燃烧过程控制和排气前后废气控制。排气前后废气控制包括排气前废气排放净化控制和排气后废气排放净化控制。 7.汽车扇排放前净化控制的内容有油蒸气挥发控制、曲轴箱强制通风。8.汽车排放后净化控制的内容有废气再循环、三元催化转换器。 9.油蒸气控制主要采取了由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的活性炭罐蒸发污染控制装置。 10.曲轴箱强制通风的作用、工作原理与检查方法与化油器发动机相同。11.废气再循环是将排气歧管中废气回送到进气歧管,随混合气进入气缸,降低发动机燃烧室温度,抑制N0x的产生。 12.三元催化转换器是把发动机排出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咸无害气体。13,发动机控制单元接受氧传感器反馈信号,对理论空燃比进行精确的反馈控制。

复习与思考 一、简答题 1.现代汽车上的有害气体主要从哪三个途径排出? 2.简述各种有害气体排放量与发动机各工况的关系。 3.叙述燃油挥发蒸气控制的工作原理。 4.如何检测时代超人车的燃油挥发蒸气控制系统各部件是否良好? 5.如何检测丰田车的活性炭罐? 6.废气再循环阀的控制方式有哪些? 7.为何要采用EGl{阀位置传感器?如何检测? 8.简述两种电控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9.为何要采用三元催化转换器? 10.影响三元催化转换器寿命的因素有哪些? 11.如何判断三元催化转换器是否堵塞? 12.简述空燃比反馈控制的工作原理。 13.闭环控制的条件是什么? 14.简述电控动力阀控制系统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15.简述丰田2JZ—GE发动机上的进气惯性增压系统的作用与工作原理。16.废气涡轮增压控制系统的作用与基本工作原理。 二、选择题 1.行驶时( )排放量最多,( )排放量最少。 A.NOx……HC;B.NOx……CO;C.HC……CO;D.CO…… HC 2.减速时( )排放量最少,( )排放量显著增加。 A.NOx……HC;B.NOx……CO;C.HC……CO;D.CO…… HC 3.发动机工作时的燃油量是( )。 A.喷油器喷油量;B.燃油泵供油量; C.来自燃油箱的蒸发控制燃油蒸气量;D.A+B 4.时代超人车的ACF阀电阻为( )Ω。 A.2~3;B.12~13;C.22~30;D.30~50 5.废气再循环的作用是抑制( )的产生。 A.HC;B.CO;C.NOx;D.有害气体 6.进入进气歧管的废气量一般控制在( )范围内。 A.1%~2%;B.2%~5%;C.5%~10%;D.6%~15%

排气系统设计开发指南

1.1 主题 本指南制订了与汽车发动机相匹配的消声排气系统的开发流程及设计指南; 1.2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汽车消声排气系统的设计开发

2. 参考标准和相关文件 QC/T 631—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 QC/T 630—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 QC/T 58—1993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 QC/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3.定义 3.1 排气消声器 排气消声器是具有吸声衬里或特殊形式的气流管道,可有效的降低气流噪声的装置。 3.2 插入损失 消声器的插入损失为装消声器前后,通过排气口辐射的声功率级之差。 3.3 排气背压 按QC/T524设置排气背压测量点,当分别带消声器和带空管时,测点处的相对压力值之差。 3.4 功率损失比 消声器的功率损失比是指发动机在标定的工况下,使用消声器前后的功率差值和没有使用消声器时功率的百分比。 4.开发流程及设计指南 4.1 接受产品开发任务并做好开发前的准备工作 开发之初,需要了解如下信息,作为设计输入: 1、发动机的排量、额定功率、额定扭矩等相关参数; 2、整车底盘走向,空间布局; 3、发动机对排气背压、功率损失比的要求; 4、噪声标准的制定; (1)、插入损失大于35dB; (2)、整车车外加速噪声小于74 dB; 4.2 方案设计 1、消声器的容量设计计算 消声器的容量关系到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因此容量的设计将决定整车的动力性。一般地,消声器的容量有如下的计算公式: Vm=k×P Vm=消声器的容量(L) K=0.14 P=输出功率(Ps) 2、消声器的位置确定

进气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密级: 编号: 进气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项目名称:力帆新型三厢轿车设计开发 项目编号: ETF_TJKJ090_LFCAR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 进气系统概述 (2)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2) 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2) 2 进气系统结构的确定及设计计算 (2) 进气系统设计流程 (2) 进气系统流量的确定 (3) 拟选定空气滤清器的允许阻力计算及设计原则 (4) 滤清效率要求 (7) 空滤器滤芯面积确定及滤纸选用 (8) 进气系统结构的确定 (9) 进气系统管路阻力估算 (10)

3 结论 (12) 4 参考资料及文献 (12) 1进气系统概述 1.1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在国内外同挡次同类型轿车的进气系统结构深入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选型,系统设计满足发动机获得高的充量系数,尽可能低地降低发动机的功率损失.此外为了适当降低发动机的进气噪声,在管路中布置谐振腔. 1.2 系统的基本组成 进气系统一般由空气滤清器入口管,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出口连接管,节气门体,怠速控制阀阀体等组成. 2系统结构的确定及设计计算 2.1 进气系统流量的确定 LF7160选用的发动机为宝马型电喷发动机,发动机对进气系统流量的要求取决于发动机本身的因素,即发动机的排量和发动机的工况要求,不同的工况有不同的流量要求.在进气系统流量满足的情况下,发动机实际充入的空气取决于自身的因素,首先,初步确定发动机最大功率工况点进气流量。 式中: V——发动机排量3m; n——最大功率点转速min /r; η——充量系数; 1 η——汽缸数效率; 2 τ——冲程数,四冲程取2,二冲程取1 上式中发动机参数

汽车进气绝对压力传感器

对空燃比控制起决定性作用的传感器是空气计量系统。空气计量系统告诉ECU进多少空气ECU就配多少燃油,喷多少油作重要依据。所以说能导致汽车混合器漂移量过大非常大的就是空气计量系统问题。如果车喷油量偏差非常多一般就是空气流量传感器问题,因为一般其它传感器只是辅助没有权限控制那么大的喷油量,偏差也只是稍稍进行一些错误修正产生的。其它传感器做不到那么大的控制范围。控制程序中的喷油计算公式,进气量是主要决定因子,其它的只是修正因子。 全世界的所有发动机对混合器的需求都是一样的,区别不会太大。但是到故障诊断的时候要区分控制系统。 目前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以空气流量计为代表的L型系统和以进气压力传感器为代表的D型系统。这两种系统的工作方式不同,故障现象不同。 空气流量计(L型)和进气压力传感器(D型)都属于空气计量装置,但是空气流量计属于直接测量进气量。进气压力传感器属于间接测量进气量。 空气流量计种类:(翼板式-基本淘汰)、(卡门涡旋式-使用率1%)、(热线热膜式-使用率99%)。 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的区别: 1、安装位置不同:空气流量计安装在空滤后面节气门前的管道中,进入进气管的空气都要 经过空气流量计。进气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节气门后进气门前,靠检测进气管道中的气压力(负压、真空度检测为负值)间接判断空气流量。 2、反应速度不同:空气流量计响应速度快,因空气流量计的安装位置比较靠前。当空气进 入进气管后马上就能得出空气量。进气压力传感器反应相对较慢,因为当空气流量计得出测量结果的时候相对于进气压力传感器空气都还没有进入到节气门后面。 空气流量计 流量传感器优缺点:响应快,测量准。收油门时对进气量的测量没有进气压力传感器准确。价格昂贵一般400-20000.一般用在中高端车。 压力传感器优缺点:加油门的时候测量不准,反应较慢。但优点是收油门的时候测量节气门后的压力,判断空气流量比较准。价格相对便宜最多400,一般用在低端车。 有的车也有空气流量计和进气压力传感器同时安装的。如别克。但应该还是归为L型为主。因为L型控制精度更高。但有进气压力传感器的优点。 进气压力传感器 影响车在怠速时节气门后进气门前的进气管内的真空度的原因:点火时间,漏气,缸压,,,,,气门关闭不严,正时,排气背压,怠速电机,负荷,

发动机控制系统

发动机管理系统 Company Name 公司名排名研发中心工厂 Bosch 博世 1 苏州联合电子(上海、西安和无锡)、无锡博世威孚(柴油) Delphi 德尔福 2 上海北京德尔福发动机、北京德尔福万源Continental 大陆汽车 3 上海原SiemensVDO的芜湖、长春工厂;原Freescale的天津工厂 Magnetti Marelli 马瑞利 4 芜湖工厂、上海工厂仅广州一家猎头供应商 Visteon 伟世通 5 上海重庆工厂 Hitachi 日立 6 Denso 电装 7 仅供Toyota Valeo 法雷奥 8 Eontronic 意昂神州美国北京总部、上海分部 TroiTec 锐意泰克 Vagon 华夏龙晖阳光泰克 Woodward 伍得沃德 成都汪氏威特电喷成都易控高科中联汽车电子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美国MotoTron公司是Woodward公司的子公司,主要从事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开发与生产。该公司针对汽油发动机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控制策略快速开发平台,此平台从设计开发到生产贯穿一体,可有效地缩短开发时间,加速产品化进程,降低开发费用。 美国精确技术公司(Accurate Technologies Inc)是车载嵌入式电控系统ECU 开发、标定与测试工具技术的知名提供商。该公司的ECU标定系统(VISION)功能强大,好学易用,而且和Matlab/Simulink开发平台无缝连接,多年来被福特(Ford)汽车公司、德尔福公司(Delphi)、沃尔沃卡车公司等指定为标准匹配标定系统。该公司的No-Hooks软件是ECU控制策略快速开发领域的重大突破。用户只用标定文件(*.a2l与*.hex文件),而不需要控制策略源代码即可对控制逻辑进行修改。修改过的代码自动灌装进原来的ECU内进行测试运行。该技术已在美国、欧洲与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美国RMS(Rinehart Motion System)是一家专门从事功率驱动产品与方案的公司。该公司提供或定制5-500KW级应用于混动或纯电动控制系统、能源贮藏系统和大功率设备的电机驱动器、静变流器、 DC/DC, DC/AC, AC/DC等产品。现有客户主要为军工、汽车或跑车、农业机械、工业控制等行业的世界知名制造公司或主机厂。RMS与意昂科技将为国内客户提供产品技术、项目咨询、定制开发等服务。 美国Drivven, Inc, 公司自2003年起提供汽车控制和数据采集解决方案,已经成为发动机和车辆电子系统开发新标准的领导者之一。基于FPGA汽车电子经验开发了一系列开发应用平台,提供了完整的发动机控制、分析和显示功能。实时模式下,系统支持在LabVIEW, C和MATLAB (Simulink / State flow) 下的模型调用。系统能够同时执行燃烧分析和第二循环反馈控制算法,这一系统解决了复杂的多样独立系统之间的同步数据记录和参数控制的难题。 德国CSM GmbH公司的温度-模拟信号数据采集仪器与业界几套主流标定系统(ETAS, ATI VISION, dSPACE, Vector CANape)能无缝兼容,是一 种高品质的数据采集标定设备。其典型客户有博世、联合电子、德尔福、西门子VDO、通用汽车、上海大众、吉利汽车等。 德国IAV GmbH公司是世界上知名的汽车电子开发和技术咨询公司。德国大众拥有其50%的股份,西门子VDO拥有其20%的股份。该公司拥有

进气系统设计计算

进气口位置: 进气系统的设计须满足以下条件: ●避免机舱内热空气吸入 ●避免雨滴和雾气直接吸入 ●避免排气灰尘吸入 ●从空滤器至涡轮增压器入口之间的进气管必须由耐蚀材料制成 ●进气系统使用的分离式接头(如罩与空滤器外壳的接头)必须位于空滤器上部 ●进气系统必须能够进行定期维护,且进行维护时不需要打开空滤器和涡轮增压器之间进气系统的任何部件 ●尽可能低的系统阻力,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利用柴油机功率 ●进气系统部件之间的接头和其它接合处,比如与空压机的接头,必须保持有效密封,避免灰尘或其它污染物进入过滤空气中。 进气口尺寸应设计得足够大,且没有锐弯和面积改变,为减小阻力,还应有平滑的转换导管来与进气管相连。发动机舱应充分通风,来发散出这些热量。为保护热敏元件,发动机连续运转时机舱内的最高温度不允许超过(推荐) 空滤器的选择及布置: 一、根据发动机厂家推荐在2200rpm是所需空气流量为1500m3/h,结合以下计算: 1发动机性能参数: 发动机型号:L340 额定功率Ne(kW):2505 额定转速n(r/min):2200: 排量Vh(L):8.9(C系统8.3) 空滤器流量VG(m3/h)的确定 ⑴增压后发动机所需的空气流量V(m3/h)的确定 V=Vh×n/2×60/1000=8.9×2200/2×60/1000=587.4(m3/h) ⑵发动机所需理想状态空气量Vo(m3/h)的确定(汽车设计理论) V o=ε×(ToT)0.75×V×ηvo×ψs 式中:V o-发动机所需理想状态空气量(m3/h) 大气环境温度(k)取313(273+40);T-增压中冷后气体温度(k)取333(273+60)(要求不高于环境温度的20);ηvo-充气效率取0.87(推荐);ψs-扫气效率取1.05 ε-增压比2.18 V o=2.18×(313333)0.75×587.4×0.87×1.05=1116.67(m3/h) ⑶空压机流量Vk(m3/h)的确定(推荐为320L/min) bVk=Vkh×nk×601000 式中:Vkh-空压机公称排量(L);nk-空压机的转速(r/min); Vk=0.229×1400×601000=19.2(m3/h) ⑷空滤器流量VG的确定(空滤器流量上述设计的储备流量) VG=1.066×(V o+Vk)=1.066×(1116.67+19.2)=1212(m3/h) L考虑到以后布置功率加大380马力发动机 结合两者得出按照发动机厂家的推荐空滤器流量≥1500 m3/h5 二、流通面积的确定 在确定了空滤器容积大小的同时,还应校核一下系统中所允许的气流流速。进气系统内的气流流速不宜超过30m/s,因为过高的气流流速会产生很大的流阻和进气噪声,对发动机会造成过大的功率损失。依据这一原则,在结构设计前先要确定空滤器进口、出口及连接管等部位允许的最小流通面积。 最小流通面积Smin=V o/(3.6×Vmax)×10-3(m2)

汽车新结构与新技术(作业1带答案)

作业: 1.可变进气系统分为多气门分别投入工作和可变进气道系统两类。 2.各汽车公司常见的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有丰田汽车公司的VTT-Ij技术、本田公司的VTEC 和i-VTEC技术、日产公司的VTC技术、宝马汽车公司的V ANOS技术和三菱公司的MIVEC 技术。 3.VTT-I系统由VTT-I控制器、凸轮轴正时机油控制阀和传感器三部分。其中传感器包括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VVT传感器。 4.电子节气门一般由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节气门执行器、节气门控制ECU和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等组成。 5.FSI发动机的工作基于分层进气原理。 6.TSI发动机和FSI发动机都属于缸内汽油直喷发动机,其工作原理相同,只是在结构上TSI 发动机增加了一个涡轮增压器。 7.汽油机实现稀燃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提高压缩比、分层燃烧技术和高能点火。 8.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高压油泵、共轨腔及高压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 9.发动机增压系统一般分为机械增压、涡轮增压、复合式增压、惯性增压、气波式增压和冲压式增压等。 10.SIDI发动机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分别采用分层稀薄燃烧技术和均质燃烧两种模式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动力和降低油耗的目的。 二、判断题 1.复合火花点火发动机一般指发动机每个缸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火花塞,常见的是每缸采用三个火花塞。(X) 2.转子发动机的运动特点是三角转子的中心绕输出轴中心自转的同时,三角转子本身又能绕其中心公转。(X) 3.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是在汽油机电子点火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电子控制喷射、排放控制、电子点火、起动、防盗和诊断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科技集成系统。 4.在提高发动机充气系统的措施中,除采用发动机增压以外,合理选择配气相位且能随发动机转速不同而变化,以及利用进气的惯性及谐振效应等都是提高充气系数的重要途径。 5.雪铁龙C3 stop&start 系统的发动机之所以能够迅速而平顺启动,完全依靠特别设计的发电机。(X)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可变进气系统及可变配气相位能改善发动机的性能? 2.发动机稀燃系统的特点有哪些? 3.发动机稀燃系统的控制内容有哪些? 4.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优点有哪些? 5.对比分析转子发动机与传统往复式发动机。 6.简述HEMI发动机多段式排气量调节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7.可变进气系统及配气相位改善发动机的性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B15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及分析

课程论文 题 目:B15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学生姓名: 学 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班 级:交通运输09-3 指导教师:高志鹰 副教授 2012年12月28日 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 2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程名称: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交通运输 学生姓名: ___ 学号:200 指导教师:高志鹰 一、题目 B15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二、目的与意义 根据《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学习的知识,系统分析B15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及性能同时结构组成及基本的工作原理,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原理三、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图纸量、工作量要求等) 根据参考文献,系统学习并分析B15发动机进气系统结构组成及基本的工作原理;按照《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书写规范》撰写课程论文。 四、工作内容、进度安排 12月21日—12月22日:根据任务书要求,查阅、学习相关参考文献; 12月22日—12月23日:提交论文提纲; 12月23日—12月25日:根据指导教师修改后的论文提纲撰写论文初稿; 12月25日—12月26日:根据指导教师对论文的修改意见修改论文; 12月26日—12月28日:提交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胡军义. 柴油机废气再循环(EGR)电控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 [2] 古国栋.柴油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热交换器仿真模拟与结构设计[D].华中科技大 学,2007. 审核意见 同意。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指导教师下达时间 2009年 12月 18日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

改装基础知识普及:发动机进气品牌介绍

【易车网改装】让汽车生活更有趣,改装成了大家的购车之后的主要活动之一。贴花、加包围,往往改变的只是外表,要想改变性能首先要从发动机改起。汽车的发动机在大功率运转时需要更多的空气进入,所以如果在进气系统方面加以升级,将会得到更多的马力提升。 目前发动机进气和排气品牌也很多,哪一种是适合你呢?今天就像大家介绍改装行业的进气和排气品牌。 日本GruppeM 来自日本的GruppeM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进气套件零件的企业,旗下还生产排气、刹车线以及空力套件。Gruppe M作为美国空滤大厂K&N在日本的最大代理商,并且旗下所有产品均使用K&N冬菇头,成为美国K&N的OEM应用中的一个标准典范。

GruppeM以20 年来的赛车技术经验,研发设计出Carbon集气系统的特色产品,并各大车厂、赛车团队、改装品牌都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甚至许多新车研发、竞技厂车、方程式赛车、SuperGT都使用GruppeM的产品,如在Tokyo Auto Salon推出的FairladyZ RS厂车的整套进气系统是由GruppeM所提供,这代表GruppeM的研发技术得到各厂的信赖,进气产品更是高性能化之象征。

社长Mr. Mamoru Ogose是Nissan、Toyota等车厂与方程式、GT车队的赛车研发顾问。由于他是工程师出身,为调试出更专业的产品,从研究到改装全程一手包办。如NISSAN Z 拥有独特性能引擎、双涡轮。调校后突破时速300km/h,当时除HKS、Trust等大厂外没人能独立完成这种工程。 GRUPPEM 最擅长改装进气套件,是众多车队的主要供货商和赞助商,特别是日本Grand Touring Championship(JGTC)和英国FIA GT. GruppeM更换GRUPPEM 套件,使引擎吸入更多新鲜空气,尤其对身处热带的车辆有所帮助。针对各国车型、汽油、环境等变因,同车型也会开发独特型号,GruppeM以高新科技的Flow Bench与自制气流/马力测试机实测各车引擎进气流向,设计适合气体力学的造型和形状,符合气体力学的特制进气箱与正确大小空气芯让车辆达到完美空燃比,矫正空气流速,提升燃烧效率产生强动力。除了碳纤进气系统,GRUPPEM的产品线还针对Porsche、Ferrari和BMW等高性能跑车设计专用的排气管,以及设计Porsche 993、996、997 系列的空力套件。 2发动机改装进气品牌介绍美国K&N

02进气系统教案

A 组织教学学生考勤填写日志 B 课前提问 C 导入新课 第二节进气系统 (一)进气系统的组成与型式 进气系统是测量和控制汽油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量的。其组成是由测量空气流量的方式决定的,根据测量空气流量的方式不同,进气系统有质量流量式的进气系统(用于L型EFI 系统)、速度密度式的进气系统(用于D型EFI系统)和节流速度式的进气系统三种。 (二)进气系统主要零部件的结构 1、空气滤清器 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与一般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相同,注意安装方向。 2、空气流量计 目前汽车上所用的空气流量计主要有叶片式空气流量计、卡门涡旋式空气流量计、热线式空气流量计和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等四种。 (1)叶片式空气流量计 图1-6所示是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的结构,图1-7所示是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的空气通道,图1-8所示是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的电位计部分结构。 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由测量板(叶片)、缓冲板、阻尼室、旁通气道、怠速调整螺钉、回位弹簧等组成,此外内部还设有电动汽油开关及进气温度传感器等。 当吸入空气推开测量板的力与弹簧变形后的回位力相平衡时,测量板即停止转动。用电位计检测出测量板的转动角度,即可得知空气流量。 叶片式空气流量计电位器的内部电路如图1-10所示,电位计检测空气量有电压比与电压值两种方式。在VB端子上加有蓄电池电压而形成电压VC,那么,检测出来的是VB-E2与VC-VS的电压比。如表1-1中的图所示。电压值的检测方法为:吸入空气量∝随电位计动作变化的电压值。 当在VC点加上一定的电压(+5V)时,电位计滑动触头的动作随吸入空气量变化,VS-E2间的电压变化直接作为吸入空气量信息,把滑动触头电压值送入电控单元并进行A/D变换,即可以数字信号输出检测结果。滑动触头电压与吸入空气量成正比,呈线性关系。 表1-1为以电压比与电压值两种检测方式的对比表。

进气系统设计计算说明书

DK4进气系统设计计算书 DK4进气系统由于整车布置需要,整体布置在机舱内右侧,由于现有车型进气系统都是布置在车体左侧,因此,相对现有车型,进气系统设计变动较大。 1. 进气系统的构成和布置 1.1空滤器总成的布置 空滤器的布置在原车型的机舱右侧(原装电瓶处)。 1.1.1 空滤器的型式 空滤器采用塑料壳体,本体和上盖壳体上下分开型式,进气口在本体,向车 体右侧,出气口在上盖,出气口带法兰与空气流量计通过两个螺栓联接,法 兰口粘接有橡胶密封圈保证与流量计接触端面密封。 1.1.2滤芯的结构型式 滤芯采用折叠的无纺布通过注塑框架固定平板式结构,橡胶密封圈保证与空 滤器壳体密封面密封。 1.1.3空滤器总成的安装方式 空滤器总成采用三点固定方式,两点利用现有的孔位,固定金属安装支架, 另一点借用动力转向罐支架。 1.2 进气导管的构成和布置 进气导管由进气隔热板进气导管与谐振器导管口构成 1.2.1 进气导管的结构 进气导管由进气隔热板和进气导管构成,隔热板一方面起隔热作用,同时起 固定进气管的作用。进气口从右侧翼子板引导进气,另一歧管连接谐振器管 口。 1.2.2 进气导管布置位置

进气导管通过进气导管的隔热板卡装在引擎盖右侧内支撑板的长方孔内。 1.2.3 进气导管的基本尺寸 进气导管进气口大气侧,管口内径为:80mm 1.2.4 进气导管安装方式 进气导管通过进气导管的隔热板卡装在引擎盖右侧内支撑板的长方孔内,另一端卡装在空滤器本体。 1.3 谐振器的结构和布置 谐振器的型式采用亥姆霍兹(Helmholtz)共振腔, 1.3.1 谐振器的布置位置 谐振器布置在翼子板右侧内, 1.3.2 谐振器的基本尺寸 谐振器管口内径为:40mm,连接管的长度为:35mm 1.3.3 谐振器的安装方式 谐振器通过两个金属支架,固定在引擎盖右侧,利用现有侧孔位,通过螺母固定。 1.4 进气胶管的结构和布置 进气胶管根据与空滤器联接的流量计的位置和发动机进气口位置设计布置1.4.1 进气胶管的结构 进气胶管中部设计三个波纹,胶管外侧面布置纵横交叉加强筋,加强筋间距22~28mm,容易吸塌的部位,加强筋的高度为5mm,其他部位加强筋高度为4mm。 1.4.2 进气胶管布置位置 进气胶管根据流量计和发动机进气口位置确定,保证与护风圈(间隙30mm

汽车电控发动机进气压力传感器教学设计

《电控发动机--进气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检测》教学设计 课题电控发动机--进气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检测 授课专业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时 2 授课对象汽车二年级人数20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设置背景 1、针对中职学生理论知识差,想动手强烈的特点,通过理实一体的课程优势,重点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升知识与专业技能。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尤其都是男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自信心,充分利用教学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环境资源配置 1、地点---汽车实训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移动终端,台式电脑,教室无线覆盖。 2、地点---汽车实训车间:每组汽车拆装工具1套,车辆电气电路任务书一册;故障诊断仪、示波器、万用表4套。 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解福泉,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控发动机维修》第六章第三节电子控制系统之进 气压力传感器。 2、通过前期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空气流量计知识和检测技能,本实训项目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是对旧知识的升华,同时学生进 一步巩固了电控发动机实训设备的使用。尤其让学生懂得电路图识 读为实际电路诊断提供思路与方法,为下一步综合实训项目的开展 奠定扎实基础。 所以本节课地位承前理论,后接综合项目,有助于学生技能的 提高,地位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掌握进气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能阐述空气检测的两种形式。 能力目标 1、学生能从实车上分辨空气流量的形式; 2、能够使用专用工具诊断故障车辆同时检测故障零部件。 情感与 态度目标 根据专业特点,重点强化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安全文明操作习惯。培养团队意识和职业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阐述进气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难点 根据进气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能进行实车检测并判断零部件好坏。 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该班全是男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浓,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欠缺。但优势在于动手能力强,活泼好动,通过前期的学习,已经储备一定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改装详细解说

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改装详细解说 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进气门机构等。空气经空气滤清器过滤掉杂质后,流过空气流量计,经过进气道进入进气歧管,与喷油器喷出的汽油混合后形成比例适当的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点火燃烧,产生动力。 一、容积效率与充气效率 发动机运转时,每一循环所能获得空气量的多少,是决定发动机动力大小的基本因素。发动机的进气能力是用发动机的容积效率及充气效率来衡量的。 1、容积效率 容积效率是指每一个进气行程中,气缸所吸入的空气在标准大气压力下所占的体积与气缸活塞行程容积的比值。 由于空气进入气缸时,气缸内的压力比外面的大气压力低,而且压力值会有所变化,所以采用标准大气压的状态下的体积作为共通的标准。由于进气阻力及气缸内的高温作用,将吸入气缸的空气体积换算成标准大气压下的状态时,一定小于气缸的体积,因此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容积效率一定小于1。降低进气阻力、提高进气压力、降低进气温度、降低排气回压、加大进气门面积都可提高容积效率,而发动机在高转速运转时则会降低容积效率。 进气歧臂的长度对容积效率也有影响,因为进气歧管长度的变化引发了与容积效率有关的脉动及惯性效应。较长的进气歧管有利于提高发动机低转速时的容积效率,最大扭矩也会提高,但随着转速的提高,容积效率及扭矩都会急剧降低,不利于高速运转。较短的进气歧管则可提高发动机高转速时的容积效率,但会降低发动机的最大扭矩及其出现时机。因此,若要兼顾发动机高低转速的动力输出,维持在各转速下均有较高的容积效率,就要采用可变长度的进气歧管。 2、充气效率 充气效率是指每一个进气行程所吸入的空气质量与标准状态下(1个大气压、20℃、密度为

进气系统设计开发指南--排气室

进气系统设计指南

进气系统由于整车布置需要,整体布置在机舱内右侧,由于现有车型进气系统都是布置在车体左侧,因此,相对现有车型,进气系统设计变动较大。 1. 进气系统的构成和布置 1.1空滤器总成的布置 空滤器的布置在机舱右侧。 1.1.1 空滤器的型式 空滤器采用塑料壳体,本体和上盖壳体上下分开型式,进气口在本体,向车 体右侧,出气口在上盖,出气口带法兰与空气流量计通过两个螺栓联接,法 兰口粘接有橡胶密封圈保证与流量计接触端面密封。 1.1.2滤芯的结构型式 滤芯采用折叠的无纺布通过注塑框架固定平板式结构,橡胶密封圈保证与空 滤器壳体密封面密封。 1.1.3空滤器总成的安装方式 空滤器总成采用三点固定方式,两点利用现有的孔位,固定金属安装支架, 另一点借用动力转向罐支架。 1.2 进气导管的构成和布置 进气导管由进气隔热板进气导管与谐振器导管口构成 1.2.1 进气导管的结构 进气导管由进气隔热板和进气导管构成,隔热板一方面起隔热作用,同时起 固定进气管的作用。进气口从右侧翼子板引导进气,另一歧管连接谐振器管 口。 1.2.2 进气导管布置位置 进气导管通过进气导管的隔热板卡装在引擎盖右侧内支撑板的长方孔内。

进气导管进气口大气侧,管口内径为:80mm 1.2.4 进气导管安装方式 进气导管通过进气导管的隔热板卡装在引擎盖右侧内支撑板的长方孔内,另一端卡装在空滤器本体。 1.3 谐振器的结构和布置 谐振器的型式采用亥姆霍兹(Helmholtz)共振腔, 1.3.1 谐振器的布置位置 谐振器布置在翼子板右侧内, 1.3.2 谐振器的基本尺寸 谐振器管口内径为:40mm,连接管的长度为:35mm 1.3.3 谐振器的安装方式 谐振器通过两个金属支架,固定在引擎盖右侧,利用现有侧孔位,通过螺母固定。 1.4 进气胶管的结构和布置 进气胶管根据与空滤器联接的流量计的位置和发动机进气口位置设计布置1.4.1 进气胶管的结构 进气胶管中部设计三个波纹,胶管外侧面布置纵横交叉加强筋,加强筋间距22~28mm,容易吸塌的部位,加强筋的高度为5mm,其他部位加强筋高度为4mm。 1.4.2 进气胶管布置位置 进气胶管根据流量计和发动机进气口位置确定,保证与护风圈(间隙30mm 以上)、引擎盖间隙(30mm以上),同时考虑检查机油量时,插拔机油尺干涉检查。

发动机进气系统作业指导

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年 月 日 实施日期:年 月 日

前言 为使本中心进气系统设计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设计的技术规范,结合公司标准和已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作业指导书。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一种指导操作的作用,让一些相关设计经验不够丰富的员工有所依据,提高设计的效率和成效。本作业指导书将在本中心所有车型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标准于201X年XX月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 研究院第五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 技术标准分院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目 录 一、进气系概述 (4) 1.1 进气系功能概述 (4) 1.2 进气系构成 (4) 1.3 主要零部件介绍 (5) 二、进气系的设计流程 (8) 2.1 进气系的设计主要流程及输出内容 (8) 2.2 进气系统的设计要求 (10) 2.3 进气系统数模的构建 (15) 2.4 设计参考文件及标准 (15) 三.进气系统的设计过程 (15) 3.1 设计输入及标杆对比 (16) 3.2 系统设计方案 (18) 3.3 厂家分析 (19) 3.4 参数设计计算 (21) 3.5 技术文件的编制 (21) 3.6 输出内容检查项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试制装车及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 (22) 五.参考文献 (23)

一、进气系概述 1.1 进气系功能概述 进气系统主要作用是降低噪声、为发动机提供充足新鲜的空气。对于增压型发动机,需要增加中冷系统,其作用对发动机涡轮增压后的热空气进行强制冷却。 1.2 进气系构成 进气系统包括引气管、谐振腔、空气滤清器、进气软管、曲轴箱通风管以及发动机总成所附带的进气歧管、进气门机构等。对于增压型发动机,进气系统除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进气系统组件,还包括中冷器、中冷器进出气管以及压力温度传感器等组件。下面以JZ08和JZ16车型为例,分别以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和增压型发动机进气系构成。 图 1 自然吸气式发动机(JZ08)进气系统

进气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密级: 编号: 进气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项目名称:力帆新型三厢轿车设计开发 项目编号: ETF_TJKJ090_LFCAR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 进气系统概述 (2) 1.1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2) 1.2 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2) 2 进气系统结构的确定及设计计算 (2) 2.1 进气系统设计流程 (2) 2.2 进气系统流量的确定 (3) 2.3 拟选定空气滤清器的允许阻力计算及设计原则 (4) 2.4 滤清效率要求 (7) 2.5 空滤器滤芯面积确定及滤纸选用 (8) 2.6 进气系统结构的确定 (9) 2.7 进气系统管路阻力估算 (10) 3 结论 (12) 4 参考资料及文献 (12)

1进气系统概述 1.1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在国内外同挡次同类型轿车的进气系统结构深入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选型,系统设计满足发动机获得高的充量系数,尽可能低地降低发动机的功率损失.此外为了适当降低发动机的进气噪声,在管路中布置谐振腔. 1.2系统的基本组成 进气系统一般由空气滤清器入口管,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出口连接管,节气门体,怠速控制阀阀体等组成. 2系统结构的确定及设计计算

2.1 进气系统流量的确定 LF7160选用的发动机为宝马Tritec1.6L 型电喷发动机,发动机对进气系统流量的要求取决于发动机本身的因素,即发动机的排量和发动机的工况要求,不同的工况有不同的流量要求.在进气系统流量满足的情况下,发动机实际充入的空气取决于自身的因素,首先,初步确定发动机最大功率工况点进气流量。 τηη/21Vn Q = min)/(3m 式中: V —— 发动机排量3m ; n ——最大功率点转速min /r ; 1η——充量系数; 2η——汽缸数效率; τ——冲程数,四冲程取2,二冲程取1 上式中Tritec1.6L 发动机参数 V =3101598-X 3m n =6000min /r 1η=0.95 2=τ 2η=1(四缸取1) 将参数代入得: Q =min /514.43m 即每小时的系统流量h Q 为: =h Q 270m 3/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