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磺胺嘧啶腹腔注射药时曲线及药动学参数计算

实验五磺胺嘧啶腹腔注射药时曲线及药动学参数计算
实验五磺胺嘧啶腹腔注射药时曲线及药动学参数计算

实验五 磺胺嘧啶非静脉给药后的药时曲线及药动学参数

计算

一、实验目的

了解磺胺嘧啶非血管内一次给药后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二、实验内容

(1)制作磺胺嘧啶钠浓度标准曲线;

(2)兔静脉注射磺胺嘧啶钠溶液,定时采血测血药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已知磺胺嘧啶等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下其苯环上的氨基(—NH2)将被离子化而生成铵类化合物(—NH3+)。后者与亚硝酸钠反应可发生重氮化反应进而生成重氮盐(—N =N+—)。该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可与麝香草酚生成橙黄色化合物。在525nm 波长下比色,其光密度与磺胺嘧啶的浓度成正比。具体反应过程为:

根据上述原理,在给受试家兔一次给予一定剂量的磺胺嘧啶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其静脉血样,采用比色法对各样品中磺胺嘧啶的血药浓度进行定量分析,并以血药浓度对相应时间作图,从而获得磺胺嘧啶的静脉给药后的药时曲。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五、实验条件

动物 3kg 左右家兔一只

药品 20%磺胺嘧啶(sulfadiazine ,SD )、7.5%三氯醋酸、0.1%SD 标准液、0.5%亚硝

酸钠、0.5%麝香草酚(用20%NaOH 配制)、1000u/mL 肝素生理盐水、3%戊巴比妥钠、蒸馏水。

器材 721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磅秤、手术器械、动脉夹、尼龙插管(或玻璃插管、

硅胶管)、兔手术台、注射器(5mL )及针头、移液器(0.01~1mL )、吸头、试管、离心管、试管架、玻璃记号笔、药棉、纱布、计算机。

六、实验步骤

(1)麻醉:全麻或局麻均可。取兔一只(实验前禁食12小时不禁水),记录体重和性别,

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0.8~1.0 mL/kg 麻醉,仰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

(2)手术:颈部手术区剪毛,切皮约6cm 左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气管插管,分

离出颈总动脉约2~3 cm 左右,在其下穿两根细线,结扎远心端,保留近心端。 (3)耳缘静脉注射1000u/mL 肝素1 mL/kg 。

(4)插管:用动脉夹夹住动脉近心端,再于两线中间的一段动脉上剪一“V”型切口,插入

尼龙管,用线结扎牢固,以备取血用。

NH 2

2NHR

NaNO 3N N Cl

SO 2NHR

+

H 3C

OH

CH(CH 3)2

N

H 3C

ONa CH(CH 3)2

N

(5)取血:打开动脉夹放取空白血样0.4mL ,分别放入1号管(空白管)和2号管(标准

管)各0.2mL 摇匀静置。而后腹腔注射20%SD 1.5mL/kg ,分别于注射后5、15、30、45、75、120、180、240、300分钟时由动脉取血0.2mL 加到含有7.5%三氯醋酸2.7mL 的试管中摇匀。标准管加入0.1%SD 标准液0.1mL ,其余各管加蒸馏水0.1mL 摇匀。 (6)显色:将上述各管离心5分钟(1500-2000转/分),取上清液1.5mL ,加0.5%亚硝酸

钠0.5mL ,摇匀后,再加入0.5%麝香草酚1mL 后溶液为橙色。 (7)测定:于分光光度计在525nm 波长下测定各样品管的光密度值。

表1 磺胺类药物血药浓度测定的步骤

(8)计算血中药物浓度:根据同一种溶液浓度与光密度成正比的原理,可用空白血标准管浓度及其光密度值求算出样品管的磺胺药物浓度。公式如下:

样品管光密度(OD ) 样品管浓度(μg/ mL) 标准管光密度(OD’) 标准管浓度(μg/ mL)

样品管光密度(OD)×标准管浓度

标准管光密度(OD’) 血药浓度(μg/ mL) = 样品管浓度×稀释倍数(30)

【结果与处理】 将所得数据填入表1中,并用计算机软件绘制药物的药时曲线。

七、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器材】、【药品与试剂】、【结果】及

【讨论】等部分。

【结果】要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讨论】要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描述并分析原因。

=

=

样品管浓度(μg/ ml)

(医疗药品)药物量效曲线及竞争性拮抗剂的A的测定

药物量效曲线及竞争性拮抗剂的pA2的测 定 [适用对象]药学、药剂学专业 [实验学时]3学时 一、实验目的 学习激动剂量效曲线的测定方法,计算竞争性拮抗剂的pA2值 二、实验原理 在一定范围内药物随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相应增加。以效应为纵坐标,剂量的对数值为横坐标,可绘制出对称的“S”型曲线。本实验选择对M、N受体有兴奋作用的乙酰胆碱(ACh),应用蟾蜍腹直肌为标本(含N2受体)进行实验,按累积浓度进行实验,观察ACh剂量的增加,肌肉收缩效应的变化,从而绘制量效关系曲线。 三、仪器设备 动物:蟾蜍1只 器材:氧气瓶、器官浴槽、铁支架、双凹夹、肌张力换能器、蛙板、探针、100μl微量注射器、10ml注射器、手术剪、眼科剪、眼科镊、培养皿、烧杯、丝线、计算机 试剂:10-4~10-1mol·L-1乙酰胆碱,10-3mol·L-1筒箭毒碱,任氏液 四、相关知识点

本课程知识点:受体激动药与受体拮抗药、竞争性拮抗、传出神经药物作用机制、量效曲线、pA2 多课程知识点:受体学说、计算机操作、数学计算 五、方法与步骤 1.实验装置的连接:①通过进水口对恒温槽内供水至红线处,接通电源。按下加温开关,使恒温在37℃。②排液口用橡皮管连接到水杯,将任氏液装入浴管内,调节气泡至每秒3~4个。③将张力换能器固定,使其对准浴管的上口。 2.标本制备与固定:取蟾蜍一只,断头处死,用探针破坏脑和脊髓,背位固定于蛙板上。剪开腹部皮肤,暴露腹直肌。在耻骨端及胸骨端,各以细线结扎,并自腹白线将两片腹直肌分离。将剪下的腹直肌标本,其一端固定于标本板固定钩上,迅速移至含有10ml任氏液的器官浴槽中,通入混合气体;另一端与张力传感器相连,调节微调器,使标本负荷1g,平衡0.5h,平衡期间每间隔15min更换一次营养液。 3.给药方法及曲线描记 按半对数摩尔浓度累积给药法,依次加入激动剂ACh,其方法见表:

第八章 群体药动学

第八章群体药动学 第一节概述 二、基本概念 三、群体药动学研究基本方法 四、群体药动学参数及其意义 五、群体药动学研究特点 第二节NONMEM研究方法 一、数学模型 二、实验设计 三、数据收集 第三节群体药动学的临床应用 一、群体药动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二、群体药动学参数与初始给药 三、群体药动学参数的临床应用 四、群体药动学在免疫抑制剂合理用药中应用 五、群体药动学在抗菌药物合理用药中应用

第八章群体药动学 第一节概述 应用临床药动学理论可以定量地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消除特征,估算患者药动学参数,进而制定患者个体化用药方案。经典药动学研究着眼于个体对象,实验设计是为了得到药物在个体对象中代谢变化的详细数据,但是从临床实际及伦理学的要求使得对临床患者特别是重病患者、儿童及老年患者按照传统的实验设计(如频繁取血、较严格的取样时间)进行药动学研究较为困难。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PK)描述来自患者群体的药动学参数离散程度与分布情况,确定各种动力学参数的平均值与标准差,进而研究患者个体病理生理状态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并估计患者个体药动学参数。 一、群体药动学定义 (一) 群体药动学的基本原理 药物体内过程在患者群体中有着较大的差异,所谓群体(population)就是根据观察目的所确定的研究对象或患者的总体。I期临床试验中进行药动学研究的对象是健康受试者,人数较少,而且其个体特征为相对“均质性”的情况下,所估算得出的动力学参数值通常只显示有限的变异范围。个体间在生理特征、营养状况、遗传背景的不同可造成明显的差异,而正常人与疾病患者对于同一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差别可能更大,从而对药动学和药效动力学具有明确的影响。群体的研究方法把群体而不是把个体作为分析的单位,将经典药动学与统计学原理结合。通常对每个个体病例只需较少几个数值点,但要求较多的病例数,即采用稀疏数据进行研究。研究中可以综合考察临床药动学中各种影响因素,如胃肠道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妊娠、年龄、性别、体重、遗传背景、饮食、吸烟饮酒等,各种不同因素对药动学影响大小能够采用结构参数进行估算,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构参数的变异及预测误差进行估算。这种方法对于药动学研究和临床给药方案的确定均有重要意义。 (二) 群体药动学主要概念 1. 群体药动学:即药动学的群体分析法,研究药动学特性中存在的变异性(variability),即给予标准剂量药物时患者个体之间血药浓度变异性,定量地考察患者群体中药物浓度的决定因素,即群体药动学参数,包括群体典型值、固定效应参数、个体间变异、个体自身变异。 2. 群体典型值:指描述药物在典型病人(typical patient)身上的处置情况,常以参数的平均值(在群体药动学中也称群体值)表示。所谓典型值,是指有代表性的,能代表群体特性的药动学参数。

药动学实验讲义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讲义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技能教学实验中心 二O一O年五月 目录 1.前言---------------------------------------------------------------2页2. 实验一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度测定------------------3~4页 3. 实验二血药浓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生物 利用度等药动学参数-----------------------------------------5~7页

前言 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研究药物制剂的评价方法及药物的体内过程。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中不仅将应用到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而且将贯通药动学、药剂学、分析化学、体内药物分析等课程,并使用UV、HPLC等现代分析仪器。 为了达到本实验教学目的,要求学生上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内容和方法,并结合课堂教学明白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中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严格操作,正确使用仪器,详细做好实验记录。实验数据不得任意涂改,实验报告要求书写正确整洁。实验中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注意安全,保持实验台面整洁及室内卫生。 本实验讲义主要参考华西医科大学《临床药代动力学实验讲义》、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药学系《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讲义》及北京医科大学《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讲义》编写,在此对两所学校的老师们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错误及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实验一固体制剂体外溶出度测定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固体制剂(片剂丸剂胶囊剂等)溶出度的测定原理、方法与数据处理。2.熟悉溶出度测定的意义,溶出度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3.了解溶出仪的基本构造与性能。 二.实验提要 1.溶出度系指在规定介质中药物从片剂或胶囊等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崩解(或溶散)度无法反映崩散后微细颗粒的再分散和溶解过程。当溶解过程为影响吸收的主要限速过程时,崩解(或溶散)时限往往不能作为判断药物制剂的吸收的指标。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测定法是一种较简便的体外试验法,对主药成分不易从制剂中释放,久贮后变为难溶物,在消化液中溶解缓慢,与其他成分共存易发生化学变化的药物,以及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的药物,均应作溶出度检查。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或容散)时限检查。 2.溶出度的测定原理为Noyes-Whitney方程:dc/dt=ks(Cs-Ct) 式中:dc/dt为溶出速度;k为溶出速度常数;s为固体药物表面积;Cs为药物的饱和溶液浓度;Ct为t时的药物浓度。试验中,溶出介质的量必须远远超过使药物饱和的介质所需要的量。一般至少为使药物饱和时介质用量的5~10倍。现行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方法有转蓝法和桨法,并对装置的结构和要求作了具体的规定。通常以固体制剂中主药溶出一定量所需时间或规定时间内主药溶出百分数作为制剂质量评价指标。中国药典规定,除有特殊规定外,固体制剂在45分钟时的溶出度必须达到

量效曲线

二节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在药理学研究中更常用浓度-效应关系 (concentration-effect relationship)。用效应强弱为纵座标、药物浓度为横座标作图得直方双曲线(rectangular hyperbola)。如将药物浓度改用对数值作图则呈典型的对称S型曲线,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量效曲线(图2-1)。药理效应强弱有的是连续增减的量变,称为量反应(graded response),例如血压的升降、平滑肌舒缩等,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有些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称为质反应(all-or-none response或quantal response),如死亡与生存、抽搐与不抽搐等,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用累加阳性率对数剂量(或浓度)作图也呈典型对称S型量效曲线(图2-2)。 从上述两种量效曲线可以看出下列几个特定位点:最小有效浓度(minimum effective concentration),即刚能引起效应的阈浓度(threshold concentration)。如果横座标用剂量表示,将“浓度”改为“剂量”即可,下同。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是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分别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半数有效剂量(ED50)表示。如果效应指标为中毒或死亡则可改用半数中毒浓度(TC50)、半数中毒剂量(TD50)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死剂量(LD50)表示。继续增加浓度或剂量而效应量不再继续上升时,这在量反应中称为最大效能(maximum efficacy),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在质反应中阳性反应率达100%,再增加药量也不过如此。如果反应指标是死亡则此时的剂量称为最小致死量(minimum lethal dose)。药物效应强度(potency)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药物的最大效能与效应强度含意完全不同,二者并不平行。例如利尿药以每日排钠量为效应指标进行比较氢氯噻嗪的效应强度大于呋塞米,而后者的最大效能大于前者(图2-3)。药物的最大效能值有较大实际意义,不区分最大效能与效应强度只讲某药较另药强若干倍是易被误解的。量效曲线中段斜率(slope)较陡的提示药效较激烈,较平坦的提示药效较温和。但在质反应曲线,斜率较陡的曲线还提示实验个体差异较小。曲线上的每个具体数据常用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表示个体差异(individual variation)。 图2-1 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曲线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四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 掌握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 二、操作 取本品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约25mL,乙醚50mL和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即得,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7H5O2Na。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7H5O2Na不得少于99.0% 三、说明 1.苯甲酸钠为有机酸的碱金属盐,显碱性,可用盐酸标准液滴定。 COO Na +H C l COOH +N aC l 在水溶液中滴定时,由于碱性较弱(Pk b=9.80)突跃不明显,故加入和水不相溶混的溶剂乙醚提除反应生成物苯甲酸,使反应定量完成,同时也避免了苯甲酸在瓶中析出影响终点的观察。 2.滴定时应充分振摇,使生成的苯甲酸转入乙醚层。 3.在振摇和分取水层时,应避免样品的损失,滴定前,使用乙醚检查分液漏斗是否严密。 四、思考题 1.乙醚为什么要分两次加入?第一次滴定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时,是否已达终点?为什么? 2.分取水层后乙醚层用5mL水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五阿司匹林片的分析 一、目的 1.掌握片剂分析的特点及赋形剂的干扰和排除方法。 2.掌握阿司匹林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操作 [鉴别] 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2.取本品的细粉(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振摇后,放置5分钟,滤过,滤液煮沸2分钟,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检查] 游离水杨酸 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无水氯仿3mL,不断搅拌2分钟,用无水氯仿湿润的滤纸滤过,滤渣用无水氯仿洗涤2次,每次1mL,合并滤液和洗液,在室温下通风挥发至干;残渣用无水乙醇4mL溶解后,移至100mL量瓶中,用少量5%乙醇洗涤容器、洗液并入量瓶中,加5%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取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取盐酸液(1mol/L)1mL,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后,再加水适量使成100mL] 1mL,摇匀;30秒钟内如显色,和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0.1g,置1000mL量瓶中,加冰醋酸1mL,

药理学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实验心得

这次是第一次药理学实验,我们学习了很多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方法。在做药理学实验之前我们就有做过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解剖过蟾蜍,小白鼠和家兔,这次的药理学实验更是一次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给了我们很多在生理学实验中并没有学过的知识点。在刚做实验时,黄老师就向我们介绍了3R原则,即减少,优化,替代。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动物。它们用生命来换取人类的健康,推动着医学的进步,人类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动物实验,动物为我们人类的健康做出了牺牲,我们应遵循“3R”原则。黄老师还通过视频给我们重点介绍了常用麻醉药及用法,实验动物的捉拿、麻醉、固定、给药、取血和处死方法。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性很强的东西。 之后便是分组自己做实验了,首先陈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小白鼠的标记方法,用中性品红表示十位数,苦味酸表示个位数,加上空白对照,一共可以标记一百支小白鼠。标记顺序为先左后右,从上至下。用苦味酸作为标记物的一个原因是它不容易被分解和弄掉,不会因为小鼠的活动而消失。其次是因为其有苦味,避免了被其他老鼠舔掉。之后讲解了小鼠的性别鉴定方法,除了书上说的方法外还可通过观察小鼠的乳房辨别。关于大鼠和家兔的捉持方法,大鼠在捉持前最好对其进行安抚,避免其急躁而咬人,而家兔则不可用手扯其双耳将其拉起。在给药方法方面,灌胃法要注意从口角插入口腔,用灌胃针抵住舌头,插入不可过深,一般入喉即可。腹腔注射时最好将其倒转,头部朝下,这样不容易刺入内脏。是否插入腹腔的判断方法:推注完后,轻微回抽,若有负压将注射器的推杆拉回,则已入腹腔。皮下注射时是否的入皮下的判断方法上同,皮下无负压,回抽不拉回。尾静脉注射时注意静脉在尾的两侧,不在上下,注射时用手捏住尾巴前段有利于暴露血管。 家兔的灌胃用木质开口器,使用时要想办法将其舌头压在开口器下,因为舌头会阻碍导尿管插入口腔,可以另外使用棉签配合,一边用棉签压住舌头,一边将开口器插入口腔。耳缘静脉注射时要注意选择小号针头,因家兔耳静脉较小,插入时应仔细谨慎。 家兔的麻醉与手术操作由老师演示进行。注射11ml麻醉剂后家兔很快被麻醉,用镊子夹其腿部无反应。气管插管时,在气管处以倒“T”字切开,插入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为三通管,除一个用来跟呼吸测定器连接外,另一个用来防止家兔舌头被麻醉后堵住气管不能呼吸从而起到辅助呼吸作用。颈动脉分离时在颈动脉剪三分之一插管,颈动脉较一般血管粗,韧性很好,在剪口前后需各用动脉夹夹住并用细线绑住,插管成功后拔掉近心端动脉夹,远心端不动。血液迅速流向插管。最后是家兔的空气拴塞法处死,用注射器注射一管空气后,家兔逐渐呼吸急

机能实验(量效曲线)

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上午 带教教师: 专业班级:临床班 药物的量效关系曲线 ——组胺和抗组胺药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 学习绘制量效曲线,掌握量效关系、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等概念,熟悉实验装置。 二、实验原理 量效关系曲线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药理效应与剂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组胺能使豚鼠的平滑肌收缩,随着用药量增加,肠肌的收缩幅度也增加,而苯海拉明作为竞争性拮抗药使得豚鼠肠肌收缩所需的药的浓度增加,罂粟碱作为非竞争性拮抗药使得豚鼠的肠肌的收缩幅度降低。 pD2:受体激动剂的受体亲和力指数,即受体激动剂引起最大效应的50%时所需计量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 pA2:即拮抗参数,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合用时,使2倍浓度激动药仅产生原浓度(未加入拮抗药的浓度)激动药的效应所需拮抗药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 三、实验仪器设备 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肌张力换能器、恒温平滑肌槽实验装置(麦氏浴皿、恒温水浴锅、支架、氧气袋、通气钩、双凹夹等)、豚鼠回肠肌、注射器、烧杯、磷酸组胺(3×10-9~3×10-3g/mL系列浓度)、盐酸苯海拉明、盐酸罂粟碱(3×10-3g/mL)、台氏液1000ml。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肠肌的制备;

2、观察各种药物对豚鼠肠肌收缩的影响:取已制备的肠肌,两端分别用细线穿过,一端固 定于通气钩上,置入盛有30ml台氏液的浴管内,持续通入氧气;另一端线与拉力传感器相连,调节负荷至1g,待平衡后,进入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选择实验项目中的“药理肠肌实验”窗口,调节适当的实验参数,开始实验。(实际做实验时,该过程由实验老师准备完成)。按下列顺序加药: ⑴分别用1ml注射器准确吸取磷酸组胺系列浓度的药液,从低到高累积加入麦氏浴管内 记录标本收缩情况,等达到最大值后,加入下一剂量,直至加入组胺液时标本不再继续收缩为止,记录整理加入不同药物浓度时肠肌标本收缩高度,以最大值计算收缩高度百分比,记录在表内。 ⑵用预热台氏液反复冲洗标本3次,然后平衡稳定,等肠肌标本收缩回到基线后,加入盐 酸苯海拉明0.01ml,5min后,重复(1)。 ⑶冲洗标本,平衡后,加入盐酸罂粟碱0.05——0.1ml,5min后,重复(1)。 ⑷存盘记录结果。 五、实验结果 (电子版实验结果粘贴) 组胺

药物分析实验大纲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药物分析实验 英文名称:Pharmaceutical Analysis Experiment 授课专业:制药工程 总学时:36 学分:2 实验课时:36 修读学期:第三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药物化学药物化学实验等 课程内容:《药物分析实验》是《药物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各种分析技术检验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方法评价。 建议教材:侯晓虹编,《药物分析实验》,沈阳药科大学社,2002年。 参考书:[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注释(1990年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3]刘文英主编,药物分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8年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实验目的与要求: 目的:本课程要求学生加深对药物分析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中国药典常用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熟悉各种分析方法的操作技术和效能指标的评价。 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操作技能,为从事药品质量检验工作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一葡萄糖杂质检查 (一般杂质检查) 1.类别:验证性实验 2.实验目的和要求: (1) 通过葡萄糖分析,了解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的原理和意义。 (2) 熟悉杂质检查的操作方法

3.实验内容: 参照中国药典附录内容和方法检查药物中的氯化物、重金属、砷盐等一般杂质. 4.学时:4 实验二药物中的杂质检查 (特殊杂质检查) 1.类别:验证性实验 2.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本实验中药物特殊杂质的来源和检查原理。 (2).掌握薄层层析法用于特殊杂质检查的一般操作。 3.实验内容: 乙酰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原料) 4.学时:4 5. 实验注意事项 (1)点样采用微量注射器进行,在距薄层板底边2.5cm处开始,点样应少量多次点于同一原点处,原点面积应尽量小。 (2)采用倾斜上行法展开,展开剂应浸入薄层板底边约1cm深度。 (3)碱性四氮唑蓝试液应临用新配。新鲜试剂应呈黄色,颜色如变深者不宜使用。(4)显色后,应立即检视斑点,并用针头定位,以便记录图谱。 实验三苯巴比妥的鉴别、区别(微晶 反应)及含量测定(银量法) 1.类别:验证性实验 2.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熟悉用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含量的原理方法及其操作条件。 (2).了解苯巴比妥的鉴别反应的原理及微晶反应的观察。 3.实验内容: (1)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含量 (2)苯巴比妥的鉴别反应和微晶反应 4.学时:4 5. 实验注意事项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讲解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实验讲义 中药药剂学教研室编写 2006年12月

目录 实验一片剂溶出度试验 (4) 实验二尿药法测定水杨酸钠片剂的生物利用度 (7) 实验三扑热息痛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10) 实验四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 (13) 实验五氨茶碱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15)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须知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属于药物临床应用学科的范畴,具有综合性强、应用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实验课不仅能印证、巩固和扩展教学内容,还能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 为保证实验课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实验中必须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1.预习实验内容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对实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合理安排实验顺序与时间。要明确每个处方中药物与辅料的用途。 2.遵守实验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保持实验肃静,未经许可,不得将实验室物品带离实验室。 3.重视药剂卫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整洁的白工作服。先将工作台面擦洗干净再开始做实验。实验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台面、地面的整洁,各种废弃物应投入指定位置,不能随手乱丢,更不能弃入水槽内。完成实验后,应将容器、仪器清洁,摆放整齐,台面擦净,经教师同意后方能离开。值日生负责整理公用器材,清扫实验室,关好水、电、门、窗。 4. 细心操作、勤于思考称量药品、试剂时,要在称量前(拿取时)、称量时和称量后(放回时)进行三次核对。称量完毕应立即盖好瓶塞,放回原处。对剧毒药品更要仔细核对名称与剂量,并准确称取。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好实验条件,认真操作每一道工序,以保证成品质量。实验成品应标明名称、规格、配制者、配制时间,并交教师验收。实验中遇到问题应先独立思考,再请教他人。在实验中逐步形成整洁、细致、严谨、冷静、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实验风格。 5.正确使用仪器、注意安全使用仪器时要按使用方法正确操作,不熟悉操作方法时,应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各种仪器、容器使用时要注意轻拿、轻放,用毕要清洁后放回规定位置。

液质联用实验报告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实验目的 1、了解液质联用的原理及作用; 2、了解该液质联用仪器适用的样品种类及注意事项; 2、实验原理 液质联用(HPLC-MS)又叫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它以液相色谱作为分离系统,质谱为检测系统。样品在质谱部分和流动相分离,被离子化后,经质谱的质量分析器将离子碎片按质量数分开,经检测器得到质谱图。 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质谱分析是一种测量离子荷质比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试样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荷质比的带正电荷的离子,经加速电场的作用,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在质量分析器中,再利用电场和磁场使发生相反的速度色散,将它们分别聚焦而得到质谱图,从而确定去质量。电喷雾电离(ESI)是质谱方法中的一种“软电离”方式,它的原理是:在强电场的作用,引发正、负离子的分离,从而生成带高电荷的液滴。在加热气体(干燥气体)的作用下,液滴中溶剂被汽化,随着液滴体积逐渐缩小,液滴的电荷密度超过表面张力极限时,引起液滴自发的分裂,即“库仑爆炸”。分裂的带电液滴随着溶剂的进一步变小,最终导致离子从带电液滴中蒸发出来,产生单电荷或多电荷离子,进入质谱仪。由于ESI的电离方式可以产生多电荷离子,大大拓宽了测定物质的分子量的范围。四级杆(Quadrupole)主要起选择离子的作用,其后的碰撞池可以将通过四级杆选择的母离子碎裂成子离子,从而获得更多的结构信息。气相离子能够被适当的电场或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按照荷质比的大小进行分离有赖于质量分析器。与其他质量分析器相比,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TOF)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和质量范围宽等优点(因为大分子离子的速度慢,更易于测量),分辨率也可达到万分之一。 3、实验仪器 Aglient 6510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LC/MS 4、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 样品的LC-MS图如下图1所示,结合表1前可知,该物质为软骨藻酸。

量效关系曲线

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带教教师: 小组成员: 专业班级: 药物的量效关系曲线 ——组胺和抗组胺药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绘制量效曲线 2.掌握量效关系、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等概念 3.熟悉实验装置 二、实验原理 药物的药理效应和剂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关系。组胺属于激动药,其受体为H1、H2、H3,本实验主要利用组胺激动H1受体能使回肠收缩。苯海拉明是H1受体的竞争性拮抗药,能与组胺互相竞争相同受体,降低激动药对受体的亲和力,而不降低内在活性,此过程是可逆的,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而最大效应不变。罂粟碱是H1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药,与组胺合用时,可使激动药对受体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降低,此过程不可逆,使量效曲线右移而最大效应降低。 三、实验仪器设备 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肌张力换能器、恒温平滑肌槽实验装置、注射器(1mL)、培养皿、烧杯、普通剪刀、组织剪、眼科剪、止血钳、外科缝合线等。 磷酸组胺(3×10-9~3×10-3g/mL系列浓度 )、盐酸苯海拉明、盐酸罂粟碱、台氏液1000mL。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制备肠肌 2.观察各种药物对豚鼠肠肌收缩的影响。 (1)分别用1mL注射器准确吸取磷酸组胺系列浓度的药液从低到高累积加入麦氏浴管内,记录标本收缩情况,等达到最大值后,加入下一个剂量,直至加入组胺液时标本不再继续收缩为止,并做好标记。 (2)用预热台式液反复冲洗标本3次,然后平衡稳定,等肠肌标本收缩回到基线后,加入

苯海拉明0.1mL,5min后,重复(1)。 (3)冲洗标本,平衡后,加入盐酸罂粟碱0.1mL,5min后,重复(1)。 五、实验结果 (电子版实验结果粘贴)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药物分析A卷及答案

天津医科大学学年一学期 药学、制剂专业药物分析课程考试及答案(卷)一、名词解释 药物分析课程:是一门研究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学科。 :重金属是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杂质限量: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一般杂质: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储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在同一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二、填空 .丙二酰脲类的鉴别反应有银镜反应、铜盐反应。适用于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 .药物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 .溴量法可用来测定含有双键、酚羟基结构的药物。 .中国药典(版)测定维生素含量采用的是三点校正法。 .的中英文全称分别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钯离子比色法可用于吩噻嗪类药物的含量测定,其依据是该类药物结构中含有。 .区分巴比妥与含硫巴比妥可采用铜盐反应和紫外检测。 .的英文全称为。 .对法进行准确度考查时,回收率一般为;容量分析法的回收率一般为。 .绿奎宁反应可用于位含氧喹啉衍生物的鉴别,例如奎宁。 .阿司匹林片剂(中国药典版),采用的是双步滴定法,该方法可以消除制剂中水杨酸和酸性稳定剂的干扰。 .用非水滴定法测定有机碱药物常用的滴定剂是高氯酸,常采用的溶剂是醋酸,常用的指示剂是结晶紫,硫酸根的干扰可通过计算方法消除,在非水介质中硫酸根呈一级电离。.芳酸的碱金属盐的药物可用双相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 .链霉素鉴别的特征反应式麦芽酚反应,其水解产物链霉胍的特有反应是坂口反应。 .用戊烯二醛反应鉴别异烟肼是针对结构具有γ或β位被羧基衍生物取代的吡啶 .阿司匹林中水杨酸的检查室利用水杨酸具有酚羟基,可在弱酸性溶液中与高铁盐反应呈紫色。 .中国药典版规定中两个分析物分离度应符合要求是指大于或等于. .阿司匹林特殊杂质检查中溶液澄清度检查是检查碳酸钠试液中不溶物。此类不溶物包括:苯酚、水杨酸苯酯、醋酸苯酯、乙酰水杨酸苯酯。 三、选择题(括号内有答案) . 某一药品不溶于水,可溶于氯仿和乙酸乙酯。对该药品中氯化物进行检查时,下述叙述正确的是() .加水过滤后,依法检查 . 加氯仿使药物溶解后,依法检查 . 加乙酸乙酯使药物溶解后,依法检查经炽灼后,依法检查 . 某一药品有色,对该药品中的氯化物进行检查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加焦糖,调色后,依法检查 加标准比色液,调色后,依法检查 经过化学反应,使药品褪色后,依法检查

药代动力学参数

一、吸收 溶出度:药物分子在消化道中溶解的程度 生物利用度:药物吸收的程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 最大血药浓度(Cmax) 达峰时间(Tmax) 二、分布 由于体内环境的非均一性(血液、组织),导致药物浓度变化的速度不同。 隔室(compartment):同一隔室药物浓度的变化速度相同,均相。 一室模型:药物进入血液迅速分布全身,并不断被清除。 二室模型: 药物进入体内后,首先快速分布于组织中,然后进入较慢的消除过程。 表观分布体积(Vd)(a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表征药物在体内被组织摄取的能力。表观容积大的药物体内存留时间较长。 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系统药物暴露(Systemic Exposure) 血脑屏障;蛋白结合率;分布半衰期(t 1/2(α) 三、消除 消除(elimination):原药在体内消失的过程。包括肾(尿)或胆汁(粪)或呼吸排泄及代谢转化的总和。

消除速率常数(elimination constants):反映药物在体内消失的快慢。不完全反映药物的作用时间(代谢物也有活性)。 半寿期或半衰期(t1/2):药物浓度或药量降低50%所需的时间。消除半衰期t1/2(β))Terminal Half-life ,Elimination Half-life。 清除率(clearance,廓清率)或肾清除率(renal clearance):反映药物或代谢物经肾被排出体外的速度。 一方面是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产生药效、毒性或副作用,表现为药物的药理作用或毒理作用,决定于特定的化学结构,具有较强的结构特异性。 另一方面是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表现为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溶解性、脂水分配系数、电荷等药物分子整体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异性不强。 药物的吸收是药物由给药部位通过生物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吸收部位 消化道(口服给药,口腔、胃、小肠、大肠)、呼吸道(鼻腔给药,肺)、肌肉(肌肉注射)、粘膜(栓剂)。 吸收部位不同,药物被吸收的程度和快慢,有差异(静注、肌注;皮下给药,口服。) 共性:药物是通过生物膜吸收的。 吸收过程 扩散

药物量效曲线及竞争性拮抗剂的pA2的测定

药物量效曲线及竞争性拮抗剂的pA2的测定[适用对象] 药学、药剂学专业 [实验学时] 3学时 一、实验目的 学习激动剂量效曲线的测定方法,计算竞争性拮抗剂的pA2值 二、实验原理 在一定范围内药物随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相应增加。以效应为纵坐标,剂量的对数值为横坐标,可绘制出对称的“S”型曲线。本实验选择对M、N受体有兴奋作用的乙酰胆碱(ACh),应用蟾蜍腹直肌为标本(含N2受体)进行实验,按累积浓度进行实验,观察AC h剂量的增加,肌肉收缩效应的变化,从而绘制量效关系曲线。 三、仪器设备 动物:蟾蜍1只 器材:氧气瓶、器官浴槽、铁支架、双凹夹、肌张力换能器、蛙板、探针、100μl微量注射器、10ml注射器、手术剪、眼科剪、眼科镊、培养皿、烧杯、丝线、计算机 试剂:10-4~10-1mol·L-1乙酰胆碱,10-3mol·L-1筒箭毒碱,任氏液 四、相关知识点 本课程知识点:受体激动药与受体拮抗药、竞争性拮抗、传出神经药物作用机制、量效曲线、pA2 多课程知识点:受体学说、计算机操作、数学计算

五、方法与步骤 1.实验装置的连接:①通过进水口对恒温槽内供水至红线处,接通电源。按下加温开关,使恒温在37℃。②排液口用橡皮管连接到水杯,将任氏液装入浴管内,调节气泡至每秒3~4个。③将张力换能器固定,使其对准浴管的上口。 2.标本制备与固定:取蟾蜍一只,断头处死,用探针破坏脑和脊髓,背位固定于蛙板上。剪开腹部皮肤,暴露腹直肌。在耻骨端及胸骨端,各以细线结扎,并自腹白线将两片腹直肌分离。将剪下的腹直肌标本,其一端固定于标本板固定钩上,迅速移至含有10ml任氏液的器官浴槽中,通入混合气体;另一端与张力传感器相连,调节微调器,使标本负荷1g,平衡0.5h,平衡期间每间隔15min更换一次营养液。 3.给药方法及曲线描记 按半对数摩尔浓度累积给药法,依次加入激动剂ACh,其方法见表:

阿司匹林片的分析的实验报告

实验四阿司匹林片的分析 【实验目的】 ⒈了解溶出度测定的方法与原理; ⒉熟悉片剂分析的项目与方法; ⒊掌握阿司匹林鉴定试验的原理及与药物结构的关系; ⒋掌握本实验中药物特殊杂质的来源和检查原理; ⒌掌握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含量的原理与操作,及容量分析法测定片剂含量的计算 方法。 【实验原理】 1.药物 O H O O O CH 3 本品为白色片;遇湿气易变质。本品含阿司匹林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2.原理: ⑴鉴别 ①三氯化铁反应:水杨酸及其盐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 堇色配位化合物。阿司匹林加热水解生成水杨酸,可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 ②水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酯健水解,得水杨酸钠和醋酸钠,加过量稀 硫酸酸化后,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因此可用水解反应鉴别。 ⑵检查 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 a.杂质来源游离水杨酸为阿司匹林生产中未反应的原料或贮存过程中的水解产物。 b.检查方法阿司匹林无游离酚羟基,不与高铁盐溶液作用,而水杨酸则可与之反应生 成紫堇色,此种方法称之对照法,极为灵敏,可检出1ug的游离水杨酸。 ⑵含量测定 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有酯健,易水解生成水杨酸和醋酸,片剂中为防止酯健水解加入少量酒石酸或枸橼酸做稳定剂,因此在片剂中有酸性杂质,含量测定时为消除酸性杂质干扰,采用两步滴定法。 第一步中和,消除酸性杂质〔酸性附加剂和降解产物〕的干扰

COOH OCOCH 3 NaOH COONa OCOCH 3 H 2 O 第二步水解后剩余滴定 COONa OCOCH3 NaOH COONa OH CH COONa 3 2NaOH H SO 2 4 Na SO 242H O 2 【实验仪器与试剂】 ㈠仪器 试管,纳氏比色管,溶出度测定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0~25ml注射器,0.8um微孔 滤膜,酸式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漏斗。

非那西丁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报告分析

非那西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实验报告 一.概述: 非那西丁(Phenacetin)为一种解热镇痛药,因为潜在副作用在临床已基本不使用。但由于其是CYP1A2酶的特异性底物,被广泛选择作为底物用于酶活性测定实验以及影响酶活性作用药物的研究。本学期临床药代动学实验课以非那西丁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实验、大鼠肝微粒体温孵实验两部分为例,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评价等一系列过程,系统地学习了药代动力学中药物体内外的简单研究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以及相关药动学参数的计算与评价。 二.正文 1.非那西丁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1实验目的 研究非那西丁在大鼠体内代谢的药代动力学,学习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等操作。 1.2实验材料与方法 仪器:HPLC-UV色谱仪,高速冷冻离心机,涡旋振荡器; HPLC色谱条件:检测波长:254nm 色谱柱:inertsil-ODS-SP,5um,4.6*150mm 流速:1.0ml/min 柱温:40℃ 流动相:40(乙腈):60(50mM磷酸盐缓冲液)(注:50mM磷酸盐缓冲液配制:6.8g磷酸二氢钾,加入150ml氢 氧化钠溶液(0.1M),配制成1L的磷酸盐缓冲液) 试剂:非那西丁注射剂,对乙酰氨基酚标准品,肝素钠,10%高氯酸; 实验动物:雄性大鼠,180g—220g 1.3实验步骤 1.3.1标准曲线的制备:取空白血浆,加入对乙酰氨基酚标准品,使其 浓度分别为0.156,0.313,0.625,1.25,2.50,5.00,10.00ug/ml。在给定的色谱条件下进行HPLC分析,以样品的峰面积对样品浓度进行线性回归。 1.3.2给药及血浆采集处理:取大鼠一只,尾静脉注射非那西丁 (10mg/kg)后,分别于0,5,10,15,30,45,60,90,120min于尾静脉取血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质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阿司匹林鉴定试验的原理及与药物结构的关系; 2. 掌握本实验中药物特殊杂质的来源和检查原理; 3. 掌握阿司匹林分析的条件及要点 二.实验原理 1.药物 本品为白色片,遇湿气易变质。本品含阿司匹林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2.原理: ⑴鉴别 ①三氯化铁反应:水杨酸及其盐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阿司匹林加热水解生成水杨酸,可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 ②水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酯健水解,得水杨酸钠和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因此可用水解反应鉴别。

⑵检查 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 a. 杂质来源 游离水杨酸为阿司匹林生产中未反应的原料或贮存过程中的水解产物。 b. 检查方法 阿司匹林无游离酚羟基,不与高铁盐溶液作用,而水杨酸则可与之反应生成紫堇色,此种方法称之对照法,极为灵敏,可检出1ug 的游离水杨酸。 3.干燥失重测定法 (1)定义: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量,以百分率表示。主要指水分,也包括其它挥发性物质。 (2)干燥失重测定法(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Ⅷ L)有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干燥法及干燥器干燥法,后者又分常压、减压两种。 1)常压恒温干燥法:适用于受热较稳定的药物。将供试品置相同条件下已干燥恒重的扁形称瓶中,于烘箱内在规定温度下干燥至恒重(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从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干燥温度一般为105℃。

2)干燥剂干燥法:适用于受热分解且易挥发的供试品。将供试品置干燥器中,利用干燥器内的干燥剂吸收水分至恒重。常用的有硅胶、硫酸和五氧化二磷。 3)减压干燥法:适用于熔点低、受热不稳定及难赶除水分的药物。在减压条件下,可降低干燥温度和缩短干燥时间。减压后的压力在2.67kPa(20mmHg)以下。 恒温减压干燥法

常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包括那些

常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 数包括那些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常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包括那些. (1).表观分布容积 表示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列常数。即体内药量按血浆中同样浓度分布时,所需体液的总容积。其数值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程度。表观分布容积是一个假设的容积,是假定药物在体内均匀分布情况下求得的药物分布容积,其意义在于:可计算出达到期望血浆药物浓度时的给药剂量;可以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程度和组织中摄取程度。 (2).血浆药物浓度 指药物吸收后在血浆内的总浓度,包括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或在血浆游离的药物,有时也可泛指药物在全血中的浓度。药物作用的强度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成正比,同时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也随时间变化。 (3).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指给药后,以血浆(或尿液)药物浓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的曲线,简称药—时曲线,如图:

(4).血浆药物峰度浓度 简称峰浓度,指药—时曲线上的最高血浆药物浓度值,即用药后所能达到的最高血浆药物浓度,常以符号C max表示,单位以 ug/mL或者mg/L来表示。药物血浆浓度与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直接相关。一般来说,峰浓度达到有效浓度才能显效,浓度越高效果越强,但超出安全范围则可出现毒性反应。另外,峰浓度还是衡量制剂吸收的一个重要指标。 (5).血浆药物浓度达峰时间 简称达峰时间,指在给药后人体血浆药物浓度曲线上达到最高浓度(峰浓度)所需时间,常以符号t max表示,单位一小时或分钟表示。达峰时间短,表示药物吸收快、起效迅速,但同时消除也快;而达峰时间长,则表示药物吸收和起效较慢,药物作用持续的时间也越长。达峰时间是应用药物和研究自己的一个重要指标。(6).血浆生物半衰期

1-药动学实验讲义(药物动力学单隔室模型模拟实验)

实验一 药物动力学单隔室模型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单隔室模拟的试验方法。 2 掌握用“血药浓度”、“尿排泄数据”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实验指导】 1 血药浓度法 若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符合单室模型特征,且按表观一级动力学从体内消除,则快速静脉注射时,药物从体内消除的速度为: KX dt dX -= (1) 式中X 为静注后t 时刻体内药量,K 为该药的表观一级消除速度常数,将(1)式积分得: Kt o e X X -= (2) 用血药浓度表示为: Kt o e C C -= (3) (3)式边取常用对数,表达式为: 303 .2log log kt C C o - = (4) 式中Co 为静注后最初的血药浓度。以logC 对t 作图应为一直线。消除速度常数K 可由该直线的斜率等于303 .2k - 的关系而求出。Co 可以从这条直线外推得到,用这个截距Co 可算出表观分布容积: o o C X V = (Xo :静注剂量) (5) 2 尿排泄数据 药物消除速度常数有时也可以从尿排泄数据来求算。为此,要求至少有部分药物以原形排泄,考虑到药物从体内消除的途径,有一部分采取肾排泄,另一部分以生物转化或胆汁排泄等非肾的途径消除。 设Xu 为原形消除于尿中的药物量;Ke 、Kur 分别为肾排泄和非肾途径消除的表观一级速度常数。于是消除速度常数 K=Ke +Kur (6) 则原形药物的排泄速度 X K dt dX e u = (7) 式中X 为t 时间的体内药量。将(2)式中X 值代入(7)式后得

kt o e u e X K dt dX -= (8) 于是303 .2log log kt X K dt dX o e u -= (9) 由于用实验方法求出的尿药排泄速度显然不是瞬时速度( dt dX u ),而是一段有限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t X u ??。这样用t X u ??和t 中分别代替(9)式中的dt dX u 和t ,以t X u ??log 对t 中作 图为一条直线,其斜率为-k/2.303,与血药浓度法所求的斜率相同。故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 既可从血药浓度也可从尿排泄数据求出。这里要强调一点,平均尿排泄速度对数应该对集尿间隔内的中点时间作图。 【实验内容与操作】 单室模拟装置为带有两支管的三角烧瓶,烧瓶相当于体循环系统。当把药物(用酚红液代替)注入烧瓶中后,用蠕动泵将水以一定速度注入烧瓶中后,用蠕动泵将水以一定的流速注入烧瓶中,药物不断地从两支管中清除,两支管清除的药量可看作肾脏清除和非肾脏清除的药量。 1 操作 (1)将约250ml 的常水倒入三角烧瓶中,开动磁力搅拌器。用蠕动泵以每分钟大约6-8ml 的流速将常水注入烧瓶中,搅拌数分钟,使进入烧瓶中的水量同由两支试管中排出的量相等。用橡皮管与夹子控制其中一个支管的流速,使得液体连续滴出,另一个支管间歇流出液体。 (2)用移液管将烧瓶中的水取出10ml ,然后用移液管将0.1%酚红供试液10ml 加入烧瓶中并记时,此时间记为t 。以后每隔10min 自烧瓶中吸取0.5ml 供试液作为“血药样品”供测定用,同时定量收集不同时间内由一支管流出的试液作为“尿药样品”供测定用。 2 定量方法 取0.5ml 血药样品(或尿药样品),加入0.2mol/L 的NaOH 液5ml ,在波长555nm 测定酚红的吸收度并求出浓度。 3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酚红100mg ,置1000ml 量瓶中,加1%Na 2CO 3液至刻度,配成100μg/ml 的标准溶液,分别吸取0.5,1,1.5,2,2.5,3ml 的标准溶液,加水至10ml ,按酚红的定量方法测定吸收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