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篇一: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解与训练】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解与训练

图1

点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关系来入手。图2是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

在球面上的状况,从中可以得出正午太阳高度的一些基本规律(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下同)。hd<hb<ha>hc>he表明:从纬度分

布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并由此向南北两侧

递减,在太阳直射点南北两侧的对称点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ha

>hc>he,ha

>hb>hd表明: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近时,正午太阳高度大,反之正午太阳高度小。

下面通过图解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直观掌握、理解其基本规律。首先对图1左图进行转换,将图中经线圈的右半

部“拉直”,可得到图1右图。两图均表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日和秋分日(以下简称二分日)太

阳直射赤道。这里以图1右图为基础来深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季

节变化规律和纬度分布规律。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这里我们分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假设p为满足条件的任意一地点,

h1,h2,h3分别表示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时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4为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某地p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图3

2.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由图4可以看出,h4大于h1和h2

又小于h3,在夏至日前后p地各有一次直射,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

最大值(h4),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h3)。正午太阳

高度变化为:

图4

3.北回归线地区:由图5可以看出,h1h2h3。夏至日达最大值

(h1),冬至日达最小值(h3)。从夏至日到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

高度由最大变为最小。

图5

4.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由图6可以看出,h1h2h3。夏至日达最大

值(h1),冬至日达最小值(h3)。从夏至日到冬至日该地正午太

阳高度由最大变为最小。

图6

同理,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即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地区,正

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在冬至日前后各一次,最小值在夏至日出现(如

图7所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图7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达最小值,如图

8所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图8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

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北回归线及其以

北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日时达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日时达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太阳直射时正午太

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远时达最小值。(二)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规律直

接相关。

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可以归纳如下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

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

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

高度向赤道两极递减。

正是由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再加上昼夜长短的变化,使太阳辐

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四季。同一季节,太阳辐射具有纬度

分异的规律,形成五带,在此基础上导致全球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

素发生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纬度地带性。

习题训练

【例题1】读下图表示某时刻地球表层太阳高度分布状况(m点太

阳高度为90 o ,圆圈为等太阳高度线,自里向外依次为60 o,30 o,0 o),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比较,正确的是() a.这一天①点比

②点先看到日出 b.①点盛行西南风,③点盛行西北风 c.一年中,

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④ d.④点的自转线速度等于②点的一半

2.此时下列地区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a.悉尼、雅典、新加坡

均为多雨季节 b.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河流正值枯水期 c.白令海峡夜

幕深沉、好望角夕阳似火 d.我国东南沿海附近海域处于休渔期答案:1.b 2a.

【例题2】下图是赤道及以北地区三地夏半年某日的太阳高度日变

化过程(h是已知数),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地的地

理纬度

【篇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规律(16)

学习目标

1. 通过读图,发现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掌握正午太阳高

度的计算和应用。

重难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计算

自主学习:读课文19页图及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太阳光线与___________的夹角就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晨昏线上的太

阳高度等于0。太阳高度最大值为_____。正午太阳高度是指各地地

方时_____时的太阳高度,也是各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_____值。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

点向___________递减。

不同季节:夏至日,由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

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________________达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由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_______________达一年中最大值;________________达一年中最小值。春秋分,由

__________向南北两极递减。

3.除赤道外,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____________也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人们将一年中

____________、太阳最高的季节划分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两者的

过渡时段为春季或秋季。我国将每年的 ______月划分为春季、

______月划分为夏季、 ______月划分为秋季、____________月划分为冬季,称气候四季(北温带)。

4.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为界线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

温带、________、南寒带、北寒带五个温度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住宅建设用地供应紧张,

加之一些城市在对新建住宅楼规划审批环节中存在漏洞,有些开发

商违规施工,超规划建设,导致新建住宅楼层数过多,密度过大,

影响相邻建筑的通风、采光,使基于“阳光权”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我国《物权法》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材料二济南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

(1)材料一中影响建筑物采光和日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哪一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其中,

决定济南楼间距大小的是哪一个?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

化规律是怎样的?

(3)从材料二看出,济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何规律?

(4)归纳回归线之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何时达到最大值,何时达到最小值?

思维拓展 (1)确定地方时: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

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

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

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4)计算楼间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反之较大。确定

楼间距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h,并计算影长l。l

应大于h/tanh,如下图甲。

限时训练

2、材料“_______日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指标,你认为以哪一日来确定较为合理()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3、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房产公司在建楼时,应使南北楼房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高相同的情况下,北京的楼房间距比上海应宽些,

原因是()

a. 北京比上海地形复杂

b. 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

c. 北京比上

海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d. 北京比上海天气干燥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s与楼房高度h相同,如右图,据

此回答4~5题。

4.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 )

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6~7题。

6.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8.下图为“地

球某日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太阳直射的经度_______,是出现极夜现

a.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b. 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

c. 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

d. 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4)为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洛阳地区该时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

的夹角为______

【篇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第二讲地球运动(高三一轮复习)

第四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考点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应用

【总结归纳】①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②也是一天中影子最短时的太阳高度

③也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除南极点)影子朝正北,南回归线以南

地区(除南极点)影子朝正南时的太阳高度。

④也是太阳直射当地子午线时的太阳高度,或者说是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⑤既然12时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那么0

时的太阳高是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度(有极昼的时候)

(1)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

甲楼阴影可以遮挡乙楼()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

(2)此后一个月内()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广东省进入雨季

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D、云南省昼短夜长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正午和其它时间日影长短和方向的不同,实际

考查的是和正午太阳高度密切相关的知识,所以对于正午太

阳高度要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很重要。

分析:(1)此地在中纬度,当南侧的甲楼阴影恰好遮住北侧的乙楼

三层中部时,应为当地的正午12点,即太阳位于当地正南方。隔25小时再次观测,说明观测时间为第二天的13时,太阳位于当地南偏

西的位置,故甲的阴影朝向东北,13时甲楼阴影比12时稍长,所以选b项。(2)此后一个月应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冬季,此时,应为澳大利亚小麦的收获期。正确答案是d

答案:(1)b(2)d

提问:1、地球上的昼夜状况与太阳高度的关系?

2、极昼切点的太阳高度是多少?极夜切点极夜切点的太阳高度是多少?二者的区别?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情境导入]展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图

提问:

1、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分别是

什么?如何概括?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分布规律如何?

3、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如何?

4、极点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关系。

5、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关系。 [诱导点拨]

公式可以变形为:两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两点纬度差,

这个等量关系中有四个量,已知其中的任意三个就可以求第四个,

而且更多的时候,我们用此等量关系求观测点的地理纬度。

注意:“两点”指观测点、太阳直射点。若两地同在北(南)半球,

两地纬度差为大数减小数;若两点分属于南北不同的半球,两点纬

度差为两点得纬度之和。

另外:“两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两点纬度差”这个公式可以推广,

公式中的两点可以都不是太阳直射点,但必须在直射点的同一侧。

(1)该地最可能是( )

a.北京 b.沈阳

c.成都 d.海口

a.6月21日9时b.6月21日21时

c.6月22日9时d.6月22日21时

[命题意图] (1)以根据地方时和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经纬度位置为背景,考查地理计算能力,难度适中。(2)以区时的计算为背景,考查对太

阳日变化规律的理解能力和时间计算能力。

[答案] (1)c (2)b

3、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规律的应用

①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

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

②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

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朝向永远背离太阳

的方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

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

③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

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

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

⑤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

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

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

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以下内容可以选讲)

[典例解剖 3、(2012年乌鲁木齐检测)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下表为我

国夏半年各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统计表。读图和表,完成(1)~(3)题。

(1)该地纬度为( )

(2)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值在一年内出现的频次为( )

a.1次 b.2次c.3次 d.4次

(3)下列时段与该地出现正午太阳高度频次最大时段相吻合的是( ) a.春分至立夏 b.芒种至小暑 c.小满至夏至 d.小暑至处暑

[命题意图] 进一步了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一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答案:(1)c (2)c (3)b

4、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展示右图,此图表示夏至日,

四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

提问:a、b、c、d分别表示

哪个纬度?

[诱导点拨]展示下图

太阳高度角计算和应用

专题5-太阳高度角计算和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规律图解 太阳高度是太阳 光线相对地面的夹角 (即太阳在当地的仰 角),在太阳直射点处太阳高度最大,为90°,在晨昏线上则为0°。而正午太阳高度就是各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即地方 时为12点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包括同 一时间随纬度的变化和同一地点(纬度)在一年中随 季节的变化。由于这两种变化的直接原因都是太阳直 射点的回归运动(如图1左),因此,要理解和掌握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需要从太阳直射点和正 1 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关系来入手。图2是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在球面上的状况,从中可以得出正午太阳高度的一些基本规律(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下同)。H D<H B<H A>H C>H E表明:从纬度分布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并由此向南北两侧递减,在太阳直射点南北两侧的对称点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H A>H C>H E,H A>H B>H D表明: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近时,正午太阳高度大,反之正午太阳高度小。 下面通过图解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 变化规律,帮助学生直观掌握、理解其基本

规律。首先对图1左图进行转换,将图中经线圈的右半部“拉直”,可得到图1右图。两图均表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日和秋分日(以下简称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这里以图1右图为基础来深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纬度分布规律。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这里我们分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假设P为满足条件的任意一地点,H1,H2,H3分别表示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时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4为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某地P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1.赤道地区:由图3可以看出,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H2)达最大值90°,二至日正午太阳度(H1和H3)达最小值。以春分日为起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2.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由图4可以看出,H4大于H1和H2又大于H3,在夏至日前后P地各有一次直射,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H4),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H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3.北回归线地区:由图5可以看出,H1>H2>H3。夏至日达最大值(H1),冬至日达最小值(H3)。从夏至日到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为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计算及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和季节变化规律。 2.能灵活运用规律分析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 3.能达到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逻辑推理过程 ,突破高考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和季节变化规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应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1、随纬度变化规律: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春分日秋分日3月21日 9月23日 前后 赤道 由直射点纬线向南北两侧依次 等距离递减 夏至日6月22日 前后 北回 归线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 2、随季节变化规律

纬度带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达最大值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达最小值达最大值 赤道上 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春秋分日达到最大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达到最大植。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计算:H=90°—/φ-δ / 即①取当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②取其纬度差的余角。 例1: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据此判断下列各选项中,对四地纬度位置的说法与图示情况相符合的是 ①A.23°26′N B.46°52′N C.66°34′N D.90°N ②A.90°N B.66°34′N C.23°26′N D.0° ③A.0° B.23°26′N C.90°N D.66°34′N ④A.23°26′N B.46°52′N C.90°N D.66°34′N 例2:设m(纬度0°、30°E),n(23°26′N、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判断下列四项中正确的是 A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B每年有某时刻Hm=Hn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最新)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φ-δ|。假设春分日某时刻太阳直射(0°,120°E)这一点,120°E经线上各点都是正午。对于(0°,120°E)这点来说,它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是0°,它的太阳高度角就是90°。 一般时间 太阳高度角随着地方时和太阳的赤纬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赤纬(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等)以δ表示,观测地地理纬度用φ表示(太阳赤纬与地理纬度都是北纬为正,南纬为负),地方时(时角)以t表示,有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sinh=sinφsinδ+cosφcosδcost 正午时间 日升日落,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时角是以正午12点为0度开始算,每一小时为15度。即14点和10点分别为30度和-30度。日出日落时角度都为0,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90°),时角为0,以上的公式可以简化为: sinh=sinφsinδ+cosφcosδ 由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可得sinh=cos(φ-δ) 因此,对于太阳位于天顶以北的地区而言,h=90°-(φ-δ); 对于太阳位于天顶以南的地区而言,h=90°-(δ-φ); 二者合并,因为无论是(φ-δ)还是(δ-φ),都是为了求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之差,不会是负的,因此都等于它的绝对值,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φ-δ| 具体计算: 还是举个例子来推导,假设春分日(秋分日也可,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某时刻太阳直射(0°,120°E)这一点,120°E经线上各点都是正午。 对于(0°,120°E)这点来说,它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是0°,它的太阳高度角就是90°。 另外一个观测点,(1°N,120°E)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为1°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应用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1. 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由此向四周呈同心圆递减(如下图甲)。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太阳高度值为各点对应纬度上的最大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其变化特点是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乙)。其值大小由如下公式决定:H=90°-|φ±δ|(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某地纬度,δ为直射点纬度,若φ与δ在赤道同侧取“-”,不同侧则取“+”) (2)最值: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相反,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 (3)极点太阳高度的变化:极昼时期,太阳高度全天都不变(如下图甲),始终等于直射点纬度,其值的年变化幅度解于0°~23°26/。 (4)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的太阳高度的变化:从日变化看,极昼期间,全天太阳高度始终都大于或等于零度,其中极圈上在0点时刻有太阳高度为0的时刻(如图乙),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其太阳高度全天始终都大于零度(如图丙);从年变化看,北半球是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增大,南半球反之,其最大值由公式H=90°-|φ±δ|决定。 (5)其他纬度的太阳高度变化:都是日出日落时为0,12点最大,12点前递增,12点后递减。特殊之处是:赤道上的太阳高度是6点和18点为0(如图丁),其最大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范围是[66°34′,90°]。

2.太阳高度的应用 (1)推算纬度:根据公式: H=90°-|φ±δ|,可求任意地点的地理纬度。 (2)推算地方时:一天中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处的地方时为12时;春秋分时,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赤道上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 (3)推算城市的楼间距:若某地楼高为h,楼间距s,纬度为φ,则该楼与处于其背阳一侧房屋的楼间距s=cot(90°-φ-23°26′)。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4)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线,确定该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多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多朝北。 (5)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应尽量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设热水器安装角度为a,当地纬度为φ,则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为a=φ+23°26′。 ●专项训练 图3—1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月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2000年山西综合卷) 1.该地纬度可能为() A.90°N~23°26′N之间 B.90°S~23°26′S之间 C.22°N或22°S D.40°30′N或40°30′S 2.该地气温及降水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夏热少雨,冬温多雨 图3—1 C.冬温少雨,夏热多雨 D.夏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如图3—2所示的日期,下列地点:北京(39°54′N),新加坡(1°N),汕头(23°26′N),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

高考地理计算题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H的计算

高考地理计算题公式:太阳直射点纬度的计算 (1)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的计算: 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说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2)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 (3)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大小互余;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 (上海卷地理(十七))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9分)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

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___区到东12区。(3分〉 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__。(6分) 【答案】26. 6:24;6月23日;东2 27. 西略偏南;48;增大;减小;缩小;增大 【解析】综合考查太阳知识点移动、地方时、公转速度快慢、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做此题关键是判断A、B两点分别在夏至、北回归线(最北)和冬至、南回归线(最南)、地图切换时关键。

【高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某日,济南(36°40′N,117°00′E)某中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日济南正午太阳高度为55°,还测得该日济南日落时间比昨日早4分钟。据此完成1—2题。 1.该日,济南市 A.日出方位为东北方B.日落时间比北京晚 C.正午太阳高度比前一天大D.昼长夜短,但昼长在变长2.该日济南日落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18:00 B.18:30 C.19:20 D.20: 30 【参考答案】1.A 2.B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示意图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考点,对其规律的把握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3)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地区白昼越长,极

圈内有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情况相反。 (2)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反之减小(简记为“来增去减”)。 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1)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至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3)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 (3)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 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 (4)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为23°26′,热带地区为(当地纬度+23°26′);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地区为46°52′。 4.太阳直射点的确定方法 (1)纬度的确定 方法一:“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圈与纬线相切点的纬度(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方法二:通过节气来判断。夏至,太阳直射23°26′N;冬至,太阳直射23°26′S;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 方法三:根据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地纬度差计算。 方法四:“赤道处晨昏线与经线的交角(锐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经度的确定 基本原则: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 方法一:晨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东90°或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西90°,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方法二: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判断太阳直射的经线。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小题5分,合计70分) 1.正午太阳高度是() A.一定大于0 B.是当地区时12点的太阳高度 C.一定是90 D.是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 2.同一条纬线上,各地() A.地方时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获得太阳辐射相同 D.日出、日落区时相同 3.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按日期的排列,正确的是() A.7月1日,5月1日,3月1日,1月1日 B.5月1日,7月1日,3月1日,1月1日 C.7月1日,3月1日,5月1日,1月1日 D.7月1日,1月1日,5月1日,3月1日, 4.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中,一年内白昼最长和最短时间相差最大的是()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重庆 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53oS、75oW)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北京时间)。据此判断5~6题。 5.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此时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为()A.22时、昼短夜长 B.14时、昼长夜短 C.20时、昼长夜短 D.16时、昼夜等长 6.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约53oN)的夜长约为() A.16时B.14小时 C.10小时D.12小时 (原创题)下图为世界上某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简图。回答7~8题。 7.可能表示赤道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 8.当④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 A.③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B.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①地正午太阳方向与④地相同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改编题)右图中,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及应用

枣庄六中高一地理备课组导学稿 教学目标: 1、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 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的计算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主预习 一:太阳高度 1、太阳高度的概念 。 2、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 。昼半球太阳高度 。夜半球太阳高度 。 (2)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 太阳高度的分布图: 二、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概念: 。 2、分布规律: (1)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 所在纬线向 。太阳直射点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 。 离太阳直射点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 。 (2)季节分布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 , 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此时,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 , 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此时,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 ,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 。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计算公式: 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的纬度之差)。 若直射点与所求的地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小数; 若直射点与所求地点分属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纬度之和。 若计算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零说明此点在 上;若小于零,说明此时为极夜 练习:冬至日,计算23°26′N ,0°,30°S ,的正午太阳高度? 0° S N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物体影长最。当地地方时为时。 合作探究一: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学生手表指针为18时20分(北京时间),该地的经度为多少?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与物体影子长短。 (1)太阳高度越大,物体影长越。一天中正午时,物体影长最,地方时为。 (2)判断日影长短和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时,影子缩为。 日影方向总是背向太阳。如太阳在东南时,影长朝向。 合作探究二: 假设某地有一杆长为H米,物体的影子如图示L,设α角为冬(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写出正午太阳高度α的计算公式? 3、计算楼间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光照,一般纬度低的地区,楼距较;纬度高的地区,楼距较。解题关键:一般当地冬至日,物体的影子最长。计算时以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楼间距。 H 已知楼高为H,当地冬至日正 午太阳高度为α,求楼间距 的影长L为多少? L 合作探究三: 位于北纬36°34′的某疗养院,计算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

高中地理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应用练习 新人教版

高频考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应用 作为地球运动的结果,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正午太阳高度的 计算与应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和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相联系,从而取材 于我们的生产生活,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高考命题方向—— 以能力立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锦囊宝典 1.正午太阳高度的考查涉及以下几方面。 (1)规律: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 越大。 (2)最值: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相 反,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 (3)计算公式:H=90°-|φ- δ|,(H表示某日所求地正午太阳高度,φ表示当地纬度,δ表示直射点纬度。如果所求地与直射点 在同一半球,δ取正值;如果所求地与直射点在不同半球,δ取负值)此外,两点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差 等于两点间的纬度差。 (4)影子的长短变化与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影子变短;方向由太阳的位置确定。 (5)地方时:一天之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地方时为12时。 (6)楼间距离要抓住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 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已成为高考的热点,应从以下方面突破本难点: (1)列为高考重点反复训练讲解。 (2)抓住规律,图形结合。 (3)研究高考试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难点磁场 图3— 1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月降水量的变化。读图 回答1~2题。 1.★★★★★该地纬度可能为() A.90°N~23°26′N之间 B.90°S~23°26′S之间 C.22°N或22°S D.40°30′N或40°30′S 2.★★★★★该地气温及降水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夏热少雨,冬温多雨 C.冬温少雨,夏热多雨 D.夏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如图3— 2所示的日期,下列地点:北京(39°54′N),新加坡(1°N),汕头(23°26′N),海口(20°N),正 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新加坡、海口、汕头、北京 B.北京、汕头、海口、新加坡 C.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 D.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 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请 读图3—3,运用以下公式回答4~5题。 ①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H=90°-|φ-δ| 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取正 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 冬半年取负值。 ②tan 35°≈0.7tan 45°=1tan 60°≈1.732 4.★★★★★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度)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图3— 3),某个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 问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5.★★★★★为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 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 6.★★★★北纬38°一开阔平地上,在楼高为H的楼房北面盖新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 线不被遮挡,两楼距离不小于(1999年广东卷)() A.Htan(90°-38°) B.Htan(90°-38°-23.5°) C.Hcot(90°-38°) D.Hcot(90°-38°-23.5°) ●案例探究 [案例1]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 利用效率,需要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其支架倾角,下列四幅日照图中与热水器安置方式 搭配不合理的是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太阳高度角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考查学生应用地理知识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好地体现了高考命题趋向,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正午太阳高度规律总结及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规律性知识总结及解题应用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学院地理科学系 陈霁冰风水规划研究室原创。专业从事高考地理命题研究、风水规划设计、四柱命理预测 邮编054001.邮箱:zhangbingtong@https://www.360docs.net/doc/92929015.html, 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的知识是重要的考点内容之一,现将有关规律性的知识总结如下。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应用 【知识链接】①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愈小;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另一半球则昼短夜长。 ②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应特别注意区分。 例1.在图1中,横坐标表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纵坐标表示纬度。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图中a、b、c、d四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 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有。 2.该日,图中a、b、c、d四地点的昼长时间由长到 短的排列顺序是() A.a—b—c—d B.a—d—c—b C.b—c —d—a D.d—c—a—b 【解析】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N,北回归线及其 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故应选a、d。太 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故应选B. 【答案】(1)a、d (2)B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规律及应用 【知识链接】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②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一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③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小于90°,每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④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⑤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达最小值,冬至日达最大值。 例2.假设M地(0°,30°E)、N(23°26′S,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H M和H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M和H 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最小值 B.每年总有某一时刻H M=H N C.每年约有9个月 H M>H N D.任何时刻都有H M≥H N 【解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取决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愈小。由题意知: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H M和H N达一年中最小值,故A错。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H N=90°,H M<H N,故D错。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23°26′S的中点时,H M=H N,故B正确。当太阳直射点在0°与23°26′S的中点 ..与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时,H M>H N,其时间约占全年的3/4,约为9个月,故C正确。 【答案】BC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及应用 【知识链接】(1)在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太阳高度在一天内无变化,其太阳高度(包括正午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在极圈及其以内地区:①极昼期间,太阳高度 24小时内都大于或等于0°。②刚好出现 ....极昼地区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和为90°,且该日该地区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其它极昼地区该日该地区太阳高度最小值=当地纬度—刚好出现极昼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所以: 1、在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出现极小值。其中除赤道两个极小值都是最小值外,其它地区以太阳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 2、在回归线之外的地区,可含南北回归线,在太阳直射本半球回归线时最大,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 例如,北京约在北纬40°,在北半球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这里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约为73.5°;在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这里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约为26.5°。 因为地球的公转致使一年内太阳在地球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一次。以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为例:一年中当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值我国北方的夏至节气,正午太阳在头顶正上方,即太阳高度角为90°,为一年中的最大值;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值我国北方的冬至节气,此时的太阳高度角为23.5°,为一年之中的最小值。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太阳的视运动现象(东升西落),即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由于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现象。 小于23.5度,一年有2次太阳直射。 黄赤交角23.5度

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5度),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整个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5度),南北情况与夏至时相反。其余时间是这两个状态的过渡。 黄赤交角的存在!因为每天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黄赤交角使太阳直射点南被移动, 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楼上所说的都是在指太阳直射点的不同,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但毕竟只有一处而已! 正午是一天中太阳最高的时刻。 这个最高的高度随季节变化。冬至的时候最低,正午的太阳能从向南的窗户射进大半间屋子,夏至的时候只照进窗台一点点。 这个最高的高度还和你所在的纬度有关。如果你在北回归线上,北纬23.5度,夏至时分正午的太阳在头顶上,它的高度是90度;再往北,随纬度升高,正午时分太阳的高度越低。 怎样计算一个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一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决定了该地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那么,一个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否可计算出来呢?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由于地轴的倾斜,地轴与轨道平面始终保持着大概66`34'的夹角,这样,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并决定了太阳可能直射的范围: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即直射点的纬度为0`;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直射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应用

难点3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及应用 作为地球运动的结果,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近几年上海、广东及江苏大综合卷都有所体现。该类试题取材于人类生产、生活,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基本原理、规律的能力,同时能进行科际的综合,代表高考命题方向——以能力立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高三复习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难点磁场 图3—1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月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2000年山西综合卷) 1.★★★★★该地纬度可能为() A.90°N~23°26′N之间 B.90°S~23°26′S之间 C.22°N或22°S D.40°30′N或40°30′S 2.★★★★★该地气温及降水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夏热少雨,冬温多雨 C.冬温少雨,夏热多雨 D.夏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如图3—2所示的日期,下列地点:北京(39°54′N),新加坡(1°N), 汕头(23°26′N),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新加坡、海口、汕头、北京 B.北京、汕头、海口、新加坡 C.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 D.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请读图3—3,运用以下公式回答4~5题。(2002年大综合卷) ①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H=90°-|φ-δ| 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②tan 35°≈0.7 tan 45°=1 tan 60°≈1.732 4.★★★★★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度)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图3—3),某个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专题复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计算

专题复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计算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一年有一次最大值(6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一年有一次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一次最小值(6月22日前后) 南、北回归线之间(除赤道外) 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最小值(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 赤道地区一年有两次最大值(春分、秋分),两次最小值(夏至、冬至) 递变规律来增去减(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①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至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②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 ③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 3.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为23°26′,热带地区为(当地纬度+23°26′);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地区为46°52′。 4.相等性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5.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φ-δ|中φ与δ符号很关键,此外,两点间的正午太阳高度差 等于纬度差。。 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 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 则两点纬度相加。如图所示: 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H=90°-AB纬度差=90° -(40°-10°)=60°。 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H=90°-BC纬度差=90°-(10°+23°26′)=56°34′温馨提示 在南(北)极圈有极昼现象出现时,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无日变化,其太阳高度角的大小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计算(模拟题组)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计算(模拟题组) 江苏省阜宁中学冯小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44分) (2011·金华期末)图1中弧S为某局部经线圈,M、N两地纬度相同,O为该经线圈圆心,太阳光与S位于同一平面一相切于M。读图,完成1~3题. 图1 1.此日M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0° B.A C.90°-a D.23.5°+a 2.角a的数值变化范围是 A.0°~47° B.0°~23.5° C.23.5°~47° D.47°~66.5° 3.若M在北半球,则角a逐渐变大过程中,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杭州的日出时间逐渐提早 B.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变短 C.游客在两湖边欧赏断桥残雪 D.江淮地地区处于伏早 (2011·韶关二模)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固定位置,不同季节的三天中各三个时刻拍摄日落轨迹,(D2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60?)叠加整理如图2。据此完成4~5题。 图2 4.该地位于 A.30°N附近 B.北回归线附近 C.赤道附近 D.60°S附近 5.拍摄的三天中,该地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A.D1 B.D2 C.D3 D.D1和D3

(2011·云南一检)2010年5月26日,云南首个太阳能光伏并网实验示范电站一期项目(图3),在昆明石林县(约103?E,24?N)正式投产发电。据此回答6~7题。 图3 6.下列属于该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不利条件是 A.雨日较少,日照时间长 B.石漠化土地面积广大 C.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D.山地、丘陵面积广大 7.若太阳能集热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则一天中,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正确的是 A.春分日──先朝东,后朝南,再朝西 B.夏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C.秋分日──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D.冬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北,再朝西北 (2011·宁波期末)下图4是以O点为中心的俯视图,阴影部分为夜,空白部分为昼;O点的纬度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0°;若此刻,全球处在某月28日、29日两个日期,且所占范围各约一半。完成8~9题。 8.此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180°,10°N B.180°,20°N C.0°,10°N D.0°,20°N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1.某地某时的太阳高度角(α)=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注:北纬为正,南纬为负)如宁波(30°N)夏至日的太阳高度为:90°-(30°-23.5°)=83.5°;北京(40°N)冬至日的太阳高度为:90°-[40°-(-23°)]=26.5°;赤道春分日的太阳高度为:90°-(0°-0°)=90°;赤道冬至日的太阳高度为:90°-[0°-(-23.5°)]=113.5°,当太阳高度(α)>90°时,则太阳高度应为180°-α,即为当地的太阳高度,因此赤道冬至日的太阳高度为:180°-113.5°=66.5°。直射点的纬度=1/2×(出现极昼的点最大的太阳高度+该点最小的太阳高度) 注:出现极昼时:①极点的最大的太阳高度=该点最小的太阳高度 ②刚出现极昼的点最小的太阳高度=0 2.太阳直射点纬度=arcsin(sin2 3.5×sin到春分或秋分的天数) 注:夏半年是到春分的天数,冬半年是到秋分的天数,夏半年为北纬,冬半年为南纬,arcsin 是反正弦函数,计算器上通常用sin的负一次方表示。 则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如7月9日武汉,距春分110天,太阳直射纬度=arcsin(sin23.5×sin110)=北纬22度,当地纬度为北纬30度,所以7月9日武汉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30-22)=82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在一年中并不是匀速的,而是靠近赤道时快,靠近回归线时慢,这也是我国大多数地方冬夏长,春秋短的原因。 另一方法就是,找一竖直于地面的物体,量出物体长度和影长,则太阳高度角=arctan(物体长/影长),arctan是反正切函数,计算器上通常用tan的负一次方表示。用此方法可以算出任何时刻的太阳高度角,不一定是正午的,其他时间的也可以算出来。 3.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根据太阳直射点来推算。太阳直射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然后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纬度差一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减一度(即用90度来减去两地的纬度差)。例如某天太阳直射纬线为北纬20度,侧北纬21度和北纬19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就都是89度,再如这一天南纬20度与北纬20度差40度,侧这一天南纬20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就是90-40=50度。 4.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纬度差就是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的差,纬度差是个正数正午太阳高度角H(光线与地面的夹角)=90°-地面从太阳直射点到某地所跨的纬度(光线偏的角度) 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 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H=90°--│α(+/-)β│α是代表当地地理纬度β是代表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 (+/-)是所求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是否在同一半球:如果在同一半球就是-;在南北两个半球就是+

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 一、考纲透析 1.通过读图能正确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规律; 2.牢记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的公式; 3.能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确定楼间距、调整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等。二、体验高考 (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是() 。 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 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07年宁夏文综)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图3)。回答3~4题。 《

3.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三、自建基础 ; 1.太阳高度角 (1)太阳高度角的概念:与之间的夹角。 昼半球的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图 (2)某日太阳高度的全球变化规律 由向递减,直至晨昏圈上为°, 呈分布。 (3)某日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 日出时,太阳高度为;日出以后,太阳高度; (地方时点),太阳高度达最大;正午以后, … 太阳高度;日落时,太阳高度为。 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极夜除外)。 2.正午太阳高度角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值出现在,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2)纬度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自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 〖学习重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及应用 〖考点探究〗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一)纬度变化规律 归纳: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 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如下图: 北半球春秋分日,太阳直射______, 此处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 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由__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_____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______,此 处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 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由__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_____

【例1】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该日() A 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 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二)季节变化规律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_________日太阳高度最大,________日最小 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_________日太阳高度最大,________日最小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每年有直射 总结:离直射点最近,正午太阳高度就最大;直射点向该地接近,该地太阳高度就增大。 【例2】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2题。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 全球昼夜平分 B. 北半球为夏季 C. 太阳直射20°S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一)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二)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例3】2012年6月8日,科学家在某地观测一物体的日光成影状况,根据其影长的变化绘成示意图(图14)。据图判断,该地位于 A.北极圈内 B.南极圈内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极昼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小议极昼区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 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线的倾角,某地太阳高度决定于该地太阳的视运动,地球运动过程中,除二分日外,太阳直射北(或南)半球,北(或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极昼区太阳整日不落,12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即为正午太阳高度,0时或24时太阳高度角最小,即为子夜太阳高度。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极昼区内最大和最小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现以北半球出现极昼的某地为例来分析其计算方法(南半球的情况与此相同)。 一、正午太阳高度(H)的计算 在北半球极昼区的正午太阳高度为当地地方时12时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线的倾角,此时太阳位于正南天空。其计算方法与非极昼区一致: 公式一:正午太阳高度H=90-两地间的纬度差 即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的用法:当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时用“-”,不同半球则用“+” ) 二、最小太阳高度(h)的计算 在北半球极昼区的最小太阳高度为当地地方时0时或24时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线的倾角,即子夜时太阳高度,此时太阳位于正北天空(极点除外)。可分极点、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和两者之间的地区三种情况。 1、 极点 在地球自转运动中,北极点不动,故太阳始终在正南天空且太阳高度 只有年变化而无日变化,即一日内最小太阳高 度和最大太阳高度一样。假设当日太阳直射点 的地理纬度为x,则用公式一可得出: h=H=90-(90-x)=x 推论一:如某地在一日内太阳高度保持不变, 则该地一定位于极点,且太阳高度的大小与当 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数值相等。 2、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 如图1:N 为北极,O 为地心,M (纬度为x )为太阳直射点,则A 点为晨昏线与某纬线圈的切点,其所在的纬线就是当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根据几何知识可知∠MOC +∠AOB=90,即A 点的地理纬度为北纬(90°-x )。读图O A l 1 l 2 M C B N 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