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课时教学目标的规范化问题

谈小学语文课时教学目标的规范化问题
谈小学语文课时教学目标的规范化问题

准确表述精心设计

——谈小学语文课时教学目标的规范化问题

【内容摘要】在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小学语文课时教学目标制定不够规范,具体表现在表述形式不一,随心所欲;表述内容语文本体缺失,过于抽象概括。基于此,从语文课时教学的实际出发,本文提出了规范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五个方面的策略:凸显目标的学科性,体现目标的层次性,突出目标与教学的一致性,把握目标的发展性,增强目标的操作性。

【关键词】课时目标规范化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彰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然而,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地解决,为此,我们围绕?语文教学有效性?这一主题,作了一次专题调研。我们在调研中查阅教师的备课笔记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己不会独立设计教学目标,而只会盲目照搬、照抄《教参》、《教案集》上的教学目标。即使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大都形式五花八门,内容随意。走进课堂,则发现一些教学目标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归目标,教学活动归活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两张皮的现象非常突出。课时教学目标随课堂变化及时调整与动态生成的,更是少之又少。由此,我们深深感到,有关教学目标的一些相关问题已到了非重视、非研究、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大家都知道课时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然而,我们的不少教师对课时教学目标则是?嘴上重视、心里忽视?,?写在前头、臵于脑后?。所以,我想就当前小学语文在课时教学目标表述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策略两个方面,谈些个人粗浅的见解,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一、课时教学目标表述上存在的问题

当前,不少教师所制定的课时教学目标,比较普遍的问题主要是:表述形式杂乱,盲目套用,随意性大,缺少规范;表述内容宽泛,语文本体特性不足,抽象概括有余,缺少准确性。如同一篇课文同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以人教版第七册《观潮》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为例,大致就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所表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抓重点词句进行品味,认真阅读文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过程和方法:以读为本,突出读的训练,让学生读中悟意,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与多媒体?钱江潮?影像资料的观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二种形式所表述的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潮汐?的成因及其相关知识。

2、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增强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第三种形式所表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小组合作,制作音乐风光解说片,凭借问题情境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从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发展性目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信息检索、处理、重组、应用的能力。

除了以上所列的几种表述形式以外,有的教师还将课时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类依次分列。另外,?教学目标?的称呼也比较繁杂,有的称为?学习目标?,有的称为?教学目标?,有的称为?教学要求?,有的称为?预设目标?等等。更有甚者,有个别喜欢标新立异的教师,则将?教学目标?更名为?设计理念?,用一个语段的形式表述;也有部分教师的教案,教学目标的内容只字不写,开门见山就开始阐述?教学过程?,理由是他们的教学目标已渗透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写不写无所谓,只是形式而已,是教学目标的隐性呈现。有的甚至说,只要心中有目标即可。

(一)表述形式的失范

目前,老师们虽然已普遍知道《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目标?,课堂教学要体现三维目标,至于三维目标与具体课时教学目标的关系,课时教学目标中究竟何者为中心目标,怎样把握,心中没底。有的认为三个维度的目标在每个课时中都是缺一不可的,于是只好把三者整齐地排列在那里,就如上文所列的第一种教学目标的表述形式,表面上看,似乎很有新课程的味道,而实际上却是对课标的误读与误解;有的老师因为不知道新课程的语文课时教学目标该怎么制定,怎样呈现,于是便模仿名师、特级教师的?优秀教案?或?示范教案?中有关?课时教学目标?的表述形式,名师们用?教学理念?来阐述,他们也就东施效颦地学着这么写;有的教师则觉得还是按《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各科教学指导纲要》中关于课程的三类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情感目标?来设计与表述,思路比较清晰,比较方便、实用,于是便沿用老一套的形式来编写。凡此种种,我们发现目前语文老师对课时目标的表述形式可谓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到底哪一种是规范的,是新课程提倡和要求的,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只好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表述。而其后果,却削弱和影响了课时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教学目标成了一种摆设,使教学随意性增大,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课时教学目标有其特殊性,不像课程总目标、学科目标、学段目标、学年目标等,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新课程目标中提出的三个维度,我们知道?语文课程目标?是自下而上,不断集中又不断概括化的;?语文课时目标?是由上而下,分层次不断分解又不断具体化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能简单地将?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的划分领域套用在?课时教学目标?上。实际上有些课时教学是纯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很难融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再说,新课程的三个维度目标,本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尤其在课时教学目标中很难截然分离,因此,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在目标的三个维度上要有侧重点,不能也不应该面面俱到,而应该从课时教学内容及其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其表述形式当然可以不拘一格,一般来说不如用?1、2、3……?或?a、b、c……?的形式编写教学目标更为恰当。

上述第二种表述形式,也值得探究。教学目标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提出的教学活动要求,是教师预期达到的学生学习结果的标准。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

双边活动,尽管教学活动行为主体是学生,教是为了学,作为教师,并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学习目标?还不如?教学目标?来得确切。

至于第三种教学目标的表述形式,将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分开表述,先有基础,后有发展,目标分类清晰。教师在设计目标时,应该明确哪些是基础的,哪些是着眼于学生发展的。然而,基础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在基础之上的发展,两者具有必然联系,目标内容在具体的表述上有时很难将它分列开来。总之,教师在课时教学目标的表述形式上,模式化地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当作三种目标,缺一不可地来设计与表述,或者单顾学生的学而撇开教师的教是不够科学的,将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一概地分离表述也是值得探讨的。

(二)表述内容的失当

课时教学目标的表述内容,存在的问题则更为普遍。如上文《观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的内容涵盖了多个课时,不是一个课时所能完成的目标,即以整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取代了课时教学目标。同时,设计的三种教学目标都存在着严重的知识目标的缺失与语文本体的失落。我们发现上文第一种目标设计,教学目标中的三个目标彼此纠缠。?知识和能力?目标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应该含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认真阅读文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则含有第二维?方法?与第三维?态度?的内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的?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与多媒体‘钱江潮’的影像资料的观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亦包括?过程和方法?的内容。?三维目标?混为一体,相互纠缠。分析出现这种教学目标表述内容纠缠不清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采用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分开陈述的形式来设计与表述的缘故。正因为许多教师没有吃透课标,没有真正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没有理清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以致把三维目标机械割裂,导致了表述内容的含混不清。

再看第二种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几条目标,所述内容更多地指向科学课,出现泛语文现象。如第一条目标中?引导学生认识潮汐的成因及其相关知识?,这似乎是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如能从文章结构、语言表达上去认识?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不同的景象,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以及作者的表达方法等方面

去设计教学目标才是确切的。尽管新课程提倡教学要突破学科的局限性,但是,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独特职能,目标切入的角度也不一样,语文课除了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讲了什么,还要让学生懂得课文是怎么说的,如何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等,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有语文特色。

最后看第三种教学目标的设计,它的亮点在于关注到了学生的长期发展,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在本课时教学中,应让学生达到哪种程度并未作出具体设计,作为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发展性目标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学目标中的表述内容比较宽泛、概括。教师的教案中类似这样的目标诸如?乐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较为普遍。显然,这种对各门学科、各类课文、各个课时都适用的高度概念化的教学目标,既体现不出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也培养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更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课时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目标制定的准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和价值。反思当前教师在课时教学目标表述内容中存在的失当现象,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语文课程标准》本身的不完善;②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出现偏差;③各种教学流派的影响。我认为以上诸原因导致了一线教师对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理论认识上的模糊与实践上的盲从。

?语文课时教学目标究竟该如何设定??广大基层的语文教师感到茫然,学校的领导也为依据什么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感到迷惑。?到了该有规范的时候了?,这是一线教师真实的需要与发自内心的呼唤。的确,规范小学语文课时教学目标已成当务之急。

二、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规范化策略

(一)凸显课时目标的学科性

语文课时目标的确立,应充分反映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学习的内容及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学科是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作为小学语文学科,首先要体现工具性。浙师大王尚文教授在《语文是什么》这一报告中呼吁语文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这条缰绳。他提出构成语文的核心要素是语言文字,凭借字、词、句、段、篇,培养听、说、读、写、书(书写)的能力,是小

学语文教学的天职。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文中指出: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毫无疑问,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了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有属性,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标志性、根本性目标。

确立课时教学目标,我们的着力点应该从语文学习的知识、能力和方法上进行概括。吃透课标,深钻教材,结合单元提示,课后练习以及语文园地,并联系单元和整册教材进行整体思考,既考虑通过课时教学目标的落实,实现教学目标在三个维度上的达成,又着重考虑在语文的学习训练上使每一课时的教与学活动,让学生能得到些什么。当然,鉴于语文学科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在目标的文字表述上应该更加准确,更合乎语言规范,切勿模棱两可。目标的表述不仅要反映出?语文?的特点,而且力求反映出?小学?的特点。如《观潮》课时教学目标的第二种设计中的第一条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这一目标的表述语言不够准确。?怎样才算是‘整体感知’而非‘部分感知’???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不就意味着?整体感知??这里的用词显得累赘。我觉得应该表述为?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更贴切,明了,既体现出语文学习的特点,也适合第二学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二)体现课时目标的层次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学科教学的总目标与各层次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相对的特殊性,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充分体现这种层次性。通过语文各课时教学目标的实现与积累,最终达成语文学科教学的总目标。作为最低层次的基础性的课时教学目标,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学习内容的层次性。在学习内容上,不同学科是有其内在的特殊性的。有道是?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作为?文选型?的语文教材,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版本中安排在不同的年级,它就承载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同一知识点的教学或相应能力的培养,在不同年级的课堂教学中,目标要求也是不同的;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课时教学中也有循序渐进的关系,体现着层次性。以人教版三(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为例,这篇课文可分两课时完成。两个课

时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有着鲜明的课时特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如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①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裸露、各式各样?等词语。②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③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②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③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二是学生的层次性。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是有差异的,课时目标应体现这种差异,教师需要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课时教学目标,做到共同性目标和个性化目标的有机结合。共同性目标是为所有学生预设的,是基本的教学标准,要求全体学生都要达到,个性化目标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而预设的。如《观潮》一课,让学生积累描写景色的词语是共同性的目标,而让学生学习按时间先后顺序描写不同景色的特点,仿写片断?雷雨?,则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预设的个性化的目标。

(三)突出目标与教学的一致性

当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以后,课堂教学就应该环环紧扣教学目标进行落实。由于一些教师独立设计课时教学目标的能力较弱,加上语文学科范围广泛,知识系统也较散,尤其是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是以文化主题来构建单元的,又加上部分教师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致使出现教学目标与具体教学活动互不相干的现象。反思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两张皮?现象,既有目标定位的盲目性问题,也有教学活动过程的随意性的问题。因此,制定课时教学目标,首先要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仔细斟酌目标的数量与难易度,防止目标脱离了学生实际;其次要研究学习内容。依据课标要求,确定既适应学生学习又能与课时教学内容?合拍?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处理教材,整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不可仅有预设的目标而无具体落实教学目标的相应活动内容。最后,要研究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方式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一定的课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无疑需要采用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手段的正确选择与有效运用。如语文学科的动作技能领域目标,主要表现为书写能力,接受和辨别朗读时声音高低强弱的能力,

有感情地读、说能力,能抑扬顿挫有节奏地读出语气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时,就要安排示范、模仿、比较等双边活动。当然,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要求。?随着课堂情景的变化,课时教学目标也要随时做必要的调整,那么教学活动内容也要做相应的变换处臵,促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始终保持课堂教学活动与课时目标的一致性。

(四)把握课时目标的发展性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弘扬学生个性,促进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促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为之,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对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已有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特长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实施目标的过程与采用的方法具有激励性,能有促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更为广阔的空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语文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所谓适合学生的教学,就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提出新的可以预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教学,如果不针对学生基础,教学目标不是太高就是太低,那么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一定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动作技能与情感态度为基础,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内、外因素的结合去设计教学目标,既不拔高要求,也不降低要求,做到既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又能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不断发展新能力,不断丰富情感,不断完善人格,端正态度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定了具有发展性的课时教学目标,再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那么,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最终会实现。

(五)增强课时目标的操作性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衡量教师教学效益的尺度,是判断学生学力水平的标准,是教学活动所要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实现目标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目标内容应是可操作的,在目标的达成与否,达成到何种程

度上又是可检测的,这样的课时目标才是有意义的。首先,目标表述应该是具体明确的,目标指向清晰、主次分明、联系紧密。如用词过于抽象概括或中心目标不突出或目标条目过多等等,是不利于操作的。如上文《观潮》设计的第二种教学目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中?理解?可能是指: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词语的意思;②能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③能正确地使用这些词语来造句。根据四年级的年段教学要求,如改为?联系上下文,懂得‘风号浪吼’、‘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的意思则更为明确、具体。其次,目标表述的内容是集中精细的,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识记什么一目了然,甚至有必要直截了当点明什么字、什么词、什么句,怎样的人、事、物等。如?引导学生认识潮汐的成因及其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等目标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而教师怎样?引导?,怎样?培养?,用什么手段,那是不具体的,无可操作的。教学目标的表述越清晰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也越容易把握,教学目标的达成率也就越高。

在课时目标的制定与表述方面,台湾、香港的语文课时教学目标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如一位台湾教师设计的《树真好》一课的教学目标是:①能运用简单的比喻与拟人手法描述对树的观察;②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模仿进行短篇儿童诗的叙写;③能让孩子认识以树为中心的自然界互动关系。《观潮》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可作如下表述:

①通过自学学会本课?罩、屹、鼎、沸、贯、崩、恢?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盐、笼、罩、蒙、薄、雾、昂、贯?8个上下结构的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风号浪吼?、?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的意思。

②通过质疑、探究,理解?潮来前?的景色特点,积累描写潮水的句子。学有余力的学生仿写片段?雷雨前?。

③通过师生对读,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钱江潮?潮来前?的壮观与神奇。

这样设计、表述课时教学目标,既整合了三维目标,凸显了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又便于课堂的操作与检测。

当然,?规范是相对的?,课时教学目标也一样,我们只求相对规范,不求绝对规范,任何绝对的规范最终都会导致机械与僵死。这里提出的相对规范,是针

对太不规范而言。本文所说的?规范?,只是指课时教学目标在文字表述上要准确,在目标的内容设计上要精心而已。为之,需要广大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课时教学目标制定的反思,不断摸索,不断改进,逐步完善。希望搞理论研究的专家能和我们一线的老师一起,共同研究课时教学目标的规范化问题,以便及早达成共识,形成尽可能科学、合理,符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的,相对规范的课时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有功能。

比较小学语文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

比较小学语文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 词语结合上下文和生 活实际了解词语 的意思,借助读 物中的图画阅 读。 能联系上下文理 解词语的意思, 借助字典、词典和 生活积累,理解生 词的意义。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 的意义,能联系上下 文和自己的积累,推 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 意思,辨别词语的感 情色彩,体会其表达 效果。 朗读学习用普通话正 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用普通话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默读学习默读。学会默读。(做到 不出声,不指读) 快速默读。(每分钟不 少于300字,把握文 章要义) 标点符号体会句号、问号、 感叹号所表达的 不同语气。 体会句号与逗号 的不同用法,了解 冒号、引号的一般 用法。 体会顿号与逗号、分 号与句号的不同用 法。 积累积累自己喜欢的 成语和格言警 句。 积累课文中的优 美词语、精彩句 段,以及在课外阅

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诵读诵读儿歌、童谣 和浅近的故事, 展开想象,获得 初步的情感体 验,感受语言的 优美。背诵优秀 诗文50篇(段)。 诵读优秀诗文,注 意在诵读过程中 体验情感,展开想 象,领悟内容。背 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 通过诗文的声调、节 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 和情感。背诵优秀诗 文60篇(段)。 课内阅读向往美好的情 景,关心自然和 生命,对感兴趣 的人物和事件有 自己的感受和想 法,并乐于与人 交流。 能初步把握文章 主要内容,体会文 章表达的思想感 情。能对课文中不 理解的地方提出 疑问。能复述叙事 性作品的大意,初 步感受作品中生 动的形象和优美 的语言,关心作品 中人物的命运和 喜怒哀乐,与他人 交流自己的阅读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 序,体会作者的思想 感情,初步领悟文章 基本的表达方法。在 交流和讨论中,敢于 提出自己的看法,作 出自己的判断。阅读 叙事性作品,了解事 件梗概,能简单描述 自己印象最深的场 景、人物、细节,说 出自己的喜欢、憎恶、 崇敬、向往、同情等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列表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列表表一: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

小学中年级语文复习提纲

一、汉语拼音 要点:1、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符号和整体认读音节。 2、能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学习普通话。 3、会按拼音背诵字母表,会默写小写字母,认识大写字母。 4、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5、会读轻声、儿化韵。 复习载体:一~三年级教材生字表,各课文后练习及各单元练习 题例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发酵. xiàn 棘.手jí强.壮 qiáng B、呜咽. yàn 蓓.蕾bèi 从.容cōng C、拘泥.nì机械.xiè提.防dí D、关卡.qiǎ歼.灭qiān 冗.长rǒng 题例2、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的一组是() A、花草鱼虫 B、风霜雨雪 C、刀光剑影 D、云露山水 题例3、按照括号里说的条件,下列句子朗读的重音表注有误的一项是() A、今天是六一儿童节 ...是中国的国花(不.....。(不是别的节日) B、牡丹花 是别的花) C、明年 ...。(不是..暑假我要去旅游(不是今年) D、那时王明的数学书王明的) 题例4、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花儿 .. ..(miáor)树叶儿..(huāér)眼珠儿 ...(yǎn zhu ér)B、麦苗儿 (yèr) C、舌尖儿 .. ..(dòngr)山歌儿..(jiānr)小豆儿 ..(dòur) D、门洞儿 (gēr) 二、识字与写字 二会字:生字表生字(/后)1350个要求:会读,会认。 四会字:生字表生字(/前)1530个生字及词语表的词语。 要求:1、会认会写,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理解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地运用,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2、知道汉字的基本知识,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画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会查字典 3、会观察、比较、分析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和多义字。会改正常见的错别字。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资料讲解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修改版) 教育学余云坚 1011408013 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指的是确定通过语文学习之后学习者将能达到的行为状态,并将这种行为状态通过用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语言表述出来。语文教学目标设计是语文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在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都起到及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愿望,是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以及应具备的个性品质的具体陈述。教学目标不仅是对教学设计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而且能为教学测量和评估提供标准。 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依据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主要是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与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最大的发展和贡献就是系统地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也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个目标中,知识与能力属于显性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属于隐性目标。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采用九年一贯的整体设计方式,把九年义务教育分成四个阶段,按照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每个阶段又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同时五个板块的内容与各个阶段的目标设计彼此衔接,协调一致,以利于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基于人的终身需要以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总目标共有以下10条: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分解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次课标还要求小学阶段背诵背诵优秀诗文总计160篇(段)。并在后面附上了小学阶段必背的古诗70首。我们制定这一方案就是要使学生的阅读、背诵量达到这一要求的底线。 另外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4、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使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5、能熟练背诵新课标要求背诵的70首古诗。 三、活动构想: 1、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各班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制定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低年级的阅读量为5万字,分解到各 个学期每学期应达到1250字;中年级不少于40万字,分解到每个学期应达到10万字,也就是相当于两本语文书的字数。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 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各班级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个读书计划,班主任要认 真督促检查,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各班级要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不能一两个月都不变一次)、墙壁等,营造书香氛围。 (2)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一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 (3)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读书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小学生阅读报》等报刊杂志上都有介绍。)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 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一般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在诸多要素中,我认为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具有导教、导学、导检测的功能。如果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好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有一个好的课堂教学的开端。有好的目标,教师教什么才心中有数,怎样教才心中有路。可见,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语文教师每篇课文都要设计一个教案。我常看一些语文教师的教案设计,还有网络上的教案设计,甚至有些杂志上发表的教学目标设置,发现其中出现的问题不少。这说明一些设计者对教学目标功能的认识还是存在着模糊的现象的。 下面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少年闰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3、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具体地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虽然是设计了教学目标,但体现不出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这个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中,强调的是怎样做和做什么的标准,对学生达到怎样的要求和标准基本上没提。这恐怕还不算得上是语文教学目标。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是抽象的,让人很难知道教师做什么,学生会什么。这种不符合具体行为的“做什么”的教学,那肯定是低效率的教学。 对以上教学目标的设置,出现这种模糊的现象,说明我们有一些语文教学设计者对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的。 从两者描述的着眼点看,教学目的着眼于教师的讲授愿望,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只是教者对教学活动的一种需求;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的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目标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目标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目标 1.以识字教学为重点。要求认的字必须能正确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必须写对写好会用。教师可以通过把能认识的字(或会写的字)组成词语来认(写),所以,小学阶段要求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2500个会写,这就能组成7500个词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强调整体识记,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巩固。在写字教学中,主笔画和字的结构要指导到位。每节课都要花几分钟写字。教师要通过学新温故,要通过比较辨析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等。要建立学生自主识字的激励机制,激励学生在生活中、阅读中识字,每周用一节课交流识字成果。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2.朗读的指导和训练。低年级应该要求所有学生正确的读,而不是有感情的读。读正确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初步语感。怎样读正确?要做到以下三点:每个字都能读准,特别是多音字、轻声、变调、儿化;不多字少字,不颠倒重复,读准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和句 一、二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完整版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 文教学目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河底小学刘建忠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在吃透《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切实把握课文的特点;其次要关注学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他们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增强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具体明确。教学目标的表达越清晰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也就越容易把握,目标的达成率也就越高。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凭着经验和感觉上课,基本把教学目标闲置。上课和写教案时使用的都是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没有多大关联。制定教学目标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分别表述。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展开。认为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和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学目标”。 一、认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导教、导学、导检测的作用。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夹杂着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我们把这些不切实际的目标称为虚目标、泛目标和去目标。 [例1]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就是虚目标。 [例2] 《少年闰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3.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具体地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这就是泛目标。 [例3] 《忆江南》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背诵这首诗;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诗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及各年段教学任务

浅谈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及各年段教学任务 刘丽平 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认为要想上好小学语文课,首先教师要十分明确新课程标准对自己所教学段的目标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我把各年段的主要教学任务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四项内容,下面我就各年段对以上四项任务的不同要求做详细阐述。 一、低年段 1、识字与写字: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2、阅读: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写作: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4、综合性学习: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中年段 1、识字与写字: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4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5万字。 3、写作: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课内习作每学年15次左右。 4、综合性学习:要求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高年段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刘建忠河底小学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在吃透《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切实把握课文的特点;其次要关注学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他们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增强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具体明确。教学目标的表达越清晰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也就越容易把握,目标的达成率也就越高。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凭着经验和感觉上课,基本把教学目标闲置。上课和写教案时使用的都是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没有多大关联。制定教学目标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分别表述。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展开。认为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和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学目标”。 一、认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导教、导学、导检测的作用。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夹杂着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我们把这些不切实际的目标称为虚目标、泛目标和去目标。 [例1]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就是虚目标。 [例2] 《少年闰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3.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具体地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这就是泛目标。 [例3] 《忆江南》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背诵这首诗;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诗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2. 3.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这就是去目标 我们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时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怎样做,做什么,学生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怎么做。所持的理念不同,所制定的目标也不同,如: 《绝句》(杜甫) 目标A: 1.读、讲、背、默、全诗。 2.培养爱自然、爱美和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目标B: 熟读理解全诗,用音乐、舞蹈、绘画、书法、课本剧等手段反映独特的感悟。目标C: 1.运用形声字的知识学会生字“鹂、鹭”,读准多音字“泊”。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了解诗意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运用熟悉的方法,通过自主、交流等方式,熟读杜甫另一首《绝句》,提高诵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段主要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段主要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它应该非常清晰明确并深深地落实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对自己所授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下面我就来谈谈我们小学语文各年段教学目标。 1、各年段教学目标 低年级 (1)识字、学词、写字。我们都知道低年级教学重点就是识字、学词、写字,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写字,尤其忽略了写字的时间,在这里明确提出要在时间上训练上给予保证,每节课书写时间不少于8分钟,这个是非常科学的做法。但是我们也常常发现有些教师由于时间关系,常常在课堂上讲的很匆忙,几乎没有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写字,而是布置到家庭作业中,让学生在课后写,其实我们发现这样做收效甚微,那么课上少讲,课后弥补的办法很不可取,因此说课堂上写字的时间一定要给予保证。 (2)进行初步的朗读训练,重点放在读正确上,不要求读出感情。那么什么是读正确呢?有些老师可能会说:读正确就是把每个字读对字音就行了,其实这样理解是很片面的。具体来说读正确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读准每个字(包括生字)的字音,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前后鼻音的读音,在以前我们前后鼻音不分,基本上读不了前鼻音,但是现在教师年轻化了,应该能解决这个难题了。第二个要求是读对轻声、儿化、变调。轻声在低年级我认为基本能落实到位;但我觉得儿化音不够重视,有些学生到了中年级甚至高年级都读不好儿化音,常常把“小鱼儿”读成了“小”“鱼”“儿”,在这里呢提醒教师注意这个问题;变调呢是小学语文语音中的一个难点,变调主要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不变调”“七八变调”和形容词变调。“一不变调”我们基本能处理,“七八变调”现在也基本不强调了,那么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是上声的变调和形容词的变调,上声变调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是两个上声相连,例如“领导”“买米”“好酒”等这样的词语,可是经常听到孩子们是这样读的“214+214”,这样我们听起来很别扭,可是有些人就会说了:每个字我们都读对了呀,其实呢,这是没有注意到变调,当两个上声相连时。第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也就是说两个三声的字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词语的时候,要把第一个字的读音变成二声,那么就应该读成“领导”“买米”“好酒”。另外一个是ABB式和AABB式的形容词的变调,这个涉及的内容太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在这就不能详细解说了,如果哪位老师有问题可以下来我们再探讨。第三个方面是要做到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不颠倒字序。这个要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的一个要求,所以要求教师多范读,多领读,多让学生读,逐渐训练。四是读出长句子里词语之间的停顿,这点是朗读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教师特别注意。以上四点就是对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转变与目标设计建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转变与目标设计建 议 《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阅读”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阅读教学的总目标。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在理念上有较大的变化,确立现代阅读教学目标,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转变。 一、现代阅读教学目标的形成 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也应该如此。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双向、互动和对话与交流,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读者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是积极活动的主体。 现代对话理论与阅读理念已被许多国家的教育家认同,并吸收到政府制定的母语教育有关文件中。例如,英国的英

语课程大纲关于阅读的表述是:“应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应指导学生具体深入地思考读物的质量和深度,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像力对作品的情节、人物、思想、词汇和结构作出反应。”加拿大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应该着重强调活动并非仅仅为了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编排周祥的阅读课程,旨在为了愉悦、为了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因此,在设定《语文课程标准》目标的时候,也充分顾及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端正阅读教学思想,转变阅读教学观念,是当前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担负着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阅读教学应为学生智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为学生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为学习其他学科打好基础,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好基础,为培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二、三维目标在阅读教学中的实现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目标必须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应秉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主要是学科的计划,或只是学科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计划以供大家学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本册共有30篇课文,按主题合成七个单元,每个单元

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根据对课改精神的学习和对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我们初步拟定了本学期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

小学语文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策略

小学语文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策略 芳草地国际学校国际部焦云鹏教学设计过程是由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要素组成,其中,目标占据着核心地位。因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是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评价和修改教学方案的依据,也表明了学生通过教学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因此反思目标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非常必要。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是如何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又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彻底改变思想,准确确定教学目标。那么,课堂教学究竟该如何准确确定、落实教学目标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结合教学实践作简单的分析。 崔峦老师曾经指出:“备课时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既要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又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策略,而后用简明的、条分缕析的、策略与目标相联系的语言加以描述。” 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导学——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等,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导教——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三是导测量——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目标设计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如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只关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而忽略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要求,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规划和培养。 第一,关注文本特点。 文本有什么特点?这是备课首先要思考的。备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细读文本,因为只有把文本研究深透了,我们才会深刻把握文本的规律,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专题讲座

小学语文关于阅读教学专题讲座 这节课我们来探讨阅读教学。我们给整个专题起了一个名字──“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大家知道,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阅读才能学会阅读,否则我们的教学是起不到实际的效果的,所以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是我们的一个主线。也希望各位老师,通过学习,自己能够感受到怎样在自己的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 在开始这个专题以前,我做了一个问题调查,一共是10个问题,分为两组。我们先来看第一组问题,共有四个题目:一、你认为当前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二、你认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三、你对自己阅读教学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四、你想了解阅读教学哪些方面的知识或信息?这四道问题,是对于阅读教学的认识;第二组问题,有这样六个题目:一、应该如何定位不同体裁课文的阅读目标?二、你是怎样看待多元解读的?三、能举出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案例吗?四、你认为小学生应该具备哪些阅读能力?五、你能举出小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阅读教学的案例吗?六、阅读兴趣是如何培养起来的?通过对这两组的问题的反馈,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师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本质上的思考。 有的老师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阅读量太少,学生的语言积累太少。积累的太少的原因是把课文看作文学分析的例子,因而内容分析语言分析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课外运用大量的书面习题剥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学生读书少,背诵少。背诵是语言积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第二、我们把阅读教学繁琐化了,教师觉得越来越难教,而学生却胸无点墨。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弄清阅读的本质,也没有弄清阅读教学的规律。这两位回复的都是关于教学问题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也通过教研调查了一些老师,很多老师对我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回避,括号里写着略。以此我们可以看出很多老师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包括学生个性体验的这种案例,自己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解决。 再接着来问,阅读的本质是什么?阅读教学的规律是什么?立足汉语的阅读本质是什么?立足于汉语阅读教学的规律是什么?当我把这个问题再贴到网上论坛的时候,后面就没有老师再回复了,可能很多老师对这样的问题都没有进行过思考,我们汉语教学的阅读的本质和规律究竟是什么,我想我们有必要去进行深入地探讨。 下面来看一下,“阅”字在《六书》里面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后来转成了篆书,就是大家看到的前三种。最后的这个,是《说文解字》当中对于“阅”字规范性的写法。我们可以观察前三个字,他们都是上下结构,上下两部分是不同的。前一个字的下一部分是一个“新”字,最后一个字的下一部分是一个“口”字,大家可以看到的是“阅”字一开始的基本组成。后来,“阅”字变成了门里面一个对字,就衍变成了一个形声字,像在门里清点东西,它的本意是查点计算。其实我们可以感觉到“阅”字最初本身的意义在于内心要有感觉,要有一个基本的衡量,后来引申成看和阅读的意思。 再来看“读”字,“读”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它在《六书》里面也有三种形式,前面三种大家都可以看到“读”字不可缺少的就是都带“言”字旁,最后面的是《说文解字》当中对于“读”字的规范的小篆写法。“读”是形声字,它的本意就是读书和分析,理解书的意义,引申出来有看和出声阅读的意思。 我之所以要把“阅”字和“读”字本原性的字出示给大家看,就是想提醒大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伊始,学习目标具有十分强烈的激励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给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出了价值期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成为了教学进程的“航标灯”,始终引领着师生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学习目标又成为了师生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标准之一,目标的“达成度”成为了课堂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航标灯”,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宰。 一、关于目标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教学目标可以是一般的,也可以是特殊的。一般的教学目标显得笼统而抽象,而特殊的目标则是明确而具体的。对于学习活动的促进而言,特殊目标比一般目标更为有效。有研究指出,确立了特殊目标的学生比那些只有一般目标的学生能获得更高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时,既要注意确定一般的学习目标,更要注意确立特殊的学习目标。 问题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没有把一般性目标和特殊性目标严格区分开来,使教学失去了明确的指向意义。语文学科综合性强,同一篇名作,可在小学教,也可以在中学教,还可作大学教材,区别在教学目标不一样,目的要求有高低之分、繁简之别。也正由于综合性强,从思想内容到篇章结构,从写作方法到语言表达,可教给学生学习的很多,因而要特别重视目标的特殊性。下面是一位老师制定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涵的道理。 ②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通过比较句子进而理解文章中重点句的含义。 ③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家园,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一般目标的实现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需要通过特殊目标的实现而得以落实。所以,在经过教育影响使学生基本树立一般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应精心策划学生学习的特殊目标。上述的三个目标中,第一、二项都是学生在小学阅读活动中应该达成的一般目标,几乎涵盖了学生所有的阅读阶段,不具备特殊性。特殊目标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的,结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可以是: ①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积累词语,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感情朗读中体会小村庄的巨变。

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发表时间:2019-11-27T09:42:40.70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1期作者:王锡均 [导读] 语文是语言文字或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知识包罗万象,语文学习,语文能力的提升是任何人学习其它学科和科学的基础。 王锡均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龙王镇中心小学校四川广元 628411 【摘要】语文是语言文字或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知识包罗万象,语文学习,语文能力的提升是任何人学习其它学科和科学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162-01 语文教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本国语言与文字,能够理解本国语言文字的所代表的含义与感受其魅力。语文学习过程中,字、词、句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基础,好比修建高楼大厦的建筑材料;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是在基本的字、词、句的学习基础上的提升,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又才是写话、作文与写作,甚至创作活动的开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才能薄发。而且无论是学习哪一门课程,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学习发展的基础。 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逻辑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只有多读,才能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可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形成阶段,阅读能力的开发促进作用十分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为有效的开发,视野得到更好的拓展。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三十五年。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知,尤其是阅读教学的认知,更加深刻深入。特别是面临语文改革,高考语文改革,更深深感受到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巨大压力。试想,一份高考语文试卷,阅读材料内容要达到一万多字,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懂读透,全面理解,才能回答材料后面的阅读思考题,这难度有多大?因此,狠抓阅读教学,提升阅读能力,刻不容缓,而且,必须从小学抓起,从现在抓起! 下面,根据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我所认知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我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达到如下的目标,即十八字方针:读得好;记得住;拿得出;想得开;懂得起;能得法[1]。 “读得好”:就是要能读会读,这就要求有读的基础,技巧方法。首先是朗读,就是对阅读材料有声或大声地读出来。它能让学生口、耳、心,甚至手,几种器官并用,有助于记忆,有助于理解,有助于集中学生阅读时的注意力。基本要求是在朗读时,要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要达到这一点,从一年级起,就要逐步教给及培养学生朗读技巧与方法,要让学生渐渐掌握朗读时的语速,语气,语调的变换;要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抓住句段内容,依据表达的需要,在朗读时体现出语速、语气、语调的高低快慢,抑扬顿挫的变化;在朗读时还要要把握句段中重音、停顿等技巧。当然,要达到这些目标要求,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面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必须要长期训练积累,逐步提升。其次,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阅读速度,要进行默读训练。众所周知,默读,与朗读相反,读书时,要静静地无声地读,用眼看,用心记。其中,要学会边读边思考,带着问题去读。它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问题的思考,还能相应提高阅读速度。第三,浏览、速读能力的训练。要提高加大阅读量,要广泛地吸取知识,增加见识,只有快速阅读,浏览材料。它既可以大量吸取材料信息,更可以快速选择自己急需阅读材料。这主要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需要及学生课外阅读时的需要 “记得住”:就是能把阅读材料中获得的的各方面的信息,清晰的记在心中,存储在脑海里。既加大各方面知识信息的储存,也备以后阅读写作时使用,或在生活中随时运用。即或是针对考试时,也才能快速反应问题需要的材料信息。要达到胸有诗书,才能展露才华[2]。 “拿得出”:单一的说,就是学生能回答阅读材料在阅读后提出的问题,能对材料中信息根据需要进行表述,理解,归纳,总结,要到点到位。但是,这些积累的知识,储备的信息,是要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脱口成章,熟练运用,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准确使用。那些各种场合的主持人也好,还是人们称颂的才子佳人也好,都是达到了“胸有诗书”,才能展露才华。他们不但是记住了,更是拿出来了!如果只记得住,胸中有货,却不善于表达,在课堂上,在社交场合,是个什么状态?这正合符一句俗语:茶壶里煮汤圆,道不出来!反之,口才再好,脑海中没有材料、信息积累,也不可能口如悬河,振振有词吧?两者的关系,不言而明。 “想得开”:就是依据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发散思维,由此及彼,多向联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现象、问题,联系其他材料中的信息或过往的信息,进行思考探讨。既可以针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问题,也可以针对自己的见解、思考疑惑之处,还可以针对某些社会现象等。 “懂得起”:就是阅读完阅读材料后,能与阅读材料中的主人公,或另外的人物,或者是作者自身,由他们的经历、命运、遭遇,经典语录,或者是作品魅力、影响,产生心灵上的震撼与共鸣。再与上面多向联系的内容相连接,加深理解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主旨表达,感受作者内心世界,更好地认识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能得法”:就是在阅读理解阅读材料后,能从中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方法,作品的表达方法技巧等,从而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提高写作能力,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说,任何的阅读,都是为表达服务的!无论是口头语言的表达,还是习作创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信息资料的储存,表达都是空泛无力的!巧妇男子无米之炊。 这“十八字”方针,就是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认知。或许是一番谬论吧!但是,我相信,只要朝着这些目标去教学,最后达到这些目标,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巨大提升。 参考文献: [1]陶兰月.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实施策略[J]. 课外语文, 2017(22):149-149. [2]刘宏英. 目标:教学的指南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制订例谈[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8).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依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着力于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使他们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语感和思维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爱美情趣。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把工作落到实处,使学生活泼、主动、健康的成长。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五大部分,包括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这五大部分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我们的课余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 每组专题又包括一课识字、四至五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写字方面:

认识常用汉字200个,读准字音,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大体理解字意,这部分汉字不要书写,不做字形分析,整体进行记忆。会写其中的300个。学生学习后能读、能写、能用、能理解。并培养学生的正确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设想:①在识字教学中教给孩子一些记忆汉字的方法,如:利用熟字记忆汉字。②汉字书写方面,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在汉字书写之初就抓住基本笔画进行训练,同时进行适当指导,好为孩子打下良好基础。③注意做好巩固工作,利用不同方式进行复习,反复识记,增加识字的趣味性。 阅读方面: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借助图画了解课文内容,猜识生字、读通句子,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 教学设想:①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发挥老师的示范性。指导朗读时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要求不同,形式多样,能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②古诗教学,以读背为主。教学重点放在读、背、识字、写字上。不主动讲解古诗的意思。③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读后发表个人观点、看法,让孩子大胆去说,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训练学生说完整话,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教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及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怎样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预期,能够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评价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落实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师生通过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教学目标设计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的实现。但是,许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总是不知不觉地走入了误区,或唯“书“是从,或维度失衡,或层次不清,或表述不当……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目标的制定如果出现偏颇,教学的有效性就难以保证了。 一、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目标设计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阶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标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突出的地方在于它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不只是“知识、能力”的达成度。三个维度的要求具体地、有层次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可见,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一)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微观目标相结合 宏观目标是在教学目标体系中处于较上层次的目标,中观目标则介于二者之间。确立教学目标体系的起点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其由上到下的层级体系大致是: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阶段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某课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某课堂环节教学目标。在这个体系中,上层次决定下层次目标,下层次目标支撑上层次。 设计教学目标,必须对上述体系烂熟于心,做到宏观目标、中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相结合了。比如,有位低年级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林”字的这个环节中所设计的目标就比较恰当。课上,教师先请学生仔细观察“林”字在田字格里的布局,并让学生主动讲述观察所得。然后,教师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多会观察呀!的确,这两棵清秀漂亮的小树真友好,她们并排直立在一块儿,左边的小树谦让同伴,怕挤坏了同伴美丽的枝叶,主动把‘右手’也就是这一捺,缩到了腋下;右边的小树怕委屈了同伴,伸出‘左手’也就是这一撇去牵她左边的同伴。这样,她们俩既没拥挤在一块儿,又彼此不分离。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