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基础知识_8.心理学基础)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基础知识_8.心理学基础)

一基础知识心理学基础

第一章个性心理特征

1.人格定义**

定义: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它可以离开人的肉体,离开人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独立存在在人类的精神文化维度里

第二章:患者心理 1.患者心理**(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定义:a指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于医疗单位之间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b医患关系不仅影响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而且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

2.医患关系**①主动-被动模式:是一种单向作用的模式。现代临床医疗实践中仍有一部分处在这种模式。

如:麻醉、手术、急诊情境在治疗过程中都基本上不考虑患者的作用。此外催眠术治疗及时精神患者的许多治疗措施也属这一模式。

②指导-合作模式:这一模式中医生是主角,患者是配角。目前医疗实践中的医患关系大多数属于此模式。

③共同参与模式(或称相互作用模式〉:这一模式中医生和患者都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3.医患关系的形成**a态度要认真,开放式谈话b语言要有科学性,针对性c回答问题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避免伤害语言d 语言,表情,目光,身体接触

第三章残疾人的心理及残疾适应

1.心理特征的定义**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特征,同时也探讨人格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评估和培养。

1.残疾人心理特点**A不同的身体缺陷表现出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行为和人格偏离的患者,由于情绪不稳定,情绪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差,其认知特点就是现实性较差,容易离开现实去考虑问题,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表现出现明显的片面性。

B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C情感孤独**孤独感是残疾人普遍存在D自卑感** 自卑感是残疾人相当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E敏感**

2.影响残疾人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①残疾的类型与程度②残疾者的年龄③残疾的病程:康复过程漫长④个性

⑤个人文化修养⑥家庭和社会的支持⑦医务人员的言行

3.残疾人心理变化过程**①无知期:a指患者病或身体功能出现障碍,对真实病情不了解,没有认识病情的严重性,心理上没有长期应对病情和残障的准备b持续时间因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对本人医学知识了解c(持续时间一般从数天到数月不等)

②震惊期:a指患者听到或意识到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后,心理上出现的情感上的麻木或休克状态b(持续时间一般从数天到数月不等)

③否认期:a否认期指患者在经过震惊期打击之后,为避免出现更大的精神痛苦,心理上对已经发生的事实采取否认的态度b (几秒到数天不等)

④抑郁期:a完成意识到自己的病情的严重性和可能出现的结果后,心理防线彻底瓦解,对自己的疾病和今后的生活评价多是负面的,情绪持续处于抑郁状态。b(数月或更长时间)

⑤反对独立期:a指患者经过抑郁期后,情绪已趋于稳定,但行为上出现倒退,缺乏积极独立的谋生态度和行为。b(数月或更长时间)

⑥适应期:a指患者经过上述几个阶段后,心理上对自己的病情和愈后不再过分担心,恐惧、并主动面对自身的疾病和今后的生活,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心理上基本适应了因疾病给自己的造成的不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