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油阀座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油阀座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油阀座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课程设计

题目:设计“油阀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16H10孔的工艺装备

班级:机械05-6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08.07.01

一、设计题目

设计“油阀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16H10孔的工艺装备

二、设计要求

设计的要求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绘制零件图。1张

2. 绘制零件毛坯图。1张

3.编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套

4.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1张

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约5000——8000字)。1份

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

(1).目录

(2).摘要(中外文对照的,各占一页)

(3).零件工艺性分析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5).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6).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7).体会与展望

(8).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期刊、报告等,15条以上)

三、上交材料

1.零件图1张

2.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

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张

5.夹具装配图

6.设计说明书1份

四、进度安排

1.第l~2天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编制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总装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8.第20~21天,答辩

五、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生产实习的基础上,并且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和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

设计内容:设计“油阀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16H10孔的工艺装备,并绘制出支架零件图、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填写工艺卡片,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意义:通过该课程设计,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增强了专业技能,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训练,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Abstract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technology base curriculum design is in completes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in the foundat ion, after and study machine manufacture technology and majority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carries on a practical teaching link.Also is we in carries on before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o studies various curricula a thorough comprehensive review,

The design “the oil valve seat” components machine-finishing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the processing φ16H10 hole craft equipment, and draws up the support detail drawing, the semifinished materials chart, the jig assembly drawing, the filling in process chart, the establishment curriculum designs the instruction booklet.

Design significance: Designs through this curriculum, will study the theory and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unifies, understood and knew the common machine part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ical process, exercised own to analyze the question, to find the problem, solved the question ability, sharpened the structural design ability, strengthened the specialized skill, for the next graduation project and the work which future will be engaged in to oneself has carried on an adaptability training, thus has built the good foundation.

目录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

1.1零件的工艺分析 (1)

1.2零件的生产类型 (1)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2)

2.1选择毛坯 (2)

2.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2)

2.3确定毛坯尺寸 (2)

2.4设计毛坯 (2)

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3)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3)

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3)

3.3制定工艺路线 (3)

四、工序设计 (5)

4.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5)

4.2确定工序尺寸(工序11) (6)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工序11) (9)

5.1切削用量的计算 (7)

5.2基本时间tm的计算 (7)

六、夹具设计 (9)

6.1定位方案 (9)

6.2夹紧机构 (9)

6.3导向元件 (9)

6.4夹具与机床连接元件 (9)

6.5夹具体 (10)

七、设计体会 (11)

参考文献 (12)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零件的工艺分析

通过对该零件图的绘制,知原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该零件为铸件,需要加工的表面均需切削加工,各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不难获得。以下是油阀座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孔φ16H10,深26.6,上下偏差为+0.1,-0.1,粗糙度为3.2。

2.孔φ24.5上偏差0.13。

3.孔φ2,粗糙度为2.5。

4.孔φ2,粗糙度为2.5。

5.螺纹孔倒角粗糙度为3.2。

6.其余外圆表面,端面均为不去除材料直接铸得。

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一般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该零件没有很难加工的表面,上述各表面的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以保证。

1.2零件的生产类型

该零件的机构尺寸较小,属于轻型零件,产量50000件/年,属于大批量生产。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2.1选择毛坯

该零件材料为ZG45,零件结构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零件加工的轮廓尺寸不大,在考虑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后可采用铸造成型。毛坯形状可以与零件的形状尽量接近,内孔不铸出。毛坯尺寸通过加工余量决定。

2.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根据铸件质量、零件表面粗糙度、形状复杂系数查表得,单边余量在厚度方向为 1.4mm,水平方向亦为 1.4mm。铸件孔的单面余量查表得1.2mm.端面的余量为1.6 mm.

2.3确定毛坯尺寸

毛坯尺寸只需将零件的尺寸加上所查得的余量值即可。

2.4设计毛坯

(1)确定圆角半径

查表得:

外圆角半径r=3mm

内圆角半径R=6mm

(2)确定拔模斜度

查表得:

拔模斜度为:3°~5°。

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按有关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现以零件的左端面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选择以Φ22孔为精基准。

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上端面为主要加工的孔的端面,孔上有以槽因此需要精铣。

(2)Φ63外圆面为未注公差尺寸,需进行粗车。

(3)右端面为未注公差尺寸,但需要加工精基准需进行半精铣。

(4)下端面为未注公差尺寸,粗铣即可。

(5)Φ24,Φ22通孔,上偏差为0.13需要半精扩。

(6)螺纹孔表面粗糙度为Ra3.2,半精攻即可。

(7)Φ16H10半圆孔公差等级为H10,表面粗糙度为Ra3.2,需钻-铰。

(8)Φ2的孔粗糙度为Ra2.5需钻-铰。

(8)Φ5,Φ的孔粗糙度为Ra2.5钻-铰。

3.3制定工艺路线

工序1:粗铣阀体上、下、右三个端面。

工序2:半精铣?24孔的右端面。

工序3:钻?3。

工序4:?5的孔。

工序5:扩?22 。

工序6:?24的孔。

工序7:钻、扩?2的孔。

工序8:车?63外圆。

工序9:半精铣,精铣?16孔的上端面。工序10:钻、扩?10.5的孔。

工序11:钻,铰?16mm的孔。

工序12:铣2.5的槽。

工序13:攻锥螺纹。,

工序14:车螺纹内倒角。

工序15:钻、铰?2的孔。

工序16:清洗。

工序17:终检。

四、工序设计

4.1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在中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选用高效的专用设备和组合机床,也可以选用通用设备。根据本零件加工的工序特点和工序安排,选用如下表所列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4.2确定工序尺寸(工序11)

由表可查得,Φ15mm的孔钻孔余量Z钻=0.85mm,粗铰余量Z=0.10 mm。查表可依次确定各工步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为粗铰:IT10;钻:IT12;根据上述结果,再查标准公差数值表可确定各工步的公差值分别为,粗铰:0.084;钻:0.210mm。

综上所述,该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别为钻孔:Φ15+0.2100mm粗铰:Φ15.95+0.0840mm。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工序11)

5.1切削用量的计算

(1)钻孔工步

①被吃刀量的确定取ap=15.85mm。

②进给量的确定由表,选取该工步的每转进给量f=0.2mm/r。

③切削速度的计算由表,按工件材料为ZG45的条件选取,切削速度v可取为25m/min。由公式n=1000v/Πd可求得该工序钻头转速n=497r/min,参照表所列Z3205 型摇臂钻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n=630/min.再将此转速代入公式,可求出该工序的实际钻削速度v=n Πd/1000=31.65m/min.

(2)粗铰工步

①背吃刀量的确定取ap=0.10mm。

②进给量的确定由表,选取该工步的每转进给量f=0.4mm/r。

③切削速度的计算由表,切削速度v可取为4m/min。由公式n=1000v/Πd可求得该工序铰刀转速n=79.6 r/min,参照表所列Z3205型立式钻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n=125r/min.再将此转速代入公式,可求出该工序的实际切削速度v=nΠd/1000=6.82m/min.

5.2基本时间tm的计算

(1)钻孔工步根据表,钻孔的基本时间可由公式tj=L/fn=(l+l1+l2)/fn求得。式中l=26.6mm;l2=1mm;l1=(D/2)×cotkr+(1~2)=(26.6mm/2)×cot54°+1mm=10.6mm;f= 0.4mm/r;n= 630r/min.将上述结果代入公式,则该工序的基本时间tj=(26.6mm+1mm+10.6mm)/(0.4mm/r×630r/min)=0.15min=9.1s。

(2)粗铰工步根据表,可由公式tj=L/fn=(l+l1+l2)/fn 求得该工序的基本时间。l1、l2由表按kr=15°、ap=D-d

=15.95mm-15.85mm=0.10mm的条件查得l1=0.37mm;l2=15mm;而l=26.6mm;f=0.4mm/r; n=125r/min.将上述结果代入公式,则该工序基本时间tj=(26.6mm+0.37mm+15mm)/(0.4mm/r×125r/min)=0.52min=31s。

六、夹具设计

6.1定位方案

工件以孔24为定位基准,采用定位平面和定位销,定位挡销组合定位方案,在定位平面及定位销的圆柱面上定位,其中平面限制3个自由度、定位销限制2个自由度,共限制了五个自由度。然后增加一个挡销来限制旋转的自由度,所有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了。

6.2夹紧机构

根据零件形状要求,运用铰链加紧机构进行夹紧。通过固定手柄压紧螺钉及光面压块实现对工件的上表面夹紧。夹紧力主要作用是防止工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产生震动。通过旋转固定手柄实现对工件表面夹紧,由于夹紧力与钻孔时产生的力方向垂直,所以需要对夹紧力进行计算。

应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1L H f KFL F J +=

其中:1f --摩擦系数只在夹紧机构有足够刚性才考虑。 K —安全系数,精加工时取1.5~2。 F —切屑力。 p

F A K F =

其中:F K --切屑条件修正系数。

A —单位切屑面积。夹紧力的计算。

6.3导向装置

采用可换钻套作为导向装置,选用GB/T699-1999。钻套高度H=37mm ,排削间隙h=15mm 。

6.4夹具与机床连接元件

在夹具体上设计座耳,用T形螺栓固定。

6.5夹具体

七、设计体会

通过这次设计.我综合应用了所学专业知识, 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自主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在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出现过很多的错误,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加上自己努力得到解决。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有了更充分的自信.同时通过这次设计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床夹具设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2]顾崇衡 .《机械制造工艺学》.陕西科学出版社.1995。

[3]邹青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 .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崇凯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12。

[5]周开勤 .《机械零件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6]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 .《组合机床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8。

[7]李云..《机械制造及设备指导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8。

[8]孟少农..《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9。

[9]李庆寿.《机床夹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4。

[10]于骏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1]薛源顺..《机床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2]赵家奇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

[13]陶崇德.葛鸿翰 .《机床夹具设计.第二版》.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 .1989。

[14]黄健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15]杨叔子. 《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上下料机械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下料机械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专业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方向学生的重要实践性教育环节,也是该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前的最后一次课程设计。拟通过《专业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来着重提高学生的机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机械结构功能设计能力、机械系统设计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现代设计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设计》中,应始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专业课程设计》的题目为工业机械手设计,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整个设计过程。学生通过《专业课程设计》,应该在下述几个方面得到锻炼: 1.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机械设计学”、“液压传动”、“机械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和其他已学过的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解决某一个具体设计问题,是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 2.通过比较完整地设计某一机电产品,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机电产品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培养机械设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及熟练

地应用有关参考资料,如设计图表、手册、图册、标 准和规范等。 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 素质。 二.主要内容 表1精锻机上料机械手主要技术参数 手臂运动形式 ( 圆柱坐标式 抓取重量 60kgf 自由度 4个 手 手臂运动行程和速度 水平伸缩 500mm 设定点2 升降 600mm 设定点2 左右旋转 200度 设定点3 手腕回转和速度180度 设定点2 手指夹持范围 四种规格 90-120 定位方式和定位精度 机械挡块 +-1mm 控制方式 点位程控,开关板预选 驱动方式 液压 kgf/cm2

阀体夹具设计说明书

制造工艺学夹具课程设计《阀体专用夹具说明书》 姓名: 学号:0811112036 班级:08机电(1)班 指导老师:

目录 设计任务书 (2) 一.设计题目 (2) 二.零件图及加工工序分析 (2) 三.设计方案 (4) (1)夹具设计方案的讨论 (4) (2)夹具设计方案的比较 (4) 四.夹具零部件的结构选择 (6) (1)定位元件选择 (6) 1、孔定位元件选择 (6) 2、面定位元件选择 (6) (2)夹具其他元件的结构 (7) 五.定位误差的计算 (11) 六.夹紧力和力矩的计算及其校核 (12) 七.致谢 (15) 八.参考文献 (16) 九.附录 (17)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 阀体专用夹具设计。 二、零件图及加工工序分析 阀体零件图如图1所示: 图1 阀体零件图

钻直径为17毫米的孔的加工工序图如图2所示。 图2 工序图

三.设计方案 由图2工序图可知,阀体直径为17毫米的孔加工的方法为选用立式钻床Z525进行加工,为保证设计要求,并根据阀体的加工批量要求而知,应选用专用夹具。 (1)夹具设计方案的讨论 夹具结构方案(一) 1)工件定位方案及定位装置 定位方案:两面一孔定位,利用图2所示中零件的A面和D面及C孔定位,A 面用大的平面限制3个自由度,D面用固定销限制1个自由度,C孔用短圆柱心轴限制2个自由度,共限制6个自由度为全定位。 2)工件夹紧方案及夹紧装置 夹紧方案及装置:在夹具体上安装一根长轴,长轴两端分别车制螺纹,轴的一端用螺母锁紧在夹具体上,另一端穿过零件已加工好的水平内孔,也用螺母锁紧,因为在立式钻床上进行加工,轴所受的力以轴线垂直,所以要求轴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防止因轴的刚度不够而影响孔的加工精度。 夹具结构方案(二) 1)工件定位方案及定位装置 定位方案:三面定位,即用图2所示A面,B面,D面定位。A面用大的平面限制3个自由度,B面用一条形支承板限制2个自由度,D面用固定销限制1个自由度,共限制6个自由度,为完全定位。 2)工件夹紧方案及夹紧装置 夹紧方案及装置:由零件图可以看出A面是一个正方形的板,所以在夹具体上安装两个螺钉压板夹紧机构,将零件通过夹紧机构夹紧在夹具体上。要求夹紧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夹紧装置应该用六角头压紧螺钉直接安装在夹具体上。 (2)方案比较: 方案(一)为完全定位,利用两面一孔定位,夹紧装置采用螺旋夹紧机构。从该工序的技术要求上,加工该孔的要求是保证该孔的轴线和水平孔轴线的垂直度要求,利用心轴定位能够很好的满足该技术要求,因为工件的定位孔与心轴为间隙配合,这在装夹工件时很方便,能够起到将工件快速装夹到正确的加工位置。从总体上看,该夹具的设计方案结构简单,也符合实际的操作。 方案(二)也为完全定位,利用三个面定位从而限制六个自由度。从夹具的

气动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气动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作者: 日期:

目录 气动机械手及继电器控制系统设计 (4) 第一章绪论 (4) 1.1气动机械手概述 (4) 1.2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 (5) 1.2.1.......................................................... 机械手的组成 5 1.2.2.......................................................... 机械手的分类 5 1.3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任务 (7) 第2章继电器硬件系统设计 (8) 2.1系统分析 (8) 2.2方案确定 (9) 2.3元器件介绍 (9) 第三章软件系统设计 (14) 3.1控制方案的确定 (14) 3.2工作过程 (17) 第四章调试过程 (19) 第五章设计总结 (23) 第六章附图 (25) 6.1 三维零件图: (25) 6.2三维装配图: (26) 第七章参考文献 (28)

气动机械手及继电器控制系统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 气动机械手概述 气动机械手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 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械手是模仿着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手被称为“工业机械手”。生产中应用机械手可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 尤其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粉尘、易爆、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中, 它代替人进行正常的工作, 意义更为重大。因此, 在机械加工、冲压、铸、锻、焊接、热处理、电镀、喷漆、装配以及轻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引用. 机械手的结构形式开始比较简单,专用性较强,仅为某台机床

油阀座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油阀座设计 设指导老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二、零件的分析 三、零件的工艺分析 四、毛坯设计 五、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六、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的选择 七、切削用量的选择 八、基本时间的确定 九、心得 十、参考文献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会综合运

用所学习过的有关书本知识,提高结构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生产实际中刀具设计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做好准备其目的和要求是:1.能够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的基本理论,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合理安排等问题;对所编制工艺与设计的夹具进行技术经济分析。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通过亲手设计夹具的训练,掌握如何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的满足加工要求的夹具;3.初步掌握几种典型刀具的设计计算方法,学会绘制刀具工作图,标注必要的技术条件 4.加强识图和工程制图及工程计算等基本技能培养和锻炼。5.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中的能力,锻炼和提高学生结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及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6.学会使用各种手册、图册等有关参考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手册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手到拿来,熟练运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原图提供的数据以及公差,粗糙度,尺寸完全.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结构简单,但技术要求多,对基准的选择要求高,零件选用材料ZG45,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塑性,切屑性能良好,结构工艺性好。阀门制造工艺有如下特点:

毕业设计论文-四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摘要 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普遍重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工作方式一般采取示教再现的方式。 本文将设计一台四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用于给冲压设备运送物料。首先,本文将设计机器人的底座、大臂、小臂和机械手的结构,然后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驱动方式,搭建机器人的结构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设计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和伺服放大器的选择、反馈方式和反馈元件的选择、端子板电路的设计以及控制软件的设计,重点加强控制软件的可靠性和机器人运行过程的安全性,最终实现的目标包括:关节的伺服控制和制动问题、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各个关节的运动情况、机器人的示教编程和在线修改程序、设置参考点和回参考点。 关键词:机器人,示教编程,伺服,制动

ABSTRACT In the modern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nterprises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automation degree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guarantee the product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 industrial robots are gradually approved and adopted by enterprises. The technique level and the application degree of industrial robots reflect the national level of the industrial automation to some extent, currently, industrial robots mainly undertake the jops of welding, spraying, transporting and stowing etc. , which are usually done repeatedly and take high work strength, and most of these robots work in playback way. In this paper I will design an industrial robot with four DOFs, which is used to carry material for a punch. First I will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the base, the big arm, the small arm and the end manipulator of the robot, then choose proper drive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building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e robot. On this foundation, I will design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robot, including choosing DAQ card, servo control, feedback method and designing electric circuit of the terminal card and control software. Great attention will be paid 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rol software and the robot safety during running. The aims to realize finally include: servocontrol and brake of the joint, monitoring the movement of each joint in realtime, playback programming and modifying the program online, setting reference point and returning to reference point. KEY WORDS: robot, playback, servocontrol, brake

工业机器人课程设计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作品 设计说明书 作品名称:多功能机械手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机电124班 扣号: 姓名:流星 2014 年 10 月 1 日

目录 一课题概述 (2) 1、选题背景 (2) 2、发展现状和趋势 (3) 3、研究调研 (4) 二机械手组成及工作过程 (6) 1、整体结构分析 (6) 2、所需器材 (6) 3、底座部分 (8) 4、躯干部分 (9) 5、上臂部分 (10) 6、手爪部分 (11) 7、机械手系统的总调试 (12) 三软件部分 (13) 1、机械手软件编制流程图 (13) 2、机械手运行控制程序图 (14) 四设计体会 (15) 一课题概述 1、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和各种创新机械结构的出现,工业机器人的作用在装配制造业产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了。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制造产业劳动力生产成本进一

步提高,这也使企业意识到用高速准确的机械自动化生产代替传统人工操作的重要性。其中机械手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它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的效率,还能代替人类完成高强度、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在机械行业中,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它可用于零部件的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为普遍。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但目前我国的工业机械手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机械行业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进行机械手的研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结合自己的专业机电一体化,我们选择多功能机械手来作为我们的设计题目。结合专业特点使用德国慧鱼机器人教学模型作为我们实现这一课题的元件。利用慧鱼模型的各种机械结构组装出机械手的机械部分,用pc编程实现对机械手的自动控制,利用限位开关来保护电机和控制机械手位置的准停。 这个课题可以充分的体现机电一体化的由程序自动控制机械结构的运动,对自己以前的所学的课程也是一种巩固。另一方面这个机械手可以实现一定的搬运功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 2、发展现状和趋势

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3) 设计任务书 (4) 设计思想与不同方案对比 (5) 定位分析与定位误差计算 (10) 对刀及导引装置设计 (13) 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力计算 (14) 夹具操作动作说明 (15) 设计心得体会 (15) 参考文献书目 (17) 前言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就是机械设计中得一个重要得实践性教学环节,也就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得机械设计训练。 其目得在于: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及其她课程得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得能力,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可以巩固与加深有关机械课程设计方面得理论知识; 学习与掌握一般机械设计得基本方法与步骤,培养独立设计得能力,为后续得专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查询规范手册、图册与有关设计资料得能力。 在工艺规程中,零件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在加工中,除

了需要机床、刀具、量具之外,还要用机床夹具。机床夹具就是机床与工件之间得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获得正确得位置。机床夹具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得位置精度。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得过程,称为定位。当工件定位后,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得作用而破坏定位,还应该用一定得机构或装置将工件加以固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得操作,称为夹紧。将工件定位、夹紧得过程称为装夹。工件装夹就是否正确、迅速、方便与可靠,将直接影响工件得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制造成本与操作安全等。机床夹具在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思想与不同方案对比 1、钻床夹具设计: (1)设计前得准备工作 ①明确工件得年生产纲领:就是夹具总体方案确定得依据之一,决定了夹具得复杂程度与自动化程度。如在小批量生产中, 常采用固定式 质量 材料 毛坯种类 0、45㎏ 45 模锻件 设计要求 1、用计算机绘制总装图一张(A2图)、指定零件图一张(A3图); 2、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零件图分析、定位方案确定、定位误差确定、定位误差 计算等内容); 3、设计时间:7天。 审 核 批 准 年 月 日 评 语

机械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2)水平面内转30度,手臂自转90度,前进50mm。

机械手的夹持器还有夹紧和放松动作; 机械手工作频率:20/min; 升降 0.3kw,摆动 0.1kw,伸缩 0.1kw,夹持 0.2kw。2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 §2-1 转角机构(实现平面转角0 30功能) 方案一 实现平面转角0 30的过程:电机带动不完全 齿轮运动,不完全齿轮带动全齿轮运动,与全 齿轮固结的四杆机构,使滚子在预先设计好形 状的槽内运动,左右运动的极限位置恰好是30 度。 机构评价: 优点:因为槽的形状固定,所以能保证在一个 行程内,机构的平面转角就是30度。 不完全齿轮的使用,为机械手在抓放物 体时留下了工作时间。 缺点:由于四杆机构的运动被槽限制住,最短杆 无法做周转运动,导致机构的回程要求齿 轮的翻转,必须在前面加入变速箱改变速 度方向。 方案二 实现平面转角0 30的过程:皮带轮传动给蜗 轮蜗杆从而使不完全齿轮,有间歇地带动完全齿 轮转动,齿轮通过杆拉动齿条,由齿轮来回往复 地带动固接杆转动0 30 机构评价: 优点:同样具有结构简单,传力较小运 动灵活,造价低准确地实现转角0 30的 要求,可以控制间歇实现循环功能。 缺点:磨损较严重,效率较低,齿轮尺 寸过大加工难。 方案三 30的过程:使用槽 实现平面转角0 轮实现平面转角30度,只要计算好槽轮 的槽数,就能在主动圆盘转360度时, 使从动轮转30度。机构评价: 优点: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机械效

率高,并能平稳的间歇地进行转位。 缺点:传动存在柔性冲击,且是单向的间歇运动,同样要求变速箱改变运动方向。 方案的选择与比较: 只有第二个方案能较好的实现对传动系统的功能要求在平面转动上能准确地控制在30度,制造简单方便。 §2-2 上升机构(实现上升100功能要求) 方案一 实现上升的过程:皮带轮传动,使蜗杆带动蜗轮,蜗轮和齿条配合。通过控 制蜗杆的半径,使转动一周后,使齿条上升100. 机构评价: 优点:蜗杆的轮齿是连续的螺旋尺,故传动平 稳,啮合冲击小。 缺点:啮合齿轮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较大,摩擦 磨损较大,传动效率较低,易出现发热 现象,常用耐磨材料制作,成本高。 方案二 实现上升的过程:皮带轮传动给蜗轮蜗杆 从而使凸轮转动,凸轮通过顶杆推动滑块滑 动,从而使工作杆上升100mm。 机构评价: 优点:结构简单,传力较小,凸轮不用太大就 可以达到所需要的高度。 缺点:效率过低,滑块容易磨损且一旦磨断严重影响上升高度,寿命不高。

油阀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绪论 (3) 二、零件的分析 (3) 2.1油阀座零件图 (3) 2.2零件的作用 (3) 2.3零件的工艺分析 (3) 2.4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的确定 (4) 2.4.1以Φ22㎜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4) 2.4.2以Φ16H10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5) 2.5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5) 2.5.1生产纲领 (5) 2.5.2确定生产类型 (6) 2.6选择毛坯 (6) 三、工艺规程设计 (7) 3.1毛坯制造形式 (7) 3.2定位基准的选择 (7) 3.2.1一般原则 (7) 3.2.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8) 3.2.3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8) 3.2.4精基准的选择 (8) 3.2.5粗基准的选择 (8) 3.3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 3.4加工阶段的划分 (9) 3.4.1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9) 3.4.2工序的顺序安排 (9) 3.5 加工工艺路线 (10) 3.6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1) 3.6.1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11)

3.6.2确定毛坯尺寸 (11) 3.6.3设计毛坯图 (11) 3.6.4确定圆角半径 (12) 3.6.5毛坯的热处理 (12) 3.7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2) 3.7.1车端面,粗车外圆 (13) 3.7.2钻Φ 2、3、5 的孔 (15) 3.7.3钻Φ10.5的孔 (15) 3.7.4扩孔 (16) 3.7.5车螺纹 (16) 3.7.6镗槽 (18) 3.7.7粗、精铣135°槽 (18) 四、机床夹具设计 (21) 4.1定位基准的选择 (21) 4.2切削力和卡紧力计算 (21) 4.3定位误差分析 (21) 4.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1) 五、课程设计小结 (23) 参考文献 (24) 附图1 (25) 附图2 (26) 附图3 (27) 附图4 (28)

油阀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DOC 39页)

油阀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DOC 39页)

目 录 序言 (3) 1.1设计目的 (3) 1.2设计意义 (3) 1.3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4) 2零件的分析 (4) 2.1零件的作用 (4)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3工艺规程的设计 (5) 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3.2基准的选择 (6) 3.3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6) 3.4工序的安排 (7) 3.5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9) 3.6有关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0) 3.7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4) 4夹具设计 (30) 4.1 问题的提出 (31) 4.2 定位基准的选择 (31) 4.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31) 4.4定位误差的分析 (32) 4.5夹具设计及操作说明 (33) 设计心得体会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附图 (41)

CA6140油阀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摘要: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是CA6140油阀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以及其专用夹具的设计。根据所设计出的零件的尺寸,运用CAD画出零件图、毛坯图、夹具零件图、夹具装配图以及做出PROE三位造型图。设计的主要步骤为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进行工艺分析,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运用CAD以及PROE软件对零件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确定出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加工工序顺序的安排以及其专用夹具的设计,填写相关的工艺卡片。在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还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油阀座、工艺、工序、夹具设计

序言 机械制造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生产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从某种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而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就对机械加工工艺等提高了加工要求。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条件不同,针对某一零件,往往不是单独在一种机床上用某一种加工方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根据零件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还要合理地安排加工顺序,一步一步地把零件加工出来。 1.1设计目的 1.培养工程意识。通过毕业设计,结合毕业实习,贴近就业岗位,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工程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2.训练基本技能。通过毕业设计,培养掌握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初步具备设计工艺和工装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 本技能。 3.培养质量意识。通过毕业设计,以强化质量意识,使我们能学会协调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矛盾。 4.培养规范意识。通过毕业设计,养成遵守国家标准的习惯,学会使用与设计有关的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 1.2设计意义 本次设计的课题是CA6140油阀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设计。我希望能够通过

【精品毕设】简易机械手机械结构设计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题名称:简易机械手机械机构设计 学生姓名:沈柳根学号:20110611119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班级:11机电 成绩:指导教师签字: 2015年1月5日

摘要 简易机械手是工业机械手的简化,功能相似,而工业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的技术,是现代控制理论与工业生产自动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并以成为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机械手是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工业机械手设计是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和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完技术基础课及有关专业课以后的一次专业课程内容得综合设计。通过设计提高学生的机械分析与综合能力、机械结构设计的能力、机电液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能力,掌握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设计方法。 通过对于气动机械手的设计,展现了各个相关学科知识在这里的整合,有利于理解专业知识。 关键词:简易机械手;结构设计;气动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任务介绍及意义 (1) 1.1设计任务意义: (1) 1.2设计任务要求介绍: (1) 2 总体方案设计 (3) 2.1 结构分析 (3) 2.3 设计简介 (3) 3 机械传动结构设计 (5) 3.1传动结构总体设计 (5) 3.2手指气缸的设计 (6) 3.3纵向气缸的设计 (12) 3.4横向气缸的设计 (13) 4最终图纸 (15) 4.1装配图 (15) 5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油阀座加工工艺说明书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S V T C C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油阀座工艺及夹具设计 系别自动化工程系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姓名罗琦川 学号 20103046 班级 10—1 指导教师孙莹,张俊纪

目录 目录............................................................. - 1 - 引言.............................................................. - 2 - 1.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 - 2 - 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种类 ..................................... - 3 - 1.3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 - 3 -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 5 - 1.1 零件的分析................................................. - 5 - (1)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 - 5 - (2)零件图的工艺审查 (6) 1.2 确定毛坯 (7) (1)选择毛坯的类型和制造方法 (7) 1.3 工艺路线的拟定 (9) ①精基准的选择 (9) ②粗基准的选择 (9) 1.4 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的选择 (10) 第2章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11) 2.1工序余量的确定 (11) 2.2 切削用量的确定 (12) 第3章夹具设计 (14) 4.1专用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14) 4.2确定设计方案 (14) 1、定位基准的选择 (14) 2、切削力和卡紧力的计算 (14) 3定位误差分析 (14) 第4章设计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附表: 附表一:油阀座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Equation Chapter 1 Section 1(1.1)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抓件液压机械手设计 姓名Design of hydraulic manipulator for grasping 谢百松学号20051103006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肖新棉职称副教授 中国·武汉 二○○九年五月

分类号密级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抓件液压机械手设计 Design of hydraulic manipulator for grasping 学生姓名:谢百松 学生学号:20051103006 学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肖新棉副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二○○九年五月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前言 (2) 1.总体方案设计 (2) 2.手部设计 (3) 2.1 确定手部结构 (4) 2.2 手部受力分析 (4) 2.3 手部夹紧力的计算 (5) 2.4 手抓夹持误差分析与计算 (6) 2.5 手部夹紧缸的设计计算 (6) 2.5.1 夹紧缸主要尺寸的计算 (6) 2.5.2 缸体结构及验算 (7) 2.5.3 缸筒两端部的计算 (8) 2.5.4 缸筒加工工艺要求 (10) 2.5.5 活塞与活塞杆的设计计算 (10) 3.臂部设计 (12) 3.1 臂部设计基本要求 (12) 3.2 臂部结构的确定 (12) 3.3 臂部设计计算 (12) 3.3.1 水平伸缩缸的设计计算 (12) 3.3.2 升降缸的设计计算 (14) 3.3.3 手臂回转液压缸的设计计算 (15) 4.液压系统设计 (16) 4.1 系统参数的计算 (16) 4.1.1 确定系统工作压力 (16) 4.1.2 各个液压缸流量的计算 (16) 4.2设计液压系统图 (17) 4.3 选择液压元件 (19) 4.3.1泵和电机的选择 (19) 4.3.2 选择液压控制阀和辅助元件 (19) 4.4根据动作要求编制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20) 5.控制系统设计 (21) 5.1 确定输入、输出点数,画出接口端子分配图 (21) 5.2 画出梯形图 (21) 5.3 按梯形图编写指令语句 (23) 6.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夹具设计说明书

序言 工艺学是以研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和夹具设计为主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生产实践,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次课程设计的课题是CA6140车床法兰盘加工工艺规程及某一工序专用夹具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主要是零件作用的分析和工艺分析,通过零件分析可以了解零件的基本情况,而工艺分析可以知道零件的加工表面和加工要求。根据零件图提出的加工要求,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尺寸的确定。 第二步,进行基面的选择,确定加工过程中的粗基准和精基准。根据选好的基准,制订工艺路线,通常制订两种以上的工艺路线,通过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再选择可以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合理的保证的一种工序。 第三步,根据已经选定的工序路线,确定每一步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并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对于粗加工,还要校核机床功率。 孔的夹具。先提出设计问题,再选择定位基准,然后最后,设计钻49 开始切削力、夹紧力的计算和定位误差的分析。然后把设计的过程整理为图纸。 通过以上的概述,整个设计基本完成。 课程设计是我们对大学三年的学习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考核,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CA6140车床法兰盘)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因此,它在我们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希望通过这次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心理,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机械手臂设计说明书_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系 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汽车模拟装配线两关节机械手臂 组员姓名:赵治帅张良李杉李廷堃郑宁波 专业班级:机电一体化 10939 指导教师:申爱民 20011 年10 月30日

摘要 本文对模拟汽车装配线的工作原理和运动控制做了阐述,对如何防止故障时撞车和故障报警做出了系统说明,并深入研究了导轨的滑撬式传动和脱钩式等其他传动的优缺点;认真研究了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的原理,然后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现代汽车总装工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制造总装机械化生产包括整车装配线、车身输送线、储备线、升降机等。主要分为一次内饰装配线(车身打号、天窗、线束、ABS、顶棚、地毯、气囊帘、车门支撑板、车门玻璃、密封条、仪表盘、水箱等)、底盘线(油管、油箱、隔热板、动力总成、后悬、排气管、挡泥板、轮胎等)、二次内饰线(风窗玻璃、座椅、仪表板后端、电瓶、空滤器、备胎、后备箱备附件、雨刷、介质加注、车门调整、线路管路插接等)、整车完整性检查、整车测试线、路试跑到、调整雨淋线等。 但由于受资源和能力限制,我们的模拟生产线只取其中的一次内饰、底盘、二次内饰,加上上线和下线工位,一共是五个工位且都采用一个工位表示。主要目的是将说学过的机电一体化只是都用到,并实现部分功能。达到训练、学以致用,能力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汽车装配工艺结构原理

目录 摘要................................................................................................................................. 目录 ............................................................................................................................. 序言................................................................................................................................... 1总体结构方案说明: ....................................................................................................... 1.1 ........................................................................................................................... 1.1.1..................................................................................................................... 1.1. 2..................................................................................................................... 1.2 .............................................................................................................................. 1.3 ........................................................................................................................... 1.3.1..................................................................................................................... 1.3. 2..................................................................................................................... 1.3.3..................................................................................................................... 1.3.4..................................................................................................................... 2.系统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原理图................................................................................

设计“油阀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16H10孔的工艺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设计“油阀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16H10孔的工艺装备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设计题目 设计“油阀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16H10孔的工艺装备 二、设计要求 设计的要求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绘制零件图。1张 2. 绘制零件毛坯图。1张 3.编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套 4.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1张 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约5000——8000字)。1份 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 (1).目录 (2).摘要(中外文对照的,各占一页) (3).零件工艺性分析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5).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6).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7).体会与展望 (8).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期刊、报告等,15条以上) 三、上交材料 1.零件图1张 2.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 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张

5.夹具装配图 6.设计说明书1份 四、进度安排 1.第l~2天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编制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总装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8.第20~21天,答辩 五、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气动机械手的毕业设计说明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气动机械手的设计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 : 学号: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前言 1.1机械手概述 (4) 1.2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 (4) 1.2.1机械手的组成.......................................4 1.2.2机械手的分类.......................................6 第二章机械手的设计方案 2.1机械手的坐标型式与自由度.............................. 8 2.2机械手的手部结构方案设计.............................. 8 2.3机械手的手腕结构方案设计.............................. 9 2.4机械手的手臂结构方案设计...............................9 2.5机械手的驱动方案设计...................................9 2.6机械手的控制方案设计...................................9 2.7机械手的主要参数.......................................9 2.8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9 第三章手部结构设计 3.1夹持式手部结构.........................................11 3.1.1手指的形状和分类.................................11 3.1.2设计时考虑的几个问题.............................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