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西门子s7-200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西门子s7-200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西门子s7-200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郑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西门子S7-200 PLC的温度

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摘要

温度是各种工业过程最普遍、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温度控制的精度对实验结果或工业生产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温控系统采用温控仪表和继电器式控制柜等进行控制,其主要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大,故障率高,通用性差,控制精度低.人机交互困难,自动化程度低.难以满足现代生产加工的需要。随着现代传感技术与控制方法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对实时温度控制的精度以及反应快速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就是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本文主要介绍了PLC相关知识、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同时对传感技术、PID算法以及调压技术进行了涉及。在硬件上主要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CPU224XP,K型热电偶传感器及K型热电偶变送器、柱式电压调压器以及EM235模拟量输入输出扩展模块。热电偶作为温度采集元件,采集的信号经温度变送器转换盒放大后送到EM235处理,随后送入PLC进行PID运算,运算结果控制调压器对加热过程进行调节实现自动化控制。

关键词温度控制PLC PID

Abstract

Temperatur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variety of industrial processes,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 the accuracy of temperature control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results 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adopted in traditional temperature control meter and relay control cabinet control, its main disadvantage is the complicated structure, big volume, high failure rate, poor universality, low control accuracy.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ifficulties, low degree of automation.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With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nsor technology and control method, the higher of the real-time temperature control precision and response speed are required.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LC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desig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PLC related knowledg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hardware design, software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sensor technology, PID algorithm and the pressure regulating technology is involved. The hardware mainly adopts Siemens S7-200 series CPU224XP, the column voltage type K thermocouple sensor and K type thermocouple temperature transmitter, pressure regulator and EM235 analog input and output expansion module. Thermocouple as the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device, the signals collected by the temperature transmitter conversion kit amplified to EM235 processing, then sent to PLC PID operation, the control voltage regulator is adjusted to realize automatic control of heating process calculation results.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PLC PID

目录

摘要 ........................................................................................................................................................ I I Abstract .................................................................................................................................................. V 第一章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1.3 研究技术介绍 (2)

1.3.1 传感检测技术 (2)

1.3.2 PLC (3)

1.3.3 上位机 (3)

1.3.4 组态软件 (4)

第二章硬件设计 (5)

2.1 硬件配置 (5)

2.1.1 西门子S7-200PLC (5)

2.1.2 热电偶 (8)

2.1.3 电力调整器 (9)

2.2 硬件连接 (12)

2.3 地址分配表 (13)

第三章软件设计 (14)

3.1 PID控制程序设计 (14)

3.1.1 PID控制内容 (14)

3.1.2 PID控制原理(PID算法) (14)

3.1.3 PID输入输出值转换 (15)

3.1.4 PID在PLC中的回路指令 (17)

3.1.5 PID参数调整的一般步骤 (18)

3.2 程序设计流程图 (18)

3.3 内存分配地址及PID指令回路表 (20)

3.4 S7-200程序设计梯形图 (21)

3.4.1 启动/停止 (21)

3.4.2 初始化 (21)

3.4.3 调用子程序 (22)

3.4.4 数据导入 (23)

3.4.5 测量值归一处理 (24)

3.4.6 计算设定量与过程变量差值 (25)

3.4.7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热方式 (25)

第四章组态软件Kingview (27)

4.1 外部设备定义 (27)

4.2 数据变量 (28)

4.3 组态王画面设计 (29)

4.3.1 建立新画面 (29)

4.3.2 实时趋势曲线制作 (30)

4.3.3 报警窗口制作 (32)

4.3.4 指示灯 (34)

4.3.5 温度数值显示 (35)

4.3 组态王与西门子PLC的通信 (36)

第五章结论 (37)

致谢 (38)

参考文献 (39)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工业生产当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温度的轻微变化均可能带来较大的物理化学变化,从而给生产质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当中——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视频、机械、石油等工业当中,温度控制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同的工业生产和工业要求下的温度控制系统所采用的加热方式也各不相同,考虑到电阻炉能够实现较快的控制变化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业生产过程,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的优劣更是衡量质量的重要属性,故而本课题主要以电阻炉为对象设计根据生产要求及实时状态不同的情况下均具有较好温度控制效果的温度控制系统。

传统的温控系统采用温控仪表和继电器式控制柜等进行控制,其主要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大,故障率高,通用性差,控制精度低.人机交互困难,自动化程度低.难以满足现代生产加工的需要。随着现代传感技术与控制方法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对实时温度控制的精度以及反应快速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模拟式温度控制方法已经不能适用干现代工业对系统稳定性和快速性的需求,特别是当系统的温度指令信号发生快速变化时,传统的模拟控制器固有的反应时间和器件特性使系统的反应稳定过程较慢、而且易受干扰,不能适应现代高精度温度控制的需求。

当前比较流行的温度控制系统有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基于工控机(IPC)的温度控制系统,集散型温度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就发展情况和使用现状而言,PLC与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越来越接近,多数情况下已经可以实现功能的互相替代;而工业微机在要求快速、实时性强、模型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中占有优势,但是最致命的弱点是尚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业现场环境且对操作人员要求比较高。综合对比而言,PLC具有相当大的功能和成本优势:PLC不仅具有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而且能扩展输入输出模块,特别是可以扩展一些智能控制模块.构成不同的控制系统,将模拟量输入输出控制和现代控制方法融为一体,实现智能控制、闭环控制、多控制功能一体的综合控制系统;PLC功能强、集成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组态灵活、工作稳定,编程简单,无论对编程人员还是对操作人员都无需较高的专业水平,具有更强大的适应性;另外一个比较关键的优势是,PLC发展相对完善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故而,本课题选取的西门子S7—200PLC作为控制元件。

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以电阻炉为对象研究设计了能够根据实时状态采取不同温度控制方式的温度控制系统,并保证了用户可以调整预设温度来针对不同的生产实践过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此,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较为简单明了的阐明了锅炉控制的主要机理,并就整个温度控制过程给出了较为清晰明了的说明;

(2)介绍了西门子S7—200系列PLC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型号和使用器件进行了对比选择;

(3)介绍了PID控制算法的相关内容以及PLC自带PID模块的使用,并就系统自调整的步骤给出了相关介绍;

(4)根据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PLC控制程序的编制;

(5)上位机监控软件的设计,采用应用范围较大的组态王软件对整个温度控制过程进行监控。

1.3 研究技术介绍

1.3.1 传感检测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是应用传感器将被测量信息转换成便于传输和处理的物理量,进而进行变换、传输、现实、记录和分析数据处理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传感检测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交叉性技术学科,综合应用了现代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化学科学、光电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微细加工技术等。

传感检测技术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它与信息系统的输入端相连接,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输送到信息处理部分,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感受器官。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各种可用信号中电信号最便于处理、传输、显示和记录,因此传感器大多集中在“将外界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传感器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热电偶传感器等。其中热电势传感器时利用转换元件电磁参量岁温度变化的特性,对温度和与温度有关参量进行检测的装置,常用于温度监控系统的信息采集。

1.3.2 PLC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82年颁布了PLC标准草案第一稿,1987年颁布了第三稿,对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定义如下: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业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式、技术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动作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相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PLC型号品种繁多,但实质都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PLC内部组成分为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电源、输入输出单元和通信街头。PLC在运行状态执行用户指令分为3个时间段,第一段是输入信号采集阶段,以扫描方式顺序读入外面信号的输入状态并将该状态输入到输入映像存储器中;第二阶段是用户指令执行阶段,按照梯形图的顺序先左后右、从上到下的对指令进行读取和解释,并从输入映像存储器和输出映像存储器中读取输入和输出的状态,结合原来的各软元件的数据及状态进行逻辑运算,运算的结果存入响应的寄存器,然后执行下一条指令直至END;第三阶段是结果输出阶段,输出映像存储器的状态将成批输出到输出锁存寄存器中,输出锁存寄存器一一对应着物理点输出口,这才是PLC的实际输出。

世界上生产PLC的厂家非常多,著名的有美国A·B,日本三菱,德国西门子等公司。PLC编程语言常用的有梯形图、指令图和SFC图,由于梯形图比较直观容易掌握,因此受到普通技术人员欢迎。PLC变成工具有手持式编程器,一般供现场调试及修改使用;个人电脑,利用专用的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进行编程。

1.3.3 上位机

上位机是可以直接发出操控指令的计算机,一般为PC机;与上位机对应的下位机是直接控制设备获取设备状况的计算机,一般为PLC/单片机等。上位机发出命令给下位机,下位机根据命令解释成相应的时序信号直接控制响应设备;下位机不停读取设备状态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后反馈给上位机,而上位机的屏幕上可以显示各种信号的变化。

1.3.4 组态软件

在开发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时,当工业被控对象一旦变化就必须修改其控制系统的源程序,导致其开发周期长;已开发成功的工控软件业由于每个控制项目的不同而使其重复使用率很低,导致价格非常昂贵;在修改工控软件的源程序时,倘若原来的编程人员因工作变动离去时,则必须同其他人员或新手进行源程序的修改,因而更是相当困难。组态软件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因为它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工业控制软件存在的问题,使用户能根据自己的控制对象和控制目的任意组态,完成最终的自动化控制工程。

组态软件是一种面向工业自动化的通用数据采集和监控软件,即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软件,亦称人机界面或HMI/M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Man Machine Interface)软件,俗称组态软件。简单的说,组态软件能够实现对自动化过程和装备的监视和控制,它能从自动化过程和装备中采集各种信息,并将信息以图形化等更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显示,将重要的信息以各种手段传递给相关人员,对信息执行必要的分析处理和存储,发出控制指令。组态软件提供了丰富的用于工业自动化监控的功能,用户根据自己工程的需要进行选择,配置等较为简单的工作来建立自己所需要的监控系统系统。

常用的组态软件有iFLX、InTouch、Citech、WinCC、TraceMode、组态王、力控。其中,组态王软件是国内开发较早的软件,界面操作灵活方便,有较强的通信功能,对比使用便捷性和功能性,本设计采用组态王软件。

第二章硬件设计

2.1 硬件配置

2.1.1 西门子S7-200PLC

西门子S7—200系列PLC以其极高的可靠性、丰富的指令集、易于掌握、便捷的操作、丰富的内置集成功能、实时特性、强劲的通信能力、丰富的扩展模块而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其强大功能使其无论独立运行或连成网络皆能够实现复杂控制功能。S7—200系列PLC在集散自动化系统中发挥其强大功能,使用范围从替代继电器的简单控制到更复杂的自动化控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覆盖所有与自动检测、自动化控制有关的工业及民用领域,包括水电、核电、火电、各种输电、用电设施,各种机床、机械,环境保护设备及运动系统等。SIMATIC S7—200PLC系统构成包括基本单元(CPU模块)、扩展单元(接口模块)、编程器、通信电缆、存储卡、写入器、文本显示器等。

(1)基本单元(CPU)

S7-200 CPU将一个微处理器、一个集成的电源和若干数字量I/O点集成在一个紧凑的封装中,组成了一个功能强大的PLC。CPU的主要功能使进行逻辑运算及数学运算,并协调整个系统的工作。

西门子提供多种型号的CPU以适应不同的应用要求,每种型号都具有不同的数字量I/O点数、内存容量等规格参数。目前提供的S7-200 CPU型号有CPU 221、CPU 222、CUP 224、CPU 226、CPU 226XM,其规格表如下:

表2.1 西门子S7-200各型号参数

特性CPU 221 CPU 222 CPU224 CPU 224XP CPU226 外观尺寸mm 90?80?62 90?80?62 120.5?80?6

2

140?80?62 190?80?62

程序存储器

带运行模

式下编辑

4096字节4096字节8192字节12288字节16384字节

不带运行

模式下编

4096字节4096字节12288字节16384字节24576字节数据存储器2048字节2048字节8192字节10240字节10240字节

掉电保护时间50小时50小时100小时100小时100小时

本机I/O 数字量6输入/4输

8输入/6输

14输入/10

输出

14输入/10

输出

24输入/16

输出

模拟量---- ---- ---- 2输入/1输

----

拓展模块数量0个模块2个模块7个模块7个模块7个模块

高速计数器单向4路

30KHZ

4路

30KHZ

6路

30KHZ

4路

30KHZ

2路

200KHZ

6路

30KHZ

两相2路

20KHZ

2路

20KHZ

4路

20KHZ

3路

20KHZ

1路

100KHZ

4路

20KHZ

脉冲输出DC 2路

20KHZ

2路

20KHZ

2路

20KHZ

2路

100KHZ

2路

20KHZ

模拟电位器 1 1 2 2 2

实时时钟卡卡内置内置内置

通讯口 1 S-485 1 S-485 1 S-485 2 RS-485 2 RS-485 浮点数运算是

数字I/O映像大小256(128输入/128输出)

布尔型执行速度0.22毫秒/指令

对比较以上数据,考虑到传感器采取数据为模拟量,故而本文选择采用CPU224XP,由于本设计外部设备较少,故而不再对电源供电等方面进行讨论,PLC 内部电源即可满足需求。

(2)扩展模块EM235

为满足工业控制要求,S7—200PLC配有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EM235,它具有4个模块量输入通道,1个模拟量输出通道。该模块的模拟量输入功能同EM231模拟量输入模块,特性基本相同,只是电压输入范围有所不同;该模块模拟量输出功能同EM232模拟量输出模块,特性参数也基本相同。

该模块需要DC24V供电,可由CPU模块的传感器电源DC24V/400mA供电,也可由用户设置外部电源,本设计采用模块数量较少,从经济角度和工业结构稳定角度考虑内部供电。

下表描述了如何用设定开关DIP设置EM235模块,开关1到开关6可选择模拟量输入范围和分辨率,所有输入设置成相同的模拟量输入范围和格式。其中,开关6为选择单双极性、开关4和5为选择增益,开关1、2和3为选择衰减。

表2.2 EM235设定开关DIP

本设计选择单极性,开关为010001。

(3)编程/通信电缆

编程/通信电缆是PLC用来实现与个人计算机PC通信的,连接PLC的RS485口和计算机的RS232可以用PC/PPI电缆。西门子PC/PPI电缆带有RS232/RS485电平转换器,是PC标准串口RS232到PPI接口(PLC通信端口RS485)的转换电缆、

互连电缆,是一种低成本的通信方式。适用于西门子S7—200系列PLC,支持PPI 协议和自由口通信协议,并可使用MODEM(调制解调器)通过电话线远程通信。PC/PPI电缆具有光电隔离和内置的防静电、浪涌等瞬态过电压保护电路,能够很好的保护电路,解决通信口易烧的问题。

表2.3 PC—RS232插头和PPI—RS485插头的信号定义

PC—RS232插头PPI—RS485插头

针号信号说明针号信号说明

2 接受数据RD(从PC/PPI输出) 2 24V电源负极(RS485逻辑地)

3 发送数据SD(输入到PC/PPI) 3 RS485信号B(RxD/TxD+)

4 数据终端就绪DTR 7 24电源正极

5 地(RS232逻辑地)8 RS485信号A(RxD/TxD-)

7 请求发送RTS 9 协议选择

将PC/PPI电缆的RS485插头插入S7—200PLC的编程口,RS232插头插入PC 的RS232口,并在编程软件上选择对应的COM口号,将10bit、11bit选择开关拨到11bit位置即可。PC/PPI电缆的波特率为0—28.8kbit/s 自动适应无需设置。

考虑到本设计PC机与PLC需要进行长距离通信,需要外接电源,并且在RS485插头3、8之间并接120Ω终端电阻以消除信号反射。

2.1.2 热电偶

热电偶是目前热电测温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温度计,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可广泛用来测量-200—1300℃范围内的温度。热电偶温度计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准确度高,测温范围广、热惯性小、准确度高、输出信号便于远传等优点。由于热电偶直接将温度转换为热电势进行检测,使温度的测量、控制、远传以及对温度信号的放大和变换都非常方便,适用于远距离测量和自动控制。在接触式测温方式中,热电偶温度计应用最为普遍。

在我国常用用的热电偶达数十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其中已被国际公认的8种热电偶制定了国际标准,这些热电偶称为标准热电偶。标准热电偶已列入工业化标准文件中,文件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答应误差、并具有统一的分度表,标准热电偶具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与此对应,非标准化热电

偶在适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本设计选择K型热电偶(镍铬-镍硅),其长期使用温度为-270—1000℃,短期使用温度可达到1300℃,在工业中应用最多,适应氧化性环境、线性度好。下表为其分度表部分内容,参考端温度为0℃。

表2.4 K型热电偶分度表(节选)

由温度传感器检测来的信号不是标准的电压(电流)信号,不能够直接传送给PLC,因此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要经过变送器的处理以后才能被A/D转换器识别并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

温度变送器由基准源、冷端补偿、放大单元、线性化处理、V/I转换、断偶处理、反接保护、限流保护等电路单元组成。它是将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经冷端补偿放大后,再由线性电路消除热电势与温度的非线性误差,最后放大转换为4~20mA 电流输出信号。为防止热电偶测量中由于电偶断丝而使控温失效造成事故,变送器中还设有断电保护电路。当热电偶断丝或接解不良时,变送器会输出最大值(28mA)以使仪表切断电源。

由于本设计采取了K型热电偶传感器,故而热电偶温度变送器采用K型热电偶温度变送器。

2.1.3 电力调整器

本设计采用的锅炉为电阻炉,电阻炉是基于电阻发热原理的加热设备。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回路和主回路两个部分,主回路是由可控硅、过电流保护快速熔断器、过电压保护R C 和电阻炉的加热元件等部分组成;控制回路是由直流信号电源、直流工作电源、电流反馈环节、同步信号环节、触发脉冲产生器、温度检测器和PID温度调节器等部分组成,其中主回路根据控制回路PID

控制信号经功率分配调节装置(调功器)来调整加热体能够获取的发热功率。

调功器是加热主回路的核心部件,目前大多采用一体化的晶闸管电力控制器来实现电阻炉负载功率的调节分配。“晶闸管”又称“可控硅”(SCR),是一种四层三端半导体器件,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功能强大等有点。晶闸管门极与负极之间输入正向触发电压时晶闸管导通,阳极A与阴极K之间外加正向电压;若晶闸管阳极和阴极之间外加的是交流电压,则在电压过零时晶闸管会自行关断。调功器主要利用了晶闸管的无触点开关特性,能够迅速的将器件从关闭或阻断状态转换为开启或导通状态,通过开端状态和导通状态时间的改变来调节负载上的电压波形;同时由于晶闸管具有较宽的电流电压控制能力,晶闸管的应用也逐渐普及起来,常用于高电压和大电流的控制,通常情况下以封装好的整体单元来进行使用。

晶闸管调功器一般由触发板、晶闸管模块、专用散热器、风机、外壳等组成,其核心部件是控制板和晶闸管模块,散热系统采用高效散热、低噪音风机。晶闸管调功器一般与带有0-5V,4-20mA的智能PID调节器或PLC配套使用,负载类型可以是三相阻性负载、三相感性负载及三相变压器负载。目前主流电力调整器都是调压与调功一体化的,调压采用移相控制方式,有定周期调功和变周期调功两种方式。

本设计主要采用JK3S系列调功器。JK3S系列调功器是具有高度数字化的新型功率控制设备,集移向调压型和变周期、定周期过零调功型三种触发方式于一体,通过外部转换开关可在三种触发方式之间任意转换;带有数码显示模块,能够实时显示输入信号、负载功率、负载电压以及负载电流,有斜率调整、缓启动、缓关断、电流限制、过流保护、电压限制、过压保护报警等功能,具有开环调压、闭环恒流、闭环恒压、闭环恒功率四种调节方式;参数设置方便,接线简单,具有通讯功能,RS485接口,标准MODBUS RTU通讯协议,计算机能够通过485通讯数字量进行控制。JK3S型三相数字可控硅调压器与0-5V、4-20ma的智能PID 调节器或PLC配套使用,能够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

从北京佳凯中兴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网站上查阅到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表2.5 JK3S系列三相全数字晶闸管功率控制器

输入主回路电源3AC100~500V,45~65Hz 控制电源AC220V±15%

风机电源AC220V,50/60Hz

输出输出电压主回路输入电压的0~95%

输出电流AC25~3000A

控制方式开环、恒压、恒流、恒功率、调功、LZ等任意选择负载性质电阻性、电感性、变压器一次侧

主要控制特性

控制信号模拟给定、内部数字给定、通讯给定任意选择

输入输出

5路模拟量输入(可编程),4路开关量输入(可编程)

4路模拟量输出(可编程),3路开关量输出(可编程)

保护

过流保护输出电流≥2倍额定值时保护时保护频率故障电源频率超出范围时保护(45~65Hz)SCR过热保护SCR温度>75℃时保护缺相保护主回路输入电源缺相时保护

负载断线负载断线或部分断线时保护

调节精度电流、电压、功率控制优于1%

2.2 硬件连接

正常停止

24V CD

1M0.00.1

1L0.00.1

CPU 224XP

S1

S2

EM 235

变送器

加热管

调整器

220V

图2.1 硬件连接图

电流变送器

电压变送器

未使用输入端

图2.2 EM235模拟量输出模块的端子接线图

2.3 地址分配表

表2.6 I/O地址分配如表I0.0 启动按钮I0.1 停止按钮Q0.0 启动指示灯Q0.1 停止指示灯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Word版

目录 第一章设计背景及设计意义 (2) 第二章系统方案设计 (3) 第三章硬件 (5) 3.1 温度检测和变送器 (5) 3.2 温度控制电路 (6) 3.3 A/D转换电路 (7) 3.4 报警电路 (8) 3.5 看门狗电路 (8) 3.6 显示电路 (10) 3.7 电源电路 (12) 第四章软件设计 (14) 4.1软件实现方法 (14) 4.2总体程序流程图 (15) 4.3程序清单 (19) 第五章设计感想 (29) 第六章参考文献 (30) 第七章附录 (31) 7.1硬件清单 (31) 7.2硬件布线图 (31)

第一章设计背景及研究意义 机械制造行业中,用于金属热处理的加热炉,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温度控制是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现有企业多采用常规仪表加接触器的断续控制,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这类设备对温度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除控温精度外,对温度上升速度及下降速度也提出了可控要求,显而易见常规控制难于满足这些工艺要求。随着微电子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的智能化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加热炉已成为现实。 自动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中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温度控制是控制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控制类型之一。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单片机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日益成为今后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生产、电力工程、造纸行业、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对工件的处理温度要求严格控制,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使温度控制指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采用MCS-51单片机来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文) 题 ——副标题 学生姓名:张 三 学 号:10080000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5班 指导教师:李 四 20 年 6月20日

——副标题 要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演示(C++)树和查找是在面向对象思想和技术的指导下,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C++)和面向对象的编程工具(Borland C++ Builder 6.0)开发出来的小型应用程序。它的功能主要是将数据结构中链表、栈、队列、树、查找、图和排序部分的典型算法和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封装成类,并通过类的对外接口和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来实现这些算法,同时利用解、辅助教学和自我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near form ——副标题 Abstract 外文摘要要求用英文书写,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使用第三人称。 “Abstract” 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三号,加粗,1.5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间距,勾选网格对齐选项。 “Abstract”上方是论文的英文题目,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小二,加粗,1.5倍行距,间距:段前、段后0.5行间距,勾选网格对齐选项。 Abstract正文选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1.5倍行距,间距:间距:段前后0.5行间距,勾选网格对齐选项。 Keywords与Abstract之间空一行,首行缩进2字符。Keywords与中文“关键词”一致,加粗。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Times New Roman,小四。如需换行,则新行与第一个关键词首字母对齐。 Keywords:Write Criterion;Typeset Format;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设计论文

. ..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的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2013131033 学生姓名:_黄家快_ 指导教师:王艳春___ 2015 年11 月15日

. .. 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I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整体方案设计 .. (1) 1.1 前言 (1) 1.2 系统整体设计 (1) 1.3方案论证 (2) 1.3.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2) 1.3.2 控制核心的选择 (3) 1.3.3 温度显示器件的选择 (3) 1.3.4 调速方式的选择 (3) 第二章各单元模块的硬件设计 (5) 2.1系统器件简介 (5) 2.1.1 DS18B20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简介 (5) 2.1.2 达林顿反向驱动器ULN2803简介 (5) 2.1.3 AT89C52单片机简介 (6) 2.1.4 LED数码管简介 (7) 2.2 各部分电路设计 (8) 2.2.1 开关复位与晶振电路 (9) 2.2.2 独立键盘连接电路 (9) 2.2.3 数码管显示电路 (10) 2.2.4 温度采集电路 (11) 2.2.5 风扇电机驱动与调速电路 (12) 第三章软件设计 (14) 3.1 程序设置 (14) 3.2 用Keil C51编写程序 (14) 3.3 用Proteus进行仿真 (15) 3.3.1 Proteus简介 (15) 3.3.2 本设计基于Proteus的仿真 (16) 第四章系统调试 (21) 4.1 软件调试 (21) 4.1.1 按键显示部分的调试 (21) 4.1.2 传感器DS18B20温度采集部分调试 (21) 4.1.3 电动机调速电路部分调试 (21) 4.2 硬件调试 (22) 4.2.1 按键显示部分的调试 (22) 4.2.2 传感器DS18B20温度采集部分调试 (22) 4.2.3 电动机调速电路部分调试 (22) 4.3 系统功能 (23) 4.3.1 系统实现的功能 (23) 4.3.2 系统功能分析 (23)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doc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英文题目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老师: 职称 系别: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2012年5月1日

摘要 温度是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的物理量,温度的控制在各个领域都有积极的意义。很多行业中都有大量的用电加热设备,如用于热处理的加热炉,用于融化金属的坩锅电阻炉及各种不同用途的温度箱等,采用单片机对它们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灵活性大等特点,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智能化温度控制技术正被广泛地采用。 本温度设计采用现在流行的AT89S51单片机,配以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自行设置温度上下限。单片机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与输入的温度上、下限进行比较,由此作出判断是否启动继电器以开启设备。 本设计还加入了常用的数码管显示及状态灯显示灯常用电路,使得整个设计更加完整,更加灵活。 关键字:单片机温度控制继电器

ABSTRACT The temperature is constantly in the daily life of physical and temperature controls in various fields have a positive meaning. A lot of businesses have a lot of power heating equipment, such as that used for the heat treatment furnace, for melting metal crucible resistance heaters and the various uses of temperature bins, SCM using their right to control not only easy to control, simple, such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exibility, but can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was charged with the technical indicators, which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Therefore,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is being widely adopted. The temperature was designed with the now popular AT89S51 SCM, and with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The temperature sensor can set up their own temperature collars. SCM will detect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input signal and temperature, the lower comparisons this judgment whether to activate the relay to open the equipment. The design also includes commonly used digital display and control state lights commonly used circuit, making the whole design more complete, more flexible. Key word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emperature control SSR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从这里键入摘要内容。字体和格式均不需要修改。页面格式已经设置完毕(小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二格)。】扼要概括论文主要设计了什么内容,如何设计的,设计效果如何。语言精练、明确,语句流畅;英文摘要须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中文摘要约400-50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300-450个实词;关键词要反映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主要内容,数量一般为4-6个。 设计类论文的摘要:应有类似的文字:(1)本设计的依据和意义的简要描述 (2)采用什么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或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现了哪些重要的功能。(3)(如果有这部分内容的话)设计过程中对什么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什么新的思路或者方法(4)系统设计或者研究达到了什么目标。 研究类论文的摘要: (1)本课题的依据和意义的简要描述(2)对哪些算法或者方法进行了哪些研究(3)提出了什么新的思路或者方法,或者对什么方法提出了改进思想(4)经过什么测试验证,证明了新的方法的可行性,或4)研究达到了什么目标。 4,关键词5,关键词6 页眉设置:河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页码设置:前言之前部分用Ⅰ,Ⅱ,Ⅲ,…编号 从前言开始用阿拉伯数字1,2,3…编号,前言为第1页

【从这里键入英文摘要内容, 使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小四号小写,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 WORDS :5,关键6

言 章一级标题一 (2) 第1章二级标题一 (2) 第1章二级标题二 (3) §1.2.1 第1章三级标题一 (3) §1.2.2 第1章三级标题二 (3) 章一级标题二 (5) 第2章二级标题一 (5) §2.1.1 第2章三级标题一 (5) §2.1.2 第2章三级标题二 (5) §2.1.3 第2章三级标题三 (6) 第2章二级标题二 (6) 章一级标题三 (7) 第3章二级标题一 (7) §3.1.1 第3章三级标题一 (7) §3.1.2 第3章三级标题二 (7) 第3章二级标题二 (7) 第4章一级标题四 (8) §4.1 第4章二级标题一 (8) §4.1.1 第4章三级标题一 (8) §4.1.2 第4章三级标题二 (8) §4.2 第4章二级标题二 (8) 第5章一级标题五 (9) §5.1 第5章二级标题一 (9) §5.2 第5章二级标题二 (9) §5.3 第5章二级标题三 (9) §5.3.1 第5章三级标题一 (9)

智能温控风扇开题报告

中北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韩强学号:X29 学院、系:信息商务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论文题目:家用风扇控制器的设计 指导教 师:温晶晶 2014 年3月 6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一些与温度有关的设备。尽管空调作为日常生活家电已经 步入千万普通家庭中,但空调普遍耗能太多,而且在占中国大部分人口的农村地区依旧 使用电风扇用作降温防暑设备[1]。近些来,空调价格水平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使用空调,对电风扇行业是个不小的冲击,但是空调的强大的功能下是以高耗能、封闭 空间为代价的。相比之下,电风扇通风较好且功耗低仍是很大的一个优势,还是具有广 阔的市场空间的,电风扇需要新型的技术功能,来满足不同的人群需求。为了提高电风 扇的市场竞争力,使之在技术含量上有所提高,且更加安全可靠,智能电风扇随之被提 出[2]。 传统电风扇具有以下缺点:风扇不能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风速,这对那些 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是致命的缺点,尤其是人们在熟睡时,不但浪费资源,还很容易使人 感冒生病;传统电风扇机械的定时方式常常会伴随着机械运动的声音,特别是夜间影响 人们的睡眠,而且定时范围有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鉴于这些缺点,我们需要设计 一款智能的电风扇温度控制系统来解决[3]。 温控风扇系统,是根据当时温度情况去自动开通和关闭电风扇,能很好的节约电能, 同时也方便用户们的使用更具人性化。而且温控风扇系统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都有 广泛的应用,如在工业生产中大型机械设备的散热系统,或限制笔记本电脑上的智能CPU 风扇等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都能够根据环境温度的高低自动启动或停止转动,并能够 根据温度的变化实现转速的自动调节,在现实生活中具非常广泛的用途,因此它的设计 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4]。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风扇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简称电扇,香港称为风扇,日本及韩国称为扇风机,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论文

论文设计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1-01 学生姓名:张战锋 指导教师:耿鑫

郑州轻工业学院 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日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 摘要 温度是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的物理量,温度的控制在各个领域都有积极的意义。很多行业中都有大量的用电加热设备,如用于热处理的加热炉,用于融化金属的坩锅电阻炉及各种不同用途的温度箱等,采用单片机对它们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灵活性大等特点,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智能化温度控制技术正被广泛地采用。 本温度设计采用现在流行的AT89S51单片机,配以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自行设置温度上下限。单片机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与输入的温度上、下限进行比较,由此作出判断是否启动继电器以开启设备。 本设计还加入了常用的数码管显示及状态灯显示灯常用电路,使得整个设计更加完整,更加灵活。该设计已应用于花房,可对花房温度进行智能监控。 【关键词】温度箱,AT89S51,单片机,控制,模拟

目录 1 引言 (3) 1.1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背景、发展历史及意义 (3) 1.2 温度控制系统的目的 (4) 1.3 温度控制系统完成的功能 (4) 2 总体设计方案 (4) 3 DS18B20温度传感器简介 (11) 3.1 温度传感器的历史及简介 (11) 3.2 DS18B20的工作原理 (11) 3.2.1 DS18B20工作时序 (11) 3.2.2 ROM操作命令 (14) 3.3 DS18B20的测温原理 (14) 3.3.1 DS18B20的测温原理: (14) 3.3.2 DS18B20的测温流程 (16) 4.1 设计原则 (16) 4.2 引脚连接 (17) 4.2.1 晶振电路 (17) 4.2.2 串口引脚 (17) 5 系统整体设计 (18)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一、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名单 序号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生指导教师专业(方向)学院 1 大学生方程 式电车总体 布置设计 白阳殷德军车辆工程 机械工 程学院 2 膏体推进剂 管道输运仿 真及试验 叶小 兵 陈雄 武器系统 与工程(火 箭弹) 机械工 程学院 3 非接触气隙 隔离DC/DC变 换器设计 朱幸朱丽 测控技术 与仪器 机械工 程学院 4 变支撑约束 下的大型丝 杠旋铣动态 响应特性分 析 顾旻 杰 王禹林 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机电工 程) 机械工 程学院 5 大学生方程 式赛车悬架 及转向系统 设计与仿真 谢臻殷德军 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机械设 计) 机械工 程学院 6 轮毂生产系 统分析与优 陶梦刘庭煜工业工程 机械工 程学院

化——布局分析与优化 设计 7 导游机器人 行走功能控 制系统设计 刘雪 松 韩军 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机电工 程) 机械工 程学院 8 可编程电子 时间引信炸 点控制电路 原理实验系 统开发 宋琦丁立波 武器系统 与工程(探 测制导与 控制) 机械工 程学院 9 119mm脉冲发 动机组设计 姚学 斌 余陵 武器系统 与工程(火 箭弹) 机械工 程学院 10 适用于电磁 脉冲炮弹的 脉冲调制网 络研究 沈杰潘绪超 武器系统 与工程(弹 药) 机械工 程学院 11 5足仿生机器 人机构设计 卜庆 伟 张龙 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机械工 程学院

与运动学分 析 (机电工程) 12 基于正则表达式的NC 程序编译器设计与开发 顾星炜 袁红兵 机械工程 及自动化 (机电工 程) 机械工程学院 13 基于K 型热电 偶的测温系统设计 韩伟 卜雄洙 测控技术 与仪器 机械工程学院 14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壅塞式燃气流 量调节装置 设计 余业辉 陈雄 飞行器设 计与工程 机械工 程学院 15 银改性MIL-101制备及吸附放射性碘研究 陈羽 杨毅 辐射防护 与环境工 程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16 新型电容除离子(CDI)电极的制备与 王祎 韩卫清 环境工程 环境与生物工 程学院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论文资料(经典)

摘要 :本设计采用直接数字控制(DDC)对加热炉进行控制,使其温度稳定在在某一个值上。 并且具有键盘输入温度给定值,LED数码管显示温度值和温度达到极限时提醒操作人员注意的功能。 一.概述 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温度控制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任务。对于不同生产情况和工艺要求下的温度控制,所采用的加热方式,燃料,控制方案也有所不同。例如冶金、机械、食品、化工等各类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等;燃料有煤气、天然气、油、电等;控制方案有直接数字控制(DDC),推断控制,预测控制,模糊控制(Fuzzy),专家控制(Expert Control),鲁棒控制(Robust Control),推理控制等。 本设计的控制对象为一电加热炉,输入为加在电阻丝两断的电压,输出为电加热炉内的温度。输入和输出的传递函数为:G(s)=2/(s(s+1))。控温范围为100~500℃,所采用的控制方案为直接数字控制(DDC)中的最少拍控制。 二.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 采用典型的反馈式温度控制系统,组成部分见下图。其中数字控制器的功能由微型机算机实现。 三.温度控制系统结构图及总述 图中由4~20mA变送器,I/V,A/D转换器构成输入通道,用于采集炉内的温度信号。其中,变送器选用XTR101,它将热电偶信号(温度信号)变为4~20mA电流输出,再由高精密电流/电压变换器RCV420将4~20mA电流信号变为0~5V标准电压信号,以供A/D转换用。转换后的数字量与与炉温的给定值数字化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到实际炉温和给定炉温的偏差。炉温的设定值由键盘输入。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数字控制器按最小拍进行运算,计算出所需要的控制量。数字控制器的输出经标度变换后送给8253,由8253定时计数器转变8086 CPU 定时计数器SCR触发回路SCR主回路 电 加 热 炉 4~20mA变送器 I/V A/D 数字滤波

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Design) 题目Title: 院系 School (Department): 专业 Major: 学生姓名 Student Name: 学号 Student No.: 指导教师(职称) Supervisor(Title): 时间:年月日 Date: Month Day Year

说明 1. 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格式要求请参照《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的有关规定》和《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印制规范》。 2. 除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外,还须填写三份表格: (1)表一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表二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表; (3)表三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情况登记表。 3. 上述表格均可从教务部主页的“下载中心”处下载,如表格篇幅不够, 可另附纸。每份毕业论文(设计)定稿装订时应随同附上这三份表格。4. 封三是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请认真填写。 Instruction 1. Please refer to ‘The Guidelines to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at Sun Yat-sen University’and ‘The Writing and Printing Format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Design) at Sun Yat-sen University’for anything about the thesis format. 2. Three forms should be filled up before the submission of the thesis (design): (1)Form 1: Research Proposal of Graduation Thesis. (2)Form 2: Process Check-up Form. (3)Form 3: Thesis Defense Performance Form. 3. All the above forms could be downloaded on the website of the Office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f there is not enough space in the form, please add extra sheets. Each thesis (design) should be submitted together with the three forms. 4. The form on the inside back cover is the grading sheet. Please fill it up before submission.

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

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 为规范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工作,激励本科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勤奋钻研、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时间 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的具体时间由当年相关工作通知的时间而定。 二、评选标准 (一)各院系在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评选出体现专业培养水平的好作品,杜绝简单摊派完成任务式的现象。院系如认为评选推荐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数量达不到学校分配的指标数,可以少报。 (二)凡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作品,综合成绩应达到优秀等级。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的标准如下: 1、论文类 按期圆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选题新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立论正确,观点新颖,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计算与分析论证可靠、严密,思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重点突出,资料翔实,语言流畅,结论正确合理,格式规范。 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外文资料翻译通顺正确,毕业论文创作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答辩时概念清楚,语言表达准确,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设计类 按期圆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设计说明书完备,设计方案较为科学,计算、实验分析严密、正确,结论合理,数据可靠。艺术类设计版面及其它相应表现手段完整、规范,整体制作效果好。 整个设计过程充分体现出作者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答辩时概念清楚,思维清晰,能正确回答问题。毕业设计创作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较高。 三、评优名额和办法 (一)学校根据当年毕业生人数和专业结构情况,确定评优比例(原则上控制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3%)。 (二)每届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结束后,由院系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向院系提名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委员会应对提名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讨论评审,择优推荐。 (三)推荐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作品,由作者按照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见附件1),缩写至4000字左右。 (四)各院系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时,须向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提交如下推荐材料: 1、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汇总表; 2、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表; 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复印件); 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评议书(复印件); 5、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缩写文本的打印稿和电子稿。

温控风扇系统设计

自动化系统创意设计大赛作品说明书 作品名称:温控风扇系统设计 队员: 2015年4月

目录 1、引言 (3) 2、背景 (3) 3、意义与应用 (3) 4、原理简介 (4) 5、方案设计 (4) 6、STC12C5A60S2单片机 (5) 6.1简介 (5) 6.2 PWM寄存器设置 (5) 6.3 PWM占空比计算方法 (5) 6.4 I/O工作方式设置 (6) 7、LCD液晶显示屏 (6) 8、温度传感器DS18B20 (8) 8.1 初始化 (9) 8.2 写操作 (10) 8.3 读操作 (10) 9、风扇 (10) 拓展1: (10) 拓展2: (11) 10、硬件电路设计 (12) 10.1原理图和部分电路PCB图 (12) 10.2 电机驱动电路 (13) 11、软件设计 (14) 11.1主函数流程图 (14) 11.2 温度控制风扇程序流程图 (15) 11.3 按键控制风扇程序流程图 (16) 11.4 按键设定温度程序流程图 (17) 12、结语 (18) 参考文献: (18) 附录Ⅰ:实物硬件图 (18) 附录Ⅱ:程序 (18)

摘要:本设计是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技术与温度传感器测量外界温度的设计 原理,进行了不同设计方案的比较,给出了设计的硬件电路,同时对各种关键硬件进行 较详细的介绍,并且以流程图的方式对系统设计作出介绍。系统主要通过温度传感器控 制不同的PWM占空比输出来控制风扇的档位。而出于方便、可选择性的考虑,系统也添 加了辅助功能,就是直接手动控制风扇的档位。 关键词:STC12C5A60S2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PWM 1、引言 温控风扇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工作原理除了普通的手动档位调节,主要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外界温度,并自主地进行档位的调节,这样在风扇开着的情况下,不需进行手动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外界温度进行自主调节风力大小,达到节能目的。 2、背景 随着空调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很容易想到电风扇会成为空调的社会淘汰品,其实经过市场的考验和证实,真实的并不是这样的,在空调产品的冲击下,电风扇产品仍然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电风扇在市场的考验中并没有淡出市场,反而销售在不停的复苏中,具有强大的发展空间。据市场调查,电风扇的不停复苏主要在以下原因:一,是电风扇虽然没有空调机的强大的制冷功能,但电风扇是直接取风,风力更加温和,比较适合老年人、儿童以及体质虚弱的人使用。二,是电风扇经过多年的市场使用,较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装简易。三,是电风扇比起空调产品而言,其价格低廉,相对省电,更易的进入老百姓的家庭。在目前空调还没有普及,并且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空调都适合使用的情况下,智能风扇适合人体对温度的要求,智能风扇还有具有相当作用的。 3、意义与应用 1、普通电风扇的现状及存在的隐患:大部分只有手动调速,功能单一。长时间 在高负荷工作容易损坏电器,并且造成电量的损失。 2、作品可运用在家庭中,风扇的风力随温度而调节,即可以避免人因温度低吹 到冷风而着凉,也可达到节能目的,可见温控风扇更具有优越性。 3、其次将此系统装在产热多,急需排热的设备上,可以帮助它及时散掉大量的热。比如电脑散热器等。

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摘要 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对温度的检测及控制时常显得极其重要。因此,对数字显示温度计的设计有着实际意义和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利用单片机实现对温度只能控制及显示方案。本毕业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对高精度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继而实现对对象的测温。测温系数主要包括供电电源,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电路,LED显示电路,蜂鸣报警电路,继电器控制,按键电路,单片机主板电路。高精度数字温度计的测温过程,由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所测对象的温度,并将温度传输到单片机,最终由液晶显示器显示温度值。该数字温度计测温范围在-55℃~+125℃,精度误差在±0.5℃以内,然后通过LED数码管直接显示出温度值。数字温度计完全可代替传统的水银温度计,可以在家庭以及工业中都可以应用,实用价值很高。 关键词:单片机:ds18b20:LED显示:数字温度. Abstract In our daily life and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the digital thermometer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programmer which use a microcontroller to achieve and display the right temperature by intelligent control .This programmer mainly consists by temperature control sensors, MCU, LED display modules circuit. The main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design high-precision digital thermometer and then realize the objec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includes power supply, data acquisition circuit, buzzer alarm circuit, keypad circuit, board with a microcontroller circuit is the key to the whole system. The temperature process of high-precision digital thermometer, from collec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bject by the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and the temperature transmit ted to the microcontroller, and ultimately display temperature by the LED. The digital thermometer requires the high degree is positive 125and the low degree is negative 55, the error is less than 0.5, LED can read the number. This digital thermometer could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PLC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加热炉是利用电能来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装置。因为其效率高、无污染、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冶金、机械、化工等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电加热炉对温度进行控制。而传统的加热炉普遍采用继电器控制。由于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线路庞杂,故障查找和排除都相对困难,而且花费大量时间,影响工业生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势必被PLC所取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伴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PLC 具有了计算机的功能,成为了一种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工业控制装置,在温度控制领域可以让控制系统变得更高效,稳定且维护方便。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至今,PID控制已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LC、工业机器人、CAD/CAM)中位居第一。由于其原理简单、使用方便、适应能力强,在工业过程控制中95%甚至以上的控制回路都采用了PID结构。虽然后来也出现了很多不同新的算法,但PID仍旧是最普遍的规律。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些先进国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始研发电热锅炉,中国到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起步,对电加热炉的生产过程进行计算机控制的研究。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不少企业才开始应用计算机控制的连续加热炉,可以说发展缓慢,而且对于国内的温度控制器,总体发展水平仍不高,不少企业还相当落后。与欧美、日本,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其差距较大。目前我国的产品主要以“点位”控制和常规PID为主,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温度控制。对于一些过程复杂的,时变温度系统的场合往往束手无策。而相对于一些技术领先的国家,他们生产出了一批能够适应于大惯性、大滞后、过程复杂,参数时变的温度控制系统。并且普遍采用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及计算机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检测设备及

基于51单片机的温控风扇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温控风扇设计 摘要 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用电风扇来降温;在工业生产中,大型机械用电风扇来散热等。随着温度控制的技术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的温控电风扇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温控电风扇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电风扇启停与转速,在实际生活的使用中,温控风扇不仅可节省宝贵的电资源,也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本设计为一种温控风扇系统,具有灵敏的温度感测和显示功能,系统采用STC89C51 单片机作为控制平台对风扇转速进行控制。利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实时温度,经单片机处理后通过三极管驱动直流风扇的电机。根据采集的实时温度,实现了风扇的自起自停。可由用户设置高、低温度值,测得温度值在高低温度之间时打开风扇弱风档,当温度升高超过所设定的温度时自动切换到大风档,当温度小于所设定的温度时自动关闭风扇,控制状态随外界温度而定。 关键词:温控风扇,单片机,DS18B20,自动控制

Temperature control fan design based on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BSTRACT In the hot summer, people use cooling fan; 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is used toheat the electric fan large machiner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technology of temperature control, temperature controlled electric fan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gradually into people's lives. Temperature controlled electric fan can be adjusted automatically stop and start the fan speed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the use of real lif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fan not only can save power resources valuable, but also greatly facilitate the people's life and production. The design of a temperature controlled fan system, sensitive temperate- easuing and display, the system uses STC89C51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ntrol platform to control the speed of the fan. The real-time temperature using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SCM processing through the transistor DCfan motor drive. According to the real-time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the fan selfstop. High, low temperature value set by the user, the measured temperaturevalues in the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between open fan weak wind profile,when the temperature exceeds the set temperature automatically switch to thefile, automatically turn off the fan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lower than the set temperature, the control state varies with the outside temperature. KEY WORDS:Temperature control fan, MCU, DS18B20,automatic control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格式样稿

(空一行) 基于SOPC测量仪器的设计与实现------三号黑体 (空一行) 电子信息工程系------小四宋体 五号黑体学生:魏坤导师:肖庆高-----小四宋体 摘要:NdFeB 随着电子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测试技术正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数字存储示波器作为测试技术的重要工具而被广泛适用于各个领域,同模拟示波器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并有逐步取代传统模拟示波器的趋势。本课题所设计的数字存储示波器基于SOPC技术,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操作为终端,有采样系统、中央处理系统、显示系统、用户交互系统等多个模块组成。--------五号宋体(300字左右) 关键词:SOPC 数字存储示波器 FPGA 液晶显示器------五号宋体 五号黑体 一、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关键技术-----四号宋体加粗 数据采集的速度直接决定了数字示波器的性能,所以提高数字示波器的关键性问题就是提高采样率。采样率主要受AD转换速率、各组成单元电路的延迟和存储器的速度影响,AD转换速度越高,硬件电路的延迟对系统的影响越大。因此本系统中对硬件电路是虚的调整是一个重要内容。-----小四宋体 ? ????????????????? 总字数在3000字左右之间 五号宋体加粗(10个左右) 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 [1] .《基于QUARTUS Ⅱ的FPGA/CPLD数字系统设计实例》.电子工业出版社 [2] 丁玉美等著.《数字信号处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 褚振勇等著.《FPGA设计及应用(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4] 胡广书等著.《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 [5] 张贤达等著.《现代信号处理(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6] 刘益成等著.《数字信号处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7] 谢德芳编著.《数字信号处理》.北京科学出版社 [8] 王传新编著.《FPGA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模板1、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毕业设计应使学生受到综合训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如调查研究、查阅文献(中、外文资料)、理论分析、制订设计方案,工程设计、计算与绘图、实验研究与数据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经济分析、质量效益分析等能力,撰写论文或设计说明书。 3、毕业设计应重视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4、毕业设计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树立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 5、各专业应对毕业设计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内容包括:毕业设计任务(题目);毕业设计内容;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设计时间、完成标准)的要求等。 1、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体现本专业特色,力求与工作实际、科学研究及实验室建设相结合,题目应有综合性,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充学生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得到较全面的工程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2、题目大小和难度适度,设计工作量要饱满,能在教

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3、题目类型:理工类以“工程设计”为主;经管类可作“论文”,撰写开发研究报告等。 1、指导教师应由具有中级职称及中级以上职称的老师担任。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原则上每名教师指导本科毕业生人数不能超过5人,指导专科学生人数不能超过7人。 2、指导教师职责:认真拟定设计任务书、做好设计或实验的必要准备,指导查阅文献和收集、分析资料,指导编制设计工作计划及进程,审定设计总体方案,指导设计或实验,检查设计情况和进度,审阅毕业设计(论文),认真书写老师评语,力求真实全面反映设计(论文)水平。在指导过程中要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 3、指导教师应增加面授指导时间,每周不应少于8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启发引导,切忌包办代替或放任自流,要认真掌握进度,经常检查及协调。 1、在设计工作中应坚持科学的态度,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刻苦钻研、努力创新、高质量地独立完成毕业设计。 2、尊重导师,虚心向导师和参与指导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 3、加强组织纪律性,服从领导、遵守纪律,做好技术保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