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设软件

单片机课设软件
单片机课设软件

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王文举班级学号1003010309

专业自动化课程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交通

灯的设计(软件)评

组长签字:

成绩

日期20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王文举班级学号1003010309 课程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的设计——软件设计实践教学要求与任务:

要求:

1、设计电路,选择器件。

2、利用Proteus画原理图。

3、软件编程、调试。

4、焊接硬件电路,并调试。

任务:

1,用单片机控制交通灯,可应用于一般马路。

2,求红灯32s,绿灯30s,黄灯2s,某一方向有紧急事件时可立刻放行。

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1、查找资料。(2天)

2、设计电路、画电路图。(2天)

3、软件编程与调试。(2天)

4、焊接硬件电路并调试。(2天)

5、撰写报告。(2天)

指导教师:

201 年月日

专业负责人:

201 年月日

学院教学副院长:

201 年月日

摘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个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先导的信息革命正在蓬勃发展。计算机技术作为三者之一,怎样与实际应用更有效的结合并发挥其作用。单片机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正在不断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的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使用,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的特点,配以其它器件来加以完善。

十字路口车辆穿梭,行人熙攘,车行车道,人行人道,有条不紊。那么靠什么来实现交通的井然秩序呢?靠的是交通信号灯的自动指挥系统,来实现交通的井然有序。交通信号灯控制方式很多。本系统采用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单片机AT89c51,以及其它芯片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实现了通过AT89c51芯片的P1口设置红、绿灯点亮的功能,通过AT89S51芯片的RXD、TXD输入、输出设置显示时间。交通灯的点亮采用发光二极管实现,时间的显示采用七段数码管实现。单片机系统采用直流供电。为了系统稳定可靠,系统内集成了“看门狗”芯片,避免了系统因为死机而停止工作的情况发生。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扩展性好。

目录

摘要.............................................................. I II 1 绪论.............................................................. V

1.1技术概述 ..................................................... V

1.2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V I

2.1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系统简介.................................. V I

2.2 设计要求.................................................... V I

2.3 设计方案论证............................................... V II

3 设计语言及软件介绍............................................... I X

3.1 汇编语言介绍................................................ I X

3.2 wave6000软件介绍............................................. X

4 系统软件设计..................................................... X I

4.1 概述........................................................ X I

4.2 系统程序设计模块............................................ X I

4.2.1主程序 ................................................ X I

4.2.3东西方向中断程序..................................... X III

4.2.4延时子程序............................................ X IV

4.3 控制源程序................................................. X IV

4.3.1汇编程序.............................................. X IV

4.3.2程序清单.............................................. X VI

4.4 调试及仿真................................................ X VII 结论............................................................ X VIII 参考文献........................................................... X IX

1 绪论

1.1技术概述

今天,红绿灯安装在各个道口上,已经成为疏导交通车辆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但这一技术在19世纪就已出现了。

1858年,在英国伦敦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安装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气红绿灯。它由红绿两块以旋转式方形玻璃提灯组成,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注意”。1869年1月2日,煤气灯爆炸,使警察受伤,遂被取消。

1914年,电气启动的红绿灯出现在美国。这种红绿灯由红绿黄三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安装在纽约市5号大街的一座高塔上。红灯亮表示“停止”,绿灯亮表示“通行”。

1918年,又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带控制的红绿灯,一种是把压力探测器安在地下,当车辆接近时,红灯便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遇红灯时按一下喇叭,就使红灯变为绿灯。红外线红绿灯当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它就能察觉到有人要过马路,红外光束能把信号灯的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黄灯是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

1.2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中出现了一些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道路拥挤现象日趋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并一直保持大比例的增长。现在交通系统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及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交通中管理引入单片机交通灯控制代替交管人员在交叉路口服务,有助于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提高交通管理的服务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的降低由道路拥挤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中国车辆数量不断增加,交通控制在未来的交通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交通灯的管理比重修一条马路无论在经济、交通运行速率上都有很好的效益、更加节约资源。使交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管理整个城市交通控制,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创造美好的城市交通形象发挥更多的作用。

2 系统设计简介

2.1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系统简介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系统通过AT89S51芯片的P2口设置红、绿灯点亮的功能,通过AT89S51芯片的RXD、TXD输入、输出设置显示时间。交通灯的点亮采用发光二极管实现,时间的显示采用七段数码管实现。单片机系统采用直流供电。为了系统稳定可靠,系统内集成了“看门狗”芯片,避免了系统因为死机而停止工作的情况发生。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扩展性好。

本设计方案可实现南北干道各32s红灯,30s绿灯,2s黄灯的行车要求,当某一方向有紧急车辆需优先通过时还可按下相应按钮实现放行

2.2 设计要求

东西(A)、南北(B)两干道交于一个十字路口,各干道有一组红、黄、绿三个指示灯,指挥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红灯亮禁止通行,绿灯亮允许通行。红灯的设计时间为32秒,绿灯为30秒,黄灯2秒。设A道和B道的车流量相同。

2.3 设计方案论证

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单片机AT89C51为控制系统的核心来完成时间处理,中断响应等功能。

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如下:连接好外部电路后按照系统设计功能的要求,运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控制每组灯在工作时刻的亮灭,确定系统由3个模块组成:主控制器、中断电路和显示电路。

本课题以是89C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的一种交通灯系统,系统整体硬件电路包括,led 小灯,中断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单片机主板电路等组成。

系统框图主要由主控制器、单片机复位、时钟振荡、LED 显示、温度传感器组成。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电路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一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电路结构框图

AT89C5

主 控 制

LED 显示电路

中断输入电

时钟电路

复位电路

2.4 硬件设计电路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设计电路图如图2所示,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51,用LED小灯实现车辆通行控制,中断电路处理紧急事件。

图二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设计电路图

3 设计语言及软件介绍

3.1 汇编语言介绍

汇编语言是直接面向处理器(Processor)的程序设计语言。处理器是在指令的控制下工作的,处理器可以识别的每一条指令称为机器指令。每一种处理器都有自己可以识别的一整套指令,称为指令集。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根据不同的指令采取不同的动作,完成不同的功能,既可以改变自己内部的工作状态,也能控制其它外围电路的工作状态。如图3所示,在电路中,每条机器指令都表现为一组电信号,通过一排导线进入处理器。这些电信号有的呈高电平,有的呈低电平,哪些为高,哪些为低,取决于不同的机器指令。如果把高电平记为“1”,低电平记为“0”,那么,不同的机器指令将表现为不同的二进制序列,由于它们的无规律性,这就使得机器指令机器指令难以理解、书写和记忆。人类最容受自己每天都使用的自然语言。为了使机器指令的书写和理解变得容易,需要借鉴自然语言的优点,为此就引入了汇编语言。汇编语言使用符号来代表不同的机器指令,而这些符号非常接近于自然语言的要素。基本上,汇编语言里的每一条指令,都对应着处理器的一条机器指令。

汇编语言包括两个部分:语法部分和编译器。语法部分提供与机器指令相对应的助记符,方便指令的书写和阅读。当然,汇编语言的符号可以被人类接受,但不能被处理器识别,为此,还要由汇编语言编译器将这些助记符转换成机器指令。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处理器的种类繁多,比如用于工业控制和嵌入式计算的Z80、MC68000和MCS-51、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的INTEL x86系列,以及基于ARM体系结构的处理器,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大企业都是ARM的客户。事实上,今天的ARM是最受欢迎的32位嵌入式处理器,而且,今天的ARM处理器比INTEL奔腾系列卖得还多,基本上是3:1的比例。不同的处理器有不同的指令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每一种处理器都会有自己专属的汇编语言语法规则和编译器。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处理器,也可能拥有不同的汇编语言编译器。一个明显的例子是INTEL x86系列的处理器,围绕它就

开发出好多种编译器来,如MASM、NASM、FASM、TASM和AT&T等。而且,这每一种编译器,都使用不同的语法。

汇编语言的特点:

1.面向机器的低级语言,通常是为特定的计算机或系列计算机专门设计的。

2.保持了机器语言的优点,具有直接和简捷的特点。

3.可有效地访问、控制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设备,如磁盘、存储器、CPU、I/O端口等。

4.目标代码简短,占用内存少,执行速度快,是高效的程序设计语言。

5.经常与高级语言配合使用,应用十分广泛

汇编语言的应用:

1.70%以上的系统软件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

2.某些快速处理、位处理、访问硬件设备等高效程序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

3.某些高级绘图程序、视频游戏程序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

3.2 wave6000软件介绍

这个软件是南京伟福公司的单片机开发软件,一般就是用在C51单片机。不需要购买仿真器,使用软件模拟器就可以了,使用很方便的。也支持KEILC,但最好不要在WA VE内使用C,如果想用C编写,还是用KEIL C方便。

WA VE6000的使用WA VE6000编译软件,采用中文界面。用户源程序大小不受限制,有丰富的窗口显示方式,能够多方位、动态地展示程序的执行过程。其项目管理功能强大,可使单片机程序化大为小,化繁为简,便于管理。另外,其书签、断点管理功能以及外设管理功能等为51单片机的仿真带来极大的便利。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概述

整个系统的功能是由硬件电路配合软件来实现的,当硬件基本定型后,软件的功能也就基本定下来了。从软件的功能不同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控制软件(主程序),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专门用来控制各灯顺序点亮。二是中断软件(中断程序),它是用来完成突发事件的处理。三是延时软件,用来实现延时功能。

4.2 系统程序设计模块

系统程序主要包括主程序,南北方向中断程序,东西方西中断程序,延时子程序等。

4.2.1主程序

主程序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控制各个路口的灯按要求的顺序点亮(程序见4.3.1节)。主程序流程图如图三所示。

开始

南北绿东西红

初始化

1s延时

R1=0 N

Y

南北黄东西绿

1s延时

R0=0 N

Y

南北红东西绿初始化

1s延时

R1=0 N

Y

南北红东西黄

1s延时

Y

R0=0

N

图三主程序流程图

4.2.2南北方向中断程序

南北方向中断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当南北向有紧急事件时可实现南北向紧急通行(程序见4.3.1节)。南北方向中断程序流程图如图四所示。

开始

南北绿东西红

P3.2=0

N

RETI

图四南北方向中断程序流程图

4.2.3东西方向中断程序

东西方向中断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当东西向有紧急事件时可实现东西向紧急通行(程序见4.3.2节)。东西方向中断程序流程图如图五所示。

开始

南北绿东西红

P3.2=0

N

RETI

图五东西方向中断程序流程图

4.2.4延时子程序

延时子程序用于实现各灯的持续点亮,延时子程序流程图如图六

开始

R5=0 Y

RET N

R6=0

N

R5=0 Y

N

图六延时子程序图

4.3 控制源程序

4.3.1汇编程序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003H

AJMP TZC1

ORG 0013H

AJMP TZC2

ORG 0030H

MAIN:

MOV R0,#1EH

MOV R1,#1CH

MOV IE,#85H

MOV SP,#40H

MOV P2,#0DDH ;南北绿东西红

LOOP1:

LCALL DELAY ;调用1s延迟程序

DEC R0

DJNZ R1,LOOP1 ;判断绿灯28s是否完毕(实际因误差绿灯为30s)

MOV P2,#0DEH ;南北黄东西红(黄灯2s正常)

LOOP2: LCALL DELAY

DJNZ R0,LOOP2

MOV P2,#0EBH ;南北红东西绿

MOV R0,#1EH

MOV R1,#1CH

LOOP3:

LCALL DELAY

DEC R0

DJNZ R1,LOOP3

MOV P2,#0F3H ;南北红东西黄

LOOP4: LCALL DELAY

DJNZ R0,LOOP4

JMP MAIN ;返回主程序起点

DELAY: MOV R5,#0D8H ;1s延迟程序

D3 : MOV R6,#0AH

D2 : MOV R7,#7DH

D1 : NOP

NOP

DJNZ R7,D1

DJNZ R6,D2

DJNZ R5,D3

RET

TZC1 : PUSH P2 ; 南北向中断程序

MOV P2,#0DDH ;南北向有特种车辆(救护车。。。。。。。)

JNB P3.2,TZC1

POP P2

RETI

TZC2 : PUSH P2 ;东西向中断程序

MOV P2,#0EBH ;东西向有特种车辆(救护车。。。。。。。)

JNB P3.3,TZC2

POP P2

RETI

END

4.3.2程序清单

HEX输出文件

4.4 调试及仿真

经软件调试-仿真器proteus调试通过,并烧录芯片,得到所要求的设计结果。如图七试验成功。

图七交通灯仿真图

结论

本系统就是利用了AT89S51芯片的I/O引脚。系统采用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单片机AT89S51,以及其它芯片(如:74HC164、74LS04六位反向器、L7805三端稳压电源)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器,实现了红灯亮32秒,绿灯30秒,黄灯2s。并通过AT89S51来控制74LS04芯片的输出口设置红、绿灯燃亮的功能和控制74HC164来实现在七段数码管上的时间显示;为了系统稳定可靠系统内集成了“看门狗”芯片,避免了系统因为死机而停止工作的情况发生。系统设计简便、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程序设计简便。

系统不足:时间设定中没有黄灯的等待闪烁时间,以及自动根据车流改变红绿灯时

间,此外,还没有充分考虑的把现代管理、人工智能运用到交通的控制中,来计算交通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来更合理的安排红、绿灯的持续时间,使城市的交通管理更加人性化。使人们远离目前的交通拥塞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李群芳.张士军.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8.

[2] 李光飞.楼然苗.胡佳文.谢象佐.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3] 沈德金.陈粤初.单片机接口电路与应用程序实例.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

学出版社.1990.

[4] 徐爱钧.彭秀华.单片高级语言C51应用程序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范文

建筑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DSP的网络通信系统的设计课程: DSP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通信071 学生:三 学号: 指导教师:高焕兵 完成日期: 2010年7月

目录 摘 要 ····························································II 1 计目 的 (1) 2 设计要求 (1) 3 设计容 (2) 3.1DSP与TCP/IP技术概述 (2) 3.2方案设计 (5) 3.3器件选型 (7) 3.4硬件设计····································

(10) 3.5软件设计 (15) 总结与致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22)

摘 网 络 通 信 系统 是……………………………………………………………………………………………………………。(这段是介绍设计背景,或者是对设计的总体描述) 本设计做作的是一个XX 系统。(下面开始写你在本设计中做作的工作,如设计了什么硬件,软件等。) 关键词:TCP/IP ;DSP ;XX (三到五个,与自己设计相关的,不要所有人一样)

1 …………………………………………………………………………………… 2 设计要求 ……………………………………………………………………………………

3 设计容 3.1系统需求分析 ………………………………………………………… (1)…… ① ② (2)…………………………………………………………………………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概况

目录 1 绪论 (1) 1.1 概述 (1) 1.2 设计目的 (1) 2 设计任务及内容 (1) 2.1 设计任务 (1) 2.2 设计内容 (1) 3 总体设计及核心器件简介 (2) 3.1 总体设计 (2) 3.2 硬件设计 (2) 3.2.1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2) 3.2.2 单片机的选择 (3) 3.2.3 显示电路的选择与设计 (4) 3.2.4 按键电路的选择与设计 (6) 3.2.5 时钟电路的选择与设计 (7) 3.2.6 复位电路的选择与设计 (8) 3.2.7 系统总电路的设计 (10) 3.3 软件设计 (11) 3.3.1 程序设计思想 (11) 3.3.2 系统资源的分配 (11) 3.3.3 主程序设计 (11) 3.3.4 中断程序设计 (12) 4 数字电子秒表的安装与调试 (15) 4.1 软件的仿真与调试 (15) 4.2 硬件的安装与调试 (15) 4.2 汇编程序 (15) 5 设计体会与总结 (21)

1 绪论 1.1 概述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又称微控制器,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单片机是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是集CPU、RAM、ROM、I/O接口和终端系统与同一硅片的器件。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单片机发展迅速各类新产品不断涌现出现许多新产品,出现了许多高性能新型机种现已成为工业控制和各控制领域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单片机功能强、体积小、可靠性好、价格便宜等独特优点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取到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成为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更新换代的理想机种,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设计运用所学的单片机知识,将单片机与普通秒表相结合设计了电子秒表,具有显示直观、读取方便、精度高等优良特点,在计时中应用广泛。 1.2 设计目的 加强对51系列单片机的构造了解及应用,熟悉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程,综合掌握和理解设计各部分的工作原理、设计过程、芯片器件的选择方法、模块化编程等多项知识。 (1)用单片机模拟实现具体应用使个人设计系统能够真正使用; (2)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3)提高利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设计任务及内容 2.1 设计任务 结合教材及参考资料,用80C51单片机模拟实现电子秒表的开启,计时,停止并显示时间等功能。 2.2 设计内容 (1)填写设计任务书; (2)进行总体设计,画出设计原理图; (3)用PROTEUS软件画出设计电路图; (4)用Keil软件编写程序; (5)在PROTEUS里模拟并调试程序达到期望功能。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任务书——电脑时钟(带定时启闹功能) 一、课程设计题目: 电脑时钟的设计与制作 二、课程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制作的电脑时钟具有以下功能: 1.自动计时,由6位LED显示器显示时、分和秒; 2.具备校准功能,可以直接由0-9数字键设置当前时间; 3.具备定时启闹功能。 三、设计任务概述: 通过设计一个电脑时钟,掌握Protel 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硬件线路图的方法,掌握使用Dais集成开发环境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控制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任务涉及的知识面包括MCS-51汇编程序语言、MCS-51 单片机I/O 应用、中断与定时器应用、人机接口应用技术等。 四、工作计划及安排: ①布置任务、分析任务、学习汇编语言、单片机的功能程序设计(3 天) ②方案设计、使用Protel 设计和绘制电脑时钟的硬件原理图(2 天) ③电脑时钟控制程序设计和调试(4 天) ④撰写实习报告(1 天)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设计结果占40 %;实习报告占40%;平时抽查(含半小时抽查):20%; 课程程设计的成绩可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考勤:迟到扣5 分/次,旷课扣10 分/次

设计说明书目录 0、前言 单片机的应用介绍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2、总体设计 2.1、总体方案 2.1.1、计时方案 2.1.2、键盘/显示方案 2.2、硬件总体设计 2.2.1、系统组成方案 2.2.2、扩展单元编址 2.2.3、键盘、显示功能的定义 2.3、软件总体设计 2.3.1、存储单元的分配、标志位的定义 2.3.2、主程序框图及清单(带有注释) 3、硬件设计 本系统所选用的各种芯片的功能、引脚、相应的命令控制字格式等。 4、软件设计 本系统的主要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的框图及程序清单(带有注释) 5、总结 课程设计的收获、体会以及对本教学环节的意见和建议 6、参考文献 7、系统原理图 A3图纸绘制 摘要:用8051单片机CPU及接口电路设计电压检测报警系统并实现。包括企划,设计,运行.调试等过程。用到8051,8255两种芯片。 前言

单片机课程设计-电子钟

中北大学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字钟设计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1.1设计任务 (1) 1.2设计要求 (1) 2单片机简介 (2) 2.1单片机的发展历程 (2) 3系统设计思路和方案 (3) 3.1系统总体方案 (3) 3.2硬件简介 (3) 3.2.1硬件选择 (3) 3.2.2 51单片机的构成 (4) 3.2.3 STC89C52RC引脚功能说明 (5) 3.2.4 LED简介 (6) 3.3 Keil调试 (7) 4、系统实物图 (9) 5、课程设计体会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A (11) 附录B (13) 附录C (14)

1 设计任务与要求 1.1设计任务 本课题应完成以下设计内容: 1)硬件设计 设计数字钟的电路原理图,用PROTEL绘制硬件电路。制作实物。 2)软件设计 (1)时、分、秒的设置及显示; (2)画出程序框图; (3)调试与分析。用PROTEUS仿真。 3)课程设计说明书 1.2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全面掌握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熟悉掌握MCS-51 系列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具体要求:本例利用AT89C51的定时器和6位7段数码管,设计一个电子时钟。显示格式为“XX XX XX”,由左向右分别是:时、分、秒。

2单片机简介 2.1单片机的发展历程 单片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一种非常活跃和颇具生命力的机种,特别适用于工业控制领域。1971年微处理器研制成功不久,就出现了单片机,但最早的单片机是1位的,处理能力有限。单片机的发展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功能非常简单;第二阶段是低性能阶段, 16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ROM、RAM容量加大,直到现在仍被广泛应用,是目前应用数量较多的单片机。、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要。纵观单片机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单片机的今后发展方向将向多功能、高性能、高速度、低功耗、低价格、外围电路内装化以及内存储器容量增加和FLASH存储器化方向发展。 2.2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在单片机模块里比较常见,数字时钟是一种用0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高的使用寿命,新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字时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用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时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因此研究数字时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电子音乐盒(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工作计划1.设计要求 查阅资料,了解单片机控制单音喇叭发声原理;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盒;通过按钮可选择不同的音乐。 创新设计: 1、安装复位键,暂停、播放键; 2、有6首不同的音乐用程序编出可供选择。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2.1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根据该系统设计的功能要求选择所用元器件,设计硬件电路。要求用Proteus绘制整个系统电路原理图。 2.2软件设计 根据该系统要求的功能进行软件设计,绘制整个系统的软件流程图;根据流程图编写程序并汇编调试通过;列出软件清单,软件清单要求逐条加以注释。 2.3 Proteus仿真 用Proteus对系统进行仿真并进行软硬件调试。 2.4 编写设计说明书 内容包括任务书、设计方案分析、硬件部分设计、软件部分设计、调试结果整理分析、设计调试的心得体会等,字数不少于4000字;硬件部分设计要绘制整个系统电路原理图,对各部分电路设计原理做出说明;软件设计部分要绘制整个系统及各部分的软件流程图,列出程序清单,逐条加以注释,并在各功能块前加程序功能注释。

电子音乐盒 1设计任务和要求 (1) 2总体方案设计 (1) 3硬件设计 (2) 3.1 硬件电路 (2) 3.2 系统总框图 (2) 3.3器件选择 (2) 3.4 原理图设计 (3) 3.5 原理说明 (6) 4软件设计 (7) 5仿真、安装和调试 (8) 收获与体会 (10) 参考文献 (11) 附件1:元件清单 (12) 附件2: 总电路图 (13) 附件3:音乐程序 (14)

1设计任务和要求 1.利用I/O口产生一定频率的方波,驱动蜂鸣器,发出不同的音调,从而演 乐曲(内存六首乐曲)。 2.采用七段数码管显示当前播放的歌曲序号。 3.可通过功能键选择乐曲,包括暂停和播放,上一曲,下一曲,复位。 2 总体方案设计 1. 要产生音频脉冲,只要算出某一音频的周期(1/音频),然后将此周期除以2,即为半周期的时间,利用定时器计时这个半周期时间,每当计时到后就将输出脉冲的I/O反相,然后重复计时此半周期时间再对I/O口反相,就可在I/O脚上得到此频率的脉冲 2. 利用8051的内部定时器使其工作在计数器模式MODE1下,改变记数值TH0及TL0以产生不同频率的方法。例如频率为523HZ,其周期T=1/523=1912微秒,因此只要令计数器定时956/1=956在每记数9次时将I/O口反相,就可得到中音D0(523HZ)。 记数脉冲值与频率的关系公式如下: N=Fi/2/Fr N:记数值 Fi:内部计时一次为1微秒.故其频率为1MHZ Fr;要产生的频率 3. 起记数值的求法如下: T=65536-N=65536-Fi/2/Fr 例如:设K=65536,F=1000000=Fi=1MHZ,求低音D0(523HZ),高音的D0(1046HZ)的记数值。 T=65536-N=65536-Fi/2/Fr=65536-1000000/2/Fr=65536-500000/Fr 低音D0的T=65536-500000/262=63627 中音D0的T=65536-500000/523=64580 低音D0的T=65536-500000/1047=65059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进度表

单片机实验、课程设计任务书及 进度安排 (供2010级电科专业使用,刘玉宏编制) 目录 单片机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任务书 (2)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2) 二、任务与要求 (2) 1、实验部分 (2) 实验内容: (2) 实验一参考程序: (9) 实验三参考程序: (10) 2、课程设计部分 (12) 课程设计内容: (12) 题目一:定时闹钟 (12) 题目二:八音盒 (12) 题目三:模拟电话键盘 (13) 题目四:零件计数器 (13) 题目五:双机通讯 (13) 三、项目工作流程: (13) 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3) 实验箱电路说明 (16) 烧写软件使用说明 (23) 串口调试助手使用说明 (25) Keil上机指南 (26) 特别提醒 1、注意各个工作的时间安排!!按时到指定地点工作! 2、仔细阅读此任务书,内含所有用到的器件和软件说明 3、项目流程: 写源程序――通过KeiL C编译为机器代码――烧写入单片机――调运行试4、课程设计报告每人一份,可手书,亦可双面打印,不得抄袭,否则分数为0。 5、本任务书的3-8页作为课内实验报告,按时上交,不得抄袭,否则分数为0,此分计入平时成绩和考卷分数综合为课程分数。

单片机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单片机》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教学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不论理论学习还是实际应用,都离不开实验课教学。如果不在切实认真地抓好学生的实践技能的锻炼上下功夫,单凭课堂理论课学习,势必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学习与应用脱节的局面。《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小系统的设计,使学生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传感器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任务与要求 1、实验部分 时间:1月5日-1月6日,同学预习和设计实验时间,把老师给的材料仔细阅读, 并把源程序输入并存盘,等待上机验证。 1月7日上午上机实验,地点:306,307 1月7日下午实验验收,地点:306,307 实验报告于20周五下班前,由班长统一收后交老师。成绩记为平时成绩。 分组:每人1组,一台仪器 实验内容: 实验1两级中断,使用实验箱电路B、C、F、H部分,含参考程序。 实验2定时器实验,使用实验箱电路B、D、C部分,无参考程序。 实验3 串口通讯,使用实验箱电路B、G部分,含参考程序。 具体实验内容见下页,电路见实验箱电路说明部分。 实验报告和要求见下页

基于单片机的万年历课程设计说明书剖析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万年历设计 姓名:许颖福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13电气工程1班 学号:1302120118 指导教师:祁瑞敏、杨坤漓 成绩: 时间:2015 年12月21 日至2015 年12 月30 日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万年历设计 专业、班级 13电气工程1班学号1302120118姓名许颖福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主要内容: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电子万年历,能够显示时间、日期、温度等信息。并且具备调整时间、日期、定时等功能。 基本要求: 1.利用单片机、时钟芯片、温度传感器、显示模块等实现日期、时间、温度的显示即一个简单的万年历; 2.万年历的设计是几个简单模块的组合,硬件上是这样,软件上也是这样,要熟悉相关模块的设计思路; 3.通过Proteus仿真设计的使用,完成万年历的设计与仿真; 4.通过万年历的设计熟练掌握单片机的各个功能,并且能对单片机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凭借对单片机各功能的了解,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5.通过该设计掌握时钟芯片DS1302、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LCD1602等芯片的使用方法。 主要参考资料: [1]李全利,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文杰,单片机应用技术[M],冶金工业出版社 [3]朱清慧,PROTEUS教程——电子线路设计、制版与仿真[M],清华大学出版社 [4]单片机实验指导书,天煌教仪 [5]彭伟,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M],电子工业出版社 完成期限: 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微机与单片机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蔡才华

《微机与单片机综合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和DS1302的时钟设计 学号: 02 班级: 13级过程自动化3班 姓名:蔡才华 成绩: 指导教师:陈裕国 课题工作时间: 2016-1-4 至 2016-1-15 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目录 1.系统分析 ds1302芯片 (6) 引脚图及寄存器 (6) 读写时序说明 (8) 内部电路图 (9) 数码管显示原理 (10) 2.程序设计 总体设计 (11) 分块程序设计 (12) ds1302初始化模块 (13) 数码管显示模块 (16) 主函数模块 (17) 仿真 电路图的搭建 (18) 元件库的选择 (18) 元件的布局 (19) 仿真运行 (21) keil软件的使用 (21) proteus运行效果图 (23) 4.总结 (24)

参考资料 (24) 附录一源程序清单 (25) 附录二电路原理图 (30)

1.系统分析 DS1302时钟芯片 DS1302时钟芯片,该芯片是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实时时钟芯片,附加31字节静态RAM,采用SPI三线接口与CPU进行同步通信,并可采用突发方式一次传送多个字节的时钟信号和RAM数据。实时时钟可提供秒、分、时、日、星期、月和年,一个月小与31天时可以自动调整,且具有闰年补偿功能。工作电压宽达~。采用双电源供电(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可设置备用电源充电方式,提供了对后背电源进行涓细电流充电的能力。 DS1302用于数据记录,特别是对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数据点的记录上,能实现数据与出现该数据的时间同时记录,因此广泛应用于测量系统中。 引脚图及寄存器 内部电路: 各引脚的功能为: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仿真及源程序)

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LED点阵显示电子钟设计学院物流工程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袁兵 2015 年 1 月1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袁兵工作单位:物流工程学院题目: 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LED点阵显示电子钟设计 初始条件: 1.Protues 7 professional的ISIS 7 professional和ARES 7 professional软件 2.Keil uvision4软件 3.单片机的相关资料指导书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涉及一种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LED点阵显示时钟,具体要求如下: 1.时钟的显示由LED点阵构成。 2.能正确显示时间,上电时间为12点。 3.时间能够由按键调整。 4.误差小于1s。 时间安排: 2015年1月4-5日选择题目、布置任务 2015年1月6-8日功能分析、硬件设计及修改 2015年1月9-13日软件设计与编程 2015年1月14-16日调试并修改硬件组成 2015年1月17-18日修改软件编程并调试 2015年1月19-20日编写设计说明书 2015年1月21-22日确认提交版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1.项目概述 (2) 1.1设计内容和要求 (2) 1.2设计思路 (2) 2.设计原理分析 (3) 2.1设计方案论证 (3) 2.2电路工作原理 (3) 2.2.1复位电路模块 (3) 2.2.2晶振电路模块 (3) 2.2.3按键电路模块 (4) 2.2.4显示电路模块 (5) 3. 硬件电路设计 (6) 3.1主要硬件设备介绍 (7) 3.1.1 8×8点阵屏 (7) 3.1.2 74LS373锁存驱动器的特性及使用 (8) 3.1.3 74LS138译码器的特性及使用 (10) 3.1.4 AT89C52单片机 (12) 3.2 电路原理图 (13) 3.3 元件清单 (14) 4. 软件设计 (15) 4.1 框图设计 (15) 4.2 程序流程图 (16) 4.3 程序清单 (16) 5. 系统仿真 (27) 6.课程设计总结 (29) 参考文献 (29)

单片机课程设计贪吃蛇说明书

单片机课程实训作品说明书 姓名:李兆基 完成时间:2016年7月3日

一、 作品说明介绍 1. 作品名称:贪吃蛇简易游戏机 2. 作品实现功能: a) 按上、下、左、右键控制蛇身改变方向; b) 蛇头与食物碰撞时“吃掉”食物,使蛇身变长; c) 复位键使游戏重新开始; d) 暂停/继续键可以暂停、继续游戏 3. 选择目的:巩固单片机课程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二、 作品操作介绍 1. 作品外观图 ① ②点阵屏:显示地图、蛇以及食物 ③STC12C5A60S2单片机:控制整个作品,可以烧录不同的程序 ④微动开关1:向上的按键,用于改变蛇的方向 ⑤微动开关2:向下的按键,用于改变蛇的方向 ⑥微动开关3:向左的按键,用于改变蛇的方向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 ? ? ?

⑦微动开关4:向右的按键,用于改变蛇的方向 ⑧微动开关5:复位按键,按下后游戏复位,重新开始 ⑨微动开关6:暂停/继续按键,控制游戏暂停/继续 ⑩自锁开关:实现整体的电源总控制(断负) ?晶振、电容:用于单片机起振,单片机的最小时钟电路 ?排针:用于连接电源正负极以及RXD和TXD ?电源指示灯:通电时点亮 ?8个1KΩ电阻:限制电流大小 ?10个0Ω电阻:做跳线用 2.作品功能介绍及操作说明 a)给游戏机上电 ①将电源正极接在排针处标有VCC的位置 ②将电源负极接在排针处标有GND的位置 ③按下自锁开关完成上电 b)让贪吃蛇改变方向 ①按向上键:蛇身向上 ②按向下键:蛇身向下 ③按向左键:蛇身向左 ④按向右键:蛇身向右 c)游戏暂停/继续、复位 ①按暂停/继续键:游戏暂停/继续 ②按复位键:游戏复位,重新开使 三、作品制作说明 1.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综合应用系统的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综合应用系统的设计

摘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异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加以完善。本次课程设计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要核心部件,加上LED、LCD、键盘、LED点阵等外围设备,实现了键盘控制LED并以LCD显示及LED点阵显示和可校时数字时钟、温度控制等功能,这些功能贴近日常生活,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目录 摘要 (2) 一、概述 (4) 1.1设计意义 (4) 1.2设计目标 (5) 第一部分:基本功能 (5) 第二部分:基本应用模块 (5) 第三部分:基于仿真的扩展模块 (5) 第四部分:赛前训练模块 (5) 1.3设计要求 (5) 1.4 任务分配 (6) 二、硬件和程序设计 (7) 元器件及开发环境 (7) 元器件清单 (7) 开发环境 (8) 第一部分:基本功能 (8) 1.1 单片机最小系统 (8) 1.2 LED彩灯模块 (10) 1.3 LCD 显示模块 (10) 1.4 键盘控制模块 (11) 1.5 第一部分整体图 (11) 1.6 硬件实物图 (12) 1.7 程序设计 (13) 第二部分:基本应用模块 (13) 2.1 数字时钟 (13) 2.2 程序设计 (14) 第三部分:基于仿真的扩展模块 (15)

3.1 点阵基础——8*8点阵调节 (15) 3.2 点阵模块——16*16点阵显示 (15) 3.3 程序设计 (16) 第四部分:赛前训练模块 (16) 4.1 系统描述 (16) 4.2 温度采集模块 (17) 4.3 时钟模块 (17) 4.4 通信模块 (17) 4.5 显示模块 (18) 4.6 温度控制系统整体图 (18) 4.7 程序设计 (18) 三、总结和心得 (19) 四、参考资料 (20) 附录(程序代码节选) (21) 第一部分(节选主要部分) (21) 第二部分(节选主要部分) (23) 一、概述 1.1设计意义 本次单片机课程设计内容包括单片机正常启动和复位,LED花样控制及亮度、色彩变化调节,LCD液晶显示屏的调节,点阵LED的文字输出,时钟芯片DS1302的配置,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使用,以及键盘控制单片机工作,对以上技术的掌握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如基于LED的节日艺术彩灯控制系统、温度采集和实时监控系统、电子日历等,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和价值,使我们对知识的学习由理论提升到实践,让专业知识学习得到极大巩固和提高。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秒表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秒表设计 时间: 院系: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一概述┄┄┄┄┄┄┄┄┄┄┄┄┄┄┄┄┄┄┄┄2 二设计要求┄┄┄┄┄┄┄┄┄┄┄┄┄┄┄┄┄┄ 2 三设计思路及描述┄┄┄┄┄┄┄┄┄┄┄┄┄┄┄ 3 四原理图┄┄┄┄┄┄┄┄┄┄┄┄┄┄┄┄┄┄┄ 4 五设计流程图┄┄┄┄┄┄┄┄┄┄┄┄┄┄┄┄┄ 5 六设计程序┄┄┄┄┄┄┄┄┄┄┄┄┄┄┄┄┄┄ 8 七硬件调试┄┄┄┄┄┄┄┄┄┄┄┄┄┄┄┄┄┄ 12 八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3 九参考文献┄┄┄┄┄┄┄┄┄┄┄┄┄┄┄┄┄┄ 14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技术日益更新。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软硬件结合,加以完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秒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 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秒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本设计所介绍的秒表系统设计——用AT89C51设计一个2位LED数码显示“秒表”,显示时间为00~99秒,每秒自动加一。另设计一个“开始”按键和一个“复位”按键。增加一个“暂停”按键和一个“快加”按键(每10ms快速加一) 二设计要求 用AT89C51设计一个2位LED数码显示“秒表”,显示时间为00~99秒,每秒自动加一。另设计一个“开始”按键和一个“复位”按键。按键说明:按“开始”按键,开始计数,数码管显示从00开始每秒自动加一;按“复位”按键,系统清零,数码管显示00;

单片机课设(完整版)

摘要 近几年,单片机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从工业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大部分的科技产品都是通过单片机来控制。在它问世之前,自动控制设备得不到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控制设备的体积庞大,耗电量大,价格昂贵。在第一台微处理器成功研制不久,第一个单片机就问世了。因为其小巧的体积,低功耗,以及高效的性能,单片机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本设计利用Atmel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对电子时钟进行开发,设计了实现所需功能的硬件电路,应用C语言进行软件编程,并用Proteus软件进行演示、验证。主要介绍用单片机部的定时/计数器来实现电子时钟的方法,本设计由单片机AT89C52芯片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电路,构成了一个单片机的数字电子时钟。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显满刻度为“23时59秒”,且配有4个独立按键,可以灵活地调节时间和日期,并具有一定的扩展性。 关键词:单片机;数字电子钟;数码管驱动显示电路。

目录 1简介 (1) 1.1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介绍 (1) 1.2本系统的特点和功能介绍 (2) 2 硬件设计 (3) 2.1总体设计方案 (3) 2.1.1 AT89C51的介绍 (3) 2.2硬架结构设计 (5) 2.2.1 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5) 2.2.2显示部分设计 (5) 2.2.3电源部分设计 (7) 2.2.4报时部分的设计 (8) 2.2.5键盘部分的设计 (8) 2.2.6总体硬件电路图 (9) 2.6.7 proteus仿真 (9) 3软件部分 (10) 3.1部分设计思想的说明 (10) 3.2 C语言、keil、proteus的介绍 (11) 3.2.1 C语言 (11) 3.2.2 keil (12) 3.2.3 proteus (12) 3.3参考程序 (13)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4)

单片机课程设计-数字频率计

《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字频率计 系、部:航空与机械工程系 学生姓名:黄超群 指导教师:江官星职称老师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1281021班 学号: 128102109 完成时间: 2015年1月

《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数字频率计 二、适用班级:1281021班 三、指导教师:江官星 四、设计目的与任务: 学生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单片机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设计内容与要求 设计内容 1、数字频率计 设计一个能够测量周期性矩形波信号的频率、周期、脉宽、占空比的频率计。该频率计上电或按键复位后能自动显示系统提示符“P.”,进入测量准备状态。按频率测量键则测量频率;按周期测量键则测量周期;按脉宽测量键则测量脉宽;按占空比测量键则测量占空比。 设计要求 1、以上课题为题,学生也可以自拟课题; 2、编程语言:汇编或C51; 3、计算机打印《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4、设计时间:一周; 5、实物制作; 6、人员分组:四人一组四实物。 六、《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主要内容 参照“《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主要内容”文件。 七、《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规范格式 参照“《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规范格式”文件。 八、参考资料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基于Keil及Proteus/周淇,周旭欣主编.--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4.1。 摘要 本课程设计是一个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数字频率计。本文从频率计的原理出发,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的设计方案,选择了实现系统得各种电路元器件。利用单片机的计数器和定时器的功能对被测信号进行计数。编写相应的程序使单片机自动调节测量的量程,并把测出的频率数据送到显示电路显示。本设计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应用单片机的算术运算和控制功能并采用LED数码显示管将所测频率显示出来。系统简单可靠、操作简易,能基本满足一般情况下的需要。既保证了系统的测频精度,又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本频率计设计简洁,便于携带,扩展能力强,适用范围广。 关键字:数字频率计;单片机;计数器;定时器;LED数码显示管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80C51单片机存储器的扩展 指导教师:冯娜 设计者:樊佃龙邓钧 系别: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制0914 学号: 30 24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学院机制0914 班学生:樊佃龙邓钧 课程设计题目: 80C51单片机存储器的扩展 一、课程设计工作日自2011 年 12 月19 日至 2011年 12 月 22日 二、同组学生:樊佃龙邓钧 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包括课题来源、类型、目的和意义、基本要求、完成时间、主要参考资 料等): 1、目的及意义: (1)巩固和深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80C51系统的总线构成,能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设计思路、绘制所需的硬件电路图。 2、主要内容: 用一片Intel2716和一片6116为80C51单片机扩展一个2KB的外部程序存储器和一个 2KB外部数据存储器,要求使用73LS138译码器,,ROM地址范围为F000H~F7FFH, RAM地址范围为C000~C7FFH..请连接并写明扩展步骤. 3、基本要求 (1)熟悉各芯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绘制电路原理图。 (3)答辩。 4、主要参考资料: 单片机基础及应用,赵巍,冯娜,马苏常,刘玉山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课程设计题目:80C51单片机存储器的扩展 主要内容:用一片Intel2716和一片6116为80C51单片机扩展一个2KB的外部程序存储器和一个2KB外部数据存储器,要求使用73LS138译码器,,ROM地址范围为 F000H~F7FFH,RAM地址范围为C000~C7FFH..请连接并写明扩展步骤. 1.Intel6116的简介 6116是2K×8位(2KB)的静态数据存储器芯片,采用CMOS工艺制造。24线双列直插式封装,典型存取时间为200ns,引脚如图1所示: 图1 芯片6116引脚图 A7 1 24 Vcc A6 2 23 A8 A5 3 22 A9 A4 4 21 WE A3 5 20 OE A2 6 6116 19 A10 A1 7 18 CE A0 8 17 D7 D0 9 16 D6 D1 10 15 D5 D2 11 14 D4 GND 12 13 D3 2个地址单元; ?A10~A0:11条地址线,表示有11 ?D7~D0:8条数据线,表示地址单元字长8位; ?:片选控制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OE:输出允许信号,低电平有效; ?Vcc:工作电源+5V; ?WE:输入允许信号,低电平有效; ?GND:芯片接地端。 2.2716简介: 2716是2K×8位(2KB)的静态程序存储器芯片,采用CMOS工艺制造。24线双列直插式封装,典型存取时间为200ns,引脚如图2所示:

单片机课设60秒计时器

.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00—60秒表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指导教师单位:xxx 姓名:xxx 2013年12月13日

摘要 60秒计时器以单片机为核心,由计时器,控制器等组成。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分为计时器显示模块和按键控制模块。每个模块的程序结构简单,任务明确,易于编写、调试和修改。编程后利用Kcil软件来进行编译,在生成HEX文件装入芯片中,在通过调试实现60s计时功能。本设计中系统硬件电路主要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单片机AT89C51、振荡电路、显示电路和按键开关。该系统具有60s内准确计时和计时清零的功能。 关键字:单片机,计时,显示,60s计时,复位清零

目录 前言 (1) 一、概述 (1) 1.1、课程设计任务与目的 (1) 1.2、总体方案设计 (2) 1.2.1、设计方案框图 (2) 1.2.2、硬件方案 (2) 1.2.3、软件方案 (2) 二、系统硬件设计 (3) 2.1、电路总体设计方案 (3) 2.2、电路原理图 (3) 2.3、各硬件模块设计与制作 (3) 2.3.1、AT89C51单片机设计 (3) 2.3.2、晶振输入电路设计 (6) 2.3.3、复位电路设计 (7) 2.3.5、数码管显示部分电路 (8) 2.3.6、绘制原理图. (10) 2.3.7、生成PCB图 (11) 2.3.8、制作PCB板 (11) 2.3.9、钻孔,并焊接芯片 (12) 2.4、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3) 三、系统软件设计 (14) 3.1、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14) 3.2、程序流程图 (16) 3.3、部分重要模块汇编程序: (16) 四、系统调试 (17) 4.1、软件调试 (17) 4.2、硬件调试 (18) 五、系统功能 (19) 六、总结 (19) 七、附录 (19) 八、参考文献 (21)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模版

摘要 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单片机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产品中,逐渐成为21世纪的一项重要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越来越朝着微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单片机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由于单片机体积小,对于强磁场环境易于采取屏蔽措施,适合在恶劣环境下工作。且高性能、低价格是单片机最显著的特点。单片机与计算机不同,他是把各个功能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使用方便。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现场数据的采集和控制。通过本次设计掌握单片机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知识、更深入了解单片机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单片机、程序、完整闪烁、测试...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第1章绪论 (3) 1.1引言 (3) 1.2目的意义 (3) 1.3研究内容 (3) 1.4研究工作安排 (3) 第2章设计基础及方案选择 (4) 2.1理论基础 (4) 2.2硬件选型 (4) 2.3硬件接口设计 (4) 2.4本章小结 (4) 第3章系统设计 (5) 3.1总体设计 (5) 3.2硬件设计 (5) 3.3软件设计 (5) 3.4本章小结 (5) 第4章设计结果分析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第1章绪论 1.1引言 以本学期对单片机的学习和认识,并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以应用,从而达到一个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更进一步的理解。 1.2目的意义 通过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的理解。面对一个电子设计,应对出系统的方案,分析出各个板块来,再对各个板块进一步的具体设计,使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加强动手动脑能力。 1.3研究内容 当给出一个电子设计时,要应对出系统的方案,分析出各个板块来,再对各个板块进一步的具体设计,先进行硬件电路设计,此时一定要考虑好要用什么元件、各个元件的具体参数、是否能实现应有功能,从而得到一个完整的硬件电路。再根据该电路设计出软件的功能模块、从而完成程序流程图,再根据流程图完成程序的设计,并通过反复的测试、运行、更正,直至完成既定功能为止,最后将软件、硬件结合进行测试、运行,对其功能进行最终测试,并反复思考测试中遇到的问题的原因,并将其一一处理,从而完成本次设计的实验要求,以及本次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 1.4研究工作安排 第1天:分析理解设计任务要求,设计系统框图,并绘制系统原理图。 第2天:绘制系统管理软件流程图冰绘制程序。 第3天:软件和系统安装调试。 第4天:编写系统说明书 第5天:答辩

电子音乐盒(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单位代码 6130 学号 090105096 分类号 密级公开 课程设计(说明书) 电子音乐盒的设计 院(系)名称工学院机械系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祝林林 指导教师郭晓君 2013年01月12日

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学院机械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09 级1 班学号090105096 姓名祝林林指导教师郭晓君题目: 电子音乐盒的设计 课程: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 2012年12月21 日至2012年1 月3日共2 周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工作计划、所需相关资料)(纸张不够可加页) 1.设计要求 查阅资料,了解单片机控制单音喇叭发声原理;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盒;通过按钮可选择不同的音乐。 创新设计: 1、安装复位键,暂停、播放键; 2、有6首不同的音乐用程序编出可供选择。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2.1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根据该系统设计的功能要求选择所用元器件,设计硬件电路。要求用Proteus绘制整个系统电路原理图。 2.2软件设计 根据该系统要求的功能进行软件设计,绘制整个系统的软件流程图;根据流程图编写程序并汇编调试通过;列出软件清单,软件清单要求逐条加以注释。 2.3 Proteus仿真 用Proteus对系统进行仿真并进行软硬件调试。 2.4 编写设计说明书 内容包括任务书、设计方案分析、硬件部分设计、软件部分设计、调试结果

整理分析、设计调试的心得体会等,字数不少于4000字;硬件部分设计要绘制整个系统电路原理图,对各部分电路设计原理做出说明;软件设计部分要绘制整个系统及各部分的软件流程图,列出程序清单,逐条加以注释,并在各功能块前加程序功能注释。 3.工作计划 4.主要参考资料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书皮大能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 80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吴金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 单片机技术基础教程与实践夏路易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 MCS-51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王质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1 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实例蒋辉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 指导老师签字: 日期:

单片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题目交通信号灯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机与接口技术 院(系、部、中心)电力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设计起止时间:2010 年6 月7 日至11 日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第1节引言 (3) 1.1 交通灯控制系统概述 (3) 1.2 本设计目的要求及任务内容 (4) 第2节交通信号灯实时控制和管理的总体设计 (5) 2.1电路连接图……………………………………………………………………………… 2.2系统工作原理……………………………………………………………………………… 2.3 芯片选择及端口选择 (5) 2.4定时问题 (5) 2.5 /INT0输入中断问题 (5) 第3节程序流程图及源程序代码 (7) 3.1 程序流程图………………………………………………………………………………

7 3.2 源程序代码 (7) 第4节程序运行结果 第5节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参考文献 (18) 第一节引言 当今,红绿灯安装在各个道口上,已经成为疏导交通车辆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但这一技术在19世纪就已出现了。 1858年,在英国伦敦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安装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气红绿灯。它由红绿两以旋转式方形玻璃提灯组成,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注意”。1869年1月2日,煤气灯爆炸,使警察受伤,遂被取消。 电气启动的红绿灯出现在美国,这种红绿灯由红绿黄三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1914年始安装于纽约市5号大街的一座高塔上。红灯亮表示“停止”,绿灯亮表示“通行”。 1918年,又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带控制的红绿灯,一种是把压力探测器安在地下,车辆一接近红灯便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遇红灯时按一下嗽叭,就使红灯变为绿灯。红外线红绿灯当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它就能察觉到有人要过马路。红外光束能把信号灯的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黄灯是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