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一、药物作用

1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严格地讲,药物作用(drugaction)是指药物与机体大分子间的初始作用,而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effect)是药物与机体大分子相互作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例如,肾上腺素对血管的初始作用是激动α、β受体,药理效应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但在一般情况下,药物作用和药理效应两词常互相通用。

2药物的基本作用

兴奋与抑制是药物的两种基本作用形式。使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提高或增强的,为兴奋作用,如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使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降低或减弱的,为抑制作用。如奥美拉唑使胃酸的分泌减少。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1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是指药物对其所接触的器官、细胞直接产生的作用。例如,去甲肾上腺素激动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为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是由于机体的整体性而通过机体反射或生理性调节间接产生的药物作用。如血压升高同时通过机体压力感受性反射而使心率减慢,为间接作用。

2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局部作用是指药物吸收入血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直接作用,如口服抗酸药中和胃酸的作用。而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入血后,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所体现的作用,称为吸收作用或全身作用,如地西泮(安定)的镇静作用。

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对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作用性质或作用强度方面的差异,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一般来说,这种选择性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组织细胞的结构及生化功能等差异有关,如治疗量的洋地黄,对心肌有较高的选择性,但对骨骼肌的作用不明显。选择性高的药物,作用的专一性较强,副作用少;而选择性低的药物,通常作用较广泛,副作用多。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物在发挥用药目的的同时,也可产生不良反应,这就是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一)防治作用

防治作用包括预防和治疗作用。预防作用是指提前用药以预防疾病或症状发生的作用,如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治疗作用是药物对治疗疾病所呈现的作用,包括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对因治疗的用药目的在于消除致病因素,也称治本,如用异烟肼杀灭结核杆菌,治疗结核病。对症治疗的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或减轻患者痛苦,也称治标。如应用解热镇痛药可使高热的患者体温降至正常,起到缓解症状作用。

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的重要性是相对的。对因治疗固然重要,但在某些情况下,对症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对病因未阐明暂时或无法根治的疾病,或治疗某些诊断未明的危重急症如休克、惊厥时,对症治疗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这对维持重要的生命指征,赢得对因治疗的时机非常重要。因此,临床用药时,应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妥善处理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的关系。

(二)不良反应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危害的反应,称为不良反应(adversereaction)。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和撤药反应等。

1副作用(sideeffect)

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作用,又称副反应(sidereaction)。

其产生的原因与药物的选择性不高或作用范围广泛有关。副作用是药物本身所固有的,和治疗作用同时出现,可以预知并可以避免或减轻。因为治疗目的不同,治疗作用与副作用可相互转化。例如,麻黄碱具有升高血压和中枢兴奋作用,如果麻黄碱用于治疗低血压时,中枢兴奋引起失眠为副作用;如果用于治疗精神抑郁性疾病,那么升高血压为其副作用。

2毒性反应(toxicreaction)

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药物对机体产生的明显的危害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而迅速发生的毒性反应称为急性毒性;长期用药在体内蓄积而逐渐发生的毒性反应称为慢性毒性。

致突变(mutagenesis)、致癌(carcinogenesis)、致畸(teratogenesis)合称“三致作用”,

是药物损伤细胞遗传物质所致的特殊毒性作用或潜在性毒性作用,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3后遗效应(residualeffect)

停药以后,血药浓度已经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药理效应。例如,应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导致次晨乏力、困倦的现象。

4继发反应(secondaryreaction)

是由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也称治疗矛盾。如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体内敏感菌被抑制的同时,不敏感菌乘机繁殖,引起新的感染。

5撤药反应(withdrawalreaction)

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出现的症状,称为撤药反应,也称停药反应。如果撤药后原有疾病

症状迅速重现或加剧,则称为反跳现象。例如长期应用可乐定降血压,突然停药出现的血压升高现象。

6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

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经接触致敏原后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称为变态反应,也称过敏反应。变态反应的性质与药理作用和药物剂量无关,不易预知,是致敏患者对某药的特殊反应,反应的程度可以从轻微的皮疹、发热至造血功能障碍、肝肾损害、休克,有的甚至危及生命。例如,青霉素的过敏性休克。

7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的反应特别敏感。这是由于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特异质反应的性质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的严重程度与药物剂量相关。例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在应用伯氨喹等药物治疗时所发生的溶血现象。

第二节药物的量效关系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效应的强弱与血药浓度高低呈正比关系。即随着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的增加,药效增强,这种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称量效关系。通过量效关系的研究,可定量地分析和阐明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量效关系曲线是量效关系最简明的表示方

法,通常以纵坐标表示药物效应,横坐标表示药物剂量或浓度,可得量效曲线图。按观察指标不同,可将量效关系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种类型。

一、量反应型量效关系

药理效应的强度可用数字或量的分级表示的反应,如心率的快慢、血压的升降、尿量的多少、血糖浓度的高低等,这种反应类型称为量反应。以上述某一药理效应为纵坐标,剂量为横坐标作图,其量效曲线为一先陡后平的曲线,如图21(a)所示。如把剂量转换成对数剂量,效应转换成最大效应百分率,量效曲线呈一条左右对称的“S”形曲线[图21(b)]。

因在50%效应处斜率最大,表示此处效应随剂量稍有增减,则效应会明显改变,所以常用半数有效量(medianeffectivedose,ED50)计算药物效价的强度,结果比较准确。

从量效曲线图中可知,随着剂量增加,药物的作用强度相应增加,直至出现最大效应(maximaleffect,Emax),亦称为效能(efficacy)。它反映药物本身的内在活性。当效应增强到最大限度之后,即使再增加剂量,药效也不再增强,只会引起毒性反应。量效曲线在横轴上的位置能说明药物的效价强度(potency),它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表示强度越大。药物的效能和效价强度并不平行。因此,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应从效能和效价强度两项指标综合考虑,对药物的评价才比较

二、质反应型量效关系

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结果以反应的阳性百分率和阴性百分率来表示,如惊厥与不惊厥、死亡与存活,这种反应类型称为质反应。质反应型的量效曲线往往以对数剂量为横坐标,以累加阳性频率或百分率为纵坐标,亦可得到一条对称的“S”形曲线(图22)。

三、药物剂量及相关概念

药物的剂量是指用药的分量。据药物的量效关系,剂量可分为以下几种。

1最小有效量

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用药剂量。

2极量

能引起最大效应而不至于引起中毒的剂量,又称最大治疗量。

3治疗量

大于最小有效量而小于极量的剂量。

4最小中毒量(minimaltoxicdose)

指引起机体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

5半数有效量与半数致死量(medianeffectivedose,ED;)50medianlethaldose,LD

50前者指能引起50%最大效应(量反应)或50%阳性反应(质反应)时的药物剂量;若

药物化学问答题

1.新药先导化合物发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由天然资源获得先导化合物 (2)生命基础过程研究中发现了先导化合物 (3)药物代谢过程中发现先导化合物 (4)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发现先导化合物 (5)基于靶点结构和药效团发现先导化合物 (6)由药物副作用发现先导化合物 2.局麻药的结构类型有哪些?为什么利多卡因比普鲁卡因的化学性质更稳定?(1)芳酸类;(2)酰胺类;(3)氨基酮类;(4)氨基醚类;(5)氨基甲酸酯类利多卡因是酰胺化合物,酰胺键比酯键稳定,另外其酰胺键两个邻位均有甲基,空间位阻较大,使利多卡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不易发生水解,体内酶解速度也较慢.因此,利多卡因化学性质比普鲁卡因稳定. 3.简述芳基丙酸类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构效关系。 丙酸相连的芳环上对位或间位须有疏水性基团,对抗炎作用较为重要,间位还有F,Cl等吸电子基对抗炎作用有利; 羧基α位的甲基能限制羧基的自由旋转使其构型适合与酶结合,增强了抗炎镇痛作用; α-甲基的引入导致手性药物在体内与酶的亲和力存在立体空间的差异产生了不对称中心,故这类药物的对映体在生理活性、毒性、体内分布及代谢方面均有差异,通常(S)-异构体比(R)异构体活性高。 4.为什么麻黄碱比肾上腺素作用弱,但作用维持时间较长? 若苯环上有羟基取代,作用增强,以儿茶酚结构激动作用最强,但因易代谢失活,故作用维持时间较短。若苯环上无羟基取代,作用减弱,但不易代谢失活,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如麻黄碱的作用强度是肾上腺素的1/100,但作用时间是肾上腺素的7倍。

5. 简述1,4-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的构效关系。 (1)1,4-二氢吡啶环为活性必要结构,若被氧化为吡啶、2,3-双键被还原或N 上被取代,活性均消失或减弱。 (2)2,6位以低级烃为最适宜的取代基,至少一侧为低级烷基是有利于增加活性。当2位或6位引入亲水基团,起效减慢,但作用时间延长。 (3)3,5位以羧酸酯取代活性最好,其它取代钙通道阻滞活性下降。 (4)4位常为苯环取代,若以其他芳环取代,仍能保持效用。 (5)当3,5位两个酯基不同时4位碳成为手性中心,作用的立体选择性增强,则异构体的活性差别很大。 6. 简述ACEI的构效关系。 (1)有效的ACEI必须与ACE的作用底物AI具有相似的结构部分:末端氨基酸部分为L构型,若为D构型抑制活性会减少100~1000倍。 (2)分子中必须有与ACE阳离子部分结合的能解离为阴离子的基团,即末端氨基酸部分的羧基;有能与ACE形成氢键的基团,即酰胺部分的羰基;具有能与ACE的阴离子结合基团,如巯基,羧基,磷酸基等。 (3)分子中含有疏水性基团,如芳烃基,脂烃基,可使药效增强,并可改变药代动力学参数。 (4)将巯基,羧基,磷酸基酯化可增加稳定性,延长作用时间,降低副作用,制得可供口服的前药。 7.简述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 (1)3,5-二羟基戊酸结构部分(Ⅰ)是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必需结构。若是 内酯结构经酶解后才有效。 (2)手性氢化萘(Ⅲ)是疏水结合的重要基团,有一定的平面要求。 ①R1为甲基活性增强;R2为羟基可增加亲水性;侧链酯的立体化学对活性 无太大影响。 ②氢化萘环可被苯环、杂环或稠环取代,芳环上邻位有对氟苯基和异丙基取 代,具有最适合的与酶作用的亲酯性和空间排列,芳环与对氟苯基不共面活性最好。 (3)中间连接碳桥(Ⅱ)应是两个碳原子的距离,若为乙烯型碳链连接仍能保持活 性。若改变两个碳原子的距离,活性减弱或消失

常用药名及作用

所有注射针剂名称(学名)及用途 1、注射用辅酶A: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功能性低热的辅助治疗。 2、氯丙嗪: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3、异丙嗪(又叫非那根):①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的过敏②晕动病③麻醉和术后的辅助治疗 ④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4、盐酸奈福泮(又叫悦止):术后止痛、癌症痛、急性外伤痛。局部麻醉、针麻等麻醉辅助用药。 5、三磷酸胞苷二钠:用于颅脑外伤后综合症及其遗症的辅助治疗。 6、盐酸川芎嗪: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7、氢溴酸高乌甲素:用于中度以上疼痛。 8、盐酸甲氧氯普胺(又叫胃复安):镇吐药 9、尼可刹米(又叫可拉明):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10、利巴韦林(又叫病毒唑):抗病毒药。 11、地西泮(安定):①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②静注可用于全麻的诱导和麻醉前给药。 12、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①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②用于出血、药物过敏、手术并发症及脑外伤或脑肿瘤合并休克而发生的低血压③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所致的低血压 13、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又叫付肾):主要适用于因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 14、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又叫鲁米那):治疗癫痫,也用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惊厥及麻醉前给药。 15、黄体酮注射液: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治疗。 16、盐酸苯海拉明:用于急性重症过敏反应、手术后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牙科局麻、其他过敏反应病不宜口服用药者。 17、异烟肼注射液:与其他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类型结核病及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治疗。 18、硫酸阿托品注射液:①各种内脏绞痛②全身麻醉前给药、严重盗汗和流涎症③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缓慢性心失常④抗休克⑤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19、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20、注射用盐酸赖氨酸:治疗颅脑外伤、慢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的脑保护剂。 21、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与洋地黄或利尿剂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22、碳酸氢钠注射液: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②碱化尿液③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④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23、硫酸镁注射液:可作为抗惊厥药。常用于妊娠高血压,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口服具有导泻作用。 24、维生素C注射液:①治疗坏血病②慢性铁中毒③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治疗。 25、胞磷胆碱氯化钠(又叫胞二磷):辅酶。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手术后意识障碍。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第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一、选择题 【A1型题】 1.铁剂可用于治疗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下列关于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常与维生素C配伍以促进铁的吸收 B.服用铁剂时忌喝茶 C.禁与四环素类药物同服 D.可与碳酸氢钠同服以促进铁剂的吸 E.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 3.下列关于维生素K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凝血酶原的形成 B.用于阻塞性黄疸的治疗 C.用于水杨酸类药物所引起的出血 D.致严重肝硬化性出血 E.新生儿出血 4.维生素K没有下列哪项不良反应 A.快速静脉注射维生素K时可致血压下降 B.诱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C.诱发新生儿黄疸 D.诱发溶血性贫血 E.大剂量可导致血栓形成 5.维生素K的拮抗剂是 A.肝素 B.枸橼酸钠 C.双香豆素 D.链激酶 E.尿激酶 6.肝素不可用于 A.输血抗凝 B.脑血管栓塞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 D.产后出血 E.急性心肌梗死 7.肝素过量所导致自发性出血可选用何药治疗 A.维生素K B.安络血 C.鱼精蛋白 D.止血敏 E.止血芳酸 E.两者作用互相拮抗 8.下列关于氨甲苯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此药用量大,排泄快 B.对于不是由于纤溶酶亢进所引起的一般出血,无明显止血效果 C.大剂量也有直接抑制纤溶酶的作用 D.有血栓形成倾向者应慎用

E.对产后出血.肝.胰等手术后的各种出血,止血效果较好 9.维生素K过量可引起 A.自发性出血 B.心功能不全 C.血栓形成 D.过敏反应 E.以上皆否 10.枸橼酸钠使用过量可引起 A.心功能不全 B.血压升高 C.自发性出血 D.过敏反应 E.低血钾 11.肝素使用过量可引起 A.心功能不全 B.血压下降 C.手足抽搐 D.自发性出血 E.过敏反应 12.肝素禁忌证中,错误的是 A.肝肾功能不全 B.溃疡病 C.心肌梗死 D.严重高血压 E.孕妇 13.铁制剂与下列哪种物质同服能促进吸收 A.维生素C B.四环素 C.浓茶 D.氢氧化铝凝胶 E.牛奶或豆浆 14.口服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是 A.肝素 B.枸橼酸钠 C.华法林 D.尿激酶 E.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15.关于链激酶和尿激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链激酶间接激活而尿激酶直接激活纤溶酶原 B. 两者均能间接激活纤溶酶原 C.两者均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 D.两者均有抗原性 E.两药过量均能引起出血,可用维生素K对抗 16.链激酶的对抗剂是 A.维生素K B.酚磺乙胺 C.氨甲苯酸 D.鱼精蛋白 E.凝血酶 17.钩虫病引起的贫血宜选用 A.硫酸亚铁 B. 叶酸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K E.维生素E 18.叶酸主要用于治疗 A.月经过多所致的贫血 B.产后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9.下列药物中除哪药外均能促进白细胞增生 A.维生素B4 B.维生素B2 C.沙格司亭 D.非格司亭 E.白血生 【A2型题 20.李某,男性,31岁,一个月前因反复发作性上腹部餐后痛而就医,胃镜确诊为胃溃疡,近两周来上腹痛加剧,间断出现柏油样大便,现感头昏、心慌、气促、

常用急救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常用急救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1.肾上腺素 作用与用途:直接兴奋α、?受体,使周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及心肺复苏等。 不良反应: 1、有头痛、烦躁、失眠、面色苍白、无力、血压升高、震颤等。 2、大剂量可致腹痛、心律失常。 注意事项: 1、高血压、糖尿病、甲亢、洋地黄中毒、心源性哮喘、青光眼患者忌用; 2、应用本药时应密切注意血压、心率变化,多次应用时还须测血 糖变化。 3、不与碱性药物配伍;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时应更换注射部位以 免组织坏死,注射时注意血压和脉博变化,以免血压骤升和动 过速。 2.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 作用与用途:主要激动α受体、对?受体激动作用很弱,且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都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 不良反应: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尿少、尿闭,急性肾功能衰竭,头痛、高血压、反射性心动过缓。 注意事项:1.高血压、动脉硬化、无尿病人禁用 2.注射时选用直、大、弹性好的静脉,加强观察,如出现皮肤苍白和 疼痛,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以酚妥拉明5-10㎎加0.9%NS溶液 作局部浸润注射,不可热敷。 3.注射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随时测量血压,调整给药速度,使血压保 证在正常范围内。 4.本品遇光逐渐变色,宜避光保存。 5.与碱性药物如氨茶碱、磺胺嘧啶配伍注射。 6.抢救时避免长时间使用,以免毛细血管灌注不良导致不可逆死亡3.异丙肾上腺素 作用与用途:?受体激动剂。作用?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加快心率、加速传导,心输出量和心肌耗氧量增加,松弛支气管、肠道平滑肌。冠脉也不 同程度舒张,血管总外周阻力降低,促进糖原和脂肪组织耗氧量。不良反应:头痛、心悸、头晕、恶心、胸痛、气短 注意事项:1.心绞痛、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禁用。 2.密切观察心电图,脉搏、血压的变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整浓度和 剂量。 3.心率>110次/分,心电图异常或病人有胸痛时,立即停药报告医 生 4.教会病人使用气雾剂,使用后唾液及痰液可成粉红色,用后漱口, 以免刺激口腔 5.连续使用可产生耐受性,应告知病人不可滥用,应限制吸入次数和 吸入量

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15、去甲肾上腺素 1 )兴奋心脏 2)收缩血管 3)升高血压 16、盐酸肾上腺素 1)兴奋心脏 2)对皮肤、粘膜及内脏血管有收缩作用;对骨骼肌及冠状动脉有扩张作用; 3)收缩压、舒张压均可升高 4)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使粘膜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或消除粘膜充血或水肿5)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升高血糖 17、异丙肾上腺素 1)兴奋心脏 2 )舒张血管,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3)扩张支气管 4)促进脂肪分解 18、硫酸阿托品 1)抑制腺体分泌 2)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 3 )解除平滑肌痉挛 4)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抑制 5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6 )解救有机磷酸脂类中毒 19、盐酸利多卡因 1 )局部麻醉 2)抗心律失常 20、尼可刹米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也可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21、洛贝林 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22、间羟胺 1)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较去甲肾温和、缓慢而持久 2 )心肌收缩力增强,可使休克患者心排血量增加 3)较少引起心悸和心律失常 4)收缩肾血管作用较弱,较少引起少尿、无尿 23、盐酸多巴胺 1)兴奋心脏 2)大剂量应用时,表现为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3)治疗量时产生排钠利尿作用;大剂量应用时使肾血管明显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24、西地兰 1)正性肌力作用显著加强衰竭心脏的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从而解除心衰的症状 2)负性频率作用减慢心率的作用 3)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可减慢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的心室率

1169《临床药理学》西南大学网教19秋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1169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庆大霉素主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耳毒性 .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二重感染 .灰婴综合征 2、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目的错误的是().提高心排出量 .降低血液黏滞度 .延长患者生存期 .逆转心室肥厚 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位是() .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 .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 .二氢叶酸合成酶 .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 4、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是:() .麦迪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林可霉素

.红霉素 5、A型不良反应特点是:() .发生率低 .不可预见 .死亡率高 .可预见 6、下列不是哺乳期禁用的药物的是:().抗甲状腺药 .抗肿瘤药 .头孢菌素类 .锂制剂 7、高血压伴有糖尿病的病人不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神经节阻断药 .血管扩张药 .噻嗪类 8、沙眼衣原体感染首选:() .四环素类 .红霉素 .氯霉素类 .异烟肼 9、氯丙嗪与氢氯噻嗪合用可:( )

.抑制肝药酶 .高血压危象 .诱导肝药酶 .致低血压反应 10、磺胺类药物导致新生儿核黄疸原因是:( ) .磺胺类药物抑制骨髓造血系统 .磺胺类药物直接侵犯脑神经核 .磺胺类药物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血浆清蛋白,游离胆红素增加侵犯脑神经核.磺胺类药物导致溶血反应 11、正确的联合用药是:( ) .氯丙嗪+ 呋塞米 .异烟肼+ 维生素B6 .氯丙嗪+ 普萘洛尔 .氯丙嗪+ 氢氯噻嗪 12、下面哪个药物不是目前临床常须进行TDM的药物() .地高辛 .庆大霉素 .普罗帕酮 .氨茶碱 13、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常用化疗药物及副作用

常用化疗药物主要副作用 各种化疗药物均对生长活跃的组织有毒性作用,都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下表仅指其需要特别注意的副作用 1、丝裂霉素MMC;?骨髓抑制:4-6周最明显 2、博莱霉素BLM;?毒副作用:肺毒性:肺炎样症状、肺纤维化, 皮肤反应:指趾关节皮肤肥厚,色素沉着。 发热:38度左右,可自行消退。 3、新一代铂类,包括:奥沙利铂、络铂、奈达铂 高发生率不良反应有:周围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腹泻 经对症处理、减量、停药,基本可控制

4、长春瑞宾NVB:从外周静脉给药时,刺激大,静脉炎发生率高,切勿外渗。 周围神经毒性:腱反射消失、指、趾麻木、四肢疼痛、肌肉震颤。 骨髓抑制: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但无剂量累积毒性。 5、依立替康: 1)急性反应: 乙酰胆碱综合征,表现为多汗、多泪、唾液分泌增多、视物模糊、痉挛性腹痛、“早期”腹泻; 在用药24小时内出现,多可自行缓解,严重者给阿托品治疗; 恶心呕吐常见。 2)亚急性反应: 延迟性腹泻,剂量限制毒性,用药24小时后出现,水样便,可带血,发生率80%~90%,严重者占39%; 大剂量易蒙停有效; 骨髓抑制明显,亦为剂量限制毒性。 6、托泊替康:骨髓抑制明显;4度血小板降低发生率达26%,中位持续时间为5天,血小板降低至最低中位发生时间为15天。 7、草酸铂L-OHP: 外周神经毒性:感觉迟钝、异常,遇冷加重,偶见可逆性急性咽喉感觉异常。 与依立替康合用可发生胆碱能综合征(腹痛、唾液分泌过多等)危险,阿托品可以预防。 护理措施:------四禁 ?禁止用N.S稀释 ?禁止用冰水漱口和冷食 ?禁止与碱性药物或溶液配伍输注 ?制备药液及输注时避免接触铝制品、避开离子 8、掌握化疗药物的正确溶酶,保证药物有效性 用N.S稀释的药物:氮芥、CTX、VDS、BLM、喜树碱、VP-16、DDP 用G.S稀释的药物:MTX、CBP、草酸铂、秋水酰碱、THP、光辉霉素、抗癌锑等。 需要避光的常用药物:DTIC MMC 放线菌素D、光辉霉素、秋水仙碱、喜树碱、长春碱类 需冷藏的常用药物:在2-8度以下冰箱内保存:CCNU、ME-CCNU、长春花碱(VLB)、VDS、NVB、紫杉醇、泰索帝、DTIC 低温保存:去甲氧柔红霉素、门冬酰胺酶

常用药品名称、用法及用途

常用药品的名称用法及用途 1.盐酸肾上腺素(负肾,AD,1mg/1ml) 1)作用:兴奋α、β两种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升高血压,心肌耗氧量增加,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2)适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粘膜或齿龈的局部止血等。 2.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正肾,NA,2mg/1ml) 1)作用:显著地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使除冠状动脉以外的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使血管收缩,升高血压。2)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体外循环、嗜铬细胞瘤切除等引起的低血压。 3.硫酸异丙肾上腺素(喘息定,SOprenaline,1mg/2ml) 1)作用:兴奋心脏,改善心脏传导,增加回心血量,升高血压,使脉压增大,扩张内脏血管,扩张支气管平滑肌。2)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中毒性休克及心脏房室传导阻滞。 4.尼可刹米(可拉明,Nikethamide,0.375g/1.5ml) 1)作用: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2)适用于:中枢性呼吸衰竭,继发性呼吸抑制及循环衰竭。 5.山梗菜碱(洛贝林,Lobeline,3mg/1ml) 1)作用: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2)适用于:新生儿窒息、CO引起的窒息以及肺炎等引起的呼衰。 6.去乙酰毛花甙(西地兰,Deslanoside,0.4mg/2ml) 1)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与传导,正性肌力,利尿。2)适用于: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7.多巴胺(Dopamine,20mg/2ml) 1) 作用:增加心排血量,加快心率,收缩外周血管,扩张内脏血管。2)适用于:各种休克的治疗,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排血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而已补充血容量的更有意义。 8.阿托品(Atropine,1mg/1ml) 1)作用: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升高眼压;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而起到抗休克的作用,并能兴奋呼吸中枢。2)适用于:内脏绞痛、早搏、感染性休克、急性微循环障碍、严重心动过缓,有机磷农药中毒、麻醉时抑制腺体分泌、阿—斯综合征。 9.间羟胺(阿拉明,Metaraminol,10mg/1ml) 1)作用:兴奋α受体,缓慢持久地收缩血管和中度增强心肌收缩力。2)适用于:各种休克及手术时低血压、心梗性休克。 10.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e,5mg/1ml) 1)作用:扩张静脉和小动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动静脉血管,缓解心绞痛,降低血压。2)适用于:治疗肺水肿,指端静脉痉挛及预防心绞痛。 11.普罗帕酮(心律平,Propafenone,35mg/10ml) 1)作用:抗心律失常,松弛冠状动脉及支气管平滑肌局麻作用;增加冠脉血流及轻中度抑制心肌收缩力作用。2)适用于:室早、阵发性室速及预激综合征。 12.呋塞米(速尿,Furosemide,20mg/2ml) 1)作用:抑制髓袢升支的髓质部对钠、氯的重吸收,促进钠、氯、钾的排泄和影响肾髓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作用受药物、机体和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可致临床效果因人而异,故需用药个体化以满足用药安全有效。 第一节药物因素 以量效关系为基础,作用部位的药物数量决定起效快慢、作用强度及维持时间,即给药剂量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其他: 一、药物剂型与制剂 同种药物,可因制剂、剂型及具体的用药方式不同,其效应也会有差异。 二、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与程度,进而影响起效快慢、作用强度及维持时间。 不同给药途径,同一制剂药物作用性质亦可不同。例如: MgSO4口服:导泻、利胆;肌内注射:抗惊厥、降低血压。 三、给药时间 许多药物给药时间或时机有相应要求。可根据: 出现所需效应的时间,如催眠药临睡前口服。 减少影响因素的干扰,如空腹口服免受食物影响吸收。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刺激性的药物于餐时或餐后口服。 顺应生物节律,如糖皮质激素类药每日或隔日上午8时一次顿服。 四、长期用药 长期反复用药可引起机体(包括病原体)对药物反应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耐受性、耐药性和依赖性;突然停用可发生停药反应。 耐受性(tolerance):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的现象。 耐药性(resistance):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现象,也称抗药性。 五、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是指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由于药剂学、药动学或药效学的原因,影响药物的效应,使之增强或减弱。 广义=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狭义)+ 体外配伍禁忌 联合用药结果:药物效应增强称为协同(synergism),药物效应减弱称为拮抗(antagonism)。 联合用药目的:疗效协同、不良反应拮抗、耐药性延缓 (一)体外配伍禁忌 药物在体外配伍时,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而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性而影响药物的使用,称为配伍禁忌(incompatibility),属药剂学相互作用。 对策:药物在选用溶媒稀释和制剂混合或混入补液前应查阅药品说明书,查对配伍禁忌。 例如,乳糖酸红霉素先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稀释后,才可进一步稀释于生理盐水,直接用生理盐水溶解易发生沉淀。 (二)体内相互作用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主要指一种药物在体内对另一种药物药动学或药效学的影响,从而使之减效、失效或增效及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1.药动学相互作用 联用的药物,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改变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动态规律,而呈现药效学方面的变化。 1)影响药物的吸收 硫酸亚铁与四环素同时口服,两药在肠道内可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吸收都减少。 2)影响药物的分布 低结合力药物(A)被竞争同一血浆蛋白的高结合力药物(B)从已与血浆蛋白结合的位点竞争性置换,则: A药:游离型的血药浓度增加,效应增强,甚至产生毒性。 3)影响药物代谢酶的活性 药酶诱导剂(A)与被药酶代谢的药物(B)合用,则B药:代谢加速,作用减弱;t1/2缩短;作用维持时间缩短。 4)影响排泄的相互作用

区别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8个

在医学上把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统称为药物的不良反应。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效应,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较难恢复的,称为药源性疾病,例如庆大霉素引起神经性耳聋等。 药品的副作用只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一种,也叫副反应,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出现的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出现这类反应的药品具有两种以上的药理学作用,例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肌肉组织痉挛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除副作用外,还包括药品的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等。 一般情况下,如果药品的副作用程度较轻。可以继续服用如果副作用程度很重,就要考虑改用别的药物了, 所以,患者初次服用某种药物时,一般要从较低剂量开始,服用后在观察疗效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下有没有副作用。如疗效、副作用不明显。遵医嘱可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治疗剂量。增加剂量后,更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众所周知,是药三分毒,这个“毒”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药物的不良反应。

诱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有非药物因素和药物因素两类。前者包括年龄、性别、遗传、易感性、疾病等后者包括药品的毒副作用、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赋形剂的影响等。因此,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体质、不同病理状态、不同适应征的患者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人各有异。 (本刊综合) 几种错误的饮食方式 错误一一次采购过多蔬菜。纽约圣基斯科北方韦斯特切斯特医院健康顾问布鲁斯特博士说“从采摘的那一刻起,水果和蔬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就开始减少了。”也就是说。你采购回来的蔬菜存储时间越久,它们所含的营养就越少。研究发现,在冰箱保存大约一周后,菠菜中有一半的叶酸和40%的叶黄素会自然流失。专家建议,每次采购食物不要过多,一周买3次最为合适。 错误二把食物贮藏在透明容器中。如果你现在喝的牛奶还是用透明塑料袋装的,建议你考虑换成硬纸盒包装的牛奶。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牛奶富含的核黄素暴露在日光下易发生损失。 错误三快炒大蒜。美国癌症研究协会营养学研究小组组长米尔纳博士说“把大蒜拍碎、切片,放上至少10分钟后再烹饪。拍碎的大蒜会引发一种酶的化学反应,释放出一种抗癌的化合物。放上10分钟再烹饪,就是要让这种化合物质

临床药理学》课程作业答案

第一次 名词解释 1.临床药理学 主要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后遗效应 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3.毒性反应 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某些器官或组织生理功能异常和结构病理改变。 4.药物不良反应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排除用药过量、用药不当所致的药物反应 5.药物相互作用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 6.临床药效学 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7.临床药动学 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8.安全范围 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问的距离,其值越大越安全。 9.毒理学 是研究外源因素(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分析的科学。 10.临床试验 评价新药的疗效和毒性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各类新药视类别不同进行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 11.自发呈报系统 12.GCP 指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察、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13.肾上腺素的翻转效应 14.隔日疗法 15.抗菌谱 抗菌药的抗菌范围。 16.化疗药物

包括抗原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及抗恶性肿瘤药。 17.耐药性 耐药性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也称抗药性。19.-内酰胺类抗生素 具有.-内酰胺的结构,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类。 18.二重感染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不敏感菌乘机繁殖而引起的继发感染。 第二次 简答题 1.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和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特点:①本身固有②一般较轻微③副作用不是固定的,随治疗目的的改变而改变。 毒性反应: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三致反应。特点:一般 比较严重,可以预知,也是可以避免的。 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特点:短暂的或是持久的。 停药反应:指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反跳反应)。特点:危险。 变态反应:指机体对药物异常的免疫反应。特点: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与剂量无关;反应严重程度差异很大;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再发。 特异质反应: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特点: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严重程度与剂量呈正比,药理拮抗 药救治可能有效。 2.什么叫药物的安全范围,如何判断药物的安全性 药物的安全范围是指LD5与ED95之间的距离。判断药物的安全性可用LD50、ED50、治疗指数、安全系数及安全范围等描述。 3.何谓肝药酶诱导药与肝药酶抑制药有何临床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肝药酶诱导药:可使肝药酶合成加速或降解减缓的药物。药物诱导作用可解释连续用药产生的耐受性、交叉耐受性、停药敏化现象、药物相互作用、遗传差异、个体差异及性别差异。如乙醇可诱导药酶,使其活性增高,可使同时服用的苯巴比妥或甲苯磺丁脲的代谢加速。苯巴比妥的药酶诱导作用很强,连续用药可使抗凝血药双香豆素破坏加速,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突然停用苯巴比妥后可使双香豆素血药浓度升高。 肝药酶制剂:抑制肝药酶活性的药物,如氯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保泰松等。氯霉素与苯妥英合用,可使苯妥英在肝内的生物转化减慢,血药浓度升高,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4.试述毛果芸香碱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用途。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考前模拟题(6).doc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考前模拟题(6) 2018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考前模拟题(6) [C型题] A.效能 B.效价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40.药物随着剂量的增加引起的最大效应称为药物的 41.药物在一定剂量时所引起的效应强度称为药物的 A.治疗指数 B.极量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95/LD5之间的距离是() 43.大于阈剂量而不产生毒性反应的量是 50/ED50表示的是() 45.大于治疗量,小于最小中毒量的量是 46.愈小愈不安全的是() [X型题] 47.药物副作用的特点包括() A.不可预知 B.可随用药目的与治疗作用相互转化 C.与剂量有关 D.可采用配伍用药拮抗 E.可以避免 48.下列有关剂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治疗量包括常用量50/LD50称为治疗指数 C.临床用药一般不得超过极量 D.治疗量包括极量 E.药物的剂量越大,效应越强 49.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A.副作用 B.后遗效应 C.继发反应 D.变态反应 E.毒性反应 50.质反应的特点有 A.频数分布曲线为正态分布曲线 B.可用死亡与生存、抽搐与不抽搐等表示 C.不能计算出ED50 D.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 E.累加量效曲线为S型量效曲线 51.可作为药物安全性指标的是 50/ED50B.剂量/ED99D.常用剂量范围 95~LD5之间的距离 52.部分激动药的特点有 A.与受体有亲和力 B.单独应用时,可产生弱的效应 C.内在活性较弱 D.剂量越大,激动受体作用越强 E.可对抗高浓度激动剂的效应 53.有关变态反应的正确描述是 A.与用药剂量有关 B.病人有药物过敏史 C.在特异体质病人身上发生 D.每个病人所发生的变态反应症状都相同 E.反应性质与药物作用一致 54.竞争性拮抗药的特点包括() A.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 B.当激动药剂量增加时,仍可达到原有效应 C.使激动药量一效曲线平行右移 D.可降低激动药的最大效能

护理药理学试题及答案

护理药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绪言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 C ) A.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 B.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 D.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E.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规律 2、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 B ) A、药物在体代谢过程的科学 B、药物的体内过程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C、药物影响机体生化代谢过程的科学 D、药物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科学 E、药物对机体功能和形态影响的科学 3、药物是( D ) A、一种化学物质 B、能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 C、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D、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E、以上都不是 多项选择题 4.药物是指(AE) A.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作用的物质 B.具有滋补、营养、保健作用的物质C.可使机体产生新的生理功能的物质 D.没有毒性的物质

E.可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用量的物质 5.药物学是研究(BCE) A.新药的临床研究和生产 B.机体对药物的处置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D.药物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E.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6、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 BC ) A.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规律 B.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 C.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D.药物的生物转化规律 E.药物排泄的规律 (二)名词解释 1、药物:药物是指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用 量的物质。 1、药物学:药物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2、药物效力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4、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 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规律的科学。 (三)填空题 1、药物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 谢动力学。 2、药物治疗中,护士既是药物治疗的直接实施者,又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 3、药物治疗中,护士在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应密切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4、根据对药物管理的不同,可将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药理学总论题

总论 一、选择题 【A 1 型题】 1.下列对选择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选择性是相对的 B.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 C.是药物分类的依据 D.是临床选药的基础 E.大多数药物均有各自的选择作用 2.药物的副作用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的 A.极量 B.治疗量 C.最小中毒量 D.特异质病人 E.半数致死量 3.受体激动药与受体 A.只具有内在活性 B.只具有亲和力 C.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 D.既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 E.以上皆不对 4.青霉素治疗肺部感染是 A.对因治疗 B.对症治疗 C.局部治疗 D.全身治疗 E.直接治疗 5.下列有关受体部分激动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药物与受体有亲和力 B.药物与受体有较弱的内在活性 C.单独使用有较弱的受体激动药的效应 D.与受体激动药合用则增强激动药的效应 E.具激动药和拮抗药的双重特点 6.气体、易挥发的药物或气雾剂适宜 A.直肠给药 B.舌下给药 C.吸入给药 D.鼻腔给药 E.口服给药 7.对同一药物来讲,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越强 B.对不同个体来说,用量相同,作用不一定相同 C.用于妇女时效应可能与男人有别 D.成人应用时,年龄越大,用量应越大 E.小儿应用时,体重越重,用量应越大 8.酸化尿液,可使弱碱性药物经肾排泄时 A.解离↑、再吸收↑、排出↓ B.解离↓、再吸收↑、排出↓ C.解离↓、再吸收↓、排出↑ D.解离↑、再吸收↓、排出↑ E.解离↑、再吸收↓、排出↓ 9.药酶诱导剂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是 A.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 B.血药浓度升高 C.代谢加快 D.代谢减慢 E.毒性增大 10.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 A.解离度降低 B.脂溶性增加 C.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D.易被肾小管重吸收 E.经肾排泄加快 11.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应 A.空腹服用 B.饭前服 C.饭后服 D.睡前服 E.定时服 12.少数病人应用小剂量药物就产生较强的药理作用,甚至引起中毒,称为 A.习惯性 B.后天耐受性 C.成瘾性 D.选择性 E.高敏性 13.A药比B药安全,正确的依据是 A.A药的LD 50/ED 50 比B药大 B.A药的LD 50 比B药小 C.A药的LD 50比B药大 D.A药的ED 50 比B药小 E.A药的ED 50 比B药大 14.下列对药物副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危害多不严重 B.多因剂量过大引起 C.与防治作用同时出现 D.可预知 E.与防治作用可相互转化 15.下列有关毒性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治疗量时产生 B.多因剂量过大引起 C.危害多较严重

急救药物的规格、常用剂量、药物的作用副作用

抢救药物速记口诀: 一肾二异三阿托 四洛五可六利多 七多八阿九西地 十尿一去地氨钙 简摘药物作用、适应症及不良反应: 一、肾上腺素(1mg/ml/支) 1、药理作用:可兴奋心脏,收缩血管,能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 2、适应症: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心跳骤停的抢救。 3、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面色苍白,心慌,头痛,心律失常,停药后消失,剂量过大注射入血管使血压骤升,反复局部注射易引起局部坏死。 4、禁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亢,洋地黄中毒,心源性哮喘,出血性休克等患者。 二、异丙肾上腺素(1mg/ml/支) 1、药理作用:为拟肾上腺素药,对β1与β2受体都有很强的作用,对α受体无作用,加快心率。 2、适应症:用于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心跳骤停,抗休克与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尖端扭转性室速。 3、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心悸,头痛,头晕,喉干,恶心,软弱无力,出汗,可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可引起心律失常。禁与碱性药物合用。甲亢,洋地黄中毒,心肌炎患者禁用。舌下含服应咬碎。 三、阿托品(0.5mg/ml/支) 1、药理作用:抗胆碱药,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加快心率,消除心脏传导阻滞,可解除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 2、适应症: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症,胃肠道,胆绞痛,散瞳,有机磷农药中毒。 3、注意事项:心动过速,青光眼者禁用。 四、洛贝林(3mg/ml/支) 1、药理作用:本品刺激颈动脉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2、适应症:用于新生儿窒息,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期呼吸衰竭。 3、注意事项:大剂量可兴奋迷走神经而导致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特大剂量可引起惊厥,呼吸麻痹,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心悸。 五、可拉明(0.375/2ml/支)又名尼可刹米 1、药理作用:本品可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对大脑皮质血管运动中枢和脊髓有微弱的兴奋作用。 2、适应症:中枢性呼吸麻醉药和中枢神经抑制药中毒,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辅助治疗。 3、注意事项:一般用静注,大剂量可出现高血压,心悸,多汗,震颤等。 六、利多卡因(100mg/5ml/支) 1、药理作用:局麻药,抗心律失常药,能降低心室肌应激性,提高心室致颤阈。 2、适应症: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室颤动,表面麻醉。 3、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有嗜睡,头痛,听力减退,视力模糊,定向障碍,大剂量可引起肌肉抽搐,惊厥,心动过缓,心律失常,低血压,传导阻滞。 七、多巴胺(20mg/2ml/支) 1、药理作用:兴奋β1受体,大剂量可兴奋α受体,中剂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小剂量兴奋肾,

常用药物及作用

临床常用药及主要作用 1、注射用辅酶A: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功能性低热的辅助治疗。 2、氯丙嗪: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或顽固性呃逆。 3、异丙嗪(又叫非那根):①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的过敏②晕动病③麻醉和术后的辅助治疗④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4、盐酸奈福泮(又叫悦止):术后止痛、癌症痛、急性外伤痛。局部麻醉、针麻等麻醉辅助用药。 5、三磷酸胞苷二钠:用于颅脑外伤后综合症及其遗症的辅助治疗。 6、盐酸川芎嗪: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7、氢溴酸高乌甲素:用于中度以上疼痛。 8、盐酸甲氧氯普胺(又叫胃复安):镇吐药 9、尼可刹米(又叫可拉明):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10、利巴韦林(又叫病毒唑):抗病毒药。 11、地西泮(安定):①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②静注可用于全麻的诱导和麻醉前给药。 12、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①防治椎管内阻滞麻醉时发生的急性低血压②用于出血、药物过敏、手术并发症及脑外伤或脑肿瘤合并休克而发生的低血压③心源性休克或败血症所致的低血压 13、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又叫付肾):主要适用于因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亦

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 14、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又叫鲁米那):治疗癫痫,也用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惊厥及麻醉前给药。 15、黄体酮注射液:用于月经失调,如闭经和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功能不足、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治疗。 16、盐酸苯海拉明:用于急性重症过敏反应、手术后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牙科局麻、其他过敏反应病不宜口服用药者。 17、异烟肼注射液:与其他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类型结核病及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治疗。 18、硫酸阿托品注射液:①各种内脏绞痛②全身麻醉前给药、严重盗汗和流涎症③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缓慢性心失常④抗休克⑤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19、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用于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20、注射用盐酸赖氨酸:治疗颅脑外伤、慢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的脑保护剂。 21、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与洋地黄或利尿剂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22、碳酸氢钠注射液: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②碱化尿液③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④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 23、硫酸镁注射液:可作为抗惊厥药。常用于妊娠高血压,治疗先兆子痫和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口服具有导泻作用。 24、维生素C注射液:①治疗坏血病②慢性铁中毒③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治疗。 25、胞磷胆碱氯化钠(又叫胞二磷):辅酶。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手术后意识障碍。 26、过氧化氢溶液:消毒防腐药。27、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用以满足成人每日对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E、维

[考试]药理选择题

[考试]药理选择题 药理选择题 第一章绪言自测题 一,单选题 1.药理学是(C ) A.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 B.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 C.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D.研究药物临床应用的科学 E.研究药物化学结构的科学 2.药效动力学是研究(D ) A.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规律的科学 B.药物作用原理的科学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D.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E.药物的不良反应 二,名词解释 1.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效: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机制. 3.药代动力学:是阐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药效和血药浓度消长的规律.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自测题 单选题 1.部分激动剂是( C) A.与受体亲和力强,无内在活性 B.与受体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强 C.与受体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弱 D.与受体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弱 E.与受体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强

2.注射青霉素过敏引起过敏性休克是(E )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继发效应 E.变态反应 二,多选题 1.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有( ABCDE)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致畸,致癌和致突变 D.后遗效应 E.变态反应 2.几种药物联合应用总的药效大于各药单独作用之和时,称为药物的(BE ) A.相加作用 B.增强作用 C.拮抗作用 D.联合作用 E.协同作用 三,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用药后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2.治疗量(有效量):能对机体产生明显药效而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3.极量 :是由国家药典规定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也是医生用药选择剂量的最大限度. 4.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范围. 5.受体激动剂: 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并有较强的内在活性,能激动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6.受体拮抗剂:(6)药物与受体亲和力强,但无内在活性,能阻断激动剂一受体的结合,拮抗激动剂作用.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自测题 单选题 1.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1.D ) A.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 B.药物进入胃肠道 C.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 D.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E.静脉给药 2.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2.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