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AECOM:2017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

TEAAECOM:2017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
TEAAECOM:2017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

TEAAECOM:2017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2017年全球主题公园产业重回平稳增长,中国市场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主题公园在这一年的表现究竟有多么令人惊艳?让我们在《2017全球主题公园报告和博物馆报告》解读中一起探寻。

全球趋势:重回平稳增长

经历了2016年的小幅波动后,2017年全球主题公园产业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和室内娱乐中心版块的发展的共同助力下重回平稳增长。全球十大主题公园集团的游客总量增长喜人,年增幅达8.6%,其中中国主题公园集团游客总量增幅近20%,大力推动了这一增长。随着上海迪士尼完成首个全年运营,中国大陆助推亚太区游客总量实现了5.5%的增长;北美地区游客总量则平缓增长了2.3%,史上第一次超过1亿5千万人次。

全方位再投资

再投资和持续创新是主题公园长盛不衰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多主题公园运营商通过适应时代需求不断更新换代IP(知识产权)资源,开发和创造体验更丰富的新项目,以推动未来长足发展。

2017年,迪士尼增加的潘多拉主题区、冰雪奇缘和银河护卫队主题区,以及环球影城的哈利波特主题景点,均为这两大行业巨头带来了巨大的游客数量和收益。其中,“潘多拉:阿凡达的世界”为迪士尼动物王国带来了15.3%的游客增长,为北美区域内增速最快的;好莱坞环球影城的哈利波特主题区则刚刚完成其首个运营全年,整个乐园游客量增长了接近100万人次。其他集团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比如六旗集团开发的“正义联盟”主题景点以及海洋世界娱乐集团与芝麻街IP的合作等,也都带来了良好的业绩。

同时,零售业和主题娱乐的相互融合,成为另一大行业趋势。IP品牌衍生的室内主题娱乐中心也正受到娱乐街区和商场运营商的热门追捧。西班牙团聚集团旗下的宫殿娱乐管理公司即将在纽约时代广场开设狮门影视城,也正反映了这一热潮。

运营商们还注意到,运作有效的乐园酒店以及综合度假区的开发模式也有利于增强游客体验、延长停留时间,及提升投资回报。随着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过夜游客和国际游客数量不断攀升,环球影城度假区的蓝宝石瀑布酒店、卡巴

纳湾酒店和其他酒店均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度假区又购入新的土地供后期开发;加利福尼亚州的乐高乐园也于2018年4月开放了第二间乐园酒店——城堡酒店。

水上乐园:总体差强人意,但中国市场增长迅猛

由于乐园缺乏再投资以致无法吸引新的客流,以及美国受哈维飓风等恶劣天气影响,2017年全球水上乐园市场表现差强人意,排名前20位的水上乐园游客人次为3020万,同比仅增长1.6%。不过,对比显著的是,中国的广州长隆水上乐园以6%的增幅和269万的年接待量继续蝉联冠军,而开封银基水世界以及芜

湖方特水上公园涨势更是迅猛,这都源于这些集团不断创新理念及提升品质,减少了因气候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中一大创新措施为开放室内乐园,避免了降雨带来的游客损失。如开封银基水世界通过开放室内娱乐区域,帮助全园延长了全年旺季时长,持续吸引游客,去年一年游客人数上涨超过46%,为全球之最。欧洲多家水上乐园也陆续推出了室内项目,比如在北欧盛行的“spa水上乐园”,将spa设施与水上乐园的游乐

设施相结合,广受游客好评。

夜场活动也发挥着巨大的魔力。长隆水上乐园推出与日场反差较大的夜场活动,打造舞台灯光结合现场演艺的夜间活动,吸引了大批20多岁的年轻客群。此外,美国奥兰多环球度假区内新开业的火山湾水上乐园的创新举措也引发了行业热议,其水陆骑乘的相互结合以及创新的虚拟线上排队都刷新了行业对于水上乐园的传统认知。

博物馆:全新展馆及体验夺人眼球

总体来看,全球前20的博物馆整体表现平平,游客总量仅增长了0.2%。但区域市场上的博物馆表现各异,不少新开幕博物馆和亚洲博物馆取得了出色表现。2017年间有多家新博物馆开业以及现有博物馆扩建后重新开幕,并有大量的博

物馆新展,这些都大幅影响了博物馆游客量:在北美区,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博物院内美国非洲裔历史和文化博物馆的开幕带来了游客量达240万人次;欧洲和中东区内,卢浮宫在“维米尔与风俗画大师”展览的推动下,2017年游

客量增幅达9.5%,使其回到了全球博物馆首位的宝座;亚洲区将在下文内详细

介绍。

此外,不少博物馆都采取了多元定价策略以及增设“快闪“体验店,以提升游客量、增加收入并吸引当前游客重游。2016年8月香港五大博物馆实行免费入馆参观,这一举措推动香港博物馆的游客总量从2016年的450万增长到2017年690万人次。在美国,博物馆与众多社交媒体平台合作设立临时展馆,例如纽约雪糕博物馆、旧金山彩色工厂和纽约29Rooms等,都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热点。

聚焦中国:繁荣市场与本土化创新

2017年中国市场最抢眼的乐园当属上海迪士尼,首个全年运营吸引了1100万游客,相比2016年的非全年数据同比上涨了惊人的96.4%,跃居游客量世界第八。无论是在人气、游园时长、还是在游客回头率上,上海迪士尼都有强劲的表现。凭借出色的整体表现和若干优秀的骑乘项目,上海迪士尼的巨大成功对于全球主题公园产业都是一剂强心剂,表现出世界级别的优质主题娱乐项目所蕴含的巨大回报率。

在中国本土主题公园方面,华侨城(OCT)和华强方特(Fanta)两大集团继续领跑国内市场,两者分别抢占全球主题公园集团的第四及第五名,游客流量增长比率超过20%,但两者的成功之道却截然不同。华侨城集团采取的策略是更新改造现有主题公园和景点,将资源集中到仍有发展空间的成都欢乐谷和上海欢乐谷,开发新的主题园区和主题景点;华强方特采取的策略则是开发新的主题公园,融入自身IP品牌,其中最为市场熟知的便是《熊出没》中熊大和熊二的卡通形象。这一现象正反映了如今中国市场的一大趋势:中国消费者对于本土化的内容和独特的IP品牌有着强烈的市场诉求。

水上乐园市场竞争激烈

亚洲地区水上乐园的开发热潮仍在持续,地区水上乐园总体数量快速增长,部分城市已开设多间乐园。中国地区于2018年新开业且值得关注的水上乐园,包括海口狂野水世界和三亚的亚特兰蒂斯水世界乐园。

把握年轻人群社交媒体喜好

2017年亚太区博物馆游客总量增长最快,增速达11%,远高于全球水平的0.2%。中国博物馆产业这一年也表现相当出色,亚洲博物馆排行榜前10名中有7家位于中国,新开业的成都博物馆游客量便达300万人次。

这一出众的成绩不仅因为中国的中产群体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和可支配收

入正不断提高,更是因为中国博物馆正努力迎合中国当代年轻人的习惯,将数字化和社交媒体交互化融入展览中。以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的“.zip 未来的狂喜|小米?今日未来馆”展览为例,展览的艺术作品均为.txt、.jpg、.gif、.mp3等数码格式。展览将所有文件保存成一个压缩包呈现给游客,当游客参观时,他们将逐个“解压”这些压缩包。

未来趋势

AECOM亚太区经济咨询副总裁吉井贵思(Chris Yoshii)表示,主题公园是一个城市的娱乐地标,中国的很多城市都处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因此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项目落成。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产阶级崛起、收入不断提升、旅游意愿增强、国内基础交通建设完善以及私家车持有量的飞速增长,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消费升级。与此同时,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有助于产业长期的健康发展。

“截至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主题公园市场。北京环球影城将于该年开业,同时很多项目目前都在筹备建设中,这也更加印证了这一观点。”AECOM 将继续与主题娱乐协会(TEA)携手,追踪并促进主题公园和博物馆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增长。放眼未来,我们认为,不断创造及开发IP资源、融合零售业和主题娱乐的再投资,以及创新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将帮助全球主题公园产业持续增长,为世界上更多的人带来更加精彩纷呈的体验与快乐。

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完美详细版

本文为word模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目录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 (2)全球游客旅游花费 2、我国旅游行业现状 (1)人均GDP增长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走向休闲度假游阶段 (2)我国城乡居民告别生存型消费 二、三游市场,此消彼长 1、入境游 2、出境游 3、国内游 三、传统旅游华丽变身,智慧旅游层层深入 1、传统旅游华丽变身 (1)出行方式转身:自驾游引领旅游交通新业态(2)住宿习惯转身:酒店复苏,个性化民宿争奇斗艳 (3)景区营收结构逐渐转身:综合服务提升碎片化管理 (4)消费地自我觉醒:力引购物狂潮回国 2、智慧旅游层层深入 (1)旅游信息获取 (2)旅行费用支付日趋成熟

(3)旅游导航 (4)旅游营销 四、“旅游+”催生新旅游综合体 1、旅游+金融 2、旅游+医疗 3、旅游+房产 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2014年中国国际游客到访量为5560万人次,同比下滑10%。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旅游投资5502.9亿元,同比增长29%,国内旅游稳步迈入休闲度假游阶段。 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 传统旅游转向自驾游、休闲游、酒店游,各地积极打造智慧旅游大平台。旅游行业与金融、医疗、房地产等行业融合,创造多元化新旅游综合体。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其中新兴目的地游客到访量占据45%。美洲游客以8%的增速居首;亚太地区2014年国际游客到访量达2.63亿人次,同比增加1400万人次,增速为5%,与中东市场增速相同,其中东北亚和南亚,国际游客到访量均实现7%的增长。东北亚主要目的地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增长分别为29%、24%和17%。中国香港,实现8%的国际游客到访增量。前往欧洲的国际

报告: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报告: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报告: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概要: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北京市旅游局发布《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报告重点强调了旅游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并就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中国网讯最近,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为:旅游,世界第一大产业,迈向新领域。为抓住召开世界旅游旅行大会的契机,借鉴世界旅游产业发展有益经验,加快推进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在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和建设世界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对旅游产业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发展状况,做了认真分析研究。 一、旅游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作为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旅游产业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 第一,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发展旅游产业是尽快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抓手

1、广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理论界公认,现代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已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范围,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统计,旅游产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收入。旅游产业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110个行业发展。其中包括民航、铁路、公路、餐饮、住宿、商业、通信、会展、博览、娱乐、文化、体育等。随着众多新的旅游形态的出现,旅游又扩展到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科技、生态、环境、建筑、海洋等领域,催生出一批富有生命力的新业态。 2、有力拉动消费需求。旅游消费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活动,在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求,旅游产业“一业兴”带动“百业兴”,进而使内需成倍扩大。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测算,在发达国家,旅游消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产值可扩大2.71倍,国民收入扩大1.36倍,投资扩大0.25倍。旅游消费在发展中国家所起的作用更加显著,相关数据可分别扩大到3.7倍、2.7倍、0.9倍。旅游产业的饭店、餐馆、客运业、旅行社、娱乐业等直接为最终消费服务,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更为全面。据统计,2008年我国国民旅游消费总额已经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发挥了重要

2015年韩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韩国旅游行业 分析报告 20165年9月

目录 一、韩国市场历经三阶段步入稳定增长期,旅行社角色重要呈寡头垄断格局 (5) 1、韩国旅游业发展历经三个阶段步入稳定增长期 (5) (1)第一阶段(20 世纪70 年代前):起步 (6) (2)第二阶段(20 世纪70 年代到90 年代):高速增长 (6) (3)第三阶段(21 世纪初):稳定增长 (7) 2、入境及出境市场较稳定,市场集中度高,自由行兴起跟团游未衰 (8) (1)入境及出境游市场:渐入稳定发展期 (8) ①入境游方面:韩国旅游市场进入稳定发展期 (8) ②出境游方面:客流平稳,是各大旅行社收入主要来源 (9) (2)出境游市场旅行社渠道占1/3,市场集中度高 (9) (3)消费结构:自由行兴起、跟团游消费比重上升,年轻游客偏好自由行、老龄客偏好跟团游 (10) 二、产业链格局:上游要素及中游渠道寡头垄断、下游销售受互联网冲击较小 (11) 1、上游要素:免税店系韩国地接社主要利润来源,航空资源寡头垄断 (11) (1)购:免税店发达,与旅行社合作紧密 (11) (2)行:机票零佣金率加速行业整合,机票批发商形成寡头垄断 (13) (3)其他要素 (15) ①吃:韩国餐饮业独具特色、发展迅速 (15) ②住:韩国酒店1/3集中于首尔,近几年中国游客支撑韩国三星以上酒店快速扩 张 (15) ③游: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各式活动吸引游客 (16) 2、中游渠道:旅行社集中度高,巨头批零一体,细分市场发展充分 (17) (1)地接社规模相对较小,主要位于首尔 (17) (2)旅行社批零界限模糊,寡头垄断,细分市场发展充分 (18) ①批零界限模糊,细分市场发展充分 (18)

enpower-全球在线旅游市场趋势研究报告

全球在线旅游市场趋势研究报告
艺恩咨询enpower 恩咨询 p 2010-10-10

目录
一、研究说明 、研究说明
Confidential
2
All Rights Reserved

1.1 研究说明
?
研究背景
2010年中国旅游市场在上海世博会与广州 年中国 市场 博会
亚运会的市场带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 业的意见》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政策刺 激下 随着酒店客户直销力度的加大及旅游度假 激下,随着酒店客户直销力度的加大及旅游度假 产品的成熟,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呈现出加速发展 态势。 全球及美国旅游市场的繁荣为中国在线旅游 市场的发展指明了道路,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 中国在线旅游市场正在涌现新的上市浪潮。 中国在线旅游市场 在涌现新的 市浪潮。
?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以案头研究、Google DoubleClick
AdPlanner 监测数据分析、旅游专家访谈及以往 艺恩研究成果二次加工等方法为主。
Confidential
3
All Rights Reserved

1.2 研究结论
市场特点 在线 旅游 市场 趋势
– 搜索服务成为全球旅游产业链的重要一 搜索服务成为全球旅游产业链的重要 环,贯穿产品决策、启程、行程与评价; – 休闲旅游在未来将占据中国旅游市场的 主导地位; – 随着在线服务商数量增长及网民付费能 力的提升,旅游搜索服务进入快速增长期; – 机票+酒店+度假是旅游搜索的三大产 品,酒店成为竞争的关键及收入增长点。 – 携程网和去哪儿网进入全球最受欢迎的 十大旅游网站之列 其中去哪儿网是全球 十大旅游网站之列,其中去哪儿网是全球 最受欢迎的垂直旅游搜索网站和4家媒体类 旅游网站之一; – 中国在线旅游上市公司市值大大高于美 国同类型公司,根据流量分析去哪儿预估 市值将高于美国的travelzoo; 去哪儿网已获得三轮风险投资,在该网 可搜索超过700家供应商网站信息。

用数据说话
– 中国休闲旅游比例不到美国的1/3,而 而 网民数量为美国的1.5倍; – Expedia以39%的市场份额占据全球市 场第一位,中国Ctrip以3.1%排在第五。 – 2010年旅游搜索市场规模增长113% , 市场规模将达到1.7亿元; – 2010年旅游搜索用户规模增长61%, 预计用户规模将达到1210万。 – 按独立用户量排名,携程网和去哪儿网 分别位列第三位和第七位;在全球垂直旅 游搜索网站中去哪儿网独立用户量最多, 在全球媒体类网站中排名第二; – 携程市值为沃比茨环球的近15倍,去 哪儿网独立用户量为travelzoo的 儿 独立 户 为 的1.5倍; 倍 – 去哪儿网的独立用户数呈现快速增长态 势,从2007年6月的500万猛增到2010年 5月的4200万,增长了8.4倍。
旅游 网站 运营 特征
Confidential
4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 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

Report on World Tourism Economy Trends (2019) 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9) 宋瑞 2019.1.16 北京

Section I Decelerating growth and slight fluctuation of global tourism economy 全球旅游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 全球经济增长:在2017年和2018年达到3.1%之后,预期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减速,2019和2020年分别为3%和2.9%。 Global Economy Growth : 2018, 3.1%;2019, 3%;2020, 2.9% ? 全球:将2018年和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半年前的3.9%下调至3.7% World: Forecasted Growth rate of 2018 and 2019, lowered from 3.9% to 3.7% ? 美国: 2018年经济增速预期维持2.9%不变,2019年增速从2.7%下调至2.5% USA : 2018, 2.9%; 2019, lowered from 2.7% to 2.5% ? 欧元区:2018年增长预期由2.2%下调至2.0%, 2019年预期维持1.9%不变 Euro Area : 2018, lowered from 2.2% to 2.0%; 2019, 1.9% ? 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预估大幅下调 Emerging Economie s: lowered significantly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 世界银行(WB ) 全球经济处于高速回落进程

2015年旅游航空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旅游航空行业 分析报告 2015年7月

目录 一、收入增长,大众航空需求崛起,出境游带动国际航线大幅增长3 1、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对标美国,居民的航空需求快速增长 (3) 2、出境游市场的高速增长,对国际航线的带动效应极大 (4) 3、低成本航空“飞入寻常百姓家”,潜在需求加速释放 (5) 二、航空线上直销抢份额,低成本民航行动更快 (6) 1、互联网对机票代理产业链的改造 (6) 2、线下到线上,扩渠道抢份额 (8) (1)线下代理是过去我国机票销售的主要方式 (8) (2)分销到直销 (9) 三、“航空+旅游”纵向一体化发展 (12) 1、旅行社与航空公司的结合 (12) 13 2、航空和旅游的协同效应 ..................................................................................

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选择飞机作为出行工具的人越来越多,加上出境游市场高景气,出境游线路也迅速增加,大众航空兴起。处 于旅游产业链供给端的航空公司一方面为节省营销成本,提高信息和资源掌控能力纷纷打通直销渠道,另一方面,开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特别是民营航空想用旅游业务来弥补自身在航线上的短板。受旅游蓬勃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影响,航空公司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战略布局,旅游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行业纵向一体化整合趋势明显,航旅结合有望成为下一个投资方向。 本报告将分析航空业的现状,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探讨航空与旅游的结合情况,进而展望未来航空公司发展的可能。 一、收入增长,大众航空需求崛起,出境游带动国际航线大 幅增长 1、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对标美国,居民的航空需求 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民航局公布的数据,我国航空运输业2014年1至11月实现旅客周转量5,802亿人公里、旅客运输量 3.60亿人,同比增长分别11.6%、10.3%。从2013年,2012年数据来看,正班客座率平均分别为81.1%,79.6%,客座率较为稳定。 近年来我国人均GDP不断增长,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但是2013年,我国的人均乘机次数仅为美国同年乘机次数的十分之一,2012

2015年日本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日本旅游行业 分析报告 2015年10月

目录 一、日本市场:出入境发展不均衡,市场成熟增幅稳定 (5) 1、日本旅游市场:百年沧桑,历经沉浮 (5) (1)起步阶段:“经济景气”推动旅游业快速起步(战后-1970) (5) (2)发展阶段:政策红利提振出境游市场景气度(1970-1990) (6) (3)稳定阶段:“观光立国” 着力发展入境游(1990年至今) (7) 2、日本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经济是基础,政策主导旅游产业发展 (8) (1)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提升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8) (2)“东亚模式”,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 (9) (3)重大国际性赛事及会议对入境游具有推动作用 (9) 3、日本旅游业市场特点:自助游为主,国内旅游独具特色,出入境发展不平 衡 (10) (1)日本居民出游方式以自助游为主,出境游跟团比例高 (10) (2)一枝独秀的国内游市场 (10) (3)发展极不平衡的出入境游市场 (11) 二、产业格局:旅行社二八分化,行业集中度高 (12) 1、主营业务:以国内游及出境游为主,近年来收入下滑 (12) 2、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高,JTB一直独秀 (13) 3、旅行社占绝对主导,电商受益自由行兴起发展提速 (14) (1)上游要素:廉价航空冲击机票垄断 (14) (2)中游分销商:JTB和HIS等传统旅行社绝对主导 (14) (3)近年来自由行兴起,电商凭自由行产品发展提速 (15) 三、日本JTB:批零一体塑龙头 (16) 1、日本旅游业的“百年老店” (16) 2、JTB的巨人之路:“准专卖店批零一体化”模式 (18) (1)发展历程:政府背景起家,先发优势树壁垒 (18) (2)“准专卖店批零一体化”打通旅游产业链 (18)

2018年全球旅游目的地分析报告

2018年全球旅游目的地分析报告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蚂蜂窝旅行网发布了《全球旅游目的地分析报告》,报告基于蚂蜂窝自由行平台的大数据和旅游局发布的数据,对全球目的地进行 深入分析,了解中国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偏好。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4.4亿人次,同比增长11%;其中,出境旅游人数为1.22亿人次,同比增长4.3%。中国稳坐世界旅游大国的位置,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游客来源国之一。中国游客也因出游人数和消费能力备受世界各个目的地的欢迎。为了能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无论是老牌旅游目的地还是新兴旅游目的地,都在着力去减少中国游客前去观光和在当地消费的阻碍,包括简化签证手续、接受移动支付等,提升旅游竞争力和吸引力。与此同时,中国游客对目的地的认知和选择也在发生变化。

1 PART 目的地 选择动机

选定目的地通常是计划出游的首要步骤。随着出游频次的增长、旅游经验的丰富、出游人群的年轻化,中国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正由“被动”向“主动”转移。以往会首先考虑距离远近、人均消费水平等客观因素的他们,如今会先参考自己的目的地清单,即那些最想去的地方。 口碑为王, 看重朋友圈和影视综艺推荐 目的地出现在中国游客清单上的原因有很多种。调查数据显示,28.1%的中国游客会根据周围亲朋好友的推荐选择目的地,朋友圈中用滤镜修饰过后的照片是强助攻,被“种草”后列入目的地清单。 除了亲朋好友的口碑推荐,综艺影视剧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在粉丝经济效应的影响下,旅游目的地同样少不了“明星同款”。 24.5%的中国游客表示他们会在观看某部综艺影视剧后对一个目的地突然动心,想去取景地亲身感受镜头里的风景,走相同的游玩路线,去相同的建筑物前打卡、留影等。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完美详细版)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完美详细版) 本文为word模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目录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 (2)全球游客旅游花费 2、我国旅游行业现状 (1)人均GDP增长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走向休闲度假游阶段 (2)我国城乡居民告别生存型消费 二、三游市场,此消彼长 1、入境游 2、出境游 3、国内游 三、传统旅游华丽变身,智慧旅游层层深入 1、传统旅游华丽变身 (1)出行方式转身:自驾游引领旅游交通新业态(2)住宿习惯转身:酒店复苏,个性化民宿争奇斗艳 (3)景区营收结构逐渐转身:综合服务提升碎片化管理 (4)消费地自我觉醒:力引购物狂潮回国

2、智慧旅游层层深入 (1)旅游信息获取 (2)旅行费用支付日趋成熟(3)旅游导航 (4)旅游营销 四、“旅游+”催生新旅游综合体 1、旅游+金融 2、旅游+医疗 3、旅游+房产

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2014年中国国际游客到访量为5560万人次,同比下滑10%。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旅游投资5502.9亿元,同比增长29%,国内旅游稳步迈入休闲度假游阶段。 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 传统旅游转向自驾游、休闲游、酒店游,各地积极打造智慧旅游大平台。旅游行业与金融、医疗、房地产等行业融合,创造多元化新旅游综合体。 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旅游行业现状 (1)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其中新兴目的地游客到访量占据45%。美洲游客以8%的增速居首;亚太地区2014年国际游客到访量达2.63亿人次,同比增加1400万人次,增速为5%,与中东市场增速相同,其中东北

世界旅游组织:2015年全球旅游报告(附完整版)

世界旅游组织:2015年全球旅游报告(附完整版) 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布最新《2015全球旅游报告》(UNWTO Tourism Highlights 2015 Edition)。报告显示,世界旅游组织非常关注新兴目的地,经济体和目的地使用频度增加,中国元素继续成为关注焦点。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达到11.33亿人次,国际旅游花费达12450亿美元。 ◆全球越来越多的目的地,开始重视旅游并在旅游中投入资金用于发展,旅游已经成为创造就业和创业、出口创收以及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驱动力。 ◆在过去60年中,旅游经历了持续扩张和多元变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大和增长最快的行业。许多新兴目的地已经成为继欧洲、北美等传统热门目的地之外的新宠。 ◆尽管偶遇震荡,旅游整体增长未收重大中断和影响。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从1950年的2500万人,到1980年的2.78亿人次,1995年5.27亿人次,到2014年达到11.33亿人次。全球范围内旅游目的地的国际旅游花费在1950年为20亿美元,1980年增加到1040亿美元,1995年增长至4150亿美元,在2014年达到12450亿美元。 展望长期,全球旅游呈现以下特征: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长期预测报告《旅游走向2030年》(Tourism Towards 2030),全球范围内国际游客到访量从2010年到2030年,将以年均3.3%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30年将达到18亿人次。 ◆在2010年至2030年,新兴目的地的游客到访量预计将以年均4.4%的速度增长,是发达国家/经济体年均2.2%增速的两倍。 ◆新兴经济体的市场份额开始从1980年的30%,增加至2014年的45%,预计到2030年这些经济体的市场份额将超过全球一半,达到57%,相当于10亿国际游客到访量。 报告对2014年全球旅游要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主要趋势、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2014年国际游客到访量(过夜游客)同比增加4.3%,达到11.33亿人次。 美洲国际游客到访量增加最强劲,以8%居各大洲之首;亚太和中东市场的国

2015陕西旅游报告

2015陕西旅游报告汇总 2015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陕西旅游业坚持“稳中有为、提质增效”的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2336”发展思路,着力打造陕西旅游精品,2015年旅游经济发展良好,运行平稳。上半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对全省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突出,产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19665.72万人次,同比增长15.63 %,旅游总收入1520.71亿元,同比增长20.3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09.3万人次,同比增长 4.3%,旅游外汇收入 5.9亿美元,同比增长7.3%。接待国内游客19556.42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国内旅游收入1484.13亿元,同比增长20.7%。旅游总收入高于总人数增幅 4.7个百分点,我省旅游业效益型增长态势逐步显现。 一、入境旅游市场稳步回升 上半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109.3万人次,同比增长4.3%。其中,接待外国人76.39万人次,增长2.55%,香港同胞12.05万人次,同比增长7.48%;澳门同胞6.38万人次,同比增长4.49%,台湾同胞14.44万人次,同比增长11.2%。上半年,我省港澳台及外国人市场全面增长,推动了整个入境旅游市场的良好发展,促进了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国内旅游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19556.42万人次,同比增长15.7%。其中,过夜游客人数为4372.91万人次,增长29.63%,一日游游客15183.51万人次,增长12.23%。过夜游客人数的增长远高于一日游游客的增长,直接拉动了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的大幅增长,为实现我局制定的“三个一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多相关旅游行业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旅游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根据上半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的数据结果分析,全省国内旅游市场主要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2015年在线旅游国际游学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在线旅游国际游学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2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系 (5) 1、行业主管部门 (5) 2、行业法规政策 (6) 3、相关法规对旅游行业发展的影响 (7) 4、出境游资质行业监管许可 (9) 5、国际游学资质行业监管许可 (9) 二、在线旅游行业现状与分析 (9) 三、在线旅游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3) 四、在线旅游行业内主要企业和市场份额 (16) 1、同程旅游网 (17) 2、途牛旅游网 (17) 3、驴妈妈旅游网 (18) 4、去哪儿网 (18) 五、在线旅游行业主要特征 (20) 1、周期性 (20) 2、区域性 (20) 3、季节性 (20) 六、影响在线旅游行业发展的因素 (21) 1、有利因素 (21) (1)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消费升级 (21) (2)国家政策支持 (22) (3)互联网的普及 (22)

(4)基础设施的便利 (23) 2、不利因素 (23) (1)外部事件因素 (23) (2)旅游行业的无序竞争 (23) 七、国际游学行业现状与分析 (24) 八、国际游学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27) 九、国际游学行业内主要企业和市场份额 (28) 十、国际游学行业主要特征 (29) 1、周期性 (29) 2、区域性 (29) 3、季节性 (30) 十一、国际游学行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30) 1、对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30) (1)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消费升级 (30) (2)国家政策支持 (30) (3)互联网的普及 (30) (4)人民币升值 (30) (5)中国良好的外交形象和国际关系 (31) (6)航空动力因素 (32) 2、不利因素 (32) 十二、商务会奖旅游行业发展状况 (32) 1、市场概况 (32) 2、竞争格局 (34)

2018年全球极限旅游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8年全球极限旅游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极限运动发展历程 (5) 一、极限运动源和项目包含内容 (5) 第二节极限旅游集冒险与探索为一体 (8) 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催生个性化旅游方式 (8) 1、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 (8) 2、交通基建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9) 3、大众旅游兴起,旅行产品不断丰富 (12) 二、极限旅游主要项目分析 (14) 1、水域类极限运动:包括冲浪、深海潜水、快艇等 (15) 2、陆地越野类极限运动:包括攀岩、峡谷探险等 (17) 3、高空类极限运动:包括蹦极、高空跳伞、滑翔伞等 (18) 4、冰雪类极限运动:包括滑冰和滑雪等 (21) 第三节极限旅游盈利模式分析 (24) 一、世界最大的探险旅游公司-澳大利亚Intrepid (24) 二、北美领先的山地度假区和冒险公司-美国Intrawest (26) 三、极限旅游项目平台运营商-法国Adrenaline Hunter (31) 第四节中国极限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34) 一、收入、环境、政策等因素带动极限旅游参与人数和热度不断攀升 (35) 二、滑雪市场蓬勃发展 (39) 三、国内潜水市场发展分析 (43) 四、国内极限旅游尚存在很多不足 (46) 第五节极限旅游设备和产品相关公司分析 (47) 一、消费支出主要围绕服装设备、器材、培训等领域 (47) 1、探路者 (51) 2、三夫户外 (53) 3、中潜股份 (55)

图表1 极限运动项目包括极限滑轮、越野滑雪、冲浪、攀爬及花式摩 (5) 图表2 极限运动在我国已经历 20 多年的发展 (6) 图表3 中国极限运动协会协会主要负责人才培养及赛事组织 (7) 图表4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8) 图表5 我国城镇居民文教娱人均消费性 (9) 图表6 民航线路过去 10 年 (10) 图表7 民航旅客周转量过去 10 年 CAGR (10) 图表8 过去八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 CAGR 达 54.7 (11) 图表9 我国旅游行业已经进入大众休闲度假游阶段(单位,美元) (12) 图表10 广之旅的极地极光之旅行产品 (13) 图表11 凯撒旅游滑雪系列产品丰富多彩 (13) 图表12 2014 年世界五大极限旅游项目 (14) 图表13 冲浪要求参与者有很高的技巧和平衡能力 (16) 图表14 海浪丰富的沿海地带是冲浪运动的主要活动地点 (17) 图表15 水域类极限运动丰富多样 (17) 图表16 攀岩运动形式多样,对体力要求高 (18) 图表17 蹦极形式多样且充满刺激 (19) 图表18 国外经典蹦极地点高度及特色 (19) 图表19 国内经典蹦极地点高度及特色 (19) 图表20 跳伞地点多选择在视野开阔的美景地区 (20) 图表21 世界著名跳伞地主要分布在新西兰、美国、瑞士等地 (21) 图表22 滑雪项目丰富多样,对场地要求较高 (21) 图表23 现代滑雪运动可分为三大类型 (22) 图表24 国外滑雪场地主要分布在瑞士、奥地利和北美等地 (22) 图表25 国内滑雪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22) 图表26 不同的滑雪 app 可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23) 图表27 Intrepid 公司提供非洲、亚洲、美洲、欧洲、澳洲等多目的地多种类的探险体 (24) 图表28 Intrepid 公司提供的极限旅游产品丰富多样,可供选择地区多 (25) 图表29 Intrawest 公司主要提供山地度假和旅游探险服务 (27) 图表30 Intrawest 公司经营收入 2015 年迅速增长 (27) 图表31 Intrawest 公司 2012~2015 年亏损,2016 年开始 (28) 图表32 Intrawest 公司 2012~2015 财年收入及构成情况 (29) 图表33 Intrawest 公司 2012~2015 财年收入构成比例 (29) 图表34 电梯、探险和食品饮料是 Intrawest 公司 2015 财年主要收入构成 (30) 图表35 2015 财年 Intrawest 公司的业务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 (30) 图表36 Adrenaline Hunter 网站提供多种多样的极限运动供游客选 (31) 图表37 Adrenaline Hunter 公司提供的最受欢迎的排名前六位探险活动 (32) 图表38 Adrenaline Hunter 提供的项目包括水上、陆地和空中等 (33) 图表39 Adrenaline Hunter 提供的活动目的地涵盖了欧洲、非洲、美洲、澳洲及亚洲等 (34) 图表40 2006-2015 年美国户外运动参与率超过 (35) 图表41 户外休闲是美国家庭仅次于医疗和金融 (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