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规划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规划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规划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规划

一、课程建设现状

(一)课程构建情况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点,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在体现。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学科领域涉及面广,为了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和经验,根据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基本规格的要求,考虑教学活动与行业活动规律的结合,以先进的专业技术和工艺、规范的管理和质量标准为内容,以校内、外规模企业为主要教学场地,优化组合、调整结构、突出特色和优势,科学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构建起了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模式的课程教学体系。总学时为2944学时,理论教学总学时为1784学时,实践总学时为1160学时,毕业学分160分。学生在统一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从第5学期起,由学生自主选修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同时开设有一定深度的专业选修课程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要求学生循序渐进完成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学习。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力度,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开设情况

所开设的课程能达到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专业技术知识,扎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检测与管理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既能从事食品工程高级技术的研发开发,又能熟练掌握各类食品生产加工工艺,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敢于创新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共开设公共基础课12门,专业必修课16门,专业选修课7~9门,公共选修课5~6门。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及比例分配见下表:

(三)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1、学校大力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专业进修和学历提高,稳定课程教学队伍,保障教学质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中,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实验师1名,助教2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3人,本科3人。

包括专业基础课在内的食品专业主干课程,基本上能按课程性质与教师专业方向匹配到人,每门课程确定1个负责人,配备1~3位主讲教师,,既有利于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持续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兼顾各专任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艺学、食品检验技术、发酵工程等主要课程的教师队伍稳定,是取得良好教学质量的保证。

2、建立健全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为了有力推动课程建设工作,成立学科(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学科带头人全面负责,教研室主任具体负责执行和督促。

3、以社会需求指导课程体系的优化。关注食品行业的发展动态与国家方针政策,主动调研收集食品企业及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信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适时优化课程体系,满足社会需求,拓宽就业范围。根据我校所处胶东半岛蓝色经济带具有的水产及水果资源优势,专门开设了《水产品加工工艺技术》、《果蔬加工工艺技术》

等课程,针对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应用。将学校教师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既拓宽了学生知识视野,又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如《现代食品科学进展》课程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旨在介绍食品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和高新技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

4、保持相关课程间的联系与交流,适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随着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和逐步完善,充分考虑到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叠与衔接。我们将《食品卫生学》、《食品营养学》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开设《食品营养与卫生》,并不断协调和完善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体系,适时选用配套教材;《微生物学》中部分内容与《食品营养与卫生》中部分内容相同,通过教学研究活动交流协商,选用国内先进教材,合理取舍教材内容,以达到各课程间教学内容的协调衔接,避免重复,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5、教材建设

一是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或省部级推荐的优秀专业教材;二是对含实践教学要求的课程,选用与本校课程教学大纲相近的实验教材,已形成自成体系的实验指导书,并根据课程内容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

6、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1)校内整合相关课程实验的内容(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食品检验技术实验等),避免重复。开设了食品生化综合室、微生物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理化检测室四大综合实验实训中心,集中进行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各专业课程实验按基础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等不同层次设置,循序渐进,使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

(2)校外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和校企合作指导,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已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实习实训基地,现有“烟台东方海洋公司”、“山东喜旺食品有限公司”、“太平洋恩利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鲁花集团”等多个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

需求。

6、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和教学改革工作,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整合优秀的教学与科研成果,课程教学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学科发展前沿问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队伍中富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比例较小。

2.目前承担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大型课题缺乏。

3.专业人才培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课程建设规划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以“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因材施教,注重创新”为原则,优化课程设置,适应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面和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课程建设目标

建立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通过教学研究,加强具有创新思维的实验课教学内容,引入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执行并完善学校的课程教学制度和教学质量检查制度,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计划在3~5年时间内,建成2-3门校级优质、精品课程,力争建成1门省级精品课程。

(三)课程建设主要内容

1、优化组合,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教师队伍人数并不缺乏,但真正具有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不多。我们将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人才工作思路的指导下,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一方面引进具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加大对青年老师的管理与培养力度,通过培训、进修、升学、晋职,为其创造良好条件,逐步一支形成年龄、职称、学历、学缘、专业方向分布合理、人员稳定、素质高、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求每位教师都能承担2~3门专业主干课程的主讲任务,能辅导3~5门专业课程,以适应研究型教学的改革。

同时,加大聘请师德高尚、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的力度,帮助带学科、带队伍、带科研,促使学科、专业的快速发展。

2、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结合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地方特色,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并适时了解食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发展人才需求旺盛、毕业生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方向,如食品检测方向、食品营养方向、水产品加工技术与葡萄酒酿造等专业方向。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知识点为线索,以能力培养为向度,精选教学内容,以“适用、够用、管用”为原则,构建综合性课程,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切实加强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划、更新、补充和完善工作、试题(卷)库建设、习题集编写、教材建设、教学素材库建设、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研究性教学方法的运用、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开设等,从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3、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有驾驭课堂的艺术,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熟练使用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课程的课件质量,力求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课堂讲授能较多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讨式、合作式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适应现代化教育需要。

4、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着力加强学生专业实践基地和平台建设,以校内实验实训室为基础,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重要补充,依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形式,通过推行大学生研究性与创新性学习项目、开展本科生导师制、举办学科竞赛、全面开放实验室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地、平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进

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围绕学生能力素质培养这一核心,努力搭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一方面积极开发校园文化活动,实现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化;另一方面竞赛活动课程化,如将专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竞赛设定为实践教学课程。通过项目化和课程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得到了补充与拓展,“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园活动”三者真正融为一体,全力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素质。

(2)加大学院教学实验室的投入力度,建成教学中试车间,充分保证学生的校内实习效果。目前正在扩大和建设中的有水产加工实验室、功能食品实验室、发酵工程实验室等,建成后可实现科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好结合。

(3)完善教学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通过开放实验室,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使学生能充分利用在校实践教学学习时间,提高独立动手能力。

(4)稳步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在现有实习基地基础上,建立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和科学研究基地2~3个,以保证学生的实践教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争取建成1~2个“校企合作研发中心”,建成1~3个与专业发展联系紧密、基础条件良好、乐于支持教育事业的教学科研基地。

完整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规划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 2005.9 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目标 1.1 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加快教改步伐,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控、科研素质的培养来大力推进专业学科建设,拓宽专业覆盖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建成基础厚实、特色突出、实力较强的专业。 1.2 专业建设整体目标 通过5 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建设与发展,打造出特色、优势专业,建设成高水平学科,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1)科学合理地定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在专业性质上加强材料科 学与工程基础、侧重材料制备和表征训练,以现代科学与工程体系为主干构建专业和组织教学,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具创新精神、面向生产第一线的优秀工程型人才”。 (2)专业方向紧密结合产业科技进步需要、地方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 (3)突出优势,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方向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 4)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辅以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全面推进、整体优化。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5)强化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培养适应2l 世纪时代特征要求的创新性人才,为 我国材料产业的产品更新换代、产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6) 把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打造出特色品牌专业,建设成高水平学科,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措施 2.1 建立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1)以新的人才培养观确立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及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的重要性。高等工程教育应从“授技型”向“育才型”转变,从单纯传播知识向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转变,从狭窄的专业技术教育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应将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大工程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开拓创新精神、独立深入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2)建立起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两段式、三平台、多专业方向 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三年的基础教育阶段和一年的专业技术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基础教育阶段的三级教学平台——通式教育基础教学平台,大学科基础教学平台,按一级学 科设置专业基础教学平台;多专业方向。 2.2 以“大学科、大材料、大工程”的人才培养观,以创新的思路构建起了新型课程体系 21 世纪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素质是前题、能力是关键、知识是载体的新型人才观,以“大学科、大材料、大工程”的意识,以创新的思路构建起新型课程体系。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充分发挥知识平台和课程群(教学模快)的整体功能作用。如何做到厚基础,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

我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 (2)

食 品 科 学 概 论 论 文 院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1-02 学号: 姓名:蒙思飞 我眼中的食品科学与工程 经过一个学期的食品科学概论的学习,在老师的讲解和介绍下,对食

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生物技术与工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开发、综合利用、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各方面的基本能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中国高等院校中理工科性质的典型专业。根据国家科技局的学科分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化工等基础学科属同等地位。它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我所了解的关于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一些内容。 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在各方面都对食品科学与工程有了一定了解。食品的化学组成分为天然成分和非天然成分。天然成分中又包括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非天然成分中包括食品添加剂等等。还有对微生物学有了初步认识。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个体。微生物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代谢强,易变质。微生物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酵母,合成蛋白质的效率最高。微生物与食品的生产和保存密切相关。微生物能使食品腐烂变质,会涉及到食品安全。在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中,我更是大开眼界,有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技术,超高压技术和微胶囊技术。超临界流体是处于物质本身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状态时的一种流体,是非液非气的中间状态,是超临界状态。咖啡豆和茶叶中的咖啡碱的提取就是应用这种技术的例子。香料香精,油料微胶囊就应用

中国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完整篇.doc

2019年中国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 排名和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 2014中国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 名次一级学科学科专业星级学科专业层次学校名称2014综合排名办学类型办学层次1安全科学与工程6星级中国顶尖学科专业中国矿业大学35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2安全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4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安全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中南大学17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安全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北京科技大学39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5安全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北京交通大学46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5安全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中国石油大学54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5安全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北京化工大学63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5安全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南京工业大学110专业型中国知名大学5安全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河南理工大学163专业型5安全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西安科技大学199

专业型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重庆大学33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东北大学34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中国地质大学44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西南交通大学61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太原理工大学85区域研究型中国知名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广西大学99区域研究型中国知名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昆明理工大学109区域研究型中国知名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武汉科技大学139专业型中国知名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85专业型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349应用型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辽宁石油化工大学392应用型 2019年中国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 排名和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

某某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XX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就是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的改革与建设是学校各项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课程质量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尺度。 课程建设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为依据,以教学设备,实践条件建设为保证,以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为成果载体,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课程是学校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进而实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的课业及其进程,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载体,从广义上讲,课程是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载体。 开展课程建设活动,不仅决定了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决定着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必须明确课程定位,有效开展课程建设,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了使课程建设与改进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学校提出了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一)基本原则 课程建设要体现职业教育的思想,贯彻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系统培养,多样人才;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原则。专业课程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课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校企合作建设课程的原则。 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实施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探索工学交替、任务趋动、项目引导、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学习模式,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融教学研为一体,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积极改革学业评价模式,推行多元多主体评价原则。 改革学生学业的评价方法,大力推行多元多主体评价。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创新活动及表现,学习过程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实行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的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校企合作开发优质教材,

“2020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1概述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教育部于2001年批准设置的目录外本科专业,2012年调整为普通本科专业。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加剧,食品中各种化学性、生物性、物理性危害的风险不同程度地存在或增大,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同时,各种与食物有关的慢性疾病不断增多,人们对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专业担负着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人才的重任。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涉及“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涵盖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科学、技术、政策、法规、标准、监督、管理等内容,多学科交叉,科技与管理并重,但鉴于它归属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因此,专业范围重点涵盖食品(含食品原料)保鲜、加工、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的有关内容,对食品原料的农业生产作一般了解。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其主干学科包括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公共管理等。食品科学学科领域主要涵盖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添加剂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领域主要涵盖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毒理学等;分析化学学科领域主要涵盖食品分析、食品感官评定等;微生物学学科领域主要涵盖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验、动植物食品检疫等;公共管理学科领域主要涵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分析以及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能够在相关食品企业、检验机构、认证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食品生产、分析检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安全评价、质量认证、监督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学术视野开阔、行业适应面宽、工作能力较强等特点。 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专业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等。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安全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37)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系统的热安全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发展的前沿和动态,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面向21世纪从事热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教学、管理的高级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工作。 二、研究方向 1.火灾动力学演化2.火灾过程模拟仿真与虚拟现实3.安全评估与性能设计4.火灾扑救优化控制理论 5.火灾探测原理与技术6.智能化安全技术 7.新型阻燃材料科学与技术8.公共安全及应急管理 三、学制及学分 在符合研究生院有关规定的前提下: 1.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3年。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I)为7学分,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不少于11学分,专业课12-14学分(其中至少选修一门跨学科课程)。 2. 硕-博一体化研究生,学制为5年。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少于45分,其中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合计为11学分,其他专业课学分在硕士研究生要求基础上至少增加不少于4学分博士层次课程。 3. 普通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4年。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少于1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博士英语、博士政治)4学分,博士层次课程不少于4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 四、课程设置 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和必修环节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如下所列。

专业基础课:20 专业课:23 博士课程基础课:4 五.科研能力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同时满足《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位申请细则》。 六.学位论文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各个领域的竞争也趋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以后,每一个中国人都立即融入信息时代,享受丰富的资源,但更多的是面临严峻的挑战。 新的时代更需要新型的人才,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必须接受新的观念,以新的方式锻炼自己。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度里,人才的竞争显得异常激烈,尤其是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生的就业都成了问题。由此可见要想在大学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就必须有一个好的规划。由此,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就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一、自我认知 (一)个人自评 作为一名南昌大学一名大一学生,我的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为:发酵工程。对于自己的性格,优、劣势及未来职业选择的倾向性存在如下感知: 1.关于性格。总体较为内向;善于思考;沉稳、理性;意志力坚定,具有较强的执行力;较为独立。 2.个人优、劣势: (1)优势: ①做事认真、仔细,谨慎且有定力; ②专业知识扎实,擅长写作与思辨性活动;

③有较前的意志力、很好的执行力及很好的学习能力。 (2)劣势: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争辩。 3.个人倾向性的职业特点:稳定但是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能够通过长久考察体现出个人价值。比如,法官、学术研究人员与书面评论员等。 (二)辅助性测评 为了更为准确的认知自我,包括性格类型与适合自己的行业、职业,我选择了两个较为权威的测试模型(即MBTI和DISC职业性格测试)来辅助自己进行自我认知。 1.MBTI职业性格测试 (1)测试结果。MBTI测试结果显示,我的性格类型倾向为“INTJ”型,即“内向、直觉、思维和判断”型。 (2)关于INTJ型性格的解读 “INTJ型的人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强烈地要求个人自由和能力,同时在他们独创的思想中,不可动摇的信仰促使他们达到目标。 INTJ 型的人思维严谨、有逻辑性、足智多谋,他们能够看到新计划实行后的结果。他们对自己和别人都很苛求,往往几乎同样强硬地逼迫别人和自己。他们并不十分受冷漠与批评的干扰,作为所有性格类型中最独立的,INTJ型的人更喜欢以自己的方式行事。面对相反意见,他们通常持怀疑态度,十分坚定和坚决。权威本身不能强制地们,只有他们认为这些规则对自己的更重要的目标有用时,才会去遵守。 INTJ 型的人是天生的谋略家,具有独特的思想、生涯设计公益网(www。

本科课程建设规划

本科课程建设规划

本科课程建设规划( -2020年) 课程建设是学院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结合我院课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院自升本以来,积极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1.构建“三平台+二模块”的课程体系。,学院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等三大平台和集中性实践教学与素质能力拓展活动等两大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又分为基础课和素质课两个小模块,学科基础课程又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大类基础,专业课程又分为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职业素质课。集中性实践教学按照通用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发展能力的培养递进式安排了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应用、工程训练和创新实践,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素质能力拓展活动统一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必须修满至少10个学分。 2.规范课程建设管理。制订了课程建设和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了课程教学大纲、考核大纲、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教案等教学文件的撰写、教师课程教学工作考核,制定了精品课程、双语课

程建设标准,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双语课程6门,对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进行了规范。 3.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在“卓越计划专业”开发了校企合作课程,组织开设《中西文化十二讲》,引进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加强了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方面,以课堂教学为重点,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项目式、研讨式等教学法,立项支持探究式示范建设课程6门,启动了基于互联网络的以翻转课堂为特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全面实施了通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大学英语和高等数学进行了分层分级教学,大学体育课程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在教学手段方面,鼓励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当前,学院本科课程建设仍处于初期,在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规范管理、课程教学及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进展缓慢。 二、指导思想 -2020年,学院课程建设以学院发展规划为依据,以落实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文件要求为出发点,以“规范管理、优化体系、加快改革、强化实践”为基本方针,进一步规划课程建设管理,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加快教学内容、方

全国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通知

全国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通知 一、大赛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不断好转,重特大事故的不断减少,我国的安全生产水平将进入精细化提升阶段。2014年12月1日我国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业已开始实施。以上都加大了社会对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高校办学条件、办学经费和现场实践等方面的限制,目前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急需提高。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几届的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术年会上许多专家教授建议在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生中开展实践与创新作品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逐步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 二、大赛组织 主办机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教育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华北科技学院 作品评选:承办单位组织安全生产领域专家进行评选 举办及颁奖地点:华北科技学院 颁奖时间:第28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举办期间

三、参赛对象 个人或集体,集体作品参加人数一般不超过4人。 作品制作经费由学生自筹或所在学校资助,作品有无指导教师均可。 四、大赛奖励 大赛作品分类评选获奖项目,每类项目列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和名单将在《华北科技学院学报》等相关媒体刊登。大会主办机构将为获奖参赛人员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一定的奖金鼓励。 本大赛不收任何参赛作品的评选费用。 五、作品内容 本次大赛设以下四类项目,参赛作品必须是与安全科学与工程直接相关的。参赛作品要附有开发背景、作品简介、使用说明书等相关文字材料。 【安全实体作品及其模型】:指直接用于安全生产的装置或其模型,该类作品是本次大赛最为提倡的,希望参赛学生多提交这类作品。如工业防火防爆装置、煤矿“一通三防”装置、特种设备安全装置等实体作品。重要作品参赛完毕可以归还作者,征得作者同意作品也可以保留在主办单位的实验室供展览(作品上标注创作人单位和姓名)。 【安全软件作品】:指自主开发的或根据某些商业软件建立的安全软件模型等,软件参赛作品需要提供软件光盘、说明书和纸质打印材料。软件参赛作品一般不退还。 【安全学习模型】:如安全DV作品、安全动画、安全学习课件、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学制:四年(本科)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食品安全与营养、食品分析与检测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及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控制、监督、执法、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胶体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化工原理、食品分析、林产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毒理学、食品营养学、畜产品加工学、食品卫生学、园艺产品贮存运销学、园艺产品加工学、农产品加工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功能食品及其功能因子的检测、食品新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各类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设计、新产品开发、质量检测、经营管理等工作;食品的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食品质量监督、海关、商检、卫生防疫、进出口等部门的产品分析、检测工作;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工作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 2.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 3.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4.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通知

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通知 一、大赛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不断好转,重特大事故的不断减少,我国的安全生产水平将进入精细化提升阶段。2014年12月1日我国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业已开始实施。以上都加大了社会对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高校办学条件、办学经费和现场实践等方面的限制,目前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急需提高。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几届的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术年会上许多专家教授建议在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生中开展实践与创新作品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逐步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 二、大赛组织 主办机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教育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华北科技学院 作品评选:承办单位组织安全生产领域专家进行评选 举办及颁奖地点:华北科技学院 颁奖时间:第27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举办期间 三、参赛对象 全国在校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二~四年级学生,本届是指2012、2013、2014级学生,可以是个人或集体,集体作品参加人数一般不超过4人。 作品制作经费由学生自筹或所在学校资助,作品有无指导教师均可。

四、大赛奖励 大赛作品分类评选获奖项目,每类项目列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和名单将在《华北科技学院学报》等相关媒体刊登。 大会主办机构将为获奖参赛人员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一定的奖金鼓励。 本大赛不收任何参赛作品的评选费用。 五、作品内容 本次大赛设以下四类项目,参赛作品必须是与安全科学与工程直接相关的。参赛作品要附有开发背景、作品简介、使用说明书等相关文字材料。 【安全实体作品及其模型】:指直接用于安全生产的装置或其模型,该类作品是本次大赛最为提倡的,希望参赛学生多提交这类作品。如工业防火防爆装置、煤矿“一通三防”装置、特种设备安全装置等实体作品。重要作品参赛完毕可以归还作者,征得作者同意作品也可以保留在主办单位的实验室供展览(作品上标注创作人单位和姓名)。 【安全软件作品】:指自主开发的或根据某些商业软件建立的安全软件模型等,软件参赛作品需要提供软件光盘、说明书和纸质打印材料。软件参赛作品一般不退还。 【安全学习模型】:如安全DV作品、安全动画、安全学习课件、网站等,参赛作品要求提交光盘材料。学习模型参赛作品一般不退还。 【安全优异课程实践作品】:如手工制作图纸、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作品,参赛作品要求提交纸质材料。实践作品一般不退还。 各高校可以先在本校组织开展类似的作品竞赛,然后评选出校优秀作品提交大赛组委会参评。 六、大赛要求

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来源:中国校友会网 2014-05-29 14:34:50 [标签:大学专业大学排名] 在最新公布的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行榜中,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膺2014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入选2014中国顶尖学科专业,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中国农业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膺2014中国五星级学科专业美誉,跻身2014中国一流学科专业。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苏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2014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跻身2014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2014中国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行榜 名次一级学科学科专 业星级 学科专业层 次 学校名称 2014 综合 排名 办学类型办学层次 1 食品科学与 工程 6星级 中国顶尖学 科专业 江南大学81 区域特色 研究型 中国知名 大学 2 食品科学与 工程 5星级 中国一流学 科专业 中国农业大 学 26 行业特色 研究型 中国一流 大学 3 食品科学与 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 学科专业 浙江大学 6 中国研究 型 中国一流 大学 3 食品科学与 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 学科专业 华南理工大 学 27 中国研究 型 中国高水 平大学 3 食品科学与 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 学科专业 华中农业大 学 44 行业特色 研究型 中国高水 平大学 3 食品科学与 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 学科专业 南京农业大 学 47 行业特色 研究型 中国高水 平大学 3 食品科学与 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 学科专业 中国海洋大 学 48 行业特色 研究型 中国高水 平大学 3 食品科学与 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 学科专业 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 52 行业特色 研究型 中国高水 平大学 3 食品科学与 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 学科专业 南昌大学78 区域研究 型 中国知名 大学 3 食品科学与 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 学科专业 华南农业大 学 84 区域特色 研究型 中国知名 大学 3 食品科学与 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 学科专业 江苏大学117 专业型 中国知名 大学 3 食品科学与 工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 学科专业 东北农业大 学 119 专业型 中国知名 大学 3 食品科学与4星级中国高水平天津科技大236 应用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1401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轻工纺织食品类二、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生物学以及工程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食品加工、分析、检验等食品科学专业的相关技能,能够在食品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和经营销售,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食品科学研究、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训练,能够利用相应的生物学、化学及食品科学知识和技术进行食品深加工、食品综合利用及保藏等方面的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 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具备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等基本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3.掌握生物学、食品科学、微生物学、化学分析等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 4、具有工艺设计、设备选用、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5、掌握食品分析、检测、食品营养功能成分及安全性检验的方法; 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能阅读专业英文书刊文献。 7、熟悉食品法规与标准,具有从事食品全程质量管理和安全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8、了解食品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五、主干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 六、主要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

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贮藏原理等。 七、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安全科学与工程(0829)专业培养方案

安全科学与工程(0829)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气电子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是雷电科学与防护技术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有关电气电子安全工程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专门从事雷电监测预警、防雷技术开发与应用、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审核、防雷施工、检测验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工程专业基础上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电气设备与信息系统、建筑结构、雷电原理、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安全工程技术、雷电防护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信息工程和防雷实践(包括生产实习和校内实验)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可在气象部门、科研院所、防雷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雷电物理研究、防雷减灾业务管理、防雷技术开发与应用、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防雷工程方案审核、检测验收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等安全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2、具有从事雷电安全专业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适应电气电子和信息工程安全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3、掌握雷电原理以及雷电防护的基本理论,具备分析和设计防雷器件、进行防雷工程方案审核、防雷工程设计、检测与施工以及雷电监测预警和雷电灾害评估的能力; 4、了解安全工程产业和雷电防护行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质量检验机构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雷电安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行业安全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与设计的初步创新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8、具有应对雷电灾害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雷达气象学、雷电监测预警、建筑防雷安全技术、建筑电气、接地技术、防雷工程检测审核与验收、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等相关学科。 四、主要课程、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 计算机基础Ⅰ、大气科学概论Ⅱ、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高等数学Ⅰ、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大学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线路Ⅱ*、电磁场理论、雷电原理、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雷达气象学Ⅱ、建筑电气、接地技术、建筑防雷、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基础。 五、主要实践性环节 认识实习、金工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厂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实施计划方案

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交通运输大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公路运输类 所属专业名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课程负责人孔七一 2007年6月20日

(一)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一、总体目标 以交通行业道路、桥梁、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为基本依据,按照施工企业各岗位要求,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交通部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标准,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工程力学》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制定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为出发点,构建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平台,建设力学教学资源库。经过2年建设,完成开发4-6个包含课程核心内容的实践学习项目,与企业施工现场工程师、专业核心课程骨干教师合作开发的配套教学课件和助学软件,形成体现工学结合、实践为先特色并具有示范作用的专业基础精品课程。 二、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与经费预算一览表

三、建设流程

(二)工程力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措施 1、建设内容与目标 *1-1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与规划 (1)在院长为组长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制定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责任制;(2)拟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大类配套的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计划与具体措施; (3)在已实质性启动的院级精品课程《工程力学》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地建设省级精品课程。 1-2课程建设经费 (1)为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设立配套的专项建设经费; (2)经费必须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作到专款专用; (3)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团队要科学规划经费使用方案,保证经费能合理使用,建设效率高。 2、建设的具体措施 (1)由院长牵头,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拟订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动态管理的系列制度,建立起良好的精品课程建设运行与管理机制。 (2)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邀请企业工程师共同研究与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大类配套的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问题。 (3)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课程建设专项经费的预算、使用、效益,制定一个经费预算、经费使用监督及效率评估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经费规划合理并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使用效率高。 二、课程目标 1、建设内容与目标 *2-1课程地位与作用 (1)通过2年建设使《工程力学》课程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专业基础性地位更加突出,在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中起到基础和桥梁的作用。 (2)对本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土质与土力学》《公路设计与施工》《桥涵设计与施工》《道路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原理》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力求准确、清晰地表述专业课程群的学习所需要的力学知识点、技能点。 *2-2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 (1)《工程力学》课程目标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的衔接要更加紧密,课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能力素质目标应具体明确,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符合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的实际。 (2)《工程力学》课程的职业岗位指向明确,职业能力要求具体。 (3)课程目标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专业大类与专业名称

2015年高考学生志愿填报----新专业、好专业推荐! 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是我国近年才开设的符合质量强国战略的新专业! 2015年高考很快就要到了,高考后同学们及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高考志愿的填报了。2015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二本三本合并考生志愿如何填报好?2015报什么专业好?什么专业未来发展好?女生学什么专业好 2015热门专业是什么专业等等问题。高中的老师和部分家长,对专业好坏不一定很了解,作为曾经的过来人,本人根据多年在企业工作、大学教学的经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尽量客观地为广大考生们提供帮助和指导,并推荐一些好专业,供广大学生家长和考生们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参考。 一、广大考生及学生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高考后广大考生及学生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大概是: ◆就业类问题:如学什么专业好就业?学什么专业就业好?学什么专业不愁就业?学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等; ◆工作类问题:如学什么专业不愁找工作?学什么专业工作轻松?学什么专业工作不累? ◆发展类问题:如学什么专业发展前景好;学什么专业符合未来发展趋势; ◆报考公务员类问题:如学什么专业比较好考公务员?考公务员学什么专业好?想考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务员、想考海关工作人员、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务员学什么专业好? ◆性别类问题:如女孩子学什么专业好?男孩子学什么专业好? ◆其他问题:如学什么专业好自主创业当老板?学什么专业好考硕士、博士?学什么专业容易出科研成果或学术成绩?想以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什么专业好? 二、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到底什么才叫好?到底怎么才是好?到底什么是你心目中的好?同样的问题您问不同的人,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回答。或你认为不好的、他认为很好,甚至你认为很好的、他认为很不好都是有可能的,比如有人认为公务员好,公务员旱涝保收、公务员压力小、公务员待遇高、公务员工作稳定等,而有人则认为公务员待遇低、公务员发财风险大、公务员工作没有挑战性等。 到底选择学什么专业?到底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到底选择怎样的职业生涯路

课程建设规划

蚌埠医学院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做好我院课程建设工作,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规律,适应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改革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我院整体教学水平。 二、建设目标 在已有省级重点建设课程和院级优秀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完善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秀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和特色的课程建设体系。拟用5年的时间,使所有专业必修课程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全院50%以上课程达到优秀课程标准,并构建院、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成院级精品课程10-15门,省级精品课程5-10门,力争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 三、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合格课程建设 合格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达到合格课程标准是对课程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各专业要充分重视合格课程建设工作,尤其要重视新办专业的课程建设。合格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有: 1、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主讲教师所学专业应与申报课程相符合或经过1学期以上(含1学期)的该专业方向进修学习,并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形成人员相对稳定,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教师梯队; 2、注重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科学,经过主讲教师进行2轮以上(含2轮)教学过程整合,能够吸收一定量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合理;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选用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比较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选用教材符合要求。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鼓励选用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 5、教学文件齐备。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 (二)优秀课程建设 优秀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建设质量。为此,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1、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等现代教育思想要在课程建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对食品的需求量势必剧增。食品行业的“大输血”为食品专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与世界的接轨,使我国食品市场与流通秩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到底怎么样呢? 下面请允许乔布简历小编为你分析一番,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食品工业生产中所用的加工方法、过程和装置,它是食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设计基础。将来的就业方向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食品生产企业做质量检验、成份分析,另外是在一些食品安全的检测检疫部门。毕业后工作对口单位主要有:海关,卫生防疫站,疾控中心,食品药品管理局,粮食局等;其他的就是食品企业。由此可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还是比较宽广的。 据最新的资料显示,反映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百分比的恩格尔系数,我国城市为44.5%,农村为53.4%,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上40―50%的平均水平。它表明传统的食品制造与食品简单加工在食品工业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关注健康、营养,并已形成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食品企业不断出现,它们已经创出了很多驰名品牌。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营养保健食品、生物食品、食品的精深加工业将有较大的发展,

对高素质的专业科技人才将有极大的需求。由此可看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不久的将来会是一个人数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 上述分析给大家应该展现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还是值得憧憬的。当然,乔布简历小编还是要提醒一句,就业前景只是一个总体趋势,最关键的还是自身要学好技能。 本文来源简历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261517.html,/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解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解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解析 一、专业解析 什么是食品科学与工程? 之所以将食品科学与工程称为“舌尖上”的学问,因为这个专业的研究对象就是食品原料和食品。江南大学金征宇教授说,该专业以工学、理学、农学和医学作为主要科学基础,研究食品原材料和食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营养,品质,安全,工程化技术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重科学基础与工程实践教学,培养掌握现代食品科学基础理论和食品工程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罗自生教授说,学习食品专业,就是为了研发和生产更营养、更健康、更安全的食品,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开设哪些课程? 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的高校由于专业侧重有差别,所以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区别。以浙江大学为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接受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专业核心课程有食品化学与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概论、食品装备与工厂设计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工程原理、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营养学、食品分析、农产品加

工工艺学、农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设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 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等。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 分析、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食品工程设备。 总体来说,该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 学和食品安全等等。 二、专业与就业 食品行业迎来转型期将吸纳更多专业人才 食品工业是制造业中的.第一大产业。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迅 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规 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9万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利润总额5千亿元,同比增长8.2%,食品产业经济运营 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另外,进入“十三五”之后,食品行业将迎来关键的转型期,由以往的生存性消费向健康性消费转变;由过去的吃饱、吃好要向满足 食品消费多样化需求转变。产业转型为食品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预示着一批新型食品专业人才被吸纳。 毕业生就业去向及5大类就业岗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基本在“大食品行业”范围内,主要去向包括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食品企业及相关行业 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品质控制、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工作; 报考公务员到国家机关、海关、商检、食品安全管理等政府和事业 单位从事行政监管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等食品类专业毕业生如果选择进入食品企业工作,一般有5大类就业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具体包括食品加工类岗位、 食品检验类岗位、食品质量管理类岗位、食品销售类岗位和食品研 发类岗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