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综合节能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

地铁车站综合节能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
地铁车站综合节能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3183592.html,

地铁车站综合节能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

作者:吴刚

来源:《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8年第07期

摘要:综合节能系统目前在地铁系统中尚处于空白。研究在节能控制系统与能源管理系

统的基础上,搭建统一的节能应用、控制、管理综合平台,对各系统的用电能耗进行全面统计与分析,对各系统设备的状态和报警信息进行综合显示和分析,结合客流、列车时刻表、照度等数据实施节能控制,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综合节能。综合节能系统通过在广州地铁 2 号线三元里站的实际应用,达到了预期的节能目标,为综合节能系统的推广和应用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地铁车站;综合节能;节能控制;技术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U231.5+ U231.91

国内地铁初建的各个机电系统大多采用分立设置、独立管理的模式,各个系统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是按照之前的固定模式或者工况运行,结果常常导致系统资源共享困难,不利于维护管理,同时多数系统设备“大马拉小车”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地铁行业节能工作的推广。因此,有必要将涉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多项技术专业紧密结合起来,降低综合能耗,实现“用有限的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的目标。选择广州地铁 2 号线三元里站作为节能研究的示范点,选取能耗较大的通风空调、提升设备、照明等为节能专业,在节能控制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搭建统一的节能应用、控制、管理综合节能系统平台,做到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分析,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同时提升企业动态管理水平,保障安全生产,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

1 现状分析

三元里站是广州地铁 2 号线的一座普通地下车站。2 号线全线设置了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负责车站及区间机电设备监控管理,包括隧道通风、车站通风空调、给排水、照明、自动扶梯及电梯、屏蔽门、防淹门。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分中央级、车站级、现场级 3 级。中央级设置在公园前控制中心,负责全线集中监控管理;三元里站设置车站级,负责站内监控管理;现场设置控制器进行环境参数、设备状态采集及控制。目前,2 号线无综合节能系统。

2 综合节能方案

综合节能系统就是从体系的全过程出发,遵循建立统一管理、综合节能的指导思想,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地铁运营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不断优化,通过例行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能耗计量与测试、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

电动机系统节能技术

电动机系统节能技术 电动机系统节能技术概述 电动机节能概念: 主要包括更新淘汰低效电动机及高耗电设备;节能电动机概念和技术,合理匹配电动机系统,提高电动机效率;以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传动方式改造传统的机械方式,实现被拖动装置控制和设备制造;推广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技术、优化电动机系统的运行和控制。 高效电动机: 高效电动机(YX、YX 等系列)通常指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效率水平能达到或超过电动机能效国家标准(GB18613-2002)所规定的节能评价值的电动机。 电动机能效国家标准: 电动机能效国家标准是“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国标号为GB18613-2002。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1月10日发布,2002年8月1日实施。能效限定值是电动机最低效率允许值,是强制性指标;节能评价值是高效电动机的认

定值,是推荐性指标。 高效电动机节能效果: 高效电动机与普通电动机相比,优化了总体设计,选用了高质量的铜绕组和硅钢片,降低了各种损耗,损耗下降了20%-30%,效率提高2%-7%;投资回收期一般为1-2年,有的短至几个月。 (54)YX2型高效节能电动机 为了节约能源和保证企业的连续安全生产,要求企业装有的电动机均应处于合理、经济运行状态,即电动机在运行中要有高的效率和功率因数,且使用寿命长,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但实际运行中的电动机等设备,绝大多数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以我油田采油三厂为例,在增压注水系统中运行的电动机,绝大多数存在着匹配不合理、选用电动机容量裕度过大等问题,便“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十分突出,造成电能大量浪费。其原因既有电机设计,制造方面的问题,又有以往在电动机的选用上,忽视了设备的运行经济指标,使电动机的运行效率和功率因数偏低所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现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电动机。下面以南阳防爆电机厂新开发设计的

建筑节能施工方案最终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1.1施工图纸: (2) 1.2 主要规范、规程 (2) 2.工程概况: 2 2.1 总体简介: (2) 2.2 设计概况: (3) 3.施工部署: 5 3.1 建筑节能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体系 (5) 3.2 质量保证体系 (5) 3.3 本工程采用的建筑节能措施: (10) 4.施工计划 4.1劳动力计划 (10) 5主要施工方法 5.1挤塑聚苯板外墙体节能工程 (10) 5.1.1 工程概况: (11) 5.1.2 材料组成 (11) 5.1.3 施工要求及条件 (11) 5.1.4 施工工具 (11) 5.1.5 工艺流程 (11) 5.1.6 细部及特殊部位做法及节点图 (19) 5.1.7 质量标准 (21) 5.1.8 安全措施 (24) 5.1.9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 (24) 5.1.10 成本降低措施 (25) 5.1.11环境保护措施 (25) 5.2铝合金门窗节能工程 (25) 5.2.1 材料选用、加工、运输 (25) 5.2.2 产品加工与运输 (26)

5.2.3 施工方法及节能要求具体见铝合金施工组织 (27) 5.2.4 竣工验收 (27) 5.2.5 成品保护措施 (27) 5.2.6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28) 5.3 幕墙节能工程见幕墙施工方案 (29) 5.4屋面节能工程 (29) 5.4.1 工程概况: (29) 5.4.2 材料选择 (29) 5.4.3 施工流程 (29) 5.4.4 施工方法: (30) 5.4.5.质量标准和屋面质量控制措施 (30) 5.4.6 成品保护 (31) 5.4.7 屋面作业的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 (31) 5.5.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 (32) 5.6.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 (33)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武警指挥学院训练馆工程施工图纸。 1.2 主要规范、规程 2.工程概况: 2.1 总体简介:

基于通信企业系统集成类项目管理系统的研究分析 曾映华

基于通信企业系统集成类项目管理系统的研究分析曾映华 发表时间:2019-04-26T15:11:30.0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作者:曾映华 [导读] 摘要:系统集成项目除了具有项目的一般特点,如一次性、临时性、特殊性等外,典型的系统集成项目还包括技术更新快、所处环境变化快、人员流动频繁、需求多变、管理的复杂性强等特点。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东莞市分公司 摘要:系统集成项目除了具有项目的一般特点,如一次性、临时性、特殊性等外,典型的系统集成项目还包括技术更新快、所处环境变化快、人员流动频繁、需求多变、管理的复杂性强等特点。系统集成项目建设按时间划分,一般可分为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项目实施、测试验收、运行维护6个阶段。对系统集成项目的管理同样也可以分阶段进行,具体来说,系统集成项目的管理可分为初始、执行和完成3个阶段。对系统集成项目的管理,应根据建设目标,按整体到局部,自上而下进行规划、设计,以“实时、够用、好用”为指导思想。 关键词:通信行业;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引言: 系统集成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方式,是近年来国际信息服务业中发展势头最猛的一个行业。系统集成的本质就是最优化的综合统筹设计,一个大型的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集成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的集成,以及不同厂家产品选型,搭配的集成,系统集成所要达到的目标-整体性能最优,即所有部件和成分合在一起后不但能工作,而且全系统是低成本的、高效率的、性能匀称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的系统。 一、系统集成项目须遵循的原则 1. 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开放性标准化原则是指采用的标准、技术、结构、系统组件、用户接口等都必须遵从开放性和标准化的要求。 2. 实用性和先进性原则。实用有效是最主要的设计目标,设计结果应能满足需求,且切实有效;先进性原则是指设计上确保设计思想先进、信息系统结构先进、系统硬件设备先进、开发工具先进。 3. 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稳定可靠、安全地运作是系统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技术指标按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无故障率(MTBR)衡定,重要信息系统还应采用容错设计,支持故障检测和恢复;安全性原则是指安全措施有效可信,能够在软、硬件多个层次上实现安全控制。 4.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原则。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原则是指系统配置灵活,提供备用和可选方案;能够在规模和性能两个方面进行扩展,使其性能有大幅度提升,以适应应用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系统集成包括设备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 (一)设备系统集成 2.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指以搭建建筑主体内的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为目的,利用综合布线技术、楼宇自控技术、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将相关设备、软件进行集成设计、安装调试、界面定制开发和应用支持。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实施的子系统的包括综合布线、楼宇自控、电话交换机、机房工程、监控系统、防盗报警、公共广播、门禁系统、楼宇对讲、一卡通、停车管理、消防系统、多媒体显示系统、远程会议系统。对于功能近似、统一管理的多幢住宅楼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又称为智能小区系统集成。 3.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指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使系统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系统集成应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其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间的互联和互操作问题,通常采用多厂家、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架构,需要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一切面向集成的问题。 4. 安防系统集成,指以搭建组织机构内的安全防范管理平台为目的,利用综合布线技术、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将相关设备、软件进行集成设计、安装调试、界面定制开发和应用支持。安防系统集成实施的子系统包括门禁系统、楼宇对讲系统、监控系统、防盗报警、一卡通、停车管理、消防系统、多媒体显示系统、远程会议系统。安防系统集成既可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集成项目,也可作为一个子系统包含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中。 (二)应用系统集成 应用系统集成,以系统的高度为客户需求提供应用的系统模式,以及实现该系统模式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和运作方案,即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应用系统集成已经深入到用户具体业务和应用层面,在大多数场合,应用系统集成又称为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集成。应用系统集成可以说是系统集成的高级阶段,独立的应用软件供应商将成为核心。 三、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过程 1. 初始阶段。①系统集成项目初始阶段是项目管理的第一阶段,初始阶段包括启动和计划两个过程,其目的是确定项目的范围以及建立衡量项目成功的准则。初始阶段的具体工作包括:指定项目经理;生成项目定义书,定义工作的内容及如何验收;对项目的关键规格达成一致;制定一个由集成商和客户方双方同意的项目管理计划;确认项目可用的人员及其它资源;进行项目前期的初步成本估算。②初始阶段包括启动项目相关的各项工作,该阶段的失败将会加大项目的很多风险,具体可表现为:所有参与方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基础去评估工作的优先次序;由于没有一致的方式去衡量或报告项目的进展,导致无法评估当前项目正在进行的工作;由于没有达成一致的业务目标和进行有效的可行性分析,无法评估出现的变化;由于没有对实现的目标或结果达成一致,项目可能会因为某些不明确而产生的无法预料的额外责任导致失败。 2. 执行阶段。①执行阶段也包括执行和控制两个过程,在执行阶段,项目团队检查项目定义中要求的产品或服务,并最终在和客户已达成一致的预算和进度内提供交付物。项目大部分工作和支出通常都在执行阶段,执行阶段的具体工作包括:协调人员和其他资源、核实项目范围、确保项目质量、发布相关信息、采购必需资源,保证按项目计划开展实施工作;对照项目计划对项目进度、绩效进行监督和测评,并在必要的时候采取纠正行动,并对这些变更进行识别、分析和监控;按计划提交阶段性产品和项目最终交付成果,组织项目验收,

DB13_T2025-2014电动机系统变频调速节能改造规程

ICS03.080.01 A 12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2025—2014 电动机系统变频调速节能改造规程 2014-07-07发布2014-07-3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 202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玖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省产 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石家庄市节能监察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庆荣、焦辉广、王大勇、刘勇军、杨计延、陈俊芬、秦彭、于洋、刘东水、 王孟。

电动机系统变频调速节能改造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机系统变频调速节能改造的总则、改造、验收与维护服务。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机系统变频调速节能改造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915 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 GB/T 13471-2008 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 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9012-2008质量管理 顾客满意 组织处理投诉指南 3 总则 3.1 基本原则 电动机系统节能改造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要求,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遵循安全、环保、节能、适用的原则。 3.2 基本要求 3.2.1 节能改造单位应具备电动机系统能耗基准确定及测试能力,并与之相匹配的技术人员和检测仪器。 3.2.2 现场设备工况采集时须遵守用能企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4 改造 4.1 改造准备 4.1.1 确定改造意向 根据用能单位电动机系统的能耗管理现状、拟改造的节能项目需求,确定改造意向。 4.1.2 采集电动机系统设备工况 统计了解用能企业电动机系统的运行情况,采集各设备数据。采集数据时应以实测数据为主,同时采集额定数据及1年内运行记录。工况采集表参见附录A。 4.1.3 进行节能诊断 4.1.3.1 计算、分析采集数据,确定节能潜力。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座谈会材料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座谈会材料 1、已开展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项目与行业情况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机六院)创建于1951年,前身为一机部机床工厂设计处,是国内机床工具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行业唯一的专业设计院,是铸造、重矿、工程机械、烟草等行业的设计强院,目前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国家大型综合设计研究院,全国勘察设计企业综合实力百强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优秀企业,隶属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集团)。国机集团是集科、工、贸于一体的中央大型企业集团、世界500强企业、ENR“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前30强、ENR“全球225强工程咨询设计企业”前100强。 中机六院现有3000多名员工,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1人、英国皇家特许建筑设备注册工程师协会荣誉资深会员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河南省勘察设计大师2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11人、高级工程师386人、取得国家注册机械工程师、化工工程师、公用设备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注册规划师、以及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等十一类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700多人次,具有工信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高级项目经理、项目经理25人等,以及系统分析师、架构师、软件设计师等30人。 六十余年来,中机六院完成大中型工程项目两万余项,主编、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25项;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

家科技进步及优秀工程设计金、银、铜奖25项、中国土木工程创新最高奖詹天佑奖1项、鲁班奖及国优工程12项、省部级奖约400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4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83项。 中机六院拥有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工程设计综合甲级 资质、工程监理综合甲级资质、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一级资质;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工程咨询甲级资质;国家工信部首批认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机构;国家商务部颁发的对外工程承包经营资格证书及援外咨询、援外设计、援外监理等资格。 中机六院是“机械行业覆盖最广、工业精品工程最多、市场影响力最大”的工业工程设计院,在机床工具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是最早开展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业务的单位之一,尤其在数字化工厂、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等业务咨询、设计和实施方面位于行业前列。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启动实施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中,确定并公布了的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中,有五项由中机六院提供服务。 中机六院1986年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上海机床行业技术改造项目,世界银行专家要求:凡是承担世行贷款项目设计的单位必须配置计算机应用设计人员,从此中机六院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启了国内工厂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及实施的先驱工作。 1993年亚洲最大的叉车企业“林德厦门叉车有限公司”建设项目,采用5类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基于网络的

我国信息系统集成行业概况研究

我国信息系统集成行业概况研究 1、行业概况 (1) 行业发展概况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包括软件产品及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属于其他信息技术服 务的细分领域。信息系统集成是指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 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采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实现的 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性问题,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体系结 构。 信息系统集成行业作为软件产业的细分领域,在国内仅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根据前瞻产业 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计算机系统集成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可简单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①增值代理阶段(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 与其他类型的国内IT 企业相同,国内的信息系统集成业务最初也是通过代理分销业务逐步发展 起来的,代理分销产品基本上是PC、外设、笔记本电脑等产品,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小型机也被 逐步纳入到代理分销的产品当中,包括IBM、HP 等公司都逐步在国内发展了一批小型机产品的代

理商。这些代理商成为国内信息系统集成商演变的原形。最初阶段的信息系统集成商严格意义上讲, 都是硬件代理商,此阶段业务为以增值代理为主。 ②个性化定制阶段(1993年~1998年) 个性化定制阶段表现为部分商家开始参与客户的一部分信息化建设,除了掌握硬件集成技术 外,信息系统集成商开始进入到为客户定制和开发软件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主要为个性化定制或半定制,所谓半定制是指集成商基于客户原有的部分软件进行改造开发和信息 系统集成工程实施,这属于一种高消耗的业务模式,其存在的基础是暴利。此阶段的主要特征为: 技术资源分散、地方色彩浓厚、无法形成规模。 ③行业服务阶段(2000年以后) 从1999年开始,随着客户理性采购比例增加,信息系统集成跟随硬件利润的下滑,利润率趋 于稳定和合理。此阶段,个性化定制的资源高消耗业务模式开始受到普遍的置疑,开发资源的优化 使用成为信息系统集成商最关心的问题。由于行业客户的IT 应用需求有本质的趋同性,开发经验可 以得到延续使用,因此信息系统集成商的地域区隔逐渐被打破,对客户进行行业性的区分,并确立 自身在客户眼中的行业服务形象成为国内信息系统集成商的主要竞争方向,新的竞争格局开始形 成,这一发展阶段可称之为行业服务阶段。 ④应用软件产品化阶段 网络应用在国内的迅速普及导致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

论电动机及其工作系统节能技术研究的意义与前景

论电动机及其工作系统节能技术研究的意义与前景 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节能应成为当今人类关注的大事,电动机及其工作系统电效能的提高应首当重视。明确提出:电动机及其工作系统节能技术的内涵是:按照本技术领域一个世纪来已为理论阐明的重大课题,实现与完成实用电动机及其工作系统经济运行达到最佳“整体电效能”的基本技术—信控技术。节电产品与节能技术,前者是“流”后者是“源”,二者是“牵引”与“推动”的关系。权衡节能技术及其产品的准则是“整体电效能”提高与否。任何一个装置介入系统中就成为系统的一个“元素”,该“元素”对系统的影响与作用量化为“权重值向量”。提出建立“评价模型”来评估产品的优劣。电动机节电技术的前景归纳为“深化技术”,“强化管理”。 关键词节电技术电动机及其工作系统整体电效能评价模型权重向量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电能是一种广泛利用的优质能源,电力是工业动力之源,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枢纽,当今世界上一切电力拖动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一形式来实现的。电动机的广泛应用,近百年来使整个世界的生产力获得了迅猛发展,同时它的耗电(世界各国)一直占驻国家总电量的一半以上,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运行电动机的总量还在与日俱增,更加速了电力的生产,加速了一次能源(煤、石油)的开采,据有关文献的估计,还有一个世纪,这些有限的一次能源诸将开采殆尽。因此,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益应成为当今人类关注的大事。对于占驻主要耗电量的电动机及其供配电系统的电效益的提高应首当重视。这方面有待国家统筹方略。 1.明析电动机及其工作系统节能技术的内涵,节能产品与节能技术的关系节能产品与节能技术其内涵相关,但二者寓于不同范畴。节能产品是一种装置,节能技术是创造与应用节能产品的技术基础。二者在内缘上,前者是“流”,后者是“源”;在外延关系上是“牵引”与“推动”的作用。 今天,许多人们对节能技术的内涵,仅仅从某一局部的具体技术实践来描述。如称“调频调速”是电动机节电技术;“可控硅电流通角控制用于控制电动机电流”是电动机节能技术,……,诸此种种,如同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些人们竟把白炽灯回路里串入二极管的做法认为是发现了“电光源节电技术”,还有人把这一做法衍试到日光灯电路中串入一根电阻丝而制作的日光灯节电器一时甚嚣尘上。对这样的技术实践,如果只从某一角度来认识或许也是对的,但很不全面,尚不足以表达其实质内容。 数十年乃至电动机问世一个多世纪以来,本行技术界为进一步提高电动机及其工作系统的“整体电效能”的课题上不断深入探讨。为我们今天在关于电动机及其工作系统节电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阐明了理论依据,指明了技术方向。根据文献的论述,当今电动机及其工作系统节能技术的基本内涵,应该是:“按照本技术领域已为理论家所阐明的几大课题目标:1)动态Y/ △双向转换,2)就地无功补偿,3)清除电网谐波改善供电质量,实现完成实用电动机及其工作系统经济运行达到最佳“整体电效能”的基本技术——信息处理与智能全自动控制技术”。 这个电动机及其系统节能技术的内涵,明确了课题的既定内容,以及达标的整体效果和实现目标的技术途径。从课题的展开到归结,其权衡的准则只有一个,那就是电动机及其工作系统的“整体电效能”。整体电效能提高了就是节电,没提高就是不节电,降低了就是费电。这里还要着重指出的是“整体”而不是某一局部。

2016多轴电机传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一、项目设计需求分析 (1) (一)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 (二)任务设计的要求 (1) 二、系统硬件设计 (1) (一)主控模块的介绍 (2) (二)显示模块的介绍 (6) (三)驱动模块的介绍 (8) (四)电机模块的介绍 (10) 三、系统软件设计 (12) (一)程序设计流程图 (12) (二)电机加速部分 (13) (三)电机减速部分 (13) 四、系统的调试 (14) (一)系统硬件调试 (14) (二)系统软件调试 (14) 五、总结 (15)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6) 附录1控制模块原理图 (16) 附录2控制模块PCB图 (16) 附录3调速驱动模块原理图 (17)

多轴电机传动系统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电信13(2)班,闫宝成) 摘要:多轴电机传动系统是运动控制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可应用于纺织、自动仪表车床、自动化设备等制造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本文用单片机技术设计了多轴电机转动系统。该系统由控制模块、驱动模块、电机模块、显示模块组成。控制模块输出电机选择信号和电机运行速度信号给驱动模块,驱动模块驱动被选择电机按要求的速度运转,同时显示模块实时显示电机编号和转速。该系统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更好的控制流水线。 关键词: STC89C52RC单片机;PCF8591数模转换器;5110LCD显示;24V/30W 直流电机 一、项目设计需求分析 (一)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规模在日益扩大,同时伴随着生产流水线加长,传统的工业管理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一方面按照原有的生产管理模式会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人手的增多不便于工业的管理。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解决问题,多轴电机传动系统正好可以满足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二)任务设计的要求 用单片机作为主控模块设计的多轴电子转动系统需要实现以下要求: 1. 该系统使用5个直流电机,可以选择运行任意电机。 2. 运行电机可以加速,也可以减速。 3. 需要实时显示运行电机编号和转速。 二、系统硬件设计 图1系统设计框图

交流电动机传动系统的控制技术发展综述

目录 1 引言 (1) 2异步电动机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 (1) 2.1 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 (1) 2.2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 (2) 2.3 矢量控制 (3) 2.4直接转矩控制 (3) 2.5 基于无速度感器的交流传动控制技术 (5) 3 同步电动机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 (6) 4 总结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9)

交流电动机传动系统的控制技术发展综述 刘雪松大连交通大学 1 引言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电力电子器件不断问世,为交流传动奠定了 坚实的物质基础;控制理论的逐步完善大大提高了交流传动系统性能;现代信息技术 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控制系统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保障;交流电机自身无可争辩的优势, 是拓展交流传动系统的良好基础。 交流传动系统在性能上也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具备了宽调速范围、高稳速精度、 快速动态响应及四象限运行等良好技术性能,其动、静态特性完全可以和直流传动系 统相媲美,被人们提了多年的“交流传动取代直流传动”的愿望正在变为现实。 交流传动系统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进步,主要得益于电力电子学、微电子学和控制 理论的惊人发展,尤其是先进控制策略的成功应用。纵观交流电机控制策略的发展,先 后涌现出大量的方式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转速开环恒压频比(U/f=常数)控制、转差频率控制、矢量控制(磁场定向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此外,无速度传感器的 交流传动控制技术也已成为近年研究热点。这些策略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必须 根据具体要求适当选择,才能实现最佳效果,能全面了解上述各种控制策略非常重要。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对交流电机的各种控制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与比较,力 图反映交流传动在控制策略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2异步电动机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 2.1 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 最简单的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就是恒压频比控制系统。为了满足低速时 的带载能力,还须备有低频电压补偿功能。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调速系统通常由数 字控制的通用变频器-异步电动机组成,需要设定的控制信息主要有U/f特性、工作频率、频率升高时间、频率下降时间等,还可以有一系列特殊功能的设定。采用恒压频 比控制时,只要改变设定的“工作频率”信号,就可以平滑地调节电动机转速。低频 时或负载的性质和大小不同时,须靠改变U/f函数发生器的特性来补偿,使系统产生足够的最大转矩。 要使电机的转速得到快速响应,必须有效地控制转矩。开环恒压频比控制只控制 了电机的气隙磁通,而不能调节转矩,可以满足一般平滑调速的需要,但静、动态性

工业自动化中信息系统集成的应用研究

工业自动化中信息系统集成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使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必不可扭转的一个趋势,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且对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日渐普及的情况之下,信息系统集成更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被现代企业所采用。由于信息系统集成的有效应用,有利于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应用信息系统集成是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而文章就从信息系统集成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以供参考。 标签:工业自动化;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rrevocable trend in the current society,which has not only had a great impact on people’s daily lives,but also brought about tremendous cha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sectors of society. Especi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adopted by modern enterprises. Because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therefore,how to apply the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is a key problem to be solved for the enterprise. In this paper,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in industrial automation is discussed and studi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industrial automation;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technology 1 概述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所谓的工业,不是指手工业,而是现代化机器大工业,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而产生,合理开展工业,对于多个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业自动化是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必然趋势,对于提升市场竞争力、减少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工业自动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系统集成的应用能够带来多方面好处,因此,加强信息系统集成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的管理和指标控制,有利于促进整体的进步。 2 信息系统集成和工业自动化的分析 在探讨信息系统集成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以信息系统集成为主,另一方面是以工业自动化为主,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从而为后续应用对策的提出奠定基础。 2.1 信息系统集成的内容与特点

电机系统节能技术发展分析

电机系统节能技术发展分析

电机系统包括电动机,被拖动装置,传动系统,控制(调速)系统以及管网负荷等,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复杂系统。电机系统首先是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被拖动装置(如风机,水泵,压缩机,机床,传送带等)做功,实现各种所需的功能。 电机系统节能是二十一世纪电机行业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世界各国在本行业都向绿色化、高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家已经意识到电机系统节能技术在本行业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纷纷投入到电机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中,正积极通过法令推动电机系统降低损耗、提高效率。 电机系统用于各行各业,涉及各种复杂多样的工况,不同的负载特性,千差万别的工艺过程,因此,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是在首先满足负载要求功能的前提下,选用合适的系统部件,并将它们合理组合匹配,以使系统综合节能效果和系统性价比达到最佳或较佳的综合工程技术。 以下是国外某权威机构推荐的不同节能措施及可能达到的节能量。 表不同节能措施的节能量 注1:具体节能措施不是上述措施的简单累加,而可能是上述一种或多种措施的组合。

从上表可知,除管网外,电机系统节能的所有措施,主要是围绕电动机来展开的,如设计、制造和选用通用或专用高效或超高效电动机,电动机和负载合理匹配的正确选型以及设计和制造出既能满足负载特性要求,又能得到很好节能效果且性价比高的专用高效电动机或高效机组(如电机-水泵、电机-风机机组等),通过调速驱动,软启动,调压控制,功率因数补偿等措施节能,电能的质量控制等。并且如果高效电动机和高效终端设备和调速装置不能合理的匹配(通用高效电动机往往难以在许多复杂负载情况下使系统达到高效),综合节能效果将不理想,造成“高成本的高效电机和高效终端设备或调速装置组合在一起不节能或节能不明显“的结果。因此,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国目前在通用电机产品本体节能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在其成套化,系统化,工程化应用方面尚有大量工作要做,我国在专用高效电机的工程化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在电机系统综合节能工程技术研究和系统节能产品工程技术研究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很大。 1、国外电机系统节能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政府对电机及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投入了巨额财政资助,除辅以政策法规推动之外,还积极推动全世界的电机及系统节能技术的发展,如“中国电机系统节能项目”就是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美国能源部提供援助资金,国外电机及系统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高效、超高效电机市场推进速度加快 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各自的发展计划中提出了明确的强制推行高效电机的时间如表4。 表4.各国高效、超高效电机推进情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

第十五章系统集成 目录

1 系统概述 深圳地铁对本工程的整体信息服务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要求利用国际上现有的、领先的、成熟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及智能大厦系统集成的技术,在保证投资性能价格比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地铁的系统集成水平。使其系统集成真正实现国内领先水平的、真正意义上的国内智能建筑的典范工程。在系统投入运行后,应满足业主对管理的需求,使大楼的运行经济化,达到较好投资回报率。 本系统集成是充分利用了集成的方法,运用标准化、模块化以及系列化的开放性设计,以中央管理层、部门监控层和现场信息采集与控制层组成的结构模式,通过系统一体化的公共高速通信网络,同时采用同一的计算机平台,运行和操作在统一的人机界面环境下,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共享,完成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功能,从而使在提高大楼整体管理水平的同时节省能耗、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灵活的环境空间,从而确保用户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系统集成设计总体目标 系统集成不是单一的网络关系的集成,是通过对本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辆段的多学科、跨行业、多技术的系统的综合与优化,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与被集成对象有机结合,在全面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集各种优秀产品与技术之长,追求最合理的投资和最大的灵活性,以取得长期最大限度的满足经济、管理与环境效益的总目标。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智能系统的集成已成为发展的主流方向,通

过对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辆段大楼内设备的自动监测与优化控制,对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使大楼实现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的需要,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灵活特点的目标。具体可分解为如下子目标:◆集中管理:可对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统一式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并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数据访问接口。重点是要准确、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并能提供建筑物关键场所的各子系统综合运行报告。 ◆分散控制:各子系统进行分散式控制保持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 ◆系统联动:与各子系统之间,实现监测信息的通信,以各集成子系统的状态参数为基础,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软件联动。 ◆优化运行:在各集成子系统的良好运行基础之上,提供设备节能控制、节假日设定等功能。 ◆信息共享:实现与通信管理系统及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辆段办公自动化系统之间通信的能力,实现各系统数据库的共享,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功能。系统通过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了解各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设备故障和突发事件,大大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信息主要包括:管理信息和联动信息。 ◆跨子系统联动:实现跨子系统的联动,提高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辆段的功能水平。弱电系统实现集成后,原本各自独立的子系统在集成平台上,就如同一个系统一样,无论信息点和控制点是否在一个子系统内都可以建立联动关系。 ◆易于升级:采用先进的组网结构,充分考虑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今后的系统

MES与ERP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MES与ERP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摘要:IT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近年来,ERP与MES系统也成功应用于工厂生产业务的管理上。但是,随着对ERP与MES系统的深入应用,系统间的集成与协同越来越成为制约信息系统深化与提高的瓶 颈点。本文主要介绍系统集成的必要性、已实现的集成方式及集成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同一信息在不同系统中需要重复多次的输入。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集成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416(2016)01-0000-00 通过对离散型制造企业的生产加工特点进行分析,可知企业的一切资源都是围绕在工序级作业计划周围的。而工序级作业计划恰恰是在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系统中进行管理。所以,以MES为核心开展涵盖企业已有信息系统的集成就成为了必然。 1 MES、ERP系统现状 工厂MES系统已形成了具有基础数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作业计划管理、制造资源管理、工时成本管理等功能模

块的综合性平台。ERP系统在物料、BOM、工艺路线、提前期、经济批量等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已实现全型号的工单管理、库存管理、物配平台管理,并在批产机种上实现了基于MRP计划下达模式的管理。 2 MES、ERP系统集成意义 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同一信息在不同系统中需要重复多次的输入。例如,ERP系统中的零件级生产计划,MES系统中的工序执行过程数据,各自封闭在自己的系统中;计划员需要依据ERP计划重新在MES系统中建立并下达计划;依据MES的执行过程结果在ERP系统中二次录入信息。 通过集成,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减少了手工传递带来的人为错误。通过集成,能使信息系统更加完善,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发挥整体效益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通过集成,将各个分离的子系统连接成一个完整可靠和有效的整体。 3 MES、ERP系统集成应用实例 3.1 集成方案 3.1.1生产任务集成功能的设计 在ERP系统中生产任务的下达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MRP计划下达、手工下达。ERP系统中生产任务信息、生产任务物料需求信息,开放给MES系统接口。MES系统通过

节能方案

二、编制依据及执行规范 1、本工程施工图纸 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GB50411-2007 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5、杭州市节能相关施工标准规范、产品行业标准等 三、编制目的 1、确保国家现行节能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及设计图纸得到严格落实,同时为 节能保温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2、对本工程节能部分施工的总体规划,是节能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四、本工程节能施工的主要内容及应对措施 1、采暖供热系统(冷热水系统) (1)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选择室内设计参数,根据逐时负荷计算选择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满足节能要求。 (2)两管制热水系统水泵输送能效比ER≤0.0065,四管制热水系统水泵输送能效比ER≤0.0101,空调冷水系统水泵输送能效比ER≤0.0241。 (3)离心式水冷机组性能系数COP≥5.60、螺杆式水冷机组性能系数COP≥4.40、风冷热泵机组性能系数COP≥2.80。 (4)空调热水泵采用变频控制。 (5)裙楼采用全空气系统地区,于过度季节利用经过滤的全新风负担室内负荷,以减低冷冻机组相关水泵及冷却塔的能耗。 (6)空调水系统采用电动阀,压差旁通及能量检测系统等自控系统对空调系统进行能量调节,使空调机组能随建筑物的负荷变化选择最后经济的运行方式。(7)冷却水塔风机采用运行台数控制以节省能耗。 (8)末端设备,采用双速风机或多台组合的空调方式,在部份负荷时,低速运行或单台运行,节省能耗。 (9)空调自控系统采取自动化气候补偿智能控制系统,按室外气候和人员密度等参数,控制供冷量及新风量,能够随室内外温度变化自动调节用户侧系统供热量,避免供热过度或不足,实现稳定供热。

4A电机系统节能项目案例

电机系统节能项目案例 项目(A) 1、项目简介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机系统节能改造项目 A、项目概况: 该集团在当地三个工业园区下属有塑料厂、注塑厂、PVC塑料型材厂、非金属材料厂等多家企业,企业能源消耗基本上全部使用电力能源。在这些下属企业中,注塑机、大容量风机、冷却水泵、球磨机、分级机、破碎机等三百多台(约七千千瓦容量)电动设备均有节能潜力。除此之外,这三个工业园区的企业供电质量较差,功率因数低、电网谐波的畸变率也较大。鉴于上述情况,集团组织各下属企业分别将所属大容量设备电动机及配电系统采用当前先进的DK—J型智能节电器和POWER PASSIVE FILTER消谐和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全面的大范围的电机系统节能改造。 B、主要设备选型: 电机部分 (1)塑料厂 改造设备名称 台数 节能设备型号 台数 75KW空气处理器 1 DK—J—75 1 110KW冷冻机组 1 DK—J—110 55KW空压机 3 DK—J—55 1 37KW冷却水泵 6 DK—J—37 2 …………………… …………………… …………………… 合计755KW 23台 10

…… (4)非金属材料厂 改造设备名称 台数 节能设备型号 台数 75KW破碎机 1 DK—J—75 1 710KW、500KW球 磨机 各1 DK—J—110 各1 500KW引风机 1 DK—J—55 1 37KW分级机 6 DK—J—37 6 …………………… …………………… …………………… 合计2658KW 50台 30 电力系统部分 系统名称 节能设备型号 容量 台数 第一工业园 PPF—5N PPF—7N 5580KVAR,2325 KVA 50KVA,120 KVA 各1套 第二工业园PPF—5N PPF—7N 1000KVAR 60KVA 3套 1套 第三工业园PPF—5N PPF—7N 930KVAR 50KVA 2套 1套 合计 8 此外,在塑料厂还对生产线进行了更新,引进了国外先进生产线,同时添置了先进的空气热交换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热能进行了回收利用。 2、改造前企业能耗状况 2006年,塑料厂总耗电能6700万度,产品总量74662吨,单位产品耗电量898度。企业原生产线没有对生产过程中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且对电机节能没有足够

电机系统节能概述-赵争鸣

电机系统节能概述 赵争鸣 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2009年9月 节能减排——电力系统节能

报告内容 ?电机系统节能内容 ?国内外电机系统节能情况?电机系统节能技术发展趋势?电机系统节能存在的问题?展望与建议

背景与意义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制定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为实现规划目标,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规划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其中第五项为电机系统节能。 ?“十一五”规划目标: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提高2个百分点,年节电200亿千瓦时。 ?工程实施:加强节能意识,开发和推广节能技术,制定节能标准,重视节能效益。

电机系统节能主要实施内容 加速老旧设备淘汰更新 更新电机后效率可提高2-3个百分点,更新风机、水泵、压缩机后效率可提高2-3个百分点。 改善风机、泵类电机系统调节方式 主要采用变频调速方式,我国风机、水泵、压缩机总装机容量约1.6亿千瓦,改变调节方式,效率可提高10-15%。 改进工艺拖动、牵引拖动调速方式 以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为重点,改造传统的工艺拖动,系统平均效率提高5-8个百分点。 优化电机系统的运行和控制 推广软启动装置、无功补偿、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技术,节电率为10-15%。 科学设计电机系统配置 出台电机系统优化配置的设计规范。

配套措施 制定完善电动机能效标准、电动机配套设备能效标准、电动机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标准等,实施电机产品能效标识制度。 合理的电压等级标准,建议增加电压标准,科学的谐波和电磁兼容(EMC)标准。 制定、颁布电动机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标准、变频调速和调压节能技术标准。 强制性淘汰高能耗机电产品。 制定和实施本节能工程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