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计量精度提升

混凝土搅拌站计量精度提升
混凝土搅拌站计量精度提升

混凝土搅拌站计量精度提升

几年随着国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个施工项目都对工程质量进行了重点监控,对施工单位的原材料质量、混凝土质量、搅拌设备的计量精度和系统软件功能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特别是在国家正在大规模进行的铁路施工中,铁路总公司对施工方使用的搅拌设备的计量精度、准确率和系统软件功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并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对在生产时出现的计量误差、配方数据等进行分级别报警。铁路施工单位也相应的总结施工经验,认真分析配料精度要求和误差产生因素,和生产厂家对设备进行全面升级,以期提高计量精度和准确率。

本文通过调研混凝土搅拌站物料配料数据,统计配料超差数据,分析混凝土搅拌站物料配料时超差原因,以高速铁路混凝土搅拌站物料配料精度要求为标准,并结合在大量施工项目的应用实际上,与设备的配套生产厂家一道来探讨混凝土搅拌站配料系统和控制方式的改进提升设计及设备整体优化,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并达到其要求。

精度要求标准

从2014年起,在铁路工程施工中,铁路施工用混凝土搅拌站物料计量精度及准确率级别进一步严格,报警级别和对应级别处理要求如下:

原材料每盘计量误差报警级别

初级报警每盘水泥、矿物添加剂、水、外加剂等误差值在±1%~3%。骨料计量误差在±2%~5%。

中级报警每盘水泥、矿物添加剂、水、外加剂等误差值在±3%~5%。骨料计量误差在±5%~10%。

高级报警每盘水泥、矿物添加剂、水、外加剂等误差值在±5%以上。骨料计量误差在±10%以上。

超标报警处置

初级报警时,驻站监理和站有关人员需对混凝土生产过程数据进行跟踪观察。

中级报警时,驻站监理和站有关人员需加大对混凝土生产过程数据的监控力度,当连续3次出现中级报警时,监理分站、驻站监理要回帖施工项目共同分析原因。连续出现5次中级报警,监理项目部对拌和站下达停工指令。

高级报警时,监理项目部同施工项目部分析超标原因,连续出现2次高级报警或12h出现3次报警,监理项目部对搅拌站下达停工指令。

超差原因分析

传统数据

传统设备物料计量精度数据收集及统计见表1。

表1 传统设备物料计量精度数据收集及统计

物料种类超差率

统功能,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物料的配料精度和准确率,更能节约资源、提高工程质量。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对混凝土搅拌站的配料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改进提出以下方案。

对骨料配料系统的改进设计方案

料斗斗体设计优化,使斗体斜面角度突破砂石料骨料的休止角45°(参考湿砂参数),斗体四面角度均>50°,并在砂仓上成对安装振动破拱装置,以避免骨料在料斗内起拱,下料不畅,影响骨料配料精度。

料斗斗口设计优化,充分考虑物料起拱和石子卡门情况,采用减压式料口和大间隙大斗门结构设计料口和料门结构(参见图1),本料口结构减小了整个料斗中物料对料口处的压力,避免物料压实起拱,大间隙大斗门结构利用骨料的休止角和橡胶件共同作用封闭料口,如果料门发卡时,骨料从大间隙漏下。采用减压式料口和大间隙大斗门结构设计料口和料门结构,能有效的防止料门卡门,保证料门正常开启和关闭,提高配料精度。

料门设置机械调节机构,可调节料门开口大小,调节骨料流量,可提高流动性较好且每方用量较少的骨料配料精度。

料门开关门速度调节,结构(参见图2),通过在气缸上安装调节阀,控制气缸伸出及缩回速度,使料门慢开快关,通过系统控制,在配料时可以精确的补料,提高骨料配料精度。

图1 料门结构

图2 料门开关结构

对粉料配料系统的改进设计方案

粉料输送由传统单一螺旋喂料改为采用精确螺旋(子母螺旋)喂料,结构(参见图3),通过子螺旋的二次输送配料,大幅提升粉料的配料精度。通过控制系统合理的参数设置,在初始配料时,子螺旋和母螺旋同时启动工作,称量值达到设定目标值的一定比例后,母螺旋停止工作,子螺旋继续转动,将子母螺旋间存储的物料以更小的输送量输送到粉称量斗中。根据现有高速铁路用搅拌站的粉料用量,通过大量的实践应用,将子螺旋的输送量设计为0.5~1.0kg/s,即可满足粉料配料精度的要求。如某种粉料的单方配料用量较少,可以对子螺旋进行点动控制,进一步提高配料精度。

图3 精确螺旋(子母螺旋)喂料结构

水、外加剂计量精度提升的改进设计方案

水、外加剂的配料采用大给、小给及点动配料方式(结构参见图4),通过储液装置的的二次精计量配料,大幅提升水、外加剂的配料精度。通过控制系统合理的参数设置,在初始配料时,输送水或外加剂的泵及储液装置的精确配料阀门同时启动工作,称量值达到设定目标值的一定比例后,泵停止工作,储液装置的精确配料阀门继续开启,将储液装置存储的液体物料以更小的输送量输送到水或外加剂称量斗中。根据现有高速铁路用搅拌站的水、外加剂用量多少不同,储液装置配置通径大小不同的精确给料阀门,可满足配料在3kg以上液体配料精度的要求。如某种外加剂的单方配料用量较少,可以对储液装置的精确配料阀门进行点动控制,进一步提高配料精度。

图4 水、外加剂计量精度提升改进改进

采用合理的除尘方式解决主机及粉称量过程的正负压问题

搅拌过程中,当物料投入搅拌器时,主机系统内为正压,粉料计量斗内为负压,使得粉料称量斗底部阀门的上下压力不均衡(下面是正压,上面是负压),主机内含尘气体对粉料称量斗产生向上的推力,导致粉料计量斗的称量值比实际值偏小,造成配料误差,并增加粉料(水泥、粉煤灰和矿粉等)用量。主机搅拌后卸料时,主机系统内为负压,而螺旋机输送粉料时,粉料称量斗内为正压,粉料计量斗内含尘气体对粉料称量斗产生向下的压力,使粉料计量斗的称量值偏大,造成配料误差,并少用了粉料。主楼安放箱体式重力除尘装置,利用箱体来收集粉尘,粉尘依靠自身的重量沉降,箱体实质上是一个重力沉降,通过在箱体侧面配置一片除尘滤布,可以对箱体内的含尘气体进行过滤排放,同时也可以与大气交换气体,缓解除尘箱体内的气体压力,以消除搅拌机进料和卸料时产生的正负压问题。箱体侧面通过弯管与粉料称连接,以消除粉料称量斗进料和卸料时产生的正负压问题。通过除尘装置,使粉称量斗、主机相连通,并通过除尘装置滤布与大气相通,使主机内气压和粉料计量斗内气压平衡,不会产生正负压,不对粉料配料精度产生影响。

配料秤提升设计优化方案

适当选用非线性误差、重复性误差、滞后性误差都很小的高精度称重传感器。保证各点传感器受力均衡,避免受侧向力或受扭。控制系统的配料控制方式及算法进行优化方案。系统上能够实现智能点动补秤及扣秤算法。砂石含水率可随机调整,系统自动完成加减水功能。操作台无按钮设计,结构简单化,零几率误操作设计。

方案验证

高精度计算

高精度计算 由于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的特点,许多过去由人来完成的烦琐、复杂的数学计算,现在都可以由计算机来代替。 计算机计算结果的精度,通常要受到计算机硬件环境的限制。例如,pascal 要计算的数字超过19位,计算机将按浮点形式输出;另一方面,计算机又有数的表示范围的限制,在一般的微型计算机上,实数的表示范围为l0-38 -l038。例如,在计算N!时,当N=21时计算结果就超过了这个范围,无法计算了。这是由计算机的硬件性质决定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程序设计的方法进行高精度计算(多位数计算)。 学习重点 1、掌握高精度加、减、乘、除法。 3、理解高精度除法运算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4、能编写相应的程序,解决生活中高精度问题。 学习过程 一、高精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用free pascal程序进行高精度计算,首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基本问题:【数据的输入与保存】 (1)一般采用字符串变量存储数据,然后用length函数测量字符串长度确定其位数。 (2)分离各位数位上的数字 分离各数位上的数通常采用正向存储的方法。以“163848192”为例,见下表:A[9] A[8] A[7] A[6] A[5] A[4] A[3] A[2] A[1] 1 6 3 8 4 8 1 9 2 基本原理是A[1]存放个位上的数字,A[2]存放十位上的数字,……依此类推。即下标小的元素存低位上的数字,下标大的元素存高位上的数字,这叫“下标与位权一致”原则。 【计算结果位数的确定】 (1)高精度加法:和的位数为两个加数中较大数的位数+1。 (2)高精度减法:差的位数为被减数和减数中较大数的位数。 (3)高精度乘法:积的位数为两个相乘的数的位数之和。 (4)高精度除法:商的位数按题目的要求确定。 【计算顺序与结果的输出】 高精度加、减、乘法,都是从低位到高位算起,而除法相反。输出结果都是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注意:高位上的零不输出(整数部分是零除外)。 高精度加法 【参考程序】 var a,b:array[1..10000] of byte; i,w,la,lb:integer;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定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 理规定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XXXXXX有限公司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一、目的 为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合理配置计量器具,确保计量性能稳定,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山东XXXXXX有限公司。 三、术语和定义 一级能源计量:是指进出公司进行结算的能源计量。 二级能源计量:是指生产车间进行成本或消耗核算的能源计量。 三级能源计量:是指生产车间内部对装置、系统、工序、工段和主要用能设备进行核算的能源计量。 四、职责 生产部 4.1.1负责制定公司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对生产车间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指导。 4.1.2必要时参与能源计量器具技改项目的评审。 技质部 4.2.1负责能源计量器具实物资产的管理。 4.2.2对能源计量器具报废提出评判意见,按程序进行报批。

生产车间 4.3.1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识别、配备工作,建立能源计量档案、台帐及管理办法。 4.3.2负责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及考核工作。 五、工作程序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5.1.1能源计量的种类 本制度所指能源为:煤炭、焦炭(无烟煤)、水、电、煤气、蒸汽、空气、成品油(柴油、汽油)等。 5.1.2能源计量的范围 a输入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b输出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c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d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e生产车间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5.1.3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原则 a公司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要充分考虑现行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指导作用,要满足生产工艺和相关标准的具体要求。 b公司能源计量,应满足能源分类、分级和分项统计和核算的要求。c 应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以满足自检自查的要求。 5.1.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

1 高精度测量方案及原理

1 高精度测量方案及原理 铂电阻传感器是利用金属铂(Pt)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物理特性而制成的温度传感器。以铂电阻作为测温元件进行温度测量的关键是要能准确地测量出铂电阻传感器的电阻值。按照IEC751国际标准,现在常用的Pt1000(Ro=1 000 Ω)是以温度系数TCR=0.003 851为标准统一设计的铂电阻。其温度电阻特性是: 本温度测量系统采用三线制恒流源驱动法驱动铂电阻传感器。三线制恒流源驱动法是指用硬件电路消除铂电阻传感器的固定电阻(零度电阻),直接测量传感器的电阻变化量。图l为三线制恒流源驱动法高精度测量方案,参考电阻与传感器串联连接,用恒流源驱动,电路各元件将产生相应的电压,传感器因温度变化部分电阻的电压可以由后面的放大电路和A/D转换器直接测量,并采用2次电压测量—交换驱动电流方向,在每个电流方向上各测量一次。其特点是直接测量传感器的电阻变化量,A/D转换器利用效率高,电路输出电压同电阻变化量成线性关系。传感器采用三线制接法能有效地消除导线电阻和自热效应的影响。利用单片机系统控制两次测量电压可以避免接线势垒电压及放大器、A/D转换器的失调与漂移产生的系统误差,还可以校准铂电阻传感器精度。恒流源与A/D转换器共用参考基准,这样根据A/D转换器的计量比率变换原理,可以消除参考基准不稳定产生的误差,不过对恒流源要求较高,电路结构较为复杂。为了进一步克服噪声和随机误差对测量精度和稳定度的影响,最后在上位机中采用MLS数值算法实现噪声抵消,大大提高了温度测量精度和稳定度。 2 系统电路设计 2.1 三线制恒流源驱动电路 恒流源驱动电路负责驱动温度传感器Pt1000,将其感知的随温度变化的电阻信号转

计量器具配置差距分析案例

计量器具配置差距分析 一、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1、蒸汽计量 根据“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7-2008)”,进出公司(一级计量,下同)的蒸汽计量仪表配备率应为100%,计量仪表精度等级≤2.0级;进出各装置(二级计量,下同)的蒸汽计量仪表配备率应为90%,计量仪表精度等级≤2.0级;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器具(三级计量,下同)配备率不低于70%,计量仪表精度等级≤2.0级。 (1)、蒸汽计量配备率 2、煤炭计量 根据“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7-2008)”,进出公司(一级计量,下同)的煤炭计量仪表配备率应为100%,计量仪表精度等级≤0.5级;进出各装置(二级计量,下同)的煤炭计量仪表配备率应为100%,计量仪表精度等级≤0.5级;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器具(三级计量,下同)配备率不低于90%,计量仪表精度等级≤0.5级。 (1)、煤炭计量配备率

3、水计量 根据“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7-2008)”,进出公司(一级计量,下同)的水计量仪表配备率应为100%,仪表精度等级≤2.5级;进出各装置(二级计量,下同)的计量仪表配备率应为95%,仪表精度等级≤2.5级;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器具(三级计量,下同)配备率不低于80%,计量仪表精度等级≤2.5级。 (1)、水计量配备率 4、用电计量配备率 根据“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7-2008)”,进出公司(一级计量,下同)的电表配备率应为100%,精度等级≤1.0级;进出各装置(二级计量,下同)的电表配备率应为100%,精度等级≤1.0级;主要用能设备的计量电表(三级计量,下同)配备率不低于95%,精度等级≤2.0级。

计量管理与分类

监视、测量装置分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我公司监视、测量装置(以下简称计量器具)的科学有效管理。做到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按行业、多层次、有重点地管好计量器具,确保量值的准确一致,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计量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生产施工、经营活动、科研的实际情况制订的。 第三条本办法的分类原则是按计量器具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和国家对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以及计量器具本身的质量性能及其使用环境条件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划分计量器具为A、B、C三个类别,并分别规定了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 第二章计量器具分类管理范围 第四条A类(强化)管理计量器具的范围 (一)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1.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器具。 2.经政府计量部门认证、授权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 3.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二)用于量值传递的企业工作计量标准器具(含附属装置)。 (三)用于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的计量器具。 (四)用于产品(施工)质量检验的计量器具。 (五)用于检测贵重物料的计量器具。 (六)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一、二级标准物质)。 第五条B类(重要)管理计量器具的范围 (一)用于企业内部能源、物料核算的计量器具 1.物质供应部门收、发料所用计量器具。 2.各单位油库加注燃油、润滑油所用计量器具。 3.各单位内部进行考核结算以及相互之间由于转供关系结算所用计量器具。 (二)用于工艺过程控制参数检测的计量器具。

(三)用于精密测试的计量器具。 (四)对准确度有一定要求的用于辅助生产和职工福利的计量器具。 (五)户用水表、电表(个体户经营用的除外)。 第六条C类(一般)管理计量器具的范围 (一)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工具类计量器具。 (二)对准确度无严格要求的指示用的和简易的计量器具。 (三)一般测量用的计量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计量器具。 第三章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 第七条A类管理办法 (一)凡列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一律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办理,定时送检。 (二)对A类管理的计量器具,在购置时必须具有制造计量器具的许可证标志,其检定周期不得超出国家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检定周期。(三)对准确度高、量值易变、使用频繁的计量器具,为确保其使用准确度,依据实际情况可酌情适当缩短其检定周期。 (四)A类管理计量器具的配备数量应确保计量器具如期受检和检定、修理期间检测活动的正常进行;用于备用的A类管理计量器具可轮换送检、投入使用。 (五)对于使用频率很低的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可延长一年。 (六)对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要贯彻执行标准物质管理办法,严格保存和使用。 第八条B类管理办法 (一)B类管理计量器具购进时必须具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其检定周期可按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有的可根据使用情况、使用部位、使用环境可适当延长检定周期。 (二)对用于关键参数和要求严格的内部核算数据检测的计量器具,必须严格按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送检。有的可根据情况尚须适当缩短其检定周期。 (三)对于在连续运转装置上运行期间不允许拆卸、不能按期受检的计时计量器具,可按设备检修的自然周期或临时检修期同步安排随修检定。 (四)对于只有一般准确度要求、计量性能稳定耐用,使用又不频繁的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可酌情延长,但不得超出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周期二至四倍。 (五)对于通用计量器具作专用计量器具使用和限制使用范围以及按固定点

高精度计算

高精度计算 朴素高精度 由于待处理的数据超过了任何一种数据类型所能容纳的范围,因此必须采用数串形式输入,并将其转化为数组。该数组的每一个元素对应一个十进制数,由其下标顺序指明位序号。由于高精度运算可能使得数据长度发生变化,因此除要用整数数组存储数据外,还需要一个整数变量纪录整数数组的元素个数,即数据的实际长度。 type numtype=array[1..255] of integer; var a:numtype; la:byte; s:string; begin readln(s); la:=length(s); for i:=1 to la do a[la-i+1]:=ord(s[i])-ord('0'); end. 高精度加法运算 首先,确定a和b中的最大位数x,然后依照由低位至高位的顺序进行加法运算。在每一次运算中,a当前位加b当前位的和除以10,其整商即为进位,其余数即为和的当前位。在进行了x位的加法后,若最高位有进位(a[x+1]<>0),则a的长度为x+1。 以下只列出关键程序: type numtype=array[1..255] of longint; var a,b,s:numtype; la,lb,ls:longint; procedure plus(var a:numtype;var la:longint;b:numtype;lb:longint); {利用过程实现} var i,x:longint; begin if la>=lb then x:=la else x:=lb; for i:=1 to x do

begin a[i]:=a[i]+b[i]; a[i+1]:=a[i+1]+a[i] div 10; a[i]:=a[i] mod 10; end; while a[x+1]<>0 do x:=x+1; la:=x; {最高位若有进位,则长度增加} end; 高精度减法运算(a>b) 依照由低位至高位的顺序进行减法运算。在每一次位运算中,若出现不够减的情况,则向高位借位。在进行了la位的减法后,若最高位为零,则a的长度减1(一位一位测试,直到确切长度)。 以下只列出关键程序: type numtype=array[1..255] of longint; var a,b:numtype; la,lb: longint; procedure minus(var a:numtype;var la: longint;b:numtype;); var i:word; begin for i:=1 to la do begin if a[i]1) do dec(la); end; 高精度乘法运算 按照乘法规则,从a的第1位开始逐位与c(c为字节型)相乘。在第i位乘法运算中,a的i位与c的乘积必须加上i-1位的进位,然后规整积的i-1位。 以下只列出关键程序:其中C为小于10的整数,如果不是小于10的整数,则按位分解该数。type

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

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 一些测量设备量比较大的单位为便于对其管理.采取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ABC分类管理方法。A类测量设备,量虽不大,但使用的位置和用途非常重要,作为重点管理。B类测量设备比较多,但在准确度等级和位置的重要程度方面都不太高,可进行一般性管理。C类测量设备也较多,但基本都是一些监视类仪表,准确度等级较低,确认时采用一次性检定或校准方法,损坏后更换,不用实行周期检定,可对其进行简要的管理。ABC类管理目前在企业中使用十分广泛,如和标记管理结合起来加以辨别,只需在标志和程序文件中加以标注和说明,就大大方便企业对计量器具的管理。 (一) 分类原则 1.A类计量器具 A类计量器具是指实行定点定周期检定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和在生产经营中的关键场合(质量控制点)使用的计量器具。例如: (1)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和其他计量标准器具; (2)一级能源计量用; (3)进出厂物料核算和散装产品出厂用; (4)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用,并列入强检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内的计量器具; (5)关键的原材料、元器件、外协外购件的关键质量验收用; (6)产品的关键参数质量检验用; (7)工艺过程中关键参数控制用; (8)企业内部贵重物料、物品检测用。 2.B类计量器具 B类计量器具是指企业生产经营中一般在内部使用的计量器具,例如: (1)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用; (2)二三级能源计量用; (3)企业内部物料管理用; (4)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用,并且未列入强检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内的计量器具; (5)一般原材料、元器件、外协外购件的质量验收用; (6)产品质量的一般参数检验用; (7)工艺过程中非关键参数控制用。 3.C类计量器具 C类计量器具包括不需进行周期性检定的,或可以延期检定的,或非关键场合,作为一般指示用的计量器具,例如: (1)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 (2)实行有效期管理,不必进行周期检定的标准物质; (3)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不易拆卸的,只作为一般指示用计量器具; (4)企业生活区,作为内部能源分配、职工福利用,或辅助性生产用的计量器具; (5)其他低值易耗的,非强检计量器具。 (二) 分类管理要求 对ABC分类的计量器具按不同的管理方式,提出不回的管理要求。 1.A类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A类计量器具中,属强制检定的,应按强制检定的有关计量法规办理定点定周期的检定,其中企业最高计量标准还应办理计量标准考核合格证书。属于非强检的计量器具,由企业制定具体的检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规定本单位管理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及相应的检定周期,保证使用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定期进行检定。计量检定应执行计量检定规程;企业对A类计量器具应设专职(或兼职)计量人员;企业应加强对A类计量器具出具数据的计量监督和认证。 2.B类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企业应制定具体的检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规定本单位管理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及相应的检定周期。没有计量检定规程的,或企业自制的专用计量器具,应由企业制定校验方法进行校验。 3.C类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C类计量器具中,属于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明令首次检定的计量器具,企业应购买有一次性强检标志的计量器具,并制定出使用、操作、维护、保管和报废的管理制度,确保使用的完好性。属标准物质,要购买有制造许可证的,要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加以严格保存。对不易拆卸,需延期检定的计量器具,要明确与大修期同步的检定周期。对非关键场合使用的,或低值易耗的计量器具,可一次性检定,失效报废。

基于PT1000的高精度温度测量系统

基于PT1000的高精度温度测量系统 时间:2010-12-14 18:32:17 来源:电子设计工程作者:方益喜雷开卓屈健康刘奎乔子椋杨海波精密化学、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精密仪器等领域对温度控制精度的要求极高,而温度控制的核心正是温度测量。采用铂电阻测量温度是一种有效的高精度温度测量方法,但具有以下难点:引线电阻、自热效应、元器件漂移和铂电阻传感器精度。其中,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是高精度测量的关键点。对于自热效应,根据元件发热公式P=I2R,必须使流过元件的电流足够小才能使其发热量小,传感器才能检测出正确 的温度。但是过小的电流又会使信噪比下降,精度更是难以保证。此外,一些元器件和仪器很难满足元器件漂移和铂电阻传感器精度的要求。 易先军等提出了以铂电阻为测温元件的高精度温度测量方案,解决了高精度测量对硬件电路的一些苛刻要求问题,但是精度不佳(±0.4 ℃);杨彦伟提出了以MAX1402、AT89C51和Pt500铂电阻设计的精密温度测量系统方案解决了基本的高精度问题,但是系统功耗大,精度仍然不佳;李波等提出采用以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为核心的高精度测量方案,较好解决了高精度的问题,但是性价比不高,实施效果不佳,测温分辨率能达到0.01℃,测温准确度只达到O.1℃。这里提出采用三线制恒流源驱动方案克服引线电阻、自热效应,利用单片机系统校正控制方案实现元器件漂移和铂电阻传感器精度校准,最后在上位机中采用MLS数值算法实现噪声抵消,大大提高了温度测量精度和稳定度。 1 高精度测量方案及原理 铂电阻传感器是利用金属铂(Pt)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物理特性而制成的温度传感器。以铂电阻作为测温元件进行温度测量的关键是要能准确地测量出铂电阻传感器的电阻值。按照IEC751国际标准,现在常用的Pt1000(Ro=1 000 Ω)是以温度系数TCR=0.003 851为标准统一设计的铂电阻。其温度电阻特性是: 本温度测量系统采用三线制恒流源驱动法驱动铂电阻传感器。三线制恒流源驱动法是指用硬件电路消除铂电阻传感器的固定电阻(零度电阻),直接测量传感器的电阻变化量。图l 为三线制恒流源驱动法高精度测量方案,参考电阻与传感器串联连接,用恒流源驱动,电路各元件将产生相应的电压,传感器因温度变化部分电阻的电压可以由后面的放大电路和A /D转换器直接测量,并采用2次电压测量—交换驱动电流方向,在每个电流方向上各测量一次。其特点是直接测量传感器的电阻变化量,A/D转换器利用效率高,电路输出电压同电阻变化量成线性关系。传感器采用三线制接法能有效地消除导线电阻和自热效应的影响。利用单片机系统控制两次测量电压可以避免接线势垒电压及放大器、A/D转换器的失调与漂移产生的系统误差,还可以校准铂电阻传感器精度。恒流源与A/D转换器共用参考基准,这样根据A/D转换器的计量比率变换原理,可以消除参考基准不稳定产生的误差,不过对恒流源要求较高,电路结构较为复杂。为了进一步克服噪声和随机误差对测量精度和稳定度

ABC仪器分类要求

各单位的计量器具实行分类管理,原则上分为A、B、C 类。 (一)A类 1.县及县以上政府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2.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列入强检目录的计 j沖曰量器具。 (二)B类 1.虽然列入强检目录但不用于贸易结算、只用于内部核算的计量器具; 2.进、出的能源计量器具; 3.进、出的物料计量器具; 4.用于技术方案、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要监控的值的计量器具。 三、C类 安全、质量、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测量准确度要求不高的一般计量器具。 各单位的计量器具实行分类管理,原则上分为A B C类。 (一)A类 3.县及县以上政府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4.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 (二)B类 5.虽然列入强检目录但不用于贸易结算、只用于内部核算的计量器具; 6.进、出的能源计量器具; 7.进、出的物料计量器具; 8.用于技术方案、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明确要监控的值的计量器具。 三、C类 安全、质量、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测量准确度要求不高的一般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能按周期进行检定(校准) A 类计量器具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应将 A 类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向当地县(市)级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B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和检定方式可参照附件2执行。B类器具的检定项目,要有量值溯源等级图。 C 类计量器具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购入或使用前一次性检定或校准,定期外观检查,不定期检定、校准,不定期比对等管理方法。 对于C类的计量器具,计量员应有比对标准,比对标准要列入检定计划。 A 类计量器具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应将 A 类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向当地县(市)级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B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和检定方式可参照附件2执行。B类器具的检定项目,要有量值溯源等级图。 C 类计量器具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购入或使用前一次性检定或校准,定 期外观检查,不定期检定、校准,不定期比对等管理方法。 对于C类的计量器具,计量员应有比对标准,比对标准要列入检定计划

计量器具检验计划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目的:为确保本公司所使用之测量和监视设备的精确性,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有效,使产品符合规定标准。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 职责 工程部负责全公司监视测量设备的归口管理; 各部门负责保管使用本部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质控部负责制定《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并遵照执行; 生产部负责本部门检验、监视、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生产部按《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将检验、监视、测量和试验设备送品质部检定,或由品质部送具有资格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 内容 1. 检验、监视、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配备 1.1使用部门根据经营、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需要,需购置检验、监视、测量和试验设备时,应填写《计量器具申购单》,报品质部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采购。 1.2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采购进厂后,先送品质部进行检定和校准,无权检定的送有资格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检定合格的由品质部负责将其登入《计量器具台帐》。 1.3新进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经检定合格后,由品质部对其进行标识,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2.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准 2.1品质部每年年终按国家强制检定规程规定及其它相关规定的检定周期编制《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发至各有关部门。 2.2对于影响产品质量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均应按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和校准,未经校准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2.3品质部每月根据《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下达《计量器具送检通知单》给各计量器具使用部门,通知使用部门将到期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送品质部检定,并按送检情况编制《计量器具周检统计表》。

医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统计表

医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统计表 机构名称:×××医院统计日期: 在用受检合格序号强检项目名称计量器具名称台件台件台件 1 医用直线加速器 602 Co治疗机 3 后装治疗机 4 χ、γ刀治疗机 5 深度X射线治疗仪 6 医用CT机 7 正电子发射CT(SPECT) 8 医用辐射源单光子发射CT(ECT) 9 医用DSA 系统 10 医用CR、DR系统(数字X光机) 11 乳腺机 12 诊断X射线辐射源(普通X 光机) 13 数字胃肠机 14 模拟胃肠机 15 骨密度仪 16 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仪超声源 17 医用超声诊断仪超声源 18 医用超声治疗机超声源医用超声源 19 超声多普勒胎心仪超声源 20 医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超声源 21 骨密度仪(超声法) 22 医用激光源医用激光治疗装置 23 场强计医用磁共振系统(MRI) 24 血压表(计) 25 血压计和血压表数字式电子血压计 26 血压监护仪 27 心电图机 28 脑电图机心脑电测量仪器 29 脑电地形图仪 30 心电监护仪 31 PH计血液气体酸碱分析仪32 火焰光度计电解质分析仪 33 体温计红外温度计 34 听力计听力计 35 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 36 生化分析仪 37 尿液分析仪 38 酶标仪 39 血细胞分析仪 40 血球计数器电子血球计数器41 血红蛋白仪 42 氧气表氧气吸入器 43 眼压计压陷式眼压计 44 屈光度计、验光仪屈光度计、验光仪 45 验光镜片组验光镜片组 酸度计、血压计、体 46 血液透析机温计 血压计、压力表、流 47 医用输液泵、医用注射泵、肺功能仪量计 压力表、流量计、氧 48 医用呼吸机、麻醉机气表 体温计、压力表、声 49 婴儿培养箱级计、流量计 血压计、血压表、心 50 多参数监护仪脑电图机

计量器具 分类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 1 定义和范围 1.1定义,计量器具是指用于监视和测量过程的,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1.2 本标准规定了西安多利隆有限公司(下称公司)计量器具分类管理的原则、分类办法、分类管理参考目录、分类管理的检查与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1.3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工作。 1.4 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相关法规《关于企业使用的非强检计量器具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公告》《强制检定工作指南》(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组编) 2 管理内容 2.1 为加强计量器具的科学有效管理,实现在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分层次、有重点的管好用好计量器具,确保量值的准确可靠。 2.2 分类原则是按计量器具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和国家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检定规程要求,计量器具的计量指标及其使用环境条件、使用频率等情况,划分计量器具为A、 B、C三个管理类别,进行分层次管理。 2.3公司内所有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计量器具统一由品质部进行识别、建账,按A、B、C进行分类管理,做好周期检定计划并严格执行。 2.4设备台账主要包括如下几项: 序号管理编号计量器具名称规格型号测量范围制造厂商出厂编号精度管理类别上次检定有效期止检定周期检定单位计划送检日期实际检定日期检定结果备注 2.5.计量器具应按分类情况分别做出标记,让使用者熟悉各种计量器具的类别。

2.5.1标记分为A、B、C三类。 2.5.2标记的内容:类别(即A、B、C类);有效检定日期;检定人签章;编号等。 2.5.3标记要用不干胶制作,要求其上可用钢笔写字,能耐脏,且不易撕 3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原则 3.1 A 类计量器具管理范围。 3.1.1 本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器,主要用于量值传递。 3.1.2 本公司重要计量仪器,主要用于检测产品的A 类(关键工艺、质量参数)质量特性的计量器具。 3.1.3按照国家规定的准确度等级,作为检定依据用的计量器具。 3.1.4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3.2B 类计量器具管理范围 3.2.1用于公司内部能源、物资核算的工作计量器具。 3.2.2生产工艺、工序过程参数和质量状态控制的各种工作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 3.2.3 产品检验,测量和试验用的工作计量器具,如测微类、游标类、表类量具和专用量具。 3.2.4 用于检测产品B 类质量特性的各种检测仪器。 3.2.5 用于公司内部,满足产品工艺参数比较测量用的标准实物样件。 3.3C类计量器具管理范围 3.3.1生产设备上配套的、不易拆卸的、仅起指示作用的各种指示仪表。 3.3.2一般指示和监测用的计量器具,对产品测量无直接影响。 3.3.3生产、生活等方面所使用的无精度要求的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

三、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 ⒎A类管理办法 7.1列为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按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规定办理。 7.2其它A类计量器具应严格实行周期检定制度,其检定周期不得超出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周期。 ⒏B类管理办法 8.1对固定安装在连续运输装置上面不易拆卸的计量器具,可随设备检修期相应的安排检定周期,但应加强其维护保养及监督工作。 8.2除8.1款的计量器具外,其它B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不应超过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周期。 8.3通用计量器具作专用计量器具使用和限制使用范围以及按固定点使用的计量器具,可按实际使用需要,经主管领导批准,适当减少检定项目,但在检定证书上应注明限用量值范围和使用地点,并在计量器具明显处标以限用标志。 ⒐C类管理办法 9.1对一些准确度无严格要求、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计量器具,以及指示类、工具类计量器具,必须具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和出厂检定证书,使用前可根据需要进行抽检。 9.2固定安装不能拆卸的计量器具以及用于生活方面的户用计量器具,可以实行有效期管理或延长检定周期2~4倍。其中生活户用三表的检定周期最长不得超过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周期的2倍。 9.3用于教学示范方面的计量器具,不准流入生产和管理领域使用。 ⒑对暂无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企、事业单位可自行制订校准办法,报主管部门和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后实施。

计量ABC分类管理办法 1 总则 1.1 为了加强我公司对计量器具的科学有效管理,做到在统管的基础上分层次、有重点地管好、用好计量器具,确保量值的准确一致,特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有色金属工业计量器具分类管理办法》中对计量器具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公司内部生产、科研和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考虑计量器具在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以保证重点、统筹兼顾、区别管理、全面监督的原则出发而制定的。 1.3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室及分公司的计量器具管理。 2 计量器具分类原则 2.1 A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2.1.1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公司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标准器具及其配套的计量器具。 2.2 B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2.2.1 用于生产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测中有计量数据要求,非关键参数检测的计量器具。 2.2.3 专用计量器具,限定使用范围的计量器具以及用于辅助生产的计量器具。 2.3 C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2.3.1 对计量数据无严格要求的指示用或自制专用的计量器具. 2.3.2 准确度要求较低,性能稳定,可靠性高,使用不频繁,计量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和简易的计量器具(如玻璃器皿、量杯等)。 2.3.3 与设备配套不能拆卸的指示仪表、盘装表等计量器具。 3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 3.1 A类计量器具管理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计量器具的型式评价。 2 引用文献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 OIML D3 Legal Qualification of Measuring Instruments OIML D15 Principles of selection of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measuring instruments OIML D19 Pattern evaluation and pattern approval JJF1182-2007 计量器具软件测评指南 注: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 3.1计量器具 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3.2 型式评价 为确定计量器具型式可否予以批准,或是否应当签发拒绝批准文件,而对该计量器具的型式进行的一种检查。 3.3 完整型式评价 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和其他技术特性的所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以确定该型式是否符合现行的法规要求。 3.4 部分型式评价 仅选择计量器具的某些特性进行评价,确定它是否符合现行的法规要求。 3.5 有限型式评价 评价型式的所有方面,但不象完全型式评价那样彻底。其目的在于确定它们与上一次评价所得出结论的偏离。 3.6 P类型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为基于嵌入式的计算机系统,系统在固定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中运行,软件在(受)保护或检定后不可能经接口或通过其它方法被篡改和上传。 3.7 U类型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为基于通用的计算机系统。

4 申请单位应提交的技术资料和试验样机 申请单位应向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提供型式评价所需的技术资料和试验样机4.1 申请单位应提交的技术资料 4.1.1 经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委托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申请书》 4.1.2产品标准。 4.1.3样机照片。 4.1.4总装图、电路图和主要零部件图。 4.1.5使用说明书。 4.1.6制造单位或技术机构所做的试验报告。 4.1.7计量器具软件文档(型式评价大纲有要求时)。 申请单位为型式评价所提供的计量器具软件程序功能、法制相关的软件模块结构、控制结构、数据结构和接口文档,不允许存在任何未归档(的)隐藏功能。 软件文档应包含计量器具软件类型的描述或声明。 4.1.7.1P类型计量器具申请单位应提交下列文件: 法制相关软件及功能说明; 明确赋予法制相关功能的软件标识、软件结构和说明; 提供预设的保护措施说明。 4.1.7.2U类型计量器具申请单位应提交除以上文件外JJF1182-2007中6.1条所要求的其它文件。 4.2 提供试验样机 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应按下列原则要求申请单位提供足够的样机; 4.2.1单一产品申请的,提供一台样机。 4.2.2按系列产品申请的,应提供不少于系列中三分之一有代表性规格的产品,每种规格提供一台样机。系列中有代表性的产品应覆盖系列产品的测量对象、测量原理、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显示的标尺间隔等。 4.2.3如样机采用不同企业生产的名义相同的关键材料或元部件,则应提供不同的样机。 4.2.4 5 法制管理要求 5.1 计量单位要求 计量器具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5.2 准确度(最大允许误差)要求

计量器具管理分类

计量器具分类 计量器具根据其重要性按A、B、C三个等级分类,进行严格管理和统一编号建帐,安排周期检定和巡校,确保计量器具绐终处于合格受控状 态。 A级计量器具 a)本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器,主要用于量值传递。 b)本公司重要计量仪器,主要用于检测产品的A类质量特性 c)按照国家规定的准确度等级,作为检定依据用的计量器具。 d)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B级计量器具 a)用于公司内部能源、物资核算的工作计量器具。 b)生产工艺、工序过程参数和质量状态控制的各种工作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

c)产品检验,测量和试验用的工作计量器具,如测微类、游标类、表类量具和专用量具。 d)用于检测产品B类质量特性的各种检测仪器。 e)用于公司内部,满足产品工艺参数比较测量用的标准实物样件。 C级计量器具 a)生产设备上配套的、不易拆卸的、仅起指示作用的各种指示仪表。 b)一般盘装表和监测用的计量器具,对产品测量无直接影响。 c)生产、生活等方面所使用的无精度要求的计量器具。 低值易耗的计量器具以及一般测量辅助器具。 管理方法 ------------------- A类计量器具管理 1 对A类计量器具应严格进行管理,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和档案,定期清点核实,保证帐、物一致。 2 列入强制检定,维护范围,制定周期检定计划,维护计划,定期经本计量部门,上级计量部门和计量器具厂商检定维护,要

100%完成检定,维护确认。 3 对A类计量器具的使用资质进行明确,杜绝无资质使用状况. 4 对A类计量器具在合格期内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督,定期归入其档案. B类计量器具管理 1对B类计量器具应重点进行管理,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帐,确保帐、物、证一致。 2 列入本公司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按期开展周期检定工作,要98%完成检定确认。 3对计量器具的使用过程加强监督,定期进行巡校,确保在用计量器具状态良好。 4 每月对计量器具(量具)周检状况进行计量考核。 5 加强对计量器具的采购、入库、领用、检定、报废全过程进行监控。 6 不断对计量器具的使用人员进行计量培训,对特殊关键工序人员进行重点培训。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

GB/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标准。 GB/T6422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GB/ 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18603—2001 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 能源计量器具measuring instrument of energy 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 3.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equipping rate of energy measuring instrument 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占理论需要量的百分数 注: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是指为测量全部能源量值所需配备的计量器具数量。 3.3 次级用能单位sub-organization of energy using 用能单位下属的能源核算单位。 4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4.1 能源计量的种类及范围 本标准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能源计量范围: a)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b)输出用能单位、次及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e)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4.2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 4.2.1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新)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以后,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 所属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制度现行版本:A/0 文件编号:XXX-ZL-2013-005 发放编号: 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2013-07-01发布 2013-07-01实施 X X X X X X X 公司

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加强计量器具的有效管理,做到在统管的基础上分层次、有重点地管好用好计量器具,达到管理制度化,系统化,以确保各类仪器(具)精度,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使用的所有用于生产、检验、设计等过程的计量器具的采购、校验、维修、报废和保管的管理。 本规定不适用于设备(本公司生产的产品)用计量器具、安全器材的校准/检定过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3.2 实行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3.3 校准:校对机器、仪器等使准确;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3.4 检定:通过校验提供证据来确认符合规定的要求。 3.5 非正常损坏:是指人为损坏、不按使用规范操作等造成的损坏。非正常损坏的界定由使用者单位的部门负责人、质量管理部、安全设备部共同鉴定。 4 职责 4.1质量管理部:负责采购的计量器具的入厂验收和报废鉴定;负责公司总的计量器具台帐的建立;负责编制计量器具年度校准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委外校准/检定;负责计量器具使用过程的监督和考核。 4.2 采购部:负责计量器具的采购和报检。 4.3 使用部门:负责部门内部的计量器具的申购、使用、维护和保养;指定专人管理计量器具,并建立计量台帐,并按照质量管理部下发的年度校准计划将计量器具报送至质量管理部。 5 工作程序 5.1 计量器具的采购和验收 5.1.1 使用部门根据使用需求提出申请,提报采购计划,经部门领导审核后由质量管理部根据计量器具库存情况进行复核,然后经相关领导批准后下发采购计划,采购部进行

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

4.3.2 验收极限与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 第3节计量器具的选择 二、验收极限与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 1、验收极限与安全裕度A ⑴适用: ①普通计量器具 ②车间现场检测且只测量1次,不作出修正即作判断 ③基本尺寸≤500,IT8~IT6,也适用于一般公差尺寸 ⑵原则:宁可误废不误收 ⑶验收极限: ①方法一:公差带内收A: a)上验收极限=最大极限尺寸-A b)下验收极限=最小极限尺寸+A 数值A:按尺寸和精度等级查表 4-4 优先选Ⅰ档,没有量具再依次考虑Ⅱ、Ⅲ档 ②方法二:公差带不变:A = 0 ⑷选择原则: ①配合尺寸、包容尺寸、1时 a)非配合尺寸,用方法二 b)配合尺寸(轴的最大极限尺寸、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用方法一 ③偏态形分布的尺寸→尺寸偏向的一边用方法一 ④非配合和一般尺寸→用方法二 2、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 ⑴类型、规格选择:与工件外形、位置、尺寸、被测参数特征相适应 ⑵精度选择: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u≤测量不确定度的允许值u1 例:测,请确定验收极限并选择适当的计量器具 解:① 分析:该尺寸是外尺寸应选测外尺寸的量具 该尺寸是包容尺寸应用方法一

② 确定验收极限 a) 查出该尺寸的上下偏差:es = 0,ei = -0.062mm b) 算出最大最小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MML= 35-0 = 35mm c) 最小极限尺寸LML= 35-0.062 = 34.938mm d) 查课本表4-4,选Ⅰ档,得A = 0.0062mm f) 算验收极限:上验收极限 = 35-0.0062 = 34.994mm g) 下验收极限 = 34.938 + 0.0062 = 34.944mm ⑶选择量具 ①查课本表4-4(p143),选Ⅰ档,得u 1 = 5.6μm = 0.0056mm ②查课本表4-5(p144),得分度值为0.01的外径千分尺的不确定度u = 0.004mm ③比较:u < u1 ,所以该量具可用 首先,解释一下概念。测量误差是测量结果减被测量的真值。 其次,分辨率只是衡量量具性能的一个指标,它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量具的精度,但却不能说成是量具的精度,量具的精度可以用不确定度或示值误差来表示。 第三,测量误差包括了量具的误差,也包括环境条件、基准件、测量方法、对准、读数、测量力等带来的误差,但量具误差是测量误差的主要部分。我们在计算测量能力指数时,往往假定量具不确定度为测量不确定度的90%。可见,量具的误差整个测量误差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所以,我们选择计量器具往往根据被测量的公差来确定。 第四,选择量具实际上是根据被测对象和被测量的特性和被测量公差来选择。对长度量来说,在车间现场,可以按《GB/T3177-1996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来选择。如果没有标准,则应使所选用的计量器具的极限误差约占被测量公差的1/10~1/3。对低精度的,采用1/10,对高精度的采用1/3,甚至1/2。也可以通过计算测量能力指数来确定所选择的量具是否合适,我这里就不介绍了。至于QS9000的msa可能要求测量能力指数在3~5之间,这时误判(包括误收和误废)率为0.2~0.16%。 最后,说明一下,楼主这个例子里,过程要求为-0.005mm~+0.005mm,说明公差是0.010mm,不是0.005mm。公差等于上偏差减下偏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