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分析仪确认方案

微粒分析仪确认方案
微粒分析仪确认方案

GWF-5JA微粒分析仪

确认方案

文件目录

1. 概述 (3)

2. 确认目的 (3)

3.确认范围 (3)

4.确认小组成员及分工 (4)

5.相关文件 (4)

6. 风险分析 (4)

7.确认内容 (4)

8. 相关记录 (8)

9. 确认进度和计划 (8)

10. 验证偏差和变更 (8)

1. 概述

1.1设备信息

1.2.1 产品特点

GWF-5JA微粒分析仪运用光阻法检测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检查。基本原理为如下:本仪器传感器采用激光光源,当传感器工作时,液态样品由于负压虹吸原理由下而上通过进样玻璃狭缝中部,并通过水平检测狭缝到光电二极管。若样品中无微粒通过时,光电二极管输出最大的恒定光电流;当样品中有微粒通过光束的瞬间,由于微粒阻挡而使光束入射到光电二极管的光功力减小,因此,光电二极管输出一个负脉冲电流,其幅度与微粒在光束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成正比,通过数值转换,可以测定样品中不溶性微粒的含量。

其设备编号为IN08105,安装于理化实验室(214),

1.2.2技术指标

测试范围:1-150μm

通道设置:≥5μm、≥8μm、≥10μm、≥12μm、≥25μm、≥100μm等六个通道;

测试范围:2-200μm

进样体积:5ml±2%

计数范围:0-65000粒

相对标准偏差:RSD≤2%(标准粒子≥1000粒/ ml)

准确度:规定值±10%

通道分辨率:≥68%(≥10μm或≥25μm的通道)

1.3安装位置及用途

GWF-5JA微粒分析仪安装在理化实验室(214)内,主要用于检测粒径在1-100μm之间,肉眼看不见的不溶性微粒的检测。

2. 确认目的

通过对确认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以此提供书面文件证明设备安装、运行以及性能确认过程中必须达到的要求、方法及具体操作,并以此确认仪器的安装/运行/性能满足检测要求。3.确认范围

此确认方案适用于公司质量控制部实验室GWF-5JA微粒分析仪确认工作的实施和结论的确认。

4.确认小组成员及分工

5.相关文件

5.1《GWF-5JA 微粒分析仪操作规程》草案 5.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5.3《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 5.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5《GWF-5JA 微粒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6.

风险分析

见《GWF-5JA 微粒分析仪确认风险评估报告》(RAR-YS-201309014),通过对GWF-5JA 微粒分析仪各方面的质量风险点排查,发现存在的风险点有以下几方面:文件系统、人员、按键灵敏性、标准粒子、取样体积准确性、数据准确性和传感器分辨率等,因此在制定方案时应针对风险点进行验证。 7.确认内容 7.1确认前检查

7.1.1开箱检查:对所有原始文件(如使用说明书、图纸、合格证等)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并根据供应商提供的附件清单检查相关附件是否与附件清单相符,填写确认前检查记录,出现的任何偏差都必须有记录。

7.1.2文件检查:已制订确认方案、并经审核批准;已制订GWF-5JA微粒分析仪操作规程(草案)等文件,并经审核批准。

7.1.3人员培训情况检查:确认安装确认的实施人员已接受GWF-5JA微粒分析仪确认方案、GWF-5JA微粒分析仪操作规程(草案)等的培训。检查实施人员的培训档案,记录下实施人员接受培训内容及日期。

7.2安装确认

7.2.1检查确认客户服务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同时记录购进日期、服务单位名称等。

7.2.2检查设备的外观,应完好无损坏,无明显挂痕或撞击的痕迹;设备铭牌,应完整,铭牌信息应与产品说明书一致。

7.2.3公用、安全、环境等支持系统确认

7.2.3.1可接受标准

A) 确认系统安装和运行所需的公用、安全、环境等支持系统的条件以及安装质量是否符合供应商标准、安全标准和公司的要求。

B) 根据方案对系统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并完成《GWF-5JA微粒分析仪安装确认记录》。

7.3运行确认

7.3.1 按键操作检查

7.3.1.1 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应有指示,电源开关应能灵活使用。并装有废液收集瓶。

7.3.1.2 数据显示屏上有“测试”、“设置”、“清洗”3个触摸键,对上述触摸键分别进行操作,触摸键应灵敏。

A) 电源打开后,显示屏上依次显示“测试”、“设置”、“清洗”;

B) 按动“▲键,▼键,?键,?键,”对测试、设置、清洗进行操作,按键应灵敏,可调整数据或光标;

C) 按动“菜单键”可进入测试完成菜单,在其他界面按动此键返回到主界面;

D) 按动“确认键”可保存设置结果或开始进行测试;

E) 按动“返回键”可返回到上一级菜单,或结束当前测试;

7.3.1.3 对操作功能键(如下图)进行操作检查

按动“体积校准”、“自动清洗”、“反向冲洗”、“打印”、“药典针剂”、“下一支”、“针剂”、“药典输液”、“连续测试”、“单次测试”等键,均能运行相应的操作程序。并完成《GWF-5JA微粒分析仪运行确认记录》。

7.3.2单次测试操作检查

7.3.2.1可接受标准:测试过程中闪烁显示“JY”提示仪器正在进行;闪烁显示“PY”提示仪器正在排液;测试结束后无任何闪烁显示。

7.3.2.2测试方法:

A) 在测试类型选择界面,选择单次测试,按动“确认”按键进入单次测试界面。按动“确定”按键开始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按动“返回”按键结束当前测试;

B) 或按动快捷键“单次测试”按键,进行单次测试,按动此按键后,仪器进行单次测试,屏幕显示单次测试界面;

C) 测试后按动“打印”按键打印测试数据,退出测试界面后打印键无效;按动“菜单”按键进入测试完成功能界面,可以进行打印、显示均值操作。按动▲▼按键选择打印或者显示均值,按动“确定”按键进行操作。并完成《GWF-5JA微粒分析仪运行确认记录》。

7.3.3连续测试操作检查

可接受标准同7.3.2.1,测试方法参照7.3.2.2,仅将单次测试修改为连续测试。

7.3.4药典输液测试操作检查

可接受标准同7.3.2.1,测试方法参照7.3.2.2,仅将单次测试修改为药典输液测试。

7.3.5药典针剂测试操作检查

可接受标准同7.3.2.1,测试方法参照7.3.2.2,仅将单次测试修改为药典针剂测试。

7.3.6针剂测试操作检查

可接受标准同7.3.2.1,测试方法参照7.3.2.2,仅将单次测试修改为针剂测试。

7.3.7清洗操作检查

7.3.7.1可接受标准:自动清洗运行正常;反向冲洗运行正常。

7.3.7.2测试方法:

A) 在主界面按动▲▼按键,选择清洗,点击“确认”按键进入清洗界面。可以进行自动清洗、反冲清洗。

B) 点击▲▼按键选择自动清洗;在清洗界面,点击??按键选择设置清洗次数;点击“确认”按键进行相应的清洗操作。

C) 清洗完成后显示排空提示界面,点击“确认”按键进行排空操作;点击“返回”按键返回到清洗界面;点击“返回”按键不保存设置的清洗次数,返回到主界面。

D) 在清洗界面,点击▲▼选择反向冲洗;点击“确认”按键进行反向冲洗,反向冲洗完成后返回到清洗主界面;点击“返回”按键返回到主界面;

E) 或按动快捷键“自动清洗”按键,将按照设定的清洗次数进行清洗;按动快捷键“反向冲洗”按键,进行反向冲洗。并完成《GWF-5JA微粒分析仪运行确认记录》。

7.4性能确认

7.4.1对验证用物品/标准粒子检查,如下表

7.4.2.1可接受标准:规定值±2.0%

7.4.2.2测试方法:

A) 接通仪器电源,高压注射泵自动复位;

B) 将超纯水倒入取样杯(约2/3)放在检品升降台上,此时应将搅拌器置于取样杯外;

C) 在设置界面分别设置体积2.0ml,选择“体积校准”,点击确认键进行体积校准或按动快捷体积校准键进行进行体积校准。将测量值记录于《GWF-5JA微粒分析仪运行确认记录》中;

D) 在设置界面分别设置体积5.0ml,选择“体积校准”,点击确认键进行体积校准或按动快捷体积校准键进行进行体积校准。将测量值记录于《GWF-5JA微粒分析仪运行确认记录》中。

7.4.3 数据准确性和传感器分辨率的确认

7.4.3.1可接受标准:数据准确性在±10%内;传感器分辨率≥68%

7.4.3.2测试方法:

A) 接通仪器电源完成自检,并保证仪器已对超纯水进行测试且符合规定后,将10μm标准粒子稀释液用力翻转至少20次,使微粒分布均匀,取一定量标准粒子(约占取样杯的2/3),将取样杯放在检品升降台上;

B) 静置待气泡消失后,缓慢开启搅拌器,调整搅拌速度,关上取样窗口门;

C) 在主界面上选择设置,进入设置界面选择“次数设置”,将连续测试次数设置为3;

D) 按动连续测试键进行测试,完成测试后记录≥8μm、≥10μm、≥12μm的微粒均数,并填写《GWF-5JA微粒分析仪性能确认记录》。

7.4.3.3计算公式:

微粒准确性=测定结果平均值-已知粒子数

传感器分辨率=

8m-10m

68% 10m

μμ

μ

≥≥

传感器分辨率=

10m-12m

68%

10m

μμ

μ

≥≥

≥8μm:含8μm以上微粒累计计数。

≥10μm:含10μm以上微粒累计计数。

≥12μm:含12μm以上微粒累计计数。

8. 相关记录

8.1确认前检查记录TS-YZ-08-YS-058-01-R01

8.2 GWF-5JA微粒分析仪安装确认记录TS-YZ-08-YS-058-01-R02

8.3 GWF-5JA微粒分析仪运行确认记录TS-YZ-08-YS-058-01-R03

8.4 GWF-5JA微粒分析仪性能确认记录TS-YZ-08-YS-058-01-R04

9. 确认进度和计划

本次确认工作计划于2013年9~10月实施并完成。

10. 验证偏差和变更

10.1 验证偏差

10.1.1 当该方案的某一部分无法实施或实际情况无法达到可接受标准时,按照《偏差处理操作规程》(SOP-QA-GL-021)进行偏差调查,并确定该偏差是由什么引起的,之后再确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10.1.2 每个部分的偏差必须在该部分的确认工作结束之前得以解决。对可能出现测试失败而无法解决偏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要对测试进行修正,且该系统的确认暂停直到方案正确修正完毕为止。质量管理部必须负责监督所有的偏差解决过程。

10.1.3 在方案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偏差必须汇总,并单独用偏差表格的形式来完成,最终经质量管理部经理审核,并签署意见。

10.2 变更控制

所有在确认过程中产生的变更都要按照《变更控制操作规程》(SOP-QA-GL-007)的要求执行,确保所有的变更得到评估和批准,并填写相应的记录。

JJG507-1987精密步进电阻式衰减器检定规程

MV_RR_CNG_0100 精密步进电阻式衰减器检定规程 1. 精密步进电阻式衰减器检定规程说明 编号JJG507-1987 名称(中文)精密步进电阻式衰减器检定规程 (英文)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Step Attenuators 归口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上海测试技术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吴 瑛 (上海测试技术研究所) 金为轩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批准日期1987午7月6日 实施日期1988年5月6日 替代规程号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生产、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各种精密步进电阻式衰减器的检定。 主要技术要求1 频率范围:DC~3 000 MHz。 2 衰减范围: 0~100 dB。 3 衰减准确度: 0.1 dB步进档:±(0.1~0.2) dB; 1 dB步进档:±(0.06~0.4)dB; 10 dB步进档:±(0.1~1.5) dB。 4 特性阻抗:50 Ω、7 5 Ω同轴插头座为L16(N)、L27等。 5 电压驻波系数:1.10~1.40。 6 起始衰减量:≤1 dB。 是否分级 否 检定周期(年) 1 附录数目 2 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 检定用标准物质 相关技术文件 备注 2. 精密步进电阻式衰减器检定规程摘要 一概述 精密步进电阻式衰减器可用来检定信号发生器、接收机、频谱分析仪等测量仪器内的衰减器。也可用来测量各种同轴元件的衰减特性和放大器的增益。 精密步进电阻式衰减器,一般由放入屏蔽盒或腔体内的若干节T型或∏型电阻网络按一定要求串接而成,通过开关转换使衰减量步进。如TO32、TS14、TO5、SH-2、DPU、WS3701以及MN570C型等衰减器都属于这类衰减器。

元素分析仪使用问题

元素分析使用问题整理 1、元素分析的型号 德国 Elementar Vario Micro Cube 2、哪些物质会对仪器有损坏 强酸,强碱卤素元素都对仪器有损害,金属元素会对仪器寿命有影响 氟,磷酸盐或含重金属的样品可能会对分析结果或仪器零件的寿命产生影响。 含磷的化合物测定会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含磷的化合物高温燃烧+O2?生成五氧 化二磷。五氧化二磷和样品燃烧后水分生成酸性的化合物。 3、能测定含金属元素的物质吗 元素分析仪CHNS能够测定金属络合物,但有些金属微粒会随载气流动后进入吸附柱,从而影响吸附柱的使用寿命。请取下还原铜管上的塞子,往塞子内填充银丝,用此方法阻挡金属微粒。注意:填充的银丝不能塞的太紧,以免形成气阻。 其二:O的模式不能测定含金属的样品。含金属的样品会使催化剂失效。还原管内的银丝是吸收卤素的,这是说的在还原管堵头内添加银丝,如果不小心测了一个含金属的样品,则最好只能更换C粉后对以后样品的测定才有比较满意的结果。测氧不容易,有好多对样品的限制,如果平行性不好,唯一的办法是更换C粉(催化剂)4、能测定含有碱金属的物质吗

含大量碱金属(Al,Ka?Li)的样品(土壤,沉淀物)需要添加至少样品重量三倍的粉末状的氧化钨。 防止土壤中的碱不和石英玻璃反应而损坏试管。关键是防止生成难燃烧的碱性硫酸盐,影响土壤样品氧化分解 5、能测定含F的物质吗 含氟样品是添加氧化镁,共享文件内有介绍 测定完含氟样品之后需更换坩埚。不要连续使用坩埚去测定其他普通样品。 另外也可以在测定标准样品时加入等量的氧化镁,这样标样也加入氧化镁的空白。随后通过校正因子去校正被测样品,这样也消除了空白影响。由于氧化镁的空白值比较稳定,通过减空白也能去除空白对被测样品的影响。 6、能测定含Si的物质吗 O模式不能测定含硅的物质,首先无机硅中的SiO2分解温度时1600度,因此这里面的氧是测不出来的,有机硅虽然可以分解,但是里面的硅可能和氧结合生成一氧化硅,结果偏低,另外,燃烧生成的硅的颗粒会使催化剂失效。 CHNS模式没有影响,注意,还原管口上的银丝填充,假如银丝已经收缩变小了,请重新填充一下,避免硅的微漏吹到SO2柱。 有机硅的氧不只是影响仪器而且测不准的 7、CHNS模式测定土壤

电脑多元素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 开机: 在电脑多元素分析仪四个通道比色杯加入水,打开其电源开关,开启电脑,点击“电脑多元素分析仪”软件程序(界面窗口最下方有一条在变化的小方格,指示当前程序正在正常运行)。 二. 定标: 1. 分别点击四个通道屏右侧“满度”,使其透过率(T )为“ T 100.00”,吸光度(A )“A 0.00”,浓度含量(C )“C 0.000”(允许有少许偏差); 2. 点击屏下“零点”,校零成功“零点”变成“校零完成”,只有校零完成才能进行以下操作; 3. “校零完成”后,点击所测元素通道右侧“定标”,进入标样状态,按电脑多元素分析仪该通道的放液按钮,放掉溶液,用少许标样比色液冲洗该通道比色杯,加入标样比色液,待无气泡上逸时(显示A 值比较稳定),点击“A 值输入”,“元素”右框中输入元素符号“%”,在框中输入标样C 值含量值,点击“C 值输入”,点击“定标”(曲线号可不输入仪器会自动加1),点击“保存”; 三.测试: 1.点击定标状态屏右中侧“曲线…>”进入曲线处理界面,选取当前曲线最 左侧小白框,点击该小白框,使用权该条曲线变黑,再点击“调用”,即进入测试状态; 2.用该通道放液按钮,放掉标样比色液,用水冲洗干净后,加入水,点击相应通道右侧“满度”,使其显示“T 100.00”,“A 0.000”,“C 0.000”; 3.把该通道杯中溶液放掉,用所测试样比色液少许冲洗比色杯,加入试样比色液,待无气泡上逸时,直接读其含量值; 4.放掉该通道试样比色液,可用第二试样比色液少许将比色杯冲洗干净,加入第二个试样比色液,无气泡上逸时,直读其含量值,直到所测试样测试完毕,放掉试样比色液,用水将比色杯冲洗干净,加入水。 四.关机: 点击“退出(X )“,关闭电脑,最后关闭电脑多元素分析仪电源。 五.注意事项参照仪器使用说明书。

JJG1105-2015《氨气检测仪检定规程》解读

计 一、制定背景 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各种原理的氨气分析仪、检测仪在检测机构和计量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在用的这类仪器至少有几万台。这些仪器的性能和在使用中的量值准确度,对环境保护、生命健康以及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气体研究室研制了氨气标准物质、动态校准稀释系统等,建立了氨一级气体标准物质量值溯源系统。氨气检测仪规程制定任务下达后,起草小组根据市场需要,在近几年内对近两千台氨气检测仪开展了计量校准和测试研究。通过计量测试和校准,并广泛征集了50多家单位(包括计量、检测 部门、生产厂家等)提出的近百条意见和建议,历时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规程的制定。JJG1105-2015《氨气检测仪检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于2015年1月30日发布,并自2015年4月30日起实施。 二、规程主要内容解析 1.规程名称和范围 本规程名称:氨气检测仪,测量以空气或氮气为底气中氨气含量的仪器。实际包括两种不同级别的仪器,一种是氨气分析仪,属于准确度较高的精密仪器,该类仪器的测量原理以红外声光、非色散红外、化学发光、紫外、激光、傅立叶红外等为主;另一种是氨气检测报警器,属于常规的检测报警器,该类仪器的测量原理大多以电化学 JJG1105-2015 《氨气检测仪检定规程》解读 □刘沂玲 9.复校时间间隔 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用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建议不超过1年。 10.附录 本部分主要对标准物质溶液配制方法、傅立叶变换质谱仪校准记录格式、校准证书内页格式及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等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和规定。 三、规范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术语与计量单位的选择 术语和计量单位的选择遵照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选择使用。 2.计量特性确定原则 根据高分辨质谱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考虑其具体应用的要求,形成JJF1531-2015确定的计量特性。计量特性确定过程中也参照了现行有效的质谱仪校准规范,如JJF1164-2006《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JJF1120-2004《热电离同位素质谱计校准规范》等中的计量特性指标。 3.标准物质选择原则 计量特性确定的实验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利血平、大豆苷元和人参皂苷Rb1三种标准物质,这3种标准物质均为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有证标准物质,易于获得而且可以溯源。 4.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 以利血平为例,进行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采用傅立叶变换质谱仪直接测定国家有证标准物质利血平的质荷比,并与标准物质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根据IUPAC 公布的单同位素原子量及不确定度计算标准物质的标准不确定度。 注:作者为JJF1531-2015的主要起草人。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DOI:10.16569/https://www.360docs.net/doc/9313330864.html,11-3720/t.2015.12.065 计量:www.cqstyq.com

元素分析仪(EA)操作规程

元素分析仪(EA)操作规程 德国Elementar公司vario MAX cube型元素分析仪,配有90位自动进样器,最大进样量可达5g,从而提高分析精度,降低检出限。通过更换部分管路和反应管,仪器可于C/N模式和C/N/S模式之间切换。目前主要用于植物、土壤、沉积物等样品中的C、N、S元素分析。 操作步骤: 1、开机 1)检查反应管外观、载气剩余量,做好记录。 2)开启计算机,进入vario max cube软件,查看当前模式,确定是否需要切换模式。 3)options—maintenance—intervals,检查各反应管使用情况,判断是否需要重填反应管,若重新填装,将计数清零。 4)options—settings—parameters,将前三项反应管温度均设为“0”,其余参数不动,退出软件。 5)开启主机电源,带仪器自检完毕后,重新开启软件。 6)将He气分压调至0.15MPa,O2暂不开。等待仪器进入standby状态,若联机不成功需重启软件。 7)options—diagnostics-leak check, 点击“start”开始检漏。 8)检漏通过后,将He气分压调至0.38MPa,O2分压调至0.25MPa 9)options—settings—parameters,根据当前模式,设置反应管温度。 C/N模式:Comb. tube: 900℃ Post Comb. tube: 900℃ Reduct Comb. tube: 830℃C/N/S模式:Comb. tube: 1140℃ Post Comb. tube: 800℃ Reduct Comb. tube: 850℃ 2、样品测试 1)等待反应管升温结束,TCD检测器本底稳定,状态栏无闪烁项时,可准备测样。 2)建立新样品表并命名(不要用中文),先编辑一个blank[O2],两个blank,两个sulfadiazine样品激活仪器,三个sulfadiazine标样用于计算校正因子,下面可编辑样品。可用“复制粘贴”、“enter”等功能添加新样品行。 3)称取标样和样品,可直接将样品质量传输至样品表。 4)样品称量结束后(约30-50个),再次称量三个sulfadiazine标样,确认仪器状态,状态正常可继续添加样品。 5)保存样品表并运行。 6)样品运行结束后,仪器自动进入休眠模式,切断载气,反应管自动降温。 3、数据计算与保存 1)math—factor,计算日常校正因子,如果三个标样结果不平行,选取其中两个接近的数值进行计算,factor通常在0.9-1.1之间,如果偏差过大,需要重新做标准曲线。

噪声频谱分析仪操作规程

噪声频谱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测量前准备 1. 装电池:5节5号干电池,如果连续测定8小时以上,使用高能碱性电池。 如使用外接电源,请注意正负极性。 2. 装传感器:将传感器对准前置级头子螺纹口顺时针旋紧。 3. 通电检查:开启电源开关,显示器应显示A声级,F快特性,显示模拟表针刻度,如果在左上角出现“Batt”,表示电池不足,应及时更换电池,此时显示的数据随声压而变化表示正常。 4. 声校准:将声级校准器(94dB、1kHz)配合在传声器上,开启校准器电源,声级计计权设置A或Lin,声压读数应是93.8dB,否则调节声级计右侧面灵敏度调节电位器,校准完成后取下校准器。 二、瞬时声级测量 1. 打开开关,选择快慢档,所显示的数值即为瞬时声压(A声级) 2. 按保持键则读数为最大声压(A声级) 三、测量时间设置 1. 按[定时]进入设定方式,再按[定时],测量时间依次为10s→1m→5m →10m→15m→20m→1h→8h→24h→Man→10s变化,若设定在1m时停止按键,表示自动测量时间为1分钟,其余类似。 2. 测量运行:设定好测量时间,按[运行]进入自动测量状态。显示“RUN”标记,到预定时间结束,“RUN”标记消失,显示“PAUSE”暂停标记。 3. 读取数据:按[选择],数据依次调出显示Leq→SD→Lmax→L95→L90→L50→L10→L5→Leq 四、频谱测量方法 1. 手动方式 [复位]→[计权]→显示“Lin”→[频率]→显示“.”表示1/1中心频率→[定时]设定测量时间→[运行]→显示“PUASE”读数为声压级 2. 自动测量 [复位]→[计权]→显示“Lin”→[定时]设定测量时间→连续按[频率]→直到1/1中心频率点全部选通,显示“.”→[运行]→自动测量自动记

颗粒物的定义、组成及检测方法

颗粒物的定义、组成及检测方法 颗粒物的定义 颗粒物,又称尘。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颗粒物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成污染的颗粒物,二次颗粒物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他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例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酸盐。 来源 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一次颗粒物及其转化生成的二次颗粒物曾在世界上造成多次污染事件。一次颗粒物的天然源产生量每天约 4.41×10^6 吨,人为源每天约0.3×10^6 吨。二次颗粒物的天然源产生量每天约.6×10^6吨,人为源每天约0.37×10^6吨。就总量来说,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约各占一半。颗粒物大部分是天然源产生的,但局部地区,如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和工矿区,人为源产生的数量可能较多。从18世纪末期开始,煤的用量不断增多。20世纪50年代以后,工业、交通迅猛发展,人口益发集中,城市更加扩大,燃料消耗量急剧增加,人为原因造成的颗粒物污染日趋严重。 颗粒物组成 颗粒物的组成十分复杂,而且变动很大。大致可分为三类:有机成分、水溶性成分和水不溶性成分,后两类主要是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含量可高达50%(重量),其中大部分是不溶于苯、结构复杂的有机碳化合物。可溶于苯的有机物通常只占10%以下,其中包括脂肪烃、芳烃、多环芳烃和醇、酮、酸、脂等。有一些多环芳烃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如苯并(a)芘等。可溶于水的成分主要有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等,其中硫酸盐含量可高达10%左右。颗粒物中不溶于水的成分主要来源于地壳,它能反映土壤中成土母质的特征,主要由硅、铝、铁、钙、镁、钠、钾等元素的氧化物组成。其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约占10~40%,此外还有多种微量和痕量的金属元素,有些对人体有害,如汞、铅、镉等。 浓度测定 在标准状态下(即压力760毫米汞柱,温度为273K)气体每单位体积含尘重量(微克或毫克)数称为含尘浓度。测定方法主要有: 重量法 又叫重量浓度法,采用过滤器或其他分离器收集粉尘并称重的方法,是测定含尘量的可靠方法。过滤器可用滤纸、聚苯乙烯的微滤膜等。有多种测定仪器,如静电降尘重量分析仪可测出低达每标准立方米含尘10微克的浓度。若将已知有效表面积的集尘装置放在露天的适当位置,收集足够量的尘粒进行称重,可测定降尘量。 光散射法 激光粉尘仪具有新世纪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内置滤膜在线采样器,仪器在连续监测粉尘浓度的同时,可收集到颗粒物,以便对其成份进行分析,并求出质量

烟气分析仪不确定度分析

烟气分析仪的测量结果 不确定度分析计算报告 Z/BQ-HYH-001-2012 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院 环保室 编写:审核:批准: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烟气分析仪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 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1 概述 1.1 测量方法:根据 根据JJG968-2002《烟气分析仪计量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15~35)℃;相对湿度≤85%.。 1.3 测量标准:CO-N 2 、NO-N 2、O 2-N 2、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1%, 包含因子为2。 NO 2-N 2、SO 2-N 2、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3%,包含因子为2。 1.4 被测对象:测量范围(0~5000)μmol/mol (其中:氧0~25%),示值误差±5% 2 数学模型 通入一定浓度的标准气体,平衡后读取被检仪器的示值,重复测量3次,其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气体标准值的差,并计算该点的相对误差即为被检仪器的示值误差。 则可认为数学模型是: s s m x x x y 1 )(?-= 式中:y —被检仪器的示值误差; m x —被检仪器的示值; x s —标准气体的浓度。 3 根据数学模型求方差和传播系数 方差关系: )()()()()(22222 s s m m c x u x c x u x c y u += 传播系数:s m m x x y x c 1 )(= =?? 2 )(s m s s x x x y x c -==?? 4 计算分量标准不确定度测量值 烟气分析仪主要应用于测量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有害气体及氧气浓度,传感器可选择性配置,测量一种或多种气体,就应用较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氧气进行分析。 4.1对于被测量为二氧化硫气体的标准不确定度 4.1.1 标准器本身的不确定度分量 标准气体由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

光谱分析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GVM-1014S光谱分析仪光谱分析、 2 测量原理 将加工好的块状样品作为一个电极,与反电极之间激发激光,通过分光元件将激发光分解成光谱。发射光的光谱特征谱线表示所给样式的含量的特性,对选用的内标线和分析线的强度进行光电测量,根据所用标准样品制作的工作曲线,求出样品中分析元素的含量。 3 操作程序 3.1 开关机程序 3.1.1 开机 顺序打开稳压电源开关、光谱仪主开关、温度调节开关、激发光源开关(随做随开)、CRT、打印机、计算机、真空泵电源及手动阀门。 3.1.2 关机 先关计算机,再关CRT,以下顺序与开机顺序相反。 3.2 准备工作(光谱仪稳定四小时后方可进行描迹、标准化、含量分析)。 3.2.1 抽真空(每天需要进行的工作) 开机后计算机自动进入数据处理系统,按“ENTER”键后,即进入工作状态。 3.2.1.1 按“shift+F1”键,显示主菜单画面,用“↑”,“↓”键,将光标移至“maintenance” 3.2.1.2 用“↑”、“↓”键将光标移至“Instrument Status”(仪器状态)项,按“ENTER”键,则显示出其画面。 3.2.1.3 打开真空泵开关五分钟后,打开手动阀门,待“V ACUUM”黄色指针移至左侧绿色区域中央时关闭手动阀门。一分钟后关掉真空泵电源开关,同时确认“AC 100V”、“TEMP”在绿色区域。 3.2.2 描迹(需要时) 3.2.2.1 按“F10”键回到“维护”画面,用“↑”、“↓”键将光标移至“manual scanning”(描迹)项,按“ENTER”键,则显示其他画面。 3.2.2.2 打开氩气总阀,打开激发光源开关,按“F8”键打开负高压开关。 3.2.2.3 放好描迹的试样,按“F1”键开始激发,用手握紧鼓轮逆时针转动20小格,再顺时针转动,每间隔5个小格按“F6”键,CRT上显示出标记。当描出Fe线有峰值的轮廓时,按“F2”键,停止激发。

频谱仪操作规范

频谱分析仪操作规范 一、设置 1 打开ON/OFF开关 2 设置频率范围,即图形界面的横坐标,选择按下正下方一排键中的FREQ/SPAN 键,右上方的CENTER键,此处设置为930MHZ,再选择频谱的宽度,此处可以选择7MHZ(频谱宽度的选择只要是能包含所要测试信号的所有频段,可根据情形而定)。此处也可选择START和STOP键设置你所需要的起始和终止频率。 3 设置信号的振幅,即图形界面的纵坐标,按下最下排功能键AMPLITUDE键,选择右上方REF LEVEL设置参考电平值,此处设置为10dbm,然后按下SCALE键设置电平值的间隔,此处可以取值为10db.然后在设置UNITS键,单位为dbm,最后选中ATTEN键,设置衰减值,此处的值选择手动设置,其值比参考电平的二倍大一些,如可以选择30. 4 设置带宽参数,选中最下方的功能键中的BW/SWEEP键,设置带宽参数值,选择RBW键,设置扫描带宽的宽度,此处的值定要小于信号频点的最小间隔值,建议取值为30khz,如果仅测试一束波形,此处可以忽略设置。 二测试流程 到此基本所需要的参数设置完毕,可以对信源进行测试啦,我们所要测试的数据主要从两点入手, (一) MU侧信号电平值的测试 1)测试HDL输出地电平值,理论值趋近于0dbm,用双工头1/2跳线于频谱仪的RF口对接,打开频谱仪开关,按回车,在屏幕显示出波形图,再按回车,然后按MARKER 键,选中M1(此时M1是出于ON状态,其他的M处于OFF状态),再选择MARKER TO PEAK 键读取此时的峰值,就是你所要测试的信号电平值。然后按下回车键正下方的SINGLE CONT键锁定峰值,如需要可以将其保存下来,按下SAVE DISPLY 键将其保存为容易识别的名字。以此类推,分别测试光模块的主备信号值,和从信号的电平值,测试光模块主备信号值时射频跳线接在IN口对应点,测量从信号时射频线接在从光模块对应的IN(如有衰减器,测量时包含在内)口处,测试结果两者之间的差值在6db左右。

第七章 颗粒物标准分析方法

第七章颗粒物标准分析方法 1、过滤称重法的准确性取决于从烟道中抽取的那部分烟气样品能否代表烟道中整个断面烟尘分布状况,这就要求采样点处烟道断面的气流和烟尘浓度得到分布应当是相当均匀或有较确定的规律性。 2、根据烟尘采样必须等速的原则,即含尘排气进入采样嘴的抽泣流速必须和烟道内该点排气的速度相等。烟尘采样方式分为预测流速法,平行采样法和等速管采样法三种。 3、平行采样法是在采样过程中,测定排气的流速和烟尘采样同时进行。其方法是将S型皮托管和采样管固定在一起,同时插入烟道采样点出,当与S型皮托管链接的微压计指示动压时,先用预绘制的皮托管动压和等速采样流量关系曲线,及时算出采样流量并进行采样。平行采样法的流量计算与预测流速相同。 4、等速管采样法分为动压平衡和静压平衡两种方式,它不需要预先测出气体流速和气态参数来计算等速采样流量,只需通过调节压力即可进行等速采样,动压平衡等速采样法是利用采样管上装置的孔板差压与皮托管的采样点气体动压相平衡来事先等速采样,静压平衡等速采样法是利用采样嘴内外静压相平衡来实现等速采样。 5、简答:优缺点 预测流速法操作过程复杂,计算繁琐,所需时间长,在烟道流速变化时,还需要重新计算,调整采样流量,特别是在烟道流速波动大的情况下,采样精度无法保证。它仅适用于排气流速比较稳定的固定污染源监测。平行采样法不需要预先测定流速,可以在采样的同事跟踪排气流速的变化,调整采样流量,操作简便,采样精度较预测流速法高。等速管采样法其采样精度较高操作简便,但是,当烟尘浓度较大时,测孔易堵塞,在3m/s以下流速使用时,误差较大。 6、预测流速法烟尘采样系统采样嘴、滤筒、采样管、冷凝器、干燥器、温度计、压力计、转子流量计、累计流量计和抽气泵组成。 7、预测流速法采样管分为玻璃纤维滤筒和刚玉滤筒采样管两种。 8、玻璃纤维采样嘴的结构与外形应以不扰动吸气口内外气流为原则,采样嘴入口角度应小于45°的锐角。 9、采样泵一般选择刮板抽气泵,流量在60L/min以上,以克服管道负压和测量管线各部分阻力。 10、静压平衡型等速采样系统与动压平衡型等速采样系统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采样管的区别,静压平衡型等速采样系统是利用采样管管嘴内外静压相等且速度相等的原理。 11、采样时,调节采样流量使采样嘴內静压等于嘴外静压,即使采样速度等于采样点处气体流速。 12、微电脑烟尘平行采样仪根据固定污染源烟尘监测皮托管平行采样自动等速跟踪原理制成。 13、负压泵空载流量大于60L/min。 14、烟气含湿量是指烟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通常用1kg干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量或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体积分数表示。测量方法有重量法,冷凝法和干湿球法。由于重量法操作比较繁琐,大都采用冷凝法和干湿球法。 15、从烟道中抽取一定体积的烟气,使之通过冷凝器,①根据冷凝出来的水量,②加上从冷凝器排出的饱和气体含有的水蒸气量,计算烟气中的水分含量。 16、简答:怎样检查冷凝法系统是否漏气? 检查系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应分段堵漏,直到不漏为止。检查漏气的方法是堵严采样管滤筒夹进口,打开抽气泵抽气,调节抽气泵进口的调节阀,使系统中的压力表负压指

JCY-80E(S)综合烟尘烟气分析仪产品内容简介

JCY-80E(S)型大流量低浓度烟尘烟气测试仪是依据国家检定规程JJG680-2007《烟尘采样器检定规程》JJG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吸取国内外同类仪器之优点,由研发人员精心研制的新一代智能型烟尘烟气测试仪,该机技术性能指标符合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烟尘烟气采样仪的有关规定,实现烟尘、烟气同机采样及检测,大大缩短现场工作时间。适用于各种锅炉、工业炉窑的烟尘排放浓度、折算浓度和排放总量的测定和各种锅炉、工业炉窑的SO2、NO、NO2、CO、CO2、H2S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浓度、折算浓度和排放总量的测定及各类脱硫设效率的测定。 执行标准: HJ 57-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 JJG 680-2007《烟尘采样器》 HJ 836-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HJ/T 48-1999《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 适用范围:

(1)各种锅炉、工业炉窑的烟尘排放浓度、折算浓度和排放总量等有关参数的测定。 (2)各类除尘设备、脱硫脱销设备效率的测定与评估。 (3)各种锅炉、工业炉窑中烟尘、流速、动压、静压、烟温的测量;含湿量,O2(空气过剩系数),SO2,NO,NO2,CO排放浓度,折算浓度和排放总量的测定以及各类脱硫设备效率的测定(可选) (4)其他场合的测定 产品特点 1.主机内集成差压、微压传感器、微处理器、直流旋片泵,基于皮托管平行法等速采样原理,自动测量跟踪烟气流速等速采集烟尘。 2.主机内集成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能测量计算包括动压、静压、全压、烟气流速、干、湿球温度、含湿量、烟气排放量等在内的所有参数。 3.选用进口贴片器件,可靠性高,故障率极低,仪器体积大大减小,携带方便。 4.电化学传感器随同线路板一起设计,用户升级、更换简捷方便。 5.自动选择存储监测数据,供查询、打印,信息量大。 6.自动记忆上次输入的监测目标工况参数,下次开机自动采用。 7.320×240点阵STN型液晶显示,自动背光照明。中文菜单显示人机对话方式,图文并茂,简单明了。用户可以凭借仪器丰富的在线操作提示,直接操作。液晶屏幕可前后0~180度自由旋转。 8.通过键盘即可对仪器测量的各项参数进行标定。 9.烟尘采样过程中,如果烟道负压较大,或取样孔开孔位置在水平烟道顶部时采样结束后滤筒中采集的烟尘易被倒吸出来,造成数据严重偏差。该仪器有特殊的功能来防止倒吸发生。 10.烟尘烟气监测数据繁多,不同顾客不同测试目的对数据要求各异,该机具备选择打印项功能,顾客可以

PE- AA400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规程

PE- AA400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规程 AAnalyst 400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仪器型号:AAnalyst 400 ●仪器厂商:美国PerkinElmer公司 ●启用日期:2007.6 ●应用领域:可用于水体、岩石矿物、土壤、植物、食品、石油、化工产品中 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检测限为ppm~ppb级 ●技术参数及特点: ①原子化器为火焰原子化系统,燃气通常为乙炔,助燃气通常为空气,可测 定三十多个金属元素; ②测定波长范围190~900nm;内置4个灯坐; ③氘灯背景校正。 测试步骤: 1.打开排风系统,打开稳压电源,打开空气压缩机(先拧松底部的放水阀进行 放水),打开乙炔钢瓶总阀门,调整分压阀,使压力在0.1 MPa处。 2.打开仪器前门,打开置于前面板底部的仪器电源开关。 3.打开电脑,开启工作软件WinLab32 for AA,系统自动自检并初始化,待 System Status 卡上(或Diagnostics卡上)AA400 spectrometer 和Flam两大组件都自检通过后(打绿勾),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4.点击快捷键Wrkspc,打开一个工作界面,此时电脑屏幕上同时出现4个操作 窗口,分别为Flame control(用于点火操作和火焰控制)、Calibration Display(显示标准曲线)、Manual Analysis Control(用于控制空白、标准曲线和样品的测定)、Results(显示测定结果,包括吸光度值和浓度)。 5.新建一个测试方法:File—new—method,选择待测元素,点击ok,在Method

设备名称ELPI 固定污染源颗粒物采样分析仪

设备名称:ELPI+固定污染源颗粒物采样分析仪 一、仪器用途: 本设备是颗粒物采样分析仪ELPI,又称荷电低压颗粒物撞击器的升级版本。ELPI+能在粒径6nm到10μm的范围内,以10Hz的取样速率实时测量颗粒物粒径分布及浓度。ELPI+既能够在线测量颗粒物粒径分布,也可以实时测量颗粒物电荷分布和比重分析测量,其在颗粒物测量领域应用广泛,包括气溶胶燃烧研究、机动车尾气排放实验研究、药物吸入器的开发、空气质量监测和一般气溶胶的研究。 二、技术指标和参数 2.1粒径范围:0.006-10μm 2.2粒径分级:14级 2.3公称流量:10 l/min 2.4冲击式采样器尺寸:Φ65×300mm 2.5仪器尺寸:长*宽*高420*220*400mm 2.6收集盘直径:25mm 2.7仪器重量:22kg 2.8泵工作条件:16m3/h 40mbar 2.9工作温度:10-35 ℃ 2.10工作湿度:0-90%无冷凝 2.11电源:100-250V,50-60Hz,200W 2.12连接电脑:RS-232串口数据线或以太网 2.13电脑配置:MS-Windows XP,Vista or 7 三、仪器配置: 3.1主机1台 3.2样品气干燥器1个 3.3等速采样探头套装 1 套 3.4真空泵1个 3.5烧结收集盘1个 3.6精密颗粒物采样器1台

3.7采样器烟气采样套装1套 3.8计算机1台 3.9空气压缩机1台 四、技术服务要求: 4.1 供应商必须提供仪器的现场安装调试并达到投标书指标要求的技术性能,并同时在现场对用户进行操作培训。 4.2仪器在调试验收合格后,提供壹年免费保修服务,在保修期内,所有服务及配件全部免费,保修期外,仪器终身维修。 4.3供应商在中国应设有保税库,保证能更及时地为用户提供备品备件。 *4.4供应商在国内必须设有分析仪器培训,免费为用户提供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日常维护及基础分析仪器理论课程,并为用户不少于两人的国内免费培训,培训期间提供食宿。 *4.5供应商为用户提供免费的电话咨询及技术服务。 五、售后服务: 5.1供应商应具有可靠的供货实力,在中国境内有维修站,并具有高素质的专业维修队伍。 5.2在接到用户维修请求后,应能在24小时内作出快速响应,并在72小时内到达现场。 5.3 仪器整机保修期为12个月(从最终验收合格后起)。 六、数量:1套 七、专家论证意见:

手持式合金分析仪操作规程(中英文)

手持式合金分析仪操作规程 Operating regulation for handy-alloy analysis 一、范围 1. Range 本规程适用于厂内型号为Niton XLT898W手持式合金分析仪的使用操作。 This operating regulation is applied for handy-alloy analysis in HBG named Niton XLT898W. 二、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 2. Working principle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采用X射线荧光(XRF)技术进行多元素分析。用于各种高低合金钢、不锈钢、工具钢、铬/钼钢、镍合金、钴合金、镍/钴耐热合金、钛合金、铜合金等,可分析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Nb Zr Mo Ag Pd Sn Hf Ta W Re Pb Bi Se Sb 等元素。 Using fluorescent X-ray technology to have multi-element analysis. this devie is applied for kinds of alloyed steel, non-corrosive steel, tool steel, chrome-molybdenum steel, nickel alloy, cobalt alloy, nickel/cobalt heat-resisting alloy, titanium alloy, copper alloy and so on. it can also analysis kinds of elements like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Nb Zr Mo Ag Pd Sn Hf Ta W Re Pb Bi Se Sb. 三、工作条件: 3.Working condition 工作温度:-20℃-50℃;样品温度:0℃-50℃。 Working temperature: -20℃-50℃;specimen temperature: 0℃-50℃. 四、被测金属样品的外形尺寸: 4.outline dimension of measured metal specimen 线材:直径1mm以上; 小口径管材:外径2mm以上; 被测材料与探测窗之间的距离小于10mm; 被测材料(表面)的状态:平面、曲面、粗糙表面、不规则表面、粉末状、振动状态等。 被测表面应打磨露出金属光泽,不影响分析结果。 Wire stock: diameter greater than 1mm; Small pipe-tube: external diameter greater than 1mm; Distance between measured material and detecting window less than 10mm; Status of measured material(surface):flat face, curved face, rough face, irregular face, pulverous face, vibrate face and so on, measured material surface should be shined until the material appear metal brightness and not effect on analysis result. 五、操作步骤: 5.Operation procedure: 1.使用前认真阅读本设备操作使用规程或使用说明书,仔细检查仪器表面,如发现有 明显破损或异常现象应立即更换。 2.使用该设备时应正确佩戴设备防护腰带,手握设备时应先把防滑带套入手腕,以防 设备损坏。 3.测量前应保证被测面露出金属光泽。按下电源开关,仪器发出提示音,液晶屏幕显 示数据后,直接在触摸屏上输入1、2、3、4、E进入操作界面(主界面)。

HS6288B型噪声频谱分析仪技术说明书

HS6288B型噪声频谱分析仪技术说明书 一、概述 HS6288B型噪声频谱分析仪是一种袖珍式的智能化噪声测量仪器,它集积分、噪声统计、噪声采集等几种功能于一体,主要性能指标符合IEC61672标准和JJG188-2002声级计检定规程对2级声级计的规定要求。 HS6288B具有大屏幕液晶显示、时钟设置、自动测量并存储测量数据等特点,最多可存储500组单组数据、4组整时数据和50组滤波器自动测量数据,并且可以通过RS-232C口把数据传输给HS4784打印或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在设计上有许多创新,能满足多种测量要求。 本仪器结构紧凑、造型美观、功能多、自动化程度高,可广泛应用于环保、工厂、学校、科研等部门进行噪声测量及分析。 二、主要技术指标 1.传声器:1/2英寸驻极体测试电容传声器(HS14423) 2.测量范围:35dB~130dB(A、C); 40dB~130dB(Lin) 3.频率计权:20Hz~10kHz 4.时间计权:F( 快 )、 S( 慢 ) 5.滤波器:1/1倍频程 6.自动测量功能:Leq、LAE、SD、LN(L95、L90、L50、L10、L5)、Lmax、Lmin、Ldn、Ld、Ln。 7.测量时间设定:Man、10s、1m、5m、10m、15m、20m、1h、8h、24h、24h整时测量。 8.时钟:年、月、日、时、分、秒设置运行。 9.测量数据自动存储:共500组单组数据,4组整时数据和50组滤波器自动测量数据。 10.接口:分析仪通过RS-232C将数据传输给HS4784打印或传输给计算机处理。 11.校准:使用HS6020校准至93.8dB。 12.显示器:使用专门为噪声测量仪器设计的LCD显示器。 13.电源:使用+9V外接电源(外+内-),或者用5节5号高能碱性电池。

EA3000元素分析仪操作说明书

Callidus 软件操作说明书 4.1 版本 Callidus SW Interface v 4.1# 110 - 03/04

目录 1Callidus软件入门 (6) 2软件操作界面 (8) 2.1仪器监控---------------------------------------------------------------------------------- 9 2.2仪器状态---------------------------------------------------------------------------------- 9 2.3主菜单 ------------------------------------------------------------------------------------- 9 2.4Callidus 程序的关闭 --------------------------------------------------------------------- 10 3主菜单 (11) 3.1仪器菜单-------------------------------------------------------------------------------- 11 3.2分析菜单-------------------------------------------------------------------------------- 11 3.3再处理菜单 ------------------------------------------------------------------------------ 12 3.4密码菜单-------------------------------------------------------------------------------- 12 4仪器菜单 (13) 4.1总揽------------------------------------------------------------------------------------ 13 4.2方法------------------------------------------------------------------------------------ 14 4.2.1调用查看当前方法---------------------------------------------------------------------------- 15 4.2.2不同分析方法的调用------------------------------------------------------------------------- 15 4.2.3方法文件中参数的修改调整---------------------------------------------------------------- 15 4.2.4新建文件的保存------------------------------------------------------------------------------- 16 4.2.5方法参数的允许范围------------------------------------------------------------------------- 16 4.2.6仪器新设参数的变更------------------------------------------------------------------------- 18 4.2.7方法文件的删除------------------------------------------------------------------------------- 18 4.2.8方法文件的打印------------------------------------------------------------------------------- 19 4.3自动进样器和 TCD检测器--------------------------------------------------------------- 20 4.4待机和自动启动 ------------------------------------------------------------------------- 21 4.4.1待机和自动启动模式的设定---------------------------------------------------------------- 21 4.4.2待机模式的开启和关闭---------------------------------------------------------------------- 21 4.4.3自动待机模式的设定------------------------------------------------------------------------- 22 4.4.4自动启动的设定------------------------------------------------------------------------------- 22 4.5图型观察------------------------------------------------------------------------------- 24 4.5.1图象的获得 ------------------------------------------------------------------------------------- 24 4.5.2作图界面图标的描述------------------------------------------------------------------------- 25 4.5.3图形功能的附加说明------------------------------------------------------------------------- 26 4.6 泄漏测试---------------------------------------------------------------------------------- 27 2 Callidus SW Interface v 4.1# 110 - 03/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