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节[2017]250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节[2017]250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节[2017]250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

展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节[2017]2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环保装备制造业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环保装备制造业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技术水平大幅提升,部分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6年实现产值6200亿元,比2011年翻一番。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工业绿色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为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同时,环保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还不强,产品低端同质化竞争严重,先进技术装备应用推广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提升环保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有效供给,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

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化创新驱动,优化产品结构,完善标准体系,促进融合发展,落实和完善支持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市场主体活力,引导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先进环保装备有效供给,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行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创新驱动的行业发展体系基本建成。先进环保技术装备的有效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主要技术装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每个重点领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规范企业,培育十家百亿规模龙头企业,打造千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若干个带动效应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0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技术研发协同化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围绕亟待解决的环境污染热点难点问题和不断提升的环保标准需求,以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为目标,以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为依托,以产业链为纽带,培育创建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导企业沿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实现精准研发,攻克一批污染治理关键核心技术装备以及材料药剂。加强应用推广平台建设,完善产业化机制,

鼓励创新成果转化,推动装备与治理项目精准对接,加快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中的应用。

(二)推进生产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探索推进非标产品模块化设计、标准化制造,推广物联网、机器人、自动化装备和信息化管理软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提高环保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精益化管理。加大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供应链在环保装备制造领域的应用,开展生产过程中能效、水效和污染物排放对标达标,创建绿色示范工厂,提高行业绿色制造的整体水平。

(三)推动产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发展。优化环保装备产品结构,拓展产品细分领域,逐步开发形成针对不同行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化、系列化产品,针对环境治理成本和运行效率,重点发展一批智能型、节能型先进高效环保装备,根据用户治理需求和运行环境,打造一批定制化产品。加强环保装备产品品牌建设,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推动社会化质量检测服务,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提升自主品牌市场认可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自主品牌,提高品牌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四)引导行业差异化集聚化融合发展。鼓励环保装备龙头企业向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调试维护、运

营管理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商发展,中小企业向产品专一化、研发精深化、服务特色化、业态新型化的“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一批由龙头企业引领、中小型企业配套、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聚集区。引导环保装备制造与互联网、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提升制造型企业服务能力和投融资能力。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军民两用装备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推广。鼓励传统制造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向环保装备制造业拓展,延伸产业链条的深度和广度。

(五)鼓励企业国际化开放发展。鼓励环保装备企业加强合作,采取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形式,积极拓展国外市场,通过技术引进、合作研发、直接投资等方式参与海外环保工程建设和运营,引导环保装备制造业由以单机出口为主向提供成套设备和服务为主的国际设备总承包和工程总包转变。鼓励环保装备企业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联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中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外企业信息、技术和项目交流合作,推动环保技术装备专利、标准等国际互认,实现国际化对接。

三、重点领域

(一)大气污染防治装备。重点研发PM2.5和臭氧主要前体物联合脱除、三氧化硫(SO3)、重金属、二噁英处理等

趋势性、前瞻性技术装备。研发除尘用脉冲高压电源等关键零部件,推广垃圾焚烧烟气、移动源尾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的净化处置技术及装备。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以及钢铁、焦化、有色、建材、化工等非电行业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重点领域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装备的应用示范。

(二)水污染防治装备。重点攻关厌氧氨氧化技术装备和电解催化氧化、超临界氧化装等氧化技术装备,研发生物强化和低能耗高效率的先进膜处理技术与组件,开展饮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处理技术装备等基础研究。重点推广低成本高标准、低能耗高效率污水处理装备,燃煤电厂、煤化工等行业高盐废水的零排放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深度脱氮除磷与安全高效消毒技术装备。推进黑臭水体修复、农村污水治理、城镇及工业园区污水厂提标改造,以及工业及畜禽养殖、垃圾渗滤液处理等领域高浓度难降解污水治理应用示范。

(三)土壤污染修复装备。重点研发土壤生物修复、强化气相抽提(SVE)、重金属电动分离等技术装备。重点推广热脱附、化学淋洗、氧化还原等技术装备。研究石油、化工、冶炼、矿山等污染场地对人居环境和生态安全影响,开展农田土壤污染、工业用地污染、矿区土壤污染等治理和修复示范。

(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装备。重点研发建筑垃圾湿法分选、污染底泥治理修复、垃圾高效厌氧消化、垃圾焚烧烟气高效脱酸、焚烧烟气二噁英与重金属高效吸附、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处理等技术设备。重点推广水泥窑协同无害化处置成套技术装备、有机固废绝氧热解技术装备、先进高效垃圾焚烧技术装备、焚烧炉渣及飞灰安全处置技术装备,燃煤电厂脱硫副产品、脱硝催化剂、废旧滤袋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低能耗污泥脱水、深度干化技术装备、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沼气制天然气、失活催化剂再生技术设备等。针对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焚烧处理领域技术装备工艺稳定性、防治二次污染,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等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五)资源综合利用装备。重点研发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的智能型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与污染物末端治理相融合的综合利用装备。在尾矿、赤泥、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渣等大宗工业固废领域研发推广高值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技术装备。在废旧电子电器、报废汽车、废金属、废轮胎等再生资源领域研发智能化拆解、精细分选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大型成套利用的环保装备。加快研发废塑料、废橡胶的改性改质技术,以及废旧纺织品、废脱硝催化剂、废动力电池、废太阳能板的无害化、资源化、成套化处理利用技术装备。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领

域推广应用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的“五料化”利用技术装备。

(六)环境污染应急处理装备。重点研发危险化学品事故、航运中危化品(氰化物)防泄漏及应急治理的应急技术装备。重点推广移动式三废应急处理技术装备、水上溢油应急处置技术装备等。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蓝藻水华应急处置等技术装备的应用示范。

(七)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重点研发污染源水质聚类分析、水质毒性监测,石化、化工园区大气污染多参数连续监测与预警,生物监测及多目标物同步监测,以及应急环境监测等技术装备。重点推广污染物现场快速监测、挥发性有机物、氨、重金属、三氧化硫(SO3)等多参数多污染物连续监测,车载、机载和星载等区域化、网格化环境监测技术装备,以及农田土壤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快速检测、诊断等技术装备。

(八)环境污染防治专用材料与药剂。重点研发新型高效水处理材料与药剂、超净过滤、高效气固分离材料,土壤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固化脱除、微生物修复、生态修复、环保用纳米材料及药剂。重点推广高效低阻长寿命除尘滤料、脱硫用耐腐蚀衬板、土壤重金属钝化材料及药剂、挥发性有机物处理用催化剂、垃圾除臭剂、原位钝化、固定、生物阻隔材料及药剂等。

(九)噪声与振动控制装备。重点推广轨道交通隔振技术装备、高速铁路声屏障技术装备、阵列式消声器、低频噪声源头诊治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等。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行业规范引导。按照环保装备制造业的细分领域,制定分领域的规范条件,发布符合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定期修订发布《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加快先进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引领产品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成套化发展。构建行业经济运行监测体系,规范环保装备制造业有序发展。

(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绿色制造、工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现有资金渠道,发挥节能节水环保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政策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支持先进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应用。积极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加大对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设立产业基金,投资环保装备制造业。

(三)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利用相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咨询机构等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技术交流、标准制定、运行监测、行业自律等工

作,做好政府与行业、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人才培训体系,加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走出去”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为行业发展提供多层次创新人才保障。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7年10月17日

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

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科技部目前已联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成立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地方也建立各级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 根据计世资讯(CCW Research)03年的研究报告,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数据: 同时,从《赛迪2003年IT服务分析报告》中也可以看到,03年IT服务市场规模达544亿,其中大型企业占到43.3%;在IT咨询服务市场,03年市场规模24亿,其中制造业占到22.1%。 从以上数据中都可以看出,制造业信息化规模巨大,尤其是大型企业占了其中近一半的投资比例。 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已呈现出“滚雪球效应”,投入较大的企业已取得一定成效并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由此造成企业信息化投入的再度增加。同时,不同细分制造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状况和投入数额也再次印证了滚雪球效应,处于两个极端的行业企业平均年IT投入额度相差近200多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上行业的巨额经济增长。2003年1-10月份,石化、汽车、冶金、石油四个行业实现利润高、且增长较快,合计实现利润1584.4亿元,占重点企业实现利润的51.9%,同比增长均在50%以上,因此这四个行业的信息化投资规模也排在前列。 需要更多的分析报告,请到https://www.360docs.net/doc/9316426195.html, 钢铁、汽车、石化行业的特大型企业无疑是2003年度制造业信息化的焦点。有关资料显示,这些行业的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巨额的国债资金支持。 钢铁行业:到2003年底,我国钢年产量200万吨以上的20家企业100%上了信息化项目;钢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的47家企业中有41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87%;钢年产量50万吨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编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编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法规类别】行政机关 【发文字号】发改高技[2013]733号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a31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日期】2013.04.12 【实施日期】2013.04.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R12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编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审计署、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发改高技[2013]733号)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编办、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审计厅、质量技术监督局、密码局,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级政务内网建设和运维管理单位: 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已进入全面推进、深化应用的新阶段。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各政务部门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多渠道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共享信息,切实提升宏观决策、监测分析、应急处置和公共服

务能力,政务信息共享已成为政务部门有效规范经济社会秩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紧迫任务。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实现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政务信息共享,提升政务效能,提高投资效益,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推进信息共享的总体要求 根据《“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部署的建设任务,重点推进政务信息资源、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和相关技术条件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共享机制,强化部门协同配合,严格工程项目管理。通过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实现国家信息资源库的基础信息在政务部门间的普遍共享,实现国家信息资源库和重要信息系统的业务信息在相关政务部门间的协议共享,基本满足各部门履行职能的实际业务需求,充分发挥国家政务信息化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积极作用。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应严格按照本意见在项目需求分析、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等环节,切实落实信息共享有关要求,对于不支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项目,项目审批部门将不予审批。 二、实现信息共享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导向,按需共享。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确定的建设目标,根据政务部门履行职能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际业务需求,确定共享信息的范围和内容,切实实现信息共享。 (二)规范建设,保证质量。政务部门要按照一数一源、多元校核、动态更新的要求,采集和处理各类政务信息,确保共享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强化管理,授权使用。政务部门要依据职能分工,将本部门建设管理的信息资

制造业信息化数据分析服务平台系统

制造业信息化数据分析服务平台系统 企业用户操作指南 天津市鼎成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2009年5月

一、前言 本指南是“制造业信息化数据分析服务平台”系统面向企业用户的操作指南,供参加此次制造业信息化统计调查工作的企业用户使用。通过本操作指南的介绍,使企业用户熟悉和掌握本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方法,能够顺利完成此次统计调查的填报工作。 二、系统操作流程 图2.1 系统操作流程 三、系统操作方法 用户登录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6426195.html,网站,可见到如图3.1所示系统主页面:

点击此按钮 图3.1 系统主页面 如图3.1所示,如果用户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按钮,进入图3.2所示用户注册页面。 如果用户已经拥有用户名和密码,可将信息直接输入到系统中,点击“登录”按钮,进入图3.3所示页面。

图3.2 用户注册页面 用户注册时需注意以下五方面: (1)用户注册页的所有内容必须完整填写; (2)单位名称(登录名):需要填写企业全称,以企业工商登记名称为准,与企业公章统一,不要简写。对于企业集团的子公司,若为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则填写子 公司的全称;否则填写企业集团全称。 (3)单位名称(登录名)和密码为即为用户登录时将要使用的登录名和密码 (4)工商登记号:工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上的注册号 用户填写完所有信息后,点击“注册”按钮,如果用户所输入信息正确将进入图3.3所示页面。

图3.3 调查表设置页 “返回首页”按钮:用户点击此按钮,可返回到登录后的主页页面,可进行信息与密码修改,注销和进入调查表等操作; “下载操作指南”按钮:用户点击此按钮,可下载操作指南,可以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数 据的填报; “下载空白调查表”按钮:用户点击此按钮,可下载word格式的调查表,建议用户在使 用本系统进行在线填报前下载空白调查表进行填写,然后再在 网上在线填写; “填报留档”按钮:用户点击此按钮,可将用户在网上填报的结果以word格式下载到客 户端,方便用户查看; “进入调查表”按钮;用户点击此按钮,将进入如图3.4所示

浅谈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

浅谈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 【摘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准确、全面、及时的制造现场信息管理平台,管理制造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建立产品生产档案,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工厂。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系统 一、前言 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简称MES),MES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包括工序详细调度,资源分配和状态管理,生产单元分配,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维护管理,质量管理,文档控制,产品跟踪和清单管理,性能分析和数据采集等。 二、制造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意义 为了实现“帮助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企业追求目标,机械制造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差异化的企业价值定位和竞争战略。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当今机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演变为快速、高品质、低成本和优质服务这四个方面。制造企业要建立和培育这些核心竞争能力,需要以产品设计能力,制造工艺技术、加工设备等工程技术为保障;同时,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制度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一是通过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信息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开发质量和水平。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实现集中管理。应用ERP企业资源计划和OA自动化管理系统,机械制造企业实现以流程为基础的规范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能力。三是要通过协同产品开发、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帮助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差异化的竞争战略。 通过制造执行系统信息化系统项目的建设,建立具有实时型企业特质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数据管理能力,从而更具针对性的改善生产绩效、质量水平。在制造、质量、物流现场,结合自动识别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实现制造物流质量的精细化、透明化、自动化、实时化、数据化、一体化管理。制造执行系统信息化项目将业务计划层与现场作业层能够实现紧密的无缝集成,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建立一个全面的、集成的、稳定的制造物流质量的控制体系。最终将成品、零部件,建立从供应商送货、检验、入库、生产供料、生产过程控制、在线检验、产品入库、发运、售后服务的全流程可视化管理,不仅能达到顺向的、实时的生产跟踪、物流跟踪、品质控制,还能通过售后服务等后续环节的信息反馈,达到往前向环节的逆向追溯,实现产线、工位、人员、品质、供货、产品开发、顾客服务等多方位的监控、分析、改进等。 三、MES项目的现状和应用

对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战略思考(一)

对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战略思考(一) 一.引子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工业化国家,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事制造业,约70%~80%的物质财富制造业。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 伴随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如何迅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快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制造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国家科技部已正式启动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将投资八个亿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工程。 从八十年代中期企业逐步开始应用CAD软件,到国家在九十年代实施CAD应用工程,到企业广泛应用财务软件,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道路上已经度过了近二十年时间,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教训。本文将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的深层次的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以帮助制造业企业能够在信息化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使信息技术能够真正为企业经营服务,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二.构成制造业信息化价值链的基本要素

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制造业企业、咨询服务企业、系统软件供应商、制造业应用软件供应商、电脑与外设供应商、网络产品供应商、渠道与代理商和软件及系统集成商,是构成制造业信息化价值链的基本要素。 制造业信息化价值链的每个基本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每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失败。 图1制造业信息化的价值链 1.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管理者和推动者,其职责是: 1)负责对国家和地方的信息化工作进行宏观引导与管理。 2)负责制定政策,实施项目和计划,以点带面,重点扶持,树立样板,推动信息化应用工程的发展。 3)负责推广先进的信息技术。 4)负责建立和维护公正的市场秩序和竞争机制,保证各个基本要素实现多赢。 2.制造业企业是信息化的最终客户,是主体,其他要素都是为这个客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实施方案(doc 11)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实施方案(doc 11)

新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销售模式。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制造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核心,同时也是企业加强和改善管理,适应市场和技术发展变化的重要举措。制造业信息化的推进,对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降低企业营销成本,加快产品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增强企业竞争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跟踪和超越先进技术水平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新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指导思想与目标 1.1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新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总体部署下,围绕自治区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九五”CAD应用工程的基础上,在“抓应用,创环境,促发展,见效益”方针的指导下,以创造新形势下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环境为重点,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布实施。坚持“国家引导,地方扶持,企业为主”和多元投入的工作原则,

为新疆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实施提供政策、资金、技术和服务保障。 1.2新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工作目标 新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十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区制造业信息化发展需求,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和应用示范体系,创建新疆制造业良好的信息化推广应用环境;深入广泛地开展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整体发展,支持制造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资源优化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制造业综合竞争能力;实施过程中注重与我区支柱行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开展有地方特色的制造业信息化工作。通过新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促进我区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新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十五”期间的具体目标是:遴选2~3个制造业基础比较好的县、市、区作为新疆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地区,2~3个信息化基础条件比较好的行业作为新疆制造业信息化示范行业,支持130家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带动300家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工程中国产软件应用率达到50%以上,示范企业新产品贡献率平均达到30%,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3~4家从事制造业信息化软件研发的企业及技术服务公司的发展,培训30000人次各种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逐步建立以软件服务和系统集成为主的新疆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 2. 新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工作任务 新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以建立应用示范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为核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0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0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二○二○年五月

2020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汇总表

目录 人工智能标准项目计划表 (7) 通信行业 (7) 工业互联网标准项目计划表 (10) 通信行业 (10)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标准项目计划表 (13) 通信行业 (13) 新材料标准项目计划表 (15) 纺织行业 (15) 工业基础标准项目计划表 (17) 机械行业 (17) 汽车行业 (21) 电子行业 (22) 智能制造标准项目计划表 (23) 纺织行业 (23) 绿色制造标准项目计划表 (24) 化工行业 (24) 钢铁行业 (25) 有色行业 (29) 稀土行业 (31) 建材行业 (32) 机械行业 (34) 船舶行业 (37) 轻工行业 (38) 纺织行业 (39) 电子行业 (40) 现代农机装备标准项目计划表 (41) 机械行业 (41) 质量提升标准项目计划表 (44) 机械行业 (44)

轻工行业 (49) 纺织行业 (57) 超高清视频标准项目计划表 (64) 电子行业 (64) 通信行业 (68) 智慧健康养老标准项目计划表 (69) 电子行业 (69) 网络数据安全标准项目计划表 (71) 通信行业 (71) 物联网安全标准项目计划表 (73) 通信行业 (73) 5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项目计划表 (75) 通信行业 (75)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标准项目计划表 (93) 机械行业 (93) 航空航天装备标准项目计划表 (95) 航空行业 (95) IPV6及新一代互联网标准项目计划表 (98) 通信行业 (98) 通信技术融合应用标准项目计划表 (102) 通信行业 (102) 未来网络标准项目计划表 (104) 通信行业 (104) 宽带提速标准项目计划表 (110) 通信行业 (110) 疫情防控物资标准项目计划表 (127) 电子行业 (127) 其他标准项目计划表 (128) 机械行业 (128) 轻工行业 (139) 纺织行业 (144)

制造业工厂管理如何实现信息化

制造业工厂管理如何实现信息化

制造型企业工厂管理如何实现信息化 项目背景: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因此,国家确定了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策,推动制造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 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可以改善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消耗,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项目内训: 1.怎样认识工厂 1.1.工厂的功能 1.1.1.接收订单 1.1. 2.安排计划 1.1.3.投入产出 1.1.4.产出成品 1.1.5.实现五保 1.1.6.创造价值 1.1.7.满足客户 1.1.8.回报员工 1.1.9.回报股东 1.1.10.回报社会 1.2.工厂的运行 1.2.1.订单牵动

1.2.2.计划指挥1.2.3.设备正常1.2.4.工艺完整1.2.5.工具配套1.2.6.材料保障1.2.7.员工操作1.2.8.部门配合1.2.9.均衡生产1.2.10.协调平衡1.2.11.实现计划1.3.工厂的成本1.3.1.资产折旧1.3.2.水电费用1.3.3.车间经费1.3.4.材料费用1.3.5.价格影响1.3.6.人工费用1.3.7.废品损失1.3.8.停工损失1.3.9.费用超支1.3.10.成本管控1.3.11.费用优化1.4.工厂的贡献1.4.1.产品定价1.4.2.单位贡献1.4.3.产能目标1.4.4.盈利目标1.4.5.实际排产1.4.6.计划盈利1.4.7.投入产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7号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7号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第8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原中 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000年9月22日公布的《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2号)同时废止。 部长苗圩 2014年5月4日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办法。 前款所称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是指通信工程以及与通信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其中,通信工程包括通信设施或者通信网络的新建、改建、扩建、拆除等施工;与通信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是指构成通信工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且为实现通信工程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设备、材料等;与通信工程建设有关的服务,是指为完成通信工程所需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统称为“通信行政监督部门”)依法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鼓励按照《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进行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招标投标。 第五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管理平台”),实行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信息化管理。 第二章招标和投标 第六条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应当公开招标;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邀请招标: (一)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环境限制,只有少量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 (二)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项目合同金额的比例过大。 有前款第一项所列情形,招标人邀请招标的,应当向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全部潜在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书。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项目合同金额的比例超过1.5%,且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费用明显低于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的,方可被认定为有本条第一款第二项所列情形。 第七条除《招标投标法》第六十六条和《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的可以不进行招标的情形外,潜在投标人少于3个的,可以不进行招标。 招标人为适用前款规定弄虚作假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四条规定的规避招标。 第八条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自发布招标公告或者发出投标邀请书之日起2日内通过“管理平台”向通信行政监督部门提交《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备案表》(见附录一)。

机械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打造多系统一体化的信息平台

机械制造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打造多系统一体化的信息平台项目经验和体会 作为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北京二七车辆厂的信息 化建立在重视平台建设,强调编码的统一与数据的共享,有效地避免 了信息化烟囱林立的现象。通过几年努力,在产品研发信息化、企业 管理信息化、商务活动信息化、生产制造信息化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 优秀的应用软件,每一个应用软件都围绕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最大 程度地发挥效益,为企业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多系统一体的 信息平台。 在二七厂几年来的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在创建由多个应用系统构 成的一体的信息平台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企业的信息化围绕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一个可控、可扩展 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地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总体规划。按做强(增强综合实力)、做精(提高整体素质)、做优(达到协调发展)、做久(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结合实际,准确定位,形成具有科学性、前 瞻性和实用性的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选择先进、成熟、适合企业 需求的信息化系统,通过有效实施为“建设成为南车集团货车制造窗 口企业”的企业战略目标提供信息化支持。 规范化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的规范化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统一的企业基础 数据管理制度和平台,避免了信息不对称、不规范、不标准现象的发 生,各应用系统之间大量的信息交换和传递成为可能。 理顺业务流程:

应用系统使用的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流程是否流畅。 经过优化的流畅的业务流程,使企业的产品设计、计划控制、生产制 造、市场销售的数据及时传递和反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协调统 一,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应用软件的选型: 在软件的选型上,选择代表业内最先进水平,并有着广泛应用的 成熟的软件,同时这些软件本身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便 于与其它系统的整合,每一个新的应用系统的实施都要做到与现有其 它系统的信息共享,最终建成一个由多系统构成的一体化的信息平 台。 背景案例 在古老的卢沟桥畔,矗立着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国有独资企 业-中国南车集团北京二七车辆厂。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北京二七车 辆厂已经成为中国铁路货运车辆的重要制造基地之一。工厂占地92.4 万平方米,大中型先进设备2000余台套,在职职工5000余名,具有年新造货车4000辆,修理8000辆,生产各种铸件10000吨,铁路货车配件7.5万件的生产能力,是中国内铁路共用平车、集装箱平车和 运输汽车双层平车主要生产商。 近年来,随着铁路多次的“大提速”,北京二七车辆厂也进入了 高速发展的轨道,销售额从2002年的5亿元,到2006年的15亿元,在这一过程中,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 保证。 与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样,二七厂的信息化也经历了从单一系统应 用到多个系统应用集成,从单台计算机应用到建成覆盖全厂的网络系

制造业信息化的理解及其关键技术

制造业信息化的理解及其关键技术 、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能力、管理体制与水平、市场响应和开拓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竞争态势日趋严峻 挑战与问题:不实现技术创新和跨越发展就没有出路、信息时代制造业新的工业革命 .信息技术促进了敏捷制造的发展,形成了以虚拟制造和动态联盟为特征的新型制造模式。 .网络技术促进了全球化制造的发展,引发了制造业的重新分工和资源的重新配置。 .计算机技术促进设计制造数字化,提高了产品创新能力,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 .电子商务技术促进了全球化采购销售,降低了采购与销售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 、制造业信息化的技术构成 .以为代表的单元技术 .以为代表的集成技术 .网络化应用技术 .电子商务 、信息化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信息化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认识革命和社会革命。

、关键技术: .产品设计的信息化及应用技术 .基于的设计制造过程集成化技术 .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 .应用集成技术 、机械制造业实施信息化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物质和知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制造业信息化不是技术决策,而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重组的战略变革 .制造业信息化在深层次上是新的经营管理观念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体现 内涵:制造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口。 作用:制造业信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8年第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8年第2号 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持续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发展水平,我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进行了修订,形成《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现予以公告。 附件: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8年1月15日 附件: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 为加强光伏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按照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鼓励创新、支持应用的原则,制定本规范条件。 一、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 (一)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应符合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节能管理等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规划及布局要求,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要求。

(二)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建设工业企业的区域不得建设光伏制造项目。上述区域内的现有企业应严格控制规模,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应采取措施,逐步迁出。 (三)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引导光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其他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二、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 (一)光伏制造企业应采用工艺先进、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二)光伏制造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太阳能光伏产品独立生产、供应和售后服务能力;具有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总销售额的3%且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申报符合规范名单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上一年实际产能的50%。 (三)光伏制造企业按产品类型应分别满足以下要求: 1.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不低于3000吨/年;

IDC列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十大方案提供商

IDC列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十大方案提供商 近日在IDC公司公布的《关于2005~2010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分析报告》中,艾克斯特被IDC列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十大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国内本土的PLM厂商中位列第一。 IDC公司是为信息技术、电信和消费者技术市场提供市场情报,咨询服务以及案例分析的全球首要公司。它能帮助IT专业人员,商业执行人员以及投资团体在技术采购和商业策略方面做出基于事实的决定。42年来,IDC在全球50个国家有超过850个IDC分析家,提供全球的、地区的、本土的关于技术和行业机会以及发展趋势的专家意见。2006年6月IDC 公司直接分析师为我们提供了《2005-2010年中国制造行业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的预测和分析》。包括微观经济概述、行业概述、行业IT技术采用、行业解决方案市场概述、以及行业解决方案竞争分析。据IDC公司提供的数据,在行业IT技术采用分析中,2005年面向整个制造业的IT市场收入评测为2418.72亿元,比04年同期增长了19.1,而在行业解决方案市场概述中,IDC分析师指出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大企业已经采用了ERP系统或至少是采用了财务、制造、订购、分销、存储等系统去管理相关业务流程。CAD/CAM对于制造商用来管理它们生产数据的周期控制是最基本的应用工具。2005年整个制造业解决方案的市场收入被评测为564.56亿,比04年同期增长了29.8%。 从2005年几种不同解决方案在中国制造业的消费额度的数据中可以看出,ERP仍是目前在制造业中应用最为广泛投入资金最多的一类解决方案,其次才是CAD/CAE/CAM/CAPP。2005年中国制造业解决方案前十名供应商在收入和市场份额方面的排名中,艾克斯特被IDC列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十大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国内本土的PLM 厂商中位列第一,通过这次分析报告,也再次印证了艾克斯特通过多年来不懈的努力,面向民族制造业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已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可,在今后的道路中,艾克斯特更将突破信息技术理念的下一终极、创造“实现中国制造业强国梦想”的更实用技术,加速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信息化事业的中流砥柱。

XX生产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建议方案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建 议方案 目录 1前言................................................................................................... - 7 - 2制约联生公司经营发展的“瓶颈”问题 (8) 3联生公司信息化建议方案 (9)

3.1.1 联生公司信息化的总体目标 (9) 3.1.2 联生公司信息化的分阶段目标 (10) 3.1.3 联生公司信息化的各种约束 (11) 3.1.4 联生公司信息化的各种要求 (11) 3.1.4.1 联生公司信息化的功能要求 (11) 3.1.4.2 联生公司信息化的信息要求 (12) 3.1.4.3 联生公司信息化的性能要求 (13) 3.1.5 总体设计方案 (14) 3.1.5.1 总体结构设计的原则 (14) 3.1.5.2 总体结构设计的技术路线 (18) 3.1.5.3 系统结构 (18) 3.2 关键业务建议方案 (20) 3.2.1 订货决策建议方案 (20) 3.2.1.1 概述 (20) 3.2.1.2 设计目标 (21) 3.2.1.3 客户信息的标准化管理 (21) 3.2.1.4 产品信息的标准化管理 (22) 3.2.1.5 销售计划(合同) (22) 3.2.1.6 销售计划(预测) (23) 3.2.2 生产计划建议方案 (25) 3.2.2.1 设计目标 (26) 3.2.2.2 主生产计划 (26)

3.2.2.5 能力需求计划 (30) 3.2.2.6 车间作业控制 (31) 3.2.3 采购管理建议方案 (32) 3.2.3.1 设计目标 (32) 3.2.3.2 供应商管理 (33) 3.2.3.3 材料采购及过程控制 (34) 3.2.3.4 非生产用物品采购 (37) 3.2.4 材料库存建议方案 (38) 3.2.4.1 设计目标 (38) 3.2.4.2 库位和现场管理 (38) 3.2.4.3 材料入库 (39) 3.2.4.4 材料领用 (41) 3.2.5 工序进度计划和在制品跟踪建议方案 (42) 3.2.5.1 工序进度计划 (42) 3.2.5.2 在制品跟踪 (42) 3.2.6 成品库存建议方案 (43) 3.2.6.1 待检库 (43) 3.2.6.2 先进先出 (44) 3.2.6.3 成品入库 (45) 3.2.7 销售发货建议方案 (46) 3.2.8 财务管理建议方案 (47)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https://www.360docs.net/doc/9316426195.html, 2009年10月20日 10:18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6426195.html, [商用频道] [企业采 购] [办公打 印] [投影 机] [服务 器] [网络与安 全] [电 脑] [软件及服 务]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发达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市场逐渐成熟,企业应用十分普及。本文对全球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市场和应用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与思考,希望与大家进行研讨。 1. 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目前,全球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与趋势: 底层核心技术逐渐成熟。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的底层核心技术方面,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例如,在三维造型底层核心系统、线性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解算器、先进生产排程(APS)技术、五轴联动的CAM加工与仿真技术等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的关键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并且在全球的制造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支撑企业管理的新兴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随着西方企业不断向全球拓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复杂,对制造业信息化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疆界不断拓展,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例如,随着企业管理需求的精益化,涌现出企业资产管理(EAM)、大修维护管理(MRO)、需求管理、劳动力管理、企业绩效管理、统计过程控制(SPC)、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新兴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带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发展。 随着制造业的产品结构日趋复杂,PLM技术开始向支持机、电、软件混合设计发展,支持产品的包装管理、工程计算和复杂文档的管理。而随着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支撑复合材料的设计、仿真和制造的信息化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虚拟现实、逆向工程、试验数据管理、仿真数据管理、可靠性分析等新兴技术也随着工业界的应用需求,而得到蓬勃发展。 广泛应用SOA、SAAS等先进的软件构架和交付方式。 随着IT技术的发展,SOA(面向服务的架构)改变了软件的应用模式。SOA架构将固化的软件转变为可以灵活配置的组件,可以实现随需而变,从而降低了信息化技术维护、升级的成本,使信息化软件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业务流程的变化。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降低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186号文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 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 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有关中央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精神,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指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和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化工生产的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结合危险化学品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强化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1.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做到全员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职责并与相应的职务、岗位匹配。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等其他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总责。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领导企业建立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投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加强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隐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履行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定期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力推进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分管负责人要认真履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组织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和治理事故隐患;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简介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中心简介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创建于1985年1月,1992年10月成为独立事业法人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一类事业单位。中心围绕“服务人才”主业,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心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人才培养、人才交流、智力引进、人才市场、人事代理、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支撑机构;是国家外国专家局认定的具有派遣团组和人员赴国(境)外培训工作的资格单位;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权的人才市场与人事代理机构、留学人员工作站的组织实施单位;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批准的“全国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项目实施承办单位;是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项目承办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引进国外智力等工作的日常组织实施管理单位。同时,承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赋予的有关人事、教育等工作。 招聘方向 中心合作单位主要以全国各地知名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教育机构为主,长年委托我中心为其引进各类技术人才及中高层管理人才。现主要需求如下相关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伦理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人口、资 源与环境经济学、经济史、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财政学、法学理论、民商法学、国际法学、教育史、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 心理学、公共管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力学、动力 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轮机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水 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环 境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保、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先进制造、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与信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天体物理、

推进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推进中国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制造行业信息化是国家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一个关键的,起到关键作用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说?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还不快,工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之间一直居高不下,我们当前经济发展中,尤其要关注的事情,就是贸易的顺差,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制造业产品的出口,但是细看,制造业在大部分行业,还处于在行业的低端。所以,尽管产业很大,但利润不是很高、竞争力不是不强,即所谓大而不强。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要加快重要信息技术的提升。 前几天,刚刚参加一个关于机床的展会,说明信息技术和机床的结合,对关键装备制造业领域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无论是看世界,还是看中国,各个制造行业,从设计、生产、管理到销售,从提高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提高价值链里面的位置,到开拓市场,这都是综合制造业信息化范畴。所以说,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是制造业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一个关键因素。 同时,“十七”大明确要求,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的是,工业化作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代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从狭义的角度看,就是制造业信息化,与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制造业信息化是当前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核心。 二、推进制造业信息化,重在把握规律,讲究实效 分为三层涵义: 第一,制造业信息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制造行业,尽管按道理上有几十年的发展,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在很多行业和很多重要的领域里已经有很成熟的经验。这些经验需要总结,所以,今天中国要加快信息化步伐,要加快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这些经验我们一定要认真总结、珍惜。当然,规律本身有我们本身主题,比如说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其它ERP等,即有特定主题的规律,又有内在行业的规律;在制造业信息化中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和钢铁行业的信息化有着不同定义,但是实际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行业,它有不同的特征。所以要冷静的去总结、去思考。 第二,规律本身是一般性,但是具体的到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具体到中国的特殊情况,它有它有的特殊性。一般的规律是教科书所传授的,教科书本身是公众的,但是仅仅靠教科书用来办事,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根据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根据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各个地区实际的情况,一步一步的按照规律总结出来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路径,再把我们倡导产品加进来,走符合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 第三,要把具体的情况结合起来,它的核心就是要有效率,不是概念,而是效率。把效率放在第一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效率,那么我想你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那就做得比较好。我们说要把握规律,重在实效,这个把握规律,除了从制造业的两个生命周期和各个行业都有的规律特殊性以外,还要发现另外一个,在工业制成品里,本身信息技术、信息产品的含量在不断的提高。制造业信息化如果按照大分类情况来说,分为两支:一,从实际的销售、生产到完整过程的产品生命周期,利用IT技术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提供经济。除了这个之外,在产品里面,信息技术的含量越来越高。 数控机床是一个例子,现在最豪华、最贵的汽车70%的价值来自于信息技术,汽车电子构成了整个汽车70%的价值,所以,制造业信息化还要以制成品里的信息技术的含量来看待,同时一方面是在制造业信息化中的信息技术,另一方面它已经变成核心竞争力的必要因素。所以,我们不能满足于把别人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其它相关的拿出来用这样一个状态,如果把这些作为核心竞争力,那么这些工具的本身也要当成核心竞争力来看到。我们已经看到我们一些行业因为采用别人的信息技术,而受制于人的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