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门类:工学,二级类:能源动力类,专业代码:080501)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新能源利用、节能与环保等方面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具备进行热力系统及设备、动力机械等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的,具备节能减排理念的,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电厂热能动力、制冷与空调、能源利用和动力机械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以及开发、改造、营销、安装等领域工作的,具有较强工程设计、开发、管理和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毕业生能力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外文专业资料,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4、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力学、机械设计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以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和传热学为主要内容的工程热物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5、掌握本专业领域内某一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热能动力方向的学生必须掌握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制冷空调方向的学生必须掌握暖通空调、制冷压缩机、中小型冷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法规、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

6、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与科研开发能力,能够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运行管理、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教学等工作;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8、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9、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三、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四、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热工控制系统、制冷原理与技术、热工测量及仪表、供热工程基础、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泵与风机、锅炉原理(或暖通空调)、汽轮机原理(或制冷压缩机)、热力发电厂(或中小型冷库技术)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训、公益劳动、物理实验、电工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动力机械零部件测绘、专业导论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专业系列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六、修业年限4年

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八、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毕业生所必需达到的最低总学分为177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额定学分69.5学分,专业基础课额定学分45.5学分,专业课额定学分22学分,实践环节额定学分40学分。

九、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课程总学时为2398学时,其中授课学时为2136学时。课程体系学分分配比例:公共基础课占50.7%,专业基础课占33.2%,专业课占16.1%。课程体系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分配比例为4.2 : 1。

各学期各类课程额定学分分配表

学期类别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学分所占

比例(%)

公共基础课必修17 24.5 1 12 7 0 0 0 0 0 0 61.5 34.8 选修 1 1 0 1 1 0 1 1 0 1 1 8 4.5

专业基础课必修 3 0 0 8.5 11.5 0 7.5 3 0 2.5 0 36 20.3 选修 1.5 0 0 0 0 0 7 0 0 1 0 9.5 5.4

专业课必修0 0 0 0 2 0 2.5 6.5 0 2 0 13 7.3 选修0 0 0 0 0 0 0 6 0 3 0 9 5.1

实践环节0 1 3 1 2 4 1 2 4 5 17 40 22.6 额定学分合计22.5 26.5 4 22.5 23.5 4 19 18.5 4 14.5 18 177 100

教学进程一览表

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制:4年制定日期:2014年7月16日

课程类别课

课程名称

总学时分学期学分

开课

单位

编号

实践

实验

1

-

1

1

-

2

1

-

3

2

-

1

2

-

2

2

-

3

3

-

1

3

-

2

3

-

3

4

-

1

4

-

2

公共基础课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Fundamentals of Marxism

3 5

4 40 14 3

ml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Mao Zedong Thought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6 108 54 54 6

ml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mpendium of Chinese Neoteric &

Modern History

2 36 28 8 2

ml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Ideology & Ethics and Fundamentals of

Law

3 5

4 40 14 3

ml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8 120 120 2 2 2 2

ty

大学英语College English 12 216 162 54 4 4 4

wy 英语模块课程

English Module Curriculum

2 32 32 2

wy 高等数学A

Advanced Mathematics A

10 176 176 5 5

sx

线性代数Linearity Algebra 2 44 44 2

sx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3 5

4 54 3

sx

积分变换Integral Transformation 1 20 20 1

sx 大学物理B College Physics B 6 108 108 3 3

dw 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

Computer Programming (C language)

2.5 44 24 20 2.5

jd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导论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1 16 16 1

jd 必修课合计61.5 1082 918 20 144 17 24.5 1 12 7 0 0 0 0 0 0

公共选修课8

公共选修课程由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系列课程模块组成,要求学

生毕业前选修总学分不少于8学分

公共基础课合计69.5 1226 1062 20 144 18 25.5 0 13 8 0 1 1 0 1 1

专业基础课必

课程名称

总学时分学期学分

开课

单位

编号

1

-

1

1

-

2

1

-

3

2

-

1

2

-

2

2

-

3

3

-

1

3

-

2

3

-

3

4

-

1

4

-

2 制图基础Fundamentals of Drawing

3 48 48 3

jd 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 3 64 58 6 3

ka

机械工程材料与制造工程学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

Manufacture Engineering

2 36 30 6 2

jd

工程热力学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3.5 64 58 6 3.5

jd 机械设计基础

Fundamental of Machine Design

3 5

4 48 6 3

jd 机械动力学基础

Fundamental of Machinery Dynamics

2 32 24 4 4 2

jd 电工电子技术

Electrician & Electronics

3 5

4 42 12 3

dq 工程流体力学

Engineering Hydrodynamics

3.5 64 58 6 3.5

jd 传热学Heat Transfer 3.5 64 56 8 3.5

jd 微机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 &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

2 36 28 8 2

jd 热工测量及仪表

Thermal Measurement & Meters

2 36 32 4 2

jd 制冷原理与技术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Refrigeration

3 5

4 50 4 3

jd

热工控制系统

Thermal Process Control System

2.5 48 44 4 2.5

jd 必修课合计36 654 576 4 74 3 0 0 8.5 11.5 0 7.5 3 0 2.5 0

新能源工程概论

Introduction to new energy engineering

2 30 30 2

jd 专业英语Professional English 2 30 30 2

jd 自动控制原理

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

2 30 26 4 2

jd 节能原理与技术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Energy

Conservation

2 30 30 2

jd 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2 30 30 2

jd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2 30 28 2 2

jd

燃烧与污染控制

Combustion Pollution & Control

2 30 26 4 2

jd 电厂电气工程基础

Fundament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power plant

2 30 28 2 2

dq

热力系统仿真与建模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rmal

dynamic system

2 30 16 14 2

jd 选修课合计18 270 252 12 6 2 0 0 0 0 0 14 0 2 0 专业基础课合计45.5797719 \ \ 4.5 0 0 8.5 11.5 0 14.5 3 0 3.5 0 选修学分要求与选课指导意见:专业基础课选修课额定学分为9.5。

(三)专业课程进程表

课程类别课

课程名称

总学时分学期学分

开课

单位

编号

1

-

1

1

-

2

1

-

3

2

-

1

2

-

2

2

-

3

3

-

1

3

-

2

3

-

3

4

-

1

4

-

2

专业课专

泵与风机

Pump and Blower Fan

2 36 32 4 2

jd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Heat

Exchangers

2 36 32 4 2

jd

供热工程基础

Fundamental of Heat Supply

Engineering

2 36 34 2 2

jd 合计 6 108 98 10 0 0 0 0 2 0 0 4 0 0 0

汽轮机原理

Principles of Steam Turbine

2.5 48 44 4 2.5

jd 锅炉原理

Principles of Boiler

2.5 48 42 6 2.5

jd 热力发电厂

Thermal Power Plant

2 36 36 2

jd 合计7 132 122 10 0 0 0 0 0 0 2.5 2.5 0 2 0

暖通空调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2.5 48 44 4 2.5

jd

制冷压缩机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2.5 48 44 4 2.5

jd

中小型冷库技术

Technology of Middle and

Small Capacity Cold Storage

2 36 34 2 2

jd 合计7 132 122 10 0 0 0 0 0 0 2.5 2.5 0 2 0

动力工程前沿

Power Engineering Frontier

1 16 16 1

jd 工程热物理前沿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Frontier

1 16 16 1

jd

工业锅炉设备

Industrial Boiler Equipment

2 30 26 4 2

jd 锅炉运行

Boiler Running

2 30 18 10 2 2

jd 汽轮机装置与运行

Running of Steam Turbine Plant

2 30 18 10 2 2

jd 电厂化学水处理

Chemical Water Treatment in

Power Plant

2 30 30 2

jd

热电联产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2 30 30 2

jd

专业课专

单元机组集控运行

Centralized Control Operation

of Unit Plant

2 30 16 14 2

jd

制冷装置自动化

Refrigeration Plant and

Automatic Control

2 30 26 4 2

jd

强化传热技术

Technology of Strengthened

Heat Transfer

2 30 28 2 2

jd

现代低温技术

Technology of Modern

Cryogenics

1 16 16 1

jd

人工环境及空气调节

Artificial Environment and

Air-conditioning

2 30 30 2

jd

先进热泵技术

Advanced Technology of Heat

Pump

2 30 30 2

jd

吸收式制冷技术

Technology of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2 30 30 2

jd

制冷空调工程前沿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Frontier

1 16 16 1

jd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Technology of Solar Thermal

Utilization

2 30 28 2 2

jd

风力发电技术

Technology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2 30 28 2 2

jd

能源利用前沿

Energy Utilization Frontier

1 16 16 1

jd 核电厂系统与设备

System and Equipment of

Nuclear Power Plant

2 30 30 2

jd

生物质能转化与利用

Conversion and Utilization of

Biomass Energy

2 30 26 4 2

jd

海洋能利用技术

Technology of Ocean Energy

Utilization

2 30 30 2

jd

选修课合计37 560 516 26 18 5 17 15 专业课合计22 375 355 20 0 0 0 0 2 0 2.5 12.5 0 5 0 必修课程总合计110.5 1976 1714 24 238 20 24.5 1 20.5 20.5 0 10 9.5 0 4.5 0 选修学分要求与选课指导意见:专业课选修课额定学分为9学分。

(四)实践环节

顺序名称学

周数

各学期学分分配

实践教学

形式1

-

1

1

-

2

1

-

3

2

-

1

2

-

2

2

-

3

3

-

1

3

-

2

3

-

3

4

-

1

4

-

2

1 入学教育、军训

Matriculation Education; Military Training

0 2 0 √

2 公益劳动Laboring for Public Benefit

3 物理实验Physics Experiments 2 (32学

时)

1 1 √

4 专业导论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1 1 1 √

5 动力机械零部件测绘

Power Mechanical Parts Mapping

2 2 2 √

6 金工实习Industrial Practice 2 2 2 √

7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Fundamental of Machine

Design

2 2 2 √

8 泵与风机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Pump and Blower Fan

2 2 2 √

9 电工电子实习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1 1 1 √

10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Specialty Comprehensive Course Design

2 2 2 √

11 锅炉原理(或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Principles of Boiler (or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Refrigeration)

2 2 2 √

12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Heat

Exchangers

2 2 2 √

13 生产实习Production Training 3 3 3 √

14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Thermal Power Plant

2 2 2 √

15 毕业实习Undergraduate Practice 2 2 2 √

16 毕业设计Undergraduate Thesis 15 15 15 √

合计40 42 0 1 3 1 2 4 1 2 4 5 17

(五)讲座(报告)

顺序内容课程类型教学形式具体安排要求

1 学科前沿技术类选修

分散每学期由学校、各

学院统一安排

参加18学时讲座

计1学分

2 自然科学类选修

3 人文社科类选修

4 其它类选修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这个行业可以说一直都是个热门行业。 1、目前来说火力发电依然是发电形式的主流,安全高效,虽污染环境但不会形成洪涝灾害,亦无辐射污染; 2、工业生产三要素:水、电、气。热能与动力工程可以说是必需的行业。 3、目前,国家紧跟世界形式。慢慢从“能否用”转变为“更好的使用”在这个转向智能化的时代里,相信你只要付出努力,必有一番建树 二级学科 编辑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编辑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该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该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该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编辑 该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该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干学科

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生涯规划书

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生涯规划书 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生涯规划书 新的时代更需要新型的人才,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必须接受新的观念,以新的方式锻炼自己。下面,我CJ为大家整理了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生涯规划书,希望你能喜欢!欢迎参考借鉴。 热能与动力工程职业生涯规划书 一、自我分析 1、我的性格我觉得我自己性格开朗,也不是很内向,跟人在一起时总是能交流得很好,善于和同学沟通,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感觉我脾气很好,不会轻易与别人发生矛盾,而且做事认真负责,虽然有时候会有懒惰情绪,但是总体上来说做事还是能做得比较好的。 2、我的兴趣 小时候对机械工程和能源方面有浓厚兴趣,总梦想着长大也要成为一名工程师,那时候就可以为人类做很多的贡献了。同时也对商业活动有着一定热爱,报考大学时,出于对能源与动力方面的热爱,而选择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上学期间,有幸加入了燕山大学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加入学校自强社与于校学生会,负责组织车辆与能与学院赴唐山机务段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并被评为了小分队,组织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职业取向

我所学的专业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主要就是汽车发动机的研发,其次就是热能发电站,所以我会选择汽车研究院、火电站之类的公司。假如有机会,我也会选择跟市场营销贸易有关系的行业,那样能使我工作得更有兴致,不仅有益于工作的进行,也有利于我自身的发展。 4、优势劣势 我感觉我自己学习理工类的知识能力较强,不管是汽车发动机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还是市场营销于贸易方面的知识,学习能力较高,学习较快,如果工作的话也能很快适应,对于技术问题应该能很快解决,同时管理学能力也是我的长处,能管理好团队与公司业务,同时可以协调好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这是我的优势。相对来说,我的协作能力较差,对于团队发展有一定负面影响,不利于集思广益。 二、社会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我的家乡是河北省唐山市,父母是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家庭环境分析: 员,他们生活淳朴,工作努力,诚信,厚道,对于我的学习与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希望,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我一定要找个适合的工作或者自己创办一个企业,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2、学校环境分析: 我就读的是燕山大学的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专业,该专、学校环境分析: 业培养具有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和内燃发动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能源的高效率、低污染转换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从事动力

2020年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doc

2020年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_ 高考升学网 当前位置:正文 2020年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更新:2019-12-24 09:47:06 一、教育部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排名学校名称1清华大学2西安交通大学3上海交通大学4浙江大学5华中科技大学6天津大学7哈尔滨工业大学8东南大学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华东理工大学11华北电力大学12江苏大学13北京理工大学14北京科技大学15大连理工大学16上海理工大学17海军工程大学18吉林大学19哈尔滨工程大学20同济大学21南京工业大学22山东大学23重庆大学24西北工业大学25中国石油大学26东北电力大学27浙江工业大学28武汉大学29兰州理工大学30北京交通大学31上海电力学院32河海大学33郑州大学34天津商业大学35沈阳化工大学36南京师范大学37武汉工程大学38内蒙古科技大学39沈阳航空航天大学40辽宁科技大学4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42辽宁石油化工大学43浙江理工大学44长江大学45广西大学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介绍本专业

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文章推荐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的认识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的认识 1.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认识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对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设立的三个专业方向听课后的认识 我校本专业共设立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以内燃机方向、制冷与空调方向、以及火力发电的能源方向。 热力发动机主要研究高速旋转动力装置,包括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涡喷与涡扇发动机、压缩机及风机等的设计、制造、运行、故障监测与诊断以及自动控制。为航空、航天、能源、船舶、石油化工、冶金、铁路及轻工等部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校的本专业方向主要是做汽车发动机的,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起步比较晚,在发动机方向比较需要人才,这个专业就是做这方面的钻研。我们在这方面的老师大多都去过国产汽车企业搞过项目。虽然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起步,但是要多

少时间,更新速度不可估计。所以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发动机还是会存在的,军用的发动机、船用的等等大功率的机械设备少不了传统发动机。并且就算是以后新能源时代真的到来了,其人才还是远远不够的,肯定从传统发动机的人才里培养一部分。任何国家跟地区,不会让曾经传统发动机的人才没事可干的。 制冷与空调方向主要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它广泛应用于能源、航天、航空、汽车、石油化工、食品与药品的生产、医疗设备与空调制冷设备的生产等领域。培养从事制冷与空调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适应范围广,其涵盖的范围有制冷方面的设计、开发、空调设计、运行管理等。其中空调方向的学生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空调的应用会越来越广,从环保的角度看,未来的空调主要会向这几个方向发展: 1、变频空调 变频空调器是通过内装的变频器改变频率。从而控制空调器压缩机的转速。使压缩机转速连续变化,实现压缩机能量的无级调节。与一般空调相比.变频空调有着高性能运转、舒适静音、节能环保、能耗低的显著特点,改善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能源动力类,0805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以锅炉与热能供应、低温制冷、电厂为主要方向,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民用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创业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 (2)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计算机基础知识; (3)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文献检索和文字表述能力; (4)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 (5)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以及专业创新和创业能力。 2.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取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件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至少掌握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具有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技术,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了解本学科国际前沿性的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3.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热能与动力工程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其中包括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主要涉及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面向及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1、西安交通大学 A+ 2、上海交通大学 A+ 3、浙江大学 A+ 4、清华大学 A+ 5、华中科技大学 A+ 6、天津大学 A+ 7、哈尔滨工业大学 A 8、大连理工大学 A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1、重庆大学 A 12、东南大学 A 13、上海理工大学 A 14、江苏大学 A

15、北京理工大学 A 16、华北电力大学 A 17、南京理工大学 A 18、东北大学 A 19、北京科技大学 A 20、同济大学 A 21、山东大学 A 开设学校有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石油大学[天津] 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天津商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理工学院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鞍山钢铁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

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目录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要求 主干学科 主要课程 主要专业实验 知识结构要求 就业方向 修业年限 开设院校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要求 主干学科

主要课程 主要专业实验 知识结构要求 就业方向 修业年限 ?开设院校 展开 编辑本段业务培养目标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编辑本段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及规划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通过上网查询和老师的介绍,认识到热能与动力工程 是研究热能的释放、转换、传递以及合理利用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空间技术、化工、冶金、建筑、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 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流体工程、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动力机械、水利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能从事汽车动力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暖通空调,能源与环境工程、电厂热能动力、燃气工程、船舶、流体机械等方面的科研、教学、设计、开发、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向; 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立了两个方向; 制冷与空调方向和热电方向。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经济学,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测试技术、制造工艺学、优化设计等。 制冷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主要有制冷与空调测量技术、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技术、空气调节、制冷压缩机、制冷系统CAD、计算机绘图、泵与风机、制冷空调电气自动控制、冰箱冷库、制冷热动力学、热泵制冷空调故障诊断等有关课程。专业方向培养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设计、科研、开发、制造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制冷、低温和空调技术及其相关应用领域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设计院以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管理、技术服务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热电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大气环境保护理论和技术,主要有电站锅炉原理核电技术、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热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电厂汽轮机原理,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有关课程。 毕业生主要从事热力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科研开发以及热力系统的设计等工作,还可以在航天、机械、化工、船舶、核能等行业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在军事部门、核电工业和辐射科学相关的科研设计单位、核电站、高等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运行、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 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前景: 伴随现实环境的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的重要性正在日渐突出。 目前全世界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能源动力及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头等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压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占商品煤炭、(%,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已经探明的常规能源剩余储量76能源消费的.

热能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

热能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 网友一热能与动力工程是由以前的几个专业合并一起来的分为制冷方向发电厂方向还有发动机方向还有锅炉方向其实这个专业就业相当乐观。本人学的是发动机方向。我们专业去年十一月份基本上就把工作签完了那时候其他专业还没有开始找工作呢 网友二我就是学这个专业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就业分类比较多 1.学习锅炉蒸汽轮机的电厂。2.冶金炉、冶金方面的钢铁厂、冶金炉设计院等。3.内燃机、燃汽轮机方面的汽车厂、飞机制造场。4.建筑采暖暖通方面的建筑业。这个专业找工作不成问题现在能源问题突出以后人才肯定抢手。 网友三每个学校对此专业培养方向的细分可能略有不同如合肥工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覆盖原先的热力发动机、制冷与低温技术和热能工程等九个专业。现我以江苏大学为例本专业有三个方向1、热能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策划、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2、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毕业生可以在电力系统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以及有关能源、环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教学、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3、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在能源利用、燃烧设备、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换热设备、动力机械等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而且现在机械行业如柴油机行业发展形势很好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我觉得这个专业很好但学习时理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上海交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在国家发展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其中第一个一百年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对应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强国的最基本的基础。而大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走出一条扎根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为此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到了必须要改革的关口。 顺应国家的发展大趋势,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自2009年以来敢于实践,勇于革新,率先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调整与改进。教学内容突破传统专业设置的界限,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的鲜明特点。加强数理基础和人文科学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建设机械工程学科大平台,以“大工程”为主导,在设计、制造、控制、工程管理、环境、市场等多方面设置了一系列的课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大机械类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知识结构、综合的实践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团队的合作精神、自信的沟通能力。同时关注新能源领域的新兴学科,在发扬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重视学科发展中交叉、互补的内在联系,优化课程结构,使教学内容不断适应能源与动力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目标有以下几点: (1)发挥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方面厚基础的优势,同时与国际教育模式相接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的能源动力工程技术人才。 (2)考虑到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要求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所以在教学改革中强调通过学科交叉来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具有综合知识体系的创新型人才。具体的要求为:除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知识以外,必须具有扎实的机械基础以及机械加工动手能力,必须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力学、机械学、电路和电子技术以及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技能;善于将雄厚的力学基础、机械基础、热物理基础以及控制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在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大显身手。 (3)能源与动力工程课程体系所面对的专业为航空航天、动力工程及自动化、汽车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动力及自动化、制冷及低温技术、能源与环境工程等领域。所培养的人才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同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胜任“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各项工作,能够实现机械、计算机、人文、社会等多种知识体系相融合并具有一定专长的“宽厚、复合、开放、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新时期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创新分析 高庆禹

新时期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创新分析高庆禹 发表时间:2018-01-20T19:26:41.4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作者:高庆禹徐永东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能源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形式日渐严峻,对能源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鹤岗市热力公司黑龙江鹤岗 154101 摘要:近年来,我国能源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形式日渐严峻,对能源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厂深谙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在具体发展过程中注重提高能源生产效率,将电厂机组运行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以此推动供热系统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该项技术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使得实际生产效率不甚理想,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电厂热能和动力工程的创新改革。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电厂;创新 1热能与动力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其实主要就是涉及到了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尤其是在具体的电厂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会产生较多的热能,而这些热能并不是我们需要的,只有电能才是我们需要的一种能源,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把这种不需要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这也就是热能与动力工程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在具体的能量转化过程中,该技术的实施能够首先把多余的热能转化为动能,然后把这些动能通过必要的装置来转化为我们需要的电能,在此过程中就完成了热能到电能的转化,无形中相对于原有的电能产出来说就提高了电能的数量,进而也就相当于提高了电厂生产的效率。但是具体来说,热能和动力工程的实施较为复杂,不仅仅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较为复杂,其操作流程也比较繁杂,这就对我们相关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厂技术操作人员必须把握好热能和动力工程的技术操作要点,切实提高生产的效率。 2热能动力工程对于环境的影响 2.1空气污染 热能动力工程对于环境的污染涉及较为广泛,在我国多个地区均存在着严重的热能动力工程环境污染问题,该问题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是热能动力工程燃料燃烧问题。我国现阶段的热能动力工程设备所使用的燃料主要以燃煤为主,而燃气与其它物质的加热能够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等,其中铅物质、汞物质及铜物质所占比例也相对较高,以上物质夹杂于空气中将对空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部分地区产生严重的雾霾情况。其次,是设备的废料处理问题,热能动力工程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必然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料,而若其在废料处理方面未能形成完善的处理机制,则易使废料在不适宜的区域大量堆积,在空气蒸发的作用下,其中主要的有害物质便惨杂于空气中,继而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最后是热能动力工程建设设施不完善,部分地区的电厂及工业企业选址存在问题,同时在设备生产处理设施的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欠缺,导致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久而久之通过风力的作用便与空气互相融合,此时空气便再次受到热能动力工程的污染。 2.2噪音污染 通常电厂及相关企业的热能动力工程设备的运行时,音律分贝较大,一旦在隔音方面的处理存在问题,则易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噪音污染主要对人的听觉神经及脑干神经纤维造成破坏,使人逐步丧失听觉能力,并伴有神经反应速度下降的情况,严重者可出现呆滞及脑神经反应不协调的情况,对于人体机能影响尤为严重。虽然噪音污染在实际的生活中较为常见,但热能动力工程设备的噪音污染较为严重,不仅波及范围广泛,同时具备较强的破坏性,如其长期处于该噪音环境污染中,则对基本生命健康构成威胁,所以在电厂中动力热能工程设备产生的噪音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影响极其严重,该问题在中小型城市及大型城市的周边区域较为常见。 2.3液体废料污染和固体废料污染 部分地区的热能动力工程设备的运行多依赖于蒸汽结构,在此过程中水便成为其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之一,如在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未能及时地对水及石油等液体废料进行及时的处理,则易导致严重的生态用水及饮用水污染,这对于区域的和谐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固体污染的处理方面,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不仅未能及时地购置并使用专业的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同时也未对其进行有效规划存放,导致其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愈演愈烈,成为部分地区的主要环境污染源之一。 3电厂中热能和动力工程创新的有效措施 3.1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湿气损失的不良影响 发电厂发电机组运行中,在产生热能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湿气,并且受热传递作用的影响,温度较低的湿气在损耗过程中会消耗部分热能,进而导致机组出现能耗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湿气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例如在某电厂发电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十分重视湿气耗损问题,借鉴其他电厂和研究中的湿气能耗处理方法,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利用中间再热循环装置降低湿气耗损,在机组运行设备上安装中间再热循环装置,通过该装置将作功后的蒸汽导入再热装置中,对蒸汽实施再次加热,以此保证作功后的蒸汽温度与主蒸汽温度相近,随后再将蒸汽返回汽轮机中进行再次作功。该方法属于中间加热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循环热效率,并且保证了排气湿度符合标准规定,减缓了其对叶片的侵蚀,在保证设备正常使用年限的同时,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内效率,进而降低了能耗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该电厂还辅以提升机组抗冲蚀能力、使用带有吸水缝的喷灌等有效措施,在缓解湿气损耗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3.2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利用重热 现阶段,我国电厂运行中多级汽轮机应用较为广泛,并且通常情况下,多级汽轮机在具体应用中每一级设备均会产生热量,进而会出现热量过剩的现象,这些热量本身对电能生产无益,在具体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通过热能和动力工程措施对其加以转化,并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转化的效率,以此为电厂的生产效率提供重要保障。例如在某电厂热能转化过程中,工作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利用重热现象,在多级汽轮机设备中安装吸收式热泵,热泵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组成,受其影响下一级设备在运行中可利用上一级设备热能转化过程中剩余或者新产生的热能,并且可实现循环往复利用,以此提高了热量的转化效率。 3.3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节流调节 通常情况下,在电厂发电作业中,经过一级节流调节基本可以满足全周进汽的要求,调节作用较为明显。例如在某电厂小容量机组和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新能源发电方向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新能源发电方向)本科 人才培养方案(2017版)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发电方向) 专业代码:080601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 一、培养目标 坚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遵守工程伦理和职业规范,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胜任电力行业的岗位要求;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 二、毕业要求 1.能够将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3.能够设计针对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能够针对与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 6.熟悉国家和地方涉及电力行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10.能够就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2017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分析

2017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分析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下文是职场百科网 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业专业包括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它的前身是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新中国刚刚起步,设立了诸如华东水利学校、华北水电学院等专门院校,这些院校的设立,对国家水患的治理和经济的长远发展培养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国初期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 后来随着改革的需要,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该专业包含了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水利水电动力、能源工程等专业。从专业的高技术上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系统复杂,集机械、电力、电气、电子、液压、计算机等多学科与一体,自动化程度很高;从生产上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基本上实现了自动、远动控制以及计算机监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水平,完全能适应生产的要求。 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存在问题,学生毕业后可到相关的国家机关、科研院所、流体机械制造企业以及水电行业、航空航天部门、水利部门及与流体工程设计相关的其他单位从事生产、教学、科研、销售、管理等工作。

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能源动力一级学科,培养能源工程方面,包括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能源综合利用及节能、制冷及供热系统(汽源、热源、冷源、热力管网、燃气输配等热力系统)、热电厂等工程方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相关设备生产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本专业含电厂热能动力、城镇市政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供热)两个专业方向。随着我国核技术及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核技术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核科学技术人才补充到相关单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相关 的科学研究、政策规划与管理等工作。 总体来看,能源动力类得专业包括的几大专业都是对要求很高的人来选择的。一般理科生为主。对本专业的限制也是很大的。但是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相关的薪资也是很高的。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发展前景广阔。它包括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拓展空间很大。 目前设置该专业的高校较多,攻读方向也不相同,比如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

简述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

简述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发展趋势,我国的各行业也进行了信息化改革,将科学技术融入其中,使其具有更强大的功能,且操作简便化、快捷化。其中,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今时代人们关注的重点,也是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要任务。而探索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开发新能源的基础,只有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做好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同时,相关专业人员在研发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尽量减少危害物质的排放,防止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因此,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热能与动力工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介绍,并对其科技创新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人员提供理论帮助,仅供参考。 标签:热能与动力工程;热电厂;科技创新 前言 随着社会化经济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热能与动力工程中也将入了相关的科技元素,摒弃了传统的且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生产工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热能与动力专业的有效发展。因此,要加大力度对热能与动力工程进行研究,进而开发与利用新能源,同时还要降低新能源对环境的危害程度,这对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对我国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1 热能与动力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合理实现热能与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实际转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很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转化,有效促使热能与动力或者热能与电能之间的相关转化,旨在使得能源得到充分利用,为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前提条件。就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价值而言,它可以解决能源的利用问题,在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所以要对热能与动力工程进行有效分析,保证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热能与动力工程涉及的范围广泛,且相互之间的关系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基于此,要科学合理地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通过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产生经济效益,从而促使我国的市场化经济得到有效提升。 一般情况下,基于专业构成的视角下,可以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分析与研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热能转换以及利用方面,包括热能动力及其控制工程,如开发新能源、能源环境利用工程等。同时这也是相关人员研究的重点内容。其次,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前提,包括热力发电机及汽车工程。再次,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说,包括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最后,建立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基础上的火力火电与水利水电动力工程。 2 热能与动力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中工业炉的应用发展分析

新能源研究生就业方向

新能源研究生就业方向 新能源研专业的究生就业的方向有哪些?下面为大家带来新能 源研究生就业方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解析 ●什么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除了不受供电线路影响的太阳能灯,新能源的重大应用还有很多,比如,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神州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太阳能动力飞机首次尝试环球飞行……甚至废旧的人民币也可以作为生物 质发电材料,焚烧转化为电能。这些都是新能源技术带给我们的惊喜。 那什么是新能源呢?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从名称看,一个“新”字将它与传统能源区别开来。新能源是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而获得,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传统的化石能源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并且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或有害气体。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新能源的利用过程往往是可循环的,对环境没有污染或者污染很小。 这里简单说一下风能、光伏、生物质能。风电比较好理解,就是如何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主要就是光热和光伏,以光伏为主,其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光生伏特效应”。生物质能主要是利用生物转化技术和热化学转换技术,将生物质转换成燃料物质。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胡笑颖老师说:“比如小麦收获了以后的麦杆,稻子加工后产生的稻壳,木材加工后的木屑、树枝、树皮等,这些农林废

弃物都可以成为生物质发电的主要材料。利用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各种清洁的能源,如沼气、燃料乙醇等。” ●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各校有差别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xx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中的能源动力类。由于它是面向新能源产业的,其学科交叉性强、专业跨度大,学科基础于多个理科和工科,与物理、化学、材料、机械、电子、信息、软件、经济等诸多专业密切相关。各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已有专业积累,设立了各具特色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方向等都有较大差别。 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集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科学及工程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厦门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面向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化学储能、能效等国家急需的新能源产业方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人才的新兴专业。 河海大学新能源专业以风能为主要方向。研究的是新能源发展所涉及到的基本气动力学理论、控制理论和发电运行理论。学习空气动力学、电路、控制理论等专业基础课。学习风力机、风力发电机组控制,风力机塔架与基础、海上风电场、风电场规划与选址等专业课。 胡笑颖介绍,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但大家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有很大不同。xx年由华北电力大学牵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全文翻译 整理版

第一章热科学基础 工程热力学基础热力学是一门研究能量储存、转换及传递的科学。能量以内能(与温度有关)、动能(由物体运动引起)、势能(由高度引起)和化学能(与化学组成相关)的形式储存。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能量在边界上可以以热和功的形式进行传递。 在热力学中,我们将推导有关能量转化和传递与物性参数,如温度、压强及密度等关系间的方程。因此,在热力学中,物质及其性质变得非常重要。许多热力学方程都是建立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之上,而且这些实验观察的结果已被整理成数学表达式或定律的形式。其中,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应用最为广泛。 热力系统和控制体热力系统是一包围在某一封闭边界内的具有固定质量的物质。系统边界通常是比较明显的(如气缸内气体的固定边界)。然而,系统边界也可以是假想的(如一定质量的流体流经泵时不断变形的边界)。系统之外的所有物质和空间统称外界或环境。热力学主要研究系统与外界或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系统通过在边界上进行能量传递,从而与外界进行相互作用,但在边界上没有质量交换。当系统与外界间没有能量交换时,这样的系统称为孤立系统。 在许多情况下,当我们只关心空间中有物质流进或流出的某个特定体积时,分析可以得到简化。这样的特定体积称为控制体。例如泵、透平、充气或放气的气球都是控制体的例子。包含控制体的表面称为控制表面。 因此,对于具体的问题,我们必须确定是选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有利还是选取控制体作为研究对象有利。如果边界上有质量交换,则选取控制体有利;反之,则应选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平衡、过程和循环对于某一参考系统,假设系统内各点温度完全相同。当物质内部各点的特性参数均相同且不随时间变化时,则称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当系统边界某部分的温度突然上升时,则系统内的温度将自发地重新分布,直至处处相同。 当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转变为另一个平衡状态时,系统所经历的一系列由中间状态组成的变化历程称为过程。若从一个状态到达另一个状态的过程中,始终无限小地偏离平衡态,则称该过程为准静态过程,可以把其中任一个中间状态看作为平衡状态。准静态过程可近似视为许多过程的叠加结果,而不会显著减小其精确性,例如气体在内燃机内的压缩和膨胀过程。如果系统经历一系列不平衡状态(如燃烧),从一个平衡状态转变为另一个平衡状态,则其过程为非平衡过程。 当系统从一给定的初始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中间过程又回到其初始状态,则称系统经历了一个循环。循环结束时,系统中的各参数又与初始参数相同。 在任一特性参数名称前加上前缀iso-,表示该参数在整个过程保持不变。等温(isothermal)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等压(isobaric)过程中压强恒定;等容(isometric)过程中体积保持不变。 纯物质的气-液相平衡 如图1-1(a)所示,由活塞和气缸组成的装置中装有1kg水。假定活塞和其上的重物使气缸内压强维持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