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肘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肘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肘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6-04-28T15:34:41.3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1期供稿作者:刘子琦[导读] (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453)肘关节是仅有一个关节腔的关节,具有2种不同的功能,旋前、旋后运动发生在上尺桡关节;屈曲和伸直发生在肱桡和肱尺关节。刘子琦

(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453)【摘要】目的:浅谈肘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肘部损伤患者,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及专科护理。结果:3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肘部损伤的轻重来制定对应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肘部损伤;专科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136-02 肘关节是仅有一个关节腔的关节,具有2种不同的功能,旋前、旋后运动发生在上尺桡关节;屈曲和伸直发生在肱桡和肱尺关节。肘关节有3个显而易见的标志,它们是尺骨的鹰嘴突、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1]。肘关节周围有肱动脉、肱静脉及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通过,故骨折时易于受到损伤。常见的肘部损伤有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肱骨髁间骨折、尺骨鹰嘴骨折、肘关节脱位等[2]。肘部损伤后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明显,皮下青紫瘀斑,肘关节呈畸形、活动受限,轻微活动肘部即有明显骨擦感,严重者可出现多处张力性水疱,如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可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肘部损伤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在10~62岁,平均年龄37±1.5岁。患者临床表现为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皮下青紫。

1.2 治疗及结果

肘部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保守疗法即手法整复外固定、骨牵引;手术疗法即切开复位或微创复位内固定。结果3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预后良好。

2.临床护理

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必须热情、亲切、关心、体贴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以利配合治疗。在治疗和检查时,安慰和鼓励患者,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2 严密观察伤肢情况,包括肿胀程度,肢端皮肤颜色、温度,桡动脉搏动的强弱及患者感觉等,及时调整外固定松紧度,以防止外固定过紧造成肢体内压力增高,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肌肉缺血性坏死[3]。

2.3 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

2.3.1抬高患肢骨折后肢体肿胀,一般伤后3~7日达最高峰,此后逐渐消肿,这是伤后正常现象,但要注意肢体下垂不利于消肿,甚至加重肢体肿胀。当肢体肿胀较重时,患者最好平卧并将受伤肢体用枕头垫高,至少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血液回流从而减轻肿胀。

2.3.2观察肢端血运夹板捆扎过紧可使肢体肿胀加重而影响血液循环。如果发现腕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者不能活动手指,用针刺手指时患者感觉明显迟钝或毫无感觉,手指颜色发紫或苍白,患肢温度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等现象出现,说明肢体有严重循环障碍,必须解开带子,放松夹板,否则肢体将有发生缺血性挛缩的危险[4]。

2.3.3随时调整布带,保持捆扎松紧适度一般在复位后3~4日内,夹板内压力有上长趋势,应每日将布带稍加放松,保持在1cm左右的移动度。以后随着肿胀的消退,再每日稍加收紧布带,两周后肿胀消退,夹板内压力即趋向平稳。

2.3.4观察局部皮肤情况纸垫加压处疼痛剧烈是局部缺血的症状,有可能发生局部皮肤受压坏死,应即刻检查局部,必要时放松布带,调整夹板位置。未发生上述现象者,在骨折复位早期亦应每日2~3次详细检查局部皮肤及夹板固定情况[5]。

2.3.5功能锻炼为了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粘连、骨质疏松等现象发生,骨折一经复位固定后,即应开始进行未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及肌肉的静止收缩运动。伤后1周内开始练习握拳、伸指、腕关节屈伸及肩关节各种活动。4~5周后去除外固定,开始练习肘关节屈伸活动。

2.4 患肢护理

骨折内出血、外固定过紧、肢体肿胀严重都可导致组织灌注不足。促进肿胀消退、观察及防止患肢血液循环障碍,是护理四肢骨关节损伤病人的重要内容[6]。

2.4.1促进肿胀消退以软枕抬高患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如膝关节损伤的病人应垫高足、膝部,使髋部处于低位,整个下肢从远端向近端逐渐降低,形成斜坡状。如肘关节损伤后将肘部抬高,使前臂高于肘部平面。损伤早期局部可行冷敷,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并可使损伤破裂的小血管及时凝固止血,以减轻肿胀。鼓励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或减轻肢体肿胀。对于严重的肢体肿胀,要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2.4.2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由于骨折后的固定包扎造成不能直接观察受伤部位血液循环状况,而肢体远端能间接反应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肿胀程度等情况。若肢端皮肤发绀或苍白、皮温降低、剧烈疼痛、肿胀、麻木感、不能活动,可考虑血液循环障碍,须立即查明原因,对症治疗[7]。肢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及动脉搏动减弱,是患肢动脉损伤或受压受阻后的临床表现,但因动脉压力高,其症状往往迟于静脉受压后的临床表现,所以此项指标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若患肢剧烈疼痛或皮肤感觉减退、消失,且不能做自主活动,但肢体血液循环良好,可考虑为神经受压,须在受压部位开窗减压或更换石膏。对血液循环不良的肢体,除对症治疗外,应将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8]。如位置过高,会加重缺血,并严禁热敷、按摩、理疗,以免加重组织缺血、损伤。

脑中风后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

脑中风后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2-11-16T17:11:51.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向春梅杨晓丽[导读] 脑中风是一种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安全疾病之一。向春梅杨晓丽(新疆兵团农二师焉耆医院新疆焉耆 841100) 脑中风是一种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安全疾病之一,它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危重、病程长、后遗症多表现。它是造成患者生命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它不仅导致患者躯体残疾,而且对患者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影响,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以抑郁症状较为常见。这些心理问题,特别是抑郁症状不仅影响脑中风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还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康复,因此对脑中风抑郁症状预防治疗的同时,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现将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 护理评估与诊治观念的互动性 准确、全面的评估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做好心理护理的第一步、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综合的采用各种客观的评定量表和主观的评估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以全面的收集资料。现代医学已由生物横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疾病的发生和转归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对抑郁患者更应针对他们的生理、心理、社会问题进行系统的评估分析。然后确定护理诊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 2 心理治疗与常规治疗的结合性 脑中风病人一般病情较重,躯体功能受损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一方面向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及有效的心理护理的同时加强常规的治疗指导。要积极帮助、协助日常护理,指导合理饮食,说明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指导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生活技能的训练及功能锻炼,劳逸结合。另一方面,抑郁病人易出现精神明显减退、睡眠紊乱。给患者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减轻抑郁症状,为了提高病人训练的兴趣,护理人员可在病房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上肢功能训练,如编制、书法等。 3 心理护理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减少纠纷,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尊重。交流和沟通是心理护理安全方法之一,尤其是与病人的情感交流,在交流中会发现许多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社会环境因素。如许多病人来自社会上低收入家庭,难以负担过多的医药费,但他们对疾病的康复、多疾病痊愈的渴望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但在经济负担能力上则有许多差异,所以在疾病过程中抑郁病人有明显的表现。 4 心理轻松与外界轻松的一致性 解除由疾病带来的思想负担,护士应具有良好的素质,在患者面前用表现得大方、得体、耐心、细心,保持开朗豁达的胸怀,避免忧愁、思虑、焦躁等不良情绪刺激,抑郁病人一般性格内向、自残、封闭、不愿与人交流,对这样的病人首先应创造数是宽松的治疗环境,配合精心的健康教育,娴熟的护理技术,使治愈的首要条件,应讲清病情,让病人了解疾病的特点及转归,让病人看到希望。除了医务人员应给与换这个方面的支持外更应该告知患者的家属、朋友、同事等。社会支持对患者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应更多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关心和照顾,多来探视病人,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患者分析认识抑郁疾病,鼓励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病人关注外界事物,减少恐惧心理和抑郁症状。 5 心理稳定与社会变动的影响性 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接受规范的治疗,善于观察分析病人的表情,判断病人的情绪,恰当处理病人的要求。当听不懂病人所说的内容时,护理人员要耐心启发,让病人觉得有人关心他、尊重他、不厌弃他,消除心理压力。深入了接病人生病前的家庭背景、工作环境、社会因素等第一手资料。由于病人本人预后评价不好,怕成为家人的“累赘”,因此,家庭成员对其关心体贴缺乏,支持较少,患者在忍受疾病痛苦的基础上表现情绪低落,甚至厌世,对这一时期的病人如不积极进行心理疏导,患者则可能产生失眠、焦虑、情绪低落、轻生。因此,严防自杀,安置在定点病房,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护患者的睡眠,同时医务人员及家人应给予关心、体贴。讲解疾病卫生保健方法,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6 小结 脑中风后抑郁病人由于其发生率高,不良影响大是临床护理人员护理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要掌握其发生的机理。在临床工作中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把握脑中风病人抑郁障碍心理护理一般要点,与患者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为患者担任个性化的护理,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的恢复,以提高整体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刚,崔利华,郭恬等.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安全率及相关因素[J].中国康文医学杂志,1998,13(5):216—217. [2]张孟喜.住院老干部抑郁状态相关因素调查与护理对等[J].护理学杂志,2003.8:633-634.

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

昏迷患者的护理 昏迷:是指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呈不同程度的丧失,施以刺激不可能唤醒。昏迷又分为浅昏迷、深昏迷。常以某些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等)的存在或消失作为判断昏迷深度的指标。浅昏迷时对强刺激有反应,上述反射减弱。深昏迷时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上述各种反射消失。 一.基础护理: 1.口腔护理:分泌物残留可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一般1~2次/日,根据患者不同 情况备开口器、漱口液(长用漱口液有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液、1%~3%过氧化氢溶液、1%~4%碳酸氢钠溶液)。 2.皮肤护理:重点是防止压疮,与长期卧床有关。一般2h/次翻身,翻身时不可拖拉 以免擦伤皮肤,对于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更应注意保护,避免长时间受压,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潮湿后随时更换。定期给予擦浴。保持四肢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及肌肉萎缩,定时做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 3.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昏迷患者需长期留置尿管防止尿失禁,故2次/日消毒尿道口, 防止尿道感染。引流管根据不同部位观察引流液的颜色、质、量并记录。确保引流管的妥善固定、密闭、通畅。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处理。 4. 眼部护理:预防角膜溃疡,每日早晚用无菌盐水冲洗后涂眼药膏,并覆以凡士林油 纱,用眼药水交替点眼。 5. 保持大便通畅:3天无大便者,应使用缓泻剂。 二.生命体征的监测:一般来说生命体征可直接反映病人全身状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 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处理。 1.体温的监测:(1)体温过高,一般为术后吸收热、感染,神外科患者一般为中枢性 发热或脑干损伤。应及时物理降温并汇报医生。(2)体温过低,一般为休克患者或脑干损伤。应给予保暖并汇报医生。 2.心率、心律的监测:是反映心脏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1)中枢性病变所致的心率 变化:当心率过快时可用胺碘酮等,当心率过慢时可用阿托品、654—2等。(2)心血管病变所致的心率变化:在处理上主要以纠正引起心律变化的原因为主,如低血容量性休克,应考虑补液、输血,而对心排量低的患者则以强心利尿,补液时用胶体为主。。 3.呼吸监测:(1)呼吸过快:一般提示脑缺氧及颅内压增高。(2)呼吸过慢:在机体 代偿状态下,呼吸过慢产生co2蓄积,在失代偿状态下可产生呼吸性酸中毒。 4.血压的监测:可作为有效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1)血压过高:根据情况可酌情给 予降压药,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2)血压过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的首先扩充血容量,再使用升压药。其他原因引起的应及时治疗原发病并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的正常范围。 5. 瞳孔的观察:正常瞳孔双侧等大等圆,位居中,边缘整齐,在自然光下直径为2-5mm. 瞳孔直径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小于1mm为针尖样瞳孔。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氯丙嗪、吗啡中毒。单侧瞳孔缩小提示脑疝早期。瞳孔大于5mm为瞳孔散大,双侧瞳孔散大见于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等,单侧瞳孔增大提示同侧颅内病变所致脑疝发生。 三.呼吸道的护理:由于昏迷病人的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坠积于肺部,可引起坠积性肺炎,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极为重要。

桡神经损伤治疗方法

桡神经损伤治疗方法 (1)常规给予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甲钴胺等治疗。 (2)中频脉冲电刺激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桡侧腕长、短伸肌,指总伸肌、拇长伸肌等进行局部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每天1次,每次10~15分钟,治疗强度以达到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运动为准。 (3)手法治疗:沿桡神经的走向,在其易受损伤的部位查找发生肿胀、粘连病变的软组织,给予点、按、揉、拨等手法治疗,每次20~30分钟,可见局部酸痛感减轻,病变软组织变软。 (4)进行增强肌力的康复功能锻炼。在能进行主动运动时给予适量的阻力,使其活动能够达到或接近正常活动度,每天2次,以感到局部轻微疲劳为标准。 ---------------------------------------------------------------------------------------------------------------- 上臂桡神经受压的常见有三个部位: 第一个部位是腋臂角处:在该部位桡神经正好位于肱骨颈和肱骨干上端的内侧。休息时将腋部置椅子背上而容易发生,或不适当地应用拐杖行走,将体重全部经腋部压在拐杖的横杆上,很容易发生桡神经受压而损伤。 第二个部位是在上臂的外侧,桡神经沟部:桡神经从后转向外侧部位,在此段桡神经位于肱骨外侧紧贴肱骨,当侧卧时将同侧上肢压在身下很容易损伤桡神经,特别在周末吃醉酒后侧身卧位,将手臂压在身下大睡,醒后就可能不能伸腕伸指,故西方人将之称为“周末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常常在2-4周内自行恢复。 第三个部位是桡神经在穿出外侧肌间隔的部位:该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约10cm处,在该处桡神经常常被交叉的腱性肌起包裹,也就是在此处桡神经相对固定,而且是处于一个腱性组织环中,容易遭受卡压,特别是在上肢剧烈活动后容易损伤该神经。该病有自行恢复的趋势。临床上观察2-3月如仍不恢复,可考虑手术治疗。

中风患者的护理

中风患者的护理 内科姚毅娟脑卒中不仅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脑卒中也存在青年人,脑卒中对我们的健康危害极大,因此,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及关键。从提高脑卒患者生活质量的层面出发,应及时住院抢救治疗,及早制定早期与恢复期的康复计划,只有这样,70%-80%的病人功能将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如果不及早进行康复训练的话,就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压疮,关节挛缩,肺炎,泌尿系感染等等诸多问题,因而,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预防及护理。 护理 1体位护理 1.1患者取仰卧位时,由于长期卧床,局部受压,血行不畅,很容易发生褥疮,因此,应定时床上翻身,按摩,每2-3小时翻身一次,从而防止发生褥疮,且要经常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同时,患者的衣服也要保持柔软,清洁干燥,平整;如果患者出汗,衣服要勤换,勤洗,勤剪指(趾)甲,为了防止肺炎的发生,应每2小时给患者变换体位和扣背一次,促进痰液排出,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同时,做好口腔护理;当患者出现抽搐时,应立即使其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予针刺人中,合谷等,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地西泮2毫升肌肉注射并吸氧,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发作时如有痰不易咳出,可轻拍背部(从下向上),如痰液黏稠可用吸痰器吸净咽部的痰液,为防止患者咬伤口舌,

可用压舌板或裹纱布的小勺子垫入上下臼齿之间,同时,医护人员应守护在患者身旁,防止坠床。 1.2患者取患侧卧位时,可以使患侧关节早期受到一定压力,有助于增加感觉刺激输入,利于缓解痉挛,头部用枕头支撑,躯干稍后仰,后方垫枕头,避免使患侧直接压于体下,患肘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患髋微后伸展,膝轻度屈曲,健卧下肢屈髋屈膝,因此,患侧卧位是最重要的卧位! 1.3患者取健侧卧位时,头用枕头支撑,用一枕头平放于胸前,上肢置于前面的枕头上,使患侧肩部前伸,肩屈曲90-130度,肘和腕伸展,患者腿下可放一枕头,使髋部内旋,膝自然屈曲,足不要悬空。 1.4患者取坐位时,从康复的角度出发,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如果患者发病时没有意识障碍或者意识障碍极轻且生命体征稳定[2],同时,为了防止低血压的发生,可以从发病的第2-3天就开始训练坐位,可在轮椅靠背前加一硬板,以保持躯干直立及髋关节屈曲,因轮椅靠背可使脊柱屈曲过度,床上坐位要求髋关节保持近于直角,双足分离并平放于地板上,膝部垂直,保持脊柱垂直床面,病情稍重者,训练应循序渐进,角度可以小些30度为宜,每次5分钟。 1.5患者取站位时,让患者把双手放于站立架桌面上,使身体保持平衡,用固定带固定和保护患者,如患者身体倾向一侧时应及时给予纠正,使患者的双脚充分着地,膝盖靠在前面的挡板上,每次站立20-30分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定站立的时间,如果发现患者的脚及腿出现肿胀,可以让患者在休息时将腿抬高,利于第二天的训练,如

到底桡神经损伤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到底桡神经损伤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在生活当中,因为桡神经损伤引起的伤痛我们并不少见,只是很多人并不了解怎样才算是桡神经损伤。如果有桡神经损伤损伤的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容易留下后遗症。也正是因为桡神经损伤,有的患者手臂不能正常的往后摆动,严重的患者可能手指都不能正常伸直。这就一定要就医治疗了。 桡神经损伤较常见。原因如下: 1.由于桡神经在上臂贴近肱骨,在前臂也较靠近桡骨,因而骨折时常同时受伤。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也常被埋于骨痂中。 2.牵拉或压迫而使其受伤。例如上肢外展过久或头枕上臂入睡等。

3.枪弹伤,切割伤。在战时或角斗时直接致伤。 4.手术损伤:例如桡骨头切除术或肱骨手术时致伤。 5.骨痂生长过多或桡骨头脱臼也可压迫桡神经。 肱骨闭合性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多属神经挫伤,较少为断裂伤,一般先行保守治疗,3月无效后手术探查。探查包括腋部和上臂桡神经的显露和肘部及前臂桡神经的显露。根据术中所见神经病变性质进行相应的神经手术。 1.根据伤情采用神经减压、松解或缝合术。必要时用屈肘,肩内收前屈及神经前移等法克服缺损。如缺损多则作神经移植术。神经吻合后效果较正中神经尺神经为好。 2.如不能修复神经,可施行前臂屈肌属肌腱转移伸肌功能重建术,效果较好。肱三头肌瘫痪影响不甚严重,因屈肘肌放松和地心引力可使肘关节伸直。

3.神经未恢复前可使用悬吊弹簧夹板,以减少伸肌过度牵拉,影响疗效。 桡神经损伤的情况一般来说都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治愈之后情况是否都如之前就不好说了。难免会因为桡神经损伤而留下一些后遗症,如果在桡神经损伤治疗阶段之后紧接着有一些康复训练的话,情况可能会相对没有康复训练的患者要好一些。

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

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 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 重度颅脑损伤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①昏迷时间在6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②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③体温、呼吸、脉博、血压有明显改变。或GCS评分为3~8分者。 临床表现 ①意识障碍 ②头痛、呕吐 ③眼部征象:包括瞳孔、眼球运动、眼底的改变 ④椎体束征 ⑤生命体征的改变 ⑥脑疝 瞳孔的观察 正常瞳孔的直径2.5~4mm,对光反应灵敏,等大等圆。 观察瞳孔可分为直接光反应和间接光反应 直接光反应:正常的现象是光照的瞳孔收缩 间接光反应:光照时另一侧瞳孔也同时缩小 肢体活动情况 肌力分级法如下: 0级:无肌收缩,为完全性瘫痪 1级:有轻度肌肉收缩,但不产生关节运动 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平行移动,但不能产生运动 2- :不抗引力时只有运动的起始动作 2+ :抗引力时只有运动的起始动作 3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 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 3- :抗引力时有部分运动幅度 3+ :抗引力抗最小阻力时有完全运动幅度 4级:能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差 5级:肌力正常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临床常用GCS对伤者的睁眼、言语、运动三方面所得总分表示意识障碍程度。 最高分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12~14分为轻度;9~11分为中度;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 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 自动睁眼4 回答正确5 遵命动作6 呼唤睁眼3 回答错误4 定痛动作5 刺激睁眼2 吐词不清3 肢体回缩4 无反应 1 有音无语2 异常屈曲3 不能反映1 异常伸直2 无动作1

桡神经损伤的病因有哪些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7704058.html,/ 1 桡神经损伤的病因有哪些 桡神经神经损伤常见于脓骨干骨折。桡神经损伤的病因其次是枪伤。其他原因包括上臂和前臂近端的撕裂伤,注射性损伤及局部长期受压。 运动:上臂桡神经损伤时,各伸肌属广泛瘫痪,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有旋前畸形,不能旋后,拇指内收畸形。 感觉:桡神经损伤后,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上臂及前臂后部感觉障碍检查:常规物理检查。治疗:根据伤情采用神经减压、松解或缝合术。必要时用屈肘,肩内收前屈及神经前移等法克服缺损。如缺损多则作神经移植术。 臂丛后束分出腋神经后,即向下延续为桡神经。在大圆肌平面分出肌支支配肱三头肌和肘肌,然后主干进入肱骨的桡神经沟。在肘关节上方发出分支到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在肱骨外上髁平面分为深支和浅支继续下行,支配前臂背侧肌群。 在上肢周围神经中,桡神经最易遭受外伤。其损伤多数是肱骨干骨折所引起。此外,腋杖压迫、上肢置于外展位的手术、桡骨颈骨折及大量骨痂生成等都可损伤桡神经。 1、由于桡神经在上臂贴近肱骨在前臂也较靠近桡骨因而骨折时常同时受伤;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也常被埋于骨痂中。 2、牵拉或压迫而使其受伤例如上肢外展过久或头枕上臂入睡等。 3、枪弹伤,切割伤。在战时或角斗时直接致伤。 4、手术损伤:例如桡骨头切除术或肱骨手术时致伤。 5、骨痂生长过多或桡骨头脱臼也可压迫桡神经。 温馨提示:桡神经来自后束,在腋动脉之后,于肩胛下肌、大圆肌表面斜向后下,绕经肱骨后方桡神经沟至臂外侧,沿肱三头肌外侧头下行。桡神经在腋部发出数支至肱三头肌,然后在肱肌与肱桡肌之见之肘前外侧,于肘上发出分支至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 继之于肱桡肌与桡侧腕长伸肌之间进入前臂,分成深、浅两支,浅支与桡动脉伴行,在肱桡肌深面于桡骨茎突上5cm 转向背侧,至手背桡侧及桡侧三个半手指皮肤。深支又称骨间背侧神经,在进出旋后肌之前发出分支至桡侧腕短伸肌,穿经旋后肌并于其下缘分成数支,支配旋后肌、尺侧腕伸肌、指总伸肌、食指和小指固有伸肌、拇长展肌和拇长、短伸肌。神经损伤后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9317704058.html,/86rsjss/2014/0806/188734.html

瘫痪病人护理常规

瘫痪的护理 人体运动功能受限(过少或消失)称为瘫痪。运动功能的执行是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两部分组成。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所引起的随意运动功能障碍,分别称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一)病因:由感染、脑血管病变、肿瘤、外伤、中毒、脑先天畸型及寄生虫病均可引致。 (二)瘫痪性质:中枢性瘫痪无肌萎缩、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周围性瘫痪有明显肌萎缩、肌张力减退、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 (三)病变部位 1.内囊病变表现为一侧上下肢瘫痪,称为偏瘫。 2.一侧脑干病变,是一侧颅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及对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称为交叉瘫。 3.脊髓横贯性损伤表现双下肢瘫痪,称截瘫。颈段脊髓横贯性损伤,是双侧上下肢均瘫痪称四肢瘫。 4.肌肉病变,是单肌或一组肌肉瘫痪,称肌肉性瘫痪。 (四)伴随症状:语言障碍、褥疮、大小便失禁、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便秘、吞咽障碍、窒息、悲观情绪。 (五)瘫痪程度 0级——完全瘫痪 1级——可看到肌肉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2级——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不能抬起。 3级——肢体可脱离床面,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够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弱。 5级——正常肌力。 (六)护理措施

1.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应有良好的服务。 2.家属应给予同情和理解,使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支持治疗及功能锻炼。 3.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的程度,向病人提供生活支持,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用健侧肢体取物、洗漱、移动身体等。 4.对卧床病人要保持床褥清洁、干燥,患侧肢体应放置功能位置,对突出容易受压部位用气垫或气圈保护;截瘫患者应卧于有活动开孔(放置便器)的木板床,以免腰骶部皮肤被便器磨伤。 5.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并注意保暖,鼓励患者多咳嗽,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时吸出气管内不易咳出的分泌物。进食应该缓慢、防止呛入气管,吞咽困难时用鼻饲。 6.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吸入性肺炎。 7.排尿困难的患者可按摩膀胱以助排尿,训练病人自主解小便。便秘者应添加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天应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8.与家属及患者讨论制订功能锻炼计划,强调合理、适度、循序渐进、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的原则。护士在指导偏瘫患者穿、脱衣服时应先穿患侧,并先脱健侧,应穿宽松开身衣服,必要时可用搭扣。 9.急性期后(约发病1周左右)对患侧肢体进行被动运动及按摩;出现自主运动后,鼓励患者以自主运动为主,辅以被动运动;患肢肌肉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应及时协助患者离床行走,逐步锻炼直到恢复运动功能。当自主运动恢复后,尽早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中风患者的心理护理

中风患者的心理护理 邓小燕赵彦 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护理部(741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方法:根据187例医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临床表现。观察并归纳他们的心理变化特点,给予积极应对。结果: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均可对治疗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增强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成长,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风、心理、护理 中风以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且发病年龄由老年逐渐向中青年发展,而生存的病人中至少有一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从而导致抑郁等精神并发症。这与疾病所致的客观因素密切相关,也于脑部病变后所致的性格、情志、行为改变有一定关系[1]。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中风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十分重要。 1、研究对象:中风患者为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住院患者。 2、心理特点 2.1 震惊、恐惧、孤独表现为患者不能面对现实、不能正视和接受疾病的打击,盼望有亲人看望自己。表现为沉默、无感觉、无反应、害怕、暗自流泪、不安全等。 2.2 否认、自我保护:表现为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抱有侥幸心理,在心理上处于应激状态,对病情产生部分或完全的曲解,总幻想自己没有患病,躲避心理上的负担和痛苦。 2.3 抑郁、焦虑:着是大多数中风患者在患病后必经的心理阶段,随着对病情的深入了解,否认期突然消失,一旦面对现实,承认自己的终生残疾,就表现出内心的压抑、失眠、孤独、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可出现幻觉、妄想、自杀等精神症状。 2.4 依赖、反对独立:表现为部分患者在患病后,凡是都要依赖家属,必须靠别人的帮助才能去做一些事,抵制康复训练或提出一些过高、不能实现的要求。 2.5 适应期:表现为患者随着时间推移,对自己身体造成的伤残,逐渐适应能正视现状,心理防御机能建立,可恢复心理平衡。[2]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主要护理诊断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脱水治疗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癫痫发作。 ·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禁食有关。 .焦虑、恐惧:与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措施 ①监测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并及时记录,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 ②降低颅压 ·抬高床头30度,使病人处于头高脚低位。当病人处于休克状态或伴有脊髓损伤时,可采取仰卧位。 ·安静卧床休息,避免环境嘈杂、预防因约束病人而导致其挣扎,致使颅压增高等因素。·避免胸内压及腹压增高。 ·避免血压突然上升,如吸痰或做完物理治疗及翻身活动后,监测血压的变化,适当应用止痛剂,避免因疼痛不适导致的血压升高。 ·正确应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 ·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一天的液体输入量约为1000~1500ml,但应用利尿药物时,注意防止病人脱水。 ·控制高热:头颅外伤使下丘脑体温调节失调,为了减少脑代谢需要,必须应用一些降温措施,包括定时测体温、减少被盖、应用冰袋或冰帽、应用退热药物。 ③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缺氧。 ④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尿量。并监测电解质情况,以调节液体的输入。 ⑤维持营养供给:昏迷的病人早期3~4d内应禁食,3~4d后,病人如无呕吐,无脑脊液鼻漏,肠鸣音正常,可应用鼻饲补充营养。但严重脑损伤的病人,易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导致出血,一般少量多次给予清淡流食。 ⑥预防并发症:加强皮肤护理,经常翻身按摩骨突处,避免褥疮发生。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时吸痰并叩击背部,以利痰液咳出,避免肺部并发症发生。 ⑦注意安全,防止损伤:病人因肢体运动失常或意识丧失、容易发生意外,应加上床挡,保护病人。翻身时注意支托肢体,预防脱臼。并应防止冷热伤害。 ⑧做好术前准备:包括降低颅压、剃除头发。注意病人颅压高时,不能进行灌肠。 ⑨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或家属讲出心理的焦虑、恐惧,帮助其接受疾病带来的改变,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帮助病人学习康复。

偏瘫护理措施

偏瘫护理措施简介: 偏瘫注重在家康复治疗和护理。在社区工作中,发现偏瘫病人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康复治疗的效果,因此偏瘫病人的家庭护理,首先在于心理护理。 偏瘫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从理论上说分以下几种: 1.病人角色行为缺乏:指没有进入病人角色,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病人,是一种心理防御的表现。偏瘫的发生往往是突然的,病人突然从一个可以自由活动的人变得只能在床上度日,洗浴、如厕,简单的更换衣着,都需要别人扶助。无论他多么坚强,都难以承受这种可怕的身心磨难,终年偏瘫的滋味令病人出现特定的情绪反应。 2.病人角色行为强化:是病人角色适应中的一种变态现象,即由病人角色向常态角色转变时仍过于安于病人角色,有退缩和依赖心理,表现为被动、顺从、依赖、情感脆弱医学|教育网搜集,甚至带有幼稚色彩。只要家人在身边,本来自己可以干的事,也要别人代替。特别是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时,意欲低下,缺乏主动性,不能配合每日的康复训练或动作不到位,甚至连排泄、饮食等生活基本活动都显被动,对正常的生活缺乏信心。 3.病人角色行为冲突:病人患病后自我价值感明显受到挫折,尤其是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自尊心也不同程度受到损伤。不能接受突如其来的打击,因此不能接受病人角色,医学教育网.表现有愤怒、焦虑、烦躁、茫然或悲伤等情绪反应。实际上,是一种视疾病为挫折的心理表现。 4.病人角色行为异常重病或预后不佳等结果使病人不能承受,常有悲观、厌倦甚至自杀等行为表现,有时病人会刻意掩饰,更应细心注意观察。 每个人面对疾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而愉快健康的心理对疾病康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偏瘫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是要给病人创造有利于恢复疾病的健康情绪,同时还可以防止脑血管意外复发。 社区护士身在社区有着天然的优越条件,若同时具备出色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则最容易与患者、家属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偏瘫病人大部分时间在社区疗养,因此社区护士与偏瘫病人及家属接触的机会最多,可以利用病人来社区站常规治疗、家庭访视指导等机会,了解每个个案患者的心理表现,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充分理解疾病对个人和家庭的

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偏瘫患者大多在一瞬间出现难以适应的一侧肢体瘫痪、长年习惯的平衡、对称性的运动感觉遭到了破坏,因此,患者从心理上、精神上、身体上均陷入了极端困难的状态。由于患者人格特点、身体情况、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不同,在残疾或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表现也不一样。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对其言语、表情、举止行为的观察,采取特殊手段来了解患者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帮助患者克服情绪障碍、恢复社会环境的协调适应。 【关键词】偏瘫心理护理 偏瘫是由于脑部疾患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导致的,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偏瘫的患者大多数在一瞬间出现难以适应的一侧肢体的瘫痪、长年习惯的平衡、对称性的运动感觉遭到了破坏,因此,患者从心理上、精神上、身体上均陷入了极端困难的状态。由于患者人格特点、身体情况、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环境的不同,在残疾或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表现也不一样。常见的心理分期如下:1震惊期。2否认期。3抑郁期。4反对独立期。5适应期。由于每位患者情况的不同,他可以经历五个时期的全部过程,也可能只经历其中的1-2两过程。作为护理人员,要掌握每一时期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 震惊期 1.1 临床表现

1.1.1 患者不能正视和接受巨大、严重事件的打击,甚至不敢想象它的后果。 1.1.2 感情和身体的麻木状态维持短时间或几天。 1.1.3 临床表现为吓呆了、迷惑、不知所措,不知下一步如何处理。或表现默、无感觉、无反应。 1.1.4 常见于意外致残或突然得知身患绝症的患者。 1.2 护理措施 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密切注意患者感情变化,给予紧急情况的照顾和处理,一般采用解释、安慰为主的支持疗法,减轻患者恐惧不安的情结,可根据病情给予少量镇静药物。 1.2.1 帮助患者应付各种困难,渡过难关;帮助患者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优点,恢复自信心。 1.2.2 让患者有机会倾诉内心的痛苦和烦恼,减少心理负担。 1.2.3 提供正确的知识,经说明与指导,改善患者的观念,养成较合理的适应方式。 2 否认期 2.1 临床表现 2.1.1 患者面对自己的伤残或疾病抱有侥幸心理,对病情产生部分或完全曲解,以躲避心理负担与痛苦。否认自己的实际情况是患者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暂时保护患者,使他有时间慢慢承认疾病或损伤的存在,减轻忧伤悲痛的情绪。否认心理可抵挡不愉快的现实,暂时不降低康复效能。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与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与护理 一、病情的观察 ?颅脑损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时可能发生脑疝,因此对病情观察就极为重要,若不及早发现异常变化,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就会危及病人的生命。护士应该在掌握颅脑损伤病人受伤机制和病情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观察及时发现,赢得抢救时机。无论病情轻重,急救时就应该建立观察记录单,观察及记录间隔时间,根据病情决定,每15 min至1 h一次。有条件情况下,采用床边监护仪实施24 h连续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待病情相对稳定后适当延长间隔时间。观察内容主要包括: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情况。 意识状态 ?目前临床上通常将意识状态分为4级:1.清醒:是指对外界刺激反应正常,各种生理反射存在, 能正确回答问题.;2.嗜睡:是指在足够的睡眠时间以外,仍处于睡眠状态,对周围事物淡漠,对环境识别能力较差,各种生理反射存在,但较迟缓,对物理刺激有反应,唤醒后可以回答问题,但合作欠佳;3.朦胧或昏睡: 是指病人轻度意识障碍,定向力部分降低,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瞳孔、角膜及吞咽反射存在,倦卧或轻度烦躁,能主动变换体位,对检查不合作,呼之能应,不能正确回答问题;4.昏迷:是指病人意识完全丧失,运动、感觉和反射功能障碍,不能被任何刺激唤醒。 ?昏迷分为三度:轻度、中度和重度:(1)轻度昏迷:意识迟钝,反复呼之偶尔能应,但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对强烈疼痛刺激有逃避动作,深反射存在;(2)中度昏迷:意识丧失,常有躁动,强烈疼痛刺激反应迟钝,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减退或消失,角膜和吞咽反射尚存在;(3)深度昏迷:对外界一切刺激均无反应,深浅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和吞咽反射均消失,四肢肌张力消失或极度增强。 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评分 ?国际上均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方法判断病人意识状态。它是从病人的睁眼、语言、运动三项反应情况给予记分,总分15分。GCS 14~12分为轻度损伤,11~9分为中度损伤,8~4分为重度损伤,且预后极差,3分以下罕有生存。在临床护理观察过程中,要坚持连续动态地观察病人的意识变化。例如:在深昏迷病人口腔护理时出现吞咽反射,提示病情好转。相反,清醒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或嗜睡,提示病情恶化,有出现颅内高压的可能。颅脑手术的病人清醒后再次出现意识障碍,要考虑是否有颅内出血。 生命体征监测 1.体温监测:伤后早期,由于组织创伤反应,可出现中等程度发热;若损伤累及间脑或脑干,可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出现体温不升或中枢性高热;伤后即发生高热,多系视丘脑下部或脑干损伤;伤后数日体温升高,常提示有感染性并发症。 2.呼吸监测:当呼吸困难时频率、节律、幅度都发生改变,可表现为发绀、鼻翼翕动、肋间隙下陷、呼吸浅而急促。当脑疝发展到中期,呼吸深而慢,而到了晚期出现潮式或叹息样呼吸。3.脉搏监测: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脉率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高热时较快,脑疝发生时无论小脑幕切迹疝或枕大孔疝,早期脉搏有轻微减慢,而到了中期慢而有力,晚期则快而弱。4.血压监测:颅脑损伤初期血压可以下降,当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时,表示颅内压增高症状。此时容易发生脑疝。脑疝初期、中期血压短暂升高,而到了晚期,可因生命中枢衰竭而血压下降。 神经系统体征 神经系统体征有定位意义:原发性脑损伤引起的局灶症状,在受伤当时立即出现,且不再继续加重;继发性脑损伤引起的则在伤后逐渐出现。瞳孔和锥体束征对于颅脑损伤有重要临床意义。

脑外伤病人的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意识、生命体征等变化,观察有无脑疝的先兆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配合医生给予处理。 2.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头部放置冰枕,以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保持病人情绪稳定。(要有效置冰枕)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中心吸氧,头偏向一侧,如有呕吐物及分泌物应及时清除,并记录颜色、量及性质,且注意无菌操作。 4.避免诱发颅内压升高的因素:进食速度不宜太快,以防呛咳,避免过度用力排便,打喷嚏及咳嗽。 5.根据病情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及速度(30~40d/min)给予抑制脑水肿的药物,并认真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防止管道堵塞、脱落及扭曲,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在位。 6.做好尿道口护理,给予会阴擦洗及膀胱冲洗每日2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更换导尿管,并认真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及性质,防止导尿管堵塞、受压。 7.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排便,给予每日腹部按摩2次,每次30分钟,必要时给予软化大便的药物。 8.给予每2小时翻身排背一次,促进患者排痰,并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使用气垫床,受压部位给予减压处理,预防褥疮形成,做好基础护理。 9.做好口腔护理,给予每日口腔护理2次,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并认真观察口腔内的情况。 10、饮食应给予适温的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过硬、粗糙的食物,并观察消化情况。 11、应患者较烦躁,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应注意安全。必要时可给予约束带约束在床及镇静剂使用。 12、给予床栏使用,防止意外摔伤。 13、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方面的知识,使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抱有信心,减轻焦虑感。 ÷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病人呼吸道内分泌物不能排除有关。 2、有口腔黏膜改变的危险:与病人无自主活动能力及营养失调有关。 3、尿路感染:与长期导尿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局部受压过久有关。 5、有便秘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和饮食结构改变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不足,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量 增加有关。 7、活动无耐力:与长期卧床,身体虚弱有关。 8、恐惧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9、知识缺乏:与缺乏信息来源有关。 10、潜在并发症:脑疝、坠积性肺炎、静脉炎、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消化道溃疡。

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

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 一般处理原则: ①用修复的方法治疗神经断裂。 ②用减压的方法解除骨折端压迫。 ③用松解的方法解除瘢痕粘连绞窄。 ④用锻炼的方法恢复肢体功能。 一、非手术疗法 对周围神经损伤,不论手术与否,均应采取下述措施,保持肢体循环、关节动度和肌肉张力,预防畸形和外伤。瘫痪的肢体易受外伤、冻伤、烫伤和压伤,应注意保护。非手术疗法的目的是为神经和肢体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伤后和术后均可采用。 1.解除骨折端的压迫骨折引起的神经损伤,多为压迫性损伤,首先应采用非手术疗法,将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以解除骨折端对神经的压迫,观察1~3月后,如神经未恢复再考虑手术探查。 2.防止瘫痪肌肉过度伸展选用适当夹板保持肌肉在松弛位置。如桡神经瘫痪可用悬吊弹簧夹板,足下垂用防下垂支架等。 3.保持关节动度预防因肌肉失去平衡而发生的畸形,如足下垂可引起马蹄足,尺神经瘫痪引起爪状指。应进行被动活动,锻炼关节全部动度,一日多次。 4.理疗、按摩及适当电刺激保持肌肉张力,减轻肌萎缩及纤维化。 5.锻炼尚存在和恢复中的肌肉,改进肢体功能。 二、手术治疗 神经损伤后,原则上越早修复越好。锐器伤应争取一期修复,火器伤早期清创时不作一期修复,待伤口愈合后3~4周行二期修复。锐器伤如早期未修复,亦应争取二期修复。二期修复时间以伤口愈合后3~4周为宜。但时间不是绝对的因素,晚期修复也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要轻易放弃对晚期就诊患者的治疗。 1.神经松解术 如神经瘢痕组织包埋应行神经松解术。如骨折端压迫,应予解除;如为瘢痕组织包埋,应沿神经纵轴切开瘢痕,切除神经周围瘢痕组织,作完神经外松解后,如发现神经病变部位

(完整版)中风偏瘫患者心理护理-资料.doc

中风偏瘫患者心理护理 中风是脑血管病症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致死率高,老年人为多发,现已趋向于中年和青年人。由于压迫或梗塞血管和神经,造成局部缺氧,缺血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衰退,甚至成为 不可逆性的病理状态由疾病所致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口角歪斜等身体改变必定定会造成患者心理障碍,而恶劣的心态则又可使机体调节功能减弱和抵抗能力下降。所以在临床我们要善于分析患者的心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这样才能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一、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心态分析 患者由于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口角歪斜等身体改变,心里 失去了平衡,常表现自卑、依赖、焦虑不安、急躁易怒等心理特征。这是患者产生下岗失业、行为安全不保障、担心被遗弃、无 亲情温暖甚至轻生等问题的原因。综合分析,这些患者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心态: 1、恐惧心态:脑梗塞患者具有起病急骤、病死率和致残率 高的特点,其幸存者可以遗有意识障碍、瘫痪、失语、吞咽困难、共济失调和痴呆等症。需人照顾,因此神智清醒者产生一种恐惧心理,认为自己死期将至,神经紧张,睡眠欠佳。 2、悲观心态:患者瘫痪在床,活动受限,要人服侍,担心 久之遭家人嫌弃,产生悲观消极心态,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

3、急躁心态:由于病程长、恢复慢,有些患者总觉得医护 人员打针、发药慢,对恢复期的语言及肢体训练缺乏信心。 4、孤癖抑郁心态:此病恢复慢,愈后差,少数患者表现闷 闷不乐,对周围反应冷漠,对治疗缺乏信心,不能积极主动地配 合治疗。 二、中风偏瘫患者宜采取的护理措施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的分析患者的这些心理反应,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对病人多进行言语的宽慰,帮助患者克服这些心理上的障碍,势必能够帮助病人配合治疗,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因 此我们护理人员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同时,更要多和患者聊天,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担忧情况。根据患者所担忧的情况,来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多给予患者人性的关怀,让患者处 于一种被关心、被关注的状态,这样患者才不会感到孤独和冷落。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多照顾关心病人。让病人相信家人会随时陪伴在他们身边,永远和他们在一起,一起帮助他战胜病魔。信心是最好的良药,患者只有拥有这份信心,有一 份好的心理状态,再配合常规的治疗护理,才能够更早的恢复健康。 我们护理人员对这些患者护理的关键也是要及时对患者患 病过程中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护理人员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这样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患者,女, 45,脑内出

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治疗

中华创伤杂志 科技期刊 ZHONGHUA CHUANGSHANG ZAZHI 1998年 第2期 No.2 April 1998 吴梅英 【摘要】 目的 探讨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58例桡神经损伤患者,33例 采用显微外科吻合和移植,19例神经松解,2例神经残端植入,4例肌腱转位。结果 神经吻合和移植优良率 93.9%,神经松解优良率89.5%,4例肌腱转位疗效均满意,2例神经残端植入者疗效均差。结论 对已明确的 桡神经深支应尽早手术探查修复;对于鱼尾平面的桡神经深支损伤宜采用肌腱转位。 【关键词】 桡神经深支 吻合 移植 损伤 T herapy for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Injury WU Mei-ying. Dept. of Orthopaedics, Southwestern Hospital,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Abstract】 Aim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and their effects on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injury. Methods We analysed retrospectively the clinical data of 58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injur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year of 1984 and 1994. Among them, there were 33 cases done with microsurgical anastomosis or transplantation, 19 with neurolysis, 2 with nerve end embedment and 4 with tendon transposition. 姟迹祝裕怠保龋凇絉esults The following-up showed that 93.9% of the patients were excellent and good in anastomosis or transplantation group, and 89.5% in neurolysis group. Four cases with tendon transposition were satisfactory, but 2 cases with nerve ends embedment were poor. Conclusions If the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injury is surely diagnosed, the repair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tendon transposi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with regard to the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injury at the level of “fish-tail”. 【Key words】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Anastomosis Transplant Injury 桡神经深支损伤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伤后往往没有典型的垂腕畸形,易被忽略而漏诊。我院1984~ 1994年共收治各种原因所致桡神经深支损伤58例,根据不同原因所造成的损伤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取 得了较好效果。 临 床 资 料 1.一般资料:58例桡神经深支损伤患者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16~64岁。10岁以下儿童6例,60岁以上4 例,余为青壮年。新鲜伤14例(4例为孟氏骨折所致,余为锐器伤所致),陈旧性损伤44例(锐器伤24例,8例为 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所致,在初期治疗时24例未发现桡神经深支损伤,其漏诊率达54.5%。12例为桡神经 深支卡压综合征)。 2.治疗方法:新鲜损伤14例中,10例为开放性损伤,清创时同时扩大伤口,找出断裂神经,用8-0带针尼龙 线Ⅰ期修复神经,4例神经嵌压及挫伤予以松解,孟氏骨折同时行切开复位。 陈旧性损伤44例根据术中探查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其中23例神经断裂者中有19例行神经直接 吻合,4例神经缺损在2~3cm者行游离神经移植;15例粘连行神经松解;另6例因神经断裂在鱼尾分支处无 法修复,2例行神经植入,4例行肌腱转位重建伸拇、伸指功能(1例神经植入患者因神经无恢复,2年后再次 行肌腱转位术)。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中,2例术中同时切除桡骨小头。 结 果 本组病人随访2~12年,根据桡神经深支支配的运动区肌腱肌力恢复情况及伸掌指情况,分为优、 良、中、差。优:肌力4级以上,伸拇、伸指功能基本正常。良:肌力3~4级,伸拇、伸指可达基本正常生活 要求。中:肌力3级,拇指不能完全伸直。差:肌力2级以下,功能无明显恢复。结果见附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