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方法资料

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方法资料
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方法资料

HG/T 2160-91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敞开式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的适用范围、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金属材质(包括黑色、有色金属)间壁式换热设备在实验室内进行小型动态模拟试验,也适用于中型动态模拟试验。现场监测换热器的试验亦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 J50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 5776 金属材料在表面海水中常规暴露腐蚀试验方法

GB 690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

GB 6904.1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pH测定玻璃电极法

GB 6905.1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氯化物的测定摩尔法

GB 6905.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氯化物的测定汞盐滴定法

GB 6907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

GB 6908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

GB 6909.1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高硬水

GB 6910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钙的测定络合滴定法

GB 6911.1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

GB 6911.2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硫酸盐的测定铬酸钡光度法

GB 6911.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硫酸盐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GB 6912.1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硝酸盐紫外光度法 GB 6912.2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亚硝酸盐紫外光度法 GB 6912.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a-萘胺盐酸盐光度法 GB 6913.1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正磷酸盐

GB 6913.2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总无机磷酸盐

GB 6913.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总磷酸盐

GB 1053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钾离子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HG 5-1502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碱度测定方法

HG 5-1526 冷却水化学处理标准腐蚀试片技术条件

HG 5-1600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分析方法规则

HG 6-1601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试样的调查、采取和制备

HG 5-1602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水分含量测定方法

HG 5-1603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硫化亚铁含量测定方法

HG 5-1604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灼烧失重测定方法

HG 5-1605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酸不溶物、磷、铁、铝、钙、镁、锌、铜含量测定方法

HG 5-1606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硫酸盐含量测定方法

HG 5-1607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

3 方法提要

冷却水动态模拟试验方法是在实验室给定条件下,用常压下饱和水蒸汽或热水加热换热器,模拟生产现场的流速、流态、水质、金属材质、换热强度和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等主要参数,以评定水处理剂的缓蚀和阻垢性能。

4 试验装置

4.1 换热器系统

4.1.1 换热器

4.1.1.1 由耐蚀的金属材质制造,外壁有良好的保温层。

4.1.1.2 热介质为常压下饱和水蒸汽。对于换热强度小的试验,热水也可参照使用。

4.1.1.3 换热器的有效长度根据试验管长度而定,一般不小于500mm。

4.1.2 试验管

4.1.2.1 尺寸:直径为10mm×1mm无缝金属管多根组成(亦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他尺寸),每根长度在150~230mm不等。

4.1.2.2 材质:20号优质碳素钢(GB 699),亦可选用与所模拟现场设备相同的金属材料。

4.1.2.3 内壁要求无明显的缺陷,如麻点、裂纹、锈蚀等,两端有正反扣螺纹(亦可采用其他联接方法),外壁镀硬络。

4.1.3 联接接头

4.1.3.1 尺寸:外径不小于23mm,内孔两头有正反扣螺纹。

4.1.3.2 材质:耐磨填充聚四氟乙烯。

4.2 冷却塔系统

4.2.1 集水池

4.2.1.1 容积:一般按循环冷却水每小时用水量的1/2~1/5计算。

4.2.1.2 材质:硬质塑料。

4.2.1.3 液位应恒定,并能自动控制和加入补充水。

4.2.2 冷却塔

4.2.2.1 尺寸:应根据当地气温、湿度和工艺上温差决定。通常直径为220mm、高150mm,填料高度为其塔身的3/4左右,冷却幅度可达10~15℃。

4.2.2.2 材质:硬质塑料。

4.2.2.3 填料:聚丙烯鲍尔环,尺寸20mm×20mm(或冷却效果相近的填料也可)。

4.2.3 风机

全封闭轴流风机,一般功率约大于100W。

4.2.4 水泵

一般采用扬程4m,流量1.32m3/h。

4.3 仪表系统

4.3.1 测温元件:铂电阻(BA2)或其他材质的测温电阻,能自动打印或数字显示(分辨率在0.1℃),亦可选用水银温度计(分度值0.1℃)。

4.3.2 流量计:可用手控转子流量计,最小分度值小于控制值±2%,其手控阀采用针形阀,安装时应考虑便于拆御清洗。亦可用自动调节流量计。

4.3.3 过程控制和进口温度控制:试验过程中可用单片机控制和处理数据。进口水温波动不大于±0.2℃。

4.4 管路系统

4.4.1 管道:用耐蚀管材,并有良好保温。

4.4.2 排污:用流量计或其他方式控制。

5 试验水质

5.1 试验水质采用实际工况用水,若无法采用时,可根据其水中主要成分自行配水。

5.2 配制水应对其主要成分含量进行分析,与原水相比相对误差±2.5%。

6 试验制备

6.1 试验管前处理

6.1.1 选管:每组试验选择三根不同长度的试验管(4.1.2)和相应的联接接头(4.1.3)。联接好的试验管其总长度不得大于换热器的长度。

6.1.2 表面处理:先用粗砂纸〔通常粒度为60(2号)〕将试验管内坑蚀、点蚀磨平,再用细砂纸〔通常粒度为150(2/0号)〕进一步打磨,然后按GB 5776附录A对试验管进行清洗。

6.1.3 称重:碳钢及低合金钢称准至1mg,耐蚀材料称准至0.5mg。如用大口径试验管时,可称准至5mg。

6.1.4 装管和测量尺寸:将已称重过的不同长度试验管(4.1.2)与接头(4.1.3)联接。严格检查联接处是否漏水,然后测量其有效传热长度(m),准确至1mm,见图2。

计算有效传热长度的公式:

(1)

式中:l-试验管有效传热长度,m;

l1-换热器有效长度,m;

l2-联接接头总长度,m。

6.1.5 记录:将各试验管的重量、长度、腐蚀面积、传热面积和排列位置等分别记录在附录A表A2的表格中。

6.2 仪表校正

应事先对流量、温度、pH值等计量义表进行校正。

6.3 清洗

每次试验前用自来水进行系统清洗。需要时亦可用5%盐酸溶液(含1%六次甲基四胺)进行清洗,若管道材质是不锈钢,可用硫酸或硝酸溶液清洗。

6.4 预膜及水处理剂投加方式

试验管若要预膜时,可待上述6.1~6.3工作完毕后,直接一次性投加预膜剂于集水池中。正常运行时,必须均匀地投加水处理剂于集水池中。

7 试验步骤

7.1 开机

每次开机时,必须先开水泵,然后再通入蒸汽或加热产生的蒸汽。停机时应先停止加热(或蒸汽),30min后再停水泵。

7.2 清洁管热阻测定

待蒸汽温度和冷却水流量已达规定值,并稳定2~6h后,可每隔15~30min测量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和蒸汽温度共8次。测量时应严格地将流量、进口温度、蒸汽温度控制在规定值。用数理统计方法舍去其中异常值,求出其算术平均值,清洁管热阻r按式(2)

计算:

式中:r-清洁管热阻m2·℃/W;

di-试验管内径,m;

G-冷却水流量,kg/h;

T-蒸汽温度,℃;

t′进-冷却水进口温度,℃;

t′出-冷却水出口温度,℃;

4186.8-水的热容,J/kg·℃;

l-试验管有效换热长度,m;

3600-从小时换算为秒的数值。

7.3 瞬时污垢热阻测定

测定清洁管热阻r后,可每隔2h按7.2方法测定以m2·℃/W表示的瞬时污垢热阻,由式(3)计算:

式中:G-冷却流量,kg/h;

r-清洁管热阻,m2·℃/W;

t进-冷却水瞬时进口温度,℃;

t出-冷却水瞬时进口温度,℃;

t′进-清洁管时冷却水进口温度,℃;

t′出-清洁管时冷却水进口温度,℃;

T-蒸汽温度,℃;

di-试验管内径,m;

l-试验管有效传热长度,m。

7.4 浓缩倍数、极限碳酸盐硬度和蒸发量的测定

在不排污情况下,每隔2h按GB6905氯化物的测定、GB10539钾离子的测定和HG5�1502碱度测定:

a. 总碱度(M);

b. 钾离子(无药剂干扰时,亦可选用氯离子)。

7.4.1 浓缩倍数的计算:冷却水中的浓缩倍数(N)可按式(4)计算:

式中:K循-循环冷却水中钾离子含量,mg/L;

K补-补充水中钾离子含量,mg/L。

7.4.2 极限碳酸盐硬度的计算:以×10-3mol/L表示的极限碳酸盐硬度(M)按式(5)计算:

(5)

式中:N′-循环冷却水瞬时的浓缩倍数;

M′缩-循环冷却水瞬时的总碱度,mg/L;

M补-补充水瞬时的总碱度,mg/L;

当M′缩值符合式(5)时,即为极限碳酸盐硬度M。

7.4.3 蒸发水量的计算:以m3/h表示的循环冷却水蒸发水量(Qe)可按附录C2计算。

7.5 排污水量和补充水量的计算:以m3/h表示的排污水量(Qb)和补充水量(Qm)可按附录C3计算。

7.6 分析测定项目

除钾离子、氯化物和碱度必须测定外,其余化学分析测定项目可根据工艺要求自行决定。

7.7 试验周期

连续试验周期不得少于15天。试验过程中若出现故障,冷却水循环中断次数不得大于2次,每次时间不得大于6h。

8 试验后处理

8.1 试验结束后,将试验管取下,观察腐蚀的结垢情况。分别测定污垢化学成分,年污垢热阻r,污垢沉积率mcm,平均垢厚X,垢层密度ρ和腐蚀率B,局部腐蚀深度。

8.2 将试验管一端紧压在橡皮胶板上,另一端用滴定管加入蒸馏水量取体积为V1。将水放出后,试验管在105℃鼓风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其质量为G2。

8.3 用不锈钢匙轻刮烘干后管内污垢,按HG5-1600~1607方法测定污垢的成分。

8.4 上述试验管再按附录B的方法进行处理。

8.5 再按8.2方法量取体积和称重,其体积和质量分别为V2和G3。

8.6 将试验管剖开,详细观察记录腐蚀形貌,典型的试样应进行拍照。

9 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9.1 腐蚀

9.1.1 以mm/年表示的年腐蚀率(B)按式(6)计算:

式中:K-3.65×103;

G-试样腐蚀后减少的质量,g;

T-试验时间,d;

A-试样腐蚀面积,cm2;

D-金属密度,g/cm3(碳钢7.85,铜8.94,黄铜8.65,不锈钢7.92)。

9.1.2 以mm表示的局部腐蚀深度,包括平均深度及最大深度,其测定方法见附录C1.3。

9.2 污垢

9.2.1 以mg/cm2·月表示的污垢沉积率(mcm)按式(7)计算:

式中:G2-试验管试验后的质量,mg;

G3-试验管去除污垢后的质量,mg;

A-试验管内表面的面积,cm2;

T-试验时间,d。

9.2.2 以m2·℃/W表示的年污垢热阻(r)按下列方法测定和计算:

a. 曲线法:按7.3测出的瞬时污垢热阻r,用数理统计方法舍去异常值,以rsi为纵坐标,相应的时间(d)为横坐标,用微机或人工绘制污垢热阻��时间曲线。然后取图中平滑曲线最高的rsi值乘1.1即为年污垢热阻(r)。如图3所示。

b. 两点法:从图3中选择既接近平滑曲线又靠近实测曲线的两个点。这两个点必须符合d3(天数)=2d1(天数),然后按下式计算年污垢热阻r。

式中:rsi (d1)-运行d1时间的瞬时污垢热阻,m2·℃/W;

rsi (d3)-运行d3时间的瞬时污垢热阻,m2·℃/W;

9.2.3 以mm表示的平均垢厚(X)按附录C式(C1)计算。

9.2.4 以g/cm3表示的垢密度(ρ)按附录C式(C2)计算。

9.2.5 以百分数表示的污垢化学成分含量按HG5-1602、HG5-1603、HG5-604、HG5-1605、HG5-1606和HG5-1607规定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10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差如下列表:

11 试验报告主要内容

11.1 试验管材质、牌号、尺寸和处理方式等。

11.2 工艺参数:如浓缩倍数,pH值范围,水处理剂含量控制范围,传热面积,冷却水进出口温差,换热强度等。

11.3 水质分析

11.4 试验结果

附录 B

试验管表面后处理方法

(补充件)

B1 钢

B1.1 将已刮去大部分污垢和腐蚀产物的试验管,一端紧压在橡皮胶板上,另一端用滴管小心加入盐酸溶液〔配制方法:盐酸(GB 622)500mL,六次甲基四胺(GB 1400)40g,加水至1L〕直至除净污垢和腐蚀产物为止,但不得破坏试验管外镀铬层,并立即用自来水冲洗至中性。B1.2 用80g/L氢氧化钠(GB 1266)溶液中和后,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B1.3 放入无水乙醇(GB 678)中浸泡1~2min。

B1.4 取出后及时吹干,放在干燥器中1h后称重。

B2 不锈钢

B2.1 操作步骤同B1,但盐酸溶液改用硝酸溶液〔配制方法:硝酸(GB 626)100mL,加水至1L〕,并在60℃下浸泡20min。

B3 铝和铝合金

B3.1 操作步骤同B1。但盐酸溶液改为磷酸溶液〔配制方法:磷酸(GB 1282)50mL,铬酐(CrO3)20g,加水至1L〕,在80~90℃下浸泡10min。

B4 铜和铜合金

B4.1 操作步骤同B1,但盐酸溶液改为硫酸溶液〔配制方法:900mL水中加入100mL硫酸(GB 625)混匀〕在室温下浸泡1~3min。

附录 C

试验结果和蒸发水量、补充水量、排污水量的计算

(补充件)

C1 试验结果的计算

C1.1 平均垢厚

以mm表示的平均垢厚(X)按(C1)计算:

式中:D-去除污垢的试验管内径,mm;

V1-试验后试验管的体积,mL;

V2-试验管去除污垢的体积,mL。

C1.2 垢的密度

以g/cm3表示的垢的密度(ρ)按式(C2)计算:

式中:G2-试验后试验管的质量,g;

G3-去除污垢后试验管的质量,g;

V1-试验后试验管的体积,mL;

V2-试验管去除污垢后的体积,mL;

C1.3 局部腐蚀深度的测定

C1.3.1 每根试验管选5个最深蚀坑。

C1.3.2 用玻璃极作标准板(厚度均匀,其公差±0.01mm,尺寸80mm×30mm)以千分表或点蚀仪进行测定。

C1.3.1 三根试验管15个最大蚀坑深度的平均值为最大坑深值。

C2 蒸发水量的测定在系统不排污的情况下,记录补充水槽液位高度(cm)和时间t1(h),待补充水槽液位下降至零,对应的时间t2(h),以m3/h表示的

蒸发水量(Qe)按式(C3)计算:

式中:A-补充水槽截面积,cm2;

H-补充水槽高度,cm;

t1-开始时记录的时间,h;

t2-液位下降至零时记录的时间,h。

C3 排污水量和补充水量的计算

以m3/h表示的排污水量Qb和补充水量Qm可分别按式(C4)、式(C5)计算:

式中:Qe-蒸发水量,m3/h;

N-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科技司提出。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由南京化工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鸿澧、龙荷云、路长青、关辉、倪美珍。

模拟电子线路期末试题及其答案(两套)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期末试题〔A 〕 一、填空题(15分) 1.由PN 结构成的半导体二极管具有的主要特性是 性。 2、双极性晶体三极管工作于放大模式的外部条件是 。 3.从信号的传输途径看,集成运放由 、 、 、 这几个部分组成。 4.某放大器的下限角频率L ω,上限角频率H ω,则带宽为 Hz 。 5.共发射极电路中采用恒流源做有源负载是利用其 的特点以获得较高增益。 6.在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中,当满足相位起振条件时,则其中电压放大电路的放大 倍数要略大于 才能起振。 7.电压比较器工作时,在输入电压从足够低逐渐增大到足够高的过程中,单限比较器的 输出状态发生 次跃变,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状态发生 次跃变。 8.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 、 。 二、单项选择题(15分) 1.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将 。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2.场效应管起放大作用时应工作在漏极特性的 。 [ ] A 非饱和区 B 饱和区 C 截止区 D 击穿区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 。 [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 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 受输入信号变化的影响 4.差动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 [ ] A 有效放大差模信号,有力抑制共模信号;B 既放大差模信号,又放大共模信号 C 有效放大共模信号,有力抑制差模信号; D 既抑制差模信号,又抑制共模信号。 5.互补输出级采用射极输出方式是为了使 。 [ ] A 电压放大倍数高 B 输出电流小 C 输出电阻增大 D 带负载能力强 6.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 。 [ ] A 可获得较高增益 B 可使温漂变小 C 在集成工艺中难于制造大电容 D 可以增大输入电阻 7.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下放大倍数下降的原因是 。 [ ] A 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影响 B 晶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影响 C 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适 8.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L f 和H f 时,放大倍数的数值将下降到中频时的 。 A 0.5倍 B 0.7倍 C 0.9倍 D 1.2倍 [ ] 9.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则说明引入的是负反馈。[ ] A 输入电阻增大 B 输出量增大 C 净输入量增大 D 净输入量减小 10 [ ] A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线性F/v转换1.设计任务和要求 ------------------2 2.总体方案选择的论证 ------------------3 3.单元电路的设计 ------------------7 4.绘出总体电路图 ------------------14 5.组装与调试 ------------------15 6.所用元器件的购买清单 ------------------16 7.列出参考文献 ------------------16 8.收获、体会和建议 ------------------17

一.课程设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选取基本集成放大器 LF353、555定时器、二极管和电阻、电容等元器件,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线性F/V转换器。首先,在EWB软件平台环境下进行电路设计和原理仿真,选取合适的电路参数,通过输出的波形的直流电压测试线性F/V转换器的运行情况。其次,在硬件设计平台上搭建电路,并进行电路调试,通过数字万用表观测电路的实际输出电压值。最后,将该实际电压值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 (2)设计要求 1.性能指标要求。 ①输入频率为0~10KHz、幅度为20mV(峰峰值)的交流信号。 ②线性输出0~10V的交流信号。 ③转换绝对误差小于20mV(平均值)。 ④1KHz时的纹波小于50mV。 2.设计报告要求。 ①根据电路性能指标要求设计完成电路原理图,计算元件参数,写出理论推导工程,并分析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②利用EWB软件进行仿真调试。 ③绘出总体电路图 ④记录实验结果和调试心得,判断误差原因,万恒实验结果分析。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题及答案 (31)

(A)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32 (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 1.砂浆的强度是由边长为______的立方体标准试块,经过28d标准养护,测得一组六块的抗压强度值来评定的。 ? A.5cm ? B.7.07cm ? C.10cm ? D.15cm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砂浆的强度是用边长为7.07cm的立方体标准试块,经过28d标准养护,测得一组六块的抗压强度值来评定的。 2.受压构件两端铰支,其临界力为50kN,若将构件改为两端固定,则其临界力为______。 ? A.50kN ? B.100kN ? C.150kN ? D.200kN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不同支座情况的临界力的计算公式为:[*],其中l0为压杆的计算长度。当柱的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时,l0=2l;两端固定时,l0=0.5l;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时,l0=0.7l;两端铰支时,l0=l。受压构件两端铰支改为两端固定,l0变为原来的1/2,那么临界力变为原来的4倍,即200kN。 3.直径为30mm的钢拉杆,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同样材料直径为60mm的钢拉杆,其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______。 ? A.F ? B.2F ? C.3F ? D.4F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同样的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面积成正比。 4.当屋面坡度大于15%时,沥青防水卷材可______铺贴。 ? A.垂直于屋脊 ? B.平行于屋脊 ? C.与屋脊呈45°角 ? D.下层平行于屋脊,上层垂直于屋脊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振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能相互垂直铺贴。 5.关于钢筋混凝土超筋梁、适筋梁、少筋梁的破坏特征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 A.超筋梁为塑性破坏 ? B.适筋梁为塑性破坏 ? C.少筋梁为塑性破坏 ? D.都是塑性破坏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适筋梁的破坏是受拉压钢筋先达到屈服强度,然后或同时受压区混凝土被压坏,属于塑性破坏。而少筋梁和超筋梁都是脆性破坏。 6.水准仪型号DS05,其中数字下标表示了每千米往返测高差中数的中误差为______。 ? A.0.5mm ? B.5cm ? C.0.5m ? D.5m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对测量仪器而言,误差为0.5mm及以上显然不可以。 7.______是木材和木制品使用时避免变形或开裂而应控制的含水率指标。

模电课程设计—开关电源

《模拟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TL3842的升压电路设计班级:12电信本2 学号:1111111111 姓名:XXX 同组成员:姚X阳、严X涛 指导教师:X琼、X文X 2014年6月25日

目录 1 课程设计目的 (1) 2 题目描述和要求 (1) 3 电路设计 (1) 3.1 系统设计思路 (1) 3.2 Boost电路结构分析 (3) 3.3 推导与计算 (5) 4 LTspice仿真 (6) 5 电路焊接与调试 (8) 5.1 元件清单 (8) 5.2 电路焊接 (9) 5.3 电路测试 (9) 6 总结 (12) 7 指导教师意见 (13) 参考文献 (13)

基于TL3842的升压电路 1 课程设计目的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对自身的模拟电子线路知识的一个检验,基础知识扎实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了设计出来的产品效果,若出现问题可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判断修改,具体目的如下。 (1)加强对模拟电路知识的运用。 (2)学习Proteus、LTspice等仿真软件的使用。 (3)会运用LTspice工具对所做出的理论设计进行模拟仿真测试,进一步完善理论设计。 (4)通过查阅元件手册和文献资料,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元器件的原则,找到最合适电路的元器件。 (5)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够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正常或不正常现象(或数据)独立解决调试中所发生的意外问题。 (6)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2 题目描述和要求 开关电源是一种效率高、功耗小、稳定性可靠性高的电源,相比线性稳压电源有点明显,因此与时俱进,我们小组决定做开关电源,具体描述如下。(1)课程设计题目:利用TL3842制作一个BOOST DC-DC变换器,即升压式开关电源。 (2)课程设计要求:输入直流电压Vmin=18V,Vmax=30V。输入稳定的36V直流电压,并且纹波电压V<10mV。 3 电路设计 3.1 系统设计思路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涉及到升压电路的设计,对于较大的功率输出,如70W 以上的DC/DC升压电路,由于专用升压芯片内部开关管的限制,难于做到大功率升压变换,而且芯片的价格昂贵,在实际应用时受到很大限制。考虑到Boost升压结构外接开关管选择余地很大,选择合适的控制芯片,便可设计出大功率输出的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做课程设计要有严谨的思路和熟练的动手能力,我感觉自己做了这次设计后,明白了总的设计方法及思路,通过这次尝试让我有了更加光火的思路,对今后的学习也有莫大的好处。 一、设计目的 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学会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电路图设计方法 (1)确定目标:设计整个系统是由那些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并画出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2)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功能,选择各模块所用电路形式。 (3)参数选择:根据系统指标的要求,确定各模块电路中元件的参数。 (4)总电路图:连接各模块电路。 (5)将各模块电路连起来,整机调试,并测量该系统的各项指标。 (6)采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用输出电压可调且内部有过载保护的三端集成稳压器,输 出电压调整范围较宽,设计一电压补偿电路可实现输出电压从 0 V起连续可调,因要求电 路具有很强的带负载能力,需设计一软启动电路以适应所带负载的启动性能。该电路所用器 件较少,成本低且组装方便、可靠性高。 二、总体设计思路

1、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图2 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框图 2、整流电路 (1)直流电路常采用二极管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3、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 采用滤波电路可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使电压波形变得平滑。常见的滤波电路有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和复式滤波等。 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即负载电阻RL两端并联一个电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C,则构成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 一、课题总共10项: 1、课题1、五量程电容测量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2、课题2.1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3、课题2.2集成OTL功放电路LM386,P499 4、课题2.3集成OCL功放电路TDA1521,P499 5、课题2.4集成BTL功放电路TDA1556,P501 6、课题3、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7、课题4、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8、课题5、正、负输出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9、课题6、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10、课题7、PID调节器的设计与制作 每个同学一项,已经分配好。 二、要求: 1、完成电子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2、完成设计报告: 1)电路图若是能用Multisim软件设计的,就要通过这个软件完成电路图,并且要把仿真结果抓图放到报告中; 2)报告中涉及到的理论计算,要有详细的分析计算过程; 3)有实际测试结果的都要把测试的图形放到报告中,并作合理的分析; 4)所有的同学都要在你的作品上贴上标签,注明:姓名、学号、作品名称,拍照后放到报告中。 3、在期末考试前要把作品和设计报告一起上交。 三、说明: 1、教材上所给的元器件往往比较老,同学们可以根据市场上现有的元器件进行选择,但电路形式不变。特别是做功放电路的同学要注意。 参考书:《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5版),罗杰、谢自美主编 2、需要测试相关波形的作品,可以到10A405用示波器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用手机拍照,并把图片放到论文当中。 3、要找元器件或资料可以到以下网站查找: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8177797.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8177797.html,/zh/index.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8177797.html,/tihome/cn/docs/homepage.tsp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8177797.html,/cn.html 后三家网站都是世界著名品牌,在他们的网站上可以找到你想要的芯片,然后可以到淘宝上去购买,当然运气好的话你也可以在线免费申请到样片,但据说因为我们这边的同学申请的太多了,可能有的被封杀了。试试看! 4、作品制作 方法1:用面包板搭建,到淘宝上购买,可以非常方便的搭建电路。

模拟电子线路习题习题答案(DOC)

第一章 1.1 在一本征硅中,掺入施主杂质,其浓度D N =?214 10cm 3 -。 (1)求室温300K 时自由电子和空穴的热平衡浓度值,并说明半导体为P 型或N 型。 (2 若再掺入受主杂质,其浓度A N =?31410cm 3 -,重复(1)。 (3)若D N =A N =1510cm 3 -,,重复(1)。 (4)若D N =16 10cm 3 -,A N =14 10cm 3 -,重复(1)。 解:(1)已知本征硅室温时热平衡载流子浓度值i n =?5.110 10 cm 3 -,施主杂质 D N =?21410cm 3->> i n =?5.11010 cm 3-,所以可得多子自由浓度为 0n ≈D N =?214 10cm 3 - 少子空穴浓度 0p =0 2 n n i =?125.16 10cm 3- 该半导体为N 型。 (2)因为D A N N -=14101?cm 3 ->>i n ,所以多子空穴浓度 0p ≈14 101?cm 3 - 少子电子浓度 0n =0 2 p n i =?25.26 10cm 3- 该半导体为P 型。 (3)因为A N =D N ,所以 0p = 0n = i n =?5.11010cm 3 - 该半导体为本征半导体。 (4)因为A D N N -=10-16 1014 =99?1014 (cm 3 -)>>i n ,所以,多子自由电子浓度 0n =?9914 10 cm 3- 空穴浓度 0p =0 2 n n i =14 2101099)105.1(??=2.27?104(cm 3 -)

该导体为N 型。 1.3 二极管电路如图1.3所示。已知直流电源电压为6V ,二极管直流管压降为0.7V 。 (1) 试求流过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2)二极管的直流电阻D R 和交流电阻D r 各为多少? 解:(1)流过二极管的直流电流也就是图1.3的回路电流,即 D I = A 1007 .06-=53mA (2) D R =A V 3 10537.0-?=13.2Ω D r =D T I U =A V 3310531026--??=0.49Ω 1.4二极管电路如题图1.4所示。 (1)设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试问流过负载L R 的电流为多少? (2)设二极管可看作是恒压降模型,并设二极管的导通电压7.0)(=on D U V ,试问流过负载L R 的电流是多少? (3)设二极管可看作是折线模型,并设二极管的门限电压7.0)(=on D U V ,()Ω=20on D r ,试问流过负载的电流是多少? (4)将电源电压反接时,流过负载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5)增加电源电压E ,其他参数不变时,二极管的交流电阻怎样变化? 解:(1)100== L R E I mA D 题图1.4 10V + E R L 100Ω + 6V D R 100Ω 图1.3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成果 院(系):_电子信息工程学院_班级:自普本2008— 01 学生姓名:_袁小敏___________ 学号:_2008440910 _________ 设计地点(单位)1404 _________________ 设计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2010 年7月9 日 指导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 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 (3) 二、............................................................ 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3 三、................................................ 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4 四、........................................................ 仿真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7 五、.................................................... 设计、安装及调试中的体会8 六、.................................................... 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意见及建议9 七、...................................................................... 参考资料10 八、.......................................................................... 附录11 附件1 整机逻辑电路图 (11) 附件2 元器件清单 (1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建筑工程资料是对工程()的处理,以及对工程进行检查、维修、管理、使用、改建、扩建、工程结算、决算、审计的重要技术依据。( ) A.隐蔽工程 B.质量及安全事故 C.施工质量问题 D.施工安全问题 2、观感质量是指通过观察和必要的()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 A.检查 B.量测 C.抽查 D.监测 3、工程资料应该随着工程进度()收集、整理和立卷,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移交。( ) A.随时 B.及时 C.同步 D.准时 4、工程开工前,()应与城建档案馆签订《建设工程竣工档案责任书》。( )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设计单位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总包单位负责汇总各分包单位编制的施工资料,分包单位负责其分包范围内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并对其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有效性()() A.认真管理 B.检查 C.核查 D.负责 6、总包单位的资料员应参与()管理,做好各类文件资料的及时收集、核查、登记、传阅、借阅、整理、保管等工作。() A.设计工作 B.施工生产 C.质量检查 D.施工监督 7、应严格履行工程资料的(),借阅或传阅应注明借阅或传阅的日期,借阅人名,传阅责任人、传阅范围及期限,借阅或传阅人应签字认可,到期应及时归还;借阅或传阅文件借(传)出后,应在文件夹的内附目录中做上标记。 () A.保管手续 B.查阅手续 C.监管手续 D.借阅手续 8、工程竣工验收后()个月内,建设单位将符合规范、标准规定的工程档案原件,移交给城建档案馆。() A.1 B.2 C.3 D.4 9、凡是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工程,需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改建、扩建或采取抗震加固措施等的,均应报送()。() A.归档管理 B.上报存档 C.工程档案 D.审批档案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方案docx

高 频 电 子 线 路 课 程 设 计 设计题目: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的设计 目录 摘要 (3) 1.调幅发射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4)

2.调幅发射机的原理和框图 (4) 2.1调幅发射机方框 图 (4) 2.2调幅发射机的电路形式及工作原理 (5) 2.2.1高频振荡器电路 (5) 2.2.2隔离放大电路 (6) 2.2.3受调放大级电路 (6) 2.2.4 话筒和音频放大电路 (7) 2.2.5 传输线与天线 (8) 2.2.6 功率放大级电路 (8) 2.2.7 传输线与天线 (9) 3.电路调试 (9) 3.1 本振级调试 (9)

3.2 放大级调试 (9) 3.3 末级调试 (9) 3.4 通调 (9) 4.心得体会 (10) 参考文献 (12) 附录一 (13) 附录二 (14) 摘要 小功率调幅发射机常用于通信系统和其他无线电系统中,特别是在中短波广播通信的领域里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原因是调幅发

射机实现条幅简便,调制所占的频带宽,并且与之对应的调幅接收设备简单,所以调幅发射机广泛用于广播发射。 本课题的设计目的是要求掌握最基本的小功率调幅发射系统的设计、调试与安装对各级电路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小功率调幅发射机设计调试 1、调幅发射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由于调幅发射机实现调幅简便,调制所占的频带窄,并且与之 对应的调幅接收设备简单,所以调幅发射机广泛地应用于广播发射。调幅发射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工作频率范围:调幅制一般适用于中、短波广播通信,其工作 频率范围为300kHz~30MHz。 发射功率:一般是指发射机送到天线上的功率。只有当天线的 长度与发射频率的波长可比拟时,天线才能有效地把载波发射出去。 调幅系数:调幅系数ma是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电压振幅变化的系数,ma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即0%~100%。 非线性失真<包络失真):调制器的调制特性不能跟调制电压线 性变化而引起已调波的包络失真为调幅发射机的非线性失真,一般 要求小于10%。 线性失真:保持调制电压振幅不变,改变调制频率引起的调幅 度特性变化称为线性失真。 噪声电平:噪声电平是指没有调制信号时,由噪声产生的调制 度与信号最大时间的调幅度比,广播发射机的噪声电平要求小于 0.1%,一般通信机的噪声电平要求小于1%。 2、调幅发射机的原理和框图 2.1 调幅发射机方框图 一条调幅发射机的组成框图如下图图2-1所示,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机电专业学生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实用电子产品,巩固加深并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 2.经过查资料、选方案、设计电路、撰写设计报告、答辩等,加强在电子技术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常用模拟电子线路的一般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和设计工具,提高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制作、调试和测试能力; 3.课程设计是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和培养创新能力,通过熟悉并学会选用电子元器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毕业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收获: 1.学习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 3.学会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三、课程设计教学方式: 以学生独立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四、课程设计一般方法 1. 淡化分立电路设计,强调集成电路的应用 一个实用的电子系统通常是由多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在进行电子系统设计时,既要考虑总体电路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各个单元电路的选择、设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由于各种通用、专用的模拟、数字集成电路的出现,所以实现一个电子系统时,根据电子系统框图,多数情况下只有少量的电子电路的参数计算,更多的是系统框图中各部分电子电路要正确采用集成电路芯片来实现。

2. 电子系统内容步骤: 总体方案框图---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单元电路之间连接---电路搭接调试---电路修改---绘制总体电路---撰写设计报告(课程设计说明书) (1)总体方案框图: 反映设计电路要求,按一定信息流向,由单元电路组成的合理框图。 比如一个函数发生器电路的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 ●基本模拟单元电路有:稳压电源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信号处理电 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微分电路,滤波电路等),集成功放电路等。 ●基本数字单元电路有:脉冲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包括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 密特触发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计数器,寄存器,存储器等。

资料员专业管理实务

《资料员专业管理实务》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在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在答题卡上进行填涂。) 1.下列属于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管理职责的是(A)。P5 A.对需本单位签字的工程资料应及时签署意见 B.按照合同和规范的要求及时提供完整的勘察设计文件 C.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资料应负责进行审查、签字 D.负责对建设工程档案的日常性管理工作 2.监理单位在工程设计、施工等监理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是(B)。P3 A. 建设工程文件 B. 监理文件 C. 施工文件 D. 项目建议书 3.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分门别类地整理成案卷的过程,称为(B)。P3 A. 案卷 B. 立卷 C. 归档 D. 建档4.对不合格的工程部位采取的重新制作、重新施工等措施称为(C)。P3 A. 返修 B. 修补 C. 返工 D. 大修5.建筑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作用的检验项目称为(C)。P3 A. 安卫环检验项目 B. 安检项目 C. 主控项目 D. 般项目 6.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将取样结果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所进行的检测称为(B)。P4 A. 旁站 B. 见证取样 C. 检验检测 D. 抽样检验 7.(A)应将1套符合规范、标准规定的工程档案原件,在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移交给城建档案馆,并与城建档案馆办理好移交手续。P5

A. 建设单位 B. 勘察设计单位 C. 监理单位 D. 施工单位 8.工程资料应该随着工程进度同步收集、整理和立卷,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移交是(A)。P4 A. 参建单位通用职责 B. 监理单位职责 C. 施工单位职责 D. 勘察设计单位职责 9.资料员应该参加有关工程的技术、质量、安全、协调等各方面的会议,并应经常深入施工工程现场,了解施工动态。以上是资料员收集工程资料中的(B)原则。P6 A. 认真把关原则 B. 及时参与原则 C. 严肃谨慎原则 D. 积极工作原则 10.下列哪一项不在建设工程资料按专业性质分类之列(A)。P7 A.属于工程勘察设计的 B.属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C.属于通风与空调工程的 D.属于建筑智能工程的10.建设工程归档要求的保管期为永久、长期、短期,其代表的时限分别为(B)。P14 A.“永久”为永久保存,“长期”为50年以上,“短期”为10年B.“永久”为永久保存,“长期”为该工程的使用寿命,“短期”为20年以下 C.“永久”为50年以上,“长期”为25年以上,“短期”为10年以下 D.“永久”为80年,“长期”为50年,“短期”为30年 11.工程资料保管的密级划分不包括(C)。P14 A.绝密 B.机密 C.内参 D.秘密12.全部的建筑工程资料从整体上可划分为(C)类。P15 A.1 B.2 C.4 D.6 13.建筑工程资料编号中用大写的英文字母“C”来表示是 (D)。P15 A.建设单位的文件资料 B.监理单位的文件资料

2018年资料员管理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资料员管理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1、工程技术资料的形成,主是靠( B )的收集、整理、编制成册。 A.施工员 B. 资料员 C.安全员 D.监理员 2、工程竣工资料的组卷时,第一册(A册)是( D )。 A. 单位(子单位)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 B.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C. 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与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资料; D.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资料。 3、以下不属于施工质量管理资料的是( D )。 A. 技术交底 B.施工组织设计 C. 施工方案 D.安全交底 4、以下表格中,( C )不得作为归档资料。 A. 电子表格 B. 印刷表格 C.复印表格 D.签字、盖章齐全的表格 5、《归档整理规范》要求长期、永久保存的工程资料不得用( C )。 A. 碳素墨水 B. 蓝黑墨水书写 C. 圆珠笔书写 D. 光盘 6、( c )是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检查的记录表格。 A.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 B.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C. 工程开工报审表; D. 建筑材料报审表。 观感质量验收,这类检查往往难以定量,只能以观察、触摸或简单量

测的方式进行,并由各人的主观印象判断,检查结果是综合给出( A )的质量评价。 A. 好、一般、差 B. 合格、不合格 C. 优、良、及格 D.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8、以下的建设工程资料中,主要由建设单位准备的是( A )。 A.工程准备阶段文件 B.监理文件 C.施工文件 D.竣工图文件 1什么是工程档案? 答: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2、用于混凝土、砌筑砂浆的常用水泥、用于砌筑砂浆的砌筑水泥及抹灰用水泥,它们的必试项目有什么不同? 答:(1)用于混凝土、砌筑砂浆的常用水泥必试项目有: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 (2)用于砌筑砂浆的砌筑水泥及抹灰用水泥必试项目有: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泌水性(砌筑工程) 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有泌水性的测试,后者没有泌水性的测试。 3、请写出施工资料包括的八个主要内容。 答:(1)工程管理与验收资料;(2)施工管理资料;(3)施工技术资料;(4)施工测量记录;(5)施工物资资料;(6)施工记录;(7)施工试验记录;(8)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4、地基验槽的主要检查内容的要求有哪些?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南京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2009 —2010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线路设计 班级:通信0802 学号:07 姓名:俞燕 指导教师:李鑫 2010年1 月

一.课程设计题目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二.目的与任务 1、目的: ①.学会知识的综合运用,将离散知识点组合,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课程综合。 ②.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为基础设计电路,在实践中检验修正。 ③.能熟练运用multisim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并比较仿真和实际电路结果差异。 ④.重点训练器件的选择与匹配,调试的方法和技巧。 ⑤.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2.任务: 增益可自动变化的放大器(a),(b,(c),(d),(e)。分值系数分别为0.9,1.0,1.1不等,任选一题进行设计制作。 三.内容和要求 1. 内容: 设计制作一个增益可自动变化的交流放大器(e) ①.放大器增益可在1倍,2倍,3倍,4倍四档间巡回切换,切换频率为1Hz。 ②.电源采用±5V供电。 ③.通过数码管显示当前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用0,1,2,3表示1倍,2倍,3倍,4倍 即可。 ④.对指定的任意一种增益进行选择和保持,保持后可返回巡回状态。 2.要求 设计方案原则:功能完整,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个人特色。 布线原则:逻辑清晰,接线牢固,测试方便,美观大方。 ①.放大器的的电压增益由反馈电阻控制,因此只要改变反馈电阻就能切换不同的增益范围。 ②.增益的自动切换,可通过译码器输出信号,控制模拟开关来实现不同的反馈电阻的接入。 ③.对某一种增益的选择,保持通常由芯片的地址输入和使能端控制。 ④.在进行巡回检测时,其增益的切换频率由时钟脉冲决定。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定稿版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1、检测电路 2、放大电路 3、滤波电路 4、整形电路 5、定时电路 6、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五、电路装配、调试与结果分析 六、设计、装配及调试中的体会 七、附录(包括整机逻辑电路图和元器 件清单) 八、参考文献 一、设计目的

巩固和加深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并通过这一实训课程,能让学生对电子产品设计的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掌握常用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非门、555定时器、计数器、译码器等)的应用。 二、设计要求 掌握整机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过的电路知识分析、解决电路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红外线心率计就是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出手指中动脉血管的微弱波动,由计数器计算出每分钟波动的次数。但手指中的毛细血管的波动是很微弱的,因此需要一个高放大倍数且低噪声的放大器,这是红外线心率计的设计关键所在。整机电路由放大电路、整形电路、滤波电路、3 位计数器电路,译码、驱动、显示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四、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1、检测电路 血液波动检测电路首先通过红外光电传感器把血液中波动的成分检测出来,然后通过电容器耦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如图4所示。 图4 血液波动检测电路 2.放大电路 3、滤波电路 由三脚输入信号,六脚输出信号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目录 前言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一、设计目的及其实际应用 二、任务要求 三、实验原理及其各个分电路图 A.电源变压器 B.整流电路 C.滤波电路 D. 稳压电路 四.总电路图 五.参考文献 六.心得体会

前言 电子技术是当今高新技术的“龙头”,各先进国家无不把它放在优先的发展的地位。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它的实践性。要想很好的掌握电子技术,除了掌握基本器件的原理,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分析方法外,还要掌握电子器件及基本电路的应用技术,课程设计就是电子技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本课程设计就是针对模拟电子电路这门课程的要求所做的,同时也将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本设计是设计的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稳压电源一般是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部分组成。

一、设计目的及其实际应用 熟悉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方法和规范,达到应用电子技术的目的,并培养动手能力,学会阅读相关科技文献,查找器件手册与相关参数,整理总结设计报告。 电子电路工作时都需要直流电源提供能量,电池因使用费用高,一般只用于低功耗便携式的仪器设备中。 二、任务要求 设计稳压电源目的就是要把工频交流电源或者直流变化的电源通过此装置变为直流稳压电源,并画出整体电路。 三、实验原理及其各个分电路图 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A.电源变压器 电源变压器提供最初的电源,需要经过整流、滤波、稳压才能满足要求,一般为工频电流或者家用的电流。 B.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的任务是将经过变压器降压以后的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变压器的选择,除了应满足功率要求外,它的次级输出电压的有效值V2 应略高于要求稳压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值。对于高质量的稳压电源,其整流电路一般都选用桥式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常见的有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和单相全波整流电路。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根据通信、电子、电测等专业教学培养计划要求,在必修完《模拟电子 线路》课程后,应该必修《模拟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课。其目的是针对本课程所学的内容进行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深入理解已学的有关模拟电子线路设 计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课程设计、生产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的先修课程为:《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1函数信号发生器 2?串联直流稳压电源 3.放大器的设计 以上题目仅供参考,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布置,也可根据学生情况自拟题目,以巩固所学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启发学生创造力为目的。 三、课程设计教学的基本要求 1教学基本要求 ①教师应事先准备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以及设计所需要的规范和有 关资料,在理论设计阶段安排答疑时间,指导学生。

②为加深学生对设计要求的理解,可安排学生查阅一些现有的设计资 料。 2.培养要求 ①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查阅资料、选取设计方案的能力,培养 学生模拟电路理论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调试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③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3.时间安排 四、课程设计考核 1.每位学生上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 2.随机抽取20%以上的学生对设计内容质疑; 3.根据课程设计报告、质疑成绩、课程设计中的表现,由指导教师按 5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五、主要参考资料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北京理工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Multisim仿真).

《电子技术Ⅱ课程设计》 报告 姓名 xxx 学号 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2014 年 6 月18日

目录 1、目的和意义 (3) 2、任务和要求 (3) 3、基础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4) 3.1 半导体器件的Multisim仿真 (4) 3.11仿真 (4) 3.12结果分析 (4) 3.2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5) 3.21理论计算 (7) 3.21仿真 (7) 3.23结果分析 (8) 3.3差分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8) 3.31理论计算 (9) 3.32仿真 (9) 3.33结果分析 (9) 3.4两级反馈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9) 3.41理论分析 (11) 3.42仿真 (12) 3.5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积分电路) (12) 3.51理论分析 (13) 3.52仿真 (14) 3.6波形发生电路的Multisim仿真(三角波与方波发生器) (14) 3.61理论分析 (14) 3.62仿真 (14) 4.无源滤波器的设计 (14) 5.总结 (18) 6.参考文献 (19)

一、目的和意义 该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电子技术2》的理论教学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全局考虑问题、应用课程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和造就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将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任务和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和设计完成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完成该次课程设计后,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技术2》课程知识的理解; 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 3、掌握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 4、掌握简单模拟电路的设计、仿真方法; 5、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能正确反映设计和仿真结果。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实务模拟

经典资料可编辑修改,欢迎分享。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实务模拟 45 一、单项选择题1、在工程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如果某项非关键工作实际进度没 有超过其总时差,则()。 A .该工作的总时差不变 B .该工作的自由时差不变 C .不影响其紧后工作 D .不影响工程计划工期 2、 水头在20m 左右的倒虹吸管一般采用()。 A .混凝土管 B .钢筋混凝土管 C .铸铁管 D .钢管 3、 下列属于岩(土)层的水理性质的是() A .流向 B .容水性 C .水位 D .物理性质 4、 根据《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平洞石方幵挖适用于洞轴线与水平夹角小于或 等于()的洞挖工程。 A . 6° B . 8° C . 10 ° D . 12° 水利水电工程像理实芻漠 I?

5、某水利工程基坑施工中采用了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相应宜选用()水泵 A .小容量中高水头 B .小容量中低水头

C .玄武岩 D .砂岩 11、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5个工作日内,应当()。 A .递交投标保证金 B .递交投标报告 C .进行资格审查 D .退还投标保证金 12、地面潮湿的沟道、池坑及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压不得超过()V 。 A . 10 B . 11 C . 12 D . 13 13、根据《水工混凝土工程施工规范》(SDJ 207—8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跨度< 2m的混凝土悬臂板、梁的承重模板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后才能拆除。 A . 60% B . 70% C . 80% D . 90% 14、根据《水土保持法》,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的范围,由()划定并公告。 A .水行政主管部门 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 .环保部门 D .安全生产部门 15、下列属于地下水的运动特征的是()。 A .给水性 B .流速 C .水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D .化学性质 16、下列属于有机材料的是() A .合金钢 B .铁 C .天然石材 D .沥青制品 17、水库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