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资料.docx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docx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docx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 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描写: 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九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讹”。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4)会意: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

系来表达某种意义。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

5)形声: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如:江、河、杨、柳等。

6)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如:莫。

7)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如:考、老。

8)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1)左形右声。如:松、理、越。(2)右形左声。如雕、期、鸿、救。(3)上形下声。如茅、空、简。(4)下形上声。如基、裳、姿。(5)外形内声。如园、闾、街。(6)内形外声。如辩、闻、讎。

9)形符和声符位置有反常的情况:如“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钊、到”是左形右声,“闷、问”是内形外声,“闺、阁”是外形内声,“孟”是上形下声,“笃、筑、竺”是下形上声。

10)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1)形符偏于一隅:修、倏、腾、滕、裁、栽、颖、

颍、佞、疆。(2)声符偏于一隅:旗、施、徒、徙。(3)形符藏于声符中间:赢、羸、辩、

辨、哀。(4)声符藏于形符中间:裹、衷、戚。(5)互相穿插,分合离奇:随、游、赖。

11)省形和省声:有少数形声字,它的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如:釜,从金省,父声。雷,从雨,田省声。

12)最早成系统的文字,现在已知的是商代的文字,包括商代金文、甲骨文。

13)文字的演变阶段:(1)古代文字:商??金文、甲骨文。周金文。战国西方周秦的“籀文” 属大篆文字。东方六国系统的文字是“古文”。秦小篆、秦隶。(2)今文字:汉隶、章草、行书。魏晋真书(楷书)。

14)隶变: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15)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

(1)部首形体的变化:如“人”变为“彳”,“心”变为“片”。(2)简省或讹变。如“春”, 从卄从日,屯声,(上部讹变)。“更”,从支丙声(整体讹变)。(3)混同,是讹变的后果。

有些原先不相同的偏旁,隶变后就混同了。如“服”从舟而不从月,“脍”从肉而不从月。

16)本义:汉字在造字之初所代表的词义称为文字的本义。

17)如何探求本义:探求本义,既不能脱离文字形体,也不能脱离文献用例。若撇开字形, 仅从文献用例追溯词义的源头,是无法或难以办到的。如诛;若仅根据字形而脱离文献语言,探求本义也是不大可能的。如高。

三、古书中的用字

1假借字:凡文献中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伸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

2、假借字的分类:(1)本无其字: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它,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有两种结果:A某些词既然本无其字,于是它的假借字也就一直归它使用了。至于假借字是否还同时用于表示本义,有两种情况: a有的假借字自从被它借用以后,它又改头换面以新的面貌来表示本义。如“莫”本义是昏暮,后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自从它被借用后,为本义又造了一个“暮”字。“莫”的本义反而不为人所知了。b有些假借字被借用后,它兼有表本义和假借义两种功能,如“汝” 本义是水名,假借义为第二人称代词,现本义和假借义同时存在。B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时期以后,为了区别用法,人们为假借义另造新字。如“辟”,本义是刑法,假借义是避开,为假借义造了后起本字为“避”。

(2)本有其字: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有三种情况:A、在某种意义上借字与本

字通用。a本字是规范字,如“早蚤”、“疲罢”、“伸信”前面一个是本字,后面是假借字。尽管

两字通用,在常人心中仍以本字为规范字。b假借字人们习以为常,把它视同本字。如“彼匪”。B、

平时用本字,偶尔用同音字、近音字来代替。如“寤”借为“梧”, 即写了别字。C假借字的使用频

率大大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假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如“亡”最,“无”只表示

求雨的舞蹈;从西周金文开始,有无的无既用“亡”,也用“无”;先秦古书中“无”的用例已大大

超过了“亡”;到后代,基本上都用“无” 字了。

3、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如“莫?暮”。

4、古今字的形体:(1)古字+形符?今字。如“其?箕”“取一娶”“昏一婚”。(2)古字改变形符?

今字。如“说?悦” “振?赈” “没?殁” “张?胀”。(3)古字略加变形?今字。

如“大?太” “闲一间” “陈一阵”。(4)也有些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字,形体上可能无关。如“亡

一无”“伯?霸”。

5、古今字形成的原因:(1)古今字假借为其他用途,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如“正?征” “队坠” “或->域”。(2)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如“责一债” “益

-溢”“景f影”。(3)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引申义造今字。如“解?懈” “家?嫁” “支

一肢” “道?导”。(4)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假借义造今字。如“辟一避” “厌

—庵”"与f欤”。

6、古今字与假借字的关系:二者有交叉现象。古今字立足于时代的不同和用法的分工,假借字则

立足于文献中文字所表示的意义跟它的本义是否有关。

7、异体字:(1)狭义的异体字指读音相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文字。(2)广义的异体字除包括

狭义异体字外,还包括文献中通用的假借字和古今字。本教材讨论的是前者。

8、异体字的形体类别:(1)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如“泪?- ” “野“ ”“看??”。(2) 同是会

意字,而构成成分不同。如“明“ ”“弃”。(3)同是形声字而成份或位置不同。

如“烟” “歌??"“村??” “岭“ ” “鞍??”。(4)隶变不同或文字讹变。如“春??” “享“ ”。(5)为了书写方便而形成的俗字。如“册”“别“ ”。(6)还有一些是古体字。

如“礼“ ” “无“ ”。

9、异体字的辨识:(1)同出一源,分化后分工明确。如“乌”和“於”原先是同一个字,

春秋后才逐渐分化为不同形体,二字分工明确,意义不同。因此它们曾经是异体字,现在却不算了。(2)虽然通用,但有一个义项不通用。如“修”和“”是通假关系,而不是

异体关系。

10、繁简字:简化字与被简化的繁体字合称为繁简字。(1)简化字: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

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不一定笔画少就是简体字。(2)繁体字:特指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

书字体。

11、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同形字:有些简化定与古书中的某些字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读

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形体相同纯属于巧合。如“腊“ ” “术“ ” “适 -”。(2)同音替代字:简化字中有一些来源于原先意义不同的同音(或音近)字,如“后後” “药“ ” “仆“ ” “几” “谷“ ”。(3)两字共简为一形,必须注意判别它代表的到底是哪一个字。如“钟”是“镭”和“ ”

的简化字。另外还有“历??、” “复??、”。

四、古今词义的异同

1词义异同的情况:1)有些词古今都用,词义不变。如山、水、雪、母、弟、心、耳等。2) 古用今废词。古代曾经使用而现代不用的旧词。如“觥”等。3)古今义绝对不同。古代和现代用的是相同的字,

而古义与今义却迥然不同。如“斋”本来是动词,指古代祭祀或典礼前的清心洁身,以示虔诚。魏晋

时期有了居室、房舍的意义。4)大多数词古今义有联系有区别。

2造成旧词消亡的原因:1)它们随着所表示的历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如“喽腊”的“喽”, 是古代

楚地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祭祀这种形式消亡了,“喽”这个词也就不用了。2)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而消逝。如“福”。3)被别的词语所替代,也就是说旧词所反映的事物、观念等仍是后代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但后代改变了说法。如“倡优”现在用“艺人、演员”来代替,旧词“倡优”也就死亡了。

3古今词义的差别:1)意义的多少不同。一个词有本义,有引申义,一个词的古今意义的多少,往往会产生变化,有的旧义消亡了,有的新义产生了。如“池”在古代意义是a护城河b池塘。现代意义是a池塘b旁边高中间洼下的地方。古今相比,“池”的意义一增一减。另外还有:国、防、家、列、怜、仇、除、仅、书、信、将等。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如“售”,古义侧重行为的结果,指把商品卖掉,今义侧重行为的本身,是卖。“再”,古义是侧重行为的数量,是两次是第二次。今义侧重于行为的重复,是“又”。3)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一些词在发展中意义的轻重发生了变化。如“恨”的古义轻,是遗憾、不满,今义重,是仇恨、忿恨。“怨”的古义重,是恨的意思,今义轻,是埋怨和不满。还有一些词在发展中褒贬意义发生了变化。如“谣言”古义是中性的,今义是贬义。另外“下流”古中今贬,“吹嘘”古褒今贬,“谤议”古中今贬,“爪牙”古褒今贬,“锻炼”古贬今褒。4)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如“布”古指麻布、葛布。今指棉布。“坐”古指两膝着席或床榻,臀部压在脚后根上,今指臀着席位上。

4词义变化的类型:从古今词义的范围着眼,可以把词义的变化分为词义的缩小、词义的扩大、词义的转移三类。

5、词义的缩小: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如“坟”古义是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今义是埋尸体的土堆。“臭”古义是气味,今义是难闻的气味。另外还有“亲戚”“宫”“禽”“丈夫”“丈人”等。

6、词义的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焚”古义是放火烧山进行围猎,今义泛指一切焚烧。另外有:“响” “色” “河” “江” “裁”等。

7、词义的转移: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事物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如“封”古义指积土成堆,今义指封闭。另外还有“走、脚、狱、诛、货”等。

8、怎样掌握词的古义:我们必须勤查有关的工具书与阅读古代作品相结合,对词义的古今义例反复参证比较,还可以通过一些文字的和语言的手段帮助我们掌握词的古义。分三方面谈:1)从字形上分析。如“劝”从“力”,可见本义是勉力、奋力。“醒”从酉,本义是酒醒。2)从语境上分析。如“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证明“睡”的本义是“打瞌睡”。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如“进退”“高下”“富贫” “穷达”“治??乱”。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如“款待”中的“款”古义是诚恳。“捐躯”中的“捐” 古义是舍弃。“呼天抢地”中的“抢”古义是触、碰。“举世无双”中的“举”古义是“全”。等。

第八节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

1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如我读书。

2被动句:主事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杯子打破了。

3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A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B有句法标志的被动句:(1 )“于”字句。

a “及物动词+于+施事者”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省略“于”字,“动+施事者”如: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c “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d “乎”

(介词)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同。

(2 )“为”字句。a “为+施事者+及物动词”,如:(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b “为 +及物动

词”,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 )“见”字句。a “见+及物动词”如:人皆以见侮为辱。b “见+及物动词+于 +施事者”,

如: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c南北朝后,“见+动词(主动句)”表示“对我怎样”,如“慈父见背”

(慈父背弃我)。(不是被动句)(4 )“为……所……”句。a “为+施事+所+及物动词”。如:先

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b “为+所+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东汉后, “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4 )“为……所”句。

a “为+施事+所+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b “为+所+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东汉后,“为……之所……”“为……所见”在汉魏六朝常见,唐后消亡。

(5 )“被字句”。

a “被+施事者+及物动词”如:臣被尚书召问。

b先秦“被”是及物动词,意为“复盖、遭受、蒙受”,如:光被四表。

c汉代后,至今,“被+及物动词”。如:杯子被打破了。

第九节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

1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

置。

2宾语前置的种类: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a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

b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需要注意的是:a个别用“为”字的句子,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如“子为谁?”

b “如何”是“如之何”的紧缩,意思是“对之怎么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受疑问代词作

宾语前置规律的制约。

c “何如”语义同“如何”,译为“怎么样”,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结构。

d “奈何”“若何”情况同“如何” 一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前置。

(2 )否定句中,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臣未之闻也。”。

有两种不能前置的情况: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性成分。如“吾不能早用子。”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

定,其中的代词宾语一般不前置。如:莫弗称之。

(3 )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古代汉语叙述句的宾语都可以置于动词之前,但有一

个必要的条件,

宾语必须用代词复指,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如:“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另外,有两种情况:a “惟(唯)+宾语+是(之)+动词”,这种格式使宾语表达的事物得到进一

步的强调,如“惟余马首是瞻。”意思是“惟瞻余马首”。这类前置宾语也可以由代词充任, 用以复指宾

语的代词只用“之”。如“其斯之谓与?” b “此(是)之谓……”是一种固定格式,意思是“叫这作…”

或“是说这个吧”。代词“是”作宾语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

是问。”

3、谓语前置:古代汉语的一些句子,谓语在主语之前,称之为谓语前置。有两种句子里谓语前置的

现象比较多见。(1 )表示疑问的句子。如:何哉,尔所谓达者?(2 )表示感叹的句子。如:贤哉,回

也!

4、动量成分的位置:古代汉语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数词可以处在两种语法位置上。

(1)在动词前作状语。如“三战三北”。(2 )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

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三。”

5、主语的省略:(1 )承上省略:在复句中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

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就可以省略。如:那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2 )蒙下省略

:前几个分句的主语蒙最后一分句的主语而省。如:七月()在野,八月O在宇,九月

O在户,十月

蟋蟀入我床下。

6、宾语的省略:这在古代汉语里是常见的。有:(1 )宾语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宾语就可

以省略。如: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2 )介词的宾语也可以省略。如:(项伯)欲呼张良与

()俱去。

第十节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1、词类的活用: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

能,这种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如“从左右,皆肘之”。句中的“肘”是名词,在此临时用作动词,意为

“用肘撞”。

2、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3、动词的活用:(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來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时,一般

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如:“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意为

“使……惊”。(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带宾语, 在形式上和

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只能是“使……跟

从”。

4、形容词的活用:(1 )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如果形容词在叙述句里充当谓语,就是活用为动词。

如:“益烈山泽而焚之。” “烈”形容大火,这里是“放大火烧”。(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使它

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洁” “美”

“饱”原是形容词,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清洁”“使……华美”“使…… 饱”。(3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如:“甘其食,美

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句中的“甘” “美” “安” “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香甜”

“认为……华美” “认为……安逸” “认为……快乐”。

5、名词的活用:(1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目”是“用目光示意”的意

思。(2 )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

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踰、痿、涼” “腊” 原义为

“干肉”,动词。在此句中用作使动用法“使(之)成为干肉”。(3 )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

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友风而子雨”意为“把风当作朋友, 把雨当作儿子”。

(4 )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相当普遍,本不属于活用范畴,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在此介绍。

6、名词作状语的类型:(1 )表示处所。如“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道” 意为

“在道路上”作“苦”的状语。又如“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廷”意为“在朝廷”。(2 )表示

行为的工具或依据。如“失期,法皆斩”,“法”意为“依照法律”。(3 )表示对人的态度。如“秦军

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奴虏”译为“象对奴虏一样”。(4 )表示比喻。如“嫂蛇行匍伏,四拜

自跪而谢”句中,“蛇”译为“象蛇一样”。再如“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句中“云”“响”

“景”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象云一样(聚集)” “象回声一样(应和)” “象影子一样 (跟从)”。

7、古代汉语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识别:

(1 )名+名。a名动+名?动宾,如“王天下”。b名+名动一主谓。如“陈胜王”。c名动+ (于)+名?述补。如“王关中”,应看成是“王于关中”。

(2 )形动+名?动宾。如“素善留侯张良”。

(3)名、形动+之、我?动宾。如“妻之”“安我”。

(4 )助动词、“所”、副词+名、形动一合成谓语、“所”字结构、状中结构。如“非能

水”“所

耕”“不雨”。

(5 )名动+介词结构?述补。如“风乎舞零”。

(6 )名动+而+动一动词性联合结构,如“衣冠而见之”。

8、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1 )名、形、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而只有名、形可以有意动用

法,动词无意动。(2 )使动是使宾语“做什么、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

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念。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和“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两句很相似,但从上下文意的分析中可知前句是客观行为,是使动,后句是

主观看法,是意动。

9、名词作状语的识别:名主+名状+动

第十一节代词

1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1 )指人的。有“谁、孰”。

a “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

b “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

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

“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 的意思。

(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

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

“胡、奚、曷”经常a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

b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 “奚以”询问方法。

(3)指处所。有“安、恶、焉”。a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

“焉置土石?”;b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问处所。如“沛公安在?” c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

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d “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如“今弗爱其子,安能

爱君?”

2、指示代词:(1 )“之、兹、其”,表泛指和特指。a “其”特指代词只作定语。b “之、兹”

泛指,c “之”作定、宾。

(2 )“此、是、斯”近指。a表示“这”义。b作主、定、宾语。c “此、是”可作判断

谓语。d 此和彼对应。

(3 )“彼、夫”远指。a表“那”义。b “彼”指代性强,可作主、定宾语。c “夫” 指

示性较弱,多作定语。

(4 )“尔、若、然”,谓词性。a表“如此” “象这(那)样”义。b在先秦,“尔” 作定、宾语。

c “若”只作定语。

d “然”多作谓语。

(5 )“焉、诸”特殊的指示代词。a “焉”相当“于此(之)”,常作补语。如“过而能改,善莫

大焉。” b 一部分“焉”在句末虚化成语气词,表提示。如“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c “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语气词“乎”的合音形式。d相当“之于”的“诸” 用在叙

述句里,

如“投诸渤海之尾”;e相当“之乎”的“诸”用在疑问句里,如“不识有诸?”。

3人称代词:(1 )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a它们都可作定、主、宾语。b “吾”

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c而在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d “朕”先秦时意同“我”,秦朝

后,是皇帝自称。

(2 )第二人称,有“女(汝)、尔、若”。a它们可作主、定、宾语。b “而、乃” 一般只作定语。

(3 )第三人称,a “彼”出现率不高,一般作主语,个别用作宾语,仍有指示性,有轻蔑

意味。b

“之、其”出现率很高,“之”只作宾语,“其”只作定语。

(4 )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加“侪、辈、属、曹”表复数。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

虏。”

:这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代词。它们只能作主语。

(1)“或”:表肯定。a意“有的人”、“某人”、“有的(东西)”。b前有先行词,“或” 指

代其中一个人或一些人。如“宋人或得玉”。c句中连续出现几个“或”,构成排比。如“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指“有的人”,不能表示选择。

(2 )“莫”:表广泛的否定。a若没有先行词,表示一种不强调范围的否定,一般都指人。如“保

民而王,莫之能御”;b若有先行词,表强调范围的否定,指人又指物。如“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c汉以后,“莫”发展出了否定副词的用法,表示禁止性的否定,相当于“不要”。d也可以表示一般性

否定,相当于“不”。

5、辅助性代词:这类代词有“所、者”,它们有一定的指代作用,但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

分。

(1)“所”:基本语法功能是加在谓词性成分前,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

使谓词性

成分名词化。名词、形容词岀现在“所”后也变成动词了。可分三类:a “所+动词”。如“所载” “所

画”,意思为“载的东西”“画的事物”。中心语在语义上都是动词的宾语,即受事者。b “所+介词+

谓词性成分”,如“是吾剑之所从坠。”中心语在语义上是介词的宾语。译为“坠下去的地方。” c “所

+ (介词)+谓词性成分”表达的语义同第二种结构。其中心语实际上是介词的宾语。如“所杀大臣,多

吕后力。”可以认为“所”后省略了介词“以”,是指“杀大臣凭借的力量”。

(2 )“者”:基本语法功能是位于词或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表示“…的人”“… 的

事物”。

可分两类a「'谓词性成分+者”,如“赦之,以劝事君者”。代词“者”加在谓词性成分后,可使谓词

性成分名词化。b “名词性成分(名词、所字结构)+者”起复指名词性成分的作用,使这个名词性成分

得到强调。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字结构表示施事者。

第十二节副词

1副词:是一种只能充当状语的虚词,它虽然有一定的词汇意义,但不能表示具体事物、动作行为或

性质状态,而只能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时间、程度、范围、肯定否定或情态、证据。它一般是修饰

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性词语。

2、时间副词:(1 )表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的时间。a “向、乡”是同一个副词,只是写法不同,

译为“从前、刚才”;b “既、业”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相当于“已经”:“c尝” “曾” 表示过去

做过某事,译为“曾经”。先秦只用“尝”,汉代后用“曾”。

(2 )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正在实现的时间,有“方、正、适、会”等。a “方” 一般

只用在动

词性词语前面,译作“正在”;b “适、会”还可作用在主语前面,译作“正遇上”。

(3 )表示动作行为将要进行的时间,有“行、将、且、垂”等。在动词前作状语。可译为“将要、快要、就要”。

(4 )表示动作行为的久暂,有“俄、暂、姑、常、雅、素”等。“俄、暂”是表示时间短

暂的,相

当于“一会儿”“不久”。a “姑”意为“暂且”;b “常、雅、素”表示时间长久。“常” 相当

于“经

常、时常”,“雅、素”相当于平素、一向。

3、范围副词:(1 )表示总括:包括无遗或很少例外的副词,有“皆、尽、毕、悉、举、咸、具、

凡、都、共、率”等。a “毕、举”是表示都、全部的意思,b “凡”意有二一是用在句子前面表

示规

律性的归纳,表示“凡是”、“大凡”;二是用在数词前面表示总括事物的数量或动作的数量, 相当于

“总共、共”;c “率”也表示总括,意思相当于大都、大致。

(2 )表示范围小或有限制或有例外的副词。有“但、特、只、直、止、第、独、徒、仅、唯”等。

a它们都有“只、仅仅”的意思。b “仅”除了表示“只”的意思,在唐代表示数量多,有“几乎、将近、

差不多达到”的意思,读jin.c “唯”表“只有”。

4、程度副词。可分三类:(1 )表示程度高的。a “最、至、极、绝”表示最高度,意思是“最”

;b “大”意思是“十分”;c “太”意思是指程度上超过一定的限度;d “殊、特、尤、良”的意思是

特别、非常。e“良”在汉代与“久”连用,表很久意。六朝以后修饰其他词语,是的确、很的意思。f

“甚”六朝前,既作状语,也作谓语、定语,是形容词,六朝后,才专作状语成为程度很高的副词。

(2 )表示程度不深、轻微的副词,有“少、稍、微、略、颇”等。都是稍微、略微的意思。a先秦

表示这类意思的一般用“少”,汉代以后才用“略、微、颇”,b唐宋后“稍”才由表逐渐义的情态副词

分化出程度副词的用法。

(3 )表示程度在原有基础上的加深加重。有“加、更、愈、益、弥、兹(滋)”等,相当于“更、

越、更加”。

5、情态副词。分三小类;(1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a “俱、并”表示几个施动者一起做某

件事;b “闲、微、窃”表示秘密地、暗中地做某件事;c “帮”表示故意特意;d “固” 表示坚决地做

某件事。

(2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的速度。a “暂”两属:强调时间的短暂时(一会儿、短时间),是

时间副词;强调动作的突然性时,属情态副词。b “遽”表示匆忙急迫;c “卒(猝)”表示时间急促突

然;d “立、即、旋”表示事或行为紧接着发生;f “稍、渐”表示动作的逐渐性;g “益” 汉代后也产

生了逐渐义。唐前是程度副词,“更加”义。

(3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频率。a “数、亟、累、屡、仍”表示动作多次出现;b “辄” 表示同_

动作行为的多次重复相当于往往、总是;c “每”表示反复出现的情况或动作中的任何一次;d “复”表

示重复进行同一动作。

6、语气副词。分五小类:(1 )表示确认的语气。a “乃、即”相当于“就是”;b “必、定”相

当于“一定”;C “诚、信”相当于“实在、的确” d “果”相当于“果真”。

(2 )表示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论议语气。a “其、盖、殆”相当于“大概(是)、恐怕(是)”。

b “盖”大多用在句首,既表示猜测性的论断语气,又带有提示的语气;也可用在谓语前面,表“大概”

意。

(3 )表示出自意外的惊异语气,常用的有“曾”多与否定副词“不”连用,相当于

“竟然”。如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4 )表示祈使语气。“其”用在祈使句中,有希望、请求、劝勉的意思,可译为“希望、还是”等。

(5 )表示反诘的语气,常用的有“岂、其、庸、巨(诅)宁”等,意思相当于“难道、哪里、怎么”,

有时不能译出。

7否定副词。a “不”和“弗”都表示一般的否定,“不”的用法较宽,“弗”在秦汉前使用范围相

当窄,通常只用在及物动词前,后面也不再出现宾语。b “毋”和“勿”通常用在祈使句中,表示禁止或

劝阻,意思是“不要”。“勿”有时也用作一般性的否定。“毋”也写作“无”。

c “未”是表示情况还没有出现或动作还没有进行,相当于“没有”。

d “非”一般用于名词性谓语前,表示否定判断;有时含有假设性的否定,相当于“若不是”,如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有时也可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表示对行为和性质的否认。e “微”可用在单句中表示否定,与“非”相当;又可表示假设性的否定,相当于“若不是”;还可同副词“独”结合,表示“不但(如此)”。

f “否”不作谓语的修饰成分,而与谓语并用,构成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表示否定的一面。或单用,

构成独词句。

8、指代性的副词“相”和“见”。它们用在及物动词前面作状语,指代动词后面的宾语。(1 )“相”,a表互指,意为“相互”。如“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 b表偏指,即指代动作受事

者的一方,不包括动作施事者。如“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意是“莫忘我”。

(2 )“见” a原是助动词,用在动词前表示主语是动作的受事者;b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演变为副词,

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作“自己” 或“我”。

9、谦敬副词。a表敬副词:“请、敬、谨、幸、惠、辱、猥、垂、蒙”等。b表谦副词。有:“敢、

窃、忝、猥、伏”等。应注意动词“请”和表敬副词“请”的用法。作动词时表示“请求对方做”;作副

词时表示“请允许我做”。如:“请京,使居之。”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前句是动词,后句是表敬副词。

第十三节介词和连词

一、介词

1、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词类,它在句中的作用仍带有动词性质的痕迹。它能带宾语,但不能单

独进入句子结构,更不能充当谓语。大约有“于(於、乎)、以、因、由、为、自、从、与、及”

等十几

个。

2、介词的语法特点:(1 )介词带宾语,有时宾语前置。(参见第九节)(2 )古代汉语中介词的

宾语大多可以省略。(“于”字的宾语不能)(3 )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

从”等组

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但“于”字介宾结构表时间处所意义的还可做补语。“以”字结构表工

具方式

的既可做状语,又可作补语。

3、于(於、乎):用法有四种:(1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

围,组成

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译为“在、从、至|J”或“在……中”“在……方面”等。(2 )引进动

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3 )

引进比

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在形容词和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作“比”。(4 )引进动作行为的

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作“被”。此外:(1 )介词“于”和代词“是” 结合,构成介

宾关系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思是“从此” “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或“在这种情况下”。后

來虚化为连词,一般用在句子的开头表承接。(2 )“乎”:用作介词,其作用与“于”或“於” 基本相

同,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对象等,译为在、比、至U、向等。乎的使用频率较低,“乎”字结

构一般只作补语,一般也不引进主动者。

4、“以”:原是动词,义同“用”,由此虚化为介词。主要用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 )引进动作

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2 )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这是一种行为方式。我们以“率领”来翻译它。如“宫之奇

以其族行”

(宫之奇率领他的族人离开了虞国。)这也许是动词的残存用法,但是已经虚化,与介词“以” 难以分开。

(3)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等,“以”字结构通常作状语,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

等。

(4 )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或不译。

(5 )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译为“把”。

(6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相当于“于”,可译为“在”。

此外,(1 )“有以”、“无以”是动词“有、无”和介词“以”组成的凝固结构,相当于“有东西

(或办法)用来……”、“没有东西(或办法)用来……”的意思。这种结构只能作状语。(2 )“以

故”

是“由于这个原因”、“根据这种情况”、“用这个东西”的意思。(3 )“是以”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

构,意思是“因此”,用于句子开头表示结果。

5、“因”:本义是茵席(坐垫),名词。引申为依靠、凭借的意思,动词。介词“因” 即由动词

“因”虚化而来,由它组成的介宾结构充当句子的状语。有两种用法:(1 )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

或中介,有“凭着…” “趁着…”、“通过…”之类的意思。

(2 )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为???”“由于…”之类的意思。

6、“为”:原是动词,读wei ,常用基本义是做。虚化为介词。读wei?它的用法有五种:(1 )弓I

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等。这种用法至今仍保留。(2 )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

为“为了”。(3 )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4 )引进动作行为的涉及的对象,可译为

“跟”“对”“向”。&)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构成“为+名词(或代词)

+所+动词”的句式,读*ei?

7、“与”:原来也是动词,基本意义是帮助、给予、参与。由此虚化为介词。主要用法有三种:

(1)弓I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为”“替”“给”。(2 )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可译为“跟”

“同”。(3 )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跟……相比”。

二、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古代汉

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以并且而则况剜但第抑虽然至即使如若苟倘令藉设故”等。

1、“与”:(1 )一般是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

可译作“和”。(2 )有时也连接谓词性成分,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或者”“还是”。如“杀人以梃

与刀,有以异乎?”(3 )可以连接分句和分句,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通常与其他虚词配

合,构成

“与……不如”“与……不若”“与……宁” “与其……不如” “与其……孰若”等格式,可译为“与其

……宁可(不如)”。

2、“与”既可作介词,又可作连词需要加以区别:(1 )介词“与”带宾语,组成介宾结构,通常

在动词前作状语;连词“与”用在联合关系的成分中构成名词或动词性词组,“与”字本身不充当语法成

分。(2 )介词前面可以用副词修饰,连词不能。

3、“且”:既是副词,又是连词。用作副词有“将要、将近、暂且、姑且”等意思,在动词或数词

前作状语;连词“且”只起连接作用,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

4、“且”的具体用法:(1 )在并列关系的谓语成分中,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同时具有两种

属性或存在两种状态,译作“又……又……”;连接动词和动词,译作“一边……一边……”。

(2 )用

在一句开头,连接分句与分句或段落与段落,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译为“并且”“而且” “况且”等。

(3 )用在偏句主语后,以作陪衬,说明另一事情程度更严重,以引起后面正句的进层推论,这种推论又

多用反问来表达。“且”可译作“尚且”。(4 )用在后一分句的开头以与前一分句相连接,表示在两项

或多项之间作一选择,译作“还是”。

5、“以”:既是介词又是连词,连词“以”是从介词“以”虚化而来。常见用法有五:

(1)连接动词和动词、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译作“又”。

(2 )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可译为“来”, 也可不译。

(3)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和结果,可译为“来”

“以便”“以致”等。

(4 )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的成分,表示前项动作行为是后项动作行为进行的条件、方式,但在句法

结构上仍是平等的联合关系,而不是偏正关系。可译为“来”,或不译。

(5 )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态。这种“以” 字用法与“而”

相近。根据上下文的表达方式可译可不译。

6、“而”:(1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两项之间的意义是并列关系,“而”可译为“又”,也

可不译。有时连接名词性词语,那是因为谓语具有说明事理或描写情况的性质。

(2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或状况在时间上是先后紧相承接或事理上

有进层、原因、条件和方式等关系,“而”字有时可随文译为“又” “而且”“因而”“就”。(3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构成了转接的关系。可译为“却”“可是”。

(4 )连接主语和谓语,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设想的,有时表示主语不应出现谓语的情况。从意义

关系来看,属于逆接,可译为“如果”或“却”。(5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 在语义上属

顺接,“而”字一般不译出。

7、“则”:(1 )用在结果分句的开头,承接前一分句,表示二分句在事理上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

可译为“那么就”。

(2 )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动词作谓语的分句。两种动作行为或两件事虽无必然的条件关系,但两者的

出现在时间上是紧密相承的。“则”可译为“就”。

(3)用在两个以上的并列分句中,表示列举或对比相关的情况下,结果是不同的。

(4 )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的相关出现,含有转折意味。这里又可分为三小类:a表前

后两项相反,可译为“却”“反而”等。b表后项行为是前项动作施事者未曾料到的,译作“却”或“原

来已经”。c表让步关系,可译作“固然”“虽然”“倒是”等。如“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好倒

是好……)

(5 )表假设关系。

8、“则”和“而”的区别:(1 )“则”今义是“就”,“而”今无相当词。(2 )

“则” 重在表

示连接项的先后相承,连接项之间有顿挫的意味「'而”却重在过递,连接项之间是连贯的。(3 )“而”

a连接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平等的,也可以是相反的;b “则”连接项之间的关系却只能是前后相承的,

不能相反。

9、“虽”是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分为(1 )事实让步,译为“虽然”。(2 )假设让步。译为“即

使”“纵然”。

10、“虽然”:在古代这是两个词,“虽”,连词:“然”,代词。合在一起通常自成一个分句,

表示承接上文,以引起下文的转折,意思是“虽然如此”或“即使如此”。六朝以后,逐渐虚化为连词了。

11、“然”:原是指示代词,意思是“这样”,虚化为连词,表示转折,意思相当于“但是、可是”。

12、“然而”是指示代词“然”和转折连词“而”的连用。“然”字总结上文,“而”字引起下文的

转折,意思是“这样却” “虽然如此,可是”。

13、“然则”是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的连用。“然”总结上文,“则”引起下文的推论,意

思是“既然如此,那就”。

14、“之”原是动词,意思是“到……去”;又借作指示代词,常用来表示复指;逐步虚化为连词,

(1 )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相当于“的”。这是它的主要用法。(2 )连接主语和谓语,使

主谓结构变为定中关系的名词性词组,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判断句的谓语和时间状语。(即取消句子

独立性的用法)(3 )用在主谓间,使它变成一个分句用在另一个分句的前面。第(2 )(3 )类的“之” 一般不译。

第十四节语气词

一、语气词的分类:1、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

惟唯”。(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3 )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已耳焉与邪夫兮” 等。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 )陈述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 )疑问语气词有“乎与邪”(3 )

感叹语

气词有“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1、“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用在陈

述、祈使、

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用在复句中

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2、“矣”:主要用于叙述句尾,同时也常用于其他类型的句子(复句的后分句、描写句、疑问句),

表示把已经或者将会出现的新情况告诉人们的陈述语气,是动态的。相当于“了”。

3、“已”同“矣”的作用相近,原是动词,表示停止、限止语气,表示事实止于这种情况,有往小

里说的意思。一般可译为“了”或“啦”。

4、“耳”:是“而已”的合音。一般用在叙述句尾,动词性减弱,可译为“罢了”。

5、“焉”是一个有指代作用的语气词,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尾,表提示性的陈述语气。

(1 )一般

用在不及物动词或动宾词组后面,既表示“于(介词)+是(此)”的意思,又表示提示性的煞尾语气。

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 )用在形容词谓语后面,隐含“于是”而指代比

较对象。如“晋国,天下莫强焉。”(3 )用在及物动词后,相当于代词宾语“之”,指代作用更明显一

些。如“非曰能乙愿学焉。” (4 )如果“焉”所指代的对象、时间、处所,在本句中的前一部

分已经

出现了,那么“焉”就不兼指代作用,而虚化为纯粹的句尾语气词了。如“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

6、“乎”: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疑问语气词。(1 )用在是非问句尾,(是非问是把事情的正面说出

来,然后希望对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译为“吗”。(2 )用在选择问句尾,(选择问是列

举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情况,用疑问形式提出来,要求对方从中选择一种作出回答。)译为“呢”。(3 )

用在特

指问句尾,(特指问是用疑问代词提出所问内容,要求对方就疑问代词所指来回答。)可译为"呢”。

(4 )用在反问句尾,(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 一般不需要

回答。)可译为“吗”或“呢”。(5 )“得无……乎” “无乃……乎”可译为“该不会……吧” “只怕

……吧”。“乎”仍是疑问语气。(6 )用于祈使句尾。仍是疑问语气词,只是句中的祈请或

感叹语调是

主要的,“乎”的疑问语气相应减弱了,带有疑虑未定的色彩。

7、“与(歟)、邪(耶)”:(1 )疑问语气没有“乎”那样强烈纯粹,它们也可用在各种类型的

疑问句尾,可译为“呢”“吗”“吧”。(2 )同“其”“得无”“无乃”等词语配合,表示委婉的疑问

语气。

8、“哉”:(1 )用在感叹句尾是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的,可译为“啊”。(2 )用于反问句尾更为常见,依然是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啊”。

9、“夫”:用在感叹句尾表示的感叹语气偏于惋惜悲伤的情绪,仍译为“啊”。

10、“兮冬一般用于韵文的感叹句尾,可译为“啊” “呀”。

11、句尾语气词的连用:语气的重心一般都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面。

三、句首语气词

1、“夫”是从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的,(1 )用在句首表示提出话题、引进议论或引出常理以转入正

论的语气,不译。又称发语词。(2 )与“且、故、若、今”等组成固定词组,用在句首表示进层、假设

、结果等问题的议论语气。

2、“盖”:(1 )作句首语气词时用于发议论。不译。(2 )用在句中主语后谓语前,表示猜测或

解释性的语气,意思为“大概” “可能是”,我们处理为语气副词。

3、“唯(惟、维)”(1 )用在句首,有两种作用:一种是表示提示性的语气。这种用法多见于《

诗经》《尚书》。加一种作用是表示期望的语气,一般写作“唯”。(2 )用在句中,表示限制范围、帮

助判断、解释原由,有修饰谓语作用,译为“只(是)、就是”等,我们处理作语气副词。

四、句中语气词

1、“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有提砂下文舒缓节奏的作用。有时用在并列的词组后面,表不顿

宕语气。

2、“与”用在句中,表示顿宕舒缓语气。

第十一节代词

1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1 )指人的。有“谁、孰”。

a “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

b “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

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

“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

的意思。

(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

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

“胡、奚、曷”经常a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

b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 “奚以”询问方法。

(3 )指处所。有“安、恶、焉”。a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

“焉置土石?”; b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问处所。如“沛公安在?” c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

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d “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如“今弗爱其子,安能

爱君?”

2、指示代词:(1 )“之、兹、其”,表泛指和特指。a “其”特指代词只作定语。b “之、

兹”

泛指,c “之”作定、宾。

(2 ) “此、是、斯”近指。a表示“这”义。b作主、定、宾语。c “此、是”可作判断谓语。d 此和彼对应。

(3)“彼、夫”远指。a表“那”义。b “彼”指代性强,可作主、定宾语。c “夫” 指示性

较弱,多作定语。

(4 ) “尔、若、然”,谓词性。a表“如此” “象这(那)样”义。b在先秦,“尔” 作定、

宾语。

c “若”只作定语。

d “然”多作谓语。

(5 ) “焉、诸”特殊的指示代词。a “焉”相当“于此(之)”,常作补语。如“过而能改,善莫

大焉。” b 一部分“焉”在句末虚化成语气词,表提示。如“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c “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语气词“乎”的合音形式。d相当“之于”的“诸” 用在叙述句里,

如“投诸渤海之尾”;e相当“之乎”的“诸”用在疑问句里,如“不识有诸?”。

3人称代词:(1 )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a它们都可作定、主、宾语。b “吾”

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c而在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d “朕”先秦时意同

“我”,秦朝后,是皇帝自称。

(2 )第二人称,有“女(汝)、尔、若”。a它们可作主、定、宾语。b “而、乃” 一般只作定语。

(3 )第三人称,a “彼”出现率不高,一般作主语,个别用作宾语,仍有指示性,有轻蔑意味。b

“之、其”出现率很高,“之”只作宾语,“其”只作定语。

(4 )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加“侪、辈、属、曹”表复数。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无定代词:这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代词。它们只能作主语。

(1 ) “或”:表肯定。a意“有的人”、“某人”、“有的(东西)”。b前有先行词,“或”

代其中一个人或一些人。如“宋人或得玉”。C句中连续出现几个“或”,构成排比。如“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指“有的人”,不能表示选择。

(2 )“莫”:表广泛的否定。a若没有先行词,表示一种不强调范围的否定,一般都指人。如“保

民而王,莫之能御”;b若有先行词,表强调范围的否定,指人又指物。如“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c汉以后,“莫”发展出了否定副词的用法,表示禁止性的否定,相当于“不要”。d也可以表示一般性

否定,相当于“不”。

5、辅助性代词:这类代词有“所、者”,它们有一定的指代作用,但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1)“所”:基本语法功能是加在谓词性成分前,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谓词性

成分名词化。名词、形容词出现在“所”后也变成动词了。可分三类:a “所+动词”。如

“所载”“所

画”,意思为“载的东西”“画的事物”。中心语在语义上都是动词的宾语,即受事者。b “所

+介词+

谓词性成分”,如“是吾剑之所从坠。”中心语在语义上是介词的宾语。译为“坠下去的地方。” c “所

+ (介词)+谓词性成分”表达的语义同第二种结构。其中心语实际上是介词的宾语。如“所杀大臣,多

吕后力。”可以认为“所”后省略了介词“以”,是指“杀大臣凭借的力量”。

(2 )“者”:基本语法功能是位于词或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表示“…的人”“… 的事物”。

可分两类a :"谓词性成分+者”,如“赦之,以劝事君者”。代词“者”加在谓词性成分后,可使谓词

性成分名词化。b “名词性成分(名词、所字结构)+者”起复指名词性成分的作用,使这个名词性成分

得到强调。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字结构表示施事者。

第十二节副词

1副词:是一种只能充当状语的虚词,它虽然有一定的词汇意义,但不能表示具体事物、动作行为或

性质状态,而只能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时间、程度、范围、肯定否定或情态、证据。它一般是修饰

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性词语。

2、时间副词:(1 )表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的时间。a “向、乡”是同一个副词,只是写法不同,

译为“从前、刚才”;b “既、业”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相当于“已经”:“c尝” “曾” 表

示过去

做过某事,译为“曾经”。先秦只用“尝”,汉代后用“曾”。

(2 )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正在实现的时间,有“方、正、适、会”等。a “方” 一般

只用在动

词性词语前面,译作“正在S b “适、会”还可作用在主语前面,译作“正遇上”。

(3 )表示动作行为将要进行的时间,有“行、将、且、垂”等。在动词前作状语。可译为“将要、

快要、就要”。

(4 )表示动作行为的久暂,有“俄、暂、姑、常、雅、素”等。“俄、暂”是表示时间短暂

请假管理制度通告

公司请假有公司请假制度,那么关于请假管理制度的通告是怎样的呢?下面范文网给大家带来请假管理制度通告范文,供大家参考! 请假管理制度通告范文一 公司员工请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为规范公司考勤制度,统一公司请假政策,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章请假程序 一、员工填写请假单,注明请假种类、假期、时间、事由等,经领导审批,并报办公室备案。 二、较长假期须交接手头工作,确保工作连续性。

三、超假期应及时通告请示有关领导审批。 四、假满回公司销假,通报办公室,并交接工作。 第三章请假标准 一、公司请假标准见下 (一)事假除规定休息外按本人工资一倍扣除; (二)病假应出具医院相关证明,除规定休息外按本人工资50%扣除。 (三)婚假本人结婚给假三天,带薪。 (四)丧假直系亲属丧事给假三天,带薪 (五)旷工没有出具任何请假手续而缺勤的,按本人工作的两倍扣除。月累计旷工三天以上的予以开除。 第四章请假规定 一、事先无法办理请假手续,须以电话向领导报知,并于事后3天内补办

手续;否则以旷工论处。 二、未办手续擅自离开岗位,或假期届满仍未销假、续假者,均以旷工论处。 三、请假以小时为最小单位。 四、员工的病事假不得以加班抵充。 五、本公司员工请假,均须在办公室备案,填写请假单。 六、本公司员工请假除因急病不能自行请假的可由同事或家属代为之外,应亲自办理请假手续。未办妥请假手续,不得先行离职,否则以旷工论处。 七、本公司员工请假期满没有续假或虽续假尚未被核准而不到职者,除确因病或临时发生意外等不可抗力事情外,均以旷工论处。 八、请假理由不充分或有妨碍工作时,可不予给假,或缩短假期或令延期请假。 九、请假者必须将经办事务交待其他员工代理,并于请假单内注明。 十、本公司员工依本规则所请假如发现有虚伪事情者,除以旷工论处外,并

将DOCX文档转换成DOC文档方法

Word联盟 ?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RSS ?投稿 ?首页 ?Word教程 ?Excel教程 ?PowerPoint教程 ?Office教程 Docx文件怎么打开,如何打开Docx文件? 熟悉Word办公软件的朋友都应该知道,Word2003生成的文件格式是Doc的格式,而Word2007或Word2010生成的文件是Docx的。用Word2003是无法打开2007和2010中的Docx文件的。然而目前市场上有一部分人用的是Word2003,还有一部分人用的则是2007或2010,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说今天我在同事家复制了一份文件是Docx格式,而自己家用的却是Word2003,那我更本就无法打开这个文件!相信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默认的情况下Word2003是不能打开Docx文件的,那Docx怎么打开呢?今天Word联盟就来教大家用几种方法,实现Word2003也能打开Docx文件! Docx文件说明 Docx格式文件是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以上版本的文档扩展名,Docx 取代Doc。而且Docx文件比doc文件所占用空间更小! Docx文件怎么打开,Word2003是如何打开docx的? 方法一(建议使用)、可以直接从微软官方下载个兼容包补丁程序,安装后重启电脑,就可以用Word2003打开Docx格式的文件的。 下载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8352720.html,/download/6/9/E/69EA942D-4636-4350-A526-0BFD9771A12A/O2007Cnv.exe

方法二、因为Docx文件本身属于一种ZIP压缩文件,所以我们可以用“winRAR压缩包”来打开。方法如下: 首先将“.docx”文件后缀改成“.zip”,此时,文件就变成了一个压缩包,双击打开我们会看到有几个文件夹,我们打开“word文件夹”,如下图; word文件夹中,“document.xml”文件里面就是文本的内容,我们可以直接用记事本打开,但里面还有一些其他的代码;“media”文件夹里面就是文本中的图片了;(如下图)

《经典教综多选题》100题及答案-强力推荐

经典教综多选题 100 道 1.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可以分解为()。A.理想成分B. 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价值成分 2.下列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特点的有()。 A.人的身体发育总是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 B.人的身高 和体重的增长有两个高峰期,即婴儿期和青春期 C.人的神经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D.失明者的听力往往比视力正常者发达 3.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将总体目标转化为() A.集体目标 B.小组目标 C.个人目标 D.年级目标 4.下列属于学生注意听讲的描述有() A.注目凝视 B.交头接耳 C.屏息静气 D.若有所思 5.下列符合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的有()。

A.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B.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D.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明晰 6.“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这段话对我们进行教育工作的启示是()。 A.要因材施教 B.要对学生循循善诱 C.要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 D.要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7.以下关于独立形态的教学阶段的表述,正确的有()。A.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 C.最早的教育学研究机构,始于德国普鲁士王朝的哥廷根大学 D.把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英国哲学家培根 8.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有()。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9.古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人的气质类型分为()。 A.多血质 B.胆汁型 C.抑郁质 D.粘液质 10.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的情绪状态,其特点()。 A.激动性 B.弥散性 C.冲动性 D.渲染性

员工请休假管理制度(修改)

员工请、休假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规范公司管理,保证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津法规,制定本制度。 2、本规定内所指的“正式员工”为公司已经正式录用的员工。计件工时制人员、临时工(保安员、公共卫生员)、外聘人员、试用期人员依照约定执行,不适用本规定。 3、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所有以上员工的假期管理。 二、假期类别 1、员工公休假 员工每周休息两天,特殊岗位按实际情况,酌情安排休息日。 2、法定假期 1)元旦1天; 2)春节3天; 3)国际劳动节3天; 4)国庆节3天 3、请、休假 1)员工因病、因事需要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履行请假手续。 2)请、休假、销假手续。 A:员工请假或休假首先填写请假单,按公司规定事先获得批准,在工作安排处理完后,方可离开。 B:凡请假须事先填写请假申请单,说明请假理由,并附上有关材料,经部门领导、人力资源部经理批准后方可准假。 C:申请休假员工应将审批确认的《请假单》,交回部门考勤员,月末由考勤员交人力资源部。 D:需要请假时,须至少提前1天办理请假手续并报人力资源部备案。确因特殊原因如病情严重或其它紧急情况不能预先办理正常手续者,可电话代请,但请假本人必须在请假结束后1个工作日内补办手续,逾期不办者视为旷工。请假单由人力资源部保管备查,作为计算工资的依据。 E:请假审批权限 页脚内容1

F:请、休假期满,应按时上班并到人力资源部办理销假手续。请假期满,因故还不能上班,可以续假;续假手续与请假手续相同。 4、各类假期具体规定 1)事假: A:员工在上班时间内,确需占用工作时间办理私事的,可以请事假。员工请事假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签字(经理级以上人员由主管副总批准)后方可休假。 B:员工请事假,最小计算单位为2小时,不足2小时的按照2小时计算。 C:员工请事假,逢节假日不连续计算。 D:员工事假期间不发放工资。 2)病假: A:凡因伤、病需要治疗和休养的员工,可以请病假;员工请病假必须持县、区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加盖医院章的病休证明方可,否则病假不予批准。 B:员工请病假3日以上者,须提供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依据请假审批权限批准后方可生效。员工请病假,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签字(经理级以上人员由主管副总批准)后方可休假。 C:公司员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按相关规定执行。员工停止工作病假 超过十四天,需向公司申请长期病假,经公司批准方能生效,否则按旷职处理。 D:员工休长期病假期间不再享受各种津贴。 E:员工休超过14天的病假,逢节假日连续计算。 F:员工病假期间不发放工资。 3)婚假: A:正式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结婚,凭结婚证可申请婚假3天婚假;晚婚员工(女性满23周岁、男性满25周岁结婚)可增加4天婚假。 B:员工休婚假需凭结婚证,需从结婚登记之日起一月内休完。(结婚登记日以颁发的结婚证书日期为准)C:员工婚假必须一次休完。 D:员工休婚假时,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签字(经理级以上人员由主管 页脚内容2

DOCX文件转换

还在为转换DOCX文件发愁么?这篇文档拯救你! 虽然微软放出Office 2010已经有段时间了,不过还有很多朋友停留在用Word 2003编辑文档。Word 2007和Word 2010默认的文档格式是DOCX,这种格式的文档无法用Word 2003直接打开的,虽然可以Word 2007或者Word 2010将DOCX 格式另存为DOC格式,但是只能一篇一篇的处理,如果文档数量很多,操作起来非常麻烦,或者别人传给你的docx而你用的Word 2003,那么我们该怎么转换呢?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1、用软件批量转换 Batch DOCX to DOC Converter是一个可以批量转换格式的软件。安装后,会自动进行升级,取消升级,然后将doc2doc.exe复制到软件的安装目录内覆盖原文件即可。 第一步:添加批量文件。运行Batch DOCX to DOC Converter,单击Source栏右端的Folder按钮,弹出浏览文件夹窗口,展开树状目录,找到并选定需要转换的DOCX文档所在的文件夹,然后单击Search按钮,将选定文件夹中的文档批量添加进来。如果是单个文件的话,则点击后面的File按钮 第二步:转换格式。单击Target栏右端的Folder按钮,弹出浏览文件夹窗口,展开树状目录,指定一个文件夹用来存储转换后的DOC文件,然后单击Convert

按钮,该程序将自动开始批量转换文件格式,并将转换后的文件存入指定的文件夹,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的。 下载地址:千脑下载(1.72MB) 2、通过在线转换网站转换格式 在线转换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318352720.html,/ 转换方法比较简单, 第一步:点浏览(选取需要转换格式的文件),选择转换后的格式 第二步:在”Email” 里填入你的邮箱. 第三步:点”CONVERT IT!” (搞定,一会就会把转换好的DOC格式发到你的邮箱). PS:经Yongd测试,需要等段时间才能发到邮箱里,可能和邮箱有关系吧。 点此前往 3、下载office2003 2007兼容包补丁

中考物理多选题汇总(含答案)

多项选择题猛练 一、电学 1.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B .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都是串联的 C .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的总功率越大,电路的总电流就越大 D .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可能是由于电路的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2.如图9所示的“热得快”铭牌上标有“220V 1000W”字样,由此可知这种 “热得快”( ) A .正常工作的电压为220V B .正常工作时电流为0.22A C .正常工作10min 消耗的电能为6×105J D .正常工作10min 产生的热量大于6×105J 3.在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电灯L 的亮度变暗 C .电流表A 1的示数变小 D .电流表A 2的示数变小 4.在如图11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1、 S3,断开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 ;当闭合开 关S1、S2,断开开关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 当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15A 。关于此电路工作情况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 .只闭合开关S 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B .只闭合开关S 2时,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是电阻 R 3消耗的电功率的2倍 C .开关S 1、S 2、S 3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A D .只断开开关S2与只闭合开关S2两种情况下电压 表的示数之比为2:1 5.用锰铜合金制成甲、乙两段电阻丝,它们长度相同,但是甲比乙细。若将它们连接在同一 电路中,通过甲、乙两段电阻丝的电流分别为I 甲、I 乙;甲、乙两段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甲、U 乙。下列关系可能成立的是 A .I 甲=I 乙 B .I 甲>I 乙 C .U 甲>U 乙 D .U 甲=U 乙 6.在如图6所示的实验中,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试管内水的温度 逐渐升高直至沸腾。水沸腾后,橡胶塞从试管口飞出,试管口附 图10 S A 1 A 2 V L R P 图 11 甲 R 1 R 3 S 3 A S 1 甲 S 2 R 2 V 图9

员工考勤、加班及请休假管理制度

一、本章用于统一员工的考勤、加班和请休假审批手续,明确员工的各项假期。 二、公司严格执行上班签到(或指纹打卡)制度,由综合办负责考勤统计。公司员工每天签到(或打卡)次数均为两次,即上午上班前签到(或打卡)一次,下午上班前签到(或打卡)一次。签到本(或指纹打卡机)夏季:上午8:00-8:30为签到(或指纹打卡)时间,下午13:30-14:30为签到(或指纹打卡)时间。秋冬季:上午:8:00-8:30为签到(或指纹打卡)时间,下午:13:00-14:00为签到(或指纹打卡)时间。提前或超过签到(或指纹打卡)时间均统计为无效考勤。 三、公司实行一周五天半工作制。工作时间在五一和十一调整做出调整。 1、本部及各项目部、监理部、售楼部、指挥部 上午08:30~12:00 下午14:00~17:30(秋冬季) 上午08:30~12:00 下午14:30~18:00(夏季) 2、其他某些特殊岗位可根据工作岗位性质调整上班时间和休息时间,经部门经理提议,总经理批准后报公司综合办备案。 3、因公无法次日签到(或打卡)的员工,须提前一天填写《公务缺勤单》,经相关领导审批确认后报综合办备案;特殊情况无法事先办理手续的,须电话通知部门经理或部门主管副总,并由部门经理在上班前告知综合办,并在返回公司两日内办理公务缺勤手续(如因未填写《公务缺勤单》,造成考勤统计缺误,按缺勤计算)。 由综合办组织人员负责公司的考勤抽查工作。 四、迟到、早退、旷工的规定: 凡比规定上班时间晚到30分钟以内为迟到,超过30分钟按旷工4小时计算;凡于下班前30分钟以内擅自离岗为早退,超过30分钟按旷工4小时计算;凡旷工4个小时以上8个小时以下按旷工一个工作日处理。 五、迟到、早退、旷工的处罚规定: 当月内,凡迟到、早退者第一次罚款10元,第二次罚款20元,第三次罚款50元,三次以上50元/次;凡旷工4个小时之内的扣罚1.5个工作日的工资;旷工一个工作日扣罚3个工作日的工资; 凡旷工三个工作日者公司予以除名(不计发当月工资)。 六、加班事项管理: (一)加班必须办理《加班审批表》相关手续;

煤矿员工考勤及请销假管理办法(修订)

葫芦素煤矿员工考勤及请销假管理办法(修订) 1 目的 为切实加强内部管理,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矿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修订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矿属合同制员工及业务承揽(外包)工。 3 术语与定义 3.1 劳动纪律是员工在工作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规则和秩序,是员工按照规定时间、质量、程序和方法完成自己应承担的生产(工作)任务的基本保证。 3.2 考勤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计发工资、福利待遇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3.3 出勤是员工于规定工作时间前到达指定工作场所,规定工作结束时间及以后离开指定工作场所,且完整从事当班工作的行为。 3.4 缺勤是指员工于规定工作时间未在指定工作场所从事当班工作的行为。 3.5 加班加点是指员工应单位要求于公休日(轮休日)、法定假日从事工作的时间和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延长的工作时间。 3.6 休假是指员工在国家规定和企业制度确定的工作时间之外的休息时间(轮班员工在轮休日休息)。 3.7 公假是指员工经批准占用工作时间参加有关会议及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依法出庭作证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医学隔离观察的时间,其考勤记录为公假。 3.8 迟到是指员工因个人原因于规定工作时间未准时到达

指定工作场所从事当班工作的行为。 3.9 早退是指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因个人原因需提前或中间脱离工作场所的行为。 3.10旷工是指员工未履行请假手续或未按程序履行请假手续,非特别紧急情况下未按规定工作时间在规定场所从事当班工作且事后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行为。 4 组织与职责 4.1 经营管理科是全矿员工考勤与请销假管理的业务主管部门。 4.1.1 负责矿各部门考勤的汇总及审核工作。 4.1.2 负责各部门考勤及请销假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 4.1.3经营管理科负责员工日常考勤管理,建立、健全各类请销假台账,定期对员工考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统计上报。 4.2 矿各科室、区队是本部门员工考勤与请销假的主要责任部门。 4.2.1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出勤情况和考勤的真实性负总责,指定专人对考勤工作进行管理。 4.2.2 调度室负责提供员工入井次数及中夜班入井情况。 5 管理内容与方法 5.1本办法规范的主要内容:员工考勤管理、假期规定、请销假审批程序等。 5.2考勤及请销假管理的基本原则 5.2.1合法化原则:员工工作时间、享受假期及待遇符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5.2.2 规范化原则:要求员工按规定出勤,不能正常出勤、离矿必须请假。 5.2.3 分级管理的原则:员工考勤与请销假按层级进行管理

WORD 2007 doc(docx)格式转换为PDF格式的方法

WORD2007doc(docx)格式转换为PDF格式的方法 1.打印法 2.加载项法 3.MSOffice2007PDF/XPS格式插件 4.第三方软件法 [正文] 1.打印法 1.1Acrobat Distiller Doc文件向Pdf格式转换还是比较容易的,主要通过Adobe公司提供的Adobe Distiller虚拟服务器实现的,在安装了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后,在Windows系统的打印机任务中就会添加一个Acrobat PDF 打印机,如图所示: 图1 现在比较流行的DoctoPdf类软件如Pdfprint等的机理都是调用Adobe Distiller打印机实现的,如果想把一个Doc文件转换为Pdf文件,只要用Office Word打开该Doc文件,然后在"文件"—>"打印"中选择Acrobat Distiller打印机即可,如图2所示:

图2 这样,就可以很轻松的将Doc格式的文件转换为Pdf文件。 1.2adobe flashpaper 先我们来了解一下FlashPaper2的工作原理。FlashPaper2安装完后,实际上在操作系统中自动安装了一个虚拟打印机,叫做"Macromedia FlashPaper",我们使用控制面板打开"打印机和传真"窗口,就可以看到, 如图所示。

图3自动安装的FlashPaper虚拟打印机 这个虚拟打印机并不会真地将文档打印到纸介质上,而是将可打印的文档输出为SWF或PDF文档。这里所说的可打印文档种类很多,比如常见的Office文档、网页文件、文本文件等等。 所以,简单说来,FlashPaper2的工作原理就是用FlashPaper虚拟打印机将可打印文档转换为SWF 或PDF文档。 优缺点:和打印预览的效果一致,不会有莫名奇妙的变化,但文档结构图无法形成,阅读时不是很方便,体积稍大,生成速度较慢。 2.加载项法 安装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后,在word2007中会出现如图所示加载项,点击Create pdf即可生成 PDF。

公共关系学多选题及答案

多选题 31.专业的公关人员务必具备的公共关系观念应当包括(BCD )P84 A.社会意识B.公众观念C.形象观念D.互惠观念E.整体意识 32.“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理解这一命题的角度应当包括(CDE )P7-8 A.公共关系的形象性质B.公共关系的舆论性质 C.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D.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 E.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 33.树立组织形象的好处在于(BCE ) A.增强组织的应变潜力 B.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 C.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够激励士气 D.良好的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有形资产 E.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社区环境 34.根据公众发展的不一样阶段,能够将公众分为(BCDE )P114 A.正式公众B.非公众C.潜在公众D.知晓公众E.行动公众 35.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具有的特点有(ABCDE ) A.有共同话题B.参与议论过程 C.自发性D.松散性E.层序性 36.组织公关效果评估中,新闻舆论分析报告主要包括的资料有(BCE )P201-202 A.新闻报导趋势分析B.新闻报导量分析 C.新闻报导质分析D.新闻报导舆论分析 E.新闻报导时机分析 37.下列属于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的有(ADE ) A.书籍B.电子邮件C.电子报纸D.报纸E.杂志 38.下列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有(ABC ) A.设置奖学金B.捐赠慈善机构 C.修建期望小学D.资助贫困大学生E.资助学术研讨会

39.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作用突出表此刻(AB ) A.内求团结B.外求发展 C.提高企业经济效益D.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E.提高企业发展潜力 40.口头语言交流的一般特点有(ABCD )P285-286 A.直接性与随时性B.双向性与反馈性 C.情感性D.主观性E.真实性 1.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是(BCDE) A.舆论B.人才C.公关D.资金E.技术 2.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包括(ADE) A.公众B.个体C.群体D.传播沟通E.组织 3.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有(ACDE) A.人性文化的兴起B.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C.民主政治深入发展D.市场经济高度发达E.大众传播技术的日趋普及与提高 4.专业公关公司服务的特点有(ABCDE) A.较为客观公正B.技术全面,专业性强C.较灵活,适应性强 D.关系较疏远 E.运作成本较高 5.公众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 A.整体性B.共同性C.相关性D.多样性E.变化性 6.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改变主要取决于(ABC) A.说服者的条件B.信息本身的说服力 C.问题的排列技巧D.被说服者的条件 E.问题的性质和资料 7.拉斯韦尔把传播学的研究资料分为(ABCDE) A.控制分析B.资料分析 C.媒介分析D.对象分析E.效果分析

员工休息休假管理实施细则

员工休息休假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休息 (3) 第一节日休息和周休息日 (3) 第二节法定节假日休息 (3) 第三章休假 (4) 第一节年休假 (4) 第二节探亲假 (5) 第三节婚假 (7) 第四节丧假 (7) 第五节产假和哺乳假 (8) 第六节病假 (8) 第七节工伤假 (10) 第八节事假 (10) 第九节公假 (10) 第四章休息休假期间的待遇 (11) 第五章休息休假的管理及程序 (12) 第六章附则 (1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员工休息休假的权利,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休息休假是员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经公司批准不从事工作,由个人支配的时间。 ㈠休息,包括日休息、周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休息; ㈡休假,包括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含计划生育假)、哺乳假、护理假、病假、工伤假、事假和公假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工时制度分为: ㈠标准工时工作制:是指按照国家法定标准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㈡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指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㈢不定时工作制:无确定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公司可采取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排班制等方式确保员工休息休假的权利和各项业务指标、工作任务的完成。

请销假制度

员工考勤及请销假制度 为了增强职工的组织纪律观念,强化内部管理,严明劳动纪律,提高工作效能,规范请销假行为,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一、员工必须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上班时间不得擅离职守,不得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或兼职事情,有事外出必须征得主管领导的同意。二、员工无故不上班,连续旷工两天或月累计超过三天者,矿工一天罚三天的工资,并将其予以除名。 三、请、销假制度及审批权限 1.员工请假,由本人事先填写《请假条》,部门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签署意见,报主管领导批准; 2.一天以内者须有部门负责人签字批准,两天以上须经理批准;员工请假一天以上三天以内须有部门负责人签字批准,三天以上五天以内的,部门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签署意见,报经理签字批准,七天以上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并逐级上报依次签字。 3.因故不能在假毕后上班者,必须提前办理续假手续,原则上续假应到公司办理,家不在市内居住或行动不便的,续假时间在两天以内的,可以电话联系,征得负责人同意后,方可继续休假,每次假期,续假只限一次(病假除外)。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按旷工论处: 1.未办理请假手续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者; 2.本人要求请假,但单位未同意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者; 3.请假者未将请假条于假前交到考勤人员处; 4.迟到、早退或擅离工作岗位,脱岗超过2个小时的; 5.准假期满未办理续假手续而未按时上班者。 五、凡在考勤制度上弄虚作假者,不按考勤制度办事者,一经查实将根据情节按比例扣除本月绩效奖金。

六、考勤人员打印出考勤记录后,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补写请假条,一经查实,连同签字主管一同给予50元罚款处理。 七、各部门每月要对本部门的出勤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统计,对须扣发、停发工资的应于每月10日前报办公室审核办理。未及时上报的要追究部门负责人及考勤工作人员的责任。 八、考勤人员应如实作好考勤记录,考勤记录要完整保存备查,公司凭考勤记录核发工资。 九、考勤人员应将考勤记录一月一汇总,并将汇总情况和奖罚意见及时上报公司领导,由经理签字后公布执行。 十、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以前所实行的请假办法同时废止;所有员工等都应当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的程序履行自身的义务和职责。 附:各种假别及规定 一、公事休假 1.员工因下列事由不能出勤时,经所属部门上级审查并向所属办公室报告确认后,作为公事休假。 (1)员工行使选举权,参加人民代表会议、政协会议及劳动模范大会等公共活动时。(2)所在区域内发生天灾、传染病(本人的疾病除外),交通截断或被隔离时。 (3)发生火灾、地震及其他不能预测的灾害,本人住房被破坏时。 (4)公司及地方政府规定或临时宣布的其他事由。 因公事休假时工资照常发给。 二、事假 1.员工因事请假,原则上一次最长不得超过21个工作日。 2.若员工亲属住院需本公司员工护理者,按事假处理。 3.事假不发放事假期间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

多种方法教你 Docx怎么转换成Doc

教你快速将Word的Docx格式转换成Doc格式 刚刚在网上下载了个Word财务方面的表格,但是下载下来才发现是“Docx格式”的文件,并不是我常用的“Doc格式”的文件,要知道Docx格式的文件只有用Word2007才能够打开,自己电脑上装有Word2003,打开后全是乱码,这该怎么办呢?呵呵,这点小问题难不倒我,用Word也有个5、6年了,这方面的知识也是非常了解。相信遇到此类问题的朋友也是非常着急,下面Word联盟就来教大家几种简单的方法将“Docx转成Doc”! 说明:Docx格式只支持Word2007或以上版本的Word才能打开,而Doc格式是Word2003中的格式。 提示:Word2007或以上版本可以打开Docx和Doc格式,而Word2003只能够打开Doc 格式,无法打开Docx格式的文件。 方法一、利用在线Docx转Doc网站转换! 国外的一个网站,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9318352720.html,/,很不错,速度又快,几秒钟就搞定了。点击网站中的“Browse”按钮,找到你Docx文件存放的路径,网站就会自动转换,转换完毕后,点击下面的“Browse”下载按钮,将转换成功的Doc文件下载下来。 点击Browse转换

点击“Download”下载转换成功的Doc文件 方法二、下载Word兼容包实现Word2003也能打开或保存Docx格式文件! 这个兼容包微软很早以前就提供了,有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主要目的是为了兼容Office 所有版本之间的转换与互动! 下载地址1:Word兼容包下载 下载地址2:https://www.360docs.net/doc/9318352720.html,/downloads/details.aspx?displaylang=zh-cn&FamilyID=941b3470-3ae9 -4aee-8f43-c6bb74cd1466 下载地址3:https://www.360docs.net/doc/9318352720.html,/fs/900/1/8eccc13f15a88b2972d5ba6163c8ee7127955064/exe/FileFormatC onverters.exe 下载地址4:https://www.360docs.net/doc/9318352720.html,/download/6/9/E/69EA942D-4636-4350-A526-0BFD9771A12A/O 2007Cnv.exe 以上任意选择一个下载即可。

教师招聘考试(多选题)及参考答案

1.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艺术美 B.心灵美 C.社会美 D.科学美 E.自然美答案:ACDE ★2.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班级活动 D.文化艺术活动 E.个人活动答案:ABE 3.同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 A.先导性 B.感染性 C.终身性 D.个别性 E.针对性答案:ABCDE 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教结合的基本形式有() A.互相访问 B.通讯联系 C.家长会 D.教育讲座 E.家庭学校答案:ABCDE 5.教师劳动具有下列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E.权威性答案:ABCD 6.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下列观点() A.教师中心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儿童中心论 E.教育万能论答案:AD 7.下述对小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有() A.个性已基本形成 B.性格已基本定型 C.兴趣广泛,但不稳定 D.学习动机较为单纯 E.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答案:CDE

1.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A.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B.教育具有经济功能 C.教育具有政治功能 D.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E.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答案:ADE 2.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A.有理论假说 B.变量控制 C.有变革 D.可重复操作 E.能促进学生发展答案:ABCD 3.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 C.教学为中心 D.儿童为中心 E.从做中学答案:ABDE 4.下列哪些教育理论著作属于教育学萌芽时期的作品?() A.《学记》 B.《论语》 C.柏拉图的《理想国》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E.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答案:ABC 5.我国古代社会教育具有下列特点() A.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C.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D.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E.官学、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答案:ABCDE 6.自然环境对教育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 A.适应自然的教育的价值取向 B.自然环境制约着一定的教育内容选择 C.影响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 D.影响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 E.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答案:ABC 7.现代教育所独有的教育功能有() A.政治功能 B.人口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员工请销假管理制度

员工请销假管理制度 (试行) 为了规范项目部员工请销假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生产与 员工生活秩序稳定,根据项目部相关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项目部全体员工均应严格遵守,不得违犯! 一、假期审批程序 员工请销假时须持“请销假报告单”按规定程序填写并 逐级审批,并报劳资部门备案。假期结束后应及时上岗并到 劳资部门办理销假手续,劳资部门凭“请销假报告单”真实 记录考勤。 二、假期审批权限及流程 1、项目副经理、总工由项目领导直接审批,同时填写“请销假报告单(1)”,并按相关规定得程序审批,销假时交 劳资部门存档,以便记录考勤。 2、各部门人员需请假时填写“请销假报告单(2)”, 并按下述程序执行。 3、请销假流程 (1)需要请假时由请假人填写“请假报告单”基本项,然 后报部门主管核批请假时间及要求,最后报分管领导审批,同 时将 “请销假报告单”送存劳资部门备案;“请销假报告单”必须严格按要求填写,作为年终考核考勤得依据,同时劳资部门按月公

布考勤; (2)员工休假到期后要及时到劳资部门销假,由劳资管理人员审核该次休假天数,并由销假人与审核人共同签字确认; (3)销假时若遇休假期间有其她因公出差得,则应在销假单备注中说明并扣除; (4)①严禁不请假、未经批准强行休假或先休假后请假,凡擅 自离开工作岗位休假得,一律按旷工处理; ②项目部所有员工不论以何种方式请假,必须严格按相 关规定填写“请假报告单”,未填写得一律按旷工论 处; ③对超假不归或未按规定办理销假手续得,不论何种原 因,自该次休假核批截止时间到期之日起计算旷工。 三、假期规定 项目部实行包干累计休假制度,根据项目部特殊情况,员工休假得天数按每年(1月1日-12月31日)包干累计休假天数不超过30天执行,在不超过总天数得前提下可以分次休息。 (1)每人每年可休探亲假一到两次,单次休假天数自离开项目部之日起至回项目部之日止;本条所指探亲假就是指请假人离开 项目部回家,家属来工地探亲不在此列(注:家属来工地探亲得时间不得超过30天); (2)除探亲假以外得其她因私需临时请假得,2天以内(含2

多种方法教你 Docx怎么转换成Doc

多种方法教你 Docx怎么转换成Doc 说明:Docx格式只支持Word2007或以上版本的Word才能打开,而Doc格式是Word2003中的格式。 提示:Word2007或以上版本可以打开Docx和Doc格式,而Word2003只能够打开Doc格式,无法打开Docx格式的文件。 方法一、利用在线Docx转Doc网站转换! 国外的一个网站,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9318352720.html,/,很不错,速度又快,几秒钟就搞定了。点击网站中的“Browse”按钮,找到你Docx文件存放的路径,网站就会自动转换,转换完毕后,点击下面的“Browse”下载按钮,将转换成功的Doc文件下载下来。 点击Browse转换 点击“Download”下载转换成功的Doc文件 方法二、下载Word兼容包实现Word2003也能打开或保存Docx格式文件! 这个兼容包微软很早以前就提供了,有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主要目的是为了

兼容Office所有版本之间的转换与互动! 下载地址1:Word兼容包下载 下载地址2: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8352720.html,/downloads/details.aspx?displaylang=zh-cn&Fam ilyID=941b3470-3ae9-4aee-8f43-c6bb74cd1466 下载地址3: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8352720.html,/fs/900/1/8eccc13f15a88b2972d5ba6163c8ee7127955 064/exe/FileFormatConverters.exe 下载地址4: https://www.360docs.net/doc/9318352720.html,/download/6/9/E/69EA942D-4636-4350-A526-0BFD9771A12A/O2007Cnv.exe 以上任意选择一个下载即可。

职工请销假管理制度

职工请销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劳动纪律,转变工作作风,保障医院科学发展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订职工请销假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实施范围:病假、事假、探亲假、年休假、丧假及处罚。计划生育假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职工请假必须填写《请假申请表》,并按照相应管理职能进行审批备案。 第二章、病假 第四条:职工患病、受伤可享受病假。 第五条:体病假必须有专科医生检查诊断证明、科室负责人和主管职能科室签署意见后,报人力资源处批准备案后有效。 第六条:体病假,原则上应在居住地体息,未经批准,不得外出。 第七条:职工在休假期间外出患病,原则上回医院治疗,确因疾病无法返回者,必须在原假满之前,报单位同意后方可续假,返院后持县以上医院病情证明到人力资源处销假。 第八条:凡病假时间已接近六个月者,本人要求上班,须经专科医生证明疾病痊愈,经人力资源处请示院领导批准后上班。如本人勉强上班,一月内原病复发继续病休者,其前后病休时间应连续计算。 第九条:病假工资待遇按医院相关制度执行。 第三章、事假 第十条:职工因事可向单位请事假。请事假时,必须本人书面申请,载明请假事由,请假天数等内容,在不影响科室工作的前提下,经批准方能体假。 第十一条:职工请事假半天以内,由本科负责人批准;一天由科室签署意见,主管职能科室同意后,人力资源处批准备案;两天以上由科室负责人和主管职能科室签署意见,报院领导批准,人力资源处办理休假手续。假满后由本人到人力资源处销假。 第十二条:事假不准续假,确因特殊情况续假。须报告单位领导后重新办理休假手续。

第十三条:享受护龄津贴的职工,事假超过一个月,从次月起停发护龄津贴。 第四章、探亲假 第十四条:职工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可以休探亲假。编外职工参照编内职工执行。 第十五条:职工因出差,病休等各种原因与父母团聚二十天,与配偶团聚三十天的,不再享受探亲假,但可按规定报销一次往返路费。(因公出差已报销差旅费,不再报销探亲路费) 第十六条:探亲假不能两次合并使用或一次探亲假分期使用,探亲假可与工休假、婚假、丧假、产假同时使用。 第十七条:探亲假期包括公休假日,法定节假日在内,不另计时间。 第十八条:请探亲假由本人申请,科室同意,人力资源处批准(中层干部由院长审批)。 第十九条:探亲假的路费报销,按财政部(81)财字第113号《关于职工探亲路费的规定》和有关财经规定办理,由人力资源处审查签字后到财务科报销。 第五章、年休假 第二十条:参加工作满一年的职工均可享受年休假。 第二十一条:连续工龄满一年不满十年,每年休假五天;连续工龄满十年不二十年,每年休假十天;连续工龄满二十年及其以上的,每年休假十五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二十二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2.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3.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如当年已享受年休假,来年不再享受。 第二十三条:年休假在1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本年度不休年休假视为自动放弃,来年不补。 第二十四条:年休假必须在不影响科室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妥善安排,并按照医院的请假规定执行,由本人申请、科室及相关职能部门批准(中层干部需院领导批准),人力资源处备案后,方可休假。 第六章、丧假

多选题目及答案

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包括() A.易燃气体 B.不然气体 C.有毒气体 D.助燃气体 2.易燃固体的危险性与易燃固体自身的()等因素有关 A.燃点B.熔点C.自燃点 3.腐蚀品主要包括() A.一级无机酸性腐蚀物质和一级有机酸性物质 B.二级无机酸性腐蚀物质和二级有机酸性腐蚀物质 C.无机碱性腐蚀物质和有机碱性腐蚀物质 D.其他无机腐蚀物质和其他有机腐蚀物质 4.燃烧三要素是() A.点火源B.冲击波C.助燃物D.可燃物 5.乙炔气体在()情况下可发生爆炸 A.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时B.高压下 C.在爆炸极限上限以上的空气混合物,遇点火源时D.在其容器遇高温时 6.爆炸的主要破坏形式有() A.直接的破坏作用B.冲击波的破坏作用C.造成火灾D.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7.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主要有() A.易燃性 B.可分散性 C.热分解性 D.自然性 8浓硫酸不得与下列物质中的()混合存放 A.氢氧化钠B.盐酸C.丙酮D.乙醇 9.电石不得与下列物质中()混合存放 A.硫酸B.硫磺C.过氧化钠D.氰化钙 10.氧气钢瓶不得与下列物质中的()混合存放 A.乙炔钢瓶B.氩气钢瓶C.氮气钢瓶D.液化钢瓶 11.易燃易爆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应穿戴() A.防静电服B.防静电鞋C.棉布防护服D.绝缘鞋 12.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时该怎么办?() A、要立即退回室内 B、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C、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D、也可用绳子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E、若有电梯赶快乘电梯逃生。 13. 以下哪些措施可用作正确的避难措施?() A、关闭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进行呼吸,等待救援; B、用湿毛巾、床单等物堵住门窗缝隙或其它孔洞,或挂上湿棉被或不燃物品,并不断洒水,防止烟火渗入; C、赶快打开门窗跳楼逃生;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被浓烟呛伤和热气体灼伤; E、大火进入房间,利用阳台或爬出窗台,避开烟火和熏烤; F、积极与外界联系呼救; 14. 火灾中致人死亡的原因有哪些?( ) A.有毒气体 B. 缺氧 C. 烧伤 D. 吸入热气 15. 油锅着火后怎么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