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与英语词汇教学

认知语言学与英语词汇教学
认知语言学与英语词汇教学

认知语言学与英语词汇教学

芜湖县第二中学杨健

摘要: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词汇的掌握和运用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培养胡着非常直接的影响。本文将从范畴化、原型理论和隐喻概念出发,探讨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关键词:范畴化,原型理论,隐喻概念,认知语言学,英语词汇教学

认知语言学是上世纪70年代未兴起的语言研究学科。自传入中国以来,就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其原因就在于认知语言学所独具的特点。有学者将其简达(ibid))归纳为“对语友善”(data-friendly)和“对研究者友善”(user-friendly)。这个从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科正从各方面影响着语言研究的进程。

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在我国兴起。许多语言学家做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有一些语言学家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尤其是原型范畴化、隐喻理论等,与外语教学结合起来。认知语言学理论已对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外语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每当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诞生后,随着逐渐为人所知,必然会对外语教学产生影响,有的还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主要讨论认知语言学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的关系。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学生熟练运用英语的先决条件。词汇的掌握和运用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培养胡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自然成了外语界普遍关注的课题。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一般是教师先教单词读音,然后讲解单词的意思及其用法,最后让学生记忆。有的教师还根据构词法,如英语词汇的前后缀,总结了一些规律,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然而,由于英语词汇量大,词义变化复杂,可以遵循的规律较少,学生单凭读音、词义、前后缀等方法来学习词汇远远不够。而且,在实际的口语、阅读和写作的运用中,面对一个单词有众多的义项和搭配,学生往往也不知如何选择,如何运用。传统的词汇教学法对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一物多词和语境的变化的现象的解释也是显得苍白无力,没有能力把握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再加上长期以来对词汇的认识存在着种种误区,导致英语词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一些语言学家开始探索词汇教学的新方法,试图把语言研究的新成果与实际的外语教学结合起来。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对传统语言学的挑战,它从认知的角度观察语言中的词汇的组织和规律,以人的经验和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基础,说明语言中词汇的产生、发展与习得的内在机制,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的有序性以及词汇在大脑中的储存机制和作用。其研究范围包括范畴化和原型理论、隐喻概念和认知语法。Ungerer和Schmid把认知语言学看成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他们认为,当今的认知语言学主要是由三种方法表征的:经验观(experiential view)、突显观(prominance view))和注意观(attentional view)经验观认为,语言使用者对事物的描写不局限于客观的描写,还会对其意义提供更丰富、更自然的描写,也包括隐喻。突显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突显程度决定的。注意观认为,我们用语言所表达的实际上只反映了事件中引起我们注意的那些部分。总之,认知语言学对目前外语教学中的一些自发性教学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Ungere r﹠Schmid,1996: 赵艳芳,2001)因此,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理论支持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将会给词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生

机。本文将从范畴化、原型理论和隐喻概念出发,探讨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一、要极其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和基本词汇的教学。

范畴和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范畴是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范畴化是指人们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并赋予其语言符号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人们认知世界首先是从认知基本范畴事物开始的。我们观察周围世界时,范畴每时每刻都与我们同在,与我们观察的方式同在。没有范畴,我们将无法对这个世界进行正确的把握。动物、植物、牛、羊、桌子、玫瑰等都各自代表了一个范畴。Berling(1973)等人发现每个范畴都有自已的名称。在范畴之间形成了五个等级的层次关系。其中第三层,即属名称是最基本的层次,在日常语言中更为常用、更为广泛。由于属名称词语的简单性和最为紧凑,它们被称为基本范畴词汇。它是人们与世界相互作用最直接、最基本的层面,其词汇多是不可分析的稳定词,构成了基本词汇和词的基本概念,成为最常用的词和最基本的意义。这些词多是词形简单,构词力强,大脑激活快,习得容易的本族语词,它与我们所说的常用的基本词汇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应的。虽然,语言的实际运用使词汇意义比词典中的意义更丰富,但人的大脑无须记住所有的意义,而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其基本意义加以推导。因此,在外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方案设计就可以将这种方法作为参照点,充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把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放在第一位。

有关基本范畴词汇的研究已经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得到了验证,如在阅读理解中,基本词汇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有些语言研究者发现,学会常用1000个词,就能理解一篇规范文字的80.5℅的内容;学会常用2000个词,就能理解89℅的内容;学会常用3000个词,就能理解93℅的内容;学会常用4000个词,就能理解95℅的内容;学会常用5000个词,就能掌握97℅的内容。(汪榕培,1997;3)。这类词一般不借用其他语言中的词汇来表达,易于翻译。由于基本词汇的频繁使用,其义项往往也很丰富,与其它词汇的搭配也较多,因此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也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词汇教学中,上义成分,如fruit,vegetable,toy等可以和基本范畴成分在一起介绍和学习,而抽象上义成分,如fact,idea,beauty等则需等到基本范畴介绍完再进行归纳总结。外语学习涉及到词汇的记忆和理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由使用频率高的词语向使用频率低的过渡。如果学生重视基本词汇的多义和搭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定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以原型为基础,重视词语多义之间的深层联系

人脑的认知活动是在记忆的基础上以最节约的方式进行的,新事物一经产生,大脑便在记忆中寻找已经存在的概念。根据新认识事物的物理、功能等属性,将其与已认识的事物建立某种联系,对其进行归类。原已形成的概念不断被扩充,形成一个更大的语义范畴。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范畴的义项成员具有不同的地位,它们有中心义项、典型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即以某个语义原型为基础或核心意义(pro to meaning),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其它词义,从而形成词义的辐射范畴,词义的抽象程度也随之不断提高。例如:“neck”一词,它的最初义项指人或动物的头和身体的连接外(1)。从这个义项可以派生出长袍的一部分(that part of gaiment)(2);动物身体能用做食物的一部分(the neck of animal used as food)(3),如:the meck of lanb;任何物体的头部和身体中间的部分(a narrow part between the head and body or base of any object)(4),如:the neck of a violin;还有某物最窄的那一部分(the narrowest part of anything)(5),如:bottle,land,strait or channel。尽管这几个义项不一样,但它们都与核心意义相关。义项(2)是意义转移;义项(3)是意义的特殊化;义项(4)和(5)是意义的扩展。由于各义项有家族相似性,而人的记忆又是以最经济的方式进行,因此,大脑无须记忆词汇的所有含义,而是掌握基础含义并以此推导出其边缘含义。

在我国目前的高校英语词汇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是简单地介绍词汇在某特定的语境中的

具体意义,忽视了词汇的核心意义;有些教师则将某词的所有常用含义一股脑地介绍给学生,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也使学生抓不住重点,导致学生不能够灵活全面地掌握词汇的意义。因此,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在讲解多义词时,教师应该重点讲解词原型意义,让学生注意词的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这样不但可以使词汇学习重点突出,最终达到灵活掌握,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词汇的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二:加强对词语隐喻义的学习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认知、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传统的词汇教学语言学派各主流思想的影响,只注重词语在课文中的意义或常用意义的介绍,很少介绍词语的隐喻意义,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修辞手段。这不能不说是词汇教学的一个缺憾。随着认知科学的不断发展,隐喻研究已从将隐喻作为一种语言偏离现象、寄生现象过渡到将其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认知工具进行多层次的考察和解释[1]。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2]。

人类语言从整体上讲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即人们通过隐喻来认知事物,建立新的理论,并利用隐喻来创造新词或新的意义。在原型效应的影响下,人们认识事物总是在基本范畴的基础上开始的。人们首先认识身边的事物,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事物范畴不断扩大,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不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和表达,而是逐步认识抽象概念,即利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将指示该事物的词语从一种概念或投射到另一个表想表达的物体概念域,这样就形成了认知语言学家所谓的认知投射或映射(cognitive mapping)。Lakoff & Johnson[3]指出,“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Lakoff把隐喻大致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 tational me taphor)和本体隐喻(onotological me taphor)。

由以上对隐喻的研究不难使我们认识到词语隐喻义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一般认为,词语的隐喻意义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生活中的灵活用而生成的;一种是语言中已经为人们接受的隐喻意义。前者较难把握,后者是人的思维定势习惯,比较固定。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后一种词语隐喻意义的介绍。帮助学生掌握词语内部的基本词义和隐喻词义。比如,隐喻义丰富的词往往是基本范畴的词,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时常被用来隐喻指其它意义。诸如人身体的各部位(头、脚、手、口、眼等),常见动物的名称(狗、驴、猪、虎、老鼠等),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等蕴涵的隐喻意义也很丰富,在学习中也要特别注意。以heart(心)为例,由于功能和形状的相似性,这个词通常会被用来喻指“心状物”,如:the heart of the city(市中心);还可以用来喻指人,如:sweetheart(情人、爱人)等。

基本词汇的隐喻意义很多,因此需要教师反复提醒学生的注意。另外,隐喻很大程度上涉及目的语的文化因素。因而把基本词汇隐喻意义纳入英语词汇教学中也是对英语因家文化的很好学习。

总之,英语词汇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在词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决不能对新兴的而具正在蓬勃发展的认知语言的理论和时间成果视而不见。笔者认为,积极地学习和运用认知的新成果,会给英语词汇教学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Lakoff G, Johnson 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走进认知语言学

走进认知语言学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它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定义、基本假设、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浅谈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认知;认知语言学;现代汉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为了让语言更好的为人类的交际活动服务,我们必须要研究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它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作为一名在读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我需要掌握各种语言理论知识,不仅要了解旧的语言理论,更要关注最新的学术问题,为以后的现代汉语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语言理论的课堂上,我第一次认识、了解了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认知语言学。 一、我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形成的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产生与当时科学理论的大背景是一致的。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认知科学应运而生,它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这其中也包括了认知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认知语言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自80年代中期以来,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了语言学的各个领域。认知语言学最初是针对“语义”的研究提出来的。美国生成学派以Langacker为首的语义学家们认为语义部分才是句法生成的基础,他们从底层语义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自然语言的句法不是自主的,不能独立于语义,而语义也不能独立于人的认知。至此,他们摆脱了乔姆斯基的句法形式研究,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的道路,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

教育学专业英语词汇

[英语词汇] 教育学词汇 人为环境artificial environment 三段教学法three formal lesson-steps; three formal steps 口述作文oral composition 口授oral instruction; oral teaching; verbal instruction 口算oral arithmetic 口语表达oral expression 口头报告法oral report method 小学学科primary subject 工作单元unit of work; work unit 中文点字法Chinese Braille method 五段教学法five formal lesson-steps; five formal steps 分析教学analytic instruction 分科教学departmental teaching 分级;分班class grouping 分组制group system 分组教学group instruction 分组实验法brigade-laboratory method 少年文学juvenile literature 幻灯片lantern slide 心算mental arithmetic 户外作业out-door study; out-door work 户外运动out-door sport 手工训练manual training 手工教室manual-training room 手语法sign language 手语术chirology; dactylogy 文化学科culture subject 文学科目literary course 方案课程project curriculum 日志法diary method 日课表daily program; daily schedule; programme; time schedule 主科major subject 主学习primary learning 出席attendance 出席簿attendance book 可教性educability 必修学科required subject 本土知识native knowledge 正反例证法method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cases 正式学科formal subject 正误例证法method of right and wrong cases 示范demonstration 示范法demonstration method; method of demonstration

中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怎样对待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差别

中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怎样对待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差别 既然有人提到这个问题,我就把我所知道的讲讲。标准现代英式英语(简称英语)和标准美式英语(简称美语)的区别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两者互相理解没有任何实质性的问题。此文的目的是对两者的区别进行一个大概的比较,给有兴趣的朋友一个参考,但并不能作为学习另一种口音的教材。其中也漏洞百出,若有不尽之处,还请高人指正补充。 元音: 英语和美语的发音最大的区别之一在它们对浑元音(schwa,音标中的倒写e,)的处理。英 语中,浑元音在单元音中常通发生在一些非重读的短音 a (如about)和短音er(如computer)上。美语中的er很少为浑元音,并有时对短音i (如sen time ntal,actuality )和u (如wuss), 甚至短音的oo(如:hooker)采用了浑元音。(这四个例子在英语中的发音分别为[i], [i], [u:], [u] )浑元音的读音是不定的)但是听起来差不多像一个急促的介于“俄”和“啊”的发音。 英语和美语的发音最具代表性的区别是对er的发音的不同。英语中,短音的er是如上所述 的浑元音)但长音的er 也不过是个拉长了的浑元音)听起来是一个很夸张的介于“俄”和 “啊”的声音。而美语中,er听起来怎么都是个“儿”音(例外是一些俗语中发成浑元音)。 ar:除了轻读短音(如singular)和者后连元音(如clarity),英语的ar全部清一色的长音[a:], 而美语中)是“阿尔” 。事实上)凡是有r 在一个音节尾部的时候)美英发音通常都是不一样的,如tour (英:吐啊,美:吐儿),tear(英:踢啊,美:踢儿),pair (英:pe啊,美:pe 儿)。甚至在刚才提到的clarity中,英语['kleriti],美语['kle儿r(er)ti] 元音的发音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区别。一是[o]音:短音的o (如often),英语中发音仅仅 为一个缩短了的长音o (如or),而美式的短音o听起来和英语的短音[八]很像,同时长音o 后面如果有r都通常像上一段里说的那样儿化了,没有的话(如plausible, applause)就自动变成了一个短音的o的发音。 另外对u, i和其他元音组合的浑元音化,前面提到了一些,其他就靠大家自己体会了。 辅音: 英语的辅音和美语的辅音是基本一样的,但在使用习惯上有些差别。比较重要的也只有以下两个: r :字母r简直是代表了英美两国的所有差别,到处都是它。在做辅音时,其实差别也就是 当r在第一个词的词尾,而第二个词以元音开头,英语把r完全当作元音处理,而美语会把 r连读当作后面一个词的开头元音的辅音,如词组clear animosity,英语会读成clear|animosity,而美语会读成clear-ranimosity 。 另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是d和t。在一部分非重读音节中(如paddle,rattle, actuality),英语 会清楚地发音这两个字母,但在美语中 d 和t 常常会被模糊成一个很难解释的音,跟其它的语言比较,如果你知道西班牙语或者意大利语,它跟短弹音r 很接近;如果你懂日语,那么行的辅音很像。如果你都不知道,那么最接近的解释就是边音I 了,但是差了那

英语语言学词汇汇总

现代语言学术语总结 A abbreviation缩写法 acculturation语言文化移入 acoustic phonetics声学语言学 acronym词首字母缩略词 address term称谓语 addresser发话人 addressee受话人 adjacency毗邻 Adjacency Condition毗邻条件 Adjacency Parameter毗邻参数 Affix词缀 Affixation加词缀法 Affricate塞擦音 Afroasiatic非亚语系 agreement rule一致关系规则 allophone音位变体 alveolar齿龈音 alveolus齿龈 angular gyrus角形脑回 antonymy反义现象 antonym反以词 apocope词尾音脱落 aphasia失语症 aphasic失语症患者 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arbitrariness任意性 argument论元 articulatory phonetics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variable发音变项 aspiration送气 assimilation同化 approximation近似化 auditory phonetics听觉语音学Austronesian…语系 B Babbling咿呀学语 back-formation逆向构词法 back vowel后元音 Behaviorism行为主义 Behaviorist learning theory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ist Psychology行为主义心理学

教育专业英语词汇

教育专业英语词汇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Education Education Terminology and Vocabulary Aspects mental health book levy pass community school progress department promotion drop out qualification enrolment remedial funding report immunisation skill institution kindergarten Everyday School Life primary absent questionnaire assembly readability assessment region assignment school council attendance school fees break school leaving age canteen scholarship coaching selective high school school diary sponsorship elective subject statistics essay student intake exam tertiary excursion locker Evaluation period achievement project borderline pass recess certificate report comprehension roll call concentration school camp diploma school uniform entrance exam science lab evaluation semester fail stationery illiteracy glossary literacy grammar prerequisite subject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textbook pronunciation working bee reference day student Subjects language aid accounting liaison office algebra principle art school councilor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每次看《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这本书,总有不同的感受,却越来越深地感受到兴趣才是学习的快乐之泉。每期里面都有专家学者对如何加强英语教学的研究、探讨和思考,许多新观点、新举措立足点高,理论指导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开展教学与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益,具有很好的帮带作用。这些优秀教师总结出来的教学心得、体会、及那些生动具体的案列让我受益匪浅。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习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只有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他们才能学有所得,相反,则只是应付。这就靠教师发挥其魅力,去点燃起学生对自己的学科的热爱的火花,只有这样每一个孩子的天赋素质才能得到发展,最终学有所成。 兴趣是第一老师。所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转化学困生最重要的策略,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我上课时尽量将教材化难为易,精讲多练。后进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让他们得到最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是从学生的心理需求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欲望。为了加强学困生上课的注意力,我常结合课文做些游戏,讲些有趣的英语小故事等,课堂上将尖子生和学困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有时我就用一些小幽默渲染课堂气氛,唤起他们的注意,尽量用较短的时间讲完,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做到从外在创设种种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较好的说讲英语的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教师要做到面对全体,尊重、爱护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而且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是参与者,让学生们自由地运用英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忘却“爱心、耐心”等一些不该失却的东西。教师要实实在在做到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站在关心他们成长进步的立场上,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要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让学困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要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要以耐心期待他们转化,不断肯定他们新的行为模式和进步表现,逐渐使他们从旧的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有位学困生的英语成绩很差,但在表演上很富有情感,我就帮他提前预习新课中的对话,并上课时叫他表演,大大的满足了他的表演天赋,还学会了一两句英语句子,增强了以后他对外语的信心和兴趣。 我感到《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这种杂志是很值得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师阅读的。如果我们能真正学习好、运用好这本杂志,必将能帮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理清教学重点、丰富教学经验、增强理论素养、剖析知识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提高自己的“内功”。

语言学专业英语词汇

英语专业八级语言学总结来源:谢萌Fighting的日志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的区别性特征:Design of features of language 任意性arbitrariness 指语言符号和它代表的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 二重性duality 指语言由两层结构组成 创造性creativity 指语言可以被创造 移位性displacement 指语言可以代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及的物体、时间、观点 2、语言的功能(不是很重要)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施为功能performative 感情功能emotive function 寒暄功能phatic communication 娱乐功能recreation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3、语言学主要分支 语音学phonetics 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接受过程,考查人类语言中的声音 音位学phonology 研究语音和音节结构、分布和序列 形态学morphology 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 句法学syntax 研究句子结构,词、短语组合的规则 语义学semantics 不仅关心字词作为词汇的意义,还有语言中词之上和之下的意义。如语素和句子的意义 语用学pragmatics 在语境中研究意义 4、宏观语言学macrolingustics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人类语言学anthropological li nguistics 计算机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5语言学中的重要区别 规定式和描写式:规定式:prescriptive说明事情应该是怎么样的 描写式:descriptive 说明事情本来是怎么样的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共时:synchronic 研究某个特定时期语言 历时:diachronic 研究语言发展规律 语言和言语:语言:langue指语言系统的整体 言语:parole指具体实际运用的语言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 能力:competence用语言的人的语言知识储备 运用:performance 真实的语言使用者在实际中的语言使用 二、语音学 1、语音学分支 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研究语言的产生 声学语言学acoustic phonetics 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 听觉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 研究语言怎样被感知 2 IPA(国际音标)是由daniel Jones琼斯提出的 三、音位学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言学6杂志。自诞生之日起, 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 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里,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 参见文旭1999, 2001) 。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这种观点认为, 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而认 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 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 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 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比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 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ord gram2 mar) 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一致的, 这样他们的理论似乎可以合法地称为/ 认知语言学0。然而/ 认知的承诺0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它本身对语言理论的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并不起支配作用, 对语言描写的内容和形式也未作具体的要求。因此, 尽管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都许下认知的承诺, 但前者与后者代表的却是两个极端, 所以前者也就不属于今天公认的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雷科夫、兰格克、菲尔莫(C. Fillmore) 、约翰逊(M. Johnson) 、杰拉茨(D. Geeraerts) 、福科尼耶(G. Fauconnier) 以及塔尔米(L. Talmy) 等人的语言学理论或方法。它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中的组织原则没有差别。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领域, 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 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 即是说, 语言不是一个由任意符号组成的系统, 其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相关, 并以它们为理据。语言单位( 如词、短语、句子) 是通过范畴化来实现的, 而范畴化通常以典型( prototype) 为基础, 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语言单位的意义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其描写需参照相关的认知结构, 如通俗模型( folk models) 、文化模型( cultural models) 以及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s) 。把语言使用置于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结果之一, 就是要首先强调意义的研究。正如维尔茨比卡(Wierzbicka 1988: 1) 指出: / 语言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通力协作, 传递意义) ) ) 词、语言结构以及言外手段( 包括语调) 。0费斯米尔( Fesmire 1994: 150) 也指出, 认知语言学摆脱了主流生成语言学的传统, / 尽力解决人类是如何理解自己世界的意义这一问题0, 并且把自己/ 置于人类经验这一潮流中, 而不是纯粹的形式王国里0, 因此, 认知语言学/ 发展了一套人类理解的生态理论0。简言之, /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以及想象维度( imaginative dimension) 结合起来0。很明显, 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隐喻就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语言学也就不再是对语言内部特征的一种自足的解释, 而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有力工具。 据上论述, 我们大致可明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寻找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知识的经验证据, 探索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的/ 关系问题0( 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 , 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 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显然, 认知语言学的这一宏伟目标与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四大课题之一/ 揭示人类智能的奥秘0完全一致。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认知语言学中虽有不同的理论方法, 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理论原则。兰格克( 1987: 2) 曾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概括为三个重要主张: 第一, 语义结构并不是普遍的, 在很大程度上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 conventional image) 基础之上, 其描写与知识结构有关。第二, 语法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主的表征形式层次, 相反, 语法实际上具有符号性, 存在于语义结构的规约符号化中。第三, 语法与词汇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区别。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结构的连续统, 这些符号结构虽因不同的参数有别, 但可以任意划分为不同的成分。雷科夫从更基本的层次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不过, 他是用/ 承诺0 ( commit2 ments) 来谈的。他( 1990: 3) 认为, 认知语言学有 两个根本承诺: 第一, 概括的承诺: 对支配人类语言各个方面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 第二, 认知的承诺: 从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出发, 使对语言的解释与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当然, 兰格克和雷科夫提出的理论原则只代表两家之言, 并未囊括认知范式中所有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 至少有六个基本原则可以把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理论方法联系起来: 1) 概念语义原则 意义等同于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 即心理经验的各种结构或过程, 而不是可能世界中的真值条件: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 更为具体地说, 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 它具有主观性, 体现了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 反映了主导的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的交往方式以及世界的特征。这一原则表明, 意义的描写涉及词与大脑的关系, 而不是词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关系。 2) 百科语义原则 词及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无限知识网络的入口。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 通常需要考虑意象( 视觉的和非视觉的) 、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因此, 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 3) 典型范畴原则 范畴并不是由标准) 属性模型( criterial2at2 tribute models) 定义的, 也不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定义的(Lakoff 1987; Taylor 1989) ; 相反, 范畴是围绕典型、家族成员相似性, 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主观关系组织起来的。 4) 语法性判断的渐进原则 语法性判断涉及范畴化。一个话语的语法性或可接受性并不是二分的, 即要么可接受, 要么不可接受, 而是渐进的。因此, 语法性判断是渐进的, 并且同语境、语义以及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那样, 要把语法写成是一部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并且是唯一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样的语法, 因为语法性判断具有渐进性、可变性以及语境的依赖性, 要实现生成语法学家所期望的目标显然十分艰难。 5)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相关原则 认知语言学之所以为认知语言学, 是因为它要在一般的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从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加具有活力。由此可见,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

(完整版)出版专业英语词汇

16-mo 十六开本 32-mo 三十二开本 64-mo 六十四开本 A format 大众市场纸皮书版式(178x111mm) AAA Association of Authors′ Agents 作者代理商协会 AAP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美国出版商协会ABA 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美国书商协会abbreviations dictionary 缩略语词典 ABC book 启蒙读物 ABC 入门 abecedary 入门书 abridged edition 简易本,节本 abridgement 摘要 abstract bulletin 文摘通报 abstract journal 文摘杂志 abstract 摘要,提要 abstracts volume 文摘本 academic dissertation 学位论文 academic thesis 学术论文 accompanying diagram 附图 accordion fold 折页 accordion pleat 折页 account 报道,报导 acquiring editor 组稿编辑 acquisition 组稿 active series 在版丛书 active titles 热门书 adaption 编译 addendum 补遗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艾迪生-韦斯利出版公司additive process 加色法 adhesive binding line 胶粘装订联动线 adhesive binding 胶粘装订 adolescence literature 青少年读物 adult book 成人读物(以别于儿童读物) advance against royalty 预付版税 advance contract 预签合同 advance copy 样书 advance of royalties 预付版税 advance payment of royalty 预付版税 advance payments to the author 给作者预付款 advance payments to the paper merchant 给造纸商预付款advance payments to the printer 给印刷厂预付款 advance payments 预付款

2020-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

一、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成立于1978年,是全国最早建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院校。我校于1978年就开始招收英语教学(TESOL)研究生。1990年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设有外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科点和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具有二十多年的研究生培养经验,拥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一流的教学设备。一贯注重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常年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授课,所有导师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很强。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语言测试、文体学、语料库语言学、语音学与音系学、语篇分析、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笔译研究与实践和口译研究与实践。外语系奖助金体系包括学业奖学金及各类国家及国科大奖学金,并每月发放助学金。 2019年,外语系预计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5名,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10名。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英语口译两个专业计划招收推免生共13人。多年来,外语系毕业生活跃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中小学校等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欢迎有志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和翻译专业研究与实践的高校学子踊跃报考。 二、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招生情况、考试科目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5人

三、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分数线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四、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参考书目

1.政治理论(100分)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2.第二外国语(100分) 1)日语:《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下册)(2014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法语:孙辉,2006,《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商务印书馆。 3)《新编大学德语》(第1-2册) ,201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大学德语简明教程》,2010,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新概念德语》(第1-2册),2012,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3.基础英语(150分) 第一部分词汇(20分) 第二部分阅读(50分) 第三部分翻译(50分) 第四部分写作(30分) 4.综合考试(150分) 1)文学:40分 参考书目:张伯香,1999,《英美文学选读》(英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语言学:110分 参考书目: 胡壮麟,2006,《语言学教程》 ( 修订版英文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版)。胡壮麟,2002,《语言学教程》 ( 修订版中译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五、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复试(2018) 一、复试原则: 复试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全面考查、客观评价、科学选拔。从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复试形式: 复试采用面试形式,面试时间每人约20分钟。 三、复试内容: ⑴面试:考生自我介绍(3分钟)、语言学基础知识考查、语言沟通能力、英语综合水平 ⑵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心理测试及体检 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拟录取资格确定(2018) 1.总成绩核定: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占50%,复试成绩由业务能力、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以及听力和口语考核结果综合评定。 2.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体检合格的基础上,按照总成绩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 3. 复试成绩不合格者(即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七、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复习建议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A、B、C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A、B、C 戚墅堰区英语教研员高伟 从2005年以来,我区初一学生来源56%以上是外来民工子女。有的学生根本小学没学过英语。《牛津英语》词汇量大,是以往同期教材的几倍,这么多的生词,在进行课堂词汇教学时,只能赶进度灌输,而学生则边学边忘,很多都还给了老师,好像什么也没有落实,如何过好词汇关?初一年级的学生中就已经出现了多级分化,在课堂上如何做到提优补差?如何继续维持学生在小学时学习英语的兴趣?经过我们几年教学探索和实践,现在对这四个问题的解决有所领悟。 一、“关注英语零起点落实英语新课标追求课堂高效” 多年以来我室一直重视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区内中小学结成对子,经常互相听课研讨,小学高年级教师了解中学起始阶段英语教学的要求,关注音标教学以及语言技能培养;中学教师注意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复习,并在板书、课堂指令语等方面做好衔接,避免了断层或重复,使学生的初中学习有良好的开端。初中学习开始后,教师特别关注英语零起点、低起点的学生在七年级起始年级的学习。为此区教研室统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时态的教授、习惯的培养、学生心理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使英语零起点、低起点的学生在七年级起始年级的学习中打好基础。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衔接教学中,对于初一学生,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习惯的培养: (1) 朗读背诵的习惯:这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来说,并非难事。但个别学则不然,我们就采用多种方法激励他们,如建立背书小组,开展比赛活动,上课时从词到句、到段分层次逐步练习,直到烂熟于心、脱口而出。 (2) 养成自默的习惯:每天在家中默写10个单词,并自己批改后,有错误的单词订正1遍,放在当天要交的作业本中。教师只要求他们能够做到真实默写,正确率暂时不强调。关键是养成一种好的自学习惯,更是要有一种诚信的意识,然后教师对默写正确率较高的学生就进行表扬,激励他们今后做得更好,但不批评那些默写过,但正确率不高的学生,毕竟他也默写了,而且没有作弊,已经是

语言学专业词汇

A AcS (actor Subject), ReS (Receptor Subject) and DaS (dative vesubject) P85 Active deposit 活性沉积P393 adaptability制宜原则P39 adjustment 调整P135 AdjMr:Ajective Modifier 定语修饰语P19 Affixing morpheme of fixed position 定位性附加语素P342 Affixation 缀合法P29 All encompassing 无所不包P ix Aphasic 失语症患者P386 ApoP 同位短语式P188 Approximative system 近似体系P58 arbitrariness任意性; selectiveness 选择性P181 Aspect 体(tentative尝试体, inchoative开始体, successive继续体, perfect完成体, progressive 进行体)P114 Autonomy 自主权P53 B backshift后移P370/372 bilingualism 双语学P522 Blending 拼缀法P29 Bottom-up perception自下而上的感知,top-down perception自上而下的感知P493 C Cart Fames1980 对比分析P x circulativeness 周遍性P86 categorization范畴化, grouping 归为类P487 category word 范畴词P418/474/513 cleft sentence 分裂句P230 cognate equivalence同源对应P134/468,词根对应P478 cognitive schema认知图示P386 Cohesion 粘着性P62 Cohesion and coherence接应与连贯P74 Cohesive tie 联结关系接应词,additive 增补连接词,adversative 对比连接词,causal conjunction因果连接词,temporal conjunction 时间连接词P436 Combination (虚词功能)组合P452 Total combination完全结合,formal combination形式结合P464 Common value (语言)共同价值;special value 特征价值P47 Complement 补语P126Composition 合成法P29 Compactness of meaningful morpheme有义语素结合紧密度P299 Compressed predicate 紧缩式谓语P120 Compound (汉语)合成词P443 Conversion 转化法P29 Constant 常数(ie. tertium comparationis中间比较项);variable变数;tertium 中间项P50

认知语言学参考书目

认知语言学参考资料 Aitchison, J. 1987. Words in the Mi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Anderson, J. R. 1983. 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Cambridge, MA: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J. R. 1995.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New York: W. H. Feeman and Company. Bach, K. 1987. Thought and Reference.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Barsalou, L. W. 1982. Context-independent information and context-dependent information in concepts.Memory & Cognition 10: 82-93. Barsalou, L. W. 1983. Ad hoc categories.Memory & Cognition 11: 211-227. Barsalou, L. W. 1987. The instability of graded structure: Implications for the nature of concepts. In U. Neisser (ed.), Concepts and Conceptual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nd Intellectual Factors in Categorization.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01-140. Barsalou, L. W. & B. H.Ross. 1986. The roles of automatic and strategic processing in sensitivity to superordinate and property frequenc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2: 116-134. Barsalou, L. W. & J. W.Hutchinson. 1987. Schema-based planning of events in consumer contexts. In P. F. Anderson & M. Wallendorf (ed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 ol. 14. Provo, UT: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114-118. Blakemore, D. 1987. 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Oxford: Blackwell. Blakemore, D. 2002. 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Carston, R. 1988. 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F. J. Newmeyer (ed.), Linguistics: The Cambridge Survey, V ol. 3.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38-68. Croft, W. & A. D.Cruse.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Fauconnier, G. 1994. 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Fauconnier, G. 1997.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

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 13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交际技巧 33成人世界的童话——从文体学角度解析现今童话再度流行的现象49论文化差异与英汉商标互译 55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差异 59诗意的美和喜剧性幽默 62试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 65统觉团对英语初学者词汇学习的影响 67外语学习中应该重视中介语的作用 69新闻报道中的转述动词研究 73英汉禁忌语、委婉语的对比研究 74英汉数字习语的对比研究 76英译汉中词序的变动 78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 80英语双关语汉译的可译性限度 101词义演变的原因与方式 137从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翻译看文化交流 138从价值观转换看斯佳丽的角色特征 142从礼貌准则看中英文化的异同 146从习语看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 149从英语人名中看性别歧视

157动词过程类型的选择和话语隐性态度的表达161对母语在英语写作中词汇负迁移现象的思考162对严复译作中“信”的质疑 167法律英语用词特征分析 168法律语言翻译与法律文体 177副词EVER的句法环境和语义特征 180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英语报纸新闻标题的功能183广告口号语的语言特点 189国际商务文化之对比研究 204汉语中双关语的翻译 213基于概念隐喻的诗歌解读 228论广告英语中的幽默 265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 268论汉英谚语的语言特征 280论清教理念与美国西进运动 282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时间 300论英语广告中几种常用修辞格及其汉译310论尤金?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手法 324名词化的语篇功能 330诺曼时期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339浅谈英语虚拟语气的语用功能

340浅谈英语虚拟语气及其语用功能 345浅析二十世纪计算机英语词汇的构成特点346浅析汉英动物谚语中的文化 348浅析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根源349浅析英语禁忌语及其发展 352浅析英语无标志被动句 356浅议译者能力 359认知语言学角度下“within” 的空间隐喻意义365商标英语汉译的原则和方法 384体育新闻英语文体研究 375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 418新闻英语中的语法特点研究 423颜色词在英汉互译中的不对应性 425移就的审美价值和生成基础 426以认知为基础的颜色隐喻研究 428隐喻认知功能研究的新视角 429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 438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 439英汉宾语类型差异的认知原因 440英汉动词非谓语用法之比较研究 442英汉否定问句的答句对比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