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公园发展趋势

北京城市公园发展趋势
北京城市公园发展趋势

北京城市公园发展趋势探讨

摘要:城市公园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今天的城市公园建设面临着一些问题,为寻找合理的发展道路,在对北京城市公园建设考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从其取得的经验中找到城市公园的发展趋势。

Abstract: City park has play important function in citys development. Nowadays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park is facing some problems, in order to find a reasonable development path, we make thinks basis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ity parks in Beijing., co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from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experience.

Key words: City Park;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Enlightenment ; Development Trend; City Beijing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户外活动场所,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城市公共园林。作为城市公园发展的里程碑,奥姆斯特德(Olmsted)设计的美国中央公园(Central Park New York,1858年)标志着公园走入普通人的生活,满足普通人的渴求,掀起了影响深远的“城市公园运动”(City Park Movement),公园运动的开展为现代城市公园建设开拓出了一片新的天地。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园林历史的国家,从传统的古典园林到近代城市公园,再到现代城市开放空间,每一

个阶段都产生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展开,作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在城市公园建设理论方面还有一些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在城市公园建设浪潮退却之后的明天依然能够找到今天的足迹,寻找一条城市公园发展的合理道路,近几年来对北京市城市公园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缜密的思考,以期从中有所启示。

1 北京城市公园建设现状

古典园林(颐和园)

现代城市公园(菖蒲河公园)

现代城市公园(朝阳公园)

北京城市公园按建造时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封建时期建造的园林,经改造后向公众开放的古典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如

颐和园(图1)、北海公园等;另一部分是解放后建的“现代城市公园”(图2、3),它们的设计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改善了城市公园的分布和规模。以上两部分构成了现在北京城市公园的基本框架。

近年来,北京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的城市绿化行动和加快城市中心区集中绿地建设的计划,自1999年开展大绿地建设以来,已建成城市万米集中大绿地89处,400余公顷,这些城市中心区大绿地绝大多数是建在城市居民密集区和闹市区,对改善城市环境产生了很大作用,其间有很多高水平的作品问世,如菖蒲河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等。同时,多元的设计思想不断涌现,相互碰撞,在诸多方面影响了城市公园的设计和建设。

北京城市国际化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的开放、文化的碰撞、市场的拓展以及技术的进步使北京城市公园面临着一个复杂的发展环境。

2 城市公园发展趋势

2.1 城市公园建设与城市建设的一体化

2.1.1 城市公园成为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开放空间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现代城市空间己不再是特殊的单一土地,而是综合地向外扩张,追求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开

敞与联系的空间。随着城市的结构调整、功能开发,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公园建设不仅是建几个公园的问题,而是要与整个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使公园分布合理,形成“点、线、片、面”相结合的整体格局。

2.1.2 城市公园的共享性和开放性

公园建设要求与城市构成良性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像私家园林那般“孤芳自赏”或传统城市公园那般“故步自封”,它的开放性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公园开放性的实现层次除了考虑公园系统中公园与公园之间的整体性之外(公园系统的建设),还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的融通(具体单体公园的建设)。公园开放性所涉及到的内容,至少包括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及与城市文化的对应。

2.1.3 多元城市空间的利用

在城市土地资源严重稀缺的今天,合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土地(包括道路、停车场、水道、市场等),通过规划建设,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综合利用空间无疑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的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

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2 传统文化要素在城市公园中的发掘、运用和表达

“一个公园必须继承该地域的地方景观和文化。公园在整体上作为一种文明财富存在,必须保持它所在地方的自然、文化和历史方面的特色。”(节选自《世界公园大会宣言》,1995年)自然景观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景观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如何发掘、如何表达、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应该成为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2.2.1 传统文化要素的保留、挖掘及再现

“跨海东征”景点

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以西安为例,重点介绍了西安城市公园的发展、改造以及在改造当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对城市公园有更好的了解,同时也对城市公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方便我们对未来城市公园建设时有所把握,同时也对出现的问题在解决时有经验可以借鉴。关键词城市公园西安市城市公园改造未来发展趋势 城市公园的起源 世界造园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而公园的出现却只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工业盲目建设,破坏了自然生态。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用地不断扩大,使人们越来越远离了自然环境,特别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工人阶级,生活环境更为恶化。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资产阶级对城市环境进行了某些改善,把若干私人或专用的园林绿地化作公共使用,或新辟一些公共绿地,称之为公共花园和公园。1843年,英国利物浦动用税收建造了公共可免费使用的波肯海德公园,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 中国的城市公园产生和发展 对于中国城市公园的产生、兴起和发展,可以从上海这一中国近代繁华都市发展中的一斑而窥全貌,在1840年以前,和中国的其他城市一样,上海的园林是以寺庙园林、私家花园的形式出现,即古典园林,有豫园、古猗园、醉白池、秋霞圃、曲水园等。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纷纷入侵,在我国开设了租借。殖民者为了满足自己游憩活动的需要,把欧洲的“公园”也引进我国来。1868年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建造的“公花园”(现黄浦公园)就是最早的一个。名之为“公”,却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园规”,直到1928年7月1日才对华人开放,这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明目张胆的侮辱,同时也说明了当时的“公园”并不是“公用”。之后,殖民者又陆续在上海建立“虹口公园”、“法国公园”(现复兴公园)、“极斯非尔公园”(现中山公园)等,都是供外国殖民者和“高等华人”打网球、棒球、高尔夫球等活动和散步、休憩游乐的场所,其格局主要是英国风景式或发过规则式,有大片草坪、树林和花坛,极少建筑。这些公园,在功能、布局和风格上反映了外来的特性,对以后我国公园的形态发展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对人民文化休息活动的关心和对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重视,使公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国各个城市扩建、改建和新建了大量的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游憩、社交、锻炼身体、文化娱乐、获取自然信息和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公园的类型也逐渐增多,有满足人们多种需要的综合公园,有性质比较单一专类公园,如儿童公园、纪念性公园、名胜古迹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文化公园、森林公园、青年公园、科学公园、体育公园等,还有各式各样的公园绿地,如社区公园、滨水绿带、街头小游园等。目前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观念的转变,又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主题性公园。同时在公园内容和设施方面也在不断充实和提高。 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 下面以我们熟知的西安市为例,探讨西安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现状,以及在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政策。 西安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现状 城市公园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会出现开发建设的新型城市公园,也会产生物质老化的城市旧公园,其发展过程即是建设的历史,同时也是公园改造和更新的历史。对老公园的改造是城市公园体系密钥的新陈代谢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园体系健康良好的持续发展。西安的城市公园建设在20实际九十年代钱发展较为缓慢,自1922年建立首座公园莲湖公园至1990年才发展到15个,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迅速增长,至

浅谈彩色透水混凝土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郑州中牟城市森林公园为例

浅谈彩色透水混凝土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郑州中牟城市森林公园为例 发表时间:2018-08-13T15:45:53.9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作者:周建 [导读] 摘要:通过介绍郑州中牟城市森林公园园路彩色透水混凝土应用,介绍其优点及材料组成。 身份证号:31022519821010xxxx 摘要:通过介绍郑州中牟城市森林公园园路彩色透水混凝土应用,介绍其优点及材料组成。 关键词:彩色透水混凝土;生态环保;材料组成 透水混凝土属于多孔混凝土中的一种,其主要优骨料、水泥和水搅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和重量轻等特点;由于其颜色的多样性,能有效的诠释景观艺术效果,故在园林景观设计广泛应用;常用于园林工程的轻荷载道路(郑州中牟城市森林公园4.5米宽主园路)、休憩广场(郑州中牟城市森林公园“龙山纹源”广场)及公园停车场。 一、彩色透水混凝土生态环保优点 1、高透水性 透水地坪拥有15%~25%的空隙,能够使透水速度达到31-52升/米/小时,远远高于最有效的降雨在最优秀的排水配置下的排出速率。截天然降水、蓄养地下水、减少植物灌溉用水量、节约水资源等特点。经工程实践证明,在年平均降雨量较少城市(尤其在河南郑州片区),基本能满足城市公园雨水的排放。如郑州中牟城市森林公园,经设计严格测算,利用地表渗流、透水地坪的雨水下渗、及合理利用园林地形的起伏变化等措施完全能满足园林场地雨水的排放。 2、高承载力 经国家检测机构测定,透水地坪的承载力完成能达到C2O-C25混凝土承载标准,高于一般透水砖的承载力。 3、良好的装饰效果 透水地坪由于其颜色的多样性、形态的可塑性;故能轻易实现不用颜色直接的搭配、图案造型的任意分割。这是其他铺装材料(木材、花岗岩、透水砖)等无法比拟的。 4、易于后期维护 由于透水地坪其骨料的孔隙率大、透水性能较好的自身特点,对材料的后期维护(道路清洗等)提供了有效保证。一般只需要利用高压水洗的方式就能轻而易举的解决,即使日久堵塞导致透水性下降,然而其类似于土壤的渗水透气性能还在,从而调节自然环境的平衡。 5、多彩性 彩色透水混凝土地坪拥有一系列金典的色彩搭配方案,能够配合设计师的创意及主要的特殊要求,实现不同环境、不同风格和个性要求的装饰创意。彩色透水混凝土时市政、园林、人行道、体育场馆、停车场、小区、商业广场和文化设施等地面领域的理想选择。 二、彩色透水混凝土的材料组成 1、水泥 不同品种的水泥,由于其强度、耐久性存差异会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透水混凝土一般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选用 P.O42.5。 2、骨料 一般选用表面粗糙、粒径均匀、无过多粉尘,最大粒径不能超过透水混凝土施工断面的1/4。 3、高效渗透剂(透水混凝土外加剂) 透水混凝土渗透剂是一种环保、无毒、不然的高科技睡醒化学致密剂,其主要成分为水和聚硅化合物。彩色水泥渗透剂能完全渗透到混凝土中,通过与混凝土中的钙、镁等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坚硬的结晶物质,在三维空间形成一个网格结构,使水泥中凝胶结构增强,从而使混凝土地面的透水性能、强度、硬度及耐磨性大幅提高。 4、封闭剂 为了增强透水混凝土的耐久性,确保表面的耐磨性、抗冻性、耐酸碱性。在透水混凝土表面喷涂固化封闭剂,使透水混凝土达到色泽光艳,经久耐用、耐磨、抗冻、抗酸碱效果,同时提高了承载的抗压力。 三、透水混凝土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以郑州中牟城市森林公园为例 1、项目概况 森林公园位于郑州中牟县城市商务与居住聚集区中心,东西两侧多为商业金融用地和居住区用地,部分为公共设施用地,西侧为工业用地,全区面积为43.87公顷。 2、技术难点 (1)为了营造“曲径通幽”的意境,在设计过程中,各级别的园路均以弧线呈现,这也给后续材料设计方面带来一定的思考,在秉承严格控制造价的前提下,减少施工过程中对铺装材料的异形切割,故选择了彩色透水混凝土作为园路的主材,充分利用颜色的多样性及形态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摘要:通过对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的分析,可看到北京城市发展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空间区位优势,且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结构上的过渡性以及政治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北京城市空间的主要特征。而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北京作为多民族文化与政治交融的边缘与门户的区位特征,将有助于北京向国际化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特征 一、北京城市历史 北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城,北京旧城城市建设精美绝伦,文化积淀深厚。北京的城市风貌独具特色,以中轴线和棋盘格式道路网奠定_广城市的基本格局,紫禁城开阔雄伟。是当今世界建筑瑰宝,街巷、胡同尺度宜人,著名的四台院民居以房屋合围着院子而著称,房舍掩映在绿树之中。宫殿、坛庙色彩瑰丽,民居以灰色调为主,两者交相映衬,构成和谐的色彩景观。古城一般建筑体量不大,高度较低,形成了舒缓开阔的视觉景观。3000多年不问断的历史,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此建都,多少王公贵族、文人雅士和普通百姓都在古老的北京留下了痕迹。深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淀,形成了古老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东方文明的代表城市。 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现实可能性进一步增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与此有关的城市功能还需进一步提升和扩张,要求有现代化、大通过量的交通通讯网络和高度集约的±地利用方式,由

于旧城已是多项城市功能的地域载俸,若再拓展新的功能,其负担将会更为沉重。据有关调查,目前“占北京城市土地面积5%的f口城,集中了全市50%以上的交通量和商业活动”(方可:北京旧城保护与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2000),这种现实一方面太大破坏了古城的幽静,使旧城文化神韵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旧城街巷的道路格局和建筑高度是与封建时代的政治统治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当时的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根本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极大地制约了北京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对旧城的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扩建,而这种大规模的改造扩建与旧城保护的要求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实现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的统一,已成为直接影响北京城市发展的、带有根本忡的重大问题。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的统一要求既要满足城市发展对市政基础设施、道路交通、通讯网络的要求,并具有较充裕的土地资源;又要满足对旧城风貌保护的要求。为了实现二者的统一,建议适当分敞旧城区功能,通过功能的疏散带动就业人口和功能服务人口向城市外围地区扩散。通过疏解旧城区城市功能,把城市发展的压力从旧城转移出去,在使北京城市发展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使旧城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实现城市发展和旧城保护的统一。在向外疏解城市功能时应首先考虑一些容易形成较大交通茸、建筑量,而又没有必要一定要在旧城区分布的城市功能的迁出问题。 二、经营旧城文化资源,实现旧城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旧城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但是,对于这一点的认识以及对旧城保护的态度却在与旧城密切相关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和这些群体与作为公共物品管理者的政府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各方取得利益均衡的后果,形成了目前对旧城保护的折衷方案。 史学专家把旧城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保护呼声强烈;旧城内的居民则强烈要求改善居住条件,但对危改后的房价却仍感负担较重;房地产开发商既垂青于旧城的优越区位,又因高密度危改居住区的高拆迁成本而对这些地区的房地产开发裹足不前,为了增加利润空间,房地产开发商强烈要求增加旧城内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容积率;为了降低购房成本,加快旧城的危改进度,使旧城居民尽快改善居住条件,也为了通过危旧房改造扩大旧城内的经济规模,为当地政府带来更多税收以增强当地的经济实力,政府部门也有提高开发项目容积率的内在动力。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导致了现行的“旧城保护做一点、容积率突破一点”的折衷方案,这足各利益集团在博弈后利益均衡的结果。深入剖析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源,经济利益驱动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各利益集团都认为保护旧城束缚了其对各自利益的追求。为了从根木上建市起有利于旧城保护的城市发展机制,必须正确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北京旧城究嘉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还是城市发展的资源;第二,如果旧城是资源,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旧城资源利用后所取得的绛济收益如何在有关的经营实体和利益集团之间进行分酉己。这其中,实现旧城保护与利用的统一,使旧城保护获得持久的动力,是当前的关键问题。

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历史(DOC)

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历史 专题提纲 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历史 (1) 一、城市公园简介 (1) 二、城市公园的起源 (1) 三、城市公园的历史演变 (2) 四、西方城市公园历史 (2) 五、国内城市公园的历史 (4) 六、城市公园发展历史区域案例——杭州 (7) 一、城市公园简介 1.城市公园的概念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浏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为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乐园、居住区游园等,城市公园的景观面貌标志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水平高低。 公园的设计理念不是简单的“园和林的混合物”,而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本、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境地。公园造景的设计,无论在命名、楹联、摆设等都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公园景观的内容。同时设计还需要空间和内容上的相互照应、调整,并使之协调互补发展,提高庭园总体的造园艺术,也使庭园更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2.城市公园的景观特征和设计趋势 1)城市公园的景观特征 以树木、草地、花卉为主,兼以人工构筑物的景观。由动物、植物、水体、园路等组成,偏重人与自然的交流。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户外(绿化)活动空间。 2)城市公园的设计趋势 从静态走向动态 从平面水平走向空间立体功能日趋综合风格更趋多样性 案例: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二、城市公园的起源 从古埃及园林出现至今,世界造园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以城市公园的形式出现,却只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17世纪中叶,首先在英国、继而在法国和全欧洲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武装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起土地贵族与大资产阶级联盟的君主立宪政权,宣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诞生。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收了封建领主及皇室的财产,把大大小小的宫苑和私园向公众开放,统称为“公园”。这些园林具备城市公园的雏形,为19世纪欧洲各大城市公园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环境实习报告1000字内容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932719419.html,)/实习报告 环境实习报告1000字内容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 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

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 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XX年4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一、实习概况 我们于早晨8: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

国内主题公园发展情况介绍

国内主题公园发展情况介绍 一、主题公园的路口 (一)行业发展与政策环境推动主题公园转型升级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处在持续增长的趋势中,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品质化需求持续提升,中国旅游市场的需求和供给都呈现了多元化和加速升级换挡的趋势。在这一发展态势下,中国的主题公园产业蓬勃发展。 我国的主题公园市场的发展经历了由以第一个大型器械游乐园“长江乐园”为代表的开 拓阶段,到迪士尼、环球影城纷纷进驻的国际化竞争阶段。华侨城、长隆、华强、宋城、海昌等本土主题乐园集团成长为中国主题乐园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我国主题公园行业高速发展,培育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推进了全域旅游的进程。主题公园项目在为各地政府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和税收的同时,也优化了当地环境,推动了城镇化建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主题公园还担负着丰富文化供给、塑造本土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 中国主题公园产业的活跃也影响了整个国际主题公园产业。近一两年,国际主题公园市场的增长有相当一部分是源自中国市场的成长动力。根据最新发布的《2019年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全球主要景点游客报告》,2019年全球主题公园发展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排名前十的主题公园集团中有三个来自中国,且游客年增长率最高。

随着市场的火热,各方资本也持续不断地进入主题公园产业。大量旅游与非旅游资本的注入,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主题公园的竞争,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经营业绩普遍较低、产品品质不佳、后期升级改造不及时、知识产权积累不足等严重影响着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质量。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了相应政策,尤其是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以防范“假公园真地产”项目,规范了我国主题公园发展。行业发展环境与政策环境推动着中国的主题公园来到了转型升级的路口。 (二)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我国主题公园转型步伐 作为旅游景区的典型代表,主题公园一直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收期长、人群聚集、门票价格相对较高等特点。此次疫情期间,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主题公园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 一方面,主题公园遭遇了巨大的直接冲击与短期压力。持续闭园停业导致主题公园游客、收入归零,但是财务、人工、折旧摊销等成本和费用依然在发生,许多主题乐园由于现金流吃紧而面临破产风险。 另一方面,疫情也为主题公园发展带来了深远的间接冲击与长远影响。目前,已有多方专家提出新冠病毒或将长期存在,由此可能导致旅游者的行为模式、体验方式发生持续的重大变化,主题公园的运营方式也需要随之发生改变,甚至相应的行业标准也需加以改变。 虽然说我国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主题公园向上发展的基本趋势也不会出现改变,但是疫情带来的变化也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主题公园转型升级的迫切性。 二、国内外主题公园行业发展形势 (一)国内外主题公园发展环境分析 1.政府政策宽紧有度支撑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针对主题公园行业整体政策利好,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严格控制主题公园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园区内严禁进行房地产开发;用地应通过招、拍、挂等方式取得,严禁采取划拨方式等关键环节。这些措施有利于抑制主题公园投资泡沫,避免盲目过热建设与同质化竞争,倒逼主题公园企业的商业模式、盈利能力、产品组合、创新能力等各方面提升,有利于引导主题公园行业健康、有序、规范、持续发展。 2020年以来,在政府政策宽松、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措施下,我国国内消费服务市场表现出强大的韧性,消费服务已然成为我国恢复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2020年3~6月,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及措施,具体发布时间、文件名称及核心内容见表1。

智慧城市发展论文

中小型智慧城市建设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为基础,包含了众多领域,各个领域之间有机互联,互为整体,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如火如荼,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多种举措稳步推进。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医疗系统智能电网发展前景 一、发展背景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公布,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智慧发展、五化融合。2014年8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八部委文件精神,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以人为本,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突出为民、便民、惠民,推动创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向城市居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避免重建设、轻实效,使公众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二)因地制宜,科学有序。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城市地理区位、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信息

化基础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综合条件较好的区域或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不断总结经验,再逐步扩大建设范围和领域,有序推动智慧城市发展,避免贪大求全、重复建设。 (三)整合资源,统筹协调。进一步依托云计算中心及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等系统性软硬件设施,整合政企各方现有的软硬件资源,统筹协调,减少不必要的资源重复及浪费,不断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四)市场为主,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管理方式、推进模式和保障机制。鼓励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投资和运营,杜绝政府大包大揽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五)可管可控,确保安全。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落实责任机制,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和保护个人信息的力度,加强要害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确保安全可控。 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城市更新理论的理论发展与实践特征

北京城市更新的思想发展与实践特征 BEIJING URBAN RENEWAL: THE THEORY EVOLUEMENT AND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 【摘要】北京城市更新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精华保护与重点建设阶段、分散性破坏与城市运行瘫痪阶段、建设性破坏与整体风貌衰变阶段、整体创造和渐进式改造阶段。北京城市更新的特征是,城市更新实践偏离理论指导,城市更新实践的成功之处是延续和优化传统国都的城市功能和布局,适应经济发展优化旧区功能,创设新功能区,保持了城市中心的繁华和活力,但现代化建设破坏传统城市的尺度和风貌,长期忽视居民生活条件而致居住设施衰败。【关键词】北京;城市更新;思想演变;实践特征 ABSTRACT: There are four historic stages in Beijing urban renewal. On the first stage, some culture and historic relics have been protected, some new modern buildings arose in important or central area. On the second, destruction of historic relics happened on many places, and the city running paralyzed by the lack of infrastructure. On the third, the traditional look disappeared in the whole new because of new construction tore a large-scale Quadrangle dwellings do wn .On the forth, beginning with city design of traditional city-scape and progressive organic renewal. In conclution, the practice deviated from the theory, and the old city scape has been destroyed , residential district dilapidated,but the urban functions and layout kept on, then the central area became prosperous extremely. KEYWORDS: Beijin g; ur ban renewal; theory evolvement;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 中国的首都城市,总能集中反映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的脉搏。中国现代社会制度的巨变,发生在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和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交替时代。处于新旧文明之交时期的北京城,是一座“代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最高成就”的辉煌壮丽的国都,其城市布局、城池设施、宫殿建筑、街巷胡同、民居、寺庙、园林和水系等,几乎近似完美地体现了传统国都的规制和传统社会的礼乐、伦常,凝固着自成一体的中华营造智慧,负载着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信息。但是这座物质形态的大城,由于与其一体的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乃至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方式逐渐消亡,从而失去固有的传统城市功能,并与现代城市运行产生冲突。 文明突进、制度突变和文化隔断,使北京古都的城市功能面临重塑的挑战,而其物质空间也当然面临变数。阳建强、张京祥等学者以中国改革开发为分界,将中国城市更新划分为两个阶段。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旧城改造规划总的思想在于充分利用旧城, 更新改造对象主要为旧城居住区和环境恶劣地区。旧城改造一直处于一种起步维艰的状态, 城市结构形态未出现大的质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而引发城市空间重构,以物质形体更新为特征的大规模推倒重建模式,形成了城市中心区过度开发,传统风貌丧失,社会网络破坏等问题,应向综合、系统、渐进的城市更新模式转换。本文基于这些观点,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核心问题,分四个阶段阐述北京城市更新的思想和实践特征。 1 精华保护和重点建设阶段

浅析城市公园的功能分区

浅析城市公园的功能分区 ——以寸金公园为例 08生本4班杨观兰2008574436 (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湛江524048) 摘要:我国的现代城市公园却起步很晚,它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其中最早的城市公园类型就是后来发展为综合性公园的文化休息公园。综合性公园在我国现代历史上不仅出现的早,而且一般规模大,内容多,功能复杂,建设周期长。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内容名目繁多。一般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区:公共设施区、安静休息区、文化教育设施区、体育运动设施区、儿童休息区和经营管理设施区等。企图在一定的范围里,把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素养、不同爱好、不同情趣的人们的需要,包罗万象的统统纳入以公园内。下面以寸金公园为例来介绍城市公园功能分区。 关键词:城市公园;功能分区;休闲游憩;使用功能 公园是向公众开放的,具备多种功能的城市绿地,属于公共开放绿地空间范畴,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1]。公园绿化好,空气新鲜,是各种体育活动如晨练、健身的好场所。Gobster 对芝加哥林肯公园的调查发现,使用者中 45%的人游园目的是用于个人锻炼,如散步、跑步等,23%的人都加入群体锻炼队伍[5],公园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群体运动的氛围,提高了市民的整体素质[6]。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现代城市公园却起步很晚,它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出于对人民文化休息活动的关心,在全国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了大量城市公园,其中最早的城市公园类型就是后来发展为综合性公园的文化休息公园。综合性公园在我国现代历史上不仅出现的早,而且一般规模大,内容多,功能复杂,建设周期长,可以说最集中体现了建国以来城市公园演进的历程。 城市公园包含于广义的公园范围之中,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在《城市公园设计》一书中,孟刚、李岚认为: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它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 [2]。 美国的克莱尔和卡罗琳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针对广场、邻里公园、老人住宅区以及托幼保育中心等几个方面,从空间使用人群和行为角度出发,并结合当地空间实例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比较详尽且可实施的设计导则[3]。 我国现有公园类型较多,按照各种公园绿地的主要功能和内容,可分为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古典园林、经市政府及以上单位批准的风景名胜区等多种公园。城市综合性公园也称作普通公园,相对于现代公园中的专类公园,属于中国现代公园的范畴[4]。其中综合性公园是指供城市居民作良好的休息游览和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功能为主的有一定用地规模的绿地。综合性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游览、社交、娱乐、健身和文化学习等活动场所。综合性公园的内容、设施较为完备,规模较大,质量较好。园内一般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如文化娱乐区、观赏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

京卡·互助服务卡介绍

“京卡·互助服务卡”介绍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工会工作会议和北京市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努力建设服务型工会,积极推动实现工会组织的全覆盖,北京市总工会将为每一位北京市工会会员办理一张实名制的会员服务卡—“京卡·互助服务卡”。全市工会会员可持此卡享受到市总工会免费提供的非工伤意外伤害及家庭财产损失保障计划,同时还为会员提供包括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职业介绍、帮困救助的服务,以及职业培训、文体健身、公园游览、图书电影等多个领域的免费服务或特惠服务,还将享受不断开发的各种免费、优惠服务。此外,京卡互助服务卡还具备北京银行借记卡除开立副卡以外的全部金融功能(但是不需要缴纳年费),可参加北京银行及银联举办的各类活动。 拥有“京卡·互助服务卡”的每位会员通过职工服务热线和职工服务网获得全天候帮助。 免费服务 免费提供非工伤意外伤害及家庭财产火灾损失互助保障 一、保障对象 、京卡·互助服务卡坚持普惠制原则,凡北京市在职职工,参加工会组织的工会会员均为保障对象。 、申请会员服务卡必须具有工会会员的资格,并在市总组织部备案。 、在每一保障责任期到期的十五日前,由市总工会会员服务卡管理办公室提供增(新增被保障会员)减(因退休、身故、调离本市等原因不在享受其保障的会员)会员的变更情况,及全市被保障会员实数。 二、保障范围 、非工伤意外造成的身故、伤残保障; 、家庭财产火灾损失保障。 三、保障期限 本互助保障期为一年。 四、保障经费 保障经费由北京市总工会财务部按保障责任期每年拨付。 五、保障责任 、在保障期内,工会会员发生非工伤意外造成残疾者,按照《人身保障残疾程度与保障金给付比例表标准》给付互助金,最高给付标准为五千元;发生非工伤意外造成死亡者,给付标准为两万元。

长沙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思考

第24卷第3期2005年8月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CENTRALSOUTHFORESTINVENTORYANDPLANNINGVol.24No.3Aug.2005 收稿日期:2005-06-24作者简介:孙志立(1949-),男,湖南桃江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监测工作。 >长沙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思考 孙志立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长沙410014)摘要:城市林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森林公园的建设。文章分析了长沙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加快长沙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关键词:城市森林公园;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公园建设;长沙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6075(2005)03-0043-03 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不同于一般城市公园,也与远离城市的森林公园有着较大的差别,如何按照城市森林公园的特点进行建设,值得探讨。长沙市为满足广大市民森林游憩、观光、游览、休闲、健身、科普教育和生态文化体验等社会需求,除已建成的黑糜峰森林公园外,规划在长沙城市林业生态圈内再新建青竹湖、书堂山、洪山庙、石燕湖、莲花山、象鼻窝、泉水冲、谷山、乌山9个森林公园。 1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有利条件 1.1城市林业的发展为森林公园建设带来了机遇 为提高长沙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投资和居住环境,长沙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林业生态市的目标。并组织编制了《长沙市城市林业生态圈专项规划》。长 沙市城市林业生态圈由城市园林绿地、环城林带、生态隔离带、绿色通道、江河风光带、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城郊生态公益林组成。其中,森林公园建设总面积达7425hm2,占长沙城市生态圈建设总面积的2.57%。 1.2有良好的森林植被作支撑 近年来,长沙市依托六大林业工程建设,加大了城市及周边生态公益林建设步伐。已建成城郊生态公益林89805hm2,城郊森林覆盖率达34.3%。在城市建设尚未涉及到的谷山、桃花岭、乌溪桥、长塘、仙姑岭等丘岗山地,通过多年的全民义务植树和封山管护,以及近年的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已形成了集中连片的森林。其中,在规划新建的9个森林公园中,森林覆盖率最低的是泉水冲森林公园,也 ThinkingoverUrbanForestParkConstruction andDevelopmentinChangsha SUNZhi-li (CentralSouthForestInventoryandPlanningInstituteofStateForestryAdministration,Changsha410014)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urbanforestrypromotestheconstructionofurbanforestpark.This articleanalyzesthefavourableconditionsandtheunfavourablefactors,andgivesthetrainofthoughtandcountermeasurestoquicken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urbanforestparkinChangsha. Keywords:urbanforestpark;forestecologicaltourism;forestparkconstructionconstruction;Changsha ?43? >

公园现状分析

1xx公园建设与xx建设的一体化 (1)城市公园成为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开放空间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现代城市空间己不再是特殊的单一土地,而是综合地向外扩张,追求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开敞与联系的空间。随着城市的结构调整、功能开发,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公园建设不仅是建几个公园的问题,而是要与整个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使公园分布合理,形成“点、线、片、面”相结合的整体格局。 (2)城市公园的共享性和开放性 公园建设要求与城市构成良性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像私家园林那般“孤芳自赏”或传统城市公园那般“固步自封”,它的开放性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公园开放性的实现层次除了考虑公园系统中公园与公园之间的整体性之外(公园系统的建设),还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的融通。公园开放性所涉及到的内容,至少包括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及与城市文化的对应。 (3)多元xx空间的利用 在城市土地资源严重稀缺的今天,合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土地(包括道路、停车场、水道、市场等),通过规划建设,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综合利用空间无疑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的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传统文化要素在城市公园中的发掘、运用和表达 “一个公园必须继承该地域的地方景观和文化。公园在整体上作为一种文明财富存在,必须保持它所在地方的自然、文化和历史方面的特色。”自然景观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景观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如何发掘、如何表达、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应该成为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大学生生态园实习心得

大学生生态园实习心得 生态园实习心得〔x〕 引言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xx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

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xxxx年x月x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习。 一、实习概况 我们于早晨x:xx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x、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城市森林公园项目运作模式的研究

【作者简介】黄明(1969-),男,EMBA,工程师,公司经理。联系地址:上海市张扬路838号3楼242信箱(200122),电话:(021) 58300606转。 【收稿日期】2006-11-16 BUILDINGCONSTRUCTION 建筑施工 第28卷第12期 Vo1.28 No.12 1023

第12期12/2006 黄明、罗晟、乐云:城市森林公园项目运作模式的研究 旅游休闲产业:着力发展大众化旅游项目,如森林旅游和农庄旅游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地农场的各种资源,并可解决就业难题,此类项目可以发展成为农场的核心业务。其中高档的旅游休闲项目,如度假中心,会务中心可以适当引进专业公司来经营管理。 房地产业:随着土地升值及周边地块的地价提升,努力创造市场,也是森林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森林区外的土地,非森林区域的大地块中的中心地段和主要门面、进出口处的小地块,或其地块功能很清楚、且目前有一定价位的,可以考虑部分出让,解决现金流问题。也可以采用单体项目合作开发的方式,解决短期资金不足等问题。而核心区域的房产项目完全自行开发以获取最大利润化。 项目中相互关联的产业,实际上构成了一个项目的产业链模式,也体现了城市森林公园项目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逻辑关系:在产业链的低端,林业和农业作为项目最初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也是形成高端产业的基础;而在产业链的高端,亦即房地产业,则是城市森林公园项目运作模式中经济可持续型发展的关键。产业链实质上也形成一个维持城市森林公园项目生存和发展的资金链,如下: 林业(改善生态环境,绿色银行储值)→农业(丰富林地内容,植物园经营)→旅休(农林深度开发,保证发展资金)→地产(本地块升值,周边地价提升)→房产(创造市场,获得利润)。2项目产业运作方案 苗木、森林、旅游休闲与衍生出来的房地产等产业构成一个统筹经营的产业构架,也是城市森林公园项目生存的基本要素。以下就针对具体产业的特征对其运作模式作进一步的分析。2.1森林林木的培育和经营管理 林业运作模式的关键是做好森林林木培育和管理工作,特别是要合理调整林分结构,加快森林向地带性植被演化。 由于林地的水系构筑、土方平衡,打破了原有的地貌格局和土层结构,很大程度上,使林地的土壤理化性状起了变化,不利于许多植物马上定植。有些地段,尚需先种植抗逆性特强的先锋树种,如决明、胡枝子、紫穗槐以改良土壤;以乡土树种为主的许多树种,如黄连木、柘树、红楠、青冈栎以及许多林下树种,还有待开发和培育,造林之初,这些植物材料只能暂缺。在形成林地分框架的同时,林地的不同植物,因其对环境的不同要求而出现时间和空间位置上的差异,有按时间上的先后和空间位置进行合理调整的必要。 在调整的具体做法上,要坚持植物“生态位”原则进行补充和调整。以使植物群落逐步达到具备合理的时空结构和营养位结构目标,从而激发森林群落的各种潜能,促使其向地带性植被演化。 根据自身优势实施对外商品化的苗木生产,是森林产业中富有巨大潜力的块体。在具体运作中应当注意,首先要避开与千万苗农的直接竞争,另辟蹊径实施苗木生产的科技贮备,以形成森林公园独特的产品类型和质量。同时按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有关规定实现苗木生产及管理的规则化、标准化,加之特有的、以技术服务为核心的售后服务,共同组成苗木生产的产品竞争优势。 2.2旅游休闲的经营 大众化旅游项目,如城市森林和农庄内的大众旅游等,经营管理难度不是很大,进入门槛不高,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并可解决就业难题。此类项目应当发展成城市森林公园旅游的核心业务。但在定位上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1)为了保持森林内部自然生态与环境,充分展示其野、静、水、林的特色,尽量不要在森林里建造构筑物,林中不允许有大规模的服务接待设施。 (2)摒弃造主题公园、城市园林手法,应借鉴发达国家开发森林、湿地的经验,运用体验经济的原理,通过交通系统、游览方式的精心设计,有效地组织游客进入自然生态之中,实行人与自然的交流、融合,从而促进人与人和人与天、地、神的亲近。 (3)尽量将有规模的接待和服务设施放在森林外面,将零星的接待服务设施放在船上或森林内的护林小屋内,以满足游客的多方面的需要,同时又可减少游客进入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旅游休闲项目的运作模式,结合国内外类似案例分析,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1)赏类—— —包括水上生态林区、竹类生态区、北亚热带森林、百果园、湿地公园等。 (2)交通类—— —包括生态游船、森林自行车、森林马队等。 (3)专项类—— —包括珍稀植物园、大雁岛、野兔岛、龟蛇岛等。 (4)综合类—— —包括生态度假中心、农庄等。 2.3房地产开发 SARS危机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渴望更为强烈,在满足了基本居住条件前提下,人们都希望有一个绿色的居住环境。低密度、生态型住宅将是未来几年人们追求的热点。因此,以城市森林公园为蓝本发展环境友好型的房地产就极具发展价值。 然而在城市森林公园房地产具体运作模式中,一定要确保布局合理与总量控制相并重,以避免因过度开发,遭致生态失衡而两败。同时人的行为规范,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积极维持而不是破坏;居所配套设施可以实现就地自我净化的标准。 就具体的发展节奏和策略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1)区外的土地,非森林区域的大地块中的中心地段和主要门面、进出口处的小地块,其地块功能很清楚、且目前有一定价位的,可以考虑部分出让,解决公司现金流问题。 (2)局部地产出让方式,尽快筹集到部份资金以支付初期造林资金。 (3)可以采用单体项目合作开发的方式,以合资开发部分房产的方式,解决房产运作过程中,自筹资金不足的矛盾。 (4)核心区域的房产项目一定要控制,以独立开发房产的方式,获取最丰厚的经济利益。 3项目运作模式目标 作为公益性项目的城市森林在营造过程中,其企业化运作的成功关键在于在加大林业、旅游休闲业的产业开发的过程中, 10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