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汽车底盘模块教案-10悬挂检修

朱明-汽车底盘模块教案-10悬挂检修
朱明-汽车底盘模块教案-10悬挂检修

朱明工作室zhubob- https://www.360docs.net/doc/93366013.html,

教案

编号: QD—0707-07—11 版本号 B/O 流水号:JW—200

审阅签名:年月日

悬挂检修

一、组织教学(5分钟)

清点人数,检查胸卡、仪容仪表,填写教学日志。

二、导入新课(10分钟)

一辆桂林大宇客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发现一侧车身下沉,造成车辆严重向一侧倾斜。

三、讲授新课(30分钟)---------电教、整车参观、实物示范

(一)、悬架的组成

由弹性元件、减振器、导向机构、横向稳定杆等。

(二)、非独立悬架

两侧车轮安装于一整体式车轿上,当一侧车轮受冲击时会直接影响到另一侧车轮上。非独立悬架由于非簧载质量比较大,高速行驶时悬架受到冲击载荷比较大,平顺性比较差。其优点是当车轮上下跳动时,定位参数变化小。

(三)、独立悬架

两侧车轮安装于断开式车轿上,两侧车轮分别独立地与车架(或车身)弹性地连接,当一侧车轮受冲击,其运动不直接影响到另一侧车轮。这样使得发动机可放低安装,有利于降低汽车重心,并使结构紧凑。独立悬架允许非簧载质量小,高速行驶时悬架受到冲击载荷比较小,使平顺性得到改善,同时可提高汽车车轮的附着性。

(四)、弹性元件

能对地面冲击起到缓冲作用,悬架上采用的弹性元件有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空气弹簧、油气弹簧、橡胶弹簧等。

(五)、减振器

减振器多为液力式的,其工作原理: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相对振动时,带动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使减振器腔内的油液要经过活塞(或其它阀)上的孔隙,向活塞(其它阀)的另一侧来回流动,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便对上下移动活塞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经减振器壳散发到大气中。

(六)、横向稳定器(杆)

横向稳定杆可以防止车身发生过大的横向倾斜,用横向稳定杆调整悬架的横向角刚度,可使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七)、独立悬架的种类

根据导向机构的特点,独立悬架主要可分为:

1.车轮在汽车横向垂直面内摆动的(横向摆式)悬架

2.车轮在汽车纵向垂面内摆动的(纵向摆臂式)悬架

3.车轮沿主销方向移动的悬架

(八)、前轮定位

1.前轮前束

两前轮后边缘的距离与前边缘的距离的差

2.前轮外倾角

当汽车在水平面停放时,在汽车的横向垂面内,车轮平面向外与地面垂线的夹角。

3.主销内倾角

当汽车在水平面停放时,在汽车的横向垂面内,主销轴线上部向内与地面垂线的夹角。4.主销后倾角

当汽车在水平面停放时,在汽车的纵向垂面内,主销上部向后倾斜的角度。

(九)、四轮转向

定义:前轮转角,车速感应型四轮转向系统,在该系统中,从油泵出来的油液直接流入下图的电磁伺服阀,按计算机指令,控制油液流入后轮执行机构

四、巡回指导(45*4分钟)

(一)讲述要求

1、发学习资料和任务书并加以说明(每组一份)。

2、学生分四组进行(每组六人)。

(1)、每组选定组长负责。

(2)、学生阅读学习要求。

(3)、学生自己定出简单的学习计划(该计划应能按任务书的要求完成)。

(4)、学生分工实施。

(5)、提出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二)、由学生进行具体内容操作。

五、学生展示(20分钟)

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检修结果,时间5分钟。

六、学生评议(10分钟)

由学生对各组展示结果加以评议。

七、教师讲评(10分钟)

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加以总结、评定,对不足之处加以总结引导(评定过程)。

八、布置作业与场地清理(5分钟)

1、怎样区分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

2、四轮定位包括哪些内容?

3、清理场地,人走五关。

汽车底盘保养与维修方法

汽车底盘保养与维修方法 发表时间:2018-09-17T16:57:19.4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齐开元[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经济的日益发展与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汽车在当今时代中的数量日益增加,这种情形下,对汽车的维修与保养是一项关键性的任务。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摘要:随着科学经济的日益发展与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汽车在当今时代中的数量日益增加,这种情形下,对汽车的维修与保养是一项关键性的任务。汽车的整个组成部分中,底盘在其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底盘在是汽车底部承载着很多荷载与动力,汽车底盘在整个汽车构成中占据核心地位,当然,汽车底盘也是日常遭受外界环境影响最为严重的部位。 因此,加强汽车底盘的保养与维护是极其必要的。关键词:汽车底盘;保养方法;维修方法 1.汽车底盘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底盘是指汽车上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的组合,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承受发动机动力,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汽车底盘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同时,一个好的底盘,可以保证驾驶者的生命安全。当汽车底盘出现故障后,驾驶员往往会感到转向感沉重、方向盘跑舵、方向盘轻微震颤等等,安全问题也随时会出现。如果出现以上的行车状况时,驾驶员很有必要对汽车进行底盘检查。在一些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当中,因制造商为节约生产制造成本,对所制造的汽车底盘的防锈处理等级偏低,底盘所使用的防锈涂料偏薄,基于这些情况下汽车在长期行使过程中就会遇到底盘腐蚀的现象,从而影响汽车的正常行使状态及汽车底盘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新的汽车驾驶员驾驶技能不过关,在汽车行使的过程中出现急刹车、急转弯、换挡不正确等现象极容易导致一些相关的连接件变形和松动,也会导致波箱受损严重,在坑洼路面行使速度过快与凸起的石头及坚硬物发生磕碰也会导致汽车底盘受损。另外一些爱车人士的不恰当做法也会引起汽车底盘的受损,例如将一些不透气的汽车使用地毯长期铺在汽车内部而不更换,因外部环境及不透气的原因就会导致汽车底盘处于潮湿的环境下,在这种环境下汽车底盘就会腐蚀汽车底盘的防锈层,同时导致汽车底盘的腐蚀与坏损,同时还会导致汽车的其他零部件受损。除此之外,一些雨雪天气也会影响汽车底盘的使用寿命,特别在在一些冰雪天气,道路上会撒融雪剂,这种融雪剂就有很强的腐蚀性,汽车在这种路面上行驶难免会接触到融雪剂,这时就会就会倒是汽车底盘就会逐渐的氧化生锈,从而降低正常使用寿命。 2.汽车底盘的相关维修方法对汽车底盘进行维修要考虑及方面工作,其具体维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对车架维修,在汽车上主要对零部件起支撑作用的就是车架,车架主要承载着汽车在静止和运行过程中的内外载荷。在车架维修方面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对变形车架的维修,也就是对车架的宽度、钢板弹簧支架销孔中心距及对角线、纵梁直线度、纵梁与横梁垂直度等进行维修;第二种方法是对车架的裂纹以及铆接的质量进行养护维修,也可以采用敲击这种方式来进行维修,当汽车车架出现裂纹时,就必须要对车架进行焊接处理。第二是活塞和制动钳方面的检修,检修时要观察考虑缸体内外,并对缸体内表进行仔细并严格的检车,如果发现了有腐蚀和磨损现象就必须要及时更换缸体。第三方面是要定期检查刹车片,病对刹车片进行检修与更换,如果将缸体拆开后,踩下刹车踏板,活塞就会被弹出,一般活塞都有其防尘套,要仔细保护活塞防尘套,不能将机油洒落在制动盘上,同时在更换刹车片时,必须也要更换衬片,以免衬片生锈导致刹车失灵。 3.汽车底盘保养的方法汽车底盘的保养往往被人视作可有可无,远没有发动机和车身那么受人重视,其实汽车底盘是否保养得法,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操控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等各种关键的性能,丝毫不能掉以轻心。汽车底盘的养护和发动机养护有很多相似之处,需要及时检查。 3.1定期检查各总成机油这里包括变速器、制动系统、动力转向系统等,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时间规定,定期到特约维修服务站去补充或更换,另一方面也要自己检查观察,一般可以在汽车加油时顺便检查一下,看看各个储液罐的机油是否在上、下两个刻度线之间,如果低于下刻度线就要及时补充,如果油面下降较快,说明系统有渗漏,需立刻检查出渗漏部位,及时修复。 3.2及时更换磨损的刹车片刹车片和离合器片这两种摩擦片都是消耗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损耗,丧失原有功能,如不及时更换就易酿成车祸。一般汽车上都有相应的警告指示灯,会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提醒用户更换。在大客车上,有时是用铆钉把摩擦片铆到钢背上的,我们坐在大客车上会听到司机刹车时发出尖锐刺耳的叫声,那就是警告司机摩擦片已经磨到铆钉了,必须立即更换。 3.3四轮定位确保安全不仔细看,汽车上的四个车轮好像端端正正地直立在地面上,其实不然,如果用仪器来测量,就会发现它们在X、Y、Z三个平面上多偏转一个角度,只是数值很小,一般只有0.5到2度,肉眼根本看不出来。别小看这三个小小的偏转角度,它决定了汽车的转向性能。如果撞车了,或是使用时间过长因磨损而变化了,操控性就会大大地降低。所以在操纵方向盘时如果感到有异样,就应到正规的汽修厂或专业的四轮定位检查站去检查,并作相应的调整。 3.4底盘保护膜选择性喷涂汽车经常会遇到下雨天,底盘接触水很容易生锈;在较差的路面上行驶,飞转的车轮也会将碎石迸起,打击底盘。因此,有些厂商推荐在底盘上喷涂一层保护膜,以提高防锈能力,减少冲击损伤,延长底盘寿命。 4.结语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并使得汽车的保养和维修领域得到了发展和进步,拥有汽车的人车主逐渐增多,对汽车的使用程度也逐渐增强,若广大车主和驾驶员能多了解一些关于汽车底盘的一些保养和维修的方法,就会减少汽车底盘及零部件损伤,并且能够增强汽车底盘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更安全的驾驶汽车,给人们一个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的环境。参考文献

《汽车底盘拆装实训》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拆装实训》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管理单位:汽车工程系 学时:40学时学分:2学分 制定日期: 第一次修订日期: 第二次修订日期: 1.课程概述 课程的性质 《汽车底盘拆装实训》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一门必修的以实践为主的专业素质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单独考核和评分。主要包括2项内容: 一是汽车底盘的认识:要求学生认识汽车底盘的主要机构、系统的组成、功用及简单工作过程,为汽车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做准备; 二是汽车底盘拆装实训:安排学生到汽车实训中心,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对汽车底盘构造进行感性认识,掌握汽车底盘拆装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同时模拟了解汽车维修企业工作环境、感受企业氛围。 课程的定位 《汽车底盘拆装实训》课程是结合《汽车传动系统检修》的理论学习,对学生进行拆装与调整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拆装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汽车底盘各主要总成的正确拆装顺序及调整方法,能够对主要零、部件、总成进行结构分析,了解易损件、密封件、调整件的特殊使用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劳动纪律观念、安全生产意识和质量效益理念。为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就业做好思想和经验的准备;对实习目的有比较充分、正确的认识,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修读条件 学员接受过职业基础教育,对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汽车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等检修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学员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安全环保意识及企业服务意识。 2、课程目标 专业能力 ●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

汽车底盘(教案)

某某职业技术学校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表(教案) 科目:《汽车底盘》NO:1 本次授课目的及要求: 1.在汽车上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离合器在汽车上的作用。 2. 理解离合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了解离合器的拆装以及维修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法 教具、挂图:多媒体、离合器、离合器机构图、工具。 考核(或提问):无 复习旧课要点:无 新课难点、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离合器在汽车上的作用、构造。 难点: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解决措施: 1.理解离合器的构造特点。 2.通过实操的形式检验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新课导入(3分钟) 以实训室现有的离合器结合现如今市面常见汽车离合器视频讲解导入 课堂教学(7分钟) 离合器的组成 离合器由摩擦片、弹簧片、压盘以及动力输出轴组成 知识讲解(20分钟) 一、离合器的原理 离合器分为三个工作状态,即踩下离合器的不连动,不踩下离合器的全连动,以及部分踩下离合器的半连动。当车辆起步时,司机踩下离合器,离合器踏板的运动拉动压盘向后靠,也就是压盘及摩擦片分离,此时压盘及飞轮完全不接触,也就不存在相对摩擦。当车辆在正常行驶时,压盘是紧紧挤靠在飞轮的摩擦片上的,此时压盘及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最大,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保持相对静摩擦,二者转速相同。最后一种是离合器的半连动状态,压盘及摩擦片的摩擦力小于全连动状态。此时,离合器压盘及飞轮上的摩擦片之间是滑动摩擦状态,飞轮的转速大于输出轴的转速,从飞轮传输出来的动力部分传递给变速箱。这种状态下,发

动机及驱动轮之间相当于一种软连接状态。 实操教学(45) 膜片弹簧离合器拆装 小结(5分钟) 实训过程中的5S要求 课外作业:查看离合器工作原理。 课后记: 某某职业技术学校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表(教案) 科目:《汽车底盘》NO:2 本次授课目的及要求: 1. 掌握制动系统功用及类型。 2. 掌握制动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3.了解制动系统的拆装以及维修的基本内容。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xx职业教育中心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 ( 绪论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讲述可以初步了解汽车底盘的知识,对于他

的组成及在汽车上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了解,并知道汽车底盘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发展趋势。 2、教学重点:汽车底盘的四大系统及作用。 3、教学难点:底盘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面授PPT 电影 6、教学过程及步骤:(2课时) 一、汽车底盘在汽车中的地位及作用: 1. 底盘是汽车的基础——骨骼 2. 作用:传递动力、支承和安装其他各部件总成。 二、组成: 1. 四大系统: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 ^ 2. 各系统的作用: 三、底盘质量优劣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四、汽车底盘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 五、总结本节内容,对这个学期《底盘》课程的学习提出希望。 六、布置预习作业。 。

第1章汽车传动系 第一节概述 1、教学目的:了解汽车行驶系的基本原理。 2、教学难点:牵引力、行驶阻力、附着力三者的关系;驱动形式及传动系布置形式。 3、教学重点:汽车传动系的作用、组成及分类。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 PPT 电影图片 — 6、教学过程及步骤:(2课时) 一、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1.汽车牵引力的产生 2.汽车行驶的阻力 3.汽车行驶的基本条件 二、传动系的作用 ? 将发动机经飞轮输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车轮,并改变扭矩的大小,以适应行驶条件的需要,保证汽车正常行驶。此外,还具有改变车速、倒向行驶、切断动力、差速等功用。 三、传动系的形式

1.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 机械式液力机械式 静液式电力式 2.按传动比变化分 ( 有级传动系无级传动系 3.按传动比的变换方式分 强制操纵式自动操纵式 半自动操纵式 四、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FR) % 2.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RR) 3.发动机前置、前桥驱动的传动系(FF) 4. 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MR) 5.全轮的传动系(nWD) 五、总结本节课内容。 7、布置课后作业:课本P6 思考与练习(一)1、4 (三)3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要点

绪论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讲述可以初步了解汽车底盘的知识,对于他的组成及在汽车上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了解,并知道汽车底盘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发展趋势。 2、教学重点:汽车底盘的四大系统及作用。 3、教学难点:底盘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面授PPT 电影 6、教学过程及步骤:(2课时) 一、汽车底盘在汽车中的地位及作用: 1. 底盘是汽车的基础——骨骼 2. 作用:传递动力、支承和安装其他各部件总成。 二、组成: 1. 四大系统: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 2. 各系统的作用: 三、底盘质量优劣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四、汽车底盘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 五、总结本节内容,对这个学期《底盘》课程的学习提出希望。 六、布置预习作业。 第1章汽车传动系 第一节概述 1、教学目的:了解汽车行驶系的基本原理。

2、教学难点:牵引力、行驶阻力、附着力三者的关系;驱动形式及传动系布置形式。 3、教学重点:汽车传动系的作用、组成及分类。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 PPT 电影图片 6、教学过程及步骤:(2课时) 一、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1.汽车牵引力的产生 2.汽车行驶的阻力 3.汽车行驶的基本条件 二、传动系的作用 将发动机经飞轮输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车轮,并改变扭矩的大小,以适应行驶条件的需要,保证汽车正常行驶。此外,还具有改变车速、倒向行驶、切断动力、差速等功用。 三、传动系的形式 1.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 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电力式 2.按传动比变化分 有级传动系无级传动系 3.按传动比的变换方式分 强制操纵式自动操纵式

半自动操纵式 四、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FR) 2.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RR) 3.发动机前置、前桥驱动的传动系(FF) 4. 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的传动系(MR) 5.全轮的传动系(nWD) 五、总结本节课内容。 7、布置课后作业:课本P6 思考与练习(一) 1、4 (三) 3 第二节离合器 1、教学目的:了解离合器的功用、性能要求和类型。 2、教学难点: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3、教学重点:离合器的构造、主要零件的检修、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手段: PPT 实物展示 6、教学过程及步骤:(4课时) 第一、二课时 一、离合器的概述: 1.离合器的功用 ①保证汽车平稳起步②保证传动系换挡时工作平顺③防止传动系过载 2.离合器的性能要求

汽车底盘构造原理

《汽车底盘构造原理》实验指导书汽车与交通实验中心编 青岛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2007年8月8日

课程编号:241204x 课程类别:学科大类课 适用层次:本科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课程总学时:40 适用学期:第六期 目录 实验一:汽车离合器工作过程演示和结构拆装实验 (90) 实验二:汽车变速器工作过程演示和结构拆装实验 (95) 实验三:汽车自动变速器工作过程演示 (98) 实验四:汽车万向传动装置的拆装 (101) 实验五:汽车驱动桥结构的拆装 (109) 实验六:汽车各种汽车车架、车身展示 (112) 实验七:汽车车桥和车轮结构的拆装、展示 (115) 实验八:不同结构形式的悬架的参观 (126) 实验九:汽车转向系的工作过程及结构参观 (132) 实验十:汽车制动系的工作过程演示及ABS制动系工作演示 (138)

实验一:汽车离合器工作过程演示和结构拆装实验 实验类型: 验证 实验学时: 3 开出要求: 必做 一、 实验目的 1. 观察分析常见车型传动系的组成和布置形式,了解离合器在汽车上的布置位置和操 纵机构的连接关系。 2. 通过实验,掌握离合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安装情况,分析其传力、防干涉及 调整等结构措施。 3. 了解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原理,调整部位和方法。 4. 观察中央弹簧式、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的结构特点,分析其结构原理。 二、 实验原理及说明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接的部件。汽车上所用的离合器大多数是 图1 机械式离合器操纵机构分解图 1-离合器踏板及杆总成2-密封垫3-踏板杆固定螺栓4-弹簧垫圈5、6-踏板臂7-铆钉8-螺栓9-固定螺母10-弹簧垫圈11-踏板轴支架12-粉末冶金套13-踏板轴14-半圆键15-螺栓16-踏板轴拉臂17-拉臂衬套18-回动弹簧19-调整螺栓20-支架21-调整螺母22-分离拉杆总成23-平口销24-平垫圈25-开口销26-弹簧27-平垫圈28-调整螺母29-垫圈30-分离叉拉臂31-分离叉32-分离轴承座总成33-分离轴承回位弹簧34-钩环8)拆下离合器外壳上的突缘固定螺栓,拆下突缘并取下分离叉。9-在拆下变速器后,摘下分离轴承回位弹簧,从变速器第-轴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标 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定位: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全面了解汽车整体构造和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掌握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和底盘各总成或系统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故障分析、维修方法等专业理论知识。当完成与之配套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 课后,应使学生具备初步分析、判断与排除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能力。使学生将来作为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素质得到提高。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汽车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能力而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紧贴汽车运用岗位需要,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报务。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底盘整体构造和各个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应用 (2)掌握离合器的功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3)掌握变速器的类型、组成及工作原理。 (4)掌握万向传动机构的类型、组成及工作原理。 (5)掌握汽车车轮、轮胎的组成及功用 (6)掌握主减速器、差速器的类型、组成及工作原理。 2、能力目标 (1)会离合器及其操作机构的装配、安装、调整。

(2)会拆装手动变速器并能更换磨损或损坏得的齿圈。(3)会拆装自动变速器。 (4)会万向传动装置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3. 素质目标: (1)通过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能力。(2)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人合作、沟通交流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资源: (1)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进度 (2)多媒体教室 (3)教案、课件 (4)精品课程等网络资源 (5)丰田卡罗拉实车4台、雪铁龙爱丽舍2台,实训室离合器台架、变速器台架、万向传动装置台架若干台。 (二)教学建议 1. 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与学生实验加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2.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汽车底盘一体化教案11-1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 名称 离合器 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对象19级汽修班课时80分钟设计者沈伟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 学内容1了解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功能、要求及类型 2、掌握典型离合器的结构 3、掌握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重难点1、重点:离合器的操纵机构的基础知识 A、机械式操纵机构 B、液压式操纵机构 C、弹簧助力式操纵机构 2、难点: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二、学习目标 3、知识目标: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A.离合器打滑—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诊断 B.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诊断 C.起步发抖—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诊断 离合器异响—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诊断 能力目标:能对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及特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能对汽车离合器应用及工作特点进行掌握

德育目标:汽车6S常规管理实训室卫生处理实训室安全注意事项三全育人宣讲

课程体系架构图 膜 片弹 簧离合器操纵机构 离合器的概述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万 向 传 动 装 置 离 合 器 手 动 变 速 器 自 动 变 速 器 驱 动 桥 车 架 与 车 桥 驱 动 桥 离合器三件套介绍 离 合 器 的 类 型离 合 器 的 作 用

“工学一体”示意图 三、教学资源 教案、教材、PPT 、图片、任务工单 结束整顿 总结评价 实施任务 任务分析 明确任务 学 学 学 学 学 2、分析获取资料内容 1、明确任务要求 3、完成任务工单内容 4、反思工作过程,改进不 5、培养品德和素养 工 作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明确任务(15分钟)1.复习前面知识点 2.领取工作任务 3.组合小组成员,推 选组长 4.听取任务要求 5.明确评价标准和要 求 1.考勤,宣讲安全与 课堂纪律 2.抽取学生提问,巩 固学习前面知识点 3.安排任务工单,讲 解任务要求 4.提出评价标准和要 求 1.任务驱动(提高学 生学习参与度) 2.目标导向(对任务 明确,更具针对性) 任务驱动 目标导向 信息收集(20分钟)1.结合任务工单,头 脑风暴思考需要收集 的资料的内容 2.向老师进行咨询所 需信息 3.做好资料收集的记 录 1.引导学生搜索任务 所需资料 2. 点拨学生知识点的 理解 3. 播放图片解答学生 提问 1.图片展示(自主学 习,观察分析资料内 容) 2.小组协助,头脑风 暴(培养学生团队协 作能力,思考创造能 力) 小组合作 探究学习 头脑风暴 引导分析 任务实施(25分钟)1.头脑风暴小组讨论 制定任务实施方案 2.团结协作,按照决 策流程进行实施 3.过程遇到问题及时 请教老师 4.完成任务,进行总 结 1.组织学生进行抢答 (有加分) 2.引导学生进行任务 构架梳理 3.解答学生提问和难 点分析 4.控制课堂氛围,穿 插进行安全、素养、 德育教育 1.小组合作(培养学 生梳理、归纳、总结 能力) 2.探究学习(学生自 主学习,实践中获得 创新和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 头脑风暴 探究学习 总结评价(15分钟)1.小组互相进行成果 观摩,进行讨论 2.小组自评 3.小组互评 4.听取老师评价,进 行记录 5.反思工作过程,选 取优秀作品 1.组织学生进行成果 展示并互相观摩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 3.组织学生进行互评 4.进行各小组点评, 汇总成绩,提出表扬 和鼓励,三全育人教 育 1.总结点评(梳理、 巩固知识点,提出合 理建议) 2.教学反思(引导学 生总结思考,找到差 距,弥补不足) 3.拓展创新(引导学 生开拓思维,在社会 归纳教学 教学评价表

汽车底盘维护保养

汽车底盘的养护与保养 传动系统保养重在油品选择 传动系统的损耗多数来自变速器和主减速器的机械传动。变速器的发响、发热以及主减速器中齿轮轴承的松紧调整不当,或是离合器打滑,引起离合器总成发热和从动盘烧伤等,就会引起功率消耗增大。而这部分功率又将转化为热量散放到空气中,造成机械部件的工作效率降低,甚至造成零件损伤。因此,选择好相应的润滑油品对于防止过度摩擦而造成的零件损坏是十分重要的。 传动系统润滑油的选择不当,如油的黏度、抗磨性和黏温特性等不能满足不同季节、不同使用条件的要求,也将引起传动效率的降低。如在相同条件下,冬季使用夏季润滑油时,由于黏度大、润滑性差,造成各零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大,进而导致传动效率下降。因此,在选择使用润滑油时,一定要选适合自己车型的品种,并且针对不同的气候状况和使用条件也要注重挑选合适的油品。另外要注重的是,离合器片相对消耗较大,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保证行车安全。 行驶系统保养车轮先行 汽车行使系统中轮毂轴承松紧度是否合适,前轮定位是否正确,轮胎气压是否正常,都会严重影响汽车的滑行性能。轮毂轴承过紧,将增加车轮转动的摩擦力;过松,则在行使中车轮轻易歪斜或是产生摇摆,增大了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导致汽车滑行性能下降。建议车主们定期到专业维修店内进行轮毂松紧度的检查和调整,保持轮圈工作的最佳状态。 正确的前轮定位,能够保证汽车行驶时车轮处于纯滚动状态,而且能保证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转向时的轻便性。若前轮定位不正确,会造成汽车在行驶时前轮滚中带滑,不但使车轮磨损增加,而且还会使汽车在行驶时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增大,进而导致滑行性能变差,油耗增加。 轮胎的气压也最好能根据天气和路面状况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像现在这样气温较高的条件下就可以把气压调低些,以防爆胎。 现在的大型汽车专修门店应该都有四轮定位的服务,车主可以在平时做其他保养或检修的时候顺便也做一下四轮定位项目,时间花费都比较经济,更重要的是安全性提高了。 制动系统保养确保灵敏度 制动技术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发挥汽车技术性能及工作可靠性、行车安全性等问题。良好的制动性能是安全行车的可靠保证,同时也可以提高汽车的工作效率。但是一旦制动器中零部件调整不当,或是出现过分磨损状况后,导致汽车的制动灵敏性下降,出现失灵或跑偏的状况。假如已经发生了这样的状况,车主应该马上到维修点对制动系统进行调整,并对已经磨损的刹车片进行更换。平时驾车出行的时候最好能先试一下刹车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再出行。 除了对几个系统的分别保养之外,也可以对底盘整体进行清洗和上膜保护,延缓底盘的老化和生锈,对一些外来的异物轻击等都能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 变速箱油的更换:一般两年四万公里换一次,哪个先到按哪个。 刹车油的更换:二年四万公里更换次制动液。 防冻液的更换:二年四万公里,一般测冰点。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试题及答案

C.增强附着能力 D.提高汽车的通过能力 3、越野汽车的前桥属于() A、转向桥 B、驱动桥 C、转向驱动桥 D、支承桥 4、技师甲说,从动齿轮转速除 以主动齿轮转速可确定传动 比,技师乙说从动齿数除以 主动齿数可确定传动比,谁 正确() A. 甲正确 B. 乙正确C .两人都正确 D. 都不正确 5、变速器的操纵手柄上“N”代表() A.停车档 B.前进档 C.倒车档 D.空档 6、离合器从动盘安装在 上 A.发动机曲轴 B.变速器输入轴 C.变速器输出轴 D.变速器中间轴 7、球笼式万向节每次传动时有()钢球传力。 A .2个 B. 3个C.5个 D. 6个 机构按传动方式的划分,错误的是() A.机械式 B.助力式 C.液力式 D.气压式 9、汽车变速器有多种结构形式,按传动比的变化方式分错误的是() A.有级式 B.无极式 C.综合式 D.自动变速器 10、下列选项中,离合器的打滑的原因错误的是() A.摩擦片磨损 B.离合器踏板自由间隙过大 C.分离杠杆弯曲变形 D.膜片弹簧弹力减弱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不影响汽车转向灵敏性?。() 2、汽车传动系必须具有减速、 变速和差速。 () 3、两啮合的齿轮其传动的方向肯定相同。() 4、自锁装置防止自动脱档,互

档。 ( ) 5、变速器掉档的原因之一是自 锁装置故障,而挂档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同步 器 的 故 障 。 ( ) 6、万向传动装置只用于汽车传 动系 上。 ( ) 7、使用 独立悬架的汽车其平顺性可以得 到 改 善 。 ( ) 8、主减速器的功能是降矩升速, 并在纵置发动 机时可改变传力方向。 ( 9、膜片式弹簧离合器最大的特点是用膜片弹簧兼起了分离 杠杆和压紧弹簧的双重作用。 ( ) 10、减振器在压缩行程时,压缩阀 会 打 开 。 ( ) 四、名词解释(共9分) 1、悬架 2、前轮前束 3、制动失效 五、简答题(共27分) 1、“195/60R15”表示什么含义?(6分) 2、简述制动跑偏的原因?(6分) 3、离合器的常见故障有哪些?(6分) 4、写出汽车行驶系的组成及功用。(9分)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实训工作学习单

汽车底盘拆装与检测实训工作学习单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成绩评定 工程职业学院 二○一七年月

汽车底盘拆装与检测实训工作学习单 序言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实训是《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该实训,巩固学生的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知识,使学生了解汽车底盘总成拆装要领、掌握常用拆装工具的正确选择与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养成吃苦耐劳及团队合作精神。 为完善教学,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强化和操作技能的提高,特编制本实训工作学习单,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目的明确,有章可循。学生应认真结合教材相应容,了解各个实训项目的目的、容、步骤及要求,并在实训过程中认真执行。 1实训目的:通过实训教学,使书本知识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学生实训感性地对汽车底盘的种类、结构、原理、功能和使用要求进行更深的了解,可有效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通过实训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劳动、学会学习、团结互助的品德。 2实训基本要求:学会底盘常用拆装工具和仪器设备的正确选用;学会底盘总体拆装、调整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正确拆装;学会底盘主要零部件的检测;掌握底盘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底盘各组成机构及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 3其他要求:实训应在理论知识复习的基础上,并在实训教师指导示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工作学习单的书写要做到字迹工整、排列整齐,回答问题准确、简明扼要;实训时,注意操作步骤、操作规程,了解并初步掌握仪器设备及工、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实训过程中,应做好实训记录,进行认真整理归纳后,再将有关容(包括附图)书写到工作学习单中;为培养各位学生的养成好的工作习惯及良好的职业素质,所有实训环节应尽可能的按照“6S”的标准进行;拆装实训严格按照实训计划分组进行,人员按编组固定,不得私自调换和窜岗。 本实训工作学习单编写具体分工如下:本工作学习单的组稿、审稿、编排及校对由仕生负责;周欢编写实训领域1及实训领域2;熊成军编写实训领域3;彦编写实训领域4。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其中定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老师及学生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

汽车维护与保养试题(含答案)

1、在整车维护过程中,需要对车辆底盘进行维护保养,是通过举升 机把车辆举起来进行维护作业。 通过机油标尺检查发动机的机油容量,必须将车停在平坦路面上,发动机必须停止5分钟以上。 2、为保持良好的制动性能,制动液应每隔两年更换一次。 3、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最主要的两种液体是润滑油与冷却液。 4、燃油供给系的组成汽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喷油器、 燃油压力调节器。 5、独立点火系统的组成点火线圈、火花塞。 6、车辆在未着车时刹车踏板踩着比较费力,打着车后刹车踏板踩着比较轻主要因为制动系统的制动助力器在起作用。 7、对汽车底盘连接胶垫进行润滑时,一般采用定期润滑。 12、在安装蓄电池电缆时,则先接正极电缆,然后再接负极电缆,拆卸蓄电池电缆时,应先拆负极电缆,然后再拆正极电缆。 13、汽车车身流线型棱条的作用是、、。 二、选择题(请把正确选项填写在前边的表格内,每题1分,共20分) 2、汽油标号的高低是按研究法的 C 高低来划分的。 A、乙辛烷 B、正庚烷 C、辛烷值 D、抗爆性 3、装载汽油发动机的车辆,踩油门时控制的是 A 。 A、进气 B、喷油 C、点火 D、爆震 4、 A 是一种能直接测量工件直径、宽度、长度或深度的通用量具,按照读数精度可分为 0.1mm、0.2mm、0.05mm和0.02mm。 A、游标卡尺 B、百分表 C、外径千分尺 D、内径千分尺 5、自动变速箱油(ATF)油主要具有润滑、 A 、液压控制功能。 A、增扭 B、液力传递 C、降速 D、增压 6、轮胎规格标识195/60R14 86H中,H指 B 。 A、子午线 B、速度等级 C、负荷等级 D、斜线胎 8、汽油机主要依据 C 来选用汽油牌号。 A、压缩比 B、速度 C、温度 D、气缸数目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案

《汽 车 底 盘 构 造 与 维 修 》 理实一体教案 班班级级::高高119966班班、、227755班班 教教师师::金金 伟伟 单单位位::湖湖南南工工贸贸技技师师学学院院机机械械工工程程系系

课 程名称汽车底盘构 造与维修 项目:汽车底盘实习基础 项目一:安全文明生产 授课课时2节实用课时2节 起至日期2014年9月15日授课班级高196班、275 授课内容1、汽车修理与维护的安全规则 2、汽车维修车间内的安全规程 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汽车修理与维护的安全规则 2、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车间内的安全规程 课题技术要求技术理论知 识 车底工作时的安全要求,人身防护措施,工具的正确选用。 实验技术操 作 熟悉工房内环境,讲解设备的安全使用。 设备、材料、 工具、量具、 刃具准备 1、普通桑塔纳轿车货车1~2辆。 2、两立柱举升器1台。 示范操作准 备 课前试了解汽车各总成,熟悉各部分结构,实习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和内容时间分配 一、组织教学: 组织同学们一起布置操作场地,正确摆放工量具,进行分组,讲解与本次实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 1、列队点名,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并作好考勤记录。 2、检查学生穿着是否符合实习要求,实习时一律穿工装。 3、检查周边环境是否有安全隐患,若有及时清除。 二、入门指导: 1、检查复习: 检查复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加强新旧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联系,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指导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主要方法有:(1)提问法(2)工件分析法(3)讲述法 一、汽车修理与维护的安全规则 1、起动发动机时的安全规则 ①起动发动机前应首先检查油底壳内的机油是否足够,散热器内的水是否加满,换档杆是否在空档位置,拉紧手制动器,并与周围的人打个招呼,方可起动发动机。 ②每一台被调整试验的发动机,均应有良好的起动性。在用手摇柄起动组织教学:20分钟 讲授新课:30分钟

汽车的维护与保养教学大纲设计

《汽车维护与保养》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 课程编码:071068 学分:3 总学时:44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开课教研室: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研室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汽车维护与保养》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于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之上。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独立完成汽车维护工作,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与经理、同事沟通的能力,养成安全、环保、质量意识,通过《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其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具备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所必需的汽车基础知识及有关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汽车维护与保养》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于汽车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汽车基本的维护与保养的知识、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操作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三、课程目标 《汽车维护与保养》主要以轿车为主,对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各系统的检查与维修进行训练,掌握汽车各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机理,能够掌握汽车维护与保养的一般规律。本课程的具体目标分三类指标进行描述: (一)知识目标 1?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 2?遵循车辆维护工作安全规范,制定维护工作计划,能正确选择检测设备和工具对车辆进行维护; 3?完成与发动机有关的维护作业内容; 4?完成与底盘有关的维护作业项目;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实训工作学习单

汽车底盘拆装及检测实训工作学习单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成绩评定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二○一七年月

序言 汽车底盘构造及检修实训是《汽车底盘构造及检修》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该实训,巩固学生的汽车底盘构造及原理知识,使学生了解汽车底盘总成拆装要领、掌握常用拆装工具的正确选择及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养成吃苦耐劳及团队合作精神。 为完善教学,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强化和操作技能的提高,特编制本实训工作学习单,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目的明确,有章可循。学生应认真结合教材相应内容,了解各个实训项目的目的、内容、步骤及要求,并在实训过程中认真执行. 1实训目的:通过实训教学,使书本知识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学生实训感性地对汽车底盘的种类、结构、原理、功能和使用要求进行更深的了解,可有效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通过实训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劳动、学会学习、团结互助的品德。 2实训基本要求:学会底盘常用拆装工具和仪器设备的正确选用;学会底盘总体拆装、调整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正确拆装;学会底盘主要零部件的检测;掌握底盘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底盘各组成机构及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 3其他要求:实训应在理论知识复习的基础上,并在实训教师指导示范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工作学习单的书写要做到字迹工整、排列整齐,回答问题准确、简明扼要;实训时,注意操作步骤、操作规程,了解并初步掌握仪器设备及工、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实训过程中,应做好实训记录,进行认真整理归纳后,再将有关内容(包括附图)书写到工作学习单中;为培养各位学生的养成好的工作习惯及良好的职业素质,所有实训环节应尽可能的按照“6S”的标准进行;拆装实训严格按照实训计划分组进行,人员按编组固定,不得私自调换和窜岗。 本实训工作学习单编写具体分工如下:本工作学习单的组稿、审稿、编排及校对由李仕生负责;周欢编写实训领域1及实训领域2;熊成军编写实训领域3;李彦编写实训领域4。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其中定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老师及学生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一体化校本讲义 上册 前言

本书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和专业设施设备情况,以突出实用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工作任务,尽量应用一体化教学方法,贯穿“7S”理念,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希望通过师生的使用和实践,能够适应学校专业特色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成才、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发展。寻找传统教学和职业教学的突破口和结合点,为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和作出努力。 在编写过程中,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误疏漏之处,敬请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 任务一工作安全规范和工量具正确使用 任务目标:1、了解工量具的类型及功用。2、掌握工量具正确使用方法。

3、掌握7S并学以致用。 问题导入:如果你是一名汽修员工,你要具备哪些素质 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自觉维护课堂秩序,认真执行7S管理。 2、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课时分配:4学时。 工作准备:1、常用汽修工具、量具各一套。 一、基本知识 (一)、7S理念 7S是保持工作环境,实现轻松快捷、安全可靠工作的关键。其内容是: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整顿(科学布局,取用便捷);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清洁(干净整洁,公开透明);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安全(消除隐患,安全生产);节约(节约为荣,浪费可耻)。 7S理念是现在多数知名企业的管理理念,它还可以扩展到自律、自强、创新、进取等多个内容。各位同学只有认真领会含义,积极实践,将这些理念都运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毕业后才称得上是一个汽修4S 店(或5S、6S、7S等标准店)的员工,能成为标准店员工的人,会尊重他人,使他人感到舒心,同时,也会使自己感到成功和快乐。 (二)、工作安全 1、着装规范、仪表端庄、文明礼貌、服从管理。 2、工具正确选择使用,掌握规定力矩,逐渐用力。摆放有序。 3、量具正确选择使用,轻拿轻放、操作认真、检查仔细、读数准确。 4、防滑防摔、防砸防刺、防饺防划、防火防腐、防电防汤。 5、清洁场地、垃圾分类。 二、常用工量具识别使用 (一)、扳手类 1、作用: 2、分类: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考试方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考试方案 项目一离合器 一、功用 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车轮。 二、工作原理 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借接触面间的摩擦作用,或是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液力偶合器),或是用磁力传动(电磁离合器)来传递转矩,使两者之间可以暂时分离,又可逐渐接合,在传动过程中又允许两部分相互转动。 三、拆卸与安装 1.离合器的拆卸 (1)首先拆下变速噐。 (2)将离合器的固定螺栓对角拧松,取下压盘总称,离合器从动盘。 (3)用拉拔器拄拉出分离轴承。 (4)拆下分离轴承导向套和橡胶防尘套、回位弹簧。 (5)用尖咀钳取出卡黃及衬套座,取出拨叉轴。 2.离合器的装配 (1)将从动盘装在发动机飞轮上,用定心棒定位。 (2)装上压板组件,用扭力板手间隔拧紧螺栓,力矩为35N.m。 (3)用专用工具将分离轴夽压入变速器壳上。 (4)将衬垫及导向夽涂上密封胶,装到变速器壳前端,旋紧螺栓,力矩为 25 N.m。 项目评分标准 项次项目与技术要求配分 1 正确使用工具、仪器10 2 正确的拆装顺序 5 3 所有零件摆放整齐 5 4 零件名称呼正确 5 5 零件结构原理清楚10 6 正确组装离合器 5 8 整理工具,清洁現埸;安全无事故。10 总分50 项目二手动变速器 一、功用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换档可以使得发动机

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能状态下。 二、工作原理 机械式变速箱主要应用了齿轮传动的降速原理。简单的说,变速箱内有多组传动比不同的齿轮副,而汽车行驶时的换档行为,也就是通过操纵机构使变速箱内不同的齿轮副工作。如在低速时,让传动比大的齿轮副工作,而在高速时,让传动比小的齿轮副工作。 三、拆卸与安装 1.手动变速器的分解 (1)把手动变速噐放在作业台上,放出手动变速器机油。 (2)将手动变速器的盖拆下,取下調整垫片和密封圈。 (3)将3、4挡换挡滑杆向第3档方向拉至小的垱块取出,将换挡杆重新推至空挡位置。 (4)倒挡和1挡齿轮同时啮合,锁住轴旋下主动齿轮螺母。 (5)用专用工具顶住输入轴的中心,取下输入轴的挡圈和垫片。 (6)用拉拔器拉出输入轴的向心轴承。 (7)拆下笫一轴并解体。 (8)拆下笫二轴后轴承盖及外圈卡环。 (9)拆下笫二轴总成并分解。 (10)拆下笫三轴前后轴承盖及外圈卡环。 (11)用拉拔器拉出前、后轴承,取出笫三轴。 (12)拆下倒挡轴后轴承盖及外圈卡环。 (13)用拉拔器拉出倒挡轴承,取出笫倒挡轴及倒挡齿轮。 (14)清洗各零部件,并有顺序的摆放。 2.手动变速器的装配 1)笫一轴总成的装配。 (1)将笫一轴的轴承套在笫一轴上,在前轴承的內、外滚道一定要涂少量的润滑油,然后再将轴承压入笫一轴颈処。 (2)装上轴承内圈卡环。 (3)将笫二轴前轴承压入笫一轴齿轮凹坑内,涂上润滑油。 2)笫二轴总成组装。 (1)将笫二轴立放,并使后端向上,依次套上2挡滾针轴承、隔套,再装上2挡齿轮总成。注意:在轴承上涂润滑油。 (2)装1挡及2挡固定齿座。 (3)装2挡同步器总成。注意:要使带有同步环的一端朝向2挡齿轮。 (4)装上1挡齿轮衬套,涂机油后装上1挡齿轮。 (5)安装倒挡齿轮座,再将倒挡滑动齿轮套装入倒挡齿轮座上。 3)中间轴总成的装配 (1)根据中间轴键槽的宽度,选择适当的键,分别装入到位。 (2)装上各挡传动齿轮,再装上卡环。 (3)将中间轴前后轴承內圈压到中间轴轴颈上,并将其压到轴肩为止。 4)变速器盖总成的装配 (1)将速度表传动齿轮装入后盖偏心孔內,并涂少量机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