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文学常识全真模拟试题六doc

艺考文学常识全真模拟试题六doc
艺考文学常识全真模拟试题六doc

文艺常识全真模拟试题六

一、填空题

1、2005年11月11日,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正式发布,它由五个拟人娃娃组成,形象分别是为鱼、()、()、藏羚羊、燕子,名字分别是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谐音为“北京欢迎你”

2、()和《白雪》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后用来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巴人》也为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后用来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3、高适有诗《人日寄杜二拾遗》,其中的“人日”是指农历();朱淑贞《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描绘的是农历()夜晚的情景;孟浩然《过故人庄》“带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重阳”为农历()

4.史上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是__________。

5.__________是好莱坞第一次重金购买翻拍权,并由大导演执导、巨星演出,夺得几项大奖的作者是__________。

6.长篇历史小说《少年天子》的作者是__________,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的作者是__________。

7.《尼罗河上的惨案》是被称为英国“推理小说女王”__________的作品。

8.《三国演义》全名为__________。

9.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__________。

10.《楚词》是由西汉__________辑录成集。

11.《永州八记》中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一篇是__________。

12.戏剧家哥尔多尼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除此之外,还有《女店主》、《狡猾的寡妇》等。

13.两人以同一题目作文,且都成名篇,古代有__________、苏辙的《六国论》,仙子有朱自清、__________的《桨声灯影理的秦淮河》。

14.__________由清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上来先秦,下迄明代,共选文222篇,流传较广,当时为启蒙读本。

15.“时代三部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的作品。

16.由南朝徐陵编纂的__________,共10卷,成书于梁代,是继《诗经》、《楚辞》后很有影响的古诗总集。

17.小说《倾城之恋》的作者是__________。

18.《再别康桥》的作者是__________,是__________的代表人物。

19.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里“豆蔻年华”指的是女子__________岁。

二、选择题

1、下列文学常识完全正确的是()

A按表达方式,是个可以分为事情是、叙事诗。《木兰诗》、《周总理,你在哪里》都是叙事诗B《背影》和《春》都是朱自清的散文;《藤野先生》和《社戏》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C《最后一课》、《竞选州长》都是短篇小说,前一篇的作者是都得,后一篇的作者是马克吐温,他们都是法国人D《捕蛇者说》的作者是刘禹锡和《石壕吏》的作者杜甫都是唐朝人

2、下面那一项不属于文化景观()

A厂矿B城市C山脉D道路

3、道教是在何时兴起的()

A东汉B西汉C东晋D西晋

4、“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种,湖综合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

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思想()

A禁欲主义B蒙昧主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

5、中国最早的电影皇帝是()

A葛优B金焰C夏雨D李炎

6、以下被誉为“东方第一老太”的演员是()

A胡蝶B吴茵C阮玲玉D斯琴高娃

7、摄制组的行政领导和最高负责任被称为()

A导演B制片C监制D剧务

8、下列作家与作品完全对应的一组是()

A池莉-《班主任》B刘震云-《伏羲伏羲》C陈忠实-《白鹿原》D王安忆-《红高粱》9、屈原是战国时期()的爱国政治家和伟大的诗人

A魏国B赵国C楚国D齐国

10、下面哪项不属于音响效果()

A飞机的声音B虫鸟的叫声C人说话的声音D风雨雷电的声音

11、下列不属于德国新电影四杰的是()

A施隆多夫B法斯宾德C文德斯D加夫拉斯

1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色调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情况()

A画面中某局部的颜色B整部影片C一个段落D一个场景

13、下面不属于红色的象征效果的是()

A生命B革命C冷静D爱情

14、1930年,()的播出,拉开了电视剧历史的帷幕

A《花言巧语的人》B《威尼斯商人》C《平民百姓》D《晚餐来客》

15、有“元人第一”之称的是()

A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纪君祥

16、我国第一部最能体现新闻学实绩的小说集是()

A《狂人日记》B《呐喊》C《女神》D《包身工》

17、人类最古老的文学体裁是()

A诗歌B散文C小说D杂文

18、鲁迅创作的唯一一部中篇小说是()

A《药》B《狂人日记》C《伤逝》D《阿Q正传》

19、在下列乐器中,属于打击类乐器的是()

A古琴B柳琴C月琴D扬琴

20、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三言二拍”的是()

A《喻世明言》B《警世通言》C《二刻拍案惊奇》D《醒世通言》

21、中央电视台每晚黄金时间播出的新闻评论节目是()

A《新闻联播》B《午间新闻》C《焦点访谈》D《第10放映室》

22、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成功地对()进行了吸收和利用

A中国元素B数码技术C网络传播D美国文化

23、在文学四门类中,戏剧与小说属于()

A抒情文学B长篇C叙事文学D书面文学

24、以下哪个作品与“纵贯线”成员无关()

A《亡命之徒》B《真心英雄》C《童年》D《情书》

25、以下哪个乐器弦最多()

A古琴B吉他C琵琶D古筝

26、以下那哪部文学作品不涉及同性文化()

A《兄弟》B《八月未央》C《青蛇》D《孽子》

27、以下哪个景点没有运用在第五套人民币背面()

A长江三峡B万里长城C布达拉宫D杭州西湖

28、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的是()的问世

A《茶馆》B《雷雨》C《日出》D《骆驼祥子》

29、晚年以单口相声征服观众的相声艺术家是()

A常宝林B马季C马三立D刘宝瑞

30、影片《泰坦尼克号》中的“海洋之心”钻石项链,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每次出现画面都不同但都勾起了对前几次的回忆,这种拍摄手法是()

A重复蒙太奇B积累蒙太奇C对比蒙太奇D平行蒙太奇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三贴近”

2.白描

3.左岸派

4.间离效应

5.“三吏三别”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声画组合的方式。

2.简述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的特点。

五、论述题(共15分)

试析《西厢记》中张生的人物形象。

更多艺考资讯请关注请关注https://www.360docs.net/doc/933910049.html,

艺考编导文艺常识参考资料

艺考编导文艺常识参考资料 1.《伊利亚》与《奥德赛》:著名的古希腊史诗,相传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著。史诗故事主要围绕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及战后的家庭、社会等方面来展开叙述。是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2.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曾针对教育提出“回到自然”的口号。他的文学作品对以后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影响极大。主要作品有小说《爱弥尔》《忏悔录》。3.《世说新语》:小说集,南朝宋临川刘义庆撰。原名《世说》,唐时称《世说新书》,北宋通称《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很多成语皆出此集。如“望梅止渴”“汗不敢出”等。4.正史:清高宗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的作者不乏文学家、宰相、史学家等。如欧阳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房玄龄的《晋书》,魏征的《隋书》,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等,《明史》的作者是张廷玉。 5.马南:即当代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家邓拓,原名邓子健,又名邓云特。马南就是作者临时署的笔名。《燕山夜话》是其杂文代表作,收文150多篇,思想深刻、知识丰富。他曾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 6.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谥文,追封信国公,南宋学者、理学家。学识渊博,遍注典籍。经学、史学、文学皆有成就。世称

朱子、朱文公。作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语类》等。在理学方面与他齐名的有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陆九渊。代表作《陆象山语录》。 7.文艺复兴代表作品:文艺复兴出现在欧洲十四到十六世纪时期,它是古代文化的复兴,波及欧洲许多国家,在各个领域均取得突出成就。在意大利代表人物、作品有诗人但丁的《神曲》,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画家达芬奇等。在法国有散文家蒙田的《散文集》,小说家拉伯雷的《巨人传》;在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品有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 8.《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门客著。一般认为它是杂家著作。 9.传、注、疏:古书中阐述经义的文字叫“传”,如《春秋》三传。解释经的叫“注”,如《四书集注》。对旧注作解释和发挥的叫“疏”,如《十三经注疏》。 10.拜伦: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长诗《东方叙事诗》。11.铁沁:也译为提香,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派著名画家。名作有《爱神节》等。 12.周立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周绍仪,湖南人。有著名作品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小说《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等。《暴风骤雨》和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同获1950年斯大

编导必背文学常识

1、古代知识题目 (1)“四书五经”及其中篇章语言风格上的异同。(2)《诗经》、六义、赋比兴今古例子。(3)屈原地位及其作品。4)《孔雀东南飞》故事及在汉乐府中的地位。 (5)陶渊明及其作品。(6)用李白作品分析其浪漫主义特色。 (7)杜甫荷马“诗史”“史诗”两个词语能否互换。(8)《琵琶行》 (9)唐宋八大家及柳宗元山水小记。(10)盛唐边塞诗代表及作品及诗风差异。 (11)唐代山水田园诗代表及作品并细分析某个作家。(12)苏轼、豪放派、辛词一首分析。 (13)婉约词、宋代代表及一作家作品分析。(14)元杂剧代表及一部作品分析。 (15)中国著名悲剧、莎士比亚悲剧与此的不同。 2、古代分析题目 (1)一部我国古代戏剧作品(如《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 (2)《三国演义》中的某个人物。(3)《红楼梦》中的某个人物。 (4)比较《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的结构。 (5)一般认为《红楼梦》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从大章节看全是现实主义的吗,这些部分能否删掉,为什么?(6)《聊斋志异》部分篇章分析。 3、现代知识题目 (1)阿Q(2)郭沫若、《女神》、《雷电颂》。(3)曹禺、《雷雨》《日出》话剧。 (4)繁漪(5)巴金、《家》与《红楼梦》内容有无相同之处?(6)朱自清散文特色风格。 4、现代文学分析题目 (1)老舍作品、《雷雨》与《茶馆》结构、人物设置等方面的不同。 (2)建国以后作家及一部作品。(3)金庸作品及艺术特色。(4)名着标准。 (5)评价王朔、分析作品艺术特色。 5、外国文学知识题目 (1)《圣经》(2)《罗摩衍那》故事情节及艺术特色(3)《古兰经》(4)《一千零一夜》(5)《源氏物语》(6)《春香传》(7)泰戈尔(8)川端康成(9)荷马史诗、 (10)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一部作品。(11)《堂吉珂德》故事情节 (12)莎士比亚四大悲喜剧及主要主人公。(13)莫里哀及主要作品(14)《红与黑》、于连。 (15)狄更斯、哈代作品(16)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安娜卡列尼娜(17)《母亲》 (18)欧亨利作家作品(19)《老人与海》(20)莫泊桑作品、羊脂球。(21)嘉尔曼 6、外国文学分析题目 (1)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吉普赛女郎、敲钟人、主教、卫队长几人异同(2)普希金(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编导艺考面试技巧及注意事项

编导艺考面试技巧及注意事项 编导艺考面试技巧及注意事项 编导专业高考需要基础吗?对于考试来说肯定是需要一定基础的,没基础可以慢慢积累,厚积而薄发。在准备编导考试中可能更多关 注的是即兴演讲和才艺展示等环节。当然,包括现场提问等,都是 编导专业考试比较重要的科目,考生要认真备考,但是,除此之外,有些个人素质上的培养也很关键,其实考生应该格外注意如下: 1、政治素养的积累: 编导专业,属于传媒领域的重要专业工作,所以在政治素养方面一定要过硬。大多数院校在面试中都会涉及时事政治方面的问题, 比如提出以两件最近的时事新闻等,让考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 我们平常没有这方面的准备,那么就会很被动,或者我们平时对时 事政治莫不关心,也根本不能很好的回答提问。 其实这一点不用特别费力的去学习,只要我们平时留意一下电视的新闻,尤其是近期的热点新闻,看看报纸或电台对新闻的评论。 揣摩一下人家的用词和观点,我们在考试中就会做到心中有底。 2、文艺理论和文学常识的扩充: 其实文艺理论和文学常识是很多艺术考试类专业都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但对于编导专业来说更为重要。这里面要注意一点的是,在 文艺理论的学习中,尽可能要看一些新近的书籍,和西方的文艺理 论观点。因为现在的主流思潮还是倾向于西方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 观点的。虽然现在极左思潮已然不站主导地位,但是很多文艺理论 的书籍还是在延续着过去六七十年代的思路。 在这里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寻找一些现代学者的文艺理论著作。

在文学常识贮备方面,正好与上面说的相反,我们要尽可能的多看名著。当然,世界文学宝库浩如烟海,不可能穷尽,但是我们可 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如作者,内容提要等等。现代作家的作品 倒可以不作涉猎,因为被考到的几率很小。 3、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 有人说编导主要在幕后,语言能力并不重要,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因为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逻辑推 理和思维灵敏度。同时编导工作也要求我们可能会常常处理一些即 发事件。尤其在招生考试中,现场提问和即兴演讲环节,都需要很 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这方面的训练,我们可以在平时生活中就 注意一些。比如和不认识的人交谈、跟着电视的播音员学习普通话、大声朗读报纸、看一些文艺片,学习里面的对白等等。 4、文化课学习: 文化课是每个艺术类考生最终都要面对的问题,对于编导专业来说,一本的分数线怎么大概在400分上下。对于这一点我们是不能 忽视的。 这里面有一个误区,我们要特别说明一下,就是有很多同学在拼命的补短板,比如数学不好补数学、政治不好背政治、外语部好啃 单词......其实对于考前这段有限的时间来说,与其如此,不如把 自己的优势科目夯实,因为高考是看总分,艺术考生本来就有分数 的优势,我们要确保把该拿到的分数拿到手里才是最重要的,对于 劣势科目,我们可以尽可能的找一些答题技巧和方法。这样我们就 会在文化课考试中,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 编导艺考面试技巧: 一、立意:自我介绍,就是要对过简短的语句表达,让别人牢牢的记住你,就是要写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介绍一定要特点鲜明,语言 简洁,让考官耳目一新,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称呼:这是同考官打的第一个招呼,要简洁,准确。表达称呼时要面对考官,目光直视,真诚、大方的表达。

编导艺考必背的文艺常识

编导艺考必背的文艺常识 1.正史:清高宗(乾隆)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的作者不乏文学家、宰相、史学家等。如欧阳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房玄龄的《晋书》,魏征的《隋书》,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等,《明史》的作者是张廷玉。 2.马南邨:即当代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家邓拓,原名邓子健,又名邓云特。马南邨就是作者临时署的笔名。《燕山夜话》是其杂文代表作,收文150多篇,思想深刻、知识丰富。他曾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 3.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谥文,追封信国公,南宋学者、理学家。学识渊博,遍注典籍。经学、史学、文学皆有成就。世称朱子、朱文公。作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语类》等。在理学方面与他齐名的有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陆九渊。代表作《陆象山语录》。 4.文艺复兴代表作品:文艺复兴出现在欧洲十四到十六世纪时期,它是古代文化的复兴,波及欧洲许多国家,在各个领域均取得突出成就。在意大利代表人物、作品有诗人但丁的《神曲》,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画家达·芬奇等。在法国有散文家蒙田的《散文集》,小说家拉伯雷的《巨人传》;在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品有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1.《伊利亚特》与《奥德赛》:著名的古希腊史诗,相传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著。史诗故事主要围绕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及战后的家庭、社会等方面来展开叙述。是欧洲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5.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曾针对教育提出“回到自然”的口号。他的文学作品对以后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影响极大。主要作品有小说《爱弥尔》《忏悔录》。 6.《世说新语》:小说集,南朝·宋临川刘义庆撰。原名《世说》,唐时称《世说新书》,北宋通称《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很多成语皆出此集。如“望梅止渴”“汗不敢出”等。 8.《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门客著。一般认为它是杂家著作。 9.传、注、疏:古书中阐述经义的文字叫“传”,如《春秋》三传。解释经的叫“注”,如《四书集注》。对旧注作解释和发挥的叫“疏”,如《十三经注疏》。 10.拜伦: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长诗《东方叙事诗》。

传媒编导文学常识试题1

文学常识试题 (结课检测) 一、填空(每题0.5分,共90个空。)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和理论获得了空前的成就,主要论著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 2.晋代著名的“竹林七贤”是指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3.“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4.宋代话本分为小说、讲史、讲经和说浑话等四类。 5.元杂剧中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赵氏孤儿》被誉为“雪里梅花”。 6.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 、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7.明代拟话本的代表作品“三言”、“二拍”分别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8.我国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是指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9.在我国,最早提出“人的文学”理论的学者是周作人,他为此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著名理论文章。 10.我国第一部显示新文学运动实质的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11.闻一多是杰出的爱国诗人,有诗集《红烛》、《死水》,他与徐志摩都曾是新月派的诗人。 12.五四时期,新文学社团和流派蜂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创作主张分别为“为人生”和“为艺术”。 13.矛盾的“蚀”三部曲指《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指《春蚕》、《秋收》、《残冬》 14.40年代在国统区出现了两个重要文学流派,它们是七月派和九叶诗派。 15.诗歌《雷峰之歌》的作者是贺敬之,《团泊洼的秋天》的作者是郭小川,《吐鲁番情歌》的作者是闻捷,他们都是五六十年代我国卓有成就的诗人。 16.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诗与旧诗的真正分界。 17.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的中国小说家是郁达夫,代表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18.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叶圣陶的《倪焕之》。 19.“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指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20.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史诗,如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嘎达梅林》、壮族的《阿诗玛》等。 21.50年代的文坛上的三大散文家是杨朔、秦牧和刘白羽。 22.“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等人。 23.《神曲》为意大利著名作家但丁所著,主要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因作品全面反映了中世纪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有“中世纪史诗”之

古代文学常识中一些成语的具体含义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古代文学常识中一些成语的具体含义 成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常识,四个字表达出无数中含义。具体中影人艺考编导培训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常见的成语的具体含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成语"白首穷经"的寓意是?(活到老学到老) 古代成语"百巧千穷"的寓意是?(比喻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古代成语"碧落黄泉"中的"黄泉"是指?(地府) 古代成语"并日而食"的寓意是?(吃不饱,生活很穷困) 古代成语"不舞之鹤"的寓意是?(指名不副实的无能的人) 古代成语"长绳系日"的寓意是?(想留住时光) 古代成语"黄钟大吕"的意思是?(音乐或言辞庄严高妙) 古代成语"开门揖盗"的意思是?(比喻引狼入室) 古代成语"美轮美奂"的意思是?(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古代成语"墨守成规"的寓意是?(形容固执守旧,不思改革进取) 古代成语"升堂入室"的意思是?(形容学问技艺深得师传,造诣精深) 古代成语"首当其冲"的意思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古代成语"蜀犬吠日"的意思是?(少见多怪) 古代成语"相濡以沫"出自哪部著作?(《庄子》) 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沉鱼"是指?(西施)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古代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貂蝉) 古代成语"碧落黄泉"中的"碧落"是指?(天界) 古代成语"兵不血刃"的意思是?(形容不战而胜) 古代成语"瓜田李下"的意思是?(容易引起误会) 古代成语"含沙射影"的意思是?(造谣陷害) 古代成语"汗牛充栋"的意思是?(形容藏书繁多) 古代成语"噤若寒蝉"的意思是?(形容沉默不语) 古代成语"门可罗雀"的意思是?(形容门庭冷落) 古代成语"沐猴而冠"的意思是?(形容虚有其表) 古代成语"剖腹藏珠"的意思是?(比喻爱财如命) 古代成语"投桃报李"的意思是?(礼尚往来) 古代成语"万人空巷"的寓意是?(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家里出来) 古代成语"一曝十寒"的意思是?(形容没有恒心) 古代成语"一日三秋"的意思是?(形容思慕心切) 古代成语"一衣带水"的意思是?(形容一水之隔) 古代成语"月怀一鸡"的寓意是?(知错却不改正) 古代成语中"不分皂白"中的皂什么颜色?(黑色) 学习文学常识贵在积累,如果你平时不去背诵记忆,考试的时候在临时抱佛脚,结果是不会很好的。

中考文学常识:戏剧

中考文学常识:戏剧 导读: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话剧以对话为主,如《雷电领》;歌剧以歌唱为主,如《白毛女》、《图兰朵》;舞剧以舞蹈为主,如《丝路花雨》;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包括昆曲、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戏剧又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根据题材所反映的时代的不同,戏剧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另外,根据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戏剧还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正剧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在古今中外的戏剧作品中占的比重最大。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剧本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即戏剧冲突。戏剧冲突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推动剧情的发展,揭示作品的主题。戏剧冲突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的多幕剧还有序幕和尾声。 (2)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对话、唱词、独白、旁白)、动作塑造人物形象。人物语言、动作高度个性化,符合各自身份和性格特点。 (3)适合舞台演出。人物、事件、时间、地点高度集中,人物不能太多,事件不能纷繁,场景不能过多地变换。

(4)有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写在每一幕(或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内容包括人物、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中考文学常识:戏剧】 1.初中戏剧单元文学常识 2.2015关于戏剧影视文学常识知识 3.语文文学常识之戏剧基础 4.2015年戏剧文学常识题目大全 5.2015关于戏剧的文学常识大全 6.戏剧文学专业艺考:文艺的文学常识 7.中考文学常识汇总 8.中考语文易错文学常识 上文是关于中考文学常识:戏剧,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编导专业影视常识文学常识

编导专业----影视常识、文学常识 一、电影的诞生 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诞生至今只有一百多年。 电影的发明人是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他们拍摄了世界上第一批电影《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于1895年12月28日首次在巴黎一家叫“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公开放映。虽然这些电影都很短,都没有声音、没有情节,但解决了电影的基本技术——让图片变活,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此后,他们还拍了许多生活记录片,其中《水浇园丁》是最早有情节的电影。 二、电影艺术的形成 电影发明后,很快传遍欧美,各国出现了一批电影人,各有贡献。 英国的斯密士打破摄影机不能动的框框,大胆变动摄影机的位置、远近、角度,使电影有了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 法国的梅里爱则大搞电影特技。他从偶然中发现了电影的一些特技,如停机再拍、透视合成、升降格等,于是运用特技拍了许多“电影魔术片”。 稍后,美国的格里菲斯利用镜头的剪辑和组接做文章,创造了全新的镜头语言——蒙太奇。 20年代,苏联一批电影艺术家如普多夫金、爱森斯坦、库里肖夫等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了蒙太奇。如库里肖夫作过著名的“库里肖夫实验”。他采用某著名演员平常表情的一个镜头,分别放在一盘馅饼、一个熟睡的婴儿和一具女尸的镜头之后,分别让三组观众来看,并问这演员是什么表情。结果三组观众却分别回答为“贪馋”、“慈爱”和“恐惧”(其实是同一表情)。这说明,镜头之间不同的组接方式,会使同一镜头产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是电影的语言。蒙太奇理论的总结,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形成。它使电影有了自己的独特手法,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并给后来的电视和原有的艺术门类以巨大的影响。 三、电影技术的进步 无声片:早期电影都没有声音,被称为“默片”、“伟大的哑巴”,对话和情节只能用字幕交代。这带来早期电影的一些特点:情节简单,动作性强,表情夸张,如卓别林的早期喜剧片。 有声片:1926年,美国人德雷斯特解决了一个难题:把声音转化成光信号,同步录在胶片的画面旁,有声片发明了。次年,华纳兄弟公司拍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从此,电影变成视听兼备的艺术。 彩色片:1932年,彩色胶片试制成功。1935年,美国马摩里安导演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型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 50年代以后,电影技术有了新的进步,先后出现了宽银幕电影(高宽比为3:5以上,普通银幕为3:4),立体电影(声音从不同方向传来),立体电

编导戏文专业艺考文艺常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编导戏文专业艺考文艺常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30 分) 1、清代有两位著名戏曲作家,时称“南洪北孔” ,其中的“北孔”是指孔尚任,那么“南 洪”是指_____。 2、_____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3、中国古代有些文艺巨匠被冠以“圣”字,其中“书圣”是_____, “画圣”是_____,“诗 圣”是_____。 4、我国电影界的三大奖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5、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首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作者是_____。

6、初唐四杰是指初唐高宗到武后初年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优秀诗人,他们是王 勃、_____、卢照邻和_____。 7、 “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_____发起的,“花间词派”的创始者是晚唐词人_____,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和_____。 8、____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_____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_____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9、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是_____、_____、_____,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 10、成语“萧规曹随”中的“萧”和“曹”分别指_____和_____。 1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于唐代的_____的《望岳怀远》,“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叶绍翁的_____。 二、选择题(每题0.5 分,共15 分) 1、电影发明于_____ A、1890 年 B、1892 年 C、1895 年 D、1902 年 2、苏轼咏西湖诗云: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此诗说明在观赏自然景物时, 不同的_____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A、时间 B、角度 C、距离 D、心情 3、下面连线完全正确的一组是_____

艺考文学常识

中国电影100个第一艺考单招必备篇 1.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是在1896年8月11日,地点上海徐园“又一村”。 2.第一位放映电影的中国人是林祝三。 3.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 4.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是由西班牙人雷玛斯1908年在上海建造的“虹口大戏院”。 5.中国第一个影片公司是1909年成立的亚细亚影片公司。 6.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由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郑正秋编导的《难夫难妻》。 7.中国第一部运往海外放映的影片是《庄子试妻》(1913年)。 8.中国第一位女电影演员是严姗姗,她在《庄子试妻》中饰使女。 9.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导演是郑正秋。 10.中国第一部风光片是1919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摄制的《西湖风景》。 11.第一个由中国人投资建设的电影制片机构是1917年在上海设立的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 12.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20年由中国影戏研究社出品的《阎瑞生》。 13.中国第一种电影刊物是1920年在上海出版的《影戏杂志》,陆洁、顾肯夫主办。 14.中国第一个电影学校是1922年明星影片公司创办的“明星影戏学校”。 15.中国第一次运用特技摄影的影片是《清虚梦》(1922年,商务印书馆摄制)。 16.中国第一部在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整的故事片是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故事片《孤儿救祖记》。 17.中国第一本电影理论专著是《影戏学》(1924年由徐卓呆译著)。 18.中国第一部童话片是1925年民新公司出品的《飞行鞋》。 19.中国第一次公映美国有声电影《飞行将军》是1929年在夏令配克影戏院(今上海新华电影院)。 20.中国第一部正式发表的电影剧本是《申屠氏》,洪琛1925年创作。 21.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电影编剧是濮舜卿,1925年创作《爱神的玩偶》。 22.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电影导演是谢采真,1925年自导自演《孤雏悲声》。 23.中国第一部系列影片是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火烧红莲寺》(18集)。 24.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制作的《大闹画室》。 25.中国第一支电影歌曲是《野草闲花》(1930年)中的“寻兄词”(孙瑜词,孙成壁曲)。 26.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被选为电影皇后的影星是蝴蝶。 27.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片是《歌女红牡丹》(1931年);第一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是《歌场春色》(1931年);第一部配音歌 唱的有声片是《野草闲花》(1930年);第一部正规有声片是1934年应云卫导演的《桃李劫》。 28.中国第一部部分彩色影片是《啼笑因缘》(1932年)。 29.中国第一部在片上发音的电影音乐是《母性之光》(1932年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田汉编剧,聂耳作曲)。 30.中国第一部有声戏曲纪录片是天一公司录音的《四郎探母》(1933年)。 31.中国人自制的第一台电影录音机是1933年司徒慧敏发明的三友式录音机。 32.中国左翼电影的第一部作品是《狂流》(1932年)。

2011编导答案 49998889

文学常识169题 1、《论语十则》中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语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借助想象描写雨后景色的语句是()。 3、“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色,如“渭诚朝雨挹轻尘”,请再写出两句含“雨”的诗句。()、() 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1)、描写友情的诗句。A()。B()。 (2)、借月抒情的诗句。A ()。B ()。 5、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说的那样()。 6、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7、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外,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连续的诗句。()。 8、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9、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联想美妙、以花喻雪的诗句是()。 11、《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的语句是()。 12、《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诗句是()。 13、写出两句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句。()()。 14、《送元二使安西》中直接表现对朋友真挚感情的诗句是()。 15、《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现蔡桓公对医生持有偏见的诗句是()。 16、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长江”有关的诗句()。 17、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 18、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士,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的良好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 19、《爱莲说》一文从生长环境方面描写莲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20、古代有不少写“雪”的诗篇,请写出两句含“雪”的句子。()。 21、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既暗示时令是暮春,又借景比喻二人潦倒处境的诗句是()。 22、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例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请你再写出一句蕴含哲理的句子()。 2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是()。 24、《沁园春-雪》中颂扬当代英雄的句子是()。 25、《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名句是()。 2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27、《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写送别环境的句子是()。 2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29、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东西,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那句话()。 30、“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是鲁迅七律《莲蓬人》中的诗句,其中“濂溪”及宋代的哲学家(),“净植”出在他的《爱莲说》中“亭亭净植”一句,原文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编导艺考文学常识试题题库

编导艺考文学常识试题题库 专题一:《诗经》 一、填空 1.《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辑的。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 3.《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4.《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是三百篇中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 5.《雅》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 6.《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7.《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8.《诗经》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申培)、鲁(毛亨)、韩(婴)、毛(苌)四家。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9.《诗经》中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西周作品,只有极少数是东周初年作品。所以诗经三百零五篇,全是周朝的诗。最早的记录在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已在春秋五霸时代。 10.全部诗经的时代,上下约五六百年。产生的地域,则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现在的甘肃、山西、陕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省境内。 11.《诗经》主要成书郑庄公时期,到了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 12.毛诗盛行于东汉,并流传至今。重要的注本有《毛诗正义》、宋朱熹的《诗集传》、清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清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今人程俊英的《诗经释注》、今人余冠英的《诗经选译》等。 13.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而如今世上只剩外传10卷。至于当今世上流传的诗经,则是毛公(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的毛诗。 14.《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 15.《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16.《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17.《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18.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19.《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

艺考编导的基础知识资料

艺考编导的基础知识资料 艺考编导必备的基础知识资料2017 编导专业的课程包括中外文学史、中外电影史、电视艺术概论、戏剧艺术概论、传播学、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广播电视编导 基础、电视节目制作技艺、摄影与摄像、电视新闻采编播等几大类,因此编导艺考生要具备一定的文艺常识,下面一起看看编导文艺常 识有哪些吧! 一、文化基础知识 (1)文化的概念、特性;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2)流行文化的概念、特性,流行文化的分析方法。 (3)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4)各种文化现象分析。 二、文学基础知识 影视艺术专业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文学因素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作为广播影视艺术作品创作人员,要运用文学创作的原理, 指导创意、制作以及方案的设计。学习广播影视艺术专业主要掌握 下列文学常识: (1)文学体裁知识,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 裁的定义、特性、属性、构成、分类等要素。 (2)文学史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 文学和外国文学发展的大体过程及其流派、作家、作品等。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散文创作经历了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汉朝《史记》和赋,唐朝“古文运动”和唐宋八大家,明朝“唐宋派”,“公安派”“竞陵派”,清朝“桐城派”等的发展;诗词创作

经历了先秦《诗经》和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建安七子”和 陶渊明、唐宋近体诗如“初唐四杰”、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和 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派、宋词豪放派和婉 约派等的发展;小说创作经历了先秦神话、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和 轶事小说和谴责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本《三言》《两拍》、明清四大古典小说和谴责小说等的发展;戏曲创作则以元朝为 其黄金时代,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 (3)文艺理论知识包括各种创作方法和风格、流派、内容和形式 的诸要素、文学批评的'标准和文学鉴赏等。 例如,创作方法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内容和形式的诸要素有题材、主题、情节和结构、文学语言、表现手法(描写、叙述、抒情 和议论)等。 三、文艺基础知识 考生要了解艺术创作的常识,懂得各种姐妹文艺形式对广播电视艺术创作能产生的影响和能提供的借鉴。广播影视艺术是综合艺术,除了文学因素以外,还吸收了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摄影、电影、电视、广播等表现手段。因此对这些艺术形式的基本常 识要有所了解。具体而言有: (1)音乐。包括音乐艺术的性质:它是声音的艺术,由乐音按不 同的节奏有机构旋律,创建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人们的感情,反 映社会;音乐表现手段:旋律、节奏(节拍)、调式、和声等;音乐曲式:一部曲、二部曲、三部曲、变奏曲、变奏曲、回旋曲等;声乐作 品体裁: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舞性歌曲、组歌和大合唱等;器乐作品体裁:轻音乐的特点、民族管弦乐队的组 成及表现特点、交响乐队的组成及表现特点等;著名歌曲和乐曲、著 名音乐家。 (2)舞蹈。包括舞蹈艺术的特性:它是用人体及其动作表述的艺术,其人体及其动作区别于雕塑、绘画、电影电视;舞蹈的三大要素;

2020年编导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有些

XX编导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有些 培养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等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那么编导专业的考试流程和内容有哪些呢?一起看看吧! 一、编导类专业艺考流程: 学习时间:10月——12月 校考报名、考试:1月——3月 高考:6月 专业校考成绩查询:3月初——4月底 录取:6月底——9月 二、笔试考试内容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笔试为闭卷考试,。 (一)文学艺术与广播影视基础知识 1、考核目标 (1)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2)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戏剧、戏曲、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常识; (3)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广播电影电视基本常识。 2、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

3、考试要求 (1)对基本知识识记准确,对基本概念理解正确; (2)文字通顺,表述准确; (3)卷面整洁。 4、考核知识点 (1)中国文学常识,如《诗经》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鲁迅小说和杂文、莫言的小说等; (2)外国文学常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欧洲现代文学、川端康成的作品等; (3)戏剧常识,如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代表作品等; (4)音乐常识,如民族乐器的基本分类及西洋乐器的基本分类、声乐的分类和演唱形式的分类、古典音乐(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 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等; (5)舞蹈常识,如民间舞蹈、现代舞、芭蕾舞剧等; (6)绘画、书法常识,如“文房四宝”与“书法五体”、中国绘画题材、中国画名家及代表作品、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等; (7)广播影视专业基础知识,如电影电视的出现、电视节目类型划分、电视节目拍摄基本方法、色彩常识等。 (二)材料作文 1、考核目标

艺考文学常识

艺考文学常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中国电影100个第一艺考单招必备篇 1.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是在1896年8月11日,地点上海徐园“又一村”。 2.第一位放映电影的中国人是林祝三。 3.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 4.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是由西班牙人雷玛斯1908年在上海建造的“虹口大戏院”。 5.中国第一个影片公司是1909年成立的亚细亚影片公司。 6.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由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郑正秋编导的《难夫难妻》。 7.中国第一部运往海外放映的影片是《庄子试妻》(1913年)。 8.中国第一位女电影演员是严姗姗,她在《庄子试妻》中饰使女。 9.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导演是郑正秋。 10.中国第一部风光片是1919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摄制的《西湖风景》。 11.第一个由中国人投资建设的电影制片机构是1917年在上海设立的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 12.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20年由中国影戏研究社出品的《阎瑞生》。 13.中国第一种电影刊物是1920年在上海出版的《影戏杂志》,陆洁、顾肯夫主办。 14.中国第一个电影学校是1922年明星影片公司创办的“明星影戏学校”。 15.中国第一次运用特技摄影的影片是《清虚梦》(1922年,商务印书馆摄制)。

16.中国第一部在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整的故事片是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故事片《孤儿救祖记》。 17.中国第一本电影理论专着是《影戏学》(1924年由徐卓呆译着)。 18.中国第一部童话片是1925年民新公司出品的《飞行鞋》。 19.中国第一次公映美国有声电影《飞行将军》是1929年在夏令配克影戏院(今上海新华电影院)。 20.中国第一部正式发表的电影剧本是《申屠氏》,洪琛1925年创作。 21.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电影编剧是濮舜卿,1925年创作《爱神的玩偶》。 22.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电影导演是谢采真,1925年自导自演《孤雏悲声》。 23.中国第一部系列影片是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火烧红莲寺》(18集)。 24.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制作的《大闹画室》。 25.中国第一支电影歌曲是《野草闲花》(1930年)中的“寻兄词”(孙瑜词,孙成壁曲)。 26.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被选为电影皇后的影星是蝴蝶。 27.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片是《歌女红牡丹》(1931年);第一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是《歌场春色》(1931年);第一部配音歌 唱的有声片是《野草闲花》(1930年);第一部正规有声片是1934年应云卫导演的《桃李劫》。 28.中国第一部部分彩色影片是《啼笑因缘》(1932年)。

2020年影视编导专业艺考考试内容

XX影视编导专业艺考考试内容 影视编导是一门与影视有关联的学科。重点是将艺术与技术的创新结合,具有较强策划与制作能力的影视,晚会以及各类综合活动编导人员。那么影视编导专业的艺考内容有哪些呢?下面一起和看看吧! 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综合知识 (一)考试目的: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常识和素养,是学习广播影视编导专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设立涵盖文学、艺术等文化知识在内的综合知识考试,重点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常识;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广播电影电视基本常识。 (二)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三)考试要求:识记准确、表述清楚、卷面整洁。 (四)考核内容: 1.文学常识:了解中外文学史常识,包括各种文学体载的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文学创作理论和流派;具有初步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有: ①文学体裁知识(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的定义、特性、属性、构成、分类等要素)。

②文学史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发展的大体过程及其流派、作家、作品等)。 ③文艺理论知识(包括各种创作方法和风格、流派、内容和形式的诸要素、文学批评的标准和文学鉴赏等)。 《诗经》、《楚辞》、《左传》、《史记》、“四书五经”、“三曹七子”、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八大家、三言二拍、四大名著、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冰心、丁玲、田汉、钱钟书、茅盾文学奖、新时期文学写作流派更替(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生代写作、80后写作)、希腊神话、荷马史诗、文艺复兴、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海明威、卡夫卡、一千零一夜、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等。 2.艺术常识:广播影视编导艺术是综合艺术,除了文学因素以外,还吸收了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等表现手段。因此对这些艺术形式的基本常识要有所了解。其中包括: ①音乐(声乐的分类、器乐的形式及其代表作、中外著名演唱家、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世界著名音乐作品、电影音乐等)。 ②舞蹈(舞蹈的种类和特点、国内外著名舞蹈家及其作品、舞蹈常用术语等)。 ③美术(绘画、书法、雕塑摄影等基本常识、代表人物、传世佳作)。

艺考文艺常识汇总

艺考文艺常识汇总 、美术部分 (扬1)“文房四宝”与“书法五体笔墨纸砚楷行草隶篆 (2)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及代表作 王羲之字逸少代表作《兰亭集序》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最小的儿子代表作《洛神赋》(3)张旭与怀素 “颠张狂素”张旭,唐代草书家,又称“张长史”他精工楷书草书,尤以草书著称。他的书法得于二王,又独创新意,传世书迹除楷书《郎官石柱记》还有草书《肚痛贴》《古诗四贴》等,较为著名释怀素,字藏真,俗姓钱,僧人,后人评其书法继张旭而又有所发展,故曰“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 (4)“颜筋柳骨”;“瘦金体” 颜真卿、柳公权,四大楷书家占据了一半席位。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字多筋、代表作《多宝塔碑》、《争坐位贴》,柳公权字重骨,代表《金刚经》《玄秘塔瘦金体是宋徽宗所创作的一种书法体。又名“瘦筋体”“易金体” (5)赵孟頫、褚遂良、欧阳询 赵孟頫,字子昂`元朝书法家,四大楷书家之一,人称“赵体” 褚遂良,初唐书画家,初唐四大家之一(欧阳询、虞世南、薛稷)欧阳询,初唐书法家四大楷书家之一,初唐四大家之一。 (6)甲骨文 殷商王朝时龟甲兽骨文的简称,也叫“契文”“殷墟文字”“卜辞”。1899年在河南安阳发现,字的结构已由独体趋向合体,且具有大批形声字,多于龟甲兽骨上刻写卜辞或与占卜相关的记事文字。在今天可识的文字中,以甲骨文最古。 (7)中国画的特点 国画既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中国民族绘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有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特点,令书画同源,绘画每与诗文、书法、篆刻紧密相随,日益结合,而呈显著艺术特征。(材料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