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造型和色彩发展史

汽车造型和色彩发展史
汽车造型和色彩发展史

一、汽车外形

行驶在道路上的汽车外形各有不同,而确定汽车外形有三个因素,即机械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机械工程学要求动力性好,操纵稳定性好等;人体工程学要求驾乘人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舒适性好;空气动力学要求汽车外形应该具有良好的流线形。所谓流线形,是指空气流过不产生旋涡的理想形状,流线形应用的最高境界是飞机的机翼。目前汽车的外形均是流线形的变化形。

从1886年开始,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汽车技术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富特色、最有直观感的当数车身外形的演变。

1.马车形车身

1886年,德国戴姆勒和本茨分别试制成功第一辆汽车,但当时汽车车身基本还是沿用马车造型(图1-43a,b,c)

当时的马车形车身与我国古代的兵车车身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不过是在车轮上加上坐椅,车身上部敞开或川活动篷布来避雨挡光。这样的车身难以抵挡强烈的风雨侵袭,对于乘坐者仍然有极大的不便。

2.箱形车身

由于马车形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二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它很像一个大箱子,箱子上部装有门窗,实际上只是将原来的马车车身上做了局部的改进,人们把装有这类车身的汽车称为箱形汽车(图1-44 a、b)。

说起箱形车身,不由让人想到我们现在乘坐的客车,现在的客车车身不论是豪华型还是普通型,也不论车身内饰和外形如何变化,供乘客使用的空间不过是一个长方体的箱形空间,也就是说,箱形车身延续至今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生命力。箱形汽车的行驶阻力妨碍了汽车高速行驶,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新的车形。

3.流线形车身

1934年,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气流牌小客车,首先采用了流线形的车身外形。1936年福特公司研制成功林肯和风牌流线形汽车。此车散热器罩颇具动感,俯视整个车身呈纺锤形,很有特色(图1-45a,b,c,d)。

1933年德国波尔舍把甲壳虫的自然美如实地、天才地运用到车身造型上,设计出了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甲壳虫形车身迎风阻力很小,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在这种车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也为以后在车身外形设计上运用“仿生学”开了先河。波尔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使其成为同类车中之王,“甲壳虫”也成为该车的代名词。

4.船形车身

美国福特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49年推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型福特V8型汽车。这种车形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融于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一个平滑的面,整个车身造型犹如一艘船形,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形汽车(图1-46)

福特V8型汽车还把人体工程学应用在汽车设计上,强调以人为主体来设计便于操纵、乘坐舒适的汽车。由于船形车身使发动机前置,从而使汽车重心相对前移,而且加大了行李舱,使风压中心位于汽车重心之后,避免了甲壳虫形车身对横风不稳定的问题。

5.鱼形车身

由于船形汽车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形成阶梯状,在高速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们把船形汽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倾斜的极限即成为斜背式。这类车被称为鱼形汽车。与甲壳虫形汽车相比,鱼形汽车的背部和地面的角度较小,尾部较长,围绕车身的气流也比较平顺,涡流阻力较小。另外,鱼形汽车基本上保留了船形汽车的长处,车厢宽大,视野开阔,舒适性好,并增大了行李舱的容积(图1-47 a,b)

最初的鱼形汽车是1952年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别克牌小汽车。1964年美国克莱斯勒公司顺风牌也采用了鱼形造型。自顺风牌以后,世界各国开始逐渐生产鱼形汽车。

针对鱼形汽车后窗玻璃倾斜太甚和横风的不稳定性,人们想了许多方法加以克服,例如在鱼形车的尾部安上一只翘翘的“鸭尾”,以克服一部分升力,这便是鱼形鸭尾式车型(图1-48)

6.楔形车身

1963年,美国司蒂倍克公司第一次设计出了楔形的阿本提汽车(图1-49 a,b),就是将车身整体向前下方倾斜,车身后部像刀切一样平直,这种造型能有效地克服汽车的升力问题,使汽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提高,当之无愧成为目前最为理想的车身造型。

楔形造型对于目前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来说,无论是从其造型的简练、动感方面,还是从其对空气动力学的体现方面,都比较符合现代人们的主观要求,具有极强的时代气息。

7.多用途厢式汽车

楔形汽车造型基本上圆满地解决了汽车的升力问题。但人们追求完美的心态是永不满足的,制造商们又从改变汽车的基本概念上做起了文章。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先后推出了多用途汽车。克莱斯勒道奇分部和顺风分部推出了“商队”(Caravan)和“航海者”(Voyager)两种新型多用途汽车(MI'V),其车身造型一改轿车传统的二厢或三厢式结构概念,在小型客车(面包车)车型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发展,使之成为既有轿车的造型风格、操纵性能和乘坐感觉等特性,又具小客车的多乘客和大空间的优点(图1-50 a,b)

综观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可以看出它一直在围绕着“高速、安全、舒适”这一主题进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汽车车身的审美意识也提到一个很高的层次。未来汽车造型的美学和空气动力学的完美结合将衍生出一个多姿多彩的汽车艺术世界。

二、汽车色彩

在汽车外观、性能、配置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很多消费者将车体颜色作为购车的重要因素来考虑,汽车色彩已成为区别汽车造型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同样品牌型号的汽车可能会因车身颜色不同而有不同价格。色彩已经成为汽车品牌的符号特征。

色彩是人们视觉的反映,既然是人体器官的反映,就会有一种群体心理趋向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流行色”。汽车流行色与“流行色”一样,具有时间性、区域性和层次性。同时,汽车流行色还具有鲜明的种类性。

1.汽车流行色的时间性

世界上凡是可以流行的东西都有时间性的共性。但是,汽车流行色的变化是缓慢的,它在一段时期内只是呈现一种增长或者衰减的趋势,不像服装流行色那样一年一种色调。专家认为,由于传统文化习惯等因素的作用,人们对某种色彩会产生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会轻易改变。某种色彩会在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某个民族或某个职业群体中保持相对稳定,体现为较高的消费比例。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发生变化,新的常用色与流行色互相转化,形成某种色彩的盛行与衰退。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白色汽车占60%(图1-51),大批白色轿车和面包车大行其道,20世纪90年代初则下降到30%。进人21世纪的今天,银色又成为主色调(图1-52),从白色依次过渡到银色,再过渡到灰色、深灰色,形成整个银色系列。

2.汽车流行色的区域性

我国的北方城市偏好比较凝重沉稳的色彩,南方城市对清新明快的颜色情有独钟。热带地区的人们喜欢浅色调,例如白色、浅灰色、黄色(图1-53)等。寒冷地区的人们喜欢深色调,例如枣红色、蓝色(图1-54),黑色等。这与地理环境二气候有关。

3.汽车流行色的层次性

在我国,黑色车往往被作为公务车的主色调(图1-55),因为黑色被视为庄重、大方。而在文莱这个赤道上的富裕小国,皇室豪华轿车以自色为主,这与文莱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年轻人喜欢选择色彩艳丽的汽车,而在家庭用车方面,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鲜艳的颜色,例如银灰色、碧绿色、金黄色、枣红色等,也喜欢双色组合(图1-56)

4.汽车流行色的种类性

大型轿车与小型轿车的流行色彩是有所区别的。大型轿车以黑色、白色为多,而小型轿车则以鲜艳颜色为主,体现活泼、靓丽、动感、鲜艳及跳跃感,因此红色、绿色(图1-57)、蓝色、橙色

被广泛运用(图1-58)。从视觉上看,红色可使物体看起来大一点,因此小型轿车很多是红色系列的,例如,大红色、枣红色等。

汽车色彩的名称都很悦耳,这也是汽车色彩营销的策略。例如,法拉利红(图1-59)、阿拉斯加绿、皓白、皇家海军蓝等,令人产生遐想,以迎合消费者的个体性和感觉性等。

颜色与油漆质量也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油漆长期经紫外线照射会老化变色,这种变化程度与油漆及喷涂质量密切相关。对于面漆质鱿可靠的汽车,使用何种颜色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如果面漆质量比较差的汽车,用深颜色就比较好,例如深灰色、墨绿色等,长期使用后漆而不会有太明显变色。

随着汽车逐渐成为大众时尚产品,消费者不仅会看重汽车的功能和性能,更会在意汽车的色彩,颜色作为消费者选择、购买汽车的因素之一,正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汽车车身发展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到了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汽车车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驾驶员以及构成良好的空气力学环境。好的车身不仅能带来更佳的性能,也能体现出车主的个性。 汽车车身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和车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冷气、空气调节装置等等。汽车造型师们把汽车装扮成人类的肌体。例如:汽车的眼睛--前照灯;嘴――进风口;肺--空气滤清器;血管――油路;神经一电路;心脏一发动机;胃--油箱;脚――轮胎;肌肉--机械部分。力图将一个冷冰冰的机械注入以生命,使之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感。汽车车身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 马车型汽车 我国古代早有“轿车”一词,是指用骡马拉的轿子。当西方汽车大量进入中国时,正是封闭式方形汽车在西方流行之时。那时汽车的形状与我国古代的“轿车”相似,并与“轿车”一样让人感到荣耀。于是,人们就将当时的汽车称为轿车。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形式,因此称为“无马的马车”英文名Sedan就是指欧洲贵族乘用的一种豪华马车,不仅装饰讲究,而且是封闭式的,可防风、雨和灰尘,并提高了安全度。18世纪这种车传到美国后,也只有纽约、费城等少数大城市中的富人才有资格享用。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时,车身由原来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式,其舒适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福特将他的“封闭式汽 车”(Closedcar)称为Sedan。著名的福特T型车是马车型汽车的佼佼者。 箱型汽车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不同于马车型的汽车,其外形特点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称这类车为“箱型汽车”。因这类车的造型酷似于欧洲贵妇人们用于结伴出游和其他一些场合的人抬“轿子”式轻便座椅,所以它在商品目录中被命名为“轿车”。 上述两种汽车车身的诞生,很显然是受到旧时代的交通工具的影响,但是由于科学并不是很发达,人们在发明汽车的同时并没有关注汽车其他方面的要求,而是单纯的去追求汽车直接的运输以及交通能力,对于车身以及外型没有多大的建树。整个车厢或者车身来说,只是给人们一个乘坐汽车的地方。 甲壳虫型汽车

汽车造型设计中色彩的作用

汽车造型设计中色彩的作用 山东轻工业学院郑习满申士娟 摘要:色彩在汽车造型设计中越来越显重要,无论是强化汽车的产品定位,还是在提高汽车的行使安全。划分汽车的使用功能,改善车身的显示效果,以及汽车的“新个人主义”趋势等方面,色彩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字:色彩汽车外观设计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一种消费品,正开始走入千家万户。汽车是一种高档的商品,具有价格高、技术含量大、使用成本高的特点。人们在决定购买时须考虑的因素很多,如价格定位、品牌知名度、售后的维修服务、各项功能的配置、油耗的经济性、汽车环保性、二手车的残值和车型的款式和色彩等多种因素。单就车型的款式和色彩而言,当今汽车造型设计日趋同化,汽车色彩已经成为区别汽车造型特征的关键要素,对汽车消费者的购买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色彩起着对市场细分的作用,影响着生产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在现代汽车的外观设计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汽车色彩的设计。颜色已经成为区别汽车造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日本立邦涂料有限公司设计中心最新研究发现,色彩可以为产品品牌的信息传播扩展40%受众,提升人们品牌辨识度75%,即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成功的色彩设计可以为产品增加15%—30%的附加值。由此可见,色彩设计是影响产品直观效果的重要环节。对汽车产品而言,出色的色彩理念可以带来良好的市场反馈和收益。近年来,色彩也逐渐成为汽车厂商进行产品设计和营销的热点。 汽车造型设计中色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第一,车身色彩关系到汽车产品的定位 车身色彩关系到汽车产品的定位。汽车产品的定位,包括市场定位、价格定位、目标消费者的定位,品牌的定位等。 调查表明车辆的价位越高其车身颜色愈趋于单调。高档轿车多以银白色、黑色、白色为主选,这些颜色庄重、大气,符合高档消费者的身份,如奔驰轿车,黑色约占50%。经济型轿车,由于目标消费群体数量庞大,需求也相对多样化,所以车辆颜色也应丰富多彩,鲜艳、明朗、轻快、时尚的色彩都是属于这个消费群体的选择,明亮的颜色能使车具有扩展性,更具有张扬的个性。中档车型,由于此档位的车辆已逐渐融人了商务用途,所以颜色选择原则为时尚和大气,介于高档和经济型轿车之间。 汽车销售中经常会出现选购相同的车型,不同的颜色时,车价时有差异,国外价格的差异大约在300美元左右。

最新的描写汽车外观的句子大全

最新的描写汽车外观的句子大全 1、你看那豪华的小轿车,漂亮的面包车,长长的公共汽车,载重的大卡车……五颜六色,川流不息,各显风采,如万花筒似的在我眼前闪动,真比看那动画片还带劲。 2、轿车猛地刹住,车身剧烈地摇晃着,车轮与柏油路面剧烈摩擦,发出了一阵刺耳的、像被困的野兽那样的尖叫。 3、这部汽车的油漆脱落得像个白癫疯患者,发动机喘得像头患肺炎的老牛,几乎每一扇窗上都没有玻璃。 4、汽车在这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奔驰,剧烈地上下跳动、左右摇晃,简直像跳摇摆舞一样。我们坐在汽车里,也被颠得像兔子似的一蹦一蹦的。 5、我家有一辆金光闪闪的金色汽车。 6、多么漂亮的小轿车呀,崭新、锃亮,淡黄色的车身熠熠闪光,像镜子一样都能照出人影。 7、小轿车像一叶轻舟,汇进了灯海车流。 8、迎面驶来了一辆红色的跑车,速度之快,如同上天赠与了他一双“天使之翼”,在温暖的阳光下,车身如同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

晕,真是美不胜收! 9、车子的底部有一个喷射器,我摁了一下蓝色那个按钮,“砰”的一声,汽车一升到天空中了。一群群的大雁向我的车飞来,好像在想,这是什么东西呀?长着怪模怪样的,是我们的伙伴吗?我不慌不忙的摁了一下黄色那个按扭,车子立刻展开了银白色的双翼。大雁一见,吓得飞跑了。我又摁了金色那个按扭,那是自动操纵系统,我在电脑里输入了我要去的地方,然后轻松的躺在坐垫上,接着我摁了那个绿色的按扭,一面镜子“刷”的一声落了下来,你可别小看这面镜子,其实这面镜子是人体健康监测器,可以知道你的血压、体温、呼吸还有好多,你还能看到你的心电图,若你身体有病,车子会自动送你去医院。证明自己健康没病以后,我放心的躺在坐垫上,索性睡着了。刚睡没多久“嘟、嘟、嘟。”的声音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我睁眼一看,车一到目的地了。我下了车,拿起车钥匙对车锁定了防盗系统。 10、只见一辆辆小甲虫般的轿车,侵吞吞地在多层立体交叉公路上爬行。 12、你看那豪华的小轿车,漂亮的面包车,长长的公共汽车,载重的大卡车,还有那时髦的自行车,飞快的摩托车……五颜六色,川流不息,各显风采,如万花筒似的在我眼前闪动,真比看那动画片还

汽车造型的历史演变

汽车造型的历史演变 汽车的历史。在一个多世纪的演变过程中,汽车的形状也是经历了几个时代的变迁。从粗糙的“马车”到火柴盒般的箱形汽车,再到很卡通的甲壳虫汽车,还有船型、鱼型、楔型,汽车的身材越来越好看,线条越来越代美。 “马车”的年代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 车制造公司,除戴姆勒和奔驰各自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 的汽车公司外,还有美国的福特公司、英国的劳斯莱斯公 司、法国的标致和雪铁龙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 当时的汽车外形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造型。因此,当时人 们把汽车称为天马的“马车”。 箱形汽车的年代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把这类车称为“箱型汽车”。这种车以其结构紧凑、坚固耐用、容易驾驶、价格低廉而受到欢迎,并以产量之高而著称于世。福特还首先采用“流水作 业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为今天的汽车生产所继 承。早期的箱型汽车以美国的福特T型车最为著名,年产量 达到30万辆,占美国汽车总产量的70%-80%。 此外,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莱部看准了用户多样化 的要求,于1928年制造出在散热器罩、发动机通风口和轮罩 上增加豪华装饰的汽车,从而博得了用户的欢迎。 流线型汽车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车速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作为高速车来讲,箱型汽车是不够理想的,因为它 的阻力大,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又开 始研究一种新的流线型汽车。流线型车身的大量生产是 从德国的“大众”开始的。 1933年德国的独裁者希特勒要求保时捷(1875-1951) 设计一种大众化的汽车,保时捷博士设计了一种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成为同类车中之王,甲壳虫也成为该车的代名词。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甲壳虫型汽车直到1949年才真正大批量生产,并开始畅销世界各地,同时以一种车型累计生产超过二千万辆的记录而著称于世。 船型汽车 船型车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 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溶于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 也形成一个平滑的面,车室位于车的中部,整个造型很像 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这种车

汽车造型论文

《车辆造型》读书报告

1.学习《车辆造型》课程的目的及要求; 汽车自诞生至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以及楔型汽车等六个阶段的演变。本文详细阐述介绍了各历史时期汽车的风格特点及与经济性的关系和现代汽车车身造型的选择,以便我们在设计汽车车身造型时有所参考并合理想象,从而设计出理想的车型。 随着汽车开始普遍走入人们的生活,汽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再只是一种交通工具,其个性的造型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好的造型设计还能更好的发挥汽车的性能。汽车车身造型设计是汽车车身设计的开始,也是整个汽车设计的开始,好的汽车造型设计也是塑造一个汽车自主品牌的关键因素。 2.车辆造型的主要内容与工作程序; 汽车造型设计主要包括汽车外观造型设计和室内造型设计两部分 1.外观造型设计 汽车的外观造型设计主要取决于下面几个因素: ①汽车车身的总布置——决定车的比例、尺度 不同用途的汽车总布置设计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类车,因其用途和性能要求不同,所选各总成的类型及尺寸不同,其总布置也是不尽相同的。经过总布置设计,汽车各部分总成的相对位置和乘客座位以及内部空间尺寸即可以确定,按这些总成的外部轮廓并考虑到适当的间隙,就可以确定汽车的基本形状。另外优先保证的性能要求不同,总体布置也是有区别的,因此就决定了汽车车身设计也是不同的。这也是决定汽车造型设计不同的重要原因。 为了获得完美的汽车外形,在汽车总布置设计阶段必须注意使汽车各块形体相互协调,符合比例规律。显然,汽车的总体布置与匀称美观的比例之间是有矛盾的,既不能使汽车因追求完美的比例而严重损害汽车的功能,同样也不能想象在一个比例尺寸完全不协调的结构上可以制造一个完美的车身形体。在这个阶段就需要汽车造型设计人员与结构设计人员充分合作,深入掌握双方要求的要点,做到顾大局、视整体,从整车的实用与美观的双重要求出发,合理的解决汽车的结构性能与美观的形体之间的矛盾。 ②汽车的表面形状——决定汽车的形态特征 汽车表面形状,主要是汽车车身的表面覆盖件的形状,而线条构成赋予了汽车外形覆盖件具体的形状,也就是形成汽车的雕塑形象。这是在总布置设计基本完成之后,进一步使汽车外形获得精准的曲线形状的阶段,这一阶段要解决的正是美学和样式问题、车型的继承性和风格问题。汽车的表面形状决定了汽车的形态特征,其所涉及的美学和样式问题,既取决于空气动力学在汽车外形设计中的应用,又取决于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以及各国家、民族、甚至生产厂家的具体风格,还取决于车身表面大型覆盖件的生产工艺 ③汽车的外部装饰——进一步衬托、渲染造型 汽车的外部装饰主要是对汽车造型进行进一步的衬托和渲染,主要有水箱罩、保险杠、

汽车造型色彩

汽车造型色彩 汽车造型色彩一、汽车色彩与联想 由于传统文化习惯等因素的作用,人们对某种色彩会产生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会轻易改变,因为色彩会使人产生联想。银色是最能反映汽车本质的颜色。看见银色使人想起金属材料,这种颜色给人感觉整体感很强。美国杜邦(Dupont)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银色汽车最具人气,银色也最具运动感。白色给人以明快、活泼、大方的感觉。白色是中间色,给人以清洁朴实的感觉,容易与外界环境相吻合而协调,白色车身较耐脏,路上泥浆或污物溅上干后不易看出。另外,白色是膨胀色,容易使小车显大。日本车在20世纪80年代,有白色代表高级的说法,白色车的销量曾经占到过总销量的70%。另外,白色车相对中性,对性别要求不高。 黑色是一种矛盾的颜色,既代表保守和自尊,又代表新潮和性感,给人以庄重、尊贵、严肃的感觉。黑色也是中间色,容易与外界环境相吻合,但黑色车身反而不耐脏,有一点灰尘就能看出来。黑色一直是公务车最受青睐的颜色,高档车黑色气派十足,但低档车最好不要选用黑色,除非标新立异。红色包括大红、枣红,给人以跳跃、兴奋、欢乐的感觉。红色是放大色,同样可以使小车显大。高速公路上的红色跑车,在阳光下感觉如同一团火焰掠过,非常提神。红色是别致又

理想的颜色,跑车或运动型车非常适合。 蓝色是安静的色调,但是感觉非常收敛,个性不张扬,如同星球的深邃和大海的包容。但蓝色不耐脏。 黄色给人以欢快、温暖、活泼的感觉。黄色是扩大色,在环境视野中很显眼,跑车选用黄色非常适合,小型车用黄色也非常适合。出租车和工程抢险车的黄色,一是便于管理;二是便于人们及早地发现,可与其他汽车区别。但私用车选用黄色的不多。香槟色是黄色派生出来的金属漆颜色,现在大行其道。 绿色有较好的可视性,是大自然中森林的色彩,也是春天的色彩。绿色的金属漆也一改以前冰冷的色调,以温暖的面貌出现,小车选绿色很有个性,但豪华型车如果选用绿色,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 现在的汽车颜色可谓五花八门,充分反映了汽车颜色的变迁和当今车主日益张扬的个性。 二、汽车色彩的设计 汽车色彩的设计绝非随心所欲,一般要经过色彩研究、想像设计、色彩构成、用户评议、信息反馈、色彩初步确定、环境试验、色彩最终确定等一系列程序。在国外,很多世界汽车巨头都不敢小看色彩的含金量。每年不同的汽车公司都推出不同的色彩,这种色彩的推出绝不是根据设计者的喜好,而是有他们各自的色彩方案。例如,奥迪汽车公司就委托英

汽车车身设计的发展变化及其意义

现代汽车与汽车文化结课论文 汽车车身设计的发展变化 及其意义

引言 当我们看到一辆汽车时,第一时间就会注意到它的外形。往往外形帅气、漂亮,线条流畅的汽车能最先抓住大众的眼睛。汽车设计中车身造型设计属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范畴,它有别于工程技术设计的“硬设计”,其目的是使汽车能尽量完美地体现他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充分满足人们实用和审美两方面的需求,属于设计中的软设计。 汽车造型设计应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审美观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产品达到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的高度统一,人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成为表达人类感情的“符号”。汽车造型设计是科学的理智和艺术的感情为一体的创造性设计。 而在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对汽车的车身设计也越来越看重。 正文 汽车的汽车自诞生至今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和楔形汽车。 马车型汽车时代 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沿用了马车的形式,因此称为“无马的马车”,英文名“Sedan”就是指欧洲贵族乘用的一种豪华马车。1908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生产了著名的T型车,最初是一种带布篷的小客车,成为马车型汽车的代表。汽车的马车型时代,由于汽车没有自己的造型风格,所以也可以说是汽车造型的史前时代。 箱型汽车 1986年,法国人本哈特和拉瓦索生产了世界上首辆封闭式汽车,也箱形汽车的开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不同于马车型的汽车,其外型特点很箱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因此被称为“箱型汽车”。箱型汽车重视了人体工程学,内部空间大,乘坐舒适,有活动房屋的美称。但是,空气阻力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为汽车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汽车的外形与色彩

汽车的外形与色彩 一、汽车外形 (一)确定汽车外形有三个因素,即机械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汽车外形的演变就是三者协调的发展。 1、机械工程学要求动力性好、操纵稳定性好。 2、人体工程学求驾乘人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舒适性好。 3、空气动力学要求汽车行驶时空气阻力小。 (二)汽车诞生一百多年来,汽车外形经历了马车形、箱形、甲壳虫形、船形、鱼形、楔形和子弹头形等演变。 二、马车形汽车 汽车诞生时,人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动力的更换上,汽车的外形被忽视仍然沿用了马车造型,早期英国生产的一种汽车专门设计了一个相当于马车上挂马鞭的钩子。 (1893年的马车形奔驰汽车) 1908年,美国福特公司生产了著名的T型车,最初是一种带布篷的小客车成为马车形汽车的代表。

(1908年的马车形福特T型车) 汽车的马形时代,由于汽车没有自己的造型风格,所以可以说是汽车造型的史前时代。 三、箱式汽车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和汽车传动装置的改进,汽车的速度也逐渐提高。风吹、日晒、雨淋给驾驶员和乘车人员带来许多不便。1896年,法国人本哈特和拉瓦索生产了世界上首辆封闭式汽车(图3-2),是箱形汽车的开端。 (世界上首辆封闭式汽车) 1915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一种新型T型车,人们将这种T型车作为箱形汽车的代表。

(1915年的箱形福特T型车) 箱形汽车重视了人体工程学,内部空间大,乘坐舒适,有活动房屋的美称。但是,随着车速的提高,空气阻力大的问题就暴露出来。箱形汽车的“大箱子”阻碍了汽车前进速度,为汽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甲壳虫形汽车 箱形汽车时代的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空气阻力的重要性。 汽车的空气阻力除与迎风面积和车速有关外,还与汽车的纵剖面形状有关(如下图,越呈流线型汽车的正面阻力和后面涡流越小。因此,使人们致力于流线型车身的设计。 1920年,德国科学家保尔.亚莱通过试验证明,一件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迎风面积和前进速度有关。 最初,人们只是直观地想,通过减小汽车迎风面积来降低空气阻力,也就是减小汽车横断面的几何尺寸、即宽度和高度。其中,由到受到乘坐

汽车造型发展史

汽车造型发展史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逐年增加。除了以往人们买车时关注的实用性,汽车的外形设计也成了车族们所最为关注的因素。就如汽车造型大师乔治亚罗所言:“造型设计决定这一款车的命运,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汽车的造型是尤为重要的。 迈入2010回顾一百多年来汽车外观造型的变化才发觉汽车已经变了那么多。人们的用车习惯总是在不停的变化,以国内目前还不算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为例,从刚开始的崇尚实用为主,到如今的崇尚舒适;从完全摒弃两厢车到两厢车大行其道,汽车造型的发展也同时反映了当时的审美取向和实际要求。如今再来细细品味汽车造型走过的路程,也别有一番滋味。 汽车作为一种商品,首先向人们展示的就是它的外形,外形是否讨人喜欢直接关系到这款车子甚至汽车厂商的命运。汽车的外形设计,专业的说法叫做汽车造型设计,是根据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最理想的车身形状。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它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而是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汽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美去吸引和打动观者,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望。汽车造型设计虽然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是整车设计最初阶段的一项综合构思,但却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汽车的造型已成为汽车产品竞争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汽车造型主要涉及科学和艺术两大方面。设计师需要懂得车身结构、制造工艺要求、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学、工程材料学、机械制图学、声学和光学知识。同时,设计师更需要有高雅的艺术品味和丰富的艺术知识,如造型的视觉规律原理、绘画、雕塑、图案学、色彩学等等。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便开始了其漫长的进化之路。从整体来看,一百多年来,汽车造型的的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流线型汽车,船型汽车,楔型汽车到现在的复合型汽车等。下面就具体看一下汽车造型的发展史。 马车型汽车·汽车造型的开始 我国古代早有“轿车”一词,是指用骡马拉的轿子。当西方汽车大量进入中国时,正是封闭式方形汽车在西方流行之时。那时汽车的形状与我国古代的“轿车”相似,并与“轿车”一样让人感到荣耀。于是,人们就将当时的汽车称为轿车。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形式。18世纪这种车传到美国后,也只有纽约、费城等少数大城市中的富人才有资格享用。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时,车身由原来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式,其舒适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 箱型汽车·设计的民主运动 箱型汽车投入使用是建立在巴德制造工艺与流水线结合的基础上,以福特T型车为主,1915~1930年代,箱型车一直都唱主角。 1915年,福特T型车首次将简陋的帆布篷换成木制框架的箱型车身,宣布了车身外形设计的开端。满足了遮风挡雨的基本功能,随着汽车从富人的玩具变成了平民运输代步的工具,乘客舱的后面加设了行李舱,形成了箱型车方方正正的造型。在大型豪华车领域,为打破箱型的单调和呆板,色彩、图案与装饰已成为造型之焦点,192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建立“色彩与艺术”部,哈里·厄尔出任主管,标志着职业造型设计师走人汽车行业。 甲壳虫型汽车 1934年,流体力学研究中心的雷依教授,采用模型汽车在风洞中试验的方法测量了各种车身的空气阻力,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试验。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首先采用了流线形的车身外形设计。1937年,德国设计天才费尔南德·保时捷开始设计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从20世纪30年代流线形汽车开始普及到40年代末的20年间,是甲壳虫形汽车

汽车造型的发展历程

汽车造型的发展历程 班级:13汽车运用技术1 姓名:崔鹏学号:135309108 摘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到了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世界第一辆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关键字:造型安全舒适美观 一、马车型汽车 我国古代早有“轿车”一词,是指用骡马拉的轿子。当西方汽车大量进入中国时,正是封闭式方形汽车在西方流行之时。那时汽车的形状与我国古代的“轿车”相似,并与“轿车”一样让人感到荣耀。于是,人们就将当时的汽车称为轿车。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形式,因此称为“无马的马车”。英文名Sedan就是指欧洲贵族乘用的一种豪华马车,不仅装饰讲究,而且是封闭式的,可防风、雨和灰尘,并提高了安全度。18世纪这种车传到美国后,也只有纽约、费城等少数大城市中的富人才有资格享用。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时,车身由原来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式,其舒适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福特将他的“封闭式汽车”(Closedcar)称为Sedan。著名的福特T 型车是马车型汽车的佼佼者。 福特T型车的面世使1908年成为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T型车以其低廉的价格使汽车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美国亦自此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度”。该车的巨大成功来自于其亨利·福特的数项革新,包括以流水装配线大规模作业代替传统个体手工制作,支付员工较高薪酬来拉动市场需求等措施。福特公司也曾推出分期付款计划辅以销售,这类似于德国大众汽车的“KdF-Wagen”(大众甲壳虫的前身)采取的策略。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美国的汽车消费者开始倾向于购买具有更新款式和配置的汽车。福特汽车公司在激烈的外部竞争下,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这时,福特意识到应该重新审视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了。于是,福特公司在1927年10月推出了全新车型,

论述关于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

摘要 1885年卡尔·奔驰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汽车,20世纪前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开始向多样化的实用性发展。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汽车车身的造型也从马车型——箱式车身——甲壳虫车身——船形车身——鱼形车身——楔形车身——多用途轿车的演变,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关键词】汽车车身造型美学空气动力学

目录 摘要 (1) 第1章绪论 (3) 第2章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 (4) 2.1马车型汽车 (4) 2.2 箱型汽车 (4) 2.3甲壳虫型汽车 (5) 2.4船形汽车 (5) 2.5鱼形汽车 (6) 2.6楔形汽车 (6) 第3章当代及汽车车身造型特点 (8) 3.1 设计合理... . (8) 3.2 良好的安全性... (8) 第4章未来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趋势... ..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语 (12)

第1章绪论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到了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造,并相继引入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继而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汽车车身不仅起到了容纳旅客和货物,还是保护运送对象免受风沙雪等自然侵袭或人为侵害,减少汽车的空气阻力等作用。同时,它的造型又是汽车的功能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成为一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生动的综合反映。 在汽车工业百年发展中,其汽车车身造型从马车型——箱式车身——甲壳虫车身——船形车身——鱼形车身——楔形车身——多用途轿车的演变。车身造型演变最具直观感和特色性。汽车作为一种商品、一种交通工具,首先就是要向人们展示它的外形,外形的美观度、讨喜性直接影响着某一款车或者是汽车厂商的命运。汽车外形设计,专业的说法叫汽车造型设计,是根据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塑造出最理想的车身形状。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美去吸引和打动观者和购买者,使其产生购买欲望。

各国汽车设计发展简介 欧美历史悠久

各国汽车设计发展简介欧美历史悠久 [导读]汽车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专业的学科,它在外观设计、人体工程学、机械设计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下不断进化着。 汽车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专业的学科,它在外观设计、人体工程学、机械设计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下不断进化着。而我们这里所提到的汽车,实际上包含了摩托车、卡车、巴士以及货车、轿车等等种类。现代汽车的功能设计,往往需要有一大批不同专业的团队来共同完成。不过,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汽车设计大多等同于外观设计,所以,一般汽车设计师都拥有艺术背景,同时又具备工业设计或交通设计的专业知识。 早期汽车设计在美国

汽车诞生至今不过100多年,其发展进化的主要区域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当然,这两地的汽车设计也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美国,汽车设计于1924年来到了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美国汽车市场开始呈现饱和趋,所以为了保证销售量依然能够稳步增长,通用公司总裁阿尔弗莱德提出了“车型年份”的概念,也就是每年推出一个小改款用以说服消费者每一年都有购买新车的理由。

这一计划在业内被称为“动态淘汰”,它对汽车行业、产品设计、甚至是美国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汽车巨人亨利·福特却对此没有兴趣,他始终坚持设计的完整性与简单化,正因如此,通用在1931年超越福特,成为了汽车市场上的龙头老大。由于采用了推出年度改款的理念,也使得通用汽车开始采用“body-on-frame”理念,而非欧洲市场上流行的整体车身设计,以简化不断变化的设计带来的制造难题。

1934年克莱斯勒带着全新的发明和空气动力学设计推出了著名的“Airflow”,然而由于过于革命性和独特,克莱斯勒又不得不被迫对其后来的车型进行改款,这一次也让整个汽车行业认识到了“先锋设计”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汽车文化》2汽车造型色彩

汽车造型色彩 一、汽车色彩与联想 由于传统文化习惯等因素的作用,人们对某种色彩会产生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会轻易改变,因为色彩会使人产生联想。 银色是最能反映汽车本质的颜色。看见银色使人想起金属材料,这种颜色给人感觉整体感很强。美国杜邦(Dupont)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银色汽车最具人气,银色也最具运动感。 白色给人以明快、活泼、大方的感觉。白色是中间色,给人以清洁朴实的感觉,容易与外界环境相吻合而协调,白色车身较耐脏,路上泥浆或污物溅上干后不易看出。另外,白色是膨胀色,容易使小车显大。日本车在20世纪80年代,有白色代表高级的说法,白色车的销量曾经占到过总销量的70%。另外,白色车相对中性,对性别要求不高。 黑色是一种矛盾的颜色,既代表保守和自尊,又代表新潮和性感,给人以庄重、尊贵、严肃的感觉。黑色也是中间色,容易与外界环境相吻合,但黑色车身反而不耐脏,有一点灰尘就能看出来。黑色一直是公务车最受青睐的颜色,高档车黑色气派十足,但低档车最好不要选用黑色,除非标新立异。 红色包括大红、枣红,给人以跳跃、兴奋、欢乐的感觉。红色是放大色,同样可以使小车显大。高速公路上的红色跑车,在阳光下感觉如同一团火焰掠过,非常提神。红色是别致又理想的颜色,跑车或运动型车非常适合。 蓝色是安静的色调,但是感觉非常收敛,个性不张扬,如同星球的深邃和大海的包容。但蓝色不耐脏。 黄色给人以欢快、温暖、活泼的感觉。黄色是扩大色,在环境视野中很显眼,跑车选用黄色非常适合,小型车用黄色也非常适合。出租车和工程抢险车的黄色,一是便于管理;二是便于人们及早地发现,可与其他汽车区别。但私用车选用黄色的不多。香槟色是黄色派生出来的金属漆颜色,现在大行其道。 绿色有较好的可视性,是大自然中森林的色彩,也是春天的色彩。绿色的金属漆也一改以前冰冷的色调,以温暖的面貌出现,小车选绿色很有个性,但豪华型车如果选用绿色,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 现在的汽车颜色可谓五花八门,充分反映了汽车颜色的变迁和当今车主日益张扬的个性。 二、汽车色彩的设计 汽车色彩的设计绝非随心所欲,一般要经过色彩研究、想像设计、色彩构成、用户评议、信息反馈、色彩初步确定、环境试验、色彩最终确定等一系列程序。在国外,很多世界汽车巨头都不敢小看色彩的含金量。每年不同的汽车公司都推出不同的色彩,这种色彩的推出绝不是根据设计者的喜好,而是有他们各自的色彩方案。例如,奥迪汽车公司就委托英国的环球色彩公司来做汽车产品整体设计。首先奥迪公司选好准备新推出的汽车款式,再请环球色彩公司来提供10~20种颜色,奥迪公司再根据提供的颜色来确定设计不同颜色的汽车。

从汽车外形变迁看汽车发展史

从汽车外形变迁看 汽车发展史 ■车影 1770年法国人尼古拉斯古诺(1725-1804)将蒸汽机装 在板车上,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板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利 用机器为动力的车辆。 1769年,瑞士军官普兰捷尔也造出了一辆以蒸汽机为 动力的可自由行驶的板车,于是有人将普兰捷尔也认定为 汽车的始祖之一。1860年,法国人艾蒂安·勒努瓦发明了 一种内部燃烧的汽油发动机。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 尔·本茨(1844-1929)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 油机 的三轮车。德国另一位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 1900)也同时造出了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 轮汽车,这便是现代意义上的汽车。他们俩被公认为以内

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1886年1月29日也被公认为汽 车的 诞生日。由于当时工业基础弱,世界第一辆汽车十分简陋,只能把它 看作是脱离了马的“马车”。 然而此后的一百多年内,汽车无论是从车身造型还是从动力源 或底盘、电器设备来讲,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其发展过程中最 富有特色、最具直观感的首先是车身外形的演变。 马车型汽车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制 造公司,除戴姆勒和奔驰各自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 外,还有美国的福特公司、英国的劳斯莱斯公司、法国的标致和雪铁 龙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当时的汽车外形基本上沿用了马车 的造型。因此,当时人们把汽车称为无马的“马车”。 1890年,德国奔驰公司生产的维洛牌车首先开始采用橡胶 充气轮胎。维洛牌(VELO)小客车(1894年)是奔驰公司初期著名的小客 车。 1889年,法国的标致公司研制成功齿轮变速器、差速器, 并在 1891年首先采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1891年摩擦片式离合器 也在法国开发成功。 1890年法国的雷诺1号车,采用密闭箱式变速器、万向节传 动轴和伞齿轮主减速器。1902年法国的狄第安采用了流传至今 的狄第安 后桥半独立悬架。由于法国人的不断改进,使早期汽车的性能大大提 高。其次德国在1893年发明了化油器,1896年英国首先采用 石棉制动片和方向盘等,也为汽车的改进做出了贡献。 美国农民出身的亨利·福特(1863-1947),在1896年造出第一辆 福特车。1908年,福特公司开始生产一种“T”型汽车,以其 结构紧凑、坚固耐用、容易驾驶、价格低廉而受到欢迎,并以产量 之高而著称于世。福特还首先采用“流水作业法”,大大提高了劳动 生产率,并为今天的汽车生产所继承。 箱型汽车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 1915年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象 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把这类车称为“箱型汽车”。 早期的箱型汽车以美国的福特T型车最为著名,年产量达 到30万辆,占美国汽车总产量的70%-8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车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使 汽车跑得快,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增大功率,二是减小空气阻力。 因此人们开始降低车的高度减小空气阻力。随着车顶高度的降低,前 窗不断变窄,影响前方的视野,乘员感到视野受限,于是放弃了降低 高度提高速度的方法,转而通过提高功率的方法来克服空气阻力。这 样一来,发动机由单缸变成四缸、六缸、八缸,而且汽缸是一列排开 2004. 04 汽车实用技术-61-

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

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 交通学院交本0903 汽车自诞生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以及楔型汽车等六个阶段的演变。总结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下面就借本人收藏的汽车模型向各位介绍一下各历史时期的风格特点。 最早的汽车 汽车诞生之前,马车就是人类最好的陆上交通工具。1770年法国人尼古拉斯古诺(1725-1804)将蒸汽机装在板车上,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板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利用机器为动力的车辆。 古诺的蒸汽车的主要技术数据:车长:7.32米车高:2米蒸汽泡直径:1.34米前轮直径:1.28米后轮直径:1.5米牵引能力:4-5吨时速:3.5-3.9公里连续行走时间:12-15分钟 1769年,瑞士军官普兰捷尔也造出了一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可自由行驶的板车,于是有人将普兰捷尔也认定为汽车的始祖之一。 1860年,法国人艾蒂安·勒努瓦发明了一种内部燃烧的汽油发动机。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1844-1929)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德国另一为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1900)也同时造出了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这便是现代意义上的汽车。他们俩被公认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1886年1月29日也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由于当时工业基础,世界第一辆汽车十分简陋,只能把它看作是脱离了马的“马车”。 然而此后的一百多年内,汽车无论是从车身造型还是从动力源或底盘、电器设备来讲,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其发展过程中最富有特色、最具直观感的首先是车身外形的演变。 马车型汽车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制造公司,除戴姆勒和奔驰各自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外,还有美国的福特公司、英国的罗尔斯罗伊公司、法国的标致和雪铁龙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当时的汽车外形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造型。因此,当时人们把汽车称为无马的“马车”。 1890年,德国奔驰公司生产的维洛牌车首先开始采用橡胶充气轮胎。维洛牌(VELO)小客车(1894年)是奔驰公司初期著名的小客车。 1889年,法国的标致研制成功齿轮变速器、差速器,并在1891年首先采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1891年摩擦片式离合器也在法国开发成功。 1890年法国的雷诺1号车,采用密闭箱式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伞齿轮主减速器。1902年法国的狄第安采用了流传至今的狄第安后桥半独立悬架。由于法国人的不断改进,使早期汽车的性能大大提高。其次德国在1893年发明了化油器,1896年英国首先采用石棉制动片和方向盘等,也为汽车的改进作出了贡献。 美国农民出身的亨利·福特(1863-1947),在1896年造出第一辆福特车。1908年,福特公司开始生产一种“T”型汽车,以其结构紧凑、坚固耐用、容易驾驶、价格低廉而受到欢迎,并以产量之高而著称于世。福特还首先采用“流水作业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为今天的汽车生产所继承。 箱形汽车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

汽车造型设计的历史和未来

汽车造型设计的历史和未来----车轮滚滚向前 迈入2009回顾一百多年来汽车外观造型的变化才发觉汽车已经变了那么多。人们的用车习惯总是在不停的变化,以国内目前还不算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为例,从刚开始的崇尚实用为主,到如今的崇尚舒适;从完全摒弃两厢车到两厢车大行其道,汽车造型的发展也同时反映了当时的审美取向和实际要求。如今再来细细品味汽车造型走过的路程,也别有一番滋味。 汽车作为一种商品,首先向人们展示的就是它的外形,外形是否讨人喜欢直接关系到这款车子甚至汽车厂商的命运。汽车的外形设计,专业的说法叫做汽车造型设计,是根据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最理想的车身形状。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它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而是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汽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美去吸引和打动观者,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望。汽车造型设计虽然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是整车设计最初阶段的一项综合构思,但却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汽车的造型已成为汽车产品竞争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开始了其漫长的进化之路。 马车型汽车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制造公司,除戴姆勒和奔驰公司外,还有美国的福特,英国的劳斯莱斯、法国的雷诺、标致、雪铁龙、意大利的菲亚特等。这个时期,人们的主要精力在不断改进汽车的机械结构方法。即想办法让汽车行驶起来,速度要快,操纵要稳定。在车身造型方面还没有专门的设计人才,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沿用马车的型式,因此,当时人们把汽车称为无马的“马车”。 箱型汽车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中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象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把这类车称为“箱型汽车”。早期的箱型汽车以美国的福特T型车最为著名,年产量达到30多万辆,占美国汽车总产量的70%-80%。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莱部看准用户多样化的要求,于1928年制造出在散热器罩、发动机通风口和轮罩上增加豪华装饰的汽车从而博得了用户的欢迎。 随看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车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使汽车跑得快,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增大功率,二是减小空气阻力。因此人们开始降低车的高度减小空气阻力。随着车顶高度的降低,前窗玻璃不断变窄,影晌前方的视野,乘员感到十分憋闷。后来放弃了降低高度提高速度的办法,转而通过提高功率的办法来克服空气的阻力。这样一来,发动机由单缸变成四缸、六缸、八缸,而且气缸是一列排开的,因而发动机罩也随之变长。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1931年生产的阿尔法.罗密欧牌汽车的外型。 作为高速车来讲。箱型汽车是不够理想,因为它的阻力大,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汽车。 甲壳虫型汽车 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空气阻力成为汽车前进的最大障碍。显然,箱型汽车不够理想。因为它的阻力大,前窗玻璃、车顶、特别是汽车后部都会产生空气涡流的阻力,消耗了汽车的大部分动力。因此,人们开始运用流体力学原理研究汽车车身的造型,找到了前圆后尖的造型阻力较少这一规律。

汽车外形和色彩发展历史

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汽车外形的演变过程与汽车色彩的象征意 义可以满足人们追求时尚、体现个性的需求。以下内容由车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34500372.html,搜集整理。 一、汽车外形 行驶在道路上的汽车外形各有不同,而确定汽车外形有三 个因素,即机械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机械工程学要 求动力性好,操纵稳定性好等;人体工程学要求驾乘人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舒适性好;空气动力学要求汽车外形应该具有良好的流线形。所谓流线形,是指空气流过不产生旋涡的理想形状,流线形应用的 最高境界是飞机的机翼。目前汽车的外形均是流线形的变化形。 从1886年开始,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汽车技术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富特色、最有直观感的当数车身外形的演变。 1.马车形车身 1886年,德国戴姆勒和本茨分别试制成功第一辆汽车,但 当时汽车车身基本还是沿用马车造型(图1-43a,b,c) 当时的马车形车身与我国古代的兵车车身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不过是在车轮上加上坐椅,车身上部敞开或川活动篷布来避雨 挡光。这样的车身难以抵挡强烈的风雨侵袭,对于乘坐者仍然有极 大的不便。

2.箱形车身 由于马车形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二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它很像一个大箱子,箱子

上部装有门窗,实际上只是将原来的马车车身上做了局部的改进, 人们把装有这类车身的汽车称为箱形汽车(图1-44 a、b)。 说起箱形车身,不由让人想到我们现在乘坐的客车,现在 的客车车身不论是豪华型还是普通型,也不论车身内饰和外形如何 变化,供乘客使用的空间不过是一个长方体的箱形空间,也就是说,箱形车身延续至今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生命力。箱形汽车的行驶阻 力妨碍了汽车高速行驶,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新的车形。 3.流线形车身

汽车外形进化史

汽车外形进化史 汽油机装配在三轮车上,就是人类最早的汽车。如今,百年的汽车工业发展史已经一闪而过,汽车外形设计也总是随着当时的制造业发展和审美水平而不断完善。随着汽车技术的日趋同质,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到一个设计时代。现在就带大家领略一下汽车外形演变的风采。 ●“丑陋”的敞篷 早期的汽车都是三轮车或者四轮马车上装配一个汽油发动机,这时的汽车都是“敞篷”的。当时车辆的外形相当简陋,没有车身和底盘,车灯就挂在座椅旁边。但资料显示,当时的波尔舍电动车时速可以达到50公里。1908年,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流水生产线,“T”字型汽车被大批量制造和廉价销售,随即迅速走进人们的生活,汽车从此出现标准形状。 ●箱式车风靡一时 在上世纪20年代,车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风吹雨淋等当今看来简单的问题日益影响车辆的性能,改良不可避免。在这期间,即使是最为廉价的汽车也先后配齐了挡风玻璃、车门、车顶、轮罩、车灯等,汽车车身最终成为一个封闭式的“箱子”,乘员可以真正坐在里面风雨无忧了。这时的汽车有点像封闭的小箱子,所以有人称之为“箱式车时代”。 ●“长鼻子”短暂受宠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逐渐成熟,各个汽车制造商开始竞相开发大排量和大功率的发动机。缸数的增加使得汽车的前部发动机舱越来越长,出现了名副其实的“长鼻子”汽车。在车身的加工工艺方面,大多仍是采用木制龙骨、平面的挡风玻璃、夸张而增加风阻的大灯、将敲打过的金属皮蒙在车身表面,造型浮华且不成熟,而当时大部分汽车是瞄准贵族设计的。火箭车”横空出世关于汽车设计,二战之前基本上处于空白。那时资源稀缺,汽车只属于少数有钱人或军用物资。战争结束后,设计界出现一种争论,是进化还是革命。此时,多数汽车厂商选择了追求典雅和高贵的保守设计。伴随着当时航天工业的迅速发展,设计师将火箭与汽车、速度联系到一起,一些车型出现了火箭似的尾翼和车头,也就有了“火箭车”。 ●大尺寸梯形车进入眼帘 20世纪60年代晚期,一股设计新风潮出现了,尽管它不是主流,但具有很大影响力。当时有两个设计特点,一是前进气格栅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二是侧部的腰线在C柱附近呈现阶梯状。这种新设计要求车身尺寸比较大,所以不太适合欧洲车。而在日后的美国车小型化的浪潮中,大尺寸梯形车也就慢慢消失了。 ●“瘦身运动”促成箱体时代 20世纪70年代,由于燃油危机出现,汽车开始了“瘦身运动”。大多数车型都进入了所谓的箱体时代。箱体式车要求车身长度变短,高度加长来扩大空间,这一时期长方形的头灯是最流行的元素。代表车型为1974年的大众高尔夫、道奇Omni等。而到80年代末,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