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和反思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和反思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和反思

4、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早春时节梅花盛开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学习4个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熟练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于春光之中, 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投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花?教师板书梅花” 后问:见过梅花吗?能描述一下梅花吗?”

2、在梅花”后面板书山”

3、同学们读读梅花山”梅花“山”说明什么?(多)

4、这么多的梅花,它在哪儿呢?打开看课本插图,图上画的就是梅花山,梅花山是一处旅游景点,就在离镇江不远的南京。

5、简介梅花山:梅花山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钟山南,处于明孝陵神道环抱中,因山上多红梅而得名。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

都来到这里游览。

6、春天到了,梅花山上的梅花开放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板书 并出示课题)那我们就一起到梅花山看一看吧!

二、整体感知 1、先听老师读课文,请大家边听边想象梅花山的景象,听后交流

一 下你仿佛看到些什么。

2、同桌交流。

(梅花全都开放了,在梅花山游玩的人很多很多

、深入文本

1、师:老师看出来了,小朋友们很想自己走进梅花山去看 就让我们自己再去读读课文吧!读课文前,老师有两个要求: 出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把句子读通顺,注意读好文中的轻声。

2、学生读课文老师巡视检查

3、检查自读效果: 检查生字读音:

(1)打开语文书,找到生字。

学生利用文本多种形式读生字。(自读、遮住拼音读、同桌打乱顺序

点读、组词读)

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看,

2、

(2)出示文中生字词,各种形式再读

分行指名读,男女生比赛

①出示课文中的长句子(指名读)(分组读)(一起读)

②分段读课文一段一段地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③一起读课文4、总结:同学们读得真好!春天,梅花山上开满了晶莹透亮、

像朵朵彩云般的的梅花,挤满了喜爱梅花的人们,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梅

花山,近距离的欣赏它的美丽动人。

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寒还尽挨2、认读生字。

3、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记忆这些生字?你认为哪些字比

较难写?

寒:认识新偏旁“宝盖头”,下面是“”再一个“八”

加两点。

还: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先写里边,再写走之底。

尽:“尺”要居中,写在横中线的上部。

挨:认识新偏旁“提手旁”,注意右边的写法。

4、老师范写“寒”,学生仔细看,怎么样把字写漂亮和美观。

5、学生打开习字册练写。(注意强调写姿)

6、投影反馈评议。

五、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写《硬笔习字册》

教学反思:

本课是苏教版一年级第二册的一篇意境很美的文章。课文图文并茂地描

述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是发

展的主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

“参与者”。因而,本课的教学,无须老师过多的讲解,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具有很强的领悟和欣赏能力,我们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孩子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

开课我就用图片把学生引入梅花山,通过图片和书中插图让学

生先领略梅花山的美景,进而再带大家走进美丽的梅花山,细细的欣赏梅花。

在这一课时中,我重点指导孩子掌握生字词、朗读好课文,在检查生字词时,我层层深入,从字到词,再到文中的句子,最后到整篇课文,在读生字时,先让他们自己读,再把拼音遮起来读,最后同座

位互相指读并进行反馈,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 位在互相

同座检查中也进行了合作学习,效果较好。在读词语和长句时, 也是让学生通

过多种方式来读,让每个学生都读起来。在指导读“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时,我让学生用俏皮可爱的语气读,通过一步步的朗读,学生仿佛看到了梅花山上的梅花像片片彩云,晶莹透亮,一朵连着一朵,开得非常旺盛,他们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赞美声。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课堂中进一步反思并进行改进。

《山水画的意境》优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14山水画的意境 素材积累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料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中国画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这三个大类;有工笔、写意、等技法形式。 上课笔记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把握本文的写作脉络,理清文本思路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诗词和山水画作品的欣赏,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初步理解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重点:过程与方法目标;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讨论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在阅读众多文人雅士的诗赋佳作时,不难发现写山水之情、归隐之乐的诗词数不胜数,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山水诗与山水画的意境。让我们跟着李可染一起,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2.生难字词 (1)字音 惆怅.(chàng)真挚.(zhì)渲.染(xuàn) 胸.有成竹(xiōng) 朝朝暮.暮(mù) 浮光掠影.(yǐng) (2)词义 【胸有成竹】强调画家作画前,对于所画的对象已经有了整体把握,非常熟悉。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反复诵读,仔细揣摩诗词意境,使自己能进入语境,仔细体会山水画的意境并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4):提出“意境”这一概念,并解释“什么是意境”; 第二部分(5~10):论述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作品之中。此外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与其相互依附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四年级买文具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买文具公开课教案 及反思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买文具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2、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理。 2、解决商的定位问题。 教学准备: 1、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口算:(借助视频) 40×2=50×5=90×3=20×7= 30×3=70×4=80×6=9×10= 30×6=40×3=60×2=2×70= ()×30=60()×60=180()×50=200 ()×40=80()×40=40()×20=180 90×()=18040×()=12070×()=140

师:全对的同学请举手,祝贺你们成为这节课的“口算之星” (设计意图:为本节课学生准确试商奠定基础) 2、板演(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势计算方法) 68÷2=648÷8=567÷5= 【设计意图】:结合这3道题总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势计算方法,为本节课学生推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竖势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生活中做什么的时候用过除法呢 生:我们在分东西、买东西的时候会用到除法。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二、探索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学校每学期开学初,校长都会拿出一部分钱资助那些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同学,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这学期,校长把负责购买任务交给了老师,我准备到文具店为同学们购买文具,你们想和老师一同去吗 (板书课题) 生:想。 师:(出事教学情境图。)谁来说一说,你在文具店里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钢笔8元一支, 文具盒10元一个, 书包20元一个, 计算器30元一个。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统计》 宋门学区军王小学 —I-R 芬 2013-4-1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学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当探究进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时,教师不急于求成,而是充分信任、肯定学生,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当学生投入到自己乐于探究的活动中,非常乐于用自己的方法来自主探索知识时,就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 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 1 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 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情景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具准备:操行统计表、水彩笔教学过程: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我们班上要出两个节目,大家觉得我们可以出什么呢? 生:唱歌、跳舞、绘画、走时装步……。 师:不错,合唱、舞蹈、小品、乐器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这四类节目中选出两个,我们怎么决定出哪两个节目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一年级时所学的统计知识。老师想让大家投票来决定,下面老师请每组讨论出两个节目,等会投票。板书课题:“统计” 二、探究新知(随时注意给表现突出的大组或个人加五星和红旗) 1.收集数据的过程师:我们要知道哪两个节目的票数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来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师:小组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师行间巡视,对方法收集好的小组和合作愉快的小组加五星) 师: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并说说本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谈谈为什么?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方法正字法,下面组长就把讨论结果在黑板上按“正”字的书写顺序画一笔画。(学生按大组顺序上台投票配上音乐伴奏曲) 2.整理数据的过程

《春晓》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春晓》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春晓》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遵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解诗句→讲诗意→悟诗情)和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粗略感知→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牢牢抓住朗读这条主线,充分发挥两个画面(课文中的插图、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画面)的作用,全面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晓、眠、觉、闻、啼”5个生字,做到能读会写、能结合诗句讲解其意思。 2.能理解各句诗的基本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全诗的意思。 3.能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4.体会诗的意境,产生“春天真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讲授法、观察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1.板书课题。 2.读课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查字法查出下列生字。 晓、眠、觉、闻、啼 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注意指导学生读准5个生字的音)。 3.教师范读,并布置学生边听边看书中的插图,边想:这首诗可能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的景色? 4.组织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讨论,注意追问学生: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5.解题:春晓—晓,天明,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这是一首描写雨后春天早晨情景的诗,作者是唐代着名诗人孟浩然。 三、读讲诗句,结合理解生字词。 1.读前二句诗,理解词、句的意思。 (1)边读、边看文中插图(有条件的.可以出示挂图)、边想:这两句诗大致写的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来?(提示学生根据预习时所查字意来分析,后同。) (2)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春:春天;眠:睡的同义词;春眠:在春天的夜晚里睡觉。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处处:到处;闻:听到;啼:鸟叫。闻啼鸟:听到鸟的啼叫声。 (3)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二句诗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早晨醒来,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

《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春到梅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软件 2、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 1、引导看软件,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学生: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下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出示生字词: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 部件法:休息 换一换:吹 歌诀法:尽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停顿。朗读。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布置作业 1、写写、识记生字词。

《买文具》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P56—57的《买文具》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文具实物图、小黑板 学具: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铺垫 请你算一算(看卡片口算) 1、40×2= 30×3= 20×7= 80÷2= 240÷8= 15÷3=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150 70×()<440 80×()<650 50×()<320 二、新知探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到新学期,孩子们都会为自己添置一些文具,这学期你又为自

己购买了哪些文具? 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了文具店(贴出挂图:每个文具盒20元),想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些文具(揭示课题:买文具),你们帮帮他们好吗? 2、学习80÷20和140÷20 ⑴从文具店里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淘气今天带了80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问题: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师:“你会列出算式吗?”(板书:80÷20) 师:“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因为求的是80里面有多少个20)师:“80÷20等于几?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算法。 师:“那你会用竖式来计算吗?请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汇报时提出:“为什么4要写在个位?(因为80里面有4个20)”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孩子。 ⑵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80元可以买4个书包,那140元呢?可以买多少个书包?(学生列出算式) 师:“你能像刚才一样用竖式来计算吗?” 学生试做,并回答为什么7要商在个位。 ⑶比较80÷20与140÷20两个算式,你发现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师(用手势显示被除数的前两位)提问:为什么80÷20中的4要商在这里,而140÷20的7不商在这里?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孩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反思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以下我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 生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 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水果很多,可是只能买2种水果,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水果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种水果。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买哪2种水果。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体会与反思: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

课文我们身边的垃圾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文我们身边的垃圾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课文我们身边的垃圾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本次口语交际有两部分内容,一是让学生就身边的垃圾问题进行交际,二是把想法画一画。可以把两部分内容结合起来完成。《我们身边的垃圾》以“交流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跟同学们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课前的调查结果与同学交流。这一提示提出了交流的内容以及交流的对象。以“怎么处理生活垃圾”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怎样处理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有条理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小组合作,把你们的想法画一画”引导学生动脑想一想,动手画一画。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是多相互动的言语活动。 学情分析 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媒介进行人际交流的活动,教学中既要重视“交际”,又不能忽视“口语”基础。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刚入学不久的儿童,有的学生不能运用较为通顺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同学不会倾听与欣赏,还有的同学不太愿意主动与同学交流……所以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口语基础的.培养。一是要引导学生会表达,二是让学生学会倾听与欣赏。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口语交际”得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和教学需要的交际环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创设各种情境,可以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情绪也因此会变得高涨起来,学习口

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起来。例如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垃圾是哪里来的资料,课中让学生说说该如何处理垃圾,让学生设计未来的垃圾处理场等多种方式,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这些情境的创设不但会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还会使他们有表达的愿望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好品质。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难点:如何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

《春到梅花山》主题阅读教学设计2篇

《春到梅花山》主题阅读教学设计2篇Teaching design of Theme Reading of "spring to plum blossom mountain"

《春到梅花山》主题阅读教学设计2篇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春到梅花山》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2、篇章2: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篇章1:《春到梅花山》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早春时节梅花盛开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有效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梅花山欣赏梅花,(出示课题) 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课题。(生齐读课题:春到梅花山) 二)、整体感知

师:梅花仙子为大家送来了许多词语,你认识吗?(出示词语) 指名分行读,生齐读,教师相机评价鼓励。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样? 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就更好了。(学生练习说话) 三)、深入文本 学习第二段 师:你们喜爱梅花吗?许多人也像你们一样,也非常喜爱梅花,谁来读第二段? 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在这段话中,从哪儿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喜爱梅花呢? 师:你从哪句读出了人们非常喜爱梅花呢? 汇报(1)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 师:(课件点击)板书喜爱 小朋友们,报春就是----(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 是啊!(出示图片:春天红梅花儿开,美丽迷人的春天就要到来了,人们最爱这可爱的红梅,它可是春天的使者,谁来读?(评价:你读出了对这花儿的喜爱….) 汇报(2)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师:自己好好读一读这一句,你从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到人们

优秀教学反思案例

第九模块的精华帖子及回帖 教学反思---伴我成长 由康巧红小数发表于2011年01月7日星期五11:24 我觉得执教《除法的初步认识》的老师有必要进行反思,课中教师先把“有六个桃子,分给唐僧和孙悟空两个人,有几种分法?”的问题情景导入本节课,挑选的素材较切合学生实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分法学生表达出来时,教师又追问:“哪一种较公平?”学生这时产生不同想法,实际上从学生的问题回答上来看是孩子们对“公平”的认识不同,也就是数学的角度看法不同,价值观不同。孩子并没有错,但我们教师应在学生第一次回答时就应该做出反映,并引导孩子们这节课要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出公平。这样才不会产生无法控制的局面。如果教师再改变一下教学的策略,认真反思,我相信这节课教师一定会对出现类似现象肯得到合理的处理,课堂驾驭能力也会有所提高,教学效果也会很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复习课课后反思 复习百分数的应用教学片段: 一、小组学生交流: 1、生活中你常见哪些百分数? 2、哪些百分率可能小于100%,哪些百分率不大于100%,哪些百分率大于100%? 3、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用过百分数? 二、讨论交流汇报: 生1:我见过的有90%、67%.45%........合格率可能不大于百分之百。 生2:发芽率可能不大于百分之百。 生3 发芽率可能等于百分之百。 话声一落就有学生反对:发芽率不可能等于百分之百,只能小于百分之百。 生3立即反对并解释:如果种1粒种子,一粒种子就发芽那发芽率就是100%。 生2一解释学生就分成了两派。这时,我就引导学生冷静下来思考:把这个问题放在生活中。但生2还是不依不饶。此时我知道在争论下去就没有意义了,宣布学生把这个问题放在课下处理。 生4我在商场用过百分数,是商场打折出售衣服时,我帮妈妈算衣服价钱。 课后反思: 出现这些现象原因分析: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多问,学习生活会因生成资源而丰富多彩。学生能说出“如果种1粒种子,一粒种子就发芽那发芽率就是100%。”说明孩子对百分率的意义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但一粒种子进行实验这只是他的想象,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但对孩子来说,这个发芽率在生活中的产生又是陌生的,孩子的执着让我感动,查资料知道快速测试玉米种子的发芽率的简便方法,介绍给孩子,另外又查找到新玉米大概发芽率可达90%以上、菜籽的出油率在50%左右等等。同时这些查到的资料让我也开阔了视野。 学生们的看法多样,产生了课堂乱草现象,教学的反思,不但让我解决了课堂问题,也提高我的课堂驾驭能力,学生们受益了,同时让我教学中也增长知识,扩宽知识面,这样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B组:康巧红 回复: 教学反思---伴我成长 由韩慧丽小数发表于2011年01月8日星期六21:10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观潮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观潮》教学设 计与反思 《观潮》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解读文本,感知“天下奇观”。 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明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观潮》这篇课文介绍了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涌来时的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奇”,作为主线始终统领全文。潮来之前,作者通过观潮人群急切心情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潮来之时,作者把潮水由远及近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交织在一起描写,再现了大潮的势不可挡,进一步突出了一个“奇”。潮头过后,余波“漫天卷地地涌来”,可见潮头虽去,气势犹在。留给我们的仍是一个“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精彩词句,提高学生品读词句的能力。 2、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感悟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讲述描写“潮来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而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 二、以学定教,探究“天下奇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悟,去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 根据对文本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分析,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景,感受大潮的雄奇。在教学《观潮》这一课时,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更好地理解课文。 2、重点切入,体验大潮的雄奇。重点讲述课文最扣人心弦的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样教学抓住了本节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 1、引导看软件,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学生: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下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出示生字词: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 部件法:休息 换一换:吹 歌诀法:尽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停顿。朗读。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布置作业 1、写写、识记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11页。 【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创设了“买文具”的生活情境,说明购物要用人民币,然后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通 过买文具的购物活动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 换算关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过程方法目标; 1、会用小面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了解并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正确使用人民币及准确进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人民币学具(硬币和纸币)、各种文具【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谈话交流:同学们,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买过),买东西时需要用到什么呢?(钱),那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额的人民币,并学习怎样用它们来买文具。 (板书:买文具)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组内交流,初步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在学会辨别人民币,了解面额大小之后,才能为下面购物环节奠下基础。 (1)(课件出示不同小面额的人民币)你认识哪些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指给大家看吧。 (2)你是怎么知道它是5元、2元、1元、5角、2角、1角…… (3)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来辨认的?除了这些,你还认识哪些面额的人民币?你是怎么知道的? (4)逐一课件出示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请学生说一说这些人民币的辨别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民币的材料、大小、颜色、图案及文字,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辨认各种小面额人民币,教师适机指出: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它们上面乱涂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 小结:根据数字、字样来认识人民币,这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5)练习:①教师出示不同面额人民币,学生快速读出人民币。 ②教师说面额,学生快速找出对应的人民币。 2、简单分类,了解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意图】:在初步认识人民币之后,再通过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摸一摸、分一分等活动,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学会用不同方法把人民币分类。 师:你们刚才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了,现在老师黑板上贴有2堆人民币,比较凌乱,你们能想办法帮老师整理好吗?(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用不同方法分类)(1)将班级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完整的人民币(纸币及硬币) (2)小组内研究,怎样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按照什么来分类,教师巡视。(3)分好后,学生汇报不同分法,教师结合黑板上的分法进行小结。 小结:人民币的分类有2种方法,一是按照材料不同分,分成“硬币和纸币”两类,另一种是按照“元、角、分”进行分类,元、角、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3、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之后,通过换钱活动

关于教师停课不停学优秀案例教学反思5篇

关于教师停课不停学优秀案例教学反思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教师停课不停学优秀案例教学反思1 “我们都没回来过年,在外地。孩子跟着爷爷奶奶,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 这是我跟家长交流的过程最常听到的一句话。留守儿童在农村到处都是,而且基本我班上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习打卡、视频资料、上传作业,无一不要用到手机或电脑,对于常年跟着爷爷奶奶,只有老人机的学生来说,硬件设备都不具备,何谈网络上课。 “老师,你布置的作业我们都不会做,没法辅导,上传作业好麻烦。还是等开学了你们再教他吧。”每次听到这样说话的家长,我都想怼他一句:“你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我就更教不好了。”那些只喜欢把孩子放在学校里,在家里只当甩手掌柜的家长,说好听点是信任老师,全权托付,说难听点就是不负责任。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一例两例,把教育小孩的权力出让给别人,那就别怪小孩没有成长成为你期望的样子。 还有一部分家长,既不配合老师做好网络教学工作,也不和老师反应他的难点困惑,直接是打电话都联系不上,在教学群里催作业就像对着木头说话一样,三请五催,求爷爷告奶奶,就是不理人。我才这部分家长的心态是已经放弃了小孩的学业,但是又不好得罪老师,只好避而不聊,避而不听了。

教师停课不停学优秀案例教学反思2 停课不停学----每个小家都是一个功能齐备的“微缩校园”。 都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疫情下的寒假,原本的“坐月子”有多清闲,现在的“停课不停学”就有多虐。 学校延期开学的通知一下,各种网络文化课程全面开展,这是硬指标。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都在紧跟步骤学习,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能落下,于是学习环境必须打造良好。每天早上定点定时的各科课程,家里的电视机、电脑、ipaid甚至手机提前准备好,孩子一坐下来就是一个半小时。为了不影响孩子视力,学习了一天两天,大厅的电视机要让出来了(屏幕大嘛,看得清),原本靠电视打发时间的老人更无所事事,只能在房间甩手扭腰,做点强身健体的室内活动。 而此时其他校外兴趣班的老师也不甘落后,纷纷免费推出各种为期5天、10天的网络小课堂,稳稳地把家长的心牢牢抓住。想想也是,只蒙头看书做作业可不行,孩子必须劳逸结合。于是,早上文化课,下午晚上兴趣班瞬间被安排得无缝连接。女儿的小提琴课就是跟着老师的视频去学习新乐曲的,ipaid放谱架上,反复听音,看谱自学,那个难度哦! 舞蹈课老师更厉害了,实行网络课打卡,每天在群里发布当天的课程视频,孩子们练习后发视频相互点评。好了吧,家里就那么大点地,每天晚饭过后还要整理一番,硬是拖拉捣腾出一块地方让孩子可以尽情起舞。

松鼠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松鼠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松鼠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了解作者思路,学习其合理的说明顺序。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特征介绍事物的方法。 3、体味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3、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谁能说一说,你喜欢哪些小动物,你为什么喜欢它呢? 如果能用“我喜欢_____的_____” 例如,“我喜欢忠诚的小狗”这种句式来说,就更好了。生:我喜欢活泼可爱的小兔子。 生:我喜欢忠诚机灵的狗。 生:我喜欢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生:我喜欢身强体壮的北极熊。 师:刚才同学喜欢的动物,老师也都非常喜欢,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名字叫松鼠,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图片。(多媒体展示小松鼠

图片) 其实把它介绍给我们的是一位法国人——布丰。哪位同学了解布丰其人的,来给我们介绍介绍。 生:布丰,法国着名的博物学家、作家,还是生物进化论的先驱者。 师:很好,他知道的真多,来给他鼓鼓掌!那么下面就让我们追随布丰的介绍一起去了解松鼠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布丰笔下的松鼠有怎样的特点。生读课文。 师:谁来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 生: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师:不错,你说的太好了!松鼠是漂亮的。(师板书“漂亮”) 师:松鼠还有哪些特点?我来请同学完成老师的板书。 生上黑板补充两点:驯良、乖巧。 师:松鼠的这些特征你们是从哪儿找到的? 生:课文第一段。 师:那么第一段的这三个词语能不能颠倒位置?为什么? 生:不能。下文具体介绍的时候也是按照漂亮、驯良、乖巧的顺序写的,如果这儿颠倒顺序,就和下文不对应了。 师:这位同学很细心,值得大家学习啊!他看到了这段与下文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是—— 生齐:由总到分。 师:不错。(板书“由总到分”)除了这个原因,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了? 生:漂亮是指松鼠的外表,而驯良、乖巧则是在讲松树的性格。

【K12学习】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春到梅花山》 教学设计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3、理解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 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初读文,理解文内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题,提问导入 1、板书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文 1、引导看软,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学生: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 (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下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出示生字词: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 部法:休息 换一换:吹 歌诀法:尽 、自由读文,看看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停顿。朗读。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买文具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买文具》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P56—57的《买文具》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文具实物图、小黑板 学具: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铺垫 请你算一算(看卡片口算) 1、40×2= 30×3= 20×7= 80÷2= 240÷8= 15÷3=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150 70×()<440 80×()<650 50×()<320 二、新知探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到新学期,孩子们都会为自己添置一些文具,这学期你又为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 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了文具店(贴出挂图:每个文具盒20元),想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些文具(揭示课题:买文具),你们帮帮他们好吗? 2、学习80÷20和140÷20 ⑴从文具店里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淘气今天带了80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问题: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师:“你会列出算式吗?”(板书:80÷20) 师:“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因为求的是80里面有多少个20) 师:“80÷20等于几?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算法。 师:“那你会用竖式来计算吗?请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汇报时提出:“为什么4要写在个位?(因为80里面有4个20)”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孩子。 ⑵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80元可以买4个书包,那140元呢?可以买多少个书包?(学生列出算式) 师:“你能像刚才一样用竖式来计算吗?” 学生试做,并回答为什么7要商在个位。 ⑶比较80÷20与140÷20两个算式,你发现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师(用手势显示被除数的前两位)提问:为什么80÷20中的4要商在这里,而140÷20的7不商在这里?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孩子说说。

最喜欢的水果教学案例及反思

《最喜欢的水果》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内容及分析】 教材安排两组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通过整理水果和办公用品这两项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物都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已经分好类的事物进行计数,填写统计表是不很困难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对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经理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初步获得统计的方法;初步学会认识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导入

师:新年快到了,班级里准备开联欢会,老师想买一些水果给同学们吃,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呀? 生1:我喜欢吃苹果。 生2:我喜欢吃香蕉、梨。 生3:我喜欢吃橘子、草莓。 师:老师课前也到商店里调查了一下,苹果、梨、香蕉、橘子现在市场上能购买到,而草莓、弥猴桃等冬季买不到,所以老师决定买这四种水果,可以吗? 生:可以。 师:可是我不知道哪种水果应该买多少呀?你们能给我想想办法吗? 【反思:教师的这句话,主要是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水果数量的统计。这就把统计的需要转化成了学生自己的需要,并且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统计的活动中去。】 (二) 做中学,学中得 师:每个桌面上都有一个信封,那里面有不同的水果图片,现在请你们打开信封,每人挑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水果卡片举起来,让老师和小朋友们看一看。 (生活动) 师:老师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水果有多少个人喜欢呢?谁能帮老师想个好办法? 生:把喜欢吃苹果的同学排成一行,喜欢吃橘子的排成

小学语文一年级《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15个生字,其中5个只识不写,学习书写三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逐步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做到六个“不” 3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欣赏梅花山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课件展示)在南京有这样一座山,读梅花山,谁来读?指读几名,这是座山名,读了这几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平时哪怕读一个词我们都要养成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2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到了梅花山,读读这个题目。谁来读,他读的真好,注意到了中间的停顿一齐读。 3(课件呈现伴随着悠扬的古琴曲,系列梅花图片一一展示)梅花山在南京中山门外,早春梅花绽蕾吐艳,白色晶莹如玉,红色的似张张笑脸,粉色的淡雅秀丽,它们笑立枝头,争相报春,风姿楚楚,瞧,满山的梅花都开了,梅花山成了花的海洋,你们想去吗咱们一起去踏春赏梅好吗 二初读课文 1打开书本,仔细自己读课文,把课文的每个字都读正确了。

2谁来告诉我你遇到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可以借助拼音,拼音是最好的工具。还有其他方法吗?可以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如果在家里还可以问家人呢 3大家都有好办法读书,都是学习的小主人,老师佩服你们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谁来读课文第一段其他人学会专心倾听,等会你要来说说他有没有把每个字都念准确了 2谁来说说 相机出示三个句子 第一句: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这句话里里有5个生字,你认识了哪个? 相机学习生字 A寒,谁来读,在学课文之前你认识这个字吗在哪见过的我们刚过的寒假就是这个寒,我们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在电视或报纸或书上看到的字要尽量的想办法记住它,可以请教老师家人朋友典等等。 寒就是冷的意思,冬天非常的寒冷,寒冷的空气,课文中有这个词出示:寒气,小组读。 B这两个生字你能读准吗? 退尽,指名读。 C这个字很多人都会念还 D能把这半个句子读准吗?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寒气后面加上停顿,指名读,男女生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