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作品教学目标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浅谈文学作品教学目标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浅谈文学作品教学目标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浅谈文学作品教学目标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吴江区盛泽二中语文组金国华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载体,而经典的文学作品内涵和外延博大精深,因此我们在借助文学作品进行语文教学时一定要处理好文学作品教学目标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关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文学作品都有作者的思想观念、观点和感情的显现。教师为了教学需要钻研文本,他也有一个跟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又是学生的对话过程。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话、创造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发现、探索、质疑、探究,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尽管语文课程理解是多元的,但是核心任务和目标不能变,那就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面对一篇篇课文,我们要从中“剥”出语文知识,连续性地教,整体性地教,系统性地教。同时,语文教学又是一种可能性,它更需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性地教,选择性地教,创造性地教。语文教学就是发生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转换之间。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不同于理科课程的教学。它既有知识内容和技能训练的确定性特点,又具有情意流动的不确定性、主体体验的差异性、评价标准的模糊性等特点。因此,语文教学在目标设计上既要有抽象的教学目标,又要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根源于教学过程中人的主动性的发挥。教师具有一定的主动性,面对教学活动中涌现出的新信息和新问题,教师凭借自身素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语文教学中人、物、精神等诸多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调控语文教学内容,积极引导教学。学生具有主体能动性,因为每个人在各自的生活经验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知图式,在接纳新信息时,会表现出自主选择性。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结构也各有其特点,在接受语文信息时,必然有其个性和独特性。因此,语文教学目标并非完全确定。要把握语文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就必须给师生发挥主动性的空间。

文学作品教学更多的是其不确定性。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老师的教授方法不同,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审美品位,关注重点都不相同,因为文本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当然最主要的不确定还是学生个体的不同,这会导致在阅读过程中,在你教授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当然我要敢于面对这种不确定性,这要求我们老师首先要对文学作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会培养我们老师能面对各种情况的应变能力。

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它决定了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有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艺术思维方式才能进入艺术,也只有用空灵蕴藉的语言才能传达作品的审美蕴涵。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忽视了确定性,语文教学目标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语文教学也会失去基本的方向;忽视了不确定性,语文教学目标将会成为僵硬的教条,语文教学仍旧回到传统的、封闭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中。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绝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将会因为无法真正把握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而使语文教学实践走向歧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