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无法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输血不良反应广义上包括输血过程中和输血后因输血操作、血液成分本身、血液质量、外来物质和微生物传播引起的副作用和疾病;输血不良反应下以上不包括血源性传染疾病传播。此外,输血不良反应的判定应通过实验室检查或其他方法证实不良反应与输血有关。 一般情况下,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开始出现症状、体征和临床表现的时间,将输血不良反应分为即发型反应(acute transfusion reaction)和迟发型反应(delayed transfusion reaction)。即发型反应指输血当时和输血后24小时发生的反应;迟发型反应指输血后几天、十几天或几十天发生的反应。 按输血反应的机制分为免疫介导(immune mediated)和非免疫介导(nonimmune mediated)两大类。这两者皆有急性和慢性的分类,且皆有非感染性的和感染性的并发症。引起免疫性输血反应(immune transfusion reaction)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为免疫介导的非感染性输血反应,大部分与血型抗原相关。人类血型众多复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等血液成分都具有相应的血型相关抗原。仅红细胞而言,2002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血型命名委员会已确认的红细胞血型有29个系统,200多个抗原。世界上除同卵双生子外,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个体;因此,不同个体输血时所导致的免疫输血反应是困扰输血安全的一大难题。非免疫介

导的输血不良反应主要与血液质量反映安全、成分血液输注不当有关。 输血反应也可以按照临床表现及造成的并发症进行分类,如果过敏反应、输血后紫癜、肺水肿、枸橼酸盐中毒、空气栓塞和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败血症等。其中红细胞输血导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最严重,死亡率最高;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与过敏性反应最为多见。 输血反应还可以按照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血液成分进行划分。 以上4种分类方法为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分类方法,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交叉。例如,溶血反应根据病发缓急可分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根据免疫介导因素可分为免疫性溶血反应和非免疫性溶血反应。输血反应可能出现一种或多种输血反应,当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输血反应时,其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检查结果要进行综合判断。 输血不良反应的划分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很大差别。原因在于:1.普通药物成分稳定,而血液制品随着储存时间的不同,其功能剂量有很大差别。2.一般药物质量安全的可控程度强,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病原微生物灭活,而血液制品要考虑到血液成分的活性与功能,其病原微生物灭活问题一直亟待解决的难题。3.药物不良反应仅涉及药物本身性质,输血不良反应涉及输血全过程,既包括客观因素,也包括输血操作等主观因素。 因此,根据输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可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输血成分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输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体会。方法对50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治经验。结果前24h 内发现31例颅内血肿(62%);预后情况为41例恢复良好(82%)、5例中残(10%)、3例重残(6%)、1例死亡(2%)。结论严密观察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是减少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标签: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诊治;体会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指的是在颅脑受损后首次进行CT检查,而未发现脑内血肿,过一段时间再一次检查时却发现脑内血肿的情况,或者进行首次CT 检查时发现有脑内血肿,但复查时发现其他部位也出现脑内血肿的情况[1]。可见,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若不及时诊治,则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出现致残和病死情况。因此,及早诊治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关键。现对我院50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21例、男性29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50.2±3.7)岁;致伤原因:硬物击伤8例、摔伤20例、车祸伤22例。入院时进行GCS评分,其中6例3~8分、30例9~12分、14例13~15分;临床表现:31例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者、6例伤后昏迷不醒者、4例躁动不安者、36例合并呕吐者、8例小便失禁者。 1.2方法对50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法:根据病情以及辅助检查结果,选择非手术或手术治疗。①非手术治疗:对于不具备手术适应征的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抗炎、止血、激素、吸氧、亚低温、营养支持、保持呼吸道畅通等对症治疗;②手术治疗:对于GCS评分超过13分、幕上DTICH血肿量少于30mL,且中线移位小于1cm 的患者则先选择保守治疗。若占位效应比较明显,幕下血肿大于10mL、幕上血肿大于30mL,特别是硬膜下或硬膜外合并有血肿的患者,则及早进行开颅清除血肿[2]。若颅内高压症状较重,且幕上单一血肿量超过20mL,则选择锥颅置管引流术,再注射2万U尿激酶,夹管3~3.5h,然后进行开管道低位无菌引流。隔日可再次进行检查,血肿基本消退后可拔管。该方法适合血肿位于重要功能区和深部的患者治疗。 2结果 2.1 CT检查结果在外伤后1h内进行首次CT扫描检查,结果如下:5例硬膜外血肿、7例硬膜下血肿、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脑挫伤、10例正常。然后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5例治疗体会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5例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对人体生命的危害性。方法回顾分析 25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患者的资料。结果本组确诊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已经发生脑疝5例,其中死亡和重残占80% 。未发生脑疝20例,死亡、植物生 存和重残占20%。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脑疝前诊断及治疗对患者预后相 当重要。 【关键词】颅内血肿颅脑损伤诊断治疗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在颅脑外伤中较常见,目前临床外伤性脑出 血病例逐渐增多,病情重,病死率高,如果发现不及时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脑损害。我科于2005年7月~2010年7月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320例,其中迟发性血肿 25例占同期颅内血肿7.8%,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0—20岁4例,21—40岁10 例,41—55岁8例,55岁以上3例。受伤部位,枕部12例,额部8例,颞顶部3例,顶枕部2例。首次CT至确诊DTICH时间3小时—10天,其中12小时内10例,12——24小时8例,1—3天5例,7天和10天各1例。入院时GCS计分13—15分13例,9—12分8例,3—8分4例。 1.2临床表现:伤后有原发昏迷19例,入院时清醒者18例,有意识障碍这7例。治疗中出现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逐渐加重者20例。血压升高和脉搏减慢者 15例。剧烈头疼呕吐及出现新的神经体征者14例。躁动着12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意识障碍无好转或恶化者3例。 1.3影像学检查:头颅X线平片和CT扫描发现线性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2例,受伤至首次CT时间:1小时以内5例,1—3小时10例,3—6小时5例,6—24小时5例。首次CT检查结果:脑内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2例,脑挫裂伤14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正常头部CT扫描3例。迟发性血肿部位和性质:枕部10例,额部9例,颞顶部6例。脑内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6例, 硬膜外血肿1例。 2结果 手术治疗20例,出院时痊愈11例,轻残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 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5例,死亡1例,为脑疝晚期患者,其余4例,GCS计分13—15分,保守治疗,颅内血肿逐渐吸收后痊愈出院。 3 讨论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 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首次CT检查距受伤时间越来越短,颅内血肿的早期 发现率明显降低,而DTICH的发现率上升,DTICH患者预后差,文献报道死亡率 高达25%—55%[1]。降低迟发型外伤性颅内血肿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 诊断和治疗,其取决于对本病早期CT特征及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本组25例中 除3例CT扫描正常外,其余22例显示脑挫裂伤或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目 前许多学者认为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DTICH发生的重要基础[2]。 我们认为颅脑外伤后短时间内CT检查发现脑挫裂伤或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应警惕有发生DTICH的可能。本组首次CT至DTICH确诊在24小时内就有18例,占18/25。因此我们主张,凡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在首次CT后

溶血性与细菌性输血反应处置流程建立与实施

溶血性与细菌性输血反应处置流程建立与实施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1版)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临床科室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当积极救治患者,及时向输血科(血库)报告,并做好观察和记录。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 年版)》4.19.5.4 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方案与实施情况记录。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注血液制品的过程中或输注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血相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发生率可达1%-10%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输血反应是指发生于输注血液制品过程中或输注后24小时内的输血不良反应分为免疫性与非免疫性两种,免疫性:溶血反应;发热性非溶血反应;过敏性休克反应;输血相关性肺损伤等,非免疫性:细菌污染与感染性休克、循环超负荷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空气栓塞及输大量库存血导致枸橼酸钠中毒等慢性输血反应(又称:迟发性输血反应)是指发生于输注血液制品后数日、数周或数月的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可分为传播性和非传播性两种 传播性:输血传播性肝炎、AIDS、梅毒、疟疾等疾病 非传播性:迟发性溶血反应,输血后紫癜,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输血后铁超负荷等 1.组织机构 1.1成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处置领导小组,由医疗机构分管院长任组长,医务处(科)分管处(科)长与输血科(血库)负责人分别任副组长,相关临床科室负责经治医生任组员 1.2制定溶血性输血反应紧急处置相关制度与流程 1.3定期组织相关临床科室医生进行溶血性输血反应紧急处置培 2.汇报与告知义务 2.1经治医师发现患者因输血疑是导致急性血管内溶血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实施治疗,同时应汇报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处置领导小组 2.2经治医师有义务告知患者近亲属或相关陪同人员 3.溶血性输血反应 3.1临床特点 ABO血型不合主要导致急性溶血即使输注5~10ml异型血也可以引起严重溶血Rh 血型不合可导致急性溶血或迟发性溶血急性溶血表现为发热、寒战、心率增快、低血压休克、呼吸急促或呼吸窘迫、头痛、烦躁焦虑、腰背疼痛、少尿、血红蛋白尿、DIC等 3.2临床治疗主要步骤 3.2.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保持静脉通路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高浓度面罩吸氧 3.2.2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1)应记录尿量 (2)根据尿量与尿色大量补液,输注生理盐水20~30 ml/kg (3)碱化尿液,使用5%碳酸氢钠溶液125~250ml静滴,可根据血pH值进行剂量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护理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6-23T11:08:09.8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作者:李艳红唐志清 [导读] 急性颅脑损伤病情进展变化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很难预计,这也正是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潜在一定隐蔽性和迁延性。 李艳红唐志清 (广西省桂林市灵川县人民医院广西桂林 541299)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能否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患者,密切观察,及时评估病情,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并精心、细致地专业护理。结果:35例患者恢复良好22例,占62.9%,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全面具体的个性化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及时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颅脑损伤;迟发性血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326-02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 DTICH)是指颅脑损伤后首次头颅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再次行影像学检查(CT、MRI),出现新的颅内血肿[1]。随着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对急性颅脑损伤的关注,目前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充分认识和及时严密监测颅脑损伤患者,DTICH越来越被及时发现并确诊。这种疾病常促使病情加重,导致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并采取细致、专业的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3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颅脑损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35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1~82岁,平均47.5岁,均为急性颅脑损伤。入院时GCS评分13~15分9例,9~12分18例,3~8分8例,一侧瞳孔散大15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所有患者均在7小时内进行了首次头颅CT扫描,发现正常3例,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4例,合颅骨骨折14例,颅底骨折并脑脊液漏8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及时评估病情,根据患者意识状况、年龄、血肿量及基础疾病情况,并充分尊重家属意愿,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开颅手术或保守治疗);无论是否手术,均给予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生命征,注意神志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依据病情动态复查头颅CT,结果发现迟发血肿后距受伤时间:6小时以内19例,6~24小时10例,24~72小时5例,大于3天1例,其中因迟发血肿行开颅手术或再次开颅手术22例。其中15例采取标准外伤大骨瓣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 1.3 转归 通过精心、细致地专业护理,早期发现DTICH,予以及时治疗,按照GOS评价预后,恢复良好22例,占62.9%;中残5例,占14.3%;重残3例,占8.6%;植物生存1例,占2.8%;死亡4例,占11.4%。 2.护理措施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病情进展恶化的严重继发性病变,处理不及时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但是,如果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将显著改善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2]。因此,对颅脑损伤病人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动态监测意识及GCS评分的变化,以及瞳孔和生命体征的改变。尤其是伤后72小时的患者,将有助于早期确诊DTICH。 2.1 动态CT检查 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复杂,首次头颅CT检查很难准确及时反映创伤后的动态继发性颅脑损伤,因此,对这类患者应密切关注、提高警惕。随着CT的广泛应用及院前抢救水平的提高,明显缩短了首次CT扫描的时间,如原发颅脑损伤轻,早期CT扫描可能显示无血肿,甚至正常,而在随后的时间才发展产生迟发性血肿,故首次CT扫描为阴性或轻微的异常,决不能麻痹,错失最佳抢救时机。一般来说,迟发性颅内血肿常发生在伤后1.5小时至72小时内,特别是6小时内。因此,对神经外科医务人员来说,须重视颅脑损伤后72小时内的密切监测,尤其6小时内,依据临床征象实行动态CT扫描对发现DTICH非常重要。本组有11例首次CT扫描在伤后3小时内,虽临床症状轻,但依然按本科惯例在随后1~5小时(即伤后6小时内)予CT复查,DTICH得以早期诊断。显然,对颅脑损伤患者实行动态监测头颅CT有助于及时发现DTICH,特别是时间很短即行首次CT检查的患者,不可忽略病情进展的可能,予常规伤后6小时CT复查,应引起高度重视。 2.2 意识变化的监测 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颅脑损伤轻重的重要指标[3],因此,应重视动态评估颅脑损伤患者意识状态改变及进展趋势。一般而言,入院72小时内应每1~2小时就评估一次意识状态,对于伤后6小时内的病人还应每15~30分钟就给予常规唤醒、疼痛刺激观察,发现意识改变立即复查头颅CT。本组有6例患者意识清醒转为浅昏迷,9例一度情绪安定突然出现躁动不安,3例异常躁动突然变为嗜睡状态,立即汇报医生及急查头颅CT,DTICH得以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2.3 瞳孔变化的监测 对于急性颅脑损伤者,早期严密监测瞳孔变化不应忽视。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系小脑幕切迹疝的典型征象。据统计DTICH 多见于额颞部,随着血肿量的增多,一旦超过其代偿能力即发生小脑幕切迹疝。显然,密切观察患者瞳孔变化,可迅速评估颅脑损伤的病情进展,了解伤后颅内压变化及脑疝形成的动态过程。本组均严密监测瞳孔改变,依据患者瞳孔变化情况动态评估病情,发现10例首次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或仅有小挫伤,临床症状轻微,当出现瞳孔缩小或散大、对光反射障碍时积极复查CT,较早发现DTICH,及时干预,赢得了抢救时机,预后好。 2.4 GCS评分的动态评估 GCS评分是评价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故重视 GCS评分改变的评估并采取动态地复查头颅CT,可明显提高DTICH的早期诊断。笔者认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一旦发现GCS评分下降1~2分,应警惕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积极复查头颅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一)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后(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患方提出异议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 (二)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后,应仔细询问患

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 是指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和出现血流涡流。当涡流加速时,刺激血管壁致血管痉挛而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旋涡减速时症状消失。但一些学者认为由于脑血管结构的特殊性,不易发生痉挛。不过多数学者认为血管痉挛无疑可以发生于颈内动脉与脑底动脉环,脑血管造影可见大动脉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引起广泛的和局灶性脑血管痉挛;脑部手术时对脑的大动脉进行操作时,可见动脉的管径显著变细。因此在持 脑血管痉挛

一、脑血管痉挛性头晕的特点:头晕呈持续性,也可以呈发作性,主要表现为旋转性眩晕,头晕发作时不敢活动,卧床不起,特别不能活动头部,严重时伴恶心,剧烈在呕吐,或者伴随耳鸣、头鸣,呈持续性低音调的耳鸣或头鸣,心情烦躁焦虑,或胸闷,心慌,气短,呼吸紧迫感,头脑不清晰,思维与记忆受影响。 二、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的特点:持续性的头痛、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 脑血管痉挛发生后,临床上常出现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眼底水肿出现或加重),意识障碍加重。病人由清醒转为嗜睡或昏迷;或由昏迷(早期脑血管痉挛多在2天内恢复)→清醒→昏迷(再次脑血管痉挛)。这种动态的意识变化是脑血管痉挛的突出特点。同时还常有不同程度的局灶性体征出现或加重,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病人持续发热,周围血象白细胞持续增高。而上述症状的加重,又难以再出血(如腰穿未能证实再出血)和颅内血肿等解 1、血尿常规、血沉、血糖、血脂及心电图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2、脑脊液。 3、脑血管造影。 4、头颅CT扫描。 5、磁共振(MRI)。 一、局灶性癫痫各种类型局灶性癫痫发作的表现与TIA有相似性,如癫痫感觉性发作或运动性发作易与TIA混淆。无张力性癫痫发作与猝倒发作相似。较可的是进行24小时脑电Holter 监测,如有局灶性癫痫放电则可确诊为癫痫,如无异常则考虑为TIA的可能。CT或MRI检查发现脑内有局灶性非梗死性病灶,也可考虑为癫痫。 二、美尼尔病眩晕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可达2-3天),伴有耳鸣,多次发作后听力减退,且无其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三、晕厥病前多有眼发黑、头昏和站立不稳,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和血压下降,和一过性意识障碍但倒地后很快恢复,且无神经定位体征。多于直立位发生。 四、偏头痛多起病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以偏侧头痛、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为主,较少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丧失,发作时间也较长。无论何种因素所致TIA都应看作是发生完全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发作者。本病可自行缓解,治疗着重于预防复发。

迟发性免疫性输血反应——输血反应介绍

(一)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症状此反应发生于曾因输血或怀孕产生红血球抗体者。此抗体于数月或数年后测不出。但病人若再接受有该抗体所对应抗原之红血球输血时,该抗体数天内增加,造成溶血、发烧、血红素下降、bilirubin上升,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变成阳性反应。偶尔有血红素尿,但是罕见急性肾衰竭。(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治疗及预防一般不需特殊治疗。要监测病人的尿量、肾功能、凝血功能。若仍需输血,要选择没有该抗体所对应抗原之红血球输血。要书面告知病人此信息,以便转知以后负责输血的医疗人员。即使以后抗体又减弱至测不到,输血都要选择没有该抗体所对应抗原之红血球输血。 二、移植物抗宿主疾病(一)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病因及症状当输含具有功能T 淋巴球的血给严重免疫不全患者时,这些T 淋巴球不会被受血者所除移,反而会攻击受血者的细胞,造成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发生此反应需有:1.捐血者和受血者的HLA抗原不同,2.血品内有具功能的T淋巴球,3.受血者不能排斥这些输入的T淋巴球。此输血反应临床症状有:发烧、皮肤炎或红疹、肝炎、黄疸、肠炎、水泻、各种血球减少、骨髓细胞减少、免疫不全。目前此症的死亡率超过90%. (二)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的预防血品照放射线可以抑制T 淋巴球功能,而能防止输血所引起之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但不会影响红血球、血小板和颗粒球之功能。白血球过滤器并不能有效预防之。下列情形输含有具功能之T 淋巴球的血(包括:全血、红血球浓厚液、颗粒球、新鲜血浆、血小板)须申请血品照放射线。但新鲜冷冻血浆、冷冻沉淀品不必照放射线。 1. 接受自体或异体骨髓或外围血液干细胞移植者:(1)在收集自体外围血液干细胞前及收集期间所输血品须照放射线(2)建议血品照放射线的期限: a. 接受异体骨髓或外围血液干细胞移植者,至少到停用免疫抑制药物,且免疫功能恢复为止。 b. 接受自体骨髓或外围血液干细胞移植者,至少到移植后3个月,且免疫功能恢复为止。 2. 何杰金氏疾病。 3. 颗粒球输血。 4. 接受近亲捐血。 5. 接受子宫内输血之胎儿或曾接受子宫内输血之新生儿。 6. 早产儿(<1500公克)。7. 先天性细胞免疫不全者。8. 血液系统癌症(Hematologic malignancies)接受高剂量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后暂时免疫力差者;或病人之骨髓受到抑制,淋巴球少于500/cumm者。9. 接受HLA相合(HLA-matched)或交叉配合试验相合(crossmatch -compatible)之血小板输血者。10. 其它情况,主治医师认为有必要者。 三、输血后紫斑症(一)输血后紫斑症的病因输血后紫斑症很罕见。于曾输血或怀孕者输血后平均9天后(范围:1-24天)发生。大多数的病例缺乏HPA-1a抗原,产生对抗HPA-1a 的抗体。白种人少于2%的人缺HPA-1a抗原,国人则少于0.3%.抗HPA-1a的抗体不但破坏了有HPA-1a抗原的血小板,也引发自体抗体破坏了病人自己的血小板。(二)输血后紫斑症的治疗:第一线的治疗为输注IVIG,大多数的病人有效。无效者则使用血浆交换移除抗体。类固醇有帮助。四、免疫调节输血使受血者的免疫系统发生改变。于有些病例此免疫效应有益,例如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期或预防自然流产。但此免疫效应于某些临床情况却有害,例如增加肿瘤复发率及手术后感染率。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5例治疗体会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5例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2-02-02T09:08:56.2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8期供稿作者:孙勇军[导读]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不应该依赖首次CT检查的结果,而忽视临床动态演变。 孙勇军(大连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辽宁大连116100)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160-01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对人体生命的危害性。方法回顾分析25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患者的资料。结果本组确诊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已经发生脑疝5例,其中死亡和重残占80% 。未发生脑疝20例,死亡、植物生存和重残占20%。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脑疝前诊断及治疗对患者预后相当重要。 【关键词】颅内血肿颅脑损伤诊断治疗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在颅脑外伤中较常见,目前临床外伤性脑出血病例逐渐增多,病情重,病死率高,如果发现不及时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脑损害。我科于2005年7月~2010年7月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320例,其中迟发性血肿25例占同期颅内血肿7.8%,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0—20岁4例,21—40岁10例,41—55岁8例,55岁以上3例。受伤部位,枕部12例,额部8例,颞顶部3例,顶枕部2例。首次CT至确诊DTICH时间3小时—10天,其中12小时内10例,12——24小时8例,1—3天5例,7天和10天各1例。入院时GCS计分13—15分13例,9—12分8例,3—8分4例。 1.2临床表现:伤后有原发昏迷19例,入院时清醒者18例,有意识障碍这7例。治疗中出现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逐渐加重者20例。血压升高和脉搏减慢者15例。剧烈头疼呕吐及出现新的神经体征者14例。躁动着12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意识障碍无好转或恶化者3例。 1.3影像学检查:头颅X线平片和CT扫描发现线性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2例,受伤至首次CT时间:1小时以内5例,1—3小时10例,3—6小时5例,6—24小时5例。首次CT检查结果:脑内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2例,脑挫裂伤14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正常头部CT扫描3例。迟发性血肿部位和性质:枕部10例,额部9例,颞顶部6例。脑内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外血肿1例。 2 结果 手术治疗20例,出院时痊愈11例,轻残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5例,死亡1例,为脑疝晚期患者,其余4例,GCS计分13—15分,保守治疗,颅内血肿逐渐吸收后痊愈出院。 3 讨论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首次CT检查距受伤时间越来越短,颅内血肿的早期发现率明显降低,而DTICH的发现率上升,DTICH患者预后差,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25%—55%[1]。降低迟发型外伤性颅内血肿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其取决于对本病早期CT特征及临床征象的正确认识。本组25例中除3例CT扫描正常外,其余22例显示脑挫裂伤或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DTICH发生的重要基础[2]。我们认为颅脑外伤后短时间内CT检查发现脑挫裂伤或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警惕有发生DTICH的可能。本组首次CT至DTICH确诊在24小时内就有18例,占18/25。因此我们主张,凡脑挫裂伤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在首次CT后24小时之内,应常规CT不定期扫描动态观察,以便及时早期发现迟发血肿。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不应该依赖首次CT检查的结果,而忽视临床动态演变。本组病例突出的早期征象是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有20例。其次血压升高和脉搏变慢15例,剧烈头痛呕吐及出现新神经体征14例。当临床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应毫不犹豫复查脑CT。颅内血肿清除后,如果意识无好转或恶化,骨窗压力增高,也是复查CT的又一指征。 对于有明显占位效应DTICH应该尽早手术清除血肿,而对出血量小无明显脑室受压者,可先行保守治疗,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定时复查头部CT。DTICH的预后与早期诊断与否密切相关[3]本组确诊DTICH时已发生脑疝5例,其中死亡2例,重残2例轻残1例。未发生脑疝的20例中,死亡1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2例,轻残2例。因此,脑疝前确诊和治疗是相当重要的。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技术出版社, 1998:334-341. [2] 田力学,左焕琮,秦志平,等.外伤性颅内迟发血肿的早期诊断[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 [3] 林茂按,张子俊,王忠诚,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重症监护室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traumatic delay in-tracranial hematoma,TDICH)系指患者头部外伤后头颅CT未发现血肿,一段时间以后再次CT扫描发现了血肿[1],或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以后又在颅内不同的部位发现了血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过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病情观察,总结其发生发展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现将总结观察与护理体会如下。 【关键词】颅内血肿;观察;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在ICU治疗TDICH40例,其中男28例(70%),女12例(30%),年龄是15~78岁,平均是44.6岁。受伤原因,车祸伤35例,高处坠伤5例,入院时:GCS评分:13~15分4例,8~12分14例,7分以下22例.术后迟发血肿发现时间:<24小时19例,24-72小时18例,>72小时3例;血肿类型:迟发性脑内血肿28例,迟发性硬膜外血肿10例,迟发性硬膜下血肿2例。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12例。 2 治疗与护理 2.1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予非手术基础治疗,有手术指针者,手术治疗。 2.2观察与护理,所有病例均予重症监护。主要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症状等,早期发现颅内高压症,争取积极的护理

措施,经头颅CT动态监测颅内血肿变化。 3 结果治愈31例,死亡3例,植物状态1例,放弃治疗4例,转院1例 4 讨论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特点为早期病情变化快,出血不稳定,可反复多次出血。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可发生在脑内,硬膜外,硬膜下等不同部位,其中以脑内血肿最为常见[2],各血肿发生的时间多在创伤后6小时以内,24小时后很少发生[3]。因此能否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治疗成功与否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4.1 对意识状态变化的观察意识状态的加深是早期发现DICH的关键.每15-30分钟进行意识及GCS评估一次,如果患者有烦躁突然转为安静或GCS评分下降,应及时报告医师,尽早进行CT复查,以明确诊断.本组14例有嗜睡到浅昏迷,15例昏迷逐渐加深,GC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均由于发现及时,早期复查CT 确诊DICH,经脱水或手术治疗后,患者恢复可,其中1例因入院时已脑疝,病情危急,抢救无效死亡. 4.2 瞳孔变化的观察瞳孔的改变是判断颅内情况变化的重要线索。脑疝主要表现为初起时瞳孔呈椭圆,光反应迟钝,或先缩小光反应迟钝,随着血肿的增大瞳孔也逐渐散大,光反应也随之减弱至消失.大多数瞳孔散大者出现在血肿同侧。如有脑干损伤,可出现双侧瞳孔极度缩小或时大时小。因此该类患者应5-10分钟观察双瞳孔的形状,大小及光反应情况,一旦发现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师.本组10例患

中国脑血管痉挛防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中国脑血管痉挛防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一、前言 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是神经外科的常见临床问题,其基础和临床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aSAH导致的脑血管痉挛已经引起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但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尚未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邀请国内神经外科知名专家经数次讨论达成共识后,提出《脑血管痉挛防治神经外科专家共识》,旨在促进国内神经外科医生对脑血管痉挛有更全面的认识,解决脑血管痉挛诊断、预防和治疗的规范化问题,以造福广大病人。 二、脑血管痉挛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1.脑血管痉挛的定义: 1927Moniz首次进行临床病人脑血管造影,1937年Dandy首次实施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1951年Ecker首次根据脑血管造影作出脑血管痉挛的诊断。脑血管痉挛即“颅内动脉的持续性收缩状态”。脑血管痉挛的诊断主要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如果仅在血管造影时发现血管处于痉挛状态,病人没有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称为无症状性血管痉挛;如果病人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则称为症状性血

管痉挛,又称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ischemicneurologicaldeficit,DIND)。 2.脑血管痉挛的流行病学: SAH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差异,总体发病率大约为10/10万人/年左右。由此推测。中国每年大约有超过10万个新发病例。SAH的最主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约占全部病例的85%,这些病例除发病后早期死亡者之外,大多数需要手术或介入治疗。另有一些病例可能由其他少见原因导致,如脑血管畸形、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动静脉瘘、脊髓血管性病变、烟雾病、凝血机制障碍、肿瘤性出血、高血压、可卡因滥用等。由于诊断方法不同以及地区和人种差异,不同的文献中报道的SAH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差异很大,介于20%~80%之间,其中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大约是10%~50%。 颅脑损伤性SAH(t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大约为27%~50%,特别是年轻病人以及入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较低的病人。 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过程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介于17%~60%之间。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术后也可能出现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在22%~49%之间,如果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迟发性脑缺血,严重影响手术疗效。 三、脑血管痉挛病因、病理生理及分类 1.脑血管痉挛的病因: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措施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19-09-23T11:20:20.8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8期作者:门蓓蕾王晓倩陈筱霞贺丽娜赵燕 [导读] 严重危险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这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控制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输血将来的发展方向。 (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中心实验科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和成分输血的广泛应用,输血治疗已经成为重要的医疗手段。输血虽然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但同时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果不及时处理,甚至会危及生命。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我国输血不良反应的现状形势和我院输血不良反应的状况,表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为最为常见的,然后对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提出控制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将是输血未来努力的方向[1]。 关键词:输血反应;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原因;预防 输血治疗是临床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治疗某些疾病、抢救生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当考虑输血或输成分血时,必须权衡对患者的利弊,并对可能产生的有害作用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结束后,因输入血液或其制品或所用输注用具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也称作输血不良反应。当前,输血技术飞速发展,由于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中的溶血反应逐渐减少,但非溶血性输血反应还是时有发生,对输血安全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及时查找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因,避免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意义重大。 1当前我国输血不良反应的现状形势及我院输血不良反应的状况 1.1随着临床输血和配血技术的发展,溶血反应已很少发生,但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时有发生,记录统计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于分析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缺乏达成共识的统计分析,国内尚未建立一个全面监测评估不良反应的报告系统,教材中报道的发生率为1%到10%不等[2],不够精确,欧美等国早在80年代就开始建立了输血不良反应的预警系统,外文报道发生率大约为20%。国内外报道间的较大差异说明输血不良反应尚未引起国内医生的重视,临床输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且我国也尚无立法强调输血不良反应的上报制度,更没有建立全国或者区域性的血液预警系统。大多医院目前都是采用手工填写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进行上报,程序复杂,效果不好,极易造成少报和漏报现象[3]-[6]。 1.2回顾我院2008年6月至2015年4月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共输血治疗170751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91例,约占0.053%。以小见大,从上表显示可知,目前输血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其中过敏反应和发热反应占比例最大,主要是在输注血浆的患者中发生。 2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表现及类型原因 2.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1)表现: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是输血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患者有2.5%-5.6%发生该反应,尤其常见于多次输血者。发热反应大多发生于输血后15分钟至1小时以内,患者常有颜面潮红、畏寒、脉率增快,也可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常可达到 38℃-41℃左右,血压常无变化。输血后发热反应常见于经产妇或以前曾多次输血的患者。 (2)原因:由致热原引起 a.白细胞抗体引起的发热反应:白细胞的抗HLA和粒细胞特异性抗体。粒细胞可以与抗HLA-A、HLA-B和HLA-C以及粒细胞特异性抗体作用而发生输血发热反应。 b.献血者血浆内的白细胞凝集素引起的发热反应:献血者血浆内高效价的白细胞和受血者的白细胞不相容可以产生以寒战、发热、干咳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重度反应。在献血者体内检出的抗体是白细胞凝集素,也可以是HLA抗体,这种献血者几乎全是经产妇。 c.血小板抗体引起的发热反应:由血小板抗体引起的输血发热反应难于确定。 2.2荨麻疹和过敏反应 (1)表现:输血时轻者可以出现瘙痒、红斑、荨麻疹、关节痛、血管神经性水肿,重者会有支气管痉挛、哮喘、呼吸困难、低血压,更严重者则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2)原因: a.供血者血浆中存在致敏原,而受血者体内存在相应的抗体,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释放血管作用物质发生超敏反应。 b.特应性变应原,受血者可以发生中度或重度荨麻疹反应。被动获得性抗体:献血者的抗体通过输血传递给受血者,可以产生过敏反应,例如青霉素抗体。 c.受血者体内存在的抗IgA抗体也可能引起输血过敏反应。 d.其它免疫球蛋白抗体,均可引起过敏反应[7]-[11]。 2.3循环超负荷反应 (1)表现: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小时,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快、颈静脉怒张、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咳出大量血性泡沫痰,肺内可闻及大量湿罗音,胸片可显示肺水肿影像,严重可致死。常见于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老年、幼儿和低蛋白血症病人。 (2)原因:输血过量或输入速度过快,超过病人心脏负荷能力,导致急性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2.4细菌污染反应 (1)表现:临床表现取决于细菌、病毒的种类和进入人体的数量及患者自身免疫力,可出现头胀、面部潮红、剧烈寒颤、高热、脉弱、血压下降,白细胞计数呈明显增高表现[11],也可以出现胃肠道反应症状,急性肾衰竭、肺水肿,短期可致病人死亡。 (2)原因:采血和输血用具消毒不严格,血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问题,采血时无菌操作不规范,采血用具放置时间过久,血液储存温度过高,献血者皮肤消毒不严格等,输血者均可能出现细菌污染反应。 2.5其他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1)冷血副作用:输入大量冷血时,食道温度可以低到27.5-29℃,体温可以下降3℃或更多。低体温是一种特别的代谢性并发症,可

输血反应

输血反应 输血反应 急性免疫性输血反应一、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可依发生的时间分为急性和迟发性。一般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呈血管内溶血,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多呈血管外溶血。 (一)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发冷发烧、恶心呕吐、多处疼痛(腰、背、腹、鼠蹊、胸、头、输注处)、呼吸困难、低血压、心跳快、血红素尿、过度出血等。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发冷发烧、多处疼痛、黄疸、呼吸困难等。急性或迟发性血性输血反应的合并症有肾衰竭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可能致死。 (二)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处理 1.停止输血、监护病人vitalsigns. 2.核对病人及血品数据,若发现错误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处理,也告知血库,并追查另一血袋是否错输至别的病患。 3.换下输血器,以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4.抽取输血后血标本3ml置紫头管,并将未输之血袋、输血后尿液送回血库。

5.血库要观察血品有无溶血现象。 6.观察病人输血前后血浆颜色。 7.重作输血前、输血后血标本abo血型、抗体筛检、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irectantiglobulintest,dat)。若抗体筛检发现抗体,要做抗体鉴定。 8.若病人血浆中找不到与受血者不合的抗体,要对血品做抗体筛检及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并加作小交叉试验。 9.若非免疫造成溶血,要调查输血的技术。 10.若证实为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要以生理盐水及5%葡萄糖(1:1比率)每天给3000ml/m2.但要注意病人液体及电解质平衡,尤其对年老或原来就有心脏病或肾脏病的人,要避免给水过多。若发生寡尿(oliguria),要避免给水过多。3 11.给予利尿剂(静脉注射furosemide或mannitol)维持每小时尿量100ml 左右。mannitol的初剂量为20%mannitol100ml/m2于30-60分钟内给完。接着的12小时,每小时给30ml/ml. 12.给予sodiumbicarbonate维持尿ph值在7以上。 13.考虑使用低剂量的dopamine(1-5??g/kg/minutes)来扩张肾血管。 14.若发生低血压要考虑使用dopami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