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单元检测题(有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单元检测题(有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单元检测题(有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单元检测题

(有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摆一个“□”需要4个小棍,有32个小棍能摆()个独立的“□”。

A. 8

B. 28

C. 16

2.一支钢笔的价钱是6元,李老师用54元可以买()支。

A. 9

B. 8

C. 48

3.56米长的彩带,剪了7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A. 8

B. 7

C. 6

4.从32里面连续减8,减()次结果是0。

A. 4

B. 5

C. 6

5.从63中连续减去9,减()次才能使结果等于0。

A. 54

B. 7

C. 72

6.2007年的二月份有28天,一共有()个星期。

A. 3

B. 4

C. 5

D. 6

7.下面的算式商不是1的是()。

A. 9÷9

B. 12÷3

C. 8÷8

8.48÷8=□,用口诀( )来计算。

A. 四八三十二

B. 五八四十

C. 六八四十八

D. 七八五十四

9.63÷★=7,★为数字( )。

A. 7

B. 9

C. 8

10.在下面的数中,除以8没有余数的是()。

A. 30

B. 40

C. 50

11.“2×3=()÷7”,在()里应填的数是()

A. 64

B. 42

C. 32

D. 30 12.49÷7=()

A. 7

B. 35

C. 42

D. 30

二、填空题

1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36÷________=6 ________÷8=7 8×________=64 ________÷9=8

14.在横线上填上“>”“<”或“=”。

5________32÷8 5760________5670 1时________ 100分

15.27是9的几倍?请你列出算式是________。

16.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________×7<41 ________×5<42

________×9<46 73>8×________

17.54是9的________倍,18是9的________倍。

18.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6×________=54 3×________=21 ________×9=45

________×2=16 ________×8=56 7×________=49

19.横线上最小能填几?

9×8<________ 8×3<________ 7×________>34

5×________>19 16+8<7×________ 35+13<________×7

20.在横线上填上“>”、“<”或“=”。

34+9________6×7 25÷5________48÷8 24÷6________32÷8

36÷9________42÷7 28÷4________35÷5 18÷3________36÷9

三、解答题

21.小明有35元钱,能买几个这样的风筝?

22.二年级一班图书角图书的本数如下表:

(1)《神话故事》的本数是《连环画》的几倍?

(2)《童话故事》的本数比《连环画》的8倍多6本。《童话故事》有多少本?23.有28棵白菜,每篮装4棵。

24.修一条42米长的路,平均每天修7米,需要多少天修完?

25.每瓶果汁多少钱?

26.先把下面的物体平均分,并圈一圈,再写出除法算式。

(1)

(2)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解析】【解答】32÷4=8(个)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摆一个“□”需要4个小棍,要求32个小棍能摆几个独立的“□” ,就是求32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2.A

解析: A

【解析】【解答】54÷6=9(支)

故答案为:A。

【分析】已知一支钢笔的单价与用去的总价,要求买的数量,用总价÷单价=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3.B

解析: B

【解析】【解答】56÷(7+1)

=56÷8

=7(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彩带剪了7次,表示把彩带平均分成7+1=8段,要求每段有多长,用彩带总长度÷段数=平均每段的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4.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32÷8=4,所以从32里面连续减8,减4次结果是0。

故答案为:A。

【分析】从一个数里面连续减另一个数,减的次数=这个数÷另一个数。

5.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63÷9=7;

故答案为:B。

【分析】63÷9=7,即63里面含有7个9,所以从63中连续减去9,减7次结果等于0。6.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28÷7=4(个),一共4个星期。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星期7天,用这个月的天数除以7即可求出一共有多少个星期。

7.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A项中,9÷9=1;B项中,12÷3=4;C项中,8÷8=1。

故答案为:B。

【分析】在除法计算中,被除数和除数相等时,商是1。

8.C

解析: C

【解析】

9.B

解析: B

【解析】

10.B

解析: B

【解析】【解答】40÷8=5,没有余数。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8的乘法口诀进行解答。

11.B

解析: B

【解析】因为2×3=6,6=( )÷7,想口诀:六七(四十二),6×7=42,所以2×3=( 42)÷7,选B.12.A

解析: A

【解析】

二、填空题

13.6;56;8;72【解析】【解答】解:36÷6=6;56÷8=7;8×8=64;72÷9=

8故答案为:6;56;8;72【分析】根据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即可

解析: 6;56;8;72

【解析】【解答】解:36÷6=6;56÷8=7;8×8=64;72÷9=8。

故答案为:6;56;8;72。

【分析】根据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即可。

14.<;>;<【解析】【解答】解:32÷8=4<5;5760>5670;1时=60分<100分故答案为:<;>;<【分析】比较相同位数的数的大小先比较最高位上的数最高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

解析: <;>;<

【解析】【解答】解:32÷8=4<5;5760>5670;1时=60分<100分。

故答案为:<;>;<。

【分析】比较相同位数的数的大小,先比较最高位上的数,最高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次高位上的数,依次进行比较;

1时=60分,高级单位的量和低级单位的量进行比较,先把高级单位的量化成低级单位,然后进行比较。

15.27÷9=3【解析】【解答】解:正确列式为:27÷9=3故答案为:27÷9=3【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这个数÷另一个数

解析: 27÷9=3

【解析】【解答】解:正确列式为:27÷9=3。

故答案为:27÷9=3。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这个数÷另一个数。

16.5;8;5;9【解析】【解答】因为5×7=356×7=42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5;因为5×8=405×9=45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8;因为5×9=456×9=54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5;因为8

解析: 5;8;5

;9

【解析】【解答】因为5×7=35,6×7=42,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5;

因为5×8=40,5×9=45,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8;

因为5×9=45,6×9=54,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5;

因为8×9=72,8×10=80,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9.

故答案为:5;8;5;9.

【分析】根据5、7、8、9的乘法口诀判断。

17.6;2【解析】【解答】解:54÷9=654是9的6倍;18÷9=218是9的2倍故答案为:6;2【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是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即可

解析: 6;2

【解析】【解答】解:54÷9=6,54是9的6倍;18÷9=2,18是9的2倍。

故答案为:6;2。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是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即可。

18.9;7;5;8;7;7【解析】【解答】因为54÷6=9所以6×9=54;因为21÷3=7所以3×7=21;因为45÷9=5所以5×9=45;因为16÷2=8所以8×2=16;因为56÷8

解析: 9;7;5;8;7;7

【解析】【解答】因为54÷6=9,所以6×9=54;

因为21÷3=7,所以3×7=21;

因为45÷9=5,所以5×9=45;

因为16÷2=8,所以8×2=16;

因为56÷8=7,所以7×8=56;

因为49÷7=7,所以7×7=49。

故答案为:9;7;5;8;7;7。

【分析】已知一个因数与积,要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据此利用乘法口诀求商。19.73;25;5;4;4;7【解析】【解答】解:9×8=7272+1=73所以横线上最小能填73;8×3=2424+1=25所以横线上最小能填25;7×4=287×5=35所以横线上最小能填5;5×3

解析: 73;25;5;4;4;7

【解析】【解答】解:9×8=72,72+1=73,所以横线上最小能填73;8×3=24,24+1=25,所以横线上最小能填25;7×4=28,7×5=35,所以横线上最小能填5;

5×3=15,5×4=20,所以横线上最小能填4;16+8=24,7×3=21,7×4=27,所以横线上最小填4;35+13=48,6×7=42,7×7=49,所以横线上最小填7。

故答案为:73;25;5;4;4;7。

【分析】如果小于号前面的数已知,那么要想小于号后面的数填最小,那么只需比小于号前面的数大1即可;

当求的是乘数最小时,先利用乘法口诀求出与已给的数相近的积,然后找出最小的数即可。

20.>;<;=;<;=;>【解析】【解答】解:34+9=436×7=4243>42所以34+9>6×7;25÷5=548÷8=65<6所以25÷5<48÷8;24÷6=432÷8=4所以24÷6=32÷ 解析:>;<;=;<;=;>

【解析】【解答】解:34+9=43,6×7=42,43>42,所以34+9>6×7;

25÷5=5,48÷8=6,5<6,所以 25÷5<48÷8;

24÷6=4,32÷8=4,所以24÷6=32÷8;

36÷9=4,42÷7=6,4<6,所以36÷9<42÷7;

28÷4=7,35÷5=7,所以28÷4=35÷5;

18÷3=6,36÷9=4,6>4,所以18÷3>36÷9。

故答案为:>;<;=;<;=;>。

【分析】先利用乘法即可计算出横线两边的结果,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三、解答题

21. 35÷7=5(元)

答:能买5个这样的风筝。

【解析】【分析】能买风筝的个数=小明有的钱数÷每个风筝的价钱,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2.(1)28÷7=4

答:《神话故事》是《连环画》的4倍。

(2)7×8+6

=56+6

=62(本)

答:《童话故事》有62本。

【解析】【分析】(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用除法计算《童话故事》的本数是《连环画》的几倍即可;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连环画》的本数乘8,再加上6即可求出《童话故事》的本数。

23. 28÷4=7(个)

答:需要7个。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白菜的总棵数÷每篮装的棵数=需要的篮子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24.解:42÷7=6(天)

答:需要6天修完。

【解析】【分析】修完这条路需要的天数=这条路的长度÷平均每天修的长度,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5. 27÷9=3(元)

答:每瓶果汁3元。

【解析】

26.(1)

18÷3=6

(2)

28÷4=7

【解析】【分析】把一个数平均分,已知每份是多少,求份数,用除法,先确定总个数,然后根据上述列出除法算式,用乘法口诀求商即可。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一、填空题 1、用6、 2、7三个数字组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其中组成的最小的小数和最大的小数相差()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厘米和4厘米,第三条边是()。 3、0.07的计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是1。 4、拼成一个等腰梯形至少要()个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至少要()个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等边三角形至少要()个小等边三角形。 5、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6、在一条长90米的小路两旁种树,如果两端都种,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10米,可以种()棵。 7、把70缩小到它的( )是0.07。 8、钟3时敲3下用了6秒,那么10时敲10下要()秒。 9、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分别是65度和35度,这个三角形是()。 10、由3个十和5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11、一根长12米的木头据成5段,每据下一段需7分钟,全部据完需()分。 12、根据21-19=2,300÷2=150,65+150=215组成一个综合算式()。 13、用0、1、8在和小数点组成一个最大的小数是()。 14、要在五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使每一边都有4盆,最少需要()盆。 15、4千克30克=()克 8角5分=()元 360平方厘米=( )平方米 26平方千米=()公顷 16、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是5厘米、2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17、一个长方形如果将它的长减少0.5米,那么就成为一个正方形,宽不变时0.6米,原来长方形的周长是()。 18、5月1日,共接待游客203000人,四舍五入用万作单位是(),五月份,共接待游客8032700人,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是()。 19、如果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等于90度,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20、用2、3、4和小数点,可以组成()个不同的小数,其中最大与最小的相差()。

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阶段汇总合集

[易错题1] 王叔叔家养了350只鸡,每个笼子里装30只,需要准备多少个这样的笼子? 【错误解答】350÷30=11(个)……20(只) 答:需要准备11个这样的笼子。 【“病因”分析】这里出错的原因是把余下的20只鸡忽略了,余下的20只鸡需要再装一个笼子,这里应该准备12个笼子。 【正确解答】350÷30=11(个)……20(只) 11+1=12(个) 答:需要准备12个这样的笼子。 [易错题2] 小红、小林和小刚,一个星期一共练了630个大字,平均每人每天练多少个大字? 【错误解答】630÷3=210(个) 答:平均每人每天练210个大字。 【“病因”分析】这里出错是把一个星期是7天这个隐含的条件忽略了。 【正确解答】630÷3÷7=210÷7=30(个) 答:平均每人每天练30个大字。 [易错题3] 计算(842+421+421)×25,下面最简便的方法是()。 A.421×(4×25 ) B.842×(2×25 ) C.842×25+421×25+421×25 【错因分析】首先要明白(842+421+421)×25有多种简便计算方法,一个可以把421合并成842,另一个也可以把842拆分成421,而此题要求是最简便的方法,那么有的同学只想到简便没看清“最”简便就想当然选择B了。 【思路点睛】正确答案选择A,因为此题要求最简便。通过把842拆分成2个421,和题中已有的2个421合并成4个421,再根据乘法结合律把4和25先乘起来得100,这样就是最简便的方法了。B比起原题死算确实简便,但比起A来没有A更好算最简便。 [易错题4]

简便计算(100+2) ×45。 【错因分析】典型错误(100+2) ×45 =100×45+2 =4500+2 =4502 × 出现这种错误是由于学生对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本质内涵认识和理解不够。什么是乘法分配律?书上结论是这样陈述的: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也就是说不能只乘其中一个加数。上述案例中就只乘其中100这个加数,而另一个加数2就漏乘45了,导致出错。 【思路点睛】我们依据乘法分配律,把100和2这两个加数分别与45相乘,最后再把两个乘得的数相加。正确过程如下: (100+2) ×45 =100×45+45×2 =4500+90 =4590 [易错题5] 简便计算68×99。 【错因分析】 68×99 =68×(100+1) =68×100+68 =6800+68 =6868 × 该同学看到99想到100,把99先看作最接近的100这很好,但是忽略了简便计算的前提是等量代换,一个量须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才可以依次继续递等下去。把99替换成(100+1)这本身就建立在不公平基础上,所以不能向下递等,结果也不对等。 【思路点睛】两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数接近整百数,可以先将这个数转化成整百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正确过程如下: 68×99 =68×(100-1) =68×100-68 =6800-68 =6732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班级:姓名: 1.一根3米长的木头,把它锯成5次,平均每段长几分米? 2.红红班男生有26人,女生有24人。他们班会游泳的有32人,会溜冰的有29人。 (1)他们班不会游泳的有几人? (2)他们班不会溜冰的有几人? 3.画一条比4厘米短2毫米的线段。 班级:姓名: 1.一根3米长的木头,把它锯成5次,平均每段长几分米? 2.红红班男生有26人,女生有24人。他们班会游泳的有32人,会溜冰的有29人。 (1)他们班不会游泳的有几人? (2)他们班不会溜冰的有几人? 3.画一条比4厘米短2毫米的线段。 班级:姓名: 1.一根3米长的木头,把它锯成5次,平均每段 长几分米? 2.红红班男生有26人,女生有24人。他们班会 游泳的有32人,会溜冰的有29人。 (1)他们班不会游泳的有几人? (2)他们班不会溜冰的有几人? 3.画一条比4厘米短2毫米的线段。 班级:姓名: 1.一根3米长的木头,把它锯成5次,平均每段 长几分米? 2.红红班男生有26人,女生有24人。他们班会 游泳的有32人,会溜冰的有29人。 (1)他们班不会游泳的有几人? (2)他们班不会溜冰的有几人? 3.画一条比4厘米短2毫米的线段。 班级:姓名: 1.一根3米长的木头,把它锯成5次,平均每段 长几分米? 2.红红班男生有26人,女生有24人。他们班会 游泳的有32人,会溜冰的有29人。 (1)他们班不会游泳的有几人? (2)他们班不会溜冰的有几人? 3.画一条比4厘米短2毫米的线段。 班级:姓名: 1.一根3米长的木头,把它锯成5次,平均每段 长几分米? 2.红红班男生有26人,女生有24人。他们班会 游泳的有32人,会溜冰的有29人。 (1)他们班不会游泳的有几人? (2)他们班不会溜冰的有几人? 3.画一条比4厘米短2毫米的线段。

小学四年级数学易错题(含答案)汇编

四年级数学易错题一、填空 1、读数时,要先读(),再读(),最后读()。 2、一个多位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约是10亿,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3、1周角=()平角=()直角=()° 4、量角时,()的中心点与()重合,零刻度线与()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 5、一副球拍14元,买5副送2副,一次买5副,每副便宜()元。 6、两个不为零的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这两个数的积()。 7、正方形有()组边是互相垂直的,有()组边是互相平行的。 8、84×390的积是()位数,250×80的末尾有()个0。 9、小强步行的速度可达每分钟125米,可写作()。 10、我们常用的一副三角板上的角有四种度数,分别是()、( )、()、()。 11、9:3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一个()角。 12、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它的度数是()。

13、100099999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14、用一个3、一个9、一个5和四个0组成一个只读出一个零的尽可能大的数是()。 二、选择 1、在下列数中,如果把4改写成7,()比原来的数增加了300。 A、84358 B、83458 C、83548 2、把7600000米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A、76万 B、760万 C、760万米 3、40994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A、4099 B、4099万 C、4100万 4、()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100万。 A、994999 B、1009999 C、995000 5、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A、46607080000 B、2068000000 C、45005005000 6、用一副三角板能拼成()的角。 A、160° B、150° C、175° 7、每件上衣24元,买3件送一件,一次买3件,每件便宜()元。 A、6 B、18 C、8 8、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一 B、两 C、三 9、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条。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3米=()分米=()厘米。 2、两个因数的积是12670,其中一个因数是14,另一个因数是();一个数加上8,再加上9,得101,这个数是()。 3、正方形的边长为a米,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4、一个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 5、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商和除数相乘的积是2400,余数是15,被除数是()。 6、1123300500读作(),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数是()。 7、把0.36扩大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8、78+□=92+□ 9、7千克60克=()千克 10.、4759-963=4759-□-□ 11、862-239-61=862-(□+□) 12、401×99=□×99+□ 13、68×4×25=□×(□×□) 14、257+(56+43)=(257+□)+□ 15、6元7角5分=()元=()角=()分 16、8×(75+40)=□×□+□×□ 17、105×82=□×□+□×□ 二、判断题。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2. 9300÷500=18……3() 3、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又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4、比x的2倍少2的数是x÷2-2。() 5、方程4x+10=34的解是x=6。() 6、小数和整数一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7、18.95保留一位小数是19。() 三、选择题。 1、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 ①35+27=62 ②2x+4 ③4x÷5=16 2、200除3100的商和余数分别是()。 ①15和1 ②1500和100 ③15和100 3、48000÷480商的最高位是()位。 ①百②十③千 4、两个()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①等底等高②完全一样③面积相等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分析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错例1 题目描述: 典型错解: 错因分析: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有所误解,认为像综合算式48-7+12=53(人)和分式48-7=41、41+12=53(人)两种算式的形式不一样就是两种列式的方法,没有将其与解决问题的思路联系起来,再加上教师在讲授的时候没有有效引导,从而导致这样的错误出现。

教学建议: 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交流和反馈解题的思路,使学生明确48-7+12=53(人)这个算式中,4第一步48-7就表示转走7人以后班级的人数,再加上12表示转来后现在学生的人数。对比分式48-7=41、41+12=53(人)不难发现,二者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从而告诉学生解题思路相同的算式是相同的方法,激发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如48+12-7=53,先求出转来后的班级人数,再求转走后的班级总人数。 错例2 题目描述: 校园里有22盆菊花,月季花比菊花多13盆,两种花一共有多少盆? 典型错例: 错因分析: 通过学生的做题,可以分析出造成学生错误的原因大致有两个:首先是学生审题不够仔细,对于问题没有认真分析,想当然的拿两个已知的数字22和13相加;其次学生对其中的数量关系不够明确,没有认真分析其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以及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月季花比菊花多13盆”这个中间条件分析得不够透彻,以至于不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题目,认真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知道要想求“两种花一共有多少盆”这一问题,必须知道月季花和菊花各多少盆,从而顺着问题去找。学生进而从已知的条件中知道菊花有22盆,但月季花需要借助“月季花比菊花多13盆”这一中间条件去求,从而知道月季花可以用“22+13”这一式子表示,找到了两个必须的条件,“两种花一共多少盆”学生就可以列式22+13+22=57(盆)。因此在此类知识上,引导学生对于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的分析是今后教师教学的重心。 错例3 题目描述: 小红:我今年6岁。妈妈:我的年龄是小红的6倍。妈妈比小红大几岁? 典型错例: 错因分析: 学生出现此类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够仔细,对于问题没有斟酌就开始下笔,以至于答非所问。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已知条件的分析还不到位,对于“我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这一中间条件理解还不是很透彻。

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汇总

一、填空 1、连接梯形各边的中点围成新的图形是() 2、一个三角形两条边是5厘米和三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3、电动伸缩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设计的。 4、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 5、44×25=(11×4)×25=11×(4×25),这是根据()。 6、1100÷125÷8=11000÷(125×8)运用了() 7、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个小正方体。 8、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边长18厘米的正方形,那么用这个铁丝围成一个正三角形,边长是()厘米。 9、王大伯家的三角形菜地的两条边分别是5米和8米这个三角形菜地的第三条边可能是()米 10、有三种长度的小棒(长度分别是3cm、5cm、8cm)若干根,可以摆成()种不同的三角形 11、十分位上的“3”与十位上的“3”相差() 12、在0.08、0.080、0.008这三个小数中,计数单位相同,但大小不相等的两个数是()、() 13、把6改成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是() 14、将一根15厘米的木棒截成三根整厘米的小棒来围成三角形,最长的一根小棒不能超过()

厘米 15、5吨50千克=()吨 1.2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1公顷=()平方米 16、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厘米、8厘米、10厘米,这个直角三角形相互垂直的两条边分别是()() 17、观察1、2、3、6、12、23、44、X、164的规律,可知X= () 18、如果12=1×1,22=2×2,32=3×3.....252=25×25,且12+22+....252=5525,那么32+62+...+752=9×5525= 19、近似数是1.0,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最大是()。 20、甲、乙两数的和是264,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两数相等。甲数()乙数()。 21、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2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2倍,顶角是()。 23、有3厘米、4厘米、5厘米、7厘米四根小棒,从中选3根搭成一个三角形,有()种不同的选法。 24、在一条长90米的小路两旁种树,如果两端都种,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10米,可以种()棵。 25、要在五边形的水池边上摆上花盆,使每一边都有4盆,最少需要()盆。

小学四年级数学易错题集锦

小学四年级数学易错题集锦 篇一 一、填空 1. 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用线串成一个三角形。可剪成()厘米、()厘米、()厘米;还可以剪成()厘米、()厘米、()厘米。 2. 你会用下面的9根小棒,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吗?在括号里填出所选小棒的长度。 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1)()、()、()(2)()、()、()。 还可以这样围: 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1)()、()、()(2)()、()、()。 3.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顶角是底角的4倍,顶角是()度,这是个()三角形。 4. 三角形具有()性,不容易()。 5. 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另一条边叫做三角形的()。 6. 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互不相等,其中最小的角是45度,那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7. 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4厘米和7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一定大于()厘米,同时小于()厘米。 8. 在括号里填入“锐角”“钝角”或“直角”。 (1)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之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9. 一个三角形中,的一个角是8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10. 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的和是8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11. 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120度,这个三角形肯定是()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A=∠B,那么这个三角形也是()三角形,而且∠A=()度。 12. 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个钝角,最多有()直角,最多有()个锐角。 13. 如果一个三角形按角的特征来分,那么可以分为()。 它们之间的关系,请用图来表示。 二、操作 1. 画出下面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2. 在左面的平行四边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 在右面的平行四边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 3. 在下面的直角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并说明分成了什么三角形。(你能想出不同的分法吗?) 分成了()三角形和()三角形分成了()三角形和()三角形 4. 你能用两块完全相同的三角尺分别拼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吗?把你拼出的图形画在下面。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三、解决实际问题 1. 从北京到全国各地的公路干线中,最长的是京拉线(北京到拉萨),最短的是京塘线(北京到塘沽)。京塘线的长度是142千米,京拉线的长度大约是京塘线的27倍。京拉线大约长几千几百千米?

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汇总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一、填空题 1、用6、 2、7三个数字组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其中组成的最小的小数和最大的小数相差(7.62-2.67= 4.95 )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厘米和4厘米,第三条边是(8厘米)。 3、0.07的计数单位是(0.01 ),再加上(93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是1。 4、20个一、30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20.03 )。 5、用2、3、4和小数点,可以组成(12 )个不同的小数,其中最大与最小的相差(43.2-2.34=40.86 )。【包括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6、在小数3.43中,小数点左边的“3”是右边的“3”的(100 )倍。 7、用0、1、2和小数点组成的两位小数有(6 )个,其中最大的与最小的数相差(2.10-0.12=1.98 )。 8、近似数是1.0,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0.95 ),最大是(1.04 )。 9、41.5添两个0,大小不变是(41.50 0 ),添一个0,大小变化是(401.5 )(410.5 )(41.05 )。550添两个0,大小不变是(550.00 ),添两个0扩大到它的100倍(55000 ),添两个0扩大到它的10倍(5500.0 )。 10、由3个十和50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30.5 )。 11、一个数,十分位上的数字是4,是百分位上数字的4倍,又是个位上数字的一半,这个数(8.41 ),改成大小相等的三位小数(8.410 )。 12、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8.12,这个小数原来是(81.2 )。【逆向思考:8.12×1000÷100】 13、甲、乙两数的和是264,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两数相等。甲数(240 )乙数(24 )。【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则两数相等。即,甲是乙的10倍。264÷(10+1)=24】 14、拼成一个等腰梯形至少要(3)个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至少要(2 )个等边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等边三角形至少要(4 )个小等边三角形。【自己画一画】 15、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16、用4个同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大的等边三角形) 17、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2倍,顶角是(36度)。【180÷(2+2+10)=36】 1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其中一条边长5厘米,另一条边4厘米,围成这个等腰三角形至少要(4×2+5=13厘米)长绳子。 28、长8米的长方形花圃,如果长减少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减少了15平方米,现在这个花圃的面积是(40 )平方米。【宽不变。宽:15÷3=5米;8×5=40平方米】 34、一根铁丝刚好可以围成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是(6厘米)【长方形的周长=等边三角形周长】 35、要拼成一个梯形,至少要(3 )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39、一个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都是3厘米,有个角是40度,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是(40度)和(100度)或(70度)和(70度)。 40、有3厘米、4厘米、5厘米、7厘米四根小棒,从中选3根搭成一个三角形,有(3 )种不同的选法。【分别是:①3厘米、4厘米、5厘米;②4厘米、5厘米、7厘米;③3厘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专项练习题 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十分位。 2. 在一组不同的数据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 3. 0.6+0.6+0.6+0.6=0.6×4。 4. 17个0.01是0.17,0.35里有35个0.001。 5. 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6. 直升飞机再天上飞时只有平移没有旋转。 7. 加上或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小数大小不变。 8. 小数都比整数小。 9. 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0. 9时30分,分针和时针成直角。 11. 用四根一样的火柴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12. 三角形的三边长可以相等 13. 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最后一步是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时间。 14. 一个正方体,无论从任何一个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15. 10个一万等于1000个一千。

16. 10.070化简后是10.7。() 17. 100个一千万是一亿。 18. 36.42这个小数缩小100倍,就得到整数。 19. 统计图应该在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绘制。 20.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21. 27+3×20=600。 22. 由两个正方形搭成的立体图形,从有的方向看只能看到一个正方形,而从有的方向看能看到两个正方形。 23.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大于直角。 24. 这个立体图形从每个方向看到的形状都不同。 25. 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其中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另外三个角也一定都是直角。 26.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 27. 判断对错. 数位顺序表中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8. 41×31的积一定大于1200。 29. 23.65+7.29+6.35+5.71=(23.65+6.35)+(7.29+5.71)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30. 四年级(1)班某小组同学两次跳绳测试成绩如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小方第二次跳远成绩好于第一次。

小学四年级数学易错题(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易错题 一、填空 1、读数时,要先读(),再读(),最后读()。 2、一个多位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约是10亿,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3、1周角=()平角=()直角=()° 4、量角时,()的中心点与()重合,零刻度线与()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 5、一副球拍14元,买5副送2副,一次买5副,每副便宜()元。 6、两个不为零的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这两个数的积()。 7、正方形有()组边是互相垂直的,有()组边是互相平行的。 8、84×390的积是()位数,250×80的末尾有()个0。/ 9、小强步行的速度可达每分钟125米,可写作()。 10、我们常用的一副三角板上的角有四种度数,分别是()、( )、()、()。 11、9:3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一个()角。 12、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它的度数是()。 13、9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14、用一个3、一个9、一个5和四个0组成一个只读出一个零的尽

可能大的数是()。 二、选择 1、在下列数中,如果把4改写成7,()比原来的数增加了300。 A、84358 B、83458 C、83548 2、把7600000米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 A、76万 B、760万 C、760万米 3、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A、4099 B、4099万 C、4100万 4、()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100万。 A、994999 B、1009999 C、995000 5、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A、000 B、2068000000 C、000 6、用一副三角板能拼成()的角。 A、160° B、150° C、175° 7、每件上衣24元,买3件送一件,一次买3件,每件便宜()元。, A、6 B、18 C、8 8、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一 B、两 C、三 9、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条。 A、1 B、2 C、3 10、一张正方形彩纸周长是24厘米,要用()个平方厘米的小正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型 一、填空题: 1、交换两个( )的位置,( )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 + ( + );乘法分配律可用字母表示为( )。 2、计算(2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 ),这样计算是根据( )。计算201×65时,可以用乘法( )律,使计算简便。 3 填上“> ” 、“ <”或“ =” : 96 - ( 54+26 × ×4 4、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76+ (54+17)=()+ 16×87+13×16) 98×17×1717 5、把一根长20米的绳子剪成相同的几段,共剪了4下,每段长( )米。 6、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是( )。 7、50个0.1和4个0.001组成的数是( );0.107里有( )个( );3.56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 8、1.53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是2。 9、把0.306扩大到100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 10、 ① 这是一个( )三角形。 每条腰长( )厘米(取整厘米); ② 从顶点向它的底边作高。 11、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小于90°,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12、在一个三角形中,笑笑量得其中的两条边长分别是5厘米和7厘米,请想一想第三条边最短一个是( )厘米,最长( )厘

米。(取整厘米数) 13、大于5而小于6,并且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有()个。 14、把一个小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结果使原来的小数点的位置向()移动了()位。 15、在27.27中,小数点前面的7是末尾的7的()倍。 16、一张纸厚0.2厘米,将它对折再对折,现在厚()厘米。 1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一个( )三角形(按角分类) 18、9.0968精确到十分位约为(),保留两位小数约是(),保留整数约是()。 19、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比原来的数大999,原来的数是()。 20、小红、小青和小兰三个小朋友同时买了同样的一枝铅笔,三天后小红用去2.03厘米,小青用去2.45厘米,小兰用去1.9厘米,他们三人中()剩下的铅笔最长。 21、一个两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3.8,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22、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 3角5分=()元 2.08米=()米()厘米 3吨40千克=()吨 760平方米=()公顷 23、1+2+3+4+5+····+98+99,用简便方法计算和是(),运用了()律。 24、59×99+59= ×(+),这是根据乘法()进行简便计算的。 25、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底角是80°,那么它的顶角是()。 26、一套单身公寓的售价399700元,改写成用万元作单位是()万元;地球表面约有316200000平方千米覆盖着水,改写成用亿平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易错题集锦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 一. 填空题 1、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如果余数是5.除数最小是( )。如果除数是5.余数最大是( )。 2、一个数除以8商7余数是7.这个数是( )。 3、()÷6=6……。被除数最大是( )。 4、()÷()=7……6。被除数最小是( )。 5、比较数位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时,我们首先比较( )位上的数。 6、一个数最高位是千位,这个数是( )数。 7、用3、4、7能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 8、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 )。被减数和减数一样多,差是( )。 9、表示物体质量一般用( )和( )作单位。一只兔子大约重3( )。 10、由7个千和85个十组成的数是(),这个数的最高位是( )位。 11、1、3、7、13、( )、31、……。 12、40÷5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还可以表示( )里面有( )个( )。 13、笔算加减法都要把( )对齐。 14、用7、0、0、9组成四位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 )、( )和( )。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和( )。 15、与7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16、豆浆机原价是398元,现价是288元,便宜了约( )元。 17、8个碗,14根筷子,可以分给( )位客人。 18、从45里面连续减去5,减( )次还剩5。 19、从63里面连续减去9,减( )次还剩0。 20、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它是一个( )位数。 21、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是7,余数最大是( )。 22、写出4998后面的第3个数是( )。 23、写出两道商是6的除法算式( )、( )。 24、在一道除法算式里,除数和商都是7,余数是3,被除数是( )。 25、一个鸡蛋的重量比一个西瓜的重量( )得( )。 26、“神州8号”升空时( )现象,“神州8号”绕地球飞行是( )现象。 27、由9个千,5个一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读作( )。 28、从3、7、8、9、0中选择,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两数的和是( ),两数的差是( )。 29、最大的四位数是( ),比10000少( )。 30、618+365大约是( ),795-147大约是( )。 3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袋盐重500( );小兰的体重是42( );小刚身高135( ); 妈妈每天睡8( );小巧脉搏1( )大约跳70次。 32、便利店推出促销活动,2个空瓶换1瓶汽水,小丁丁买了5瓶汽水,最后他可以喝到( )瓶汽水。 33、小胖帮爸爸锯木条,这根木条要锯成5段,每锯一段需要3分钟,休息2分钟,小胖全部锯完要( )分钟。 二.判断题。 1、计算7×8和56÷7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 2、9÷1比9×1小。( ) 3、1×1÷1=1。( ) 4、在调查本班周末愿意去动物园、游乐园、海滨公园3个地方的人数时,可以 采用画“正”的办法统计。( )

小学数学四年级易错题集

小学数学四年级易错题集 一、填空。 1、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从个位起往左数第五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该位上的数字“9”就表示()。 2、要使139□800这个七位数最接近140万,□里应填()。 3、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大的八位数是()。 4、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295430000人,这个数读作(),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人,省略“亿”后面尾数约是()人。 5、一个多位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后约为40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6、钟面是12时,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是()角,9时30分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是()角。 7、4时整时针与分钟夹角是()o;6时整,时针与分钟夹角是()o。 8、要使4□6÷4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可填()。 9、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操场,如果边长各增加100米,操场的面积是()公顷,面积增加了()公顷。二、选择。 1、下面三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A、90000900 B、90090000 C、90009000 2、下列四个数中,最接近8万的是:()A、80101 B、79989 C、79899 D、79979 3、□24÷53的商是一位数,并且没有余数,□里可以填:(A、2B、3C、4 4、延长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它们() A、相交 B、永不相交 C、无法判断

三、判断。 1、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看成射线。() 3、手电筒的光线中有无数条射线。() 4、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 5、在乘法里,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6、钝角一定比直角大,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7、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8、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9、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10、3时30分时,分针与时针成直角。() 11、一条射线长6米。()))12、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梯形只有一条高。() 13、A÷B=C(A、B都大于0)如果A乘以5,B除以5,则C大小不会变。() 四、解决问题。 1、暑假期间,小芳计划20天读完《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每天读15页。实际每天读20页,她实际比计划提前几天读完? 2、某公园原有26条船,每天收入91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又增加了6条船,每天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3、一辆汽车每分钟行驶800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要行驶288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填空、 1.观察右边的竖式,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律 2.8.704读作(),“8”在()位上,表示(),“4 ”在()位上,表示()。 3.把0.56扩大1000倍是(),()缩小到它的1 10是7.8. 4.2.075亿米=()米 5.9.996保留整数是();四舍五入到十分位是();精确到0.04是() 6.把476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是() 7.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分别是8厘米和11厘米,第三条边的长(整厘米)最长是()厘米,最短是()厘米。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一个()三角形。 9.把篱笆墙扎成三角形,应用的是三角形的()。 10.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时,一般要()。 1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下面的小数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1.□<47.68□□>7.6>□□>10.74>□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0.45>( )>( )>0.44 选择题、 1.56+56×4与()相等。A.56×(4+1) B.56×4+1 C.4×(56+1) 2.280÷35与()的结果相等。A.280÷7×5 B.280÷7+280÷5 C.280÷7÷5 3.0.8里有()个0.01. A.8 B.80 C.800 4.把3.006平方米改写成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是()A.30.06 B.300.6 C.3006 5.下面和数中,与“4”最接近的是()A.4.02 B.3.99 C.4.002 6.如果知道几个人的平均体重,一定能知道每个人的体重吗?A.能B不能C不能确定 7.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和顶角的度数和是1400,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 A.400 B.100 0 C.700 D.1100 判断、 1.0乘任何数都得0() 2.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0.8和0.80大小相等,意义不同。()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锦

2014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集锦 一.填空题 1、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如果余数是4.除数最小是().如果除数是4.余数最大是() 2、一个数除以5商7余数是4.这个数是() 3、 ÷7=6……?. 最大是() 4、 ÷?=7……6. 最小是() 5、比较数位相同的两个数大小时,我们首先比较()位. 6、一个数最高位是万位,这个数是()数。 7、用2、4、6能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 8、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被减数和减数一样多,差是()。 9、表示物体质量一般用()和()作单位。一只兔子大约重3()。 10、由7个千和85个十组成的数是(),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 11、1、3、7、13、()、31、……。 12、35÷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还可以表示()里面有()个()。 13、口算笔算加减法都要把()对齐。 14、用6、0、0、8组成四位数,最大的一位是(),最小的一位是(),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和()。一个零也不读的是()和()。 15、与39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16、录音机原价是398元,现价是288元,便宜了约()元。 17、8个碗,14根筷子,可以分给( )位客人 . 18.从45里面连续减去5,减()次还剩5. 19、从63里面连续减去9,减()次还剩0. 20、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位,它是一个()位数。21、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是7,余数最大是()。 22、写出3998后面的第3个数是()。 23、写出两道商是6的除法算式()、()。 24、在一道除法算式里,除数和商都是7,余数是3,被除数是()。 25、一个鸡蛋的重量比一个西瓜的重量()得()。 26、“神州8号”升空时()现象,“神州8号”绕地球飞行是()现象。 二.判断题。 1、计算7?8和56÷7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2、9+1比9?1小。() 3、1?1=1+1. () 4、在调查本班周末愿意去动物园、游乐园、海滨公园3个地方的人数时,可以采用画“正的办法统计。() 5、在除法运算中,余数可以比除数大。() 6、4444中所有的4表示的意义都相同。() 7、大三角尺上的直角比小三角尺上的直角大。() 8、一个三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9、三个锐角和起来一定是钝角。() 10、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读起和写起。() 11、所有的长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2、老师有20块糖,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的4块。() 13、统计中的一格只能代表一个单位。() 三、用竖式计算 78÷9= 39+65= 90-26= 7?8= 72÷8 四、用递等式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1)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1) 一、培优题易错题 1.你能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吗? 【答案】解: 【解析】 2.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 【答案】解: 【解析】

3.在下面钟面上补上时针或分针. 【答案】解: 【解析】 4.有一袋大米,第一次用去这袋大米的一半,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余下的大米刚好是4千克。这袋大米原来是多少千克? 【答案】解:4×2=8(千克) 8×2=16(千克) 答:这袋大米原来是16千克。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逆推问题,根据余下的大米是4千克,用4×2=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大米质量,根据条件“ 第一次用去这袋大米的一半”可知,用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大米质量×2=这袋大米原来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5.电影院每排有10个座位,淘气和爸爸、妈妈去看电影,他们想买第一排3张连坐的票,可以有多少种买法?买好票他们又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呢? 【答案】解:①②③、②③④、③④⑤、④⑤⑥、⑤⑥⑦、⑥⑦⑧、⑦⑧⑨、⑧⑨⑩共8种买法。 ①淘气爸爸妈妈;②淘气妈妈爸爸;③爸爸淘气妈妈;④爸爸妈妈淘气;⑤妈妈爸爸淘气;⑥妈妈淘气爸爸共6种。 答:共有8种买票法,共有6种坐法。 【解析】【分析】需要3张票连号,给这10个座位编号,从①开始,然后列举出所有连号的票即可确定买法。三人按照顺序坐,先确定排第一的,然后确定排第二和第三的,这样列举出所有坐法即可。 6.选水果。

(1)如果一次拿2种水果,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2)如果一次拿3种水果,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答案】(1)4×3÷2=6(种) 答:有6种不同的拿法。 (2)可以用列举法:桃梨香蕉、桃梨苹果、桃苹果香蕉、梨苹果香蕉共4种拿法。 【解析】【分析】(1)每种水果与其它三种水果有3种拿法,共有4种水果,因为是组合没有顺序,所以用它们的积除以2即可。 (2)可用列举法解答。 7.小明从家去猴山有()条路可走。 设计一条能参观全部景点的线路。(线路不要重复) 【答案】解:3×3=9(条) 所以小明从家去猴山有9条路可走。 设计路线:家→熊猫馆→狮虎馆→猴山→鸟语林→海豚馆→大象馆→家。(路线不唯一)。【解析】【分析】小明从家经过熊猫馆然后经过狮虎馆(海豚馆、鸟语林)3条,再从家经过大象馆、鸟语林又各有3条,即可用乘法解答。只要设计的路线不重复,且能参观全部景点即可。 8.小兔子从家经过小树林去小公鸡家,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请写出来。 【答案】解:6种,分别是①⑤,①④,②④,②⑤,③@,③⑤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专项练习题知识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专项练习题 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十分位。 2. 在一组不同的数据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 3. 0.6+0.6+0.6+0.6=0.6×4。 4. 17个0.01是0.17,0.35里有35个0.001。 5. 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6. 直升飞机再天上飞时只有平移没有旋转。 7. 加上或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小数大小不变。 8. 小数都比整数小。 9. 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0. 9时30分,分针和时针成直角。

11. 用四根一样的火柴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12. 三角形的三边长可以相等 13. 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最后一步是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时间。 14. 一个正方体,无论从任何一个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15. 10个一万等于1000个一千。 16. 10.070化简后是10.7。() 17. 100个一千万是一亿。 18. 36.42这个小数缩小100倍,就得到整数。 19. 统计图应该在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绘制。 20.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21. 27+3×20=600。 22. 由两个正方形搭成的立体图形,从有的方向看只能看到一个正方形,而从有的方向看能看到两个正方形。

23.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大于直角。 24. 这个立体图形从每个方向看到的形状都不同。 25. 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其中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另外三个角也一定都是直角。 26.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 27. 判断对错. 数位顺序表中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8. 41×31的积一定大于1200。 29. 23.65+7.29+6.35+5.71=(23.65+6.35)+(7.29+5.71)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30. 四年级(1)班某小组同学两次跳绳测试成绩如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小方第二次跳远成绩好于第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