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简答题带答案

《河中石兽》简答题带答案

《河中石兽》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24课】

班级:姓名:

课内简答题答案:

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答: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則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

2、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答: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写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3、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答:说明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联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

4、写出这篇文章的主旨句,并概括主题。

主旨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主题: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常情或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主观判断。

《河中石兽》最新最全比较阅读精练4篇(含答案)

《河中石兽》最新最全比较阅读精练4篇(含答案)

《河中石兽》比较阅读精练4篇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9题。 (29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4分)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①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_______________ ②棹.数小舟,曳铁钯_______________ ③湮.于沙上_______________ ④沿河求之,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3分)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老水兵则判断其 在 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 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②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④隐。次日伺之,复然。

《河中石兽》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3套)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②之,曰:“甚矣,农夫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数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③,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④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节选自《浑然子》)

(注释)①息:呼吸。②哂:嘲笑;讥笑。③移时:不多时。④速:速度,快速。 4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阅.十余岁(__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________) (3)行者解.衣下田(________) (4)且仆.于田(________) 47.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二石兽并沉焉./喘喘焉.不能作声 B.沿河求之./乃子之.术谬矣 C.以.为顺流下矣/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D.山门圮于.河/农夫耕于.田 4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甚矣,农夫之惰也! 49.请从甲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说说两文共同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46.(1)经历(2)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3)脱下(4)倒下 47.D

红楼梦简答题及其答案

《红楼梦》最新简答题及其答案: 1.《红楼梦》中有些人物形象的姓名借助谐音特点表示了作者的某些暗示,试举例两例说明。答:例如小说一开始就出现的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含有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意思;宁荣二府四位小姐分别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表示贾府四春原应叹息。 2.《红楼梦》中关于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叙写有什么作用? 答: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作为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府,则深入其中,引出贾府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三进荣国府,亲眼目睹贾府的衰败。总体而言,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盛衰,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小说的贯穿线索。 3.《红楼梦》前几回中,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都具有总纲性质,试就其一作出说明。 答: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总体介绍了贾府的环境;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所见的人物,总体介绍了贾府的人物,所以起总纲作用。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情节,总体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明确了贾府的外部环境,所以也起总纲作用。 4.《红楼梦》中袭人与贾宝玉关系那么密切,那么受到贾府主子喜爱,为什么却只是列名于《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不但次于《正册》,而且次于《副册》? 答:宝玉出走后,王夫人把袭人打发回了娘家,袭人不得已与蒋玉菡结了婚。小说中说:看官听说:虽然事有前定,无可奈何。但孽子孤臣,义夫节妇,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推委得的。此袭人所以在又一副册也。原来是从封建观念出发,因袭人未能守节而贬低她。(能大体说出意思即可。) 5.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两个女子的命运。清指出这两个女子是谁,并简述其中一个女子的身世与命运。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答:①是薛宝钗和林黛玉。②薛宝钗出生于豪富的皇商家庭。她挂有一把金锁,与宝玉通灵宝玉恰成一对。但宝玉倾心于林黛玉,于是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人使用调包计让宝、钗成婚。后来宝玉出家,宝钗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6.试比较探春理家和工熙风协理宁国府不同目的。 答:王熙凤是为了谋取一己之私利,满足自己权欲的虚荣。探春完全是出于对这个家庭的公心,出于一份朴素的情感和责任。 7.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答:玲珑洒脱,机智权变,心狠手辣。 8.在世人眼中,贾宝玉是个废物,请说说这一说法在文中有何根据。 答:贾政希望儿子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宝玉却无意于此,因而常被骂作逆子;他读《西厢记》之类的禁书读得津津有味,一沾到科举程文就头痛不已;他整天和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们如胶似漆,却不乐见正经宾客;他是个无事忙的富贵闲人,听到别人劝他讲究仕途经济,便直斥为混账话……9.请用三个四宇短语来概括晴雯的性格特征。 答:俏丽明艳,刚烈孤傲,敢于反抗。 10.谈谈《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形象特征。 答:①善良的老人家门②勤劳的劳动者。③热心的好心肠。④智慧的公关师。⑤幽默的老太太。 ⑥率直的好脾气。⑦乐观的生存者。(任意答出五点即可)。

(文言文阅读题)《河中石兽》阅读答案

《河中石兽》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逆流而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注释:1、圮:pǐ,倒塌。2、臆断:主观判断。3、柿:fi,木片。4、湮:yn,沉落。5、傎:diōn,同癫,疯。6、啮:ni,啃咬。7、坎穴:洞穴。8、溯:从下游向上。)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二石兽并沉焉()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③阅十余岁()④一老河兵闻之()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兽为什么会在河上游出现?请简述老河兵的理由。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一起②事物的道理③经过、经历④代指讲学者的话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河中石兽》对比阅读及答案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于古义之晦,于抄写之误,皆一一正之。一字之证,博及万卷,其精于校雠①如此。又以邵晋涵先为《尔雅正义》,乃.撰《广雅疏证》,日.三字为程,阅.十年而书成,凡三十二卷。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扩充于《尔雅》《说文》,无所不达。然声音文字部分之严,一丝不乱。盖籍②张揖之书以.纳诸说,而实多揖所未知,及同时惠栋、戴震所未及。 【参考译文】【乙】王念孙,字怀祖,是高邮州人……(王念孙)被罢免官职后,每天以著书立说自娱,著有《读书杂志》。这本书对于古义晦涩的地方,抄写的错误,都一一做了校正。为一个字的考证,要博涉万卷,他精于校对就是这样。又因为邵晋涵以前写了一本《尔雅正义》,于是(王念孙)撰写《广雅疏证》,以每天解释原书三个字作为章程,过了十年书作完成,一共三十二卷。这本书用古音探求古义,引申字义并广涉相似的字,对于《尔雅》《说文》,没有涉及不到的地方。而且每个字的发音、字义考证严谨,没有一丝混乱。大概借助张揖的著作,同时来采纳各家学说,但是此书实在有很多内容是张揖所不知道的,连同时代的惠栋、戴震的著作也没有涉及。 【注释】①校雠(chóu):校对。②籍(jìe):借助。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乃.撰《广雅疏证》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B.日.三字为程日.光下澈(《小石潭记》) C.阅.十年而书成阅.十余岁(《河中石兽》) D.盖籍张揖之书以.纳诸说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C【解析】A项两个“乃”均为副词,意思分别为:于是/竟然。B项两个“日”的意思分别为:每天/阳光。C项两个“阅”的意思均为:过了,经历。D项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介词,用来/连词,因为。故选C项。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1)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 (王念孙)被罢免官职后,每天以著书立说自娱,著有《读书杂志》。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软件工程 简答题复习题(带答案)

n n g a r 第一章 1,与计算机硬件相比,计算机软件有哪些特点? 软件的特点如下。 1)无法直接观察计算机软件的物理形态,只能通过观察它的实际运行情况来 了解它的功能、特性和质量等。 2)人们在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软件产品,以及在软件开发项目的管理过 程中,渗透了大量的脑力劳动。 3)不存在像硬件一样的磨损和老化现象,但存在着缺陷维护和技术更新的问 题。 4)软件的开发和运行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计算机系统环境。 5)具有可复用性。 3,什么是软件危机?什么原因导致了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的现象如下。 1)预算,项目一再拖延。 2)需求,开发的软件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项目成功率低。 3)软件工程方法,软件可维护性差、软件质量差、可靠性差。 4)开发工具落后,手工方式,开发效率低。 所有导致软件危机的原因,都与软件本身的产品特点相关。 1)软件是一个复杂的逻辑产品。如果没有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软 件产品的结构、质量、可维护性得不到保障,开发与维护费用就会持续升 高。 2)软件产品不能实现大规模复用,这导致了软硬件生产效率的不同。 3)软件生产是脑力劳动,它看不见、摸不着,开发成本、开发周期等都无法 做到准确估算,生产过程不易控制。 4)软件成本主要是由研发成本构成;而硬件的生产成本主要是材料和制造成 本,分摊的研发成本很少,即软件研发过程与硬件制造过程相比要复杂得 多。 5,请简述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

n d A i 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包括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模型、软件支持过程和软件管理过程。 软件开发方法的内容涵盖市场调研、正式立项、需求分析、项目策划、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程、测试、试运行、产品发布、用户培训、产品复制、销售、实 施、系统维护、版本升级等。 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增量模型和原型模型等。软件支持过程由所支持的CASE 工具组成,常用的CASE 工具有Power Designer 和Rational Rose 等。 7,请简述软件工程的目标、过程和原则。 目标、过程和原则是一切工程的三维框架,这里是以工程的观点来看待软件开 发。 1)软件工程的目标:降低成本、及时交付高质量的软件产品(高质量、高效 率、高效益)。2)实现目标的过程即完成产品加工的过程,包括:基本过程、支持过程和组 织过程。 3)进行过程应遵守的原则:原则就是过程中的轨道约束,包括:选取适宜的 开发范型、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支持、重视开发过程 的管理。 9,请简述现代软件工程与传统软件工程显著的区别和改进。 1)传统的软件工程是基于结构化的软件开发方法,而现代软件工程是以面向 对象技术为标志。 2)不仅在编程技术上有很大的改进,而且在分析、设计等整个开发过程中, 采用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更加完整、自然地反映客观世界。3)采用架构技术,开发效率、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 4)更注重团队开发和管理,融入更多、更新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如RUP 模型、 XP 模型、过程改进、能力成熟度模型、配置管理等。 第二章 1,如何理解软件生命周期的内在特征?

河中石兽课内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河中石兽课内外阅读训练 及答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河中石兽》阅读练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2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①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②棹数小舟,曳铁钯() ③湮于沙上()④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 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老水兵则判断其在 ________________,是因 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3分)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河中石兽》同步测试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 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本文选自,作者是(朝代)人。(3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棹曳湮啮溯臆 3、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依据是;讲学家判断其在,理由是;老水兵则判断其 在,是因为。(6分)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2分) 阅:棹:曳: 湮:啮:但: 5、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6分) 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众服为确论。 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6、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3分)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

河中石兽与纸上谈兵对比阅读

河中石兽与纸上谈兵对 比阅读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河中石兽》与《纸上谈兵》对比阅读【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 【乙】赵括(人名,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人名,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③,而括易言之④。使⑤赵⑥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人名,赵国名将),悉更约束,易置⑦军吏。秦将白起(人名,秦国将领)闻之,纵奇兵⑧,佯败走,而绝⑨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⑩之。——(选自《史记》) 【注释】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④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⑤使:假使。⑥赵:赵国。⑦易置:撤换。⑧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⑨绝:截断。⑩坑(kēng):活埋。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2)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3)括母问奢其故.。(4)佯败走.。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然则天下之.事秦将白起闻之. B.然.后能自反也然.不谓善 C.是.非木杮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D.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9.翻译句子。(2分)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10.分析【甲】文最后一段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2分) 11.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讲学者的话与赵括的“谈兵”有什么相同点?从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2分)

河中石兽黔之驴比较阅读答案

(甲)河中石兽(乙)黔之驴比较阅读答案 (甲)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⑴石必倒掷坎穴中⑵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⑴棹数小舟棹: ⑵湮于沙 上湮: ⑶庞然大物也庞然:⑷尽其肉,乃

去去: 7.与“其反激之力”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蔽林间窥之 B.无案牍之劳形C.大言数主之 失D.子之听夫志 8.翻译。(5分)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分) ⑵驴一鸣,虎大骇,远遁。(2分) 9.用“只知……,不知……”概括讲学家和老虎的“知”与“不知”,归纳天下事的相同原理。(3分) 概 括: 相同原 理: 5.(2分)⑴石必倒掷/坎穴中⑵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6.(4分)⑴划船(答“船浆”分)⑵埋没⑶巨大的样子⑷离开 7.(3分)C 8.(5分)⑴你们这些人不懂得探求事物的规律,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洪水冲走呢(3分,其中“尔辈”、“物理”、“是非”、“杮”、“暴涨”及问号各

管理简答题及答案

管理简答题:(答题要点) 简答题 1.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学?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有哪些? 3.管理学的特性有哪些? 4.如何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5.如何理解管理的两重性,掌握两重性原理对于学习管理和从事管理工作的意义? 6.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7.如何学习和研究管理学? 8.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9.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0.人际关系行为学派与群体行为学派的不同点是什么? 11.在管理实践中,怎样处理三个动力之间的关系? 12.为什么说人和人的积极性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管理中怎样做,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创造性? 13.动态管理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 14.要贯彻能级原则,必须做到哪些方面? 15.为什么在管理中强调封闭?运用相对封闭的原则应注意做好什么工作? 16.什么是管理方法体系? 17.传统的管理方法是什么?几种传统管理方法的本质是什么? 18.计划的特性? 19.简述计划的表现形式。 20.简述计划的类别? 21.计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怎样运用? 22.简述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关系。 23.简述灵活性原理的限制条件? 24.简述目标管理的优点和缺点。 25.简述一下战略制定的程序。 26.简述预测的重要性。 27.简述预测的步骤。 28.选择预测方法应考虑哪些因素 29.简述决策的特征。 30.决策树法重要性在哪些方面。 31.简述决策的“硬方法”的优缺点。 32.简述组织工作的特点。 33.什么是组织,组织有哪些类别? 34.组织工作的步骤有几步,分别是什么? 35.组织结构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6.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哪些? 37.组织内的职权包括哪些种类?在授权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8.怎样处理好三种职权之间的关系。 39.怎样理解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河中石兽》课内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河中石兽》课内外拓展阅读练习(2015.12.10)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2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①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②棹数小舟,曳铁钯() ③湮于沙上()④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老水兵则判断其在 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3分)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刘羽冲偶得兵书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②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④隐。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干:求见。③沟恤:沟渠。④歘(xū):火光一现的样子。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自谓可将.十万(率领、带领)B.会.有土寇(聚会、会合) C.人几.为鱼(几乎)D.沟洫甫.成(刚刚)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自练乡兵与之.角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几为.所擒士卒多为.用者 C.使试于.一村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D.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非独贤者有是.心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②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22.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文后所引何文勤的“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的议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4分) 《梦溪笔谈》二则(苏教版) (一)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以虫治虫》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浙江钱塘人,________代作家。2.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狗蝎()②其喙有钳() 3.解释字词。 ①蔽()②悉()③旬日()④穰() 4.翻译加粗句。 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SQL简答题及其答案★

SQL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属于系统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管理、控制和维护功能。2.什么是关系?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关系模型是由一组关系组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关系模型中的关系有如下特点: (1)关系中的每一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基本数据项。 (2)每个属性的名字不能相同。 (3)行和列的顺序无关紧要。 (4)关系中不能存在完全相同的行。 3.SQL Server 2008中有多少种约束?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数据库中的约束包括以下五种: (1)主键约束。唯一地标识一行数据。 (2)外键约束。主要用来维护两个表之间的一致性。 (3)检查约束。通过检查输入表列数据的值来维护值域的完整性。 (4)唯一性约束。确保在非主键列中不输入重复的值。 (5)默认约。指在输入操作中没有提供输入值时,系统将自动提供给某列的值。 4. 哪些列适合创建索引?哪些列不适合创建索引? 答:适合创建索引的列:1.主键2.连接中频繁使用的列3.在某一范围内频繁搜索的列和按排序顺序频繁检索的列。 不适合创建索引的列:1.很少或从来不在查询中使用的列。 2.只有两个或很少几个值的列。3.以bit、text、image数据类型定义的列。4.数据行数很少的小表一般也不用创建索引。 5.简述备份数据的重要性。 答:对于一个实际应用的系统来说,数据是至关重要的资源,一旦丢失数据,不仅影响正常的业务活动,严重的会引起全部业务的瘫痪。数据存放在计算机上,即使是最可靠的硬件和软件也会出现系统故障或产品损坏。所以,数据库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在意外发生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便在意外发生之后有相应的措施来快速恢复数据库,并使丢失的数据减少到最少。

《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及答案

河中石兽 ①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 无迹。 ②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 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 乎?”众服为确论。 ③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 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 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④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 据理臆断欤? 1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一寺临河干( ) ⑶阅十余岁( ) 13. 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⑴如是再啮 古义:(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14.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闻之笑曰 B. C. 一老河兵闻之 D.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16.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分) 答案: (二) 12.⑴靠近⑵倒塌⑶经历⑷只 13. ⑴这样 判断动词 ⑵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14. D 15. 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 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16. 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言之成理即可)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 曳铁钯,寻十余里, ⑵山门圮于河( ⑷但知其一( (4分) ) ) ) 当求之于上流 其反激之力 今义:( 今义:(

河中石兽及对比阅读

《河中石兽》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主旨点拨: 本文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叙述,是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流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告诉了人们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 学而思之: 1.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为什么讲学家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3.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4,文中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各自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5.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重点字词 (一)重点词 1.临、河干【句子】沧州南一寺临河干【解释】临:河干:2.圮、于【句子】山门圮于河【解释】圮:于:3.并、焉【句子】二石兽并沉焉【解释】并:焉:4.阅、岁【句子】阅十余岁【解释】阅:岁:5.求【句子】求石兽于水中【解释】 6.以为、矣【句子】以为顺流下矣【解释】以为:矣:7.棹、数【句子】掉数小舟【解释】掉:数:8.曳【句子】曳铁钯【解释】拖: 9.迹【句子】无迹【解释】 10.闻、之【句子】闻之笑日【解释】闻:之:

液压传动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习题 1.容积式液压泵共同的工作原理的特征是什么? 容积式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工作特点:容积式液压泵都是依靠密封容积的变化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容积式液压泵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具有若干个密封且又可以周期性变化的空间。2.油箱内的油液的绝对压力必须恒等于或大于大气压力。3.容积式液压泵具有相应的配流机构 2.液压泵在液压系统中的工作压力决定于什么?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主要取决于负载。 3.什么叫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机械效率、总效率?相互关系如何? 液压泵的总效率是实际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等于容积效率与机械效率的乘积。其中容积效率指的是实际输出流量与理论输出流量之比。 机械效率等于理论流量乘以前后压差,再除以输入功率。 速度取决于流量,压力取决于负载,负载增加,压力也相应增加了,压力增大,液压泵的内泄也就加剧,容积效率也就降低了。总效率是容积效率与机械效率的乘积,机械效率是不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那么,总效率也就会睡负载的增加而降低。 4.什么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消除困油现象? 因为为了保证运行平稳,所以齿轮泵的齿轮重合度大于一,也就是说当一对齿开始进入啮合时,另一对齿未能脱离啮合,这也就使得在两对齿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区间,该区间既不与高压压油区相通,也不与低压区吸油区相通,当齿轮继续旋转,在高压区啮入的齿之间油压迅速增加,形成超高压,当该队齿转过中间点,这对齿之间空间增大,形成吸空现象,出现大量气穴,在增压时,使得齿轮啮合阻力激增,对浮动侧板上的滑动轴承形成很大压力,而在低压区形成气蚀和较大噪音。这种现象叫做困油现象 解决办法通常是在浮动侧板上开卸荷槽,卸荷槽开法是在高压啮合区开槽,使得啮入时形成的高压油流入压油区,也就是压油口,而低压区开槽使得啮出时形成的真空区与吸油口相通,这样就解决困油现象但是原理上内啮合齿轮泵没有这个问题 5. 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压力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 外啮合齿轮泵的内泄漏途径有哪些?如何减少端面泄漏? 外啮合齿轮泵的泄漏方式:一、泵体内表面和齿顶径向间隙的泄漏。二、齿面啮合处间隙的泄漏。三、齿轮端面间隙的泄漏(泄漏量最大)。7. 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之间的区别。 主要区别如下:1、单作用叶片泵一般为变量泵(比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2、双作用叶片泵只能做定量叶片泵使用; 3、关于叶片的倾角也有区别:“单前双后”。 双作用有两个吸油口,两个压油口,转子转动一周,吸、压油两次,定子与转子同心安装,定子为椭圆形,不可变量,压力脉动小,无径向作用力。单作用只有一个吸油口,一个压油口,转子转动一周,吸、压油一次,定子与转子偏心安装,定子为圆形,可变量,偏心距大小决定变量的大小,压力脉动比双作用的大,存在径向作用力。 8. 液压传动的概念。 答:(1)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实现运动和力

《河中石兽》阅读附答案.

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小题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如其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是非木杮日中不至,则是无信C.湮于沙上果得于数里外D.僧募金重修乃石性坚重D 【小题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阅十余岁阅: 不亦颠乎颠: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尔辈不能究物理。 翻译: 众服为确论。 翻译: 【小题4】下列四图,最接近老河兵对河中石兽原因分析的是()(2分) 答案 【小题1】 C(2分) 【小题2】阅:经过,过了。(1分)颠:通癫,疯狂。(1分) 【小题3】(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2分)(2)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2分) 【小题4】 A(2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可直接判断,可用反选排除法。C项中的于都是在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河中石兽》阅读练习及答案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 《河中石兽》检测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选自《》作者是,字,直隶献县人。代 家,这是一本以形式写成的小说,内容以记 述、—————————为主。 2、“四库全书”分古今图书为、、、四档。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纪昀 ()()圮.()于河棹.()数小舟曳.铁钯.()().. 木杮.()湮.()没啮.()沙溯.()欤.()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和加线的词语: 1.临.: 2.河干: 3.山门圮.于河: 3.阅十余岁 ..: 4.棹.: 5.设帐: 6.尔辈不能究.物理: 7.是.非木杮: 8.湮.: 9.耳.: 10.啮.: 11.坎穴: 12.不已.: 焉.: 1 2 于、为、1 求之.下流、求之.地中其.反激之力 然则天下之.事4、其如其.言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3、为众服为.确论如.是再啮 啮沙为.坎穴5、如如.其言 六.下面句中哪个词语是文言文中“词类活用”?请用横线标示出来,并解释它在句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